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26: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独立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只是,在偶像“打假”之后,我们在进一步思考如何为少年儿童进行榜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思考:在培养少年儿童独立思考品质和独立人格意识方面,如何有更多作为。
我们的少年儿童,从来不缺独立思考的品质和独立人格意识,尤其是在思维和文化多元发展的现在。从学校榜样教育和少年儿童现实偶像崇拜之间的脱节,便能看出一些端倪——面对学校教育中显得“假、大、空”的榜样塑造,少年儿童自有其理性而明晰的认识。现在的情况是,在学生、学校和家长,都对这样的榜样教育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这种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教化失败的榜样教育模式,似乎仍在大行其道,这才是最令人担忧之所在。
网络让生活更美好,网上冲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工作和休闲方式。在政治领域,网络使老百姓对政府的监督有了新的手段,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政府管理方式、民主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经济领域,网络使我们的产品和信息的交流变得没有了障碍,使交易变得更加轻松;在知识领域,人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网络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比如,有的人玩游戏很方便,交友很方便,查资料很方便,网络确实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不掌握网络工具也能生活,但是,如果掌握了这个工具,将使你的生活更为便利、丰富,使你获得更多的能力。青少年应该充分重视并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努力掌握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优化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
网络不是纯净的空间,对于青少年来说,上网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不能把网络当成灵丹妙药,也不必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呢?
对青少年来说,应重视对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然信息技术是副科,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学习,应该掌握。
一、吉卜林简介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军民报》上。1889年他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他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1902年他返回英国,定居萨塞克斯郡。后来他在南非度过很长时间。
一个世纪以来,吉卜林在评论界的遭际无疑是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吉卜林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以生动描绘印度殖民地的风俗人情、精确刻画英印社会风貌而名噪英国文坛。他曾被提名为英国桂冠诗人。1907年,他又由于“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由于吉卜林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殖民国家向其他国家疯狂地扩张,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责为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持一端,极为矛盾,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往往既是忠心爱国和信守传统,又是野蛮和侵略的代表。然而随着殖民时代的远去,吉卜林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如果》是吉卜林写给时年12岁的儿子的一首励志诗,曾被译成27国语言作为学习的教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常以此勉励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
二、《如果》的追求真理之路
1.解读《如果》
在《如果》这首诗中,诗人首先希望儿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这是要求儿子坚定信念;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这是希望儿子明辨是非;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致走火入魔”,这是希望儿子不为外物困扰;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妙/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艾怨/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这是希望儿子胜不骄,败不馁;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乌有/即使惨遭失败,也仍要从头开始”,这是要求儿子永远进取;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这是要求儿子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最后,吉卜林要求儿子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动动摇不了你的意志/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对”。
全诗使用了多个“如果”的假设句,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从理想、信念、处世、待人等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生中会面临的种种考验,表现出对儿子的关爱、教诲和期待。
2.培养和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从最先的有自己的想法到排除万难、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是指思想者、创造者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心理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指一种非奴隶状态、非依从状态的思维,是思维破除种种束缚的一种自我展开和自我成全,是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的自由舒展。独立思考是一种最可贵的精神品格,它表现为不盲从传统,不屈从私念,不惧怕权贵,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而是用审视的态度对待一切,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按自己符合规律的理性判断力行事。这些独立思考的特征和诗人对儿子期望是一致的。
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对现实的批判具有真、善、美的特性。“真”表明这个批判不是感情上的任性和冲动,而是具有理性的力量,具有充分的历史必然性的内在根据。“善”意味着这种批判不是一种为批判而批判的现象和一种表面活动,而是有着主体明确的价值目标和本质批判。“美”则说明这种批判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是以感性的属人的形式进行的。吉卜林爱英国,用他的话来说,这个国家独立150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是作者信仰的“真”。所以,他不愿意她受到德国人的践踏。这应该是“善”。当侵略者的铁蹄就要踏上自己的家园,他变得热血沸腾,他演讲鼓励抗战,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加抗战。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吉卜林很悲伤,悲伤的同时他感到安慰,因为儿子用生命维护了信仰的“真”,那份“美”是无与伦比的。
3.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独立思考的精神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切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之所以能不怕种种困难,克服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坚持独立思考,说到底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是为了对真理的追求。真理是崇高的,是迷人和充满魅力的,是令人振奋并值得为之付出的。探索真理会使人生因而辉煌,法国作家左拉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真理。”
为追求真理会使人死而无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法国作家拉・梅特里为追求真理奋斗了一生,他感慨道:“愈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一颗由热爱真理而燃烧起来的心……一下子就转入了一个最美的世界,在那里享受天神才配享受的快乐。”
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是以追求真理为其动力和灵魂的。一个爱真理的人.必定大公无私、独立自主、光明正大,他反对一切奴颜婢膝、束缚心灵、玷污精神的思想和倾向。诗人要求儿子“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总之,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的创新和理性的弘扬。而诗人认为儿子如果做到了那一系列“如果”,也就是独立思考,“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三、结语
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从哲学的角度讲,就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对于正处在长知识、长智慧、确立世界观这一关键时刻的青少年,怎样加以引导,怎样使之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这是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和修养呢?在诗人吉卜林的笔下,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完美人格是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永远进取,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实际上这首诗对当今社会的广大青少年同样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在受到种种心理压力时,如果能够去细细体会和认真领悟这首诗的深刻内涵,这种激励作用就会成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而始终保持心理健康的巨大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这篇意味深长的诗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重读吉卜林才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Kipling,Rudyard,Something of Myself[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ons.,1937.
[2]Kipling,Rudyard,A Kipling Treasury[M]London:Macmillan and Co..,1940.
[3]Moore,Gilbert,J.R.Kipling and Orientalism[Z].London:Croom Helm.,1986.
一、独立人格塑造是当代教师科学价值观与基本素质养成的“着力点”
鉴于青少年宫在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公益使命,要求当代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独立思考的自觉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独立人格塑造是当代教师科学价值观与基本素质养成的“着力点”。“人格”的概念源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论述,黑格尔在谈到意志及其单一性时,提出了“人格”(personality)概念。在黑格尔看来“单一的意志”即是“人”(person),“人格”是单一意志的定在,“人格”与“人”是等同的概念。陈寅恪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其中“独立之人格”广义上是指一个人在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下要保持独立之人格,不人云亦云、不同流合污,同时则因为具备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们可以获取更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这种“独立人格”的精神在多元文化冲击青少年思维的当下社会尤为受用。
1.在当代教师的价值观塑造上,要求当代教师在信息迅速交互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要具备理性取舍的能力。作为现代国家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教师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联网、舆论媒体等,其中文化对教师的价值观形成与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教师的价值观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发展到“多贡献、少索取”,再演变为“多贡献、多索取”,甚至有少数教师把“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作为人生信条。当代教师要培养独立人格,能在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理性分析社会因素,不能因片面的、少数的社会矛盾否定社会发展大潮流;不能因新鲜的、多样的非主流文化否定社会主流文化;不能因个人的、某一特殊群体的现状否定和谐社会的大局面。
2.在当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养成上,教师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来源于善于独立思考,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内的相互交流是知识交互的平台,但不意味着是简单的知识复制,而是要通过每位教师的发问、思考、实践与总结实现知识创新,这才是教育过程中知识创新的真义所在。我国的科技、文化都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国家各领域建设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人才,在践行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道路上,当代教师需要认清个人价值诉求的实现需要独立人格衍生出的创造力,这是当代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
鉴于教师的工作性质,从学生角度出发,耳濡目染,教师是许多青少年校外教育领域重要的道德榜样,甚至是孩子们价值观塑造的“教科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潮流下,我国社会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发展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价值体系的控制支配下,社会文化营养程度参差不齐,这造成教师队伍内部价值观标准与道德标准的分化,突出表现在:有些教师的思维仍保持在“在岗不敬业”的水平,并没有将教师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墨守陈规,主观方面不乐于根据时代要求改进自身思想道德辅导方式与内容,固化了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更有价值观严重歪曲的教师在个人利益驱动下职权谋私,在青少年中间毫无“思想道德导师”之形象。这就要求青少年宫根据时展动向丰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
1.新时期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清晰认知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能力,这是指导青少年正确认知社会问题的关键。相对于指导来宫学习的青少年对专业内容的认知,教师指导青少年对现实问题的认知同样重要,这是由于当今社会信息扩展迅速,各种新鲜事物、新鲜文化充斥着青少年的头脑,在有限的思维能力前提下,有些孩子不能理性取舍多元化信息素材,被部分不良信息歪曲了思维方式,这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教师的社会问题认知能力培养要通过自身多视角、多领域的知识学习与探索,要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社会问题的分析方法、非盲目而是渐进的认识与评价社会热点。
2.教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谨记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当中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性质,不要将个人于私人空间下较为随意的言行暴露在校园当中,时刻保持道德“教科书”的榜样作风。在同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过程中,当谈论的社会热点涉及到政治意识形态或者文化意识形态等较为敏感话题时,一定谨言慎行,用客观公正的态度、严谨科学的方式,在遵循社会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与青少年进行讨论和观点交流,当发现个别学生出现较为激进的言行时,一定讲究方式方法第一时间与其沟通与指导。
3.新时期师德建设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即教师要具备公平公正的意识水平和公平公正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一线认真仔细的践行教育公正。和谐社会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当代青少年不仅仅是学子,也是公众话语权借助社会舆论媒体表达与释放的先锋队,其接受的教育和对社会问题的所学所觉使得当代青少年具备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以及表达利益诉求的能力。教育公正的内涵不仅是指青少年选择校外教育培训专业时的机会均等,其在教育管理过程当中体现为“过程公正”,其相似于司法公正中的“程序公正”理念,这是形成青少年对青少年宫教师工作普遍认同与信任的关键。从在课堂上教师要平等的关心每位学生,到比赛、考级等系列活动中的考察与评选,教育管理的过程公正体现在教师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增强履行教育公正的道德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从意识层面将公平公正的理念作为指导一切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次,要在原有范式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指导方式上有所突破,在原有常规化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上有所创新,以教育公正为指导,多角度、多层次的建立教育过程公正;最后,要在来宫学习的青少年主体内部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氛围,只有在意识上打破部分孩子对教育不公的固化思维,才能让孩子们以积极的心态去交流,在青少年宫这一知识交互与创新平台上实现青少年的自主塑造――自学自觉地辨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能力塑造。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 著.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45.
青少年关于未来的设想,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7,8]。青少年身心发展迅速,极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身心发展的失衡。因此,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他人,父母和同伴是青少年获取信息、建议及支持的直接且重要的来源。马姆伯格(Malmberg)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确定未来计划的过程中,父母最常提供信息,其次是同伴,然后是学校或媒体[7]。本文拟从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最大的家庭环境研究入手,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特点,对相应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个体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融洽的父母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以及父母人生态度积极与否,都会对孩子的人生目标和身心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
2.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情感背景[10]。它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父母对子女有较高的接受性,让子女较多地参与家庭事务,赋予子女较多的心理自主,对子女进行严厉监督等,能够促进青少年对自身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投入以及对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乐观期待[10]。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积极的即时行为,还能够促进其指向未来的行为和态度的积极发展[11]。诺米(Nurmi)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民主的教养方式与未来取向呈正相关[12]。在对不同父母教养类型家庭的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比较中发现,权威型父母教养家庭的青少年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投入及态度均最为积极[10]。森格纳(Seginer)等人发现,接受—自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青少年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和投入[13]。父母的开放性、对职业发展的支持度、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提倡个性的家庭,会直接促进青少年今后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并且通过促进青少年适应性人格的形成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积极探索[14]。
2.2亲子互动
亲子沟通是亲子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者一致认为,亲子沟通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核心且基础的方面[15,16]。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亲子沟通而起作用的。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情感、态度和资料,以达到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的过程。父母对青少年未来规划和态度的指导、帮助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研究者指出,除温暖和支持性的家庭互动过程外,如果父母愿意公开讨论,对新信息和子女的发展持开放的态度或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和行动,青少年会更积极地进行探索[15]。兰兹(Lanz)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与母亲沟通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内部控制信念[8]。诺米(Nurmi)报告了亲子互动对青少年思考未来的影响方面的发展性变化[17]。他的研究表明,父母管教在孩子11岁时起着降低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而家庭讨论水平在15岁时起着提高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这说明当孩子们寻求自我独立的自时,青春期晚期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就变得更加重要。诺米在研究中也发现,积极的家庭氛围会提高11岁孩子的未来计划水平,而对于18岁孩子则会降低其水平[1]。总之,这些结果表明,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变化,家庭互动的不同方面在未来取向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变化。
2.3家庭支持
与儿童期的教养、保护、社会化功能相比,家庭在青少年期对青少年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功能就变得尤为显著和重要[18]。父母支持是影响青少年在关注他们未来和对自身发展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差异的重要因素。父母支持可以增长青少年在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活动水平[19],还可以增加其对未来的乐观性和内控性[17]。知觉到父母爱自己、支持自己的孩子将形成对未来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他们更相信未来的成功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较之于感知到父母支持少的孩子更加倾向于投入到未来目标成功的活动中去[20]。麦凯布(McCabe)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计划的支持程度能预测其对未来思考的频率和详尽程度,也能预测青少年对未来的乐观性程度[21]。这些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感知到家庭是支持性的、可依赖的时,他们可以通过家庭关系网络获得更好的心理准备,从而成功地向成年期过渡。
3.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几点启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这两者所无法取代的。针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变化,笔者认为当前未来取向的研究成果至少对我国家庭教育有如下几点启示:
3.1通过营造优良的家庭氛围,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团结、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首先,为子女提供心理自主的机会能够促进青少年思考和规划未来的主动性,提高其规划和决策能力[22]。当前我国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切忌对子女过度溺爱,万事包办,父母应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每个家庭成员公平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使其获得应有的尊重,鼓励子女进行独立思考,学会自我反思,并且协助子女规划其未来发展。
其次,个体的气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控制信念等也会影响到个体未来取向的发展[23,24]。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个体比自我概念一致的个体报告了更多的焦虑,对未来更加悲观,在回答与未来有关的问题时他们感觉更孤单,并且他们对自己是谁感到更加困惑[25]。还有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较之于低自尊的人更加积极地思考他们的未来[26]。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例如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在孩子成功时对其能力多加肯定,失败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一方面培养孩子能经得起成功和表扬,不骄傲不浮躁;另一方面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当遭受挫折和失败时,能迅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再次,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与青少年交流,能够为其提供信任感和安全感。父母通过与子女交流自己的期望、道德观念、社会习俗标准等,来指导其兴趣、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不是父母单方面传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而是与孩子交换各自的意见和想法。家长与子女进行交流时,应本着尊重、真诚、同理心的态度,注重积极倾听、理解包容,在孩子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烦恼和挫折时,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对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兴趣加以鼓励;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
此外,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随时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家长应因势利导,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完善其人格,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家庭的重要职责。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子女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培养子女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豁达乐观的个性、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使他们树立远大又切合自己实际的理想,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3.2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当然不只是身体上的长大也包括思维方式。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犹如含羞草,害臊的接受身体上的变化——胸部开始涨起来,身体变得苗条,有曲线,肩膀变宽,开始长胡子,变得高大。他们会接触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并开始分辨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当然思考的方式也变得成熟不再像个小孩整天哭哭啼啼叫妈妈;他们会开始分担责任,想出想好的解决方案。可是由于时间过得太快,突然如暴风雨袭来的担子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吃力了!他们觉得自己童真随着岁月失去,让他们不再相信童话而要面对的挑战则一山还有一山高。
在父母双翼下成长的孩子都怕长大主要原因曾经太受过保护不敢面对现实。从小他们都在父母已铺好的红地毯上行走如果路上多了一块石头父母会立即把它踢开让他们小孩不会被绊倒,也就因为这样他们习惯有父母的存在。相反的,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下,小孩就会踩到那块石头而跌个狗吃屎,跌倒后也不知怎么起来。青少年也应该明白自己身上有着对社会和家人的责任不应像鸵鸟一样有事情只会把头往地上钻,他们必须抬头挺胸面对挫折不论是经过多少磨难也要懂得自己爬起来。青少年需经过种种磨练让自己的心智变的坚定对未来发生事做好准备。俗话说有备无患。
思想还很单纯的他们对未来的事毫无主见成天只顾到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喜欢就好。这个的想法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威胁因为极为可能失去继承者。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大人总有下山的一天而后辈需贴补那些空位子。青少年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自己的想法还有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懂得创新这样一来国家的生活水平才会有所改变。其实成长并不是剥夺青少年的童真而是给他们机会去学习面对事情的转变。
青少年不应拒绝成长因为未来的桥梁需要他们,这是如假包换的事实。国家对他们寄以厚望希望能对将来的马来西亚做出改变让国家更加繁荣并且有金钱上资助去帮助国内大学生完成学业,建更多的孤儿院和老人院等等。成长让一个人变得通情达理懂得以逻辑思考去明白一件事情的缘故比起孩子气,只会因感情而动粗的人来说,明白事理的人很镇定一眼就看到出问题出在哪并且对症下药。除此之外青少年也懂得去保护自己,懂得精打细算免得被人欺负。久而久之,青少年会觉得其实未来的路也不是如此的黑暗。
青少年请不要拒绝成长,因为错过了你的人生就会像少了一块拼图,变得不完整。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再这么困难的事情都有它的解决方法青少年不应因畏惧而拒绝面对因为唯有失败才有成功。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飞碟 射击 情感教育
一、前言
今天,历史的车轮已进入人类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体育事业中的世界比赛比比皆是。但在一些重大、关键的比赛中往往是那些身体条件并不理想的运动员在发挥作用,而许多身体条件理想、身体素质也很出色的运动员却没能站在拼搏的舞台上。究其原因,除了训练上的原因外,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从原始材料进行选材时,忽略了心理训练,以致影响了最终出人才的培养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平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利用与青少年运动员的情感交流为基础,总结青少年运动员情感教育的途径,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二、射击运动与心理学
射击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运动。射击运动中的方方面面都与这项运动的参与者的心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射击运动员的“枪感”问题,比赛稳定的发挥与运动员心理准备和心理状态的关系等。因此,教练员在选材时要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面综合的评价选拔运动员,提高成功率,降低淘汰率以及量才为用,合理选材,扬长避短。
三、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的年龄区段实际包含了少年期和青年期两个年龄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青年初期者是个体的心理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
(一)少年期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与半成熟,较旺盛的精力和较低的能力水平、独立性与依赖性,以及自觉性与冲动性等矛盾相互交错产生,少年运动员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过程中,接触到许多新知识、事物与经验,因此他们在感知能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他们也能够较长时间的指向和集中于必须注意的事物,但兴趣在稳定注意方向扔起很大作用。抽象思维已成为他们思考问题的主要方法,但集体形象的记忆仍不可替代。因此直观教学、示范动作以及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少年运动员来说仍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少年期运动员的情感特征
少年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丰富、强烈,表现为鲜明、生动,并常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但仍然摆脱不了幼稚性。友谊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知识经验与认知的局限,还显的狭义和肤浅。
(三)青年初期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青年初期运动员的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突出,愿意独立思考,能进行理论思维,喜欢怀疑和争论,不愿轻信和盲从。他们的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尊心更加强烈,希望自己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获得较高的评价。
四、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情感需要的路径
(一)在训练中满足青少年的依恋需要
依恋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之一,表现为要求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和。儿童未入学前,其依恋需要的满足对象主要是自己的父母。入学后,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他们大多数时间是与教师相处在一起,其依恋需要的主要满足对象也由父母扩大到教师。当一些符合条件的学生被我选中时,我首先给他们转向知识、技能,同时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在训练过程中不知看到严肃的一面,更多的要让队员看到期间充满柔情与温馨,让这成为满足队员依恋需要的一个渠道。
(二)在训练中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尊重需要
在训练管理中,为维护训练秩序,严肃训练活动的纪律,必须制止、纠正或处罚一些违纪行为,往往会与队员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的是队员的违纪行为,而不是违纪行为的队员;对于违纪行为要按原则管教,但对队员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的自尊心。
(三)在训练中满足青少年运动员的理解需要
理解需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基本社会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教练怎么说的,书上怎么写的,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也敢于向教练员提出。在训练管理中,教练员应怀着一片爱心,细析具体情况以及具体情境下队员的实际心理活动,以便更好的理解队员,做出妥善处理,这样队员不仅没委屈,而且还从教练员善解人意的举动中感受到教练员的一片爱心,既有利于增进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情感,又有利于运动员接受教育。
五、小结
教练员在训练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师爱这一情感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情感交融的主导性作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情感交融对双方、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的优化作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训练态度和训练成绩都有提高,对运动员高尚情操的陶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射击[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7-60.
[2] 教练员优秀论文文集[M].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162-170.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在整个的义务教育阶段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青少年德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法律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德育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总言之,就是使学生在德育担负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是完成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德育教学中给青少年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素质教学下的德育存在的问题
自德育开设以来,部分学校未能彻底的执行素质教学,在素质教育上认识程度不高,一直把它作为“副科”来对待,老师上课只是应付考试,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考试重点,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知识点,使本来丰富多彩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使德育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不能真正从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德育内容涉及广泛,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以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基础的,必须能触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素质教学下的德育教学策略
(一)营造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1.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多向选择形式,营造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开放的资源环境
在教学中过程,鼓励学生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教学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3.民主的思维环境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过程需注意的策略
德育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了科学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和社会教育,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1.重视学生思维发展
德育呈现出开放性、活动性特点,面向儿青少年的整个生活世界,从道理说明到对青少年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校园生活到家庭及学生的其他活动空间,从学生的评议到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其目标直接指向的是:培养一个人的公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而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态度思考问题的取向,形成个人素质的基本要素。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断拓展和提高,在问题情境的设置,实践活动的安排上,活动达到的要求及目的,都要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思维能力相结合,避免出现教学内容过于浅显,令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要避免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让学生无所适从,陷入困窘境地。
2.教学贴近生活,让其体验生活真理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德育的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用作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建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尽力做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引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材料,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德育的教学让学生熟悉社会法则与道德,比如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
3. 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学困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三、小结
校园是青少年学生形成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第一战斗线,而德育教学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以后的素质。所以要在青少年德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科学的种子,然而要想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并不那么容易。我们往往教育孩子要乖,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要随便乱说乱问;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努力,书背得越多越好、公式记得越牢越好;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奥赛班,但目的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加分;我们给孩子建了科技实验室,但到最后很多都成了摆设……于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灵性被慢慢磨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也日渐消退,真正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的所剩无几。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我们可以带上一只指南针,让学生在下面传递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会不管怎样摆弄,指南针始终指向南面,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既激发了他们对祖先的聪明才智的无比自豪感,又培养了青少年纯朴率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探索事物规律的求知欲望。
二、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兴趣
兴趣对科学创造具有启动功能,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的去接触和观察研究。兴趣又是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人入迷,入迷的程度越深,其聪明才智也就发挥得越充分。教师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各种兴趣的培养。
学生时期富于幻想,心中有着形形的向往和追求,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积极引导,并通过以身作则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活动,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憧憬和兴趣会使他对获得新知和成功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用生动且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精心设疑、鼓励成功、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持续强化学生可能会逐渐消退的兴趣,使学生由兴趣引路,发展积极思维并形成较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切忌照本宣科,死板教育,在浇灭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浓厚兴趣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基础,增强想象力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打破已有事物的形象,摆脱习惯性思维对自己的束缚,做到敢想、多想、联想、广想、深想、幻想,让创造性的思想随心所欲,自由奔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实的感性基础,才能促使学生大胆的想象,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因为学生只有在自由、广阔的想象时空里,思维才会更活跃,创新也才会有可能。
四、要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
求同思维是天性,所谓“人云亦云”,大部分人的求同思维非常活跃。但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更为重要,只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路,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依据给定的情境,能突破常规,从多个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独创性。作为教师要做到“教无定法”,在立足教学常规,对学生进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求同教育的同时,从实际出发,运用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克服刻板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能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提倡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
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生理机制上来看,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从小重视动手能力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能的开发。从人类的进化来看,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创造了人的手,手的发展又改造了人的大脑,人类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