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9:01

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篇1

在1960-1970年代,像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塞拉、莱维特、罗伯特・莫里斯以及波普等众多艺术家开始了将架上雕塑或室内雕塑引向室外公共空间的思想实验,开始了与现代主义艺术家追求功能至上所完全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他们积极寻求雕塑与大自然、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积淀的结合与重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主义规划理念下由于功能分区而产生的提供观赏或休憩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完全不同的许多极少主义雕塑本身的纪念性尺度,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设立公共艺术的概念,艺术家试图摆脱旧的模式和局限来开启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想实验,推动公共艺术以破界的姿态转化并超越自身的边界――从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样式拓展到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设施以及艺术设计及其行为等不同的层面,当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创新姿态和面貌与社会的大文化场在公共空间领域取得了思想和价值理念的链接;而当代公共艺术的破界并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颠覆与打破,它不是简单意义上从架上走向空间、从室内移植到室外的角色转换,而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流变与实践所带来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倾斜之弧》是美国著名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于1979年受美国联邦公共事业部的委托为纽约联邦广场设计的公共雕塑,并于1981年落成,这是一件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外“散置雕塑”重约73吨、长120英尺、高约12英尺的巨大拱形结构的散置雕塑互相平衡地依靠在一起,占据了联邦广场的整个宽度,将广场截为两部分。雕塑的材料是耐候钢,是在钢中加入磷、铜、铬、镍等微量元素后,使钢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可以阻碍和减缓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而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并且材料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会出现一定的锈蚀,锈蚀后会形成极为统一和稳定的色泽,这件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落成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塞拉认为:“去看就是去思考,去思考就是去看。如果你能改变人们观看的方式,就能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因此,作品没有必要被所有的人接受和喜爱,最后,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有过一个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机会。”然而在1989年进行了多次听证和讨论后,这件反向于公众期待和接受的公共雕塑不得不接受被拆除的命运,使理查德・塞拉将室内环境里的雕塑过渡到公共雕塑来试图颠覆和质疑现代主义所固有的价值和偏见的探索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倾斜之弧》进入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和批评视野的主要原因。这起公共艺术事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城市中将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从架上、馆藏中移植于后现代语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晚期现代主义手法的终结,他颠覆性的创作符合公共艺术对空间的乌托邦式的探索原则,却忽视了公共空间中各种柔性价值的判断,比如,广场对于公众的生活、视觉、心理等不同价值尺度的综合考量,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城市的空间环境、视觉环境,也是城市的文化环境,而城市文化环境是塑造公正人格的心理环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知识体系的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而不是“一个无名的物理实体的集合”;是基于开放性并以价值均衡为基本取向的“审美共同体”。因此,公共艺术一方面继续担负和传递视觉艺术的功能和美学意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还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及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和工具,其社会学意义使得公共艺术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在体现当代文化的意义的基础上与“公共空间中的人”发生联系,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扩大了的艺术功能价值属性之外,最重要的莫如其文化价值――既以艺术的介入公众精神生活,并且可以被不同的人使用以及容纳不同的活动内容的“异质性”的特征;以艺术为媒介建构人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新型关系,诸如公共艺术的生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政策中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以及多元的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等,以均衡的价值为取向的公共艺术得到政府、社会与市民的关注和欢迎,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丰富并塑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公共艺术是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和设计,不如说是引发公共空间的精神、引出对于公共时空的分享,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或其它形式的公共界面之中的艺术,将公共空间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并将重点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态之上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说:“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从建筑中所获得的美感――这种美感大部分是从空间中产生的。”赛维所讲的美感并不是现代艺术的精英式的品味对公共空间所做的种种自上而下的诸如理查德・塞拉式的介入,而是强调公共艺术以均衡的价值取向对待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环境等公共艺术生态问题。其实质就是强调艺术精神、强调社会意义和物质适用性的交互存在,其典型特征就在于公共艺术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展现审美价值,而是与环境相融、以文化为支撑并同构出一个以艺术为依托的整体对话机制,依托作品在与公众的联系和互动中来呈现其精神创造,强调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多维的视角,容纳、引申公共艺术的精神创造和多元取向,发掘介入当代现实社会之内涵的可能性,凭借城市建筑环境中的不同公共界面来重视、回应、表达不同的主张和诉求。公共艺术由审美向文化多元性的转型中,伴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公共空间理论与当代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表现出公共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空间这一“现实”问题在他们观念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维度和关切度,反映在作品中就会有多元的阐释和风格表现,其形式、功能与语言折射出艺术家对人类自身以及与之息息相关问题的人文主义的文化思考和价值判断,这种努力与探索符合雅各布所讲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这在一定意义上实践并丰富了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提出的“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的思想。当代公共艺术追随现代艺术精神和实践的同时,更强调艺术背后文化与社会的关联和建构。其核心就是来引发、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社会意义,而这样的思想实验嵌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并随着公共艺术的地域和场所扩张至传统的既存权力结构之外,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量也随之扩张。作为公共艺术所栖息、立命的现代城市为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机遇和场所;反过来,“作为回报”,公共艺术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反哺”以世界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

综览公共艺术的实践和属性,可以看出,作品融入社会和生活的意义远胜于进入传统画廊或美术场馆,如果说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而成为经典,那么公共艺术则是将经典融入公众日常生活的俯仰之间。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其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等级与精英制度对待环境所特有的一系列丰富的价值缺乏公正的对待,公共艺术的实验突破了博物馆和画廊类型中艺术的静态呈现和结果而具有互动的意义,这也成为公共艺术的愿望与价值取向并由衷地改变和矫正着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以精英等级制度为表征的博物馆艺术和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艺术原则对待公共空间和环境的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价值判断。美国当代艺术家吉斯・哈林在阐释他的公共艺术创作观念时说:“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公共艺术多元价值的核心是以艺术为媒介介入公共空间;一方面建构、反思、质疑、批判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并与公众发生思想与行为方式联系的一系列互动过程中得以彰显,并在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意义,既追求艺术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实现与均衡,另一方面,正视公共艺术的功能意义,公共艺术作为建成空间中的艺术,难以忽视建筑与空间属性和功能的限定,“尺度”的判断和把握是公共艺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点与结合点,规避以理查德-塞拉为代表的激进式的公共艺术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风险,使得公共艺术名至实归。

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来讲,公共空间则是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关乎人们生存等现实问题在暴露、讨论、批判、消解的博弈中具体化、形式化的“质”的外化与显现及自身价值的均衡,也就是公共艺术的本质所在。在公共艺术的视野中,公共空间恰恰是将当代艺术家寻求独特高度与内心寻求审美理想之间,以及与它相遇时对它独特性的领悟和把握所面临的双重属性而取得价值链接的理想场域与空间界面,其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是形成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正像袁运甫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以与环境的外在形态和风格指向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比较特殊的大型化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已进入社会的大舞台,成为结构现代文明,影响人类视觉素质的重要手段。”

篇2

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传播社会思想、文化观念以及丰富视觉感官的功能。对于艺术价值的追问是美学史中的主流话题之一,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是一个新思潮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在此过程中,以美术为主体的视觉艺术成为了最具革命色彩的领域。新的艺术形式及其观念形态不断冲击、磨砺着人们固有的、既定的艺术概念,许多艺术家和批评家逐渐认识到,既有的艺术读解方式、评价体系以及展示方式等,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情境的需求,甚至有碍于艺术在更大空间中的互动交流。在一切价值关系都在剧烈升降尚未最终定位的新形势下,诸如“何谓艺术的意义”、“艺术评价的标准”、“人类的普遍价值”等方面,人们的思想未见明确,言路尚欠清晰,艺术价值问题受到了新的挑战,以不同于以往的面貌呈现在当代学人的面前。

现代艺术从印象派开始到接踵而至的野兽派、立体主义、德国表现主义、抽象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后来的波普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等。一路上,个性化和自由化因素被强调得越来越明显,而艺术的精神品质却越来越遭遇无休止的减弱。如果我们不回避问题的实质,面对现代主义的个性化踪迹,我们就会承认这样一种真实情景,由于权利的无限制的获取,个性意识随意膨胀,不可避免地导致艺术整体精神的失落,艺术价值的缩水。个人艺术时尚的漂浮,根性意识的薄弱。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话题,无论对它采取怎样的态度。它都已经以一种强大的现实呈现于我们面前,无可回避。怎样重建现当代艺术的价值,怎样判断现当代艺术的价值,实际上依然是怎样认识艺术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一、现当代艺术的个体价值

在艺术中和其他领域,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的相对价值。因此,在什么是好的艺术或坏的艺术这个问题上,人类教育中似乎尚不存在某种程度的普遍一致性。艺术中的个体价值是艺术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属性。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纯粹的个体需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二是感情舒泄的需求。自我实现就是生命个体通过全身心的努力使自身的能力体现于某一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果之中。人们通过一定努力在某种对象上留下自身能力的印迹,他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创作正是某些具有特殊主体能力的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方式。促使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第二种个体价值需求是情感舒泄。事实上,人人都有情感舒泄的需要。但由于感情的性质不同、人的主体能力不同,情感舒泄的方式也不一样。低层次的情感可以通过极简单的方式舒泄,高层次的情感则要用复杂的方式来舒泄。文学艺术正是舒泄人的高层次情感的方式之一。

现代艺术诸流派,大都强调主观的表现,强调情感、个性、自我,强调自由创造。在现代艺术家那里,创作者拥有了所有的权力,使用一切表现手段,打破所有的禁忌,跨越了所有界线,每天都在探索和征服新的领域。

抽象派的理论基础奠定者康定斯基在他的著作《论艺术里的精神》(1910)和《点・线与面》(1926)中。提出他的理论核心:艺术背离客观世界,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这新领域就建立在艺术家的“内在的需要”上,所谓“内在的需要”,是指艺术家所感到的表达精神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由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因素、时代的风格因素和纯艺术的因素所形成的。只有具备这些因素的艺术家,才具有创造性:同时也只有具备这些因素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具备形式独创的精神品质。(图1,康定斯基,《适度的飞跃》,1944年)以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为重要支撑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践的现实观念,并把现实观念与人的本能、梦、潜意识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这种美学观念不受理性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道德观念的束缚,它鼓励艺术家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原始的冲动和自由意识的释放。因此,艺术中强调无意识的发现以及偶然的结合。在西班牙天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极端复杂的体验。达利的作品在幻想的世界中显现人们不觉察的生存状态,他似乎要撕裂日常的平庸,揭示生命中真实的残酷、不安和焦虑。

在人们已经习惯地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由特殊规则和要求规定的技术操作过程时,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桑却告诉人们“现成品”艺术与规则和作者的个人技术无关。它只需要一种选择的眼光,而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过程。因此,艺术的价值首先在于思想,有了思想,一切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从而否认科学、

否认任何人为标准,而达到一种自由的艺术境界。

以上种种,显然对于现代艺术家来说。艺术活动满足了自我实现和情感舒泄的双重需要。因此。艺术对创作者而言具有自我实现和情感舒泄的双重个体价值。艺术个体价值更深层的内涵是使艺术活动主体获得精神自由。在现代艺术那里,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接受,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将活动主体引进一个非现实的想象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暂时斩断了他与现实的纯功利性联系,而是采取一种审美观照的态度对待自己面临的一切。这时,他忘掉了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利害得失。使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价值判断、情感好恶遨游于无拘无碍的精神王国之中,他的各种心理机能处于高度和谐一致的状态中,他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所难以体验的自由。

除此以外,艺术个体价值还包括形式感和某些纯私人性的因素。艺术语言自身的优美,描情状物的细腻、逼真,被描写对象的色彩、声音、小巧或雄伟的外部特征,都会在接受者心理上产生反响,使他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体验,这同样标志着一种价值的实现。

从强调艺术的个体价值出发,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趋向极端的艺术个性化和自由化,到当代艺术阶段,这种极端个性化与自由化导致了许多作品表现出与艺术文化传统格格不入的艺术面貌来,并且竭力表现出敌视人的精神因素。艺术或者艺术创作或者艺术作品,仅仅是脱离了任何实际意义和精神象征功能的代名词,一切只不过是在艺术名义之下的非艺术举动,诸如材料的简单堆积,感官的大胆暴 露,行为的没有遮拦,这一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个人化的自由行为,变成了人性层面之外的欲望发泄器官。所谓的“艺术家”在那里借着艺术的个性化之名,大吐大泻,毫无节制,把艺术当作垃圾桶,不断地制造肮脏的视觉现实。这种自我无限制地膨胀,必然会给艺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对于一个真正追求个性化和自由艺术的人来说。他绝不应该丢掉共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资源,不应该丢掉艺术本身赖以存在的精神传统,也不可能任意地抽掉艺术共同的精神内核,因此,真正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活动主体从来就具有一种给予他自由体验并因此而培养他自由精神的价值功能。这是一种塑造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的价值。它是最高层次的个体价值,它使真正的艺术获得了永久的魅力。

二、现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这种说法在现当代艺术中也不过时。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因此,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价值都必然隐含着艺术的社会价值。

现代艺术诸流派中,诸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都主张艺术反映时代的节奏和韵律:反对绘画中的传统题材,主张表现现代生活。未来派针对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在1909年《未来主义宣言》中就提出“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车框上装着巨大的管子,像是许多条蛇在爆发的呼吸……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

政治价值是最重要的艺术社会价值。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从总体上看,任何时代。任何流派的艺术都具有政治价值。一般说来,政治价值在艺术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作品中直接描写政治事件、表达政治观点。二是间接的表现方式,这类作品看上去没有描绘政治事件,也没有直接提出什么政治观点,相反,它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远离政治。

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从创作方法来看。显然侧重表现主观的强烈思想感情。但是,他的思想感情确有着社会生活的客观根源,如果没有德国法西斯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毁灭性的轰炸,恐怕也不会有这幅名作的问世。正如毕加索自己所说:“艺术家同样是一位时刻留心世界事务的人,他们可能悲痛、激动或幸福……怎能以漠然的态度超然于生活之外呢?”表现主义画家在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的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画家们用画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弱小的、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表现出对人类的怜悯和同情,但同时又表现出一种爱莫能助的情绪。诸如达达主义这样极端反叛的艺术思潮的出现也绝对不是偶然的。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整个西欧,被战争烟雾笼罩的欧洲人,看不到任何前途和希望,因此很容易滋长反对一切的虚无主义情绪。特别是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强烈的厌战情绪得不到释放,便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表示了普遍的怀疑。认为整个的当代文明都处在痉挛、腐烂和堕落状态。由于看不到社会的前途,看不到社会积极力量的生长,不知道如何行动,如何改革现实社会。便从虚无主义的观念出发。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以及不受任何法则来束缚的文学艺术。这样达达主义艺术便应运而生了。当然,在谈论艺术的政治价值时我们必须避免一种泛政治化倾向,应该承认在某些艺术作品中的确并不存有政治价值。(图2,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

伦理道德价值是艺术社会价值中又一重要方面,就存在的普遍性来说,它远远超过政治价值。人世间的好坏善恶、崇高卑下所构成的种种矛盾冲突,所导致的一幕幕悲欢离台,都是艺术创作最为关注的题材。20世纪以来,现当代艺术中有一种反道德化倾向,艺术家们都力图摆脱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着力于揭露人性的丑恶。于是出现了一大批用一般道德价值尺度很难衡量的艺术形象。与此相应。在艺术理论上也出现了反道德、反传统、反文明的口号。似乎道德价值在现当代艺术作品中不复存在了。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道德价值的丧失。相反,它正表明现当代艺术家们对一种在生活中业已轰毁的道德价值的留恋于呼唤。艺术家们竭力刻画人的自私、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这不正说明他们渴望人人互助、和平亲密的人际关系吗?他们反复描绘人们无家可归的苦恼与困惑,不正表明他们对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向往吗?许多严肃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哀、绝望、困惑,正是生活中原有道德观念的破坏与他们心底里对理想道德的向往之间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失衡的反映。因此在现当代艺术中依然具有浓厚的道德价值。

三、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探寻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经历着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巨变。从前促使艺术家产生激情的意识形态神话烟消云散了,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转型时期,这是无法质疑与躲闪的。也是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面对现实环境和强大的社会消费系统,先是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接着,商品意识广泛渗透进文化的各个领域,消费文化出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动是与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快速进程相呼应的,它基本上是一个实验和“前卫”的运动。在当下,艺术实践复杂多变,艺术迅速滋长出自己的话语方式,价值观念、思想主题、表现形态和艺术家、艺术史及理论研究已成新的多元格局。

篇3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文艺本体论的学术专著。全书除"绪论"、"结语"以外,共有6章。从体例上看,全书由两部分构成,前3章围绕本体与存在本体的关系展开,后3章是前部分的,主要研究艺术本体论的三维构成,将本体论还原为人的活感性的生成活动:在创作中表征为新体验、在作品中凝定为新形式、在解读中生成新意义。

在"绪论"中,著者认为,文艺美学本体论不仅确实存在,而且问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问题之严峻,实在是当代文艺学美学再也无法回避的。尤其是20世纪的西方文艺和美学遭遇到种种困境,使得哲思隐遁,写作成为操作,语言成为游戏,艺术成为宣泄,意义成为虚无,审美成为审丑,艺术与人生超越都成了问题。这些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的和诗学关注和,值得当代文艺学建构者反思。

第1章"本体论演进与文艺本体论嬗变著者首先指出,所谓本体指本源性存在,而本体论(Ontology)是对本体加以描述的。本体论是对人的活动与人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整体的、终极的看法,是追问生存的真理、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基。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相联系,使得本体论问题同时也成为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本体不是已成之物,而是未成之物,在本体的探求中,哲学家依据本质与存在同一的过程中对必然和自由的看法,而形成不同的本体论:古希腊"实体本体论"、中世纪"神学本体论"、近代"理性本体论"、"生命本体论"。本体论演变实现了四个转向:①由传统实在的自然绝对本体论转向人类生命本体-一个感性生命本体(即由客观世界转向人的生命世界);②由恒定不变的存在(自然、上帝)转向人的感性生成(过程、时间);③由无时间的大全转向时空之中的过程;④由客体论(必然)转向主体论(自由)。著者指出,艺术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本体论转换过程:①摹仿:古典本体论;②表现:浪漫本体论;③形式:语言本体论;④文化:批判本体论。即从摹仿外部世界的艺术,愈来愈走向本体的诗(艺术),艺术不再是去意指实在的绝对本体,而是人的活动过程的诗意显现。著者标举新艺术本体论-艺术活动价值论,这包括两个方面,即存在的实践本体论和艺术交流的价值本体论。作为活动价值本体的艺术,成为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或生成活感性的自由生命活动。艺术成为人在其感性生命活动中对世界本真价值的追询,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艺术新形式的追求。美在于生命,美是生命活动的超越性价值,艺术是生命之美的创造。艺术本体是艺术活动本体、作品本体和价值(超越)本体的统一。

第2章"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著者要追问的是,艺术本体论何以同为当代美学的核心?著者指出,人类的永恒希望是对自身加以审美直观,超越时空的限制以确立自然生命的意义。然而,人们在为这希望寻找现实的根基和实现的途径时,却受到了逻辑经验主义对本体存在的致命打击和对终极价值的消解,饱尝哲学中人非中心化的恶果,看到了理性主义与人的普遍分裂,经受了神恩坍落的茫茫无路。而艺术与人一起承担了世界对人的中心地位的打击,艺术在哲学美学的现代危机中,走向与人对话的前景。著者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艺术本体论成为当代美学核心的内在根据:现代艺术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写作何为:危机中的运思;现代语言本体论转向:从理性批判到语言批判、从人说语言到语言说人;后现代文艺本体消解论:解拆深度模式、消解意识、消蚀主体精神、消除审美距离。

第3章"艺术超越:人的审美活感性生成"。著者追问:艺术本体与人类本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通过艺术并在艺术中领悟和超越了什么?著者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存在是人的生存世界的价值确证:艺术是由人创造出来,并为了人而存在的,艺术是人超越生命有限性而获得无限性的重要中介。人作为感性的有限个体进入绝对无限的纯粹自我,需要双重超越即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时间作为有限无限关系的交点,在实在论上加以把握,时间成为生命的自身否定关系,如将艺术与时间结合起来,时间就变成一个价值论命题,成为生命自身肯定的过程。换言之,人通过艺术而追求无限,他因这种无限的追求从有限存在之中超越出来,而使这种追求本身变成了无限。艺术体验是以未来朗照现在,感性个体携带生命的全部过去和现在进入未来之中,并根据内心体验过的内在时间重新构筑出一个全新的时空(境界)。这种通过艺术审美所把握到的无限境界将感性个体引出了有限性的规定和局限性的存在,使人与世界仿佛瞬间同一,刹那凝定为永恒。这种时间超越是从有限设定无限,从个别进入绝对,通过在时间中进入整体关系而扬弃无限。而人的空间超越向度是向上升华,即以超验原则来设定世界,以一个更高的视界来反观这个世界,找到世界的本真意义,使生活世界诗意化。艺术使超越问题从时空超越转入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看法,它将人的无限追求本身无限化了。艺术作为一种超越活动,对存在与时间这一极为深刻的诗化哲学问题加以解答。艺术作为生命超越中介本体,其中介原则是生成,艺术的生存即使人朝自己的本质生成,在艺术"活感性"的生成中,开启自己本质的处境的新维’度,达到生命意义的透明性。活感性是实践的感性,是在生命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感性,是属人的感觉突破了理性的专制后达到的理性与情思统一境界的人性解放。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0104一、网络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艺术作为绘画、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小说等各种媒体传播符号的表达规则,是文化的价值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不是以求美为最高理想,而是以尽善为崇高任务[1]。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维度是价值[2]。网络艺术教育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艺术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网络文化是艺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渗透性要素。

(一)网络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新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特征

网络艺术教育是继承传统艺术教育,培养艺术能力、美感境界和综合素质,以网络艺术为媒介的系统教育活动。与普通艺术教育一样,具有通过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传播知识和道德的作用。网络艺术由于其对传统艺术几乎革命性的创新使得很快吸引了艺术届广泛的关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追求所具备的各种特性符合人类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签。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科学技术是维系和支撑网络艺术发展的核心元素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新媒体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使得网络文化传播不仅仅是网络文化价值的机械简单传递,更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兴趣、喜好等主观意向重新确定、诠释、评估网络文化价值的心理过程。

(二)网络文化价值思维方式的同构化

现代文化传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意识的分化和整合,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向文而化”,是按“人”的标准和理想展开、创造生命存在的价值。价值思维方式的同构化,是人们冲破彼此孤立与隔绝的封闭体系,共享对彼此都有价值的文化,使人们的价值意识愈来愈出现同构的现象[3]。艺术生动具体地表现着生活,整合某一社会或时代的不同文化要素,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呈现出我们所效仿或拒绝的各种样板、模式、视野和抱负。列维(Albert William Levi)曾言:当我们在体验作为“人文学科”(Humanities)的各种艺术之际,我们务必将其解释为一种需要,借此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现实状况、价值观念与奉献精神[4]。信息时代,与传统审美观不同,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对他人艺术品的欣赏。网络社会大众文化传播所建构的价值意识结构层次要比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复杂得多,其传播过程涵盖了多方互动与及时参与的动态过程,已不再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两极流动。面对机遇与挑战,现代网络艺术人应认真思考自己的使命,主动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探索发现与创作实践,在网络艺术设计活动中突出人本原则、网络文化理念和新美学思想。

二、网络艺术教育价值意识的文化建构

网络艺术教育具有时代性、综合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特点。适合网络社会发展的网络艺术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振兴中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应尽之力。

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彭述娟,等网络文化环境下艺术教育价值论浅析

(一)网络艺术教育的审美追求

网络时代下的艺术传播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艺术教育所建构的文化价值,不仅是艺术教育意义的建立、构造、积累和凝聚,更是真善美的集义、明义、知义、识义、相蕴、涵合与内化,是自我主动接受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是艺术教育所带来的启迪心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我们深入到网络文化世界的创造、积累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深入到网络文化生态体系的内部,才能研究艺术教育价值意识建构的文化过程,才能理解人的价值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全部现实性。人的价值存在,是我们说“人”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人”的理念在我们心目中做标准、做范式;做人要做“真正的人”,要符合人的标准,绝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是要体现“人的本性”――美德、智慧、自由、文明[3]。艺术的传播以网络这一载体迅速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网络,使艺术信息的传播、诠释、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来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开展了一片崭新的广阔天地。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追求虚拟现实的审美境界、追求个体真实的审美趣味、追求平民快乐的审美需求是网络艺术独具的审美追求。这些都说明,人是按照意义生活的生命存在,有意义的生活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生活、生存和遵循意义、追求意义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网络沉迷与虚拟自我的文化成因

高度的科学发展,若不以高尚的道德相配,不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根据,就会成为危害人的存在,使人在科学面前丧失主体性[5]。网络文化与人的交互作用,是人不断接受网络文化教化的过程,也是人不断发挥潜能并创造网络文化的过程。虚拟现实应用于艺术领域可以使受教育者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方面体验艺术。人有了自我感、自我意识,若无理想,若不能超越自我,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从技术的角度看,数字化推进着传统技艺的匮竭,艺术的欲望化、感官化和快餐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网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的虚拟性背离了民族魂的核心――真、善、美、诚信。经济的全球化引发对文化传统的反思,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将一个多元、异质的文化世界展现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非理性的“虚拟自我”大量涌现以及人们对网络环境的痴迷,浮躁心理引发道德信仰危机。当前网络艺术教育存在民族化网络艺术匮乏、重视技术而忽略艺术审美和非审美的灵魂、纯理论灌输、教化的偏向和人才培养受教育体制局限等问题。文化的传播路径和形式在发生巨大变化,应该正确对待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完善道德调控机制。对网络文化理想的追求应包含追求网络文化新的价值,追求更加符合自我发展的新的网络文化。

三、网络艺术教育搭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

互联网是21世纪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技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提升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文化素养搭建了更为通畅的平台。广义的网络艺术是一种渗透性艺术教育,在德、智、体、劳等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有网络艺术教育,提供了教育艺术化的条件[6]。狭义网络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数字网络艺术教学。

(一)发展网络艺术教育精心维护文化传统

人类不断进行文化创造与积累,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是其文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仅有历史个性,也有价值定向或模式化倾向。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以道德为主导,以人为本位,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已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随着网络全球化,国外的种种思想、观念、艺术等都通过网络传入,它们与中国本土文化有差异,有对立,有些还对社会主义文化有消解作用。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内化以及冲击,追逐时尚使传统价值观变成商品而被贬值,从器物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制造传播、管理体制及思想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艺术始终是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内容提供者[7]。由于环境不同,应对环境问题和解决生存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不同,文化模式及其价值体系有很大差异,因而受它影响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有差异。人的价值意识包括心理与价值观念,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并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几乎每一种传播手段,无论古今,它们深入人心的过程,往往就是它们最大限度地广泛传播传统艺术的过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非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有摩擦、交流和互渗的过程。如何既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又积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先进有益成份;既防止和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又注意传播张扬中国文化的合理性,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和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都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8]。文化模式的主要结构功能,对人的价值意识的规定性非常明显。中国的文化模式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土地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模式的主体或主导观念,是土地文化模式赋予的,其主要结构功能是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以农业为基础,故质朴厚重,绵延世泽,富于土地生命力;以宗法家庭为主体,尊祖宗、尚人伦、重感情。西方文化模式主要源于古希腊文化,充满了自由竟争的精神,是在海上贸易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孕育起来[5]。网络成为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霸权的工具,其实质、相互影响及内在联系对当前语境下中国文化应对策略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建正确的艺术教育价值观就是要重新认识艺术中的技术手段的价值,重建传统艺术的价值,深刻认识到继承对艺术的价值[2]。新媒体艺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依托现代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发展与变革,并从接受环节分析影响网络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才能适应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变化和更新,精心维护文化传统,守望好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二)传媒媒介艺术传播功能在网络艺术教育中的传播价值分析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念的建设互为表里、互为促进。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独立人格及健康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网络艺术教育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在网络社会的演变和升华。艺术保存与传播载体及加工手段的不断创新,多因素融合的动态文化心理结构的求新求变,使网络艺术教育成为人类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作为崭新的艺术形态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一支,具有无可比拟的革新冲击力,必将对传统艺术形式、传统思维定势下的艺术家以及传统艺术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媒介成功的关键就是要看与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结合是否密切,是否成功地成为传统艺术的有效传播手段[7]。传媒媒介作为面向公共空间的传播介质,在普通民众与传统艺术的联系中越来越成为支配性的力量。由于传播的技术性手段会对欣赏者产生各种影响,使媒体越来越多地直接表达对传播对象的评价,并使这些评价同时进入受众的视野[7]。我们面对网络社会的到来,要通过全面、系统、综合的教育避免肤浅说教与技术主义,不断深化对不良文化的限制与净化,从而强化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和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网络传媒介质通过互动传播的信息技术方式,使艺术教育传播主体的原有分界被模糊,互动在线方式使受教育者既是网络艺术的接受者,又是网络艺术的创造者和传送者。教育过程,简言之就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较之教学过程带有更大的复杂性。利用网络的手段,使自我的审美体验得到升华,使艺术更多地融入生活,是建构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营造完整健康的网络环境对网络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网络艺术教育实践的哲学价值思考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具有差异性、平衡性、文化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体系造就的 “网络艺术” 所产生的网络的数字化空间给艺术创作带来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和新的机遇,也给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带来巨大变化。网络环境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一种,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具有自发性与渗透性。作为理论形态的教育哲学与作为教育现实形态的教育实践之间的张力,为教育实践的持续性创新提供了动力[9]。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既是一个社会实现共同生活的价值共享方式,也是人们提高精神品质、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探寻人生意义的存在方式。教育哲学是教育实践的本质和基础[10]。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同政治、哲学、宗教等有着复杂的联系。理论研究者在80年代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反对和批判“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化”思想,价值主体是社会和集体需求,属于典型的社会本位论。90年代中期以后,提倡传统伦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向,关注个体自我实现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开始盛行。2000年以后的主流观念体现在产生了生命哲学意义的思想,如“重视情感发展和培育”“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的德育理论、生活德育、情感德育和公民德育等 [11]。20世纪60年代基于计算机及其他数字化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互联的虚拟社会,人们追求的价值不要求有明确或正确的答案,而是新的创意和美的向度。网络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当代艺术发生数字化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网络艺术教育是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统一的教育过程,是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发展变化过程。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思维、情感、感觉、知觉、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异常活跃,所以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受教育者正常心理与社会人格的扭曲,网络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受教育者价值观念发生偏移,使得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往往夸大自己的意志自由度,任意放纵自己,从而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应注重网络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高度关注网络的非理性对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影响,在注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性、反复性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网络公共秩序的意识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傅瑾. 艺术教育的价值重建[J].艺术教育,2012(1):57-60.

[3]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柯平.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石恒利.网络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傅瑾.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J].天津社会科学,2008(1):106-107.

[8]李德顺.价值论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9]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10]湛卫清. 教育哲学:教育实践的本质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7):11-13.

[11]刘艳琳等.教育哲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心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6):718-724.

Analysis of the art education value under network cultural environment

PENG Shujuana, HU Lifangb

篇5

1艺术教育道德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较好的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在认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去感知美,通过对美的认识过程提高精神和道德层级意识的不断升华。

1.1艺术教育有助于情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宣泄情绪的作用。因此,从中可以其对情操培养的肯定作用。他认为“:音乐乐调当中,每个乐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其中存在特殊的目的,可以此阿勇特殊的乐调来完成。如果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就需要采取特殊的乐调来完成,而那些具有净化作用的乐曲就能够产生一种有益的”。从中可以看出,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环境中就能产生有益的,能够起到净化心理和完善品格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育人的目的和要求。

1.2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修养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其他教育重要很多,音乐当中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被这种力量所吸引和融合,如果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就可以不断润化我们的心灵,自己的性格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生活或者学习当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在生活和自然界当中不断地去发现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当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因此,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有效融合,在艺术实践当中通过其自身的育人方式,把那些抽象化了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思想和情感得到不断升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体现

2.1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度

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外界事物艺术美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真知。艺术作品通过对那些比较鲜明和生动的形象进行揭示,从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它和只对事物的外表进行感知的感性认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艺术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让其不断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美,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对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所以,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之后,使其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提高了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水平。在具体的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心特点,把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通过一定方式运用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来,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真善美观念的价值观体系,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认知度。

2.2移情价值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扩宽作用

艺术价值的移情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受到了外界美的熏陶,这种理论在我国古代就有过论述:兴于诗。立于礼和成于乐。这是儒家教育思想对艺术教育移情价值的最早概括,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审美教育思想,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形式和相关的行为灌输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用音乐、诗歌和绘画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而起到陶冶和激发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目的。艺术作品把自然界或者生活当中的一些美的东西展示出来,给人一种视觉和内心的共鸣和享受,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就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这也是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主要体现。例如,我们在欣赏《祖国颂》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时,从作品当中就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倾听的过程中也激发出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把艺术价值中的移情价值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运用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中,并把这种价值观通过一定的美学形式展示出来,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道德情操,帮助他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知识的学习,从而树立牢固和高尚的核心价值观念。

3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主要方法

3.1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规范化之外,还要进行多种样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其相协调,因此,高校老师要首先要对教学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并且把艺术教育模式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去。

3.2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最主要的还是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高校要把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创建情景化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对相关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合力。首先,可以对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善于运用新的媒介来表达自身情感,还可以通过网络、QQ、微博等形式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播出去,让学生通过艺术美的欣赏实现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从而置身在艺术美的环境当中。其次,构建艺术服务平台。艺术服务平台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主要方式,在学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展和音乐晚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形象思维能力。最后,对校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可以通过“送文艺下乡”以艺术为主题服务基层群众,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到艺术馆、音乐厅或者歌剧院等场所来进行考察,不断让学生和艺术家、音乐家、民间艺术大师等进行接触,让大学生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在实践当中不断去认识美、发现美和践行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达到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篇6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篇7

农耕社会,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自给自足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一般来说,这时的文艺只有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没有商品价值。艺术品的社会价值客观上说是艺术品的社会效应,或者说是艺术品的意识形态效果;主观上说是艺术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辱心。艺术商品化时代赋予了社会价值新的内涵:艺术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引领社会风尚。所谓人文关怀在广义上是指对人的价值、尊严、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这是抽象的和形而上的;狭义上是指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同情,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市场形式的形成,艺术品开始拥有商品价值,从而改变了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形态。艺术家不再像以前一样,以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技巧作为唯一准则。他们在想象性地再现人与现实的关系过程中必须注意一种供求规律。艺术商品化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广泛影响,使社会各阶层与文艺之间的关系重新整合,大众通过艺术消费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对话与交流。就像鲍德里亚所说的“商品逻辑得到了普及,如今不仅支配着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幻象和冲动”。②艺术产品不单以审美产品和社会产品进入到现实生活,而且要以商品的身份“飞入寻常百姓家”。审美价值是存在于艺术形式中的美感特征,是一种非物质因素。卢卡契认为审美价值关系的异化必然导致艺术本身的异化。在古典艺术时代,艺术是社会特定阶层的私有物,欣赏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艺术家有共同经历和审美情趣的文人士大夫,而不是那些从事各种劳动的大众。艺术的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而艺术活动一旦作为生产出现,它的审美价值就不能单纯追求“意内言外”的效果,而是要符合大众化的审美趣味,从而确保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实现。艺术商品化使大众文化产品在技术的保障下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光晕,全面进入到机械复制时代。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式事实上就是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结合转变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过程。商品价值的存在,使大众文化不再像古典艺术那样单纯追求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二维平衡,而是要追求社会价值、商品价值、审美价值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制衡。商品价值既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平衡点,还是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关系的制衡点。三重价值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每一种价值就是三角形的一个边。从形式美的原则来看,类似等边三角形是符合视觉艺术规律的,而这时三重价值的表现形态是艺术生产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地说,艺术生产的三重值价的存在样态符合三角形客观规律,必然符合艺术的内在规律,也就符合三重价值的制衡原则。如果艺术生产机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那么这三种价值就会形成一个等边或者接近于等边三角形,只有这样,艺术生产各方面因素才会形成良性的互动,艺术的三重价值也能得到最佳的实现。文化市场的存在,大众文化的模式化、类型化制作有利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一般的看法认为,各种文化产业链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艺术品批量化生产必然导致艺术品的粗制滥造。其实这种想法是单纯从商品价值的负面效应来考虑问题的,并没有考虑到三重价值之间的制衡原则。从消费者方面来讲,他们喜欢审美品味高、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从生产者方面来讲,他们要顾及到社会责任和声誉等问题。从艺术品本身来讲,审美和社会价值低下,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也就不会有多少的商品价值。由此看来,艺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三重价值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可以保障艺术效果在消费性的再生产得以实现。商品价值使艺术活动真正职业化,从业者能够以此谋生。但商品价值的出现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果艺术生产者忘记了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一味追求商品价值,那么艺术的审美价值就会变成商品价值的附庸和帮凶,艺术生产的三重价值就会处于失衡状态,艺术必然被异化。明星制度、市场炒作、大制片厂制等生产方式为大众文化的商品价值膨胀推波助澜,这就容易使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受到挤压。这时候,如果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不高,陶醉于感官刺激,就会给唯利是图的生产者以可乘之机。那些所谓倾力打造的经典大片,动辄数十亿的投入,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成员都要获利,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制造各种卖点,导致消费者向廉价情感和虚幻生活低头。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过程一样,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品是商品,艺术技巧是艺术生产力,技巧的提高促进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价值不是艺术唯一的价值追求,片面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就会伤害到艺术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

二、一些大众文化产品的三重价值问题

艺术生产商品化最彻底的表现形式就是大众文化的流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特征改变了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生活的固有关系,使社会文化重新整合,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支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近年以来,大众文化充分利用了商品价值的力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商业文化潮流,但大众文化生产并不能因此抛弃对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坚守。假如没有社会价值的保障,大众文化会把自身保守和颓废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没有审美价值的呈现,大众文化就会变成荒诞无聊的搞笑形式。大众的欣赏趣味很大程度上被大众传媒所制约、塑造、诱导、限制。在文化资本和市场利益推动下,一些比较低俗的文化产品在社会上流行并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虽然如此,我们并不赞同一些文化精英主义者的观点:少数人掌握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多数人从少数人的文明中获得利益,而大众文化的发达导致少数人文明的危机。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心态。清末民初科举制度废除,白话取代文言,是历史的进步。而很多文人士大夫认为这是文化衰落,是他们从自身的处境和利益来考虑问题的。其实,纵观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一直是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的高雅文化可能就是明天的大众文化。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产品存在标准化类型化的问题。文化产品的类型化不能反映水平高低,每一种类型就是一种媒介,不同类型的大众文化产品有不同价值取向。就像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城里人也很喜欢,并不是因为很多人有农村的生活经历,看到熟悉的影像引起了浓厚怀旧情绪,而是因为农村生活虽不富裕,却淳朴有滋味,容易产生广泛的亲和力。《乡村爱情》系列剧在春节期间放映是符合消费者期待“过年文艺”的心理特征的。

篇8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篇9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WWW.133229.COM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篇10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