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及13个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监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鼓励技术人员投身科研,提升全省监测科研水平,同时通过筹建各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加强省内省外多方交流与技术合作,扩大了科研集群效应,加强了对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联合培养力度,使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工作也逐步趋于完善,在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尚需改进的地方,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也待进一步提高。
一、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基本状况
科研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达到最优化,同时尽量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1]。科研管理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落后的、静止的、封闭的行政性管理模式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弊病,一系列的科研管理活动,包括各种信息处理、文字处理等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手工操作,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得处理后的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及时,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时效性[2]。在环境监测行业,环境监测科研工作虽然能从创新性、探索性等角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但因为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大多为政府下设的各级环境监测站,为政府及相关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最基本任务。各级环境监测站例行任务繁重,导致开展环境监测科研的外部环境及平台不如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平台好,众多环境监测科研项目在日常工作之外开展,环境监测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科研管理人员一般是指在科研活动中制订和执行有关科研计划、了解和研究有关学科状况、组织和安排科研活动的专职人员[3]。在科研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科研管理人员是服务者、协调者、监督者。科研管理人员以科研人员为中心,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项目申报;协调科研人员、科研立项部门、科研承担单位三方的关系,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最后同时兼当科研项目的监督者,实时监督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进展,及时发现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与项目负责人一起寻求解决方案[4]。环境监测系统的科研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兼职工作,科研管理人员除了管理科研项目,还需承担监测站内其他的日常工作。相比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科研管理从人员数量到人员精力均有所不足。
二、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管理经验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的立站原则,全力促进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的发展。首先,制定和完善多项环境监测科研政策,从政策上优化环境监测科研大环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先后出台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细则》等科研管理规定,并根据中心科研发展情况于2011年对上述两项规定进行了修订工作。同时针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制定了《水专项课题管理和实施补充规定》(2009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实施管理规定》(2010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水专项外聘人员管理规定》(2010年);其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依托自身建成的“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环境监测技术转化与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测试服务中心”、“江苏省污水处理设施效率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太湖遥感应用基地”等多个平台全面推动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第三,积极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工作人员参加科研、作为工作要求,定期考核全省环境监测系统,从科研管理、成果、获奖等方面对科研工作提出要求,营造了全省环境监测科技人员积极参加监测科研的氛围[5];最后,设立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每年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中自主立项20余项,以支持各基层监测站技术创新,稳步发展。
在此推动下,2013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科研成果众多。省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各项科研项目173项,当年新增科研项目34项。江苏省13个省辖市在研课题总数达202项,当年新增81项。全省共有10项课题获部、省、市级各项奖励。省环境监测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的《履行成效评估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项目获201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环境监测中心的《蓝藻预警监测遥感数据接收和解译系统》项目等5项课题获2013年度江苏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另外,还有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项目获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阳澄湖保护条例实施后阳澄湖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课题获苏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优秀项目奖。
三、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工作体会
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强,很多科研成果能即时的在环境监测中得以应用,指导日常工作。从事环境监测科研的人员一般也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他们不仅是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需求者,也是创造者、使用者。正是基于这一点,使得环境监测科研工作比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更具特殊性。把握好这一特点对做好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从管理体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目前环境监测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状态,由兼职转为专职,以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对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批、开题、成果的鉴定和验收、归档、报奖、评审、奖励、推广应用等方面都更用心。鉴于目前还无法做到使环境监测科研人员由兼职全部转为专职,就特别需要对其中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定期给予奖励,以调动了广大环境监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从管理手段上,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为例,目前的管理手段仍为简单的Excel文档记载课题信息,定期更新,这不仅会因科研管理人员信息不明不能即时更新表格造成管理上的延误,也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对文档错误操作,可能会造成课题信息的删除和误改;而由于此类表格可复制移动,对机密信息的保存也不甚理想,还可能因多次复制修改造成文档版本的混乱。建议环境监测科研管理部门及时的对科研信息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研究开发优良的环境监测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从管理人员素质上,美国斯隆管理学院的“安东尼结构”中,把科研管理人员的才能分解为技术、协调和见识三个部分。技术是指专业能力,而另外两个方面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要求。研究发现,科研管理人员的级别越高,其见识和协调能力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这说明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首先重点培养其管理能力[6]。另外,环境监测科研管理人员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更好的协调、处理发展环境监测科研的需求与专职环境监测科研人员不足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新荣.质量管理师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核心[J].科技管理研究,2003,(1):29-30.
[2]王晓燕,张俊涛.21世纪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农业经济,2004,(2):46.
[3]张昊鹏.关于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探讨[J].淄博学院学报,2002,18(1):34.
[4]吴绍民,付吉,杨世松.科研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6(4):96-98.
[5]张涛,熊光陵.创新监测科研管理 推进环境监测发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2):1-3.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践行高职教育职能之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四大社会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在四大职能中,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发挥着主要的基础作用;科研服务是次要职能,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社会服务是教学、科学研究的延伸,发挥着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作用[1];文化传承是实现前三项职能活动过程中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四项社会职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做基础,强大的科研实力为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良好教学质量与较强的科研实力是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为教学和科研补充新的内容,提供新的资源,激发新的思路[2]、增加新的活力。因此,科研工作是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四大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其综合实力主要观测内容为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其业务素质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而科研工作又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具体体现,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教师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对教学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学院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过好教学关、科研关、社会服务关。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所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任务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要承担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相适应的科研任务,尤其是要承担地方中小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工艺设计的研究任务,为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以更好地彰显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结合,把高职院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学术水平、职业知识与技能、师德师风等三个方面,教师要在职业领域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强化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提升学术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必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并且通过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来实现。同时科学研究也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及时更新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科学研究运用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骨干校三年建设目标要求,多数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时期,强力推进学院建设的科研工作,为了完成立项建设规定的科研工作基本建设任务,达到验收通过的基本标准,在三年建设期间,为了追赶建设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科研数量、轻科研质量,重完成任务、轻过程管理”的问题,骨干校验收通过后,大有“松口气、歇歇脚”之意,对骨干校立项建设中科研工作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尚未进行认真反思,对科研工作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滞后且有偏差。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少数中层管理干部甚至院校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设计好、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行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就够了。对于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科研工作对实践教学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认识模糊,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工作对行业企业以及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的认识不足。
(二)立项规定致使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学院属省市共管、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教科研立项上,一是经费支持多以省属高校为主,地方高职院校以指导性项目(只立项,不配备相关经费)为主,即便是个别项目立项也只有少量的经费支持,学院没有配套经费。二是因为是地方职业院校,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项目类别与指标限制,地方院校与省教育厅管理的院校之间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三)教师队伍原因致立项不多且成果少。一是专业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在省内或地方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即便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建设的专业也是如此。少数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有的无心于科研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其专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有的靠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没有形成适度规模、技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科研工作团队。二是整体上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有欠缺,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亟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立项级别不高,省教育厅、科技厅、社科院的项目立项不多,国家级项目更是鲜有突破。
(四)科研经费不足且奖励支持有限。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上打折扣,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致使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以本院为例,与省内的其他四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比,不仅学院科研经费总量低于省内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而且人均经费也低于同类院校的人均水平,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内职业院校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略高于本院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有限,学院对科研工作的奖励力度小,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五)对教职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不到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类、分级考核的意见,高职院校均制定了关于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本院为例,考核实施办法中对各类各级岗位的教职工明确了教科研工作量考核的质量、数量要求,但在考核中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对教师考核结果影响不大,致使此项内容的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体现,由于对教职工实际利益影响不大,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六)科研成果转化少且科研效益低。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过程进行管理,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尚无明确的奖励支持办法,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实用新型技术类科研项目少且与企业实际需要关联度不高,导致科研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低。这既不利于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而且还造成学院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强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工作认识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树立“特色兴校、人才立校、科技强校”的新观念,摒弃科学研究“可有可无”的观念,把科学研究工作当做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观,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对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扩大学院影响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增强社会满意度、提升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教科研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制订学院科技工作与社会服务规划,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使学院科学研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成为推动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二)培育队伍,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科研部门要有计划地在专任教师中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知识讲座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各教学系企业教师工作站平台,建立起以平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团队,实现校企互融,产学研结合,形成有专业技术知识背景支撑、技能互补、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科学研究团队,开创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格局。加强与企业联系,聘请省市企业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举办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讲座,通过讲座,了解职业发展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分析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现状,解剖中小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的成功案例,探索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三)争取政策,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
争取院校领导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以本院为例,根据省内其他四所骨干校科研经费投入标准,按每年科研经费实现10%的增速标准预算,三年内达到省内骨干校科技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确保科学研究经费足额预算到位。高职院校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经费支持,建立学院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平台,与生产性企业、科技公司(科技咨询、科技开发与应用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修(制)订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奖励办法,推广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工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加强与省市职能部门联系,落实好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大转化等工作,争取科技资金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基金会、协会的资金支持,组织精干力量,组建高效团队,积极申报省市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社科联、行业协会的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立项及资金支持,以解决学院科学研究经费不足的困难。
(四)完善制度,强化科学研究绩效考核
一是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改变教师科研评价方式,将对教师科研成果定量评价方式调整为定量与定性、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核科研数量,也要对科研论文质量、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及社会效益、技术服务的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科研工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完善科研监管制度,严格研究课题立项论证工作,改革立项论证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对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研究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严把课题立项论证关;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对结题的科研课题实行匿名评价,严把结题评审关;加强立项研究课题的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研究课题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强化对研究课题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科研激励与约束制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分类分级聘任要求与岗位工作标准实施考核,实施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健全与完善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技术服务的奖励政策,利用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
结语: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要针对科研工作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团队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以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调控系统,直接服务于农业科研和生产[1-2]。其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获取多少和科研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农业研究需要、运作良好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不断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创新,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
1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农业科技进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大,尤其是“十五”以来,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获准立题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立项项目的经费少,以至于基金资助的课题较小,而且很分散,难以形成优势项目,不利于组装起重大的水平较高的科技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反映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使人们的观念处于重新定位和变化之中。现阶段,在研究机构内,由于研究与开发两方面的经济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科研单位处于“一心搞开发,凑合搞研究”的局面,将科研的重点放在找市场、创效益、找项目上,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这种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3]。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进取,更新观念,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意识,要认识到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率。
1.2科研管理的模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方式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科研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科研单位尤其是地市农科院所的现有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约着地市农科院所科研的发展。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待明确,职能有待衔接,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考核奖励和技术职称评定等也有待加强和改进,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1.3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严重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中,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职称、职级的评定均与争取的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数量挂勾,而项目执行过程的好坏则无关重要。这就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普遍只重视项目申报过程,而轻视项目执行过程[4]。同时,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导致科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味节省开支,增加经费积累,不愿添置实验仪器,这与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专款专用的要求严重不符,在项目结题审计中难以过关。某些项目负责人甚至将项目经费挪作他用,造成项目运行困难。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1.4我国农业科研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够
一是科研机构重叠,科研课题多头下达,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相对集中使用,造成经费投入的效益低,试验材料、设备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二是虽然项目申报的渠道多,但是不同渠道项目管理要求差异较大[5-6],不同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及验收的要求各不相同,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下达部门的检查和抽查随意性较大,也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科研管理部门绝大多数工作时间疲于应付种种检查,难以发挥管理的主动性;三是成果奖励直接与职称、工资、住房等切身利益挂钩,而且与成果排名密切相关,加上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大,出成果慢,影响晋升,因而纷纷争作第一主持人,科研课题越分越小,研究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科研课题较多,通过鉴定的成果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1.5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影响技术革新的进程
占农业科研成果总数相当比例的良种以及新农(兽)药等,其培育、发明者同相关农业企业在利益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前者往往缺乏知识产权和新品种权的有效保护观念,后者则尚未形成依靠科研单位共同开发新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观念[7-8]。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条件差或完全不具备,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及风险投资机制等,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2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理清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科研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体制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正处于不断变革当中,农业科研工作要深入本生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际出发,摸清农业生产情况,了解掌握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只有因地制宜地选好项目,才能结合本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调配资源,统筹安排,远近兼顾,本着“解决当前生产所急,考虑长远发展所需”的原则,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总体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人才管理、科研规划、组织调研、选题立项、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基本职能,科研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统筹协调才能做好工作,达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终目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07-02
高校科研管理是依据高校科研管理的自身特点、规律及其组织目标和任务,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总结,使科研目标达到最佳完成状况的一种组织活动。
1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内,它是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挖掘学校科研潜力、打造一流高校建设的必备力量;对外,它是企业转型升级、国家科技创新的有力保证。随着国家对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日益重视、市场经济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企业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 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以下五大问题。第一,与市场经济脱节。首先,不少科研项目在立项时就缺少市场分析,科研部门也没有对科研人员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过论证,项目研究与市场经济严重脱轨。其次,市场意识淡薄,不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现行的科研奖励机制大多只重视项目数量而不注重项目成果转化,导致科研人员埋头苦干、闭门造车风气形成,造成知识浪费。第二,科研项目的争取机会不平等。当前的科研管理机制往往对项目申报者的学历和职称有严格的限制,这往往导致年轻上进的学者无法发挥才能,资深年老者却因为能承担多个项目而无法亲自做科研。第三,人本意识淡薄。高校科研管理往往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进行机械化管理,一切程序按部就班,不按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时时导致有时效性的科研项目因繁琐的审批流程而失去了研究价值。第四,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由于缺乏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私人化现象大量存在。不少人认为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私人化、科研经费“偷梁换柱”等情况层出不穷。再加上学校缺乏一套完整的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使得科研经费使用很不科学。第五,学科协同机制尚未形成。目前高校的科研活动大都集中在学科领域内的单独研究,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程度低,无法迎合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3 高校科研管理应树立三大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克服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的种种弊端,提升科研质量,科研管理者应树立以下三大观念。第一,要树立市场观念。高校科研管理应充分调研和考虑市场需求,强化策划能力,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使科研服务市场经济。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项目成果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要扭转“重管轻理”的观念,意识到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力军,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无论是订制科研管理制度等大活动还是组织科研项目申报等小事情,都要以人为考虑问题的根本,通过人性化管理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有服务意识。克服机械的管理观念,尊重高校知识分子,并以刻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们传达各类项目管理的信息。第三,要树立绩效观念。高校科研管理应该树立质量和效益的观念,一方面,要确保项目成果的质量。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使科研活动日趋功利化,许多教师都很难静下心来创造大的科研成果,垃圾论文大量繁衍。另一方面,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要讲求科研成果对高校甚至社会的实际贡献。
4 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措施
要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具体措施有以下六项:
第一,紧贴市场经济实际,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首先,科研管理部门要树立市场观念,重视研究项目的市场应用价值,把市场需求与项目研发结合起来,力求项目研发的应用前景以市场为归宿。其次,要增强与企业、政府、社会的联系,扩大社会合作的范围,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把“设计―科研―施工”结合起来。可鼓励教师们到企业兼职,通过理论指导或技术咨询,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最后,还要建设成熟稳定的研发中心,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立项、评价体系。这套体系首先要打破学历、职称等因素对项目申报者的约束,调动刚毕业从事工作的教师做研究的积极性;另外,也要保证一些从事需要长期研究、前沿的探索性课题和基础性课题的教师们能够得到公平、科学的评价,杜绝急功近利、功利化的科研行为。
第三,完善学科协同机制,促进学科的交叉合作。高校需要打破校内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协同创新,建立起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合作机制,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研究,以确保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搭建定期的学科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激发教师们的思想火花。高校还要将学校的学科链和企业的产业链有机衔接起来,提升区域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
第四,要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转“管理”为“服务”,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要优化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既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加强计算机、外语的运用能力;也要熟悉科研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流程,要对本领域科研的基本知识、发展动态有所了解;还要掌握协调、沟通能力,以便充分发挥团体精神。此外,科研管理人员良好的公关能力也有助于有效地对外宣传本单位的科技成果,这对于增强本校的信息流量、整体活力都很重要。
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各大高校都提倡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发展。科研成果作为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科研管理工作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渗透在成果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鉴定每一环节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十二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艺术学科体系,加强科研创新,而艺术科研管理工作更是推进艺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因此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对于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拟就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几点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保证高校科研项目研究进度、科研成果进展的质量、科研经费投入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尽量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此要提升科研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不断地涌现出科研成果,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其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绘制了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这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其三,随着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以及十二五期间文化大发展的大力提倡,现代高等学校更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四项基本功能,尤其是目前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划进展飞速,艺术设计人员无形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科研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促进高校的科研水平,且关系到学校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因此要认真分析目前的现状与弊端。
(一)科研管理观念落后
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服务者、实践者和信息反馈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解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但新阶段高校对科研管理工作还认识不足,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管理人员只停留在狭义的服务管理模式上,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各种科研统计数据或进行一些上传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的简单工作,仅仅局限于做了一个秘书的工作,只是让科研人员感觉科研项目申报程序简单了、填写表格方便了或让他们花在不必要的办事程序上的时间减少了而已,而在争取与社会、政府和市场的科研资源,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却显得无动于衷。
(二)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评价科研业绩完全是以教师完成的科研成果量数为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如科研经费的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出版专著和获奖成果数量等,而不是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来区分,尤其是对于艺术学专业来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而理性思维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容易片面的追求艺术作品的创作,迷恋于个人的采风、创作和参展等单一的一线式创作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科研项目申报研究的要求,以致无法准确地获批科研立项,实践完成科研成果和最终完成项目结题,导致教师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因此这种管理机制缺失会使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明显增加,这只能使科研情况表面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具有重大前沿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性成果少之甚少,由此产生的后果会造成高校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会滋生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科研组织创新薄弱
创新管理观念,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前提,是推动高校科研不断深化的动力,是大力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内在要求。当前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趋势日渐明显,而高校科研机制落后,团队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水平发挥。 高校目前在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的创新团队构建方面步履艰难,“单打独斗”现象明显,“家族联合”形式普遍,“临时拼凑”较为严重,造成了科研人员宁愿自立山头,单兵作战,要么已形成的团队凝聚力不强,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就显得很难有所提高,不能产生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思路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措施,是高校服务社会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科研意识,确定科研方向,坚持走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
(一)更新科研管理工作观念
1.增强服务意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具有宏观引导的调控作用,而不是机械被动的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政策理解水平和把握程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在管理中提高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进而摆脱单纯的服务模式,真正的参与到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利于学科的横向交叉式发展,并以此达到更加有效的促进与管理。
2.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管理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管理人员中不能只简单的做了一个秘书的工作,对争取科研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显得无动于衷,要在充分理解课题申报指南,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对申报者提出政策上的指导建议,同时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协调,最大程度上拓宽各类科研项目来源渠道。艺术学项目申报范围小,针对性较强,更要尽力争取社科基金艺术学方面的课题,认真学习申报指南和管理办法,充分领会项目申报的技巧。对其他社科项目,要注重横向交叉学科的研究,扩宽领域,从而在其他学科中发挥本学科的优势。
3.加强信息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不断运用网络,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科研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立项、结项及统计查询等功能,实现成本管理、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网络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高校应开发研制一批水平高适应性广泛的公共管理系统,如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量避免简单重复的劳动。
(二)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1.强化科研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也就是说是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努力完成科研任务,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好方法,激励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群体成员的激励,是提高全体活动效率的根本前提。”高校应建立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考评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发放等激励制度,对科研意识强,科研成果多并能取得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给予支持奖励,尤其是针对艺术学这一特殊学科,由于我校所处综合类大学,学校有关的科研管理制度相对具有普遍性,一定程度上将艺术学与其他文理学科同等对待,难免影响科研人员的热情。
2.建立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例如鼓励科研人员参赛,对国家级课题和国家级参演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当期天津滨海新区大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与企业横向联合,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把科研目标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并据此从科研选题开始,引导科研方向,促进成果转化,设计配套优秀的作品,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
(三)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1.研究基地锤炼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点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建设、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国家级、省部级、委局级、校级的金字塔型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优势,发挥基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强大的辐射示范效应,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使科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科研创新团队的锤炼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科研项目凝聚科研创新团队。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是提高科学研究组织水平的有利抓手,也是推进多学科交叉渗透、联合攻关、凝聚创新团队的重要纽带。例如2011年,我校以设计学为基础,将国家标志标准符号的应用与管理学联合,形成了《公共信息符号系统管理标准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展,团队成员可以以重大基础性、整体性、交叉性问题为导向,汇集不同学科视野,形成集合优势,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会逐步拓展开来,捕捉热点问题的敏锐性、视野和洞察力会逐渐增强,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提高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增强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
3.首席专家引领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得有优秀的首席专家,并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能成为优秀的首席专家,首席专家应该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善于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团结带领课题梯队为本领域的发展共同奋斗的优秀学者。我校硕士生导师、服饰文化学创始人华梅教授以其所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组建了华梅服饰研究所。
总之,科研管理工作贯穿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高校的科研工作,无论是在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还是在加速科技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加快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就要求高校要全面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不断充实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培养现代化的管理能力,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明华.强化科研意识 开创我校科研工作新局面[J].九江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
[2]郑工.“十一五”期间中国美术研究现状基本分析[J].艺术百家,2011(1).
[3]胡娟.培养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素质[J].科教文汇,2008(8).
[4]李权超.试论科研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4).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perfect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高校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更是应该发挥它的作用。然而一所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它的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特别是民办高校的科研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所以更需要解决当前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科研人员科研活力不足。在民办高校中,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当年的个人科研工作量以便通过学校的科研考核和为职称评定积累科研部分的条件。部分教师在职称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缺乏科研动力,这也导致学校很难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年轻教师缺乏科研经验,在项目申请上积极性不足。(2)缺少相应的科学研究平台。科研平台过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数科研活动都是各院系教师个人或者部分科研团队在进行,缺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样不管是在项目申请还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很难有所突破,也很难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性质的原因,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略显不足。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靠科研人员申请到高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的财政拨款和通过签订横向项目合同的报酬。缺少经费上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项目完成的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不利于学校产学研的发展。(4)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目前民办高校的科研成果多是学校科研人员对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研究和对所教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缺少对国家关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结合。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各学科之间无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2.1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提高物质奖励能够激发教师们做科研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科研项目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和物质保障。[1]教师们也会为了相应的物质奖励而提高自己研究成果的质量,对教师和学校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精神激励虽然没有物质激励那么直接的效果,但是它是物质激励无法替代的。人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实现其社会价值,教师们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来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最终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能够得到学校的肯定、学生的尊重,这是物质激励无法比拟的,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2)管理制度激励。通过对学校科研考核文件的修订和职称评定文件的修订来激励教师们更加积极地从事科研工作。通过目标考核的形式来激励科研人员完成预定的任务。对目标完成特别出色的院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将职称评定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相挂钩,增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3)协调互助激励。建立相应的互助机制,鼓励职称高、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指导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建立科研团队,加强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年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团队中的学术带头人多多学习。[2]这样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将极大地提高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积极性。
2.2 建立研究平台
加强学科间交流。要想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相应的研究平台必不可少。学校各院系应该从各自的专业特色中寻找突破口,来建立相应的研究所。通过各学科建立的研究所将各个不同专业的教师吸纳到研究人员中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为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带来有利的条件。要加强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同类型院校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一个区域内的研究平台,使得各高校之间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2.3 学校在科研工作上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作为民办高校,不仅要重视教学,更应该重视科研,通过科研来带动教学。学校应该更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力度,并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产学研”发展。高校和企业可以在技术、资金、营销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建立科研基地,这是加快成果推广的一条途径,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l展方向。企业可以通过高校来解决技术和人才缺乏的问题。[3]高校可以利用科研基地,根据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开发相关学科的产业化研究项目。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募集科研经费,开展科研工作,更快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从而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2.4 关注社会经济热点,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1.引言
作为笔者单位的磁计量工作平台是国家一级磁计量站,担负着各种设备的磁计量工作。科学高效的管理磁计量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科研管理机制的涵义,是指科研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科研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科研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磁计量站创新性引进科研管理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就是把握了磁计量工作的核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科研单位磁计量任务的有序高效完成,从而促进国家一级磁计量站建设和正常应用的实现。
2.目前磁计量工作站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目前,磁计量站得到了较好较大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越来越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职责划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磁计量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磁计量站的发展与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服务,关键还在人才。高新技术在磁检测领域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需要技术机构在先进的检测设备这个物质基础上,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保持磁计量人才队伍和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并不断积累经验,这对于磁计量站的长足发展十分重要。
磁计量工作站想要实现科学管理,它的发展方向是:首先,需要的就是实现标准化管理,即要强化质量评估、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建设,并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按标准程序办事;其次,需要实现的是系统化的整体功能,即要达到其整体功能与系统层次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再次,需要实现的是内部建立起信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保持其内外部环境信息的畅通。
由上述可见,在磁计量站的管理中,建立科学化管理机制的内涵就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四化”管理模式。
3.磁计量工作中引进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性与探讨
3.1 科研管理机制的概念
科研管理机制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科研管理机制以科研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科研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科研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内在性。科研管理机制是管理系统的内在结构与机理,其形成与作用是完全由自身决定的,是一种内运动过程。
(2)系统性。科研管理机制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具有保证其功能实现的结构与作用系统。
(3)客观性。任何组织,只要其客观存在,其内部结构、功能既定,必然要产生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的类型与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2 科研管理机制下的磁计量工作的特征
(1)以人为本
提供培训、进修和鼓励人才自由发展等条件吸引人才。磁计量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2)科研团队的确立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磁计量站只有依靠这样一个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在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前提下,以及具有战略眼光和很强协调能力的领导者带领下,才能持续产生新成果,如新的计量方法的发现等。
(3)激励机制的建立
磁计量站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并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优化组合,最终建立一整套强激励强约束的制度规范,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目标。
3.3 计量工作中实现科研管理机制举措的探讨
为适应装备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磁计量工作中的科研管理机制建设,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强化优势计量检测项目,突出特色磁计量检测项目,提高磁计量工作质量和水平,增强磁计量技术机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实现磁计量技术机构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只有科学的科研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为计量机构服务,使磁计量站的计量工作更为高效顺畅。磁计量工作中科研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举措如下: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磁计量技术能力
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技术服务和质量管理能力,不仅是磁计量站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促进磁计量技术机构持续发展的外在要求。磁计量站应该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规划,并认真实施。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大力开展技术革新,申报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技术机构要逐步由“单一检测型”向“检测、研究、服务型”转变。同时,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步伐,为磁计量业务开展和磁计量站事业发展服务。加快机构联合,整合实验室资源,增强检测实力,开展资质认证、实验室认可工作,推进磁计量技术机构向机构一体化、技术数字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事实证明,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事业成败、影响事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提高工作质量水平、确保科学公正的关键条件,成为解决计量事业发展后劲的瓶颈问题。要提高人员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大力“挖”。坚持内部挖潜,坚持“培训教育是最大的福利”的做法,把做好培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二是要善于“引”。通过招考、招聘、合作等方式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补充到研发、重点实验室、关键检测岗位等影响事业发展的重要岗位上为我所用。
三是要善于“用”。要制定出台一系列留得住人、人尽其才、材尽其能的制度措施,要创新机制,敢于提拔、重用、奖励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3)提高检定(校准)证书报告质量,提高公信力
检定(校准)工作不仅是磁计量站试验的基础依据,也是磁计量的生命,而检定(校准)证书报告是计量的最终产品,是检定(校准)工作的综合反映和工作质量的最直接体现。质量不高或者不合格的报告、证书,既无法反映产品质量、磁计量性能的实际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磁计量结果的有效性和磁计量的形象。磁计量应进一步加强对检定(校准)工作质量的管理,特别是检定(校准)报告、证书的管理。并且定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计量法规、标准、规程以及方法,从而熟知各种操作技能,提高业务能力,确保出具符合标准、规程要求的原始记录、报告与证书。坚决纠正和杜绝无资质、超资质范围、检定(校准)不按标准/规程进行检定(校准),出具虚假数据或虚假证书报告的违规现象。
(4)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制度措施
磁计量要加强内部科研管理,按照“按制度管人、用流程办事”的原则,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职责、工作质量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监督检查、人员奖惩、投诉处理等内容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要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根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定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对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认真解决和纠正,做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使体系保持有效运行,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公正、准确、可靠,不断满足委托方当前及长远的期望,争创一流的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
4.质量监督概述
4.1 质量监督的定义
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质量监督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在一个单位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下开展的,是代表最高管理者实施质量监督的,是磁计量检测全过程有效运行的保证。
4.2 质量监督的对象和目的
质量监督员对测试、校准或检定人员(包括实习期人员)及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质量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实验室人员具有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满足规定要求,这种能力包括初始能力、持续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过程中的弊病,最终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的产品(结果报告)满足规定要求。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顾客要求、合同要求、法定管理机构要求、认可机构要求、实验室管理要求,同时还要关心隐含的需求和期望。因此质量监督不仅要监督有没有“不符合”,对已发现的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应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
4.3 质量监督的内容
1)测试、校准或检定设备的状态;
2)测试、校准或检定方法的有效性;
3)测试、校准或检定结果的溯源性;
4)测试、校准或检定记录的准确性;
5)测试、校准或检定报告的正确性;
6)测试、校准或检定过程的公正性;
7)环境条件的符合性。
4.4 质量监督的方式
1)抽查监督。业务室负责抽查监督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抽查监督要做好有关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责任部门实施纠正。
2)日常监督。日常监督由监督人员就监督内容的各个方面随时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4.5 质量监督的实施
1)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建立质量监督机构;
3)明确质量监督机构各级人员的职责。
5.结束语
本文结合磁计量保障任务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在磁计量工作中采用全新的科研管理机制,并探讨了这一创新性机制的具体实施举措。计量工作中采用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更能凝聚智力,整合力量,对于靶场未来开展高效顺畅的计量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磁计量站的认证认可,促进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文件化的管理方式使计量检测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但是仅有规范化的文件是不能让体系自始至终保持有效运行的,必须要有相关的措施作为保障。建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并实施经济责任制考核是维持体系运行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赵秋洪.计量管理新模式[J].中国计量,2007(12).
农业科研工作有别于其它行业,农作物特殊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季节性强、周期性长,为科研经费的科学预算增加了难度。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国家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以及农业科研工作者忽视财务管理在项目经费使用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人们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近年来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现行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预算不够科学,导致实际执行存在困难
一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仍比较淡薄,对财务管理的思路还停留在过去对资金的管理,忽视年初对年度资金预算计划的科学制定,造成实际收支与预算相差较大。尤其是申报科研项目时,大多以课题组为主组织,编制的项目预算与单位科研发展整体需求有偏差,执行过程中单位总控度差,预算与实际需求差距大。
2、挤占挪用成为弥补经费缺口的普遍现象
为了筹集资金,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把手伸向科研经费。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在生存的压力下一些单位还是绞尽脑汁,巧立名目,或以提取管理费的名义改变资金用途,或直接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想方设法把科研经费变成基本支出经费,使得原本并不复杂的科研经费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棘手,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而且积重难返,不仅使科研项目的执行效果因经费问题大打折扣,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3、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有待规范
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管理制度决定了其经费管理使用的自,但这种自是相对的、有前提的,是相对于过去单位对科研经费管得太多、对科研活动干预过多而言的,是科研经费管理规则框架下的经费使用自主,真正的落脚点是赋予课题负责人组织科研活动的自。实际工作中,部分课题负责人将经费管理使用的自理解成了经费的所有权,将科研经费当成了“私有财产”,要不要花,如何花,一个人说了算;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立项和验收的组织,很少关注预算执行过程。科研人员只专注怎么出成果,如何争取到经费,在他们的理解中,预算是做给立项阶段的评审看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执行。科研圈内甚至流传着“只有申请不来的项目,没有结不了项的课题”。最终使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严肃性产生认识误区,视科研经费预算为摆设,认为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性的担心是杞人忧天,经费使用比较随意,预算与执行存在较大偏差。
4、科研经费使用矛盾较多、效益也较低
科研项目计划实施课题制后,实行全额预算,细化了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实行预算评估制度,这对科研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难更新的要求。首先,科研人员普遍感到预算编制过细过严过紧,编制口径不一,较难应对。第二,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复杂性等特点,立项时的预算很难全面覆盖农业科研全程中的需求,也很难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第三,争取科研项目“广种薄收”,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金额按“广种”编制而预算执行情况却是“薄收”,这就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金额与预算执行相差较多,这是预算编制所不允许的,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与争取科研项目的“广种薄收”概率相矛盾。科研项目支出报销问题也较多:从主观上看,科研人员观念与国家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尽适应,部分科研人员,认为拿到科研经费后,只要与科研活动有关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与当前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要求相矛盾。从客观上看,在项目经费划拨和任务管理两条线机制下,科研经费的支出和报销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启动时经费与任务不匹配,要么经费下拨迟滞,科研任务无法按计划实施,往往错过最佳时节,延误时机;要么项目任务下达迟滞,经费先到帐但归属不清,无法支出。两种情况都导致科研经费不能及时有效支出,科研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这一状况尤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影响极大。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要求在限期内将预算执行到一定比例,严重脱离科研活动实际。为了完成指标,只能突击花钱,这样势必造成违规报账、财务控制薄弱、科研经费损失浪费等隐患。三是部分切实发生的费用难以报销。如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的科研人员谈到,下乡蹲点、调查、试验时支付给农民的费用以及农业软科学研究需要购买的大量数据,往往很难取得正规发票,报销困难。
二、加强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科学编报预算,严格预算执行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资源配置机制,才能有效利用财务资源。一是建议加强“三建”制度的建设,从源头上抓预算工作。即,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项目组、单位、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单位的发展;建立财务审核制度,确保预算的合理性,提高执行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提前谋划,按照项目性质充分、综合考虑科研预算。二是建议落实好“三抓”工作,即,抓政策依据,强调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切执行预算制管理,有效避免预算执行“出轨”;抓管理制度,完善报销手续,提高监督力度;抓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奖惩措施。
2、合理增加农业科研单位的事业费
为了保证农业科研人员能够专注农业科研工作,不要因为经费不足而影响核心工作,或为了维持现状,将科研经费变向支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成效。为此,建议财政部门合理保证科研单位正常的事业费,保证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同时调整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与管理机制,增列与农业科研工作有关的费用支付名录,便于科研人员的合理支付,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较好地控制了科研经费使用的“改头换面”。
3、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的管理模式
国家财政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改革举措层出不穷,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科研经费课题制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同时要敢于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科研项目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除财政基本支出拨款以外的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财务人员应树立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的观念,加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丰富财经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也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从专业的角度思考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把握科研工作与财务相关的重点、难点,提高对工作中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通过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的 理解、信任、尊重与支持。探索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管理的模式,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管理的观点并不新鲜,对此项目主管部门有要求,财务部门认为有必要,科研实施主体总体上也欢迎,但始终落不到实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在于缺少可操作的规则,不单单是对财务人员参与科研全过程的方式、内容以及权利义务作出界定,对科研人员也必须同时具有约束力。建议每个科研项目要吸纳1名财务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课题组,研究讨论项目申报指南,参与经费申报预算编制,跟踪监督经费预算执行,提供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有关财务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以及意见建议,协助解决有关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的实际问题,配合整理结题财务验收资料为科研项目的财务审计验收提供技术支撑,督促项目结题后财务结账手续的办理等等,对项目的财务检查及审计验收提供技术支撑。
4、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环节中的财务管理效益
财务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要适应国家宏观层面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新要求,形成新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要密切配合,满足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需要。同时,科研人员要及时向财务人员提供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等过程中的所有经费信息,便于财务人员更好地管好科研经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合理使用项目经费,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另外,开发利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网络,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使用专门管理科研经费的软件,从立项到Y题对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进行全程、实时、程序化管理,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随时查看经费使用状况,了解经费去向,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所列支出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调整,要求便于管理,也便于项目验收,这是确保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合理有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付小燕.现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1):31-3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事业也快速发展,全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不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也随之显现。前不久教育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三个文件,以此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本文论述了如何结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做好三个文件的贯彻和落实工作,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普通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工作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战略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关系着科研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科研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黄金时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科研带动和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源动力。科研是提高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1]。科研水平是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高校科研水平,关乎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
2 完善细化制度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规范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管理意志稳定的体现,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了当前高校科研行为不规范的表现形式,明确提出了7项行为和16条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学术道德、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项目负责人等方面。高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遵照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行为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分级管理的优势,在制定操作规程的时候,将每一级的权责在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明晰化、定量化。
3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者都到位尽职;本质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2]。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要在完善和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细化科研活动的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在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执行力。例如,将科研项目分级分类,按照不同项目管理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划分流程,制定每一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学院管理优势,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在研究方向上加强科学引导,在经费预算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中,精细查找和培育扶持基础好,水平高的项目申报;在项目实施阶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管职责,重视科研项目实施进度管理,根据项目任务书规定,定期监督项目执行情况,加强项目执行进度监督工作的痕迹管理,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工作进行存档,建立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定期参加项目进度组会制度,项目执行期间定期进行经费节约意识教育、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科技创新能力强、项目完成质量高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建立既符合实际又具操作性的评估体系,做到奖惩有据,鼓励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在科研成果管理阶段,加大对知识产权重要性教育,提高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分别提供奖励鼓励和咨询帮助,最大程度帮助科研人员施展才华。在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科研项目过程全程监控和管理的流程化、具体化、标准化,力求管理工作高效和节约。精细化管理是要于细微之处见真精神,细节展现管理水平,细节提高管理效益。
4 人的价值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的关键
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也是人,从事科研活动的还是人。在提出规范化和精细化科研管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每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都是靠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化、细节化体现了科学的管理,可是相关责任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完美的制度都无法发挥作用。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参与到科研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进一步提出完善和细化的意见和建议。
5 结语
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制度基础;完善和细化科研管理工作操作规程,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规范化,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才能不断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使科研管理工作效益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增加,也必将促进科研项目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再提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必将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一、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获得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就必须提高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由于科研项目的缺乏,科研项目只能由少数人进行,一定程度上损伤了相关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另外,科研工作的特点不够突出,使得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不够深入,项目课题缺乏创新,不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科优势,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对国外相关领域的动态研究,影响了最终的效果。并且科研项目的成果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观念、制度落后
科研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就必须尽力协调各方面的发展。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能够有效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但是一些高校的科研管理观念仍旧十分落后,从科研项目的申请到最后的成果申报,科研管理起到中间传话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科研管理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众所周知,科研管理工作专业性非常强,其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不是一时能够锻炼出来的。所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科研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薪资酬劳、福利待遇差距甚远,使得科研管理人员的岗位流动性很大,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不强,进一步影响了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一)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众所周知,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科研的发展水平,相关的部门领导必须在重视科研项目的时候,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建设。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选拔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且要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可以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文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文化修养高的科研管理队伍。另一个方面,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团队合作,保证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二)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
我国想要建设发展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不断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有效的奖惩办法,帮助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发展。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对科研项目研究、不同的科研活动、科研应用研究等不同种类的科技项目活动制定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并且要明确相应的奖惩办法。一些科研项目需要常年的艰苦奋斗才能够得出结果。所以,并不能够按照科研成果的数量来进行评价,必须将科研人员手上的研究项目法人影响力作为标准。并且要避免对科研成果评定的“偏见”,避免“人情”评审。并且要降低政府对于科研成果的影响,将科研成果交给中间部门,政府在对这些中间部门进行管理,然后逐步建立一个合理管理体系。
(三)积极创新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