古代的文化传统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2 16:26: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代的文化传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代的文化传统

篇1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篇2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着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

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14-02

蒙古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创造、吸收、改进和发展,其内容日益丰富多彩,风格日益独特,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蒙古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文化。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爱护自然、感恩自然

蒙古民族在“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下,把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自然力加以人格化,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生命,把它们看成同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生命和思想感情的对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崇尚自然、爱护自然、感恩自然。蒙古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都是上天赋予的。“天父赋予人以生命,地母则赋予人以形体。在生物圈共同体中,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犹如婴儿与父母的关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婴儿一天也无法生存。父母呵护孩子,孩子也应关爱父母”[2]。他们崇尚自然,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他们赖以依存的山、水、草、爱、树、动物植物,爱护自己的生态环境,而且对自然界的恩泽,抱有感恩之情。“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支架选择的是树木的枝干,覆盖包体的是畜绒毛擀成的毡子。从生态角度看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住宅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性最小的建筑;牧人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杈,禁止砍伐树木;他们在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便溺。人们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草原比作摇篮,把河水比作乳汁”[3]。蒙古族的这种“敬天地、尚节俭”的非功利的态度与朴实行为,能给物质化、功利化的现实世界有启发意义。

(二)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要求诚实守信

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宽容礼让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共同所追求的目的。“但对于许多民族来说,由于受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束缚,以及民族性格差异的影响”[4]。和谐、平等仅仅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而已,蒙古人素以忠诚信义为做人的重要标准,“一旦定下“约会的日期”,虽为“风雨”所阻,也必须按时到达。凡“答应了话”,“便是誓一般”,否则“同伴里也不容”;“在社会常见的“安达”关系中,彼此间必须履行“相亲爱”,甚至“性命般不相舍弃”,“做性命的救护””这样的义务”[5]。“他们相互之间表示相当尊敬,十分友好地相处,他们乐意互相共享他们的食物,虽然他们的食物并不是很充足的”[6]。

(三)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蒙古人及其先人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他们深知道德力量之巨大。蒙古族有句谚语:骏马从其驹开始,人从其婴儿开始。“生态文化教育……可同“孝”文化、“友爱”文化并列为草原民族的三大传统文化教育主题”[7]。蒙古族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嘱咐和教导自己的子女爱护自然、感恩自然、尊重生命、厉行节约,这种教育在草原儿歌、谚语、传说中都有体现。蒙古族民间有一段这样的歌词:“牧人爱宇宙,宇宙赐给我们幸福;牧人保护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8]蒙古族把孝敬长者、尊长爱幼、遵守家规作为一个重要的做人准则和用人原则之一。蒙古人对子孙和部将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蒙古族的谚语说:“金银可以获得、父母不能再得。”蒙古族历史文献当中也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成吉思汗严肃指出:“‘子不尊父教’、‘弟不耿兄言’、‘儿媳不尊敬公公’、‘幼者不接受长者的教训’,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灾难,要受到惩罚。”[9]蒙古人的尊长敬老侧重感情而不是形式。蒙古人的先人非常重视自幼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坚毅品格。据柏朗嘉宾记载:“他们(蒙古)所有人,从最为幼小者到比较年长者,统统都是优秀的射手,他们的孩子刚刚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便开始骑马而行,驾驭马匹和纵马驰骋人们送给他一些适合其身材的弓弩,并向他们传授骑射之艺,后者举止敏捷。同时表现的非常勇敢。”[10]“男人要训练自己能在马背上过二天二夜的生活,马吃草时可以在马上睡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困苦中表现得这么坚毅;在匮乏中表现得这么忍耐”[11]。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蒙古族传统文化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华,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各异的文化。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民族文化不断被边缘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与源泉,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产品相比,文化产品具有影响程度深、作用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在人类创造的各种力量中,文化力是最深厚的力量”[12]。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充分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二)有助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着自觉的能动作用。文化的力量体现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精神鼓舞和动力支持”[13]。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在心理方面还尚未成熟的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体制接轨、就业困难、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特殊时期,由于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中产生了信仰缺失、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等复杂的问题。“‘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集体’的单一价值取向已经不是大学生群体的共识”[14]。大学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进行价值观教育。但遗憾的是,大学校园里,功利主义风气居于统治地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愈来愈注重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希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收获立竿见影的成果,以便找工作的时候多一个筹码。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价值的丧失,大学校园精神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发生着变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优秀的道德文化,它所包含的讲诚信、相互尊重,尊老爱幼、注重集体利益等等的优良品德对调节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健全人格,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和自强精神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展变化快,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与发展环境,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但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自主性差,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对集体的热气和他人的关心,强调个人的奋斗和个人实现,缺乏合作精神”[15]。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的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国家的青年一代只顾着眼前利益,而没有团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向他人的学习,并把他人的品行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蒙古族谚语说:“想得到拥护,必须尊重别人;想得到发展,必须流血流汗。”“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聪明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伛偻人更需要朋友搀扶。”“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广阔;无朋友的人,像手掌一样狭窄。”只有知道尊重、爱护别人,才能具有悲悯之心。宽容理解他人,才能制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大学生之间团结和谐的氛围。

――――――――――

参考文献:

〔1〕蔡志纯,洪用斌,王龙耿.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

〔2〕马桂英.试析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20.

〔3〕乌恩.论北方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大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

〔4〕吴团英.深化草原文化研究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摘要)[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1):26.

〔5〕孟光耀.蒙古族民族通史(第一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460.

〔6〕(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5.

篇4

很多时候,我们在古代绘画、历史影视作品中会看到扫黛眉、施胭脂、梳高髻,配以满头的金银花钗的婀娜女子。或许,在诗词歌赋的描述中我们也会想像到那发饰上的缤纷世界。这好像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形象。发饰是她们美发极其重要的部分,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花钗来装饰,从目前传世的古代妇女发饰看,种类十分丰富,常见的有:簪、钗、梳、步摇、珠翠、金银宝钿、骚头等。

簪的本名称“笄”(《说文》:“笄,簪也。”)是中国古代束发的工具。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女子年满十五岁时,如已许嫁,便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即以簪插定发髻。以示成人,如“年以及笄”。在中国古代,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皇宫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我们在文言文中所读到的“拙荆” 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则称为“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唐代画作《簪花仕女图》中,那位手揭纱领的女子,其乌发上便是展翅金鸟饰的步摇,想来随着人的走动或轻风吹过而微微颤动,多么生动!民间工匠这种巧妙的造型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为古代女性的头饰增添了无限的风情。二者并无大的区别,往往是簪钗并用,彼此配搭,只是簪较多用于别盘发髻,而钗则主要用来插戴,起装饰作用。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女性的风情韵致。苏轼有词:“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银钗对乌发,钗的冷白与鬓发的乌黑形成对比,互为映衬,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还有温庭筠传神的句子:“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轻纤造型仿佛触手可及。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人的柔美韵味。诸此种种中国古代传统审美观点也感染和陶冶着当今的人们。

千姿百态的簪钗造型,为古代女性不同需求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就流传至今的簪钗实物而言,发簪样式工艺丰富多彩,用于别盘发髻之外,有的簪首上部还做成耳挖。簪钗所带来的美感,平添了女性的妩媚,高雅。更重要的是,其图形纹饰反应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寓意及艺术。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意趣。

从簪钗上的图形纹饰上看,簪钗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明代的一支“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与鹿” 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又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簪钗上的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如“喜鹊登梅”纹样由两只喜鹊和几枝梅花构成,民间有“喜鹊登梅,喜上(梅)眉梢”的说法。“鸳鸯戏莲”纹样,比喻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就情感而言,这些均表达为吉祥、富贵等,这是人类基于生存前提的普遍思想。

小件而有大气象,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民间流传的簪钗多以鲜明的世俗吉祥含义蓬勃发展。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都能够活跃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有一组发饰中的白菜蝈蝈银制发簪造形生动,工艺精良。白菜与“百财”谐音,蝈蝈谐音“哥哥”,隐喻生男之意。再如鸭纹中鸭子的偏旁是“甲”字,甲是天下的第一位。故以一只鸭子喻状元及第。再如“三多”纹银质发簪,“三多”是指石榴、佛手与桃三种果实的组合。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谐音“福”,而桃比喻长寿。所以“三多”象征多子、多福、多寿。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花卉、植物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多是对生命繁衍、前程似锦的期盼。 花草纹也是簪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以牡丹花为领衔的各种花草有几十种之多。例如一枚银簪中的“瓜田纹”,它的构思以田字为中心,与丰收的瓜果相簇拥。揭示了农田是丰收之源的深刻主题,现实生活人物的题材也十分精彩。一幅表现男女喜结良缘的图纹十分宏大,两对新人在庭院中喜庆欢舞,景物中的亭阁石栏、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一览无遗,这种诗情画意的图纹,极具审美情趣。还有一枚清代“蹴鞠纹”银簪,描绘的是古代军营中踢球的游戏场面,这也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一个佐证。民间发簪丰富的纹饰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文化生活情趣和习俗,把这些图纹融合起来,犹如一幅民间民俗画卷,给世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整体来看,它们风格写实,古拙浑厚,较之皇家贵族发簪更直接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趣。

簪钗作为的中国古代妇女最为寻常的发饰,与各个级层的女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哪个朝代,上层宫廷贵族多追求精美、绚丽,以唐代宫廷贵族中的妇女为例,发饰中的簪钗不仅品种繁多,使用材料贵重,多以金银珠玉为主。而且插戴数目也极多,而花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其推向极致。花钗礼衣制是妇女在婚嫁等重要时刻,须穿戴花钗礼衣,不同等级的妇女戴钗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在小小一枚发饰的插戴中也略见一斑了。当某纹饰一旦被民众喜闻乐见并认定后,便广为采用,并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陆游有诗:“负笼银钗女,锄畲鹤发翁”,插戴簪钗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习俗。人们把自己对生活中最朴素的认知及最熟悉的生活体验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发型的改变,传统的簪钗渐行渐远。无疑,从目前留传下来的古代妇女发饰看,这些簪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妇女的发簪在流传过程中因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其间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样式和风格。它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它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这些簪钗上处处充满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思想的意趣。发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面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千姿百态的簪钗,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绚丽多彩和历史传说,而且还因为它能继续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现代社会技术的革新、技巧的进步都能够制作出更出彩的发饰来,但一件件久远的早已成陈迹的古饰,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我们?正是因为凝聚在这些发饰工艺品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结,俨然是吉祥文化标本之集合。它们所表现的生动神韵、精湛技艺和广泛内容令人叹服,使得我们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华.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民间银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杭海.《妆匣遗珍》.三联书店 2005

篇5

关键词:传统节庆 农耕生活 古代文化

古代节庆伴随传统农耕生活产生

(一)史前至上古时期形成的岁时观念起源于先民谋生和成长的生活感受

根据古文字专家的考证,“岁”是上古的一种斧类砍削工具,是一种收获作物的工具。而卜辞中则将杀牲称为“岁”,主要是因为当时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要进行杀牲祭神,“岁”又成为一种祭祀名称。这种每年一度的丰收祭祀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落,因此,岁收之“岁”与岁祭之“岁”就逐渐演化成为特定的时间段落标记,岁也就转变为年岁之“岁”。

(二)岁时年度周期的时间标志为古代农耕生活提供指导

岁时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生活经验中逐渐生成的时间观念。从气候上讲,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易于使人们有寒暑二时的经验。从谋生活动来看,人们在采集与农作经济的生活形态下产生一年两季的时间划分,植物的春生秋杀,农作物的春种秋收,强化着人们的岁时观念。

岁时来源于自然节律的感受和自然时序,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功能,通过岁时节气的确立使人们顺应自然时序,安排农事生产及民众生活。

(三)岁时祭祀仪式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

上古社会人们对自然的依赖远大于后世,自然节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与社会生产密切关联的岁时必然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对象。但当时人们生存技术落后,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有限的思维去理解日常遇见的生活问题,于是在岁时的观念中也就有了原始宗教的性质。人们将与天时相应的时间点视为神秘的节点,用祭祀活动愉悦天神、襄助人事。人事严格对应天时,四时八节的祭祀活动,依据日、星的位置、神灵的属性、物候情况、节律时数等等安排相应的服色、居室、饮食及祭祀仪式。

祭礼大都在时季的节点上举行,而岁时时季的观测与确定都是由执掌政教权力的巫官或王者所控制(上古人们认识到自然的力量,但人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自然,认为外部世界与人文社会是混融一体的,人时与天时合一,天时的秩序也就是人间的秩序。而掌握天时观测与确定的王者作为社会集团的代表负责天时与人时的转化),并为王官的社会统治服务,这体现了上古岁时的政治特性。后来形成的《月令》成为王官时代的岁时政治体系,从孟春开始,季冬结束。在四时的孟仲季月的月度时政叙述中,天文、神灵、动物、音律、术数、味道、气息、祭祀、物候、天子居室、服饰、饮食、器用等都是首要叙述的内容。其次是月度的政事活动,包括宗教祭祀、农事安排及其他政令。

节庆发展集中体现同期民众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的大变革

一是汉魏的社会大变革成为岁时向节庆转化的关键因素,节庆的世俗性质得到增强。

在先秦的季节礼仪中,人们关注的是农事顺遂,人民免于时疾、子孙繁衍和族属安宁,虽然先秦的季节礼仪属于集团性的宗教政治活动,但其关心的问题却逐渐从天神转向人事。

从岁时信仰性质看,秦汉以后岁时信仰与上古岁时信仰比较已出现性质的局部改变。时令祭祀虽然依旧是节俗的主要内容,但已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服务于民众日常生活的世俗性质,岁时中的人文因素多于自然宗教因素。

《四民月令》是反映汉代庄园生产生活时序观念的一部重要著作,记载了人们依照二十四节气的时序安排庄园生活。以三月为例:“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谷雨中,蚕必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可见其对自然之时十分重视。

二是秦至西汉前期,岁时信仰表现为对天神信仰的泛化,鬼神性格趋于世俗,上层对天道祭祀的垄断也逐步削弱,传统节庆观念初步显现。

随着汉朝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时信仰的态度发生变化,秦汉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全面深入民众社会,人们从一切顺从王者掌握的天时演进到根据阴阳五行的特性主动选择时日,从集团的季节性自然宗教祭仪分化为上层少数人的王朝时间典礼与一般社会成员乡里家族的岁时祭祀习俗。在阴阳五行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求吉避害的个人与社会活动,使人们可以不借助他人直接面对各式自然神灵和先人之灵。

伦理纲常的道德律令在统治者的反复灌输与现实的社会激励机制之下,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岁时信仰在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中也逐渐由自然伦理转向人世伦理,人神的崇拜与人祖的纪念逐渐成为岁时信仰的核心。

三是岁时的政治意义在经过西汉统治阶级的重新改造并注入新的思想后,其功能也从社会规范转向社会服务。

汉初的政治家主张尊重伦理道德价值,关心民生疾苦,对民众社会生活干预较少,民众岁时生活自主进行。秦汉《日书》中大量记载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如:五谷栽、树木种植、裁衣、沐浴、婚嫁、祀亲、登高、出行、出货等,可以看出传统的月令时政在秦及汉前期受到漠视。

东汉后期的《四民月令》则以庄园民众生活为中心,是地方民众日常生活的时序安排。在叙述语气上相对平和,虽然有少量的劝导语言,但大多是一种提醒,告诉民众某一季节到了可做某事。时令的政治、神秘性已明显降低,月令对于民众来说已经由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服务。

岁时节庆萌生于上古时期,根据古代先民对时间性质的理解,当时只有服务于原始宗教与原始生产需要的季节性祭祀活动与农事仪式。进入夏商以后,随着部落联盟国家的出现,原始自发的岁时活动逐渐上升为部族或国家的岁时礼俗,掌管着社会权力的统治阶层利用月令祭仪,支配与垄断着民众的岁时生活。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统一时期,是中华本土文化基础确立的时期,作为中国人时间生活标志的节庆,此时也确定了它的主干体系。岁时节庆从时间意义来说,是社会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协调的产物。岁时节庆体系的确立是中国民俗生活的一个重要进步,它为中国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自己情感、意愿的时机,为社会上下层的沟通与联系提供了条件,为民族文化的协调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汉代中期以后传统节庆体系初步形成

(一)有确定的节日名称、相对固定的节日时间与相应的节日习俗

节日祭祀活动在脱离了王家控制成为社会活动之后,就需要公众的参与,社会成员的空闲时间是节日祭祀活动顺利展开的时间保证。汉武帝时期确立的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二十四节气与月份对应关系基本确定,合乎农事规律,便于农耕生活,使传统节日的时间适应了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节日的分布、节期的长短较为均匀。历法的确定使传统岁时节日有了较为固定的时间,也为新节日的形成提供了时间条件。

汉中期后形成的节日主要有:

正日(又称岁首,正月旦,即正月初一),朝廷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普通民众祭祀祖先,礼敬尊长。

立春,在汉代仍然是王家迎时气的日子,在地方,立春迎春习俗有着较浓的民间气息,东汉县邑以下的迎春习俗是:“立春之日,皆青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者至,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其他“三时不迎”。

社日,是秦汉时初兴的节日,它在唐宋以前是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大节。社为土神,《说文》:“社,地主也。”社祭发端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拜与膜拜。

上巳,起源于古代的春季招魂祓除的巫教活动,上古居民冬季聚族蛰居,在暖风融融的暮春时节,人们走出冬季的栖息地,到流水旁,祓除秽气,这个在水上清洗的“疗生疾之时”。“巳”是“福”的意思。

寒食,寒食是汉朝新出现的民间节日,寒食节俗起源于太原,为纪念介子推被焚身亡的传说。

夏至,仲夏之月,万物方盛,夏至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盛极而衰的时日,从此日起,阴气滋生,阴阳的态势发生逆转。因此人们对这样的日子很在意,采取特别的节俗以保障人生顺遂。夏至节俗礼仪中重视对门户的防守,阴气的生长意味着鬼邪力量的增长,所以要把好门户。

伏日,秦汉新起的夏季节日。伏为伏祀,是一种盛夏禳除暑热毒气的巫术仪式。东汉时期有“伏日万鬼行”的说法,所以“尽日闭不干他事”,之后,伏日有了庆祝的意味,“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羔,斗酒自劳”(《汉书》卷66)。

秋社,是八月的节日,时间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人们以新收的黍谷与小猪一道祭祖,第二天祭墓。在六朝时期有八月旦,八月十四采百草头露治眼疾的习俗。

九月九日,在汉朝处于初步形成的节日,与上巳对应。

十月朝,秦汉时期节日。秦“以冬十月为年首”(《史记•封禅书》),汉朝沿用,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月为岁首。

冬至,是中国古代大节。冬至是时气的起点,二十四气始于冬至,所以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是冬至,冬至作为新岁之首,自然容易被人作为预知未来人事、年成的特殊时间,一如岁首元日。

腊日,汉代与正旦齐名的盛大节日,汉人常“正腊”并称。腊节起源于上古的岁终大祭,《礼记•郊特性》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祭之礼是一年中隆重的神灵献祭仪式之一,是祭祀周期的终点也是重点,有着催生新时间的特殊意义。

(二)不同节日有其特定的饮食与娱乐

节日饮食的传统来自上古四时荐新的祭祀礼俗与食以体政的“会食”礼俗。汉魏节日饮食已大致确定了中国节日饮食的习俗传统。

春季节日饮食以助生为主,如春韭以鸡蛋相配,韭是易于发生的植物,正月最先萌芽生长,卵为生命的源头。

夏季饮食侧重长养,食新麦、鲜瓜与干鱼,以应节气。

秋成时节以成熟的黍米与小猪配合祭祀祖先是先秦的礼俗。

冬季节日饮食以滋养为主,东汉在冬至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祭神的食品自然是人们享用的食品,冬令食品主要在于助补人体的阳气,黍与羊羔正具有这样的食性。

汉魏节日娱乐往往以宴饮的方式体现,对于食物并不丰富,民众生活单调的古代百姓来说,岁时节日意味着一个定期的物质与精神的补充机会,同时中国人的家族生活培养了中国人的亲情意识,“以饮食之会亲族兄弟”的传统成为汉魏节日民俗及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可知,上古的岁时节日是古代民众在农业活动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对时间的一种直接感知结果。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古代民众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传统节庆是对传统农耕生活关系的重要调剂。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众思想、伦理、价值形成的过程。

因此,传统节庆来源于华夏农业社会生活,又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于不同节庆活动的各类仪式中,成为古代民众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萧放.岁时―传统民众的时间生活[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2.刘晔.后汉书•祭祀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3.应邵.风俗通义•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M].农业出版社,1981

5.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周公.周礼•春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刘晔.后汉书•礼仪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8.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

篇6

一,概述

(一)什么是蒙古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是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二)蒙古族生态文化与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鄂尔多斯位于西南部,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大陆之一。漫长的海陆变迁,地质构造运动孕育和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鄂尔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称,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33种,其储量和品位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食盐、芒硝等纯度、结晶度为国内外罕见。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各个层面上体现出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理念,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观的积淀。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鄂尔多斯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优势强有力的带动了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但在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从能源资源方面看,尽管鄂尔多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1/6,但浅层储量仅为175亿吨。如果仍使用传统的资源输出型开采模式,那么按现有的开采水平和回采率、增长率计算,不到20年时间,浅部资源就会被全部采完;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矿区的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出现了一批小型焦化炉,其废气物排放严重超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恶化,草原生态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鄂尔多斯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于开采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最大下降深度达8.0米左右;土地退化加重,

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主要是露天开采,排出大量的固体废渣像煤矸石、废石、泥土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的河谷滩地、耕地,同时还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三,鄂尔多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蒙古族倡导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倡导自然和谐的生态观。鄂尔多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借鉴。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鄂尔多斯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主要依托第二产业为主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要不断优化制造业等行业的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

(二)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鄂尔多斯已进入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和由于大量消费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鄂尔多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鄂尔多斯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用行政手段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等。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价格机制。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产业部门应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重点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突出抓好建筑业、汽车工业、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和引导外商在高效节能等新领域的投资。

四,小结

鄂尔多斯这样一个资源型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进行改革调整,改变鄂尔多斯市产业布局,由能源产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化发展。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中,全民参与是维持好草原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并存,实现整体配套,动员全方位的力量,使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完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2] 马刚毅、杨银军,《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第3期.

[3] 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7).

篇7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及演变

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创立当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根据《商君书・外传》的记载,商鞅在秦国实行了“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政策,这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先河。到了两汉时期,汉武帝“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我国历史上辉煌的隋唐时期,“重农抑商”思想略微有所松动,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但是统治者为了限制商业活动,仍然对商市的范围、时间和地点进行了限制。到了两宋时期,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迁,极大的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此时的抑商思想进一步的放松,商市出现了夜市景象,泉州、杭州等港口的市舶贸易十分活跃。应该说,我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在这一时期最为宽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我国工商手工业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手工作坊和雇佣关系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但是明清时期,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没有出现像两宋时期那样“抑商”思想明显松动的迹象。明太祖朱元璋喻告大臣:“理财之术,在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世宗雍正皇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种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从此在明清时期牢固树立。再加之,明清先后实行海禁和闭关,这种“重农抑商”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从上述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重农抑商”思想都是贯穿始终。但从总的历史脉络来看,我国“重农抑商”政策具体表现为:一、统治阶级反复强调“农本贾末”思想,从思想上牢固确立观念;二、在土地及农业问题上不断改革,防止土地兼并,巩固小农基础;如我国唐代的“两税法”改革,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这些都是为了巩固农业基础而进行的改革;三、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活动。如在身份上对商人实行歧视政策,在经济上给予商人重税,在政治上阻断其仕途等。总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重农抑商”政策从未间断过,它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二、我国“重农抑商”政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正如的认识论所说的那样,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的指导。我国在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必然也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被推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并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中,儒家的“义利观”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贵义贱利”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儒家的所谓“义”,是指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观念。正如荀子所言“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而儒家指的“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功利。“重义轻利”更是成为了封建社会判断是非的道德标准,正如《论语》所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从上述对儒家“贵义贱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人们放弃自己的利益,服从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这一思想自然会名正言顺的被统治者采用。一方面,从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要维护统治,就必须以农为本,即农业为国家大义。而工商业的发展,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于国无义,反而会为此而废农时,动国本。且放弃工商之利,也正体现国家轻利。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从统治者角度看,是与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相吻合的;另一方面,从被统治阶级的农民的角度来看,发展小农经济,放弃工商之利,是个人维护国家道义,放弃一己私利的体现,所以处于被统治阶级的农民也必须坚决维护和贯彻这一思想。

2、法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法家历来主张法治,提倡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法家作为“重农抑商”政策的首创者,对这一政策的推动与实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家更为务实的注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认为一国的胜败归根到底的还是经济与军事实力。这与相对理想化的儒、道、墨三家三家而言,更能为统治阶级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具体到“重农抑商”的政策,法家认为“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这说明法家认为工商手工业者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要消耗大量粮食,长此以往,会使国家土地荒芜,经济实力大减。同时法家认为商业背后的逐利性与封建专制主义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因为商人的逐利会导致“民富国贫”。所以,为了禁止商人的暴利,西汉著名理财专家桑弘羊提出要推行“盐铁官营、统一铸币”。从经济上彻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国富”,限制商人暴利。自西汉以后重农抑商、干预经济成为封建社会贯穿始终的社会正统赋税思想。可见,法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道家思想对“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即“无为”思想。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和应用往往是在王朝建立的初期,即给予百姓“休养生息”。而具体谈到道家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侧重于“重农”。因为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往往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经济社会急于修复发展。而在“休养生息”期间,往往伴随着免税和免租的现象,这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家急需财富,一定程度的商业活动即有利于解决百姓生计,又有利于积累国家财富,因此,在王朝建立之初,商业往往是真正的“无为”。

三、我国“重农抑商”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发展。同样的,我国传统文化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应的,此政策的实施也必然对传统文化产生反作用。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为儒、法、道三家的相关理念提供了实践基础。特别是在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之后,统治阶级利用这一工具,将相关思想与封建专制主义相结合,从而使“重农抑商”思想在广大士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从此,儒家思想不断的被加入专制主义思想,腐朽的因素也不断沉淀;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践不断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在不打破这一传统共识的基础上,人们不断的对农业进行改革,包括各种赋税制度、田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创新极大的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外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它产生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坚持的理念,在早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在后期,这种维持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先进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但无论如何,这种植根于中华大地,吸纳传统文化的政策现象,依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聂慧丽.中国古代农业赋税思想及演变 [J].生产力研究.2011(10)

篇9

一,概述 

(一)什么是蒙古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是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二)蒙古族生态文化与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鄂尔多斯位于西南部,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大陆之一。漫长的海陆变迁,地质构造运动孕育和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鄂尔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称,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33种,其储量和品位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食盐、芒硝等纯度、结晶度为国内外罕见。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各个层面上体现出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理念,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观的积淀。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鄂尔多斯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优势强有力的带动了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但在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从能源资源方面看,尽管鄂尔多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1/6,但浅层储量仅为175亿吨。如果仍使用传统的资源输出型开采模式,那么按现有的开采水平和回采率、增长率计算,不到20年时间,浅部资源就会被全部采完;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矿区的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出现了一批小型焦化炉,其废气物排放严重超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恶化,草原生态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鄂尔多斯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于开采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最大下降深度达8.0米左右;土地退化加重,

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主要是露天开采,排出大量的固体废渣像煤矸石、废石、泥土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的河谷滩地、耕地,同时还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三,鄂尔多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蒙古族倡导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倡导自然和谐的生态观。鄂尔多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借鉴。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鄂尔多斯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主要依托第二产业为主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要不断优化制造业等行业的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

(二)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鄂尔多斯已进入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和由于大量消费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鄂尔多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鄂尔多斯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用行政手段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等。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价格机制。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产业部门应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重点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突出抓好建筑业、汽车工业、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和引导外商在高效节能等新领域的投资。

四,小结

鄂尔多斯这样一个资源型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进行改革调整,改变鄂尔多斯市产业布局,由能源产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化发展。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中,全民参与是维持好草原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并存,实现整体配套,动员全方位的力量,使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完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2] 马刚毅、杨银军,《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第3期.

[3] 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7).

篇10

二、现代文明中的追寻

(一)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撑

作为中华文化三大主流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滋养和启示,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传统草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蒙古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精神,使得草原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支撑和延续。

(二)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由多个民族相继创造、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文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深深植根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草原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老的民族传统。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以饱含现代文明内涵的丰富内容。融入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特色之源

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现代文明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过去的“文化积累”之上,传统草原文化是在内蒙古生活的人群的“集体记忆”。对于现代文明来说,一切发展和创造都是建立在对过去文化、智慧的继承和总结之上,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有了这样的共识,就必然引发人们在内蒙古现代文明进程中竭力保护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渴望与努力。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发展之‘流’。我国城市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地区特色制约其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体现其地区特色,而文化定位一旦形成又必然会强化地区特色。这种特色有利于地区个性的培育、形象的树立、魅力的增加和品位的握造。现代文明不应该只是建筑的叠加与罗列,不应该只是道路的延伸与交叉,而应该体现出自然环境、建筑艺术和人民素质的和谐结合,应该体现出这一地区的传统风情、现实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和谐共生。

三、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一)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可行性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的共存互补作用对于建构现代和谐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奠定了现代文明厚重的根基;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现代文明提供多彩多姿的民族形式,推动现代文明的多样化发展。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混乱深感不安时,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就是这种共存互补可行性的范例。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草原文化所蕴含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是十分突出和显而易见的。比如,草原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草场的超载使用,将可利用的草原划分为四季营盘,以减少对草原原生态的破坏。传统的游牧、轮牧、休牧。实际上是一种对草原自然的生态恢复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审视北方的草原生态屏障时。不能不对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要求有更深刻的历史感悟。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还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民族聚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地区。一部草原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携手进步的历史。统计资料显示,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至今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现已查明全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共有15万余处,馆藏文物50万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是内蒙古草原历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中,最为精华的当属民族建筑的精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寺庙古塔很多都忝待抢救维护。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追寻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实践性

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还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草原歌舞在各地风靡,草原风情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见证了草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和民族歌舞摘得国际乐坛上的金奖,乌兰牧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草原的乳、肉、绒等产品享誉国内外。这些实践活动展示了草原文化蕴涵着的无穷魅力,增强了世人对于草原文化重要性和深远影响的理解和认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草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草原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于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走向世界的升华,并以此成就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

(三)在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追寻中去发展内蒙古现代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