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发展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2 16:26: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保护发展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保护发展前景

篇1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每年持续高速增长, 其中部分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增长, 如果以绿色GDP 的概念来考核我国的经济增长, 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大打折扣。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自然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新增GDP 的8%。中国经济面临着城市化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就业压力巨大、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 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现出来。到2020 年, 只有实现以GDP 衡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 年的水平四分之一以下, 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 年水平的四倍以上, 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这表明倡导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推进循环经济不单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是一个重大进展。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 ) 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重构经济系统, 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

二、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1、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 Reduce) , 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 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 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 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造商( 生产者) 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消费群体( 消费者) 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 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2、循环经济遵循“再利用” 原则( Reuse) , 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群体( 消费者) 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对制造商( 生产者) 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 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 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循环经济遵循“再循环”原则( Recycle) , 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 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 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 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三、发展与环保平衡视野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1、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1)宣传教育。要将循环经济知识和理念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循环经济,应该各司其职,政府以调控、引导、监督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辅以强力政策支持;企业根据政策安排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公众在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上要融入循环经济理念,自觉参与构建循环型社会。

(3)试点推广。开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主体众多,处理的问题方方面面,且各类循环经济的实施即具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因此如何将试点阶段的经验转化为在全面展开阶段的必备常识,进而指导循环经济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要研究和推广企业、园区和区域循环经济的经验,探讨企业循环工业园区循环区域循环的协调与对接机制,创造多样的“人—自然—社会”三位复合系统内的经济循环形式。

(4)重点突破。选准循环经济的突破领域对区域循环经济乃至循环型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以来,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大力开展以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机,在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

2、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三个层面: 基本政策、核心政策和基础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核心政策直节针对具体产业而制定,基础政策是指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由于各类政策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所有三类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当前重点可以在核心政策有所作为。

(1)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能够降低资源、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风险, 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落实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环境保护政策方面,可以实施环境立法、环境计划与指导、环境监督等政策措施,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严重的工程和项目、提高污染严重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循环经济产业政策。通过实施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有利于向市场传递明确的信息,引导资源流向,扶持和促进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部门发展。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在于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环境破坏比较大的产业进行规制,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技术政策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重点技术、核心技术;循环经济产业布局政策则以生态平衡为标准,推动区域产业布局趋向合理。

(3)技术支持政策。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攻关实力较强的优势,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短缺技术、关

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这一过程加速城市化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必造成大量的污染,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因此,在整治城市污染源、工业污染源,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产生与利用领域等方面,时间紧迫,需要政府立即重点扶持、及时引进和开发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领域,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支持策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同时,加强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4)经济支持政策。经济支持政策包括预算补助金支持、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预算补助金支持方面,对节能技术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开发、环保技术开发给予补助金制度;在财政补贴与支持方面,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补贴;在税收方面,对再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公司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并实施特别税等方式扶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实施循环经济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见成效。应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 加快相关立法并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 积极支持在不同层次开展循环经济的实施; 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 用其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 并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红云.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权衡[J]. 中国乡镇企业. 2008(04)

[2] 李祝平,欧阳培.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01)

[3] 李永奎.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本土化抉择[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篇2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然而,我们生存的环境状况每况愈下,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难道经济发展就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吗?为了经济稳定而持续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繁衍生息,我们必须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点。[1]

1、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同样不容乐观。在梁从诫主编的《2005年环境绿皮书》中,可以看到了这样一些统计数字:四川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高达113 亿元;汽车尾气已成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到2025 年前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居“世界第一”;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正遭受从水体- 土壤- 生物- 大气的全方位立体污染;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从空气、水源到土壤、粮食,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全面爆发”。 [2]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1.经济与环境是互相矛盾的

2.1.1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环境提供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数量、种类、质量不能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2.1.2经济发展会影响环境质量。如果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规模不合理,经济发展就可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从而使环境质量下降。

2.2经济与环境也是统一的

2.2.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向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只有不断地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资源,才能使经济发展成为可能。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载体,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2.2.2经济发展并不只是单方面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反过来也能改造环境、美化环境,为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和能力来源,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环境都需要技术和资金,这就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3]

3、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3.1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方面的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倡导科学而又环保的生活方式。

3.2把环境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3.2.1改善人居环境不仅仅是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必须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文明发展与协调稳定功能,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解决老百姓广泛关注及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地,确保生态环境改善。大力改善区域环境,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

3.2.2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从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完善城市区域建设总体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政治,大力改善乡村生活环境。[5]

3.3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一环节,从源头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认真思考是否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根据当地环境实际承载能力进一步规范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定位。要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要把关好各个环节,严格对于企业的审批及生产方面的监督。我们不需要带血的GDP,莫要等到环境污染之后再想到去着手治理。

3.4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4.1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循环经济宏观上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微观上要求企业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3.4.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良性循环的发展观,其核心指的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们的共同奋斗来完成。[6]

参考文献:

[1]王新宇.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5):20-21

[2]杜言群.谈对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问题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4):199

[3]董小林.环境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2:24;275

篇3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61023-04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篇4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转贴于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篇5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出,并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将环境监测纳入环境保护的体系中。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环境监测是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的合称。其中环境分析可以认为是化学分析与环境的结合,环境分析是以化学物质为单位,对环境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得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而环境监测就是物理测定与环境的结合,并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连续或间断地测定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环境监测。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 加强环境监测,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加以保护,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南京市在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运用环境监测站的现代化测算、分析、统计手段,研究市区各类环境质量信息,及时编制《南京市环境质量承载力分析》等诸多文字和影响报告,并提供给江苏省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统计局、环保局联合执法,将城市环境指标直接融入经济建设中去,为政府制定了全面的发展规划,为全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加强环境监测,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所以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治理污染,也是保护人类环境健康的重要举措。例如,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农田环境监测、核辐射监测、塑化剂污染等问题,因此,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环境监测实践,让市民参观实验室重金属、水样、空气等监测设施,给市民们讲解如何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监测,强化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环境监测是掌握污染物动向的重要环节

在研究环境污染的同时,需要了解污染物排放量和流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例如,由于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同一污染物对同一地点所造成的污染程度相差甚远,这需要通过长期环境监测,积累数据才能实时掌握其规律。

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监测自70 年代起步开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现代环境监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使环境监测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尤其在“九五”期间, 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1. 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1 环境监测机构加强队伍壮大

目前, 全国环保系统已形成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 市) 、县( 区) 4 级隶属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站2223 个, 从业人员近36 万, 约占环保系统职工总人数的425% , 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350 人, 中级技术人员8400 人。此外, 全国其他行业和部门建立的环境监测机构约2634 个, 从业人员21 万。

1.2 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在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站中, 目前具备各环境要素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站有: 从事空气质量监测980个站, 地面水监测1078 个站, 环境噪声监测1131 个站, 海洋监测63 个站, 地下水监测111 个站, 生态监测16 个站, 酸雨监测185 个站, 放射性监测32 个站。

1.3 环境自动监测能力有了较大突破

目前, 全国有近70 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国家和地方在十大流域建设了50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淮河流域和部分省市开展的污染源废水和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 已在31个省和10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通) 。

1.4 完善了各类环境监测网络

目前, 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 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 多个, 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2200 多个, 行业监测站2600 多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 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 个。此外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

1.5 建立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现已有各类方法标准约400 项, 多数污染因子已有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标准。目前, 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应用; 正在开展的有机污染物探查研究及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亦产生了强烈反响, 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1.6 环境监测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展的环境容量、排污许可、土壤背景值调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等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 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 推动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 地区差异很大, 整体水平不高

2.1 监测领域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对象以水、气、声、渣为主, 生态监测刚刚起步, 土壤、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环境振动、热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监测工作尚未得到实质性地开展。

2.2 监测工作深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开展的环境监测项目较少, 且以综合性指标为主。地表水监测项目以常规污染物为主, 对有机污染物基本上没有开展监测; 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项目为SO2、NOx 和TSP, 而PM10、有机污染物及国际关注的CO、O3、CH4 等项目的监测没有普遍开展。

2.3 监测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仍以手工监测为主, 监测频次低, 时效性差。“九五”期间, 自动监测虽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大部分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仍是采用24h连续采样法和每季度5 日的手工监测方法, 各大流域和近岸海域水质常规质量监测仍普遍采用手工监测方法, 监测频率为每月1 次或每季1 次。

2.4 监测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

发达地区的部分环境监测站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其中有的站已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 而落后地区的环境监测站甚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这严重制约了整体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结束语:

篇6

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环境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经济建设发展的水平,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我国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垃圾围城、围村的现象,使居住环境的质量降低,同时不合理的污染排放也导致土壤、水源、空气等质量下降,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提升环境保护的力度。

1.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指的是根据影响环境质量的多方面标准,辅助生态环境部门和机构全面了解环境的状况,为治理环境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依据。环境监测是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环境监测工作要采集环境质量的情况,分析环境变化的趋势,为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测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因为环境监测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了工业、农业、畜牧业、服务业等产业,环境监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对环境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包含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生物环境污染具备一定的空间排布规律和浓度信息,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实时掌握环境污染的数据,继而了解环境污染的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与整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污染预测、土壤调查、环境容量等多方面的突破,促进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环境监测工作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监测的广度较低,大多是对水、气、渣、声等进行监测,但是对生物资源、热污染、放射性、电磁辐射等危害物质的监测拓展还远远不足。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2.1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环境要素进行稳定的、可持续性的监测,比如可以监测土壤、大气、水资源环境等要素,在环境内出现了污染的要素时要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同时环境监测还可以对还未发生环境污染的要素进行预防,在环境监测的范围内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各种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可以将环境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继而提升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加快构建和谐、良好的、人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2.2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使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使森林、湿地、山地地形等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打破了。与此同时,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还有工业生产、经济活动等,这些经济活动或多或少会对生态环境构成污染,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则会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可以有效约束人们的经济活动行为,减少环境污染行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继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有效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污染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环境污染超标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下发环境整改的通知书,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加强对区域内污染排放的控制。在处罚污染物排放行为时通过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合理选择环境监测的方案,从而计算出某一区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单位进行处罚。如果环境纠纷案件产生并且难以对污染的责任人进行判断时,要先确定环境污染的具体情況,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配合充分的调查研究,确定好相关责任人。

2.4通过环境监测,掌握污染物的发展动向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对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实时掌握环境污染物的流向与排放量。比如在污染发生时,河流的季节性变化会导致河水出现枯化或者富营养化的现象,继而影响水质、危害水中的微生物。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则能够对污染物的源头、危害区域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快速地找到污染源以及相关的企业,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技术掌握污染物发展的动态方向,有效治理被污染的区域,从而降低环境污染治理的盲目性,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

3.优化环境监测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严惩违反法律的不法分子,使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维护环境监管的法律与制度规定。合理选择环境监测的方式,加强对各个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管理,有利于提升环境管理的效率,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合理管控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执法不严格的问题,要提高对环境保护机构等部门的监督管理,健全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处罚和处理不良的工作作风,增强环境监测的实效性。

3.2创新环境监测技术

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应提高动态监测技术的创新,使相关部门可以实时了解环境监测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环境预警的能力,在污染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了解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自动化的监控技术能够实现现场环境的实时把控,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则会制定相应的环境预警方案,以快速地响应和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水平。

3.3加快构建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

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涵盖了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监测的要素涵盖了噪声、土壤、固体废弃物、地下水、地表水、空气等,环境管理监测网络、监测信息网络也是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的管理分支。建立国家级的环境监测网络,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化、精确化与全面化,通过构建科学的环境监测网络,可以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状况,从而及时发现环境问题,提升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

3.4创新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为了可以从本质上保护区域的环境质量,应注意创建科学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彻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时要注意从地区的实际情况着手,构建完善的环境监督预警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环境监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避免数据信息错误等问题出现。在环境监测方面要确保责任到人,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方案,结合对环境破坏力的大小,对危险信号源作出重要的指示,从而快速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结语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事业也开始步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时展的背景下,环境监测不仅仅限制在工业污染的监测领域,还开始朝着更加宽泛的方向发展。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生物、生态等,在鉴定污染物质时要分析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测量环境生态中的污染物质,并加强对相关数据的监测。

参考文献

[1]钱俊旺.探讨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J].环境与发展.2020,(1).55.

篇7

1.前言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业的兴起,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携带家人去外地旅游,不仅放松了心情,充实了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了美好希望,而且对于旅游地来说,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扩大了当地的声誉,实现了社会的整体效益。然而,目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还不规范,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旅游中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当地人们的生活,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续发展观的理念。旅游业发展的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旅游中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和谐的自然环境。

2.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旅游中的环境概念指的是在旅游活动区域内存在的各种地理自然因素的总合。旅游环境包括旅游目的地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包括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大自然赐予人们美好的自然环境供人们享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不仅是人们的物质源泉,也是人们的观赏旅游对象。古往今来,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去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关,把它作为消遣娱乐的一种最佳方式。人们或是流连忘返于清溪碧流之间,亦或是陶醉于奇山异峰中,亦或是在滨海沙滩独步旅行。大自然的幽静和鸟语花香吸引了人们不由自主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出去走走,感受自然的神圣。正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保证了人们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设想人们如果生活在一个垃圾满天飞、烟雾笼罩的自然环境下该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形。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自私一味从自然索取,特别是商业运作的旅游产业,把旅游作为经济活动,不断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旅游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名胜古迹的污染和损坏、动物资源的灭绝、人文景观的破坏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导游对游客的引导不够,更主要的是游客自身的环保意识单薄,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旅游地区资源的紧张,高密度的集中人群影响了当地人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特别是外商投资旅游地区,由于不了解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开发中不尊重自然规律和当地的文化风俗,造成当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如何处理好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业界乃至全民思考的问题。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投入和帮助,需要发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中。

3.旅游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设计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旅游业关系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多方面的发展。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开发商为了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在开发中没有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急功近利,对资源的浪费严重,停留在低层次的资源开采,而不是高层次的文化发掘,因此使得保存上百年的自然景观破坏。开发商对旅游业的开发以沉重的环境为代价,没能充分考虑开发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表现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例如乱扔垃圾、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花等。大批次的游客进入导致当地的资源紧张,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公共设施的破坏等。

4.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4.1健全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旅游业要得到长远发展,首先要立法,从法律上来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旅游业的法律地位。一方面,政府部门根据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通过法律的制定约束旅游产业,规范旅游产业的开发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不断补充调整。另外,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专门负责解决旅游业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4.2对旅游地区综合治理

旅游业要发展,势必会造成旅游地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如果无法避免破坏的发生,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对于旅游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部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对于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要求搬迁甚至是关闭。对于旅游地区的噪音污染,和施工队协商保证在人们的正常休息时间停止作业。对于河流的污染采用生物手段解决。。’

4.3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篇8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资源仅在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14.3%、32.3%。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纷纷进程务工,加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致使农业资源大量浪费或流失。

1.2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呈逐步恶化的趋势,如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协调,总体出现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质量较差,存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现象;森林资源不足,湖泊水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266万公顷;土地沙化严重,因荒漠化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高达1.38亿公顷,耕地退化已达773.33万公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

1.3 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加剧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日趋严重,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大量丧失,导致土地日渐荒废;农业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滥砍滥发和对草地的盲目开垦,致使农业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的能力弱化;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不适度使用,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大面积板结,最终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1.4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洪涝干旱、沙尘暴、暴雪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我国受灾、成灾面积逐渐扩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首先,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其次,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再次,大力发展沼气,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能源消耗压力,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最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2.2 切实保护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是防止耕地资源进一步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政府应在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将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此外,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力度,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构建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

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的现状,增强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这也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森林法》、《土地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次,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将环保意识上升到生存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再次,政府官员和环保干部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决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落实。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生态资源的保护,又要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平.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大观周刊,2011(14).

[2] 庄小朱.浅谈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C].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 “应对挑战创新服务三农”分会场论文集,2009.

[3] 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篇9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环境总论

1.环境概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之一,起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体现为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2.环境的主要功能

2.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人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2.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

3.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3.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

3.2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3.2.1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

3.2.2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人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

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人多产地,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台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1.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要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

2.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建设生态型城市

1.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设生态型城市,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对城市生态要素的综合整治目标、程序、内容、方法、成果和实施对策全过程进行规划建设,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已进人了“快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2.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一是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二是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也就是强调人的社会目标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挥的社会生产力决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承载力;三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四是要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五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

3.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构想

近年来,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城市都在开展生态城市的研究与试验。根据这些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步经验,生态城市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结构建设上,一是要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影响了防洪排涝能力。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三是要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五是要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在功能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二是要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

篇10

不管是人口的集聚,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将长期处于一种既承担经济发展重任、又面临资源短缺的两难境地。而且,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建设环保城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措施不是阻碍腾飞的绊脚石,或是毫不相关的无意义的苍白指数,而是我们必须正视并重视的发展的助推器,甚至是衡量发展的一部分。

1 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实施“污染物转移”,即将生活垃圾集中起来,进行填埋。然而,现有的亟需处理的垃圾数量以及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大量垃圾露天堆积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大难题,由于固体废物的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2]

1.2 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3]

建筑工地和拆迁工地以及机动车夹带的道路扬尘是逸散尘的重要来源。中国北方由于植被破坏(包括毁林、垦荒和草原过度放牧)形成的沙尘暴也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尤其是春季。

城市垃圾和郊区农业废弃物的焚烧也是空气污染的一个潜在污染源,会散发二恶英(dioxins)、多环芳烃等致癌物。

空气污染造成诸多方面的损失,主要包括:室外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酸沉降引起的作物与森林的损失、材料腐蚀、颗粒物中高的铅含量导致儿童的神经系统损伤与智力下降。

1.3 城市的噪音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环境中,噪声问题相当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水污染主要有几个方面:工厂排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上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经过雨水的冲刷排到河流中污染地表水。

2 城市规划方面环境保护策略

2.1 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规划工作:

工业污染控制规划。控制环境污染首先要控制工业污染。按照组织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划定发展不同工业地区并且按照环境容量,确定工业的发展规模。

城市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功能分区,按照环境要求和条件,合理部署居民区、游览区、商业区、文教区、工业区和交通运输网络;规定饮用水源的保护措施,规定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式,做好垃圾处理规划。

水域污染控制规划。规定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做好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

2.2 城市规划思路及原则

规划内容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4]

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

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 城市建设方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都是十为我们树立的新的方向。[5]

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在城市建设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6]

【参考文献】

[1]赵其存.宁波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 东南大学.2005.

[2]张传清.浅析环境保护在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J].城市建立理论研究.2011(19).

[3]牛等.探究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