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篇1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篇2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78-02

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孩子成人后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心理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无论政府、媒体或教育工作者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都关注太少,专门针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就更少了。相对于高等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凸显,财政投入不足和投入比例失衡都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其中在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就更令人担忧。为此,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影响,可以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1 我国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认为: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众多的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了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将有益于终生。心理学家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情绪基本愉悦稳定,求知欲较强,合群,诚实,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据调查显示,我国多个城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在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与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如强迫行为、歇斯底里、神经性失声、心因性不食等。第二,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如过度焦虑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过分依赖父母、教师,或和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第三,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如性格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等。第四,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智力水平低难于适应学习要求或学习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等。第五,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如注意障碍、冲动、综合多动症等。第六,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厌食、儿童遗尿症、吮吸手指、睡眠失调等。

2 学前教育投入现状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扶持太少

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却依然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生理保健的层面上,还没有对幼儿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关注,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是体制和政策问题。这些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扶持,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却相对较少。2008年预算内学前教育总支出仅占预算内教育支出总量的1.29%,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为443.38元,分别占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的16%和13%。而这些投入中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就更少了,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公办幼儿园,也很少有国家拨专款建设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设施,这就极大得限制了对在园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2.2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和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家的重视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专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很少,更难以在短期内发展为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第二,无论是中等师范院校,还是高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很少。第三,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的文章和书籍,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2.3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输入和培训匮乏

公办幼儿园教师事业编制一直难以有效持续补充,师生比缺口不断加大,教师能保证幼儿的生活和基本教学已不容易,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私立幼儿园教师任职资质及学历无法保证,且工资待遇低,教师缺乏相应专业素养,师资队伍也不容易稳定,很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新进教师无法保量保质,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又投入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现有师资进行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这让教师经常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感到不知所措,也无法进行及时的矫治,而预防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则更加困难。

3 提高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途径和对策

3.1应立法加大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其实,今天对儿童脑的研究,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研究都表明,对人类早期阶段的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在人生早期的投入将惠及人的一生。”因此,政府在推进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上应发挥主导作用,逐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增加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参照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标准,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工作中。

3.2搭建幼儿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当前,幼儿园的师资培养主要由高校和中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承担,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遇到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都由自己摸索解决,非常缺乏成体系的科学指导。高校虽然开设了涉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大多是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介绍,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搭建幼儿园与高校的合作的桥梁显得尤为必要。可从选择部分幼儿园为试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高校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的老师到幼儿园开展培训,帮助幼儿教师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进行督导,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3提高幼教工作者人格素养和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健康水平尤为值得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说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应给幼儿教师提供各类有益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和讲座。让幼儿教师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和增强求助意识,尽可能避免其将个人情绪及心理问题带到工作中。另外,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促使他们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郦燕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篇3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是特殊的人群,同妇女和老人一样应该得到人类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幼儿园是国家培养儿童重要的基础设施,学前儿童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它的环境设计尤为重要。3到6岁是年龄特征非常显著的阶段,儿童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从儿童心理出发,创造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当前设计者必须重视的。一个幼儿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述

 

儿童心理学表明: 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急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是指3到6岁这一时期。设计者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幼儿园设计策略,最终以创建适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但又是服务、指导实践的。

 

学前儿童心理学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作为“隐形学科”在儿童性格、情感方面的塑造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成为不少专家和老师的研究课题。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室内设计,以求能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这里的室内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主体建筑物内部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等室内公共部分和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接待室等专用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幼儿打造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1.活动室

 

对儿童来说,除了基本的日常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游戏。儿童的许多社会技巧和积极的非正式学习是在课后,在活动室学到的。因此,对活动环境的需求大,设计要求也更高。要求设计者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探索和实践,做到寓教于乐,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首先,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要让儿童在活动时能充分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优美的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经过长期熏陶从而认识世界,进而促进人格的发展。其次,活动空间设计要趣味化。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生就有一种好奇的探索精神,他们更喜欢狭小的、曲折多变的空间,所以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室内空间的多变性和灵活性。最后,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使儿童的行为活动得到安全的保证。各项游戏设施、项目应该选择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产品,并且贴上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设施也要定期做检查和维修,避免发生事故。

 

2.生活区

 

生活区的主要活动是睡眠和盥洗,所以生活区的装饰应体现安静。其色彩要柔和,多用暗色,让儿童有安全感,这样有助于睡眠。生活区尤其要注意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有效结合,避免强烈的光源直射,造成幼儿紧张的心理。在家具、设施选取上要依据儿童人体工学的要求,充分考虑儿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方便原则。家具要坚固、轻巧、无尖角、圆弧,以满足各种活动形式的需要。家具的造型上可以采用动植物、几何、人物等造型,家具色彩要明快艳丽,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装饰艺术可采用儿童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题材。

 

3.门厅、走廊、楼梯空间

 

门厅是所有人员进出的集散地,是幼儿、家长、教职员工人员必经之地,代表着幼儿园的第一形象,所以其空间环境的设计应该格外精心,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本园的教学理念。门厅一般比较宽敞,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校门可以采用幼儿常见的,并且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和记忆储备能引起联想的形象。幼儿每天都要经过走廊,在走廊展示的内容可以多次、反复的作用幼儿,因此,可以利用走廊陈设帮助幼儿学习一些生活和小常识。布置作品或装饰物可以采用平面粘贴或立体悬挂等方法。墙面上还可以饰以彩绘装饰,利用丰富的色彩和活泼的图案刺激儿童产生愉悦的心情。幼儿园的楼梯要同时兼顾成人与儿童使用的要求,所以楼梯要设成人扶手和儿童扶手。以上各方面设计上都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可适当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亮色的色彩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好处,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儿童性格的培养。

 

总结

 

篇4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篇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中城市和乡村儿童分别指出生及成长均在城市和乡村的儿童。在襄阳市城区随机抽取了两所幼儿园,然后在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了六个大班,并在每个班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符合条件的5—6岁学前儿童10名,再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其监护人手中,总共测查120人,回收有效问卷91份(男生41人,女生50人);由于乡村人口分散,无法集中进行问卷调查,所以直接在乡村寻找符合条件的5—6岁的学前儿童,采用目的抽样法调查其监护人,总共测查62人,回收有效问卷55份(男生30人,女生25人)。

1.2 测量工具

采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作为测查行为问题工具[2][3]。该问卷由适应行为和行为问题量表构成。适应量表分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3个部分,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城乡5—6岁学前儿童,所以剔除了不适合本研究的学校情况部分(其中针对6岁以上儿童的部分)。行为问题量表包括9个分量表,113个条目,问卷采取3级评分制,“从来没有”计0分,“有时或很少”计1分,“经常发生”计2分。并以粗分分布为基础,以社会能力总分第10百分位作为划界分,凡得分低于此分者为异常;以行为问题总分第80百分位作为划界分,凡得分高于此分者为异常[4]。

1.3 施测程序

城市:将统一印制的量表发放给幼儿园老师,并由项目负责人强调注意事项,再由幼师发放给各位监护人并向监护人强调要按量表上注明的填写要求、注意事项等认真填写,最后由每个班级负责发放的幼师统一收回问卷。

乡村:项目负责人对愿意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了调查目的、调查实施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由于乡村多为留守儿童,其监护人大多不识字或书写存在困难,所以由调查员按照问卷上的题目逐一询问监护人,并记录下监护人的回答,对监护人可能理解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以确保搜集到的信息真实有效。

1.4 数据处理

调查结果经审核编码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进行城乡差异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 城乡5—6岁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的比较与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城乡5—6岁学前儿童社会能力问题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面,乡村儿童显著高于城市儿童。这可能与城乡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同有关。城市学前儿童有条件参加各项运动、活动,但城市空间更封闭,使他们交到的朋友有限;而乡村学前儿童能力培养的客观条件不足,但因为乡村淳朴的民风和环境,他们的朋友很多、相处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在社会能力问题的检出率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由于乡村儿童的教养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儿童教育的观念有偏差,更关注儿童学习知识的获得,忽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即使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也认为等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对孩子的管教多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此外,乡村儿童接受的学前教育有限,乡村儿童一般只在5-6岁上学前班,之前没有接受过有关行为方面的规范与教育。而城市儿童的教养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问题,在教养方式上多为沟通交流。此外,城市儿童的学前教育条件较好,一般2—3岁就开始在幼儿园学习,因而在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上乡村儿童显著高于城市儿童。

2.2 城乡5—6岁学前儿童社会能力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表2显示,在社会能力方面,城市儿童在“活动情况”“社交情况”“社会能力总分”得分上,显著高于乡村儿童,而在学校情况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乡村儿童在社会能力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幼儿园教育水平有关。很多乡村学前儿童在家庭里面临着个人空间不足、学习环境差等问题,甚至有家长会要求孩子帮忙干农活、照顾弟弟妹妹,通常也缺乏健康的个人休闲项目,大部分休闲时间用来看电视。而且乡村儿童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因而对儿童的教育投资相对缺乏,乡村学前儿童参与文化培训、艺术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接触到的伙伴及成人有限,不利于其社会能力的培养。同时,农村学前教育不太正规,许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争取生源,加之幼师素质低下,在教育上严重违背学前教育和儿童成长的规律,热衷于儿童识字、拼音、写字、算术等内容的教学,却不关注儿童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而在城市里,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好,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个人爱好,他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文化培训、艺术培训,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发展社会性,加之城市学前教育较正规,注重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因而在社会能力上城乡学前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在学校情况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可能与5-6岁学前儿童知识学习任务轻,不涉及考试等有关。加之问卷中剔除了不适合本研究的部分学校情况(其中针对6岁以上儿童而言的部分),所涉及的学校情况较少。

2.3 城乡5—6岁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2.3.1 城乡5—6岁学前男童行为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表3结果表明,在行为问题方面,乡村男童在“违纪”因子上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其带养人的精力与教养方式有关。5—6岁正是儿童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特别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年龄阶段,男童的表现欲望更甚。由于乡村儿童带养人以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劳务繁重、精力有限,所以可能疏忽孩子,因而孩子可能以违纪的方式来引起他们注意的心理。另外,相比之下,男童更为调皮,乡村儿童带养人可能更多地以打骂来管教孩子,孩子因此也习得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从而导致违纪行为增多。城市男童多由文化素质较高的父母带养,他们在平时的教养过程中有更多的精力来与孩子沟通交流,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行为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有利于孩子的行为健康发展。

2.3.2 城乡5—6岁学前儿童女童行为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行为问题方面,乡村女童在“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残忍”“行为问题总分”上显著高于城市女童,乡村女童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这可能与农村带养人缺乏对行为问题的正确认识和乡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严重有关。对于大部分行为问题,乡村家长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社交退缩会被认为是内向,违纪被简单定义为不听话,抑郁被认为是懒惰,多动是活泼,攻击性、残忍是胆大等,当女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苗头时不会引起家长或监护人的注意,认为这不是问题,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此外,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严重,女孩不被重视,她们的内心无法得到倾听,更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而出现行为问题后,父母容易忽视或者干脆不闻不问。而城市带养人对行为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加之城市的婚育观更开放,生儿生女都一样,且独生子女居多,女童能得到充分的关注,所以城市女童表现出更少的心理行为问题。

3、建议

要减少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应从社会、幼儿园、家庭、儿童个性特点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5]。

3.1乡村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3.1.1家庭方面

慎重选择外出。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教育。

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心里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特别是节假日,一方面利用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及时解决孩子必要的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再则父母要与老师定期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多与老师沟通,配合教育孩子。

寻找“”,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妈妈”。“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1.2.幼儿园方面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园长、幼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幼儿园应当加强岗位培训,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幼师要及时发现乡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应特别注意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充满爱心,一视同仁,多给以鼓励和表扬,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帮助和指导纠正不良行为,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3.1.3.政府方面

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学前教育的投资,加强乡村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为乡村儿童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使其各方面的培养都能实现,以利于其健康成长。

3.2 城市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对于城市学前儿童而言,父母应多创造条件让孩子和同龄人相处,让孩子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健康成长。此外,父母不能因为现当代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而压迫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过早的承受过重的压力,比如说上过多纷繁复杂的培训班等,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着手,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重点培养。幼儿园的老师们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经常和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总之,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行为发育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我们应当加强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积德.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应受到重视[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15.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5-52.

篇6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问题提出

在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则成为了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着力点,更为核心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儿童是什么”的焦点问题,以何种儿童观去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教育进行认识。笔者从理论层面入手,以教材内容分析为载体,间接反映学前心理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对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挖掘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前教育思想发展脉络,从1979年-2015年的时间段中以主流教材为线索选择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教材为分析单位,以此来透视对儿童认识的发展转变。

3 内容分析

3.1 学前心理学的复苏

“”彻底歪曲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和管理体制,学前教育遭受巨大创伤。在失去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复苏作用,但也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生搬硬套的问题,过分强调集中的知识性学习。学前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够用”为基,教材落脚点主要放在陈述儿童基本的心理特点,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着重介绍理论流派、年龄阶段特征,及认知、情感的发展特点,只说明对儿童的已知层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以理论讲述呈现,教材的理论性强,旨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作清晰的梳理,明确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3.2 学前心理学的探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关注并收纳世界各国的学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补充胎儿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做剖析,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强调全面认识儿童。

通过对33本学前心理学教材的分析(图1),发现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教材发展定位在“强基”。33本教材在呈现儿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识点时,都以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特征)、儿童在这些核心心理现象上的年龄特点的固定模式进行阐述。理论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略以简单一两句话所呈现的案例加以解释,案例在整个章节中出现的比例不超过5%。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主导作用,过分强调计划性的学习,机械划一、重教轻学。教材使用只满足于快速学习理论知识,短期就能顶岗任教,或符合市场需求,出现学前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儿童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实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在稳固前进的同时又处于盲目发展的阶段。

3.3 学前心理学的立体化发展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颁布实行,让我们看到对儿童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要向更多“未知层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进。33本教材充分阐述国内外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流派,关注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将儿童脑发育、神经系统发展、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进行整合阐述,确保在认识儿童心理之前对儿童生理和身体有一个总体框架学习,明确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客观关系,旨在给予我们一个全面、完整的儿童。

由此,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注重与幼儿园实际结合(图2、图3),强调对儿童认识的发展性和专业性,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材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3.3.1 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两项学习内容:(1)社会性发展。独生子女的养育状态导致孩子在社会性能力发展上的欠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应社会技能和社会认知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符合,更好时代需求。(2)游戏。儿童期的活动载体是游戏,补充儿童游戏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将所学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

3.3.2 实践、实训增强

教材中儿童案例增多,课后补充练习,每章节增加儿童发展的实训项目,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更多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鲜活、真实的展现儿童。

3.3.3 新主题板块的增加

根据幼儿在园生活环节和一日常规的观察,增加儿童学习品质、创造力发展、幼儿期问题行为等一系列的主题板块,逐渐打破以前层层深入的理论体系,开始尝试以儿童实际生活游戏为线索进行整合式的知识呈现,关注幼儿实际出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着眼于幼儿园生活,更好地促进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3.3.4 立体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量、及时地搜集到全球范围内儿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去探索一个动态发展的儿童,变知识堆积为知识、能力、专业三位一体的优化学习,突破儿童认识的瓶颈。

4 结论

随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丰富,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暗含了一个在观察认识儿童时应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4.1 儿童:作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识内容逐渐从单一理论阐述过渡到理实联系双向融合,从书本经验过渡到游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儿童的认识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长规律。儿童具有自然属性,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

4.2 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占据了2/3的比例,详细对体系结构进行了完整说明,呈现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儿童认识观,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其次,教材已经逐渐转变以社会动态背景下的身心发展视角来认识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认识必须以一个有着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来看待。儿童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这些背景经验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关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得以有效发生,儿童的生活得以展开。这种关系其本质就是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一种本真生活的体现。我们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儿园、社会来单独看待儿童的发展,而应该在三位一体的架构下更好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4.4 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39-01

1 陈鹤琴情况简介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2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2.1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2.1.1“五指活动”

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句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

2.1.2“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2.2“活教育”理论

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

(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

(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

2.3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

3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3.1“活教育”的实践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

3.2课程理论的实践意义

现在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现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设置,也是基于陈鹤琴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3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幼儿最优化的发展,这些很多都是源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1987.11.

[2]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素质教育提出后,儿童教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只注重儿童智能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注重儿童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育。素质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忽视儿童的完整性。在这种异化了的教育的作用下,儿童整体地被异化了,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童年而进入一个异化了的教育体系,本应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今却阻碍儿童的自然健康成长。教育的最根本使命还在于培养人让儿童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充分展现的全面和谐发展始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

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发展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素质保教,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提出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等要求。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

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養。

幼儿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科学知识包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如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等),幼儿身边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热和温度等)、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以及气候和季节现象和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和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第三个因素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探究意识、执着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掌握适宜的科学技能,是幼儿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强调儿童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儿童素质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儿童素质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儿童素质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儿童素质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儿童素质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儿童素质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儿童素质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发挥着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儿童素质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二)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素质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儿童素质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儿童素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儿童素质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儿童素质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将儿童素质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四、结合自然主义特点开展素质教育内容的文献综述

20世纪初自然主义创立了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自然主义教育法传入中国,中国兴起了幼儿研究机构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机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现在,自然主义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处在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结合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把它真正地融入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

张晗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实施中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僭越与回归》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为此她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1]。

《西方教育史》称,通过研究自然主义的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对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有所探讨和研究。

(一)就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对象来看

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依据学前儿童教育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学前儿童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儿童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手段。刘霞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中从后现代主义视野,给我国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系带来一股清风,我国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

如对1962年佩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研究计划主持人戴纬韦卡创立的美国高端模式的引入,针对我国具体园情,更强调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各领域的情境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效度和信度。研究学者把焦点放在儿童的本体发展上,孙镜情在《浅谈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提出自然主義素质教育不再是为了检查学前儿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更关注的是学前儿童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前儿童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意志、学习态度。在《指南》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是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客观强调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施。

2.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的研究

对学前儿童各领域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研究很多,张静的《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说明了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多元化、整体化。向海英的《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案初探》是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摸索,给予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徐晓莉的《幼儿发展评价》认为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更应该放在过程上,注重学前儿童的多方位发展,关注更多的是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动态性、多元化、综合性和过程性。结合素质教育的浪潮,《幼儿素质发展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定位》都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重新定位,贴近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总体从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分化上研究。

整合目前研究者对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来看,研究的层次重在理论,考虑实际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可操作性不强;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法上单一,标准模糊;缺少变通研究,对差异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的研究较少。总之,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切入点不够,导致理论是理论,在一线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者不能深入体会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应用。

(二)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张钡在《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中提到,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2]。在20世纪早期,英国儿童素质教师史密斯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儿童素质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明治初期,儿童素质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孙春荣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中指出,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儿童素质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3]。20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林梅梅在《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中提出,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儿童素质课中应让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儿童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4]。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在优美的环境中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

秦秋萍在《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中认为,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5]。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创作。加登纳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开展。通过欣赏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儿童素质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造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四)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观的教学方法

1.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杨佳在《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中提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6]。自然主义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

朱远来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中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7]。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压抑和歪曲,妨碍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2.適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顾彬彬在《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中指出:自然主义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8]。自然主义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3.重视儿童的活动

向海英在《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中认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自然主义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9]。

篇9

一、 游戏可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

在剪纸的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握笔、用剪刀的技能;在玩球的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排球、接球的技能;在区域游戏娃娃家的活动中,幼儿帮布娃娃穿衣服,可以锻炼扣纽扣、拉拉链的技能等等。

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孩子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他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要使孩子身体健康,一定要给他有活动的机会。运动将保证幼儿生长中对运动量的需求。幼儿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活动的协调性上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实现。

教师可以组织如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攀登、投掷、单脚跳、走走跑跑交替运动等,促进幼儿大肌肉群发展,并使动作趋于协调。剪纸、泥工、折纸、绘画、编织、演奏、搭积木、插片、打弹子、翻绳等游戏则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育及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当教师提供了这些游戏内容,幼儿便可根具自己的运动能力去选择游戏的内容,并在游戏中发展运动的能力。这样两者相辅相成,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幼儿既是游戏的主体也是情绪的主题,幼儿的情绪变化受游戏活动的制约。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的变换动作、姿势,多次重复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受限制,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但当幼儿的需求受阻时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也保证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五、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能使幼儿适应集体,遵从游戏的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体验所扮演角色的身份和情感,使幼儿逐渐学会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掌握社会的态度和礼貌,获得人际交流的技巧,加深同伴间的友谊。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合群的性格,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还锻炼了幼儿顽强的意志,提高了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六、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为幼儿提供充足、宽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去玩去活动。在家,家长可利用幼儿在家里的充足时间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的十几分钟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或室外的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七、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游戏活动中,凡是需要使用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教师都应和幼儿一起来完成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如:游戏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搬运到活动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请幼儿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亲自摆放;活动结束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他们收拾和集中起来,搬回到收藏室。在这期间,幼儿会十分乐意、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既是显示了自己的体能,也为集体出了力。

总之,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可"教"很多东西,包括游戏本身的技能也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教"。在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职责,而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指导游戏的教育于实施需要教师的"童心、细心和耐心",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

篇10

一、幼儿学前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且试图普及高中教育的大背景下,学前启蒙教育的发展就显得日益重要。学前教育是人们终生教育的奠基时期,它通过早期教育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二、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规范办园行为

幼儿园必须依据《纲要》、《指南》等,把握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任务,强化管理,带领教师铭记“将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命”的思路,思考“远离自然的生活是不健康的生活,远离田园的生活是令人焦虑和充满压抑的生活,没有美感的心灵,就没有健全的心灵;没有对自然的热爱之心,就没有健康的人格”的问题,倡导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使幼儿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修正不足,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干预。在“玩的游戏”中让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动手、创造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形成幼儿鲜明的个性和独特风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要思考的严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和迎合家长。随着各种媒介的发展,幼儿教师不再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幼儿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幼儿教师的职业将变得普通而平凡,幼儿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幼儿教师的职能更趋向多元化。首先,幼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幼儿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幼儿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得更好。其次,幼儿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幼儿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幼儿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幼儿的需要,帮助和指导幼儿学习。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作为幼儿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幼儿教师也应该成为幼儿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舞蹈、游戏的设计者、制作者,成为幼儿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成为终身不断学习幼教知识的学习者。

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幼儿园启蒙教学中要高度的重视启蒙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掌握和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为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方面。此外,学前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推进和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如何优化等问题还需要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爱红.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J].问题研究,20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