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6 08:23: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篇1

面对今年较为严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最近,劳动保障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启动了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在6月至9月,集中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资源,对高职院校中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为培训合格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组织专门的求职招聘活动,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

工程的实施重点是高职院校布局比较集中且就业任务重的大中城市,当前尚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服务对象重点是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本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应届高职院校毕业生。

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组织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高职院校一起,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培训项目,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对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组织实施远程创业培训、电子商务师、心理咨询师、制图员职业资格培训和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员)、电路仿真软件应用设计师等远程培训项目。各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优先安排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高职院校学生参加鉴定。8月24日,劳动保障部将专门为全国高职院校组织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员、营销师、秘书、公关员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9-10月份,高职院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专门收集一批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求职招聘活动,为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提供免费参加招聘洽谈活动的机会。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定期向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对于半年内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持高职院校出具的证明,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失业人员统筹管理,享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目前,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已经行动起来,正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浙江、辽宁、上海、湖北、湖南已经先行开始试点。预计6月底,培训工作将会全面铺开。

篇2

一、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内涵

如今,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内涵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高职院校由于其教育类型的差异,在“立德树人”的内涵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厘清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内涵,对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成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至关重要。那么,高职院校应立何德呢?用书记的话概括,“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明大德”就是要求学生能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德,要求学生能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面对诱惑不妥协;“守公德”就是要求学生守社会发展的德,要求学生尤其是干部队伍带头践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严私德”就是要求学生严自己成长的德,要求他们能够恪守己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切实履行好相应的权利与义务。那么,何为“树人”呢?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即“育人”。新时代高职院校所树之人应是肩负使命之人,崇尚劳动之人,热衷创新之人。其中,树肩负使命之人,是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明晰其身上肩负的重任;树崇尚劳动之人,是指要重视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树热衷创新之人,是指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使其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思维思考未来。

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均在不同程度地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深入分析了解到,在实施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树人”、轻“立德”

立德树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虽经过千年的创新与发展,“立德”与“树人”的本质却始终保持不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主抓“树人”,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轻“立德”,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感染与熏陶,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空怀一身技能,却因道德品质不佳而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二)缺乏多方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工作,要想发挥整体育人功能,需综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协同运作,共同为落实立德树人付出努力。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时多以学校为主体,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搭建优秀传统文化长廊、树立先进事迹典型等,甚少考虑到要综合运用其他主体的教育功能和行为影响,与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立德”与“树人”,使得学校立德树人的阶段性成效并不显著。

(三)缺乏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通过文化熏陶这一隐性的教育途径,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着实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以不同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以期能够达到影响和感染学生的目的。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学校并没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甚至是反感。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些看似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影响的优秀传统文化实则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与其行为举止相去甚远。

(四)德育重理论、轻实践

德育并不单单是课程教育,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难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一直奉行着德育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念,甚至花大力气通过诸如针对大学生自身思想状况设置授课内容、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生开展交流研讨等创新性的授课形式,以期达到德育目标。可见,这些院校也仅仅是创新了理论授课的内容与模式,无一例外的把课程教育当作了德育的全部,但这种创新对学校德育工作本身而言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院校忽视了实践教育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影响以及对高职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指导。

三、提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成效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首先要健全学校的组织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做到从顶层加强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度,进而至上而下布置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次,要从多层面健全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确保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工作人员等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确保学校政策制度有利于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再者,要健全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主体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落实好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评价,如在期末考评时增加学生品德的考核占比,切记以分数高低一刀切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教师师德的评价,如将师德考评与教师职称评审、职位晋升、绩效考核等相挂钩。由此多方面保障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集多方力量与学校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需要集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通力协作、共同育人。其中,政府层面要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从宏观层面制定政策措施,明确育人目标及任务,时刻监督其任务的落实情况并予以考核评价。社会层面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要增强德育的宣传报道力度,强调德的重要性,做到从思想上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活动,力求在“做”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进而实现德育的社会功能。家庭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家庭对学生道德的影响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家风家规建设,让学生在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父母的表率影响、教育学生,达到提高学生责任感、道德品质及个人能力的目的。

(三)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教育,为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各高职院校可将挖掘凝练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本校的特色校园文化相结合,并以不同的校园文化形式展现出来,以此达到文化熏陶与教育学生的目的。具体而言,第一,可通过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的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逐步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从无形中影响并塑造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第二,可通过优秀校友宣传、社团活动开展、网络媒体报道等,开展形式多变、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以具体的活动载体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第三,可通过邀请“校园技能能手”、“劳动模范”、“教书育人楷模”等进行典型事迹的宣讲,通过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模范文化,实现用典型育人、用故事育人。由此,多角度、多层面地抓好、落实落细立德树人工作,以提高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篇3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篇4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抑其过而补其缺”的特点。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局部的、重复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必然会影响其劳动技能的提高。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则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提高大走捷径。因为体育运动中许多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耐久力、动作协调配合、注意力和观察视野等,正是许多职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紧扣职业活动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是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职业体能素质成为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析不同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什么不同的促进作用,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实用性身体训练,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有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教育知识;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

2、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人教学内容

树立了终生体育的思想,才能自觉自愿地进行锻炼。作为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师,一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方法;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如运动创伤的预防、锻炼效果的评价、运动中的自我监督等。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3、实用身体训练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的体现。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的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格,对生产活动的适应能力也要比一般人强,能够态度明确,意志坚定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研究发现,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直线相关关系。实用身体训练的含义就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军事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体的要求,学校的劳动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参加生产活动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具,掌握工艺,适应生产条件。这一切只有在他们具有对职业十分重要的身体训练水平,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能够灵活节省地完成必须的动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用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及相关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心理素质的陪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身心俱健的高素质劳动者。

2、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突出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也要考虑高职设立专业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结合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社会风俗、高职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使人体适应职业劳动所必需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需要,并使之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要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体育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制定必要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职业实用身体锻炼的习惯。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在与时俱进,所学专业不断变化。因此,体育教师不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不行的。首先,体育教师要和专业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劳动特点,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内容、课程配置形式、考核方式要抛开以往强调系统性、统一性、竞技性、规范性、纪律性的陈旧模式;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征求专业教师对体育课教学的意见,以使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对特殊专业的课程,可自编教材,以求更好地搞好教学。

篇5

0 引言

由于目前社会劳动力的过快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关系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变为就业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就业制度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不包分配、学生自主择业。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如何认识就业难的原因,开展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谈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当前存在着突出的就业压力。目前,社会上劳动人口增长过快,相对于经济和吸收就业手段说来严重过剩。据劳动部门预计,今后10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此外,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要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者又近9000万人,下岗职工失业突出,每年有数百万职工下岗。其次,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依照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精神,高校扩招会虽然延续至2010年已告一段落,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增大。其直接后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一度不足三成,不少人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再次,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理解和要求的偏差。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往往过于考虑所招聘的人才能否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在招聘考核人才时,既注重人才的知识素质、工作能力,又注重大学生的文凭程度,对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往往抢着要,而对没有什么名气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则兴趣不大。最后,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尚不配套,供需信息还不畅,不正之风干扰仍较为严重。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受着人事、劳动、户籍等制度的制约,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制约了毕业生主动选择就业地、就业单位的自由;供需信息服务还较为落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在“双向选择”中,还存在着“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未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1.2 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学校往往不能顾全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表现在一些专业符合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但需求量很少,而个别专业又非常抢手,供不应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与社会,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在专业设置上,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总是跟着市场走,缺乏超前思考和详细的论证,盲目上所谓热门专业,致使某些专业泛滥,形成供过于求。再次,目前学校尚未注重培养一专多能、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其一,受学校教育机制的制约,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很难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再选择或进行多专业的学习;其二,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步伐跟不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教育已向创业教育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再次,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上并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强,甚至由于强调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生源素质本来就较差,导致一些毕业生存在心理素质差、思想道德素质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吃苦精神不够等问题,丧失了高职院校学生应有的良好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困难。最后,不重视就业教育,不注重教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提供咨询和指导,使之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巧。

1.3 学生原因

首先,受不正确的就业观的影响。目前,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影响,学生在就业观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自我实现。在择业时,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注重现实利益,一味地追求体面的职业,置国家的需要与事业于不顾。这种脱离实际,期望值过高的就业观,势必使一部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影响其顺利就业。其次,受不正确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从众心理,不从自身的能力、特点出发,而是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其二,依赖心理,在择业时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甚至依赖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其三,挫折心理,由于对社会认知少而肤浅,在求职时一遇到挫折就感到脸上无光,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其四,犹豫心理,在面对两种或更多的就业机会时,陷入犹豫不决的心理冲突中,举棋不定。其五,怯懦心理,有的大学生在读书时不注重人际交往,存在公关、竞争意识和能力薄弱,在就业市场中畏畏缩缩,不敢也不会推销自己。其他还有焦虑、自负、自卑、保守等不良心理,不一一而论。再次,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尚未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最后,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求职过程需要学生从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才能把握就业机会。而大学生往往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就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首先,社会要确立合理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推进技术进步和兼顾扩大就业的战略,在保证技术进步条件下尽可能扩大吸纳劳动就业能力,这应是总体战略的基本立足点。此外,要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比较突出问题,需下大力量整顿。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二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三是建立可靠的失业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改革的协调配套。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在政策制定时注意积极吸引和接收高校毕业生。政府要为学校的分配、用人单位的选拔人才创造一切条件,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杜绝“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真正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此外,社会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使各方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保证需求者平等享用。

2.2 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针对目前存在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晴雨表”作用,又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将社会需求情况反馈给计划招生部门和学校,真正做到按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同时改进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实行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从根本上促进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就业指导队伍。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化和专业化。要让那些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熟悉职业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熟悉国家现行学生就业政策和规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再次,高职院校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基础上,要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要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职院校必须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对此,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学课程,在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以及教育评价制度中渗透创业教育。同时强化创业实践活动,尤其要注重与社会企业开展联合,创建创业园区和创业实践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四,组织相关活动,开展就业指导。由就业指导队伍举办各种讲座,介绍我国国情、就业现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心理指导,针对学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帮助毕他们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调整好择业心态。同时,重视个别咨询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定正确的择业意向;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上岗、就业方面知识的讲解,应聘、竞聘等技巧方法的传授;举行一些应聘、招工模拟实验,带领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体验等活动。

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和品德人格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强化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协调统一与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3 毕业生要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要考取外语、计算机、上岗证等证件;要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积极进行各类文章的写作与发表,参加科技制作和科研课题的研究;要担任社会工作,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力争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此外,毕业生要准备好求职资料,明确求职资料是毕业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最具说服力的证明,要准备好自荐信函、个人简历表、学校推荐表和各种证书复印件,以便在竟聘中更好地推销自我。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往往牵涉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以赴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刘远柱.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失及对策[J].理论月刊,2011(04).

篇6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探索高等职业学生礼仪素养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新问题。礼仪教育作为现代学生素养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高职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考评,也影响着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评价。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现状主流积极向上,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生在礼仪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高职学生礼仪知识缺乏

我国现阶段依然是应试教育,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上,而忽略了人文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文明礼仪的教育不够重视。礼仪认识与礼仪行为脱节。礼仪认识是礼仪行为的指导,但很多高职学生的礼仪行为却滞后于礼仪认识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招的最后一批,由于学习成绩比较低,大部分学生都带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对于礼仪的认识很缺乏,更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礼仪知识都不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从心理上放松了自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所谓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并不会去注意自身在礼仪素养上的不足和缺点。在高职院校能经常看到很多随地吐痰、打断他人讲话、在教学楼高声喧哗嬉戏打闹、乱丢垃圾、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另外,有的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不善于礼让他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奇装异服、言语粗俗等行为当作个性的表现,把传统的礼仪文化和美德当作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礼仪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学生不懂得尊师重道

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尊师重道,但是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这种意识。在比较宽松的校园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弱化了自身与教师的区别,碰到老师的时候不会去主动打招呼,课堂教学中没有自制能力,不遵守课堂秩序,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学生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对于教师的教育通常不会收敛,严重的也会发生对教师恶语相向甚至打老师的现象。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不高,缺乏起码的尊师重道意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很不利。另外,如果学生对教师长期不尊重,会导致教师失去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很难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会严重下降,对高职学生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三)家庭礼仪教育有失偏颇

家庭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有失偏颇。礼仪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道德修养教育、为人处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但在实际的家庭礼仪教育过程中,家长对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颇。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特殊的家庭结构,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空巢家庭等。在特殊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与核心家庭等正常家庭相比,在个性方面有很多消极特征,如比较内向、情绪不稳定、对人冷漠、不善交际等。以单亲家庭为例,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或简单粗暴,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或因内心愧疚,精心呵护,过分迁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难受到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礼仪教诲,缺乏必要的家庭礼仪教育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现礼仪缺失的现象。很多家长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礼仪教育的表层,如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谎、勤俭节约等,而对于礼仪的核心和精髓即敬人、尊重、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礼仪方面关注较少,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以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尊重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不良行为表现。

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现状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对礼仪的认识

传统礼仪文化对高职学生明礼修身、培养健康人格以及陶冶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应该持扬弃的态度,对其中符合社会发展、积极向上的部分加以学习,对其封建糟粕的部分应果断放弃。高职学生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学习传统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应努力探求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礼仪文化的契合点,汲取西方礼仪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自身的礼仪文化知识,提升礼仪文化修养。在高职院校中有部分学生往往目中无人、课堂上随意走动或者谈笑、超过一半的学生会说不文明的口头语,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有早退、迟到、上课玩手机等不注重课堂礼仪规范的行为。可见,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礼仪的规范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学习不能停留在主观的认识层面,注重把礼仪原则规范运用到生活交往实践中,去对照、检查和修正,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所以加强对具体的礼仪知识的规范化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礼仪作为调解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在实际运用中有着复杂的礼仪规范,如果对此不了解会很容易造成礼仪失范行为。

(二)创新礼仪教学体系

从传统礼仪文化中汲取优秀合理的内核,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传统礼仪中的敬人、礼尚往来以及适度等原则在现代人际交往中仍然是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积极学习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现代礼仪规范,把古代的礼和现代礼仪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书达礼,以礼服人,把礼仪文化讲授与礼仪行为训练相结合。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礼仪文化方面可以重点介绍传统礼仪文化的源流、变革与发展历程以及礼仪文化的重要内核、原则等知识。在礼仪行为训练方面,主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求职礼仪等,创设相关情景,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礼仪规范的认识,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另外,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启发式讨论相结合。将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启发式讨论相结合,这样既能系统的传授给学生礼仪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礼仪素养的内涵。

(三)家校结合优化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现代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种对礼仪教育的误读,认为家庭礼仪教育只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文明礼貌教育。例如,部分家长认为礼仪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自己没有关系,还有部分家长则把精力和关注的中心都倾向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进入大学和社会,家长的教育任务已然完成,就放松了对子女的继续教育,这就容易导致很多未成年人在进入学校和社会频频出现礼仪失范的行为。因此,家长应树立持续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充分认识到提升礼仪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礼仪教育内容和方法。例如,在孩子小时候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基本的礼貌、礼节。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给孩子灌输尊老爱幼、宽容待人、尊敬他人等礼仪观念。当孩子进入校园或走向社会之后,家长与子女的双向互动则显得更为重要。通常来讲,高职院校中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是智育单方面的一枝独秀,更是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把礼仪教育摆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使礼仪教育走出被轻视的尴尬境地,真正发挥在规范子女行为、提升修养以及构建和谐家庭方面的作用。

(四)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礼仪氛围

校园文化是通过含蓄、潜在、长久的方式直接作用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学生礼仪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首先,打造、维护和谐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移情作用对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提升高职学生的修养,净化高职学生的心境有着积极的意义。整洁的校园环境能促使高职学生自觉的充当大自然的礼仪使者,待自然以礼,在这个过程中既维持了自然环境的优雅整洁又提升了自身修养。其次,需要发挥礼仪仪式的熏陶作用。校园大型仪式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军训动员大会、校园礼仪大赛等独具校园特色的礼仪仪式的熏陶,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情感认同、激发高职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社团的积极影响作用。创办独具特色的礼仪社团,积极举办各种富有趣味性的礼仪活动,鼓励高职学生踊跃参与,能够有力地加深高职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习礼仪的兴趣和热情。

三、结束语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很多高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所受高等教育格格不入的低素质、低修养,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礼仪素养是高职学生文明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一个基本修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拥有与高素质人才相呼应的高文明、高修养,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知礼、懂礼、用礼”之人。

参考文献

[1]牟兰.浅论高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篇7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ilitary training is a legal duty of great responsibility, mission glory. Only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raining target and task,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raining outline and content,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ways and mean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current may exist in the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mode is single, unified military training achievements to consolidate such problems; only according to "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inking,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consolidating the results of military training of " train of thought, to use of the military training education function; only the summary of military experience, deepen the training effect, seize opportunity, mining military potential,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pipe connection, realize the education, to form a military benefit mechanism.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military; military training; vocational students; students

引 言

高职院校开展军训工作是国家《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开展国防教育,是让学生掌握军事技能,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

一、高职院校开展军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自信心理的培育

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高职院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觉得低人一等。他们需要有条件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有机会来获得自信。军训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为他们重新培育自身健康自信心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军训使高职学生置身于军事化训练的浓重氛围中,通过认真学习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亲身体验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军训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与无限忠诚;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高度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高职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的良好思想品德。

(三)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生活依赖性强,独立性较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军训采用了军事化管理,使他们学会了服从命令,学会了自我管理,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军训中经常开展的检查、评比、竞赛等活动,强化了高职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

(四)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坚韧不拔意志的磨练

军训采用的强化手段和实行的严明纪律,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显著效果。军训严格的管理,要求他们象军人一样,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令行禁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军训通过“摸、爬、滚、打”等项目,磨练了高职学生坚韧不拔意志,增强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决心,为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五)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要提高实践技能、形成创造思维、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而军训中的国防教育对于促进这些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着军事思想的创造性。军事课使学生学习军事理论,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兴趣,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军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训内容不统一

目前各高职院校军训内容不尽相同,有的训练项目只是中学军训内容的简单重复,缺乏纵深的拓展;国防教育内容只是普及型的军事常识;军训着重于实用性的素质训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军训方式较单一

军训以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场地训练缺乏互动性,学生体力上大量透支,精神上倍感疲惫,难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军训兴趣,军训效果不理想。讲授内容太少,方式仍旧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理论性过强,缺乏生动性。

(三)军训成果难巩固

军训短期效果明显,但军训后得不到巩固,其作用会逐渐淡化。少数高职院校为降低军训成本,节约军训开支,在军训的组织上重形式轻内容,在训练时间和内容上大打折扣,军训工作有走过场之嫌。

三、加强高职院校军训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 准确定位军训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学生的教育应当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军训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军营氛围的营造,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他们拥军尚武精神;通过紧张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可以磨练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

(二) 充实完善军训的大纲和内容

1、在军训的大纲制定上,既要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又要根据本校实际对其进行必要的完善与补充。军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实现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其深度和广度要适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军训内容要适应高职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注重与高中军训内容相衔接;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要体现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时代特征,应与培养预备役军人相结合。

2、在军训的实施内容上,要改变现有将队列训练作为军训的主要内容的片面做法。增加多种训练科目,加强军事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军事技能。要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如防灾、防空、消防、紧急疏散等,培养高职学生应对各种灾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可根据院校自身专业特色、学生特点调整军训内容,增设本专业在军事上的运用课程。比如:医学专业增设战地救护,计算机专业增设现代网络战争,通讯专业增设电子对抗和战时通讯保障,交通专业增设战时交通运输保障,等等。这样就可以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与补充预备役所需高素质专业人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高职院校军训模式。

转贴于 (三) 调整改进施训的方式和方法

1、理论讲授与体能训练相互渗透,加强军训的系统性。

军训普遍以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原因有:一是许多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亟待锻炼提高;二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训练培养;三是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相对比较容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这样军训的结果是,在部分学生中产生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因此,从提高军训实效性出发,应把理论讲授和体能训练结合起来,把练智能、练技能和练体能结合起来,把趣味性、生动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技能上要采取从易到难,强度上要采用从轻到重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要过分强调提高难度和加大强度。

2、常规训练与文体活动相互结合,增强军训的趣味性。

要调动高职学生参加军训的积极性,就是要改变单一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的状况,在军训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军事训练竞赛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如开展拔河、拳术、篮球、越野、国防知识、队列会操、军事游戏等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活跃军训气氛,又能密切教官和学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良好局面,调动参训学生的积极性。

3、严格训练和规范管理相互促进,提高军训的实效性。

严格训练离不开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有利于严格训练。应把行为规范作为硬性规定让学生去严格执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规范管理让学生逐步适应,使之由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规范管理也包括在严格训练的过程中的人性化操作,对参训学生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反应要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坚决杜绝训练事故的发生。

(四) 发挥军训的长期效应和作用

1、抓住各种活动契机,找到军训工作在德育工作中的切入点。

要把军事理论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不断巩固与加强军事教育的成果。例如,结合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讲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残酷血腥的战争历史,讲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结合国防建设,讲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军训工作,讲人才培养与育人环境的密切关系。要利用1.29 纪念日、纪念日等特殊时期开展纪念活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录像片,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将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并融入大学生活,增强高职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2、研究军训管理模式,找到与高职学生管理要求的结合点。

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引入军训元素,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实现军训管理与日常管理的无缝衔接。将内务整理与寝室卫生相结合,将身体锻炼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组织纪律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将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相结合,将军训要求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并定期开展竞赛展示比赛活动。

学校要统一要求辅导员全程参与军训管理,要熟悉军训的要求,掌握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打下较好的基础,从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实现训管衔接,从日常教育落实上实现教养一致。

结 语

总之,高职院校军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放到科教兴国的大视野中,放到民族强盛的大使命中,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出巩固军训成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挖掘和巩固高职院校军训成果,对国家、对社会、对每个学生都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小平. 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的几个问题[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72-75

[2] 秦伟;汪昌海. 浅谈大学生军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 科教文汇, 2006, 2:7-8

篇8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杨金土,2002)。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校企双元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指:高职的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合理,比例协调的教师队伍。“校内专业教师”特指既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五年以上本专业一线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的,或主持实践技术研究或应用的“双师型 ”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指导教师是指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并取得中级及中级以上的思想品德优良具有一定教学能力或培训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2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现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除了信息不对称、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等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能力不对称:高职学子实践能力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相关空缺岗位的要求。原因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忙于应付理论教育,忽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当比例的教师缺乏一线专业实践经验,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岗位要求。同时,许多企业能工巧匠虽被引入课堂,但由于缺乏教育经验以及相应的培训机制,导致企业教师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校企合作这一办学模式的双元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意义重大。

(2)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数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不足50%,远低于实际需求。这表明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今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3)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校企双元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促使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进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并辅以培训,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 “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构建

国外的高职教育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培养培训方面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高职校企“双元”师资队伍的建设。

3.1 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

(1)德国。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采取“双元制”,其师资主要包括: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实训教师(主要来自职业学校之外特别是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的教师分别承担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两项任务。德国对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系统进行业务资格、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方面的培训,并要求实训教师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

(2)新加坡(魏敏,2004)。新加坡的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一切教学都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技能”进行,定期安排学生到:教学工厂、教学企业、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院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要求及定期举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主讲有当前重点热点科技课题。同时非常注重教师“双师型”的培养,看重教师的企业经验,鼓励师资国际化,师资培训的渠道非常广阔,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比较完善。

(3)美国。美国的高职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以及一些四年制普通院校的独立学院来完成。美国高职师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机制:选择机制、淘汰机制、稳定骨干机制、引力机制、激励机制、合理评价机制等措施调动不同层面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了有效的促进教师成长机制。

(4)日本。“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是指具有教育专业、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师。他们由“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培养,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学岗位。

3.2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作了许多的探索与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国外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表现如下: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就学校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对教师校往往有明确的学历要求,聘任教师时只注重文凭和学历,对教师专业技能没有提出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标准。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是一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的人员,没有与业务部门联系的经验,缺乏实际的工作实践,有专业技能的兼职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由于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一些企业岗位能手和专家不愿意来校任教。

(2)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尽管《职业教育法》已早早出台,但愿意与学校联姻的产业组织还不多,且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没有对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制度。另外,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一般是短期合作且合作程度及广度都有待提高,稳定性差。学校也不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好比闭门造车。企业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不可能给教师更多的实习和下企业工作的机会。退而言之,即使企业提供相关的实践岗位,但由于教师直属于高职院校,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去锻炼,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因此,教师的业务技能很难实现快速提升。

(3)培训机制缺乏有效性。国外能根据用人需求,对教师采用相应的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充分体现差异性和实用性,教师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自愿参加培训,对培训课程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自主性。受培训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培训师提出要求,以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而我国校内专业教师更多的是由于考核、评定、晋升等外部政策的压力,不得不参加培训,缺乏主动意识,从而导致所训非所需,所训非所要,远远偏离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能力需要。同时,对企业能工巧匠缺乏必要的培训,“用而不育”,使得实践教师指导能力较差。

(4)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无论是企业精英走进讲台,还是教师进入企业,其教学质量都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而国外的评价体系包括专家测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和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体现了专业性强、组织性强、针对性强、客观公正、评价到位等特征。

3.3 工学结合下,校企双元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专业教师“双师型” 教师培训。首先,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对教师进行实际业务能力的培训。教师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可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又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实践水平。在经过若干年的投入,高职院校教师即可符合到理论水平与专业技术实践水平俱高的师资要求。其次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变以“理论学习为主”为“实践操作学习为主”、变“强迫式培训”为“引导式培训”、变“提高学历培训”为“教学需要培训”,变“到高等学院培训”为“到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形式培训。

篇9

一、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积淀,既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也不断催生一些新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落后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面临一定的窘境。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理念陈旧、发展路径不完善、生源质量欠佳、人才培养定位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重技能,轻理论

从学科建设层面而言,地方高职院校往往忽略学科因素,比较看重专业技能,自我质量保障意识淡薄,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特色的凝练重视不够。在此思想指导下,更多的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轻视专业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的教学。而高职学生正处在社会心理尚未成熟的过渡时期,进大学选专业大多都是听从家长和朋友的建议,对专业和对口的认识不足[2]。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好,往往因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支撑,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学生职业生涯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空间不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影响到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

(二)重知识,轻文化

地方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决定了他们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基础知识和一线操作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科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承、积淀与提升,影响到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体现在:现有学生的学习常常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具体内容,加之理论学时有限等诸多原因,更多的学生情愿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实习实践层面,课堂教学更多是为了满足学生实习实践需求和毕业考试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校质量文化意识缺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足,专业文化的传播等尚存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对专业文化的习得和养成更多停留在表象,缺少从人文素质提升、立德树人角度进行深度的挖掘、提炼,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更高发展格局的形成。

(三)重表象,轻内涵

个人胜任力冰山模型(如图1)表明:一个人外部展现的知识、技能因素(显性的冰山)之所以能够显现,靠的是其良好价值观、较强的内驱力和优异的个性特质及其动机等综合素质(即水面以下巨大的山体),也就是说人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内涵的充实与支撑。(资料来源:网络)图1个人胜任力冰山模型基于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以后都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实现充分就业,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学校层面更多关注的是能够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所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毕业生操作技能的提升。虽然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无可非议,但是容易造成学生只关注、研究表象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表象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发掘、研究与解决。如此以来,就容易使学生一味重视通过操作技能的提升寻求理想的岗位,轻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价值观的塑造、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内涵的充实、完善与提升。

(四)重当下,轻未来

就个人职业发展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其毕业生多数以就业为首要目的,该倾向易使学校教学工作以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与提升为重要抓手和导向,学生以展现岗位适应力作为个人职业品牌。在此价值观影响下,更多学生就业时偏爱选择当下的时尚岗位与较高的待遇,一些老师也偏好于围绕该思路和相关延展逻辑开展教学、实习与实践。导致部分学校和老师忽略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谋划未来更为广阔的人生发展。其结果是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二、人才培养内生动力养成机理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其发展的第一要务与内在追求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3]。虽然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愈来愈迫切,但是受制于社会发展和家庭、学校的教育现状,对学生而言,什么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如何能够通过三年左右高职院校的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充实知识和能力内涵,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学校而言,怎样促使学生提升学习内生动力,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合理目标与清晰路径,给下一步进入职场后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生动力的含义

一般认为内生动力是个人或组织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因内在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需求。简单而言,就是组织和个体内部因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启发动力。内生动力是行为机制的原动力。

(二)内生动力的产生和制约因素

内生动力的产生和制约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二是社会经济主体发展趋势的变化;三是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偏好或变化。诸如此类的情形或者新的改变都会对个体或组织内生动力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一定影响,导致发展路径的改变和目标的偏离。就中观层面而言:一是社会利益共同体的数量变化或者发展趋势的调整;二是区域经济主流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三是不同行业领先优势的显现、变化。这些因素对个体和组织的内生动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或组织的发展动力。从微观层面来看,每一个体或者组织最为看重,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利益驱动。其所处形势、环境以及自身偏好的变化都会促使其产生一些新的需求,进而增加其经济或者社会利益的获取。比如说良好的个人或组织的发展前景,不同单位、岗位的薪酬和福利的导向,家庭价值观,亲朋好友等方面的引导;行业、岗位发展趋势的变化等。这些都会影响个体或者组织的选择,产生“短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生动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人才培养内生动力的集聚与发展

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而言,如何有效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要求,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除了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办学特色以外,还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引导,充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内、外部激励的集聚,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心理疏导与组织的期待,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行业企业及不同岗位的感性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内化个人的“职业锚”,坚定职业发展的目标信念,增强个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明晰人才培养内生动力提升路径

个体的内生动力往往随着环境、宏观政策、个人修养的变化而改变。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稳固阶段,在此阶段主渠道的教育和触类旁通的引导与影响,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养成和集聚其正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凝聚办学特色,实现异质发展

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存在着硬件条件偏弱、软件有待增强、人才“引培留”难以为继等各种困境,导致此类学校总体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鉴于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针对自己的办学软硬件条件和优势专业实施人才分类培养,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在某一发展点上取得突破,实现不同学校的异质化发展,从而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

(二)汇聚多元资源,加强横向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我国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现状要求其必须汇聚全面、多元的办学资源。地方高职院校要充分加强校地、校企和校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交流与联系,构建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的协同创新和研发、实践平台,建设区域发展和新能源、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急需的专业群,实现地方高职教育从封闭式、学科导向到开放型、能力本位的转变[4],充分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之目的。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促进高职学生养成大国工匠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5]。

(三)完善培养体系,职、普教育共促,实现融通发展

“职教20条”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定位和实现路径也进一步明晰。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发扬一线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优势。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实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融通式发展。具体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专业,发挥团队优势,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有效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实施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劳动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完成立德树人重任。因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接受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充分满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不足,发展路径难以明晰。但是成就并非将就,专科亦非无能。地方高职院校可通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凝练办学特色,扩大办学影响力,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进而打造出自己的专有品牌,在某一个或者若干个方面形成学校的区域优势,闯出一条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道路,尽快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我国成为学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陈旭阳.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8-30.

[2]叶孜姿.校企双主体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2):36-38.

[3]史楠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2):44-50.

篇10

G715.1;R-4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要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职业岗位,它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1]。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还要会将其转化为作用于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2]。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可以借鉴参照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

一、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一)“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界定。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都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不少于 5年的专业实践的历;德国和日本对学历要求至少相关专业的硕士。只有美国要求较低―只需要 1年职业工作资历

(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方式。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机构;英国采用 “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即入职前培养、入职时辅导和入职后提高。德国、丹麦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补充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三) 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 ”教师的管理模式。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职业教育师资管理模式。日本、美国、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人数多于专职教师;美国、日本对职业教师采取短期聘用制,每年根据教学测评决定是否聘任。

(四)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国外“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在收入、地位、福利上都高于其他类型教师,带来的结果是职业教师是优先的工作选择。

由此可见,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特点为:多年的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学理论、任期管理制度加倾斜的激励机制做保障。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一)明确界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复杂,有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卫生系统技术人员。但是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卫生技术资格证书”是最基本要求。关键问题是卫生职业教师要求的特殊医学理论知识和医技能力结构决定了他们高素质和高标准,决定了其准入机制中必须突出熟练技能型的职业特性。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们长期持续专业经历的缺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实现目标[3]。

(二)提供持久培训体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我国目前主要提供在职教师的培训。补偿教育的优点是用时短,起效快,,沿用的是教师常规培训模式,也适合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情况。但是没有用人单位参与的培训就脱离了社会应用的需求。目前国内多采取单位顶岗、假期进修的方式,并且在职称晋升条件明确设定,促进执行。

(三)采用聘任制,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能够迅速反应社会变化、市场要求保障及时和有效的职业教育,以及迅速发挥社会效益[4]。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师资多数来自于普通高校,而要想从医疗单位引进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实情况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兼职教师还是少部分。

(四)建立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合适的奖励政策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稳定性。而教师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的奖励职业教育教师,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成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卫生职业教育为卫生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卫生职教“双师型”教师在任职条件、聘用制度、待遇福利、职称晋升方面均需进行相应的改善,才能留住职教人才,促进职教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成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2014:147.

[2]朱敏.关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3(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