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28: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共享经济的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0引言
项目审计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而且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每个工程项目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进行审计,这是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实现建设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对石油项目而言,其工程规模大、周期长,项目审计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探讨工程项目审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保障石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建设单位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1工程项目审计分析的现状
1.1审计体系不完善
我国工程项目审计分析主要采取工程项目完成后集中审计的方式,过分注重财务审计,而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使得工程项目监督力度较小,对工程效益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同时,很多工程项目没有进行系统的审计分析,使得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交接工作迟迟无法完成,最终导致工程项目处于试运营状态或者运营的经济效益和预期相差较大。
1.2评价标准不统一
工程项目的审计分析需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我国审计分析的评价标准却存在严重缺陷。例如工程项目评价调研的程序由工程单位完成,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工程建设及运营阶段没有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和工程建设实际成本等进行定量评价,使得审计分析中出现漏项等情况;审计评价的标准不同,有的单位按照效果进行评价,有的按照效率进行评价,有的按照经济性进行评价,使得审计结果不统一。
2工程项目审计分析问题的对策
2.1完善审计分析体系
完善的审计分析体系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参照依据,并且可以发挥审计分析工作对石油工程的监督作用,降低石油工程的浪费情况。审计分析不仅仅是石油工程的财务结果进行审计,而且需要对石油工程项目过程进行审计,并通过前期的铺垫工作,缩短审计分析工作的时间,使其不会影响石油工程的正常运行。审计分析工作中需要规范完善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在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质量控制的准则对审计机构进行规范,提高审计分析的质量,降低审计分析的风险;在审计内容方面,需要制定审计准则、实施公告、规范办法和规范指南等,要求审计人员遵照执行,保证审计分析后的各个事项不存在重大舞弊与错误行为等。
2.2统一审计评价标准
石油工程项目的类型比较多,每个类型需要有相应的审计分析校准,管理部门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特点,明确工程审计分析的评价标准,便于审计人员依据标准进行审计,降低误差出现的概率,使石油工程项目建设在监督管理中进行。同时,由于不同审计主体在法律地位、职责权限、审计内容和审计职能和机构独立性等方面各需相同,所以其适用的审计规范也不相同。从被审计单位所有制形式分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等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各不相同,其审计要求也不同,适用的审计规范也不一样。例如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在《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则需要各种专门审计规范等。
2.3健全审计分析方法
审计分析方法关系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所以在工程项目审计中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审计分析方法。审计分析方法主要有:①审查复核法。审计人员依靠专业技术和审计经验,对被审计单位提供和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审查,如在核实会计记录真实性、合法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等基础上,合理进行腿短、计算和验证,然后经过理性分析及复核给出有证明力与说服力的审计结论。②对比分析法。该方法是根据已有资料,例如国家标准、政府政策法规、审计机关提供标准、其他国家标准及经验和审计人员判断标准等,与相似或者相同工程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比对。对比分析法适用于整体工程造价的审计分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明确重点审计方向,并且工程指标分类越详细,对照比对分析可靠性越高。③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逐一列出可能影响到工程经济效益的各个因素,然后依据影响的高低,将其划分为好、较好、中、较差和差等不同级别,然后计算出项目的综合评价值,确定其在经济效益中的具置。
3工程项目审计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3.1注重审计工作在项目前期的深入
审计人员需要提前介入到工程招投标中。审计人员需要认真审查招标文件,避免其出现招标范围模糊或者文件内容不完善的情况,保证招标文件的完整性与严密性。同时,审计人员需要严格审核标底,确保其价格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使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中约定承包内容更具体,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或者材料价格调整等提供给参考依据。此外,审计人员需要审查合同的完整性与严密性,对合同中的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各项条款进行把关,尤其是材料价格、计价方式、收费依据和索赔处理等均需要进行明确规定,避免甲乙双方因为合同细节理解不同而出现矛盾。审计人员在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时,需要依据不同工程类别,做好专用条款与补充条款的严密约定工作,防止出现阴阳合同,使得国家与集体利益受到损失。
3.2保证送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对每个送审的项目,审计部门都要让施工单位将结算资料进行分类装订,然后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报审。分类装订成册的结算资料内容要真实完整,不能存在补签资料的情况,这样不但可以使甲乙双方重视结算资料的整理工作,保证整理及时、资料完整,而且可以避免出现证据造假的情况。同时,建立高效协调的审计标准与造价信息的网络系统,有利于行业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实现工程造价工作的动态管理,并且送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有助于对工程项目前期与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项目管理合理规范。
3.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审计部门需要重视对审计人员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培训,帮助审计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其次,审计部门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掌握工程索赔知识,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注册造价师的考试,这样既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发展,也可以为其胜任工程审计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审计部门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制定道德准则明确审计人员对送审单位、社会和同行业者的责任,保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不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4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审计分析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工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审计分析体系、统一审计评价标准和健全审计分析方法等各项措施,做好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审计分析工作的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煊,李强,何光滔.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审计分析中的工程经济效益[J].商,2015,46:166.
[2]张逸飞,刘陈冰.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114-115.
一、什么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这一概念是由彼得.圣吉在他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率先提出的,也是其中的修炼之一,作为组织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被誉为“21世纪管理的圣经”。共同愿景的含义是指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的建立能发出一股较强的感召力,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同时遍布组织的全面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合到一起。这样的景象无疑是任何组织单位追求和期望的,此种工作、学习的氛围可展现每个成员的个人才华,形成强大的合力。
在世界级企业和组织中,他们是这样描绘他们的愿景:
1.沃尔特.迪尼斯公司:让人们快乐;2.3M公司:创造性的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3.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4.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给女性无限的机会;5.今天的索尼公司,将愿景定位在“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但20世纪50年代初,索尼追求的是“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6.今天的沃尔玛公司,将“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的企业愿景变得家喻户晓。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每个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我们想要创造什么”的图像。当这种共同愿景成为组织全体成员一种执着的追求和内心的一种强烈信念时,它就成了组织凝聚力、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二、班级如同一个组织,应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应建立共同愿景
一个高效、优秀的班级应该发挥目标效应。首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或使命,这个目标或使命通常包含在班级的班规中,他反映了班级的远大目标。相对于整个班级团队来说,小组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也很清晰明确。其次,必须有充满活力的班主任,他知道如何利用团队各个成员的力量高质量地解决问题。再次,在团队中,沟通的方式一定是开放和坦诚的,班级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发现并处理分歧。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而且小组可以做出重大决策向前推动工作。最后,高绩效团队的气氛良好,每个人以成为团队的一员为荣,做到荣辱与共。
针对高校的学生特点,班主任需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之成人、成才、成功,确立目标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适时提出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无论学生面临何种困境,班主任都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他们以美好的梦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资格当班主任。
三、班主任究竟应该如何建立共同愿景
(一)共同愿景应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上,得到学生的认同,共同愿景就层次和范围来讲,可分为班级大原景,团体小愿景和个人愿景,然而,不论何种愿景的建立,都蓄意学生个人愿景为基础,否则愿景也无从谈起。首先,在确立共同愿景前,应了解学生的个人愿景是什么。共同愿景不是个人愿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班学生的共同关切,所以,必须对学生的个人愿景进行测试,了解他们,描绘并设计班级在某一时期或某个阶段的状况。
(二)共同愿景应划分为阶段性景象,增强学生实现共同愿景的信心。
共同愿景是一个班级确立的在一定时期内所希望达到的现象,是学生为之努力的总目标。譬如学生在刚入学阶段、大二学习专业课程阶段、大三就业阶段的愿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通过阶段景象的来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共同愿景的信心,鼓舞士气,二方面强化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三)共同愿景应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人生舞台上学业有所建树,才华得以施展,情感得到尊重,这是所有个人远景都应包含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个人愿景必须鼓励和支持,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个人,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形成一种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身体力行。一个班级或一个团队,犹如一艘航行于大海中的轮船,作为这艘船的领导者,应成为何种角色,是船长还是舵手,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问题。可以说船本身就像一个组织,如果本身结构设计不合理,再高明的班主任也难以驾驭。共同愿景是班级中的师生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但对于班主任来说,这个共同愿景也应该是他的个人愿景,而且班主任的个人愿景在共同愿景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因此,为了共同愿景的实现,班主任必须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发挥“头雁”的作用。
共同愿景可集合众人的团结感,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中,可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同样,班级的共同愿景是全体学生的所想所愿,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我超越,通过班主任的带头践行,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
参考文献:
[1]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1.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国内现阶段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税金、间接费等部分,对于上述费用的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直接工程费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项目,其主要包括下列项目:
1.1人工费用
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人工费用是经济管理的基础项目,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建筑施工人员的各项费用支出,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参与施工的人员较多,其中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工种的施工人员等,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现行的定额规定进行核算。
1.2材料费用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材料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及构配件等采购中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在国内外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费用在工程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影响经济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3机械费用
为了保证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与安全,施工机械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其安装、施工作业、拆除等环节所产生的费用统称为机械费用。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对于机械费用的控制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而且要实现各类机械应用效率的最大化。
2.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策略
针对国内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普遍存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于现代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对现行的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国内施工企业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预算控制作为其基本项目之一,预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必须保证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工程项目建设而开展和进行。预算控制贯穿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施工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的重要条件。在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中,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客观的预算控制方案,而且要组织相应的管理机构。
2.2加强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进度与经济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工期延长的现象,则会增加项目建设的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进而影响到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中,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施工企业的自身资金、技术、管理力量等,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各工种施工人员、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并且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管。
2.3强化工程经济管理体系建设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强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经济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并且依据其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为了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力度,施工企业还要注重管理层、作业层之间的分离与合作,并且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这样不但避免了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漏洞与不规范行为,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管理活动的严格监督和约束。
2.4不断完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国内施工企业在进行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时,由于缺乏经济管理的经验,而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效果,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其中主要包括:委派会计主管、预算管理、授权与资金控制等基本项目。施工企业要积极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全体人员自觉参加到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对于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5加强成本考核
随着现代工程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成本控制理念的广泛应用,都有效促进了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进行。大型工程项目的成本考核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对于阶段性经济管理工作成果项目的系统评价与总结。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成本考核贯穿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但要对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进行系统、客观的检查、分析、总结与评价,而且要全面检验经济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企业必须提升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而且要将其作为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来常抓不懈。为了有效提升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施工企业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经济管理策略的改革与完善,进而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朝晖,赵宏利.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中的经济管理[J]. 国外建材科技,2008(1):45-47.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二、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分析
自我国开始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方针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最为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这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断投身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对于基层企业而言,积极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重要意义:一方面,不断推动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基层企业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从而将企业发展推向新高度[1]。以此实现我国各大基层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不断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次,不断推动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实现对于企业内部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仅有实现员工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保障员工的服务意识,从而在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团队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其主要发展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这便使得基层企业在具体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在导致员工思想水平发展不一致的同时,使得企业的发展缺乏有利的价值观,最终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由此不断拘束着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
在基层企业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活动中,主题内容过于肤浅、重于形式、轻于内涵。受现代各类消极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基层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员工无法有效继承发扬我国勤劳吃苦的优秀道德品质,反之,安于现状玩忽职守的思想更为受到基层员工的喜爱。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基层企业更为需要不断加强开展相关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实现企业以及员工的共同发展。
党建思想政治建设的队伍力量过于薄弱。众所周知,整体与部分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我们只有有效实现整体与部分的共同发展,最终才能有效推动整体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在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队伍建设的重要性[2]。然而在现阶段的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工作过于繁琐,所以导致许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深入基层,由此导致整个队伍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不仅不利于实现基层员工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保障整个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四、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创新作为实践发展的不竭源泉与动力,我们仅有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才能有效推动我国有关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就其主要创新型路径而言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针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首先,可以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具体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发展企业具体实践活动的同时,不仅能有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更能不断推动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进程。其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只有有效实现员工的发展才能不断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进步,所以无论是企业经济发展还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有关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于实现每一个员工的发展[3]。最后,更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性活动,以此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并且可以在开展业余活动的同时积极为员工传输相关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此增加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最终实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其次,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辅科学技术办法,加强对于思想工作的改进。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形式加强基层企业对于自身企业文化的宣传,以此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对于自身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由此不断推动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以蛇吞象的公司并购类型与以往常见并购模式的比较
1. 与传统并购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公司并购类型从实力对比上讲主要有两类,一是优势大企业兼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长期资不抵债的小企业,使得小企业或者起死回生或者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大企业也可以借助于小企业的人才、市场资源、特色项目等获得整体发展层次的提升,可谓各得其所;二是两个势均力敌的企业主体自愿达成了合并协议,并获得了双方全体股东绝对多数的通过进而走向强强联合,短期内获得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在和其他共同竞争对手的较量中获得更加有力的话语权。
如果我们以收购方的主观意图分析之,可以得知又可以分为善意收购与恶意收购,通常情况下的收购都是市场主体自愿协商一致的结果,是企业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正常生死存亡,但是个别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打击对手,抢占其他企业提供的基础服务,而实施恶意收购行为,例如,英伟达公司(NVIDIA)把台湾宇力公司(ULI)收购,导致劲敌冶天公司生产芯片组的南桥部分被截断,造成了冶天公司主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直接影响了冶天公司公司的预期盈利收入。
纵观本次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案,我们无法将其强行塞入这大类传统的分类方式。首先,从实力上,超微公司自身并不具备吞并冶天公司的能力,因为两家公司的规模、营业额、品牌知名度等商业要素互有所长,且高达50多亿美元的收购成本,超微公司自身只能提供大约一半,而有25亿美元的巨额款项是通过贷款方式获得的,所以我们只能已蛇吞象来形容这种独特的兼并方式。其次,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也不属于恶意收购或称“敌意收购”,因为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并没有造成向NVIDIA收购ULI那样导致竞争对手的上游产品供应链条断裂,而且无论是超微公司在计算机处理器市场的占有率还是冶天公司在显卡市场的占有率都明显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收购并不足以导致新的垄断,况且从政策法规角度,已经获得了美国反垄断调查委员会的批准,故不属于敌意收购。
2. 与传统并购模式的联系
虽然我们不能把这桩并购案归入强强联合或大吃小的类型范畴,也达不到敌意收购的标准,但是通过分析超微公司的市场策略可以得知,我们可以用企业的“横向、纵向一体化或集团化”产品整合或集约增长的并购分类模式相对应,超微公司通过收购冶天公司获得了宝贵的GPU和主板芯片组设计实例,可以通过走“3A平台”的产品整合道路,提高电脑整机硬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既有利于自己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升,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优质的套餐产品,所以说与谁都有好处,同时超微公司获得了支持其计算机处理器产品的配套产业链,让主板芯片的控制权不在成为超微公司的噩梦,降低了NVIDIA或INTEL等其他竞争对手敌意收购其他基础厂商而造成的供货中断或者商业机密泄露的可能。
二、经济法学视角论本类并购的是非成败
1. 收购失败论——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整一年,市值缩水到50亿美元
公司设立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公司虽然有自己的人格,但是从本质上依然是股东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那么这么大规模的市值缩水到底要让谁来买单?公司、决策者还是股东自身?一些愤怒的投资者把怨气直指那次所谓“失败”的收购案,但这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这种迫切关注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合理要求自身利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到2007年11月底,超微公司的市值远远低于一年以前。
2. 收购成功论——GPU+计算机处理器双收,超微公司扭亏为盈利润达2.57亿
战略家的眼光总是超乎常规的创造者企业并购的神话,在短短几年暂时亏损后,超微公司出现了奇迹般的业绩增长,而且通用计算技术把以前高高在上的竞争者抛在了脑后,引领了新技术革新浪潮,这充分证实了上市公司收购确实需要全面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暂时的亏损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低成本支出,当然是为了以后的高回报!根据201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超微公司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各项指标也都高于分析师此前的预计。
3. 不以暂时成败论英雄,该种模式实际上是收购方的长远战略投资
该种收购模式有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加速度的提升和发展潜力的充实,为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驱使超微公司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冶天公司:
第一,品牌优势的积聚和科技人才的发掘。我们知道企业品牌是维系企业发展的无形战略资源,高等级的品牌知名度代表了高水平的市场认可度,无疑会吸引众多的客户资源和上下游营销渠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缩短盈利周期。而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更凸显了人的创造力在推动一个企业发扎方面的战略价值!如果直接把一个优秀的团队拿过来进行整体的直接利用,要比单个人通过长期磨合然后达到的“整合”成本低廉的多,见效也快,所以在企业收购中,人才的要素不仅以个别人的形式被发掘,而且更深层次上是以整个团队的发掘为典型。
第二,技术融合加深和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竞争压力。超微公司虽然多年前就已经涉足板卡制造领域,却是一直都是在低端发展,该公司试图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高端板卡制造业,但成效很低,再加上几乎陌生的市场认可度,让超微公司自家的主板和显卡远不如其他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客观,这样就催生了超微公司借助兼并其他企业驶入快车道的念头。所以超微公司在收购冶天公司的同时,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冶天公司足以匹敌任何竞争对手的世界级顶端的核心技术。超微公司已经成功的收够了冶天公司的全部股份,这也就代表超微公司已经成功的收购了冶天公司能成为世界顶级板卡制造商的核心技术。
第三,营销网络的构建和纵深扩张的需要。说到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超威公司除了想要冶天公司的核心技术之外,更看重的是冶天公司的品牌价值。通过对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著名品牌的收购,可以提升自己本国的品牌效益。
三、蛇吞象之争可以休矣
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以后,很多人认为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是蛇吞象,超威公司无法保证超威公司本身的正常运营的同时,让本公司扭亏转赢,甚至会降低冶天公司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市场竞争力。但是冶天公司已经说明始终会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无论在哪儿都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高品质的板卡产品。不但不会降低超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增加超威公司在板卡市场和通用计算技术市场的竞争力,甚至是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收购冶天公司就把冶天公司长久以来许多的核心技术归到超威公司旗下,这样超威公司不但本身的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冶天公司和超威公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品牌,超威公司得到冶天公司的核心技术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本身的产品,而冶天公司被超威公司收购也有利于冶天公司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更好更便利的发展,而此前加拿大冶天公司收购中国上海图诚XGI公司不是想要得到梦寐以求的更多中国市场份额吗?所以无论是其股东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消费者,都会给予冶天公司更多的支持,所以超威公司在收购冶天公司以后,超威公司不但不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大大的增加超威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期带给消费者更多实惠和更多惊喜,更好实现“融聚未来”的伟大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周友苏;新证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3)03—296—02
气象观测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评估、气象服务及大气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气象探测环境是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1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现状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是农业大市,辖区内有川汇、淮阳、商水、扶沟、太康、沈丘、鹿邑、郸城、项城、黄泛区农场10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和西华1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下统一简称台站),除鹿邑、项城外,现址均为20世纪70、80年代所建。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内部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给气象探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周口各县(市、区)城区面积较2000年普遍增长2~4倍,淮阳、川汇、西华、郸城、商水5个台站建站时所处的城市郊区现在都已发展成为城区内部。从2012年10月进行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来看,全市11个基层气象台站平均得分67.1,超过90的只有黄泛区农场1个台站,被城区包围的5个台站得分均不超过60,最低为淮阳47.8。气象探测环境达不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了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了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分析、气象预报观测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2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周口市气象局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及时在规划建设部门进行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市局主要领导经常就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同地方领导协商,业务科、法规科、执法大队组成联合小组主动指导县局开展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依法制止了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全市11个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平均得分仍从2007年的70.5下降到2012年的67.1,近一半的台站不得不通过迁站来根本改善气象探测环境。
2.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困难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是经济发展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过于注重项目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忽视了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困难。
2.2 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的足够重视,工作经验和办法可能有所欠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是十分到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们对气象的关注集中于气象预报和服务,对气象探测的接触却很少,认识不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致使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2.3 城市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标准是由气象部门按照科学要求制订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要求和保护范围有更充分的认识。城市规划是由规划建设部门制订的,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出现矛盾。
2.4 气象部门自身的执法能力有限气象事业属于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服务是其基本属性,在群众心目中很难具有政府直属单位管理的权威性。另外,周口市气象局执法机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虽然对执法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规范了执法程序,但自身执法力量仍然过于薄弱,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对策
3.1 积极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和专项规划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备案是气象事业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标准划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城乡规划的具体体现,是保护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法定依据。
3.1.1 及时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台站的类别、地理位置、观测项目、探测设施、保护标准、保护范围、禁止内容、观测场地平面图等向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保、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备案。备案后,气象部门还应当与规划建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每年联系1~2次,以便全面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规划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1.2 认真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没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经批准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经当地气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3.2 健全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日常运行工作机制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注重人员上培训,提高执法质量。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列入气象观测业务的重要内容,实行日常动态管理,做到经常查看台站周边情况,发展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应及时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查明情况。问题严重时,必须上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行政许可审批时,还应特别注意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对探测环境构成危害的,不予核准防雷装置设计;对已经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不予办理防雷装置峻工验收手续。
3.3 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规范科学文明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制止各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1)对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同意,也未取得规划建设部门行政许可,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单独或联合规划建设部门一同查处,责令其改正。
(2)对于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同意,规划建设部门已经公示还未批准的建设工程,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第一时间书面向地方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行文说明情况,要求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必要时,可申请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行政函告当地人民政府。这一点,非常重要。基层气象主管机构必须经常留意探测环境周围的变化情况,经常留意当地主要媒体对于台站周围的重要工程项目的前期公示。
(3)对于已通过规划建设部门批准的,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书面要求规划建设部门承担责任并予以纠正。规划建设部门不配合时,应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请求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不力时,启动气象行政执法程序。
(4)对于已造成危害气象探测环境事实的建设工程,要及时拍摄相关影像证据,聘请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到场测量相关数据。根据测量数据、相关证据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启动气象行政处罚。同时,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人大,加大政府干预和人大监督力度,
3.4 不断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要经常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当地主要媒体宣传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在各级气象门户网站上设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栏。要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机,在城市繁华地带举办气象法制展板,积极向群众宣传,并邀请地方领导参观,提高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及时宣传一些成功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案件。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形成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
众所周知,大数据商业价值巨大。但是中国大数据的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主要的困难在大数据的分散,具有价值的数据大部分集中在政府内部。分散的数据无法帮助企业和民众拿到具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实现大数据的商业变现。政府开放共享数据是中国大数据商业价值应用的重中之重。2016年1月11日,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指出,目前数据资源无法共享已成为阻碍质检发展的瓶颈问题,现在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数据资源虽然丰富,但信息系统彼此割裂,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僵尸数据”。
一、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最先推动数据开放的国家是美国。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同年,美国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2011年,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8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组织,目前已拓展至全球70多个国家。2013年,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签署了《开放数据》,并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按照和技术附件要求来进一步向公众开放可机读的政府数据。
二、推进质检数据开放共享的意义
近些年在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等全新信息技术的影响冲击下,数据开放共享运动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第二次政府再造,在推动政府管理、服务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凡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大数据使得原来存在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差、文化差、知识差、能力差正在逐步消除,政府数据开放在开放内容及开放方式上均得到大幅革新。
作为社会生产服务领域的专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质检系统拥有的数据涵盖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通关业务、卫生检疫监管、动植物检疫监管、检验监管、进出口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执法监督等进出口、民生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推进质检数据开放共享,将具有深刻的政治及社会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新构建与民众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公众对质检的信任从质检数据开放与共享开始,数据开放共享,并进一步兑现承诺有利于增强信任,是真正建立开放型、服务型、现代型政府的开始。
(二)推动质检行业建设。以往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和保护数据的做法会使政府在面对大规模而复杂的数据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借助大数据挖掘促进参与质量监督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质检工作决策科学化,借助大数据共享实现质检行业信息化从条块分割走向协同合作,从封闭迈向开放,实现全国各级质检部门与社会的直接互动和沟通,让公众更加深入、及时地了解质检行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国的质量监督管理和质检行业本身建设。
(三)推动行业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据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开放政府数据每年仅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消费品、电力和石油等7个行业,就可给全球带来超过3万亿美元的新增价值,并显著提升就业能力。质检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可公开高价值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涵盖范围广、数据类型多、来源多样化和数据量大且和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质检数据开放共享进一步赋权于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使其分享原本由质检独占的治理权力,在规范企业生产、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实现政府数据由权益转化为效益。
三、区分数据开放共享和信息公开
质检门户网站和质检数据开放与应用共享平台是质检行业两大信息服务门户,分别承担质检系统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共享功能。
(一)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的目的不同。信息公开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目的是打造透明政府。而数据开放是满足公众的使用权,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消费,支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二)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的内容不同。信息公开公开的是大家都能够看得懂的信息,是质检系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是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比如政策法规、公告通知和抽查报告等。而数据开放的是数据集,是质检系统依据其职能在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共性和基础性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生产生活需要且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一些数据,比如质量安全、质量技术基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数据。
(三)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的使用主体不同。信息公开的使用主体多是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需要了解政府办事流程或相关政策的企业或个人。而数据开放的使用主体主要聚焦于那些通过获取数据,直接进行使用或从事各种服务开发的机构和个人,他们应该是各类信息服务企业和大数据专业人才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的人员等。
四、推进质检数据开放共享的路径措施
(一)完善数据开放共享的组织和领导。(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70页)数据开放共享比信息公开的难度更大,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也更多。数据开放工作的推动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在两个方面发挥统筹协调: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制订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二是要制定质检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进行保障。
(二)明确数据开放共享的边界和内容。数据开放的同时要保护隐私和公共安全。因为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开放的同时意味着要承担社会的风险。明确开放边界,把质检数据资源当作资产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梳理,对质检部门的数据持有情况做一个摸底;对数据的或非情况进行界定,确定哪些数据可以开放;确定哪些部门负责管理和开放哪些数据资源,为下一步实施数据开放工作做准备。要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民众等进行调研,了解用户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在可开放的边界范围内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确定首批开放共享的内容。依托总局业务统计分析制度,对质检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制定质检信息资源目录和共享目录。
(三)规范数据开放共享的方法和程序。搭建统一的质检数据开放与应用共享平台,加强质检大数据开发利用,各级各单位按需使用。加快整合质检系统质量安全、质量技术基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统一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根据社会使用成效和持续不断的开放需求定期更新完善资源目录和共享目录,调整开放的内容。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明确服务机构和职责、服务内容和流程,为数据使用机构及个人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其获取数据资源。
(四)加强质检数据开放共享的监督和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对数据资源开放结构的责任界定、是否收费和数据资源再利用许可等进行明确规定,使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工作有法可依。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主动开放的工作机制,保证数据开放工作有效开展。三是要引导社会再利用,形成与企业、社会良好的互动,促进数据开放和应用共享,鼓励企业和民众充分利用质检数据,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方便生活的质检信息应用系统。
(五)开展质检数据开放共享的评估和评价。一方面对数据的开放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比开放计划和实际开放情况,对比社会申请开放的需求和各单位的响应情况以及满足程度等,对质检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估促进开放。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再利用的成效进行评价,通过对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等使用群体进行调研,对数据资源的再利用成效进行评价,对质检数据开放共享工作进行总结和纠偏,以评价促进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质检大数据,将有助于在品牌建设、产业定位、精准营销、认证认可、质量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24
2016年3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其内涵上来看,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享是手段而绿色是目的,以共享经济为抓手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分享经济”,其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它的实际应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被人们所重视。
11关于共享经济内涵的相关研究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经济可以理解为素不相识的群体中以获利为目的暂时地、部分地让渡物品的使用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三类主体:分别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联系两者纽带的共享平台。郑志来认为:“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5月,美国学者Robin Chase出版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成为畅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共享就是“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即部分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享的一种经济现象。
12共享经济的定义
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总结起来,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一定的平台,使物品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换信息,从而使用者在不购买即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享有物品的使用权的经济模式。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属关系,所有权包含使用权,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物品的使用权,但是传统的物权观念下,要拥有使用权必须先拥有所有权,即先明确物品的归属才能明确物品使用主体,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用户占有他人物品使用权是一种越权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惩罚,使物品的使用范围狭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物品的所有者来讲,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物品使用权,如果物品所有者能够部分让渡物品使用权,那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使物品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社会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有形物品的生产,从而节省资源。物品所有者在让渡使用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益,物品使用者因没有购买支出也获得收益,这样在使用或者消费需求同样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支出减少,福利增长。
2共享经济实现的支撑条件
共享经济的普遍应用晚于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要基于以下外部条件。
21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的途径。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把市场的供求信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疑惑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解答,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网络终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与整个世界建立联系。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同样,过剩的资源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这样共享经济才能成为现实。
2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的表达形式及其转移方式。使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法在网络上已经被淘汰。这种高效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共享经济在应用中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发生变更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而实现利益平衡。
23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
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直接应用。在这个平台中,基于位置定位服务(LBS)技术明确供求方的地理区位,通过供求信息的和接收实现共享交易的撮合。一方面,闲置的以及可以共享的物质和服务信息被平台集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使用价值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也在平台中集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主动寻求目标,也可以通过系统基于一定算法条件而进行最佳的匹配与撮合。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在网络上的直接表现。
3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而不拥有。即享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使具有同类需求的人可以实现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解决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改变自工业革命以后所形成的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拉长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变经济增长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31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供求平台的建设搭建有效沟通途径,并已经在社会生活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在交通层面,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家用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但是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在满通需求的同时,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副产品。而在私家车使用中,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利用率极低。通常一辆车可满足五人的交通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却仅为一人的交通需求服务,占有了较多的交通资源却不能解决相应数量的交通需求,导致很多城市成为“堵城”。近年来出现的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有同样交通需求的用户组合在一起,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费用;除此以外,以car2go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满足个人短期用车需要,这种做法从个人来讲节省了支出,从社会来讲充分利用了资源,成为共享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2共享经济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例如,国外有定量研究表明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Martin和Shaheen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 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共享经济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质的生产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33共享经济模式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
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权观念和消费观念。在传统物权和消费观念影响下,社会成员追求的是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品质视为财富的多寡,这种观念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
而在共享模式的引导下,通过付费使用而非购买的方式解决使用权消费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样房屋、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等不再被看作财富的本身,社会成员所追求的不是对物品的所有权占有而是使用权的拥有,通过对使用权的行使而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得到使用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会带来社会生产层面的重大变革,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生产更多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治理目标。
4结论
经济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趋势,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各方面的制约,以共享经济为抓手,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近年来,通过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扶持,在国内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大量省、地级工程承包企业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海外工程。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超过700亿美元;新签合同额约900亿美元。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两者均超越了成倍增长的发展预期。
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开拓成绩喜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很多施工企业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从而导致项目出现严重亏损的案例近两年来也频频见诸报端。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过于依赖国内项目管理经验和资源,对境外工程所面对的复杂环境估计不足,缺乏整合和利用当地资源的能力。很多企业往往只关注清单中的单价是否比国内项目高,而对财务管理、施工环境、合同条款、技术规范、法律环境、商务环境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考虑不周。
笔者所在公司从2005年开始从事海外工程至今,一开始也经受过失败的教训。此后,公司针对境外工程的特点,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境外项目管理体系,确保了目前在建项目的有序经营。本文主要就项目账户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汇率风险防范等方面思考了如何搞好境外施工的财务管理。
一、账户管理
目前施工企业的境外项目主要集中于亚非拉地区,项目所在国的金融业发展普遍落后,其落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本地银行尽管收费较低,但抗风险能力较差,存在资金安全风险系数较大;二是外资银行资金安全相对更有保障,但收费相对较昂贵;三是有些国家存在外汇管制政策,使得境外项目的财务费用占总成本比重显著高于国内项目。而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同一项目只能在项目所在国开设一个账户”,这使得施工企业在项目中标前必须就当地的金融法规及各银行政策进行深度的调研,精确地测算财务成本及估算财务方面的风险。
正是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约束,以及施工项目所在国家恶劣的金融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账户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1、对于区域市场单一项目的企业通常选择项目所在国资信较好的外资知名银行作为开户银行,对于高昂的财务费用事先测算清楚,并计入合同成本,以降低系统风险;2、对于区域市场存在多个项目国别的企业在账户操作方面,通常选择在区域中心开设一个区域总账户,并在项目所在国的同一银行开设临时账户,所有业主付款均支付到区域总账户,再由总账户分拨到各项目的临时账户。
从操作效果看,第一种方式基本保障了资金的安全,但财务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的最终收益。而第二种方式既有助于企业合理调配资金,也能在与银行要价时争取更优惠的费率,从而节省财务成本。从公司业务发展的前景看,通过区域总账户实现多项目的资金管理将是未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核心步骤,前提是必须在项目所在国打开市场,形成多点市场,才有实施的基础。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境内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外汇账户,应当审核境外机构在境外合法注册成立的证明文件等开户资料。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户名应与其在境外合法注册成立的证明文件记载的名称一致。因此,对于施工企业对境外项目的账户管理,实行的是双重管理:在公司内部管理上,应实行开户审批制度。境外项目开立银行账户应提交国内公司本部审批,注明选择的开户行,币别等。杜绝境外项目在境外擅自开立账户,和除经审批账户外存在其他账户的情况,确实由于实际情况需要再增开账户的,应阐明增开理由,经过公司的审批后才能增开。在过程管理中,一定要加强与开户行之间的沟通,做到实时掌握银行政策的动态,具体实现的方式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进行跨境远程管理。除了公司内部的管理之外,境外开设的账户还受外管局的管理,施工企业定期向外管局提供银行对账单等接受外管局的监控。
二、现金流管理
国家外管政策对于境外项目的购汇业务要求的程序繁琐,而当公司暂无法实现区域总账户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境外资金的及时调配时,为避免施工项目出现因资金缺口导致工期延误等问题,针对项目的各期现金流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项目中标之后,现金流的预算管理应作为指导项目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贯穿项目施工的全程,并随着项目的进展,随时进行修正。在工程进场之初,根据施工图开展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预测的工程进度来测算各个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对整个项目的现金流入流出状况做一个全局预算。随着施工进度的开展,在每个会计期间对现金流的预算管理需顺应开展,境外项目需要公司本部从国内代购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这是影响项目乃至本部即期现金流的重要因素,因此,海外施工项目部除了提交月度现金流计划外,还需制定项目部大宗采购提前申报的管理流程,以此确保全公司的资金稳健。
在资金的支付管理上,应切实按照预算管理执行。各业务部门在预算额度内提交资金支付单据,经部门主管、分管领导、财务审核等层层把控,保证资金的支出合理有序。对于非预算内急需支付的资金,应有相应特殊流程处理,如通过信息系统报国内母公司特批,这样才能做好海外施工项目的资金支付管理。
另外在现金流管理的具体操作上,为保障海外项目的资金安全和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多采用非现金业务结算,通过采用票据支付或者网上银行支付来规避风险。
三、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境外项目资金风险中最难于预测和控制的风险。目前来看,事先防控是各企业普遍认同的理念。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要求业主支付硬通货,融资币种与结算币种统一等方法。但由于在项目谈判中,业主通常处于强势地位,无风险的合同条款往往是承包商一厢情愿的想法。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科学、合理地预测项目的采购标的物和所用币种,确定项目合理的币种需求比例,以此向业主进行要约,将有利于双方达成合作意见。同时也比单一货币更能节省汇兑成本。
笔者所在的公司,在项目谈判前对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前制定了采购计划,可能的情况下,加大当地市场的购买份额,以此确定币种需求比例,并要求业主采用本币和美金相结合的支付币种组合,这既减轻了业主的外汇负担,同时也避免了重复汇兑所造成的浪费。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进入一个海外市场后,摈弃短视的理念,通过深化市场运作,推行“本土化”经营战略等配套措施,强化企业在当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资金得以实现滚动收益,从而解决汇率风险的问题。如笔者公司在刚果(金)的市场,通过一个500万美金的项目作为切入点,经过几年的“深耕细作”,目前已发展为当地第3大工程承包商,已签约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金,不仅实现了滚动收益,也使得近年人民币大幅升值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不大。
建立国际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利用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也是海外施工项目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际国内影响汇率变动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掌握,根据国际汇率市场行情的变化,设定汇率警戒线,一旦出现国际汇率的剧烈动荡,就立刻采取相关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另外,通过预期买卖外汇等银行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防范汇率风险的发生,减少海外施工企业的损失。
四、结束语
海外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仅需要从技术上搞好工程,还需要深抓管理,特别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才能使海外施工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搞好海外项目的账户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是实现海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除此之外,海外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了一定的工程管理、项目经营、商务谈判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才能通过财务预测和规划,指导项目的经营和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