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全球化的利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利弊 分析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还是单一正作用,以及利弊孰大孰小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重性是利弊互见,正效应与负效应共存。笔者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决不低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国际贸易使交换双方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政策都不能脱离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少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本和外汇。适度接受外国资本,可以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科技落后状态,购买外国技术或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参加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学习外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正因为以上这些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实践证明,适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闭关锁国政策是完全错误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二、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
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具有消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是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史、掠夺史,是当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依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垂直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1988年为1.2万亿美元,2000年初为2.5万亿美元)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难以同时取得内部与外部的均衡;国际经济组织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作为上述各种原因的综合反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世界银行于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以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三、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不可以抽象进行,需要根据一定条件,做出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对什么类型国家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其二,在什么条件下利可以大于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因为“贫国无法和富国竞争”。当然,它们也得付出一点代价,这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起工厂外迁,从而加剧了国内失业。在当今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失业工人是积极参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是互利的,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相近。同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也是互利的,也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能力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利并不必然大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或者利无条件地大于弊的说法并未得到事实的证明。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在一切场合下弊必定大于利。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为寻善于趋利避害,可以使利大于弊,否则弊必然大于利。至此,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利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应当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国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置经济自主独立于不顾,那么这种发展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非常不利于该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反,一国如果仅着眼于经济自主独立,闭关锁国,或者保护过度,不能积极地利用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去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这种经济自主与独立终会因国力孱弱,不能长久保持。新自由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永久处于依附地位,而我们所采取的利大于弊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四、如何发挥经济全球化的下面效应。
如何使利大于弊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经验教训,以下各点是至关重要的。
1.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要积极参加国际贸易,积极而又适度地利用外资,积极学习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有益的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经济合作。
趋利避害,积极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在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之后,中国更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面对市场化、网络化的浪潮,我们应当建立一整套适合市场需求的经济体制,并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应当利用国际规则来保护我们的民族产业。例如,以世界贸易组织的例外条款、区域贸易保护条款、非歧视原则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安全阀”,用以保护那些能够代表我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的经济文化以及竞争优势的民族产业,如微电子技术、软件开发、生物高科技和新型材料产业等,使它们形成具有国家竞争能力的核心力量。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
经济全球化大多情况是资本的全球化过程,是资本集中到有市场的国家,直接受到本国的利率和国家之间的相对汇率影响。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浪潮中,其主要政策有: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2.有利于加速中国企业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3.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的战略
企业战略制订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确定目标优势;二是计算成本和收益,最后评价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战略进行。
1.提高企业竞争力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日益盛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都使出浑身的招数,我国企业具有成本领先、差异市场竞争、目标聚集细分市场等优势,相对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能力比较偏弱。我国企业在进占国际市场中,可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差异战略、目标聚集战略等保持巩固现有的企业竞争优势,然后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的商业联盟和分销网络等。
2.联合战略
总体而言,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竞争力有待提高。因此,积极推动联合,构建我国新的商业联盟和集团企业势在必行。
一是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借助他们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建立跨国企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国内企业联合,可以是同行业联合,壮大规模,增强实力;也可跨行业联合,优势互补,扩大领域。三是与金融机构联合,提高融资能力。
3.“三外”结合战略
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必须对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很熟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具有一批懂外语、善经营的人才,并将这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是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的战略必备。本文认为各企业应走“三外”结合之路,即将对外联合,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多角化经营。
4.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企业应把科学技术当做第一生产力。一是,要加强科研工作,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能力,创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科技优势;二是,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技术设备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三是,既要不拘一格招募人才,更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只有群贤毕至,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网络营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孙兆慧.全球化的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英语全球化
英语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7世纪英帝国的航海殖民扩张,形成了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说英语的地区[1];第二阶段,18-19世纪,欧美国家在亚非的殖民扩张,将英语移植到亚非地区[2];第三阶段,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全球化势不可挡,使英语成为了世界通用语[3]。
目前,世界超过 2/3 的科学家都用英语写作; 全球 3/4的电子邮件都是英语书写; 货币金融业、新闻媒介、旅游业、广告业、网络业、社会信用和国际救援等领域,大多使用英语[4]。这一现状促使很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不断调整外语政策,强化英语教育。例如,2000 年,韩国将义务教育段英语学习者的年龄从 13 岁降到 9 岁; 中国台湾将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从五年级降到一年级 [5] 。此外,因特网的普及和大批赴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和移民也促使了全球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人数不断扩大。到 2010 ~ 2015 年间,学习英语的人数将达到 20 亿人,占全球总人口数量的 1/3。[6]
二、英语全球化利弊
英语全球化消除了各国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的逐渐趋同有利于消除世界不同族群间的语言障碍和“巴列塔”[7],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贡献巨大。
但英语全球化在促进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加剧了英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导致了强势语言所承载的强势文化不断向强势文化圈外辐射,弱势语言。。。艰难的生存者,消亡着。[8]以英语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给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挑战,甚至伤害。过分推崇英美文化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英语强势文化的影响,贬低甚至忽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导致文化失语现象,例如,我国很多学英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即他们没有意识和能力及时有效地用英语来传播我国的文化[9]。这种强势英语文化的不断扩张使得很多国家的语言濒临消亡,甚至灭绝。“到21世纪末,50%-90%的现存语言将消失。”[10]
但不可否认,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本文作者认为其利大于弊。英语为世界各国民众能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工具,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减少了因误解或无法沟通造成的文化冲突。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大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所需人才。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以适应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求和对外交流的各领域的现实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学英语教学是广大学生了解欧美英语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积极了解欧美文化,才能减少或者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甚至文化失语现象。学者张红玲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教学的现状的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和体验,这造成了他们在同外国人交流时感到很紧张。同时,他们还认为现行的教材、教师和教法都无法满足自己文化学习的需要,教材重语言知识,对文化知识的介绍偏少,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这一调查结果也得到了张红玲的同行的证实。
四、应对策略
英语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交流带来了诸多益处,同时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构成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当不断加强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主要通过教材学习和传授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但现行的很多教材无法满足英语全球化对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教材中对文化内容的介绍比较零散,缺乏完整的体系,不能体现英语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传统、习俗和非言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现有教材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讲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语言习得和日常交际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利用教材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第二,英语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多元文化教育。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地位促使英语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其课堂教学设计。如在选材时,教师要遵循多元文化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既要反映学习者自身的文化、“内圈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其他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文化[1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文化,不断改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第三,英语学习者要意识到,学好英语有利于国际交流,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不同文明间的融合。但同时,英语学习者也要对英语文化的传播保持适度的警惕性,不能彻底抛弃自身文化,不能让英语文化过度冲击自身民族的文化。在学习英语强势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做到兼容并包,既反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扩张,又要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在学习英语文化提高自身能力,发展自己的同时,还要借助英语推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心态。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导入,也要注重学生心理层面的疏导,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心态。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用英语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英语国家的言行,理解和包容英语国家与自己国家的差异。同时,要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平等的同英语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对话。这样才能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本民族的文化的教学,做到兼容并包,既要勇于借鉴英语文化的精髓,又要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色,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世界听到来自本民主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Crystal,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Kachu,B.Asian Englishes: Beyond the canon[M].Hong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5.
[3] Jenkins,J.World Englishes: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M].London: Routledge,2003.
[4] 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 6) : 23 ~ 28.
[5] Nunan,D.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TESOL Quarterly,2003,(4) : 589 ~613.
[6] Manfred B Steger.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7] Jenkins,J.World Englishes: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M].London: Routledge,2003.)
[8] 赵宁.警惕没有硝烟的战争―论英语全球化与语言霸权[J].网络财富,2008 ( 6) :152.)
全球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表现。全球化正在日益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它使教育进入了一种新潮流,把教育拖进了全球化浪潮,使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全球特征。如何认识教育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全球化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定位等问题,已经成为今天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全球化是什么
全球化是世界不同地域及不同社会间价值、知识、科技及行为规范的转移、调试及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社区、机构或个人的过程。全球化是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是在多层面、多领域上发生的。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也正处于全球化漩涡之中,那么全球化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使教育与外界联系加强,全球化的教育规范逐渐得到确立。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的教育之间乃至各个国家与各个国家组织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2.教育与全球问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良莠并存,既不能指望全球化能够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规模上则具有全球性。教育作为一种与形成人的思想信念、态度情感、认识等密切相关的活动,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3.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反映在教育上则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
以全球化、高速化、个性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着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形成了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的首选对象,培养“国际人”成为世界性人才战略潮流,也成为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
4.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些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达到空前激烈的地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势必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使教育的结构、形式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这些矛盾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全球化是在扩大边界,而本土化是在强调边界。(2)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全球化与既有的传统总是有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冲突,它不能完全认同传统。(3)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教育上的全球化处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进程之中,它对其他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因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平衡,将给教育带来种种冲突。(4)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如正规教育的大量发展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矛盾等。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全球化不仅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全球化的影响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基础教育更是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基础教育对全球化的改革也应是全方位的。对中国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需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课程目标的全球化取向不清晰,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就比较散漫、随意,往往凭借教师对原有内容的阐释和新的可用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开发。所以,在我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
2.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
全球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课程负担,如何在保证全球性知识的获得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在我国,课程负担过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学生课业门数过多、容量过大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线性思维的结果,即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少。另一种是内涵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前后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学术中心”的结果。
3.课程管理要张扬权力分享。
我国的课程管理要真正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分享,与世界全球化接轨,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复制型与考试型的课程管理向目标型和发展型转变,而且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摆脱“围着课本转”的怪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全球问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形成接受变革、勇于变革的精神。这不仅对全球化课程的开发有利,而且对任何新课程变革的推动有利。
4.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说,主要体现为淡化、精简和应变的三方面。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部分学科课程内容的繁、难、多、旧的现象。从微观层次说,传统上对所谓教材的处理,只是顺序的调整、内容的详略而已。全球化的课程标准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一定程度上下放到教材编写者乃至教师手里,尤其应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充分挖掘校园、家庭、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不只是教育本身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不能局限于国内,而要立足于世界,因此各方要对教育理念达成共识。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即立足本国――面向现代化,放眼世界――面向世界,展望未来――面向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展开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更美好的前景,才能为我们民族,为人类持续、和谐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4版.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品牌经济”。消费者往往并不注意产品由哪个国家生产,而只在意它的品牌。当前,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交易的60%~70%,国际投资的80%~90%。一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世界级的品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经济强弱的重要标志。
好的品牌,是一种承诺,是向购买者(客户)长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保证。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正面的,能激发购买者(客户)的欲望,能让客户保持对品牌的信任。
品牌是企业长期经营中,通过一系列行动让消费者了解、熟悉企业价值特征的一个渐进过程。它重在价值的传播与沟通,强调产品和服务以外的感情和心理的认同。在企业品牌的统驭下,其推出在标志、内涵上有显著特色的各色产品,并提供持之以恒的品质、服务保证,而逐渐被市场所熟悉、认同,最终成为名牌产品,为客户乐意接受。品牌就是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信誉”、“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等的代名词。
经济全球化越是深入发展,全球生产、消费、流通、分配的各个过程中,就会涌现出更多的品牌产品,一些老品牌由于其质量和服务不断提高,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些新品牌被消费者接受、认可而站住脚,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有其他的一些品牌由于不能不断更新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如何提升品牌战略
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要在每家银行竞争力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构建科学的品牌战略是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需要持久耐力和决心的过程。
充分认清品牌的价值,努力树立品牌形象。品牌是无形资产,它虽无形,却渗透于金融企业的形象、各式产品、每项服务之中。我国的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各家银行应深入探寻“我是谁”,明确定位、加强培育和宣传,使员工对自己的品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取向相一致。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打造和维护要求银行全体员工齐心合力、上下一心,必须贯穿在业务发展、客户沟通的各个环节中,唯有此才能有发展后劲,在增大盈利、加强和客户感情的同时,提升品牌的价值,实现多赢。
充分运用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一般来说,银行产品没有专利,推出一段时间后,同行就可以学会。但是,金融企业的形象和文化却不能简单复制。因此,金融企业只有在企业品牌的统驭下,有计划地推出有自我特色的新产品,长期提供并完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化服务,品牌效应才能持久。可以说,品牌只有一个或几个,但产品可以有无数个。品牌往往就是企业的名称字号。在信息化的今天,银行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苦练内功的同时,应加大科技信息化建设,依赖信息技术,不断改进为客户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才是品牌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投入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的长期生存有赖于其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更好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来提高品牌影响力对企业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银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工商银行的“保护母亲河”捐款,民生银行的“守护敦煌”行动等等都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各自的品牌形象。
并购中的品牌形象维护
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无论在经济增长期,还是在后危机时期,跨国银行都在不断掀起全球性的并购整合浪潮,有的并购整合动辄涉及几千、上万亿美元,金额相当于几个中等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从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它们并购整合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内部治理、管理机制改革和外部竞争压力的挑战。无论是跨国银行还是一般中小银行的并购整合行为,其挑战的核心是,能否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获取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发展,这关系到跨国银行和所有银行未来的发展和兴衰存亡。
在并购中,品牌形象可能受到影响,必要时必须修订品牌发展战略,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尤其要慎重,以免在并购过程中使既有的品牌形象受损。
(一)对全世界及各个国家、地区经济的影响
⒈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的影响
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运动,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调配,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跨国公司效益得到了提高。
⒉跨国并购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跨国并购不仅直接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而且还使国际投资出现了新的特点,即跨国并购已成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通过跨国界的并购投资,以资本为纽带,将各自的产品、技术、经营管理模式以及附之其上的文化,迅速有效地输入所在国家和地区。随着其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其产生的影响力就会逐渐渗入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层面:第一,跨国并购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输入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缓解输入国的资金不足的压力,并为其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促进输入国的技术进步。第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
⒊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并购扩张,控制全球主导行业的跨国公司与从事非主导行业的地区企业,将由此共同形成全球经济的树状一体化格局。由于企业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所以,企业全球化全面而迅速地发展,就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⒋推动了企业的改组和联合
跨国公司的并购与投资扩张,将导致对市场份额争夺的轮番升级,使得国际竞争更加剧烈,推动了各国改革开放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改组和联合。
(二)给我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跨国并购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使我国新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柱的形成。我国过去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源、技术和品牌,这三个中国目前最短缺要素成为中国企业大肆海外并购的内在动因。通过并购获取短缺要素,从而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
⒉有利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
通过引入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惯例,可为我国企业树立市场经济中运营的样板,推动企业的创新。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并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企业优胜劣汰,企业就会自主地进行技术研发,从而推动技术进步,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⒊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扩展销售市场
跨国并购所输入的资金可以有效补充企业资金不足,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形成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另外,也扩展了产品销售市场,使我国产品可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⒋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的培养,带来先进的营销观念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水平偏低,很多人难以从事高科技的工作。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来吸收更多劳动力,并培训他们成为技术工人,可以开发我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营销体系和网络,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水平,带来了先进的营销观念和网络,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动力。
(三)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⒈容易形成垄断局面,威胁民族工业安全,影响我国产业布局调整。2.在并购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3.跨国并购可能会抑制我国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4.抑制我国的技术进步。
二、我国的对策研究
(一)抓住机遇,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跨国投资
目前,跨国公司更多地是通过协议并购和合资企业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要抓住目前全球跨国并购的机遇,加强政府对跨国并购的宏观调控,认真研究跨国公司并购的新特点,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并购投资”的引资力度,按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部署,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使之在参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及产业升级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二)吸引人才,创造环境,提高创新能力
在市场条件下,通过多种方式壮大企业的规模。吸引人才,创造环境,提高创新能力。企业间的竞争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否则我们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要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这一方面需要培养一大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人才,吸引人才,还要创造环境,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
(三)尽快抓紧制定和完善跨国购并法律体系
我国在利用外资中有许多过分优惠的政策,造成外资在同行业和内资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致使外资对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日益加剧。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应加快制定规范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法律规定。在对外资项目的审批、资金融通、外汇管理、税收制度等方面给予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利,并规范我国企业的竞争方式。
(四)改善企业并购环境
⒈培育并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完善的预防金融风险的机制
要吸引跨国公司更大程度地参与我国企业的并购,就要求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积累丰富的经营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验,防止国际游资破坏我国的资本市场,并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护资金运作的安全、高效。
⒉减少地方行政干预,转变政府职能
在企业并购实践中,少数地方政府不适当地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一味要求并购和产权交易服务于资不抵债企业的扭亏或债务重组,使产权交易和企业并购机制难以形成,从而挫伤了外商并购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要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脱离出来,对企业充分放权,给跨国并购营造更有利的环境。同时要对跨国并购做好监督和管理的工作。
⒊加强资产的评估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对外商并购中的国有资产评估的规范和监管,尤其要重视对国有资产的商标、土地、经济业绩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聘请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认真评估。国有资产评估值要经过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后方可作为底价与外商谈判。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主要领导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06-02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显著潮流和特征,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尤其需要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的高端人才。2006年,教育部确定把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作为高校评估的指标之一,这一举措更促使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各高校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近年来,各高校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招致了很多非议,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对双语教学的利弊得失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世界各国均加强了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竞争、合作与交流,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其优势无可替代。在全球化背景下掌握英语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双语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双语人才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接受国际前沿知识的速度会大大提高,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本国技术的革新。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必须具有全球化的眼光,按照国际合作、全球竞争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双语人才。
双语教学能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完善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基本上都是本校的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有的还是校级、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双语教学的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为适应时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双重要求,会涌现一批兼顾专业知识且语言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双语教师。
此外,中国在融入国际潮流、树立大国形象方面,更需要培养能够汇通中西之学,具有高雅文化品位的人。双语教学强调英语学习与专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对双语教学的反思
(一)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面:第一层面是简单渗透,教师在上课时列出重要原理、专业术语和一些关键词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学生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第二层面是相互融合,即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汉语和英语,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接触英语的渠道;最后是双语思维,即学生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两种思维间自由转换,并能自如地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并解答问题。双语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英语,还有专业的核心知识和理论,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双语教学要中英文并重,不能绝对排除汉语,要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不宜全英文授课,等学生熟悉关键词汇后再慢慢减少汉语的使用。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确保学生掌握,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备课的环节也非常重要,即使教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但要胜任双语教学的工作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对学生则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尽量多用英语,努力增加英语语言的有效输入并强化记忆。
此外,双语教学最好采取多媒体授课的形式,课件的制作应遵循兼容中外、融会贯通的原则,帮助学生把握前沿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学术思想。双语课件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求课件能科学、准确地表达课程内容,还要符合科技英语的习惯及要求。科技英语在用词上要求更加正式、规范,在表述上更加直接、准确,在句型使用上更加复杂、完整。比如科技英语多用无生命的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抽象名词以达到客观性、科学性和规律性。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遵循“适时引入――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协调发展”的教学流程,从易到难,使学生逐步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
(二)对师资建设的反思
双语教学不仅对学生来说是新事物,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低不齐,备课、组织教学、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很大。十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对教师的培训要落到实处,改变教学量大、任务重、科研时间少、培训走过场等长期困扰大学教师的尴尬现象。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学校要舍得花本钱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并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外语培训。也可以把教师送出国学习,既能使教师学到本学科最新学术成就,掌握前沿动态,又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回国从事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的个人角度来说,要有压力和紧迫感,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可见,每个人都要与时俱进,有忧患意识,高校教师更要不断努力,勤于钻研,创新发展,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
(三)文化反思
英语的全球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强了不同国家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也对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构成了冲击。一般说来,全球化会带来两种不同结果: 一种是趋同,即朝着全球化的目标扩展, 这是学习借鉴先进的东西被同化的结果;另一种是离散,即背离全球化浪潮,向民族性目标发展, 这是在被同化的过程中民族意识的复苏与觉醒。[1] 在全球化初级阶段,往往是“趋同”占优势,双语教学的开展进一步在主观上提高了英语、英美社会文化的价值,客观上使母语和本民族文化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学生因长期接触英语和英美文化,容易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会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如果对这一现象缺乏认识和防范, 外语就会使本族语言和文化逐渐居于弱势,终至灭绝。语言灭绝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或转化,也能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消失。[2]
而“离散”现象的出现则意味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双语课堂虽然注重外语知识和外国文化的学习,但不能仅限于此。要以此为契机,进行中外文化对比,让学生汲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崇尚竞争和个人独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强调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勤俭节约、慎独自爱、中庸和谐、安土乐天。双语教学要遵循“汇通中西之学,培育博雅之士”的原则,一方面使学生熟悉西方国家的法律、商业规则、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从容应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与摩擦,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形成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和生活实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判断和思考,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成长为既不,亦不自大,具有大度的人文情感的人。
三、结论与启示
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利益的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一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虽然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只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双语教学是承载重任的探索,因为语言的习得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要避免急于求成,要稳步开展。检验双语教改成败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是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提高;所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做法在表面上可能会取得暂时的轰动效果,但如果不对此持以理性的认识,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话,双语教学只会是昙花一现;还须潜心研习,多实践,多思索,进一步探明一套行之有效的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策略,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帮助。[3]
[ 参 考 文 献 ]
为了衡量数字全球化的经济影响,我们利用全球97个国家的商品、服务、金融、人员和数据的流入和流出数据,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十多年来上述流动共拉动了全球约10%的GDP增长,仅2014年总价值便高达7.8万亿美元。其中数据流直接创造的价值为2.2万亿美元(占总值的近1/3),高于外商直接投资;此外,数据流还通过间接促进其他类型的跨境交流,为全球经济创造了2.8万亿美元。因此,综合考虑其直接和间接作用,数据流对GDP的贡献已超过全球商品贸易。在短短的15年间,跨境数据流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至此,实在令人惊叹。这十年来,宽带使用量暴增45倍,支撑起生机勃勃的商业活动,预计在未来五年还将增长9倍。
数据流不仅创造价值,还改变了传统商业。全球一半的服务贸易已经数字化,该比重还在不断增长。12%的全球商品贸易也是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实现的。此外,Airbnb、TripAdvisor等网站还为人们提供便于出行的信息,说明数字化可促进人员流动。
另一方面,商品贸易的增长却渐趋平缓。主要原因为需求疲软和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此外金融危机也有影响,自危机后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贸易都陷入停滞。同时,众多公司正在重新评估长供应链带来的管理风险和复杂性,更加注重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和其他业务成本,对劳动力成本的关注相应减少,因此会在消费量大的国家增加生产。未来,3D打印技术将进一步颠覆国际贸易。
开放平台、虚拟商品和“数字化包装”
大企业纷纷搭建平台管理供应商、联系客户、方便内部交流和信息共享。一些为内部专用,但规模最大、最出名的仍是开放平台: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数字化媒体平台不断扩展,联系着亿万名全球用户。
这些开放平台蕴含着可观的客户基础,使企业直接与客户互动,同时打造透明高效的全球市场: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便可获取产品、服务、价格和全球各地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中介,大幅提高了市场效率。
此外,得益于数字化平台,主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无需实体网点,也能进军新的全球市场。数以百万中小型企业得到新的出口渠道。例如,eBay调查了18个国家后发现,88%~100%不等的中小企业依靠 eBay平台出口,而在传统企业中该比例不足25%。
电子书、应用程序、网络游戏及音乐下载等虚拟产品和流媒体、软件及云计算等虚拟服务的贸易也逐年扩大。3D打印技术的成本降低将带来贸易新领域――也许日后,企业只需发送电子文件,商品便可在当地打印生产。实际上,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在边远地区3D打印零部件和替换件。
许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包装”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价值。以物流公司为例,可以利用传感器、数据和软件追踪运输过程。某项研究发现,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节省高达七成的库存成本,大幅改善效率。在德国的案例研究(样本包括宝马和惠普)显示,该技术减少了11%~14%的运输损失。
开启数字化探讨
20世纪全球化的商业模型在数字时代或已不再适用。企业领导者在权衡得失利弊时,可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开启数字化讨论。
1.我们是否清楚竞争现状?
数字化平台打破了规模和地域的限制,让更多企业可以迅速推出产品、扩展新市场,竞争因此日益激烈。亚马逊现有200万第三方商户,而阿里巴巴平台更是吸引了1000万商家。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由1977年的84%降至2013年的50%,体现了该国最为明显的趋势――“微型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全球各地的新兴数字化公司参与到竞争中,带来了价格压力,使得产品周期缩短了。
2.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竞争资本和能力?
建立数字化平台、线上客户关系和数据中心不再是互联网巨头的专利。例如,通用汽车正在改革其核心制造能力,希望借此引领物联网技术。各行业的企业都应当重新审视手中的资产(包括客户关系和市场数据),探寻获利新途径。为此,企业需要先进的数字化能力,才能占据主要的竞争优势。至于尖端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利用线上人才平台,从更广阔的全球化劳动力市场寻找千里之外的人才。
3.能否简化产品战略?
过去,企业针对不同地区市场提供定制产品、服务或区别定价时,常面临种种困难,而数字化大大便捷了这一流程,另外也简化了全球产品的种类。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朝这个方向努力;苹果iPhone和iPad系列不论在哪里买,设计和品牌全球统一;Airbnb、Facebook和Uber也是一樱在开辟新市场时未做过多因地制宜的调整,而是复制原有的数字化平台模式。媒体和消费者技术产业能够全球同步发行产品,主要得益于社交平台和其他数字化平台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即刻了解其他国家的更新内容。因此,这种同步发行机制可能使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流行。一言以蔽之,审慎权衡产品定制化愈发成为高层领导考虑的重中之重。
4.企业组织和供应链是否有待改善?
借助远程协作和即时通信工具,企业可集中某些散布在全球的职能部门,跨越国界打造虚拟的全球团队,甚至完全抛弃只有一个全球总部的传统模式。例如,联合利华通过技术解决方案,精简了40条全球服务线,让身处世界各地的团队成员可以在视频会议上讨论交流。
同时,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产业链。近期一份UPS调查显示,约1/3的高科技公司将生产或组装厂址迁至更靠近终端用户市场的地区。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更多企业将重新考虑制造选址,最终或将重塑全球制造价值链。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现状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目前的跨国公司为了及时按照当地情况的需要,在东道国顺利的将产品售出,采取了与以往将研发活动保留给跨国公司本国的不同作法,开始在发达国家之外设立研发机构,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东南欧及独联体国家设立研发机构,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与跨国公司的核心创新结合为一体。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研发体系中所占的份额正在增加,但分布并不均衡,根据贸发会议2004年的调查,国外研发地点,中国占35.3%,排在第三位,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位。由此可见,中国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与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一)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竞相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场所。从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和北京邮电合资成立我国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开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先后有 IBM、英特尔、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微软、联合利华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 R&D 机构。根据国家商务部2005年发表的《2005―2007年中国产业发展趋势》报告表明,46%的跨国公司计划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33%的跨国公司将更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进行研发、25%的跨国公司计划扩大在中国原有的研发人员数量、24%的跨国公司打算与中国研究机构或具备相应研究技术的企业合作,这些充分说明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研发。
(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山东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山东省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往来,2002-2005,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558603万美元, 709371万美元, 870064万美元, 897072万美元,增幅为54.3%,48.9%,22.7%,3.1%.截止到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有122户落户山东,兴建项目209个。但是,很少有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山东,充其量吧生产基地放在这里。截止2007年,山东目前一共有3家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放在山东,分别是LG研发中心,日清研发机构和全球IT业航母台湾鸿海集团在烟台的研发机构。
二、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R&D 投资的不断加强,这种趋势对于我国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对我国积极的影响,又有不能忽视的消极一面。
(一)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R&D 的国际化使得我国企业获得了新的技术资源,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扩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的R&D 管理水平。此外,跨国公司设在我国的国际互联型研究机构为一些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报酬,有利于吸引我国海外的优秀人才回国工作,避免他们海外流失,从而有利于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二)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R&D 机构建立后,有国内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造成了我国创新组织顶尖科技人才的流失。伴随着人才的流失,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一些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和研究项目流入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R&D 国际化吸走了我国一些科技资源,使得我国的自主R&D 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加剧了我国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冷落山东的原因及山东省应采取的策略
(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冷落山东的原因
1.山东的研发实力较弱,研发人才稀缺
山东省的知名高校较少,科研机构也不多,高素质的人才尤为缺乏,所以跨国公司更愿意将其研发机构放在更为合适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
2.山东省的开放程度较低,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政策力度不够
1999年6月,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及相关的实施细则;2002年4月,又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扩大对内开放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对外埠大型企业设立驻京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经费资助、建设用地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山东省就没有相应的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
3.山东省吸引研发投资的产业优势不明显
山东省跨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从2001年到2004年,外商在制造业的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实际直接投资总额比例分别为 70.2%、78.3%、78.6%、83.6%,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跨国公司研发的产业在电子、信息、软件、汽车、化工、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二)山东省应采取的策略
1.加大山东省的开放程度,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山东省应该以加入WTO为契机,制定跨国公司在山东研究与开发机构优惠政策;完善山东省R&D 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跨国公司在山东R&D 投资活动有章可循。
2.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山东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山东应该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机制,通过税收优惠,建立研发发展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
3.加快山东高校的发展,鼓励山东高校与跨国公司合作
高校资源是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所以要加快我省高校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来山东就业,提高我省的科研水平。
4.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山东省人力资源尤其是科技研发人员的缺乏是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冷落山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山东省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创造更宽松、更灵活的机制和环境,引进、培养人才,提高山东省的科技竞争力。
面对研发本土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山东省应该采取采取积极的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山东研发投资,利用它的积极影响,同时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高山东省的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和平,曹家和.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的利弊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08).
[2]丁源,张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分布的产业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2,(04).
[3]张莹莹,赵银德. 跨国公司R&D 投资全球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