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2 16:26: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2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3

一、前言

国家在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化的改革,在现有基础上,要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才能够更好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土地浪费、利用率不高、部分土地闲置的现象,这一情况,对于农民的收益有着严重制约,而且土地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使用的不合理,保证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二、现有土地制度中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我国法律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所有权归于集体。但是由于集体这个概念很广泛,相关的法规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出现了不明确,使得产权排他性的原则不能够明确体现,对产权的约束力也就随之下降,土地纠纷问题十分严重,集体的土地因此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土地所有权往往是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对于土地的管理处置权也主要由国家掌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集体土地的征用方面。相关法规规定,集体的所有土地进行转让处理时,首先先由国家对其征用,并给予相应的土地补偿费用,再由国家进行转出,这样导致了集体不能享有土地的出让权,并且本该属于集体的出让财产也都由国家收取。另外,国家也严格控制着土地的其他各项权利,包括土地抵押、租赁、承包等,集体对于土地的所有权被完全架空,国家在掌控一切,成为实际上的所有者。

2.土地承包权问题

我国土地政策主要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土地的分配也是按劳动力或人口进行的。为了保证新增人口土地权,对于土地的承包权和承包周期各地都作出相应的整改。这使得土地使用极为不稳定,农民承包权得不到根本保障。农民对于自己土地的使用权还受到随意终止合同、收回土地进行转让等因素的制约。对于土地使用权,农民没有稳定感和归属感,对于农业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地规划,更无法进行长远投资,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这样导致土地被过度使用,使得地质严重下降,生产产量不高,对于农业时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3.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行土地制度,除了要把土地交给国家之外,还需要将土地留给集体,这样真正到农民个人手中的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只是极少部分,而且土地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农民承包土地进行经营很有可能会出现亏本,这样一来,导致土地经营没有很好地成效,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国家应当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切身考虑他们的利益,实施新的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三、土地制度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1.明确土地所有权

为了能够很好地改善时土地管理使用权问题,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明确土地使用过程中主体使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相关法规要明确规定,享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委会,相关法人代表是村主任。对于村土地的所有权应该归全体村民所有,可以对土地进行使用、占有、处理等权利。对于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收益全归村民共同拥有,对于集体的土地进行处理需要听取全体村民或村代表的意见。经同意之后,方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土地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也相应的监督管理,要求农民按照规章合理使用土地,防止土地的荒废、放置,使得土地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土地使用中的耕种、浇灌等要有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生产最大化。

2.土地分配使用具体到农民个体

对于土地使用的归属问题,要具体到每个农民身上。土地承包权的分配固定到农民个体,使得农民耕种在固定的土地中,对农民做出长远的土地规划有着很好的促进。分配到土地的农民可长期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也可让其家人继承,实现土地的永久化。要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完善的土地法规,严格对土地进行规整和划分,这样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规范土地收益分配

土地收益配合需要做到规范处理。对于进行土地承包的农民按照相关规定要缴纳租地费用,而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土地所带来的收益要缴纳相关的税收费用,其他收入尽归农民所得。在土地承包期限过后,需要根据农民在土地投资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偿。为了减轻农民的负重,在税收、租用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费用,对于有收成不好造成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应适当予以免收。合理的对土地收益进行规范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耕种积极性,对于土地的使用也能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得到良好地提升。

四、结论

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制度的创新是十分关键的。要根据我国现行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在满足我国国情的发展情况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和享用,具有可分性、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征的物品和劳务,称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农村计划生育、农业基础科研、农村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救济等。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包括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大型水库及各种灌溉工程、大型重点防护林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农村社会保险、农村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农村自来水供应等。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也采取二元供给的做法。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乡镇政府可以就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五项公共事业所需费用在全乡镇统筹,这些费用就其所对应的公共产品来看大多属于纯公共产品,应当纳入中央政府预算。,但我国目前对这五项公共产品的供给并没有纳入公共预算,而是由农民税外负担。即使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也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为制度外供给。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不足。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在政府不能供给或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虽然农民试图自己解决,但力不从心,结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失学严重。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体不足,但并非全部不足。我国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也有过剩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过剩,表现为乡镇政府机构重复设置,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人员膨胀,管理混乱等。

二、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目标特征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性含义包括农学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及政策的多方面,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以下4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目标特征:

1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其主要特征是:维护可再生资源的质量,维持和改善其生产能力,尤其要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和防止环境指染;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现代常规农业缺乏生态可持续性而被认为难以长期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是维护好耕地等自然资源,并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

2经济可持续住。指在经济上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可获利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维持和发展下去。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农产品。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完善和农户的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经济可持续性日益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

3生产可持续性。指高产出水平的长期维持,着眼于未来生产率和产量。生产可持续性特征适应社会食物安全的要求。农、林、牧、渔各业的产出水平都应保持稳定发展。如果农产品总量下降,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增长,农业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4社会可持续性。指能满足人类食、衣、住等基本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优质的粮食等农产品,是可持续农业一个主要目标。农村社会环境改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社会公平不断增加、资源利用逐渐良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和落后农村逐渐脱贫,等等。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制度创新

实施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而要提供充足而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是关键。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产品的二元供给做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由此需要调整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及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目前主要是:1增加财政支农规模,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2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

(二)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

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分层次的特点,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以此为准则,目前中央政府应主要从事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业科研及其成果推广、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的建设、民兵建设、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等。地方政府应主要从事本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同时,还要明确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我国财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省级财政,县乡财力有限,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需作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转移支付)方式解决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1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角色转换。我国地方基层政府长期承担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者的角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地方政府应成为地方经济的服务者,提供当地的公共产品。这种角色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也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目前,最大矛盾是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收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地方基层政府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方面应是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和人员,包括村组机构的精简。

2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现阶段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转制度外收费为制度内缴税,以事权定财权,将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屠宰税划分为乡镇财政的主要税种,把农民负担的提留统筹的合理部分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以当年农业税的一定比例为基础,在收缴农业税时一并征收。农民交完各项税收后,有权拒绝一切收费和摊派。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取消农业税,转而实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实施农民税收的“国民待遇”,统一城乡税制。

3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税源的薄弱致使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与农民负担过重同时并存。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政府收入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财力不足或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通过从上到下的转移支付由上级政府对地方基层政府进行适当的补助,解决资金问题或平衡公共产品成本的分摊。此外,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

(四)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已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一种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一事一议”制度正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但仅仅局限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的转变也可以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五)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

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向农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但由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财力有限、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巨大的实际情况,仅仅依靠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是不切实际的。除部分农村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供给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私人)力量,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社会捐赠)兴办农村公共产品。最终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供给、私人供给、社会供给并存协作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并且,这种供给格局的形成也必将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篇5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32-0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早在1994年,中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一般来说,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只有这三个层面的要求全部满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逐步降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转向第二、三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证高素质劳动力的供应,实现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寻找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在进行理论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作简要的界定。

1.1 农村社会保障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早在17世纪初就已经在英国产生,但是,最早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的是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1]。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由于各国采取的政策不尽相同,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国际劳工组织在1942年就认为,社会保障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该组织成员所面对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进行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中国学者郑功成[2]则认为: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虽然理论界对“社会保障”概念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对其内涵的概括则较为一致。一般来讲,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的;其对象是所有的社会成员,主要内容是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他们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被分割成城镇和乡村两个部分。城镇部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和其他一些制度。其中,社会保险又包含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5种类型。而相比之下,农村部分在内容和种类上都比较少,目前基本只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类。其中,社会保险主要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种形式,而社会救助则主要包含灾害救济、特困救助、五保供养等3种形式。此外,农村社会长期依赖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互助共济等传统保障方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本研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将主要围绕上述几种形式展开。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研究教育法》,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同“社会保障”一样,理论界对“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也存在着分歧[3]。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这种农业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够持续下去,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则将“可持续农业”定义为“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业体系”[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生产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实现生产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农产品供应量持续;②生产水平提高;③技术保持先进;④生产条件改善;⑤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⑥土地利用率稳步提高。“经济可持续性”是指能持续地获取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③农民生活不断改善;④劳动效率不断提高;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⑥市场与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5]。

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社会保障制度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并通过社会成员中的关键部分——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联系。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约束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进而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及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在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2.1 导致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

获得足够的生存和生活保障是劳动力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很多农户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充分的生活保障,极易因疾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而陷入生存困境。《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各类医疗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为95.1%;全国农户成员中13.0%参加了各类养老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仅为4.3%。贫困农户参加各类医疗、养老保险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离开农村前往城镇以期寻找劳动报酬较高、保障较为充分的工作机会,成为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明智选择。如果这种趋势长期持续下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将大量流失,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将会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16岁以上盲率为8.2%;而在贫困农户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4年,16岁以上盲率高达15.1%。

2.2 造成农村劳动力损伤

在缺乏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农民在遭遇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往往因为经济困难而得不到及时和足够的治疗,因而出现健康水平下降甚至致残、身故等问题,并最终导致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劳动能力。2009年全国扶贫重点县的体弱多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分别占到了1.5%和3.9%,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比例高达8.8%,而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困难。

2.3 挤占农业生产和人力资本投资

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在遭遇特定事件冲击时,贫困的农户可能选择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来应对冲击,如动用生产资金、变卖生产资料等;有些农户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来渡过难关,如减少食物消费、放弃自身或家庭成员的教育培训机会等。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 636元,而贫困人口仅为870元;全国农户16周岁以上成员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比例为31.3%,而在贫困农户中仅为23.5%。这些消极的应对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户未来的农业生产投资,并会导致人口营养不良、儿童失学等,进而对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年中国扶贫重点县农户人均生产性支出97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仅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根据卫生部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在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方面,中国农村总体的比率分别为17.3%和9.3%,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分别高达29.3%和14.4%;在1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方面,农村总体比率为20.9%,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则高达34.6%。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总体而言,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尚较小,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救助属于扶贫济弱式的制度,仅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同样较低。此外,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正在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运营模式,但业务规模相对较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一直在农村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的保障方式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无疑加剧了农村保障不足的形势的严峻程度。

3.1 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险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医疗保险方面,2003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主体。《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医疗保险,其中,91.5%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0.9%参加了商业保险,0.8%参加了其他医疗保险。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2 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到了8.36亿人,参合率为96.0%;2010年度筹资总额达1 308.3亿元,人均筹资仅156.6元,全国基金支出1 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平均受益只有每人次109.27元。

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 223万人。其中,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6 300万人,只占总数的26.01%;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 583万人,只占总数的18.92%;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3 284万人,占总数的13.41%。

专门针对农村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着覆盖面窄和保障水平低等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0年末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 277万人,不足农村人口总数的1/5;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225亿元,人均缴费218.94元;年底领取待遇人数2 863万人,基金支出200亿元,人均支出698.57元。

3.2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扶贫济弱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只能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也较低。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1万户,556.3万人,全年各级政府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951.5元/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102.1元/人。2010年底,全国共有2 528.7万户、5 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445.0亿元,平均标准为117.0元/人·月,月人均补助水平为74元。2010年全年累计救助贫困农民5634.6万人次,其 中,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4 615.4万人次,人均资助参合水平为30.3元,民政部门直接救助农村居民1 019.2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为657.1元。

3.3 商业人身保险

商业保险目前在农村主要有3种业务模式,即市场销售、小额保险和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目前这3种模式的规模都比较小。在市场销售方面,以经济大省山东省为例,该省保监局专项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山东省城乡人身险密度分别为552.24元和196.14元,城镇约为乡村的3倍。在小额保险方面,根据《2010年中国保险年鉴》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试点省(区、市)达到了19个,试点公司从4家增加到6家,试点累计承保超过1 110万人次,保费收入2.7亿元,提供的保障金额达到近1 700亿元。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至2008年底,全国仅14个省(市、自治区)的115个县(市、区)开展了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工作,托管资金为63.7亿元,补偿只有673.8万人次。而在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则仅有四川德阳和江苏宜兴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成功模式。

3.4 农村传统保障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首先,家庭规模的缩小降低了农民家庭内部分散风险的能力。《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9年间,农村平均每户的常住人口数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5.7人下降至2009年的4.0人。其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降低了群体保险的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量为15 335万人,已超过农村人口总数的1/5。最后,支出水平居高不下也限制了农民的自我保险投入能力。近些年来,农村家庭总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90年为91.22%,2000年下降至84.31%,但2008年又回升至88.28%。较高的支出比例制约了农村家庭通过积累资源进行自我保险的能力。

4 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显然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换一个角度说,要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1)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分地区、分阶段稳步推进。首当其冲的是应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此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小额保险制度;商业人身保险主要发挥辅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为相对富裕的农户提供层次和水平更高的人身保险服务。

2)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如稳定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者都能获得宅基地并可自建住房;在特定行政村从事农业生产者均可获得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大比例的社会保险保费补贴等。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第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统筹,农业和非农产业将会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社会保障也不再有城乡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邢安会.社会保障涵义辩析[J].财税与会计,1995(2):3-7.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篇6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38-02

有研究表明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民投资、土地改良关系密切。安全的土地所有权通常比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获得更多的贷款;农民对农业收益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从而增加对土地的长期、合理投入,对土地改良增加投资,促进农业生产。相反,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一方面加大了信用风险,降低了农民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预期,农民倾向于短期行为,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或不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等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

对我国来讲,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何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今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在我们国家也是存在的,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分别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情况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作了初步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地所有权安全的一些措施。

一、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历史及特点

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过程。1949―1953年属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人所有,属于私有制。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打碎了封建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对于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农民个人所有的土地制度,随着土地买卖、转让等交易方式。有土地向着个别实力比较强的农户集中,易于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对广大比较贫穷的农民来说,这种所有权是不安全的。

1954―1978年。我国经过合作化运动、等阶段逐步建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践证明这种完全公有的土地所有制是缺乏效率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建立了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国农村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所有权主体多元化。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有乡(镇)、村、组三级。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规定说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具有多元性。

这种多元主体法律上的界定是清楚的,但实际上,他们互相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但是国家拥有的土地征用权、管理权使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的最终处置收益权上显得软弱无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所有权的处置权。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性。近来。有些专家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兼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性质。承包权相当于“个人所有权”;经营权则指“使用权”。但这承包权的所有权的性质受到集体所有权的制约,两者是不同层次的所有权。

以上这些制度方面的原因。加上中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土地交易的增加,给土地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二、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集体对农民的承包地的调整。

就前者而言,国家依照法律通过征用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是国家取得国有土地的主要方式。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分公益性目的还是经营性目的,随意征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很严重。且许多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征地补偿金额甚少或不到位,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或成为“三无”游民,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耕地的大量减少,也威胁到粮食安全问题。

在城乡交错区土地流转趋势比较强,这种现象尤其显著。在发达省份,农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金额较多,第二、三产业发达。农民有随时抛售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农民对土地的投资减少,农业生产率下降。

就后者而言,土地承包权是设置在集体所有权之上的一种“个人所有权”。许多地方的村干部往往以土地所有者的代表的身份,干涉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把口粮田变成责任田等从中牟利。有的地方仍然采取5年一调整或10年一调整,承包期不稳定。这也是土地所有权不安全的一种表现。其结果诱导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如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污染、土地质量下降,农业效益降低等不良后果。

另外,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不宜设置抵押权。作为我国农民的一种财产的耕地不能用来抵押,农业信贷不足,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当土地所有权安全性降低时,一方面是农民不能产生有效预期,导致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方式,结果是地力下降,进而使农业生产效益降低;低的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不乐于种地,弃耕抛荒,加剧了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另一方面。低的土地所有权安全。加剧了土地的抵押贷款的风险,不利于金融部门对农民的放贷。也不利与其他部门对农业的投资,结果农业的投资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下降;低的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保护土地的信心不足,加

剧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

因此,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这种相互作用会被加强。

三、提高土地所有权安全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是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高土地的所有权安全性,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因为,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立法不足所致。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土地所有权的安全性。

1、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模糊的“集体”的外延,造成实际中许多地方农村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或缺位。这种多元化的主体或缺位是导致所有权被其中一方侵占的根本原因,且不利于土地管理。明确土地归全体村民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由相应的全村性的机构统一管理,则能有效地抑制所有权互相侵害的现象。

2、加强土地登记。通过颁发土地所有权证。来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加强所有者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同时,土地所有权证或使用权证的颁发也可以提高信用程度,引发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对农业的投资,改善投资结构。

3、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新的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对农民集体的土地可以征收或征用,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征收是指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则是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这一修改将为土地征用权的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依据。目前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太低等问题,已经造成严重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一些农民生存安全问题。明确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目的、区分征用和征收,给农民以合理补偿等对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明确土地承包权是一种“个人所有权”的性质,经营权是使用权的性质。实际上中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一种耕种权、部分的收益权和极少量的处分权。如耕地不能用来抵押、农民对土地的转让必须在发包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被允许等。这些权利的限制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真实涵义未能体现。这样就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处分权,加剧了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因此。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性质十分必要。

5、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管县”体制建立以来,城市对农村的管理权表现在土地方面,就是城市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来编制城市规划,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城市管理权的侵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用来保护耕地、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才能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建设争地的矛盾。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的,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对同级国土管理部门的I作干扰。从而提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安全性。

6、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建设。有研究表明,在信用制度完善的地方,可以有效降低土地所有权安全时农民投资和土地改良影响程度。在泰国。合法拥有国有土地的人和非法使用国有土地的人。同样可以获得贷款,用于农业投资、土地的改良。因此,总的来讲,泰国的土地所有权安全对农民投资、土地改良的影响程度较小。而在信用制度不发达的地区,土地改起投资受土地所有权安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我们国家农民的土地、房产是不能用来抵押的;银行也缺乏对农业的中长期贷款;农业保险在不断萎缩,现在除了上海郊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等地还有些农业保险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了。所以,要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允许农民的土地抵押、给予农业长期贷款等支持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文锦等.农村实用政策法规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4.唐德华等.土地管理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5.邓大才.制度失灵:农地交易失控之源[J].调研世界.2004(2)

篇7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2、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二、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3、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5、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篇8

新农村的建设使得政府机关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大幅度提升。从“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了解到资金缺口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应从农村商业银行入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力度,确保当地政府机关与农村商业银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和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继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效果。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问题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能够实现银行机构与当地政府机关相互衔接的目标,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问题,这就应针对各方面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掌握力度。从多方面研究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大量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服务水平下降。而且在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条件下,还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效果变差,农村商业银行“脱农”问题层出不穷。第二,对于“三农”服务来说,其对于农村底层群体贷款发放有很高的要求,据此提高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扶贫”目标。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银行体系金融服务水平受到层层制约。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水平和农村整体经济下降,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严重问题。第三,为实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这一政策目标,就应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力度。尽管这样能够改善农村地区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受到层层制约,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第四,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贷款风险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支农贷款过程中出现金融风险,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经济实力。此外,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贷款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政府机关“三农”服务要求。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综合发展实例和信贷支农水平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内涵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现实作用和农村地区信贷支农效果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银行运营成本降低和控制风险分散的目标,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下降,第二,在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足,一旦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超出相应标准,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下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银行机构社会地位。第三,与其他银行体系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对于“三农”服务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应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机关的支持下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确保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受农村地区综合发展形势和“三农”服务水平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覆盖面与农村综合建设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综合建设的支持力度。从宏观层面的角度出发,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社会地位下降,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层层制约。

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几方面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商业银行在“三农”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应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形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标准化政策建议,积极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目前来看,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问题的政策建议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未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水平,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工作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同时强化农村商业银行转制效果,妥善处理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农村地区“三农”服务本质和宗旨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同时遵循商业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优化处理,或者在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综合发展力度,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使得农户收入能够满足农村全面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要求。

对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政策建议之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应对当地农户融资需求和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各方面了解对农村商业银行中现有的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支农金融产品的经济效果,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金融产品在支农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方式实施优化处理,拓展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处于共生共荣的状态。

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篇9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挪威首位女性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作为“无烟产业”,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湖南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但是,湖南地形复杂,既以丘陵地形为主,又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加之我省大多数农村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非常大。

二、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省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却透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广大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居民生活,损伤居民利益

当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时,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农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等。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农村居民非但没有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农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

(二)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偏僻山村,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三)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品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随着农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农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农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农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如果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蚊蝇成群,污水、污物随处可见,结果就会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四)盲目同质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

我省部分地区由于对农村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精品少、同质性的开发比较普遍。各个景区盲目开发、任其发展。出于经济目的,有些景区热衷于饭店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重开发轻保护等。一些农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协调功能减退等。在农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有些地方未经科学论证与 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使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在景区出现开山炸石、填沟埋壑、砍树毁林的严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以至于因山洪爆发,塌方毁路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对农村人文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第一是对农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农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农村旅游的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是农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农村习俗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使农村文化被扭曲。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三、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第一,在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农村旅游业一般都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要突出“农”。很多地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原有的农家小院拆了,建起来了一幢幢的楼,并且按造城市酒店进行装修设计,但是结果却使得游客越来越少,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弱。其实,只要硬件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足矣,反而要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将乡土风情融合到服务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农’这个字,否者农村旅游业注定要死掉。

(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加强环保

发展农村旅游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农村旅游的政策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在安全、规划土地、税收、道路交通、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要科学规划,把农村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布局当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项目、基础设施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

(三)全民参与,大力宣传引导

鼓励和支持本旅游区农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村更加和谐,使农民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当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体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发展农村旅游业,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更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支撑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旅游厕所、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美化、防疫防病等方面及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环保法制化

一是旅游局、发改局、招商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调和配合,与各乡镇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生态环 境保护政策和规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切实保护好农村旅游业的环境。二是实行乡镇(部门)责任制,各乡镇应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三是明确旅游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和人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六)打造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到底该如何将农村生态旅游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味道呢?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出谋划策,打造自己的特色,给游人提供的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比如,在吃的问题上,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豆腐,现磨现吃;蔬菜,现割现做。在住的问题上,清一色的仿古生态农庄,处在绿树、瓜、果、菜园之中。在行的问题上,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如马拉车、牛拉车、狗羊等拉车。在娱的问题上,有垂钓、采摘、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多种绿色娱乐项目。在购的问题上,景区销售的都是游客自己采摘与垂钓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样,既以特色营造竞争力,又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农村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88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篇10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发展的焦点问题。因此,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有效通道。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可持续发展对乡镇企业的作用

1.助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农村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形成循环的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要求乡镇企业利用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和集约经营,这将加大助推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增强乡镇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乡镇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化,乡镇企业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产品开发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绿色农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可以从农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保障产品的环保,勇敢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3.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推行可持续发展,嫔弃传统“资源、产品、排污”生产方式,发展新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的生产方式。不仅节省了企业的成本,还能够扩大产业链,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格局,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4、加强农村开发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加上农村隐藏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必要对乡镇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发展,为乡镇企业注入新的经济元素。如:北海市兴港镇借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难得机遇,借助地方沿海区域优势,在铁山港码头建设项目的带动下,许多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带动了地方建设的。

二、我国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结构产业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相应的品牌,缺乏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乡镇企业的布局呈现“散、小、弱”。乡镇企业各占一隅,缺乏以主导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中心;乡镇企业规模较小;乡镇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融资能力都比较弱。

2.缺乏创新人才

由于缺乏相应的创新人才,很多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迟滞,缺少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目前,多数乡镇企业人才从数量、素质,到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乡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我国乡镇企业中,中专人才占15.4%,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是5.8%,有专业技术人才不足0.8%。

3.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是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旦企业遭遇困境,能否迅速融到充足的资金流注入将是企业解困的关键。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乡镇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弱势,很难融到资本投资,也是乡镇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4、传统企业为主,发展新型企业滞后

伴随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农村的经济也需要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企业,适应时展需要的企业。如铁山兴港兴港镇传统企业有陶瓷厂、复粉厂、砖厂、石英砂厂等,应该抓住地方开放发展机遇,同时在北海市政策引领下,发展一大批小乡镇企业如废品回收、机械加工、运输业、物流等企业。

三、我国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1.推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

政府应该借助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牵好乡镇企业区域协作这根红线,改变乡镇企业的“散、小、弱”布局,做大乡镇企业规模,使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合理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鼓励乡镇企业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发绿色农产品和农产品特产加工,有利于形成产品品牌;进行有效的招商引资,引进能够带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的有效投资,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2.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乡镇企业人才

乡镇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需求,挖掘企业人才潜力和当地人才潜力,做好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乡镇企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利用企业文化和人才激励等有利条件,引进核心技术人才,促进企业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增强乡镇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3.合理融资和引资

根据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农村社会闲散资金,建立乡村中小企业融资机构;鼓励利用民间的信任机制建立担保机构,减少中间手续,能够促使闲散资金合理流动;建立信息披露平台,为乡村融资机构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分散其风险。同时,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促进其实现真正的金融功能;抓住外商、台商的投资需求,找准合作对象,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做大乡镇企业的规模。

4、继续加大乡镇改革开放力度

改革开放出现城市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格局,也更加深度地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如兴港镇在北海市政策引领下,正迅速形成北部湾地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企业集合。未来中国10年内,为了全面落实中央政策积极参与泠北部湾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前沿地带和桥头作用,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港镇企业经济也跟着前进步伐。一批引领广西经济发展龙头的大企业纷纷在港口周边落户生根。有广西投资集团的300亿铝厂项目建设投产,中国石化的确100亿元(20万吨/年聚丙烯)、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斯道拉恩索公司和广西林业集团公司合资建设的年产90万吨浆90万吨纸项目等等。兴镇如果能抓住发展的时机,围绕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主题,建设新村落户、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的思路。兴港镇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具有较多高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使他们走下致富之路,必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突出的一极。

4.增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政府应该注重向乡镇企业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激励机制管理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帮助乡镇企业培养环保意识,使企业向高产出低污染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转变。有条件的基层政府,可以依照“以知识经济为先导、以信息经济为引擎、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理念,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和示范区。

四、结论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吸纳了相当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乡镇企业在今后发展中,必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利用人才实现创新,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做好融资和引资,真正实现乡镇企业的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 李雁南,方天.乡企制度变革回顾:基于竞争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