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4 16:24: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发展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发展的建议

篇1

改革开放以前,在人们的意识中,兴办体育事业是政府行为,主要靠国家拨款和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因而,造成了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够,体育工作的效率、效益不高,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不够,从而影响了体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导致体育产业发展非常缓慢,而篮球产业的开展更无从谈起。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应主要以扭转型战略为主,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及完善体育管理体制。以大力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为基础、以增加体育人口比例为运行手段、以发展相关体育配套设施为依托、以满足人们对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为终点,促进体育产业、篮球产业的发展。

2.增长型战略———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篮球运动的大力普及和篮球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大,再加上体育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导致人们参与或观看篮球运动的热情不断增强。同时,随着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性和产业化,愈来愈多的商家把发展眼光聚集到篮球运动上。媒体与篮球的结合、广告效应的增加,致使有些商家与篮球组织结盟,或者直接创办篮球运动实体,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篮球职业联盟的成功运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当前篮球产业的发展战略。于是职业化———这一西方舶来品便涌向了前台,1995年,拉开了我国篮球产业化、职业化的序幕。1999年,中国篮球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篮球产业增长型战略的开始。通过篮球管理中心和各个俱乐部的不懈努力,篮球市场初见雏形,成绩令人瞩目。

3.防御型战略———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动力

以1995年开始的CBA职业篮球联赛为突破口,我国篮球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呈几何级的发展速度递增。但是受制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制约,虽然篮球产业的发展框架已日渐清晰,但很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比如,CBA联赛的管理仍然是政府垄断下自上而下强制性的垂直管理模式;与CBA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联盟和体育中介缺乏;与CBA发展相适应的赛事经营(转播权、标志产品、赞助商、广告商的开发)还存在产权不明、责权不力的问题;高水平外援和外教的引进和管理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篮球产业的良性发展,而防御型战略的实施,可以解决我国篮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多种经营型战略———篮球产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以2004年取消篮球联赛升降级制,实行南北分区的主客场比赛和“北极星”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篮球联赛提升为真正的职业联赛。具体表现在:新联赛为中国篮协和各俱乐部共同拥有,联赛由过去篮协一家办变为大家办;追求篮球、文化和娱乐的有机融合;商务开发采用专业化的运作方式,联赛和各俱乐部的品牌价值、盈利能力和财政实力显著提高;没有升降级,参赛俱乐部数量和赛程逐步扩大;各俱乐部拥有功能齐备、环境舒适的体育馆和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完善,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稳步提高,明星球员不断涌现。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国篮球职业联赛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条件,也为篮球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契机,我国篮球产业开始迈入了多种经营发展的战略轨道。

二、促进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1.策略

(1)S类策略。

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要以稳定的国内环境为依托,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服从和服务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以稳步提升的综合国力和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提高为发展根本;修建高规格、多用途、数量巨大的篮球体育场馆为平台,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后发优势;坚决贯彻科技兴体的发展理念,努力提供高质量的篮球产品,继续提高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国际间的篮球交流,不断整合国际、国内篮球资源,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篮球发展模式;结合现有条件,提高篮球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篮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W类策略。

不断完善以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为主导的职业篮球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篮球俱乐部制度;改善和提高篮球产业发展的资本多元化,为篮球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篮球产业的积极性,聘用专业的市场营销和市场开发公司,加快篮球产品输出的多元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应对国内其他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方式的挑战,扩大居民的篮球消费市场份额;加强篮球产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努力提高篮球产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研究和解决篮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不断增强依法治体、依法管体的执行力度。

(3)O类策略。

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依托体育强国的建设机遇,认清形势,正视挑战。通过提高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和立足本土、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CBA联赛的职业化进程;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大力提升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升级,充分利用优良的社会人文环境和CBA职业联赛的世界知名度,引进技术过硬、素质能力高和专业性强的国际专门人才;以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契机,不断更新产业效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让高新技术的运用为篮球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T类策略。

大力加强依法治体、依法管体的法制化进程,并结合篮球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立法工作。以国内篮球消费市场为主体,不断增强民族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制定相关的篮球产业法律法规,把篮球产业的发展纳入依法治理范畴;不断增强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和制造业的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体育精神的追求;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小的先进技术,不断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力度,为我国篮球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2.建议

(1)我国篮球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必须依托现阶段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国家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根本,切实发展适合自身特点、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篮球产业。

(2)加快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篮球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突出篮球产业经营主体的自我市场行为,增强CBA职业联赛的品牌意识,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

篇2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14-02

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此形势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宁夏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较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对于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宁夏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权威部门预测,到本世纪后期,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60%以上[2]。从2001年开始,宁夏由电力输出省区变为电力输入省区,到2003年,成为了因电力供应紧张而采取拉闸限电的省区之一。虽然到2006年宁夏通过电网改造和加大电力开发投入已基本解决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但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压力将不断增大。为此,除大力提高非可再生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太阳能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太阳能产业必将成为宁夏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选择,将能有效拉动宁夏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宁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宁夏发展太阳能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辐射一类区。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状况综合排序中,银川市排序占第三位,仅次于拉萨和呼和浩特,区内其他城市也都具有一定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条件。宁夏太阳能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原材料生产―太阳能产品研发和生产―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约有太阳能产品生产企业30多家,其中部分企业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50多家产品营销企业,近3000名较为稳定的从业人员,为宁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3.有效的促进政策为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7年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力争到2010年使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新增太阳能发电约173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国家《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也为增加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市场份额提供了可能性。近期,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明确提出要把节能减排提到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而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是节能减排中的重要内容。以上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宁夏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影响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宁夏太阳能生产企业不足50家,数量不到全区工业企业的6%,产值更是不到1%。虽已基本形成从“原材料生产组件开发生产、太阳能产品研发和生产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非常薄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

从全区产业结构整体布局来看,太阳能产业还没有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太阳能市场的需求大多停留在太阳能光热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被动式太阳房、太阳灶等低端产品领域。

2.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明显滞后

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宁夏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政府决策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统一、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且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差,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明显滞后,特别是缺乏完善的对投资者、用户及相关产品的补贴政策,缺乏系统的税收优惠或强制性税收政策,缺乏优惠的价格政策,缺乏低息(贴息)贷款政策等,且已有经济政策激励力度弱。

3.宏观管理和投入保障水平低

一是没有权威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多年来,宁夏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职能交叉、资金分散、重复建设。二是市场监管不力,标准不完善,行业门槛低,致使市场产品和服务良莠不齐,不仅阻碍了行业发展,也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三是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投入太少。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目前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计划。四是缺乏项目支持。国家财政部、发改委都有扶持太阳能开发的相应项目和资金,但宁夏企业至今未能争取到一次机会。

4.自主创新能力差,研发人才极其匮乏

宁夏太阳能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多数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太阳能光电、光热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人才屈指可数,在该领域全区还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研发团队。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企业缺少自主创新带头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几家重点原材料生产企业的主要技术人员都是从外省高薪挖来的,这些人才带来的仅仅是经验,其满足程度和稳定性令人担忧。

三、加快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设立宁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办公室,统筹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建设厅、农牧厅、环保局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强化政府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应用推广力度。

2.尽快建立完善的太阳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1)抓紧制定科学的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汇集区内精英,共商宁夏太阳能发展大计,谋划符合区情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研究制定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总体战略布局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措施,部署战略任务[5]。

(2)抓紧制定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要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等方面,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财税激励政策,要明确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目标和技术目标等。借鉴外省区的做法,对新建体育馆、医院、学校、机关办公楼等政府资金投资的建筑项目,采取强制推行太阳能技术的政策。对酒店、商业大厦等商业性建筑,则给予税收、贷款等激励政策,提高其自觉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积极性。

3.全力组织实施一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示范工程

(1)在城市亮化工程中,组织实施光伏路灯照明、光伏交通灯指示及光伏景观灯示范项目。

(2)选择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新建的大型公用公益性建筑作为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示范工程。

(3)支持一些用电量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应用示范点,建设20千瓦~1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企业办公等用电的补充电源。

(4)配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太阳能暖房、太阳能灶、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草坪灯等,建设太阳能利用示范村、示范乡(镇)和示范县(市)。

4.加强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引进

(1)选择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邀请国内外有关知名专家或企业参与,组建竞争、流动、开放的以太阳能为主的宁夏新能源研究所,有关方面在资金、项目、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2)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3~5家重点企业筹建宁夏自治区级太阳能技术创新工程中心,有效提升太阳能开发利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光热、光伏技术基础研究工作,在宁夏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专项基金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4)尽早建立宁夏太阳能开发项目库。选择符合宁夏发展的太阳能技术,组织项目计划,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5.建立完善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

(1)建设以园区为载体的专业化太阳能生产基地。结合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重点,依托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扩大规模效应。

(2)尽快规划在银川市或石嘴山市建设西北地区或国内最大的太阳能产品专营市场。选择大企业、名品牌建立大型太阳能产品专营市场,将会大大提升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3)尽快成立宁夏太阳能行业协会。由宁夏工商联牵头,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建设厅、农牧厅等部门支持,通过联合宁夏太阳能企业、外地太阳能厂商和有关单位成立宁夏太阳能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建立产业联盟,负责企业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并对行业资质进行审核。

(4)尽快成立宁夏太阳能产品检测中心。加快太阳能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严格太阳能产品检测,保障用户利益,促使太阳能利用健康发展,杜绝“三无”产品进入市场。

6.重视人才培养,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支持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与区内相关研究机构、企业联合办学,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太阳能开发利用人才。支持太阳能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委培、定向等方式与院校联合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桑建人.宁夏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探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6,(1):87-89.

[2]朱浩珉,石慧.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世界能源供应主体[EB/OL]..

篇3

1.从内容上来说,要把本项规划纳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在四个方面做出部署:   

(1)研究确立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战略发展目标。这其中包括电影院线建设目标,电影、电视剧、动漫等的发展目标,影视产业平台建设目标,影视产业经济发展目标等。   

(2)构筑富有开拓性、操作性的政策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中应包括影视资金利用与投融资政策,影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影视拍摄与放映专项服务政策,影视精品项目孵化机制政策,影视剧本评估体系建设政策等。   

(3)建立并完善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包括整合资源形成权威的行业协会体制,并与省委宣传部的文产办、文艺处,省文联的电影家协会,电影电视评论协会等对接,最终使上述机构主办和承办、协办的影视活动多样化、研讨经常化、交流固定化。  

 (4)明确各个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及设置系列重大专项计划、重大项目工程等。   

规划重大专项计划或工程,其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打造精品,以点带面把影视产业培育为云南文化强省的支柱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辐射南亚、东南亚,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服务。   

2.从原则上来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敢于“抓大放小”。  

 一方面,政府主要做的是政策制定、氛围营造、平台搭建、人才培育、资金扶持等工作,其他的,应交给市场去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精品的创作生产,扶持那些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准和市场价值的优秀影片的创作生产,大力支持影片在云南取景、摄制、进行后期制作,宣传提升云南整体形象,积极支持对云南电影产业有较大推动作用影片的拍摄。   

针对近年来云南电影拍片数量增长乏力的状况,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做法,不要片面追求数量,而应集中人力物力推出“大片”。这里所说的大片,不仅仅是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片,还有那些艺术上乘、制作精良,具有广泛市场号召力的优秀电影,这样的片子可以一当十,拍好一部,影响一片,这是我们应该大力扶持的佳作。    

(二)弥补剧本创作与电影放映两个短板   

1.注重加强云南的创作力量培养。总体来看,云南省专业编剧力量薄弱,创作人员青黄不接,有待扶持和培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建议《民族艺术研究》等刊物推出创作专刊。从近处说是让剧本有出路,从远处看是为寻找剧本的制片人有米下锅,从而改变我省剧组中出现的“剧本荒”问题。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定期开办影视剧本创作培训班。联合各地文联、云南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云南电影集团、相关高校与民营影视企业,形成合力,定期开办影视创作培训班。培训班主要围绕剧本创作,特别是已经发表的剧本,或者想要发表的剧本展开讨论与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三是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剧本评估体系。    

2.在电影放映服务上,建议从两方面进行创新。云南题材电影进人院线受阻,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14年开始节目饱和,每年购进数字电影的计划降低为60部。因此不能再鼓励数字电影和低成本电影的投资生产,云南题材电影的放映服务需要加强。一是探索在大学城进行云南题材电影、微电影专场放映服务。年轻人思维活跃,能够迅速接受新生事物,是推动云南影视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可探索在呈贡大学城依托某一高校,面向10多万大学生,进行云南题材电影的专场放映,鼓励大学生自拍微电影与实验电影放映,鼓励云南本土企业的作品在此放映,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活力与创作热情。二是探索建立电影公益放映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放映机制。鼓励云南题材电影上山下乡,到矿区、社区、山村、军营等地进行公映、播放,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电影放映机构对云南题材电影进行优惠票价放映,并推介给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结合国家文化部的新农村数字院线、部队数字院线等的补贴政策,制定云南题材电影放映的新的补贴政策;对云南本土影视企业在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放映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三)搭建和设置具有标志性的影视交易、交流、研究平台   

建议由政府主导,统筹国内外市场,联合企业、高校、媒体等,共同打造三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交易、交流、研究平台,营造良好的影视业发展氛围。  

篇4

结合沈阜13.3万hm2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2014年县政府出台了树莓发展的优惠政策,每栽植树莓666.7m2,在享受辽宁省林业厅600元补助的基础上,县政府增加补助1310元,含苗木、架材、铁线、栽植等费用。面积集中连片超过33.3hm2的给予水电路配套。有了政府的补贴政策扶持,推动了树莓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调动了企业集团和合作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重视肥水管理,产量偏低树莓尽管相对于其他果树的管理要简单得多,但是仍然需要加强肥水管理。果农单靠夏季施入无机肥维持树体生长,对秋施基肥不够重视,严重影响树莓的产量和质量。

2.2采摘成本高树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采摘每人每天只能摘30~40kg。而且采摘时间长,采摘季节与农民秋收冲突,劳动力价格上扬,增加了采摘成本,急需引进树莓专用的采摘机械。

2.3服务体系不健全从技术层面,树莓生产基地与科研院所对接少,缺乏技术后盾;从生产销售层面,树莓生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少,营销队伍短缺;从树莓加工层面,树莓大部分通过冷冻贮藏,以速冻果销售,深加工的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建议

3.1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县树莓面积达到3333.3hm2,年产量达到3万t,年产值3亿元。打造以富荣镇和阜新镇为主的树莓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其中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注册商标2个以上;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劳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辽宁金果树莓产业和阜新鑫海树莓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新建一批树莓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个以上,覆盖农户达到20%以上;鼓励果树生产大户进行规模生产,使农民靠树莓产业每666.7m2增收2000元以上。

3.2保证措施

3.2.1品种选择以双季莓为主,适当发展单季莓,栽植比例为3∶1,双季莓以‘海尔特兹’‘秋红’和D为主,单季莓以‘维拉米’和‘菲尔杜德’为主。使用组织培养的一年生苗木,杜绝使用根蘖苗。

3.2.2园址选择尽量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壤土,具有水源条件的平地或缓坡栽植。栽植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行距2.5m,株距0.5m,666.7m2栽植530株。

3.2.3加强肥水管理树莓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后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注意9月份早秋施基肥,以保证果实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为明年的开花结果做好充足准备。在树莓行两侧30cm处撒施腐熟的农家肥,利用深耕机深翻到土壤内。每6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并配合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00kg。

篇5

2农机推广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舟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思路发展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农业机械化的平衡发展规划、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统筹与重视度不够,以致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化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林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农机推广人员不能专职专用,不少农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使农机员本职工作淡化,久而久之,农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行动上跟不上发展步伐。同时,县及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弱化,使农机推广的专业性、技术性降低。

(2)农机化工作还未提到应有高度。乡镇政府及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养技术推广,推广农业机械几乎是农户自主自发的事。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布局研究不够。而且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与基层联系松散甚至脱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真实需求情况不得而知,有些农机化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依靠乡镇基层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来发展农机化的可能性在淡化。

(3)农机装备结构及布局失衡。由于农机技术推广的政策引导与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户及产业基地对农机具购置缺乏长期规划,有时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一是低效率低价位的小型农业机械多,大型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少,环保型机械及多功能机械少。二是自购自用的多,开展作业服务的少,致使部分农机具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农机资产闲置。三是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够,养殖机械化技术及产后深加工机械化装备少。

3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1)同步谋划农业产业与农机化发展规划。根据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以6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重点发展机械化深耕和平整地技术及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育苗及移载机械装备、大棚机电设备,养殖成套机械设备。

(2)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统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要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广方式上,应深入农户和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因地制宜促推广。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在产业基地、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率先推广应用,不同产业推广不同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既要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还应注意引进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镇政府及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的联系,搞好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做好农机产品售后的“三包”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购机、用机及修机过程中的问题。

篇6

1.2海工装备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江苏多数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都感到融资压力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海工装备产业融资需求量大。海工装备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很多油气工程装备是“天价”。例如,南通中远船务承建的圆筒型超深水钻井储油平台“希望一号”总造价达6亿美元。同时,海工装备产品交付订金少,制造企业垫付比例高。常规船舶产品订金以前是总造价的80%,现在减为40%。相比之下,海工装备产品订金则少得多,通常只有10%,最多为15%。(2)海工装备产业信贷条件严苛。金融机构对海工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难以掌握,同时国内又缺乏权威的海工专业咨询机构,这不仅使金融机构对具有一定建造经验的大型企业信贷慎之又慎,而且对没有相关建造经验的海工企业及中小海工企业更是避而远之。此外,国内金融机构总体上多擅长信贷业务,针对海工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不多,而且规模较小。(3)海工装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门槛高。除南通中远船务等少数国有企业外,包括熔盛、新世纪、新扬子等骨干企业在内,江苏大多数船舶及海工装备企业属于民营性质。即使像熔盛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其授信也是严格建立在报表业绩基础之上;而国有企业靠国资委担保,业绩差时往往也能贷到款。而江苏省海工民营企业以中小型居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发展起来,规模不大,业绩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一般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4)当前船市低迷对船舶及海工企业造成更大资金困难。受船舶市场萧条的影响,银行收紧了对船舶企业的融资信贷。由于一些船东延期付款,延期接船,甚至弃船,船舶企业投入的大量占用资金难以及时变现回收。同时,一些企业股东对造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充满担忧,投资意愿降低,大量资金无序抽出。对于江苏大多既从事船舶建造又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企业来说,这种状况加剧了资金困难。

1.3海工装备产业中盲目“跟风”现象露出苗头2008年出现国际金融危机后,特别是2011年发生欧债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船舶市场逐步进入“寒冬”。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江苏不少传统船舶企业纷纷进军海工装备市场,力图借助海工装备产业走出困境。近年来,南通市427家规模以上船舶企业中有29家转型为海工装备企业,全市前五强造船企业均已涉足海工领域。同时,泰州、镇江、无锡等市一些船舶企业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挺进海工装备行业。此外,以南通为核心的沿江地区还新建了或正在筹建一批海工装备企业。目前,全省海工装备项目呈现出决策快、投入大、建设速度快、产出快的特点,生产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在海工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少数中小船舶企业不顾自身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盲目跟进,不免令人担忧。海工装备与造船工业的关系,既彼此相关,又存在差异。国际上大量的海工装备大多都是由船舶企业建造完成的,但因海工装备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性,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1)海工装备产业对企业的技术力量要求很高。海工装备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设计复杂,生产难度大。每个海工平台必须根据业主使用海域的地质、水深、波浪等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不会像三大主流船型那样大批量订货生产。(2)海工装备产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要求很高。海工装备是高投入产业,资金需求量大。相比于常规船舶8~12个月生产周期,海工装备项目往往需要3~4年,资金回收期长。(3)海工装备产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项目管理要求很高。海工装备是高风险产业,在进军深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超乎想象,这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因BP公司钻井平台爆炸引起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令世人震动。不同于船舶,钻井平台等多数海工产品在设计寿命内原则上不可能返回原厂维修,万一出现问题必须现场处理。按照一般造船企业的管理模式去运行,不能满足海工装备生产要求。如果企业建造了一两个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高投入海工平台,就有可能被击垮。(4)海工装备市场需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据德国DVB预测,今后5年,作为主流海工装备的海洋钻井装置和生产平台的年总需求量约为30座(艘)。以我国三五年后占据世界市场30%计算,我国平均年建造量10座(艘)左右。即使在海工市场兴旺情况下,我国年建造量充其量达到20座(艘),仍低于两三年后我国海工装备的制造能力。

2促进江苏海工装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应对策略

2.1着力加强海工装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实施现行支持海工装备研发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落实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支持政策、技术改造支持政策以及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江苏省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工艺,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全面提升海工装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研发平台与载体建设步伐。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规模以上海工装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至少要高于销售收入的2%。在加大对南通中远船务和江苏熔盛重工两个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支持力度的同时,鼓励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努力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中心、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江苏海洋工程研发体系”。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近年来,在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主导下,先后成立了江苏省海洋工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江苏海洋工程及船舶信息技术应用产业联盟、江苏省海洋装备产业技术合作联盟等,吸纳了众多从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制造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涉海企业作为成员单位,促进了技术创新。这4个联盟主管部门不同,多数成员单位存在交叉重叠,应当加强联盟之间的协作,也可适当予以整合,以期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江苏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省内企业并购或参股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与省外企业、境外企业联合开展装备的研发和创新,鼓励合资成立研发机构。

2.2大幅提高相关海工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对各类海工配套设备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根据江苏实际情况,2015年前,动力定位系统、深海锚泊系统、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水下生产系统及水下立管等关键设备和系统要实现自主设计建造。2020年前,FPSO单点系泊系统、大型油气加工处理系统、海洋物探专业设备等关键设备和系统要实现自主设计建造。树立自己的海工配套设备品牌。江苏亚星锚链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和出口的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锚链连续多年名列国内外同行第一,产品60%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星锚链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著名品牌。要培育更多类似亚星锚链那样的海工配套设备龙头企业,树立更多的海工配套品牌。优化海工配套业布局。由于受水深航道条件的影响,镇江、泰州、扬州等市沿江企业很难建造海上钻井平台等,应当在发展海工船和海工模块的同时,充分利用船舶配套产业发达的优势,着重发展海工配套设备。南通市在重点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同时,也应加强海工配套业发展。

篇7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茶油享有“东方橄榄油”美誉。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食油安全的战略举措,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社会对优良生态产品、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以及改善和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领导,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明确油茶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到年,全市新造和低改油茶林总面积达到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基地面积达到万亩(新造油茶林万亩、更新改造油茶林万亩、高标准垦复低改万亩),常规刀抚低改万亩,茶油年产量达到万公斤以上,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左右。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亿元。建设一批能满足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的油茶采穗圃和良种苗木生产基地。全市重点培育-个产值过亿元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几个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初步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

基本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坚持适度规模,相对集中,新造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的原则;坚持种育改、林工贸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业主经营,平等竞争,多元投入的原则。

三、制定和完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全市油茶产业规划,按照“二群四带”的区域布局,建立以祁阳、零陵和道县、宁远为中心的两个油茶产业群,以衡枣高速公路和国道、高速、高速、国道为重点的四条油茶产业带,以“金浩”永大高科等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为链接的加工产业集团,创建各县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全市以油茶林保存面积万亩以上的县区为片,以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乡镇为点,以高速公路、国道两侧为线,建设片、点、线相结合的高产油茶林基地。油茶产业作为全市农业产业链建设的主导产业,要纳入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总体规划。市里在零陵区创建集良种选育、种植示范、系列加工为一体的高科技油茶工业园区。各县区要将油茶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规划任务落实。

四、建立油茶林权林地流转机制

政府鼓励各种社会投资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油茶产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油茶开发;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鼓励油茶林和油茶林地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投资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地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集中,确保合法依规流转的油茶林地,长期稳定不变;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油茶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县区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油茶林权林地流转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推动油茶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五、大力扶持油茶种植大户

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全市计划培育扶持各类油茶经营大户(新造亩、亩、亩以上,高标准垦复低改亩、亩、亩以上),力争油茶生产大户所经营面积占规划总面积以上。凡集中连片新造油茶新品种亩以上的农户,除纳入计划安排享受国家、省、市相关补助资金外,均由县区免费提供优质油茶种苗;其中,集中连片新造油茶新品种亩以上的大户(含公司),按省、市验收的合格面积,另由县区一次性每亩补助元;新造油茶新品种亩以上的大户(含公司),按省、市验收的合格面积,另由县区一次性每亩补助元;对深挖垦复施肥亩以上的大户(含公司),除纳入计划安排,享受国家、省、市相关补助资金外,按省、市验收的合格面积,由县区一次性补助每亩元。对深挖垦复施肥亩以上的大户(含公司),除享受国家、省、市相关补助资金外,按省、市验收的合格面积,由县区一次性补助每亩元。

六、积极培育油茶加工龙头企业

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除享受种植大户和所在工业园区有关优惠政策外,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市、县区要对“企业+基地+农户”的油茶龙头企业给予造林贷款和贴息补助;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从事油茶新品种选育、油茶林培育和种植、油茶籽采集和初加工、农技推广服务等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为开发油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加计扣除。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茶籽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茶籽免征增值税。批发和零售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由茶籽进行初加工制成的茶籽油及茶籽粕等副产品按计算销项税额,同时对其从农业生产者和小规模纳税人手中收购的茶籽可按的扣除率按规定计提进项纳税额。

七、加大油茶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

年-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万元建立油茶产业开发基金,重点用于市农业科技园办点示范、油茶良种繁育和表彰奖励。县区财政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种苗补助和大户扶持。要统筹涉农的退耕还林后续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土地整理、移民专项、水土保持、科技研发等投资项目的部分资金,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不改方案、适度变通、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根据省有关精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上用于后续产业建设项目的规划,后续产业建设资金的要用于油茶产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重点扶持油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油茶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油茶基地;政府其他部门要从涉农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办点示范,支持油茶产业开发;金融机构要建立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的符合油茶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多方吸引国内外资金开发油茶产业。

八、增强科技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强油茶良种的收集、保存、选育和推广工作,搞好现有油茶良种繁育和苗木基地建设,积极繁育产量高、含油率高、抗塑性强的优良品种。大力推进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加快油茶相关标准制订工作,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建设。推行油茶原产地标识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发展油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产品。加强油茶种苗生产和市场监管,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种子、嫁接穗条的来源管理,依法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种子、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县级科研教学、人才培训单位的科技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为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九、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

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和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要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典型示范,不断增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各地要围绕油茶产业的发展,培育建设油茶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和信息网络市场,着力建设现代化油茶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种苗供应、产品销售、产品定价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作用,为林农、油茶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十、依法保护油茶林资源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设立油茶林保护区,对油茶林实行重点保护,防止抛荒和乱征滥占油茶林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规范油茶收摘秩序,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抓好联防巡守,从根本上改变提前无序收摘油茶的混乱局面。油茶采摘前,各县区要适时公告,相邻县区要开好联席会议,统一采摘时间,严禁提前采摘、无序采摘。采摘期内,由乡镇、村组干部组织人员巡查,对违规采摘的行为,各地要依照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严肃处理,切实保护油茶林资源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建立油茶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篇8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50-04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国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科技+时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纺织业步入了新一轮调整升级周期,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往产业链的前端延伸,与科技研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新技术在纺织产业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纺织产业升级和纺织业横向结构调整。一方面,合成纤维的产业化及技术装备的高速化,使纺织品供给效率提高,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纺织品,如功能性的服装与装饰,以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突破,使纺织业重新焕发生机。纺织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纺织产业发展空间,带动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2.往产业链后端延伸,其时尚特点越来越明显,纺织业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即文化、时尚内涵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权重日益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重视,由此衍生出相关的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世界五大时尚名都的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其纺织服装产业均经历过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步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即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中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一市纺织产业规模占全国七成,而长三角地区纺织品产量和贸易出口量又占全国五成,这些基地成为世界相关纺织服装产品重要制造基地。

4.纺织竞争层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大量运用,纺织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导致纺织业国际竞争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是新纤维开发、纺织机械供应、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者,他们依靠综合实力,牢牢把握全球高端纺织品市场控制权。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产业的大国,要想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科技+时尚”是必由之路。而这条道路分两步走应更符合惯例,也符合实际。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再完成制造强国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的转变(即中国的关键企业或集团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嬗变期,主特征是“低劳动成本优势”向“劳动高效率优势”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现实及预期,加速从不易资本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撤出,发挥资本实力,完成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改变国际产业竞争被动局面,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相应,在产业积淀实力的支撑下,在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下,“科技+时尚”将厚积勃发,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业态的巨变。过程中,在产业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中国纺织产业由制造产品的低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布局上,中国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将转移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纺织产业业态向“科技+时尚”演化,每一集群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并暖育产业链与横向产业的系列企业与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整合中小企业群,形成即可大批量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产品,也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需求的柔性生产经营的业态,构建中国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的排头兵。与之同步,为充分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充分发挥中西部资源与产业基础的优势,通过产业大转移释放东部产业基地过剩的产能,削弱东部产业内耗能量,带动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的红利。

二、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31.09%的增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00多亿元,全行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一。

(一)已形成较完备产业结构与较合理的产业空间集群

1.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4级层面分布齐全(2011年485家规模以上企业主产品统计表,未附)。在产业企业数结构中,以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生产为主,占纺服业的48%左右;服装、服饰企业占20%左右;床上用品行业起步晚,仅占3%左右。我们还计算各行业销售产值比,也显示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化工助剂行业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贡献值比较大。

2.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五大集群,即成、德、绵服装、家纺产业集群、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

(二)产学研具备一定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纺织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项、中纺协“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40余项;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纺织产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1个。宜宾丝丽雅集团在染色绣花线、粘胶长丝、白胚绣花线等产品技术研发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有较强竞争力

四川省六大地区品牌产品(丝织品、桑蚕丝、棉混纺布、人造纤维、工装、苎麻布)在全国的竞争力较强。宜宾丝丽雅集团的染色绣花线产量亚洲第一,粘胶长丝占全国产量的26%,白胚绣花线占全国产能的50%,国内排名第一。“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品牌企业在服装市场影响力较高。“琪达”牌服装、“宝珍”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余个。

(四)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通过多年市场竞争与企业并购,四川省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总资产在5 000万元上的企业215家,占规上企业的44.3%,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服饰、化工助剂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反映出四川省这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多年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技术得到较好推广应用,其中,宜宾丝丽雅、华润锦华、华纺银华、依格尔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ERP应用水平走在同行业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淘汰印染落后产能0.6亿米,化纤落后产能6万吨;通过技术升级,绵阳佳联印染耗水量仅为1.4吨/百米布,远远低于《清洁生产技术棉染行业》(HJ/T185/2006)耗水量2.0吨/百米布的标准。

三、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施行扩大内需政策,市场需求支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引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而且暴露出其社会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产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减弱与高社会福利刚性维持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一深刻矛盾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许多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接近极限。中国政府审时度,及时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方针,并且在十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与实现路径。其中,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路径,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作为关键的政策保障措施。而党的十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制度改革方案。可以预期,在党和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分配结构更趋合理,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消费升级步伐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将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些与消费升级紧密相关的行业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家纺行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高端、个性化、多元化的服装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

2.国家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四川省享有市场、产业发展双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举世公认。其中,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中国西部能源开发、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的作用明显。现在进入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阶段,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在顺利执行,新一届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多点多级发展战略。在以上各级政府的区域政策的集成作用下,四川省的城镇化进展肯定是西部第一,而且肯定也会快于中部一些省。该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会缩小与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1年,中部乡村居民人均收入8 791元,多于西部乡村居民的7 855元,但是,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是19 868元,这既是昨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也预示明天的区域和谐发展前景。这为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一个具有地理优势的西部市场。与之同步,四川省正在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进程,成都市正在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将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当然也将获益。

3.低碳、生态资源强省,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

从长远看,四川的清洁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有序,未来定是中国清洁能源强省。在这一未来最有竞争力能源保障支撑下,该省产品应最具冲“碳标准”关实力。可以预见,届时的“四川造”有可能是“中国造”的标准。从产业所需原材料的资源看,四川在蚕茧、苎麻生产,以及一些大牲畜、家禽的养殖方面有比较优势,这些高品质的绿色资源在中国消费升级的第二、第三阶段在不同地区并存时期,应成为个性化消费、绿色、低碳、环保消费品生产与制造的“稀缺”资源。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变脸”的故乡,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这里应是对服装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元素的宝库。因此,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发展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四川有独特优势。

4.东部纺织产业重构,可能加大对西部投资

目前,中国东部五省一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值占中国该产业产值的80%,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极具竞争力,构成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产业的中坚。在国际需求接近极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及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国际竞争力肯定将丧失。同样,中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相同局面。为此,党在十报告中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鼓舞与指导下,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相应,将加大分享国内需求扩大红利的能力,为此,对西部投资是必然选择。这为西部跨越式发展纺织产业提供了重要动力,四川省亦然。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四川省要素资源也有不足,减弱承接纺服产业转入吸引力

客观说,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策落差、国企改制滞后等冲击,经过企业改制,利用缝隙市场机会,主动融入东部供应链等举措,形成目前产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布局。

目前,产业整体在人才、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有较大差距。因此,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仅凭自身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应无可能。而东部产业要向西部投资,一是为接近市场,二是为获得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或者使用要素效率高的优势。西部市场前景肯定是美好的,这是东部产业愿意投资西部、四川的重要原因。目前,四川省在水电气资源价格有一点优势,但在土地资源上,无论是土地指标,还是土地价格,与中部比已没有优势可言,更关键的是,四川省劳动力价格与劳动效率大致都是东部的3/4。由此可见,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已丧失吸引东部投资的吸引力,而且如不转型升级,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2.产业缺乏自组织能力,发展面临生存考验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处于被东部产业低端锁定的状态,在缝隙市场中生存发展特征十分明显。第一,棉纺织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化纤业的品种较为单一,新型化纤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用纺织品总量较低,服装、家纺业发展受面料、辅料、衬布、拉链、纽扣、缝纫线配套不足的制约。第二,该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除蚕茧丝绸与苎麻织布产业链本地耦合运行度较高外,在本地的耦合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况。导致本地产业链及链上企业不能同舟共济形成共赢格局,而且长期处于背负高物流成本运行状况而无法提高竞争力。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东部产业在重构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过程中,不向四川省投资,只把四川省当做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市场。

四、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基本判断

第一,四川省拥有发展潜力巨大的西部市场、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低碳生态资源,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础,以及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因此,四川省应坚定信心,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第二,四川省目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即关键城市的中期、后期与大多数地级市的工业化前期并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四川省纺织产业产值虽只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不是支柱产业,也应是重点产业。理由是:其一,该省低碳、清洁能源支撑的产业,有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其二,生态、环保、绿色资源的转化增殖器,是符合明天消费升级的产业;其三,四川省有许多处于工业化前期区域的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第三,四川省必须通过承接东部为主的产业转移,才能完成转型升级。同时,四川省只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可能形成产业竞争力,只有形成以纺为基的大产业链,才可能形成中国内陆的经得住竞争考验的产业基地。第四,四川省只有走“科技+时尚”之路,纺织服装产业才能获得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

1.跨越式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消除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加快发展,必须抓住东部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尽快引进资本,带来人才、技术与管理,重整四川产业资源,才能较快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自组织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特色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具备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条件,但是生态、环保、低碳资源富集,并且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区域产品品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因此,四川省在铸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应把重现丝绸、苎麻、蜀锦、蜀绣、民族服装服饰等传统优势产品的辉煌作为突破口,打出川牌品牌,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行业群,则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很有希望。

3.都市产业发展战略

“科技+时尚”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四川纺织服装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这条道路。而实现“科技+时尚”的载体是特大城市,从国际成功经验看,还应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因此,四川纺织服装产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的跃升中,应以成都为依托,驾驭其充分国际化东风,大力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服装、服饰、家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相应,把成都建设为区域国际贸易中心与“一节一周”的时尚中心。

五、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省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发展

从我们提供的以上资料及分析可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是民生产业,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而且可以是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目前,四川省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有很多不足,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恰恰需要领导关注、关心这一产业的发展。只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正确发展战略来推动其发展,这一产业就可能是成都市国际化的一张名片,就可能是四川省生态、低碳资源的转化器,就可能是四川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前期地区发展工业的助推器,就可能是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的放大器。

(二)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科学规划方面,首先应制订清晰的发展目标。我们建议制订两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在未来5年左右时间里,一是打好特色产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四川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即蚕茧、苎麻生产基地应扩大产能;二是以西部市场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关注力,注重引入重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提升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加强各方产业力量对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看好的预期;三是发挥我省在纺织材料研究、教育的优势,以纺织材料研究与产业化为突破口,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以振兴蜀绣、蜀绢为契机,以我省的蚕茧、苎麻资源为本,以丝绸、苎麻纺织品为载体,以弘扬蜀文化、四川民族文化为魂,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引领产业高端发展之路。这一阶段末,产值应达到2 000亿元左右。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之后5―10年,使该省几大产业集群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同行有影响的生产贸易基地。与之同步,在成都市建立西部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中心与时尚中心,在相应城市建立相关纺织品采购中心。

在政策制定方面,建议省政府应推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涉及:一是明确政府发展该产业的意志,这对招商引资十分重要;二是统一的政策措施,这有利于避免各地拼政策而弱化招商引资的效果,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三是加大省政府对调整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支持或扶持的投入、奖励的力度。

在加大执行力方面,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订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的管理办法之外,笔者建议:一是省级领导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指导与参与力度。二是应建立关键困难环节工作协调机构,并有所作为。如该省棉花主要来自新疆,但车皮调度十分紧张,据悉,山东、江苏两省有专设机构协调解决棉花的铁路运输难题,并发挥出应有作用,受到当地产业、企业肯定。

(三)找准症结,推动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尽早步入快车道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目前缺乏竞争力的主要症结就是产业链的貌合神离,导致四川省产业前端(纺织)与终端(服装、服饰、家纺品等)用料两头在外,产业间耦合度不高,最终结果是纺织服装产业各环节的物流成本都高,无法形成竞争力。产生的原因是该省终端产业是在缝隙型市场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因此,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居多,多以模仿、订单获得市场,用料量小、品种规格繁多,无法对本地纺织产业提供有效需求,以激发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相应的,该省纺织产业被东部为主的外部客户低端锁定,处于微利状态,也丧失主动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综合的结果就是,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四川省政府应在提高终端产业竞争力上给予政策扶持,发挥杠杆效应,形成整合产业的核心力量,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联系,推动四川省以纺为基的完整产业链尽快形成。

Suggestions for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Ze-ren,ZHONG Zheng,LIU Yin-feng

篇9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还很小,包括医药在内的广义生物产业规模只有500亿美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约为50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约为1%左右。生物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缺少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和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产品缺乏创新,技术含量低,特别是生物医药产品90%为仿制品。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生物与医药园区分散、分割、低水平重复问题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分散,大多数园区远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聚效应。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生物产业在技术研发阶段与国际差距较小,但产业化阶段差距在不断拉大。据专家估计,前者大约相差5年左右,后者相差15―20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生物产业在发展中受到一些重大制约因素的影响。

(一)资金制约,企业融资难

据课题组对全国1182家生物企业的调查,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是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从表面上看,一是由于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且为高技术行业,无形资产远大于固定资产,没有过多的固定资产作抵押或担保,很难得到银行贷款;二是没有创业板市场,中小型生物企业不能直接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三是风险投资不发达,真正投资于生物企业,特别是投资处于种子期或早期阶段的生物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很少,生物企业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较少。但究其原因,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和金融创新不足,不适应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缓慢,使我国非国有的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不足,使天使基金等投资于生物企业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难以形成,特别是对应于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投资性质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进入的风险投资体系难以形成。分析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其重要因素之一是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的发达。正是这种体制性的制约,才产生了我国生物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融资难问题。

(二)税收政策制约,企业负担重

生物产业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新兴产业。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尽管形成一些大公司,但大多数还是中小型企业。因此,许多国家都制订了扶持其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制订了研究开发零税收政策,从而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到该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日本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大公司向生物技术企业投资。但在我国,目前生物企业不仅享受不到优惠,税负反而高于传统产业和一般大企业。首先,增值税率偏高。生物技术产品附加值较高,但物料投入价值低,导致进项税额扣除少,现行增值税税制下生物技术企业的实际税负明显偏高。目前生物技术企业增值税率实际在13―14%,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其次,难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这是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往往长达10年左右,因而等产品开发出来上市已过了税收优惠期。因而这一优惠政策不适应生物企业。最后,生物技术产业属智力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高,个人所得税不能进行税收抵免,企业负担较重。

(三)“工程化”瓶颈制约,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畅

生物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是目前科研院所和企业反映最普遍的问题。从课题组所调查的地区看,生物科研成果产业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更低。据介绍,陕西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不到5%。可以说,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科研体制制约因素外,一是“工程化”环节薄弱,形成产业链条的中游――“中试、放大、集成”等的瓶颈制约严重。目前一些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的产品都达到标准,但一旦进行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就不成功。从企业角度来说,这一成果仍然不能满足生产和商品化需要。而对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来说,由于无中试基地或无资金进行中试、放大,其科研产品不能直接延伸到下游,从而造成产业上、下游链条的衔接不够,大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二是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缺乏科技成果经纪人和有较高信誉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公正的评估市场,企业与科研成果持有人因信息不对称而互不信任,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比如,有的企业认为与专家合作困难,专家有好成果不愿出让(想自己搞产业化)或报价太高;而科研成果持有人则认为,企业往往不守信,导致自己被骗或吃亏上当。

(四)医疗体制制约,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在目前医院“以药养医”及其垄断性医疗体制下,国家对医药产品降价、实现招投标等办法,在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同时,销售费用也在不断上升,从而大幅度地挤掉了企业的利润,致使企业研发投入下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医药企业普遍反映,在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前,企业需要“公关”的对象主要是医院;而实行该制度后,“公关”对象又加进了其他环节,不仅没有减轻企业成本,反而加大了销售费用。

(五)管理体制制约,有限资源被分散分割

由于生物产业涵盖的产业领域较广,包括化学药、中医中药、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工业及生物安全等,涉及的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较多,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药监局、国家工商局等15个部门,致使在管理体制上形成多头管理的格局,相互之间缺乏高效协调和沟通。这种多头管理而又缺乏协调、沟通的体制,不可避免地产生各部门从自己的管理职能出发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现象,而各部门因职能的分割所制定的政策,要平衡和统一协调的难度也相当大,甚至还会出现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地方。这种体制性制约,不仅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而且造成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被分散、分割,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很好地体现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在国外,为抢占世界生物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许多国家纷纷成立高层领导机构,以统筹协调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国务院生物产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为加强生物产业的统一管理,克服目前有限的资金、资源被分割、分散及其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议成立国务院生物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统筹协调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统筹协调相关体制改革和生物产业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市场销售和安全监管,实现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尽快出台促进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战略性、先导性的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出台产业政策加以推动和引导。通过政策的实施,重点解决生物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国内外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生物产业,以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投融资政策。国家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特别鼓励对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要为生物技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其上市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要优先支持在我国境内从事生物技术开发及其成果转化的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可为其贷款提供担保。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小银行,为中小型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渠道。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国家鼓励在我国境内开发生产生物技术产品。对生物企业生产的国家急需的防疫用生物制品实行零税收。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生物技术产品,先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再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生物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创办的生物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对投资于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生物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配套件、备件,除列入《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商品外,均可享受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

篇10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2.经济贡献分析。利润总额是评价工业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衡量行业管理水平和成长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指标。税金总额反映工业行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程度。从业人员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对解决贵州省人口就业所做贡献。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以及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2和表3。

3.科技投入分析。工业行业的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占总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反映了各工业行业的科技实力。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研究开发费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4。

以上关键指标显示,各指标的前十大行业所占比重基本在80%以上,说明集中度很高,优势体现明显。从三个方面总体看,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如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指标的前十位中。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两行业基本处于前十大行业靠后的位置。

(二)因子分析

优势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根据文章所设置的优势产业选择原则,收集了大量衡量产业水平的指标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见表5。

从各行业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看,传统优势产业中烟草、电力、饮料、有色冶金和医药等行业在前十位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等五个行业也居前十位。

(三)区位商分析

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LQ)来测定。选择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这三项指标进行区位商分析,得到排名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见表6、表7、表8。

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区位商中有7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饮料、电力、医药、有色冶金、煤炭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区位商中有8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电力、饮料、煤炭、有色冶金、医药、化工和黑色冶金行业;利润总额区位商中有9个行业LQ>1,分别是饮料、非金属矿采选、有色冶金、烟草、医药、食品制造、化工、电力和煤炭行业。这表明贵州省这些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具有比较优势。

综合三个方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项指标的前列。此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制造等行业基本处于靠前的位置,表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加工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如采掘业中的煤炭行业和有色冶金、黑色冶金行业。这些行业产业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比较效益难以发挥,使得贵州省长期扮演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

轻工业偏轻。“两烟一酒”作为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拥有独特资源条件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生很大变化,消费结构和观念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其烟酒产业带来极大冲击。

新的比较优势产业尚待培育。除了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外,新的比较优势产业还亟待扶持和培育。

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调整工业结构,重点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贵州有丰富廉价的电力资源,与丰富的煤、磷、铝资源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建立以煤、磷、铝开发和深加工为特色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必须研究开发出能发挥资源优势、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煤化工、磷化工、铝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根据市场需要,以资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二)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能源大省、资源大省,担负着“西电东送”的重大任务,产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一些高耗能行业现阶段属于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其优势条件将不断恶化以至丧失,因此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贵州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并且组合条件良好。要想尽快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选择资源开发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方向及程度,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刘公远.黑龙江省发展优势产业的基本对策.商业经济,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