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1: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基本治疗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039-02
doi:10.14033/ki.cfmr.2016.27.019
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的多发病之一就是支气管哮喘,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正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全世界都应该对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防治给予高度重视[1]。支气管哮喘可以被分成三种,分别是: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及慢性持续期,其中在缓解期采取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能够预防和降低支气管哮喘临床发作概率。利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基本原则完成各环节调治工作,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对缓解期哮喘的有效治疗十分有利,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且降低支气管哮喘临床发作程度。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产生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达到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精神异常者和合并全身严重疾病患者。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8~70岁,平均(49.5±4.6)岁,病程为1~5年,平均(2.6±0.8)年;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7~69岁,平均(48.3±3.9)岁,病程为1~7年,平均(3.1±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解痉及抗炎等基础治疗手段[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手段。如果是肺虚型患者,就应该实施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治疗基本方为:白术10 g、黄芪15 g、防风9 g。采取水煎方式处理药物,患者每天服用1剂。如果是脾虚型患者,就应该实施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基本方为:法半夏10 g、陈皮10 g、党参12 g、茯苓12 g、白术12 g、甘草3 g。采取水煎方式处理药物,患者每天服用1剂。如果是肾虚型患者,应该实施金匮肾气丸治疗。治疗基本方为:牡丹皮10 g、泽泻10 g、附子10 g、山萸肉10 g、熟地黄12 g、茯苓12 g、桂枝6 g及山药15 g。采取水煎方式处理药物,患者每天服用1剂。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3]。基本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且积分减少不低于95%;显效: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积分减少不低于70%,同时在95%以下;有效: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所改善,积分减少不低于30%,同时在70%以下;无效: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没有改变,并且积分减少低于30%。其中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02,P
2.2 两组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对比
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为(3.25±1.55)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83±2.9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气道慢性炎症主要疾病之一就是支气管哮喘,其是由不同细胞(包括气道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等)与各种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疾病[4]。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哮喘疾病的产生,其中哮喘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过敏体质和所处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哮喘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依然不是非常清楚。对于传统西医治疗方式来说,其主要通过控制急性发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目前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方法均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可是依然无法显著降低哮喘疾病复发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40%的哮喘患者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和不重视哮喘缓解期的及时有效治疗有关。同时,因为哮喘气道炎症相关学说的构建导致糖皮质激素变成了临床防治哮喘疾病的第一线药物,可是如果用量过大或者是长时间使用这种药物,就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或者是出现药物抵抗症状,最终使得患者依从性降低。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减少激素实际使用量,有效减短患者的病程,降低哮喘发作概率,将西医治疗方式及中医治疗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站在中医角度上看,哮喘病理基础就是宿痰伏肺,会由于劳倦、外邪、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触发,使得肺气宣降功能降低[5]。长时间反复发作,同时寒痰伤、痰热耗灼机体肺肾之阴以及脾肾之阳将会耗伤正气,等到缓解期的时候会产生肺脾肾等虚弱症状。如果肺虚卫外不固,并且脾虚积湿生痰及肾虚摄纳失常,就会对肺气之升降造成影响,使得哮喘非常容易受外邪诱发,出现反复发作及缠绵难愈等各种慢性特征。所以,重视缓解期的有效治疗,能够减轻并且降低哮喘发作概率。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也倡导应该在缓解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哮喘疾病。
本组研究中,以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手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唐立伟,冯蕊,许国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14-1715.
[2]易兴亮.中西医结合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5,27(1):47-49.
[3]董丽萍,党小伟,张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9):1563-1565.
[4]房体静,冉宝兴,严宏彬,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20(9):48-50.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肾性贫血; 肾性营养不良; 专家咨询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往往涉及到多个系统的损伤。多系统合并症的存在是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肾性贫血及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复方α-酮酸分别是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这些药物价格昂贵,目前在我国尚难普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已有多年经验,临床上疗效肯定。但目前涉及到的中医治法治则混杂多样,所用药物亦不能统一,使得中医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的方法难以大范围推广实施,难以为西医医生所应用。通过对前期相关文献回顾,我们提取了各家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的中医治则及选方用药,采用了专家咨询法,对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的中医治则、用药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力求形成基本治则和基本方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将咨询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问卷来源及形式第一轮咨询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慢性肾衰慢性合并症的治疗方式、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中医治则治法。第二轮咨询问卷内容包括:肾性贫血的选方用药、肾性营养不良的选方用药。主要是以选择题、问答题等方式供专家选择或回答。第二轮咨询选方用药的备选答案均来自前期文献研究。
1.2 咨询专家的选择
1.2.1 专家要求从事本专科工作的年份在10年以上(含10年);正高级职称或肾病学术带头人或《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认可的名老中医;遴选专家覆盖全国五大区域(东南西北中)。
1.2.2 专家数量专家数量为20名。
1.3 咨询方式通过信函的方式,将专家咨询问卷寄出,并电话通知各位专家注意查收。回收问卷,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分别于2008-12和2009-02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专家问卷20份,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江苏、陕西、黑龙江、天津、四川、湖北、浙江、广东、广西、安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100%。
2.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2.2.1 治疗方式在慢性肾衰竭常见慢性并发症中,专家认为目前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主要为肾性营养不良、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75%专家认为可采用单纯中医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式。肾性贫血:30%专家认为可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式。
2.2.2 肾性营养不良的中医治则总结:经统计,45%的专家同意单纯顾护胃气的治疗法则。另有专家提出温肾泻浊(6位),补益气血(2位)。
2.2.3 肾性贫血的中医治则总结:综合20位专家的意见,肾性贫血的中医治则可为温肾健脾,补益气血,填精,活血化瘀,泻浊排毒。
2.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2.3.1 肾性营养不良选方用药通过前期文献研究,我们初步得出目前用于治疗肾性营养不良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木香、生地、熟地、山茱萸、土茯苓、羊藿、丹参、炙甘草、淮山药、肉苁蓉、白豆蔻、大黄、当归、龙眼肉、女贞子、阿胶、仙灵脾、巴戟天、杜仲、紫河车、枸杞子、穿山龙、泽兰、远志、桃仁、桂枝、附子、泽泻、春砂仁。根据专家选用频率的大小,我们选取了选用频率超过50%的中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山萸肉、淮山药、太子参、丹参、枸杞、仙灵脾等11味药,拟定为基本方。其中药功效主要涉及补益气血、健脾补肾。见图1。
2.3.2 肾性贫血选方用药通过前期文献研究,我们初步得出目前用于治疗肾性营养不良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党参、北芪、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红参、丹参、赤芍、红花、大黄、当归、补骨脂、鹿角胶、陈皮、六月雪、茯苓、白术、何首乌、白芍、龟板胶、熟地、紫河车、川芎、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灵磁石、黄精、太子参、羊藿、半夏、竹茹、土茯苓、阿胶、穿山甲、王不留行、地龙。根据专家选用频率的大小,我们选取了选用频率超过50%的中药:北芪、当归、党参、熟地、何首乌、菟丝子、白术、枸杞、阿胶、仙灵脾、白芍、紫河车12味中药,拟定为基本方。其中药功效主要涉及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填精。见图2。图1 肾性营养不良用药频数图图2 肾性贫血用药频数图
3 总结及讨论
3.1 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是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为更可靠地收集专家意见的一种直观预测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由预测、评价领导小组对每一轮意见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一位专家,供专家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如此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结论或方案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为特色的中医药“经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讨和研究获得专家经验的方法学是中医药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因此应用专家咨询法提取专家经验具有客观性。目前,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研究报道较多,其治则及选方用药均为各家经验,较难形成统一共识而予以推广。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的目的在于利用专家的意见,使中医治疗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的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在国内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以更广泛地推行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和肾性营养不良的特色,使西医医生能易于掌握应用。
3.2 肾性贫血目前现代医学认为肾性贫血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肾脏产生的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因而补充EPO是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措施。但是EPO价格相对较高,使用过程中存在使患者血压升高、增加癫痫发作风险、促进透析通路血栓形成、高钾血症发生率升高等副作用,甚至仍有部分患者即使使用EPO,肾性贫血仍未纠正。祖国医学认为肾性贫血,可归入“虚劳、关格、血虚”等范畴,中医药在协助纠正肾性贫血,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对EPO的反应性方面疗效甚优,当代中医临床专家对肾性贫血有其独特的认识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治则治法、选方用药的多样性,难以形成统一共识,以供临床推广实施,因此,我们采用了专家咨询的方式,力求达到初步统一,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肾性贫血的特色及优势。通过第一轮的专家咨询,我们初步得出肾性贫血的中医治则:温肾健脾,补益气血,填精,活血化瘀,泻浊排毒。在第二轮的专家咨询中,我们从相关文献报道中抽取出各家治疗肾性贫血经验方的药物供专家选择,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将所用药物按频数大小重新排列。最后我们选择了选用频率超过50%的药物,作为中医治疗肾性贫血的基本方组成,以供参考加减应用。其中药功效主要涉及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填精,基本与第一轮专家咨询的结果相符合。因此,通过专家咨询,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肾性贫血病位主要在肾、脾,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瘀毒互结,治则主要采用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泻浊排毒。基本方组成:北芪、当归、党参、熟地、何首乌、菟丝子、白术、枸杞、阿胶、仙灵脾、白芍、紫河车。
3.3 肾性营养不良肾性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强烈预测因子[1]。目前,西医对肾性营养不良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复方α酮酸补充必须氨基酸。但由于该药物价格昂贵,难以普遍应用。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病人脾胃薄弱,肾精匮乏,吸收之水谷精微不能满足正常人体机能需要,则易发为营养不良。从目前有关中医治疗的肾性营养不良文献报道来看,医家多采用维护胃气、补益脾肾、泻浊排毒的治法并取得一定疗效,但选方用药均以采用经验方为主,较难推广运用。通过第一轮的专家咨询,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肾性营养不良的中医基本治法为维护胃气,健脾温肾泻浊,补益气血。在第二轮专家咨询中,我们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确定中医治疗肾性营养不良的基本方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山萸肉、淮山药、太子参、丹参、枸杞、仙灵脾,其中药功效亦与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相符。
4 展望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发作;中医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反复发作对于女性的生理、生殖健康是一个重大的威胁[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由于患者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下降,卵母细胞质量降低,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闭经、早衰、不孕等疾病。患者从该病的产生到卵巢功能衰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治未病”的思想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思想[2]。本文主要将本院14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通过采用中医、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14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其年龄跨度在25~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6岁。其中,没有孕产史,但是有过性生活的患者有70例,其余74例患者有过孕产史。患者到我院进行治疗检查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其中主要以小腹疼痛和腰痛为主,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有39例患者在月经来潮时出现明显的痛经现象,有56例患者还存在月经失调的情况。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因而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14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72例,西医治疗组72例。两组均需经过历时14天左右的治疗疗程之后,再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治疗,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对。
中医治疗组:主要选用汤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该药方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12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12g、红花15g、桃仁10g、赤芍12g、延胡索15g,使用的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患者的活血化瘀。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加服:川楝子15g、香附12g、红藤15g、肉桂12g、败酱草15g、加莪术12g,这些药物主要是用于患者的活血止痛,温经通脉。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还可以酌情加减药方剂量。患者要保证每天服用两剂,一个月为一疗程。中医对患者的治疗还包括调节患者精神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以健康、强壮的体魄进行生活;保障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滋阴养血的食物等。中医的治疗思想主要是在患者病情还未出现时就应积极的进行各种身体的调养,加强对于此类疾病的防治,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西医治疗组: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使用外科的刮治手术进行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基本情况治疗后,研究组输卵管通畅率90.0%;1年妊娠率76.0%,其中,宫内妊娠率74.0%;并发症发生率2.0%(1例异位妊娠患者)。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74.0%;1年妊娠率52.0%,其中,宫内妊娠率48.0%;并发症发生率6.0%(3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比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基本情况相对更佳(P<0.05)。见表1。2.2两组综合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2.0%,显效率78.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治愈率54.0%;研究组综合疗效更为显著(P<0.05)。见表2。
1痤疮常见证型的确定
方案设计首先要确定痤疮常见的基本证型。目前,痤疮的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较常见的有3~8个分型,细总文献甚者有数十个分型不同。如此,怎样设计一个较为合理规范的诊疗方案,首先就需确定痤疮的基本证型。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杨柳教授依据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文献报道研究提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痰瘀凝结四个基本证型[2],其中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又是痤疮的主要证型。杨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这四个基本证型与近20年文献调研的结果比较,确认这四种证型能够较好地涵盖痤疮的基本证型,涵盖率达99%。其中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证型,在四个基本证型中占56%。杨教授认为优化治疗方案如果能够涵盖80%以上的病例证型,就可以被大家接受。
2痤疮中心治疗方案的确立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及分析,湿热蕴结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所以杨教授提出一个治疗痤疮以清热祛湿法为主要原则,依此治则制定一个基本方,再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加减的思路。基本方抓主要病因病机,药物加减体现辨证论治精神。同时,治疗应该考虑病情的不同状况,内外治结合。作为研究方案,必须设立中西医药物治疗对照。杨教授指出:根据临床实际经验,本中心治疗方案适用纳入研究对象以轻、中度患者为宜,有囊肿、瘢痕等表现的重度痤疮患者推荐火针治疗。
3痤疮分级标准
痤疮病情轻重程度分级主要根据皮损形态、数目多少等分级,我们按pillsbury国际痤疮分类法将痤疮分为Ⅰ~Ⅳ级:Ⅰ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或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Ⅱ级(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Ⅲ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0~100个,结节100个,结节/囊肿>3个。
4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案
治疗(中医)组:疗程1个月,结束观察后随访1个月。遵照Pill Sburv分级法, I级痤疮使用复方颠倒散面膜,清水调糊状涂于皮损处;II级、III级患者则在外敷复方颠倒散面膜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治疗,以所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所有中医组均以“清肺愈痤方”为基本方,再根据患者所属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加减用药。规定治疗期间不能使用其他内服或外用药物。
对照(西医)组:疗程1个月,结束观察后随访1个月。遵照Pill Sburv分级法,I级只用达芙文凝胶外涂,每晚1次;Ⅱ~Ⅲ级加用多西环素肠溶片0.1g/次,早晚各一次。
5病例随机分配方法
研究病例的随机分组主要委托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承担,所有纳入病例均由专门的随机分组员通过电脑向数据处理中心申请随机号,按随机号分配为治疗组或对照组,两组按1:1随机分配。治疗组以中医方案治疗,对照组以西医方案治疗。两种方案均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案,安全性高,疗效较肯定。最终,通过对比两组的有效率进行研究。
6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疗效观察是本次研究的核心环节,评价的准确度决定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疗效评价表(皮损观察)和患者照片。疗效评价表按数量、形态、颜色、质地、肿痛及分布范围评分,皮损的消退情况则对比治疗前后照片。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临床疗效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疗效指数)分为治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皮疹明显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疗效指数30%~59%;无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疗效指数
7优化方案实施过程涉及的几个问题
7.1 研究药物剂型的确定:考虑到药品制作厂家、药材产地、质量级别、中药炮制及煎煮方法等的不同对药效的发挥可能会产生差异,我们研究用药的规定是所有临床研究中心用药统一配给,西药限定选用具有政府审定资质厂家的产品。内服中药剂型采用免煎剂,由合作药厂统一包装生产,外用中药也由中药厂家统一制作。这样,能够保证药物的质量及同质可比性,也相对建立了一个规范的、便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操作的方案。
7.2 知情同意书的设计和签订:临床研究需要志愿者。为使志愿者个人权益给予充分保障,增加志愿者的依从性,保障课题顺利进行,研究者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并保证在赫尔辛基宣言指导下进行研究。我们在项目研究开展前就按要求制定了知情同意书,向医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审议批准文号。知情同意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有:该项临床治疗研究的目的、程序和期限,受试志愿者预期可能的受益和风险,告知受试志愿者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及应该配合接受的检查等。按照规定参加本研究的志愿者,必须先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确定参与研究后则应该签订该同意书。
7.3 照相:患者照片是我们疗效评价中最直接的依据之一,所以照片的清晰度和多方位性非常重要。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我们使用数码单反相机,三角架固定,室内白墙为背景,外置闪光灯作为恒定光源。规定每位受摄者每次视访照相时先拍研究病例观察表封面以明确资料身份,然后正面整体拍摄,再局部拍摄患处,先正面、后右侧面,再左侧面,然后再对典型皮损部位进行特写。
7.4 病情与疗效判断:在病情与疗效评判时,本次研究采取责任分工负责制。我们采取第三者评价的方式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症状进行标准化评估,由中医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接诊志愿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给出中西医治疗方案,填写首诊资料,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根据性别与痤疮分级对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形成给药方案表,由专门的发药组人员按给药表给药。这样就确保接诊与观察人员不了解患者的治疗分组。责任分工负责制可减少资料分析时产生的偏倚,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案;专家调查;delphi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前世界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chf患者再次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医疗费用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学问题和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10多年来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均显示结合中医药治疗chf能改善病人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及预后。WWw.133229.coM但对于chf防治策略的制定,强调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采用可靠的证据进行,而现有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报道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种种不足,尚不足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安全、有效的证据支持。delphi法[1](德尔菲法),又称面向专家的多轮匿名函询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delphi法开始在医学领域中有所应用,近年逐步运用到中医领域[2-3]的研究中,成为中医规范化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学之一。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子课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的构建与实施的示范性研究”课题组采用delphi法对chf的诊疗过程中的各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两轮专家调查分析,现将专家问卷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内容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新制定的chf临床路径中的诊疗方案,成立预测小组,设计专家咨询问卷,运用 delphi法向全国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心血管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咨询问卷涵盖chf诊断、理化检查、西医治疗、中医辨证、中医治疗方案、合并症的处理等内容,专家根据目前chf诊治的临床经验评价相关内容。在每一轮咨询表回收后,由预测小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意见汇总,修订前一轮的专家咨询问卷,形成下一轮的专家咨询问卷。之后,建立数据信息库,对专家的积极系数和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问卷的各个项目采用频数的描述性分析。
12专家选择及问卷回收 参与第2轮问卷咨询的专家有20名,均为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家,其中广东6名,北京、河南各3名,上海2名,天津、江苏、成都、辽宁各1名,新疆2名。其中19名为正高级职称,1名为副高级职称,为从事本专业均超过10年。共发出问卷20份,收回20份;问卷共有51道问题,全部问卷符合填写要求,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参与第2轮问卷咨询的专家有15位,他们均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家,其中广东、北京各3名,新疆、河南各2名,上海、天津、江苏、成都、辽宁各1名。15名专家均为正高级职称,从事本专业均超过10年。共发出问卷15份,收回15份;问卷共有24道问题,全部问卷符合填写要求,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2调查结果
第1轮专家咨询内容涵盖心衰诊断、理化检查、西医治疗、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方药、中成药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结果采用频数的描述性分析。本研究规定,若认为咨询条目合理的专家人数占总人数70%以上,则认为该咨询条目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同,可以接受。其中心衰诊断、理化检查、西医治疗等问题通过第1轮的调查已得到确认,故以下21~24部分为第1轮调查结果。而对于chf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方药等需要两轮调查,故25~28部分为第2轮调查结果。
21chf中西医诊断问题的调查结果95%专家认为chf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制订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合适;中医诊断病名为心衰病得到80%专家的认同,70%专家认为chf的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编写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是合适的。
22chf综合治疗方案的调查结果在心衰心功能的各分级、不同合并症及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或缓解期的患者中,除“心功能ⅱ级”选择纯中医治疗和“合并致命性心律失常”选择西医治疗外,对其余的各种情况70%以上的专家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3chf西医治疗、理化检查的调查结果95%专家赞同chf西医治疗参照2007年制订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对于住院期间的辅助检查,85%以上专家认为患者住院第1天应立即行“血常规、急诊生化、凝血3项、脑钠素(bnp)、心酶、肌钙蛋白、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检查;70%以上专家认为住院期间应“复查血常规及bnp”;100%专家认为患者住院期间应行“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28项、心脏彩超”检查;80%以上专家认为患者住院期间应行“甲状腺功能、腹部b超、动态心电图”检查。
24chf中医病机、基本证候要素的调查结果对于心衰的中医基本病机,专家在评定“以下哪些是一直贯穿心衰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病机”时,其中选择心气虚的占944%,心阳虚占611%,瘀血占944% ,水饮占667%,痰浊占333%,心阴虚占167%,心血虚占111%,寒湿占111%,湿热占56%。
专家在对“心衰本虚常见证候要素”的选择时,其中选择心气虚占75%,心肺气虚占60%,心肾阳虚占70%,心阳虚占55%,心阴虚占45%,气阴两虚占70%,阴阳两虚占65%。
专家在对“心衰标实常见证候要素”的选择时,其中选择水饮占100%,瘀血占100% ,痰浊占70%,湿热占5%,寒湿占5%。
90%专家推荐chf应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在对急性加重期主要证候要素的选择时,选择气虚占75% ,阳虚占85%,阴虚占35%,血虚占10%;痰浊占65%,水饮占95%,瘀血占85%,湿热占20%,寒湿占10%。在对稳定期的主要证候要素的选择时,选择气虚占95% ,阳虚占65%,阴虚占65%,血虚占20%;痰浊占30%,水饮占40%,瘀血占80%,湿热占10%,寒湿占10%。
在选择心衰本虚及标实的证候组合以确定心衰的证型时,其中选择本虚+标实占80%,单纯本虚证占5%,单纯标实证占5%;以本虚证作为分型标准,标实作为兼证的占20%。
25chf中医辨证论治统一趋势的调查结果通过第1轮专家咨询,心衰的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的方式基本得到确定。第2轮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心衰病机、固定治法、证候要素等方面再次咨询专家,从而达成基本一致,结果见表1。
26chf中医治法调查结果在对心衰急性加重期主要治法的选择时,选择利水占95%,活血占90%,温阳占85%,益气占80%,化痰占50%,养阴占15%,化湿占15%,补血占5%。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在对心衰稳定期主要治法的选择时,选择益气占95%,活血占90%,温阳占70% ,养阴占60%,利水占50%,化痰占35%,化湿占15%,补血占10%。
27chf各辨证分型及具体方药的调查结果根据第1轮专家咨询的结果,在第2轮专家问卷中,我们初步制定心衰急性加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稳定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气阳两虚血瘀”,得到733%专家的认同;各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以及治法分别得到至少80%专家的认同。以下()内的数字为15名专家中认同的专家数。
271急性加重期65%的专家选择“必用中药汤剂”,30%选择“选用中药汤剂”;55%的专家选择“选用口服中成药”,25%选择“必用口服中成药”;50%的专家选择“选用静脉使用中成药”,45%选择“必用静脉使用中成药”。对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水停型和阳虚水泛、瘀血阻络型,其证候和治法方药调查结果如下:表1心衰中医辨证论治统一趋势调查结果n/(p/%)
2712阳虚水泛,瘀血阻络型(15)证候特点(15):主症为心悸气喘,畏寒肢冷,腰酸膝冷,肢体浮肿,水肿以下肢为甚,尿少,面色苍白或青紫。次症为唇暗,颈部及舌下青筋显露,腹胀便溏。兼症为咳嗽咯痰,咯白痰或黄痰。舌脉:舌淡暗、紫暗,舌胖大,齿痕,苔白滑,脉弦细数无力或促、涩、结代、散。治法:温阳利水,活血化瘀(12)。基本方剂:真武汤(15)、葶苈大枣泻肺汤(12)、参附汤(11)、苓桂术甘汤(11)、五苓散(11)。故基本方剂确立为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基本组成药物依次为熟附子、黄芪、茯苓、葶苈子、泽泻、猪苓、白术、人参、桂枝、丹参、干姜、大枣。中成药排序依次为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272稳定期60%的专家选择“必用中药汤剂”,40%选择“选用中药汤剂”;60%的专家选择“必用口服中成药”,35%选择“选用口服中成药”;65%的专家选择“选用静脉使用中成药”,15%选择“必用静脉使用中成药”。对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及气阳两虚血瘀型,其证候和治法方药调查结果如下:
2721气虚血瘀型(13)证候特点(13):主症为神疲乏力,心悸,劳则气喘。次症为面部暗红,唇暗。舌脉: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沉无力或促、涩、结代。治法:益气活血(13)。基本方剂:人参养荣汤(9)、桃红四物汤(9)、养心汤(9)、血府逐瘀汤(8)、丹参饮(6)、失笑散(2)等,基本方剂确立为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基本组成药物依次为黄芪、红花、党参、当归、桃仁、丹参、白术、川芎、茯苓、炙甘草、熟地等。中成药选择补心气口服液(8)为最多。
2722气阴两虚血瘀型证候特点(14):主症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次症为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唇暗。舌脉:舌质紫暗,少苔,脉细数无力或兼涩、结代。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14)。基本方剂:生脉散(15)、血府逐瘀汤(13)、丹参饮(7)、炙甘草汤(6)等,基本方剂确立为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基本组成药物依次为麦冬、五味子、太子参、桃仁、黄芪、丹参、西洋参、红花、炙甘草。中成药选择生脉胶囊(12)、滋心阴口服液(8)为多。
2723气阳两虚血瘀型证候特点(14):主症为心悸,短气乏力,身寒肢冷。次症为尿少,腹胀便溏,唇紫,爪甲紫暗。舌脉:舌淡暗,有齿印,脉沉细或迟。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15)。基本方剂:参附汤(14)、血府逐瘀汤(14)、丹参饮(9)、麻黄附子细辛汤(5)、失笑散(1)等,基本组成药物(按专家选用频次排列)依次为熟附子(15)、川芎(14)、红参(13)、黄芪(12)、桃仁(12)、红花(12)、茯苓(12)、丹参(11)、桂枝(11)等,故基本方剂确立为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口服中成药多选择补心气口服液(10),其他有暖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
28常见合并症的处理专家对“心衰常见的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选择:选择肺部感染的占100%,利尿剂抵抗占70%,洋地黄中毒占60%,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占90%,低血压状态占75%,上呼吸道感染占60%,泌尿道感染占10%,致命性心律失常占70%。
当洋地黄中毒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时,55%专家选择“维持原来心衰的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降气止逆类中药”,15%选择“辨证随并发症改变,中药以降气止逆类中药为主”,15%选择“不采用中医治疗,仅使用西医治疗”。针对出现的胃肠道症状,专家选择药物排序为川厚朴、法半夏、生姜、木香、旋复花、代赭石。
当心衰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45%专家选择“维持原来心衰的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减”,且均选择加用“化痰药物”。70%选择“辨证随并发症改变,重新辨证拟方治疗”,其中70%专家常用“清热化痰”法。专家在选择化痰药物时,痰热加黄芩、瓜蒌皮、桑白皮、鱼腥草、浙贝母等,痰湿加杏仁、苏子、白芥子等。
当chf患者出现非致命性心律失常时,75%选择“维持原来心衰的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其中67%选择“快速性心律失常加益气养阴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加温阳药物”。养阴镇静药物有珍珠母、黄连、苦参、酸枣仁、柏子仁,温阳药物有炙麻黄、熟附子、细辛、仙灵脾。
当chf患者出现利尿剂抵抗时,70%专家选择“维持原来心衰的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其中57%选择加用“温阳活血利水药物”,36%选择“健脾利水药物”。 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药物,其中排序较前的有猪苓、茯苓、葶苈子、车前子、桂枝等。
当心衰患者合并低血压时,65%专家选择“维持原来心衰的辨证,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其中69%选择加用“温阳益气药物”。专家选择药物排序较前的为红参、熟附子、黄芪、枳壳、山萸肉。
3讨论
31delphi法在中医领域的运用delphi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熟。它是由主持机构以书面的形式征询各专家的意见,背靠背反复多次汇总与征询意见,依据多个专家的知识、经验、综合分析能力和个人价值观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判断并主观赋权值的一种多次调查方法。我国称之为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20世纪60年代后,delphi法开始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中应用,之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却一直发展较慢,应用于证候学及证候评价方面较多。张明雪等[2]在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专家问卷调查设计与研究中采用了delphi法,选取了18~20名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一线专家进行了3轮专家问卷调查。姚魁武等[3]采用delphi法对血瘀证量化诊断入选项进行专家咨询研究,为血瘀证量化诊断量表综合评价和制定研究提供了参考。高怀林等[4]采用delphi法根据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预调查结果,向全国30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后筛选出了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分级。
上述delphi法的应用仅局限于证候学及证候评价,而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其他方面的研究甚少。目前中医标准化研究已经提到国家的科研议程上来。探讨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学成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关键,制订合理的、科学的中医诊疗指南是制订中医诊疗标准的基础研究。客观量化、科学合理地提取中医、中西医专家的医疗经验和临床诊疗方案成为影响诊疗指南水平的关键。因此,中医学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要扩大联合的科学领域,制订合理、规范、科学的中医诊疗标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展。由于delphi法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因此,采用科学有效问卷法进行中医学相关理论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32关于delphi法中专家咨询问卷的制定本研究中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是在详细列出所有核心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围绕中西医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方式等方面,由预测小组制定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初稿,经过院内预调查,以测评初稿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然后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对问卷再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以制定第1轮的专家咨询问卷。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制定是在对第1轮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就第1轮结果存在歧义的问题再次咨询专家,统一该问题的预测趋势,从而达成基本一致。然后就chf中医各辨证分型的理法方药展开问卷设计,制定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初稿,经过院内预调查、集体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第2轮的专家咨询问卷。两轮问卷主要是以选择题的方式供专家选择,同时包括定性问题,以便专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轮咨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回答率和一致性均较高,同时专家提供自己经验的积极性高,对补充和完善心衰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起到较大的作用。我们在对问卷初稿进行院内预调查的同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对问卷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成功地制定了心衰诊疗方案专家咨询问卷,并由此得到较为满意的咨询结果。
33对两轮专家咨询的调查结果分析关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专家认为心衰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急性加重期本虚为阳虚、气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稳定期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瘀血。
专家们认为chf应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急性加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2个证型,稳定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气阳两虚血瘀”3个证型,并确立了各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以及治法、方剂、中药、中成药。其中对气虚血瘀水停证型多数专家选择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阳虚水泛、瘀血阻络型选择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气虚血瘀型选择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血瘀型选择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气阳两虚血瘀型选择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在治疗心衰合并症或并发症方面,专家认为在治疗合并肺部感染、洋地黄中毒、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利尿剂抵抗、低血压状态等方面可体现中医药的优势。专家们认为合并肺部感染可加化痰药物;合并洋地黄中毒出现胃肠道症状时,加用降气止逆类中药;合并非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快速性心律失常加养阴镇静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加温阳药物;合并利尿剂抵抗时,以阳虚水泛、瘀血内停较为常见,加用温阳活血利水药物;合并低血压状态,以阳气虚脱较为常见,加温阳益气固脱药物。
通过运用delphi法进行chf中医诊疗方案制定和优化的研究,可使诊疗方案更加合理和完善。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意见,我们初步制定行业认可的chf中医诊疗方案。同时证明delphi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医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实用性、传统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参考文献】
[1]kennedy h p.a model of examplary midwifery practice∶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00,45(1):4.
急症治疗需要医生对病人的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内科急症正是急症治疗的难点与关键。随着近几百年间西医的日益壮大,人们更多的选择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去代替中医治疗,尤其是在面对内科急症发生时,人们更是普遍认为西医会对治疗内科急症更有帮助。这使得我们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经验几乎无用武之地而且逐渐走向衰败。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回顾其发展历程,正视现状,分析原因,重树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之风,将其发扬光大。
1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最早论述中医内科急诊的书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它奠定了内科急症治疗中热病的基础。将中医内科急诊的辨证论治大大推进一步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他所著的《伤寒论》记录了对急性出血、急黄、高热、昏迷、暴吐、暴喘等急症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治疗急性热病的专著。到唐代中医急诊发展迅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很多治疗急病的经验。明朝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这些法则方药对于我们今天治疗内科急症都有十分显著与重要的意义。
1.2 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983年,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急诊工作座谈会上,经讨论决定把中医急症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科水平标志的高度。1987年,举办的中医急症学习班为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2年,第二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明确提出急症治疗三原则: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199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正式提出中医急症工作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具有历史性的理论。时至今日,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仍在为其发展不断努力。
2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基本原则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例如肺痨病人咳痰带血为标,阴虚火旺是本,在病人突发咳血时,会先治咳血即治标为先,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调理治本。中医认为怪病久病重症多淤,因此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改善内毒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些重症甚至可以用针刺放血的方式来排毒。清热解毒、菌毒并治对感染性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可以消炎抗菌,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抗内毒素作用,保护机体免受损失。
3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独特之处
与发展迅速的西医相比,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有以下三点特色:一是辩证论治。众所周知中医是标本兼治,但是在面对内科急症时,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往往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一般都会以治标为先,使得病人尽快脱离险境。当其生命特征平稳之后,我们会及时改进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深度调理,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是宏观整体监控。中医治疗最基本的四点就是望闻问切,而宏观整体监控则充分将这四点融合。在对病人进行内科急症治疗时,可以对其精气神变化,脉象,舌象及身体内部气血的细微的变化进行整体监控,这对病人整体情况的掌握十分有益;三是复方整体治疗。由于中医治疗采用的是标本兼治并结合整体调节,因此,治愈的可能性大且日后病情多不会反复发作,能达到良好的根治效果
4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我们正在积极地加大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投入力度,但是现在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情况还是很严峻。一方面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与发展。在治疗方法上多选择以前有记载的方法,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对已有的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并没有抓住当前发展的趋势,应借鉴西医发展的一些方式,比如大量的深入性的临床试验,用来研发新型的治疗性药物。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充分的创新研究相结合,发展出更多速效高效的多种治疗途径。在药品方面也要研制出更多的给药途径,不能一味的只是耗时费力的熬制并口服,可以像西药一样,口服药物、冲剂药物、皮下注射药物等形式。只有不断跟紧时展的脚步,我们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5 如何发展中医内科急症治疗
针对上述的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发展道路上的几点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建立专业的医疗队伍。完善的治疗设备及专业的医疗团队是治疗急症的必要条件。专业的手术室及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应对内科急症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快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性状况,给治疗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问题。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对危机情况时,具备高素质的团队可以及时作出应变,用其过硬的专业知识针对各种突发状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真正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生命。
加强基础研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让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能进入内科急症治疗领域。在研究课题申报过程中也要严把质量关,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以提高整体研发水准。内科急症种类繁多,在发展内科急症时应该有侧重,将其中心放在中医比较擅长的病症上,例如闭、痉、厥、脱、大出血等常见的且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特色的病症。
丰富中医药品的种类,增加针类制剂。在急症治疗过程中,可以说是分秒必争。传统的中药需熬制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故研制更加快捷方便易使用的针剂及片类的口服药品更是迫在眉睫。融合现代工艺技术,将传统的草药汲取精华后制成新型的制剂,这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有了更稳定的保证。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给药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综合针灸、口服用药、外敷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而达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6 结 语
目前,我们还是面临着重重的困难,需要不断的努力去进行基础研究并深度钻研提出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来推动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以及传统中医的复苏,相信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优势一定会越来越突出,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也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目的了解中医心理诊断及治疗详细情况。方法搜集历代中医书籍和现代期刊中记录的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共122例,分别从案例年代、性别、年龄、疗程、致病因素、中医疾病诊断、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合并治疗方案、现代诊断、现代治疗分类以及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等11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案例年代从唐代以前至近现代时期均有,其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从0~50岁,疗程从1天至1年以上。有58例(47.54%)在治疗当天病情就获得缓解,1个月之内缓解的占68%。共有59例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其中,“忧”“思”致病为最多,分别为10.66%和11.48%。疾病诊断多为癫狂、郁证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内科杂症(心身疾病),占55.74%。在精神疾病中,以郁证为最多,约占总数的1/5。心理治疗方法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情志相胜法(19.67%)、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疗法(12.30%)、劝说开导法(9.84%)、顺情从欲法(8.20%)、和行为诱导法(9.02%)等,有31.97%的案例合并药物或针灸治疗。按现代诊断分别为神经症(16.39%)、应激相关障碍(10.66%)和癔症(8.20%)。有近一半(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某些理论一致,如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另有一些属于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相胜治疗。共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伦理的方法。结论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广。
【关键词】 中医 心理治疗 情志相胜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sychotherapy of TCM.MethodsThe record of 122 cases receiving psychotherapy of TCM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iteratures at ancient time and current magazines, and 11 aspects including occurring era, gender, age, course, causative factors, TCM diagnosis, TCB psychotherapy, concomitant treatment strategy, current diagnosis, current therapy classification and whether breaching ethic rul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The cases occurred from Tang Dynasty to current time, with ages range from 0 to 50 years old and courses from 1 day to more than 1 year, 58% of which got relieved at the first day of treatment, and 68% relieved within 1 month. The 59 patient onsets resulted from emotional stimulation, especially “YOU (Anxiety)” and “SI (Thought)” occupying 10.66% and 11.48%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s mainly included psychosomatic diseases except psychiatric diseases such as Dian, Kuang, Depressed syndrome, etc., occupying 55.74%. The maximum of the mental diseases was depressed syndrome, occupying 1/5. The mostly applied psychotherapies included Emotion Inter-resistance Therapy, (19.67%), Suggestive Explanation Therapy (14.75%), Intense emotion Therapy (12.30%), Persuasion and Release Therapy (9.84%), Smoothing emotion and desire Therapy (8.20%), Behavioral Induction Therapy (9.02%), etc., and 31.9% of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drug or acupuncture therapy. The current diagnosis included neurosis (16.39%), stress-related disorder (10.66%) and hysteria (8.20%).Nearly half of psychotherapies applied (46.72%) were consistent with some theories of modern psychotherapy, such as Supportive Therapy, Behavioral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etc., and some therapies such as Emotion Inter-resistance Therapy belonged to unique treatments of TCM. Among all cases, 22 cases (18%) might breach the ethic rules. ConclusionPsychotherapy of TCM is an effective short-term psychotherapy, and is mainly applied for some mental disorders including neurosis, stress-related disorder, hysteria, etc., which has obvious Chinese culture distinctness and is worthy of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sychotherapy ; Emotion Inter-resistance
中医心理治疗是中医的主要特色治疗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心理治疗方面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历代医家根据《内经》中的原则,创立了许多心理治疗技术,留下了众多的心理治疗医案,内容丰富,构思奇巧。为了解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中诊治的详细情况,现将收集到的历代中医心理治疗案例122例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搜集历代中医书籍和现代期刊中记录的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共122例,分别从案例年代、性别、年龄、疗程、致病因素、中医疾病诊断、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合并治疗方案、现代诊断、现代治疗分类以及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等11个方面进行统计调查,了解诊治情况。
其中,中医疾病诊断,根据案例记载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中医诊疗常规》[1]中相关疾病的诊断依据进行诊断;现代诊断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进行诊断;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是依据现在的法律法规,以治疗的实施过程有无涉嫌违法、侵犯公民(包括患者、治疗师或他人)的权益为判定标准。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参照全国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教材《中医心理学基础》[3]中的心理治疗分类进行分类。其中情志相胜疗法是指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医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心理疗法;劝说开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采取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顺情从欲疗法是顺从患者的意念、情绪,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以释却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移情易性疗法是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关注的指向性,从而派遣情思,改变心志,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暗示解惑疗法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通过语言等方式,剖析本质,以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达到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修身养性疗法是指通过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及增加交往活动等方式改善心身素质,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平衡的治疗方法;激情疗法指有意识地加以诱发,以利用随激情而出现的某些可以预期的强烈机体或行为反应,从而改善躯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习以惊平法是让患者习惯于接触某些刺激因素,提高其适应能力,使之不再对该刺激因素敏感,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病症的一种心理疗法;惩罚治疗指对患者施以责打、旋转、厌恶刺激等适当的惩罚,把症状和不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以矫正病态行为的方法;行为诱导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对患者施以行为诱导,以矫正变态行为的方法;音乐疗法是使人处于特定的音乐环境,感受音乐的艺术意境,娱神悦性,宣通气血,以此来产生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效应;导引吐纳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一系列功法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2 结果与结论
2.1 案例年代见表1。表1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年代分析(略)
在122例中,有13例年代不明。能识别年代的案例中,明清时期46例;近现代案例27例;唐代至元代为24例;唐代以前8例;民国时期4例。可见,明清时期是中医心理治疗比较盛行的时期,到民国又明显减少。建国后,中医心理治疗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应用逐渐增多。
2.2 性别构成见表2。表2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性别构成(略)
2.3 年龄构成见表3。表3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年龄构成(略0
0~3岁4例;3~14岁4例;14~30岁17例;30~50岁18例;>50岁8例;另有71例不能识别患者的年龄。提示心理疾病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但中青年最多,可能是与这个年龄组压力较大,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高有关。
2.4 疗程见表4。表4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疗程分析(略)
有58例(47.54%)在治疗当天病情就获得缓解,1个月之内缓解的占68% 。说明中医心理治疗是1种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疗,多数在1个月内使病情获得缓解。
2.5 致病因素见表5。表5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致病因素分析(略0
共有59例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其中“忧”“思”致病为最多,分别为10.66%和11.48%。可见忧思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6 中医诊断见表6。表6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中医疾病诊断分析(略)
疾病的诊断多为癫狂、郁证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内科杂症(心身疾病),占55.74%。在心理疾病中,以郁证为最多,约占总数的1/5(21.31%)
2.7 心理治疗方法分类比较见表7。表7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治疗方法分析(略)
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情志相胜法(19.67%),其它依次是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疗法(12.30%)、劝说开导法(9.84%)、顺情从欲法(8.20%)、行为诱导法(9.02%)等。
2.8 合并治疗情况见表8。表8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合并治疗情况(略)
有近1/3(31.97%)的案例合并药物或针灸治疗,说明历代中医医家很重视心理疾病的综合治疗。
2.9 现代诊断分类见表9。表9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现代诊断分类(略)
由表9可以看出,按现代诊断分类,诊断较多的是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与现代心理治疗的适应证是一致的。还有一部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使用了中医心理治疗。
转贴于
2.10 现代治疗分类见表10。表10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现代治疗分析(略)
由表10分析,有近一半(57例,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某些理论相当一致,如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但比现代心理治疗要早许多年。还有一些属于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相胜等,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
2.11 伦理学问题统计见表11。表11 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伦理学问题统计(略)
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伦理的方法,对患者施以痛打等,严重的甚至因治疗引来杀身之祸。
由上可知,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广。但有些治疗过程有悖于伦理学要求,应注意避免。
3 讨论
尽管精神科临床中,药物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关注将逐渐成为精神科工作的重点, 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精神科治疗手段的主流之一,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理念及思维方式也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4]。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大都产生于西方,而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概念、技术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咨询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性和矛盾[5],所以研究和使用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是必要的[6]。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短程心理治疗一般指不超过25次会谈的心理治疗[7],它正逐渐成为最为流行的心理治疗形式[8]。本研究显示,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短程心理治疗,经治疗后1个月之内缓解比例高达68%,而在治疗当天就有明显效果的达到47.54%,尽管当时的治疗师和记录者对于疗效的评价不一定准确和严格,但也至少说明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疗。如金代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载:名医张子和采用“思胜恐”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恐惧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就相当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系统脱敏法,收效显著而迅速。
在中医心理治疗的适应证方面,本研究显示,多以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有8.21%的案例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当前精神分裂症的非药物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志相胜治疗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也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情志相胜心理治疗中,“情志”指人的怒、喜、思、悲、恐五种基本情绪,按照五行的属性分类,它们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如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根据上述五行相胜的规律,情绪之间也可以互相制约,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等。因此情志相胜心理治疗是有意识地使患者产生一种情绪去克服、缓解另一种情绪,是医学家在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中,用五行原理概括出来的对情绪相互之间最佳调节的一种假说[9]。例如,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续名医类案》中记载的一例“怒胜思”案例,及《儒门事亲》中记载有1例“喜胜悲”案例,这些案例的成功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情志相胜心理治疗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其原理主要是:解除情绪刺激多余的能量、改变情绪刺激的方向、改变在引起情绪的中介——认知(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9],与当代被广泛认可的认知行为疗法有某些相通之处,值得我们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有些治疗方法有悖于伦理学原则,占18%,在现代的治疗中应当坚决避免。
另外,本研究是一个文献回顾性研究,年代跨度较大,每种心理治疗方法操作各异,缺乏对照组。所以,本研究结论有其局限性,还需要在更为严格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诊疗常规[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6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
[3]董湘玉,李 琳.中医心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3.
[4]唐登华.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55.
[5]Yii-Nii Lin.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to counseling Chinese[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2002 ,56(1):46.
[6]向慧,张亚林,黄国平.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 (2):64.
[7]徐俊冕.短程心理治疗的意义和方法[J].上海精神医学,1999,(s1)55.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formationofdiagnosisandtreatmentofpsychotherapyofTCM.MethodsTherecordof122casesreceivingpsychotherapyofTCMwereobtainedfromtheliteraturesatancienttimeandcurrentmagazines,and11aspectsincludingoccurringera,gender,age,course,causativefactors,TCMdiagnosis,TCBpsychotherapy,concomitanttreatmentstrategy,currentdiagnosis,currenttherapyclassificationandwhetherbreachingethicrules,wereevaluated.ResultsThecasesoccurredfromTangDynastytocurrenttime,withagesrangefrom0to50yearsoldandcoursesfrom1daytomorethan1year,58%ofwhichgotrelievedatthefirstdayoftreatment,and68%relievedwithin1month.The59patientonsetsresultedfromemotionalstimulation,especially“YOU(Anxiety)”and“SI(Thought)”occupying10.66%and11.48%respectively.ThediagnosisofthediseasesmainlyincludedpsychosomaticdiseasesexceptpsychiatricdiseasessuchasDian,Kuang,Depressedsyndrome,etc.,occupying55.74%.Themaximumofthementaldiseaseswasdepressedsyndrome,occupying1/5.ThemostlyappliedpsychotherapiesincludedEmotionInter-resistanceTherapy,(19.67%),SuggestiveExplanationTherapy(14.75%),IntenseemotionTherapy(12.30%),PersuasionandReleaseTherapy(9.84%),SmoothingemotionanddesireTherapy(8.20%),BehavioralInductionTherapy(9.02%),etc.,and31.9%ofcaseswereaccompaniedwithdrugoracupuncturetherapy.Thecurrentdiagnosisincludedneurosis(16.39%),stress-relateddisorder(10.66%)andhysteria(8.20%).Nearlyhalfofpsychotherapiesapplied(46.72%)wereconsistentwithsometheoriesofmodernpsychotherapy,suchasSupportiveTherapy,BehavioralTherapy,CognitiveTherapy,etc.,andsometherapiessuchasEmotionInter-resistanceTherapybelongedtouniquetreatmentsofTCM.Amongallcases,22cases(18%)mightbreachtheethicrules.ConclusionPsychotherapyofTCMisaneffectiveshort-termpsychotherapy,andismainlyappliedforsomementaldisordersincludingneurosis,stress-relateddisorder,hysteria,etc.,whichhasobviousChineseculturedistinctnessandisworthyofdevelopmentandextension.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Psychotherapy;EmotionInter-resistance
中医心理治疗是中医的主要特色治疗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心理治疗方面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历代医家根据《内经》中的原则,创立了许多心理治疗技术,留下了众多的心理治疗医案,内容丰富,构思奇巧。为了解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中诊治的详细情况,现将收集到的历代中医心理治疗案例122例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搜集历代中医书籍和现代期刊中记录的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共122例,分别从案例年代、性别、年龄、疗程、致病因素、中医疾病诊断、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合并治疗方案、现代诊断、现代治疗分类以及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等11个方面进行统计调查,了解诊治情况。
其中,中医疾病诊断,根据案例记载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中医诊疗常规》[1]中相关疾病的诊断依据进行诊断;现代诊断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进行诊断;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是依据现在的法律法规,以治疗的实施过程有无涉嫌违法、侵犯公民(包括患者、治疗师或他人)的权益为判定标准。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参照全国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教材《中医心理学基础》[3]中的心理治疗分类进行分类。其中情志相胜疗法是指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医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心理疗法;劝说开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采取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顺情从欲疗法是顺从患者的意念、情绪,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以释却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移情易性疗法是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关注的指向性,从而派遣情思,改变心志,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暗示解惑疗法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通过语言等方式,剖析本质,以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达到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修身养性疗法是指通过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及增加交往活动等方式改善心身素质,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平衡的治疗方法;激情疗法指有意识地加以诱发,以利用随激情而出现的某些可以预期的强烈机体或行为反应,从而改善躯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习以惊平法是让患者习惯于接触某些刺激因素,提高其适应能力,使之不再对该刺激因素敏感,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病症的一种心理疗法;惩罚治疗指对患者施以责打、旋转、厌恶刺激等适当的惩罚,把症状和不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以矫正病态行为的方法;行为诱导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对患者施以行为诱导,以矫正变态行为的方法;音乐疗法是使人处于特定的音乐环境,感受音乐的艺术意境,娱神悦性,宣通气血,以此来产生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效应;导引吐纳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一系列功法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2结果与结论
2.1案例年代见表1。表1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年代分析(略)
在122例中,有13例年代不明。能识别年代的案例中,明清时期46例;近现代案例27例;唐代至元代为24例;唐代以前8例;民国时期4例。可见,明清时期是中医心理治疗比较盛行的时期,到民国又明显减少。建国后,中医心理治疗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应用逐渐增多。
2.2性别构成见表2。表2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性别构成(略)
2.3年龄构成见表3。表3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年龄构成(略0
0~3岁4例;3~14岁4例;14~30岁17例;30~50岁18例;>50岁8例;另有71例不能识别患者的年龄。提示心理疾病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但中青年最多,可能是与这个年龄组压力较大,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高有关。
2.4疗程见表4。表4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疗程分析(略)
有58例(47.54%)在治疗当天病情就获得缓解,1个月之内缓解的占68%。说明中医心理治疗是1种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疗,多数在1个月内使病情获得缓解。
2.5致病因素见表5。表5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致病因素分析(略0
共有59例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其中“忧”“思”致病为最多,分别为10.66%和11.48%。可见忧思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6中医诊断见表6。表6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中医疾病诊断分析(略)
疾病的诊断多为癫狂、郁证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内科杂症(心身疾病),占55.74%。在心理疾病中,以郁证为最多,约占总数的1/5(21.31%)
2.7心理治疗方法分类比较见表7。表7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治疗方法分析(略)
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情志相胜法(19.67%),其它依次是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疗法(12.30%)、劝说开导法(9.84%)、顺情从欲法(8.20%)、行为诱导法(9.02%)等。
2.8合并治疗情况见表8。表8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合并治疗情况(略)
有近1/3(31.97%)的案例合并药物或针灸治疗,说明历代中医医家很重视心理疾病的综合治疗。
2.9现代诊断分类见表9。表9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现代诊断分类(略)
由表9可以看出,按现代诊断分类,诊断较多的是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与现代心理治疗的适应证是一致的。还有一部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使用了中医心理治疗。
2.10现代治疗分类见表10。表10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现代治疗分析(略)
由表10分析,有近一半(57例,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某些理论相当一致,如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但比现代心理治疗要早许多年。还有一些属于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相胜等,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
2.11伦理学问题统计见表11。表11122例中医心理治疗案例伦理学问题统计(略)
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伦理的方法,对患者施以痛打等,严重的甚至因治疗引来杀身之祸。
由上可知,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广。但有些治疗过程有悖于伦理学要求,应注意避免。
3讨论
尽管精神科临床中,药物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关注将逐渐成为精神科工作的重点,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精神科治疗手段的主流之一,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理念及思维方式也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4]。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大都产生于西方,而心理治疗的理论建构、价值取向和具体操作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概念、技术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咨询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性和矛盾[5],所以研究和使用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操作技术是必要的[6]。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短程心理治疗一般指不超过25次会谈的心理治疗[7],它正逐渐成为最为流行的心理治疗形式[8]。本研究显示,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短程心理治疗,经治疗后1个月之内缓解比例高达68%,而在治疗当天就有明显效果的达到47.54%,尽管当时的治疗师和记录者对于疗效的评价不一定准确和严格,但也至少说明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短程、有效的心理治疗。如金代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载:名医张子和采用“思胜恐”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恐惧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就相当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系统脱敏法,收效显著而迅速。
在中医心理治疗的适应证方面,本研究显示,多以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有8.21%的案例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当前精神分裂症的非药物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志相胜治疗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也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情志相胜心理治疗中,“情志”指人的怒、喜、思、悲、恐五种基本情绪,按照五行的属性分类,它们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如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根据上述五行相胜的规律,情绪之间也可以互相制约,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等。因此情志相胜心理治疗是有意识地使患者产生一种情绪去克服、缓解另一种情绪,是医学家在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中,用五行原理概括出来的对情绪相互之间最佳调节的一种假说[9]。例如,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续名医类案》中记载的一例“怒胜思”案例,及《儒门事亲》中记载有1例“喜胜悲”案例,这些案例的成功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情志相胜心理治疗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其原理主要是:解除情绪刺激多余的能量、改变情绪刺激的方向、改变在引起情绪的中介——认知(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9],与当代被广泛认可的认知行为疗法有某些相通之处,值得我们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有些治疗方法有悖于伦理学原则,占18%,在现代的治疗中应当坚决避免。
另外,本研究是一个文献回顾性研究,年代跨度较大,每种心理治疗方法操作各异,缺乏对照组。所以,本研究结论有其局限性,还需要在更为严格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诊疗常规[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6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
[3]董湘玉,李琳.中医心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3.
[4]唐登华.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55.
[5]Yii-NiiLin.Theapplication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tocounselingChinese[J].AmericanJournalofPsychotherapy,2002,56(1):46.
[6]向慧,张亚林,黄国平.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2):64.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化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更有效地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关键词:中医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9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71-02
本研究中对我院的55例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应用了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应了强化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于2013.05到2013.12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28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55.8±3.5)岁。患者的发病时间为1个月-2.6年之间,平均(9.8±0.8)个月。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各例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研究所有入选对象均经过X线以及CT诊断,并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休息,药物加饮食补钙,应用止痛药。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如鹿瓜多肽、血栓通等。
1.2.2观察组。在常规应用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手段治疗,如中药熏洗,截血膏,微波治疗等。基本配方:急性子30g,伸筋草12g透骨草15g,防风10g,泽兰20g,寄生15g,苍耳子40g,地丁20g,苦参15g,莪术25g,三棱25g。
1.2.2.1截血膏。敷与病人患处,每日一次每次敷6-8小时后应取下。
1.2.2.2中药熏洗。取基本方25g药包放于清水中。嘱患者躺在熏洗床上,熏患处皮肤,注意保温,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1.2.2.3微波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应用超短波或者中频波进行治疗,超短波每日一次每次四十分钟,中频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1.2.3护理措施。①宣教: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相应的宣教,解释治疗的过程以及目的,告知患者配合方式以及治疗的禁忌症等。②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以及发展程度调整治疗时间。③熏洗时,把患者功能受限的部位作为重点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内收、外旋以及屈髋等练习。④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定期评定,提示患者功能恢复进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⑤饮食护理:应禁食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应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⑥做好八防,严格进行交接班以及护理记录。
1.3效果评价标准[2]。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坏死灶消失,骨质恢复好。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影像检查坏死灶大部分恢复。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关节活动度改善,影像学检查坏死灶部分恢复。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影像检查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5.0数据库,采用X2检验或者t检验整理数据。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均完成了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是由于机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加上外邪入侵导致经络不畅所致,肾气不足、骨不生髓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的病理机制[2]。中医药的外法治疗结合相应的心理护理调护能够使药物通过皮毛直接渗透到肌肉、韧带以及骨骼,达到通筋活络、活血祛瘀以及调养气血的作用,弥补了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足[3]。配合的加强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养身心,加强病情观察,加强饮食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中,对我院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收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证明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