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子宫肌瘤;传统剥除术;腹腔镜;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之一,30岁~50岁女性是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人群[1]。手术剥除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传统开腹剥除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进而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本研究比较了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妇产科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3],同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采用随机方式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岁~51岁,平均年龄(36.6±3.4)岁;其中21例为多发肌瘤,19例为单发肌瘤。试验组患者年龄22岁~47岁,平均年龄(36.1±3.2)岁;其中23例为多发肌瘤,17例为单发肌瘤。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剥除术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头低脚高位,常规皮肤消毒,之后进行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选择膀胱截石位,给予常规气腹穿刺,压力控制在13~15mmHg,在患者腹部选择4个穿刺点,在主操作孔脐部置镜。腹腔镜引导时,应放置举宫器对子宫进行固定。给予催产素20U子宫肌壁注射,让子宫肌肉组织更好收缩,之后按照肌瘤的具置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操作方式。肌瘤切除后,采用电凝对创面止血,提起肌瘤,并对其进行钝性分离,将肌瘤粉碎后取出,冲洗盆腔,同时吸净,没有活动性出血后,放出腹腔内的气体,取出穿刺鞘,缝合伤口。2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肌内注射适量的催产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显著减少,肌瘤剥除完全,病情没有发生反复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改善显著,月经量减少超过45%,肌瘤没有残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以及月经量没有变化,肌瘤存在一定残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方式。现阶段临床中在对手术方案进行选择时,应严格遵守个性化的原则,也就是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4-6]。以往临床中主要采用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但是传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而且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大,会增加患者的痛苦[7]。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不会严重干扰患者的腹腔,从而让患者手术的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得以有效保证[8]。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下剥除术和传统剥除术的治疗效果相近,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9]。由于腹腔镜手术的伤口小,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内环境,所以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更快,进而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0]。但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更加复杂,所以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微创、术后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勤.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23-24.
[2]唐蕾.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体会[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1(9):230.
[3]薛小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8):75-76.
[4]洪漫.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8):1133-1134.
[5]陈静.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术式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23-124.
[6]王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44-45.
[7]徐火荣.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5):650-651.
[8]李战娜.腹腔镜治疗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6):179-18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发展迅速,推动人们进入了数字化发展时代,而且数字信息在各行业领域发展和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当前数字时展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H要保留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同时还要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批判
1.体制批判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其管理体制很容易受到地域因素和空间因素的限制,往往只能满足距离图书馆较近的一少部分读者的需求,在共享图书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阻碍,这一现象主要就是因为体制缺陷造成的。从生产和发展目的角度来看,传统图书馆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图书资料、文献等稀缺的问题。通俗来讲,传统图书馆就是一种记载信息、储藏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它对空间和时间具有着很大的依赖性[1]。而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主要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图书信息和文献的存储,其存在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查找和传输,方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图书信息。
2.流程批判
从运作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图书馆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就是功能分离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如图书馆都是由各单独部门进行采购、咨询、借阅等工作,只有将以上各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性的图书馆。而且细致的任务分工,使得各工作人员无法正常有效的完成管理任务,从而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在数字时展背景下, 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逐渐转变了传统模式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实现了图书馆的无形管理,这样不仅保证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3.人才批判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因为传统图书馆在管理任务的分配方面极为细致,以及图书信息载体数量众多,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极多,无多余时间来考虑提升管理质量的问题[3]。此外,传统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基于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方法
1.管理目标的创新
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和管理重点,努力实现管理目标的创新。在日常管理中,要想为每一本书和每一位读者都找到相应的读者和图书,这一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这样不仅让管理目标变得广泛和模糊,同时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与实际情况发生了严重的偏离。因此,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实现科学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找到一条合适的、正确的管理目标[4]。同时确定自身在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方向,对读者进行细分处理,为图书馆找到合适的服务读者群。图书馆在管理中应该注意,不能将尽善尽美当做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应该是自身管理中应该不断追求的方向。图书馆虽然不能保证将全面的内容提供给每一个读者,但是要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一管理目标能够让图书馆发展变得更加完善。
2.图书馆服务创新
传统图书馆主要为读者提供书籍查找、书籍回收以及书籍借阅等服务,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查找。在数字化时展背景下,图书馆需要更多的为读者提供知识寻找服务,对馆内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从而创新知识的应用[5]。此外,图书馆在提供服务工作中,还应该正确认识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在提升知识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从而促进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3.管理人员角色的创新
中图分类号:TM9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 离子型传感器电气结构及主要参数
(1)电气系统中离子传感器主要结构。离子型传感器的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检测、信号采集、延时滤波、灯光报警、报警信号输出和模拟自检等。(2)电气核心参数。离子型传感器工作时的核心参数:标准工作电压:12V--24V;标准工作电流:小于15mA;探头相应时速:低于30s;浓度分辨率:0.lmg/;事故报警方式:中间级电压升高,电阻输出,灯光预警。信号输出:正常情况,电阻输出值为4.7,存在10%的误差;报警情况,电阻输出值为26.7,存在10%的误差;防爆型式:EX ib I (150℃)本质安全型。
2 电源设计与滤波处理
2.1 电源设计
GAL5离子型传感器十分适合在矿井下使用,它的电路是完全按照本安电路要求布置的。为了方便井下安装,传感器的配电电源采用宽压输入的本安型电源,同时在电源入口安装了保护电路,对过往的电压和电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以上各点,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2 滤波处理
下图1中详细的演示了离子型传感器的滤波处理电路结构。
观察下图1得知,传感器探头在检测到信号后会传递给信号处理芯片,芯片的输出端与UIA(LM258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当反向输出端的预设电压低于此信号电平时,UIA的1脚将为后续延时电路提供电压。U2芯片主要负责延时定时(此处选用555定时器),只有达到预设时间,经由U1A输出的高电平通过U2延时输出Sout才能被置为高电平。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假如达不到U2的预设时间,干扰信号不会引起错误动作。U2延时设训的时间长短必须根据传感器实际应用地点来设置,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离子型传感器的健壮性。而离子型传感器自带的自检按钮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传感器故障引发的意外事故。当按钮K被按下后,探头将输出高电平,U2的延时定时功能被关闭,报警信号自动触发。
3 信号采集、转换与报警输出
3.1 信号采集与转换
下图2是离子型传感器采集信号和转换电路的过程显示。
图2中,S代表离子型传感器探头(NIS-02C),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U1为信号转换芯片,型号为MC14667,负责将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与输出脚13的电压相比较,如果小于13脚的输出电压,则U1的1脚电压为低电平,反之则为高电平。离子型传感器通过检测浓度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信号微弱,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为了能够保证信号的无损失传递,需要尽可能将探头与芯片间的距离缩短,并且对外露的引脚进行绝缘保护。
3.2 报警偷出
离子型传感器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报警方式包含两种:输出节点闭合报警和灯光报警。如果浓度达到报警点,说明事故已经开始,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浓烟看到面板上的红色报警灯,从而做出应急处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传感器输出节点自发关闭,节点中的隔离继电器具有训一延时功能,适用于多种监控设备,能够开启联网报警模式。
4 结语
本文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了离子型传感器在井下变频式电机车电气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其不但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而且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恶劣,该类型传感器可以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做到远程监控和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子宫肌瘤是临床较为常见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病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并发症较多,诊治不及时将引起患者出现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及时清除患者病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院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治疗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以下对患者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采取超声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病理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良性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过程患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患者;存在其他子宫疾病患者。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25)和腹腔镜组(n=25),开腹组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5±7.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价病程(11.7±7.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3.6±7.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价病程(11.7±7.3)个月。将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方法 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全麻,采取膀胱截石位,取患者下腹正中,行直切口,逐层暴露患者子宫,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切除后使用可吸收线进行8字缝合。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常规全麻,取患者脐缘正上部位,行纵向切口,将患者皮肤切开,切口约为1 cm,为患者建立气腹,维持患者气腹压力为12~13 mmHg,在患者脐周部位穿刺,置入10 mm套管针,沿套管置入腹腔镜,并另行3个穿刺点,置入相关手术器械,术中给予患者电凝止血,将患者子宫肌层行纵切口,将假包膜分离,保证切口长度保持肌瘤3/4左右,深入肌瘤,使用齿抓钳辅助,将患者瘤体进行钝性分离,术后常规冲洗盆腔,并将瘤腔肌层、浆肌层等缝合,术后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进行检验。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高,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剧烈疼痛1例,开腹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8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4.0%与开腹组3.2%相比明显较低,χ2=6.64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约为20%~40%。当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致病因素较多,激素分泌紊乱是引起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子宫肌瘤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多出现白带增多、月经增多、子宫出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不孕、流产及癌变[2]。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治疗方式。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两种[3]。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说明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更优。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时,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但患者切口较大,手术创伤较大,使得患者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且极易出现粘连、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预后。而腹腔镜手术是在微创基础上形成的术式,其手术切口小,可减少患者瘢痕,满足患者美观需求;手术创伤较小,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腹腔镜术野清晰,可就减少患者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实施腹腔镜手术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及盆腔结构完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
综上,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效果更优,患者手术指标更优,且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临床推广运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I:
[1]闫利弘.58例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J].中外医疗,2014,33(10):53-54.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406-04
1概述
环保工作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气和水质监测的环境自动监测站被大量建设。环境自动监测站作为环境监测的核心环节,承担了实时监测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职责。随着环境自动监测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少人或无人值守模式在环保系统得到大力推广,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运行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从而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运行环境和动力系统的智能化远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1存在的问题
环境自动监测站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且很多地处人烟稀少的区域,这些特点给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1)环境自动监测站缺乏对环境和动力情况的有效管理。
目前,环境自动监测站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且很多地处人烟稀少的区域,在防火、防水、防盗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人员值班巡检管理,一旦发生火灾、漏水或失窃事故,不能及时报警。由于站内安装着大量精密的监测仪器,对环境温度、湿度和供电情况,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温度或湿度过高,需要立即开启空调。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不能及时了解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实时情况,导致对整体安全防范形势无法把握,不利于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环境自动监测站缺乏对进出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各环境自动监测站一般建在偏僻的地方,虽然都有巡检值守制度,但工作人员的进出情况并不能很好的监管,从而导致知道谁来过,呆了多长时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记录,需要使用门禁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出,并有据可查,从而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维护。
3)报警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得知
各环境自动监测站当发生非法闯入、空调漏水报警、门锁被撬等等问题时,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告知监控中心,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会给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安全和财产带来隐患。
1.2实现目标
针对以上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环保管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先进的物联网ZigBee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自动监测站日常管理,将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动力、设备状态等信息统一监控起来,有效解决环境自动监测站存在的弊端,消除环境自动监测站在资产安全和信息管理上的盲区。
2关键技术
2.1 Zigbee技术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自组网络系统,Zigbee技术在无线数据传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组基于IEEE批准通过的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它工作在2.4Hz的ISM频段上,传输速率为20~250 kbps,传输距离为100米到1200米不等。
Zigbee主要适合于工业控制、传感和远程控制领域。它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Zigbee技术的通讯数据速率以及灵活通信范围的特点决定了它适合于承载工业数据通讯的业务。Zigbee具有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在工业监控、传感器网络、安全系统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传感器网络技术
传感器网络技术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并以多种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典型的传感器网络的系统结构包括:分布式传感器节点、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和用户软件接口等。其中,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由传感器和协议转换器组成,并部署在被感知对象内。数据处理单元,主要是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监控主机。数据传输单元,由内嵌在嵌入式监控主机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3系统方案概述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现场端系统和中心平台两大方面。针对环境自动监测站日常管理需求,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整合安全防范、消防报警、环境监测、动力监测、视频监控、门禁、远程控制等单元,实现对环境自动监测站的人员入侵、火警、漏水、温度等环境情况与供电动力系统等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历史数据记录,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等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同时,能在各单元间实现远程联动控制,实现各系统的合理、稳定对接,使得各个单元协同操作成为可能,并将环境自动监测站现场现场设备监测数据与环境数据接入中心端,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远程监控提供统一、高效、智能的管理平台。
图1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3.1现场端系统
现场根据传感器技术特点,采用模拟信号、开关信号、数字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并以总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到嵌入式主机,进行数据处理。对于部分不能直接布线连接传感器的区域(如室外),采用传感器与Zigbee模块相结合,自组网无线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回中心端,使系统具有灵活的组网模式。
现场端系统部分以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嵌入式主机为汇集点,实现了将环境自动监测站室内温度、湿度情况进行统一实时监测,并在空调与门窗附近的地面安装漏水监测模块,判断是否温度过高、是否漏水,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为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等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远程控制部分实现开启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空调,并调至指定温度与模式。根据环境自动监测站实际需求,将环境自动监测站外的射灯有机的与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结合起来,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控制单元,实现远程开启、关闭灯光,降低管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环境自动监测站众多,通过安装门禁监控系统控制,使用授权开门卡,避免了传统巡视需携带大量钥匙开门,解决了人为疏忽、钥匙的丢失、被盗和复制等传统保安防范存在的问题,保障环境自动监测站资产安全。
3.2中心平台软件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软件作为中心平台控制核心,借助环保网络,通过WEB的方式在环保网络内按照身份权限登录,实现对环境自动监测站设备的监测状态,室内温度、湿度、漏水等环境情况,站内门禁出入人员、时间记录等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支持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门禁、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当有需要时可完成远程开门等动作。变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可在中心平台可根据昼夜长短使用情景模式,设定远程自动灯光开启、关闭时间。除此之外,通过网络还可以实现地区所辖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统一管理,通过添加设置将各地的环境自动监测站多站点联网监控。
中心平台监控软件采用上运行的模块主要包含数据收集整理模块、监测设备控制模块、数据入库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告警模块。软件采用B/S构架模块化设计,部署方便,操作简便,还可根据环保行业自身管理需求和监控现状进行定制。
在中心平台基础之上,支持手机客户端实现移动在线巡检工作,便于用户能远程查看各站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曲线、报警信息、环境信息等,并对报警情况进行在线提醒,同时满足突发事件下的现场指挥,为传统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提供多角度、立体化管理手段。
3.3 Zigbee组网
将各个传感器与Zigbee模块构成一个无线传输节点,与主机内嵌的Zigbee模块组成一个无线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递、传输以及信息交互,每一个无线节点都会生成一条通往主节点的路径。
4各子系统单元应用
4.1动力系统监控
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动力系统信息直接关系到环境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动力系统监测包括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全部电源设备,如配电柜等。
通过部署智能电量检测模块,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4.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环境量信息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系统监控包括: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空调设备(商业空调或精密空调)、漏水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4.3安全防范监控
安全防范子系统通过部署人体红外探测器等传感器与监控主机直接连接,当发生报警时,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上传给监控主机,并且能联动相关设备,比如声光报警器等,并同时通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4.4消防系统监控
通过采集消防控制器或烟感探测器报警信号实时监测火灾警状态,当有火警发生,监视系统以直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通知,采取联动消防设施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报警。
4.5视频监控
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的视频监控子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来集中管理各个场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由于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将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控制,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4.6门禁系统监控
通过门禁控制器提供的协议或门禁管理软件对环境自动监测站人员进出的时间、位置、姓名进行监控,可手动远程控制环境自动监测站门的打开关闭,可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发放不同权限的卡,通过不同权限的感应卡开启不同的门,进入不同的设备区(如为运维人员远程开关门等)。每张卡的权限可随时更改,避免丢失的卡被人利用,解决了人为疏忽、钥匙的丢失、被盗和复制等传统保
安防范存在的问题。此外,控制门的开关、门禁系统可与视频系统联动,对进出环境自动监测站的人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4.7远程控制子系统
当环境自动监测站发生突发事件(如着火、漏水等)时,能自动解决部分问题,并通知管理者进行远程控制,在第一时间自动解决相应问题,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固定资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当有人非法进入环境自动监测站时,系统将自动启动联动装置,自动打开照明系统,并向视频系统传输信号,由视频系统负责对非法入侵者进行实时拍照和录像,同时向中心站传送报警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由于温度过高会对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设备产生影响,会对上报的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此时中心站可远程进行空调系统的调节,工作模式、工作状态、温度调节等,也可以和温湿度系统进行联动,当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则自动开启空调,并按预设方案进行温度和模式的修改,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则自动关闭空调;
当环境自动监测站出现浸水时,设备将和抽水泵进行联动,进行抽水作业,当水位低于预设报警值时设备将自动断开抽水泵作业。
当发生火情时,通过部署在环境自动监测站内的烟雾探测器,联动消防系统,进行第一时间灭火并向管理员发送报警信息。并按消防规范要求,联动门禁开门,保证人员逃生及火情扑救。
5结束语
环境自动监测站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智能化的设计,融合先进的先进的物联网ZigBee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能够将环保系统目前需要监测的各种参数通过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显示处理,并可随时进行WEB浏览和查看,从根本上保证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工作能够全天候、长周期运行,能够实现复杂环境的无人值守监测,实现对远程设备的分布式监控和集中式管理,并可与多种应用系统集成,把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管理控制从“四遥”变成“五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该系统可帮助实现环境自动监测站的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环境监测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9(6):1-11.
一、数字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趋势
(一)数字经济概念及特征概览
数字经济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5年,加拿大的商业策略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出版题为《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间的希望和危险》的著作。在书中泰普斯科特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数字经济”概念的人。尽管人们逐步认识到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数字经济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2017年杭州G20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做出权威定义。该倡议提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根据这一定义的界定,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数字经济兴起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经济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其次,数字经济具有智慧性、创造性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再次,数字经济是新行业、新形式创新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并举的经济形式。
(二)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发明的动力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联网技术正是在国际格局的变化之下诞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基于军事安全需要,提出建立分布联合的军事指挥方案:即为防止单个军事指挥点被破坏而导致军事指挥的中断,建立多个分散的军事指挥点,同时各个军事指挥点能够互相联通,以提高军事安全度,避免战略风险。于是,将这一构思交由ARPA(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展开研究。1968年,拉里罗伯茨(LarryRoberts)在其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中提出张华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欧洲研究系北京102488)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了实现计算机互相联结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各个分布的节点既可以独立运转,节点之间又能够信息交换。美国根据这份研究报告建立了应用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网”。这就是著名的阿帕网。1969年,阿帕网正式投入应用。阿帕网的诞生被看作是互联网的起源。尽管阿帕网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军事、国防的需要,但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年的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72亿人,应用普及率达55.8%。这一普及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能力和消费基础,为社会向数字经济转型创造可能性。
(三)数字经济影响经济社会的方式
作为以创新为驱动力,技术与各个部门相结合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挥着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影响。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数字经济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促进提高经济效率。互联网连接与沟通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加便利的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通过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开展社交、休闲娱乐,人们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脉络,保持对实时资讯的敏感度。其次,数字经济能够实现交易模式多样化,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应用得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式不断涌现,为经济、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创造更多的商机。最后,数字经济通过激励探索,为实现技术的价值助力,带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如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等等融合方式的应用,开拓智慧型社会的发展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谋福利。
二、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变革
(一)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在传统经济中,厂家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居于主导地位。消费者从已有商品中进行选择,相对厂家来说,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在数字经济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消费者的作用和影响力变得重要,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需要,更能参与到生产过程中。首先,消费者能够在消费之前,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络评价等渠道充分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选择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商品;其次,在消费中,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与生产者进行沟通与洽谈,使定制化、个性化成为潮流和趋势;最后,消费者能够将使用体验通过更多渠道反馈给生产者或分享给其他消费者,将商品信息、使用价值及效用进一步推广。在数字经济中,消费者是生产灵感的来源、生产设计的参与者和产品宣传的推广者。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二)市场格局发生改变
经济形势犹如为市场主体提供表演的舞台。市场主体融入其中,在经济浪潮的变迁中拼搏、壮大,同时促进经济格局的形成、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式,带动市场主体调整、改进,推动市场格局的变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氛围,因此市场的进入壁垒在降低,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均等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产业价值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经济中流线型的产业价值链向矩阵型产业价值链升级,促进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
(三)数字商品形成促进交易模式改变
信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具有与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同等意义的作用。在互联网中,信息以“0”和“1”形式的数字进行表达、存储和传输。基于信息技术使得如在线音乐、视频、体育节目、网络直播等数字表现形式的产品构成数字经济中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颖、时效和创新的数字商品对交易模式产生影响。不同于传统商品,数字商品具有可复制、可传递、可重复消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数字经济突破传统经济的购买-消费模式,即支付费用获得商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模式成为可能。在数字经济中,体验-支付-消费三环节的体验式消费模式成为交易模式的主要形式,即厂商向消费者提供部分的数字产品免费试听、试用,消费者对满足自身需要的商品及周边产品支付以获取所有权或使用权模式。
(四)数字技能成为社会要求
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对人们进行生产与实践的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人们需要掌握更多满足现代科技要求的技能,才能适应各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既是创造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原有经济形态的革新。经济中交易规则和运转方式发生转变,职业类型也将随之发生更迭和转换。只有具备数字技能才能更好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已向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推广、渗透,提升在庞杂的信息中获取、辨别和利用资讯的能力,避免形成与他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找到通往未来的钥匙,开启人们在数字经济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数字技能成为人们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具备更多的数字技能,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数字经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1.激发经济增长动力,提供市场活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波及全球,传统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状态。与传统经济不同,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实现快速的增长,呈现出繁荣景象。数字经济正在从政策、投资和需求等方面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使企业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期。首先,政策支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提供宽松的环境。作为蓬勃兴起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各国将数字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制定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激励政策,构建鼓励创新开拓的市场环境,能够给企业更大的前行动力。其次,数字经济建设带动投资的活跃,增加市场活力。在数字经济的建设中,各项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如宽带高速网络、5G技术等的研发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数字经济的预期收益将带动投资的增加,促进资本流动,为市场的繁荣增加活力。最后,更优的消费条件促进消费增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更加碎片化,对消费的形式和效率提出新的要求。数字经济的快速、便捷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带动消费的增长。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等新型的消费、娱乐、休闲模式的需求正在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待开拓领域。2.打破界限,提供更大的空间。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打破时空的阻隔,使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世界联结成为更大的市场。经济交流更加密切,经贸往来更加易行,这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平台,跨境贸易变得更加便利、企业面对更具有吸引力的发展前景。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消费者通过搜索、点击鼠标便可畅享全球市场的商品和服务。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囿于某地区,而是全球性的市场,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商品,填补市场空白,开发新的市场。在传统经济中,企业往往从大众化的观点出发向市场提供商品,这导致个性化、小众化的需求难以满足。数字经济中,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喜好,获得宝贵的市场份额。3.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的效能。企业在保持持续的规划、运转和调整中实现既定的目标,获得收益和成长。数字经济的出现,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通过现代技术的革新,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效率。首先,企业能够实现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公方式,移动办公、异地办公等方式可以使企业能够大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次,组织结构变化使企业信息的送达和回馈通路畅通。在数字经济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这样能够避免层级繁复造成的信息失真和扭曲,使企业信息传递的清晰度有所提高。最后,各环节之间衔接流畅,能够使企业降低沟通与协调的管理成本。
(二)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1.面临向数字经济转型的阵痛。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能够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这对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也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作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分水岭,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破”与“立”更替和变换的推手。一方面,传统企业面临被淘汰、被替代的风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提供甚至优于传统经济中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这使传统企业面临艰巨的挑战。从当前来看,传统实体商超正呈现出消费额大幅下降的态势,从长远来看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服务性企业也都存在被淘汰的风险。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跨界、融合的特点加剧竞争格局的变化,使之更加复杂化。与传统经济企业往往在相关领域探索拓展不同,数字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百度、谷歌等原互联网企业开发地图、导航、无人驾驶等新领域、新应用,使数字经济的竞争更加白热化。2.复杂的信息环境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和信息反馈。市场发展瞬息万变,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唯有通过更好地了解信息、判断环境的变化,来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数字经济中,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使信息环境变得更加神秘,这对企业的反应能力、辨别能力和信息可获得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对企业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提出新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渠道的一点对多点式信息传播模式,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多点、多角度、多维度联结的特点,使负面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范围远超从前。这对企业的应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次,虚假、失真的信息干扰,降低经济环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数字经济中,开放的互联网环境由多种信息构成,这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失真、不实的信息。信息的扭曲与失真不仅不利于企业分析经营环境,更有甚者会导致企业制定错误的战略。最后,信息获取迟滞,导致错失发展机遇。企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是以全面搜索和判断信息为基础,立足于未来为发展制定的方向。只有充分了解经济社会信息,才能更加准确地制定战略。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掌握信息,存在错失发展良机的风险。3.权力与义务调整与改变。数字经济中,企业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从原来单纯的产品生产者和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平台的搭建者和信息收集和保管的守护者转变。这不仅是对企业运营能力和关注焦点的考验,更是对企业承担责任和义务提出全新要求。一方面,商品和服务提供内容和类型的转变,需要企业担负起监管和维护的责任。在互联网中,网络平台需要对产品的合法化、健康化和符合公序良俗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在平台经济中具有最突出的表现。作为新型的交易形式,企业作为平台的搭建者和维护者,为交易双方提供经济交易的桥梁。尽管平台企业不是最终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但是对商品及服务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监管和维护责任。这对企业任务和角色的调整和转换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肩负尽职保管信息、确保存储和使用安全的责任。在数字经济中,信息具有宝贵的价值,是人们能够享受便利的基础。与此同时,庞杂的信息中具有海量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会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因此,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权的保护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信息进行妥善保管、保护和维护,确保企业所掌握信息不泄露、不滥用和被不当获取。
四、新环境下企业建设的应对之策
(一)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
首先,扩大技术应用,提高办公效率。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帮助企业进行各业务单元的协调与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其次,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宣传推广手段的现代化。互联网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媒介,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企业应当更好地使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应用,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消费需求变化,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最后,增强企业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反应的速度与能力。市场竞争中,充分、完备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方向。企业应当通过正式渠道获取官方信息,剔除杂音和干扰,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二)提高互联网应用的安全系数
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与监督。一方面,企业可以将信息采取分级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既将企业的信息分为:宣传信息/公开信息、保密信息和机密信息三个等级。对企业人员与外界进行联系时可以了解、使用的信息等级和内容具有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员保密意识的教育和监督。通过提高人员网络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与能力,从信息的源头进行安全性把控,避免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信息的不当外泄。其次,企业应当加强网络接入设备安全性能的维护与监测。一方面,对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通过对设备安全措施的管理、维护和监测,确保网络接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设备维护、监测与保障人员,及时发现网络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修改与更正。从设备设置和应用维护两个方面入手识别和干预接入设备的非法入侵,增加网络使用安全性。最后,企业应当加强网络运营环境的净化。尽管互联网环境是复杂的,企业难以进行把握和控制,但是可以通过网络区分和访问控制,提高网络的安全程度。企业可以严格区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建设、规划和使用权限。根据业务的需要和要求规范网络访问的范围,对于机密的、核心的部分划分为内部网络,对需要经常外界联系的部分划分为外部网络。通过技术手段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的隔离机制。同时,严格限制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限,禁止移动存储介质在内部网络的读取功能。通过网络隔离和访问权限控制,打造更加安全干净的网络使用空间。
(三)竞争优势的重塑
一、引言
微博为各种行业和个人所运用,来达到各自的营运和消费目的。从明星微博到企业微博,主动关注满足了民众对一些信息的渴求心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又成为民众参与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下而上的基层表达渠道,官方机构微博有着信息的实效性、服务性,也因此成为政府机构宣讲政策、形象营销和即时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新平台。
(一) I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三个单词首要字母组成了ICT,通常翻译做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已经涉猎到政府、商业、医疗、网络通信、教育等领域。经过数字化的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和动态影像等数据,利用ICTs并通过铺设网络可以直接传递。
ICTs这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这项技术有着无限量的应用功能,在未来,它可以融合各行各业多种服务。所以对于各国的信息科技,ICTs技术是一个新的竞争力量。
(二)传统经济微博
传统经济对微博这种新型媒体形式与价值的高度关注和尝试利用,传统经济微博在互联网微博世界开始兴起,同时也形成了新兴媒介。
对于本文所指的传统经济微博,它其实是由传统媒体本身组织的名义在门户网站开设的微博服务,就是传统媒体本身利用微博来有关于组织自身的经济新闻和经济节目等内容。
传统经济媒体微博就是指在经济领域,对于微博属性的现实应用。它不仅有微博的灵活形式,又有关于经济媒体的丰富信息。
二、传统经济微博的特征分析与比较
(一)与传统媒体网站、传统媒体博客比较
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处于一个相对简单的状态。在2002年以后才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信息的互动、多媒体化、超文本检索、即时性、全球化等优势和特点也是传统媒体得以更好地推广。由于新型传播方式微博在2006年的诞生,使得传统媒体又以新的方式投入新的经济竞争当中。
(二)传统媒体微博与媒体从业人员微博的比较
对于个人微博来说,在微博重视最常见的。因为微博的不需要苛刻的条件,所以普通网民、名人明星也都相继开通了个人微博。对于草根微博、名人微博等等称谓也是屡见不鲜。同时因为微博的流行趋势,有些在媒体机构工作的人员也开通了微博,对于这些以个人名义开通微博的我们统称为媒体从业人员微博。但是这些开通的微博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样也会有名人、知名记者等,他们的微博有可能关于工作,或者有一些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对于媒体从业人员的微博来说,就是“草根微博”“和名人微博”的综合体。
三、传统经济微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一是微博内容的同质化。在一件经济新闻发生之后,传统经济微博蜂拥的对此事件报道,但是信息多是源自于一些权威经济媒体的信息或者直接标题和网址链接便完成了“转发”。因为对于越重大的经济新闻,受众比较会关注权威的传统经济媒体的报道。所以传统经济微博再作如此的“转发”,对于受众来说就是信息的重复阅读。二是把关作用的缺失。面对网络海量的信息源,传统经济微博要对微博的内容严格把关。但是许多传统经济微博多转发个人微博,虽然其中微博内容多和经济工作有关,但也会有掺杂个人情感的表达。虽然个人微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并且都使用了实名认证,但是个人微博毕竟代表的个人言论,且内容也是多次转发来的,微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都不能保证。
对于一个有营养的微博,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内容个性化的传播。因此,传统经济微博在保持所属母经济微博立场、价值判断,服务于传统母经济微博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特定的微博风格。
对于传统经济微博的内容来讲,有着图片、视频等大量信息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同时为了让受众能对于微博内容的印象深刻,对于内容编辑所述事实需要更为犀利。微博可以选取一些与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更容易影响到受众,使他们产生分享、讨论这些行为的冲动。所以编辑写作上对于事实关键的细节,同时也是影响受众对与微博内容态度的关键。
四、结语
传统经济微博要谋求长远的发展,要依赖于微博实践。在依据传统母经济媒体的原资源,利用微博灵活的特性和形式,让传统经济微博得以快速发展。发现和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线索、灵活运用新闻素材、权威的信息传播渠道,经过各方互动,判断微博的价值,改善传播的效果来实现经济新闻信息最大的传播价值,对传统经济媒体的新闻传播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
传统经济微博作为一种新生的新闻媒介形态,传统经济微博更多的开发和使用还多停留在比较直观的层面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微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管理来不断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中的效能全面提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等的综合实力。充分综合利用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全球化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促使企业在发展中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目的。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能力与意识,为确保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现上述的所有工作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性探索,只有在新的环境中,坚持企业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创新意识,才能在竞争中不断的壮大,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下的“新经济”的特点
“新经济”从概念上看,主要是指建立在对知识的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经济形式。新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托的技术性的途径或者说渠道是数字技术,通过数字技术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以及转让和扩散。换个角度看,新经济也可以被称为是“数字经济”或者“网络经济”。新经济作为一种知识经济形式,其发展应当是建立在世界范围内的,以世界为流通环境的一宗展现知识要素的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可见,新经济又可以说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而知识的创新与发展是没有尽头的,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之间具有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形态相比,新经济中的生产要素的构成情况就决定了其“新”的性质,这也是其能与传统经济形态相互区别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传统经济建设形态中的最主要的要素构成是土地和资本,只有通过相关的土地支配活动以及资本的支配活动,才能形成价值,这种形式被称之为“物质经济”。相反,建立在对知识信息的生产与加工基础上的经济形式,则被称为新经济。新经济是一种“多合一”的经济形式,其是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等形式的综合体现。其是以知识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经济形式,从特点上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新经济的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特点
知识作为新经济形式中的第一生产要素,其知识经济的传播渠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传播以及教师的“传道”方式能满足的。而是建立在现代化的信息渠道条件下的新型的传播空间基础之上的。通过数字信息网络手段,综合的开展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与认知范围。
(二)新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的内在动力
知识本身就具有创新的内在动因,新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创新,其内在动因恰恰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新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需要。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一)审计方式
1、创新审计证据的集合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中对计算机的普及程度的全面提升,经济活动的各项业务逐渐都将有计算机进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的,计算机的高效实时性特点,促使了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之中。在进行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时,也可以中分利用Web服务器,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连接,将相关的数据集合到数据库中,这样能极大的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与速度。
2、创新审计信息的加工方式
网络信息渠道具有十分强大的信息检查审核的能力以及具有内部控制功能。因此,企业的审计工作可以由网络技术来实现,网络审计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审计工作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管理各个部门和环节的数据。
3、创新审计信息的输出、传送以及存储方式
网络功能强大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共享性与同步性。根据这样的特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共享性与同步性,来创新审计信息管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储存等工作。
(二)审计内容
(1)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从导向上逐渐转变,逐步实现风险基础审计。从这个角度看,风险基础审计对促进企业的内部环境改善以及业务开展具有更加积极的良性效果。
(2)审计中心的位移,逐步向无形资产进行位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确立企业会计能力升级,尤其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审计与管理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审计重点
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当是不断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内部控制加强。这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中十分重要的步骤,是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要想获得发展与进步,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新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只有这样在能实现企业效能上的充分利用。而实现这一点,首先应当充分认清我国企业发展中的自身存在的主要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审计工作的内容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有重点的开展审计工作。只有这样,从根本意义上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审计工作朝着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创新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均是围绕“竞争”来进行探讨研究,但是却忽略了在竞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另一理念“合作”。“竞争”与“合作”作为经济学中的理念,在经济学的课文增添了很多经典案例。现如今社会的发展迅速,随着经济体的改变,笔者大胆的预测:“合作”理念将成为新经济学的主导,从而影响经济学的重大改革。
市场经济即是市场在进行资源分配中期基本型作用的经济,从我国改革开放来看,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搞市场经济,客观上肯定了“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肯定“竞争”的同时,“竞争”自身并不能代表这个市场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劳动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是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的发生,必须采用“合作”来维持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绝对的“竞争”与“合作”,更多的采用以“竞争”为基础上的“合作”。所以,经济学有以“竞争”为主导转向“合作”是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一、“合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哲学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这重要的指导作用。“合作”型经济学是坚持基础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新型经济发展现象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交流日益密切,伴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条件的不断完善,“合作”将在“全球化”和“一体化”进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有利于误会的降低,在全球化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各国家之间交流的摩擦,达到“”实现共同发展,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使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得到深化和发展。
“合作”经济学切实符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而合作经济学恰好符合这一经济理念,在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数学发展,在经济学中的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传统的经济学已经沦为数学的“奴隶”,数学中经济学中发展应用的程度越高越复杂,在实际市场操盘时把经济学看成数字的无限演算,如此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推算,必然导致经济学走进误区。因此经济学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到来,经济学过多的注重数字带来的客观性,往往忽略了以“人”为主题的社会,合作经济学注重在竞争带来的效益的同时坚持人性化管理理论。所以合作必将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主流。
二、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背景奠定了合作经济学的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主义的国家中,由于经济的影响往往决定了国家帝王的更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例如:道家主张“无为”思想即使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法家的“严刑峻法”主张,可以说成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及哲学启蒙思想等等。
在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在以往的发展是以“竞争”为主流,如今提出“合作”经济学,并不能说明竞争经济学是错误的。作为竞争经济学本身来讲其最为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竞争,揭示了竞争市场,并指导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另一面合作在传统经济学中一直被忽略。而早在中国文化中,如:“无为”、“兼爱”、“非攻”、“以和为贵”等思想都带有“合作”的气息,这些古典思想必将作为合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为创建“合作”经济学提供良好的文化发育土壤。
三、合作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依然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研究
1.合作经济学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力的交往
生产力的交往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交往;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对话。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负责的,他不仅包含客观技术与条件的改进,还包含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都是有众多生产力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新型经济学中,人们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流水线,只有一起劳动,互相协作、取长补短,才可以确保生产安全无误的进行。整体化的经济需要“合作”来进行优化,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
2.实践型生产关系
实践的生产关系有社会性生产关系和技术性生产关系两种。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技术性生产与社会性生产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结合起来,使生产和技术有效的互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讲,社会性生产关系主要体现了生产价值,因此生产关系对物质生产关系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物质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所以我们更要重视物质生产关系的“合作”实现。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传统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竞争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必然转向合作经济。中国发展新兴经济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传统文化将为合作经济学提供基本方法论。其经济崛起已经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希望我国抓住机遇,使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二、传统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传统经济亦称自然经济。相对于商品经济,多见于乡村及农业社会,以社会风俗和惯例为主用于生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在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这种模式的应用,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中,会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减弱,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传统经济模式具有标准化、规模化、效率化和层次化等特点,传统经济以产品生产为发展方向,以直接交易为经营方式,注重于效益的高低,以广告为渠道,创立营销品牌,但不以客户满意标准为先。尽管新经济也重视经营效益的好坏,但它更以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权益为主,营销提倡以人为本,依靠实际行动来建立口碑,努力保持和开拓客户资源。
三、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
由政治经济学理论可知,扩大再生产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之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于二十世纪实现了由大量原材料加工到技术设计和应用的转变:从资源到信息的加工转换,从物质资料到知识和智能应用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延续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横向发展过程,实现了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新经济的生产方式则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纵向发展过程,是引领扩大再生产的最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