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步骤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6 08:23: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脉诊步骤,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脉诊步骤

篇1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1.3实训教学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实训课上,通常由教师事先选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时教师也是实训教学监控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担任医生。过程要分组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每10人一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就诊者,其他4人为陪诊者共同做出就诊内容的设计;扮演医生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出诊的主治医生,而其他人参与其诊断的全过程。病人就诊后,给医生20min时间询问病情、讨论并写好病历内容。最后双方将各自内容做一比较、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在模拟情景过程中要接近于临床真实,比如,扮演患者时,在回答学生的问诊尽量使用真实患者的语言,并尽量展现临床上可能见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1 对比中西医诊法,突出中医诊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长

中医的诊法是望、闻、问、切;西医的诊法是望、触、叩、听。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中医与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完全不同,但同用于诊断疾病,有共同之处,也各有所长与不足。中医望诊与西医望诊比较,中医望诊内容丰富,尤其望舌最具特色,对舌质、舌苔的变化研究详尽,中医望舌对推断邪气的性质、病位的浅深、邪正的盛衰、病势的进退等具有重要意义;西医望舌内容很简单,主要观察伸舌是否居中,舌体活动是否自如等。中医的另一特色是脉诊,内容丰富,历代医家著述颇丰。脉诊可辨别病证的部位、性质、进退及邪正盛衰; 西医主要是数脉搏了解搏动次数的多少,节律是否一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华,讲究全面地、动态地分析、诊治病证,这是西医所无法涉及的。西医诊病的客观性有其特长,如西医的听诊胜于中医的闻诊,西医的实验室检查更是中医所欠缺。可见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应该突出中医诊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长,丰富和发展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

2 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学生理解

单纯地讲诊断理论,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学生普遍地对临床病例有浓厚的兴趣,故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病例,用典型的病例阐明深奥的医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真热假寒时,结合临床常见的高热病人,由于高热引起末梢循环障碍,常见四肢发凉,热势越高四肢血液循环障碍越重,手足越凉,此即为中医的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若治疗得当,高热得退,气血通达于四肢末端,则四肢反而转温。讲授虚实转变时,常以乙肝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为例,乙肝初期病人呕恶、腹胀、便黄,苔黄腻,脉弦数,多为湿热偏盛,属实证,病情迁延不愈,久则出现食少、乏力、脉弱,伴有湿热表现,则由实证转化为虚实夹杂证;再进一步发展则转为虚证。 讲授肺病辨证时,结合常见的感冒,病人发热,微恶风寒,咽部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属风热表证;过一段时间后,邪气在表不解内传入里,病人出现发热恶热,咳嗽,吐黄稠痰,即为痰热壅肺的里证,即是由表入里。 这样既讲清了证型,又进一步阐明了表里关系。

3 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化教学

中医诊法的直观性强,缺乏客观指标,语言描绘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教师很难用语言形象生动地把各种病证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学以讲授式的方法,学生听起来似懂非懂,枯燥乏味。中医诊断分析中存在许多抽象难以明了之处,如脉诊、辨证等内容,单纯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诊疗技能。 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配合幻灯投影片、录像片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及实验等多媒体组合,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人才素质均具有重要作用。

4 循序渐进抓规律,前后呼应抓要点

随课程的讲授进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找规律,前后呼应抓要点。如病性辨证中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证,这些典型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与体征,结合某一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则可辨证为某一脏腑虚证,如气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气虚证;兼有肺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肺气虚证;兼有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脾气虚证等。血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血虚证;兼有肝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肝血虚证等。阴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阴虚证;兼有肺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肺阴虚证;兼有肝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肝阴虚证;兼有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肾阴虚证;兼有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胃阴虚证等。阳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阳虚证;兼有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脾阳虚证;兼有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肾阳虚证;兼有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胃阳虚证等。这样则把所有脏腑虚证都掌握了。

5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诊断技能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熟读其内容不如临证实际操作,强调临床实践在学习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意义。比如什么是血淤证?什么是血虚证?怎样才算是滑脉、弦脉等? 这些仅凭口头上讲,书本上看,很难完全掌握,只有从具体的病人身上观察与切脉,才能体会到,才能记忆牢。所以要鼓励学生早接触临床,多参加临床实践,多接触病人,指导学生正规操作,反复练习。 临床见习要选择常见病为主,如感冒、咳喘、腰腿痛等,针对具体的病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到辨证思维,再到病案书写等全过程,给学生一 一演示, 待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他们诊治疾病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及时纠正。这样不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锻炼了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医德。

篇3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往往是决定的因素。中医的教学难度较大,特别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选择。笔者认为,除继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外,现阶段中医诊断教学应注意推广现代技术。

1.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以往中医诊断的课堂教学大多只详其理,未见其形,所配少量电化教学,如望舌的幻灯片、脉诊的录像片等,在教学过程中亦须由教师操作集中进行教学演示,操作非常烦琐,大多不能按教学意图停顿、剪接或增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数据、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为一体的信息技术[1,2]。这种技术作为中医诊断教学手段非常合适,因为中医诊断教学本身的特点也正需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交流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上课所用的多媒体演示教学课件由教师亲自动手制作,将原来分散的板书、图表、图谱、幻灯、录像、录音等各种教学信息,全部集中到计算机中,在互动平台上,运用教学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授课时由教师控制计算机按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一项现代电脑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艺术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由于任课教师特别熟悉本专业教学内容,所编课件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使声像并茂,把枯燥、空洞、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使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高度统一,尤其符合诊法、辨症形态教学的特点,不仅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按教学需要插入图表,展示图谱、幻灯、录像,模拟各种病态发音等,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来,使学生过目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有利于“三基”知识的记忆与掌握,颇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开创出令师生都为之振奋的教学新局面。

2. 开设现代科学研究实验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科研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院学生和其它中医院校的学生一样,在这方面普遍能力较差。我们中医学科对毕业生追踪调查,收到的1200份函调中,不能动手看病的毕业生占72.3%。可见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而中医要现代化、要发展,重担就压在下一代学生肩上。因此必须从中医基础学科做起,加强中医实验教学。

开设中医现代科学研究实验课,中医诊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是我们没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医诊断学研究中运用日益广泛深入,使中医诊法和证的客观指标与机理不断被揭示。如舌诊已用比色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蛋白电泳、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微血管造影、电味觉测定、X射线微量元素分析等进行研究;研究脉诊最具代表性脉象仪,也已从早期的传感式演变为微机化全自动进行脉图描记分析;各种证实质的研究更是涉及理、化、光、电、分子、细胞水平,其结果是大大地扩大和延伸了传统中医诊断的范围。

如果我们能更有效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开设实验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传统中医诊断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诊断领域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用脉象仪做实验,指导学生学会描记脉图,测量脉图数据,熟悉常见脉象图形分析,写出正规的实验报告。使学生不但对“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各种脉象有了具体脉图可测的客观性认识,同时也掌握了现代脉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扩大了知识领域,奠定了科研基础。

3. 重视和强化临床见习带教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前辈即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可见临床实践是中医诊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化、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中诊课堂教学效果得以逐步提高,然临床见习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见习次数一减再减,呈逐年萎缩之势,带教质量亦随之滑坡。若再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医诊断的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

中医诊断的基础是四诊八纲辨症,诊法、辨症的可靠性、可信性是决定治疗的关键,亦是每位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事实证明,不少学生虽然在校考试得分较高,但到临床面对病人时常手足无措,不知该干什么、怎么干。查体时动作笨拙,询问病情经常前后不一,甚则语无伦次,切脉更是浮沉虚实滑涩不分。碰上较为复杂的病症,辨症诊断更是摸不着头绪。由此可见,要把诊法、辨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掌握的基本技能,必须多次地、反复地临床实践。

因此我们必须消除重课堂、轻实践,重课本、轻动手的传统观念,重视和强化临床见习带教工作。遴选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带教,做好示范,讲解要领,指导学生严格规范操作,逐渐提高学生诊察疾病、认识疾病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此,不仅能学好中医诊断,同时也为学习后续中医临床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4. 采用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讨论

研读案例(医案),是中医传统的学习与研究方式,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定型的学科,过去限于条件,科学仪器用得很少,但思维方法用得多,经验非常丰富,这是一个特色”[3]。中医诊病靠辨症,辨症是中医临床思维的精髓,体现了中医诊断的特色,是对疾病全面、完整的本质认识。然而临床辨症思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技能,这种能力的培养,一靠临床,二靠医案。而在中医诊断教学阶段,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无疑是训练和提高辨症技能的良好方式。

案例的选择,不局限于传统古代医案,也不仅是现代典型病案,主要多选临床常见实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一般以脏腑辨症内容为核心,尽量争取选用学生在附院见习能看到的典型病人。如将心系病症中有关“心脉痹阻症”;肺系病症中有关“肺气虚、痰湿阻肺症”;脾胃病症中有关“脾胃气虚症”;肝系病症中有关“肝风内动症”;肾系病症中有关“肾阳虚、肾虚水泛症”等常见病例整理成讨论所需具有一定难度的案例。

课堂讨论安排在临床见习之后,是对临床见习的补充和深化。讨论时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配合积极思维,主要围绕①辨症依据――四诊资料的收集整理,②辨症步骤――多种辨症方法相互联系和补充应用,③辨症分析――对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的再认识,④辨症结论――规范的证名诊断四方面进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则要充分地准备,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质疑,并在讨论结束时作出精辟的分析和讲评。如此反复对学生进行辨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知常达变的本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 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依附于理论教学中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中医诊断学中,在脉诊理论学习之后,及时开设脉诊实验课,运用脉象模拟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脉诊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的诊脉技术;又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在学习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时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从而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再如方剂学教学中,学习解表药之后,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麻黄及麻桂相须配伍之后的发汗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中,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验,不但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 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如果实验课程独立,那么从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是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考虑,某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却并不适宜脱离实验课程或实践。比如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训练,就是理论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也不能完全脱离于理论教学,这就需要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

 

2.2 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必须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和自主创新。由于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考虑将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分为2个部分,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尽量与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密切联系、配合;综合设计及创新性实验则应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之后,着重于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灵活地设计、安排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步骤等,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 结语

 

篇5

医学起源于原始人类对伤痛的自救和互救。最早人类运用砭石按摩身体、用树叶敷贴止血、尝草药治疗疾病,这些都是人类早期的医学经验。中国经验医学到《内经》完成了理论基础,到《伤寒论》临床实用技术基本完成,构成了中国经验医学体系。几千年来,中国经验医学保障着中华民族生命及健康。然而现在有很多人打着“科学”的旗帜批判中医,说中医是“伪科学”。其实中医的临床治疗技术不是简单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并不是直觉思辨,它的精粹是经过大量经验积累后进行的理论提升,这种提升同样是使用归纳的统计方法提升出一般的规律,并且这些一般规律得到了临床的验证。验证医学的科学性有2个途径。一是通过人体及动物解剖实验来得到直观的依据,查明病因或药效。中国古代就有对解剖的研究。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兴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沿病。”二是通过临床实验的方法来探索验证。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系统性综述、试验性研究、非随机和观察性的比较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四大类[1]。临床实验研究能够指导我们认识、预防和诊疗疾病。中医临床实验包括中医诊断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

1中医临床研究方法

中医临床强调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特殊性。其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病证结合研究,以病统证,采用西医临床研究所一般采用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另一类是传统的辨证论治以及个体化的研究,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时序试验等研究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andomControlTrial)是治疗性临床研究的金标准方法。RCT的报告标准应参照CONSORT(临床试验报告的强化标准),包括入选、分组、随访、结果分析4个阶段。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non-RCT)包括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历史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双向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包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累积型病例对照研究)。个案研究包括医案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时序试验[2]。

2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

由于大多临床实验研究是治疗方法的评价,所以临床实验往往被称为临床试验。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其一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科学假说,必须包括辨证依据、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本特点;其二是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其中重要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CT)[4]。中医药要与现代医学接轨,就应当使治疗从个体走向群体。循证医学(EBM)通过大样本标准化研究,对中医药的疗效、安全性、剂型剂量给予科学的评价,使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有据可循。Meta分析得到的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已被列为最高的证据级别。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方法)被引入中药临床试验,结合中医药特色,从与临床疗效评定有密切关系的证候、软指标评测方面开展研究,同时也重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评价。以DME关于随机、对照、盲法、重复的原理和方法为准则进行中药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的处理、总结,形成中药临床试验程序,对证候量化、软指标评测研究及促进中药临床试验规范化有示范作用[5]。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中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Measure-Evaluate,DME)方法的广泛应用及循证医学的提出,中医临床疗效采用公认的方法在群体层次的评价已经开展了很多,但被学术界接受的高质量报告还很少[6]。

2.1实验设计

临床研究方案是基于真实事件的。实验设计的原则包括对照、随机、重复,以及盲法。开展临床试验需要现代化的医疗条件,需要大量样本的研究对象及专业医院。样本量的大小需要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类型、专业要求和统计学要求而定。例如“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对样本含量大小的要求就不一样,“两样本比较”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样本含量也不一样。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所需的样本含量与样本所包含个体的差异程度、组间效应差异的程度、统计资料的性质、统计推断的严格程度有关[7]。治疗方法按照观察类别的数量可分为单因素研究和多因素研究。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应保持处理因素的标准化与稳定性,即处理因素的组分应明确,诸组分及有关条件应保持恒定。

2.2测量与评价

中医药临床实验研究结果的测量多采用西医指标与中医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在西医结果指标的评定方面,应尽量采用有良好反应性、稳定、价廉、定量和经济的指标评价,同时应综合考虑指标的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通常临床上观察指标主要是用症状的改善、实验室结果等中间指标来评价。如ANA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ESR作为活动性类风关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指标,血清肌酐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指标等。循证医学更重要的是提出终点指标评价,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致死率、生存质量等。中医指标的评定多采用中医证候积分。目前,很多学者将国际上的通用一些量表应用于中医的临床研究中,用于量化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观症状、中医药临床疗效,还初步开始了一些与中医证候有关的量表制订工作,对中医药证候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8]。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方法)及层次分析法(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被引入中医药临床实验指标的测量与评价中来,使得中医临床研究逐步优化。Delphi法,是指采用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综合意见,对研究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专家问卷是开展Delphi法的基础工具与主要内容。Delphi法主要针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9]有学者提出层次分析法(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层次权重分析法,是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有效方法。此法首先将复杂的决策问题系统层次化,形成层次分析模型,然后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套定量计算方法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相对权重的排序值,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10]。两者结合能够克服单纯运用AHP主观性过强及权威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学识,集思广益。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层次化,通过一套定量计算方法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或者相对权重的排序值,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中医药临床治疗学实验多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价疗效,衡量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差异和统计学差异。疗效即实验效应。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对于满足参数检验条件(即正态性、方差齐、独立性)的资料,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资料,可以采用多组或两组秩和检验的非参数检验;对于分类变量的资料,可以采用有关列联表分析方法。配伍组设计实验采用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分层随机设计实验采用方差分析。交叉实验设计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序贯实验设计采用t检验。

2.3质量控制

中医临床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偏倚、机遇和依从性。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应尽量控制偏倚,并合理提高依从性。偏倚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机遇是由抽样样本随机变异造成的,也称随机误差。在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的病例只是该病总体的一小部分,而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因而抽样样本的均数与总体样本的均数存在差异。随机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依从性是指研究对象的用药、生活方式等,符合医嘱的程度。依从性可以根据临床判断、通过预约和随访、询问患者等来评价。对患者及时的健康教育、短疗程多随访的治疗方案等可提高其依从性。为了提高临床治疗学研究的效益,保障安全,在实施以患者为对象的临床治疗学前,要求开展预实验。

3中医诊断学实验研究

中医诊断实验研究,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和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中医诊法和辨证的理论和方法。

3.1舌诊与脉诊的实验研究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独特而重要的诊察方法,对于病情分析、辨别证候、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舌诊的研究方法有舌色定量检测、舌荧光检测、显微镜舌体检查、舌血流量测定、舌苔脱落细胞检测、舌组织切片检查、生理生化测定、超声波扫描,以及普查。传统中医脉诊凭医生的手指来感知脉象,现代中医实验研究通过传感器将脉搏信息描记成直观的曲线脉搏图。脉搏图中脉位深浅、脉数率律、脉形体幅、脉势强弱等脉象要素综合起来对应相应的正常脉象或浮、沉、数、迟、洪、细、虚、实、弦、紧、滑、涩、结、促、代等常见病脉。脉图能够客观记录又便于分析。在临床应用上,应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考虑[4]。

3.2中医辨证方法的研究

中医的辨证方法是病证结合。两者结合有利于对于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获取辨证信息的方法有循证医学方法、流行病学调查DME方法、病例回顾、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等。建立辨证标准的步骤是确定证候分类、筛选辨证条目、得出辨证标准[11-12]。确定证候分类倚靠专业知识、辨证分型标准、文献研究、专家乃至个人意见及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检验辨证标准的方法有包括与回顾性研究对比、与专家辨证结果对比及以临床疗效验证。进行文献研究时,可综合运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筛选辨证条目。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时,可通过叙述法、主次证法以及计分法得出辨证标准。叙述法是将某一证候的症状进行罗列,如血瘀证的头痛如针刺,痛处不移,口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脉涩等。主次证法根据常见症状不同的组合方式,抓住某一证候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但它存在主证与次证之间难以界定的问题。计分法的特点是选择一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赋予权重分,以分数累计判断属于哪一证候,以及证候的轻、中、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法当前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篇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中医药防治的优势病种之一,其疗效也得到了同道的广泛认可。“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察舌苔可观六之深浅。”观察舌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笔者查阅了最近20年的文献,现将病毒性肝炎的舌诊研究与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舌诊的文献评述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系于舌,无脉不通于舌,正如《舌胎统志》自序云:“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于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是以脏腑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腑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吴坤安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皆形于舌。”舌诊在脏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尤其舌质(主要是舌色)的变化,更是脏腑气血辨证的重要依据。《辨舌指南》曰:“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现六之深浅。”《形色外诊简摩》:“舌质既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细察底里,隐隐犹见红活,此不过血气之有阻滞,非脏之败坏也:死者,底里全变,干晦枯萎,毫无生气,是脏气不至矣,所谓真脏之色也。……故治病,必察舌苔,而察病之吉凶,则关乎舌质也。”病理舌色与脏腑的关系,历代医家早有认识。《舌胎统志》云:“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辨舌指南》:“焦紫应肝,舌苔焦紫起刺如杨苟状者,此阳邪热毒已入肝脏,险证也。”“厥阴风木从火化,故焦紫应肝。”《伤寒舌鉴》:“淡紫带青舌,青紫无苔,多水滑而小,为伤寒直中肝肾阴症。”《通俗伤寒论・秀按》:“舌色见紫,总属肝脏络瘀……因寒而瘀者,舌多淡紫带青,或滑或暗。”关于青紫舌的记载,首见于《金匾要略》:“病人胸满,唇萎舌青……为有瘀血。”《诸病源候论・卒破损瘀血候》:“夫有瘀血者,……唇萎,舌青,口燥,……。” 历代医家关于舌诊的论述颇丰,这为我们临床疾病的诊断和舌诊的现代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CHB舌象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2.1 CHB患者的舌象与生化指标的关系

为探讨CHB“大三阳”患者舌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相关性,周晓燕[1]等选取300例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比较舌象与植物血凝素(PHA)皮肤试验,IgG,IgA,IgM的关系,在观察过程中可见到随着病情加重,免疫功能严重失调,正常舌象越来越少,出现相应的病理舌象,在常见的红舌,黄腻苔,黄苔等异常舌象中,无论舌象是单个还是三种混合,许多情况下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亢进;淡白,胖大舌,白腻苔等舌象则相反;暗紫舌常只提示免疫功能异常,其中观察舌形及色泽比观察舌苔有统计学意义(P

2.2.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象与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

刘文兰[7]等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及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受试者的舌象进行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与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在舌质R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2.3 病毒性肝炎息者的舌象变化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赵晓威[13]通过对242例CHB患者舌下脉络的观察,据中医辨证分型,发现CHB不同证型间舌下脉络曲张程度各有差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型舌下脉络迁曲扩张程度均低于瘀血阻络型(P

2.4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象变化在判断演变与转归中的应用

何玲[16]等研究了慢乙肝向肝硬化发展中舌质出现的先后次序,认为多数病人最先表现为舌质色泽青紫晦暗,次则舌尖边出现痕点、瘀斑,最后出现舌底静脉紫黑而增宽。慢性肝灸舌质三联征有单见一项者,也有同时兼见两项或三者同时兼见者。三项改变兼见者在本组病例中有13人,其中11人已被确诊为肝硬化。因此,舌质三联征的某一项改变或三者同时兼见,往往是病程长,易于反复,并已向肝硬化逐渐转归的重要参考体征之一。田辉[17]对75例重型肝炎研究发现动态监测舌象变化对判断预后意义重大,舌质色泽加深及舌苔增厚干燥,高度提示预后不良。吴忠早[11]用活血化瘀法治疗CHB取得较好疗效,特别对肝功能异常,酶活性升高,有纤维化倾向者尤佳,观察舌下络脉变化发现在治疗好转时,舌下络脉粗张与细络瘀血也见改善,实验可证明舌下络脉粗张与细络瘀血和微循环障碍、门脉循环阻力增大、静脉压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因此观察舌下络脉及细络变化在肝病辩证治疗与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刘琦[18]分析了48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的舌象后得出结论:淡红舌、红舌、薄白苔、白腻苔预后较好,有舌形,舌态改变者预后差。李伟林[19]等对35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其发展情况,观察结果为:舌红、有齿痕、无苔者预后不佳,经病理诊断为慢活肝者如果舌红有齿痕、无苔则会较为迅速地发展为肝硬化或容易发生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如果舌淡红或淡、无齿痕、有苔则病情相对稳定;而慢迁肝患者若舌红无苔有齿痕则容易转变为慢活肝而进展为肝硬化,反之则相对稳定。夏军权[20]等指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舌象正常,则发生“乙肝”的可能性较小,若为黄苔,则应谨防其发病;“乙肝”病人舌质由红或黯紫或淡胖舌转为淡红舌,舌苔由白腻或黄腻转为薄白或薄黄苔,则往往是疾病向愈的表现,反之,则往往病情加重:舌质红或黯,苔黄腻者往往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或“乙肝”活动,传染性亦较强,预后较差。

3. 讨论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在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中医、西医及其他研究人员致力于舌诊现代化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许多新方法新仪器不断引入,在舌诊客观化方面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舌诊的客观化研究应用于病毒性肝炎,使舌诊客观化研究的成果与中医临床相结合。舌诊在CHB的辩证中虽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由于①既往大部分临床研究缺乏统一条件下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资料;②既往大部分临床研究过程,包括数据整理缺乏GCP管理;③舌诊结论依赖传统的肉眼观察结果,缺少舌像的定量化描述,使得既往的研究结论不能得到共识和临床推广。因此,在日后开展课题研究时必需在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和后期数据统计等步骤设立GCP,以保证结论的可靠,尝试中医四诊资料的采集规范化,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将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刘红键,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舌象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1):31.

[2] 袁以红.病毒性肝炎患者舌象与肝功能关系初探-附200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03, 24 (1) :12.

[3] 杨鉴英,王江河.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Pre-Ss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舌苔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2, (2):29.

[4] 孔繁立,李新菊,钱梅艳,等.PCR检测HBV DNA与舌象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9, (2) : 58.

[5] 刘坚.乙型肝炎582例舌象观察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1991, (2) :7.

[6] 马廷瑶,全婉被.急慢性肝炎舌质舌苔变化与微f元素关系的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0, (3) :10.

[7] 刘文兰,于玫,张炎,等,亚健康状态及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色诊客观化比较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1):27.

[8] 王庆民,齐贺彬,陶口华,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旗证指标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1, 1(3) : 33.

[9] 张赤志.对慢性乙型肝炎舌象与组织病理的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97,(3):44.

[10] 平.无临床症状的乙型肝炎治疗经验[J].吉林中医,2003, 23 (5) : 5.

[11] 吴忠早.慢性乙型肝炎活血化瘀法的疗效与舌下络脉变化的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5) :405.

[12] 骆群,张导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舌象变化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 (5) :29.

[13] 赵晓威.慢性乙型肝炎舌下络脉曲张与辨证分型的关系[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 8 (2) : 8.

[14] 马敬民,白林.徐风.17例慢性重型肝炎舌象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1):22.

[15] 刘琦.48例慢性乙型肝炎舌象与分期关系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1):19.

[16] 何玲,林冰.208例.慢乙肝(中度)的舌诊规律探讨[J].四川中医,2004,22(11):9.

[17] 田辉.重型肝炎75例临床预后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3,14 (1) :47.

篇7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指为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临床变异,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到某一疾病以循证医学为证据和疾病诊治指南为指导,将疾病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进行标准化规范,目前已逐渐被临床广泛采用。将临床路径式治疗理念融入到临床教学和带教工作中,对临床医学生采用临床路径的组织教学方式,即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本科临床医学实习医生120名,按照入科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模式教学模式组)和实验组(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组),每组各60人。两组在人数、学历、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入科后第1天,由科室秘书集中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入科教育,具体内容包括:我科常见疾病、专科检查、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进行介绍,并强调病历书写规范。其带教老师均由主治医师担任。对照组:以跟随带教老师门诊、查房、书写病历、临床诊疗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主要教学步骤:①带教老师预先向医学生提供1份CP文本(医师版),学生可根据CP中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固定程序展开渐进式提问;②医学生应尽快熟悉文本,然后看病人;③参与完整的治疗过程,将病人的生命体征、查体及临床检查结果与文本资料相结合,准备讨论;④讨论中,由带教老师随机选择1名学生针对之前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观点阐述,其他成员进行内容补充和观点纠正,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⑤最后由带教老师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和实际讨论情况,对每一项设置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向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结果、介绍疾病新进展,避免长篇大论。

1.3考核办法

为期1个月的临床实习期满后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四部分。①理论考试:主要考察我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临床相关知识为主,总分100分。②技能考试:主要分为体格检查和实践技能两部分,各占50分,体格检查主要考察视、触、叩、听操作;实践技能包括血压、心电图测量,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总分100分。③病例分析:以我科常见病为主,针对性考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和医嘱完成情况,总分100分。④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考核:以舌诊和脉诊为基本考核内容,考察学生临床辨证、辨病,诊疗方案制定以及观察疾病变化为主,每项各100分。以上考试均由我科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进行考核和打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考核成绩比较

篇8

过敏人幸遇国手

邱女士,29岁,2006年5月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二期,6月进行人工骨植入术。整个术程顺利,但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出现了超过40℃的高热,全身广泛紫红色皮疹。由于患者属于严重过敏体质,对解热镇痛药过敏,而且由于患者恐惧激素类药物而坚决拒绝使用,高热持续了四天多,再这样下去,危险的并发症随时有可能出现。西医一筹莫展之时,请中医师会诊。

经诊察舌脉,四诊合参,中医师辨别患者为热入营血,阴分大伤,急需大剂量清营凉血药配合滋阴药,以祛邪扶正。药后两小时病人体温降至38℃左右。中医师遂随证调方,三日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退,精神好转。

[病例2]

螺丝钉难倒西医

广东省中医院记录了这样一个病案,患者是一个出生才十个月的男婴,菜日误吞了一颗六角形螺丝钉,钉全长为4厘米,卡在胃内,进退不得,时而剧痛惊叫,恶心呕吐。

经X光检查,螺丝钉卡在幽门部,随胃之收缩而左右摇摆,由于螺丝钉体大,始终未能通过幽门。西医一再会诊,因为患者年龄太小,难以动手术,决定先请中医会诊,再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师诊查后,用白粳米粥一碗(稠稀适中),加入骨炭粉末一汤匙拌匀,一次尽量喂服,并在服后半小时,即服蓖麻油3茶匙。粥及麻油服后约10个小时,螺丝钉黏满炭粉,自顺利排出,各种症状逐渐缓解。

更重视自我修复

中医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尽管现代医学高度发达,中医中药还能发扬光大,就是因为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有良好的疗效保证。

比如对皮肤病的治疗,如果用激素,好得快,但反弹得也快,犯病后更重;而中医不用激素,或是极少用,疗效虽然慢了点,但安全,好了后就不容易再犯了。所以老百姓称中医治病“去根”。再比如中医接骨、整骨,自古以来就是外科的拿手戏。像股骨头坏死,西医除了手术换假的之外,其他方法较有限,而中医药则不主张手术,疗效也很好。

这些都是中医的明显长处,让机体自我修复,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中医药能把这种机能调动起来。中医也能做手术

有些人认为,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吃药、针灸等,没有手术,做手术还得找西医,其实不然。西医进入中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此前的两千多年里,很多手术都是中医来做。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典籍中,就有“痔”在治疗上的记载。以肛肠疾病为例,方法包括吃药、熏洗、外敷、塞药。有些方法很先进,至今还在传承发展。

比如肛周脓肿,这个病很急,很痛苦。中医手术的方法是一次性切开挂线脓肿肛瘘根治术,也就是切开脓腔,排脓清洗后,同时用挂线手段处理内口,把肛瘘治愈,从不感染。这种手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当然在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完善。

再如,对于肠炎、便秘,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有时太严重者,西医要手术切除肠段,而中医药综合疗法,不开刀而且见效快。

副作用小花钱少

除了这些,富有中医特色的急症诊疗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耳尖、少商穴针刺放血治疗高热、扁桃体肿大;参附针治疗心力衰竭、休克:醒脑静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等等。

虽然很多急症还是以现代医学的救治为主,但合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缩短疗程,降低医疗费用。

[病例3]

耳处一针,高热即退

王老先生这两天患重感冒,高烧不退,因为他有抗炎药物过敏史,所以西医门诊不敢轻易开方。王家人非常着急,而此时他已经出现了高热昏迷症状。怎么办?医生说,要不我采用中医的办法试试,我在书上看到过这个办法。但没有尝试过。家人急病乱投医,急忙点头,什么中医西医,祛病就行呗。

医生用针只在病人耳尖处放了5-7滴血,不到5分钟,高热即退。疗效之显著,令其家人称奇,连医生自己也没有想到。

原来此刻在耳尖放血。犹如打开了一扇天窗,立即换进新鲜空气,从而将体内湿热毒气释放出去。神奇吧!

中药也有急脾气

中医药治疗急症的确切疗效,日常例子就有不少。如中风早期服用安宫牛黄丸,对晕厥患者按压人中,胸闷胸痛含服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丹等,这些常识不少老病号早已耳熟能详。历代医家总结的一些方剂,如小柴胡汤、桂枝汤、承气类方、生脉散、银翘散等,都是治疗急症的有效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很多现代中药,因其疗效明显,也被认可,如清开灵、血栓通、尿毒清、痰热清等都已成为不少中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得心应手的药物。

临床急诊中药“小”盘点

复方丹参滴丸、气雾剂、注射液――多用于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急救,如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

安宫牛黄丸――在此丸药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芳香开窍、醒神止痉、清热解毒等作用,是治疗中风、癫痫、高热、高血压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乙醇中毒等的急救药物。

双黄连粉针――具有抗病毒、抗菌谱广的特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参附注射液――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等作用,且在改善血压、改善末梢循环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效果。静脉注射药物因药液可直接注入血液,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麝香保心丸――急救时可直接缓解心肌缺血和迅速控制心绞痛症状。相比硝酸酯类药物,起效时间和缓解率近似,且不良反应少、禁忌症少,不出现耐药情况。

速效救心丹一增加冠脉血流量,迅速缓解心绞痛,用于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对绝大多数患者能在2~10分钟内起作用。

注射用血栓通――活血祛淤,通脉活络。用于淤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云南白药――在急诊中常用于治疗大咯血和消化道出血,疗效较确切。

教您一招

“人中”急救快下手

人中穴又称“水沟穴”,位于面部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刺激“人中”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休克、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等情况时,刺激该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正确的手法为:用大拇指指甲掐按于人中穴,给予节律性刺激,即用力0.5~1秒后松力,如此反复每分钟20~40次,至病人恢复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在刺激人中穴急救的同时,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全面稳妥的救治。

[小编留言]

规范之路,任重道远

篇9

祖国医学对肝病记载较多,可散见于“胁痛”、“黄疸”、“疫毒”等论述中。马老强调中医临床,审证必先求病因,纵观肝炎全程,风寒、湿热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尤以湿热为多见。马老通过多年来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认为其辨证分型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疾病的病因,分为风寒型和湿热型;二是按疾病的转归分为脾虚型、阴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兹将马老对各型的辨证和相应治法、选方介绍如下:

1 辨证选方

1.1 风寒型 六气袭人为病,风寒为首,古有“风为百病之长”,“百病表为先”之说。临床上肝炎亦有风寒型,此型必有寒热及头身疼痛之表证。风寒型又可分为风寒袭表、风寒半表半里及风寒人里三种情况。

1.1.1 风寒袭表 临床主要表现:恶寒无汗,头痛项强,筋骨酸楚,脉浮紧,舌苔白滑。治法:疏风散寒,发汗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如有风寒外袭,瘀热内伏于肝,不得发越而发黄者,治法:解表清热,兼利小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1.2 风寒半表半里 临床主要表现:往来寒热,口苦,胁痛,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此证即少阳证,也是临床肝炎常见证型。治法:和解少阳。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1.1.3 风寒人里 临床主要表现:畏寒不发热,四肢逆冷,呕吐,腹痛,泄泻清稀,小便清长,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此证即为里寒证,临床不多见,但亦时有之。治法:温里散寒。方药:四逆汤加减。

1.2  湿热型 此型为肝炎最常见的证型,临床须注意辨识湿热孰轻孰重,在表在里,以确定施治的重点。湿热型中可分为湿邪在表,湿重于热,湿伤肠胃,热重于湿及湿热并重五种情况。

1.2.1 湿邪在表 临床主要表现:头重,身倦,项强,筋骨酸痛,口不渴,舌苔白滑,脉缓。治法:发汗解表,胜湿止痛。方药:羌活胜湿汤。或用升阳益胃汤,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1.2.2 湿重于热 临床主要表现:黄疸较轻,身倦,头重,胸闷纳呆,胁胀,口淡不渴,渴亦不多,小便短少,便溏或不爽,苔白腻或厚腻微黄,脉濡缓。治法:利湿清热,醒脾疏肝。方药:茵陈四苓汤合平胃散加减。

1.2.3 湿伤肠胃 临床主要表现:黄疸,食人即吐,胃呆厌食,胸闷或腹满或腹痛泄泻,全身倦怠,皮肤发黄,舌苔厚腻。治法: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方药:平胃散合藿香正气散加茵陈。

1.2.4 热重于湿 临床主要表现:多有发热,或发黄,黄色较鲜明,胁腹胀痛,口苦而干,思冷饮,烦躁不眠,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红苔黄或苔中黄厚乏津或燥,脉弦数。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退黄。方药:栀子柏皮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或用大柴胡汤加茵陈清热利湿;热甚者也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2.5 湿热并重 临床主要表现:既有身重肢倦,头重,胸闷呕恶,脘痞腹胀,厌食油腻,昏瞀,脚跗浮肿等湿象;又有身目发黄,发热,烦躁,口渴口苦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气臭,舌红苔白腻或厚浊或黄厚而腻,脉弦而有力等热象。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方药:甘露消毒丹;或用王氏连朴饮加减。

马老认为湿热并重型湿象与热象两者不必同时具见,只要互见一、二即可认定,因热人肝经,挟有湿邪,常易将热邪封蛰不出,必须佐以如枳实、郁金、橘红、竹茹、菖蒲、桔梗、厚朴等辛开宣气之品,化湿醒脾,气行湿行方能净除邪气;便秘者必下之,方可减其病势;如兼挟表邪,头痛,骨节酸楚,时有恶寒者,加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等解表药,见效比较快。注意治疗此型,不可纯用、久用苦寒,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1.3 脾虚型 马老认为脾虚之因有三:一则肝病最易殃及脾经,损害脾胃而成脾虚之证;二则肝炎多因湿热所致,非用苦寒之药不可,但如过用或误用,都可致脾阳亏虚;三则因湿邪困脾,为重浊之阴邪,久留不化,容易遏伤阳气,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力。

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消化功能差,服药时间长,因此在辨证立法、遣药组方时要时时注意顾护胃气,治疗应遵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治疗原则,健脾培土以荣木,杜绝肝木乘克脾土。马师将脾虚型又分为脾气虚、脾虚气滞及脾阳虚三种情况。

1.3.1 脾气虚 临床主要表现:以倦怠乏力为主证,或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食少纳呆, 或食后饱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缓。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六君子汤加黄芪、茵陈、藿香;或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1.3.2 脾虚气滞 临床主要表现: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舌质淡苔白,脉细缓。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消滞。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1.3.3 脾阳虚 临床主要表现:脘腹胀满或疼痛,喜温喜按为主证,或见口粘口淡,食少纳呆,嗳气,呕吐,水泻腹胀,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腻有齿痕等。治法:温中祛寒,健脾补气。方药:理中汤;或以实脾饮治之。胁下不舒加柴胡、白芍、当归、砂仁;余热未清,小便黄加黄柏、砂仁。

1.4 阴虚型 肝炎淹缠不愈,热甚则伤阴,如治疗过程中过用香燥之剂或苦寒药应用较久,都可化燥伤阴,使肝阴内耗,演变成阴虚之证。

临床主要表现:两胁隐隐疼痛,悠悠不休,咽干口燥,头晕目涩,唇焦唇红,皮肤枯燥,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如羊屎,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法:滋阴柔肝,养血生津。方药:甘露饮;或用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1.5 气滞血瘀型 肝藏血,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舒畅,血液的运行畅通无阻。反之,肝经气郁,湿伤气,热伤血,湿热胶结,脉络必瘀,致气滞血瘀。

马老强调此型是久病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辨证需认清病之所在,在气在血,是实是虚。望诊如见舌黯,边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面色晦黯,目睛见瘀点,腹部现紫筋及朱砂痔即可断其有瘀证。问诊如胁腹部刺痛不移即为血瘀;肋下不舒,腹胀痛无定处,上下左右移窜者为气滞。切诊如按胁腹部有硬块,重按不痛是肝已僵坏;按之呼痛者,是内部炎肿,为热证;按之不硬,无弹力,软如绵絮者为虚证。

气滞者,治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茵陈或四逆散加郁金、香附、茵陈。亦可佐加理气药如:白豆蔻、砂仁、佛手、青皮、乌药、川楝子等。

血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加

减。亦可佐加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棱、莪术、茜草、马鞭草、刘寄奴等。

2 病案举例

例1:风寒半表半里之肝炎案

张某某,男,21岁,家住台中县丰原市中兴路。1996年7月14日初诊。自诉患乙型肝炎年余,曾就诊中医多处,但服药终不见疗效,肝功能不正常。欲请马老为其诊治,经多方探询,终于找到马老之居所。症见:口干身倦,胃纳不香,喉壁见红点,午后面微红。问其有无其他不适之处,患者沉默寡言,欲答不答,其父陪来在侧,言其没有显著之病症。马老以为病逾一年应已伤及阴液,治应滋阴柔肝,养血生津。处方:丹参15g 首乌9g 玉竹9g 天花粉9g麦冬12g 扁豆9g 桑皮9g 赤芍9g 柴胡9g丹皮9g 石斛9g 黄芩9g甘草3g。

二诊:上药进6剂,口干减轻,食欲增进,唯肝功能未见改善,继用前法。

三诊:突见患者穿衣较多,有畏寒现象,表情似有难忍之处,始言觉筋骨酸痛已久,自认为与肝炎无关,甚不在意,昨日感冒,筋骨酸痛更厉害了,且有口苦胁痛之象。至此,马老觉此为风寒由表人里之少阳证,因而肝炎迁延甚久不愈,改用荆防败毒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处方:绵茵陈30g,羌活9g,独活9g,荆芥9g,防风9g,柴胡9g,前胡6g,黄芩9g,川芎6g,茯苓9g,薄荷9g,枳壳6g,半夏9g,桔梗9g,甘草3g。10剂,水煎服。服后大效,去医院抽血检验,大有进步,后用此方加减服一个月再去检验,已完全正常,后以他症来诊,肝炎未见反复。

按:马老常常强调:今之医者,凡是讨论流行性肝炎的病因,辄谓湿热为患,往往忽略了肝炎亦有风寒为患,且风寒之邪,极易蕴为肝炎之恶候。此病案即可证明风寒之邪为肝炎病因之一,表邪不解,肝炎不愈;表邪一解,肝炎愈后不再发。马老治疗肝炎有表邪之证,常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屡屡见效。

例2:脾阳虚之肝炎案

谢某,男,51岁。1989年7月14日初诊。患者罹患乙型肝炎年余,先住医院治疗,不见疗效,回家自服生草药,初尚有效,久亦无效,且演变成腹泻之症,继改请某中医诊治,服龙胆泻肝汤,腹泻更甚,终成鼓胀。就诊时患者诉腹泻如水,一日十余次,食欲不振,食后觉腹部满胀,望其腹部胀大如鼓,按之柔软如棉,舌苔白腻,脉沉弦。马老以为此是误治所致之脾阳虚证,必须温中补脾。处方:西党参9g,土炒白术9g,炮姜6g,厚朴9g,茯苓12g,草豆蔻9g,老木香6s,炮附子9g,大腹皮9g,茵陈12g,炙甘草3g。

7月23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2剂,腹泻即止,服7剂,腹胀即消,原方加黄芪30g,扁豆6g。

三诊:上药进14剂,食欲正常,大便恢复每日一次,肝功能检查已接近正常,最后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补骨脂、茵陈,服30剂而痊愈。

篇10

气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气火可由外感引起,亦可因内伤而致。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肺火、胃火等。有的运动员在接受大运动量训练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往往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失眠、心烦等症状,甚至有的口舌生疮、尿短赤,中医辨证即认为是“心肝火旺气”。再如考试前夕,学生由于复习紧张,往往也会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急躁等症状,这也是“心火亢盛”的表现,是“气有余便是火”的实例。

火邪致病多表现于人的上部,因此称为“上火气如心火上炎,则口舌糜烂,胃火上炎而致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火邪最易消耗津液,故火热病症除可见热象外,尚可见口干而渴,喜冷饮、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津液亏少的症状。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养,热极生风气,常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同时,火热之邪,可使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从而引起出血和发斑,如某些吐血;若伴有心烦、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状者,目口为火热炽盛、迫血妄行所致。

中医认为,在病理上,“火”可分虚实。实火多为外感温热病或风、寒、湿、燥等所化,多见于急性热病。实火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多见于肝、胆、胃肠实热的症状。例如高热、口干渴、烦躁、胁痛、腹痛拒按、便秘、头痛、口苦、舌苔厚黄干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有力等。火邪聚结于局部腐蚀血肉,还会形成痈肿疮疡。

中医在治疗“实火”时,多采用清、下之法。譬如有的人在初秋感受外界的燥邪后出现发热、头痛、目赤、咽痛,鼻干或鼻衄、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上火”现象,中医称为“温燥化火”,这时用清宣凉润的桑杏汤或养阴清肺汤加以治疗,“上火”的症状就会很快消失。

治疗“虚火”不能用扑灭实火的方法,而应采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之火,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气譬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舌燥喉痛、齿牙动摇、腰膝疼痛、遗精淋浊等症,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凡外感热病后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津液暗耗,或伤精、精血亏损等皆导致阴虚生热,则用青蒿鳖甲汤之类。对于命门火衰、虚阳上浮所致的上热下寒证表现为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腰酸腿软、两足发凉、舌质红、脉虚,可用肉桂、附子、熟地、五味子等药。肉桂、附子引浮火下行归于肾中;熟地、五味子补肾阴而收敛,使肾火不再上行,上热下寒诸证即可消除。中医称此方法是“导龙入海,引火归原”。

练舌保健三法

文/丁凡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舌头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舌体的各个部位都和腑脏各部位相对应。中医的舌诊就是通过观察舌体各部分的变化,以此诊断相应内脏的病变情况。因此,如能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练舌保健法可分3个步骤:

舌舔上腭(赤龙探海)

舌尖轻舔上腭,凝神静气,调和气息,3分钟后,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出许多唾液,当唾液充满全口后分3次咽下。

方法一: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再用舌尖在上硬腭处正、反转圈各36次。

方法二:用舌尖舔上腭,左右摆动36次。待口水增多时,分3次咽下。

舌舔齿龈(赤龙搅海)

方法一:用舌尖舔内侧齿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紧贴上下牙龈转圈,正反各36圈。再用舌尖舔上唇颊侧和下唇颊侧36圈,顺序同上。

方法二:用舌尖舔内侧齿龈,左右摆动36次,再用舌尖舔上唇和下唇颊侧36次。待口水增多时,分3次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