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1: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生德育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对中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生活规律的影响,学生们不可能确保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之中,所以,校外因素就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强化学校这块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我们应当如何促进校外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促进学校与校外因素的有效结合,成为了教育部门乃至于社会各个部门及家庭应当积极思索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仅从学校作为的角度提出以下见解:
一、学校要承担起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沟通和指导责任
其一,坚持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群、家访等一切有效方式,加强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必须强调和强化,学校在加强校内德育的同时通过这些有效的沟通办法,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这样既能够保障学校准确掌握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又可能确保学生家长详实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安排和要求,以此在达成学校和家长有效的相互了解基础上,形成二者之间有效的相互配合,同时还可以为及时修正在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促使对学生们所开展的德育教育能够形成有效的衔接,达到“不脱节、不走样、不失控、不羁绊”的发展愿景。其二,积极开办家长培训班或家长学校。每一位家长都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不是教育行家等情况的影响,并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还可能由于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到学生们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学校应充分发回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办家长培训班或家长学校,通过培训的方式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和信息。在这方面教育部门应当为各个中小学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比如说,应当为学校提供有能力有水平的教育专家,帮助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培训。比如说,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帮助联系有关的教育专家,录制一批音像资料发放到各个中小学,作为开办家长培训的教材,还请专家通过网络向各中小学进行教育直播,以此提升对家长们的培训水平。
二、学校要拓宽和利用好社会教育基地
其一,加强主题教育基地建设,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就是借助一些特殊地方所内敛的德育教育因素,对中小学生施加直观性的积极影响,以激发中小学生内心的共鸣,激昂起孩子们的高尚情怀。比如说,开展“走入军营一日活动”,让中小学生在于军人近距离接触的同时,充分感受什么是铁的纪律、什么是集体观念、什么是奉献精神,并在他们的心中打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国防意识。比如说,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走入敬老院活动”,采取让中小学生在敬老院中为老人做一件好事的办法,来培树学生们帮助他人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们敬老爱老的意识,等等。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将传统美德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孩子们对抽象理论的感悟情感和践行能力,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就会润物细无声般的根植于孩子们的头脑中,融化在孩子们的血液里,逐渐成为孩子们的自觉性习惯。其二,开展“馆堂式教育引领”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应当充分调动政府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能动性,盘活文化馆(宫)、图书馆、艺术馆所具有的各种有益的教育功能,开展一些公益性的讲堂式活动,使中小学生在课外之余,能够享受到在学校的课堂中得不到的教育。比如说,应当紧紧依托本地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本地的学者开展自愿者活动,并借助学者们头脑中知识容量的辐射作用,为中小学生开办一些有益的讲堂,像开办国学知识讲堂,向中小学生传播国学的精神内涵,用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滋养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灵,像开展传统民族艺术培训,请我们民间的能工巧匠,为学生们讲授民间艺术,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们的认知感和民族自豪感。还应当积极鼓励慈善部门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学生们介绍现实社会中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尤其是应当请一些道德模范为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人事迹,使学生们能够得到鲜活的教育,从中感悟做好人的真谛。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 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2.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2.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镜头一:下课了,一位小学生在楼梯拐角处,忽然发现地上有五角钱,他看了看周围没有同学,就迅速地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镜头二:课间休息时,几个低年级学生一边吃零食一边玩,不一会儿干净的地面上出现了一片瓜子皮和包装袋。
镜头三:一个学生明明没写作业,却告诉教师她忘在家了,并一口咬定自己绝对写完了。
镜头四:放学后,几个高年级男生把一个低年级男生围住,强迫他下午带钱为他们买玩具,并威胁他不准告诉教师,否则要他好看。
……
除了我们亲眼看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还有许多耳闻和已被媒体报道过的,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德育状况堪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迫在眉睫。信息技术的高速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现在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义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不良社会风气让学生不能明辨是非。
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建议。
一、从爱出发,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爱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只有像父母那样去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能接近和信任教师,才会和教师说自己的心里话,化解他们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和对立情绪,从而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师指引的正确方向向前迈进。如果用粗暴的方法去管理班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心存敌意,师生关系僵化,教育产生负效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班级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以身作则,注重榜样作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教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在他们眼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就是真理,还常常模仿教师的举动,所以很多家长见面说孩子在家说什么也不听,而教师说的话就像“圣旨”一样。
教师好的品质、道德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教师不好的品德,不道德行为,也会为学生所效仿。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件事,过去,他在上课板书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板上。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到黑板前演题时,也都不约而同、动作熟练地把粉笔头折下来扔在地板上,他感到很奇怪,一问学生才知道,这是学生从他那儿学来的,而且全班学生都学会了。王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以后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纪守时,我就一直严于律己,早出晚归,从不懈怠;要求学生奉献爱心,我就带头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开展“弯弯腰”活动,我往往抢在学生前面捡起地上的垃圾……示范、感染、教育学生,人格的无声教育往往比言语教育更有效。
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去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它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讲授,又重视结合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学习《梅花魂》一课时,我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盲区”,形成家校合力
俗语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一个学生的成长,大多来自家庭及父母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成长轻成人的现象,导致学校的教育负担过重,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现象。因此,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数学生平常都带有10-2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一次,为了调查学生零花钱状况,我突然很着急地对学生说:老师今天有很紧要的事情要办,可忘记带钱了,想问同学们借借……不到10分钟,我的讲桌上就凑集了全班40多名学生交上来的600多元钱,一时我都惊呆了。事后引发了我的深思: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完全明白不乱花钱,也会讲出一番正确的道理来,可为什么在生活中又完全是另一种行为了呢?看来,批评、说教是苍白的,关键是学生还没有体验到钱是父母辛苦工作、劳动换来的,对货币的等量交换价值还没有切身体验。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我组织一次全班性的劳动,到附近的山上去拾土豆,要求每个学生在30分钟内每人独立拾20个豆,可以换取一元钱。当一双双带着泥土芳香的小手伸出来领取一元钱时,他们的脸上都有带着笑容。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生活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所需要承担的义务,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一过程中,要向学生初步讲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通过教师讲解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等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服务意识,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在施教校本课程《百善孝为先》这一课中除了要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子女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外,还要懂得听从父母的教导,要孝敬父母。首先,出示课件:邻居阿姨对张家和李家孩子的夸奖与批评的对话。展示了两个孩子在家里的不同表现:一个事事依赖父母,自私、任性、贪玩、懒惰,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另一个回家后自己安排学习,料理生活,帮父母做家务,还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两相对比,是非昭然。让学生根据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来说一说在家中应该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子女?然后,通过书中的图《妈妈给我买新衣》《爸爸给我检查作业》使学生认识到家长无时不在关心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一些在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关心我们的例子。接着,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如果在生活中碰到一些难办的事,你怎样做?结合自己亲身遇到的事例说一说。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父母为了抚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心思都放在子女身上,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作为子女只有孝敬父母,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矛盾,也要有礼貌的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不能和父母对着干,不能伤父母的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做出了这么多的牺牲。从而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自己应该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如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上班那么累,还要照顾我们,爸爸妈妈回家后我要给他们倒一杯水。还有的说: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学着关心父母……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让学生直接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促进个性的完发展
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家中家长往往迁就,参加劳动锻炼较少,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就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我积极组织各种体育运动。例如,跳箱、跳马、跨栏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艺术体操和各种健美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各种球类活动可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所长。作为教师要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中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性和各种体育运动内在育人作用,并善于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方式,寓育人于体育运动之中。但是,特别指出的是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变化,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是必要的。但是要强调育人于运动之中的同时,把握时机,配合恰当的“说教”使其相得益彰,才能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创造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
感恩教学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校协同、社会实践活动,处处都可以找到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影子,感恩教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仅仅靠书本知识和几节思想品德课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真正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一、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各学科,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内容回顾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感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把感恩教育作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文明人的重要热堇醋ィ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学校潜在教育资源,充实感恩教育的活动内涵,让感恩教育进教案、进课程、进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深化学生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的理解。其次,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中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中队会是德育形式之一。为了从感性上增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号召全校各中队,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难忘同学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践行感恩教育的主题中队会。中队会上,激发小学生讲己身边的感人事例,针对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所闻所感,感恩父母,感恩同学和老师,感恩社会和自然,把感恩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二、校园文化中的感恩教育
通过走廊文化,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动手动脑,制作各种贺卡,通过征文、诗歌等形式表达出学生们节日的喜悦。让无声的墙壁顿显生机,展示魅力,与同学们共同成长。走廊文化直观醒目、形式丰富多样、色彩浓厚,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由于感恩带来的快乐。每次活动结束时,学校都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正确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这点滴进步汇集成册,装订存档,学生记录自己成长中的每一滴进步取得的成绩。这点滴进步足以使学生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督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感恩日记是最好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周做2至3件好事,把具体的时间地点详细记录在感恩日记中,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每一周在感恩日记上留下父母的评价或老师的评价,久而久之,看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学生们会继续努力,乐此不疲。因此,坚持记感恩日记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鞭策自己的一种方法。在班级可以设立各种具有竞争意识的活动项目,参照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每月一大评。每周一小评,并将评选结果上报学校,学校统一颁奖并向家长发放喜报,同时回收喜报和家长评价,真正达到家校合作的教育目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争做文明人的积极性。大力加强校园红领巾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德育报编辑部的组织建设。利用午播时间,播送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注意捕捉校园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并及时报道、表扬。在班级中,要经常开展道德行为储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成道德行为储蓄评价小组,由道德评价小组来评价每一个人的日常表现,督促学生争做文明人。
三、家校协同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对物资的要求上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过度的、不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与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在学校活动中,可与家长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通过学校的亲子互动、家校快递、感恩演讲、感恩征文、感恩画廊、倡议书、发放喜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协同开展系列活动,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中,还要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亲身实践,增强自我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升华道德境界,从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四年级《小木偶的故事》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笑”的故事:从前,有个老木匠凿了一个小木偶,他有鼻子有眼睛,能走路会说话,真讨人喜欢。可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少的东西是“笑 ”,于是老木匠拿起它神奇的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填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然后,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它送出了家门。小木偶离开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家猜一猜。故事一讲完,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起了言。这样,学生们就对《小木偶的故事》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另外,我还善于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到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使他们有了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穿凿学生乐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学习语文的条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某科学习成绩与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与否有关,当他喜欢那位老师时,他对这门功课也会更有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想办法和学生做朋友,让他们感觉和我一起讨论问题、探究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了在每堂课上让学生对我这个“老朋友”都有“新感觉”,在课前,我一般都和同学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如:我大拇指向上,同学们就坐下,我大拇指向下同学们就起立的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同学出现了错误,而引起同学们阵阵笑声,使教室里充满了欢乐。这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创造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既有表现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的内容,又有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入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教师用具有的感染力语言描画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幻想,以及悲惨的遭遇,使学生在对小女孩表示深切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四、利用语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对于《花木兰》的学习,我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感到好玩,因而非常乐于参加。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也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因此,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知识的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多媒体具有直观性,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首先播放了鸟的天堂视频,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大榕树,听悦耳的鸟鸣,音、像融为一体,这样,在后边的教学过程就顺利多了。
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要敢于走出课堂、走出教室,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举办课外故事会等,不断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兴趣。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多做贡献!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总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与数学、英语并称为小学的三大科目。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语文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古诗词、寓言故事、散文、现代诗、小说片段等等,这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带有极强的审美性和文学性,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代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充分挖掘语文内容中的审美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审美能力是能力的一种,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针对客观对象或情景的认知、欣赏和评价。审美能力包含有先天的因素,但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逐渐提高,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发现美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进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些资料带有审美的意味,教师要充分利用并加以深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美的体验――对美的理解――对美的升华――对美的创造,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把握教学资料中的美学因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审美规律,层次化的开展审美教育。
1、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尤其在小学阶段,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审美能力作为小学生综合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能力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加强对美的鉴赏能力,进而对身边的事物和外界的环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会以一种审美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进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小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的升华。
2、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升语文教学的需要
语文同数学一样是小学阶段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只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进而对其他学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古诗词、文言文、现代诗歌、散文、叙事短文、小说片段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和弘扬。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和文章等学习内容的感悟能力,例如文章中运用的词语有的华丽、有的朴素,有的直接、有的婉转,语言修辞手法使用很普遍,例如大量使用排比句式,运用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进而凸显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形式美,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做能感受到的。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3、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审美能力既然是能力的一种,在小学阶段更要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加强美学教育可以为学生打下一定的美学基础。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更是提升小学生品质的关键,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对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给学生夯实基础的阶段,不容忽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美学鉴赏力都会显著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压抑的环境使人痛苦,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愉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优质的环境,创设合理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学生的艺术熏陶。语文教师要重视环境的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阶段营造合理的情境,要建设一个包含情感和艺术气息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审美的情境,进而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升华学生对美的认识。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文学作品的图片和音乐,例如在讲解《黄果树瀑布》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瀑布的图片,将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运用,讲课要生动、形象,语言要具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小学生本身性格特点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语文教师的讲课方式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首要因素。语文教师要从课文中挖掘出审美的元素,分析课文中蕴含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美学欣赏力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元素,文学作品靠语言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要针对语文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进行品位和欣赏,精致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对美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带领学生品位课文中的语言可以了解什么是美,学会鉴赏美,进而形成一种对美的独特感悟能力,即审美能力。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奶奶的向日葵花海》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描写“夏天的向日葵花海开的无比灿烂,漫天遍野的金黄色仿佛让人置身于金色的太阳上面,一朵朵向日葵向我张开了灿烂的笑脸……”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色彩语言十分丰富,拟人手法运用的十分纯熟,向日葵露出了笑脸,让我们体会到一种花朵颜色艳丽,描绘了一幅十分畅快迷人的景色。语文教师要利用对语言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向日葵花海中,感受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进而体会了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主要体现在学会运用语言表达美,最佳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进写作练习。语文教师要看到学生想要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愿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做任务《季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表达自己对于季节的理解,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点,不同的季节大自然的景观是不同的,很多生命现象也体现出不同的样子,学生要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四季之美。在写作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出去接近大自然,还可以在网络上查阅图片和有关资料,亲自体会季节的变化和身边景色的状态。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提高对美的感悟力和欣赏能力,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春天绿色的小草、夏季火红的花朵、秋天金黄的稻谷、冬天皑皑的白雪。
4、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提高美的意识
想象力是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想象力,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对于美感的认知都是通过想象开始的,小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性格活泼,好奇心强,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育内容的特点,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联系自己经历的实际展开想象,进而加强对事物的审美认识。小学生有着真善美的一面,他们对美的追求是最纯粹和简单的,教师要保留小学生的这份天真和美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对美的认识不断深化。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语言教育和写作教学,增强学生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感悟,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没、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7-0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也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改革的实践情况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 增加互动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互动教学是指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以加强学生的主关能动性。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学生自身的情感特征与能否成功的学好一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习动机较高,兴趣度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要比那些没有学习动机,兴趣度不大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的多。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兴趣度,是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学习礼貌用语’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给每组的每个同学都安排一个角色,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一组模拟商城购物的情境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桌子,上面摆好各种小商品,使同学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随后,让一组的两个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下面当观众。首先,顾客走到售货员的面前,售货员会说您好,请问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吗?顾客可以回答,我想买一个发卡,您能帮我推荐一个吗?经过短暂的挑选与对话后,当顾客选完发卡的时候,售货员说:很高兴为您服务,欢迎下次再来。顾客接着回答说,谢谢您的帮助,再见。待场景模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下面的观众进行互相讨论,看看他们的礼貌用语使用是否得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样一来,进行角色模拟的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了礼貌用语,而观看的同学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礼貌用语的印象。
二、采取新型教学方法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数字故事教学法,它将动画、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元素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口头故得可视化,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动画的内容,更容易被动画的效果所吸引,从而更容易从故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来下载一些自己需要的素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使用多种软件来对数字故事进行编辑,例如powerpoint、premiere、Flash等软件都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完成数字故事的制作。在制作数字动画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确定主题、编辑文本、收集素材、编辑整合这四项原则,以制作出生动的数字故事。
例如在制作‘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一课程的数字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结合‘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篇课文的内容,确定如‘地震来时不要慌’这样的故事主题。随后即可以编写故事的文本并收集素材,在编辑文本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时间设定为地震来临前到地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而人物和地点分别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屋子里面。随后教师可在网上收集像卫生间之类的一些能够有效躲避地震伤害的空间和容易造成伤害的举动之类的素材。随后配上音乐,音乐的选择应该适合场景的发生,例如地震来临之前,可以配上轻松舒缓的音乐,而地震来临的时候,应该立即更换为紧张激烈的音乐音效,最后利用powpoint等办公软件将这些素材和音乐音效整合起来,以达到生动的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吸引。
三、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程目标来看,品德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基本的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全部来源于生活,使学生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素材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与教材内容上发生共鸣,引发学生的体验。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会面临着离开自己生活学习六年的学校,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许多学生都会对小学的生活环境有着一种不舍之情,这时我们在讲授‘我的成长足迹’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在小学六年来的这一段时间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忘的事情,按照时间的顺序,将一件件事情列举出来,例如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时的感受、人生中第一次当值周生的经历、入少先队时的激动之情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学生在自己的小学学习阶段所经历过的,自己完全能体会其中的感情,从而使增加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又是一门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研究的课程,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在美国流行这样的一句话,我听了,然后我忘了、我看了,随后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才真正的懂了。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当中,而是应该使学生走出校园,更多的接触社会,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体验这个社会,来认识社会,并且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了解社会,感恩于社会,最终做到回报社会。
例如在在讲到‘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附近的社区,在走进社区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同学提出此次去社区活动的要求,看看社区内有什么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能变得更好的。在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回到了老师的身边,这时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询问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都为社区做了些什么事情,有些同学会说:我们扶行动不方便的老爷爷老奶奶上楼,有些同学则会说:我们把社区地上的垃圾捡了起来,扔到了垃圾箱,使地面变干净了,还有些同学会说:我们把运动器械擦干净了,不会弄脏锻炼的人的衣服了。从此可以看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而且还学会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学会了对老人的尊重,学会了对环境的保护,真正使学生的品德从实践中得到了提升。
五、结束语
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该将最贴近学生平时生活的内容带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采用故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使课程的内容能够更加形象和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与接受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导学互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36
[2] 郑芝玲.“品德与社会”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160-162
[3] 朱红.浅谈品德与社会教育[J].科技世界.2014(21)225
感恩,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是指对他人、社会或自然界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认可、感激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情怀或行动。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塞里格曼在美国宾州大学最早开设了全球最早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在课上,他要求每个学生做一项感恩练习:每天临睡前,写下3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坚持8周。久而久之,这项练习改变了学生对世界的固有认知,他们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价值及对自己的帮助。此外,塞里格曼还要求学生主动向亲朋好友、同事熟人表达感激,明确告诉他们帮助了你什么。这项练习使学生提高了感恩水平,让他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获得了良性的社会情感,大大增强了其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为人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积极品质。懂得感恩,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才是一个拥有幸福力的人。
一、学校教育现状急需感恩习惯的培养。
家庭环境是感恩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全校180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为:有的孩子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农村;有的生活在富裕家庭,有的生活在普通家庭;有的孩子父母学历水平高,有的几乎没有什么文化;还有12%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另外,还有近15%的学生为外地打工子女。我们认真分析了全校学生的家庭类型,通过分析,发现我校80%的学生的家庭呈“4+2+1”模式,即4个老人、孩子父母加一个孩子,全家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全校孩子均为“00后”,其中非独生子女,占20%,其余均为独生子女。
1.家庭不重视感恩习惯的培养。
这些“00后”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完全生活在蜜罐里,父母、祖辈的过渡呵护、宠爱造成孩子任性无理,唯我独尊,心中没有他人,没有责任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虽然有知识有文化,但因为受社会上功利性学习的影响,往往重智轻德,只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同时家长自身也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影响到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的和谐。
2.学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
虽然学校开展了多年的感恩教育,开展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序列性,没有把它纳入长期规划,造成了感恩教育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老师对感恩教育认识不足,没有让学生养成感恩习惯。
3.学生不能做到主动感恩,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多年来,学校坚持感恩教育,但因其不稳定性,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的不稳定,学生不能做到主动感恩,感恩没有成为学生内在心理需求,从而影响了健全人格的养成,例如没有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结合学校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和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感恩教育特色,把积极心理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感恩习惯作为我校的一项重点研究工作,把“养成感恩习惯,争做幸福少年”作为研究的目标。旨在通过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和感恩自然,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知恩、感恩、报恩,同时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感悟给予的快乐与幸福,从而获得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二、小学生感恩习惯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营造氛围,以环境熏陶策略培养感恩情怀。
感恩习惯不是天生的,它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创设一定的感恩教育氛围,搭建适合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平台,孩子们的心灵才会得到震撼。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只有在感恩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孩子才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因此,学校努力营造感恩氛围,积极创设感恩环境,以环境熏陶策略来点燃师生的感恩情怀。
1.精心设计校园文化。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2011年的暑假,我们将教学楼内的墙壁做了全新的改变,以感恩为主题,进行了设计。一楼大厅主题墙上“教育的真谛是习惯,幸福的源泉是感恩”这几个醒目的大字时刻提醒学生要懂得感恩。一楼的感恩他人、二楼的感恩社会、三楼的感恩大自然,则告诉学生感恩从“三爱”做起,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培养感恩的情怀,要从心中有爱开始。
例如“感恩他人”的设计。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感恩从尊师敬长开始。”上面展示了老师、家长陪伴孩子们成长的精彩照片,有三八节为父母洗脚的,家长走进课堂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大课堂的,开展感恩教育的等等。第二部分是“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主要展示的是历届毕业生的照片,他们有的在继续求学,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人生不同,但童年的学校相同,母校留下了他们童年最美的回忆。最后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展示了学校的前几任老校长,正因为当年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学校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当孩子踏进学校的大门,就应该让他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让他们心生感激之情。
2.利用少先队宣传阵地。
.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每周四的“红领巾广播”中,我们专门设立了“感恩之心”栏目。向大家讲一些感恩的名言、佳句,感恩的故事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利用板报、电子屏进行宣传。各班的宣传栏均设有“感恩角”。要求学生写感恩小故事,捕捉感恩瞬间,学生的感恩作品在班内进行展览。学校还还将各班评出的“感恩之星”的照片、事迹利用电子屏向全校展示,传递感恩正能量。
(二)师长先行,以言传身教策略创设感恩的心理氛围。
在培养学生养成感恩习惯的过程中,老师、家长都应当身先士卒,做感恩的行动者。
1.让感恩之花开在老师心里。
围绕“养成感恩习惯,争做幸福少年”这个目标,学校在教职工中倡导“让感恩和激情成就幸福的职业人生”,要求大家用积极心理、阳光心态来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养成感恩习惯,争做幸福教师。每月四篇的“阳光心语”百字文,让老师们从感恩学生中体会职业的幸福;每年感恩节前夕,学校还会组织教师撰写感恩征文,并编辑成册,传递感恩正能量。学校还专门为教师开设了幸福讲坛,两年多来,已有10余位教师及多个年级组走上幸福讲坛与大家分享职业的幸福。无论谁走上讲坛,大家都首先会讲一讲感恩带来的幸福。“幸福讲坛”已经成为感恩教育的一个特色活动。感恩之花开在每个教师的心里。感恩教育成为了老师们共同的教育愿景。
2.为家长做培训、辅导,促其成长。
针对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感恩意识”的欠缺以及方法的不当,学校为家长进行了各种培训,对他们进行辅导。首先,学校通过召开感恩家长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知恩、懂恩。另外,学校带领家长及孩子走进社会福利院、打工子弟学校、慰问交警等,点燃家长的感恩之情。学校还为家长印发感恩教育的学习材料,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家长们认同学校的感恩教育,而且引领他们以自身的感恩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孩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为孩子形成感恩习惯创造了最有利条件。
(三)挖掘课程资源,以课程策略来深化感恩习惯的养成。
学校的感恩教育坚持多年,很多体验活动已经成为常规教育活动,且效果显著。例如,新生入学的爱校教育,毕业生的感恩教育,节日、纪念日的节日文化教育等,每月一次的感恩评价班会等等。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感恩教育特色,进一步打造“感恩”的校园文化,我们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致力于将感恩习惯的培养课程化。
1.开发感恩体验课程,激发学生的感恩、报恩行为。
习惯是一种积极心理下自觉的行为。要使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必须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感恩心理,自觉地进行感恩行动。
节日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充分挖掘节日、纪念日中的感恩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并使之序列化,并逐步课程化。例如,对于感恩他人,我们依托的节日有春节、三八妇女节、中秋节、清明节、教师节、感恩节等。例如每年的感恩节,学校都要为学生下发一张“呈现感激,回馈他人”感恩行动测评表,(见附件一)表中为学生提供了体验项目,供学生选择:
了解父母的需求以及期待(记住父母的生日,知道他们喜欢吃的食物等。)
理解父母的辛苦(为妈妈洗一次脚、背一遍弟子规或三字经、做一次小家务等。)
尊重父母,与父母多沟通(和父母说些知心话,陪父母看一场电影,给父母写一封信等。)
除父母外,向曾经给你帮助或关爱的人表达感激之情(说一说,写一写,大胆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以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的学校(安静不喧哗,文明不打闹,环保不扔纸。)
针对“五个一”的体验活动,要求学生自评、家长评、老师评。这些体验活动,不仅是行动上的体验,更是情感上的体验,使学生形成内在心理需求。对于感恩社会,依托的节日有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雷锋纪念日及汶川地震等特殊日子。雷锋纪念日我们开展“争做小雷锋,传递正能量”的志愿服务行动,国庆节开展“少年知感恩,童心系祖国”活动;感恩自然,则依托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学校先后开展了“我为大自然献绿色”、“我爱地球妈妈”等活动。另外,我们把每学期都开展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也作为感恩的体验课程,每次活动前都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活动中探究交流,活动后完成调查报告或感受。例如:在参观”七彩蝶园“时,我们为学生了设计了“我是小小调查员”的调查表,(见附件二)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参观,了解蝴蝶的有关知识,特别是了解蝴蝶具有感恩的品质这个特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活动后,评选出优秀小调查员,并把他们的调查报告张贴出来,供大家欣赏。这些体验活动,从多个维度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在积极心理下自觉地形成报恩行为。感恩教育做到了知行合一,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2.开发感恩必修课程,深化感恩习惯的养成。
①除了利用养德体验课程培养孩子感恩习惯,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养德必修课程,使感恩习惯的培养序列化、制度化。
诵读经典课程,浸润感恩之情。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作为习惯培养的载体,而这两本读物中,都有很多适合感恩教育的内容。其中,“入则孝”是最基本的感恩思想,是做人之根本。于是,我们把这两本读物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一、二年级为《三字经》,四――六年级为《弟子规》。要求学生每天晨诵时间及每节课的课前2分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另外,学校还创编了《弟子规》操,每天上操时间集体诵读。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此项必须课程的达标要求,低年级为背经典,中年级为讲经典,高年级为演经典,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检查学生必修课的达标情况,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争星,最高为3星。对争星达标学生学校颁发星级国学卡。学校还利用每日礼仪常规要求,深化《弟子规》中的感恩点,将知行统一起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例如,每天进校门要求学生都必须和老师主动打招呼,每天上课要向老师行鞠躬礼,每天要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件小家务等等。利用这些点滴小事,让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感恩思想内化为感恩之情,激发感恩行为。
②感恩个性课程,引领报恩之行。
除了诵读经典课程,学校还开发了感恩系列课程。例如,把新生入学的爱校教育作为新生的必修课,为期一个月的入学课程包括参观校园文化,了解学校历史,学习一日常规,认识各科老师等等。再如,学校从每年的4月开始都要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始主题为“感恩”的毕业课程之旅,4月为“感恩家长论坛”,学校会把所有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与孩子一起举行感恩家长会,分为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母校这三个环节,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真情诉说,共话感恩,尤其是感恩父母环节,一个拥抱,一封信,一句叮咛,让在场的每个人无不落泪;5月为“留住童年的足迹”,学校会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回忆童年时光”的征文活动,让孩子们用笔记录童年的美好,回味成长中的幸福;6月、7月为“毕业庆典”。紧张的复习考试并没有阻碍学生感恩的脚步,他们一边复习一边策划隆重的毕业庆典,7月初,学校召开所有毕业生的毕业庆典。在庆典上,每位任课教师都要送孩子们一句嘱托的话语,校长亲自把毕业证送到每个学生手中,并和他们一一拥抱。最后,由老师把他们送出“成长门”,目送他们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作为六年级毕业班的必修课,这门毕业课程已经开展2年,收到良好效果。如今,这些感恩校本课程已经初步形成,并具有实效性和一定的影响力,引领学生由知到行,积极报恩、施恩,深化了学生感恩习惯的养成。
3.挖掘国家、地方课程,引领学生感悟感恩之美。
对于国家课程,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渗透感恩教育,教给感恩的方法,感悟感恩之美。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选取课本中的相关文章,让学生分析、讨论,感悟感恩的幸福;思品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去感恩;美术教师可以教孩子利用绘画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对于地方课程《爱我昌平》,学校把该课程作为爱家乡、爱社会的载体,让学生认识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是感恩社会的表现,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积极情感。
三、感恩习惯促学生幸福成长。
经过近三年来对积极心理理念下感恩习惯培养方法、途径的探索、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感恩习惯培养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利用环境熏陶策略、言传身教策略及课程策略,不仅创新、开拓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增强了我校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了感恩习惯,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积极心态、健康人格的幸福少年。
1.学生的变化。
以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为例,去年和今年两届学生均参加了毕业课程的实践活动,学生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母校的情感伴随他们结束了小学的生活。他们能做到主动感恩,积极报恩。同时,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乐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贴父母,尊敬老师,班级和谐,班风优良。去年六年级毕业班取得优异成绩,较过去有明显的质的飞越。从学生的感受、家长的反馈结果看,感恩习惯的培养确实开启了学生美好的人生之旅。
2.家长的变化。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感恩习惯培养,不仅让学生收获幸福,也让家长的感恩意识不断加强,同时融洽了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重智重德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家长不仅认同学校的感恩教育,而且能主动和学校一起参与感恩回馈活动。例如:五(4)班杨任铎家长主动邀请为学校服务的交通协管员去北戴河旅游;三(2)班顾芳宁的家长主动为班上同学购买六一礼物,一(6)班谢曼妮的家长主动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学校购买了“彩虹门”,等等。由此可见,广大家长从感恩教育中,深刻理解了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更加重视对子女的养德教育,也更加配合学校的工作。
3.物化成果见证学校感恩历程。
自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学校教师已经把感恩教育作为共同的教育愿景,感恩和激情成为了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法宝,一大批阳光教师应运而生。学校还非常重视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先后集结了感恩校刊共10期,《感恩家长会》集锦8册(见附件三),毕业课程实录3次。另外,每次体验课程后,都会让学生记录下感受,形成各班的《感恩心语集》。这些物化成果,不仅是营造感恩氛围新的物化资源,又是对感恩习惯培养研究工作以及感恩教育逐步系统性、稳定性的最好见证。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感恩习惯的培养,让师生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促进了幸福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任俊: 《积极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2版 P(3――7)
(附件一) “呈现感激,回馈他人”感恩周活动评测表
二、语感的含义
语感是行为主体对语言产生的一种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一旦形成会对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属于心理行为能力范畴。语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成为判断语境、理解予以、创造性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只要把握好语感,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中语感培养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和源泉,生活的宽广决定了语文的广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感的培训应高从生活体验开始,学生要全面开启个人的生活体验。而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多引导和点拨,善于让学生将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逃避等心理,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兴趣后才会全神贯注于学习,学与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就是对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产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乐此不彼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因此营造轻松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文化、自由化、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为核心,激活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文教育环境,首先自身必须调整好自我心态,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个学生,仪表整洁大方,面带微笑,尽量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和言语经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涵盖了默读和出声朗读,与诵读的作用并举。学生在阅览过程中,手、眼、脑等感官协调互动,这是训练学生直觉感官能力的基本方式。快速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视觉上呈现的不是独立零碎的语言文字符号,二是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组合起来的整体篇章,在阅读古城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直觉感官思维、期待预设思维来简化阅读过程,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逻辑分辨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子,能够将其语言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人获取知识,五分之三来自视觉,五分之一来自于听觉,而其余来自于触觉、嗅觉以及味觉。可见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朗读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式之一。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重难点。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能力,即语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比如词句停顿、轻重音等,这样有助于加强对语言、词义以及句意的理解。
4.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言作品除了具有字面含义之外,往往还具有言外之意。而这些言外之意的勘破需要用到联想和想象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中,会出现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懂得真实内在含义的,只有透过语表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书面文字以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联想或想象出来,实现了固定化想跳跃性和自由性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学习探究中获得创造性的语言学习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