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如何进行跟踪审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6 08:23: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如何进行跟踪审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何进行跟踪审计

篇1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指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在审计事项发生的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实施审计的一种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具有时效性强、过程性突出和预防作用突出的三大优点,区别于传统审计的方法,同时优于传统的审计方法。

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是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的综合体,严谨的审计监督过程对于安居工程来说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是一项利于民生的事情。

二、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通过几年审计发现:目前我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棚户区改造规划和管理方面

一是棚户区改造规划不及时和详细,致使计划不能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造成进度缓慢。二是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造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复上报。三是由于缺乏统筹协调、政策标准不一致、资金不足等原因,未纳入当地棚户区改造范围而无法享受优惠政策的问题,以及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无法按计划启动、实施进展缓慢或停滞等问题。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审批和建设方面

在进行土地拆迁的过程中,会发生赔偿问题,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钉子户”等原因形成毛地供应等现象,造成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得不到有效供应,工程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立项报批、招标投标、法定程序过程中没有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将项目一拖再拖,导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未批先建,出现一系列没有完善审批手续的建筑;如少数工程项,未执行抗震设防等工程建设强制性等标准审批,这些建筑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居住的居民安全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三)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方面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时国家会投入大量的城镇保障安居工程资金,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截留滞拔、闲置浪费;按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但时常出现提取不足的问题;由于审批不及时,未批发建,手续不全,合同未注明安居工程字样,造成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享受税务、电力、通讯、市政、银行信贷单位等单位给予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优惠税、费以及利率等。

(四)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使用方面

未严格审核申请人家庭住房状况、收入状况,保障对象存在盲点;后续管理缺失,虽建立了退出机制,但执行不是很好。造成已拥有住房、高收入人群享受住房保障住房;已享受住房保障后找到工作或购买房屋,但未按规定退出已享受的保障性住房。

三、提高跟审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跟踪审计的工作现状,可以从如下几点应对策略来提高跟踪审计的工作水平:

(一)明确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安居工程的房子来源十分广泛,并且资金的投入也是来自不同渠道,因此要明确安居工程的类型,从财政资金运用、专项支出、建设、维护和购置方面明确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二)采用严格的审计方法

一是审计资金拨付及到位情况。了解资金来源、分配情况,延伸到项目建设单位审查资金到位、拨付情况,核对相关文件、批复,审查建设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和专户核算,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是从两方面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一是摸清城镇保障安居工程的实际情况,掌握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规模、实际交付情况、保障范围、保障规划以及分配运行等制度;二是掌握城镇建设安居工程时在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实效,对于城镇内的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棚户区居住人员等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来确保不同的群体的住房基本情况。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审批管理方面

一是立项审批方面。查阅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基本建设立项报批资料、发改委的批复以及建委、规划局、环保局、地震局等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在建设单位查看:是否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有审批手续。

二是招投标程序方面。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公开招投标;施工合同的签订是否与招标文件的内容相符等法定程序。

三是工程竣工验收方面。查看竣工验收的有关资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防此止建设项目未办理竣工验收资料而进行分配使用。

(四)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方面

通过户籍、地籍、房籍、以及房产交易、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信息共享平台,查询个人经济信息,提高审批准确度和效率,有效堵塞政策漏洞, 使低收入困难家庭真正体会到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惠。

四、结束语

如何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的工作涉及到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工作也会有条不紊的展开,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给予专业、实际、妥善的审计建议,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顺利开展住房保障工作的展开,充分发挥跟踪审计在建设城镇保障安居工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工程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目前内部审计正在不断深化的一种审计形式,是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投资成本、化解审计风险、提高综合正效能的审计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提出3W思考。即:工程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什么(WHAT)、为什么要开展投资项目跟踪审计(WHY)以及如何进行工程投资项目跟踪审计(HOW)。

一、是什么(WHAT)

所谓建设工程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工程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查与监督,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合法权益,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一)相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直接为本企业最高决策者负责的审计机构。具有外部审计机构所不具备的内在优势,更容易掌握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动向与发展方向,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审计资源,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

(二)时段具有可变性。跟踪审计可以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投资性质、不同的工艺要求开展。可以从投资项目的设计到竣工投产全过程,也可以针对全过程中的某些以工艺繁杂程度较高隐蔽工程多的单位工程为对象或是交叉作业频繁的复杂工程为连续目标对象,甚至也可分不同时段紧跟工程项目进度动态来设计跟踪审计。

(三)目的不同,方法不同。如针对以资金流动频繁且数量较大的设备及大宗物资采购进行单一的跟踪审计,从调研到招标、从评标到合同确认、从供应到验收、从安装到正常生产始用进行全程跟踪。如针对以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资金运作形式单一的工程项目,要以工艺性质为主进行现场跟踪审计,为后期的工程竣工决算做好资料与签证上的收集和准备,减少决算中的审计风险等。

(四)条件便利、时效更高、针对更强。内部审计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方法与特殊性的比较了解,更容易直取要点所在,更便于掌握项目操作的重点、难点阶段,针对性强,安排和组织审计资源相对容易,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功效最大化。

二、为什么(WHY)

为什么要开展跟踪审计?解决好这个问题为下一步“如何做”作了必要的前提。

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在审计方法、流程、组织、管理、目的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优缺点明显,利弊互参,目标不同。具体如附表。

形式 跟踪审计 传统审计

优 势 动态审计,向前延伸,向管理效能与投资效能延伸;设计概算、合同、预决算、管理内控、采购、工程财务、产效能等多元审计;全程或阶段审计,生产动态掌握全面,现场主动性强,问题发现及时,进一步促进管理更规范、内控更完善。 静态、事后、单一定向、最终结果审计,资料反映全面整体,工作量集中度大,时效快;人员配备与组织实施简明,依据充分、法律法规明确

缺 陷 服务与监督对象难度大 、范围宽,法律体系不完善、依据不充分;审计技术要求高、知识面宽,难全面难深入;涉及的工艺与生产面宽,审计人员人力资源有限;时间长、组织实施困难、时效不明显;介入时段不明确、风险点多可控难度大,与项目参与方协调难度大,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大。 服务与监督力度小 ,范围一定;审计技术要求单一,不涉及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工作被动性多,主动性差,不全面,单一风险系数大;项目实际过程没有,无控制。

从表中可看到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方式与效能上各有特点又存差异,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和采取合理的审计形式是组织审计要达到什么样审计成果的重点与关键。跟踪审计的特殊性和优势是其它审计形式所不能替代,它更突出了管理控制过程与经营活动过程审计加预、决、结算审计的模式,不但注重结果更看重过程。根据生产实际和产效大小以及项目在发展中的重要程度,有计划有步骤的选择跟踪审计形式。全面反映从管理内控、经营成果、投资效能过程中的真实、合法、效益。

同时,在决定采取跟踪审计之前还要解决好“六点不清”的问题:方法认识不清、介入时点不清、关注重点不清、资源配置不清、组织方式不清、方案制订与执行不清。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从审计项目确定前就要开始做好资料收集、技术交流、工艺了解、项目目标、可研调查、生产要求、企业规划、组织策划、跟踪节点要点、人员组配、特殊预案、可行试运等作充分细致的工作。这样才能做到项目跟踪审计开展有序、实际操作规范而严密。

三、如何做(HOW)

解决好前面两点,是为如何做作基础、做准备。开展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最终要落实在如何做,也是跟踪审计的重中之重,更是难点所在。可从五个方面来做:

(一)跟踪审计的依据及要求

主要是依据国家先后出台的《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现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会计法》以及行业与企业相关的制度与规定。

要求对跟踪审计的工程投资项目的真实、合法、效益性作出审计评价。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二)跟踪审计关注的主要方面与节点

1.立项及投资控制:立项的相关文件与概预算控制程序、依据、可行、规模和标准,

2.资金管理:项目资金筹备、方式、来源、管理、使用、内控、范围等。

3.建设管理:招标与投标程序、签订、履行、过程控制、施工重点、工艺重点、隐蔽工程等。

4.征地管理:被征用地的权益分配、合同签订、社会稳定、经济补偿等。

5.环保安全管理与HSE管理:工程项目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利益的冲突、安全管理与环境污染的一票否决,施工单位HSE准入制、安全生产制度与执行。

6. 项目预结算的审查:程序及资料、合同外调整、取费标准、工程量及计价、变更、索赔、奖励、违约等。

(三) 跟踪审计主要程序与内容

1.计划:结合本石油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发展要求和方向,来确定的安排年度计划中跟踪审计项目的多少。做到立项适度、重点突出、要点明确。

2.方案:针对立项计划,确定跟踪审计方案。做到方案优选、操作便利、效果明显。

3.前期调查:根据方案的步骤,落实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尤其是经营、生产、工艺、管理、内控、制度等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与归纳。

4.实施步骤:根据审计方案和资料的收集,开始启动跟踪审计,针对审计要达到的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落实审计方案。

5.审计通知:下达审计通知书(提前三天送达)。

6.审计实施:按照方案进行跟踪审计。现场处理与协调要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与可控性。进一步落实方案中的要求与跟踪的要点。

7.审计阶段总结:跟踪审计的项目一般是周期性长、流程繁杂、工艺技术含量高、要点多的工程,在PDCA循环中提高和修正审计工作的方法与方向,为下一阶段的跟踪打基础。

8.审计征求:交换意见,在定性之前的合理沟通,并对部分事项作出合理适度的调整(内审15天)。

9.审计报告: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审计成果,编写审计报告。

10.审计处理与建议:对审计结果的处理与建议要十分的谨慎与合情合理合法,具有法律性质。

(四)工程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

1.项目程序:审查项目是否经过集体讨论且充分调研;有无超规模、范围、标准和违法违规;投资控制是否有效可控;程序是否合理;有无缺项与缺陷。

2.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组织过程中,将不符合要求的投标单位通过暗箱操作达到中标的现象;有无层层分包和转包现象;合同履行前后的计量支付与控制是否合理与规范;还要特别关注油田工程先施工后签合同的违规现象。

3.财务:关注项目管理费的支出情况,是否有不合规不应该进入的其它费用挤进来?特别是项目初期的(开工仪式费、庆典、购车、工资奖金等)各项费用是否按规定手续与内控制度的要求进行核算;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形象进度和验收签证后再拨款;项目成本的形成与构成是否合理;工农关系补偿费用的规定与审核。

4.工程质量:在工程的管理上是否完善;有无与承包单位之间存在签证不及时与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变更手续是否齐全规范;监理工作是否到位;现场点交是否合符要求与规定,有无未签证先点交,故意扩大设计范围,造成事实既定的现象;同时还要关注项目管理有关单位的“近亲化”现象,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甚至是工程的主管单位之间都存在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审查在监督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项目工期与质量这种现象。

篇3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既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对工程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动态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的各种要求都迫切的需要审计部门开展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通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既可有效的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又能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一、概念

传统的工程审计是一种事后监督,存在“时间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隐蔽和隐含的审计风险”等问题。工程审计未能真正介入建设全过程,工作仍以事后监督为主,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尽管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在形式上能够核减部分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但事实上仍旧是事后的补救措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因其侧重项目前期项目设计论证阶段,兼顾项目中期实施建设环节,贯穿项目建设整个过程,即实施建设前期、建设期间、竣工决算的全过程跟踪审方式,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在工程准备和实施阶段,审计部门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切合实际的审计依据,对工程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动态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跟踪审计的实质是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审计,包括经济性审计(如造价审计)、效率性审计(如工期和进度审计)、效果性审计(如管理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

二、实施阶段跟踪审计

(一)意义

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采取跟踪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避免事后审计只能“揭示问题,无法挽回损失”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项目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投资目标值的实现。

(二)重要关注点

在实施阶段,审计部门要着重关注和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严格管理工程量计量。审计人员必须以工程施工图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各专业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核对,审核工程量有无多算、重算、冒算和错算现象。通过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对比分析,挤出工程量中的“水份”。同时做好工程重要施工部位资料记录和现场资料的积累,为工程结束做好工程结算提供依据。(2)完善现场变更签证手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变更签证的发生较为普遍,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合同文件的不完善、工期调整、图纸修改、业主原因、材料价格波动调整等。涉及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更签证,必须首先以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和相关协议为依据,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确定变更内容是否在合同约定的调整因素和程度范围内以及如何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控制因工程变更签证所增加的费用,工程现场签证应经过技术分析、经济核算,此阶段审计人员可以会同相关单位商讨对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对变更签证进行分析论证和经济核算,提出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案。(3)加强投资动态控制。对项目资金及其运用的动态关注是保证项目资金有效使用和控制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方式,常以控制概预算建设内容,严格履行招标合同内容形式出现。在跟踪审计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概预算控制意识,在重大设计调整论证、工程变更审批、现场签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和把关上,明确工作原则,设定控制目标,严控超标行为。实施过程中应监督检查合同内容的具体履行,保证工程建设内容按合同要求完成,实现既定效益目标。

三、实施阶段跟踪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跟踪审计的方式和审计目的而采取的实际操作方法。跟踪审计的常用方法是顺序检查法、逆序检查法、分项详查法、项目抽查法等方法的结合使用,具体实施方法以询问、检查、复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为主。

(1)常用方法。顺序检查法是根据项目建设活动的业务程序而实施审计的一种方法,即根据项目的实施顺序按照工程建设流程开展的审计工作方法;逆序检查法则是根据项目实施活动的程序进行反向审查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根据项目实际特点判断从某分项工程结果开始逆向审查项目流程、投资控制等工作;分项详查法是对送审资料或现场工作按照工程结构分类逐一审查的方法;项目抽查法是从送审资料或现场工作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审查的方法。(2)方法介绍。询问法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的向项目建设参与各方提出有关问题的方法,它主要以固定格式化询问方式进行。固定格式化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以一定审计目的向被访者询问相同的事先设定问题,例如对工程各参与方关于某项工程变更的问询;检查法是审计人员按照实际情况与送审资料的情况相核实的审查方法,也是跟踪审计现场工作的常用方法,主要方式有现场核查、重点追踪、现场抽查、实地清查等;复算法是审计人员按照相关计算方式对送审资料进行复核性验证的审查方法,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例如按照工程定额或者工程量清单的规定核实工程量及工程造价;分析性复核法是审计人员对送审资料与行业标准、历史数据及其他数据进行分析核算审查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纵向或横向分析、趋势性分析、单一比率分析等方法,该法主要应用于投资资金的效益分析中。

四、结论

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随着施工进度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其他事项而实施的审计,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方法确定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高质量完成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4

由于审计工作政策性较强、涉及面广,工作重点都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息息机关。因此,采编信息必须掌握好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念好“政策经”,及时挖掘政策性信息,帮助领导及时了解、掌握重大政策出台后的运作效果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以便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实施正确的有效的决策,从而使审计信息成果利用的最大化。首先,要注意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只有立足中心、围绕重点,从全局性的高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才更容易贴近领导的思想。如社保资金审计、政府性债务审计以及保障性住房工程等涉及民生的审计,内容不仅要涵盖各级领导对审计监督各阶段的批示、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等情况。同时,还要重点采编与全局有关、与重点工作有关、与领导决策有关的政策性内容,切实为政府、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跟踪服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次,要注意综合提炼,打造信息精品。即通过对零散的、初级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打造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政策性的精品信息,以引起领导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政策加以修正、完善。

二、主抓难点

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就必须跟上政策和领导的思想脉搏,急领导所急,解领导所难。首先,要讲求时效性。时间往往决定了信息的价值。从信息的收集、筛选到整理、编报各环节都要突出一个“快”字,做到信息捕捉快速,信息加工迅速,信息传递高速,使领导早知情,早决策,早解决,从而发挥信息的时间效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工程,在工程的初始阶段就要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工程建设到哪一阶段,跟踪审计到哪一阶段,都要及时反映出来。其次,要注重超前性。就是要从大量初级信息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力求做到新事物早发现,新情况早了解,新经验早总结,按照规律,从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中推断,向纵深挖掘,预测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主动为领导决策做好超前服务,以利于未雨绸缪,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捕捉焦点

审计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在采编审计信息过程中只有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及时捕捉“焦点”,突出审计的特色,在共性中求个性,才能产生积极的特色效应。所谓焦点问题,有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反映,也有对社会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关注。如对民生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把采编这类“焦点”信息的前提,放在吃透上情、摸准下情,立足于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进行“深加工、精提炼”,力争使“焦点”信息成为上级领导解读、分析和决策的最佳“参谋”。

篇5

关键词:

跟踪审计;电力审计;应用

一、跟踪审计概述

跟踪审计是指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把企业中的各种信息都输入电脑,设置固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审计,企业的管理者随时都能够得到当前最新的审计报告。跟踪审计的审计报告具有很强的及时性,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同时还能让外界投资者增加对企业信息的信赖程度,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

二、电力企业实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对计算机的应用。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及时的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现代社会,能够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对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数据的形式传入计算机,然后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这不但提高了企业信息的使用范围,还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信息的传播成本,对企业的日常经营非常有帮助。电力企业实行跟踪审计就是充分的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它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审计的工作效率,还能节省审计成本,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外界投资者对企业审计的需求。

三、跟踪审计在电力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在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这种审计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日后事项进行审计,即使最终审计的质量高也不能挽回企业已经形成的损失。跟踪审计是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动态的审计,它能随时随地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审计,让企业的经营者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跟踪审计具有传统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然而,跟踪审计的动态性也决定了它的风险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防范风险,对于跟踪审计的应用非常的慎重。我国的法律对于跟踪审计的各方面情况都缺乏严格的规定。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有效的降低使用跟踪审计的风险成为了阻碍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中应用的最大绊脚石,它严重的阻碍了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

(二)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跟踪审计想要在电力企业广泛应用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技术做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普遍,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即使应用了跟踪审计也不能充分的发挥跟踪审计的效果。电力企业应用跟踪审计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做为保证,那么企业就不能很好的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审计结果的质量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企业运用跟踪审计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不但影响了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效率还影响了跟踪审计的应用质量。

(三)应用跟踪审计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跟踪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时间比较短,我国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应用跟踪审计的技术水平不是非常的高。我国有的电力企业应用了跟踪审计后,由于审计技术不到位,审计的水平不是非常的高,审计报告的数据不准确,跟踪审计的作用不但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管理人员运用了错误的审计报告数据,很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错误决策。电力企业想要通过跟踪审计来提升审计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的审计水平必须要高度重视审计技术的重要性。

四、如何进一步提高跟踪审计在电力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来规范跟踪审计的行为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不断的规范跟踪审计的行为,保证企业实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审计风险。我国的电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政府为了有效加强电力企业的审计水平,应该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不断强化对电力企业的审计管理,应该加强对法律的规范,通过健全的法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企业的审计活动,降低电力企业运用跟踪审计的风险。各地区额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法规和相关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把跟踪审计应用到实处,提高电力审计的工作效率与审计质量,帮助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加大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企业想要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连续审计工作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跟踪审计的效率能够得到非常快速的提高,同时企业的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信息化的建设。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积极的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让每个员工都有信息化的意识,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能积极的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购买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利用优质的信息化设备保证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再次,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对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的培养,保证企业的审计人员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来施行跟踪审计,以此来加大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

(三)加大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开发电力企业在拥有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后,还需要具备先进的跟踪审计技术。目前我国跟踪审计的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阻碍了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出来适合自身企业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审计技术水平的审计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加强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的效果。首先,电力企业应该研究与跟踪审计相关的软件,通过审计软件降低审计人员对于跟踪审计的应用难度,提高跟踪审计的应用范围。其次,电力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来开发审计技术,通过提高审计技术水平提高跟踪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实行效果。再次,加大对跟踪审计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在电力企业日常的经营中,发现优秀的跟踪审计技术人员要重点培养,通过薪资和休假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奖励,提高审计人员研究和应用跟踪审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

五、总结

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中是势在必行的,作为电力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勇于迎接外界带来的各种挑战,从多方面改善企业应用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跟踪审计能够更好、更快的应用到电力企业,提高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少灵.企业IT审计的框架[J].中国审计,2012(01):58-60.

篇6

(1)公安部投资的工程项目;

(2)单位自筹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

(3)地方资助经费投资的工程项目;

(4)合建的工程项目;

以上投资的项目资金一般都在100万元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上千万元。因此,加大对招投标的审计力度,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对工程招投标的跟踪审计,可及时有效发现和纠正招投标过程中的漏标、串标等不正当行为,确保工程项目招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工程能按时按质的交工。

而在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只所以进行跟踪审计主要是因为:1、消防部队基建项目建设项目越来越大,投资也越来越多,各级领导、地方政府都非常关心,对于跟踪审计就很重要了。审计人员不仅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还要向地方政府有个满意的交代。2、进行基建项目招投标跟踪审计有利于弥补事后审计对前期情况不清楚的缺陷。如若只是进行事后审计有两个缺陷。一是由于时间问题,审计人员对于某些问题已无法进行审查;二是对于发现的问题,也很难挽回全部损失。3、进行跟踪审计有利于完善监督体制,增加基建项目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工程项目招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工程按时按质的交工。从而积极推动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呢?笔者认为:关键应抓好一下三个环节。

一、招标前的审计监督

(一)招标条件的审计

1、审查建设项目立项情况,审核此项目是否申报,是否已经审批,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2、审查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审计人员通过现场调查,看招标单位是否已准备好场地,是否已通过通水、通电、使投标单位一但中标后,便可尽快进驻施工。

3、审查建设项目总投资落实情况,审计人员着重审查招标单位是否已准备好充足的资金,资金情况是否与申报时一致,有无隐瞒资金短缺情况。

4、审查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机构设置是否完备,内控是否严密,组织形式是否合规。

(二)招标方式的审计

1、审查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若是公开招标,招标人要在指定的报刊,电子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获得招标文件的办法。若是邀请招标,首先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注意招标单位是否邀请超过三家建设单位,而这些单位又是否具有建设此项目的资质,是否有挂靠外部建筑公司的投标人。

2、审查委托机构。委托机构招标,审计人员应加大对此机构的审查与监督管理力度。因为目前招标机构问题也很多,招标机构行为不规范,也加大了监督难度。而且招标机构熟知招投标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善于钻法律的空子;有的机构公然违法,所以必须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与投标单位患通。

(三)招标程序的审计

1、审计人员着重审查招标单位编制的招标文件是否已获批准,是否已按规定招标公告或邀请书,其内容是否合规合法。

2、审查招标单位出售、的招标文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对所有投标单位在投标前进行了解答疑难,是否对个别投标单位进行了特别解答。

(四)标底的审查

标底的审计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中标与失标的重要依据,所以编制标底的造价人员是否有相应的执业物质,便是审计的重点。审计人员审查该标底是否依据图纸,是否套用定额,有无提价与压价现象,是否人为调标。编制标底的人员不得为了私利以任何形式将标底泄露给投标人,必须对标底保密,审计人员一经发现有泄露标底的现象,审计人员应追咎泄标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对投标单位资格的审查

首先审计人员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计,审查该投标单位是否具备投标资格,是否达到工程建设所要求的资质等级,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否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是否具备优良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记录。还要结合投标单位近年来所承建得其他工程项目中哪些项目取得过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工程评定的等级证明。

二、招标中的审计监督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严格审查是否有串通投标行为,即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投标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

(一)投标者之间的串通行为:某一投标单位找一些单位来陪标或这些投标单位私下商定好一致抬价或压价,以相互制约,轮流以高价或低价中标。而且我国建筑市场上施工队伍众多,为了承担工程不惜血本,搞恶性竞争。最终失去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二)评标的审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招标文件为依据,不得临时采取招标文件以外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标。评标招标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招标人不得参与招标工作。然后招标人授权评审小组将社会信誉好、标价低、工期短、工程质量高、施工组织严密、守信誉的单位确定为中标人。

(三)定标的审计,主要是经评审小组按法律和评标条件与标准,确定中标单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之前手续办理的审计。

1、审查定标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低标中标是否符合行情。审计人员必须考虑低标中标能否按时按质完工,必须考虑中标者是否故意投低标,以达到先拿到工程,然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增加项目资金,审计人员应严格审查中标定价是否合理。

2、审查中标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订立合同,以及是否交履约保险金。招投标双方是否按规定办事,投标方是否交了保险金,是否少交。审计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若发现了问题,应再一次审核中标单位的资质,是否中标者无能力交付履约或害怕无能力按时按质完成工程,履约金被没收,审计人员必须对这一过程进行严格审查。

三、招标后的监督

(一)这一过程主要是反馈监督,应注意建立信息反馈和追踪制度。

(二)审计人员应加强合同签订的监督,审计人员全面审核合同签订的全过程,审查合同签订过程是否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合同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相一致。

(三)要把握合同纠纷的调节关。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照仲裁法进行仲裁或直接进入司法诉讼程序。

篇7

一、道路桥梁工程跟踪审计

道路桥梁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市政府安排,市审计局对102省道西湖至临泉段改建工程和202省道阜阳至阜南段改建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六方面。

(一)基本建设程序落实方面

主要审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审查政府投资建设规划、用地批准、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等文件是否齐全;审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及其结果的合法性;审查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

(二)工程质量方面

主要审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政府质量监督是否到位,关键性指标是否经第三方鉴证检测;工程施工单位是否制订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自检体系是否健全;监理是否规范、严格;进场材料是否附有合格证并经过复试合格,有无以次充好情况;质量检验记录资料是否完整,有无质量不合格及其因此产生损失浪费情况;把隐蔽工程验收作为审点。

(三)造价控制方面

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重大变更是否按规定报经批准;是否存在高估冒算和高标准建设的情况;把变更签证(清淤回填工程、垃圾换填工程、不良地质处理工程)、工程量超过工程量清单的工程作为跟踪审计的重点。

(四)进度控制方面

主要审查是否能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进度进行,工期提前和延误是否按合同执行相应的奖罚条款。

(五)合同管理方面

主要审查是否存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施工项目班子和监理人员配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职责履行是否到位;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及价款结算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计量支付。

(六)竣工验收情况

主要审查完工后是否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技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的组织与程序是否合规;验收报告内容是否完整。

二、道路桥梁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

(一)工程量的审计

1.工程项目费用的多少主要由工程量的大小所决定。工程量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部分施工单位、甚至个别建设单位为了多计工程费用,首先就在工程量上大做文章,尤其是那些工程数量大、单价高、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因此,工程量审计重点是核定工程结算款项内容与建设项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多报虚报的问题。

2.工程量审计必须认真审核其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审核其数据来源是否为施工图纸上标注的尺寸数据,审核其算法是否符合定额或相关文件的规定。审核未实施工程是否进行了结算,例如,阜阳市南京路道路竣工结算时审计人员发现机场路等道路交叉口面积比合同工程量减少了2021m2,竣工结算时却依然按合同计量,审减工程造价64万元。

3.工程量的多算和重算是工程造价中常见的问题。例如,阜阳市颍北新农村路网一期-北三环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时发现:现场签证5(垃圾换填),施工单位报审增加6%石灰土18823.7m2,实际工程量为3137.28m2,多算工程量给予审减,审减了33万元。

(二)价格的审计

1.直接费用的审计(1)直接费用的审计主要是套用定额的问题。在审计时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内容,按照施工实际及定额相关规定,确定套用定额计取直接费是否正确。例如,对某大桥工程协审结果复核时发现:第23项变更,采用2000安徽市政定额,协审结果将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计入了主材价格,实际上水泥稳定土混合料在该定额中已经分解,不应再计入主材价格,核减金额19万元。

(2)直接费用中材料价格和材料差价的审计。在对材料价格和材料差价进行审计时,一是要确定调整材料价差的范围;二是要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施工实际和规范核定用量;三是要核定与预材料市场价格算价格的差额;四是核定所取定的材料价格应套用当期材料价格,不得跨期高套。例如,阜阳市南京路道路竣工结算材差调整时:施工单位报审材料价差的调整范围有误,审减石灰、碎石、水泥、汽油、柴油、钢筋砼管、球墨铸铁管等项目的调整,审计审定调整范围为钢筋、沥青;施工单位调整人工费及材料价差时进行了取费,审计审定为只计算税金不取费。

2.间接费用的审计

应审查工程类别与性质。不同性质工程项目以及同类性质工程的不同等级其间接费率各不相同。要注意工程等级条件的划分,防止高套或低套。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因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不应增加工程造价

例如,阜阳市南京路道路、给排水、弱电及箱涵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第25工程签证:从柳林路交口至施工终点道路东侧管线施工方式由开挖施工变更为拉管施工,该变更是应施工单位要求进行的变更(考虑施工安全等原因),根据合同通用条款31.6条因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承包人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审减相应工程造价144万元。

篇8

关键词:

审计领域;合同管理;措施

1、在审计视角下发现工程造价管理中现有的难题

1.1一些发包工程未经过招标而通过其他方式自发进行的

政府建设的项目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来确定承包单位,不论什么单位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私自进行发包。公开招标竞价,这在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规》等文件中已明确指出,通过公开招标竞价能够实现投资资金量的有效控制,并充分发挥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分政府单位不遵守法律法规文件,未经过建设单位竞价就自行发包,一方面也阻碍了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方面难以实现政府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方面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则。

1.2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部分问题

项目合同管理主要针对施工合同的签署、条约的实行、变更、终止、违约索赔等现场管理阶段,如果出现问题这样整个阶段都会受到影响。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以固定单价合同的形式来实施合同管理,“不平衡”报价是该招投标形式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投标单位在洞察设计和计价清单中存在的缺陷、漏洞问题,在投标报价过程中采用“不平衡”报价方式,施工过程中“挟持”业主、设计等进行变更,以达到施工单位的不合理要求。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风险,因为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过程中,遇到此类“不平衡”报价问题,有合同条款的约束,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面对审计部门监督也有排斥情绪,使得审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审计是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

2.1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跟踪审计

(1)要收集大量的地质地貌、材料质量、品牌要求等相关资料,审计人员可配合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资料的调研和分析,做好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正确预测。(2)实行效益制来确定项目要求,对于经济效益低的建设项目要予以调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的项目进行投资预测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具体化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满足真实性和其他很多要求,报告内的各项指标数据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实现项目经济收益的准确判断。(3)考虑到建设地点、施工工艺、质量目标等制定不同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效果评价、经济性分析、以及施工质量等选出最优的价值工程方案。除此之外,在方案确定时要注重成本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最后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4)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有效的原则进行投资估算的制定,审计部门可将审核监督的关口前移,对编制投资估算进行初步审核、把关。

2.2监督设计部门在投资控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形成良好的使用价值观念,设计部门以“功能要求第一、费用节约第二”为前提分析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可引入招标和竞争机制的概念以提升设计单位对设计工作的重点度,严格对造价的过程控制。设计部门编制的投资估算要符合建设单位的标准和项目投资概算要求,将项目工程概算纳入项目投资计划之中,并注重概算误差的控制。

3、结语

从上文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编制相关内容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招标控制价编制是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而影响建设项目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环境、编制人员和招标人的行为,加强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建设项目招标控价编制质量,这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也必须要提升兼顾全面的能力,对该项目的预算成本做到合理规划与控制,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实施面面俱到的管理,进而使的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招投标工作在建设行业最为重要,因此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现在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始终秉承在法制化轨道上发展招投标工作的原则,以期真正实现招投标。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中易出现的突出问题

1.决策阶段。投资估算不准是决策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不完善,对投资估算的审查不到位。

2.设计阶段。一是设计招标流于形式。有的建设单位为了简单省事,采用的直接委托的方式;有的建设单位在设计招标注重追求建筑造型、建筑面积等指标,忽视了对工程造价指标的审查。二是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不够。三是对概预算的审查不够精细。

3.招投标阶段。一是招投标流于形式。有的建设项目表面实行招标,实际是建设单位自行指定,直接发包,从中收取好处,给项目投资带来损失。二是不平衡报价问题没有被发现和整改。一些不施工单位凭低价中标,影响后期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

4.施工阶段。一是对工程设计变更管理不规范,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数量、单价、费用发生变化。二是征地拆迁进度慢,造成施工单位的索赔。三是监理的责任心不到位,没有认真核实工程量和工程进度,从而给了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的机会。

5.竣工及后评价阶段。一是对竣工结算书的审核不严。虚报工程量的现象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使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后评价方法不完善,没有把定量和定性指标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抓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对策

1.加强概预算和计划管理。在项目建设初期,要完善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要进行细致的概算分析,将总概算进行分项控制,并对分项进行细化,建立了概算控制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层层把关、严格控制。

2.加强招投标监督。选择承包商应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同时通过有利的合同类型将合同价款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因此,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检察机关进行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3.优化设计方案。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专家,对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对设计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中不符的、有可能存在较大变更的地段、路基、涵洞、桥梁、隧道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完善变更方案。

4.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坚持工程变更必须有业主和总监办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坚持变更必须完善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变更必须有影像资料;坚持重大变更必须审计部门跟踪审计和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要细化变更方案,以便能够与各分项工程的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掌握变更动态,真正做到动态控制投资。

5.严格监管征地拆迁。一是想方设法尽可能少占用耕地、林地和临时用地;二是对征地、拆迁的丈量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并随机抽样实地稽核征地的丈量情况;三是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加强征地拆迁工作进度。

6.严格计量支付程序。建立工程计量台账,为施工期间动态投资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台账一旦确立,对工程台账的修改必须以变更的方式进行,从而保证工程台账作为基准的唯一性,避免重复计量、漏计、超计、少计等现象的发生。

7.认真审查竣工结算和后评价工作。对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竣工结算环节,业主已不需要再投入过多的建设资金,但是并不意味着已完成了全过程投资控制。可以通过研究竣工决算的编定、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费用等来加强对竣工环节的投资管理,对虚报投资的违规行为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8.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邀请审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包括对施工单位和地方协调指挥部的延伸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整改,确保不发生违法、违规问题,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三、结束语

高速公路投资控制涉及面广,环节多,因此要运用项目管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对投资进行控制,设置控制目标,监督管理相关人员,从而有效地降低高速公路的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国企改革已全面展开,如何进一步加快建立高效、有序的现代企业制度,尤其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核心内容――财务资金管理,如何更好地用好、用活资金,是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1.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突出问题

随着集团企业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财务管理的相对独立,使财务资金分散管理中的问题愈加突出,资金利用效率较差,财务风险大,具体表现如下三方面。

2.1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准确、及时掌握企业各项信息来控制物流和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信息严重失真。企业各信息提供者出于各自的利益,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盲区,使企业高层决策者难以正确利用有效信息来控制、防范风险以及更好决策。更为严重的,虚假、错误的信息还会误导决策者进行决策。例如企业本身资金严重短缺,而信息提供者为了报喜不报忧或其他原因,提供资金充足信息,而决策者误以为资金雄厚而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导致投资结构失控,资金后续不足等。

2.2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目前所有国有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资金运作缺乏监管力度,人为调控因素较大,导致国有资金被挪用,甚至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极为严重。尽管企业制定了监督制度和监督职能,但因监督者没有全面准确掌握企业财务资金状况和必要的跟踪手段,因此难以发挥较大作用。相当多企业在大资金运作和重大投资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即使有也流于形式,资金流向与控制严重脱节。多数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资金变动情况,子公司恐母公司调度资金或考核业绩等原因,极力隐瞒和拖延信息传递。由于监管工作不是即时的而是滞后的,不出问题则以,一出问题,则多数企业资不抵债,资金难以盘活,债务累累。

2.3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低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下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象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指公司为了经营资金贷款,普遍多头开户以求贷款,因此资金较为分散,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资金与能力,盲目投资,而且投资所需后续资金较大,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

2.有效的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2.1资金流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动力。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资金的流动从货币形态到实物形态,再回到货币形态,周而复始,不断运转,实现价值的增值。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扩大、新业务导入和企业并购等,也都对资金有着巨大需求。

2.1资金流动影响企业的生存质量。合理现金流动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可以证明企业的信用和实力。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企业虽然账面盈利颇丰,却因现金流量不充沛而倒闭,有的企业虽然年年亏损,却应有足够的现金流量而得以长期生存,最后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2.3资金流量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现金流量信息能帮助投资者看清企业的真实情况,更真实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从而减少投资风险。现金流量充足说明企业经营运转良好,承担风险的能力强,投资者的信心就会增强。

3.如何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资金管理。

3.1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统一结算中心,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撤消企业所属各单位的外部银行的开户,由结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在结算中心分设收入户和支出户,各项收入进收入户,各类支出统一由支出户支付,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既有效利用闲散资金的周转,也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充分发挥了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使下属单位的资金出入受集团监控之中,减少了盲目贷款的风险,形成由“决策层、管理控制层、核算操作层”的自下而上的循环管理和监控体系。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实现企业对全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协调,整体监督控制,合理调度调剂,实现货币资金的动态管理,内部资金按需流动,合理配置。使企业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资金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