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6 08:23: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

篇1

1、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2、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4、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

二、中国经济政策前瞻

1、抑制通胀

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四、促进机构调整

由于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出口形势将会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这时,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比如,采取减税政策、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等举措。

五、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六、改善经济结构

1、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篇2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篇3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一种良好趋势,国民产值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在这种良好的趋势下仍然存在一些经济运行上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容易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就业率有所下降等。我国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制定出解决对策和措施,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

(一)出口形势不乐观

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在今年一月、二月都呈现负值,这说明我国今年一月、二月的商品出口金额出现了下降。出现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春节假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全球的经济形势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15年,全球经济整体出现萎缩状态,各个国家的出口贸易量都有所下降,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在去年的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12.3%。而在今年年初,这一比重则达到了13%[1]。但是这并不说明我国的出口贸易有所好转。相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始大力扶持制造产品出口,出口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各个国家正在从疲软的经济形势下恢复过来,在出口贸易上对我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要积极寻求出口贸易的新出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需求会出现增加,我国必须抓住这一良好机遇,与欧盟、韩国、澳洲等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促进我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我国政府要对出口贸易予以扶持,加强出口贸易管理,对外贸企业的税收采取优惠政策,降低我国出口贸易的压力。

(二)投资增速大

从我国的投资形势来看,今年年初的投资增长速度有了明显增加,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2各百分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长了2个百分点,建筑项目的投资总额增长了9.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总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个百分点[2]。这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和优化当中,企业在扩大产品的生产小说规模的同时,也在积极利用各项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企业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大大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投资增加,比如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等。

(三)消费能力增长

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基本生存之外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对这些巨大消费潜力的合理挖掘,能够带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我国在今年年初推行减税政策和支持产品创新的政策,这大大提高了我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让服务业得到了良好发展。政府的这种行为,伴随而来的是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大大提升。我国目前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居民的意识发生了转变,消费意识大大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基本生活需求更多转向其他需求,这就为服务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我国应该采取的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方面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形势来看,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政府的当前目标是将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以下,不要让财政赤字的金额超过2.18万亿元这一数值。我国政府要从财政预算着手,通过调整财政预算的分布,来控制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督促我国的各项产业向着高科技、智能化、全自动的新型产业转变。为了降低我国的财政赤字,我国要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采取减税政策,为新兴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减轻其发展负担。我国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财政预算的分布不均衡,前半年少后半年多,这不利于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调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方面

我国的信贷行业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贷款的利率逐渐降低,信贷业务的运营水平比较低,这是由世界上复杂的金融形势决定的。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要采取比较稳定的货币政策,让信贷业务的增速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提高信贷业务的运营水平。政府要尽量避免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的稳定,确保我国货币的价值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如果货币政策太宽容,就会由于溢出效应造成泡沫经济泛滥,资产价格虚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三)加强投资有效性

在2016年,我国要将投资增长的速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加强投资有效性上。首先,我国的财政预算中要挪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项目的建设当中,优先完成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强债务管理,限制置换债务的数额限度,避免由于政府债务而产生经济风险。最后,我国政府要放松对民间资本的投资限制,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发展薄弱的环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加强投资有效性的过程中,我国政府要始终坚持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发展,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四)扩大房地产需求

房价的居高不下,不仅是困扰着我国人民的生活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过高的房价给买房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抑制了人民的购买需求,不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此,我国应当适当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提高员工住房公积金的金额,或者降低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刺激人们的购房需求。我国要积极抑制房价上涨的速度,建设更多的保障房来缓解房源紧张的状况。

我国的经济形势与世界金融形势息息相关。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要积极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加强投资的有效性,有效带动资金流动和行业发展,扩大房地产等行业的需求,降低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2002年,德国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总体表现甚至不如2001年。据联邦德国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增长仅为0.2%,这个增幅也是自1993年以来最低的一年。

根据表中三项数据,可大体反映出2002年德国经济陷入轻度衰退状态,经济增长是近10年来最低的一年,且去年能勉强达到0.2%的微弱增长,完全靠外贸贡献率1.5个百分点独立支撑。因为上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和私人消费两项贡献率均为负数(-6.4%和-0.5%)。否则,经济增长状况更加暗淡。财政赤字高达772亿欧元,是欧元区内少数几个突破《马约》标准的国家。赤字激增固然与财政支出刚性强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直接关系,但基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经济持续疲软而导致税收增长目标落空。失业是德国多年固有矛盾,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突出,只不过在近两年经济停滞状态下近一步凸显。长期的高失业中既有就业总量供给过剩,又有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问题。此外,其它几项短期指标均不乐观,如私人消费增长平平,失去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至于设备投资特别是建筑业投资已连续7个季度停滞或负增且已形成下降惯性,不仅与经济低迷相伴,而且也是引致经济复苏迟缓乏力的主因之一。相比之下,去年德国外贸出口稍许乐观,成为拉动经济的最主要动力,详见下表。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经济增长率 �1.1 +2.3 +1.7 +0.8 +1.4 +2.0 +2.0 +2.9 +0.6 +0.2 1.0+ 失业率 8.9 9.6 9.4 10.4 11.4 11.1 10.5 9.6 9.4 9.8 0 赤字/gdp 0 0 3.3 0 0 2.2 1.5 1.4 2.8 3.7 2.75

资料来源:联邦德国统计局2003年1月公布的数据和联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2003年数系政府提出的预测值。

二、结构矛盾和外部环境影响

从纵向比较看,近两年德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似乎又重现了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常态,即经济持续低迷,再现增长疲态(平均1.7%)。在分析德国经济形势时,一方面要观测短期供需因素变化,同时还需把引致经济持续疲软的短期原因和中长期因素结合起来比较。概括地讲,中长期因素表现在两方面:结构老化和外部冲击。结构问题首先表现在,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结构变动很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增长结构中主要靠传统产业拉动,比如,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占gdp高达30%以上,差不多比美国高出近4个百分点。而传统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和利润平均化影响。加上德国现行体制中的“三高“(高税收、高工资和高福利)挤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度逐年下降。传统产业固然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基干部门,但要维持住这一实体产业的竞争力同样要靠新技术和资金的持续性投入。作为工业大国,德国近两年来的设备投资则是逐年下降,特别是在研制与开发方面(占gdp的比重),德国又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而且也落后于瑞典、瑞士、芬兰和韩国等国。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德国建筑业属于传统产业。这一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年年萎缩,年年负增。据有关分析,从1996年起,建筑业非但对整体经济有所推动,反而使每年的经济增长缩减0.3个百分点,成为德国经济的长期负担。

外部冲击对于象德国这样高度依赖向欧盟和外部市场出口的国家来讲,受到的负面冲击确实比上世纪90年代还要大。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美国经济自身复苏表现欠佳,加上日本经济十年沉疴,欧盟经济总体复苏鲜有起色,诸多因素叠加起来,阻滞了德国经济的回升。从这个角度看,德国经济增长乏力既是其多年来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进展不大的一种必然结果,又与同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有直接关联。

三、两大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连续两年疲软乏力,凸显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原有矛盾。德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失业进一步恶化,其次是联邦财政形势严峻。德国就业市场长期以来本身存在相对过剩的失业大军。这是一种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失业率也不低,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失业率平均在7-8%之间,两德统一后的90年代更有加剧之势。从长期看,这种状况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形成的:一是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逐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吸纳;二是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推行企业内部合理化过程中(降低工资成本因素),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增大了用机器设备的替入;三是两德统一带来的地区性失业挑战和突发性经济转型压力。上述原因或变化趋势在近两年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更有加剧之势, 例如,近两年的失业问题就更加尖锐。

根据今年德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全德就业者总数大体在4055万左右,到2002年12月,登记失业人数为422万,全年平均大体在406万。区别在于联邦统计局需要与欧盟各国的失业统计具有可比性。不管怎么说,德国现存的失业规模在欧盟中居首位。再做进一步分析,在失业总数中,其中男性212.9万,女性180.1万,长期失业人数相对固定在130万左右,20岁以下的青年人失业大体在100万左右。由于统计表中,未给出德籍和外籍失业统计分类,其构成比例不得而知。由此看来,德国失业总数长期徘徊在350万左右,即使在经济状况不错的2000年,失业总数和失业率同样不低。这说明,劳动力供给实际存在相对过剩,这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德国的现实选择是,如果每年能把失业总数控制在350万左右,失业率保持在7�8%之间,即可大大缓减就业市场压力,如能降至7%以下,可视作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如2000年,当经济增长达到2.9%时,即失业并未构成其第一突出压力。但目前德国就业市场关系绷得很紧,就业的季度因素和每个月度新创造的数万个就业岗位都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动态指标。

财政形势严峻。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02年财政困难凸显,表现在三个方面:主要税收增长未达标并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增幅;财政支出难以控制,赤字突破《马约》标准;财政调节处在两难境地。据财政部初步统计,2002年预计财政收入2237.7亿欧元,而1-10月实际收入1667.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主要原因与经济增长不景气有直接关系。原预计全年财政支出2475亿欧元,其中1-10月支出2113.6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由此反映出支出难以压缩的状况。据最新统计,2002年联邦一级财政赤字达772亿欧元,占gdp比重为3.7%。同时也是欧元区十二国财政赤字状况较差的四个国家之一。因此,德国财政赤字问题也受到欧盟的警告并引发对《马约》标准是否灵活执行的争论。

从长期原因看,目前的财政困境也与两德统一以来历年累积的大量转移支付政策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统一以来,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东部重建的各项经费很多是通过转移支付完成的,平均每年在1200亿马克,约600亿欧元。因此,东部重建在联邦财政的过量扶植下进行的。时至今日,东部重建仍然困难重重,东部各州继续呼吁增加重建资金,但联邦财政已经捉襟见肘。

面对财政“过线”问题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状况,德国政府目前正处于两难境地。依照目前的经济状况,德财政政策应以促进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实行扩张性政策,但目前的赤字规模不降反升,不仅受到国内各界的批评,在欧盟内部也屡屡受到质疑,从而使政府的扩张政策难以推开。再如,近两年消费投资双双不振,财政政策当适度减税,但事实上,财政收支状况严峻,迫使政府的一些减税计划一再推迟,近期反倒对资产税和某些小税种增税,这对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某种抑制。

此外,德国刚刚结束大选。选战激烈,现政府以微弱多数获胜。大选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恰恰是经济形势和前景。大选结束后的数周内,经济界特别是大企业对现行经济政策多有批评,民调结果也显示出公众对现行政策及前景信心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德国今后消费和投资的走向。

四、政策选择与前景

政策选择的可能性:当前德国面临的经济形势较严峻,面临一系列困难。如果对这些困难排序,经济增长疲软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刺激增长,才能带动就业,才能增加税收,进而扩增财政收入。因此面向优先刺激增长是德政府和经济界的基本目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需要采取扩张取向,如在财政税收方面方面推出以减税为主,同时欧盟的货币政策也应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并举。总之,财政政策的调节权限在德政府手中,至于调节范围和力度可由联邦政府自行选择,而货币政策职能由于已让渡给欧洲中央银行,德国政府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

篇5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推翻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 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 of 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 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 延续时间(年) 交互速度(英里/小时) 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 3~5000 3~5(人力) 3~5(年)

工业经济 3~500 3~50(马车~汽车) 0.3~0.5(月)

后工业经济 3~50 3~500(飞机) 0.03~0.05(天)

网络经济 3~5 3~5000(网络) 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篇6

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5895.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快于全国9.2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居全国首位。全年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100亿元,增长17.5%左右,比上年同期和年度计划目标分别高出0.3和4.5个百分点。

从工业生产走势看,在经历了从去年9月份的最高点持续下滑到今年2月份见底后,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总体上呈企稳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84.6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前7个月、前8个月增速分别加快0.8个、1个和0.4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2%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

从同定资产投资看,呈现高开低走、渐趋平稳态势,但总体投资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同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47.8%,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980.3亿元,增长35.4%,快于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5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25.58亿元,同比增长3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53.14亿元,同比增长39.7%。在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同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1900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同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在7500亿元左右,增长35%左右,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我区消费需求已呈止跌回稳、逐步上升态势,城乡市场销售较旺。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015.1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6.9亿元,同比增长19.2%:县及县以下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3.8亿元,同比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5.5亿元,同比增长21.1%:汽车类增速最为突出,实现零售额141亿元,同比增长34%。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呈现逐月稳步提高的态势。其中3月份累计增长16.7%,6月份增长18.2%,9月份增长19.5%。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总量达到2850亿元左右。

从财政和城乡居民三项收入看,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收入增长的结构和可持续性存在很大压力。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企稳回升带动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40亿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全国21.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0亿元,增长37.9%,总量居全国第十二位、西部第二位,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国第一位。但财政收入结构还不尽合理,非税收入总量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3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4个百分点,增量占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60.3%,存在着用非税收入弥补税收歉收的现象,收入质量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80亿元左右,增长25%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左右,

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0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人8484元,转移性收入2639元,表明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但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都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回落,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增长11%左右,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114元,增长11.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753元,工资性收入764元,农牧民家庭经营收人主要来自农牧业,按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估算,全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左右,今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转移性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劳务收入增长比上年略有提高,预计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增长10%左右。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信贷增速较快攀升,各项金融指标明显放大。

前三季度,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67亿元,增长31.5%,超过全国增速13.1个百分点。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254亿元,新增贷款1746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全年新增1500亿元的目标,超过去年全年增量868亿元,同时贷款新增额超过存款新增额96亿元,贷款增速42%,增幅比去年高近27个百分点,超过存款增速10个百分点。在全部贷款增加额中,短期贷款增加592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34%:中长期贷款增加1126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64%,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加有效满足了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为我区实现全年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2010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我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历史性新台阶的关键年。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经济组织积极救市措施的实施,美欧日等经济体出现改善迹象,新兴经济体明显复苏。从国内环境看,今年全国经济逐步回升并持续向好,明年国家将在有效防控通胀预期下,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性,说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但是,当前世界实体经济复苏乏力,新的经济模式没有形成,我国经济的复苏基础还不太牢同,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我们必须看到,明年我区经济运行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从保增长方面看。尽管增长的趋势较为稳固,但仍有企业投资意愿和信心不足、企业效益提高缓慢等压力

一是企业受盈利预期不明显、生产订单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的意愿和信心就会发生动摇。从今年看,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在以政府项目牵头拉动第一波投资之后,能否及时有效调动大量社会投资,提高企业投资信心,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明年我区经济继续向好、增强内生动力的关键

二是工业企业效益下滑风险依然存在,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促进我区整体经济回稳向好面临的主要任务,明年我区工业经济将面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工业

品价格仍有可能在低位徘徊。再考虑到企业消化今年为保增长而增加的库存,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使得企业现有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生产,而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比重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惠民生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水平以及社会保障能力的难度加大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在短期内难以突破单一结构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速仍将滞后于全区GDP、财政收入增速。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看,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工资性以外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没有大的提高,而城镇居民工资增长却长期在低位徘徊,从农牧民收入看,70%以上的收入仍然依赖农牧业,即土地和草场收入,增收渠道也主要依靠农牧业增收来保证,而目前我区的粮食单产已达500斤,受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制约,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全区牲畜头数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空间非常小。二是受就业结构性矛盾制约和影响,全区就业压力仍然巨大。三是我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宽、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高、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滞后,依然是影响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滞后、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和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将影响我区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缓慢,首先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与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和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其次是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主要表现在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企业与居民以及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第三是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非法开采资源的监督存在漏洞、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不完善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三个方面。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我区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区传统产业基础仍不牢固,另一方面,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产业出现全同池围内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在这种趋势下,作为我区新兴产业的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相关生产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加之很多项目都是近一两年密集上马,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在低价持续甚至继续下跌的情况下,与国内外厂商相比竞争力相对弱的我区企业,市场恶性竞争将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面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我区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总体发展依然缓慢,我区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3年以来持续下降,已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09年前三季度的35.2%,增长速度自2004年达到22%的高点以来,一直处于下滑区间,2009年前三季度有所回升,增长14.7%。从2003到2008年,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地区生产总值2.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2003年的7.57下降刮2008年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释放民间投头,2010年我区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速可达17%以上。

(一)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我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

将“保增长”与“惠民生”并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区经济运行的基础不稳固与民生状况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同样突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仅需要保持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协调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商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经济增长新活力,最终是要把发展和改革的成果,以及振兴经济的措施不是让一部分人先收获或先富起来,而是要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应对复杂形势的思想和行动,更关键的是把保增长、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引导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防止为“保增长”而只见总量增长却忽视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一是继续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二是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素质。依托我区铝加工、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加快承接铝深加工产品、铜、铅、锌冶炼及深加工产品项目。围绕建设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承接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汽车及配件、化工机械及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依托稀土资源,建设集稀土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于一体的世界稀土新材料基地,重点引进稀土研究、开发科研机构(公司)和专利技术、工艺,承接高性能技术成熟的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储氢、稀土催化材料项目等,围绕建设服务于电力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大电子”制造基地,重点承接一批发电、输变电配套设备和电器开关设施、仪器、仪表等项目以及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等硅产业项目等。

(三)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惠民生的长期任务来抓

广开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一是加大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比较效益,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牧民向农牧产品深加工业转移,带动工资性收入的提高。二是强力推进农村牧区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区全面实施“企村对口帮带”工程组织企业与嘎查、村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加快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与其相配套的教育、信息、商贸、物流等新型第三产业,提高农牧民非农牧业收入。三是扩大惠农惠牧、惠土地惠草场、惠粮惠畜的补贴范围,构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保障机制。自治区财政支农支牧投入的增量要占到年度新增财力的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牧区的增量要确保高于上年,并实行政府土地出让金50%用于农村牧区,设立现代特色农牧业专项基金,提高对特色产牧业的补巾标准,加大对设施农业

的补贴,免除对牧区建没项目配套资金,四是加大自治区财政向牧区倾斜的力度,出台肉类、奶业、绒毛等主要畜产品储帑制度和最低保护价制度,增加对肉牛、肉羊这两种草原主要畜牧品种的保险补贴,出台长期的退牧还草政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内容和实施范围,建立以直补为基础的牧民收入补偿制度。

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改进和完善各类企业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立劳动定额标准符理体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二是加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挂钩机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倍增计划”。三足鼓励和引导城镇居民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创业增收的主渠道,积极投资发展文化、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业,发展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

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为发展重点,努力拓宽城镇就业渠道,一是对就业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地区,实行价格补贴和财政补贴政策,减轻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压力,二是减免企业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对自主创业者提供财政优惠政策,除安排创业扶持费用及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资金外,在税收方而实行更为优出政策。加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力度要把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技能型劳务输出产业,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重点解决低收入对象、弱势群体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推进大学生参保工作,2010年内力争达到全覆盖,认真落实政府补贴政策,2010年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医疗保险盟市级统筹和农牧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工作,逐步使医疗保险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将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无业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员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农牧民的参保面,2010年力争做到使低收入农牧民有低保、被征地(草场)农(牧)民有社保、老年农牧民有养保、纯农业居民有农保、就业农牧民有城保。

(四)将推进民间融资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下阶段改革的重点突破口

加快民间融资改革。一是研究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清理各种限制民间投资的政策法规,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及相关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禁止性领域和扩大投资经营范围。二是加快培育中小金融机构。对符合基本条件申报小额贷款公司的,给予快述审批,扩大小额贷款的数量、大力发展投资公司或私募基金,三是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加快民营银行建设步伐。

篇7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8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和地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GDP同比分别增长了14.2%、14.2%、14.5%和14%,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居四大板块首位,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已基本持平。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东北地区增速差距为1.74个百分点;2006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中部地区的增速差距是1个百分点,而2007年地区间最大增速差距缩小到0.5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从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长态势看,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增速差距减小、协调性增强的发展势头。

从投资增长来看,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区域。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9.7%、33.6%、28.2%和33.7%,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

从消费增长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均超过东部地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7.1%、18.3%、18.3%和17.8%,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东部地区,这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和巨大潜力。

从进出口贸易增长来看,中部地区进出口增长迅速,东部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2.4%、37.7%、36.3%和25.9%,中西部地区增长迅速。

2007年东部地区消费、投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7.1%、19.7%和24.7%,与2005年相比,消费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投资、出口增幅分别下降2.7和4.6个百分点,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趋向协调,反映出东部地区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中部地区消费和出口增长均居四大区域第一,投资增长速度仅比东北地区低0.0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部地区正在进入经济要素集聚的高增长阶段;西部地区三大需求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地区,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保持着积极发展的态势,各项举措持续发挥作用。东北地区城镇投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资本投入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反映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初步摆脱了发展的历史包袱,正在恢复发展的活力。

(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各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2007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区域产业布局总体趋向优化,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得到初步发挥。

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东部10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57.2%提高到2006年的57.9%和2007年的58.2%。上海市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创10年来新高,增速自2001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3.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增长18.1%。北京市实施了5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全市软件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1.4%。东部地区外贸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产业升级的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如山东省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规模首次超过纺织业。

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速,综合比较优势开始显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自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在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良好态势,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现良好开局。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如河南省2007年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高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安徽、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6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部各省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如湖北省加大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力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12英寸90纳米芯片项目、南玻多晶硅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客运专线、机场扩建、港口建设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中部6省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得到加强。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展顺利的同时,西部地区能源、化工、矿业、农牧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成渝和关中地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产业基地进展顺利,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玉龙铜矿一期工程、贵州遵义氧化铝项目、广西钦州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等重大优势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核准。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和输出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体制保证,优势资源开发明显加速,相关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工业投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以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控机床、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商品粮基地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7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比2002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重要经验,棚户区改造继续取得显著进展。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0.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7%。东北地区通过体制转换和扩大开放,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2007年,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

核心发展区域加快发展和提升。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等经济特区继续推进体制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在转变发展模式、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上海浦东新区行政管理、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2007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年多来取得重要进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深水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等产业功能区开发全面加快,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积极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加大对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推动力度。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引进外资均有较大增长。三大都市圈继续发挥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引擎作用。

条件较好地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国务院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发开放起步推进,2007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四个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使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进一步趋向协调。

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各地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积极优化区域布局,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等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部分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内蒙古、、广西等民族地区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全面加快发展速度。积极开发优势资源,乳品、能源、化工、钢铁等产业继续高位增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增速保持全国首位,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明显下降。自治区在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带动下,旅游业和消费强劲增长,全区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36%,生产总值增长14%,创下10年来的新高。广西自治区通过推进北部湾开发开放,经济增长全面提速,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9%。

边疆地区边贸交流不断扩大。新疆、云南、黑龙江、广西、吉林等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继续扩大。

欠发达地区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国家不断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的支持,坚持开发式扶贫,推进整村连片开发,持续加大投入,对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地方病严重地区实施专项治理。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区域产业转移明显加快

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极其重要和日益活跃的力量。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拓展。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初步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合作组织,其中泛珠三角合作区、长三角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圈合作区、黄河经济协作区、淮海经济合作区、武汉经济合作区等,已成为相对紧密、活跃的组织。在区域合作框架下,政府、企业、民间的合作日益加深,合作领域由传统的物资串换拓展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贸易政策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诸多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也不断创新,合作成效不断显现。

区域投资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东南沿海地区受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紧缺、企业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显著加快了产业转移步伐。

二、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展望与政策建议

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较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要加快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呈现出如下几个趋势:

一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增速差距有望继续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快速度,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域间发展速度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龙头,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推进,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和投资增长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将保持较快发展。

三是区域经济集聚化布局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将进一步加快,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速。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传统制造业成本抬升,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不断优化,产业转移规模和层次有望继续提高,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局部地区投资冲动依然较强,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优的问题可能凸显。

二是部分地区“两高”产业发展有可能抬头,区域环境恶化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要严防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项目。

四是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仍然缺乏活力,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五是区域合作的层次还较低,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2008年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围绕以“双防”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基础差别大,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宏观调控政策对各区域的区别对待、差异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从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来看,东部地区应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东部地区率先采用更高的产业准入门槛和更低的淘汰“门槛”,对环境保护采用更高的限制和治理标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机制,促进东部地区特别三大都市圈率先全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中部地区应通过落实好“两个比照”政策,制定规范和引导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以及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增强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政策,加快形成政策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提高起点,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市化的老路,依托“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应通过制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长效投入的法规政策,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地区优先开发,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东北地区应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资源型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为东北振兴不断注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活力。

2、增强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框架体系,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在区域规划方面,在实施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编制实施好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要结合国土开发的战略研究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进一步统筹考虑我国的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和区域合作等问题,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认真做好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组织实施准备工作,加快推动成渝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全国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有关省市要编制实施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规划,并通过规划控制开发的重点、规模、节奏和程度,防止重点开发开放地区(包括经济带、产业带、城市群、城市带)在缺乏统筹安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制定出台区域规划编制条例,把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和重点地区开发的引导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区域政策方面,在现行东部、中部、东北、东部四大板块相关区域政策和支持新疆、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统筹全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区域政策框架,加快形成重点经济圈、经济带的政策体系,以及扶持特殊类型地区的政策,增强各类区域政策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增强区域政策对行业政策的指导、参照和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对各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激励约束作用。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区域政策方向,抓紧制定实施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公共财政政策、按领域安排与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并定居的政策、按不同主体功能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用地指标分配办法、适应主体功能区定位和环境容量的分类管理的环境政策、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

3、加大投资规模过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过快地区的监控力度,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从当前各地区投资规模、增速和结构来看,投资增长的合理性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因此,在按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图推动各地区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投资的基础上,要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地区加强监测,开展深入的综合判断和甄别分析,及时进行预测预警,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地区,要综合运用投资监管、项目审核、土地管理等手段,协调支持环保、国土部门实行环保和土地“区域限批”,同时,建议考虑试行重大项目区域限批、缓批以及区域产业化政策制度。同时,要研究制定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的政策意见,密切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两高”企业的转移。

4、加大局部地区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提高区域环境的保障能力

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是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加快研究制定重点流域及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意见,建立健全流域、区域管理协调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三河三湖”、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的全面实施,搞好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力争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积极推进实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严密监测,对于水环境恶化得不到遏制、水污染治理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地方,要探索实施“流域限批”等政策措施。

5、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解决特殊类型、特别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篇9

从数据上来看,前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了8.5%,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工业生产、投资、进出口都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所以,许多指标显示,我们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的平台。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许多指标增长的基础比过去好了,就是说它的稳定性比过去强了,不是忽高忽低,而是相对比较稳定,一直比较快的增长,这反映它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了。集中表现在推动经济增长各种各样的力量更强了,既有政府政策的推动,也有市场自己恢复的这种活力在推动着经济增长;既有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可以说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比过去更强了。

第二是经济的一些先行指标开始反映出经济逐渐活跃的信号,主要是物价指标。物价指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低迷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方面是许多原材料、能源的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上涨,像煤炭、钢材、水泥、石油、电,这些价格都有所上升,某些上升的幅度还比较大。比如说现在建筑用的钢材,螺纹钢,一吨的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了3,600元,已经逼近了92、93年经济非常活跃的时期4,000~4,200元的水平,一些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所以,钢铁企业这一年的情况非常好,利润大幅度地上升。目前石油是第一位,然后电子通讯制造是第二位,钢铁行业是第三位,其他如化工、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也比较高,这是由于需求的回升,价位的上涨,使企业经营状况有了一个获利的空间。要像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企业怎么搞都是没有起色。这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从2002年年底开始持续上升,这是一个先行的指标,它的上升就意味着经济相对活跃,经济复苏的进程加快,新的周期开始启动。

一、2003年我国整体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投资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三个季度全社会的投资增长了31.5%,是94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在经济增长8.5%中间,投资的贡献程度达到了64%,消费的贡献不足40%。

第二个特点,工业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10个月工业增长是16.8%,应当说也是1996年以来最快的,在8.5%的经济增长率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5%,而农业、服务业的增长相对都比较慢。特别是服务业,由于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第二季度整个服务业几乎瘫痪了,运输、旅游、餐饮、饭店,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几乎都瘫痪了。第二季度服务业的增长率只有0.8%。主要靠房地产、靠银行才使得服务业没有下降。社会服务业下降百分之二三十,最高的下降百分之四五十,像运输业,客运都是百分之四五十的下降,几乎没有什么旅游了。所以,工业一马当先,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个特点,对外经济呈现出一种大进大出的格局。前三个季度出口增长32.3%,进口增长40.5%,增长得比较快,10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快的增长,都是30%以上。所以,这种大进大出,进比出还要快的格局,使得整个经济前几年长期存在的顺差比较多的情况有所改变,贸易的顺差现在只有15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同期要少了50%,即减少了一半。同样,这种大进大出的格局,也反映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增长平台,它也是个信号,外贸进口明显回升也是国内经济走向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个特点,物价回升,通货紧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前几年我们一直受通货紧缩阴影的影响。但是,2003年通货紧缩开始得到一定的缓解。如前所述,上游产品停止降价以后,下游产品也整体上开始回升。居民消费价格前10个月上涨了0.8%,其中9月上涨1.1%,10月上涨1.8%,都开始走出了下降的局面。这也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活跃的一个标志,这几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整个经济原来长期困扰我们的通货紧缩的矛盾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第五个特点,经济运行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改善,集中反映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个人收入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前10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了20%以上,企业利润增长46%,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的收入,城镇增长9%,农村增长3.8%。国家外汇储备到10月末,已经达到了4,010亿美元。

这些特点表明当前整个经济形势是这几年来同期表现很好的。当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各方面对此的认识还不一致:

第一,投资增长快,特别是钢铁、有色、汽车、纺织这些行业的投资,都是60%、70%甚至是100%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比较关注。

第二,银行的贷款在前9个月增长得比较快,前9个月整个银行贷款增加额是24,713亿,比上年全年的贷款还多30%,10月份明显下降,当月才贷了600多亿,比上年同月还少了100多亿。贷款增长这么快,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也是比较关注,分歧也比较大。

第三,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是不是通货膨胀又卷土重来了?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价格的变化趋势?有没有风险?经济会不会出问题?到底是继续解决通货紧缩,还是要防止通货膨胀?各方面争论比较多,意见也不一致。

第四,电力紧张的矛盾再一次凸显出来,粮食等农副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缺口在拉大,价格上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各方面也在争论电的紧张是不是由于经济过热,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紧张会不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各方面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因此,对形势的判断就存在这三种看法,一种认为经济过热,主要的就是投资热、信贷热、房地产热、价格上涨;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热得还不够,有些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冷的,如股市、债市持续低迷,消费增长也不快,特别是农村的消费增长明显的偏慢。所以,说经济热得还不够;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确实有些方面是热的,但这是局部的热,总体上并不热。

这三个观点谁对呢?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学家都存在很大分歧的三个方面。是热还是不热?是热过头了还是热得不够?这种形势正常还是不正常?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看法,我认为经济总体上还是正常的,如果说有热也是局部的,苗头性的,总体上并不能说经济已经过热。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般说经济过热都是从总量上来看的,就是供求关系究竟是平衡还是失衡?如果失衡,是供大于求则是经济过冷,反之,求大于供就是经济过热。从目前来看,总体上供求形势比过去明显改善,主要是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明显改善。但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从投资需求来看,目前增长了30%以上,确实比较快。但是,投资需求只占全部需求的40%左右。这么快的增长究竟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眼下也还看不准。其他60%的消费需求确实目前整体上增长得并不是很快。零售总额是大家经常讨论消费需求时采用的指标,实际上零售总额只占消费需求的60%,前9个月增长8.6%,10月份当月增长10.2%,1~10月份增长8.8%。应当说确实还是一个不快的速度,而且和上年同期比较基本上也差不多,2002年是8~9%之间,2003年也是这么一个水平。所以,消费指标当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零售总额增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上年基本相同。而另一方面,服务性的消费、自给性的消费增长了6%,增长得并不快。所以,全社会的消费需求,目前只是增长7%左右。这种7%左右的消费增长,既低于这二十多年来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当前经济增长的水平。目前,多数商品依然还是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基本平衡,并不存在供求的严重缺口,我想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来看一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变化,也是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通货膨胀明显加剧,就意味着经济过热。如果说通货膨胀还比较温和,还比较低,就不能说它是经济过热。2003年以来,确实,前面所说某些商品价格涨得比较快。钢材、煤炭、水泥、原油和棉花的价格都涨得比较快。再加上财政的赤字,信贷比较快的增长,似乎感觉存在一些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就整体物价水平来说,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才上涨了0.8%,消费品的零售价格还下降了0.5%,从水平上看,并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迹象,最多我们可以说物价刚刚摆脱下降局面开始平稳地上涨,这是就0.8%而言。另一方面,透过对0.8%的分析,我们更可以进一步探讨。前9个月,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2%,就拉动物价上涨了0.7%,90%是由于蔬菜涨价拉动的,而蔬菜之所以涨价,并不是人们对蔬菜这个商品的需求明显比往年大了很多,而是蔬菜生产由于旱灾、涝灾带来产量的下降,引起了价格的上升,也就是由于灾害带来了价格的上升,这是目前消费价格上涨0.8%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服务业价格前9个月上涨了2.2%,推动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这属于调价带来的,而不是需求推动。

一个0.7%,一个0.5%,加在一起,本来整个消费价格应该是上涨1.2%,但前9个月只有0.7%。为什么1.2%变成了0.7%?是因为食品、服务项目以外的其它消费品价格还是下降,也有一些商品价格比较稳定,所以才会使得整体价格前10个月涨0.8%,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多数消费品的价格还是稳定的,甚至还是下降的。由此,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何况这些价格一定程度的回升,不正是人们希望它回升的吗?

怎么能在一些商品的价格刚开始回升,就说这种回升是不对的呢?好像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同样,前几年投资一直增长不上去,财政发了8,000亿的特别国债,就想刺激它,现在好不容易刺激起来了,又说投资增长快了,逻辑上同样也说不过去。快的背后有它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它是低水平上的恢复,是在长期增长比较低的基础上加快增长,而不是在一个高水平增长率上面的快速增长,这是不同性质的,我觉得我们应当区分这一点。总之,目前一些经济指标的快增长是政策期盼的结果,不是政策反对的结果,它证明我们的政策是有效的。

拿信贷指标来看也是一样。前几年我们每次开会都说银行不愿意贷款,惜贷,宁可放在中央银行或者是宁愿买国债,也不愿意贷给企业,好不容易有一种贷款扩张的冲动了,然后我们又简单地说它不合理,也是缺乏根据的。所以,从政策上来分析,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似乎也还得不出经济过热的结论。

从前瞻的角度看,有些指标是比较热,但是今后还会继续这么快吗?还是只是一个短期的快?投资是最明显的,眼下投资增长30%以上确实是快的。但是,从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投资的速度在放缓。10月份当月投资只增长了22.6%,已经明显下滑,全年我们估计全社会的投资增长幅度也就是在25%左右,并不是现在所说的30%以上的高增长。因此,这些指标的快也要从一个前瞻的角度、动态的角度,而不是静态的来看问题。我想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全面的来看待一些经济问题。所以,我认为眼下还不能简单地说经济过热。但是,确实有些经济现象我们也不能大意,也得更谨慎,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面,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正确的、科学的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有几个信号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大量占有耕地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干预经济活动,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的信贷活动。这个信号我觉得就很值得注意,任其发展,可能带来投资的损失,也潜在新的金融风险。

第二,目前能源、原材料高消耗的增长趋势,似乎也值得我们给予必要的重视。像钢材,我们一个国家消费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钢材,而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还不到5%。同样,我们消费了世界一半的水泥。前9个月我们生产的钢材产量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4个国家的总和,而同时我们还进口了2,820万吨的钢材,这种高消耗能不能够持续?

同样,我们的电力,现在我们装机容量到年底可能达到3.7亿千瓦,比日本的装机容量还要大,但是我们生产的GDP只相当于日本的1/4。这样高消耗的增长能不能持续,我看也值得我们来重视。

第三,农业形势出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粮食存在安全隐忧。一是粮食播种面积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二是粮食产量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三是人均拥有的粮食产量是二十年来的最低,四是连续四年我们生产的粮食和当年的需求之间是生产满足不了需求,靠动用库存来弥补这个缺口,生产与需求的缺口逐年扩大。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全球来看,世界粮食也是趋紧,并没有太多粮食来供我们采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粮食的库存和世界粮食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已经降到了安全线以下,国际上的库存粮食占需求的18%,就是安全线,而2003年已经降到了17.3%,低于18%安全线的水平。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个信号不引起重视,再动用国家的库存粮食和农民手上的粮食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对这个信号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经济生活出现大的不应有的波动。

但是,即使存在这三个信号,我看也不影响我们对当前整个经济形势还是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过热的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么说,当前整个经济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说它关键,是因为它既存在着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前景,也存在着可能出现问题的隐忧,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形势、认清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如果我们对形势判断得不当,采取的措施不当,就可能破坏目前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反之,如果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我们就能够把目前经济比较活跃的局面保持下去,所以,我觉得当前确实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智慧,真是需要智慧来决策。总体来看,我觉得目前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踩急刹车,同样也不能盲目地踩油门,应当保持目前这样一种既积极又稳健的宏观政策。但是,确实在力度,在重点方面,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微调,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坚决的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我想我们就能够避免坏的结果,争取好的结果。

二、2004年的政策走向

前面提到了这么多争论,到底政府的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应当说有些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眼下三条措施,企业也感到有一些压力,一个就是对土地的管理更加严格,一个是提高了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再一个就是改革了出口退税的机制。这三个政策,可以说是目前政府微调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影响力。

比如说贷款,10月份,银行的贷款只有六百亿多一点,比2002年同期少了101亿,可以看到贷款在减少。同样,出口退税眼下虽然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我们很坦率地讲,说按照这样的调整,将来他们对本地产品要进行补贴,对过去企业收购外地的出口产品,政府就不再补贴,由此估计,可能给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商品的出口带来一些困难,因为以前好多沿海地区的外贸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去收购,然后再出口。如果地方政府退税不补贴,他们就没有这收购的积极性,就会有影响。

但是,就整个宏观政策而言,综合来看,2004年经济工作政策取向表现在要坚持五个方面:

第一,是要坚持目前这样一种宏观政策基本稳定不变的做法,但是在力度和重点方面可能要进行一些调整。2004年在财政发债的规模上可能略有缩小,国债的使用方面会略有调整。

第二,坚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改善经济结构,或者是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服务业的发展方面,以及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都要采取一些新的,或者是继续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第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核心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观。今后经济工作主要的指导思想方面,不再以简单的追求GDP的增长为主,而是更多的关心是不是全面的增长,是不是协调的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增长,更多的是关心财富的增加和经济增长机制的优化,更多的关心整个社会持续协调的均衡发展。

第四,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当中来,更多的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就要在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就业问题、解决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当中的一些问题,继续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中央已经布置了,2003年7月1日开始加工资,平均每个人涨50块钱,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同样要涨。农民增收方面,2004年可能基本要取消农业特产税,原来的风险基金补贴给企业,今后转为直接补贴给生产者,补给农民,同样考虑把目前的费改税,以后农业税率由目前的8.4%要下调一个百分点,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支持农业生产。

第五,就是要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把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改革的《决定》,作为200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方面都要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来实现经济更有活力的发展,实现经济更有效率的发展。

从经济具体的走向上来看,2004年从总体上,有利的方面大于不利的方面,经济依然可以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之所以作出这样一种判断,从国内来看,政策支持力度的效益还会继续显现,市场活力的恢复和增强将进一步巩固,开放、调整、改革带来新的增长因素将进一步形成,地区之间增长的新的因素将进一步增加等等,都将有利于整个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估计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但对经济的贡献可能不会维持2003年这种百分之六十多的高贡献,但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消费在2004年将会比2003年有所活跃,对经济的贡献将比2003年有新的提高。如果说2003年投资的贡献在60%左右,消费的贡献在40%左右,估计对半开或者反过来开的拉动力的格局,可能在2004年出现的概率大一些。

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困难会比2003年要大,增速可能不会像2003年这么高。但是,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进口还将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从整个外需而言,对经济的拉动将比2003年弱。但是,支持经济增长7%以上的需求因素还是存在的,如果能够把握住调控的力度,能够通过改革,支持经济增长8%以上的需求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006-05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况及数据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其中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这三部分就是俗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中国的GDP总额为2178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 676亿元,同比上升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 057亿元,同比上升33.4%;对外贸易累计出口8466.5亿美元,同比下降21.3%。在国际上,中国2008年GDP总额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以3315美元居世界第106位。

(一)第一驾马车:消费

2009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89676亿元,占同期GDP的41.17%。我们先看看有关消费的经济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08年1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几个月处于低迷状态,受中外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从2008年年中缓慢上升,到年末。也就是中国的农历春节,传统的消费习惯带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一个阶段性的,但随着春节的结束逐步下降。2009年初,国家推出了宏观调控政策,如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等,所以与2008年相比,总体情况有所缓和,经济回暖、收入上升等因素甚至使2009年10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春节期间还要高。整个消费市场出现了走出疲软、缓慢上升的良好势头。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即CPI fConsumer Price Indexl,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期间,CPI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自2009年3月起,CPI显示LH较缓慢的上升势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货币供应量加大,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 569亿元,同比多投放965亿元,新增货币供应量(M2)逐月呈上升态势。(2)信贷投放量加大。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仅9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 167亿元。上述两因素。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导致物价呈现出抬头的趋势。

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即PPI(PreducerPrice Index)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虽然CPI与PPI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直接相减缺乏理论上的根据,但CPI大致反应了居民消费品的价格变动趋势,而PPI反映了工业品的价格变动趋势,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居民消费品的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图l中是不难看出的。这初步证实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也呈上升趋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前已经埋下了物价上涨的种子。

4.消费现状的原因分析。(1)中国百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与西方不同。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等,从这里面不难看到传统中国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通常,即使最穷苦的家庭,有了收入也不敢一分不剩地花掉,老一辈的人即使在去世前也想着该给儿女留下些什么。这就奠定了中国人在危机来临时应对的基础,即使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初,也看不到有人流离失所。(2)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了消费的增长。城市化步伐在加快,但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同步健全,供房的压力、子女上学的压力、赡养老人的压力,这些都迫使人们不敢花钱。例如,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即使不算择校费,九年也只能是到了初中毕业,高中及大学的花销对家长来说不可小觑;养老问题目前是个大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再加上现在的医疗保障不足的情况,作为家中支柱的中年人就更不敢花钱了,所以几乎家家都有储蓄。但是应该指出,储蓄的增加制约了消费,导致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喊的“拉动内需”拉而不动。而同时期美国的消费是要占到GDP的70%左右甚至更高。(3)中国的消费呈畸形化趋势。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不管哪个国家,普通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些,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些,但不管哪个国家,消费均主要由普通人拉动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贫富两极分化太严重的话,这个国家的消费则很难拉动。例如,在金融危机中,全世界奢侈品狂跌14%,仅今年第一季度奢侈品平均跌幅就达到了10%。但作为中国较富裕省份的广东省,仅丽白广场一处奢侈品消费便狂涨了20%,价值十几万、几十万的名表的销售涨90%以上。畸形的社会消费结构,只使部分富人受益,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下降导致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下降。

5.消费小结。通过对上述与消费相关的指标的分析,我们初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出现缓慢回暖,温和的通货膨胀或已开始出现,居民收入水平上涨有限,百姓依然在捂着口袋消费,因此消费对GDP的推动作用短期内是有限的。

(二)第二驾马车:投资

本文所指的投资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截至2009年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155057亿元,同比增长了33.4%。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其中有133177亿元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众所周知,城镇才是国家信贷投向的重点区域,下面我们的分析,也同样以城镇投资为出发点。

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投放量也呈上涨趋势。其中在2008年8月到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与新增贷款情况拟合较好;而2009年4-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与信贷投放的变动趋势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

1.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GDP的拉动作用。从图2中可

以看到,整个2008年财政支出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呈同一变动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救市初期,财政支出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是占相当的比重的。就数据而言,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同比增长5-3%。同时期全国财政支出45202.78亿元,同比增长24.1%。在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占同时期GDP的20.76%强,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94%强,财政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2009年,中央财政多次出现赤字情况,但是比较值得注意的是,1月、9月财政出现赤字的时候正是图2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幅度较大的时候,也就是说,中央为了拉动GDP的增长,已经不计预算盈亏了。

2.银行信贷对GDP的拉动作用。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中央虽然提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救市措施,但政府真正掏出的资金不足一万亿,余下的部分要由地方政府、银行信贷和民间资本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投入到经济当中去。2009年1-9月,信贷投放量共计8.67万亿左右,占同时期GDP的39.88%。但银行信贷资金在投放方向上,也出现不少问题,例如,相当多数资金投向了地铁、马路等“拉链工程”。成了“一锤子买卖”,另有部分资金仍然涌向外贸等产能难以消化的行业,甚至2009年房地产业中迅速崛起的不少“地王”,身后都有着银行信贷的影子……产能过剩、难以可持续发展等行业占据了太多的银行信贷资金,短时间内对GDP的拉动作用较强,但长久以来难以形成GDP的可持续性动力。

3.民间资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009年,民间资本的投资到底有多少,其中又有多少投入了制造业,这个不得而知。也没有现成的数据可查。但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掉各级政府的支出总额,再扣除银行信贷的投放,其形状大致如图3所示:

应该承认,该图形较粗略。只能大致反映民间资本投资情况,2009年第一季度之前,民间资本投资是负值,民众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2009年初国家的四万亿投资等救市方案出台后,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得以增强、投资开始增加。就绝对量来说,图3民间资本投资数额最高的是8月份,投资额为8751.88亿元,与同时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93亿元相比,仅占49,75%,比率偏低。民间资本投资的低迷导致了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窘境。2007年以来,国家曾七次提高利率,五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遏制流动性过剩,但却忽视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制造业借贷困难加剧的问题,民间资本在缺乏好的投资对象的情况下纷纷撤离,造成了制造业生存压力的加大。

4.宏观经济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这个效应用来分析今天中国的经济现状应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按照上面的分析,金融危机中,政府为了维持GDP的高增长,通过财政或信贷等方式投资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GDP增长了,但是在增长过程中,财政支出和信贷支出通过隐性的利率增长“挤出”了相当多的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5.投资小结。扣除财政支持和信贷投放因素,第二驾马车本身对GDP的拉动作用有限,尽管实现保8%的增长率困难不大,但依赖信贷支持和财政支出带动投资增长的模式显然是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动力应该来自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和民间对制造行业的资本输入,这些都是目前的投资环境和投资现状所欠缺的。

(三)第三驾马车:出口

1.现状。在CDP的核算中,我们用的是净出口,也就是出口减进口的数额。今年的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累计出口8466.5亿美元,同比下降21.3%;进口7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0.4%;累计贸易顺差1354.8亿美元,同比减少26%。2009年1-7月出口降幅平均达到了创纪录的20%。从图4可以看出,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自2008年年中有所下降,在2009年初降到最低,之后又缓慢回升,净出口即贸易顺差的数额在进出口的绝对数额相对较低的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达到峰值,之后缓步下降,直到今天仍没有恢复。而同时期2009年19月累计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仅为26.55%,在以往经济比较正常的年份,这个数据要占到30%甚至更高。就现状来说,2008-2009年,几万家经营纺织、服装和玩具的出口型企业倒闭,这里包括中国最大的玩具加工厂、位列全球第三的广东省东莞市合俊玩具厂,从这个角度上说,本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2.原因分析。(1)金融危机中,外国居民购买力的下降带来中国出口的下滑甚至出口企业的倒闭,同时危机也培养了欧美人民的储蓄意识,这种意识可能会引起中国未来的出口进一步减少。例如,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其居民储蓄牢已经由过去的0上升为7%了。(2)西方国家有意识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也带来中国出口的下滑例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2009年11月7日在天津举行的、“2009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上说,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今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案7起),涉案总额达102亿美元。“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磨擦在增加”。由此看来,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阻碍我国H;口增长的源头之一。(3)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正在降低。因为人民币升值、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法要求的各种保障也在提高等原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降低。据报道,阿迪达斯公司高层表示,鉴于中国工资水平提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准备将部分产品的生产及采购从中国转移出去。耐克、彪马等国际鞋业巨头也准备效仿阿迪达斯,而美世咨询一项凋查指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高于印度的,该公司的报告中提到,在所调查的中国42种职位中,95%的基本工资成本要高于印度,经理层和专业人员的收入甚至为印度同等职位的两倍以上。

3.出口小结。随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丧失,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越来越差,而且这种状况,因为国外储蓄意识的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有可能是不可逆的甚至是永久的。

(四)三驾马车小结

表1是三驾马车在不同的年份对GDP的贡献情况。2005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化不大,资本形成呈上升趋势,而出口在稳定了三年(2005--2007年)后的2008年、2009年出现了较大滑坡。与2007年对比,消费的增长显然尚有较大空间;资本形成能否持续以高比率增长难度较大。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才能让GDP以更加健康和持续地维持以往的高增长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消费

众所周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占

GDP70%左右甚至更高。而中国的消费仅占40%左右,如何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这是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增长的关键。总理也曾提出,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内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而这个“动力和活力”显然来自于消费。而消费之中,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举例来说,在2009年前三季度的89676亿元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及县以下的消费额仅占31.96%,但这部分人口却占了中国13亿人口的60%以上,如何挖掘这部分人的消费潜力,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1.推动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民和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城市化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优点:其一,消化存量房源,带动新一轮的房地产投资热潮,拉动GDP的进一步提高;其二,促进消费,托动经济健康发展。农民不是不愿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因为农民还有以下几大问题没能解决:(1)养老问题。相当多的农民仍然具有养儿防老的思想,依靠子女生活在农村仍占主流。如果能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维,先将部分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中去,再逐一扩展,农村和农民的消费是可以提高的。(2)医疗。尽管部分农村已经在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但其力度显然尚不能足以让农民不增加储蓄或不储蓄。如果能将医疗进一步改革,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也可以带动消费的增加,(3)自耕地和宅基地的资本化问题。自耕地和宅基地的资本化将决定农民是否愿意离开土地而进入城市,能否给予农民清晰的产权,将决定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推进力度。(4)变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为所在城市的市民,中国有九亿的农民,其中外出打lT的农民和家属共计4亿左右,这部分人相当多数已经熟悉和习惯了城市生活,建议率先从他们做起,将他们变为市民,以带动消费的增加。

2.扩大城市中产阶级的比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中产阶级的比重占人口的80%左右,新加坡更是达到了90%,而中国尚不足1、5。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人口的比重。因为他们才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居民收入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劳动报酬收入仅占GDP的40%左右,比世界平均数低15%,因此分配制度改革也势在必行。来京参加“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英国经济学大师理查德・波茨曾提到,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富裕,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上去了,将比其他经济政策更有助于促进经济平衡。所以,他也建议中国人的工资水平应该提高。

4.加大医疗、养老的投入比重,培养能够提高消费率的消费环境。我们要培养的消费环境,除了消费,ON、消费意识外,各种抑制消费的隐性因素也应消除,如城市中养老、医疗等报销比率的提高,房价的下调等等。

(二)投资

1.在就业形势较严峻的今天,自主创新是维持竞争力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核心要素。在2009年的经济救市方案中,产业结构创新在4万亿的救市方案中占比较少,仅占4%。大量资金投向公路、机场等可以大规模地吸收劳动力,刺激消费的行业。但是可能会忽视这样一点:这些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吗?它能否带来失业人口的稳定、持续减少呢,它能否使消费的增加也是可持续性的呢?除此以外,中国每年大约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隐忧,而这些大学生有多少能去建地铁、修马路呢?因此建议放手支持民间资本,鼓励和刺激新兴产业出现,鼓励自主创新以提升产业结构,吸收更多的有技术、有文化的人员就业。自主创新才是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

2.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降低,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应提升人力资本优势和创新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低成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必须要转型,我们需要提升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那怎么提升人力资本呢?建议改革目前代加工业的现状,延伸产业链,除代加工外,延伸到设计、物流、仓储、广告、市场、销售、推广等等方面,成为整个链条中的99%甚至100%,将各个环节升级换代,人力资本和创新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3.国家政策支持和信贷投向应向民营制造业倾斜,创造健康投资环境。民营资本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经济中内生的力量所在,更能引领未来社会的产业升级与产业创新,建议国家通过投资补贴、银行信贷等方式重点支持民营制造业的发展,以使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