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4 16:24: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篇1

相较于初中生,高中生的独立意识表现非常明显,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在群体中的位置和形象,他们更加在乎“民主、平等”,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把自己当做一个成人对待,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充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无论是在授课还是在日常管理当中都要把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在首位,这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应以“润物无声”的细腻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而非大张旗鼓,宣传说教。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练习体育的特长生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事:语文课上,老师在前面板书,我还是老样子,不讲话却也心有旁骛,突然老师问了我一句“某某,你能看到我写的字吗”就是这句话,我感动了很长时间,也许老师没有意识到她做了件对我多重要的事,可是我感到自己被关注,没有因为我坐在角落就无人在意。

教师不经意的话起到的作用是无限的,可以无限温暖也可以无比寒冷。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从各方面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二、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对症下药

俗语说:“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这句话放在教育当中尤为合适。高中生追求个性和特色,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开出一朵与众不同的花朵,为了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之锁,教师就要善于找出并运用好“钥匙”。

《论语》中有一则故事是讲孔夫子处理学生的问题,子路和冉有在不同时间向孔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然而孔子的答案却恰恰相反。当同时在场的弟子公西华提出疑问时,孔子解释说子路性格鲁莽轻率因此要他慎重,而冉有做事不够大胆,所以要多加鼓励。这也是我们后人广为流传的“因材施教”,而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一把钥匙就是因材施教。

面对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例如,对自尊心强的,教师要注意照顾其面子,有问题可用个别谈心的方式解决;对好胜自负的,要一面肯定成绩,一面指出问题;对于感情冲动的,要施缓兵术,等冷静下来后再讲道理,陈述利害;对性情软弱﹑缺乏自信的,要多予以表扬鼓励,激其奋进。

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性格特点都不相同,教师备好学生这一课,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更加容易获得教育效果。

三、运用教师智慧,把握教育契机

在针对高中生做的调查中,“学生反感教师唠叨”占到了很大比重。与家庭教育有所不同,面对老师的“念经”学生不敢甩脸子,然而时间久了,必然置若罔闻,大大降低教育效果。因此,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什么是教育契机呢?契机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选择的一种最佳时机,也可以说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抓住了教育契机,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成功。

升旗是每所学校进行的常规活动,但升旗中总有个别班级学生说笑打闹,班主任也总是就事论事批评教育一番完事。其实此时,就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很好契机。我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专题教育,制作了宣传展板“庄严的升旗仪式”,介绍升旗礼仪、国旗含义,并开展主题班会观看同学们升旗视频,使同学们对自己在升旗中的表现很有感触。在下一周的国旗下演讲环节我们再次探讨了升旗的意义和应遵守的纪律。这样,不少年轻老师也说自己获益匪浅,原来升旗时真没有想过那么多,升旗秩序有大有改观。

篇2

二、市场经济条对职业高中生的影响

其一 职业高中生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目前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判断和取向,较多地选择现实利益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形成。相当一部分职高生的不良习气在初中阶段就已形成,进入职高时仍未转变。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从原先较为分散孤立的状态变得相对集中,通过校园传染,问题学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校内,“问题学生”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教学秩序,言谈举止不文明,不服从学校和班主任的管教,甚而公开对抗。鉴于这种情形,我们应正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因材施教,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二 培养职业高中生的敬业意识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多数职高生由对职业教育的性质了解极少,自身决策能力较差,选择职高校时,有的是因为从众心理;有的是因为专业名称诱人;有的是因为父辈亲友劝说。当初他们报考时,并没有明确自己将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而是想找一个供以栖息的避风港,便可一劳永逸了。其实,这种缺乏敬业意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幼稚想法,最终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应该切实保证跟得上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社会对职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敬业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其三 职高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目前,职高生的心理问题着实令人担扰,不可等闲视之。它的形成不外乎两大原因:外在的客观因素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家长的不良行为,教育方法不当,或娇宠,或失控,或棍棒教育;家庭结构不完整 ,造成学生心智成熟较晚等;还有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现实相脱离。

三、对职业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措施

一是结合专业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刚入职业高中的某些学生,认为迟到早退、吸烟打架、顶撞老师是无所谓的事,怎样结合实际让他们明白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呢?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让学生明白向自己挑战,战胜自己,才能适应社会。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人,首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保持理智,遇事沉着冷静。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始点。如按时作息、按时出勤,着装要整洁;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在人前不做小动作;物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用毕放回原处,不乱丢废弃物;诚信为本,信守诺言,借用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汇报工作要及时准确、不加主观意识;在钱物面前做到公私分明,不浪费、不占别人便宜;待人和气、克己忍让,工作上不要偷奸耍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为他人想,背后不议论人。经过上述反复教育和行为训练,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举止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大有裨益。

二是结合专业实际培养敬业精神。职高学生虽说是职业已经基本定向,但在他们头脑中职业形象和对专业的了解仍然是很模糊的。学会运用智慧做事,因为这样有助于你准确地判断,开发你的潜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要告诉学生多看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听课,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尤其职高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他们人生的依傍,能使他们的人生拥有更丰厚的财富。培养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要学会抓机遇,给自己创造机会。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教育学生要想成功,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把握时间,做最有效的投资,用好零散的时间更是省时之道。

篇3

关键词:高中德育 德育教育 道德规范

高中生处于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对一些事件和现象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看法以及处理方式,但受过去思想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处于一个行为和品格的波动期,如何做好引导和教育是很重要的。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开展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提升他们的素养,这将影响他们将来走入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生活和工作。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高中的德育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对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的高中学生,由于迫于高考的压力以及其他原因,对理论所蕴涵的科学世界观的理解非常的浅薄,这样对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依据于此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显得非常的不足。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强化对基本理论、观点的学习就显得极为的迫切。还需要指出,这种学习不是生搬、死记理论的结论,而是要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以实践为源头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界在内的共识,素质教育是为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做出优化的基础教育。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点,是高中教育中的关键学科,对于各高中学校来说,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德育教育是满足现代化发展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保障。在新课标中指出,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及质量,不仅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做出有效的教育,还要对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纪律教育,强调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兴衰的关键,且高度评价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方针,积极研究及分析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教师和学校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二、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匮乏。在对本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际中笔者发现,德育的教材脱离实际,其教学内容多是一些人生的大道理,缺乏趣味性,也没有对生活的融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无味,无法精神集中,也没能对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做出积极地反应、回答。在实际的问题中,能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关注和行为做出改变的内容少之又少,贴近高中生活实际的案例更是成了稀有物品,很难找出可以涉及社会热门话题、热点新闻的案例内容。对于这种匮乏内容的德育教材,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兴趣,就更别说达到教育目标,起到“育人”的效果了。

2.德育方式单一。在对德育教育的实践中笔者还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利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善恶分析、价值观、道德观的直接授教。讨论课,也变成了学生之间的“课间休息”,只有少数学生进行发言,难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在德育课上的主要工具是德育教材、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其主要的教育地点是课堂。德育课的教学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教师用严肃的态度步上讲台,在学生正襟危坐、沉默寡言的教学气氛下进行,就算展开德育实践课,教师也只是出于形式,没有得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3.德育考核流于形式。在当前,各个高中学校依旧以应试教育的观念进行教学,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方针,受高考和招生制度的影响,学校对德育课的授教完全以考试为中心,学生为考试而学,大部分的学校及教师都把德育教育进行系统化、应试化、按每个考核所需内容让学生进行吸收,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于学生,把德育变成单纯的考试知识点来迎接考核的需要。学校在对学生的德育的评估在措施、制度、条件等方面都没有一套可行的规范制度,使得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变得无章可循。

三、高中德育教育采取的措施

1.改良德育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成效有效途径。在高中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制造、利用环境、情景的氛围来融入教学,可用情境教学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模拟富有一定感情情绪的场景。如在本班中,教师把学生带到英雄纪念馆中参观历史英雄的雄姿,在过程中以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现身述说,让学生从中体会其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让学生的道德思想升华。

篇4

高中阶段对于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创新拔尖的人才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重要阶段将“生涯规划”教育引入高中德育教育体系之中切实可行,能够实现教育双赢。

一、“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德育工作中的融合

所谓生涯规划是指社会中的个体能够尽自己所能地完成对未来人生的合理规划,考虑到个人智能、情商、价值的优势,扬长避短,妥善处理自己的生活,使得个体能够发挥天赋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在高中阶段借助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形成明确的兴趣与能力认识,争取能够在高中阶段将自己的个人兴趣转变成为学科优势,最终成为事业追求的目标,保证专业努力下能够全面发挥高中生的个人价值与潜力,提升学习效果。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与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应该紧密融合在一起。首先,生涯规划教育与高中德育教育有相融合的内容。例如: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如何,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怎样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与德育工作中的理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其次,生涯规划教育将会促进德育教育的成效。单方面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了,他们需要有更为实际的东西作为学习支撑,表面化的口头教育是起不到良好作用的,用生涯规划的模式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素质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很多高中还没有开展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就要积极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工作先行结合起来,确保生涯规划工作有步骤地进行下去。因此,高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努力,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因人而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努力目标。

二、“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德育中的实践措施

1、生涯导向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要重视生涯导向作用,所谓的生涯导向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指标,形成个人发展的的阶段设计,形成生涯规划指南。这一步是形成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必须要让学生有真实的认识和清醒的分析。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生涯思考。很多高中生对于自己的前途是较为迷茫的,优等生心里只有成绩、后进生充满挫败感、中等生焦虑不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学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班队会的时间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的努力方向,收集信息之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阶层进行划分,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依靠兴趣划分、依靠学生成绩划分等。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成功人生的指标设计。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时间来进行宣传片的播放,认真分析成功人士的成功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然后请同学们反思你具体拥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哪些是不可逆的,哪些是可以转变的,最终形成成功人生的初步规划。德育工作中开展生涯导向活动就是为了确保学生不会莫名悲观、好高骛远等不良思想,而是形成真实的职业导向。

2、合理规划

整个高中阶段,教师都要借助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生涯规划。首先,要顺应潮流,把握好人才培养趋势。高中教育工作者要借助媒体广播、课间操宣传、校园网络、班主任宣传等方法,让高中生明确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界定,让学生能够开智观天下,明确个人能力的综合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生活规划。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感恩德育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形成生活规划,认识自我的能力、考虑到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家庭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定下自己为家庭努力的计划。借助德育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家庭,形成生涯修炼,感受父母的工作环境,形成职业生涯思考。最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规划内容包括:升学规划、就业规划、创业规划等。规划的总体项目下还要帮助学生形成高中各个阶段的个人发展策略,高中内部要成立学生指导中心,构建成长共同体,在德育组织的引导下帮助“成长共同体”详细制订高中三年学业规划。具体的安排指标可以围绕“高一学会适应,高二不断超越,高三成就自我”这一主线而开展,并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规划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

3、多元评价

生涯规划工作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借助评价结果实现生涯规划支撑。首先,要借助学生的自我认识来进行评价,在学生的自我选择下,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学习指导和升学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不合理的要重点培养,形成心理健康指导。其次,要结合学科成绩的评价单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未来的学习能力,评估其智力水平,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选择课程。另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学科能力的评估。自我管理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考求知能力、家庭社会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这些内容要进行表格设计,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帮助学生考虑怎样从非学科能力方面提升自己,形成生涯规划。综上所述,“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德育中的实践措施要重视生涯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规划内容,借助有效评估形成能力培养方向的引导。

作者:赵尚雄 蒲玉贞 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篇5

关键词 优化;德育教育;手段;促进;高中生;发展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都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部分,而这更多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因为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中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分数比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更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个鲜明的案例无不提醒着我们,加强德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而从传统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方法来看,多以说服教育为主,效果不是很好,故而在要加强德育教育,在手段上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而多样化。

一、更新德育教育观念,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观念制约行动。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却不太关注。那么,到底德与才孰轻孰重,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可见,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纵观新课程改革不难发现,新课程极力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里所指的全面发展即要让学生“德才兼备”。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正确看待德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在高中阶段德育教育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其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在传统的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更喜欢从教师角度来思考德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而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水平不高。树立学生发展意识,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以我为尊”的角色转变为“以生为主”,还要能在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懂得尊重并引导学生。否则,单纯地只会说服教育而缺少对学生的尊重,那么,德育教育也就失去了本有的意义。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教师的对他们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二、优化德育教育手段,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德育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不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有所区别,而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延续封建科举制度而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了以讲授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故而落实到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方法也就是说服教育了。但这种德育教育其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要以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品德提升和内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优化德育教育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人是社会的动物,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其思想和行为总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学校生活而言,以榜样示范来创设德育教育的和谐环境,更甚于单纯的说服教育。以最常见的不乱扔垃圾为例,如果在班级中不断地对爱护卫生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强化其他同学的认知,久而久之,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其次,立足学生实际,提倡自省自悟。就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价值观念,只是在生活中因情绪、态度等影响而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事后并不会反思,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省自悟,从自身的行为中去查找原因,思考对策,更甚于教师去说,让其去做。以自觉纪律教育为例,某生在某次自习课中因吵闹而影响其他同学,事后教师并不是对其进行简单批评教育,而是引导其分析事情的后果,从中查找自己的原因,如此,学生得到了尊重,也能更好地改正自己的行为。

三、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提倡实践促进发展

在以往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走理论式路线,没有较好的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当往往在生活中又容易出现各种“言行不一”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缺少实践。我们说德育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方可有效。否则,单纯地在理论上提升学生只能让德育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首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认知德育的内容。如实施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就生活中没有考虑集体利益的案例而启发学生思考,由生活直观而抽象出德育的本质内涵,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去认知。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如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教育中,教师先以大量水资源缺乏的案例而引导学生认知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然后以调查研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后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更好地感受了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也在实践中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保护水资源,养成爱惜水的好习惯,甚至在活动中很多学生还写出了很多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广告,提出了循环用水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定要正确看待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把德育教育纳入整个高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合学生实际而优化德育教育手段,以生活为依托,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去提升自己,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变得更加有效,让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淑芬.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S1期111-112页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62-01

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创新课堂形式,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生物新教材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途径。新教材生物教学是主要途径而外,还有实验、现场教学、野外实习、生态系统的调查、参观访问、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1、实验课。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学生分组实验,可进行团结协作的教育。做实验,要求学生要严格、谨慎、细心,培养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现场教学。要进行听指挥,守纪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3、参观访问。要教育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良品质。在参观良种站、畜牧场时,在了解新技术、新成果时,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科技兴农思想,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身。

二、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1、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在生物实验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法律方面的内容,作为实验教师,除了吃透教材,还应该对实验教材中涉及到法律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每次上实验课之前,应认真查询资料,搜集一些与本实验有关的涉及到法律的一些案例、图片或视频等素材,然后把这些内容融合到实验教学中,比如在上“DNA的提取”实验之前,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用DNA鉴定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案例与图片,公安人员在查找凶手时,可通过在作案现场作案人员留下的物品上提取到的DNA与犯罪嫌疑人身上提取的DNA进行对比,最后确认犯罪凶手。这样使法律知识变抽象为具体,把枯燥的法律内容转变成有趣的法律知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

2、利用教材资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同化、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具有运动发展的特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的对立统一;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的分工与协作;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内外因;淋巴细胞的产生、抗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中酶合成的调节与酶活性的调节之间的联系;水的平衡、与无机盐的平衡的联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的观点;水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温调节中产热、散热的对立统一;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进化理论。讲授这些内容时,我们要告诉学生,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唯物性,帮助学生建立发展与联系的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利用教材资源,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引入目前我国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人置法律于不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珍稀动物、破坏草原、生态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那些破坏生态资源的人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学生明白法制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防止环境受到破坏,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三、凸显理科魅力,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1、让数据说话。通过抽象的数据,展示具体的现象,并从分析原因中感悟出一些道理。例如:“人类遗传病和预防”这节课,为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遗传病发病率和环境关系的曲线,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和遗产病发病率的关系,教师并没有说“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的口号,而数据对学生的冲击力远胜于教师的语言。

篇7

德育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看世界,以客观公正的方式分析周围的一切,这对于一个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高中教学要创新德育理念,关注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只有创新德育工作,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教育的重点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高中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中教师德育工作是整个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用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指导德育工作,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班级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整个班级失去凝聚力的话,那么也就失去了生气,缺乏活力的整体是不利于进步和发展的,所以说高中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注重集体活动的开展,切实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之间能够做到互帮互助,在展现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互相学习,感受到集体学习的乐趣。比如,高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班级辩论会,找出比较热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整体的凝聚力。班级凝聚力也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得班级管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

二、高中教学要完善德育评价手段,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相比较于高中的教学成绩和师德水平,高中学生的德育能力和育人水平更难评价,由于缺少有效的评价和监管,高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德育教育积极性不高,多依靠个人内生的自觉性,导致当前学校德育育人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要想提高学校的德育育人水平,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教师德育评价制度,调动起高中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我们初步探索从学生评价、家长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几个方面去建立德育评价体系,评价每学期进行两次,每一方面评价要有具体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建立起量化表。例如,学校评价方面可以从班级班风、学风的改变,班级德育活动开展的次数,开展的效果,培养学生获得德育成果,等等。家长社会评价可从学生在家庭中是否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是否孝敬老人,和睦邻里等方面,社会方面可从是否学生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乡规民约以及是否热心参加集体公益活动以及文明礼仪等方面。虽然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有了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措施,相信学校的德育育人水平会有整体的提高。

三、高中教学要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形成制度保障

高中德育教学,既要面对现实,又要面向未来,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着眼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加强德育工作管理,设置领导机构,注入一定资金,建立德育检查表彰制度,不仅要制度化,要透明、适度。表彰奖励不仅要制度化,还要分层分级化(即校级、班级);表彰要到位,要像表彰智育素质优异的学生那样有声势,有分量。现代德育教育工作更要求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敢于创新,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被落下,并保持发展,才能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我们德育管理工作中做到方向正,目标明,方法新,措施多,持之以恒的开展,学校德育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8

关键词: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自我个性

一、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高中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高中学生性格方面的特点:(1)高中生的生理发展接近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的发展,导致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性格也有很大的动荡性与不稳定性,尤其是女生比男生在情感方面更敏感、脆弱。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管理中更要关注女生的情绪表现。(2)学习方面特点:虽然一般考上高中的学生成绩都比较优秀,但是也有一定差距,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应该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不高,再加上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可能会厌倦学习,情绪低沉,甚至对学校生活失去信心。(3)生活上,由于心理发展处在尚不成熟的时期,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外界社会影响而变化和迁移,正确和错误的因素同时并存,变化大,反复多,有些人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诱惑,处于半成熟状态的他们急需适当的引导。对高中学生的成长而言,德育管理至关重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较了解,如果及时疏导,引导其向正确的航向前进,则很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1]。

二、目前高中德育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中老师德育管理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凡事都对学生不放心,相反应该把一些具体的小事务派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自主管理完成,这并不是说让学生放任自流。班级的大事,需要班主任定夺,例如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干部队伍,等等。班主任应该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既减轻自己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高中德育教育爱心不足,教育思想不正确,无法体现其工作的全面性。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班主任多以“自己”为中心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容不得学生的半点违抗。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要求班主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以“知心朋友”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你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鼓励他们、做他们的倾听者、忠告者和建议者。

3.高中德育教育方法不恰当,无法体现其工作的创造性。很多高中班主任,按传统教育方式依旧以成绩为标准衡量学生,有的片面认为优等生是最好的,后进生是不可救药的,中等生是不需要管的,忽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忽视对学生的关怀和引导,或者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某些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自暴自弃,以致毁了自己的前途。

三、基于“以生为本”视角,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德育管理工作的问题提出研究对策

1.高中老师德育工作要构建相关规章制度,始终坚持个性差异与全面要求原则。高中生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繁琐,事无巨细,班主任都要负责和有针对性地抓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主任工作要坚持“以生为本”[2],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计划。尤其是要重视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关心和照顾,让高中生感觉到“家”的温暖。

2.高中老师德育工作要重视细节,树立“爱心”“耐心”,以爱为中心进行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班主任在工作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学习上、生活上关怀学生,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让学生对班集体有归宿感。这样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3.高中老师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总结,主动研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等生的促进工作,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善于发现培养先进,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的爱,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心让他们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这样可充实班级同学的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善良、坦诚、正直的美德。“以生为本”即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价值,关注学生人性的完善。教育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不仅是塑造灵魂的基石,更是学生成人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怡蔓.中学德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篇9

根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中具体目标:既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教学课程与发展目标,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和可能,如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等,持之以恒地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品质。

一、 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灵导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心灵导师的这一角色,并正确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核心。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的师德品质对学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总是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体育教师的活动能力强,与学生交往广泛,是学生首先模仿的对象,所以体育教师更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其优良道德品质。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积极创设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情境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学习活动、情感交流、道德品质熏陶、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等多方面的心理交流活动。道德品质只有在温馨、愉悦、情感交融的教学情境中,才可以真正实现激励学生团结向上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交流,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不断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教学关系,在不断加深与班级学生的学习情感后,学生才会自主的参与到德育品质的培养活动中,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为学生自身最为迫切需要的物质。除此之外,体育课堂还需要运用定期竞赛的形式,不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全面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体育比赛这一教学方法总是最佳的,而将合作学习合理的融入至竞赛的始终,也会更有效的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运动竞争不仅是技术、战术、智力、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的竞争。

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鲜明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学生在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练习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情感反应,如恐惧、疲劳、怕疼、怕伤等,教师需要严格遵循体育教学内容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并以此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深入明确此教学游戏的具体含义、游戏规则、学习任务等,并且要求学生须严格遵守规则,长此以往,学生在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就会增强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进而强化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将课堂教学逐渐由灌输转变为教学实践

高中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的阶段,他们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有效的增加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训,进而使高中生这个群体可以自主形成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格。例如,学生在进行跨栏跑这一项教学实践时,经常会遇到不小心摔倒后继续爬起来参加训练的事情,教师此时需要及时给此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语言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此而倍受鼓舞,对培养班级中学生的自愈能力、坚韧顽强、积极向上、为集体争光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课堂中的一些小细节,教师亦不可忽视,如借还器材一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编制轮值流程表,然后要求学生严格遵照值日表进行轮值,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学习品格,还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对自我负责的良好品质。

五、结语

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中体育教学,需要以学生学习的这一视角出发,坚守相关教学原则,将德育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其中。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不断优化教学育人成果,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群体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等,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甘宝清.学校体育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15:2.

篇10

职业高中生的班级管理有别于普通高中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作为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素材,发现了德育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家庭教育无作为

我们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乡村,父母亲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母都外出打工,有的是全家外出。留在家里的大都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这就是现在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加之严重的代沟问题,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相对较少。致使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有些孩子睡觉前有不洗脚的习惯,个人卫生较差,乱花零用钱,用钱无节制,和同学关系较紧张,不能善待他人,学习无预习的习惯,甚至出现逃学、辍学,教育时逆反心理强,抵触情绪大。

(二)辍学现象严重

“辍学率”现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最大的难题。现在虽然经过上级政府的干预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辍学率”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当前“辍学率”好似是基本解决了,但有矛头上升之趋势,尤其是打工父母多,无人照管孩子,学习较差的,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了兴趣,则早早地辍学,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无人管自己的孩子,致使学生厌学,辍学不止。

二、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需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相关情况。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和了解,使之掌握好相关的学生信息,对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进心、自信心不强,但潜在的进取意识是有的,表现在学校的、班级的制度都能尚遵守,但要经常督促和提醒他们,让他们形成自觉的行为。对少数学生,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应该开展个别教育与扬长教育,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让其重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现在,由于学生受多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加之其个性差异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不思学习,不思进取,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在此,我作为班主任,谈谈自己的做法:

第一、尊重、关心和理解学生。对班里的落后群体,一味地训斥、挖苦、嘲弄只能增加他们的自卑心理,并加深师生间对立情绪,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作好落后群体的工作应该是尊重关心和理解。尊重:对落后群体,不说不做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和事;不歧视、不疏远、不排斥;不体罚,不赶出教室,争取他们对我的信任,以此打开工作突破口。关心:只有用真挚的情感去关心他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世界。我经常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在上课时常提问他们,即使他们不会回答,我也不批评,不罚站,以此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心里有他或她。理解: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比较吃力,在行为表现上就存在反复性,不稳定性。当他们出现严重失误时,我不急于处理,而是等他们心理平静以后,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反思自责的机会。尽管他们犯了错误,我仍给他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使他们感激不尽,倍受感动。由此,来赢得他们对班主任的爱戴和信任。

第二、努力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扬长教育。差生并非一切都差,人人都有闪光点,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在班务管理上,要大胆起用两个差生当班委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成为落后群体的代言人。

第三、不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差生看惯了家长、老师的白眼,听够了公开场合的讽刺和训斥,这加重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对此,要用极大的耐心和过细的思想工作,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了他们面子,他们乐于接受,因而其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第四、坚持以表扬为主,增强他们改错的信心。后进生在班级卫生扫除、校务劳动等方面表现一般都比较积极,抓住机遇大加表扬。在赞美中,他们逐步有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心,精神状态振作了起来,点燃了他们向善的正气。

第五、重视主题班会和生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开展“怎样构建和谐班级”、“青春期的健康”、“早恋的危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促进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