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28: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儿科基础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高等教育不断的变革,中医儿科学也和其他中医临床教学一样,教与学不时会发生一些碰撞,教师如何提高自身讲授水准,适应新时代高等中医教育要求,是每个讲授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儿科教师就要立足于中医教育与儿科特色这二点,提高自身教学修养。小儿脏腑娇嫩,生机蓬勃,这种天然的学科活力与教学艺术融合就可以成为生动有趣。
2讲授者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中,之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应用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对这些基础知识不只是一般的领会理解,而需深刻体会,以便需要时信手拈来,解释分析儿科临床问题。讲授者对小儿生理病理及各个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讲解不是简单重复过去所学,而是融汇了自己多年研习及实践体会的解读。这样学生可以感同身受,不会乏味。
3讲授者要有切实的临床体会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了解掌握儿科疾病的诊疗方法。而疾病的表现千变万化,教师单凭口头和文字描述,形式单调呆板,学生有时不易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教学人员必须承担一定量的临床医疗工作,对小儿疾病的诊疗有切实体会,能够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讲授中无论理法方药哪一个环节,学生不易理解,或者需要强调,加强印象,甚至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情绪等等都可以举例引证。如一味药,一个方,一个病案,教师是亲历者,生动地描绘给学生,学生会很有兴趣。举例不仅要讲得,还要讲失,他人的弯路会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对于典型病案尤其感兴趣,教师结合课程适时提出一个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围绕病例逐步深入的提出若干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了解与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常常是学生头痛的事,教师结合临证案例会让学生轻松释疑。总之,中医儿科学这门临床学科,需要教师时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实际案例,但教师自己的亲身实践讲起来更生动,更深刻,更使学生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活动,实践中注意收集一些对教学有意义的素材,融入教学中,这也就是教学相长。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汲取信息的能力极强,甚至超过了教师的能力。如果教材的内容只是一般的常识,没有特殊之处,学生自学很容易理解,并且他们还可以通过教材以外的其他途径如教学光盘、互联网等很容易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资料。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如果仍然毫无新意地图解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可能不大。因此,有时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角色和地位,由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一个倾听者,场外指导,答疑解惑者。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激发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自学教材,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共同解决。这样就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角,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材中的幼儿急疹、风疹等疾病,很容易理解,只需记忆,就可以让学生自学,自己在网上找皮疹图片加深记忆,然后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通过这样的学与教,学生学的积极,知识理解的扎实。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力。
中医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切实保证和提高中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关系到中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在目前全国中医儿科临床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医儿科高级临床专业人才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则显得更为至关重要。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中医临床型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多年来在中医儿科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1 树立中医专业思想,培养儿科高级人才
目前在培养研究生时发现,“西化”现象日趋严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教学医院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纯中医、中药治病救人已满足不了患者和医院生存的需要。现在中医医院,尤其是在儿科病房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因此,一些研究生进入临床后发现自己的西医知识很薄弱,下很大功夫去补习西医的知识而忽略了中医辨证思维的临床运用。即使原来研究生的中医专业思想比较牢固,进入临床实习后信心也会缺失,结果造成了许多研究生“舍中求西”,在强化西医学的同时,淡化了对中医的研习。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很难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培养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生时应时刻树立中医专业思想,将中医的研习渗透到研究生临床实习的每一个环节。
1.1 临床教学查房,应注重中医辨证思维的培养 临床查房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查房言传身教地教会研究生如何与患儿及其家长打交道,如何运用中医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如何正确进行分析临床病例和解决问题;而对于临床的研究生来说,临床查房也是学习临床知识,提高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中医教学医院应规范地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标准操作,对每个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用药分析,并针对某味中药的加减进行详细讲解,以提高研究生用中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在诊治过程中观察到中医的疗效,也进一步树立了中医的信心。由于小儿皮肤薄嫩,气血的盈亏和邪气的盛衰能较敏感地在舌象上表现出来,为此本院儿科建立了小儿疾病的舌诊库,要求临床研究生能通过望舌象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正确辨证分析。通过这项基本功训练,研究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许多同学通过对舌象的分析看到了疾病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小儿望诊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
1.2 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和经典的学习 中医界历来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著作奉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历代临床实践的考验,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它们是祖国医学宝库里较早的标志性的里程碑文献。在本科学习阶段对经典著作的认识仅限于教科书,与临床实践结合还不够;进入研究生阶段,笔者认为在进一步倡导读经典的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去研习经典的内容,包括组织研究生针对经典的某些观点进行专题讨论,用经典中的理论和方药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学习经典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使研究生真正体会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疗效,提高研究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研究生学会中医的学习和思维方法[1]。
2 注重临床技能培养,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2.1 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思维水平 在研究生教学中绝大多数知识是要靠研究生自己去积累、总结和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不断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促进研究生自学、综合分析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先介绍相关的参考书目,鼓励研究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再进行探讨。通过反复的训练,要求研究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观察患者,勤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思维和诊疗水平。
2.2 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临床操作机会,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 目前对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来说临床技能训练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现阶段,由于种种新的情况和矛盾,研究生实践操作机会更是减少。《执业医师法》颁布,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出台后,使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实习医师临床操作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实习医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临床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训。针对现状,笔者要求临床研究生与带教老师一起参加值班,时刻将临床研究生当作一名临床医师进行训练,使其尽快成熟。接诊患者后,老师和研究生同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志,研究生的病志作为实习病志,导师给予认真的修改和指导;临床实践中针对一些实际问题导师都要先让研究生提出处理意见,再进行分析,切忌研究生只是一个跟随者;中医的推拿和按摩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总之,使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尽可能让其融入到临床工作的氛围中,使其时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而不是一名旁观者。
2.3 探索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跟名师学艺”模式 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中医的危机也在临床,培养名医的关键也在临床。历来临床辨证诊治思维方法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以至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经过较长或很长时间的摸索,才能逐步成熟而独立胜任工作。要吸取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可取之处,探索和建立现代“跟名师学艺”模式,组织调研名医学术成就,剖析名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让研究生领会临床思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掌握临床辨证诊治的思维方法和步骤,同时继承和发扬名医的理论与医术。
3 严把临床技能考核,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生命力在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为落实这一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加强临床研究生的各阶段考核能极大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紧迫性,是确保临床型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举措。
临床的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素质的考核。包括:工作责任心、临床反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①工作中责任心强,在医生和患者中有一定威望,能被人信得过;②思考问题灵活,遇到疑难病时考虑全面,处理急危重病时胆大心细、沉着果断;③对工作认真,对患者负责,虚心好学,不满足于现状和一技之长,而且善于总结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教训;④考核时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基本素质。由临床带教的老师进行综合评分。(2)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核。基础知识考评主要是测试研究生的知识面。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包括四大经典及中西医儿科相关基础理论;除此还应考核相关专业一般知识,如儿科常用的有关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医、药、针相互交叉渗透的多种方法和技能;同时还应考评相关的法律、心理、社科、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等知识。(3)临床技能的考核。一是中期考核,目的是对研究生经过第一阶段相关专业科室临床轮训后的临床能力进行评定,包括临床思维能力、临证诊断、治疗水平以及临床操作能力等;二是毕业考核,对研究生本专业的临床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全面考核其理论知识、临床处理患者能力、诊疗技术及临床带教能力等。考核形式分为笔试和操作两种,笔试考核内容主要是考核研究生临床常见病证理论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核常见病症的诊断、中医辨证治疗、西医急救处理方法等;操作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研究生诊疗技术的操作、病历的书写等。由儿科导师组在临床实践中期和毕业时分别进行,并作出具体的考核评价结果[2]。
4 根据儿科研究生层次的不同,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
本校儿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包括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其中有应届毕业考取的,也有工作几年后考取的,还有七年制的本硕连读研究生。各类研究生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缺点。笔者在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一特点,制定的培养计划应更具有针对性。比如,本科应届毕业考取的研究生和七年制的研究生应该注重临床实践阶段的培养,基础课后即可进入临床实践,跟随导师查房,亲自参加管理诊治患者,参加学术例会、专题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并在病例讨论中不断地训练自己阐述独到的见解;而对于已经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应鼓励他们尽早进入科研阶段,与导师和导师组共同议定研究课题及方法,尽早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今后开展高层次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3]。
5 在培养过程中建立导师组制,进一步开阔研究生思维领域
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所长,将各个专家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共同从宏观上负责指导研究生,它不仅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加强不同领域的导师之间的交流,将对学科建设大有裨益。临床研究生应掌握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知识,不但要重点学习经典课,还要学针灸推拿等相关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各家学说及病案学等课程,拓宽专业基础范围,增加专业技能,才能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每个研究生都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导师指导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随意确定选修课,创新课程选择,突破传统狭窄专业领域的范畴。
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关系到中医未来发展的工程,尤其是目前中医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的时期,临床型研究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相互交流经验,使临床型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中医儿科名医。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偷快地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出发,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理论应结合临床来讲授,书本上纯理论的内容相对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但是如果通过与临床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来介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临床图片和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讲课的同时,呈现给学生大量发育正常和发育异常的儿童图片,边分析边讲授,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公式和生理常数来区分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和异常现象,从而把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相对枯燥的内容。另外,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在授课之初提出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各论时,则可以在授课之初,给出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典型病例,针对病例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个小儿是否患病”,“有何临床表现”,“你认为诊断是什么,属哪个证型,如何治疗”等,之后再切入主题,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接受知识,并应用于临床,更容易激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使记忆中的知识印象深刻,并能够灵活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2备课充分是基础
要讲好每一节临床课,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在备课过程中作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和疑点,还要把将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及中医内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遇到与中医内科学大致相同的知识,可适当地缩短授课时间,而将讲授的重点放在介绍儿童疾病的自身特点上来。如讲授感冒一节时,对于其主要证型就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学生大多在学内科时已熟记在心,只需稍加提问即可唤起学生的记忆,应将授课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小儿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等的生理病理特点上,因为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导致小儿在患感冒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表现,提示在临床治疗儿童感冒时,应注意在解表基础上佐以化痰、消导、镇惊,才能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总之,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以及相当清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内容重点讲述。学生们在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引入现代科学知识是必需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儿科学知识也与其他学科一样,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为了使学生在今后能更快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满足社会需求,理应在中医儿科学的教授过程中,介绍一些必要的西医儿科学内容,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方面比较成熟的成果,要重点介绍推广。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除了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外,还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各种途径吸取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拓宽知识面,用以不断地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如在介绍哮喘章节时,既要介绍中医的诊疗思路,治则用药特点,治疗优势所在,还要补充介绍临床十分有用的西医对哮喘持续状态时的处理措施,以及全球性的哮喘长期规范化管理方案。讲授脾胃系统疾病的内容时,还可把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与小儿消化腺发育差、腺体分泌少、消化道肌层不发达、消化酶活力弱等西医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把握中医学理论的合理内核,使学生不感到中医理论的艰涩难懂,增加学生对中医药的学习和探讨兴趣。而且,适当介绍一些近年来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动向,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价值的素材,充实自己的信息量,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满足学生多方位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4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新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教师质量和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受应试教育、资源状况、教师观念和素质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缺乏主动、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有了改善,但一定程度上仍影响到以后学习、工作、生活和事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临床教学,我不断反思自我,总结经验,我们不仅要重视如何教,更应该重视学生如何去学。
1儿科教学方法
儿科教学有其独特性,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各科知识,更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尤其独特的特点。
1.1多媒体教学
首先,多媒体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显示了教学的个性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解决了学生在传统教学上被动学习的局面。但也存在课件内容太多,学生无所适从问题。其次,多媒体虽然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课堂中解脱出来,如果教师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组织课堂交流活动上,可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被多媒体所取代。最后,多媒体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多媒体教学往往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
1.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中医儿科学教学目的需要而引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医儿科学课堂理论教学以及临床见习中加入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能亲眼见到实际病例的难题。让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案例法教学的形式可多种多样、灵活机动,教师运用得当。可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具有更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教材,精心编写案例,因材施教。
1.3PBL教学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经诱导、探索、沟通、整合,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问题所需之综合性知识和技能。PBL教学法是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再现及应用,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医学生既掌握了满足临床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医学知识,又学习了医患关系、医社关系、医护协作关系等人文科学的知识,有利于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4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上,教师作为引导者,教师激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师承教育的缺陷
师承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优点共存的缺陷有下述3个方面。(1)限于门户之见,限制了中医药学术发展。师承教育强调学术特征个性化,容易自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而这些学术流派通过师承教育传承,逐渐形成自家门户。受此影响,师承教育易表现为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难免有失保守性和狭隘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方面的局限[1]。“师带徒”教育模式注重强化经验的继承,受到老师个人学识和经验的束缚,各承家技,知识面较窄[2]。因此其弟子临床诊治多病种、应对疑难重症的能力不足,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2)学生表现为科研能力较差。由于师承教育注重继承,在培养方式方面以记忆和模仿老师经验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思维模式难以树立,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有调查发现,临床科研是这类中医师各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与其他指标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3]。(3)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师承教育注重学习老中医经验,而老中医的知识结构老化,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减少,知识更新滞后,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相关调查发现,师带徒中医师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项指标上的得分不高[3]。这种现象也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2师承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
师承教育方式的种种弊端和缺陷,表现出其在中医教育应用中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提出了改革中医教育“师带徒”模式的必要性。
2.1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利影响,决定了师承教育模式必须改革。作为中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师承教育是不能取消和被替代的。要维持师承教育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中医教育事业发挥作用,就必须减少其对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改革减少缺陷,发挥优势。
2.2对师承教育自身完善的需要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一种教育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只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就有必要进行解决。如果对于师承教育模式的缺陷视而不见,不积极采取措施,无疑是加速师承教育模式的萎缩和消亡。师承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对于自身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3师承教育在中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几千年来,师承教育,即“师带徒”模式,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
3.1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1)中医药学的知识特点,决定了其师承教育的必要性。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医学,非常重视临床实践,即便是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也因其学术流派众多,学术特征个性化表现非常明显。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需要个性化和体验式教学辅导,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基于中医药学的这些特点,“师带徒”教学模式得以传承。近年来,有学者把中医药学归类为默会知识或者缄默知识[4]。与显性知识相比,默会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特定的过程,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潜移默化,其得以实施的最佳模式就是“师傅带徒弟”模式[5]。(2)师承教育是老中医经验继承的必经之路。中医药学的学术流派多样化,而临床经验具有个性化特征,很多著名老中医以其特异性的学术造诣获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这些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并不适合于学院教育的科班普及化传播,而更宜通过师授徒承的模式,通过师傅与徒弟长期共同的学术交流与沟通进行传承。
3.2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相辅相成
虽然师承教育的地位在中医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但仅有师承教育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必须借助学院教育才可以系统全面地推广中医药学知识,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1)学院教育有规模化和规范化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基础手段。院校教育根据“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造就了一大批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专门人才[6]。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高等院校共有46所,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达55.3万人[7]。实践证明院校教育在中医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方式。
(2)师承教育有重临床和疗效的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必要补充措施。院校教育是现代科班教育方式之一,与中医药学传统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和缄默知识特征相匹配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教学与临床相脱节,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课程设置上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不够等问题[8-9]。目前中医院校教育设计上为避免这些又出现反方面的问题,如为实现“早临床、多临床”而压缩院校教育学时,把本来是院校教育优势的地方也变成了劣势,导致中医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师承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院校教育中教学与临床相脱节的缺陷,强化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承,注重临床疗效的获取。因此,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与院校教育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4以儿科临床教学为模型,探索师承教育的创新模式
师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贯穿于整个中医药领域。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其改革方案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儿科临床教学为例,针对师承教育的缺陷,探索其改革模式,寻找合适的措施。
4.1以发展学术思想为指引
“师带徒”临床教学在继承方面优势发挥充足,但很少有导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容易形成门户之见,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东直门医院儿科在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制度性的措施,来保障师承教育的良性发展,制订了“师带徒”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始终以发展中医药学术思想为宗旨,指导儿科“师带徒”临床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以发展学术思想为宗旨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首先是从“导师”做起的,只有导师放开学术观点的束缚,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形成以发展学术思想为特点的学术风气。东直门医院儿科几代专家的传承过程,验证了这种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正确性。刘弼臣教授所创立的“少阳学说”和“从肺论治”学术思想,是在老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独创的儿科学术理论。其师孙瑾臣虽为当地名医,却不固步自封,尤其反对把弟子禁锢在自己的门派之内。刘弼臣教授师承中医儿科“臣字门学派”,以“医者意也”理论为基础,深刻突出“意”治,又继承了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五脏虚实补泻”的学术思想。尽管数百年来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存在着“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争论,刘弼臣教授却不固守旧规,从明代万密斋的观点和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的“盖少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的观点受到启发,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倡导用“少阳学说”取代“纯阳”和“稚阴稚阳”的观点。并根据北方气候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成为中医儿科“调肺派”的创始人[9]。以徐荣谦教授为代表的诸多弟子在汲取刘弼臣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并应用于小儿多种疑难杂病,取得明显疗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肺学派”。徐荣谦教授并没有在前辈的理论上停滞不前,而是秉承“学术创新”的宗旨,在东直门医院儿科近40年的儿科医、教、研工作中,根据疾病谱发展变化状况,提出“从胆论治”的理论体系,将其应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夜惊症等疑难杂病,取得很好的疗效。
4.2创造研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师承教育注重学派与门户,讲究经验传承,科研能力相对较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东直门医院儿科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在这些方面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徐荣谦教授在临床经验传授方面,改变通常以逻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运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还改革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综合评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精神;采用协同参与教学模式,如举办教学沙龙活动,注重发挥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
4.3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随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师带徒”中医教学的知识结构通常沿袭老师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容易老化,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与掌握比较滞后甚至缺乏,这也是师承教育需要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知识的快速传播促进了中医药学知识与现代知识的融合。因此,师承教育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将现代科学知识和新技术引入传统的中医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中医师能够胜任当今的医疗实践。首先,师承教育应注重与现代知识融合与贯通。网络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医生与病人沟通过程当中,需涉及很多的西医学知识,要求医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新技术,特别是在医院病房管理过程当中,掌握基本的西医学知识已成为必要。由于西医学知识需要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因此,改变“师带徒”教育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必须以院校教育为补充,以改善师承教育知识结构老化与欠缺的问题。其次,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东直门医院在徐荣谦教授的带领下,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立体、开放的教材体系,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率。组织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声像、动画编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展现疾病的发展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老中医经验继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中医教育只靠师承教育已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针对师承教育的特点和缺陷,有必要探索其改革模式,并基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传承理念,从现代临床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合适的措施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
[2]徐荣谦.培养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J].中医教育,2003,22(5):38
[3]李勇.师带徒中医师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3):93
[4]夏登杰.从缄默知识角度谈中医教育改革[J].中医教育,2008,27(5):13
[5]冯慧卿.基于默会知识理论的中医学术传承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22
[6]高彦彬,赵慧玲.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J].世界中医药,2013,8(2):139
[7]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医药年鉴.2011行政卷(精)[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53-666
[8]匡海学.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辅相成[N].健康报,2011-11-09(5)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a)-158-02
随着临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探索,运用临床病案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众多医学高等院校临床课教学的手段之一[1]。该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的方法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应关注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参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刘艳明等[2]对该校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儿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过程部分采用的模拟病案教学方法,加以变通,应用于我校中专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试验组为2008级三年制中专中西医结合(1)班80名学生,在讲授第二章常见疾病时加入病例式教学法;对照组为2008级三年制中专中西医结合(2)班75名学生,在讲授第二章常见疾病时仍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案讨论的实施步骤
1.2.1 编写病案教师精选儿科中常见的标准病案,以起到示范和指导的作用。以门诊病历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各方面的情况,及必须做的辅助检查,中医与西医的诊断,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1.2.2 学生讨论对照组与试验组都是同一个讲师任课,两组总课时相同。对照组以传统的讲授加上多媒体,试验组以传统的讲授加上多媒体再加上病例式教学。病例式教学的具体方法为:试验组每4人一组。讨论方式依据教师提供病例情况可分为:①教师只提供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体重)、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患儿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中医与西医的症状与体征),必须做的辅助检查,必须鉴别的疾病,中医与西医的治疗原则。②教师只提供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体重)、个别症状与个别体征,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患儿可能的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可能出现的其他临床表现(包括中医与西医),必须做的辅助检查,必须鉴别的疾病,中医与西医的治疗原则。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课后查资料,并将其记录整理。
1.2.3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某组学生,其他各组进行补充、讨论。教师对病案及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教师强调该病例的重点与难点,关于该病例最新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让学生反复训练、思考、讨论、查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深刻认识某种疾病,而且学会一些临床思维方法。最后,带教老师对病案及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经U检验,P
2 结果
2.1 理论考试结果
两组都采用同一试卷,教考分离,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30条,占30分;填空题10条,占10分;是非题10条,占10分;名词解释4条,占12分;问答题3条,占18分;病例分析题2条,占20分。试验组平均分为(87.50±12.30)分,对照组为(81.60±16.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病例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理论测试结果比较(x±s,分)
表2 病例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理论测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比较(x±s,分)
2.2 学生反馈意见
在教学结束后,即实习前发放教学反馈意见调查表,发放80份,回收80份(采用不记名的形式),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对病例式教学法意见调查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该教学方式,认为该方式比传统方式灵活生动,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典型病例的讨论,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
3.1 中专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情况
中专学生总体初中基础知识较差,年龄小,理解力较差,学习欠积极主动,喜欢新鲜事物。
3.2 中专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学的特点
该专业学生只有一年就要完成中西医的医学基础学科,困难很大。第二年就直接学习临床学科,儿科学内容多,包括儿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病症、时行疾病及新生儿病症。涉及疾病时都有中西医的病理,中西医的治疗。儿科学作为临床学科,实践性强,而学生又没有见习机会。第三年进入实习期,又包括内、外、妇、儿、急诊等科。所以儿科实习时间很短,儿科疾病季节性很强,学生碰到的病种更少。
3.3 中专传统教学的特点
学生没有见习机会,学生由2年的理论学习直接进入第三年的实习。教学以讲授加上多媒体为主,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一言堂,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教学效果差。
3.4 实行病例式教学的意义
通过病例式教学能解决上述弊端。通过实践和调查,病例教学法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缓解大量学生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3]。笔者也从实践中证实,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弥补了其实习时病种少的情况。所用病例是经过精心编写的,通过模拟能够像接触真实患者那样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模拟病案,将学生引入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研讨等活动强化教学[4-7],特别在实践讨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因此,学生普遍反映此种方法比单纯讲授教学有更大的收获。通过教师提供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讨论,课后查资料,使学生边实践边思考,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利用所得资料作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需做的辅助检查及进一步处理的计划。这种训练方式从实践需要出发,与日后医师的日常临床实践要求完全一致。由于选择的病种均为各系统疾病要求的重点内容,极具代表性。因此,可以与单纯课堂教学互相呼应,使学生学得更牢固,提高了教学质量。无论是从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或从个别症状与个别体征开始讨论,都要求学生运用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连贯思维,使学生早期就接受严谨、科学的临床训练,为日后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笔者认为,病例式教学法的确是一种临床技能与思维训练并重的新型教学方法,但因首次应用和尝试,故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范丽玲,杨志洪,吕翔,等.儿科病案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11):985-986.
[2]刘艳明,农光民,韦文英.模拟病案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34.
[3]周水生,余启支,高卉,等.“案例学导式”教学法的初步探讨[J].医学教育,1994,(6):31-34.
[4]袁义厘,耿桂灵.运用发展性教学方式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9):28-29.
[5]孙雪洁,柳翠凤,王晓思.模拟病案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30-31.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中医儿科学;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理论
1.1揭示学习本质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最早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是以其独特的视角,从认识论的维度深刻剖析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的本质。
1.2传统的教学思想与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很难关注到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理解和心理过程。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1-3]。故两种教学思想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方面的认识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建构主义思想的观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认知的主体;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其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好教学课程中的“组织者”“中介者”和“发现者”,起着导向的重要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改革
中医临床课程群中《中医儿科学》是比较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由于大专学制的限制,故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数不多,仍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想要完全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比较困难的。多年来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转变教学理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实践中,重新定位思考方式,尝试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自学—课堂讨论—诊疗演习(SSE)”教学模式,当学习者的潜能通过这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被挖掘出来时,就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医学生的学习、临床思维、诊疗等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1目标引导、激活思维
按照建构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SSE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病例为先导,通过学生自学、分小组讨论、模拟诊疗教学活动来进行学习。在“自学”环节中,要注意目标引导、激活思维。①明确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在《中医儿科学自学提纲》中,确定具体学习目标,以目标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如“小儿泄泻”目标:说出泄泻的概念;简述发病特点、病因病机,病及证型诊断要点,病与病、证与证鉴别要点;能对常证及常见变证进行辨证治疗,并说明本节的难点、重点。②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学生自主设计问题。教师围绕教学病例设置问题。如“小儿泄泻”案例:“在收集该患儿临床资料时四诊要点是什么?脱水症有何表现?为何小儿泄泻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变证,如何积极预防?大便常规化验的意义?小儿泄泻的中医用药特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中你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动心智,进入思维的意境,还会发现更多问题,会自主设计问题。在这个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对本身没有意义的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2.2组织讨论和问题探究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紧密结合教学病例,围绕设计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主探索交流。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享有一定的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原因并找到答案。通过讨论互动,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临床思维,课后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体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起着导向的重要作用。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其他同学尝试释疑,教师归纳。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答案。对综合性强、疑惑问题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借助具体、生动的临床例子讲清楚问题。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小儿泄泻较成人更容易发生伤阴之变证,在治疗上利小便、实大便是否导致进一步伤阴?”等问题,用临床案例来说明。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明白了在病机上如何权重虚实,在治则上如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病势上邪去则正安的含义。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此时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
2.3创设情境,诊疗演习
建构主义思想强调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在诊疗演习的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搜集临床资料的方法,自己亲自体验诊疗过程,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和临床思维方式。在“诊疗演习”环节中,注意问题的设计应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①目的性:设计的演习案例是为了学生掌握什么知识? 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突出什么重点?攻破哪个难点?因此,在设计时注意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②针对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③层次性:设计宜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使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同程度的问题。
以病例作为中心,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设计场景,把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疾病临床症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复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在操作和实践中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实现从单纯理论认知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建构的转变。如在“小儿肺系疾病”中,搜集以“咳嗽”为主诉的“上感”“支气管炎”病案各1例,教师以患者身份提出“咳嗽”主诉,学生以医生的角色来接诊。让学生学会搜集临床资料,提出诊断依据,做出诊断,拟定诊疗计划,开具处方,课后整理出规范的病历资料,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体会到全面、真实、可靠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是诊断、辨证和治疗的依据,现化检查资料和中医望、闻、问、切诊法互补。同时体会到,一样是以“咳嗽”为主诉的两个疾病,在辨证治疗时的异同。实际的案例也让学生深刻认识表证、里证及治则要点,原来一直停留在书本上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被灵活运用于案例中。
在SSE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最终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效果
我们对我校05级中医专业2个班的《中医儿科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其中3班(实验组)以SS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班(对照组)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笔试成绩及临床实习中儿科出科考试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见表1~3。表1 中医儿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表2 临床实践技能测试成绩比较 表3临床实习儿科出科考试成绩
4结语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其核心是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我们尝试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将SSE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合作学习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实践证明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当今职业教育的重点已从获取知识转向培养运用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建构主义理论符合当今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思想,对中医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学习和借鉴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对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医临床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如何培养学制短的中医大专运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类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医药的国际化有赖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推广。2010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第一批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药为建设单位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担了2012~2013两个年度的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工作,在广东省内共培训了学员逾2000人次。开展培训是推广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开展培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政策与资金支持
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有力保障,有力地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开展。国家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提出以中医药的标准化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1]。自2003年起,财政部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给予支持[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印发了《2012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13年度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基地的培训任务,同时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纳入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激发了基层医疗工作者参与培训的热情。发文将标准化项目等同于国家局级科研课题,具有激励作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4年的《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广东省中医药局在培训举办的过程当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学科交叉,保证高质量授课师资
在安排中医药标准化课程中,需要注意各类学科的交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多次的培训中,专门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专场讲授标准化基础知识。特别是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实施推广培训,既要涵盖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又要包含各科临床诊疗指南,且要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临床工作者的需求,尽可能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授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度、2013年度的培训中,分别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针灸学、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妇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风湿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受邀的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同时有丰富的标准化培训经验,获得学员们的高度肯定。
3以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院内骨干培训
我们在开展院内骨干培训时发现,集中单场次培训,耗时较长,值班医生难以参与,且不易调动积极性。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医教研工作繁忙,如何能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呢?通过摸索,发现培训采取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既可保证临床医生都有参加的机会,又能让大家可以选取感兴趣的场次,通过内需调动积极性。此方法在实践中受到欢迎及支持。2013年度的院内骨干培训中,我们共同时,培训还可以采取科室内讲小课的形式开展。在每个年度项目开展初期,医院均会派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化高级人才培训”“中医标准应用评价人员培训”等统一培训,参与培训的老师将学习的知识在科室内宣讲,在科室范围内普及基础知识,这也是分场次开展培训的另一种形式。
4运用网络信息化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开展
2012年度、2013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承办了两次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共培训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逾1400人次。由于2012年度培训反响较好,2013年度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为了让更多学员能够参加培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用了院内会议室导播系统,将主会场的音像视频连接到分会场,实现了课程同步,使分会场的学员既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又对专家的授课身临其境,获得了一致好评。受此启发,在今后的培训中还可与基层医院合作,设置基层分会场,运用远程网络授课的形式,同步开展培训,既可免除学员路途的奔波,又可更广泛地推广标准化知识。
5注重意见反馈
注重学员反馈,了解学员需求,为继续开展培训打下基础。培训结束后,及时了解学员的反馈,征集意见及需求,能有依据地调整授课内容、学科编排、进度安排,使下一次培训更有针对性,取得更佳效果。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培训中,设置了问卷调查环节,听取学员培训会后的反馈,如“您认为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如何”“您希望下1次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着重或增加哪些方面内容”“关于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您有何意见或建议”,用这种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在针对广东省内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标准化培训过程中,我们收集了逾800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90%以上的学员认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内容实用,能增进对中医药标准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拓宽工作思路。针对下一步的标准化培训,学员的主要建议是着重具体的病种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规范进行培训(如针灸、儿科保健等)。学员认为基层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标准而非制定标准,希望在省级中医医院的指导和带领下,能使标准化工作服务于基层群众,解决临床具体问题,而同时不能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才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学员反馈的建议,标准化办公室在下年度的培训工作中将作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既有标准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
6结语
“中医药标准化培训”有利于“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任务”的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同时,有多个临床科室承担了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项目。承担评价项目科室的老师接触项目初期,往往有一知半解的感觉。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培训后,他们表示理清了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及工作要点,同时对开展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起来更有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融入标准应用评价中,学以致用,印象更深刻。今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临床科室参与到标准应用评价项目中。中医药标准化是我国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一,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保障中医药质量安全、推广中医药成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要打造一个推广平台,全面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推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以及修订,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远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加强各个科室间的沟通和学习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内科学内容,还含有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促进各学科间沟通和学习,促进学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临床各学科的联合理解和联合运用。部分指南中提及的先进的实验室检查,很多医院没有此检查项目,更加需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交流。检验科能了解到某项实验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发展检验科的业务。临床科室也能了解某实验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各科室的相互协作,提高医院实验检测水平,又能提高诊疗技术。如:①甲亢的治疗,可选用抗甲亢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就一个病例而言,就需要外科、放射科、内科相互沟通,才能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②嗜铬细胞瘤,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在诊断和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外科相互参与,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3强化基础知识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临床学科内容,还含有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并能灵活运用诊断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指导治疗。临床工作中,也能促进相关科室业务开展。如:ATA甲亢指南中,诊断部分提及多种实验室检查,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的检查方法、原理、结果都难以掌握和理解。通过检验科人员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使用实验检查。深入理解各项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学生才能理解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4及时更新知识内容
目前,有部分医院、科室、相关学术会议组织相关医护人员、研究生开展指南的学习,有助于业务水品的提高和知识的及时更新。如: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目前的部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科学教材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替代治疗中,仍将甲状腺干粉列入治疗药物。但由于甲状腺干粉制剂生物效应不稳定,已不推荐使用。通过这样指南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知识。②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现在还可以看到地区医院的诊断中写到Ⅰ型糖尿病。诊断命名更改超十年了,还有地区没有更新。治疗方面每年更新,就更需要及时学习、早日运用,给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