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5: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研究方法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5)07-0100-08
Doi: 10.3 969/j.issn.1002-5006.2015.07.010
引言
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旅游学者们开始对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和对旅游基础知识进行储备,其中,包括倡导对旅游学科要持有一种“学科自觉”的态度[。
对旅游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和方法进行讨论即是学科自觉的内容之一。“范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着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或世界观,它决定了研究者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取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领域范式的存在,说明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总是处于某种范式的支配之下从事研究。如果不了解范式,即研究实践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理论根基与前提条件,便无从理解知识是如何被创造的,也无法对既有的知识进行批判反思。
任何范式都存在局限性,范式的存在及其相对应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因此需要说明其合法性问题。所谓“合法性”,就是人类在理智地对研究方法的恰当性做出终极判断后,由此获得的法理性基础。研究方法的合法性意味着人们具有基于理性反思基础上的对某类方法的信任、信仰和偏好。方法的恰当与否要看它是否适合研究对象的性质,而研究对象的性质是什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哲学问题。因此,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适当的方法,实际上是由社会本体论衍生出来的方法论问题。方法的合法性问题是社会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交结点。
旅游现象和旅游世界的性质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是合适的。本文首先对旅游世界和旅游现象的本质,即研究对象的性质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社会科学中两种主要方法论体系的讨论,提出建构主义方法论适用于旅游研究的合法性基础。最后对与建构主义范式相对应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总结。
1 什么是旅游世界?再谈旅游世界的本质
在西方哲学史中,对于世界本体论( ontology)的认识,一直存在“实在论”(realism)和“观念论”(idealism)两种不同的看法。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体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者则认为,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的,知识的对象是思想主体的设置,人所认识的“实在”,必然已经通过思想、意志和行为的作用,是人类内在思维和外在事功的结果。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Henrich Rickert)从不同的科学门类出发,试图提供一种普遍的认识论基础,他区分了那些完全自行生长出来的、与价值无关的研究材料,称之为自然。他提出了自然与文化的对立,以及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独立的重要性,并由此分析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以及文化历史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结构。总言之,区分一个实在客观的自然世界与有价值判断的意识世界和文化世界,也就是说,弄清楚历史思维与自然科学思维之间的基本区别,从李凯尔特的观点看,对于认识世界是极其重要的,也是理解各种专门的科学活动的基础。
李凯尔特从康德哲学出发,把世界划分为二,一个是现象世界,即外部客观事物;另一个是意识世界。现象世界存在于时空之中,可以被经验所体验,并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来认识。与此同时,意识世界则不存在于外部空间与时间中,它是不可被感触的,但是我们又确确实实地体验到什么是意识。比如,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是一群人,而不是一群动物或石头,所以,可以从这种经验出发去理解意识究竟是什么。
康德和李凯尔特哲学关于世界的二元划分对于理解旅游世界的本质具有启示意义。旅游世界首先具有现象世界的特征,包括被旅游的各种“物”,即旅游景观或旅游吸引物;但它更是一个意识世界,每个旅游者的体验都是主观化的、差异化的。旅游世界的这种双重属性也即意味着旅游现象中物与人、客观与主观、普遍性与个体性、理性与感性的逻辑统一。一方面,“物”的世界,即自然的世界,是具有普遍规律的。人类通过理性解放,获得了对自然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征服并改造自然,在旅游世界中的表现,比如人们对旅游资源开发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人在理性上的发展和对自然的改造并不能带来人内心的真正解放,人总在不断追求个体存在的意义,比如旅游者的体验往往是主观、感性、个体化的。这既是一种感性体验,也突出了人的自由意志。海德格尔提出人作为存在者和存在的双重性,指出“存在者的世界”是必然世界,人活在客观的对象世界中,承受各种生存压力;但人同时具有自由意志,在“存在的世界”中,人是自由而诗意的,这是一个理念世界。人们旅行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去找到高于存在者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的关于“存在的理想世界”。杨振之认为“旅游的本质即是让人诗意的栖居”,应该是在此意义上提出来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作为现象的旅游世界还是作为意识的旅游世界,两者都可以不断地被社会文化所建构。旅游中的“物”,与自然界中的“物”是存在区别的,它既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也是韦伯所强调的“主观意义”。旅游世界中的旅游产品与其他零售商品不同的根本差别在于,消费者即游客,在看到产品之前,而不是在看到之时或看到之后,就必须根据理解的旅游产品信息作出购买决定。因此,旅游产品要从客观的资源转换为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就必须经历一个符号建构的过程。麦肯奈尔将这一过程称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这事实上便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和社会建构过程。与此同时,在旅游体验的建构过程中,旅游世界也同时体现了Berger所说的“主观过程的客观化”以及“通过客观化过程而建构的互为主观的世界”。旅游中的“物”并不是一个完全既定的、物质的、客观的空间,而是流动的、可以被旅游者不断建构的主观意义和主观体验的空间,不同类型的游客对于同一事物的体验是不同的。同时,旅游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改造旅游世界的本体论意义,比如许多文学或影视旅游目的地正是因为一些著名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而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世界的现实与客观(自然)世界的现实有着本质区别:即旅游世界的现实是客观与主观的共同现实,是承载着主观意义和符号意义的现实,具有多重语境的可建构性。
旅游世界的社会可建构性说明了旅游世界中的“物”并非纯自然物,而是投射了人类某种价值与符号的文化物。某一类旅游资源若要转换成被游客所接受的旅游吸引物,必须符合或反映游客和社会所追捧的价值。旅游吸引物也因此是随着社会价值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李凯尔特也指出文化与自然的主要区别,恰恰就在于文化是永远具有价值的,自然则与价值毫不相干。他强调价值凌驾于一切存在之上,它在主体和客体之外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旅游世界,因此,即是一个具有价值建构和带有主观体验的现象和意识的双重世界。正是在现象与意识两个维度上,旅游世界与日常世界区分开来:旅游世界包括区别于日常生活环境的旅游景观(tourist landscape)(在后现论中,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景观与日常景观相重叠,美感化的视觉体验是后现代消费者体验的重要特征)和非日常的体验(ex-ordinary experience),这种体验是日常生活时间和空间上的溢出,也是海德格尔讲的关于“存在”的诗意的理念世界。
2 建构主义方法论及其运用于旅游研究的合法性基础:基本观点与哲学理论基础
研究社会现实的价值和符号建构过程、强调人的主观性和精神性、强调语言和话语作为社会行动的方式以及知识的社会互动与实践是建构主义范式的主要特点。“建构主义”在英文中对应几个不同的词:constructvlsm.constructionism和construction。Constructivism相比后两者有更广泛的意义,指的是建构主义的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古已有之,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论中,认为知识来自人类思维建构的观念。随着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和启蒙运动,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构主义这一名称正式出现。Constructionism和co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思想之下的一个研究范式,往往与social(社会)联系在一起合用,即socialconstructionism/construction(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在翻译中多数简称为建构主义)。这两个概念事实上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概念,指更狭义意义上的建构主义范式,它强调知识和现实建构中社会和主观互动过程。本文所讨论的即是狭义的当代建构主义。
当代建构主义学者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实证主义的理论。第一,本体论问题。社会现实是既定的、类似于自然界那样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吗?我们的知识只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还是我们的知识在社会现实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二,认识论问题。我们关于社会现实的认识,是对唯一的客观现实的摹写,因而是唯一的客观真理,还是被我们建构出来的、并且以多元的方式被建构的?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社会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第三,方法论问题。如何去认识社会现实?采用什么方法才是适当的。如果社会现实是建构出来的,是否就应该去研究社会现实的建构过程,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社会现实的方法和程序?既然人们赋予其自身行动以及周围环境以意义,从而建构社会现实,这是否意味着要达到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合法的方法应该是采用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行动的意义?
基于以上与实证主义方法论讨论的争议,本文认为,建构主义方法论及其运用于旅游研究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本体论上不能化简人的主观意识,把它转化为客观事实。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其中一个理论来源即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批评了实证主义或客观主义,他们指出,人文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中活动着的是有意识、有目的和有感情的人,而自然现象则是无意识、无目的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不论表面上多么科学,其实并没有真正把握住社会现象本质的特征。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如果说自然科学家所观察的对象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物质现象和过程,那么,社会科学家所面对的则是完全复杂得多的现象。
旅游现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其本质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一方面,旅游现象有客观的物质的一面,例如旅游资源、建筑物等。然而,所有这些物质方面均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他们同时也是符号,传递了某种意义和信息,而且被赋予某种目的,具有人为设计的功能和主观赋予的意义。另一方面,旅游现象具有主观的、精神的一面。人是万物之灵,有情感、有自我意识和思维,能自我反思和预见未来,有主观体验和自由意志。人们的精神、观念、信仰和意义,对社会现实具有建构性作用。把社会现实等同于自然界,则完全抹煞了意义在社会现实中的建构作用。因此,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研究旅游现象就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把握人的意图和想法,才能真正解释旅游现象。
(2)对科学主义立场与价值中立的讨论。对实证主义者来说,科学就是要努力去获取、预测和解释有关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知识。为此目的,人们建立理论、总结现象之间的“规律”,从而用于预见和解释外部现象。知识的来源在于观察,建立命题和理论的方式则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归纳。命题与理论形成后,又必须借助观察和实验加以客观的检验。科学的目的不是进入由感觉经验所显示的现象的“背后”,不是去寻找不可观察的性质、本质或机制。不能被感官经验所观察和检验的只能是形而上学的宗教,因而是非科学的,没有意义的。
实证主义者们认为观察是知识的基础,并预先假定了存在着“中立观察”或“理论中立观察”,换句话说,观察本身必须是纯粹的,是摒除了个人和理论偏见的。但问题是,理论上所讲的中立观察和价值中立在现实中可能吗?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家们因而对此提出了批评,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他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科学本身并不像实证主义者所声称的那样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事实上,自然科学知识既非绝对的也非完备的,它本身不可避免地受到研究者某种价值、信仰等的影响。科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遵循着与一定生活方式相对应的规则,科学不存在于社会以外,不是超脱于社会利益之上的事业,而是遵循着一定社会规范与价值。因此,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对于同样一个自然现实,科学家们往往会建构出不同版本的现实,某个科学家究竟相信哪一种版本,取决于他的社会化过程(科学训练的圈子和过程)。
旅游现象是一个与特定地方、社会、空间相联结的现象,因此,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研究旅游现象,旅游领域的知识的有效性及其意义均是对其所在社会、文化背景而言的,不适合用作衡量其他文化的信仰和观念的普遍标准,更不可看作是优于其他形式知识之上的东西。超越出了某个特定范围,就无所谓对错问题。在此意义上,知识是某个特定视角的产物,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旅游领域的知识)并不总是反映所谓的“客观的真理”,而“认知也不再只是追求对客观本体现实的再现,而是针对客观现实,寻求合适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3 建构主义范式的具体研究方法
由上论述可以看出,一方面,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强调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的建构作用,因此,建构主义学者提出一套去理解和把握行动的意义的方法,并且指出,这种方法才是适合于对人所构成的社会现实的研究。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不同的人在建立知识的过程中,从不同的立场和世界观出发,形成了对某个社会现实的不同的解读、看法、观点或理论。这种建构出来的知识,反过来对他们的行动产生影响,并借助人的行动在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发生某种作用。前一类方法,本文认为可以概括为理解与释义法,在操作层面的方法包括解释学、扎根理论方法、现象学、常人方法论等,后一类方法则可以概括为表征研究法,包括符号学方法、话语分析法、定框(framing)分析法等。从旅游的实证研究看,以上方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比如扎根理论方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而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话语分析法也开始成为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采纳的方法,常常用来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景观的符号系统、旅游体验等。由于本文着重的是方法论和方法本身的讨论和介绍,加上篇幅限制,因此暂不对这些方法的实证研究做评述。
3.1理解与释义方法
3.1.1解释学方法
与客观主义者把社会现象类比于自然现象相反,解释学者把社会、历史与文化现象当作文本,对历史与文化现象的含义的解码就如同对文本含义的解码一样。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被誉为西方“现代解释学之父”,他是第一个把解释学从语言学中抽出来而应用到历史知识问题中的人。他区分了两种释义的方法:一种是语法释义法,另一种是心理释义法。语法释义法是通过分析语言而对某个文本的意义进行解释;心理释义法则是揭示思想和意义是如何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而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揭示作者的“心路历程”。因此,释义方法意味着释义者必须认同于作者或社会行动者,必须沉浸到当事人的身份中去。
同Schleiermacher一样,Dilthey看重解释学方法在人文科学中的作用。他认为,人文科学的任务是去理解而不是去做因果说明,这种理解才能把握社会事物和行动的意义。人的本质在于创造意义,人所创造的社会制度和实践不过是人的主观性的“对象化”或“客观化”的结果,因而,只能由其他人通过理解来把握。人文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解释学过程“在想象中重建”他人的体验,把我们沉浸在过去的时代从而理解过去的时代、过去的行动、事件和制造物的意义。
对于释义解释中可能受制于理解者个人局限的问题,另一德国哲学家Gadamer从哲学的角度予以回应。他认为,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本体论。理解不可避免地会把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认识、成见带到理解中去,从而使我们对前人或他人的行动和文本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的特征。但Gadamer认为这并不是理解的过错,而是理解的条件。既然认识、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克服这种成见,而在于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沟通,也就是通过对话的辩证法达到与文本作者的“视界融合”。
Gadamer把解释学提升到本体论和哲学的高度,法国思想家Ricoeur则把解释学推广运用于社会科学,使它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的根据是,人的行动同文本有共同之处,因此对人的行动的解释应当采用解释学方法。Ricoeur认为,话语或文本具有4个基本特征:第一,话语要成为研究对象,必须“客观化”或凝固化;第二,行动和语言一样可以“独立化”,正如一个文本可以从作者那里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分离的实体,一个行动也可以从行动者那里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分离实体;第三,文本的意义可以大于作者所意图表达的意义,行动的重要性也可以超出最初行动产生的情形下所赋予的重要性;第四,正如文本是“开放性作品”一样,面向无数潜在的读者(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行动也同样是开放的,可以面向任何愿意“解读”它的人。
文本的4个基本特征,人的行动也全部具有,因此,人的行动可以当作文本。而解释学也因此从对文本的理解扩展到对行动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解释学方法被不少人文、社会科学家看成是适合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性质的独特而又有效的研究方法。按照这个方法,对历史、文化和人的行动以及创造物的研究就是去发现或发掘它们的含义,因为所有这些均是人深层的精神或主观性的表现。
3.1.2符号互动论与扎根理论方法
符号互动论理论是由Blumer在Mead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lumer不满于实证主义方法论,以及社会学研究中的先人为主的学风,主张研究者必须沉浸到他所要研究的生活领域当中去,从行动者的角度和观点去把握和分析,因为在社会过程中,个人总在不断地对事物和周围的环境做出自己的理解,赋予其某种意义,从而建构他们的行动。只有在这种经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了解社会、世界的真实图画,克服那种从研究者先人为主的成见出发,借用社会调查法,用材料来迎合自己的假说,从而歪曲现实。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因此是从社会本体的特殊性角度出发,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使研究者参与到其所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把握行动者的主观主义以及其对自身行动和周围环境的解释,因此,所主张的也是韦伯所提倡的主观理解主义方法。在自然环境中参与观察研究便成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手段,这种方法同客观主义的“旁观”立场形成了风格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
受到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学者Glaser与Strauss创立了扎根理论方法。该方法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目的抽样的方式来选择访谈对象,通过访谈来收集有关某种与主观意义有关的现象的资料,然后通过三级编码而逐步形成理论的方法。
3.1.3现象学与常人方法论
现象学作为一种思潮,包括不同流派,如先验现象学、经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现象学,心理学的现象学以及社会现象学。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社会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现象学是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Schutz创立的,是对Husserl的先验想象学的批判和改造,也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产物。社会现象学反对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和因果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Schutz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意义,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以日常的、自然的态度构造或不断地再生产的,因此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去把握社会成员如何在生活世界中来构造社会现实。Schutz不主张韦伯所说的个人所赋予的意义,而是强调意义的主观间性,即主体之间的分享性。也就是说,人们在解释生活、赋予事物以意义时,总是以这种主体间共同分享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的任务是对社会成员、对日常世界的自然态度和解释的再解释,是对社会成员的常识构建的再构建,用Giddens的话来说就是“双重解释学”。
Schutz提出的方法论原则被Garfinkel进一步改进,并操作化、具体化,他提出了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的方法,分析社会现实的建构过程的基础,成为对日常生活和微观层次进行分析的技术手段。常人方法论提倡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建构社会现实的方法和缄默的知识。例如,常人方法论者分析社会成员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何进行“说明”(account)。常人方法论者还常常观察人们在缄默的规则和司空见惯的习惯被打破以后的反应,从而揭示这些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用来建构社会现实的方法。
3.2表征研究法
理解与释义方法侧重对主观意义在社会现实中的建构作用的研究,表征研究法则侧重社会现实的各种呈现方式,从而揭示社会现实的建构过程。表征研究法沿用了康德哲学的假定,任何社会现实都必须呈现出来,而呈现出来的现实不等于“本来的”现实。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只能是呈现出来的现实,而“本来的”现实或许是永远不可知的(彼岸世界)。但问题在于,现实的“呈现”有多种方式,在不同的人那里,现实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同样一个自然界,在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那里所呈现的内容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人们在以各种方式(文字、图片、新闻报道、小说、艺术、学说、理论流派等)“再现”这个现实时,是存在各种取舍的,决定这种取舍的是他们背后的世界观、价值、信念和信仰。既然现实只能以呈现的方式而存在,而现实的呈现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因此,社会现实以多元的方式而被建构。表征研究法就是把现实的各种呈现或再现当作研究的对象,揭示社会现实如何通过其再现过程而被建构。开创了表征研究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英国社会学家。他认为,文化就是表征,人们创造文化,就是在建构现实。因此,文化研究就是对各种表征进行分析。
3.2.1符号学方法
符号学( semiotics)是由瑞士语言学家de Saussure所创立的。他把符号区分为能指(一个东西、词或图片)和所指(所代表的含义或思维中的印象)。例如,“狗”这个字形和发声是能指,而我们大脑中出现的一个动物形象就是所指。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有些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如图片。但在有些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比较隐晦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de Saussure所创立的语言符号学被扩展运用到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Barthes。他揭示了符号的层次性。例如,“玫瑰花”(词语)是第一层次的符号(词语是能指,花的形象是所指),这个层次的符号又可以成为更高层次的能指,其所指是爱情。Barthes用“神话”一词来描述符号的层次性。所谓神话,就是把第一层次符号与第二层次所指之间的关联自然而然化的过程。这个关联具有任意性,但却显得自然而然。把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联的任意性变成自然性,正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符号的建构性为权力和意识形态介入对社会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武器。例如,在图片表征中,人们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各种图像元素来表达权力精英所希望表达的所指,从而美化精英群体或由精英群体所管治的世界,符号学研究就是要揭示各种由权力和意识形态所支配的神话制造过程和制造方法。
3.2.2话语分析法
话语( discourse)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概念,指某种体系化的论述与语言,如科学话语、医学话语、旅游话语等。Foucault认为,话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描述,而且是一种社会权力现象。旅游中的话语常被认为包括图片、文本、音像、口头语言等,通常以旅游宣传册与宣传片、旅游广告、游记、大众媒体、旅游地图、解说、标示、旅游博客等。话语分析法即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包括写作文本、口头交谈和媒体传播文本(广告、摄影图片等)。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很多,社会科学者往往侧重研究话语与语境的关系、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话语与互动的关系、话语与认知的关系等。从话语分析的立场来看,社会现实是通过话语而呈现、表征或建构,而话语的建构则受到许多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包括权力、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个人记忆等。话语分析就是揭示人们如何通过建构话语这个符号现实,进而分析社会现实在话语中的呈现方式或建构过程。
3.2.3框架分析法
框架分析法(frame analysis)是由社会学家Goffman于1974年创立的,这一方法通过归纳寻找文本中持续出现的主题,从而找到存在于文本中的框架(frame)。传播者或写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借助某种框架,从而来建构某种观点或现实,引导读者从某种特定的方式来感知现实。它使多元的现实的某个方面比其他方面变得更引人注目,从而夸大某些方面,贬低其他方面。框架因此成为人们借助话语而建构社会现实的一种隐蔽的力量。而框架分析法就是要揭示出话语是如何通过框架来建构社会现实的一种方法。框架分析法在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运动研究等多学科领域得到普遍运用。在旅游研究中,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分析,例如,旅游广告背后就有一个框架,它是否与潜在的游客的诉求(框架)取得一致(即框架整合),决定了游客的潜在旅游动机是否可以被调动起来。
4 结束语
黄光国先生曾指出,科学哲学是西方文化的精华,是它们建构知识的基础。笔者认为,旅游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需要对科学的基础以及方法论进行根本的讨论,才能说明人类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包括旅游世界)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过程。西方的旅游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学者关注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范式不同。无论是Jafari所讲的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平台,还是Airey所总结的旅游研究从产业研究转向“社会科学”的成熟阶段(mature stage),可以看到,旅游课题、理论和方法论在近些年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入。
旅游世界是一个现象与意识的双重世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个主观体验的意义世界。两者都可以被社会所建构。从建构主义视角研究旅游,扩充了旅游是什么和旅游做什么的理解,也因此从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上扩大了旅游的研究范围。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产品及农村风俗、习俗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它在国外往往被称为“假日农场”、“耕作社区”或“市民农园”。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的诞生。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我国的珠海、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近郊陆续推出了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广东迄今已有9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近几年,辽宁省也加快速度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总的说来,辽宁省农业旅游的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发展这项有着多重效益的朝阳旅游产业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辽宁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辽宁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初具规模。最初,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出现在沈阳等大城市的近郊,当地农民利用自家的房屋、自产的绿色蔬菜、家禽等招待来此放松心情、体验农家生活的城里人。这种旅游即为农家乐旅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这种接待城里人休闲的农家小院已遍布全省。如沈阳市新城子区马刚乡的“农家乐”旅游就已发展到了4个村,共113户。此外,随着农业旅游多重效益的呈现,全省各地政府均越来越重视这项朝阳产业,努力把农业旅游做精做大。各地均积极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新的农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发展特色旅游。如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借助境内远近闻名的红海滩、芦苇荡等景观发展起了特色旅游;大连市金州区也发挥依山傍水的优势,推出了“山海乐章”的特色旅游。据辽宁省旅游局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辽宁省农业旅游又创新高,其中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本溪8万多人次,鞍山6.59万人次。
2.农业旅游模式渐趋多样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辽宁省的农业旅游不仅在旅游区的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旅游模式也由最初单一的农家乐旅游向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现在辽宁省的农业旅游除了最普遍的农家乐模式外,农园观光采摘模式也发展迅速。农园观光采摘模式就是利用农村的果园、菜园、花圃等发展集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例如,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就是利用村里的万亩果园和枸杞等药材栽种园的资源,春季可供赏花观光,秋季可供采摘瓜果;特别是农业科技旅游模式发展更是大有潜力,即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养殖场等开发的旅游。例如,沈阳新民市的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等。此外,兴城市岛乡的“当一天渔民”,出海捕捞、阜新大青沟观赏大漠风情,体验牧民生活等也丰富了农业旅游的模式。可见,旅游的服务、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3.注重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辽宁的农业旅游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而且注重树立品牌,几年的时间不仅开发出了大批旅游景区,并且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2004年4月,辽宁省的沈阳农业博览园、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大连石河现代农业园区、大连弘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本溪市绿色生态园、北宁闾山农业旅游区、风城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9个农业旅游项目申报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月后,这9个项目全部获得批准,这充分证明了辽宁省农业旅游取得的成就。而且,沈阳的国家森林公园、法库的五龙山、辽阳的瓦子沟等农业景区也都各具特色,闻名省内外。
二、辽宁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农业旅游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较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开发范围相对较窄,农民受益有限。现在辽宁省虽然已有很多地区开发了农业旅游项目,而且也产生了一些精品旅游区,但总的说来,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地还主要局限在城市的近郊,甚至是大中城市内,真正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并没有得到开发,而且开发的主体也不以农民为主,而主要是一些农艺或旅游公司,农民受益有限。这和农业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大不相同。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中,农业旅游的目的地多在农村,经营主体也几乎都是农民。农业旅游真正成为补充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有些国家,如法国、爱尔兰等国政府甚至把农业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助,使农民真正受益。
2.旅游模式偏少,景区特色雷同多。综观辽宁省的农业旅游景区,不外乎农家乐、科技示范农园、观光采摘农园三种主要模式,没有充分挖掘出辽宁省丰富的农、林、牧、渔等多种旅游资源。特别是辽宁省的海岸线有2100多公里,渔乡众多,渔业发达,有待进一步挖掘渔业旅游。同时,各种旅游模式的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观光果园就是借助百亩乃至千亩果园,春季赏花,秋季摘果,再辅以其他一些游乐项目来吸引游客。农业科技园主要是借助高科技的农业产品、农业生产过程来开拓游人眼界,或者作为中小学生的实习及教育基地。总而言之,大多数农业旅游景区产品单一,特色不足。
3.深入调查不够,市场定位不足。我国农业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主要是城市居民。但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对城市居民缺少细分的问题,对城市不同类型人群的旅游心理、需求调查不够,导致农业景区缺少针对性,出现模式化、雷同化。辽宁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实践表明,在辽宁省农家乐的游人主要是城市中25-45岁的上班族,这些人大多工作繁忙,经济条件较好,其中很多人拥有私家车。他们大多工作压力大,渴望在闲暇时间离开喧嚣忙碌的城市到清静悠闲的农村或大自然中彻底放松紧张的心情和排解心理压力。但因工作繁忙,他们大多数情况只能选择短期游。而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由于距离城市近,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而成为这类人群的首选。高科技农园主要满足了科学工作者和以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为目的的学生需求。而城市中的其他人群,如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渴望玩耍的孩童却很少有适宜的地方可游。事实上,这些中老年人中有很多来自农村或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退休以后,他们希望回到农村看看,而且有时间,经济上也比较宽裕;而以玩耍为天性的孩童,在城里由于缺少真山真水的相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一些快乐,父母更是希望在黄金周或暑假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游玩。因此,这两类人群的旅游需求很大。如果能开发一些适宜产品,将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三、发展辽宁农业旅游的几点建议
开发和发展农业旅游,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玩空间,降低了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辽宁省作为有着丰富农业旅游资源的大省,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旅游业、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旅游,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各级旅游局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各市、地、县的领导对发展农业旅游提高认识,深入挖掘本地的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辽宁省现阶段农业旅游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著名的农业旅游项目大多在城郊或城市内,真正在农村开发的旅游项目很少。下一阶段,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应向农村拓展,应着力挖掘农村的旅游资源,在真正的农村甚至偏远农村开辟农业旅游景区。各地政府要向当地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其改变农民即务农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发展农业旅游的好处。同时,给予农民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并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2.深入调查,加强规划,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农业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但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方可进行。要做好农业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和反复论证工作,须深入调查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可展示性。在项目论证方面,要多视角、多方位地对资源基础和各种主客观条件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在市场定位方面,要对潜在游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细分,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开发可行性项目。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开发。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确定目标市场时,要善于发现市场缝隙,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比如,辽宁省现有的农业景区中针对中老年人及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景区很少,如能针对此类目标人群进行开发并辅以适当宣传,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现有旅游资源,特别是已有一些名气的旅游景点,以名扬名。而且应注意保护本地的生态资源,杜绝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和建设。餐饮、住宿都应在卫生的基础上保持农村的特色。同时,应深入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在完成景区的建设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树立品牌。
3.注重软硬环境建设,特别是培训一批懂经营管理并具有较高服务意识的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旅游,各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加强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强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比如,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开发,鼓励村民自主兴办农家游,并适当地提供贷款等;在税收上,要给予适当的减免;加强指导和管理;负责对外宣传;并且要保证旅游地的治安状况良好;特别是要培训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旅游管理经营者和接待、导游人员。因为实践表明,这是制约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帮助旅游开发地联系旅游公司,实行政府、公司、当地农民联合开发的模式。同时,加强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农业旅游所必需的配套设施。比如,偏远地区的道路、住宿的农舍以及移动通讯设施等的建设。
总之,辽宁省的农业旅游方兴未艾,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大旅游”格局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提高辽宁农业经济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昕.观光农业成为黑龙江旅游业的新支点[J].商业研究,2004,(3).
[2]裴晓燕.观光农业旅游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04,(2).
一、WSR系统方法论概述
WSR是“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该方法论由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提出并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同。WSR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它是一个包含许多方法的总体方案,是众多方法的综合统一。WSR作为一种思路,其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即物理(W),又要兼顾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到事的方面,即事理(S)。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即人理(R),所以要把物理-事理-人理作为一个系统,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从而系统、完整、分层次的来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
“物理”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是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中涉及的物质运动和技术作用的客观规律的总和,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去认识。“事理”是管理者介入和执行管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包括如何感知、看待、认识、思考、描述和组织管理对象管理过程,是帮助人们基于世界和客观存在的机理之上有效处理事物的方法,是一种人-物界面,主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需要运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的知识去认识。“人理”是管理对象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理包括研究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学习、调整、谈判或排斥甚至损害,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得与失、爱与恨、信任与怀疑、扶持与操纵等,可以运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解释。
WSR系统方法论的一般工作分为理解意图、制订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实现构想七个阶段。这七步并非有严格的先后关系,但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
二、古城镇旅游的WSR系统要素
古城镇旅游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WSR系统方法论角度分析,古城镇旅游的系统要素可以归结为“物理”、“事理”、“人理”三大类。它们分别从古城镇旅游吸引物、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管理体制、相关利益主体等方面实现了古城镇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如表1所示。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WRS影响因素分析
(一)古城镇旅游发展的“物理(W)”影响因素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的“物理(W)”方面体现在古城镇旅游上,就是在其规划建设时注意古城镇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利用,运用科学的知识、先进的技术,保证达到古城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客观标准,使其符合事物的真实性。如表1所示,古城镇旅游的“物理(W)”要素包括古城镇旅游资源及吸引物、相应的旅游配套辅助设施及旅游支持服务系统等。古城镇凭借其独具魅力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古朴的环境等吸引着都市人前去观赏、体验和感受,由此古城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由于旅游者对古城镇独特的情感倾向和对“美”的追求,目的地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成为招揽游客前往的重要吸引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如古城镇旅游地内的宾馆、饭店、交通、购物商店、娱乐等设施,古城镇的可到达性、旅游信息网络及电子平台等旅游支持服务系统,市政设施、电信、物流、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是支撑旅游者多次前往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为古城镇旅游发展的支持因素。
(二)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事理(S)”影响因素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中的“事例(S)”要素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表现为政策、法律、法规、组织机构、有关企业、部门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旅游是跨越多部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产业,古城镇旅游在向旅游者提品和服务时,势必涉及吃、住、行、游、购、娱乃至金融、保险等行业,因此涉及旅游发展的旅游局、文物局、工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是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为古城镇旅游发展提供大环境,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成为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此外,良好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企业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对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人理(R)”影响因素分析
古城镇旅游是一项人的主观活动,WSR中的“人理(R)”在古城镇发展中表现为古城镇旅游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充分发挥古城镇旅游相关参与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做好人际沟通、利益协调等工作。古城镇旅游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第三部门(如行业协会、高校)等。古城镇独特而古老的建筑、丰厚的文化内涵、古朴的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等为现代都市人们所向往,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等心理需求,是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面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要想继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超越原来传统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观念,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古城镇当地居民素质的高低及其对旅游者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经历,是古城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认为,物理-事理-人理是一个统一体,是物质世界、系统世界和人的动态统一。以WSR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古城镇旅游发展要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出发,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一)古城镇旅游发展的“物理(W)”方面
从WSR系统方面论的“物理”角度出发,就是要遵循古城镇旅游发展与规划,杜绝盲目开发。古城镇发展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对价值较高的地区要设立重点保护区,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破坏古城镇的整体环境,严格控制该地区的商业活动,注意该地区古建筑修复的材料选择和古城镇的原真性保护。古城镇旅游发展要充分考虑各种旅游资源功能的发挥,在新旧资源的规划建设时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即“物理”,不能以主观意志或行政手段去解决。注意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多的建筑设施会导致古城镇旅游区内空间拥挤,影响游客参与,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古城镇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如开发较早的周庄古镇,现在就出现了古镇原真性受到破坏,古镇过度商业化、雷同化等问题,影响了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城镇的旅游开发要兼顾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同时注意当地相关基础设施和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建设,注意考虑古城镇旅游区居民的实际利益,努力改善其居住环境,增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力度。
(二)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事理(S)”方面
古城镇旅游发展从WSR系统论的“事理”角度出发,就是要注意古城镇旅游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古城镇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平遥古城的保护条例,也制定了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措施,从法律上使得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同时,由于古城镇的旅游发展涉及除旅游之外的多个部门,如工商、规划等部门,政府要及时调整旅游政策,对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改变旅游行业多部门监管的问题,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人理(R)”方面
WSR系统方法论对于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具体指导作用在于正确协调处理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古城镇旅游是人的主观活动,这些协调同样是由人来完成。政府、第三部门(高校、行业协会)、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各个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立场、利益、价值观等都会对古城镇旅游的管理过程和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各利益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明确不同的利益主体的职能和职责,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古城镇旅游的投入,制定有利于古城镇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古城镇旅游发展提供支持;行业协会应联合有关旅游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创造良好的旅游交流互动平台,为古城镇旅游发展出谋献策;当地居民应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者也应强化生态旅游观念,促进古城镇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彩江,孙东川.WSR方法论的一些概念和认识[J].系统工程,2001,19(06).
[3]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其实[A].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论文集[C].北京:Research Information LTD,2000.
正是抱着对学术孜孜以求、认真负责的态度,曹诗图教授继续扎根旅游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探索,近年来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由学苑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一书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着名学者、世界休闲科学院资深院士马惠娣女士为该书撰写序言,对该书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个层面的工作恰恰是近30年中国旅游研究最为缺失的东西。能做这样的研究,自然是旅游学界的一桩幸事……希望这部着作能为变革人的旅游观念、旅游行为、旅游目的而推波助力;希望借机让政策制定者、规划设计者、教书育人者、业界经营者、学术研究者、职能管理者有些发反思与批判”。
该书分为7章,共28万余言。第1章“绪论”提纲挈领,统领全书,在评述国内旅游哲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全书的逻辑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第2章“旅游本体论”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作者从旅游哲学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一…旅游的概念一一人手,深人探讨了旅游的本质,提出了“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的旅行、游览和逗留的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异地身心自由体验是旅游的本质”等重要观点。第3章“旅游价值论”全面分析了旅游所具有的文化功能、美育功能、认知功能、经济功能、德育功能、康体功能、成人成才功能、再生产功能、社会功能等,并从旅游与人、旅游与社会的角度深人分析了旅游的内在价值。第4章“旅游伦理论”分析了不同旅游利益相关者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与旅游道德,指出了旅游伦理建设的路径。第5章“旅游批判论”引人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对国内存在的旅游异化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第6章“旅游矛盾论”提出了“旅游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的观点,指出了旅游现象中的诸多矛盾表象,并对旅游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化解之道进行了分析。第7章“旅游认识论”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旅游领域的认识与实践问题,构建起了旅游研究的哲学认识论框架。纵览全书,“旅游本体论”、“旅游价值论”和“旅游认识论”三章是该书的重点,所占篇幅最大,论述也最为充分。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重新构建了旅游哲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是开展旅游哲学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工作,“关乎整个旅游哲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W。然而,由于学界的旅游哲学研究严重不足,国内外几无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成果,因此按照怎样的逻辑思路和模块来建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成为旅游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学术命题。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开宗明义,明确提出了“以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以旅游本质为核心,以旅游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将旅游学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哲学领域”,系统研究旅游本质等旅游学基本问题,以此来构建旅游哲学体系的逻辑思路(见图1)。
鉴于作者先前出版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所构建的、按8个模块展开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有些欠严谨,某些内容安排欠妥当”w,该书对原有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的“纲”和“目”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作者按照“旅游本体论”、“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认识论”等6个模块,重新构建起了以“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为基础框架的旅游哲学理论体系。在该书中,作者将《旅游哲学引论》一书中的“旅游本体论”与“旅游本质论”归并为“旅游本体论”。旅游本体论的研究内容回归到旅游哲学的根基--旅游的概念与本质,避免了以前“用价值论的理解代替了本体论的理解”等问题,更加符合哲学意义上“本体论”的内涵。原来的“旅游实践论”和“旅游方法论”归并到“旅游认识论”。还有各个模块的研究内容也经过了较大幅度的删减、补充和调整。经过重新设计后,该书所确立的旅游哲学体系,既合乎了传统哲学的基本框架,又保留了原有理论框架的特色。新的理论体系更加严谨,内容安排也更趋合理。当然,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该理论体系“并不意味着这是哲学视野旅游研究或旅游哲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框架,或不能简单理解为旅游哲学体系含有这六个相等或并列的层级内容”。该理论体系仅是作者旅游哲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为一家之言。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尤其是理论与观点的创新。研究者要创新理论、观点,不能依靠主观臆断,而应该具备“问题意识”等学术素养、丰富的研究经验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学术过程,才能提出经得起学术检验、令人信服的理论与观点。《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包括《旅游哲学引论》)中的一些观点,如作者关于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本质、旅游的功能、旅游的异化、“旅游亟需从哲学的视角和高度进行研究”等,已经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学界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在《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中,作者又提出了旅游概念的“圈层理论”、旅游本质的“樊笼理论”、旅游结构的“冰山学说”以及旅游层次或境界的“金字塔理论”。这些理论是作者经过长期思考后,对旅游现象和本质的高度概括,仔细品味,意蕴深远。在观点创新方面,该书将旅游的本质由旅游者的“异地愉悦体验”提升到了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的高度,更加切入 旅游本质,颇具海德格尔关于“人诗意地栖居”的哲学韵味。还有该书从文化、美育、认知、德育、康体等多角度对旅游功能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功能研究。如果用该书所提出的旅游多功能观点去反观国内对旅游经济功能的顶礼膜拜现象,我们很容易发现,仅从经济角度解释旅游功能的做法是何等的狭隘与短浅。又如,作者在论述“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中,提出“旅游真正价值则在于充盈并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观点,联系到作者还将旅游研究纳人到“人学”的范畴去认知并实践,这说明作者真正洞悉了旅游活动之于旅游主体的最高价值(马惠娣在该书“序言”中对作者关于旅游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旅游是人的自由境界”这一观点颇为欣赏)。这些观点将会对我国的旅游研究与实践起到警醒的作用,彰显了旅游哲学研究作为“警示平台”的意义。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彰显了哲学研究所秉持的“质疑、反思与批判”的学术态度,并将其一以贯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旅游哲学对旅游的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的省察、质疑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权力”作者在研究中很好地坚持了这种“质疑、反思与批判”的学术态度,在某些章节展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第五章“旅游批判论”。作者直面我国旅游领域的异化现象,提出了旅游异化的概念,分析旅游异化的表现并进行反思与批判,构建起了旅游异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异化现象广泛存在于旅游的学术研究、发展模式、思想观念、消费者意识和行为、消费环境等各个领域,旅游异化研究正是对“背离旅游本质和旅游业发展初衷”现象的批评与反思。这种批判性的声音在学术界犹如空谷回音,弥足珍贵。另外,作者对旅游概念和本质的研究也体现了这种批判性的学术态度。作者对旅游概念和旅游本质的探讨,正是建立在“批判性地反思国内外学界提出的旅游概念”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一书本身也是作者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批判性自省的结果,读者很容易发现作者对先前文章与着作中的某些理论、观点等方面做出的修正、完善与提升。
当然,任何一部学术着作都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依笔者浅见,《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在某些地方仍值得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首先,该书去掉了《旅游哲学引论》中的“绪论”和“旅游方法论”部分,笔者认为此种做法似有不妥。《旅游哲学引论》的“绪论”部分,论述了旅游哲学的概念、学术缘起、学术价值、研究内容、理论体系、学科性质、学科地位、研究方法等旅游哲学切关宏旨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旅游哲学这门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应该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旅游哲学着作不可或缺的。同样不可或缺的还有“旅游方法论”部分,因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属于旅游方法论范畴,是旅游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部分章节的内容稍显单薄,理论性还不够强,哲学味道也不够浓厚。例如,第六章“旅游矛盾论”所论述的矛盾皆为旅游实践中的具体矛盾,并引用大量实例。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让理论分析与旅游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但似乎削弱了文章的理论性与“哲学”韵味。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还是旅游专科教育,其教学计划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设置;到目前为止,有关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薄弱。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于混乱状态,拼凑现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建构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编写重要性
中国的旅游业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中国的旅游事业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融摄了文化、休闲等综合目标的转变,这个转变必然在本质上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面貌,而引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编写成为旅游文化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旅游业文化属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规律。旅游文化应尽快从总结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论抽象的研究阶段进入到理论具体的研究阶段,使旅游文化研究尽快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如果没有旅游课程的设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如何,将对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产生决定的影响。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变,必然引发旅游业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场对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必然最终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学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开发有指导作用;对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业和旅游餐饮业的设计和开发有基础作用。可以说,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均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旅游业界迫切需要来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旅游教材编写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丰富内涵的现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学术动向,旅游文化课程的前途和命运,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2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主要问题
2.1未能确立统一的旅游文化本体论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内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以上本体论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别还很大。例如,有关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几十种之多;有关旅游文化特征的论说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别更是突出。对旅游文化基础本体论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展开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有的偏重于社会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有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化的拼凑,缺乏具体而科学的体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这是旅游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问题,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笔者均没有发现有旅游文化方法论的研究,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窥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论意义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两章和结尾一章,仿佛戴着一顶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实际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体开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学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没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完整体系。
2.3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取向
旅游文化课教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种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比如研究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区的民俗、某一风景名胜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种影响,很少把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和旅游文化整体联系起来,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体面貌。还有学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泛而化之,强行纳入了一些本不属于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内容,比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这种盲目和凌乱的状况,说明我们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标和任务还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课教材指向性狭窄
绝大多数旅游文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导游讲解提供基础知识方面,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学等作为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主体内容,实际上,这缩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现实意义,导致旅游文化课程指向性狭窄的问题。大多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没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如本科、专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识的介绍,忽略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文化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得旅游文化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导游基础知识,忽略了景区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划和开发方面的东西,不足以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体系构建思路
3.1要有二级体系的建构
旅游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基础知识课,仅仅有一级课程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旅游文化的实际,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二级课程体系,对特定区域的旅游文化进行定向性研究,从而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系列课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把握还是笼统的和不切合实际的。其实旅游文化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形态,都有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其开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难把握其中可以异化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导游讲解和其它旅游文化开发难以从旅游文化课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3.2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体系必须紧扣旅游经济的脉搏,其确立的研究对象必须能够匹配于旅游经济的实践。因此,旅游文化课教材确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研究任务应该具备强大的应用价值,始终代表先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应研究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和整体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和变迁规律;应研究旅游文化系统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应研究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应研究旅游文化在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3.3要有深入的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经济性研究、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文化载体研究、旅游文化结构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等等。例如,参与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主流,相对而言,中国整体旅游文化的开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还没有成形。参与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实践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出现,这就对旅游文化教材内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无标准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传文化的复原、传统文化的异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更是长时间付之阙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中应有深入的专项研究,提升课程的整体理论水平。
3.4旅游文化课新的教材结构
旅游文化新教材结构的确立,将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经济的附属物,不再只是现有旅游资源的一种诠释和注脚,而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前瞻性纲领。笔者设计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分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状况;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对旅游文化对象研究状况的评价;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新选择;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强调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文化属性的鲜明代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素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务。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评;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关系;旅游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务。
第四章,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主要有旅游文化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认识误区。主要谈旅游文化开发中形形的问题和认识误区。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结合案例谈旅游景区文化设计;旅游商品文化设计;旅游娱乐文化设计;旅游餐饮文化设计;旅游酒店文化设计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介绍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要内容是参与度、参与形式、参与规模、参与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载体研究。主要介绍旅游文化载体的各类;当前旅游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旅游文化形体的创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结构研究。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及述评;旅游文化结构的分类标准;科学的旅游文化结构等。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三个阶段,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的阶段;印象产品为主的阶段;体验产品为主的阶段。
4结语
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建构科学的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2)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内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单一为导游讲解服务转变为旅游产业整体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旅游文化才能确立较为合理的教材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建构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主要针对本科教育阶段,而且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提出来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8-80.
一、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必修课程之一,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为进一步从事深入的专业性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研究方法论不受重视,人们相信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追究论证过程科学与否[1],这样往往会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逻辑性而失去了论证过程的科学性,难以符合标准的国际学术规范,并进而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对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类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对如何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在管理理论研究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
研究生是国家教育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良好的方法论训练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的特点、性质和功能,研究运用方法的原则和方式,以便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它是我们认识对象、处理对象的基础。具体到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就是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帮助我们进行管理学研究的相关规范,有了这套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良性发展,尤其是作为经济主体中最活跃成分的企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发达的企业经济对管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营运过程中,企业管理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有待于作为科学的管理学体系进行指导和解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着二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际情况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够较好促进企业效率得以提高的管理学体系。管理学体系的建立当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指导,失去了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指导,管理学体系的构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系内部就会充满各种矛盾,其结论的可靠性更是值得怀疑。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更好的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践分析,使得他们的研究更加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这样,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管理学才能被逐步构建,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常态化,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已经屡见不鲜,并且经常有国际学者来国内讲学,这些都促使我们尽快发表一系列能够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的科研成果。然而,以往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研究,而且是规范性的描述概括。在国外,这类研究通常是以国际知名人士的文献回顾与展望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年轻学者从事此类研究。
国内传统的规范研究不符合国际学术规范,难以与国外学者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更谈不上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如果对现在作为科研主体的研究生加以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论训练,就可以为他们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他们的研究更符合国际学术规范,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把中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和科研成果推向世界。
从更高层面来说,高质量的工商管理类科研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以恢复研究生招生为起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为标志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3]
,更是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提升到更高的位置。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发展和普及,尤其是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难以对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亲身指导,而经济的发展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就是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标准化训练,这自然离不开作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的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训练。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可以帮助研究生明白什么是研究,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对一项研究成果如何进行科学评价,并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在很多开设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中已经逐步得到开设,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在国内长期不受重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二级学科差异导致管理研究方法论目的性缺失。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主要包括了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四个二级学科[4],在我国,这些二级学科在综合型大学中一般都设在商学院。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时,通常不分专业,面对全体商学院研究生开设。众所周知,不同的二级学科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会计学研究生主要需要掌握如何应用资本市场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而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则更可能偏重于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field study),旅游管理专业往往更偏好于调查研究。学科之间对方法论学习要求上的差异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导致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性不强,经常在权衡各二级学科的比重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教师的教育背景限制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深入。
在大多数商学院中,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往往主要由一到两位教师来完成,而教师的教育背景往往使得他们只关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难以对工商管理所包含的全部二级学科都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往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教师上课的内容只对小部分学生有较大作用,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对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不大。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开展需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科有一个透彻的把握,然后应用所掌握的方法论知识进一步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教师教育背景的限制使得教师仅对本专业学生会有比较深入的指导,而往往难以顾及其他专业学生的科研工作需求。
(三)优秀教辅用书缺失,难以满足学生练习的需求。
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不仅仅需要学生上课的时候认真领会,更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以便更好地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在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往往上课时感觉自己领会和理解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后练习,难以对研究方法有透彻的理解,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目前,市面上尽管已经有一些国内学者主编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教程,或者是从国外引进的教材,但这些教材的典型缺陷之一就是没有将学生置于科研环境当中,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无异于纸上谈兵。
(四)其他基础课程的缺失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管理研究方法论往往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就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而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会用到一些基础的统计学知识、统计软件和经济学知识,很多研究生由于本科学科背景上的差异,对某方面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有效领会方法的精髓,对所学方法往往一知半解。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先学习一些基础性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才可以更好的加以领悟和应用,也才能将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最终可以使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四、对我国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建议与构想。
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在我国已经逐步得到开展,但是存在上述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对于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多角度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工作。
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包含了需要应用不同研究方法的二级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在进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法论通识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有目的性的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对其所属专业进行详细讲解,并将该学科的研究前沿知识和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既可以避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如何应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效研究的理解。
(二)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仅仅停留在就方法论方法的水平上,这不利于学生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任课老师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采用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是任课教师对这一领域较为熟悉,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应用研究方法的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模拟学习,增强了自己进行实际科研的能力。
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应用于教学当中,恰恰可以弥补通常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动手机会的不足,学生则能借此机会让自己对研究方法有进一步的掌握。
(三)合理安排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学习。
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需要一定的学科基础,这对于跨专业考上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学生尤其如此。学生在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后,更会明白他们寄希望于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论学习什么,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对所有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熟练掌握,管理学研究生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考虑在教授不同的具体研究方法时,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论文写作和方法模拟,这样可以使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发挥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事件研究法的时候,可以安排会计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撰写论文,而在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时,则可以考虑安排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相关方法的模拟应用乃至进行论文写作。
(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际科研能力。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所有的科学研究能力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将之提升到知识的水平。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方法,但方法仅仅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陈春花(2010)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管理研究承担的最重要使命[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适合中国国情、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的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研究依赖于管理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要诱导学生善于从实际中发现研究命题,并应用所学的方法论知识加以解决。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可以考虑在期末考试或日常作业中适当安排学生去解决一些由简到难的问题,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发动学生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讨论,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的实施将会提高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在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学术交流日益国际化的新历史背景下,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研究,进行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指出当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构想。
当今的管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发现基础之上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呼唤并鼓励在中国背景下进行本土的管理研究[6]。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管理学研究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入门课之一,既需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方法论教学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一步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国化,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使中国的管理学走向世界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教育的逐步规范化和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对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紧跟国际步伐,开创中国的管理学研究,为世界管理学研究提供增量的知识。
注释:
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分类方法,我国现行的管理学科包括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五个一级学科,本文的管理研究方法论主要面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② 亦有部分学校称之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等,无实质差别,下文统一称为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娄淑华,杨 勇。中西政治社会化方法论之比较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8(2)。
[3]谢桂华。六十年求索与奋斗: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的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84-0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大众旅游兴起,旅游业已经成为一种朝阳产业。为了满足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对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只注重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应当改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范式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在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范式的内涵
范式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率先提出来的,是他整个科学哲学理论的核心。“范式”这一词汇一经提出,就迅速越出了科学哲学这一领域而被广泛应用。因为库恩旗帜鲜明地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这一观点,在自然科学界里,范式理论受到了猛烈批判,而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则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不过,在《科学结构的革命》一书中,库恩并没有对“范式”做出一个规范严格的定义,只是叙述了范式的多种用法。因此也导致了“范式”一词的滥用而大大超出了库恩的本意。为此库恩后来还专门对范式一词进行了解释:“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见,范式是普遍认同的概念化和具有特殊经验的模式。接受一个范式不是理解和相信一个陈述,而是获得和应用一种技能。范式包含有多方面的技能:运用概念,使用数学方法,使用设备和其他仪器,以认识和改变具体的理论或实践。所以,对学生进行学科范式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较稳定的本领,或是人们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事实以及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旅游业正走向全面发展和繁荣。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了当务之急。现代旅游服务正走向高知识化、高科技化、个性化和人情化的趋势,因此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能力素质。具体来说要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素质正是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养成和习得的。另一方面,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从旅游专业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片面性。在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常常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家庭教育偏重于子女的智力,忽视对子女人格的培养,使子女在科学作风、社会交往、创造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从旅游专业大学生过去受的教育而言,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中等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这种后遗症使许多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过去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需要高校来矫正。还有,目前不少高校在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时,对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没有明确的内容和目标。不少旅游专业的学生虽然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以知识学习为唯一目标,只求学习上的高分数,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学生仍然习惯于听老师讲、授受知识,而不是授受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仍然严重。导致不少旅游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普遍不足。
三、范式教育与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耦合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服务性,涉外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决定了研究旅游需要运用跨学科、多范式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进行学科范式教育,有利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各种能力。目前,旅游研究的范式主要有:实证研究范式;解释社会学范式;功能主义范式;批评理论范式;女权主义范式;后现代主义范式等。每一种范式教育,都会相应地培养学生一种或者几种能力。实证主义范式植根于自然科学。它认为普遍规律统治自然和社会世界,这使世界成为一个稳定的封闭系统。在此系统中,行为和事件是可以预测的。科学调查应是客观的,保持价值中立立场,并使用定量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是目前旅游研究的主要范式,采用这种范式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旅游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市场营销;接待的满意度;等等。由于采用的是定量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涉及到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释社会学范式植根于由社会活动者及日常生活组成的世界。此范式认为社会活动者的行为由自身控制,并受到社会赋予该社会成员的角色的束缚;社会成员对于人生的追求并不受社会普遍规律法则的调节。科学调查是主观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立场。研究者主要使用的是定性方法。解释社会学范式适用于旅游体验、接待体验、主客互动、旅游从业人员的体验以及当地居民的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之间有着不同的交际规范、、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各自的地域文化背景等。而每个人在理解事物时,往往都是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来思考问题。这样就难免造成旅游中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冲突,旅游从业人员是不同旅游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中介,只有很好的应用解释社会学的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才可以尽量避免这种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提高服务水平,让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进行解释社会学范式教育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的重要途径。功能主义范式把社会比作有机体,认为社会是由各个相互储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发挥着某种功能。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整合需要一些功能的先决条件,而各个部分就是为满足这些功能而存在的。这种范式倾向于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系统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之一”。旅游也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旅游系统是一个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而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它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媒体和旅游环境等。同时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每一子系统都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进行功能主义范式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此外,混沌理论非常重视系统中的微小变化,认为这些微小变化过度集中和扩大,会产生重大影响。让学生熟知混沌理论,培养他们注重旅游活动中的细节习惯,也会很大程度提升他们的旅游服务能力。批评理论范式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认为世界是由规则控制的。这些规则可以被活动者及其行为改变。此范式研究的目的是改变所研究的问题和社会环境,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批评理论范式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此种范式教育时,可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增权理论,让学生学会处理旅游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培养他们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旅游是人类社会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一种范式可以做到的。必须倡导一种多元的旅游研究范式来相互补充,互相融合。而旅游业要获得健康迅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旅游范式教育,促进他们能力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序4.
作者:黄松,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79-005
一、引 言
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遗存,是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和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和旅游资源。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珍稀的地质遗迹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OD Geopark Programme),并将地质公园界定为“以稀缺性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深厚人文底蕴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强调建立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地质公园已成为当今旅游市场上的生力军。地质公园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组织的高度重视,成为倍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并在中外学者的努力下积累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对于地质公园研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系统集成方法论的出现是20世纪人类方法论的重大突破。同机械论方法不同的是,系统集成方法着眼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立在这种联系基础之上的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系统集成方法的应用因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牛顿机械论在认识复杂系统方面遇到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倍受科技界、产业界的关注,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此,本文尝试将系统集成理论引入地质公园研究领域,从地质公园系统的结构入手,从概念、定位、属性、与狭义系统集成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界定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内涵,进而构建包含宏观目标层、中观单元层和微观过程层三个层次的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理论框架模型,试图以此回答何为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地质公园研究为何需要系统集成、地质公园系统集成集成什么等关键性问题。以期实现地质公园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尝试,为地质公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先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地质公园系统结构
我们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所谓结构,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亦即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和秩序。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质,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
地质公园系统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复杂系统,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组成。概括起来,地质公园系统是一个由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的结构严密的复杂系统,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在地质公园系统结构中,资源、开发、保护、管理作为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要素构成了系统的内部要素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包含了四者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方式,也隐含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组成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相对次序。地质公园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相关因子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着地质公园系统动态平衡和稳定。
三、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内涵界定
(一)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概念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GeDpark system Integration)是将地质公园视为一个由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性复杂系统,为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目标,充分整合、调控地质公园系统中各相关子系统及其要素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有机集合的完整体系,其要义可概括为:增强整体功能,提高有机关联,把握过程变化,重在协调匹配。
(二)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定位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把地质公园视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从系统角度把组成地质公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集成起来,从战略角度把地质公园的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集成起来,从而推动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目标的实现。
(三)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属性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属性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全局性。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从地质公园系统的整体出发,着重对影响系统全局的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核心集成单元进行集成;综合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涉及资源集成、开发集成、保护集成、管理集成等集成单元,单纯针对某一单元的优化均无法实现地质公园系统整体最优,而必须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对各集成单元进行综合集成;复杂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性是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客观存在的基本属性;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质和内容;动态优化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工程,强调对地质公园系统的持续整合和调控,并以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为最终目标;进化适应性。是由地质公园系统的自组织性决定的,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在适度的弹性范围内可进行调整,以适应地质公园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四)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的联系和区别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都运用了系统集成的哲学思想;都涉及各个集成单元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对地质公园系统这一特殊类型系统的集成,而狭义系统集成是指对工程技术系统的集成;地质公园系统是一个由资源子系统、开发子系统、保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工程技术系统则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系统;地质公园系统集成需要运用综合集成,而狭义系统集成只是一种技术集成;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理论属于软科学理论,而狭义系统集成理论属于硬科学理论。
四、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及其耦合关系
(一)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
与地质公园系统的资源子系统、开发子系统、保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相对应,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由资源集成(Resoutses Integration)、开发集成(Development Integration)、保护集成
(Protedtion Integration)、管理集成(Managrment Integration)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实现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目标的各种资源要素(地质遗迹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等)、开发要素(总体布局、形象策划、市场营销、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保护要素(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保护、其他资源保护等)、管理要素(地质遗迹管理法律体系、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地质公园投融资体制、地质公园管理信息系统、地质公园教育科研体系等)的集成。
(二)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的耦合关系
空间耦合关系:堆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内存中开辟的一个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的一个专用区域。本文将其引入地质公园研究领域,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图2)对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资源集成(RI)、开发集成(DI)、保护集成(PI)、管理集成(MI)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直观表达:资源集成(R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基础集成,位于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中的最底层;开发集成(DI)和保护集成(P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应用集成,位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的核心部位;管理集成(M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组织集成,位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的最顶层。
逻辑耦合关系:基础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资源保障。基础集成除了有组合的含义。更有集中、突出重点之意,基础集成的过程是不同类型资源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的过程,是实现地质公园中各类型地质遗迹资源,以及地质遗迹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等其他资源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地质公园综合资源优势的过程;应用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以保护、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实施操作。从应用集成内部来看,包括开发集成和保护集成两部分,是开发集成和保护集成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从整体来看,应用集成处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既是对基础集成实施的保护、开发操作,又是对组织集成措施的响应;组织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措施保障,是实施基础集成与应用集成的关键。组织集成不仅是其内部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同时还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资源集成、开发集成、保护集成、管理集成等各个集成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
我国的旅游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受到部分因素的制约,我国对于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不够深入透彻,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建立起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紧迫的事情。
我国旅游学科研究特点
1.旅游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多元化、系统化的特点
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在多个旅游分支学科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经历了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再由多元化发展走向综合发展的过程。在发展初期,人们喜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旅游现象进行分析,发展到后来,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逐步进行到旅游现象的研究中去了,形成了多种学科分支,因而旅游学科体系的发展有着多元化、系统化的特点。
2.各个理论体系研究呈现出封闭性的发展趋势
在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中,各个理论体系的研究理论较为封闭,没有交互性,只能够在自身理论体系中自圆其说,部分研究者没有从旅游的视角出发,没有很好地切入旅游研究,因而在确立具体的研究观点以及理论体系时就会存在一定的误区。
3.理论体系赖以支撑的科学原理与命题还未形成
在当前我国的旅游学科理论研究中,理论体系赖以支撑的科学原理与命题还没有形成,这是由于之前的理论发展不成熟而造成的。对于旅游的命题也从“朝阳产业”向“旅游可以开阔眼界”转移,但是没有哪一个命题是可以完全经受住实践与数据的考验的,这就使得具有旅游学科特色的科学原理仍然没有形成。
4.旅游学研究的方法较为片面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重点也逐步向旅游研究方法论转变,旅游研究方法论成为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的旅游学科研究者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大量的研究与努力,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旅游学研究方法显得比较片面与粗浅。在实际的研究中,都是利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对于旅游研究中的理论内容进行阐述与解释,或者是利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于实际的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又或者是借助一些比较精深的理论数据来对于相关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方法都是比较浅显的,真正的能够利用精深的研究方法来对于旅游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少之又少。
当前我国旅游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
1.缺乏独立性
自旅游学科兴起以来,没有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总是将其归于某些传统学科下进行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旅游是以旅游经济的形式存在的,将其划分在经济学科,成为经济学科的子学科,在同一时期,旅游的部分内容还被归入到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类,而在1997年对于学科进行调整后,旅游成为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称为旅游管理,自始至终,旅游都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虽然旅游研究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是依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中,一般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套用的研究方式,但是由于其他学科与旅游学科的实际情况不同,因而采用其他学科理论体系对于旅游学科进行研究就不能够达到很好的研究效果。
3.有关旅游的相关概念定义存在泛化现象
在对于旅游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名词如旅游对象、旅游需求、旅游决策等概念定义上存在泛化的现象,不同研究领域以及不同学者对于相关概念的定义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某些词语的定义甚至是套用了其他学科概念中的定义,这种定义方式极大地阻碍了旅游学科体系的纵向发展。
4.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进度缓慢,且学术积累不足
旅游学科理论建设在1997年和1998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是由于这两年中开展了大量的对于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讨论,但是在这之后,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便停滞不前了,研究进程缓慢,相关的学术论文积累自然就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新的旅游热点的出现,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部分学术研究者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事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人减少了。第二是因为在旅游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之前,对于旅游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同时进行旅游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效是不理想的,相反,对于旅游实践的研究相对简单,同时又能够及时地指导实践活动,比较简单实用。第三是各个旅游学科理论研究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缺乏认可度,很多好的理论体系没有得到推广与吸收,不利于旅游学科理论的发展。
未来旅游学科建设方法
1.以旅游学科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
在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中,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都是可以借用的,不同的学科可以利用共同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来开展研究,但是每一个学科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视角也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依据,因而,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通过研究视角将不同学科区分开来,旅游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有其独立的研究视角,只有站在旅游的角度来进行旅游研究,才能够建立起科学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
2.利用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
不同指导思想会对旅游学科发展形成不同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不同的旅游学科体系,所以在对旅游学科体系的研究中,应当让旅游学科回归到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去,通过对于旅游背景的研究,认真研究旅游学科发展的社会规律,区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坚持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规范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旅游学科体系进行研究,利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产生,构建科学旅游学科体系。
3.注重对旅游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升华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旅游学科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论述著作也已经迈向成熟阶段,但是相关理论研究具有分散性,因而在新时期,为了构建科学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就必须组织专业的人士来对国内外前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对于我国的旅游学科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将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学科概念整理出来,规范旅游学科专业术语的使用,使其内涵得到延伸与发展,在大范围内得到普及与发展,这样有利于我国旅游学科研究朝着专业化、科学化的局面发展,有助于我国科学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指导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4.注重规范教育
在进行旅游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开展专业的规范的教育,对各种旅游专业术语的概念、内涵以及对于其知识的延伸,要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从而引导广大民众以及政府部门正确地开展旅游活动,使得与旅游相关的部门对旅游相关术语以及知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旅游学科专业术语以及概念的规范化发展,旅游学科概念以及专业术语的规范化发展对于推动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结 语
旅游学科的构建方法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所以在构建旅游学科的过程中,要以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理论作为基础,在实践中对旅游学科作出系统的、全面的解释,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旅游学科建设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子千.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J].反思旅游学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