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92-03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力量,也是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到位,抵御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筹资能力有限,资金短缺成为了阻碍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大众的金融机构,拓宽小企业贷款业务这一领域,不仅是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其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首先从小企业信贷概述入手,然后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分析,发掘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出一些对国有商业银行解决小企业贷款业务问题的策略,以便促进小企业发展及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良好发展及持续经营。

一、小企业贷款概述及存在问题

小企业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对小企业发放的,用于满足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或其他合理的资金用途的贷款。小企业贷款过程的顺利进行与否不仅对小企业的资本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小企业贷款特点分析

由于小企业的规模小、固定资产比重低、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弱等经营特征,因此其具有独特的信贷需求。信贷期限上较短,所需资金多为临时性周转资金,因此对短期信贷资金需求较多;信贷额度较小,单笔所需资金通常在500万元以下;在抵押担保上缺乏土地等传统抵押物,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需求迫切;在产品种类上则个性化需求较多。小企业独特的信贷需求对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很大的调整,下面具体分析小企业信贷特点。

1.信贷需求大,信贷成本高。一般讲,小企业数量大,发展快,其业务和发展规模都处于企业快速成长期,对资金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小企业都具有发展成为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愿望与冲动,资金的短缺制约和影响了许多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然而,小企业的贷款渠道狭窄,贷款成本高。众所周知,小企业因信息透明度低、治理结构简单、抵押资源短缺、生产不确定性大和经营风险难以控制等因素,很难在直接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商业银行因贷款规模和风险等原因,设置了较高门槛,因此增加其信贷成本。

2.以短期信贷为主。小企业借贷的资金用于日常生产和支付原材料,基于小企业自身快速灵活的特点,小企业在流动资金的使用的比率上会高于大型企业。由于所需的现金流不大,所以小企业大多依赖于银行的短期借贷。

3.借贷相对困难。小企业由于盈利水平有限,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还款能力较弱等原因使得其借贷相对比较困难。在商业银行信贷方面,小企业很难靠自身实现资金融入,各类苛刻条件又进一步限制其发展。

(二)小企业贷款存在问题

1.贷款审批时效性低。一方面银行贷款申请审批时间过长,为了控制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扩大的势头,中国金融体系普遍进行了垂直化管理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将贷款管理、审批权限集中于省行或总行一级,基层授信权限上收。信息传递的链条冗长,拉长了审批流程,影响了信息反馈和沟通的及时性,进而影响了审批的时效性,无法满足小企业信贷“急”的需求。另一方面贷款期限受到限制,银行针对小企业贷款期限一般较短相对于那些中大型企业而言。不但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企业短期内还款的压力。

2.对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要求较高。抵押和担保是解决小企业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项重要机制。实际操作中,基于对小企业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的考虑,基本上都要求企业能提供第三方保证或抵押物。因为小企业大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实力薄弱,所以很难获得资质良好、实力雄厚的、符合银行准入条件的企业为其提供第三方保证,一般只能靠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目前担保公司的担保手续费率为2.5%~3%,并且大部分担保公司会要求企业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如无保证金会提高担保系数。

3.贷款的成本较高。贷款成本较高主要表现为贷款利率,贷款补偿费,补偿余额与隐藏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信贷不仅要符合内部信贷制度的规定,又要满足外部监管机构要求。

二、小企业贷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银行角度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首要因素。在安全性的驱使下,使得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的审批时效相对较长且审核较为严格。这种信贷审查标准对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和成长性比较关注,同时着眼于企业现金流的分析以确定企业经营的稳健性。这要求银行不仅要了解已经存在的风险,还要考虑贷款可能损失的风险性。可是,这种传统的信贷审查模式无法适用于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中国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行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业,行业优势并不明显;其次,小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短缺的客观现实,单纯依靠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提供的财务数据判断企业的运作状况和经营风险并不符合实际,容易对信贷决策产生误导;再次,小企业贷款具有时间短、金额少、风险高、需求急的特点,上述正规审批流程费时费力,对于双方的合作积极性都有负面作用。

(二)从小企业的角度

1.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抗压能力较差。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上的天然劣势造成其产品单一、供应链局限、经营风险难以把控,再加上大多数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法粗放简单,难以形成核心市场竞争力,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抗压能力差。可以说,贷款违约的高风险性是小企业在进行商业银行贷款时面临的主要障碍。

2.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中国小企业受企业规模、发展方式的制约,往往忽视内部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在财务制度的建设上,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规章和操作流程,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核查,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的审查困难重重。一般来说,银行对于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就是企业的财务数据,而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符合银行操作标准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造成贷款申请因不符合标准而遭到拒绝,白白浪费了可能的借款机会。

3.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等级偏低。由于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紧张的资金状况,很多小企业无法足额提供银行要求抵押物或担保条件,这使得小企业具有强烈的粉饰财务、虚增资产的动机。因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部分小企业选择铤而走险,为银行提供经过篡改的财务数据,甚至伪造财产证明,以期成功得到贷款。这种做法使得本来居高不下的银行审贷成本再一次提高,银行必须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更为细致的甄别,而一旦蒙混过关,真实的情况逐步显现,必然面临企业因过度负债而举步维艰,银行又一次承担违约损失的恶性循环。

(三)外部环境因素

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和外部担保机构的缺乏也影响了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积极性。高风险无法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得到分摊和化解,一旦小企业因经营恶化而面临违约,潜在损失全部由银行承担,这让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银行很容易选择谨慎。

三、解决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从企业角度应如何努力

1.小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效率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小企业首要任务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利润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确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在保证质量及收益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加大市场的占有份额,提高盈利水平。当然在小企业发展初期所面临的资金困难,国家也会有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如果在经营之初就在市场定位或者经营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其发展也是没有前景的。

2.小企业应完善财务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一大难题就是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小企业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可靠的财务数据,这也是造成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鼓励小企业进行财务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缓解了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风险评估和贷前审查中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大幅减少,有利于银行做出信贷决策。

3.不断提高信用意识。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与经营状况,增强诚信度。一时的弄虚作假可能使自身在短期内获得资金,但从长远看,其失去的是自身的品牌和长久的金融系统融资,因此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才能使小企业走得更远。

(二)从银行的角度应如何解决

1.充分提高认识,提升服务理念。小企业信贷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经济效益性。商业银行应从各方面增强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能力。就小企业信贷业务而言,首先应该将发展小企业信贷放在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开展,配备充足高素质信贷人员,为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2.再造高效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效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为满足小企业信贷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小企业产权结构、组织方式、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对原有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一方面如果小企业在以前的履约过程中,能按时还款付息,并且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预期风险较小的,可以在续贷的流程上可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另一方面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有区别地建立差异化的审批流程。例如对与资产质量好、财务制度健全、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行业发展前景好的小企业客户,可以适当减少审批环节,减少有权签字人的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3.建立符合小企业特点的风险控制制度。由于以前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是基于对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来的。商业银行应该考虑针对小企业风险控制制度。一是建立一套与小企业特点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在体系中,强化贷前调查中对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和量化考核,弱化对财务报表数据的依赖。二是建立一套单独的小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小企业贷款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是两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很多的风险都能在这两个环节暴露出来。所以,风险控制制度要对这两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约束,防止信贷人员的不作为或是故意替企业主隐瞒事实的情况出现。

4.拓宽风险缓释渠道,与保险公司合作分散经营风险。对于一些经营风险高,能提供抵押物,而担保公司不愿意对其提供担保或是担保额度不足的情况下,但确实有资金需求的小企业,银行可以采取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来发放贷款,以此降低风险。

5.为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国外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成功经验表明,为适应小企业特殊的融资需求必须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中国商业银行应汲取这一有益经验,设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从事小企业业务,从组织结构到操作流程,都应适合小企业信贷的特点,还要重点关注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相关的监测与贷后监督,提高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处理效率。

(三)从政府国家的角度应如何调控

1.在小企业融资方面,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开对小企业融资的限制,鼓励商业银行对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发放贷款。在财政上,可以适当拨款来降低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成本,一部分利率成本可考虑由财政贴息。真正贯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2.建立小企业信用奖惩机制。首先,要建立针对小企业信贷违约的信用惩罚机制,政府和商业银行可以共同建立针对小企业贷款违约的惩罚机制,对于信用违约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惩罚措施,如罚款、降级、税收处罚等。其次,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讲诚信、讲信用”的典型企业进行重点宣传,并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包括税收优惠、利率优待等,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和良好的信用氛围,促使更多企业加强信用意识。信用意识的建立要靠征信体系的完善、奖惩机制的健全、宣传教育的催化,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3.建立全面高效的征信系统。建立全面高效的征信系统,首先要建立管理规范的小企业信用档案记录。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方面,理想的小企业信用档案应该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有关企业的借款及还款情况。一方面,征信系统的建立,可以加强小企业信用记录,降低银行对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处理成本,提高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另一方面,信用记录使小企业的信用历史得以积累,对小企业的信贷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客观促进了小企业信用意识的产生和强化。

4.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适当放开中小银行准入制度。适应小企业需要的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已经被大量内外研究证明是小企业天然的、最佳的融资伙伴。要加快建立和发展中小型银行,并且鼓励民间资本入股现有的中小型银行,逐步实现中小型银行的民营化和股份化;要大胆探索社区银行和社区互助合作基金,为社区民营企业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通过建设适应不同层次小企业需要的中小型银行,激发银行业的竞争意识,分散聚集在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有效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均衡发展。

结语

在中国现阶段,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创新与活力的源泉,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功不可没。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及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其职能,加强财税与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提高效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商业银行也应着眼于未来不断开拓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同时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不仅可以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而且可以拓宽银行的信贷市场,实现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小企业自身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及盈利水平,树立长远的经营战略和目标,提升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自身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融资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2] 李慧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J].吉林政报,2008:116-117.

[3] 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7,(17).

[4] 纪翔,张征,宋丹雷.融资难仍是瓶颈小企业盼政策实效[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2012-07-09.

[5] 方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5).

篇2

【关键词】

民间借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民间借贷是在经济差距增加的环境中形成的,它对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加速了资金流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民间借贷也对金融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民间借贷,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益和负面影响,发挥其应有价值的同时,引导其健康发展,尽量消除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良影响,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

一、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民间借贷的发展得益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紧缩,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了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内部风险。民间借贷拥有其他很多行业无法比拟的高额利息,它虽然聚拢了大量的资金,但仍难以满足参与者的资金需求,而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管理者之一,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易引发违规操作的风险性案件。民间借贷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少违法分子利用银行业务存在的漏洞,转嫁风险,如若商业银行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中,技术手段、设备等失效是诱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民间借贷的发展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我国非法集资现象恶化,挑战了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神经。某些商业银行职员受利益的驱使,主动或被动卷入到民间借贷的利益漩涡中,其一旦出现职业道德失守,势必会造成商业银行或他人资产损失的风险。

(二)增加外部风险。信贷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其与存款成正比关系,即商业银行存款越多,则可承担的信贷业务量越大。民间借贷的出现,挤占了部分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和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压力。某些民间借贷机构正是利用商业银行的这一窘境,在缓解商业银行存款压力的同时,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民间借贷参与者以存款之名,到相关银行办理大额存单质押贷款,表面上看,此业务可以同时为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带来增长,并且以存款做贷款保证金,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业务。这对民间借贷参与者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或高利贷等形式,利用商业银行贷款赚取利益,同时还能享受银行存款利息,而需支付的仅是银行贷款利率。一旦民间借贷机构出现资金利益链断裂问题时,其向银行的贷款则无法归还,最终由银行承担风险。

(三)增加市场风险。区别于国家制定商业银行借贷价格,民间借贷利率以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为导向,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是在商业银行无力解决资金需求紧张、迫切的情况下发生的,其利率点远高于银行利率,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实施。因此,民间借贷引发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近年来,在金融市场日渐活跃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利率不断增长,提高了借贷质押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加大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除此之外,民间借贷还对社会信用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银行信用。部分企业在得不到银行信贷的情况下,把目标转向社会闲散资金,利用高回报诱导社会资金流向,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有企业不讲信用,就可能向周边蔓延,进而拖欠、逃避银行贷款,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民间借贷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对对策

结合对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影响的认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民间借贷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对策,以供参考。

(一)控制内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要紧随时代和市场发展潮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流程体系,加强职工培训,从而提高本银行的结算质量和效率。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引入了自动化智能设备,改变了传统柜台办理业务的单一模式,而只对大金额单笔网银交易进行监管,为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严格审核业务办理流程,在仔细确认客户身份之后,再提供相关服务,尽量控制网银交易等风险。针对操作风险,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内部职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制定健全的考核机制、监管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有效规范职员的操作行为,一旦发现违规,立即予以严惩,从而净化银行操作环境,控制内部风险。

(二)规避外部风险。民间借贷环境下,金融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一个企业或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增加了债务纠纷的发生频率。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管理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所处的金融环境,尽量规避外部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明确、细化风险管理目标和任务,积极配合外部监管,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在能力范围内预判风险并加以防范。商业银行需要坚定地拥护和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从而构筑坚实的风险抵御堡垒,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对信贷人进行严格审批,建立信用查询系统,全面考量申请人的还贷能力和信誉度,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存款和信贷业务。

(三)抵制市场风险。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没有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民间借贷对商业银行存款和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挤占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一定的份额。商业银行要想有效抵制民间借贷引发的市场风险,就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结构,提升本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执行货币紧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信贷市场的需求,创新发展银行信贷产品,适度调整资金的投放范围和力度,简化服务流程,让客户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办理相关业务,增强他们对银行信贷的兴趣和依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拓展自己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升存贷款办理效率和质量,积极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引导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总之,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在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民间借贷将会发挥更多的功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与日俱增。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民间借贷的发展,认真分析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找出负面影响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发挥民间借贷的价值,实现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绍译.民间借贷双刃剑[J].金融经济,2012,5

篇3

我国自互联网金融萌芽开始,其主要产品为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平台以及互联网基金的销售。从艾瑞网、网贷之家以及盈灿咨询的各项报告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互联网金融都呈现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趋势,其中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如P2P平台的坏账率居高不下,众筹行业平台自融现象严重等。因此互联网金融需要向健康、规范化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偏向于大企业,忽略了中小微企业,因此众多中小微企业成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盲区。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中小微企业的扩展,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以P2P为例,借款者向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平台根据资信状况做出评估筛选,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公布在平台之上,投资者根据投标确定是否投资。而贷款业务一直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银行的资产业务带来冲击。

在2014年前,我国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直至2015年,短期贷款大幅度下降,从2014年的336371亿元,骤减至2015年的88789亿元。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总规模影响不大,但对短期资产业务具有较大的冲击,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目前以短期融资为主。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分流了部分银行存款,用户可以将多余的资金流转入支付宝,可随时用于支付。用户利用余额宝将短期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获取收益,并且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收益率更高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宝的出现打破了商业银行独揽存款的传统,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带来冲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在持续增长,但活期存款总额的增速明显放?,且在2014年~2015年之间骤然下降,从2014年的231608亿元降至206146亿元。

但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最终依然是归流至商业银行,所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的影响并不明显,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只是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小部分,即活期存款。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结算的出现抢占了原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上的较大市场份额。如支付宝的出现,在支付宝中提现有一定的免费提现额度,支付宝间转账无需手续费,这对商业银行转账收费的中间业务带来冲击。以五大行财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证明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5年,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该项目上的收入总额呈缓慢增长趋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净利润比值相当稳定。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应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相继萎缩,都一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投入。正如上图可见,中间业务收入的利润贡献率并没有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有明显的波动,也从侧面反推说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特别剧烈。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其自身的优势抢占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同时,也不断的寻找自身的不足,努力寻求差距。

1.巩固客户基础,更新市场定位。商业银行需要各个银行之间的通力合作。从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中来看,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间依然存在着发展空间;从各个银行的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因坚持以客户为基础的策略不动摇,针对金融市场的情况重新对商业银行进行定位。

正如中国农业银行所提出的以服务巩固业务,拓宽核心客户群。农业银行在网点转型方案中提出“一点一策”,将各个分行、支行以及网点结合当地风俗、客户爱好,提出创新措施,打造农行服务品牌。

2.提高服务效率,创新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做好对策分析,不仅要从内部管理进行改善,还应该分析外部环境,更好迎接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为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搜集客户信息,加快产品更新速度,优化商业银行业务流程。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应对策略

银行的主要业务基本上可以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三个板块,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这三个板块带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资产业务应对策略。在资产业务上,信贷业务的转型与创新刻不容缓。商业银行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建立大数据体系,完善自身信贷业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拓宽市场,建立综合性信贷平台,将传统的信贷模式向电子化、自主化和跨区域化方向发展。

2.负债业务应对策略。银行的主要负债是吸收的存款,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吸收了用户小额的闲散资金,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收益。而其矛盾的源头是在于利率收益较大,在同等条件下,用户更容易选择互联网金融。

在央行调控利率的政策下,商业银行无法在利率上做出调整空间,因此商业银行要抢占市场需要重新定位思考,调整策略。商业银行可以自建支付平台,积极与电商企业合作。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市场,巩固已有的市场。

3.中间业务应对策略。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这主要原因还是客户在大额消费上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安全性问题以及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支付之中小?~支付占大多数,并享受小额消费的便捷性。商业银行从中应该重视大数据“云计算”能够大幅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技术,这不仅能够避免传统商业银行繁琐的手续流程,也能够降低客户的费用。

(二)商业银行创新方面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但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风控系统以及优良的信誉;其次,商业银行有雄厚的资金,在存贷款风险上几乎为零;再次,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专业金融人才储备,有足够应对风险与挑战的实力。

而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在整体化上以及便捷程度上与互联网金融差距较大,因此,商业银行更需要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以整体优势赢取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朝着综合化、跨界化的发展方式转变。

(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

互联网金融爆炸式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动态的关注,并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扬长避短,调整战略。

1.改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科技发展潮流。商业银行应该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并从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重新审视银行的业务。与此同时,银行业管理层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的潮流,要利用好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进行整合,敢于创新。

2.调整经营战略,互利共赢。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是新型金融创新的产物。这不仅是产品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产品间的相互之间匹配度高,操作便捷,组合式产品是未来消费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就要抓住重点,信息技术的互通性,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

3.扩大业务范围,重拾盲区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门槛较高,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取贷款。所以,中小微企业在面对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处于困境。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关注到中小微这个群体,推出便捷贷款的渠道,优化贷款模式,在保持原有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纳入发展战略。

四、结论

篇4

一、引言

危机时期,商业银行依然是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重要的金融中介。继续加大资产业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资产业务依然为银行的重要业务,利息收入依然是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比非利息收入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商业银行在未来业务发展中依然会注重资产业务和利息收入。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利息收入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

二、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2.1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中国被迫利率下调,加上市场内部真实的贷款需求减少,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对整体贷款市场带来了消极影响,而国内的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夜很难找到较低风险和较高收益的新型贷款项目,信贷供应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大大缩水,收益率也不同程度的降低。

2.2对商业银行开展存贷综合业务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商业银行业不例外,利润减低,盈利水平及能力也相应的,利差缩小,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大降低。单纯的依靠居民存款业务与银行的贷款之间的差额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能够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纷纷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展其他存贷综合业务来增加收益,例如,个人理财和个人住房贷款等新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的推出及创新,开发产异化具有高收益的存贷款新兴业务,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2.3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的定期收益率较高,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利率大大降低,较低的收益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投资获取收益的要求。加上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的影响,居民的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迫使居民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寻找其他投资手段,纷纷将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其他投资产品,导致不同程度商业银行居民存款的减少。

三、商业银行针对金融危机开展存贷业务的对策

3.1适时调整贷款结构,拓展不同领域

要由过去只重视企业贷款转向既重视企业贷款,又重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在消费信贷领域,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住宅、汽车、大型家电、留学、修缮房屋等方面,都有向商业银行申请一次性偿还或分期偿还的消费贷款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空间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周期性敏感等行业的重组。一大批更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的出现使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拥有更多的优质客户基础和业务拓展空间。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3.2调整客户结构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将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存款。对于企业优秀的大客户,他们对于贷款的需求一般是较小的,就需要在间接融资成本低时,银行可向其提高信贷资金,当直接融资成本低时,银行可以为企业直接提供咨询服务。

3.3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此,商业银行要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自身业务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开展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结束语

存款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但是也是保持银行具有资金进行贷款的重要保障,没有充足的存款根本谈不上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因此,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下,我国商业如何更好的开展自身的存贷款业务,采用更为合理的营销手段为自己增加收益,提高自身银行存款在整个市场的份额,就成为左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安明,张宗成.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3)

[2]何自云.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存贷利差比较研究[J].金融论坛.2010(09)

篇5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1)第三方支付牌照。从2011年央行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有270家企业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3家被注销)。2015年我国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263 730亿元,同比增长57.4%,预计2017年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将突破50万亿元。(2)网络借贷。不仅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网络借贷也迎来了爆发期。2015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交易规模突破8 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2%,预计至2019年突破3.7万亿元人民币。(3)网络资管。网络理财市场在余额宝之后,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2016年,除了余额宝之外,理财通、平安盈、现金快线、南方现金宝、活期通、百度百赚、添益宝、微财富存钱罐、如意宝登上了十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排行榜。2015年我国网络资管规模达到17 983亿元,同比增长57.3%,预估2016年将接近2.8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目前主要显现为分流了银行存款和借贷资金以及银行支付、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那么未来商业银行是被互联网金融颠覆还是与之共生?商业银行实施哪些发展策略才能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共赢?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贡献为:(1)区别于长期以来的颠覆还是并存之争,本文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格局具体化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2)从打造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二、 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最终结果,在国内外存在颠覆论(取代)、并存论以及工具论等不同观点。

1. 国外。国外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作用,但对于最终影响结果则有取代论和并存论之争。(1)取代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金融模式(Manuchehr Shahrokhi,2008),必将取代传统金融中介。(2)并存论。纯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无法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与服务(Furst et al.,2002),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竞争与融合并存关系(De Young,2001)。

2. 国内。国内主要存在颠覆论、并存论与工具?三种观点。(1)颠覆论。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区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吴晓求(2015)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第三种金融业态。(2)并存论。王达(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金融,而是竞争与融合并存。(3)工具论。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渠道创新;王国刚等(2015)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交易实质,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功能,只是改变了金融功能的实现方式。当然,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初期,评价有待进一步观察(刘士余,2014)。

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国内外理论界虽然持有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并存的观点,但是没有深入分析并存模式下的具体结构与关系。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全面触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但两者既不是有你无我的替代式竞争,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并行式共存,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合作中实现共赢,这种共生状态既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更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

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博迪和莫顿(2013)将金融系统按照现代金融功能理论划分为六项功能,即:资源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提供价格信息;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提供激励机制。其中,资源配置和支付结算是最基础的两大金融功能,主要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管理即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最核心的金融功能,与其他三项功能一起分别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承担。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阿里小贷、众筹融资模式、P2B模式、P2P贷款、余额宝、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网商银行等,基本集中在支付、融资、理财等领域。因此,下面重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支付、融资和理财领域的影响影响和比较优势,具体分析两者未来的关系模式。

1. 支付领域。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通过转移账户活期存款,为客户提供代办货币结算、收付、兑换等业务的金融服务,以解决人们在清偿债权债务活动中出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匹配。Fama(1980)认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于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目前商业银行借助支付中介职能,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支付中心。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中心地位的冲击,主要为:(1)第三方支付在收付、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方面挤压了商业银行市场,分流了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2)第三方支付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款流失,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转化为第三方支付已收代付的沉淀资金,分流银行沉淀资金的利差收入;(3)第三方支付带走了商业银行的庞大客户群,并为支付平台奠定了大数据分析基础。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对商业银行形成上述冲击,主要是因为其同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在支付结算方面,具有周期短、操作便捷、支付方式多样、创新能力强、支持多家银行等特点;在小额转账业务方面,操作便捷、到账及时、手续费低;在公共事业费代扣代缴业务方面,几乎支持所有银行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到柜台排队,业务不断丰富,方便客户管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反馈机制通常发挥主导作用,金融机构一旦形成某种优势或劣势,该优势或劣势就会不断自行强化,进而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中,为确保资金安全则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可以合理预测,双方的上述比较优势,将在未来支付体系中转化为马太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社会秩序,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颠覆性变化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支付中心地位和比较优势不可能自行消失或被取代。由此分析,在未来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支付功能不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也不会与互联网金融独立并存,主导模式将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状态,即第三方支付基于其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中的优势地位而专注于此类业务,商业银行则基于其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而侧重于这类业务。

2. 融资领域。融资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其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为社会公众提供融资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功能上的优势地位,主要在于能够克服借贷资金在数量和期限上的不协调、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分散和转移融资风险等问题。

目前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阿里小贷、众筹模式、P2B模式、P2P贷款等,这些网络融资模式具有交易成本较低、审批流程简单、贷款速度较快、信息更全面、产品更丰富等优势,更适合小微金融,主要冲击商业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如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另外,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的高利率吸引了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财资金造成一定影响。

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金额、期限和审批程序上比商业银行贷款更为灵活,因而对银行融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但网络融资在贷款利率和资金风险上都高于商业银行,因此冲击程度比较有限。利率低、体量大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优势,对于资信较好或有中长期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客户,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具有绝对优势。低风险是商业银行存款的优势,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具有绝对优势。而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更适合资信较低、融资规模小、资金使用期限短以及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按照与上相同的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未来的关系定位应该也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补性竞争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即二者各自基于上述比较优势,各自分层次、分对象、分等级地服务于其优势领域的客户。

3. 理财领域。商业银行通常为银行理财产品设定了较高的最低准入门槛,而将小额资金拒之门外,并且规定了较长的存续期,一般不允许中途退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流动性。

?对这些限制,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理财模式开发了若干新型理财产品,使小额资金也能享受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的收益率,并且做到了随时赎回和及时到账,提高了流动性。互联网金融在银行理财模式上的优势主要有:扩大客户群覆盖面;提供功能丰富、低成本、便捷便利的产品营销网络;推动余额资金的财富化等。其结果是互联网金融侵蚀了商业银行主渠道地位,分流了银行手续费收入,吸纳了部分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如“余额宝”,货币基金收益加上随时在线支付、小额转账取现和信用卡还款,打破了商业银行余额资金储蓄化的格律。再如陆金所理财产品,安全性与商业银行理财相当,收益率却高于商业银行理财,其结果必然是抢占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特别是年轻客户、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目前余额宝、陆金所在理财领域与商业银行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余额宝及陆金所凭借产品收益高、投资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好等优势持续争夺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而商业银行则试图通过提高理财收益、降低投资门槛等手段守护主导地位。未来当存款利率放开后,余额宝及陆金所等收益率优势将被逐步抵消,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中将逐渐由战略防御地位转为战略相持状态。由此分析,未来在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也是互补性竞争关系或者竞争性合作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降低代销费率、缩短赎回到账时间、自建综合理财网销平台等措施,同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扩大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合作,将自有的理财产品投放到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销售。换言之,在未来的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也将呈现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共生模式。

综上,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和劣势。商业银行关注大客户、大众市场、主流业务,难以满足小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由于其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金融效率,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解决金融需求的“长尾”问题,打破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但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投机风险、信息与安全风险、声誉风险、监管风险和融资成本。因此,基于比较优势和马太效应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未来格局应该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

四、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本身优势并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市场竞争力,抵御外部冲击力,以实现共生共赢的均衡状态。本文认为,有效对策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

1. 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是指以客户为中心,将感应度量、互联互通、智能洞察能力有机融入银行的业务与技术层面中,为客户提供智慧化的金融服务。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建立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既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商业银行抗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其解决方案主要为:(1)前端。银行前台需要通过多元智能技术和工具,快捷、方便和全面地获取客户信息,敏锐地洞察客户显现和潜在的金融需求。(2)中后端。银行中间环节和后台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业务决策及其处理与客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和客户服务的完美体验。(3)集成式风险管理。在前中后台转型过程中以及未来运营服务中,银行业务线、管理线和监督线进行集成式风险管理,以统一协调并高效灵活地将业务层面风险和银行层面风险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和总体风险容量之内。

2. 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了配合智能银行的功能要求,在目前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基于新旧金融业务和现行金融模式,全面提升网上银行的基础服务能力,培养业务创新能力,改造业务流程,及时完成金融产品的在线安全迁移和无缝对接,将网上银行打造为准智慧银行,即升级为集成客户体验、标准交易、战略伙伴合作与风险管理功能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的综合在线金融服务平台。

3. 一体化品牌体系。商业银行应以协同服务为出发点,以渠道融合为核心战略,推动银行网络渠道的融合发展,建立由“八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品牌体系。“八统一”,是指统一银行文化、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支持技术、统一客户体验、统一签约渠道,统一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定位,统一集成式风险管理体系。

篇6

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是否会有影响,成为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在原因,探讨紧缩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2002年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且每年新增数量不断上升。

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企业和居民大部分不愿意持有外汇,藏汇于民的政策变成了结汇于官,使得企业居民的大部分外汇都变成了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2001年外汇储备增加投入的货币中93%变成了外汇占款,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98%。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最终成为央行的资产,而央行资产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动性的增加。当前,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量、有价证券的数量都较少,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由此带来外汇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因。

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避免银行信贷过快扩张并可能由此带来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从2002年起,央行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利用窗口指导和上调基准利率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假以时日,没有一定的时间是难以到位,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升值预期将加快投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些因素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央行将实施以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扩张的货币基础仍将维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据测算,维持每年GDP增长10%、贷款增长16%、M2增长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础货币约5000亿元左右。2002年以后,外汇占款的增量已远远超过了经济金融发展所需基础货币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对冲外汇占款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02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额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础货币比上年增加分别为2871和3360亿元,2002-2006年,则分别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亿元,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货币环境仍然偏松。

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中央银行会把社会的超额储备的流动性控制在尽可能少的数量上。各国通行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使得商业银行尽可能保留最低超额准备金率。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以及特殊的准备金收益率制度,当前银行体系存在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仅是使部分超额准备金变成法定准备金,因此不会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紧缩作用。从实际运作结果来看,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存贷比不断下降,银行体系并不存在资金面紧张的问题。

由于未来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紧缩性的措施将不会影响商业银行整体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货币基础。此外,由于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为1.89%,高于超额准备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部分超额准备金转变为法定准备金,对增加银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发行对银行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对银行盈利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贷款、有价证券投资和外汇占款等三部分,2006年末,这三部分资金运用分别占资金运用总量的62%、11%和27%。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增量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央票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2003-2006年央票当年增加值占当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量分别为4.6%、22.8%和16%,央票对贷款的挤出效应趋于明显。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远低于一年期贷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对银行贷款挤出将对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而定向发行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在于抑止贷款的过快增长,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对银行盈利负面影响更大。

3、窗口指导将控制贷款过快增长态势,但对盈利的负面影响有限

2006年以来央行多次实施窗口指导,都是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过快增长。年初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召开窗口指导会议,提醒各家银行要对过快增长的信贷投放保持警惕,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银监会则明确表示所有违规违法的信贷资金都要查处。受窗口指导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将会受到控制,但由于总体上银行信贷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银行的盈利增长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4、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将有助于提高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贷款需求不会因加息而受到影响,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会因为加息而缩小。2006年央行于4月和8月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合计54个百分点,2006年1季度贷款利率为5.85%,为基准利率的1.05倍,到4季度的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升高到6.58%,为基准利率的1.08倍,4季度较1季度提高了73个基点,要明显大于贷款基准利率54个基点的提高。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仅没有因加息而缩小,反而略有扩大。

加息对于存款平均利率上调影响弱于贷款。央行数次加息没有调整活期存款的利率,仅仅提高了银行定期存款的成本,在目前存款利率存在法定上限的条件下,加息对于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的影响主要由银行定活期存款结构决定。尽管加息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扩大,可能使企业和居民选择期限更长的存款,进而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但实际上,由于居民和企业选择定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息收入,而选择活期存款是为了满足流动性需要,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才是驱动活期存款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目前股票市场火爆,企业投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加息不会降低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银行存款仍将呈现明显活期化的趋势,加息对银行存款成本影响不大。

由于加息使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但要明显低于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利差收入得到扩大。加息对宏观经济紧缩作用有限,并不足以降低信贷的增长,因此加息后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会有所提高。

5、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加大,但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随着外汇占款和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银行体系存款规模将不断增加,定向发行央票、窗口指导、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将起到抑制银行信贷扩张作用,加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信贷起到分流影响。银行体系存差规模将持续提高,存贷比趋于下降,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会增加。

2006年以来,受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央行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仍将执行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带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尽管会影响现有票据和债券的市值,但由于银行债券投资的久期只有2年左右,现有债券市值所受影响较小。但是,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会提高银行未来的债券投资收益。因此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提高,对银行资金业务收入的影响正面为主。

6、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所受负面影响有限

加息主要目的是遏制过快增长的贷款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因此不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由于央行加息主要考虑CPI上涨的因素,扣除CPI加息后客户实际利息负担不会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影响很小,加息并不会对银行贷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相反,由于加息会增加资金边际成本,降低收益率较低的企业的贷款需求,有助于银行对借款企业进一步优选,改善商业银行新增资产的质量。

综上所述,当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弊共存,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银行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不会改变;二是增加银行利差和资金业务收益率;三是有利于银行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弊端在于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对利息收入总额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不会改变银行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局面,对银行经营环境的负面影响有限。商业银行不应过分担心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应抓住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环境较为宽松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央行发行央票、窗口指导、上调利率等政策会对银行贷款增长、资金运作、资产质量、净息差和利润产生一些影响,商业银行应正视这些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以下应对准备。

1、积极调整优化存款结构,提高存款收益贡献度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同业存款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和居民存款活期化倾向。由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升,银行信贷增幅居高不下,CPI高位运行,未来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并有可能成为今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选择工具之一。在加息周期中,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越高,加息得到的收益将越大。对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抓住机遇,加快低成本活期存款业务较快发展。特别是应从强化品牌形象,加快产品开发,提升服务入手,加快企业、个人活期存款业务发展;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同业的市场营销力度,积极吸收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改善自身的存款结构,提高存款对银行收益的贡献度。

2、有针对性得加快内向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银行存款快速增长的整体趋势,但是银行的信贷扩张受窗口指导等政策影响将有所放慢,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金融脱媒使优质大企业客户,进而优质中型企业客户的贷款迅速分流,因此商业银行将长期面临资金宽裕、存贷差持续扩大的局面。在银行利差保持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取利息收入将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可加强细分市场研究,有针对性的寻找目标客户。由于国际收支顺差主要由对外部门的对外经济交往引起,对外部门的资金充裕,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使内向型企业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信贷需求将会较为迫切。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市场资金供求结构的研究,重点加快资金压力较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盈利情况良好的内向型中小企业客户信贷业务发展,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

3、大力提高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促进资金业务快速发展

篇7

关键词: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影响;建议

一、金融脱媒的含义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是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由D.D.Hester提出,Hester认为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由中间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而现在的金融体系的趋势是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就能完成的交易或者是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直接就能完成交易的体系。在国内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中,辛琪认为金融脱媒是融资直接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进行,无需经过金融中介。李亚芬认为,脱媒是指资金脱离银行,从而造成银行资金减少的运作方式。综上阐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脱媒:随着经济的发展,筹资者由原来的依靠金融中介来融资逐步变成筹资者绕过金融中介,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募集。在广义的金融脱媒中,是指筹资者和出资者绕过金融中介直接融资的现象,而在狭义的金融脱媒中,主要是指筹资人和出资人绕过商业银行进行直接融资的现象。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即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原因

(一)监管者层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该国金融脱媒的趋势,国外学者Bono、Calomiris认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当局者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而我国金融脱媒出现的原因自然也有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目前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已经包含了银行、信托、券商、保险业务。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金融脱媒现象必然加深。

(二)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如上文所述,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生的金融脱媒,就源于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因此产生了金融脱媒。德勤中国研究中心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引起短期存款利率上升,息差变小,在此期间,金融资产价格短期波动性大。因此,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将波动极大,直接融资在此期间会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率的变动将引起信贷市场的变动,进而影响到直接融资的发展,最后表现为金融脱媒。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直接融资市场,它的发展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金融脱媒,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2013年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了新三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为筹资人和出资人节约时间和交易成本,为双方都带来了便利,这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技术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也逐步提高,出资人和筹资人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来交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金融脱媒。

(五)投资者理念的转变。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时期,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主要是把钱存入银行,因此我国居民存款过去二十多年内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可供投资的渠道增多。比如投资者可以买基金、保险、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是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P2P、众筹等,投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转入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的出现。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下降。在未出现金融脱媒时,商业银行主要靠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金融脱媒的出现,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金融脱媒使得筹资者避开商业银行而转入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平台。成熟的企业可以到主板融资,高科技成长性高的企业可以去创业板融资,新三板可以使一部分企业去融资,因此,商业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数量会下降,贷款金额也下滑。商业银行存款金额下降。商业银行贷款的前提就是能够吸收存款,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的时候,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收入大部分都会存入银行。金融脱媒出现后。投资渠道的拓宽居民收入不再存入银行而转向其他投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必然会下降。这对商业银行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

(二)利息收入下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得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如上文所述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和贷款数量都下降,这必然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也下降,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更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变得更小,这更加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三)信用风险加大。在金融脱媒情况下,商业银行丧失了很多优质的贷款客户,这些优质的贷款客户可以去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来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剩下的贷款客户就变成了盈利能力一般、信用一般、还款能力也一般的客户,这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这些综合能力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客户有很大的可能会违约。

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策

(一)继续巩固原有传统业务。虽然金融脱媒冲击了存贷业务,但是这并不是说商业银行就要放弃传统业务的运行,相反,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坚持巩固原有传统业务,因为传统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即使在金融脱媒下,仍会有一部分资金比如同业资金会以存款的形式流入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巩固传统业务,这样才能立足发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下,发展中间业务应该成为商业银行首要的战略选择,应该把中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类、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所以中间业务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这样才能应对金融脱媒。

(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的崛起为各种非金融支付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网络金融创新也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上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单单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难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网络金融,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此来面对日益深化的金融脱媒。

参考文献:

[1]牛金勇.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80-82.

[3]周静.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篇8

2012年6月7月和7月6日,央行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区间也有所扩大,这意味着市场呼唤已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加速阶段,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向前迈出一大步。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存款市场特征

1.金融“脱媒”持续显现。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市场的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介地位降低,金融“脱媒”现象明显。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大额长期资金将更倾向于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信托、保险、证券等新型金融商品不断开发,部分资金从银行转至其他投资渠道。

2.价格竞争更趋激烈。从国外经验和目前我国实践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付息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特别在目前各商业银行规模扩张冲动较大的情况下,价格竞争加剧。第二次央行调息后,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的差异化开始显现,存款竞争升级,各家银行存款定价大概可分为三类:(1)5家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将1年期定期利率上调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08倍(半年期1.09倍,3个月1.1倍);活期、1年以上定期均为基准利率。(2)招行、民生、浦发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将活期、1年以内(含1年)定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1年以上定期为基准利率。(3)宁波银行、泰隆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城商行则直接将各期限存款利率上浮到顶。部分城商行还根据存款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利率(樊志刚、胡婕,2012)。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少数商业银行根据存款期限、客户结构等采取了更加精细的定价策略。

2013年2月份,交通银行各分行全线上浮各期限存款利率,意味着该行正式加入了银行业“揽储战”。尽管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业务结构以及加强金融创新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根本之策,但是在利率市场化之初,在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和存贷比不高于75%的监管要求下,一定程度的价格战仍是不可避免。

3.存款理财化特征明显。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竞争不仅停留在提高利率报价(利率上浮)的方式,存款理财化和产品化特征日益显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银行存款替代性产品,其收益率基本上是按照shibor利率确定,理财产品收益率与信托类的固定收益率并轨,已基本代表了市场化的存款成本水平(李岚,2012)。

理财产品针对不同销售起点设置不同定价,计结息方式设计灵活,同时在期限上采用非标准化期限,相比央行的标准化期限更为灵活。

3月25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业界称之为“8号文”),足已佐证银行理财业务日渐增加的分量。有报道称,2013年3月底全国理财产品余额已经超过10.4万亿元,相当于整个银行存款的12%,比2011年底增加了6万亿元。

4.存款波动性加强。由于存贷比监管、银行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基于时点的信息披露、存款人对资金价格敏感性提高、存款业态变化,以及银行业务模式和激励机制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存款波动性加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档期管理配合存款“冲时点”,亦助推存款的波动。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管理

1.密切配合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虽然在央行2012年的两次利率政策调整后,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初步形成分层定价格局,但目前商业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仍然较低。存款定价方面需传导主动负债管理思想,摆脱目前商业银行被动吸存的局面,通过各种存款产品设计和定价差别化,达到主动吸收的目的。如渣打银行对10万元及以上金额的活期、3个月、半年期和1年期存款执行1.1倍利率,而两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则采取了下浮,低于3个月定存利率(樊志刚、胡婕,2012)。

2.实施标准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定价策略。若单纯追求定价提升,必然会影响到业务规模的发展。若放弃定价管理目标,规模的增加则无法弥补总量收益的损失,与商业银行效益增长的目标相悖。定价策略要平衡好量价关系,采用标准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定价模式,既关注价格创造,又兼顾市场竞争。标准化定价模式以量价平衡为目标,挂牌利率与主要竞争对手保持一致。差别化定价模式通过提高价格灵活性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比如为不同产品设计不同定价策略,对不同期限存款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采取有效的客户分层策略等等。要转变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不仅要用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更要用服务和风险管理的优势来争取客户,构建起全新的经营模式(李岚,2012)。

3.建立有效的存款定价监测系统予以跟踪。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施“分级授权、灵活调整”等定价管理原则,有效的定价监测系统不仅是评估政策效果的主要工具,也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的必备数据基础。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存款定价实际实行情况予以跟踪,通过定期分析和效果回顾,及时调整下一步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贷款市场特征

1.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到顶。经笔者测算,贷款利率下浮30%已突破商业银行盈亏平衡点。此外,从近一年各类型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看,整体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水平,且执行下浮贷款利率的贷款占比较低。因此可认为目前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到顶。

2.银行间接融资占比下降。从贷款的角度看,“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了更多融资手段,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使用银行间接融资方式,企业获得资金可以不再向商业银行借款,而是直接发债、发行股票或者短期商业票据。2012年银行业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15.76万亿元的52.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而同期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的占比则提升10.3个百分点。

3.贷款客户结构发生变化。从国家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大客户、优质客户直接融资及议价能力较强,其贷款利率将呈下行趋势,贷款需求相对减少,收益将下降,而债券承销、现金管理、理财等需求会上升。为保持盈利增长,银行的客户结构更多向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倾斜,同时风险偏好上升,银行整体贷款风险提高。美国银行业信贷成本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0.18%,提升到70年代的0.46%。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

1.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过程。国际通行的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定价覆盖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目标盈利,并兼顾市场竞争。一笔贷款的科学定价,需要多维度的管理会计成本分摊,需要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测评体系,需要完善的内部资金计价方案。贷款定价中需考虑的参数主要包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客户让利、目标收益率等等。

较为合理的内部评级法为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提供合理的信用成本和资本分配,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合理的定价参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供合理的内部资金曲线,包括期限、流动性、期权等因素。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合理的成本分摊,准确衡量各业务的真实效益情况。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开发了RAROC定价模型,并已用于贷款业务审批的系统控制;中国建设银行开发了EVA和RAROC综合定价模型,采用标准化定价与综合定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中国银行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开发贷款定价模型,并纳入信贷审批流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陆续引进贷款风险定价管理。其中,招商银行以RAROC计算公式为建模基础,开发了产品定价管理系统。中信银行建立了基于RAROC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定价模型。

2.由产品定价向客户定价转变。依托管理会计系统,全面计量客户在银行办理的各项业务综合贡献。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指标设定回报要求,量价兼顾。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实施差别化定价策略,增加定价弹性。对于高价值客户给予充分的价格优惠,对于低价值客户则提高回报要求。

3.积极培养市场化定价能力。着手开展定价目标管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逐步完善以市场利率为基础、以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提升为前提的价格管理体系。使价格手段真正服务于银行整体战略,积极培育市场化定价能力。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应建立职责明确、授权清晰的定价管理体系,价格管理部门主要职能集中于制订价格策略和目标、研发定价模型、基准利率和转移价格等,加强对利率执行情况的监测、通报,并对前台部门给予技术支撑;业务部门负责具体信贷产品定价。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渠道实施标准定价、综合定价、差别化定价等多层次定价策略。商业银行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定价技能是当务之急,应积极探索建立基于金融市场利率、银行经营成本和回报要求的基准利率曲线,进一步推动成本、风险等核心定价参数在客户、账户层面的分解细化,积极研发整合各项业务及风险因素的综合定价测算模型。

(作者为会计师、CPA)

参考文献

[1] 张建波,文竹.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研究[J].北京:金融监管研究,2012(10).

[2] 鲁政委.利率市场化开启之后的思考[J].北京:中国金融,2012(15).

篇9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对策

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 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是否会有影响,成为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在原因,探讨紧缩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2002年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带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且每年新增数量不断上升。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企业和居民大部分不愿意持有外汇,藏汇于民的政策变成了结汇于官,使得企业居民的大部分外汇都变成了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2001年外汇储备增加投入的货币中93%变成了外汇占款,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98%。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最终成为央行的资产,而央行资产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动性的增加。当前,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量、有价证券的数量都较少,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由此带来外汇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因。

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避免银行信贷过快扩张并可能由此带来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从2002年起,央行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利用窗口指导和上调基准利率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假以时日,没有一定的时间是难以到位,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升值预期将加快投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些因素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央行将实施以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扩张的货币基础仍将维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据测算,维持每年GDP增长10%、贷款增长16%、M2增长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础货币约5000亿元左右。2002年以后,外汇占款的增量已远远超过了经济金融发展所需基础货币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对冲外汇占款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02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额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础货币比上年增加分别为2871和3360亿元,2002-2006年,则分别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亿元,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货币环境仍然偏松。

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中央银行会把社会的超额储备的流动性控制在尽可能少的数量上。各国通行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使得商业银行尽可能保留最低超额准备金率。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以及特殊的准备金收益率制度,当前银行体系存在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仅是使部分超额准备金变成法定准备金,因此不会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紧缩作用。从实际运作结果来看,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存贷比不断下降,银行体系并不存在资金面紧张的问题。

由于未来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紧缩性的措施将不会影响商业银行整体宽松的资金环境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货币基础。此外,由于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为1.89%,高于超额准备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部分超额准备金转变为法定准备金,对增加银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发行对银行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对银行盈利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贷款、有价证券投资和外汇占款等三部分, 2006年末,这三部分资金运用分别占资金运用总量的62%、11%和27%。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增量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央票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2003-2006年央票当年增加值占当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量分别为4.6%、22.8%和16%,央票对贷款的挤出效应趋于明显。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远低于一年期贷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对银行贷款挤出将对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而定向发行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在于抑止贷款的过快增长,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对银行盈利负面影响更大。

3、窗口指导将控制贷款过快增长态势,但对盈利的负面影响有限

2006年以来央行多次实施窗口指导,都是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过快增长。年初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召开窗口指导会议,提醒各家银行要对过快增长的信贷投放保持警惕,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银监会则明确表示所有违规违法的信贷资金都要查处。受窗口指导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将会受到控制,但由于总体上银行信贷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银行的盈利增长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4、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表现

金融脱媒又被称为金融非中介化,指的是资金供求双方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金融脱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脱媒指脱离所有金融部门进行资金交易,狭义的金融脱媒是指脱离银行进行资金交易,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具体来说,我国金融脱媒化现象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公众投资对象多样化,银行负债业务脱媒。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银行存款由于较低的收益率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基金信托、网络理财以及债券保险等理财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民众投资的首选,规模迅速扩张。以信托产品为例,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0.13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0.3%。同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凭借极佳的用户体验和理想的收益率迅速抢夺银行存款市场。据统计,“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预计明年可能在此基础上增长3-5倍,再加上其他网络理财产品,其对银行存款造成的分流效应日益明显。

二是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资产业务脱媒。长期以来,银行在我国的社会融资格局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通过银行获取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方式,银行贷款曾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90%以上。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脱离银行渠道寻求直接融资的现象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直接筹集资金,如截至2013年11月末,今年我国委托贷款业务规模达到2.3万亿,同比增长111.3%,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此外,民间借贷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等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速了融资的脱媒化。

三是产品营销手段网络化,银行中间业务脱媒。商业银行凭借覆盖全国各地的庞大网点优势,成为了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的最主要销售渠道。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金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联姻弱化了银行的渠道优势,基金产品绕过银行网点实现互联网直销渐成常态,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末,已有21家基金公司通过电商与网络销售平台销售基金产品。此外,保险产品销售、债券发行与销售等银行传统的业务也纷纷互联网化,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呈现脱媒的趋势。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脱媒弱化了银行社会融资中介的地位,对银行的业务和管理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是冲击银行传统业务规模。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存贷款业务及部分中间业务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大量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冲击下,银行存款将面临持续分流压力;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中的占比将不断下降;银行的网点优势将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不断减弱,越来越多的基金、保险及债券将通过网络直销。

二是改变银行现有业务结构。在金融脱媒的冲击下,银行的业务结构将或主动或被动的发生改变。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部分优质大客户贷款将逐渐被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替代,银行贷款资源将不得不向小微企业倾斜,造成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面对存款分流压力,银行将加大理财、债券等主动型负债的发展力度,改变现有银行的负债结构。

三是加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金融脱媒将从多个方面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优质大客户贷款被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将加大对风险相对更大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其次,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主动性负债业务稳定性不如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最后,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增加了银行判断客户财务风险的难度,且其他融资渠道的风险可能传导至银行,进一步加大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的本质是金融的不断发展弱化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融资形式或融资中介的功能,促进了社会融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了资金融资的效率。因此,银行应当从提升自身金融服务的效率及质量出发,积极应对金融脱媒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