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28: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教育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反腐倡廉教育体系,是由反腐倡廉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载体、教育主体等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各要素只有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发挥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如果忽视其中任何一项素,都有碍于教育活动的顺利、高效实施。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建设,其建设的着力点在于促使各要素之间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科学合理机制,能动发挥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功能,提升反腐倡廉教育能力和水平,实现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优质和高效。
(二)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应包括5个重点要素,即:学习教育机制、落实保障机制、过程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评价奖惩机制。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学习教育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的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使内容更系统、重点更突出、形式更加灵活。落实保障机制是指建立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和学习过程落实机制。过程监控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教育整个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保证学习教育顺利进行。信息反馈机制是指对监控情况及时向体系其他环节反馈信息,促进各个环节研究制定适宜的加强和改进措施。评价奖惩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进行质量评价,并坚持奖惩并举,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反腐倡廉学习教育。
(三)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各要素中,学习教育机制是基础,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式;落实保障机制是保证,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过程化;过程监管机制是关键,体现的是对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的制约化、有序化;信息反馈机制是纽带,使反腐倡廉教育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不断促进自身提升;评价奖惩机制是结果,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的衡量尺度、政策导向。五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统一于高校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的整个实践过程。
二、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的建设重点
(一)学习教育机制要系统与科学
要强化教育的系统性,对反腐倡廉政治理论、形势任务、思想道德、党规政纪、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廉洁自律等各项内容加以系统整合,使范畴清晰、内容详尽、重点突出。要强化教育的科学性,创新教育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教育渠道,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性。要强化教育的主体性,坚持强制性教育与自觉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二)落实保障机制要规范与有效
要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既要坚持教育计划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又要发挥纪委、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的各自履责职能。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流程,明确关键环节,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步骤、有节点,把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各级中心学习组廉政学习、党员干部廉政培训、廉政谈话、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机制。
(三)过程监控机制要细化与有力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监控网络,发挥好各级党政组织、职能部门、师生员工的参与监督的能动作用。要明确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的阶段和节点,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各项反腐倡廉教育制度落实和执行效力的监督和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的正确领导和有效指导。要把反腐倡廉学习教育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内容,与责任制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四)信息反馈机制要准确与快捷
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监控的信息反馈,针对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查找学习教育机制,落实保障机制、过程监控机制、评价奖惩机制要素中存在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加以调整。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的反腐倡廉教育意见与建议,准确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及时发现反腐倡廉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措施,改进不足,实现体系的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1)非专业性通识课程,即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学分课程;
(2)嵌入专业课程的整合式教育,即将信息素养内容与专业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学科作业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能;
(3)专题培训,主要包括新生图书馆利用指导和各类专题讲座。信息素养教育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实践和发展,其内容不再局限于信息检索能力、图书馆及计算机素养范围。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内容已经不再是文献和网络信息的检索,而是培养学生分析、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信息道德,其教学内容较为完整地涵盖了获取信息的意识、知识(含媒体素养)、能力及道德等多个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多还处于通识教育阶段,其形式主要以信息检索课和图书馆资源的检索使用讲座为主,如新生入学教育、常规专题讲座、图书馆在线教学等,其提供主体一般为图书馆,对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现有模式逐渐暴露出很大的弊端:
(1)相对于庞大的师生用户群体,面对面的信息检索课或讲座的受众比例非常小,有限的讲师资源也导致现有模式难以覆盖全校;
(2)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吸引新的学生群体主动参与;
(3)现有的在线教学模式基本是原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再现,有些会加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及测试等,具备一定的交互性,但其传统的教学框架(学与用的分离)及模式对用户学习环境的限制(用户需使用计算机进行持续地学习),导致用户体验差,难以吸引用户主动、系统地学习;
(4)非系统化的教育模块难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才。
2构建多层次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实践
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有些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均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拓展。为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及学习的各类需求,浙江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浙大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实践,从需求发展、人员分类等角度出发,针对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科研团队及科研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系统化、层次化的教育服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1多级分层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
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历来是各个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点。图书馆一般在新生入学之际,通过举办“入馆教育”主题讲座、发放新生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图书馆宣传,让新生充分认识图书馆。浙大图书馆非常重视新生入馆培训,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不同的培训,并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尝试创新,希望新生从了解、感受到享受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使其更好地为适应数字时代做好准备。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和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级设置。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以普适性教育为主,注重信息意识教育培养,让本科生初步了解图书馆功能、布局、服务及资源和意识到图书馆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如“信息达人”系列活动。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则注重告诉他们信息素养对其未来几年的学科和科研的重要性,使其能在未来研究生生涯中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评价和利用、信息道德与伦理、专业资源了解与获取、论文写作规范等信息素养能力。
2.2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专题信息素养教育
共性专题信息素养教育是指无专业限制的通用信息素养知识传播,教育内容包括常用数据库的使用、OFFICE等软件的应用及文献管理工具的利用等,一般通过常规讲座来实现。个性化的专题培训(个性专题信息素质教育)是指具有学科特色、特定人群需要的信息素养知识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学文献的查找与利用、博士点基金的申请等,这类需求主要通过定制讲座来实现。常规讲座主要面向学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科研人员开设,一般在图书馆内每周举办一次,旨在帮助学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在确定研究课题、立项、开题、研究或实验、论文撰写及投稿发表等学术活动的全过程中有效查获、组织管理及利用文献信息。定制讲座旨在满足学校各院系、研究所、学术团队、学生部、团委等社团的特定需要和个性需求,其组织形式一般是院系或团队向图书馆提出定制讲座的请求,图书馆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如学科竞赛)定制指导性讲座,讲座地点则根据需求设在院系或图书馆的小型研究空间。
2.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共选修课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唯一课程,浙大图书馆主要承担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生物医学研究信息快速获取和评价》两门课程。课程主要考虑系统化和层次化原则,采用课堂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也是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所采用的主流形式。
2.4面向“卓越”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离不开灵活的学习和创新性的思维、熟练运用各种信息获取技能,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探索研发的捷径,直至产生创新的灵感。在此背景下,浙大图书馆以培养具备卓越工程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将教学对象划分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然后根据对象不同分别采用“嵌入启蒙”“融合成长”及“拓展提升”3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实体传授和虚拟平台两个途径展开教学,期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1)嵌入启蒙:针对高年级本科生,采用播放自制动画视频和PPT演讲的方式开展嵌入式课程教学,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起飞打下扎实基础;
(2)融合成长:针对硕士研究生,采用融入课题组的学术研讨和科研进程,以专题形式带动同学边学习边实践,扎实掌握查找和利用文献的技巧,从而让其信息获取能力伴随其科研过程共同成长,避免学过就忘的现象;
(3)拓展提升:针对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和学习中遇到的个案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服务,从而全面拓展提升其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竞争情报的分析能力等。
2.5泛在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
在泛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信息资源内容、信息设备、信息需求、信息行为、信息应用等莫不存在泛在性。笔者认为,在如此环境下,需要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来实现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包括泛在的教育方式(如“云中课堂”)和泛在的信息内容(如“精品讲座”)。“云中课堂”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基于学校的无线网络,通过云技术,实现信息素养课程的云端教学,是云服务与教育云(以云计算的方式来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结合,体现了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随处实现的特点。它将信息素养课件拆分重组,以情景模拟为主;它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并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工具来解决问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利用学校的高速无线网络访问云服务器,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喜欢的学习模式;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及信息资源分析组织评价能力,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时地与教师及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加深学习印象。“精品讲座”则体现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泛在性。例如,浙大图书馆以打造系列“精品讲座”为核心,为配合讲座举办相关的导读图书展、藏品图片展等活动来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如浙大图书馆举办了“寻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艺术史系列”“国家记忆系列”“马一浮人文讲座系列”等精品讲座,吸引了大批听众的参与。通过这种系列精品讲座、文化讲堂的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到浙大图书馆来,激发师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引导读者在听完讲座之后查阅相关资源、进行延伸学习。与直接的信息素养教育授课相比,这种方式吸引了更多本科生的参与。
2.6质量反馈及评价
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选修课程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因此,虽然考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评估方法,但在浙江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中,它仅作为一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浙大图书馆的教育体系更多地是通过各类讲座、活动等非强制性方式来实现,因此其质量评估与反馈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质量评价指标包括PPT质量、参与人数、讲座活跃度(互动程度)、课件点击率、下载次数、用户反馈信息等,图书馆还根据质量考核小组定期考核结果,不断改进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
3保障体系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人力资源等的保障。浙大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保障体系由人员保障、宣传保障及空间保障组成。
3.1人员保障
培训人员队伍主要包括馆员讲师队伍、学生信息专员队伍、专家队伍等。馆员讲师队伍建设将图书馆的个人馆员(PersonalLibrary)选拔与青年馆员业务素养培训相结合,材、统一培训,借助馆员技能比拼大赛等活动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择优选拔一批业务素质过硬、工作积极性高的馆员讲师队伍。学生信息专员队伍建设则借助院系团委、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选拔一批对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学生信息专员的队伍中来,由馆员讲师对其进行定期的统一培训,并设立相应的认证,学生通过认证后方可成为信息专员并为院、系、所的同学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图书馆业务的推荐等,特别优秀者也可被纳入到馆员讲师队伍中来。这将大大扩大图书馆业务宣传和培训的人员规模,确保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辐射到学校师生。专家队伍是培养高水平且与时俱进的馆员讲师的保证,其职责包括指导图书馆各层次信息素养具体教学计划及实施,负责信息素养各类课程、讲座及项目等的督导工作,旨在促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与效果。专家队伍分为馆内专家队伍和馆外专家队伍。馆内专家队伍由图书馆咨询部、读者服务部和资源建设部负责人及具有丰富信息素养教学经验的专业馆员和学科馆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根据需求组织内部试讲,帮助主讲者改进课件及讲座质量。由主讲老师完成的课件和教学内容,必须经过专家试听这一程序,主讲老师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课件和教学内容,由专家确定后,主讲老师才可以向读者进行宣讲。馆外专家队伍由院士、教授等组成,由图书馆聘任或临时聘请,策划主讲“寻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等讲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启迪其人生发展。
3.2宣传保障
浙大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应用与服务推介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素养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以及制作讲座所用的PPT系列模板;指定专人根据讲座内容向不同的学科及用户(老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生等)进行Email主动推送、通过网站讲座信息;指定专人做好现场摄影等资料的收集、新闻报道工作等。这样的宣传保障机制既可以让信息素养培训人员专注于内容建设,也使宣传工作做得更加专业、到位,进而保证讲座成效最大化。
3.3空间保障
环境的“熏陶”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好的培训环境将会吸引更多师生的参与。因此,浙大图书馆除了使用各类大、中、小型会场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外,还专门建设了研究空间、学习空间等,给用户提供一种创意性学习环境、创新的学习模式及共享的交流社区。研究空间是独立、全封闭的研讨室,每间可容纳6~10人,配有投影机、白板、会议桌、网络接口等,图书馆对其采用每间的使用者不少于4人、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方式进行预约管理,可在研究空间专门对某科研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现场演示、交流。学习空间则为用户提供了相对独立的个人学习环境,配置大屏输出设备,用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网获取资源、进行自助网络学习,并在需要时求助馆员进行相关辅导。知识空间则充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特殊要求,为学习、科研提供全面支持,计算机中预装各种常用的软件,还安装NoteExpress(一种参考文献管理工具)、化学公式和数学公式编辑软件等专业化应用工具软件,用户在此可以上网、自主打印、扫描、复印,进行工具使用和信息检索咨询等[7]。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为用户提供研究、教育及学习等活动所需的不同载体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信息素养教育成效。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明确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思想,引起全世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获得了积极的回应。2010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这两份重要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目标,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具体体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①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主动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还是教育与社会相互超越和相互促进,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整体变革和系统改造,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创业者,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巨大的世界,“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的全球性差异与全球化市场、供应链和劳动力队伍相结合并加剧了伦理冲突之可能性。”①因此,大学生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针对当前市场进行创业的商业技能和素质,而是需要一种全面综合的素质———既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又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伦理冲突的现状;既能产生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和生产岗位,又能引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大力加强伦理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够理解、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拥有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和文化要求的判断力与决策力。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一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创业素质的要求,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创业教育体制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体制变革,植根于全日制本科教育,既注重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方面的提升,也强调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既不同于被动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对口胜任职责的学生的“就业教育”,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自主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对社会变化的积极应对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有三种模式。第一,课堂式创业教育。课堂式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从而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第二,实践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其特点是进行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等服务。第三,综合式创业教育。综合式创业教育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综合式创业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等服务。在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建设思路主要是强调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以及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②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强调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纷纷提出了创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目标,但是往往局限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很少涉及系统的创业伦理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高校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陷在于仅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市场创业能力的教育,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与经济创业行动相结合的技术性环节,忽视了真正支持创业活动健康有效开展的综合素质。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缺陷,就是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不仅仅要培养出好的创业者和未来优秀的企业家,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学者指出,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教育的意义,就是打通企业精神和道德领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①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关于学习型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转型、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反思和关注,仅仅将创业教育视为一种特别强调经济实践素质的培养模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伦理价值观发生分离。由此,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分裂:创业教育只管经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任务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这种情况对创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双重伤害:在创业教育方面,创业教育沦为企业主的早期培养环节;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经济至上主义将会侵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创业教育局限于经济创业活动这一狭隘的领域,会使学生把创业活动误解为资本逐利天性的当代表现方式,忽视了创业行为所包含的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道德价值内涵。有学者认为,伦理与创业活动存在着“强烈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和“复杂和多面性的关系”,②关于伦理与创业活动之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由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而是嵌于非经济的社会关系中,并且由特定道德观念所塑造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按照市场逻辑运作的独立领域,导致经济理性和道德目标之间发生分裂,对社会和经济变革、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逻辑的考量已经成为理解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③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自利本性,激发人的最大潜能,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济行为者尤其是创业者的活动无法离开政治、人性和道德而独立存在,开展创业活动时,人的逐利天性必须接受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制约。创业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不同,它需要经历一个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接受特定社会价值观的检验并从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因此,创业者有可能要面对更加复杂的伦理问题,如企业所有权问题,内部利益冲突,维护客户关系等等。此外,在企业创始和扩张时,创业者有可能出现不道德行为,比如企业家在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时如何坚持价值立场,进行道德判断,等等。可以说,“伦理问题涉及每一项创业活动的每一个步骤。”④社会责任是创业主体在创业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创业主体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真诚合作的创业品质、严谨诚实的创业道德、服务社会的创业责任感等方面,即对合作者、员工、客户、社会的诚信和责任。但是,在目前的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常常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奉行个人主义优先,对合作者不诚实、不守信,对员工缺乏关怀,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活动大多属于无照经营,商业、税务等部门对其缺少有效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定价随意,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完全忽视了诚信的商业道德。⑤大学生创业者道德人格缺失的后果则更为严重,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价值属性,也会影响他们履行公民的义务。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情况看,很多创业大学生都存在信念空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看不到创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前途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创业意志薄弱,缺乏对创业的执著和热情,依赖感强,自信心弱,只想着依赖国家、学校和家庭为自己解决创业中的难题,稍有不顺便抱怨他人和社会,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自我意识;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团队精神,部分创业大学生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个人主义盛行,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不能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
清华大学曾经就大学生创业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未能达百分之一,而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一般占二至三成。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高校不能固守旧有落后的教育理念,应思革新,以避免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1.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由于高校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区别,其人才培养仅仅局限于应用技术型或科研型等。然而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需要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富有创业意识,包含创业知识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融入我国高校总的人才培养体系。
2.确立恰当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一般来说,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来说,要确立恰当的目标和定位,不仅涉及新型高等教育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吸收、融合和创新,也关系到能力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倾向的选择和培养对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升和个性能力拓展等。创业教育应当归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同时又应当是职业教育外延的扩展,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应当是其主要目标。而针对特定行业和专业背景影响下的创业者,应该特别注重培养技术转化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在创业过程中的运用能力。
二、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完善
1.借鉴国内外经验,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创业课程体系
综观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创业课程设置不灵活、课程内容不丰富、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关联性弱等问题,已成高校创业教育推进的桎梏。美国高校建立了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体现整个创业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将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大类教育、学科教育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多样和丰富的发展。教育部近年多次下文要求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课程内容逐渐融入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中。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体现内容全面,丰富多样,同时还应该加强创业大类课程和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相互浸透。另外,我国高校应当在借鉴海内外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编写适用于我国各层次高校各自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一整套实用的创业教育教材,使课程具有完整性、指向性、针对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实现创业教育活动与具体学科专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的紧密融合。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包括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管理专家、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官员及成功的创业者,以增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实效。高校要体现创业教育新教育理念的价值,当务之急是要从多渠道、多维度去探索和开发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完整而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学,充分发挥创业教育所应起到的作用,助推大学生创业。
2.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努力实现由“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要在高校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并使其更加高效,还必须坚持在高校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中融入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内容。江苏省在省内多所高校中遴选出数批次的“创业教育示范校”,这些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已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开设了各类型多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努力推进“两个课堂”互相渗透和互相交融,促使学校在教材编写、出版和完善方面下功夫,同时修定和调整扩展培养体系内涵,在专业教授和学习全阶段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当然,高校还应该转变旧有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例如:采用“以激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育,致力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向学生的主动学习,努力推动和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三、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亟需扩充
目前众多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仅有创业理论课教师和创业实践导师,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如创业咨询师、创业者、创业成功人士等类型的师资亟需纳入其中。据相关统计,美国Silicon Valley(硅谷)地区六到七成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组建的,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自20世纪90年代起平均一年建立百余个新企业。这些企业一年雇佣员工达到百万之众,带动地方就业和创造经济效益的效果显著,销售额每年一度超过两千亿美元。部分大学甚至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这使得高校教师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培养方式成效显著。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多半是由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半专业教师构成的,通过短训之后即作为学校创业指导教师。有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必然导致出现“缺乏创业经验的教师在教没有创业欲望的学生”的局面。就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高校应着眼长远,致力于培养兼具创业理论和实践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业师资既要懂创业理论又要懂创业实务,同时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或邀请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到校授课。
四、创业保障制度建设需加快推进
我国高校当前亟需建构多方参与和互动的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融资、政策法律等机制,以引导、规范、激励和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1.相关机构积极出台“惠创措施”
关键词:高校;新生教育;必要性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eshmen education;necessity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10-02
0 引言
国内对新生教育的研究大致始于90年代,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工作经验展开的对新生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对新生教育的作用、内容、成效、影响因素等缺乏专业、系统的论述,对如何改善中国新生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未提出可解决的方案,对造成目前中国新生教育成效不高的实际原因缺乏深入、专业的认识。而要最大限度发挥新生教育的作用,首先必须重视新生教育,学校、社会、家庭要形成统一认识,认清新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新生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成效,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高校新生特点的新生教育体系。
1 目前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时间较短,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很多高校对新生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新生教育时间短,常见的是在开学一周内完成,缺乏“预见性、延续性、系统性”;教育方式往往采用大会等形式,形式单一、不够深入、全面,不能紧跟时代特点利用新载体,学生处于“你讲我听”的状态,一知半解,缺乏“参与、互动”可能,不能满足学生所需。
1.2 目的不明,不成体系,留下隐患 高校参与部门、人员一般仅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或因教育内容需要部分部门在个别教育活动中有参与,没有形成高校内所有部门参与并统一协调,针对新生教育的统筹规划体系,这就必然导致高校新生教育效果的有限性。
而高校不能构建新生教育体系的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还在于对新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不明确。新生教育除了要传达给学生必要的纪律要求、学习内容、了解学校行政机构等方面外,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接受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并实施。
二、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思想观念落后,对创业认识不足
虽然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校学生依然存在着对创业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现象。第一、大学生在毕业后首要考虑的一般是到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去就业,创业一般是作为这些单位的“备胎”存在的,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涌入了有限的职位中,竞争越来越大。第二、高校学生认为创业仅仅是自己办公司、当老板,对于创业还处于比较片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到边远地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边远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也是一种创业。第三、高校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创业,并没有达到创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等要求。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缺陷
高校在开展一门课程时,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支撑,而且还要有联系实际的能力。②一方面,吉林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以选修课或者创业培训班的形式,创业课程的内容对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存在不足。③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教材仅仅是对涉及到的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没有专门的教材体系,严重制约着吉林省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缓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单一,大多是开展各类创业竞赛、组织一些创业大赛,而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机会则比较少,学生的知识过于书本化,无法积累创业经验。其次,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很多创业实践没有有效的发展途径,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造成创业实践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最后,创业活动流于形式,一些高校为了发展创业教育也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创业竞赛,但是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参与比赛,并没有真正的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
三、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造成高校学生创业观念落后,对创业的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是传统的就业观念造成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不大。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及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创业并不是就业,仅仅是副业存在的,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学生自身也认识不到创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认识不到创业的重要性,也是由于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并不注重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缺乏创业目标体系,高校学生并不具有创业的基本素质,造成高校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业意识,并不具有创业的能力和必备的知识。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造成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材单一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吉林省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不能满足开展一门课程所需要的理论兼实践、循序渐进开展课程的要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吉林省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创业教育的内容也脱离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
(三)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创业实践是检验创业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对课程建设的延伸和完善。吉林省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倾向于创业理论教育,忽略了创业实践教育,导致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缓慢。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吉林省的高校创业教育跟企业的联系不足,造成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与有效性。另外,高校为了开展创业教育,组织的创业竞赛等活动,因没有提供完善的赛后帮助机制,造成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因没有明确的方向而搁浅,进一步阻碍了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
四、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然而由于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理论发展的限制,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省内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为了使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必须加强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首先应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主要任务,积极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才能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集中表现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品质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创业活动效率,保障创业实践顺利进行的必备心理条件,是影响和制约创业实践活动最直接的因素。创业知识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素养,决定着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④这四个方面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共同构成完整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展开。
(二)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创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课程加以落实的。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创业课程体系设置规范化。根据创业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程度不同,创业课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素质课程、能力培养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让学生具备创业意识的基础上,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充分发挥创业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主要是将基本素质课程中学到的创业知识转化成创业能力。实践教育课程主要是学生通过参加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效的结合。⑤
2.健全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对创业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各个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合自身创业教育发展的教材,选择不仅吸收优秀的国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理论,而且结合社会成功人士经验的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规划,合理应用,最终形成适合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兼具自身特色的教材体系。
(三)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教授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的目的,而实践教学则是教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了达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模拟创业公司。通过学生在众多行业中寻找商机,制定创业计划,组件创业公司,进行创业管理等过程模拟公司运营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创建创业公司的实际情况,积累创业经验。通过自己创建模拟创业公司,学生真实地感受公司运营活动,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课堂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课外配套设施的配合。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需要政府机关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给予高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和企业吸收培养的大学生的共赢,达到促进创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注 释
①卢伟峰.《浅谈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形势》.载于《高校讲坛》,2013年第3期。
②段华洽,金俊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载于《群文天下》,2012年第10期下。
1、创业人才稀缺,专业化师资匮乏。一方面,我国创业教育服务起步较晚,也普遍存在创业人群精英化倾向和盲目创业等误区。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也逐步开始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3]。创业很多,但创新却相对较少,创业项目更多的是瞄准市场而不是瞄准技术,追求利润而非创造市场。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创业应用,要找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创业中的应用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当中,专职于创业服务指导的创业服务人才与师资队伍匮乏。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大多数来源于本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或者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辅行政人员。此外,创业教育服务往往偏重于理论性研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经验较少,创业服务效果无法达到最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也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4]。
2、服务定位模糊,支持覆盖面小。具有深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贯穿于从创业项目培育、创业项目论证到创业项目指导、孵化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广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包括对创业项目的科学管理和对创业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内容。以这样的标准来反观目前的工作,我国高校对创业项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缺乏。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的孵化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项目展示的平台,而非后期发展的资源,这使得创业项目的发展举步维艰。3、优惠政策落地难,相关服务难到位。在国家层面上,创业政策在细节上并没有触及根本,政策有效落实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尤其是与毕业生对接的政策。例如:因为户口政策没有落实,如果毕业生创业失败,没有第二次创业机会,将由于不再拥有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资格,只能返回家乡。在高校层面,目前,不少高校的创业服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而具体到落实和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构建的建议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等学校应当学习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创业服务理念与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体系。同时,还应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指导队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目标,构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健全学生创业心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却大多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之中[5]。高校需要通过创业课程的讲授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递。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借助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理论和创业经验;通过实施创业实践基地教育,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开展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各种创业活动,实施创业实践教育;通过鼓励和活跃学生创业社团,加强专业指导,让学生创业社团开展自发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搭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审查和辅助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协同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创业观念和精神;打造创业型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制定相关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另一方面,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中向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学习。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高等学校对于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相应的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量化的指标方法,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师生测评、考试测验、特殊观察、分析研究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量化。[6]
作者:陈玉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3]孔凡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204-205.
作者简介:申天恩(1979-),男,河北藁城人,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张宏(1977-),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海洋大学团委书记,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教学型高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能力提升路径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JG12DB346)、2011年度大连海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文科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DLOU2011Z007)、大连海洋大学首届“青年英才”工程项目“海洋类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研究”(大海大[2010]138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01-02
大学生创业教育日前已成为理论和实践高等教育最为推崇的词汇,研究领域的各论者对此较多关注于两个方面:一是本校层面的实施状况;二是考察国外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事实上,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遵循的逻辑基础在于需要界定大学生所创为何业,而这一点被现有的文献有意或无意予以规避。上述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上述争论焦点既可视为对大学创业文化的元初构造,又可看做大学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理念。有论者认为高校保守、求稳的特征文化以及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体面工作教育使得高校创业教育面临诸多困境,而解决瓶颈基本理念的建构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切入点予以澄清。梳理大学生的创业基础理念需要明晰如下问题:一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二是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区别何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误区
在意识层面,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还有待强化。另外,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往往陷入以下三种错误判断:一是将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知名度或效仿其他大学的一种手段,典型表现是将“创业学”等课程只列入专业任选方案,更甚者只在学生大四学期开设一门创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使得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创业最终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二是将创业教育作为个别群体教育对待。某些高校为了能与政府创业支持政策挂钩,专门遴选某些学生实行全方位的创业培养,并以学生最后能否实现实体创业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三是某些高校为突出特色实践教学理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全部,用行政化方式要求每名学生接受校方所提出的创业观,大学理念中最为原始的中心内核被彻底颠覆。典型案例是,某浙江高校要求学生在新生伊始每人要设立淘宝账户,课堂上教师授课时学生可以随时随意处理自己的订单。
在执行层面,创业教育自身体系先天不足。宏观建构上,基于理论教学层面,创业课程开设不足,内容体系松散;而实践教学层面只限定于基本进行的大学生实验教学活动。此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也格外明显。十年前有论者就指出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和基础知识学习脱节,似乎创业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而已。[1]十年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匮乏,支撑教材短缺,支持体系不完备。考查业已开设创业课程的各高校情况,授课教师多属经济或管理学科门类下的专职教师,或干脆由专管学生的院系副书记和辅导员担任。师资的匮乏直接导致创业教育教材处于简单引进国外教科书或形而上的空洞理论研究,真正体现我国国情并适用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材凤毛麟角。另外,虽然政府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创业政策的制订还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2]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比较与经验启示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先驱及成果集大成者莫过于美国,从创业教育的实施机构和主导者来看,自1999年所设立的“创业学委员会”伊始直至2012年美国已有超过1600余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创业教育课程。从教育机构开展创业教育实施的广度及深度来看,美国的创业教育几乎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实施创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除进行普及型创业教育外,还培养创业学科专业人才,如百森商学院专门设置创业学科培养专门人才。从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来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综合起来有:创业涉及的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等几十门课程。[3]从创业教育的具体模式来看,形成了学院型及工程型两种。在前者中,资金提供、教师来源、行政管理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课程、实习、系列讲座)、研究活动、校友活动、社会服务等主要集中在商学院,并且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商务知识、发展创业意识或商业思维,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倾向自我雇佣更好地创造机会和发现机会创造企业。[4]而后者设置的主要面向为工程技术类学院。从创业教育活动与方式上进行探讨,各高校运用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制订商业计划、客座讲授、案例研究、企业家讲学、可行性研究、实地访谈、市场调研、行业参观、小企业研究小组、创业俱乐部计算机仿真、行为仿真模拟等方式交叉综合进行。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可以泛化归纳为:创业教育的广泛展开、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创业教育的实践面向。在宏观教育模式上,形成了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的百森商学院、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的哈佛大学和以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的斯坦福大学三种创业教育模式。[5]针对创业教育系统自身,在创业教育理念上侧重将外在功利化的创业实践训练内化为非功利化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在创业教育管辖上,设置创业教育研究室、小企业中心等机构。前者主要负责创业教育的实施、评估、考核等事务;后者与当地小企业紧密联系,除可以作为实训场所外还可为学生提供设置小企业咨询等服务。在创业文化的塑造上,欧美各高校都以举办创业大赛为主要抓手,通过创业俱乐部、创业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西方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建立了一个系统化、特色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创新、创业的构思、融资、管理、法律、财务、营销等方面。[6]
三、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体系理念创新及课程谱系探究
结合国内外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实践方面成果,应系统并线性地思考以下问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向是学院型还是工程型?我国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课题培养面向是自雇型还是专业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涉及各高校所属类型,诸如以财经类作为唯一或专长的特色高校,只能选择学院型;以行业特色型立身的高等院校应当转向为技术型;而综合型高校则可以选择学院型和工程型混合类型。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纠结所在,是突出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是坚守象牙塔?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技能。专以职业技能为训练标的则是职业院校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第三个问题在上述分析中已进行相应解答。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进行创业课程教育的体系化建设,这一点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及主要抓手。各高校应建构课程谱系、实践面向、生态体系三者互动有机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有论者认为课程论视角下的创业教育体系建构应当设置以人文主义课程论为基础,以学科中心课程体系为支撑,逐步发展以经验主义课程论为指导的课程体系。[7]此系统的建构点及侧重点是基于创造力系统观体系的创业教学体系应当把创业教育的理念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嵌入不是仅仅设立几门公选课,而是将创业理念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通过建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文化”实现创业人才的全程化培养。
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当注重的是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进阶性,一是创业教育年限上的进阶性;二是课程的进阶性。[8]教育年限的进阶性应当突出从学生大一学年就要进行培养,以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为主;大二和大三学年要突出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大四学年要进行创业实战。课程的进阶性需要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结合,建构专业+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采取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挖掘学生所修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与创新技能。[9]诸如设置“工商登记与财税规划”、“创业趋势分析及连锁加盟实务”等创业系列课程。另一方面,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学科交叉培育工程型创业人才,诸如开设“创业精神与水产企业”、“艺术工作室与市场营销”、“小企业法律事务”等课程。
创业教育平台实际上是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延伸,如果把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第一课堂开展,创业教育平台则是更好地建构第二课堂,在具体操作中应当着重建构模拟仿真+实战全真的时间教学平台,进行税务登记、工商注册,提供企业管理、法律咨询、专利申请、科技计划申报等服务,提供会议室、接待洽谈室、培训教师等公共设施服务,安排学生创业成果推介会。诸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这些场地可以免费或者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在校的大学生,大学生自身也必须提供一份具有说服力的创业策划书,才能有进驻创业园的机会。[10]作为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创业文化在创业教学体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与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创始人或负责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家论坛或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文化塑造。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13.
[2]刘营军,吴彦宁,狄传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23.
[3]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9.
[4]游振声,徐辉.多样化推进: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途径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63.
[5]许朗,熊素兰.“项目参与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11,(2):104.
[6]王保义.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9.
[7]徐茂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107.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9-03
近年来,高校资助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有待分析研究,寻找解决之策。从工作层面来说,存在资助与教育脱节、管理与服务滞后、制度建设不健全、教育师资不足不专、教育形式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等现象;从贫困生自身来说,出现了“等、靠、要”的现象,甚至使用“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手段来获取资助资格,拿钱积极,做人做事不积极,诚信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等现象。因此,加强资助工作管理服务,加快资助评审标准与制度建设,完善资助教育体系,促进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新课题和研究方向。笔者从资助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及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今后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贫困生资助教育现状
虽然贫困生资助体系日趋完善,国家无偿资助、社会力量赞助、高校自筹资助等资助形式多样,资助等级多样,物质奖励丰富,评选条件较详细,但资助教育仍不完善,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安排,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教育体系。此外,资助前、资助中和资助后存在脱节、断点现象。
1.资助标准界定难,资助前期教育空白
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和学校自筹资助经费,对于在校贫困生和贫困生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踏上社会就业,再回馈社会回报祖国和学校,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报德,同时,对于贫困生家庭减轻负担,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一些贫困生不但不珍惜,反将资助看作自己应得的,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学习思想、生活作风、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表现懒散,诚信缺乏、感恩意识淡薄,个别学生甚至采用“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手段来获取资助。这说明,我们在贫困生申报资格认定、资助程序、资助前期教育等方面存在“漏洞”。在前期教育方面,需要做好资助教育计划,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提醒学生,从思想上说明资助与感恩是并存的,从行动上告诫学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资助中期教育松动,管理与服务没跟上
物质奖励有了,但精神资助遇难题。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通过提交贫困证明、个人申请、绿色通道办理、班级考查、院(系部)审核、学院复审等,可以说层层审、级级报,最终公布名单享受到资助。而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宣讲国家政策、学习有关文件等,而诚信与感恩教育、情感培育、义务服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教育内容缺乏,教育场所不固定。同时,对于获得资助的贫困生的后续管理与服务也存在问题,资助程序走完后,贫困生获得物质奖励,生活得到改善,但如何更大地发挥资助的作用,更好促进奖励与鼓励、奖励与自立自强、奖励与参与管理服务等教育工作效果的发挥,值得去思考与探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贫困资助生的帮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与管理,鼓励受助者参与学校、社会建设工作,以行动感恩回馈。
3.资助后期教育断点,后续跟踪与反馈信息机制不健全
在资助奖励未下发期间,各高校组织开展一系列诚信感恩教育和思想帮扶教育,鼓励贫困生走自立自强成才之路,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做事,以行动回馈学校、社会和国家。但在资助后,对贫困生的后续教育出现断点,对于贫困生思想与心理变化、其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及今后发展等方面,教育帮扶与关注较少;对其离校实习、毕业就业等后续跟踪服务较少,未能及时了解掌握贫困生就业发展信息,未能进行收集、分析及总结,无法为后续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教育师资不足,教育体系未形成
当前,高校资助教育人员由资助管理教师、辅导员组成,其中辅导员是主力。从学生入校申请绿色通道、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都是由辅导员经手办理,辅导员是整个资助的宣讲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等。辅导员多重身份并存,使其难以较为专业地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和感恩实践教育活动;资助教育计划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多以报告、讲座为主),教育内容不全(只是强调诚信、感恩教育),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较完善的资助教育体系,十分必要。
二、资助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资助教育出现空白、松动、断点等现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网络不良信息冲击、学校教育缺位、学生自身等。笔者主要从学校教育层面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
学校强调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加强思想、心理、安全、就业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但对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比较匮乏。在评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申请等过程中,虽然有一系列的申报条件、评审标准以及执行程序等,但缺少资助与教育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平时开展资助教育也相对较少,开展典型事例教育活动尤其不足,因而出现了贫困生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等、靠、要”,甚至“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现象,扰乱了整个资助工作。
2.贫困生自身层面的原因
大部分贫困生能诚实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积极,学习认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分忧解难,具有自立自强精神。他们一方面通过申请资助解决自身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有偿劳动,如勤工助学、假期工等以及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以行动来回报社会、国家和学校。小部分贫困生表现一般,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认为“我”是贫困生,资助应当给“我”,思想上不积极,行动上也“不积极”,拿到资助后乱花乱用。一些人“冒充”贫困生,通过开具虚假证明、胡乱编造事实等骗得资助,不讲诚信,更不可能讲报恩,缺失基本的做人之道。
当然,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网络不良信息等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感恩无力的重要因素。关注贫困生,资助贫困生,更应做好贫困生教育工作,使其知恩、识恩、感恩。因此,高校应加大宣传教育和投入力度,建立资助评审标准,规范贫困认定程序,加强资助制度建设,完善资助教育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资助体系,推动资助助人、育人、感人的良性循环。
三、资助教育体系构建设想
资助教育内容包括思想与心理教育、诚信与感恩教育、资助项目教育(政策、文件、操作平台等内容)、感恩实践活动、职业规划与就业帮扶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资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形成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形成一套适用的资助教育课程计划,而不是简单地以报告、讲座等来完成所有教育内容,如何构建资助教育体系,形成合力,促进贫困生综合提高和全面发展,要求从资助教育机构建立、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师资力量培育、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1.建立资助教育组织机构,搭建资助教育平台
资助教育是高校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贫困生人数占高校学生比例加大,关注贫困生,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是高校、社会、国家及贫困家庭所关心、关注的。资与助,不仅是给予资金帮助、物质奖励,重要的是如何助人育人,给予精神帮助与鼓励;国家、社会给予的是资金或物质奖励,而助人育人关键看高校。高校建立资助管理与教育组织机构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点。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学工部(或学生处)-校级资助科-院系资助工作组-班级资助委员等多级领导机构以及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初评-年级评审-院系审查-学校资助科审核上报等多层评审机构。但是,资助教育机构不健全,仍以辅导员为主,以资助科为辅,“专任专职”教师缺乏;以报告、讲座为主,平常考试考查为辅,实践教育活动较少。建立健全资助教育机构,全员参与、全程设计,形成健康、科学、合理的资助教育平台是当前或今后资助工作的一项重点。以资助科为平台,设立学校资助教育教研室,以思想、心理、诚信感恩、就业等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专任专职”教师,建立资助教育师资队伍,学计划,并将教学学时数列入正常教学计划中;开拓资助实践教育活动项目,鼓励贫困学生以义工、支教、支农以及勤工助学、假期工等形式回报社会、国家、学校,形成良好的资助教育平台。
2.完善资助教育教学计划,推动全员全程教育
当前,资助教育处于无计划、无学时、无师资的“三无”状态,部分高校重“评”轻“教”(教是安排几次报告、讲座就行),少部分学校只“评”不“教”,好的学校是重“评”重“教”。即便是重“教”的学校,也存在“教”内容少、形式单一、活动项目少等问题。近些年,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或研究这个问题,并把资助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感恩、做人做事等结合起来,同时,把关注贫困生思想、心理及就业发展教育连接起来,形成完善、科学、合理的资助教育教学计划。资助前以讲解资助政策、资助金来源、资助评定条件及操作程序、诚信与感恩、已受资助学生现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等为主要内容;资助中要关注资助生的思想与心理、感恩行动及自身发展情况,并开展相应的教育项目,特别是感恩实践教育活动,鼓励资助生通过自身行动进行报恩;资助生离校前是资助教育的重点,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与心理帮扶教育、职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感恩教育也是关键。资助生离校时要再次进行必要的诚信做人、感恩于行等一系列“识恩一知恩一报恩”教育。另外,希望离校的资助生能及时反馈有关信息,或是回校开展相关报恩活动,对在校资助生进行鼓励,为学校的资助教育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希望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给予资助生更多关怀关心,形成全程育人、可持续发展的资助教育长效机制。
3.加强资助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现资助教育实践多元化
加强资助教育基地建设是推动资助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资助教育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将有关资助政策、文件、思想与心理帮教内容、就业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展示。同时,通过QQ群、微信、校讯通等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帮教及信息收集。二是加强助学基地建设,为贫困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减轻负担,养成自立自强精神,加强锻炼,提升自身,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加强义务服务基地建设,鼓励广大贫困生通过参加义工服务活动感恩报恩,如义务献血、义务劳动、慰问老人等。四是加强资助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等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资助教育活动,如诚信征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先进表彰等。
4.加强资助教育制度建设,推进资助考核标准化
资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教育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资助教育“三无”状态的主要原因。当前,高校重视资助评审条件、贫困认定标准、操作程序等,通过一系列文件或制度规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资助体系,但是,针对资助教育及考核的制度很少,如教育教学计划及安排、教育考查考核、教育考勤、教育活动登记等相关制度。另外,要注重资助教育与资助评审相结合,将贫困生教育情况列入评审标准,严格实行教育与资助并行,对于未完成教育学时的贫困生可暂缓资助。因此,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建立资助考核标准,使贫困生资助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公平、公开,使资助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有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1903
1 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高校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新加坡则认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绝不能单靠跨国企业,必须要实施创业教育以推动本地企业发展。鼓励创业,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
1.1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将成为创业的主体。然而创业者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却使创业之路曲折艰辛。对于创业者而言,传统雇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创业教育来弥补,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教育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第7条也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关心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1.2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校的扩招,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使得就业人口逐年大量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随之增加,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为了有效地疏导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必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自我就业能力,并由此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1.3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
创业活动涉及面广,需要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多面手”,掌握与创业有关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创造学、人才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大学生仅凭本专业知识以及满腔热血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完善将使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创业活动中的运行机制、应用方法、调控手段,能够将创业理论运用于创业实践。此外,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创业活动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创业机会和解决创业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创业理念指导下,学生们既注重对创业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更注重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更新,推动创业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1.4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重要来源。然而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需要一个大的飞跃。发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发创业热情,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就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避免了以前高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比如英特尔、雅虎、微软等许多美国著名高科技企业就是由大学生创业者们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都催生出一大批高校学生创办的企业,表明了高校大学生群体蕴藏着无穷的创业潜力。而创业教育能够使这种创业潜力得以充分开发,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当前,“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近两年都将创业教育列为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并由各相关司、局分头负责创业政策、创业基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工作。2012年,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计划实施工作。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地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比如团中央引入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和推广的KA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于2010年形成由团中央学校部牵头的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迅速扩大KAB项目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今,KAB项目覆盖高校已达1000多所,有850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增长到4000余人,150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接受KAB课程教育的学生超过30万人。据统计,2011年全国举办各类创业活动1.4万余场,参加学生达到365万人次,共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2001个,总面积达到了1083万平方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达到了1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