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23: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核心技术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生产成本的上升,更多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前,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然而,企业如何实施技术创新管理,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企业都知道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可是如何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却无从下手。很多文章和资料都提出技术创新的功能和意义,却很少介绍企业如何实施技术创新管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管理领导如何定位
目前,很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领导和项目经理界定模糊不清,忽略了他们之间的不同,在诸多的产品研发项目中,管理领导也是项目经理。
研发项目经理和管理领导是一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研发项目经理相当于运动场上的教练。他不仅是场上的指挥,而且是训练比赛战略战术的策划者,教练需要精通业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怡。管理领导则相当于球队的管理者,他们关心投资的效益,他们有权罢免教练,但是无权干预教练的工作。作为管理领导,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研发管理,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正如国家不能具体干预某个企业的活动一样。也只有如此,项目经理才能成为真正的项目经理。
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管理者,其承担的主要责任是技术发展的规划、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及技术创新体系的协调管理等管理性的工作。其侧重点不是技术,而是管理,更重要的是人际技能及概念技能。
技术创新管理领导与研发项目经理有以下不同:
目标不同。管理领导的目标则是领导部门成员,保证部门的职能与企业的目标达到一致;而研发项目经理的目标是领导成员为实现某一个具体的研发项目而努力,所有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围绕研发项目开展。
管理性质不同。管理领导则是组织机构管理层次中的成员,偏重于行政管理,拥有监督项目进度的权力,可以撤换项目经理,一般不能直接干涉项目的进行;研发项目经理是属于研发管理中项目管理者,所有管理活动都以项目为前提。
技能要求不同。管理领导更重要的是人际技能及概念技能,并不十分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因为管理领导的本质是领导他人并通过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而研发项目经理重要的是技术技能,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对项目进程进行管理和决策。
所领导的下属不同。对于管理领导而言,下属则有一定的稳定性。研发项目经理领导的下属是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而来,并不一定是本部门的员工。同时下属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各个部门的人员根据项目内容的特点而集中,不同的项目由不同的人员构成。
2.企业如何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有效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致分为三层:
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应该设在公司总部,由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决策部门组成。技术中心处于体系的核心地位,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制定与组织实施,对企业内部其他层次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机构进行系统的指导、咨询和评价服务,促进研发战略与经营战略的衔接,使中长期研发工作与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紧密结合。技术中心负责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提升公司基础产业技术水平。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研究开发方向,研发课题、重大技术问题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咨询和评估。技术委员会负责研究确定开发方向,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研发课题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年度计划,并对技术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第二层次是各分、子公司专业技术管理部门和科研开发部门。这一层主要任务是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围绕现有主导产品,贴近市场,开发系列产品,向上下游产品以及相邻和相关行业发展渗透,促进各分、子公司不断取得发展。具体组织实施技术进步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作,组织技术攻关、节能降耗等工作。
第三层次是员工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各分、子公司相关处室与车间技术人员为主,承担现有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的调整优化、节能降耗等新技术应用,以保证现有产品不断取得技术进步,不断增强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而知识和技能的创造者和唯一载体就是企业的员工。但伴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同时,作为高技术企业核心员工的研发人员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沉重的压力不仅会严重影响员工个人绩效水平,也会直接影响组织绩效。因此,高技术企业应当采取多渠道的压力管理策略以缓解研发人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以期达到完善组织管理,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一、压力与压力管理的内涵
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2005)所著的组织行为学中对压力的定义,压力是一种动态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个体要面对与自己所渴望的目标相关的机遇、限制及要求,而且个体感觉到的是其结果非常重要却又不确定。压力总是与限制和要求联系在一起。前者阻碍人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后者是指丧失了一些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潜在压力转化成现实压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活动结果必须是不确定的,而且这个结果必须很重要。无论条件如何,当个人在能否抓住机会、能否排除限制因素和能否避免损失这些问题上无法确定时,压力就会产生。也就是说重要性也是个关键因素,如果是否拥有这份工作或者是否获得晋升对员工来说已经无所谓的话,员工就没有理由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感受到压力。
二、压力的潜在来源
将压力的潜在来源分成三类:环境的、组织的和个体的。
1.环境因素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组织环境不断变化,大量的商业交易以不断加快的节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对组织的绩效、内部竞争、技术更新、组织灵活性、低成本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员工的压力自然就会增大,例如全球化造成大量员工冗余,裁员与降低成本使得给留下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持竞争力,很多公司采用了层级式结构以及自我管理团队等方式。
(2)技术进步除了全球化的冲击,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工作环境造成了影响。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工作自动化,从而减少了人员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并且对员工的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们还发明了技术压力一词,已表示在高科技工作环境中员工所承受的困惑、紧张、非人性化以及失落情绪。
2.组织因素
(1)任务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识到,研究应该更关注员工与工作之间复杂的甚至微妙的关系,而不应将两者独立起来进行研究。目前,已经有一些模型关注人-职匹配的问题。例如,人-职匹配模型指出个人会寻找工作环境中与他们自身一致的特点,会寻找那些允许他们表现出自己的技能、态度、价值观的工作环境。当个人的技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时,会带来一种满意感,当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工作中得到实现时,就会带来高满意度。反之,当个人与工作环境有任何程度上的不匹配时,压力就产生了。
(2)角色要求在一些工作角色模糊或角色冲突严重的组织中,员工所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也会更明显。角色模糊是指个人缺乏有关他自己工作角色要求的信息,不知该如何达到角色要求,也不知道评价流程以致不能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令人满意,很多研究证实角色冲突会降低个人自信度,让人觉得无助,紧张和压抑。
(3)人际要求对于某些员工来说,工作矛盾是一种重要的压力源,很多压力都是因为工作矛盾处理不善,同事间关系紧张或者对决策不满造成的。
3.个体因素
从个体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导致研发人员压力出现的较大的影响因素是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的负荷量,分别占到了14.3%和10.8%。这是由于高技术企业研发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就会在无形中增加研发人员的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负荷量,因此,这两方面是研发人员本身压力潜在影响因素的主要两个因素。
三、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压力管理策略
基于上述对压力以及压力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研发人员的需求特点和影响研发人员的潜在压力源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着重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两大层面提出压力管理策略。
Yerkes和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压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关系(如图8所示)。企业应设计合理的KPI考核体系,研发人员的KPI应由以下四层指标构成。第一层:研发人员的绩效首先分成项目业绩汇总和工作负荷率两大块,即“研发人员的业绩=工作负荷率的KPI×负荷权重+项目业绩汇总×项目业绩权重”(负荷权重与项目业绩权重之和为100%)。之所以考核工作负荷,是因为任何产品的研发几乎都依赖于团队的分工协作,并且研发工作又总是充满挑战,如果单凭项目业绩考核员工,势必形成“拈轻怕重”的氛围。第二层:项目业绩汇总等于各项目业绩的加权之和。每个研发人员在一个考核期内可能担任多个项目,可以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考核。第三层:每个项目的业绩等于该项目各KPI评分的加权之和。项目的KPI指标分成项目范围、完成时间、完成成本和完成质量四项,并分别应对项目管理的STCQ四个关键模块。第四层: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四部分绩效考核中,又分别细分若干项具体指标。范围划分为难易度和枯燥度,时间考核中有计划合理度、目标达成率、攻关速率、延迟合理度等,成本考核有成本控制和独立完成度,质量考核则作为考核的重点。以上述四个层面建立企业的研发人员的KPI考核体系,有助于合理的评价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从而培养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能最大限度的缓解员工由于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而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一、信息技术应用概述及必要性分析
一般来讲,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创新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创新性发展,但是这一类创新性应用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所能形成的只是企业的短期性技术竞争优势;二是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的业务以及日常管理进行有效衔接,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这一管理创新一般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能够形成持续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要想获得持续有效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有两种方法和途径:第一种是依靠信息技术的持续领先创新研究,建立起持续的、难以被模仿的竞争性技术优势,进而获得核心竞争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种方式在企业创新活动徘徊不前时,企业的技术优势就会减小甚至丧失。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创新企业不一定能够获得市场利润。第二种则是企业管理者将信息技术创新跟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依靠此类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业务进行融合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企业的自身业务实际和行业特点。并且每个企业以及每个行业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企业跟行业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依靠此类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长时期的竞争优势。本文围绕企业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业务之间的融合来展开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健康科学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指标分析
信息技术跟管理的融合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依靠信息技术,逐步提高信息收集、整理、传输、保存以及运用的效果和效率,有效改变企业管理者计划、决策、组织以及领导、控制等相关管理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工具,优化和加速企业业务流程,进而确保企业高效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整体过程。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输以及信息保存、信息处理等过程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跟物质、资本等因素相并列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管理者在计划、决策以及管理控制等过程中,信息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结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处理的速度大幅提升,这自然也会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进行融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进行融合的最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依靠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等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企业的管理内容有会涉及到内部以及外部等各个环节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两者的融合演变为相互影响、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反过来,两者的融合水平又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角度上讲,研究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程度也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融合度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进行有效融合的深度以及广度的度量。围绕融合深度以及融合广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衡量指标体系,就可以对两者的融合程度进行科学测量。从融合广度以及融合深度这两个角度分析融合度,了解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结合程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把握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并明确自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短处和不足,为制定切实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有效支持。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的融合会收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基础数据是否齐全、信息化人才储备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到相关融合过程,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过程,融合过程以及融合度都可以被划分成为不同的层次,本文将围绕静态以及动态这两个角度来分别建立融合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融合的不层次模型分析。
三、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动态层次模型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并且是逐步深化融合的。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也是从深度以及广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广度上,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始于企业业务部门,并逐步扩展到企业部门之间。最终实现企业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业务融合。从深度上来讲,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表现为对于企业业务的支持上,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对业务的覆盖上,同时也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率。依靠信息技术对原有流程的优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这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清楚认识到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的具体过程。
四、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静态层次模型
一般情况下,根据纵向职能的不同,企业管理可以划分为战略管理层、经营管理层以及执行管理层这三个不同层次。不同的层次中,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也是有着内容以及特点的差异。
第一层面,在执行管理层这一层面上,进行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主要涉及到下面内容,即运用信息技术,企业管理者能够替代和加速原有的经营管理业务,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这是信息技术对于企业业务的简单替代;依靠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小范围之内实现业务的创新,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等。
第二层面,在经营管理层这一层面上,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也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信息技术创新,积极研发新的业务流程、工作技术、工作方法等。信息技术能够对原有的业务信息处理基础进行变革,这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创新。有效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不仅能够重组原有的业务流程,同时也是对工作技术、工作流程、工作理念的创新,这对于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二是积极将信息技术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利用,优化组合原有的业务流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业务流程都是基于原有的信息处理能力上的,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原有的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处理的能力,这样一种信息技术变革就会对原先的业务流程产生冲击和影响,推动管理者对原先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促使它们跟信息技术相适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种融合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就是一些业务流程会由于某些原因难以对业务流程产生正面影响,不容易实现高度融合。
第三层面,在决策管理层这一层面,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也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信息技术发展优化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这样的一种优化已经逐步从原先的业务部门内部融合扩展到了业务部门之间的融合不过由于部门之间的融合所涉及到的因素较多,需要管理高层的大力支持。二是信息技术发展也会对企业战略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了对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产生影响之外,信息技术跟业务的融合也会对战略本身产生一定影响。总之,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两者之间融合度进行合理度量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英姿,吴昊,林伟.企业信息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02).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76-01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根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率为15%的优惠政策。但在近年来的执法部门的检查中,部分企业由于未能按照规定准确核算研发费用,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或者重新认定未能通过,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被追缴,直接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的相关现状
200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施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被广泛推行,但目前部分企业仍未能按照规定准确核算研发费用,相关现状不容乐观。
2012年5月23日,上市公司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贝因美(002570)披露公告显示,公司被认定前三年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需在2012年5月30日前补缴税款2785万余元。而在去年9月底,贝因美就因为被监管部门查实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掺假”而被追缴2008年、2009 年税款共5892.7万元。国家审计署认定:贝因美在2008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前三年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5%;且申报的发明专利与其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不直接相关。受此消息拖累,贝因美股价连续两天下跌,5月24日收报21.04元,下跌4.36%。而且根据规定,贝因美五年内不能再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企业所得税率恢复到25%,同时还会丧失在土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惠,这将严重影响贝因美未来的经营业绩。
其实,并非贝因美一家上市公司因此被查处。此前,已有华映科技(000536)、精艺股份(002295)、奥康国际(603001)等多家上市公司由于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的风险而被追缴税款或者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受到质疑。上市公司尚且如此,那些非上市公司的核算就更加混乱了。
二、存在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研发活动组织不力,对研发投入不重视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申请,要求企业必须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由于研发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对于研发活动积极性不高,对研发费用的占比没有足够重视,风险很大。
(二)研发活动管理不力,对研发过程记录不规范
由于企业的研发活动是由研发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但是研发费用的核算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核算流程、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合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相关的研发活动资料与研发费用管理核算资料不匹配。企业不能提供相关的研发活动资料或者是提供不全,外部人员很难就研发活动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三)研发活动核算不力,未能达到“专账管理,准确核算”的要求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应做到“专账管理,准确核算”的要求。目前,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而且,这些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核算要求,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部分企业在组织研发费用管理核算时,未能按税法规定准确设账核算。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设置“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和“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科目,根据需要设置明细科目,并按照研发项目设置项目认真核算:职工薪酬、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设备调试费、租赁费、修理费、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试制费、检验费、技术使用费、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研发成果认证、评审、验收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及其他等明细科目。
三、如何预防或者减少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的风险
(一)管理层重视,科学组织实施研发活动
管理层应重视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科学组织实施研发活动。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情况设立研发机构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便于对研发项目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总之,企业要在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环节严格把关,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提高项目研究开发的管理水平。
(二)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认真实施研发费用管理核算规程
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在生产经营管理、产品特性、组织情况和财务核算存在诸多差异,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以达到研发费用“专账管理,准确核算”的要求。
(三)加强部门间协调,组织好研发部门的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加强部门间协调。同时,应组织好研发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这样,才能合理保证研发活动的真实性、可靠性。企业也通过相关资料,总结经验,转化成果,实现企业的研发活动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了检查力度,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管理核算的风险在显著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应不仅要重视企业技术的研发结果,更应重视企业技术研发费用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0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2008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对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科技产品市场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必须对市场快速灵活反应,持续技术创新,在战略、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能力上取得综合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技术知识管理对提高这一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解剖分析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如何对核心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便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联系
哈佛商学院教授DorotnyLeonard-Barton(1992)认为公司竞争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四种尺度: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1]知识具有“波粒二相性”,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技术系统是作为实体的知识,自然产生了知识的获取选择、转移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积累、技术标准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这些组织活动是作为过程的知识,则衍生出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信息系统的运用等管理活动很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两个纬度的知识活动相互交叉、渗透、协调和融合的结果,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难以被模仿的技术竞争优势,并在企业的决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领域全面发挥作用,比竞争对手更创新、更优质、更廉价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取得市场优势地位。
三、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如“技术知识管理对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模型”(图1)所示,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市场综合能力,市场综合能力主要源于企业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企业技术知识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技术活动
高科技企业技术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保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知识的获取和选择,即企业收集、评估、筛选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知识的收集途径包括企业内部积累和外部引入两种形式。内部积累知识指企业员工长期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积累知识技能和经验。外部引入知识指企业从客户、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处,从技术颁布者和专家处,通过知识联盟、购并企业、合作合资企业和许可证贸易,以及反向工程等途径获得知识。对收集到的知识企业要进行评估筛选,根据市场需要、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发展前景、企业本身的技术能力状况以及成本效益核算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将这些知识储存起来以备创新工作中使用,或储存在信息系统中供员工查询分享,或通过员工学习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储存在员工的头脑中。
技术的获取和选择使企业与外部市场环境紧密相联,及时捕捉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转化为企业技术能力,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前景,领先对手技术创新,率先开发潜在客户,获得超额利润。
二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和吸收。高科技企业常常与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建立知识联盟,或围绕企业自身的核心知识与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就某些互补性技术进行合作开发建立水平联盟;或与供应商、用户建立紧密联系合作建立垂直联盟;或综合垂直、水平联盟的优势,整合企业内外研究开发力量进行技术合作,建立全方位的动态知识网络——创新网络[2]。高科技企业通过知识联盟向合作方学习,不仅学习合作方的新技术和市场诀窍,还要将技术诀窍内部化为企业的内部能力;不仅学习合作方显性知识还学习能力方面的隐性知识;不仅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还要学习管理经验,缩小文化差异,真正消化吸收合作方的技术能力。建立知识联盟使高科技企业借助外部技术资源来增加企业核心知识,实现技术互补、专业分工和信息共享。技术的引入增强了技术实力,专业分工和信息共享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创新能力。
三是技术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产品开发与创新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工专业化、内部合作集成化和外部需求集成化。各部门在产品研发中有明确的分工,研发部门、制造部门、营销部门人员共同组成整合小组,选择研发技术,交流知识经验,使不同层面的知识交叉整合,产生新的创意,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营销流程和方案,调动起各方面员工的知识经验排除故障和解决问题。必要时整合小组还邀请用户参加整合小组,并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对于全球或地区间技术整合,高科技企业常常建立整合国家和地区之间技术的中心,地点靠近当地科技优势群集处或靠近大市场和生产地,选择当地杰出科学家或总部优秀的科技管理者担任负责人,以便快速获取当地的新技术或尽快实现新产品商品化[3]。产品创新成功后,高科技企业常常将单项技术创新发展为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使技术升级,同时构建产品平台,持续开发出平台产品的衍生产品填补平台周围的缺口,以防止竞争对手入侵[4]。
技术整合与创新使高科技企业可以集中技术、生产、市场等多方面知识和建议,完善产品性能,增强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提高创新成功率。各部门共同制定研发方案,使创新工作在研发、生产、营销各部门得以顺利开展,员工主动协作配合,提高了创新效率。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可有效摆脱竞争者的追随,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获得高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
四是技术知识的扩散和共享。该活动通过正式扩散机制和非正式扩散机制来完成。正式扩散机制指借助信息技术对知识编码化、结构化,以及通过正式的培训学习机制实现显性知识的扩散;非正式扩散机制指通过“干中学”和人际沟通网实现隐性知识的扩散。网络和交流利于人们信任合作和分享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常通过愿景目标驱动、工作环境营造、信息技术的采用,业务流程的简化等方法营造起“Ba”[5],促进知识的扩散和共享。在知识的扩散和共享中,难免遇到一些障碍,如独享障碍、原创癖好障碍、认知障碍、表达障碍、组织障碍等。企业可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清除这些障碍,如组织结构扁平化,配备专职知识管理人员,建立培训机制,建设学习型团队,完善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等,让这些管理活动渗透到知识活动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发挥作用。
技术知识的扩散和共享,将个人知识转化为集体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提高了员工技术水平,增强了员工整体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知识被重复使用的次数增加,研发成本降低,创新效率提高。
五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随时监测项目开发过程,并在每一阶段展开评估,从实践中学结知识和经验。在新产品进入用户市场实验后,企业根据用户意见反馈不断改进技术,直到产品逐渐成熟。此外,企业还通过反求工程和高标定位等方式向技术领先者学习,学习领先者采用何种新技术,如何研发、制造、吸引客户、产品测试、评估取样、信息反馈等。企业一边学习,一边将总结的知识经验积累起来备以后创新使用。一方面将企业的知识分类标准化,进行静态的知识的储备和维持;另一方面收集市场信号,引进吸收外部知识,与现有的知识重构和运用,实现知识创新,进行动态的知识积累。
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使企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了新产品,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在不断地技术学习积累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六是技术标准管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标准包括企业的内部标准和行业标准两个方面。企业内部标准指将研发产品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和模块,并确定各子项目和模块的功能,物理结构的接口方式与规格,能量传输和信息传递的输入输出要求、方法或格式等,各研制小组遵循这些要求独立从事研制,创造性地开发各自项目和模块,最后统一集成、调试、检验和完善。产品定型后这些刚性的技术固定下来形成企业内部标准。这种情况扩展到多个企业共同生产一种产品,就会逐步形成“行业标准”。[6]产品各部件的规格标准由技术领先的企业或行业中主要企业制定,其他企业必须遵循。
一、引言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认定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学识,就是一种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学识。随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深入,战略、技术、资本、质量、渠道、客户、品牌、速度、创新、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学习能力等等,都曾被人定义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人综合起来进行定义的。以上列举的各项都一定程度的符合这一特点。本文主要就技术创新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确立市场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独享资源,它使企业处于了技术垄断地位。垄断的优势就在于企业可以凭借它进行歧视性定价,或者通过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大幅降低成本来挤压竞争者,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加丰厚的市场利润。其次,一项新的技术产生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标准的修订,这时企业作为拥有该项核心技术的一方拥有极大地标准修订话语权。
2.有利于企业相关产品市场的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声的招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这就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具有较强的外延性,它不只是针对某一特殊产品单独研发的,也可以应用于一系列相关产品。这就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
3.有利于企业持久竞争力的保持。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使得竞争对手很难较快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优势促使其积极参与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制定,不但从技术的源泉和应用上对外界的企业形成无形的技术封锁,而且更有利于自身下一阶段的技术深加工。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创新的趋势是更多地关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其成果在企业内部迅速扩散,成为企业核心技术以至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关键。
1.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开发是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技术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和市场产生优于竞争对手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好的经济效益和前期的技术储备,又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从而开始下一循环的技术创新活动。
2.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是为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迫于市场的压力而更新技术维持生产。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应该注意的问题
1.企业高层领导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最大的特点是要善于发现市场机会,而且要有较大的研发投入。企业领导要能从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发现其可行性前提和成功后的利益收入,要能对目前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现状进行准确的调研和分析。企业高层领导还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要能够在技术即将被扩散或者被替代之前积极组织资源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或者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提前做好退出的准备,以最大化获得市场利润或者最小化降低沉没成本。
2.企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一个成功的企业靠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金支持和规范的组织结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有专业知识并且敢于实干的员工。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更是要如此。因为一项技术的研发需要有一批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3.企业要配合以适当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旦决定进行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要把它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实施。为配合战略要适当的变革组织结构,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计划的战略目标、创新的规模和技术变革程度、创新的资源条件、人员素质、面临的市场环境因素等相适应。具体要考虑到是否设立专门的创新组织结构、集权与分权以及是否成立正式的组织等方面。
4.企业要做好核心竞争力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维护核心竞争力的独占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技术水平的落差逐渐缩小时,企业要及时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工作,争取步步走在市场的前面,提升或者更新技术,进而提升或者更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熊鸿军. 技术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湖南: 湖南大学学院,2003.
二、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
随着电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不但直接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战略、业务处理过程以及组织成员和组织文化,而且充当组织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媒介。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从生产企划、购买原材料、会计到人事管理等有关经营的全过程中,运用电脑和信息通讯网统一起来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模式,已经普及到很多企业里面去了,而且已经延伸到企业和企业、顾客和企业之间的业务处理当中。信息技术创造出新业务,电脑和通讯技术的结合促进着经营的革新。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制约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未来的所有环节由信息技术开始而完成。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想引入企业内部,可是多数企业因预算的不足和信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水平阻碍着运用信息技术运用战略。所以开发信息技术的时候先要考虑各个公司的信息管理水平和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系列通过设备和服务来帮助企业把信息的生产、控制和流通的过程顺利地进行的系统。它的设备和服务还包括电脑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的软件技术,数码通讯、光纤通讯等的所有复杂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运用过程的角度讲,可以说一个组织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确保竞争优势的过程当中发生的供给、开发、使用等的所有过程。从广义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可以定义为是为了提高业务的效率和确保竞争优势而实行的有关信息系统和信息通讯的所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活动。
万变的经营环境下,随着相关技术的急速发展,出现很多形式的信息技术。这意味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摆脱了以前的单纯的功能和信息处理水平,且信息技术的范围和定义也是越来越扩大。在企业内部以电脑、软件、通讯技术为基础,应用信息技术的范围慢慢扩大。20世纪 60年代的信息处理技术, 70年代的经营信息系统(MIS)和业务自动化,80年代开始的通讯和系统结合技术(SI)为基础,信息技术成了经营革新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采取新的竞争战略和迅速推进业务再造(reengineering)的时候,信息技术充当着关键的角色。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深化,信息系统技术的导入和运用日趋增加,且最近企业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对外竞争力和优势,采取尖端应用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的相关技术。
最近随着信息网技术的急剧发展,企业把信息技术战略运用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活动,比如说通过信息网的交流,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企业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有关企业之间信息互相有效地进行交流。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角色在于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减少业务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的浪费来有效地管理企业组织之间的互相作用。
三、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最近因电脑和通讯技术的急速发展,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在企业其重要性是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着企业的重组(Restructuring)、结构简化(Down-Sizing)、业务再造(Reengineering)等的经营模式的改变 。企业是经济领域中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组织,信息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最终还是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企业的竞争基础和企业的竞争形象。
与传统的商业结构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竞争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发展的实质是实现高效率、自动化的流程管理,以信息流动代替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也就是通过技术的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降低内耗,提高经营效率。
信息技术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使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必须进行重新定位,以扩大竞争优势。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从传统观点上看,经济学家往往把“技术”定义为产品产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而现在一种全新的观点是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认识,将“技术”定义为每单位信息成本的变化 。 第一,信息技术不但改善企业部门的业务,而且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因信息技术的影响,中间管理层大大减少,所以高级管理层的管理范围和责任范围扩大。因此高级管理层可以实现有创造性的功能,且利用信息技术能实行结构简化和业务再造。第二,从产业的角度来讲,信息技术减少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创造了新的市场,在生产方面创造新的规模经济 。通过应用机器人和CAD/CAM等的信息技术的工厂自动化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且多品种小量生产下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形式的经济。第三,信息技术影响着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企业环境本身总是变化的,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建立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计划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修正企业的战略和长期计划的时候,信息技术能帮助企业迅速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经营环境变化的资料以此来适应企业能比较完善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第四,信息技术还影响着企业经营战略的树立。企业把信息技术战略的应用在企业运作,且经营者在树立战略的时候可以把信息技术的无穷的潜力应用到企业的每个环节和长期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在现在的全世界范围
的竞争环境中起到战略的作用。第五,电脑和通讯技术的急速发展对组织和个人的决策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企业由电脑和通讯技术的结合能形成有效的意思决策,很多企业已经通过多样的意思决策模型来引导更有效的意思决策。第六,信息技术影响着个人和个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最近的很多企业通过电脑收集、加工、储存企业经营需要的信息,所以一定是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因通讯技术的急速发展,现在出现很多种类的新的信息交流模式,帮助企业更快更方便的的交流信息。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时间空间上的隔绝不再是问题,处在远地方的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促进人们对信息交流的积极态度。 四、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与信息化 最近急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即业务处理过程、生产方式等的企业内部活动。再加上信息技术不但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且从全局的被应用角度来看还为了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电脑和通讯技术全面应用到企业的信息技术时代,企业需要积极的、战略的运用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现在不仅仅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手段,而且它决定着企业组织全体的竞争优势。随着电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信息技术不但直接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战略、业务处理过程以及组织成员和组织文化,而且扮着组织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媒介角色。
知识信息时代的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是非常快,信息对现代企业来说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具备竞争优势的重要的资源。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很多困难,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危机可以当作跃进一个台阶的绝好机会,所以企业迫切的需要适应新的经营环境的能力。总的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正确的、迅速的处理多量信息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004-01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地位,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且能够将信息资源自身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在企业信息管理当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切实有效落实,保证企业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所提升。将企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保证信息资源、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而且能够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1 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整合的重要性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间接导致我国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当前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企业紧跟社会时展的脚步,将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信息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所提升,而且能够拉近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整合,不仅能够促使信息资源的大力利用,而且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依据。信息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高其自身决策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现如今,全球信息化、我国社会信息化已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企业在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取到更多有效的资源,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有所提升,而且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能够保证信息质量的整体提高,保证信息资源的准确性、有效性、真实性,从而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
另外,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能够逐渐优化传统人工统计的方法,保证信息数据、信息资源的录入和整理更加有效率[1]。在当前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两者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而且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市场价值。
2 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整合
2.1 强化企业自身信息管理意识
对信息资源切实有效的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强化企业自身对于信息管理的意识。信息资源能够对企业决策者的决策、经营策略、发展情况等提供有效的支持,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保证计算机技术自身的作用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能够保证企业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M行有效整合,强化企业领导者自身的信息管理意识,不仅能够保证信息资源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保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2]。
2.2 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时,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传统信息模式的影响,所以很多企业仍然利用人工采集、分析、整理信息模式,这样不仅增加了信息分析的错误率,而且从根本上降低了信息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对信息实现切实有效的管理,包括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等,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企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时,要注重其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将其与之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力度,保证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下转第7页)
2.3 提高信息综合质量
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综合质量越来越重要,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日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决策。所以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时,要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综合质量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日后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达到一定标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数据库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信息资源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保存,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日后收集过程中出现重复现象,而且能够有利于日后的搜索和利用。企业提高信息综合质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而且能够推动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不断大力发展的影响下,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质量,保证信息管理的整体效率随之提升,促进企业日后的长期稳定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为企业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64-02
电力信息化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革新、业务流程优化、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系统选型、实施、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对于县级供电企业来说,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较高,但信息业务应用覆盖范围较广,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横向的集成,数据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较大。科学的电力信息化应在总体规划方面下功夫,对现有业务流程与管理进行诊断分析、梳理与优化,各信息系统实施整合与集成,并进行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绩效评估、持续改进,保证信息化价值的实现。
通过信息化建设,主要实现管理上三个层次的提升:
一是通过系统建设,实现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提高业务操作规范性及自动化程度。二是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引入工作流,高级分析,强化数据分析及管控,促进流程改进,优化部门和岗位职责分工。三是企业战略和业务模式优化,实现信息化推动管理科学化,管理提升促进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良性循环。
加强县级供电公司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信息化与现有电力企业管理的有效结合,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管理
充分整合生产数据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以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为基础,以提高输变电设施和供电可靠性为目标,覆盖供电公司调度、输、变、配等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整合、GIS系统资源,从低压表箱到输变电设备均录入数据台账,并与一体化平台进行凭证接入,实现了从高低压设备巡视、值班、缺陷审批、计划上报、两票审批、消防保卫、车辆管理、安全培训、调度管理等安全生产工作的流程化闭环操作。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明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业务管理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减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劳动负担,促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高效、有序,使电网运行更加可靠、安全,使运营成本更为经济、使服务质量更为提高,并带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图1为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二、营销服务管理
作为县供电企业,在市中心、各乡镇中心创建以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为依托的电力客户服务中心,是方便客户办理用电、缴费、报修、咨询等业务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以上业务均可通过一站式服务得到解决。近年随着新营销服务支持系统的成功上线,该系统所包括的业扩报装、电量电费、电能计量、用电监查、营业会计、决策支持、损耗管理、综合查询、报表管理、综合管理、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等业务子系统在电力营销各环节均实现“无笔化办公”,所有运算、统计、查询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方便、快捷的实现。
同时作为营销服务业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收费环节,也出线了新的模式创新,在各服务中心设立银联卡POS机或自动缴费机,并与移动服务运行商联合手机充值业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充值。应用流动服务车,配备车载移动收费服务系统,利用3G无线通讯终端接入营销服务系统,实现流动收费,同时利用车载音视频系统还可以进行电力安全宣传,将营销服务转变为面向客户的主动式服务模式,这一系列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措施,都是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图2为营销业务支持系统拓扑。
三、智能电网建设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供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输变配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一)适用于县级供电公司的智能农网配电监测系统、基于GIS系统的故障指示系统等业务系统,可通过无线专网连接电网中的智能终端测控装置,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模拟量、统计电量信息、监测并控制中间继电器控制开关的开闭,以上等系统的建立,为设备管理者提供了准确的故障点与周围环境的特征,为抢修工作的进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有效控制停电时间与停电范围。
(二)采用光纤测温技术对变电站开关、刀闸、电缆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变压器在线气体监测系统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变电站主控室、高压室、设备区及乡镇供电所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及环境监测装置,对设备外部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实施数据通过千兆网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可以极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三)开展智能城区配网测控系统工程。在城市核心成熟区域建立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WEB等功能,并在营调配一体化、智能配电网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配电监测中心利用实时采集的电网运行信息,快速完成潮流计算、安全预警分析,迅速完成故障的识别、定位,并快速确定故障区域,形成隔离与恢复供电方案,全面提高城区电网的可靠性。
(四)推广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技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可实现信息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以光缆取代电缆,数字量代替模拟量,实现了变电站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提升了变电站设备的科技含量和运行可靠性。
(五)建设3G独立通讯专网,通过独立网络加载远程网络抄表、负荷管理、配电自动化、配变电检测、电力应急通信、电力调度指挥、远程视频监控、智能巡检管理等业务。
四、远程抄表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180-03
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自身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联通被国资委定为节能减排关注企业,寻求高效可行的节能减排管理模式和方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联通北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北海联通”)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移动网及基站能耗的分析,北海联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攻关小组,制定了节能减排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通过基站用电标杆管理,合理采用多种节能技术,该地区移动网络单基站每月能耗同比降幅27.4%,单载频每月能耗同比降幅31%,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1 移动网络节能减排策略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北海联通根据自身特点,以移动网络基站水电费为突破口,特别是空调能耗方面,积极实施“管理节能,科技节能”的双向推进,通过基站用电标杆管理,针对站型特点,综合采用新风节能系统、蓄电池温控柜技术、空调室外机纳米涂层技术、机房隔热涂料等技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办法。
2 管理节能的创新与实践
精细化管理是基础,加强运行成本台帐的完善,排查高成本站点问题,杜绝“跑、冒、滴、漏”,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实施降本整改,深挖潜力。
2.1 网络瘦身,积极进行设备退网及下电
积极推进机房部分退网数固设备下电,减少14个开关电源模块配置,减少2台空调运行,每月降低电费约1万元。完成中心机房的电力减容工作,将原容量为250KVA的变压器,减容变更成50KVA,每月节省无功功率损耗费用5000元。完成大灵通站点设备下电,每月电费节省约15000元。
2.2 最大化实施网络机房合并
先后完成9个大灵通与GSM网机房同址的搬迁,该项工作本年度减少水电租金支出4万元。
2.3 基站用电精细化管理,能耗对标成效显著
重点投资建设基站用电标杆管理,针对基站复杂的用电环境,开展用电量对标管理,避免跑冒滴漏。按照基站直流负荷、基站建筑类型,结合本地网络实际情况,将基站分为12类,每类基站至少选择5个基站作为标杆,标杆基站应为同类型基站中用电量合理、整体能耗较低的基站。标杆基站日常巡检工作,每月记录标杆基站用电量;非标杆基站在每次上站巡检时,要记录基站用电量,计算非标杆基站日均用电量,与标杆基站日均用电量对标,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整改。
标杆基站认真做好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及时整改不合理用电环节,每月定期抄表记录基站用电量,多个标杆基站用电量数学平均,确定同类基站标杆用电量。非标杆基站在每次上站巡检时,要记录基站用电量,计算非标杆基站日均用电量,与标杆基站日均用电量对标,发现异常,立即整改。对于新建的基站,各地市分公司在工程验收时,要将设备用电量测试纳入设备验收环节,记录设备资源和用电量等基础信息,作为今后本基站对标管理依据。
对标办法为非标杆基站用电量与标杆基站用电比对,对于存在异常的基站,在具体分析其耗能特性和节能潜力,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整改工作。
北海联通共计对51个较高能耗的基站进行对标检查,通过对标工作发现:部分基站开关电源模块配置过于充裕,需按N+1模式核减;部分基站空调存在温度设定过低(主要为利博特、依米康以及G13以前的美的网络空调等),需重新调整设定;基站开关电源为2000年左右生产,模块效能转换率较低,存在耗电比较严重的情况;部分基站蓄电池配置不合理,例如某基站直流输出15A,但配置了2组500AH蓄电池等等。
2.4 强化基础维护工作,大力实施机房整改,减少能耗支出
完成基站的空间隔断和窗户封堵,本年度降耗约1万元。全面进行空调检查清洗,提高空调制冷效果,并在不影响主设备和蓄电池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空调设定温度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C。通过6-7月份的数据对比,平均节能率为3.63%,平均每基站每月节省电费约120元,本年度降耗约6万元。
3 科技节能的实践与成效
北海联通根据对标结果,针对高用电量的异常站点,进行了专项考察,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合理应用新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效。
3.1 新风节能系统
新风节能系统利用室外低温自然冷源冷却机房,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探测机房外的空气温湿度情况,当温度低于某个设定值时,开启进风单元的新风风门,进风风机将机房外冷空气吸入机房,排风风机将室内设备产生的累计热量排出机房,通过通风口的设计让室外凉空气在室内形成一个循环再排出到室外的降温效果。新风节能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新风一体机空调和智能通风系统。智能通风系统需要和基站空调配合使用,室外温度高时采用基站空调制冷,室外温度低时采用智能通风系统。
3.2 蓄电池温控柜技术
基站内设备对环境温度最敏感的是蓄电池,其使用寿命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在常温状态下,温度每上升10℃,蓄电池的寿命将减少一半。所以工作环境温度对于电子装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而蓄电池恒温箱是专为蓄电池控温而设计的新型恒温装置,采用温控柜技术,将蓄电池环境温度维持在适宜温度区间内,提高基站环境温度,有效降低能耗,保证蓄电池正常使用寿命。它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为蓄电池提供一个最适宜的局部恒温空气环境,使基站内空调温度可以调整到其他设备可以承受的32℃高温,从而大大降低机房或基站空调能耗要求。
室外型具有蓄电池的一体化基站,每站配置300Ah蓄电池,投资约1.2万元,未配置电池柜电池寿命1.5年,使用电池柜电池寿命6年,6年每站减少蓄电池投资约3.6万元,年均收益35%。
3.3 空调室外机纳米涂层技术
该技术原理为:对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翅片表面的处理,防止铝箔污染和腐蚀,防水排尘、免积污垢,使空调换热器翅片在纯铝的条件下工作,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减少基站高温引起设备故障次数,降低维护成本。
3.4 机房隔热涂料
该技术节能原理:在基站外立面喷涂隔热涂料,可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降低房屋外墙的温度,减少热量向房屋内部的传送,从而减轻空调的工作负荷,达到节能目的。
反射隔热保温涂料选用了具有优异耐热、耐候性、耐腐蚀和防水性能,采用纳米陶瓷空心颗粒为填料,附以二氧化钛作为反射材料,由纳米中空陶粒多组合排列制得的涂膜构成的,它对400-1800nm范围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区的太阳热进行高反射,同时在涂膜中引入导热系数极低的空气微孔层来隔绝热能的传递。这样通过强化反射太阳热和对流传递的显著阻抗性,能有效地降低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从而降低物体表面的热平衡温度,能有效抑制太阳和红外线的辐射热,隔热抑制效率可达90%左右,在露天阳光下可使受辐射表面温度下降30%以上,温度最大下降幅度可达20℃以上物体里的空间温度可下降5℃以上。
针对目前北海联通基站的特点,我们对14个自建基站且太阳照射面积大运用了该技术,通过统计,此项技术平均节能17%。
4 结论
本文以北海联通现网基站为基础,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策略,详细介绍了节省基站无线设备耗电的新方法,并完成了实施效果的总结,实施效果证实基站的耗电量被有效的降低。
节能减排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北海联通结合自身情况,以移动网络基站能耗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的实施“管理节能,科技节能”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了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海联通将继续探索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为创建绿色通信网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璐.基于优化手段的基站主设备节能技术研究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9(3):564.
[2] 陆斌.构建绿色通信网络 四川联通节能减排策略与实践[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1):38-41.
[3] 饶中浩.通信基站空调的智能型综合节能系统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12):26-29.
[4] 陈健.研究节省基站无线设备耗电的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1-2.
[5] 周红,樊耀东.基站节能技术综合评估[J].移动通信,2009,33(2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