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纪检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5 14:19: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技术下纪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信息技术下纪检

篇1

不同管理技术之间的整合以及在管理职能的不同阶段上信息技术的运用、整合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对组织进行重新评价和设计,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必须作为影响组织创新的一个独立的变量来加以研究,而不仅仅是把它看成一种工具和手段。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Leavitt和Whistler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提出信息技术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这一问题。几十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和管理者对二者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美国学者Elise.W和David.A.N在对西方社会一些现代化企业组织研究后得出:“将诸多因素单独考虑的话,也许信息技术的革新是影响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的最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在组织创新的多种影响因素中,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从20世纪五十年代的EDP(电子数据处理),六十年代的MRP(物资需求计划),七十年代的MIS(管理信息系统),八十年代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DSS(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九十年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IRP(职能资源计划)、BPR(业务流程重组)、VCM(价值链管理)等,无一不是应用信息技术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平台功能,沟通企业组织各组成部分的信息,企业组织的每一步调整,都离不开信息技术。Williamson也认为信息技术对信息流动、组织结构和管理者驾驭组织创新的能力等有广泛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中,信息技术对组织创新的双重影响多年来一直是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Attewell和Rull专注于信息技术对组织规模和控制权的影响,他们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发现,组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决策权的分配和组织规模的影响都具有两面性,即:信息技术既可以促进组织集权化也可以促进分权化,即可增加组织规模也可缩减组织规模;同时他们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中层管理者的影响是权变的,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作用以及是否控制组织的信息资源。Davies、Mitchell、Orlikowski等人也认为信息技术对组织创新存在双重影响,而Ola Henfridsson更是通过对瑞典服务行业的大量案例研究,分析了组织在采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和恶性循环,Argyris称之为“组织抵触”。

关于信息技术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程度和效果问题,国外学者运用一些模型和理论方法也进行了尝试。近几年,国外许多学者分析、测度了信息技术对组织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组织创新的衡量维度,国外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Todd Dewett和Gareth R.Jones从组织结构、规模、组织学习、文化和组织间关系等维度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评价测度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框架模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学者运用开放系统理论和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等开发用以分析有效组织的框架,如分析信息技术驱动的组织创新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从变革的动因与环境、组织创新的分析维度、创新的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衡量标准和维度,提出了衡量组织变革的四个维度:技术系统、人、结构、管理系统。该框架对定量测量信息技术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不足之处是静态的,且无法准确把握组织各维度变革的先后顺序等。后来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代动态的研究框架,反映出动因、决策、变革顺序、变革机制等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信息技术与组织创新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尚欠深入。2O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才有一些分析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的文章出现,而且集中在对国外现有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上。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就信息技术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贾德奎指出了现代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组织形式从有形到无形、易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于同其他企业进行有效协作、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效应、能使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发展、利于实现客户效益最大化以及组织创新活动本身具有可持续性等,并介绍了几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组织形式:原子式组织、项目小组、整合型组织、虚拟组织、跨网络组织等。彭赓等探讨了信息技术对组织决策结构和信息让渡成本的影响。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对组织创新影响的研究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显而易见,研究涉及面很广,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组织设计理论、企业发展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不同角度对信息技术包括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新经济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静态与动态研究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四点:①缺少在组织创新中信息技术绩效的分析,这方面的实证模型也非常少;②缺少对信息技术影响组织网络化和流程再造的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包括动因、作用条件、作用的阶段性和过程、信息技术与组织影响因素等;③缺少信息技术对组织网络化和流程再造影响效果的定量评价;④缺少统计意义上的有说服力的定量和实证研究。现有的研究大都为定性的理论研究,缺少在适当理论指导下的定量、半定量的研究,包括模型与方法论等,具有局限性。

篇2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融入,环境保护部门对于监测到的环境相关数据,环保部门通过网站、新闻媒介以及其他的方式,将环境信息进行有效的。从而有利于大众对环境监测信息的摄取,对于环境质量数据信息,在计算机技术的处理下,形成整理、分析、定期向环保部门传输的方式,能准确地传达有关的环境信息。

2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数据处理能力相对较低

在对环境监测中收集到的信息内容,不管是在有计算机运用的部门,还是部门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在数据的类型、格式、结构、存储方式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运用,虽然在局域网的操作模式中,还是不能对整个监测数据形成有力的运用。譬如,在水质检测中,对于某一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通过文本形式存放,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对断面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就不能从中获取准确的数据,要重新录入,这样就增加了整个工作量,不能充分发挥出数据的有效性。

2.2计算机综合管理还存在弊端

在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中,有些计算机网络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对于硬盘数据的访问相对频繁,在使用文件设置的过程中,就不能对整个硬盘数据形成共享的模式。这样可以在没有权限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复制、修改等,造成网络管理的安全不强,容易造成网络病毒甚至是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监测数据的丧失或者相关数据的泄密,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

3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1整体技术的控制因素

由于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求快速、准确、合理。同时由于生态环境质量与植被、大气、水、噪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计算出生物丰度指数、NDVI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来描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所以,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规范》,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发一个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业务化运行系统势在必然。然而,经过调研,国内外虽然已经大规模的应用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但成熟的、业务化运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却寥寥无几。即使有也过分偏重于GIS,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仅限于生态环境信息的查询与统计以及一些基本的GIS功能,不具备如图像裁剪、镶嵌、图像变换、几何纠正、分类等遥感数据加工和信息提取功能,而数据加工和信息提取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业务中必不可少,它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业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保障。

3.2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共享

3.2.1数据互操作。遥感图像分析功能可以被用来作为一个核心组件和GIS的集成,我们必须解决数据在两个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遥感数据和GIS数据存储都支持的标准格式。由于需要借助标准文件格式,处理过程变得复杂;其次,两种系统都支持对方的文件格式。这种方式不需要对已有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处理起来更方便。

3.2.2栅矢数据集中和分布式管理。遥感数据通常以栅格数据存放,而GIS数据通常为矢量格式,在一体化存储方案中,同时支持两种文件格式,并支持分布式管理。

3.2.3基于服务的企业级共享。遥感影像获取成本相对较高,且需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如果为每一用户都单独配备相应的影像将需要花费较大的代价。而遥感影像的使用特点是多个用户经常在同一幅影像上进行相应操作,也就是以共享方式使用影像。因此基于WebServices的共享方式能集中利用服务器的软、硬件资源,方便终端用户的使用。

篇3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融合,人们工作、生活的便捷性日益提升。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需求状况会进一步提升。为此,有关部门则需要依据时展的状况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一、计算机网络建设作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适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在利用该技术进行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遭遇到各类问题,阻碍了相关效率的取得。关于一、计算机网络建设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了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计算机网络建设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以及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二是如何准确锁定供给目标。事实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黑客群体的出现,并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般而言,网络信息部门以及单位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网络访问安全以及计算机网络硬件安全这两大问题,进而由此为社会居民影响良好、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二)计算机网络风险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到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进而造成整个网络环境的恶化,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笔者总结了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风险,具体内容如下。1.计算机病毒威胁作为常见的网络风险类型,计算机病毒大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会产生不同的危害,但是其最终都会导致计算机设备无法正常的运转,相关的数据资料也会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删除、篡改等状况,严重时还会盗取用户的各类信息,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目前,计算机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移动存储工具进行蔓延。2.人为威胁此外,网络计算机技术在发展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还会因为人为的破坏而出现问题。目前,黑客往往利用其自身的技术而寻找计算的安全漏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般而言,黑客的攻击具有针对性且攻击的技术较为高超,故而用户难以对此进行主动预防。基于此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在构建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为此,技术单位以及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措施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日渐崛起,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谋求更高的效益,需要作业单位以及技术人员依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为基础进行建设作业。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防火墙及属性安全控制

作为计算机的防护系统,防火墙在构建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网络病毒以及恶意网页的拦截,进而实现了用户上网的安全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进步,单纯依靠防火墙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防护的要求。一般而言,防火墙的设置只能拦截非法访问,但是无法实现计算机数据窃取保护,进而导致计算机在网络数据传输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各类安全性的问题。基于此,技术人员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属性安全控制实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数据被嫌弃、损坏的概率。所谓的属性安全指的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相关的文件、目录、网络设备等属性内容联系起来,继而促进计算机的安全。

(二)入网访问控制

此外,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以及运行安全性的提高,需要作业人员加强入网访问控制。该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访问开关进行入网访问控制,其控制的因素主要包含用户登录账户、工作台以及时间。一般而言,该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于黑客非法入侵等问题的规避,并由此监视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目的。此外,在进行有特殊需求网络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在入网访问控制基础之上科学构建内部网络管理制度,促进网络安全控制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居民的网络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优化以及构建。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计算机网络建设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就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措施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计算机工程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序言

自1999年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新媒体不断涌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增加,3G时代的到来更是使媒体固有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媒介集团都推出“超级媒体”或者“全媒体”这样的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融合为一的媒体。纸媒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很多报业传媒公司正从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希望能找到一条挽救纸媒走出“寒冬期”的道路。很多传媒公司积极开辟自己的新闻网站,建立自己的微博,微信,甚至推出手机报,但是效果都不甚理想,报纸的发行量逐年递减,这是全球报业都面临的问题。目前,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能够灵活的把线上和线下的信息结合起来,作为连接纸媒与互联网的中介,二维码已经被很多媒体发现并利用,给纸媒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与挑战。

一、新信息技术下,纸媒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及时等特点,新媒体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吸引了大量的广告主和受众,这使得本来就面临经济困难的纸媒“雪上加霜”。在网络普及的今天,新媒体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纸媒依靠传统的出版发行竞争力颇显不足。随着美国《新闻周刊》2012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的出版,甚至有人预言纸媒将走向灭亡,虽然纸媒的发行销售量在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但纸媒自身的很多优势是新媒体无法取代的。

(一)新环境下纸媒的不足

1.版面的限制

传统纸媒受版面的限制,所能容纳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这与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云技术平台形成鲜明的对比,受版面限制,纸媒只能把文字和图片呈现在受众眼前,较为单调,不能向网络媒体一样,集合视频、音频、文字、画面于一体,给受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感受。

2.时效性不强

传统的纸媒按出版发行的时间分为:日报、晨报、晚报、午报、周报和星期报,每一类报纸都有固定的发行时间,实效性不强,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则可以全天24小时更新新闻。

3.互动效果差

传统的纸媒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较差,一般采取写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这种互动方法既拉长了互动双方接受信息的时间,且互动效果不明显,费时费力不够方便。

4.制作成本高

纸媒的出版发行依赖于纸张,现在很多纸媒为了增加内容,吸引受众与广告主,大规模增加版面,极大地增加了生产制作成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纸媒的优势

1.内容优势

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信息也越来越碎片化,网络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说法不同、评论不一,这时,主流媒体,尤其是纸媒的报道更加的客观、深度、权威、有说服力。它对互联网等新媒体起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传统媒体发表的文章,往往会被网络媒体争相刊载,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总体来说,“内容”正是传统纸媒的核心竞争力。

2.品牌优势

虽然传统纸媒在传播方式和技术方面远不如新媒体,但是传统纸媒具有信息供应的独家优势,具有强大的后备资源,传统纸媒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和风格,拥有一批稳定而忠实的受众,纸媒的公信力、新闻真实、舆论道德几经考验,赢得了声誉,树立了品牌。

3.采编优势

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甚至上上百年的积淀,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高职业道德的人才队伍,他们新闻敏感度高、经验丰富,通常能够深入实地,进行第一手的采访和报道,这一点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编辑和记者不能与之媲美的。

二、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纸媒带来的一些突破

说起二维码,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从2006年8月传入中国以来到现在,二维码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二维码多应用于文化演出、交通运输、金融、餐饮娱乐、旅游、即时付款等方面。至此,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和影响还在不断的拓大,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为纸媒成功的与网络融合插上了翅膀。近年来,二维码技术已经在我国报业普遍推广,小小的二维码为我国纸媒开辟了新闻报道、广告刊登的新方式,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弥补了纸媒受版面限制、制作成本高、时效性差、互动效果差等不足。

(一)丰富了纸媒的表现力,增加了纸媒的新引力

作为信息的载体,二维码可以轻松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引导信息从线上到线下。把二维码插入报纸中,用智能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快速便捷的浏览网页,下载图片、音乐、视频,读者只需轻扫手机就可以体验到立体生动、丰富多彩的新闻,不用局限于纸媒原有的文字与图片,对读者而言,动起来的报纸,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二)拓展了版面,增加了隐形的空间

传统纸媒受版面影响,一期报纸的信息量小,多期报纸信息量大,但携带不方便,检索麻烦。二维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缺陷,作为连接纸媒与网络的媒介,它拓展了报纸的版面,使读者通过二维码进入网络空间,无限畅游,读者也可以通过二维码对原有报纸的信息进行检索,准确快速的找到已读过的信息。

(三)降低了制作成本

二维码的制作非常的简单快捷,且制作成本非常低,只要在网上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把你想要的信息转化成二维码。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大的,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500多个汉字。而二维码在纸媒上所占用的空间是非常小的,一个小小的黑白格子就可以链接进更多的信息,节约更多的版面,降低了纸媒的制作成本,减轻了纸媒的经济负担。

(四)打破了纸媒受截稿时间的限制

传统纸媒受截稿时间的严格限制,不能24小时新闻,从新闻的时效性上来说比不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纸媒可以把载有自己网站信息的二维码提前刊登在报纸上,只要读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报纸网站上及时更新的信息,弥补了纸媒受截稿时间的限制。

(五)受众可以按需、按兴趣自由选择阅读

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读报纸,就是因为报纸里有很多东西是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的品读,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纸媒以后,读者可以按需、按兴趣选择,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刷码进入,想读多少都可以随心所欲。

(六)加快了读者与媒体之间的沟通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对二维码的扫描已经不再是问题,我们可以自己用手机下载扫描二维码的专门软件来扫描二维码,如“我查查”等软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如现在微博、微信、百度等手机软件上都自动带有扫描二维码的功能,保证受众对二维码的接受没有障碍。

(七)丰富了广告的形式,精准了广告的投放

二维码应用于广告已经被很多的企业和商家所应用,纸媒引入二维码刊载广告既丰富了广告的形式也精准了广告的投放。受众在纸媒上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商品、服务的二维码广告,就可以刷码进入,看到的广告可以是一段文字,语音,视频,或者是文字、语音、视频的结合,形式丰富多样,打破了纸媒传统的广告投放形式,不局限于纸媒版面上的文字图片,不仅节省了版面空间,还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广告。纸媒利用技术后台,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各个二维码的刷码量,从而判断受众对广告的接受程度,纸媒可以用清晰准确的数据跟商家“谈判”,为纸媒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

三、当前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纸媒存在的问题

以上,我们看到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纸媒带来的优势,但这不意味着二维码应用于纸媒就可以使纸媒高枕无忧。对二维码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是美国、韩国、日本等较发达的国家,我国还处于二维码的市场导入期,虽然近一段时间二维码在中国非常的火热,但具体二维码能不能成功的应用和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在看到二维码众多优点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大

二维码作为连接纸媒与网络的中介,它的解读需要一个扫码的终端来帮助实现,对于受众而言,最方便的扫码终端当然是智能手机,我们也看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地增加,但是拥有智能手机的绝大部分群体是年轻人,而大部分阅读报纸已经成为习惯的中老年人很少拥有智能手机,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有能力扫码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报纸,喜欢看报纸的中老年人不具备扫码的能力。二维码对手机终端的依赖程度接近百分之百,这是限制二维码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受众没有养成边读报纸边刷手机的习惯

很多人习惯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很多人习惯纸媒的深度权威,但是很多人不习惯边读报纸边刷手机。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一种和以往不同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方式和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这种阅读方式能否被受众接受和肯定还有待观察。

(三)二维码可携带手机病毒

作为一种信息入口,二维码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手机病毒、恶意程序、钓鱼网站通过二维码可以进入手机。手机用户对携带病毒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并进一步操作连接的话,就会在联网状态下手机中毒,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手机里储存的信息,耗费上网流量,手机费被窃走。

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大媒体发现并运用,二维码作为连接纸媒与网络的工具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挑战,二维码能不能再纸媒中发挥强大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 译.商务印书馆,2000.

[2]张旭东.二维码逆袭——终极利器还是纸老虎.销售与市场.2013.01

[3]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王梦楠.手机二维码在纸质媒介中的发展现状探究与前景展望.媒体策略.2012.07

[5]唐巍,查国伟.手机二维码平面媒体实现跨媒体的“钥匙”.传媒,2006(12).

[6]晓野.老技术新应用.百科知识.2013.1

[7]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科学,2010,(3):39-43.

篇5

1 信息技术下的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纵观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般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内涵概括为: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融合实验各要素和实验服务水平支撑力,从而提高试验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科研效率的管理方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上述实验各要素的融合、渗透和创新,也是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要找到各个实验各要素的动态平衡点,从而适应不同学校、专业的具体应用。

根据各高校实验室教学要求和专业设置不同,各学校都对实验室赋以本校的发展特色。但是笼统而言,大学实验室的教学主要功能为以下几点:

1.1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教学作为工程类学习的重要项目,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验教学中,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了实验报告的提交、批阅、反馈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后,不但可以尽量简化实验的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同时,实验室信息化的管理还大大的节省了纸制品的消耗。保证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更加环保、高效。

1.2 网络仿真的应用

目前,网络仿真实验室已经在各高校普及开来。就网络仿真实验室的性能来看,其具有普通类型实验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仿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节省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经费,其次,网络仿真实验室利用集成的flash插件技术,建立了系统远程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动态的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实验过程的情况的掌握。

1.3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抓紧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这对于实验室信息化的建设也成为了发展的机会。当前,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和试验项目的管理,逐步推动实验室各项信息的公开化,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

2 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基本跟随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各具特色,不少方面还是成绩骄人的。据大多数的高校实验室都建立了有线或WLAN 局域网,有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已经很高端,诸多实验室依据自身的需求开发了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专专职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人员,实验室信息化的普遍应用发挥着其自身的现实价值。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不容小觑,概括如下:

2.1 现有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费效比较低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高性能、高标配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方便实验者的实践效应,提高实验者的学习创新能力,发挥其科研效能,但时下诸多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处于实验数据保存、实验任务、教学计划安排的基本系统应用层次上,其深层次的管理功能、决策服务支持以及管理数据挖掘都没有实施,个性化、知识化、因事而宜的管理系统较少,功能单一的模仿系统不能真正发挥实验室应有的效用,管理系统的诸多模块形同虚设。

2.2 校级资源孤岛现象突出,信息共享不能深度实现

各高校都建立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即使在本校也有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存在,校级、校内雷同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少,好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总结以及自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较少,或许是管理方各因成绩和利益有别,其主观上缺乏传授经验的积极性,共享成果的主动性较低,闭门造车的意识严重影响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3 加强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3.1 加强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就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验室建设之初,实验的管理人员以及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制定上要坚实集中讨论的原则,积极的汲取各参加者的建议,对内容进行反复的斟酌推敲从而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因为人员的集体参与及讨论也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在增强人员对制度的认同感,将有利于后期制度的推行及落实。同时在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两者相互补充不足,相互成长共同完善。根据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的建设,将有效的建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也使得后期的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有章可循,避免发展的盲目性,也使每位职员的职责更加的明确,从而为实验室的高校运转提供可靠的制度的保障。

3.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技术能力强、素质高的实践性教学队伍。在实验室的建设之初,可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求以及实验室发展的侧重来招聘一些符合其发展的并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些退休的老员工,于此同时也需要招聘一些具备良好素质、学习时间能力强的新员工,建设新老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从而共同的为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发光发热。

4 小结

高校大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变实验室传统的管理的繁杂,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因此,在高校的大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其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海燕,刘昭.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37-374.

篇6

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网络的渠道,为实现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我们在课件设计与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一、网络环境中学习的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能使学生自己知道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发挥出来。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要求学习者自己管理学习任务。另外,个别化学习也是网络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决定该学习什么,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决定学习的进度和选择。因为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背景知识、学习习惯和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往往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很难“让胃口小的吃饱,胃口大的吃好”,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校园网络的起用,网络学习的提倡、计算机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网络学习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基于信息的、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建立在网络环境的学习。网络学习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网络本身的过程。它还是利用和开发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意味着把网络作为学习的一种环境。所以,网络学习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离不开网络上的一切信息资源。

二、网络课件设计步骤

(一)制定教学内容

1.教材、配套的练习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字描述,教学内容选择结果的体现。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练习册是选定教学内容后,诊断与巩固教学内容的测验试题的集合,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份。

2.实验、实验环境与实验手册:对于一些含有技能培养目标的课程来说,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是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实践认证,技能知识的具体体现。实验手册是对实验的说明,一般有实验目标、实验环境、预备知识、实验步骤、实验报告、思考与练习等几大部分。

(二)总体设计

1.内容组织。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

2.内容表现。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这几点:①描述性文字要精炼、准确。②在画质上,应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分明、色调悦目,动画、影像播放流畅、具有真实感。③色彩的选择应清晰、明快、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④构图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⑤动画是课件的主要表现形式。⑥影像的目的是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可信度。⑦在声音质量上,应要求解说准确无误,通俗生动,流畅清晰;音响时机恰当,效果逼真,配乐紧扣主题,有利于激发感情,增强记忆。⑧在内容结构上,同一网页中不宜同时出现过多动态区域。网页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三屏。每门课程的网页应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控制功能、操作方法符合常规习惯。

3.导航设计。①横向导航。②纵向导航。③树状导航。④网状导航。⑤导航图。⑥导航条。

4.页面设计。①页面设计原则。本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1)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新颖性。2)协调美观,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3)富有动感及变化。4)突出主体。5)类似原则。6)简洁明快、清新亮丽。②素材设计。③布局设计。几种常见的页面布局形式:1)口型布局。2)对称对比布局。3)T型布局。4)P0P布局。④色彩搭配。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有:1)选用两个对比色作为页面的主色调,使页面色彩丰富但不花哨;2)首先选择一种色彩作为页面的背景,然后改变该色彩的饱和度或透明度,将产生的新色彩用于页面的前景,使页面色彩和谐,富有层次感;3)用黑色作为页面背景,另一种色彩(如大红色)作前景,这种色彩搭配给人的感觉是“跳”;4)选用饱和度相近的色彩(如深黄、深绿)作为页面的主色调,这种色彩搭配给人的感觉是统一。

(三)素材准备

(1)素材准备。根据脚本的要求,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案例等。

(2)素材采集。通过扫描仪扫描图形,把准备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通过声卡和视频采集卡,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文件。

(3)素材开发。①图形图像制作。②动画制作。

(4)素材整理。制作好素材后,分类编目,放入课件素材库中,供课件集成时调用。

(四)课件集成

篇7

2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作为卫生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此有着非常复杂的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医院也同样需要融入到信息社会中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整个社会。由于信息化的需要,医院需要转变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医院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进行服务,需要建立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系统和医疗研究系统,需要设立信息化的、全面的健康咨询系统以及医学研究系统,另外,还要通过现代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特殊服务,例如远程医疗监控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等。在现阶段,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经历过单机单用、独立系统的多机多部门以及全院级的局域网络化应用这3个阶段。医院在处于信息化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阶段时,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的软件不同,储存图像以及数据的存储设备也有差异,另外,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专科门诊以及医生办公室等在数据的互通性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

3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1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

目前的医疗过程中,关于病例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纸质报告易丢失、数据资料不连续、缺少患者的信息等,电子病历能够将纸质病历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将患者的病历数字化的同时就能够使患者的病例信息共享得以实现,这样患者就能够参与到与自己有关的就诊活动中,及时、有效地与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并获得自己的临床信息。云计算技术还能够在医院的信息化过程里通过租用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医院提供租用相关软件的服务,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软件供应商处租用相应的软件。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进行一款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从而降低软件的实际成本,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

3.2关于医学影像信息的储存以及共享

在当下的医院中,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几乎离不开超声、X光、磁共振以及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医学影像检查所得到的结果呈现的数字化信息和别的电子病历信息之间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数字化了的医学影像信息需要的储存容量是非常大的,云计算技术中所带有的储存功能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文件系统、集群应用以及网格技术等功能,把网络中存在的大量的类型各异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进行协同工作,从而达到共同对外提供业务访问以及数据存储的功能等,这样,医院就能够通过租用空间服务以及远程数据备份服务等相关功能,来建立起与自己情况相符的远程备份,从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存储服务来使医院的海量影像的检查结果的存储得以实现。

篇8

会计演示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利用会计教育网站所提供的会计教学素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相关的图表、数据、视频图像等),将会计学科的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室的显示屏幕上。会计演示教学又分静态演示和动态演示,静态演示主要将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和浓缩投影到屏幕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大课程容量和知识密度,在准确反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既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动态演示主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表达清楚的、较为抽象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态演示图表、动态视频图像进行辅助讲解,也可将相关的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使抽象的财务资金运动和会计工作流程形象化、可视化。

二、协作一探究法

协作一探究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协作一探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这种过程可以是某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同一课题的学生在网上成果后,教师再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教学法的实施可通过建立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的形式。即根据会计、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热点问题建立一个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该网站主要频道包括研究方向、课题管理、资源检索、提交作业、网上交流、成果评价、在线帮助、学生注册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完全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

三、会计虚拟现实教学法

会计虚拟现实教学方式是指将某一会计现实问题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一种教学力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许多会计问题因数据量过大、业务处理过程繁杂以及受教学时间的限制,采用手工方式费时费力而无法在课堂上解决,常常只是讲会计基本原理,使完整的会计实例数学往往流于形式。信息具有共享性、可传递性、可编码性、可集成性和层次性,这些特性使不同人员在不同空间可同时使用信息数据。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可通过会计教学网站下载自己喜爱的会计软件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会计实验数据,既可单独完成会计实验,也可进行色角扮演,模拟企业的会计主管、出纳、总账会计等岗位,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或合并会计报表等项操作,利用生成的会计数据,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样学生可以不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岗位,就能体验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全过程,大大缩短课堂与会计职业岗位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国会计教育应认识到会计的发展趋势,在会计学院提供的会计环境中,利用事项法,编制出企业向投资者传递的企业经营情况的有关资料,不再拘泥于价值或净收益,也不再通过现在的三张报表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提供。事项法下,利润收益表被看成是与企业某一特定时期所发生经营活动直接交流的结果。索托认为,运用事项法时,应当遵守这样的操作规则,即“应当以有助于预测未来期间向同事件的既定外源性变化来描述每一事件”。事项法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经营业绩,利润表中的信息不仅与未来的经营业绩有联系,而且它能提供未来向类型经营活动发生变化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相关信息。教育者应有前瞻性,利用理论上的事项会计模式,在教学实验环节中学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报告(有指导意义的报告),并研究如何进行会计报表的有效披露,符合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介绍了三种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教学模式,使网络技术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会计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对于界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会计控制却从来没有如会计核算的研究那么研究起来得心应手。自80年代始至21世纪初,机、远程通讯及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们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得会计控制的进一步实施与效果提升成为可能。CAD、CAM、MRP、MRP2、ERP等渐次推广,使得会计职能侧重点逐步转向会计控制。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最初是面向任务与职能,模仿手工处理;接着是用它来进行财务管理,嵌入一些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后来是从国外泊来ERP(企业资源计划)新的概念。会计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可以说是手工记帐、双轨制、完全甩帐、会计与业务协同管理多种管理成分并存。在此信息技术条件下,研究企业会计控制的本质与性,机遇和挑战是适逢其时的,这是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的需要,也是规范会计信息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秩序的要求。可见会计控制研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会计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研究会计控制不能不联系到内部控制,因为会计控制包含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内部控制的框架环境中,对会计控制的内在要求作深入的研究。可见,会计控制研究是贯穿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之中的。

在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规范有: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该规范提到了会计控制,并作出如下定义:“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1997年1月,注协《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该定义是审计的定义,它明显地套用了美国AICPA(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88年所下定义。1997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新会计法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2001年6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在国外,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已出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术语。1949年AICPA在一份特别报告中,首次将内部控制界定为:“一个企业为保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可靠、提高经营效率、贯彻管理部门既定决策,所制定的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该定义界定的范围已超出会计控制的范围。1958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的报告,其中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即所谓的内部控制二分法的由来。1986年INTOSAI(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12界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总声明》,把会计控制界定为:“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纪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1988年AIPC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1995年AICPA又以《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再次发表。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它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报告中首次提出内部控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组成的结构。COSO三目标与五要素报告是至今为止权威性最强的文件。著名的巴塞尔委员会也曾在COSO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银行业发表过《银行组织中内控制度的框架》,概括出适合于银行业的十三条原则。

从上述国内外对会计控制及内部控制的研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重新认识会计控制问题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具有脾益的。

二、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区分

在研究会计控制时,常因为其与内部控制的密不可分而等量齐观。从前面对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似乎难以区分。其实,会计控制既与内部控制相联系,同时又有严格的区别。两者的主要联系点是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可概括为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控制的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如内部牵制、职务分离、监管等。控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控制程序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制度、控制活动、分析差异、奖惩等。但从会计控制角度看,会计控制作为管理活动和信息处理活动,有其特殊化的方面。会计控制可分为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会计的业务控制是属于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在计算机大量使用后,许多控制活动是以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嵌入到企业信息系统之中,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比如交易授权控制,它是由程序而不是由员工来触发,具有授权控制不明显的特点。再比如在采购系统中,控制能否符合目标只能在出现大的负面时才能被察觉。管理者对交易授权的关注已转向对相关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上。对于职务分离,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许多手工系统下舞弊和差错不复存在,因而这些活动的职务分离也就消失了。总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在新的环境中,由于通信技术、大型数据库、应用软件、商务等的广泛采用,控制的方式、方法、侧重点与效果也将发生质变。

会计控制从不同的层面看具体内涵不同,按照前面介绍的美国的定义,其内涵是十分广泛的甚至是无所不包的。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内部控制是国家政府的行政监管控制,主要是监控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属于外部审计范畴。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内部控制是股东人———董事会对经管负责人———总经理的监控。从企业角度看,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经管人对内部各部门的监控,一般借助于内部审计,其目的还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会计控制主要是一种价值控制,即代表企业利益对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的监控,主要是在整个资金循环过程中对资金使用和资金分配的控制及信息系统的控制。会计控制包含了对企业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涵盖了对企业经济活动从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的控制。实际上,一旦企业的价值活动得到控制,在会计事项处理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系统性、完整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三、会计实时控制

按照阎达五教授的定义,会计控制的实时控制是指“在IT环境中财会人员利用化技术手段和三量(时间量、实物量、货币量)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通过指导、调节、约束、促进等环节干预企业的经营业务,以实现提高经营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该定义概括了实施控制的信息来源、基本方法和目标,并且把指导协调等纳入到控制范畴,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准确理解会计实时控制主要体现其跨越时空,进行动态的控制方面。实际上如果没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在原有会计处理环境下、原有组成要素基础和业务流程基础上,要达到真正的实时控制是不可能的。

目前,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对ERP的使用上。针对目前会计信息渠道已不能及时提供信息和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求,采用ERP或类似的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会计由适时控制向实时控制转变。该系统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如支持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了期末封账的速度;财务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全局控制;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并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控制;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包括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能提供财务报表外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易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分析;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能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 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

一般地说,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实时交互式的网上模型,首先要建立一个会计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分布在各地的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企业内部网共同以最原始的水平录入数据和维护。其次,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处理和流程建立一个模型库。该模型库实现模型的生成、组合、运算及模型的增、删、改一体化运作。该模型主要有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财务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的原理,将模型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相应驱动不同事件程序,得到相应信息。这种方式使得会计业务流程和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加工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由于工作重点的转移,必然要求对会计业务流程作相应的重组。具有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应集中在INTERNET或企业专用网上的源数据库中,称之为源数据信息库。经授权任何人均能够在线收集、分析和提取。在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1983年开始建立一个全国性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库,称为EDGAR(数据收集、分布和提取系统)。1992年正式进入运行阶段。Oracle公司提出的系统的ICA结构(体系),也是这方面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实时控制的IT环境尚不具备(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倍息加工远离业务流程,AIS(会计信息系统)仍是一个信息孤岛,无法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实时控制。在ERP系统实施后,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交换,及信息的计算机集成,集团内部数据共享,财务系统有良好的开放性,同业务系统有灵活的数据接口,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相同信息在各部门手工重复输入的传统缺陷,只要在一个终端输入一次即可。可减轻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按照金蝶总裁徐少春的观点:“未来的财务系统在组织建制方面将不再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工作大有可能由ERP系统来取代。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按照财政部博导杨周南的定义:“信息系统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信息系统效率、完整一致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体现了会计控制的内涵,与业务控制的对象是生产经营过程不同。信息系统控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和相关人员等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控制目的是保证效率、安全性和完全一致性。信息系统控制的手段是系统自动控制和手工控制相结合,仍以手工控制为主。在会计控制的两个分支中,业务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网络环境下会计控制活动的变化

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和运用,无疑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信息化之后,会计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会计控制的对象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会计系统运行机制和远行环境的变化,会计控制的侧重点、会计控制的与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裂变。并且这种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作用。企业原有的会计内控制度会发生消失、弱化、转化。

(1)会计数据输入。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分析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电脑操作无形化。在手工方式下,会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纸质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实行了会计信息化后,有形记录较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大为减少,凭证、业务事项的说明和账簿等大多要依赖计算机方可录入、阅读或查询。数据的载体不同了,储息来源于数据和程序,并且从一开始就存储在各种磁性介质上。有些业务或处理结果可能不被打印出来,只有依靠计算机才能阅读这些数据。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电脑操作无形化和会计档案无纸化带来的风险,是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化条件下面对的新。

(3)传统内部控制措施部分消失。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这些控制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已嵌入于企业信息系统中,对业务控制由计算机自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

(4)一批具有特殊技能员工的出现。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因而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或数据拥有特权,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由于操作人员是一批只有特殊技能的员工,他们的失误或故意破坏具有突发性、毁灭性和隐蔽性特点。因此,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

2.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可以有多种分类,从会计信息系统角度分类,应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

一般控制是指会计电算系统普遍适用的,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进行的控制,包括:

(1)组织与管理控制。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以及权根的划分等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蔽的发生。在新的会计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对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系统管理、操作、维修等工作环节。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或管理人员等。

(2)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是针对系统开发阶段而言的,具体包括:系统开发前进行可行性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人员分工,收集和保管有关资料并加以保密等。系统维护是指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工作。系统维护控制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1.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而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

(3)硬件、软件控制。硬件控制是指计算机制造商随机配置的某些控制功能或技术手段。软件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软件运行正常而预先在系统中设计的各种处理故障、纠正错误、保证系统安全的控制。

(4)系统安全控制。是为保证计算机资源的安全可靠而进行的控制。主要是为防止减少工作疏忽、蓄意破坏等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系统安全控制是其它控制的先决条件。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如对进入机房内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机房设备安全的防火规定;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机房防潮、防磁及恒温等方面的规定;数据备份规定及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总会计师批准等等规定。

应用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数据处理活动而进行的控制,包括:

(1)输入控制。是为了防止输入数据的遗漏或重复的检查控制。常见的有:建立科目名称和代码对照文件,防止科目出错。设计科目代码校验,以保证科目代码的正确性。设立对应关系参照文件,用来判断对应账户是否发生错误。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记录和借贷方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顺序检查法,防止凭证编号重复。二次输入法,将数据先后两次输入或同时由两人输入,经对比后确定输入是否正确等。

(2)处理控制。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具体的控制措施有:登账条件检验,即对输入数据,经复合后才能登账的控制。防错纠错控制即系统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和修改痕迹控制,即对已入账的凭证,系统只能提供留有痕迹的更改功能,对已结帐的凭证与账簿生成的报表数据,系统不提供更改功能等。操作环境包括系统操作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

(3)输出控制。在输出环节可能发生未经授权输出,未送给指定部门或未及时送到,输出结果不正确、不完整或不易懂等错误或问题。控制措施是:要求只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从而达到限制输出信息的目的。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其要点包括:1.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2.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应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的地方;3.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篇10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基础是IT,而IT的发展有赖于持续的、无止境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会给数字化校园网创新性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

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新一代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崭新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是一个新老更替、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新技术的发展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革命正逐步走近校园网的建设。

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物联网走近校园网

物联网的完整定义是:指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目前,物联网已用于校园网的安防管理,着手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平台。然而,随着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学校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深入。将物联网应用于专业教学和建设,为相关专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实训基地提供技术保障成为可能。

新一代网络技术——三网融合应用于校园网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网络资源融合[2]。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现有网络配置、综合利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全数字化连接、宽带数据交换与传输、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口、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三网融合”利用原有的电视设备对其进行改造,形成数字化电视网,实现宽带接入、程序下载、多应用多业务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结合,相互补充,实现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校园网由光纤以太网、闭路电视网升级的HFC双向网络组成,即电视与广播子网采用数字技术与数字广播技术,把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转为IP包,在局域网内广播,形成校内的广播与电视台,网内任何一台电脑终端都可接收。

无线局域网与3G入住校园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目前,无线网络已应用于高校校园分布较远的校区之间、分布不规则的校园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会议厅、校园公共休息场所、教工宿舍楼及各学校与教研网中心的接入和互联。

3G即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的典型特征是能够同时提供语音及数据的高速无线移动服务,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校园网利用3G网络为基础建设,以TD-HSDPA网络作为主体网络,以WLAN网络覆盖方式对于宿舍、图书馆等室内热点地区进行辅助补充,使得“无线校园”网络具有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入优势。

新一代网络技术——云计算探索校园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是网络中协同工作的一组虚拟的服务器群,通过网络强大支持,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应用服务来实现特定连接后在网络中的分布式数据处理[3]。它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方法论: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来统一提供服务(IBM)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Google)统一的特征。

云计算应用于校园网需要其提供IT基础架构,而不需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可以在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实现覆盖全面化、性能最优化、规模最大化、费用最低化,同时还能满足教育网络所需的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技术先进性等多方面需求。  校园网中新技术对创新环境建设的影响

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需要建立创新教育环境,特别是学校创新环境。网络新技术应用于校园网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校园教学、学习、生活环境,利用系统设计的思想将新技术运用于校园的创新环境建设成为可能。

物联网建设智能化教学

创新环境首先是课堂环境的创新。利用物联网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可以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例如,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实验器材,可以为每种实验器材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学生看到这种器材后,除了可以知道它的名字,还可以用手机识别二维码从教学平台上获得其相关扩展内容。物联网还解决校园网的安全认证问题,创新性环境建设需要一个开放的网络资源系统,然而开放必然会引发不安全因素。而网络新技术物联网提供了校园安全认证。

三网合一创建全面的资源利用平台

三网融合进入校园是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推进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它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原有的视频网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改造,使其适应于IP网络。通过改造电视网络或终端,与电信网、互联网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网络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上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从而影响改变人的思维。创新环境的建设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观念的转变,三网融合实现了多种途径、方式获取知识。而且三网融合可以更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无线网络与3G技术创造普适学习模式

普适学习是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学习方式,透过无所不在的运算环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提供给学习者持续而合适的学习资讯。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在于:永久性,易于获取,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真实性,适应性,协作性。普适学习环境应该是多维度的,能提供视、听、读或者其结合,才能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超脱其原有学习情境,才能给人以更广阔深远的思考,继而扩展迁移到其他领域,实现创新。无线网络与3G技术实现了校园内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并且可以多人同时上网,并提供了更快的网速,创造了校园普适学习环境。

云计算构建更新的网络学习环境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是将设备的更新换代的任务交给了服务的提供者——数据中心的建立者或者是相关服务的提供商。这样,云计算模式就为教育领域扩展出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也为信息共享、信息协作和学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即可以使学习者通过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和服务。

结束语

置身于最尖端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创新。新一代网络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入。技术重在应用,随着网络新技术更好地发展,如何能更好的应用校园网创建校园的创新性环境值仍需要我们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