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大学课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统计学大学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统计学大学课程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40-02

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调整中,将应用经济学、数学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统计学分支整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统计学一级学科分类,可授予理学或经济学学位[1]。统计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全国各大院校对统计学的办学与教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当前本科教育规模已经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初建玮[2]总结了西安邮电学院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要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成功尝试;李春艳[3]结合重庆科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外的研究[4-6]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统计学升为一级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国内对统计学师资及人才培养均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进课程设置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便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办学背景为基础,从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方案、其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方面,探讨地方多科性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办学情况,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湖北工业大学是传统的工科院校。经过长达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5年,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迄今已经有九年的办学史。统计学专业的开办,是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对理科人才的渴求,特别是为了满足对既具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又能灵活运用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然统计学专业的应运而生,对开拓学校理科办学格局,形成比较全面的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也功不可没。在开办之初,由于当时统计学专业的在学或毕业学生人数相对不多,市场属于相对稀缺阶段,因此学校对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培养出在企业、事业单位或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市场调研、数据处理分析、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的较高层次人才。尽管几经当时各位领导和专家反复论证,数易其稿,这种定位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的硬伤。

首先,统计学专业属于理科范畴,自然逃脱不了理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的作用,基础性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性强,实践性相对比较弱。而地方工科大学主要致力于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湖北工业大学属于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统计学的开办如何与教育部直属等重点大学以及普通地方弱势的本科院校拉开办学层次的距离,形成专业办学的错位竞争,这也是统计学专业的办学载体的档次定位的问题。

最后,统计学专业跟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终到底应该跟谁联系更紧一点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湖北工业大学顺应时代潮流,英明地做出统计学专业应当服务于工科,突出理科,与经济管理相互融合渗透的办学方针,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侧重于应用的学科定位,符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要求。近年来,学校发挥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在与学校经济类学科的交叉融合中,逐渐形成了金融统计、经济统计等热门办学方向,不少学生毕业后就业于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形成良好的办学声誉;在与机械学院的质量检测与管理类专业的合作中,也发挥了统计推断在自动检测中的理论优势。此外,统计学学科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科研项目与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在服务于本校特色优势学科的过程中,也通过其他学科的平台优势,顺利借力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目前统计学专业正在朝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目标前进。

二、课程设置方案

统计学专业在开办之初,积极借鉴和学习了武汉地区老牌财经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相关课程设置方案,也参考了重点理工类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办的统计学专业起步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同时,由于统计学的申报学院是以数理基础擅长的理学院,因此,在办学之初,受制于师资力量、办学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当时前几届的学生学习了较多的数学基础课程,比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抽象代数、运筹学等,旨在让学生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突出理科特色。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大胆开设了统计软件分析、可视化编程、C++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风险管理、管理学等经管类模块课程,而形成了“数学+计算机+经济”模块形式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发现学生考研时都呈现朝经济学类一边倒的趋势,而且高质量就业人群也集中于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或工商、地税等部门,同时,前几年风生水起的信息技术类行业逐渐出现疲软的势头。为了顺应时势,突出应用理念,理学院及时调整了统计学专业中数学、计算机、经济类课程的构成比例,压缩了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数学专业课程;压缩了部分计算机的课程;增强并优化了经济、金融类的课程,并且增加了相关课程实验实训的课时比例。同时,让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重心前移,使得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就可以相对完整地接触到统计学的核心类课程,为后面多元化的学科方向分流与就业赢得了可贵的机遇与时间。

三、其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统计学专业开办九年来,一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统计实验室、资料室、实验实训中心等。统计学专业试行专业负责人制度,同时,每一班级均会安排负责又具有爱心的导师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全程进行指导。统计学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经常邀请统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职业生涯指导,促进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学术能力的稳步提升。

每一门课程也会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担任,并定期举行师生交流会,及时发现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这种积极畅通的师生沟通机制进一步疏通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让教学相长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学改革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目前统计学专业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去向来看,考研率、就业率以及就业的质量均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在统计学专业近九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培养了两名教授、三名博士(外加引进了一名博士),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专业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四、结论

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办学实践为例,介绍了统计学专业在开办过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其他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措施,旨在指出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背景下,地方多科性大学应当积极地从自身条件出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搭建数学、计算机、经济等学科课程构成为基本元素,以实用统计方法和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模式主导下的课程框架体系,积极探索多层次化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促进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的大学育人环境做出贡献。

致谢:感谢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的教研课题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28(11):3-10.

[2]初建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3):130-133.

[3]李春艳.普通工科院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8):37-38.

[4]王炯琦.吴翊.周海银.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3):61-64.

[5]王金华.吕效国.统计学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5):46-48.

[6]周涌.对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70-71.

篇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600050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研究型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领头羊”,不断加快建设通识课程、提升实施质量的步伐,通过借鉴海内外著名高校的通识课程实践经验,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在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持续地探讨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策略。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研究者较注重对国外通识教育历史以及通识教育理论的介绍与研究,而较少对国内大学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进行实证性的调查研究。然而,通识课程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他们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情况如何?通识课程的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课程满意度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些有关现有通识课程实施效果的问题亟需作出解答,以便“对症下药”,形成改善方略。

1研究设计

1.1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借助美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领域的著名学者亚历山大?阿斯汀(Alexander W.Astin)的“学习投入” (learning involvement,亦可称为学习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他认为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那么学生的收获就会越大,“学习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习投入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层级、水平和质量[1]。基于此,本文将沿着如下两条脉络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学习结果的分类,阿斯汀指出,学习结果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术能力等属于认知层面,而学生的满意度是学生对所受教育的一种反馈,归属于情感层面的学习结果,忽视情感结果的评估项目是不完整的[2]。因此,本研究将从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和学生能力发展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

其次,根据阿斯汀提出的IEO模型,在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结果(如目前的能力水平),而且还应当同时把学生初始的状态(如初始能力水平)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考察学生的能力增值状况(valueadded situation),这是因为学生的输入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所接受的环境和经历,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如果不考虑(即在统计学意义上为“不控制”)学生初始状态的千差万别,分析得出的环境对学习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其实并没有足够强健的解释力[3]。因此,本研究将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初始能力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研究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净”影响。但是,在考察“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这一结果变量时,本研究不将相应的满意度初始值纳入到初始变量之中,因为已有诸多研究证实了“满意度的结果状态几乎不会受到初始满意度的影响”[4]。

综上所述,本文将主要研究如下两大问题:(1)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现状如何并探讨其影响因素;(2)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学习结果(包括满意度和能力发展)的作用如何?

陆云吕林海

第6期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

教学研究2015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南京大学作为案例高校。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明确提出“创建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从2009年以来,学校探索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精心打造了400余门以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体系课程,多次召开了全校性的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系列研讨会,并陆续采取了各种举措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改进实践效果,如集中“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创新“通识课堂教学模式”、加大“通识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等。南京大学通识课程建设旨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促进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但这一系列通识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本科生对通识课程学习投入情况如何?通识课程的学习究竟有没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切实的研究和证据加以探究。

本研究的调查依托于南京大学所参加的大型国际调查项目“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简称SERU调查)而展开。调查采用网络普查的方式,在数据筛选之后,共获得有效样本3799个。其中,男生占49.5%,女生占50.5%;低年级学生占33.3%,高年级占66.7%;人文学科的学生占17.0%,社会学科占20.8%,自然科学占32.1%,工程技术占26.3%,医学占3.8%。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利用SPSS 18.0对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来看,研究中除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外,还使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则用于探究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和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本科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此外,在定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也进一步进行访谈调查,以获得更加深入的解释性数据。

1.4研究工具和相关变量说明 本研究采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开发的SERU调查问卷,该问卷是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设计的,旨在了解本科生就读期间的体验与质量状况,内容涉及学习参与、学业目标、信息技术经历、全球化体验等多个方面。

SERU问卷汉化版的第三部分为南京大学的特定调查模块,包括了学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真实投入情况以及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问卷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本研究分别以“我在通识课程学习上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和“我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调查项得分来衡量学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投入度,用5点量表的计分方式,从非常小、比较小、一般到比较大、非常大,分别记1~5分。问卷中设计的通识课程满意度指标包括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的管理”等课程实施方面的评价和对通识课程整体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均采用6点量表的方式计分,从1~6分分别代表很不满意、不满意、较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中文版SERU调酥兴涉及的通用性的能力指标包含“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阅读和理解学术资料的能力”等20个题项,每个题项均要求答题者分别回答“刚入学时的水平”和“目前的水平”。水平的等级依次为“非常差”、“差”、“一般”、“好”、“很好”、“优秀”,按照“1”、“2”、“3”、“4”、“5”、“6”进行数据编码。为了使所研究的指标简单化,笔者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刚入学时的水平”和“目前的水平”这两组数据进行共通因子的提取和分析,经过多轮的探索和反复剔除在各个因子维度上负荷都不高的调查项,最终提取了两组数据的共通因子结构,所得结果与查特曼的研究较为一致,因此在查特曼对因子命名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中两组数据的3个共通因子命名为: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对个人、文化与社会的认知与理解能力[5]。三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超过了0.7,说明能力发展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研究分析

2.1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科生在通识课程学习投入上的得分低于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投入。有77.4%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投入了“比较大”和“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只有24.2%的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上投入了“比较大”和“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其均值处于比较小和一般之间。总体来看,本科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投入度较低。

表1南京大学本科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

学习投入情况人数最

值最

值均值

(N)标准差

(SD)选择“比较大”

和“非常大”的

比例之和(%)通识课程学习投入37991.005.002.95740.8853624.2专业课程学习投入37991.005.003.98920.8156277.42.2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大学在通识课程建设上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并配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为什么本科生的通识课程投入度不高?本研究将从个人和学校通识课程实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原因,将学生性别、年级、对通识课程的兴趣等个人因素和学校通识课程实施的各方面因素分别纳入回归分析。

表2中模型1分析了个体因素对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从回归方程的R2值可以看到,个体因素能够解释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方差中的35.8%。性别对本科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影响,男生的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均对通识课程的投入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2中的模型2综合分析了个人因素和学校通识课程因素对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从中可见,在模型1中对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的个体因素,在模型2中仍具有显著影响。在学校通识课程实施方面,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识课程所用的教材和通识课程的管理均对本科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表2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因变量: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投入程度模型1Betat值模型2Betat值个人

因素性别(男=1,女=0)年级(低年级=1,高年级=0)学科分类(大文=1,大理=0)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0.0513.597***-0.020-1.4930.0100.7110.28615.510***0.36319.688***0.0574.204***-0.017-1.3300.0070.4950.26014.219***0.34419.295***学校

通识

课程

因素学校对通识课程的宣传和告知通识课程的整体目标设计通识课程的结构与体系的架构通识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识课教师的教学投入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识课程内容安排通识课程的各种资源支持(网站、讲座、图书资源等)通识课程所用的教材通识课程的管理(咨询、指导、改进建议的采纳等)――――――――――――――――――――-0.028-1.432-0.003-0.1190.0030.1480.1044.780***-0.042-1.8490.1778.232***-0.045-1.9670.0291.5610.0985.079***0.1034.993***df (Total)36983698F值(p值)412.974,p< 0.001173.036, p< 0.001决定系数R20.3580.411DurbinWatson值1.8331.760注:1. *p< 0.05,**p< 0.01,***p< 0.001;2.大文科指人文、社会、艺术等学科;大理科指自然、工程、医学、农学等学科,下同。2.3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3.3通识课程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南京大学实施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9]。几乎所有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认为,通识课程的学习促进了自己能力的提高,如,学会了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开阔了学术视野、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个人素养。这些效果与南京大学的一系列努力措施密不可分,如推动大量“名师”走进本科生课堂,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意识和精神等等。应当说,这些理念、做法和经验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通识课程未来的发展而言,笔者认为,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等等,都是值得考量和改进的重要之处。

参考文献

[1] 吕林海,郑钟昊.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术经历满意度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3,(1):3442.

[2] ASTIN A W.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1:6162.

[3] 吕林海,郑钟昊.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技术经历:现状及效果的探析――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222.

[4] ASTIN A W.What Matters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ompany,2001:277.

[5] CHATMAN S.Factor structur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2011 SERU/UCUES Questionnaire Core[Z].working paper,CS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11.

[6] BIGGS J B.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What the Student does[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17.

[7] KUH G D.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J].Change,2001,33(3):1017.

[8] 龚放.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J].江苏高教,2012,(1):14.

[9]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要求[EB/OL].(20150523)[20150513].http://jw.nju.edu.cn/jwoldweb/661/menu663.html.

Pres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engagement of general

curriculum and its effect on learning result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of Nanjing University

LU Yun,LV Linhai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10-02

统计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其基础理论还是在应用技术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诸如生物统计、金融统计、社会统计等的形成与发展,便是一个有力的明证。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统计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统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统计及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了解统计教育的动向和特点,寻找对我国统计教育发展有益的启示。根据2011~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统计专业),位居前列的高校分别是: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Harvard University)、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剑桥(University of Cambridge)、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牛津(University of Oxford)、新加坡国立(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多伦多(University of Toronto)、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普林斯顿(Princeton University)。这些院校涉及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这些院校的官方网站的访问来了解各校开设的统计及相关课程的情况,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一、统计课程的分类呈现多样化

长期以来,统计课程大多被分成数理统计和应用统计两类,前者着重介绍统计理论,后者介绍统计应用方法。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显示,统计类课程正呈多样化趋势。这些院校所设统计课程除一部分是为统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外,另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其它专业学生开设的,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传统的分类已不能准确描述。为此,笔者将其分为四类,并将各院校的课程分别归入各个类别(从中亦可观察到目前统计课程涵盖面之广)。

1.基础理论类。这类课程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面向统计专业的学生。典型课程有: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统计理论、统计推断、随机矩阵理论、空间统计、系统辨识、推断算法、非线性模型、广义回归模型、广义线性统计模型、概率和测度、统计原理等。

2.应用统计类。这类课程主要介绍应用统计方法。典型课程有:应用统计、回归模型、非参数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风险管理及监督、贝叶斯统计、统计建模、无监督学习方法、蒙特卡洛方法、需求建模、随机控制、数据模型和决策、马尔科夫过程、应用定量分析、抽样调查、试验设计与分析、分类数据分析、纵向数据分析、非参和稳健方法、统计计算、随机网络模型、随机模拟、统计质量控制等。

3.统计应用类。这类课程的特点是统计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反映了统计学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典型课程有:生物统计、运动统计、代码破译、工程和物理中的统计、金融统计、遗传学中的统计算法、统计咨询、公众的风险―效益分析、物流与运输规划方法、资产定价:定价模型和衍生品、高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模型、信息系统中的随机过程、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社会统计、公共政策中的高级定量分析、基因调控、流行病原理、生存分析、商业统计、统计基因组学、人文社会科学定量方法导论、心理学的定量方法和行为科学、华尔街上的应用计量财务、医药统计、人口统计方法、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分析、财务统计方法、统计和诉讼、提高质量和生产力的统计等。

4.普及教育类。这类课程是讲授统计基本思想的,通常是作为统计启蒙教育的。涉及的课程有:统计方法介绍:预处理、了解统计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概率:有关机遇的10个伟大的想法、统计思想和数据分析、统计实践导论、统计概念、数据分析的方法、统计基础、统计的历史、了解不确定性和统计的思想等。从上面不完全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基础理论类课程变化不大,但统计应用的课程拓展了很多。特别是原属于应用统计类的课程,逐渐分化为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应用统计类和介绍统计与其它学科交叉应用的统计应用类,凸现了统计强大和蓬勃的生命力。

二、统计教育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明确显示出了以下几个特点:①应用统计和统计应用类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在斯坦福大学,占到了78.8%;麻省理工学院为71%;普林斯顿大学为86%,其它院校情况也类似。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统计教育中,越来越强调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反映出了当今对统计应用人才的需求。②课程及时反映了统计在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基因是分子生物学中的研究前沿,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基因代码信息,及时反映在课程“代码破译”中(Breaking the Code,斯坦福大学)。又如,海量数据的分析又是一个研究热点,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就设有“数据挖掘”课程。③全面反映统计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各个院校开设了大量这样的课程。有生物统计、金融统计、商务统计、工程统计、物理统计、社会统计、心理统计、财务统计、医学统计,连公共事务和诉讼都有涉及。④强调依据实际问题建模和分析。各个院校都有统计建模的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统计建模导论”(斯坦福),“统计咨询”,“需求建模”和“高级需求建模”(麻省理工),“随机建模”(普林斯顿),“统计实践”(多伦多)等。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比如《统计咨询》课程,要求学生用6~8周时间深入实际,了解用户需求,构建模型,进而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形成分析报告交给用户。⑤推广和普及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数学不同,统计主要解决的是不确定的问题,有着其特有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学生初次接触时,一般较难理解和接受,讲授统计课程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普及相关的教育,各校都开设了介绍统计知识的普及课程。如“了解统计模型和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斯坦福),“了解不确定性和统计的思想”(新加坡国立),“统计思想导引”(普林斯顿)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不仅能增进对统计思想的了解,亦为今后可能的统计应用打下基础。

三、建议

基于上述对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所设统计课程情况所作的分析,不难看出,当今统计教育正越来越向应用方向发展。为此,笔者对我国统计专业及相关课程建设提出两点建议:①积极鼓励统计专业教师做跨学科的研究,开设交叉的统计应用类课程,充分发挥统计的分析决策作用,使统计真正成为一门强有力的支撑学科;②强化对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开设类似于“统计咨询”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实际,了解用户的需求,上升为统计模型。学会判断,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加以解决。一旦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能力,就能与今后的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教师本身的统计应用能力是一个挑战。

篇4

课程历史与课程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计算机巨头IBM公司的S/360大型机系统软件的推出,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个系统软件的讨论遍及全球。以周锡令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敏锐地感觉到“操作系统”将成为计算机技术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他们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收集汇总国际上相关“操作系统”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中文“操作系统”论文集(上、下册)和英文论文集,组建了“操作系统”软件研究小组,展开了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研究。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国高校和研究单位参加的“操作系统”学习班、研讨班和培训班,并派教师到国外学习相关操作系统知识。1977级本科学生就开始采用新的教学体系,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在“操作系统”论文集的基础上,计算机专业汤子瀛和杨成忠老师编写了《操作系统原理》讲义, 1981年,《操作系统原理》教材正式出版。1984年,改名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由重庆大学著名教授童\主审,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计算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1987年获得国家电子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操作系统”课程组承上启下、与时俱进,自2001年起,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国际优秀教材和双语教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和基础,并拓展到“操作系统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等相关课程,推动多层次、多类型、多应用教学。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系统设计和软件构架为教学理念,突出概念、原理等理论内容的实践应用环节,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网络化,使学生受益面不断拓宽。教学项目“计算机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曾获2001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组先后出版操作系统教材四部、讲义四部,发表相关操作系统和教学改革的论文20余篇,教学实验和教材等项目先后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多项校级奖励。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获得“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支持,教材被列入高教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在操作系统应用研究领域,课程组和项目团队在常规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大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独到的特色。

知识结构与课程教学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讲授、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习(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到课程内容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这是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结构,设计和规划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就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如图1所示。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学习该方向其他课程和进行研究的必备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学科地位。课程组以操作系统中成熟、经典的思想和设计算法为核心,紧密结合当代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建立以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对象为分类标准、以操作系统的性能为设计目标、以操作系统的各类算法和数据结构为实现手段的教学内容体系和风格;注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关联,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基础,以嵌入式系统设计为实例,在传统知识结构基础上,以现代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特征为案例;强调研究型教学,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提出了“融入式”、“定位式”等教学新理念,并率先采用双语教学,引入国内外最新的发展成果和教学理念;结合理论与实践,针对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技术性实践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和探索性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配套课堂实验及低、中、高四个层次的实验内容,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互动教学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核心课程,内容抽象、课程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教学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改革,课程组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合理选用教材和参考书,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教材是影响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操作系统工程实践和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开发技术被淘汰或被改进,新的开发思想和基本概念不断出现,并应用到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产品中。要求“操作系统原理”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否则,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通过采用原版教材,加大参考与辅导学习,自编教材,灵活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调教师素质,通过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作为教学主体之一,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多年来,课程组始终坚持收集和阅读与操作系统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文献,并结合科研项目对操作系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参加了若干有影响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吸引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拓展自己的视野。

3.精心备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如何组织课程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课程组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较长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必须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操作系统总体结构轮廓,然后再介绍各部件内容。同时,我们还总结出“突出总体结构、深入讲解部件”的教学原则。而且,整个教案的内容组织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技术的引入背景,注重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基于这样一条明确主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科学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课程组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巨大动力,教师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课程之初就必须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讲清不同学习对象(如一般计算机用户、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系统管理员)的学习目的,根据学生已经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

*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重节奏教学。“操作系统”课程内容的概念多而抽象,而从抽象到设计又是理论到工程的转换,本科学生缺乏系统和工程的概念,因此,是一个难点。我们在课程进度方面采用“先慢后快”的节奏。“先慢”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新概念,也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授课风格;“后快”是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主要概念以后,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以便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 精心准备,激情授课,强调交互式教学。教学方法需要强调讲课的高度激情,以教师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避免“满堂灌”。课程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准备适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适当的时候提出,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问题,与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而非给出答案。这种交互式方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

* 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原理的应用。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表述是教学方法的技巧。操作系统中的“并行与并发”、“进程与线程”的概念是理解的难点,我们结合当前主流操作系统产品(如Windows和Unix系统中的多任务执行,多层调用等)的具体示例进行讲解,从应用角度和生活常识形象生动地解释理论,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 以人为本,诚心与学生交朋友,推崇亲情教学。“操作系统”课程对象通常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此时,很多学生正处于人生规划决策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与长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以讲授课程知识为基础,辅以讲授人生发展与规划,帮助他们解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当作朋友,对于推动教学工作是非常有益的,这种“亲情式”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注重实践环节,强调能力培养,合理进行学生考核

遵循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基于系统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的思路,课程组利用较好的实验室条件,开设“实验室课堂”,构建“操作系统案例库”,结合课程实验、应用实验和综合实验加强学生系统编程与内核模块设计的能力。这些案例既作为教学,也供学生自行设计或复现,优秀作品又进入案例库循环,使学生能即学即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抽象概念通过实践环节理解,拓展深层次思考,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案例如图2和图3所示。

6. 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网站是一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资源使用和学生受益范围的举措,也是让学生更大程度获得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了解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形成师生共建、共促质量的模式。教学网站的建立,基于CERNET西南中心结点和校园网,利用教师社区课件,利用留言板与学生交流答疑,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渠道等,既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共享与交流环境,也为其他专业和远程教学提供了网络教学资源。

7. 操作系统发展的系列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另一种途径。操作系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了解现代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趋势,课程组组织了有关操作系统技术领域的系列讲座。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及相关课程在今后学科中的应用,讲述应用需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此外,还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如Intel、IBM、Mircrosoft、Nokia等公司技术专家),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动向等。通过这些课程讲座,使学生充分领略该课程在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课程的主要特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中的理论、技术与工程结合的特点。其特色体现在:

1)坚持基础核心,带动多层次、多类型教学,构建先进课程内容体系

以本科“操作系统原理”为基础核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彼此呼应,系列课程与实验相互配套,保证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资源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

2)强调能力培养与创新,实施“循环案例”和“师生共建”的教学模式

灵活实施双语教学,开设“实验室课堂”,构建“案例库”,通过教案电子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参考资料广域化、师生交流多样化,强化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分析和模块设计,不断完善“案例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保证课程质量。

3)强调与时俱进,优化课程内容,保持与现代操作系统发展同步

以现代计算机系统软件构架为教学理念,以并行处理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为重点,以技术和设备发展为驱动,以应用系统实施为特点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同时,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应用项目,在常规操作系统(Windows, Unix/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 Em-Linux, VxWorks)、移动终端操作系统(Symbian等)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z/OS)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总结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教学经验,在国内同类课程教学上有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中强调理论、技术与工程结合的特点。课程建设与时俱进并持续发展,在采用国际优秀原版教材,灵活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使自编教材达到较高的水平,教材先后被列为全国统编教材(1984)、全国推荐教材(1997)、全国“十五”规划教材(2003)和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课程建设提出“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和系列实验,开出分层次的配套实验课程,强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课程建设,我们也认识到:

1)操作系统的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时间和验证评价指标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类型需要进一步更新。

2)双语教学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并灵活掌握,在教材、理解、语言和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实践。

篇5

1.通识教育的缘起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它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1]19世纪后期,以欧洲自由学科为基础形成的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变为通识教育。1945年7月,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组织撰写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真正确立了通识教育思想在美国的地位,宣告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诞生,“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宣扬的教育理念也得以在全球推广。在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批重点大学的推动下,我国大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它旨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进入21世纪,针对前期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学者对国外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一些高校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开始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将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起来,既丰富了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从此通识教育作为承接“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在我国高校迅速展开。

通识教育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2]因此,通识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合格公民素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也是高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通识课教学工作则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

2.大学通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明确,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很多高校都宣称将通识教育列入本校的核心办学计划之中,但其通识教育的理念尚未明确,一些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还处于比较盲目和散乱拼凑的状态。也有很多高校简单地将通识课等同于以往的“公选课”。教师、学生对通识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教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真正的通识教育应是一种观念的教育,它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为目的,宗旨是使大学生的心智获得解放和自由。

2.2 师资力量薄弱,课堂规模过大

在我国台湾,致力推行通识教育理念的沈君山校长亦有“没有人愿意去管”“没有教授愿意去教”和“没有学生肯花精神去听”的“三没有”之叹。[3]师资力量的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师资数量的短缺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师资质量上。师资数量短缺使得大部分高校的通识课程均是以大班教学为主,课堂规模一般在200至300人左右。如此庞大的课堂规模使得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需求,难以监控教学质量。师生互动不足也使得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大大受到影响。

2.3 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学生在通识课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首先,通识课大多集中在大二大三时期,这期间学生专业课程课业繁重,专业课要求严、作业多、考试频,导致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学生无暇顾及通识课程;其次,学生对通识课的重视度不够。通常情况下,通识课学分易得、考试形式简单,很多学生利用通识课时间来做作业或放松娱乐,通识课变成了自习课;第三,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及对策

教学质量是通识课教学的生命线,要提高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机制,完善通识课的教学保障水平,为高等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3.1 高校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通识课开设的宗旨在于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首先高校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注重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陶冶大学生人文精神。其次,合理开设通识课程,为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通识课提供良好的条件。随着各高校通识课程数量的递增,通识课教学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高校通识课的教学质量难以监控。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还应监控课堂教学质量。

3.2 教师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1)调整教学内容,处理好深度和广度

通识教育让学生宽泛地涉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并能通过修习选修课程来进一步深化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认识。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通识课程的内容应该压缩、合并、精选。由于选修通识课程的同学大多来自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各异,教师在精选内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所教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少一些纯理论的概述,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使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等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

(2)公正评定学生成绩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检查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效果,鼓励多种形式的通识课考核方式。可以将单一的卷面考试变成论文、口试、调研报告等,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如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讨论发言,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考试内容上可以减少对记忆知识的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在成绩评定这一环节中,关键是要解决“营养学分”的问题。如果有的老师平时上课对出勤率没有要求,学分又很容易拿到,而且学生的成绩又普遍较高,选课的人数会很多。而相反,一些认真严格的老师,则会让许多偷懒的学生望而却步,给老师的评价也往往不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自身应严守职业纪律,严格要求自身,在学生中树立自身的威信,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正确对待通识课程的评分制度。

(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网络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进,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和课程建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4]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必然要迎来新的契机。由于通识课程学时的限制,教师有时无法在课堂上把知识全面地呈现出来,巨大的网络资源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方便学生与教师联系,及时交流解决疑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3.3 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

(1)兼顾学分与兴趣

由于每个高校对学生选修通识课都有学分的要求,尽管修满规定的学分对取得毕业资格至关重要,但学校开设通识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让学生顺利毕业,而是尽可能使大家能够吸纳更多专业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选择通识课程时,除了要避免与自己的专业课时间相冲突,兼顾好各领域的学分外,最重要的是要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通识课程。兴趣对于学好一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兴趣去学,他就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钻研更深,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在选修通识课程时,一定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计划。许多同学为了修更多的通识课学分而盲目交条选课,忽略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时候本学期的学业负担已经很繁重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奔忙于各个通识课的教室。整天都在上课,学到的知识没有消化和吸收的时间,自己也感到疲于应付。[5]这样不仅没有学好知识,还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得不偿失。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内化吸收。

4.总结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合格公民素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对于扩展大学生事业,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通识课程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质量逐渐下滑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对通识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识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或获得学分。高校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师资状况,合理设置通识课程,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其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直接决定通识课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公正评定学生成绩,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学好通识课程提供良好的营养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然应该严于律己,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对待学习内容,为自己的未来添砖铺挖。只有高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迎来通识课程发展的新契机,也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23-25.

篇6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翼星教授从中国传统术语着手,指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博学”与“会通”,即“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其中拓宽基础是创造高深研究、培养卓越人才的条件;沟通文理是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键。“博”与“专”或者说“宽”与“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博而不专,会失之于浅;相反,则会失之于陋。沟通文理旨在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提升的两翼,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2]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树立正确、合理的通识教育目标定位,是我们有效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关键。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它强调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的整合,培养人的思维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对人的情感、意志等的培养。它培养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完整的人,这种人具备如下几种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切判断的能力,有效沟通思想的能力,辩识普遍性价值的认识能力等。[3]舒志定博士认为探讨通识教育的内在结构,应到人的生存系统中去挖掘,他把人类的生存看作是一种多层级的系统:表层是物质生产层面,是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无知生产劳动,是人的劳动能力和技能的体现;中层是精神观念层,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明证;深层是人类生存的性质,它决定着人自我发展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在此基础上,他把通识教育的内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一,确立人与世界、人与自我关系的基本理念;其二,人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所体现的主体性观念;其三,把人的主体性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并依此确立了通识教育的三个目标:通识教育的基础目标,即信仰目标;通识教育的中层目标,即确立人之主体性的价值目标;通识教育的最深层目标,即主体能力的现实化。[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在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深入把握通识教育的真谛的基础上,剖析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是正确、合理、有效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提和关键。整合相关文献可知目前我国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偏狭。理念作为行为的思想指导,正确的理念对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同样,通识课程的设置也受制于我们的通识教育理念。然而,目前我们关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还存在偏狭,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只注重前三项,忽视了后两个方面。即便如此,在“德、智、体”的教育理念及课程设置上依然存在偏狭。“德”被狭隘为政治素质,缺乏现代社会所需的遵纪守法观念、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心、关爱他人等内容;“智”被狭隘为知识,缺乏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独立判断能力、跨文化视野、创新意识等内容;“体”被局限于体育知识本身,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则不重视。[5]这种理念的偏狭已严重影响到了现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合理设置以及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识教育课程自身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形式上、结构上、内容上和管理上都存在失衡现象。

在形式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停留在公共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的形式上,形式单一,且公共必修课所占的比重较大。在结构上,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过多,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内容上,文化素质类课程偏少,造教育的缺失,同时,课程内容存在知识化的倾向,把掌握知识的数量作为衡量大学课程的价值标准,缺乏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总体考量,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利于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系统培养。在管理上,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一个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设置和实施的随意性很大,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水平不高。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耗时而产出少的课程,教师要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花费很大的精力,如自己准备课程资料,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加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从上课的投入和产出来考虑是不成比例的,为此,很多教师尤其是名师、大师、教授都不愿意讲授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即便有一些教师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因其在学术视野、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往往只是将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加以简化,教的浅一点,便成其为通识课程。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现路径

主要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等维度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篇7

一、前言

很多高校艺术类专业虽为非摄影专业,但是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仍然开设了《摄影基础》这门通识课程。该课程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无论是内容框架、专业定位,还是教学模式与方法都比较科学、合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生了相关变化与调整,已不能满足最初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目标,而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重点也与之前有所不同,使该门课程实践中存在各种问题。

二、《摄影基础》教学现状

依据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摄影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别:

(一)偏理工。它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摄影技术课,主要对摄影原理进行阐释和介绍。教学重点如下:照相机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技巧及方法、感光材料、曝光技术技巧、暗房技术、新型数码摄影技术等。其能够使学生经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大量的摄影技术,学会用摄影工具拍出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提高他们的摄影能力,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对所学的摄影知识加以应用。

(二)摄影艺术课。它主要是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工具,使该门课程服务于艺术创作。其不仅包括全面的摄影技术技巧,而且还包括与艺术相关的构图、光和色的应用等。日常教学中,也会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教授他们专门的人像、风光和广告摄影等。

(三)摄影素养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包括摄影美学、摄影作品分析、摄影史和作品批评等[1]。

《摄影基础》教学作为通识类课程,在大学艺术类专业中应用比较普遍。每所学校及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背景不同,教学标准也千差万别,导致该门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摄影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依据艺术类专业实际教学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摄影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向教学重点,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真正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摄影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学习。

(一)依据实践要求制定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虽作为大学艺术类专业通识课程,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依据专业背景,各有侧重。需建立一种常态机制,依据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摄影技术的发展及变革,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制定和修改。专业教师和该领域专家也应该依据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参与到教学大纲制定中,使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具备可行性,与学科前沿相符。教学大纲制定初期,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使教学大纲的制定更加科学、具体,确保该门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部分院系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时,并未对课时安排进行充分考量,看其是否符合实际教学要求及规律。学校和教师应依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实现教学密度与课程持续周次之间的平衡,避免教学压力过大,也不能太过放松。学校和教师可依据具体专业背景,采取模块化的方式,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进行合理安排。并在课程密度和学习周期方面保持合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及内容进行消化,又不会因为间隔太久将原有知识遗忘,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而采用交替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验教学,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操作中,便于通过具体的案例,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吸收和内化。

(三)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虽然,《摄影基础》作为艺术类专业通识课程应用比较普遍,但是,其仍然涉及到诸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教育部门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合理安排实验课程,确保课时充足,并在实践演练过程中,逐渐增加摄影难度,不断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使他们掌握更具精湛的摄影技术。与此同时,也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摄影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依据学科背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及技术要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摄影知识及技巧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在该过程中融入创意性思维[2]。

(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通识课程,专业教师要明确《摄影基础》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界定,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加以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程的乐趣,强调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并重。专业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及方法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教学。教师要避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合理规划课堂及实践教学,实现终极教学目标。

(五)优化管理能力

依据艺术类专业教学背景,进行课程改革。在该过程中,要争取管理层及政策支持,真正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将服务意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优化,不断提高学校及教师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受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艺术类通识课程《摄影基础》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且课程针对性不强。教育部门和教师依据大学生的专业背景,采用多种方式对该门课程进行有效改革,实现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考研网权威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更多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相关信息请访问考研网。

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考生可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点击下面链接查询成绩。

点击进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新东方网校推荐:2016年考研复试课程实战特训班!!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篇9

哈佛大学从在北美的土地上诞生到十九世纪末艾略特全面地革新之前,其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受牛津和剑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它的办学目标、入学要求、课程设置、学位授予及学生的生活方式几乎都照搬于英国大学。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牧师、律师和官员,课程主要是围绕人文主义开展,学生无权自由选课,必须修完规定的科目方可毕业。直到艾略特时代,哈佛的课程设置才发生根本的变化,现在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艾略特改革之前,哈佛的课程演进过程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清楚地理解他在哈佛大学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

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从1642年第一任院长邓斯特固定下来到18世纪中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表1 1642年哈佛学院课程表①

显然,这个课程表是17世纪剑桥大学课程表的翻版。课程内容涉及希腊语、希伯来语、闪语、叙利亚语等古典语言,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历史、植物、圣经研读和教义问答,是一个以古典语言和神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对欧洲教育的一个汇总。同时,也融合了中世纪以七艺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为主的传统课程,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语言的兴趣和对宗教改革教育思想的渗透,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课文内容,学生也逐字逐句地做笔记,然后背诵课文和笔记内容,考试和回答提问也基本上不允许自由发挥,是比较机械和刻板的。

整17世纪,哈佛学院的课程很少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反应,仍然集中探讨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而17世纪,在欧洲的学术界,已经不再对哥白尼(1473—1543)、伽利略(1564—1642)、笛卡尔(1596—1650)、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牛顿(1642—1727)这些科学丰碑性的人物及其杰作感到陌生了。然而,哈佛学院依然敌视和排斥实用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远远落后于时展的步伐。

18世纪是欧洲的科学革命时期,科学蓬勃发展,新发明层出不穷。1746年,莱顿大学的两名教授发明了储存和急速释放电能的莱顿瓶,富兰克林于1753年发明了避雷针。这时人们对自然界(当时称为博物学)也有着极大的兴趣,自然界几乎被视为神,能永远加以研究。博物学家勤奋地搜集矿物、昆虫、化石及其他物品并将其编目。汉斯·斯隆爵士(1660—1753)建立了大不列颠博物馆。这种搜集和编目为系统地研究植物学和动物学奠定了基础。在植物学方面,瑞典教授卡尔·林奈(1707—1778)最早提出了将植物分类的令人满意的方法,他还将动物划分成哺乳动物、鸟、鱼、和昆虫几大纲。

在18世纪的后25年中进行的工业革命对英国和欧洲的经济,最终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也影响到科学革命,并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工业的发展对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契机。

在欧洲科学革命的影响下,北美殖民地政治经济变革加剧,哈佛学院的课程随之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向世俗和实用的方向发展。1737年,霍利约克(E·Holyoke)接任哈佛的校长,他上任后,从教材入手,对哈佛学院沿用了近百年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当时哈佛学院的教材比较陈旧,逻辑、物理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等课程基本上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其他的课程也是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作为教材。霍利约克上任后,把牛顿的自然哲学、洛克的著作作为物理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等课程的教材。到1769年霍利约克任期结束,哈佛学院的课程基本上得到了更新。

篇10

作者简介:郭良斌(197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丘常伟(1990-),男,湖北罗田人,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湖北武汉43008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42-02

随着现代机械向高速、精密、轻型、重载和低噪声等方向发展,在机械设计人员中加强机械动力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和工作品质。[1]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愈加迫切。采用以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核心的虚拟样机仿真软件(如ADAMS)进行虚拟设计和任意次数的仿真测试,部分取代传统设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有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2]

虚拟样机技术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一方面,传统的仿真一般是针对单个子系统的仿真,而虚拟样机技术则是强调整体的优化,它通过虚拟样机与虚拟环境的耦合,对产品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测试、评估,并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直到获得最优的整机性能;另一方面,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个串行过程,忽略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与协同求解,因此设计的不足往往到产品开发的后期才被发现,造成严重浪费;而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快速地建立包括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在内的虚拟样机,实现产品的并行设计,可在产品设计初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虚拟样机系统的测试分析作为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的驱动。[3]

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产品设计新理念和新工具,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从2007年开始,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全体本科生中开设了“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选修课程。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式基本明确下来,本文即是对5年教学探索的简要总结。

一、教学目的和开设时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同时掌握机械系统虚拟样机软件ADAMS/View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实践表明,开设本课程需要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计算机算法语言等相关课程基础,我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本科一、二年级已完成上述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本科三年级引入该课程是合理的。至于在三年级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开设,可按各自情况酌情处理,我校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目的是让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学生能够早一些使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作品设计,提高作品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设计早做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对于本科生而言,纯粹的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课程内容抽象、深奥晦涩,学生不易掌握,授课难度较大。[4,5]在当前大学生特别注重课程的实用性、特别希望能学以致用的背景下,欲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5]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将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和虚拟样机软件ADAMS/View的操作使用同时纳入,目的是既让学生能较快地使用ADAMS/View进行一些基本的辅助设计,又能为其贮备一些进一步自学和提高ADAMS/View使用技能所需的理论基础。

在多体系统建模理论方面,主要讲授由Chance和Haug提出的笛卡儿绝对坐标方法,它是当今较为流行的建模方法,国际上最著名的两个动力学分析商用软件ADAMS和DADS都是采用这种建模方法。在系统类型方面,由于学时限制,主要讲授平面系统笛卡儿坐标运动学和动力学,其中尤以常见运动副约束建模和运动学方程组的自动组集为重点。机械系统各构件相对运动的形式是由相应运动副的约束性质确定的,这是机械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如机械结构)的本质特征。

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View的操作使用方面,以样机约束建模、ADAMS/View函数与载荷施加、机构参数化建模与优化为重点。其中的难点内容是在冗余约束系统中如何用一定量的基本副替代低副来消除冗余约束。实际机械系统为增加系统刚性、减轻构件质量常常设计了冗余约束,选择哪几个低副,且用什么样的基本副替代,这依赖于用户对一个具体的复杂系统中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和每个基本副约束自由度的特性有正确的理解,否则很难正确地消除过约束。这是决定学生能否正确使用ADAMS/View软件建模的关键问题之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予以着重讲述。教学内容除强调必须和够用外,同时还应考虑一定的弹性,笔者在软件操作的课堂教学中布置了较多的自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后续的科技竞赛或毕业设计中进行自学,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软件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式灵活化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应用汇集了大量的资源,广泛且可迅速获取信息,突破了书本的局限、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创造了有力条件,教师不再被视为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化身。[6,7]因此教师要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和激励学生探寻、发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充分培养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在相应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动态教学方法。[8,9]在教学手段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灵活应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后作业、上机实验验证等方式。在多体系统建模理论教学中,由于数学公式多,理论性强,考虑采用渐进式和突出重点的方法进行课堂讲授,必要的公式推导以板书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增加和学生的课堂交流,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另外对于关键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ADAMS/View软件操作教学中,则采用基于交互式动态教学方法的案例教学来进行,每一次课都从一个实例开始,把ADAMS/View软件的基本功能融入到虚拟样机的建模及仿真计算过程中讲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积极引导了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把手提电脑带到课堂上来,教师用自己的手提电脑现场演示软件的操作过程,学生可以在各自的手提电脑上同步操作,操作使用中的各种问题课上课下可及时提出和迅速解答。这种交互式的动态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软件操作部分除课堂教学外还精心设计了与重点难点内容紧密结合的上机实验,以期通过独立的软件操作加深学生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教师在学院CAD室进行现场上机答疑予以监督和保障。

教学考核不再以试卷考试作为唯一方式,考核形式多样化。单纯的试卷考试较片面,不能真实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深度和应用能力;实践中采用课后作业、课程考试、上机测试和提问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水平。

四、结束语

“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突出“实践性”的过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离不开实践,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产生新的认识和升华,创造力随之提升,这种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蕴藏在“实践”教学手段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机械专业学生的“动手环节”常常受到制约。虚拟样机技术只需要借助计算机就可完成“动手环节”,并且学生在软件应用中可以反复尝试、反复修改、大胆创新,给学生插上了“多动手”、“巧动手”的翅膀,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0]本课程为我校机械学院部分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学科工程分析方法在准确模拟产品的真实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多学科耦合和集成的工程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局限性带来的问题,正在成为CAE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MSC.Software公司在ADAMS 2007之后推出了MD ADAMS(MD,Multi-Discipline多学科),它是适应多学科仿真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新一代虚拟样机技术,对本课程授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如何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数量多而冗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数学公式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仍然是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邹惠君,李瑞琴,郭为忠,等.机构学10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03,(12):22-30.

[2]席俊杰.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6,(11):19-22.

[3]杨莺,王刚.虚拟样机技术应引入高校工科类课程教学[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5):78-79.

[4]余联庆,梅顺齐,杜利珍,等.ADAMS在机械系统仿真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3):5-8.

[5]陈兵,王文瑞,郜志英.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11,(4):16-18.

[6]王少林.现代教学方法设计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8):44-45.

[7]于涛.工科数学教材创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