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现象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7 16:21: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变化现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变化现象

篇1

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变化常伴有宏观上的现象变化,而现象变化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体系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两种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常伴有难溶物的生成与溶解、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如气体的颜色与气味)、体系的颜色变化等易于观察的现象变化,有时还会引起体系温度和酸碱性(pH值)的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绝对的、确定的,但是,由物质变化引起的现象变化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涉及“宏观与微观”以及“量变与质变”等化学思想方法问题[1]。既然涉及反应的“量”的问题,那么,关于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和原因解释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凭经验理解,更不能凭借定势思维想当然地解释,例如中学阶段关于Fe2+与Fe3+之间的转化问题,二者的相互转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有氧化性(还原性)、催化作用、离子检验等等,这些变化大都涉及到溶液的颜色变化,而这种颜色变化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定的或必然的,其实不然,因为溶液的颜色变化涉及到物质的浓度问题,当浓度很小时,人们的眼睛是观察不到溶液颜色变化的。

例1.(2010-上海-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NO2通入FeSO4溶液中一定有明显现象吗?

分析:对于A选项,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3NO2+H2O=2H++2NO3-+NO

3Fe2++NO3-+4H+=3Fe3++NO+2H2O

合并两式得到:3NO2+3Fe2++2H+=3Fe3++NO3-+2NO+H2O

反应涉及到的变化有两个:一是物质变化,即Fe2+转化为Fe3+;二是现象变化,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溶液颜色可能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命题人根据NO2通入FeSO4溶液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为依据判定出A选项一定出现了明显的现象。事实上,如果溶液的浓度很小,小到肉眼观察不到现象变化的时候,A选项就不正确了。如果命题人一定要把溶液颜色变化当作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判据,则必须注明Fe2+的浓度,比如1mol/L,只有浓度(也就是量)达到一定范围时,这种明显的变化才可以观察到,当c(Fe2+)(题干也没有指明)很小,比如0.001mol/L时,我们是很难也眼睛辨别明显的现象变化的。同样,也不可能把逸出的气体作为判断依据,因为通入气体和逸出的气体混在一起,而且又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的是反应产生的气体还是没有反应或来不及反应的气体呢。本题命题人忽视了实际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对应的现象之间的“量”的关系。问题解决也不难,只要指明反应体系的浓度(视觉可以观察到的范围之内)或把“明显现象”改为“一定发生了反应”就可以了,或改为“向1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因为该变化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到颜色变化,还有气体逸出。类似情况,2006年高考广东化学试题第18小题(见例2)就比较严密,试题通过一个物质检验的灵敏反应达到目的。

例2.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

B. 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C. 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

D. 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

综上所述可知,化学反应确实发生了,因为微观发生的化学变化的量的问题,宏观上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现象变化。

2、微观化学变化与宏观现象描述的矛盾分析

2.1变化现象与变化原因不对应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化学反应与反应现象(结果)之间的定性与定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释,此类问题不仅在试题中经常出现,在教材中也时常见到,例如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007年2月版)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原因解释,给出了氯化铵、氯化钠和醋酸钠三种盐的pH值(教材图3-14):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存在水解的事实,由于教材中没有注明溶液的浓度及测定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就认为氯化铵溶液的pH一定等于5.12。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1) 醋酸钠溶液的pH一定等于9.88吗?

2) 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一定大于7吗?

这里没有指明测定环境,也没有指明被测溶液的浓度,就算实验在常温下测定,这里也忽略了变化与结论之间“量”的关系。盐类水解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盐溶液的pH测定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mol/L和0.001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肯定是不同的,0℃和25℃条件下测定的pH也不可能是相同的,更不可能都等于9.88。当醋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0×10-8mol/L时,水解依然存在,但pH的测定结果还大于7吗?盐类水解后溶液的pH与温度和c(H+)有关,此外,水解盐溶液的pH还与形成盐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和所在体系的酸碱性有关。问题关键在于需要明确被测体系的温度和溶液的浓度。

2.2变化现象与原因分析有错误

例3.(2010-上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CO32-+HCO3-

B. 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C.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D.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4I-+O2+2H2O=2I2+4OH-

根据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事实,可以判断体系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问题是所给的离子反应“4I-+O2+2H2O=2I2+4OH-”能够代表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真实反应吗?如果是,那么单质碘在碱性环境中能够存在吗?根据氯气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我们可以推知,这个离子方程式不能代表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真实反应或最终反应,它可能是变化过程中诸多反应中的一步。根据相关资料[2],单质碘在碱性环境中的反应能够定量的进行得到碘酸盐:3I2+6OH-=5I-+IO3-+3H2O,说明D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是错误的。那么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的变化对应的化学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一种解释是KI在日光、氧气和酸性条件(来自空气中的CO2、SO2)下发生的日光反应[3]:

4I-+O2+4H3O=2I2+6H2O

或4I-+O2+4H+=2I2+2H2O

这种解释的离子方程式显然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来自空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酸性是很弱的,二氧化硫的量更是极其微小的,所有离子方程式中根本不可能用H3O+或H+表示。综合考虑碱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上海卷第19题D选项的离子方程式,得到如下反应:

4I-+O2+2H2O=2I2+4OH-

CO2+OH-=HCO3-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24-01

一、 研究背景

在平时的初中《体育与健康》(简称体育,下同)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部分同学具有“学习边缘化”现象或表现,这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

为更有效地开展对“学习边缘化”学生的科学研究,寻求有效的引导策略,我们选择了本校15位(男生7位,女生8位)体育“学习边缘化”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经体育组调查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而形成相关的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实验分析、对比教学、课堂诊断、个案研究等手段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并积极探索引导策略、发展手段,并最终形成研究(引导)结论。

二、学生“学习边缘化”现象的相关性分析

1、概念界定

所谓学生“学习边缘化”现象(或问题)是指: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采取排斥或拒绝或逃避、存在着相对孤立并自我封闭的一种心理问题或现象,其行为表现为参与率底、被动学习、兴趣索然、成绩不佳、回避或抵触课堂等。

2、成因分析

学生出现“学习边缘化”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学生心理自我封闭、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缺少兴趣、师生关系紧张等。具体如下:一是学生缺乏成功体验,弱化了学生的自信心理;二是师生缺乏情感交流,阻滞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课堂缺乏扶持意识,助长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四是教学策略单一僵硬,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五是教学评价固化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3、导引指向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具体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对于学生“边缘化”问题的引导,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参与情感,也能补充(或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体育成绩和课堂教学品质;不仅体现了“生本”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体育课堂“服务于每位学生”的教学宗旨。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舞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对于学生“边缘化”问题的破解与引导,需要教师从师生情感、优化教学为抓手,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充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习边缘化”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三、初中体育课堂学生“学习边缘化”现象的破解与导引策略

1、加强师生情感交融,有效开解“学习边缘化”锁扣

积极加强师生情感交融,这是破解学生“学习边缘化”现象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课堂教学才会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促发学生的参与、提升学习的情趣。

(1)人格引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针对“学习边缘化”问题或现象的学生,如果教师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则会令这些同学“亲其师,爱其道”。

案例:李某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上课时总是站在旁边看,不肯参加任何活动。在接触中了解到该生对参与活动和融入集体的渴望。于是我就经常和她谈心和鼓励,慢慢地她敞开了心扉,放下了心灵上的包裹。终于,在一次上“跨越式跳高”内容时,她说:“老师,我也想试试!”我兴奋地为她调整了高度,她的成功努力获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之后,她的身影出现在了各种体育活动中。

效果分析:教师以人格魅力改变着学生,使“学习边缘化”现象的孩子逐渐走出阴影。可见,教师人格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宽容与关心;对于一些后进生或学习边缘化学生,因教师的人格可以改变自卑,从而重拾到信心。

(2)以情动情

情感是唤醒学生的最好武器。而深陷“学习边缘化”现象的学生,其内心最渴望地就是教师给予的一种情感给养和感召,通过“以情动情”,可让教师的真情切意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案例:八(1)班某男生,他对体育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上课不注意听讲,训练不认真完成。后来我得知他小升初的成绩居然是名列前茅。现在其他科目都挺优秀的,唯独体育只能勉强及格。为了深入地了解他,我利用一个下午好好地与他谈心。起初他还有点防备,后来,他逐渐和我拉近了距离,也慢慢喜欢上了体育

效果分析:情感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本案中,教师正因为对学生充满着关爱,拉近了双方的情感距离,唤醒学生的内在期待。

篇3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字词教学陷入“边缘化”,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蜻蜓点水般的教学。字词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等多重因素,但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会选择一带而过,不能详细的进行讲解;教师过分片面的强调学生字词的掌握量以及字词的识记,逼迫学生抄写字词,使学生对字词教学感到枯燥无聊,并且对字形等都有所忽视。另外,随着年级提高,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更多的转向文章的教学中,忽视字词教学[1]。

对于造成字词教学“边缘化”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首先,在新老教学观念的交替中,教师产生了不确定性,教师主动尝试将字词教学与课文等融合到一起,反而顾此失彼[2]。其次,对于字词教学要形成单独的、清晰的体系。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字词总是与一定的文段同时出现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易对字词产生足够重视,加之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遇到就讲,不考虑从字到词到句子间的联系。

二、缓解“边缘化”的策略思考

(一)为字词教学设定清晰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字词掌握量应在3500字左右,其中需要熟练掌握的有2500字左右,这些都是字词教W的内容,但对于不同字的不同要求,需要教师做出准确的分类与判断。字词教学本身也要有明确的体系,明确教学内容所在。对于字词,要从字音、字义、字形等三个方面入手。除此之外,还要教学生字词学习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随时会遇到陌生的字词,学会处理这些字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教师要教学生查字典的能力,这些在传统教学中被弱化的内容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3]。

(二)增加字词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记忆字词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法、词组记忆法等,都是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字音方面,教师可以编一些儿歌等适合学生记忆的,带领学生“唱”汉字;在字形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汉字的情况进行教学,如“凹凸”一词,就是较为形象的展现了不平的状态。在字义方面,教师则可以在每一次课文中遇到临近学过的词语时,都与学生共同复习。总之,需要将字词的学习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三)适当增加识字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引导学生识记字词,简单的如一些词语接龙、你比我猜等内容。在一定时段,可以举办如汉字拼写大赛、查字典比赛等,从多种渠道锻炼学生的字词识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即使面对陌生的字词也能有所应对,通过查字典、积累等形式,逐渐提高对字词的掌控能力,这是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能力。

(四)为每节课设定字词目标

字词是语文阅读与学习的基础,如同一块儿一块儿砖,只有搭建起来,才能构成语文学习的砖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承认的是字词学习无处不在,融合于阅读、句子等。在授课之前,教师要为每节课单独设定字词教学的目标,这既能提醒教师记得字词教学,也能使陌生字词在教学中凸显出来,使教学工作的展开更具目标性。在制定字词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这些词语进行复习,如在每节课中,会出现多少陌生的字词,需要学生如何理解,有哪些是学过的,但十分重要的字词,这部分字词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意义,或者说在某节课文中出现的新的意义。为不同的课程设定目标,是语文字词教学发展的长久之计。

结论: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的原因较多,但攻破语文字词的方法却是明确的,只有教师提高对字词教学的重视,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升语文字词教学效率并非难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梅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J].内蒙古教育,2011,12(3):54―55.

篇4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41-02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1]。根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估算[2],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2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或者说,成为一个巨大的边缘化群体。①

一、农民工边缘化的具体体现

农民工在转移流动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但在就业机会、就业空间、就业渠道以及一系列带有“城乡二元区别对待”的体制化环境里,其特殊身份及边缘性地位使之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之中。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农民工群体明显被主流城市社会忽视,成为边缘化群体,且其“边缘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空间边缘人”、“体制边缘人”、“文化边缘人”和“身份边缘人”几个方面 [3]。

从农民工生存的地域空间上看,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自然属于农村人,同时,持久外出流动的现实又使得他们很多时间实际上生活在城市,成了城里人。

从现有的制度性设置看,城市社会保障领域诸多福利性、保障性制度很少涵盖农民工群体,加之自身的维权意识、法律观念和知识的欠缺,使得农民工在失业、工伤、医疗及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得到制度保障的“国民待遇”。

从文化角度看,农民工的道德思想观念带有更为传统的色彩,但随着城市生活中现代思想的不断改变及市场经济观念的逐渐渗人,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城市社会占据主导的现代文化,因而使自身处于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接受与继承的交叉点上。传统的行为习惯难以保持,具有现代气息的行为方式又很难接受并习得,从而扮演起既非传统又非现代的 “文化边缘人”角色。

从身份定位上看,农民工对留在城市抱有强烈的期望,但因户籍所限,他们尽管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却仍然不被视为城市人。因此,他们被称为介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身份边缘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博士所作的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8.3%的人不经常、基本没有或完全没有与当地人交往,有46. 8%的人根本不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36.8%的人在流入地找不到家的感觉 [4]。

二、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交织着千千万万进城农民工复杂的心理和情绪纠葛。在快速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之所以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其原因同样是复杂而多元的,有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也有制度、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如果以社会学学科视角做以限制,则农民工被边缘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户籍制度的制约。城市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成因最重要的并不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使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户籍制度是形成二元社会格局最具影响力的制度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户籍管理制度在控制城市人口过度膨胀、防止农民大规模涌入城市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以20世纪50年代的实际来看,这一制度确有它的必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在特定环境下出台的制度并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因人为设置的“鸿沟”而将城乡社会隔离开来,最终导致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成为中国目前诸多社会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面临困境的重要障碍。

2.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无疑是现代国家确保社会公正、公平的最主要制度设置之一。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技能和素质,更关乎职业选择、社会分层与流动这些根本性的方面。就农民工群体而言,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进城后的技术培训,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但由于各种条件制约,目前庞大的农民工人口群体难以享受国家的相关培训,而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

大量农民工进城的初衷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和受教育机会,但因种种因素所限,很多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产生“留守儿童”,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问题,并由此给农民工家庭带来了代际之间的恶性循环。

3.各类歧视和社会保障缺乏。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对农民看法的片面性,造成了部分城市居民在心理上把农民工看成是城市的“他者”而对他们抱有偏见,有的市民认为农民工进城抢了城里人饭碗,破坏了城市的社会治安,恶化了城市的环境,降低了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等等。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市民们把“外地人影响社会秩序”排在社会问题的第二位,占91. 4%[5]。

偏见带来了种种制度性歧视或社会心理歧视,如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等。许多农民工表示,虽然在城市工作,但离城市很远,他们不怕艰辛的劳动,怕的是社会歧视。据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个案调查,“绝大多数进城农民认为他们“被人家看不起”和“受歧视”,因而使他们对城里人形成了一种不满情绪 [6]。

在农民工的权益难以保障方面,可以说问题更为普遍。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具有非市民身份的农民工的保障程度低、覆盖面过窄,且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并未依法与外来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很难拿出切实可信的证据 [7]。

三、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应对思路

1.打破户籍制度藩篱,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公民居住自由和迁徙自由的权利,并逐渐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权益。如果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户籍信息联网,将更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守性的改革办法包括农转非和城市化两种,而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思路是以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出发点,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 [8]。

2.完善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进一步改变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农民工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前提下一旦出现伤亡事故,便陷入了十分危险和困难的境地,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和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国家首先应建立健全适合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其加以规范。其次,要加快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度关注农民工培训问题。同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农民工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来两方面入手。农民工的输出地应加大力度建设适合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环境,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消除歧视,建立相应的关怀农民工的社会机制。农民工进入城市,要成为城市市民,就要在接受城市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城市的精神文化,从而内在地融入城市。但现有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歧视(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对农民工的制约很大,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身份等级”意识。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通过舆论、大众传媒等手段,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和“权利平等”理念,改变一些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通过多种途径在社会伦理道德、习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不断促进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和沟通,从而为农民工再社会化――融人城市做好铺垫 [9]。

4.完善各种用工机制,客观公正地对待农民工。目前在城市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较为普遍的用工排斥和歧视,无疑是农民工得不到公正对待的直接表现。因而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对于确保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对此,政府应建立对市场法人单位在用工方面的监管机制,通过对违反规定者的严惩使之在心理和行为上作出调整。

总之,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它是个体从农村走向城市进而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转变的全过程。“流动人口作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载体,承载了传统与现代在变迁中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与不和谐……如果农民工所承载的文化冲突不断被积累,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强烈的社会被剥夺感,从而危及到社会和谐发展。”[10]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他们正在并将继续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同H.孟德拉斯所预言的那样,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的终结”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J].热点关注,2003,(16).

[4]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杨东平.未来生存空间[EB/OL].http: // fon.

[6]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5).

[7]张静.浅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J].安徽财经大学,2006,(5).

[8]黄卫红.户籍制度:阻碍农民致富路[J].视点,2005,(3).

篇5

某高中晚自修后,突然从男生公寓五楼扔下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刚好砸在路过楼下的一位女生头上,顿时该女生头部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得知,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他在反省书中写道:“当时五楼同学很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往楼下泼水,有的扔水果皮,我就随手扔下了矿泉水瓶。当时没想到那么多,更没有想到要负什么责任,看见别人扔我也扔,要是一个人我绝对不会扔,我平时连张纸片也没扔过的……”

为什么学生单独个体不会做的事情处在学生群体中就会去做呢?群体中个体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叫做“去个性化现象”,这种行为叫做“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现象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所说:“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减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现象在学校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剖析和思考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责任为何遗失

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匿名诱因和责任分散,其他因素还有学生信心不足和自我迷失等。这些因素很复杂,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匿名诱因――隐者无忌。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由于可以匿名,责任的承担就无明确的对象,此时的责任在个体看来是虚无的存在。因此,匿名诱因很可能导致个体任意行为,无所顾忌,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学生聚众无端闹事、集体起哄等事例已证明了这一点。

2 责任分散――法不责众。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许多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如果责任过度分散,是很难追究责任到个体的。如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分组练习过程出现部分学生违纪的行为:他们或者围站在一起闲聊,或者相互打闹、追逐,更有甚者,某些学生还成群结伙地损坏公物、大打出手等。这种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心态若加上匿名情境,就容易驱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忘掉责任感,做出一些错事来。

3 信心不足――奉承迎合。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奉承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遇事无主见,做事缺乏信心,总是迎合别人,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自我迷失――随波逐流。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情境必然导致去个性化行为。换句话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即使外界的去个性化诱因十分强烈,他也不会产生去个性化行为。但如果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迷失了自我,就会忘掉自己的责任,随大流去做一些错事。如八个高一同学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个同学提出饭后去弄点钱用用,这个想法得到五个同学响应,其他三个心里不是很想去,但最后还是去了,结果八个同学因抢劫而被带到公安机关处理。

三、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将淹没的责任高高挂起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对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避免“去个性化”所带来的危害。根据前面分析的去个性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要采取措施消除匿名情境、明确责任和增强自控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 强化自我同一性,使去个性化“心理断乳”。

自我同一性是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人所有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是个体和环境互动关系的中介,是个体人格正常发展的内在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个体容易失去自己的身份感和对自我的自觉度,对群体有一种潜在的心理依赖感和无原则的认同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身份感和自我责任感,使学生确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帮助学生与群体去个性化现象进行“心理断乳”。如,上面例子中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平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者如果强化他的这种身份状态和自我意识感,那么他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他可能在学生群体中就不会做出这种严重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了。实践证明:自我同一性越强,人的自我责任感也就越强。人要有自我概念,需要说出并感觉到“我就是我”,这是自我同一性养成的基础,也是个体努力摆脱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基础。

2 实施分类分层的教育和管理,使去个性化“无处藏身”。

现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20多个班,甚至更多。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学生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就更明显。老师都有这种感叹:学校大了,学生更难管了,违纪事件急剧增加了。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是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有力措施。实施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其实就是要明确每个类层学生的责任,将他们各自的责任“高高挂起”。

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类层,教育者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学生明确学生与社会人员是不同的,并将他们贴上学生“标签”。在教育实践中,为了预防去个性化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匿名的条件。如强调学

生要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的学生在公交车上就比较主动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

学校的学生也属于各个类层,有的是团员、有的是业余党校学员、有的是学生会干部、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寝室长、有的是值日生,等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类层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这样去个性化的一些不良言行就“无处藏身”。如,学生团员集会时佩带团徽比没有佩带团徽时的纪律要好得多。我曾经发现,虽然班级里安排了值日生,可是卫生工作却做得很不好,甚至有时候没学生去做,后来我要求班干部把每天值日生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3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去个性化“四面楚歌”。

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反复教育提高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是使学生不卷入去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如果仅就某些学生去个性化行为本身进行教育,那只不过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为此,要从提高全体学生思想素质入手,以经常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引导与耐心教育,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修养水平,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他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越强烈。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去个性化行为便没有了市场,其必然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4 精心营造校园文化,使去个性化“名言明语”。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均衡发展和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校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6

1.行为边缘化

这是边缘化的外显形式,是学生情绪和行为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现象。如课堂上学生开小差,讲悄悄话,搞小动作,窜位,打瞌睡,不参加小组学习,等等。

2.思维边缘化

这是边缘化的内隐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不动脑子,不思考,或者不独立思考。如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不思考;布置作业时,学生不想也不做;开展小组学习时,学生人在心不在,自己不发言,也不听其他同学发言。

二、产生边缘化现象的原因

1.主动边缘化

就是边缘化现象是由学生主观造成的,问题直接出在学生身上。这类学生或学习目的不明确而不思进取,或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而厌学弃学。

2.被动边缘化

就是边缘化现象的主因是由教师、同学或其他教学情境产生的。如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缓冲度不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合乎学生的实际,学生一头雾水,没有思路;有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分组学习时,受同学的排斥或歧视,没有说话的份儿,在讨论中只能当“看客”。

三、应对边缘化现象的策略

1.强化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一是要让学生切实感到语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 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就会处于被动地位,产生厌学心理,将自己退居边缘。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调浓课堂的语文味

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兴趣,就得有语文味。语文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丰富和生动,取决于教

师语言的感染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采取优化的、艺术的教学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可以幽默,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教学语言还可以妙趣横生,情理俱佳,引人入胜,“粘”住学生。语文味要靠巧妙的导入。 教师要重视导入新课的技巧 ,导入语要有概括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严密性。语文味还体现在教师精妙的概括和评价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和问题的分析概括要深入透彻,对语言的品味要到位。语文味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是调节语文味最活跃的因素。情感的浓淡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思想的陶冶、道德的规范、心灵的净化。教师的情感越浓烈,教学便越富艺术魅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上学生被动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是由教师造成的。由于教师教学欠缺吸引力,欠切合实际,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而靠边站了。要尽可能消除被动边缘化现象,教师就得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时,考虑要周到,安排要合理,设置的问题有讨论的必要,有探究意义,能激发学生参与,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

篇7

近些年来,随着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及社会公众最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自然循环和地球气候系统的扰动,引起水分循环的变化,从而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以及水资源数量的改变,最终对社会经济与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问题不但对气候对水文系统的影响和建立大气环流模型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有帮助,而且对未来水资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开发利用及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 气候变化对水文学的影响分析

通过降水变化和温度两个要素对各主要水文要素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主要是依靠这两个方面来影响至区域水文系统。

1.1 降水。降水是一切水资源的总来源。由此便会引发部分地区发生暴雨和干旱,从而导致蒸发和降水的增加,气温的升高会导致水文循环愈加激烈。

1.2 蒸发。实际情况下,蒸发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当其它条件没有太大变化,气温升高将导致区域潜在蒸发增加。

1.3 径流。径流是气候变化中水文水资源系统响应研究的重点。

1.4 土壤水分。在气候变化下,含量受到影响而改变现有的时空分布规律,土壤水分影响着区域蒸发和径流的形成,在温带地区,降水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对较小。气候变化下,土壤水分的响应程度低于径流的响应程度。土壤水分的变化百分率比降水的变化百分率更大,但大多是集中于干旱流域。

气候变化对水文系统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在传统研究水文学时,仅仅是从降水开始以后加入研究,到流域出口断面;同样气象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是到降水时止。这样便割裂了水的循环,忽视了气候-水文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气候变化因子不仅仅是大气内部的过程,还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包括下边界(陆地水文- 生态、海洋系统)和大气上边界(太阳行星系统)等等。

正确认识气候-水文的相互作用,对我们进行水文设计、开发利用和运行管理有重大意义。以往在陆地水文循环与气候系统间存在一个误区,这就是气候学者较少研究流域水文循环动力机制与反馈作用,气候/ 天气过程研究仅仅到降水为止,把陆地水文过程看作是静态的,水利(水资源) 工程设计:要求的水文计算,未来被看作是过去的重复或外延。这种假定值得商榷。都是以几十年-几百年时间尺度的水文过程稳定不变为前提。

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简要说明流域洪水频率的变化。

南京下关水文站自1912年到1991年70年水位资料中(缺失1938-1946年资料),其中9.0m以上水位在1940年以前只有一次,1941年到1960年二十年间有2次,而1960-1991年三十年来已发生7次。

如果根据1912年至1991年70年最高水位资料分成一段及三段分别推算各段水位出现频率,结果见下表。

由此可见,近年最高水位的统计特性有显著的变化,最高水位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尽管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生很大改变是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温度的升高无疑也是影响水位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据有专家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1世纪中后期由于受到温室效应影响,气温在各种排放情景下都将持续增加,其中21世纪中期的年平均温度将增加1.8-2.8℃,到21世纪末,增加值会达到3.1℃-4.3℃。气温的升高使得降水量也显著增加。陈玲飞,王红亚在《中国小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中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每升高1℃、2℃,降水量增加4.1%、8.4%。

2 建立基于GCMs的流域水文模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条件下,全球的降水量分布必然发生改变,有些地区降水量增加,有些地区降水量减少,因此建立研究可靠稳定的气象/水文模型将是未来水文学发展的前沿。

在水文设计中,一般根据水文资料来建立适合本流域的水文模型,然后根据设计情况的降水来推求洪水过程,继而对本流域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同样,水文气象模型的建立也可以遵循这样几个步骤:其中水文模型的建立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是关键。

2.1 设计或选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2.2 计算分析区域水文循环过程及水文变量,以选定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作为模型输入。

2.3 选择、建立及验证流域水文模型。

2.4 根据水文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影响程度,评价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提出相适应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生成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方法有任意情景设置、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的统计相关法和基于GCMs 输出等3种基本方法。选择和使用区域水文模型来评价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时,应考虑下列几个因素:模型的内在精度;模型率定和参数变化;现有的资料及其精度;模型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以及与GCMs的兼容性。目前,用于估算区域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水文模型主要有以下三大类:经验统计模型、概念性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

3 存在问题

基于GCMs的水文模型,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平均变化的影响上,而有关气候变化对水文极端事件的影响研究相对薄弱。②GCMs的输出结果和水文模型耦合的研究法存在不足。主要存在由陆面水温的降水与径流过程都存在很强的次网格不均匀性产生的精度问题,已经缺乏对水文物理过程和大气系统内部变化等的深刻认识,气候情景的生成、水文模型的结构以及GCMs与水文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的转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引发的不确定性问题。③模型的单向性问题,此气候模型输出的产品驱动流域水文模型,水文模型给出水文要素变化,而模型输入仅仅只有生成的气候情境,是一种被动式接受的反响型模型,此法并未体现水文过程-大气相互作用互为反馈的功能,缺乏真正的水文模型与气候模型的耦合研究。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和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全球气候和区域气候的研究更深入,通过新模型的建立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水文学的影响研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涛.中国网民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状况调查[J].价值工程, 2011(32)

篇8

文章编号:1006-3617(2007)01-0074-03

中图分类号:R114

文献标识码:A

人体的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机体受到小剂量的照射,造血系统可出现一定损害,表现为WBC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也是辐射损伤敏感指标。分别探讨X射线对机体造血系统影响及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较多,有关染色体畸变和血象改变之间的关系报道却较少。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X射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和血象改变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对唐山市全体从事放射工作人员(1 457人)进行健康体检的基础上,筛选从事X线工作、工龄>1年并且出现染色体畸变的人员为病例,按1:1配对的原则,以与病例在同一工作单位相同岗位工作的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工龄相同或比病例稍长(≤1年)且染色体正常的人员为对照。两组人员均无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其他理化因素(各种氧化剂、烷化剂、抗癌药、农药等)接触史。

1.2 内容与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疾病史、吸烟情况。接触射线的种类、暴露剂量及时间等资料来自放射人员健康档案。

1.2.2 血象检查 采集静脉血,加稀释液后分为2份,1份直接测RBC和血小板(Pt),另一份加溶血素后测WBC总数及单核细胞(W-SCR)总数和血红蛋白(Hb)。血象检查采用F-820血球分析仪完成。正常标准参照以正常人群血象的正常值。

1.2.3 染色体畸变分析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取外周抗凝血0.5 ml加入含20%小牛血清和植物血凝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于(37±0.5)℃培养54 h,收获前3~4 h加入秋水仙素,使之最终浓度为0.15 μg/ml,常规制片,姬姆萨染色,每例油镜下选择200个完整、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中期分裂相细胞,观察染色体畸变情况,统计有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数。染色体的识别、命名和畸变均按WHO国际统一标准进行。出现染色体异常者(双着丝粒和/或环状染色体≥1%,微小体和/或无着丝粒断片≥2%)作为病例组。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配对χ2检验,计算OR及其95%CI表示关联强度;以染色体畸变率为因变量,以血象检测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符合研究对象的105对,其中男90对、女15对,主要暴露医用X射线,年平均接触剂量(2.52±1.95)mSv。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22~57岁,工龄为1~34年。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工龄、吸烟率和累计受照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象检查结果

骨髓是辐射损伤的敏感器官,造血功能障碍是暴露射线后常见的表现。分析发现,虽然两组血象各项指标均值都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病例组外周血象WBC、Pt均值低于对照组,W-SCR均值高于对照组,两组WBC和W-SCR差异有显著性(P

2.3 染色体畸变与外周血象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病例组的W-SCR值均虽高于对照组,但在正常值范围之内,故未做分析。由表3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WBC异常率的差异有显著性,而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染色体损伤程度与外周血象的相关性分析

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畸变率与W-SCR呈正相关(r=0.2077,P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接触射线的性质和累积暴露剂量、吸烟率等因素均衡情况下,研究了辐射引起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造血系统损害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两组放射人员的外周血象的5项指标均值都在正常值范围内,但病例组WBC总数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篇9

作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村大学生从毕业走向失业,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村的 “城乡新游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永兴县进行了深入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村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一、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上的边缘化。经济地位的日益边缘化使得他们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是就业难。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社会资源贫乏,个人综合素质尚不全面,在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永兴籍在外务工的农村大学生12000余人,没有固定工作的“城乡新游民”占1/3强。二是收入低。如永兴籍“城乡新游民”中平每月收入超过三千的约20%,超过两千的约41%,低于一千的有12%。三是“蚁族”多。据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而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

(二)政治上的边缘化。随着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渴望以及主张公民政治权利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然而事实上,农村大学生的政治话语权越来越小,参与国家事务、参政议政的机会在减少。农村大学生在城市不能加入工会,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政治地位。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他们没有替自己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的组织和机构,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在城市和乡村,他们甚至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三)文化上的边缘化。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深受农村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带着明显的传统痕迹; 另一方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兴起、城乡文化的交流,农村大学生又同时受到城市文化、现代文明的浸染。但是,农村大学生囿于经济条件、地理环境、交通设施、闲暇时间的限制,致使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比较有限。 在城市文化“嫌贫爱富”的集体无意识中,农村大学生饱受歧视和嘲讽。

(四)社会管理上的边缘化。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使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边缘化。六、七十年代,“跳农门”曾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但时过境迁,“非转农”却成为当今不少农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但“非转农”却比“农转非”更为困难。笔者在永兴县公安局户籍科了解到,除了应届大学生以外,其他“非转农”暂时还不能办理。户籍科张某介绍说,目前户口迁移政策只有“农迁农”、“非迁非”、“农转非”,而“非转农”则不符合政策。

(五)心理上的边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规范相互冲突,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不宽裕,以及因经济条件限制而导致的综合素质的差距,他们难免容易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心,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互动较少,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对较弱,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

二、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文化的冲突。城乡文化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与城市大学生差别迥异。他们容易产生各方面的误解或困惑,比如,“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农村大学生往往把一些人的精明、老练看作世故、圆滑”,这加大了其顺利社会化的难度。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环境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贫困的家庭状况也是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沉重的经济压力导致农村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出现自卑、封闭、偏执、愤世嫉俗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教育的偏颇。农村中学教育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农村大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大学,又有不少大学既缺少务实的职业教育,又远离合乎天道人心的理想化教育,造就的人才往往游离于真实社会。同时,由于学生工作和资助帮扶工作缺乏对科学认识,往往将经济上的资助当做救援农村大学生的全部工作,忽视了对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四)就业环境的差异。我国就业市场呈现二元化特征。一方面是地域的二元化区别,使大学生首先选择大中城市工作,“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而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就业单位的二元化区别,同区域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国企,高等院校,少数部分外资企业工资水平高,福利好,社会地位较高,因此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五)乡村发展的变迁。目前大学生不再热衷于“农转非”,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回归农村是他们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做出的无奈选择。其背后的隐喻是,偌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莘莘学子们,相反,返乡当农民,要比当徒有虚名的“市民”更实惠。但这种“人才倒流”现象无论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十分不利。

三、防止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对策措施

(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培训,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与社会接轨。一是强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主要从专业知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及精神准则等多方面整体予以把握,不仅使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应对将来的就业需要,还要让他们树立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大学的学科设置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同学们创造各种实践的平台,使他们能很快适应社会中的工作,并且可以做的得心应手。三是完善高校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是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方式方法,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人生中社会适应性和自身生存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正确面对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真正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个人贡献的专门人才。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54

自20世纪以来,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大学校园内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竞相争霸。相比之下,传统的人文学科沦为了“沉默的羔羊”。人文学科地位的降级,人文学科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也被逐渐边缘化。面对学科危机和职业困境,众多人文学者纷纷重申人文学科对当今社会和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总结人文学科教师地位衰微的表现,探究人文教师地位演变的根源,追溯人文教师与大学发展的渊源,对彰显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维护人文教师的职业尊严,提升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和消解教师职业危机是有利的探索。

1 人文学科衰落与人文学科教师职业危机的表现

上世纪至今,一百多年来,人文学科衰落和人文学者的职业危机主要表现在:大学经费投入上重理轻文;在教育职能上,重科研轻教学;在学科专业发展上,人文学科专业受到大幅削弱;人文学科的本质和教育目的受到多方质疑。这一切颠覆了人文学者的传统角色,剥夺了文科教师的职业安全感,直接影响人文学者的职业尊严和在校影响力,迫使文科教师在大学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

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缩减对大学人文学科资助,加大对理、工科的科研投入。美国,政府更青睐于对生命科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学的经费投入。有数据表明,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间,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仅占总经费的6%[1]。

经费上的“失宠”直接导致了专业的削弱。例如,英国政府在削减人文学科经费投入中,大学语言类专业首当其冲,面临被关闭的危险。人文专业削弱一方面由于经费的缺乏,另一方面则由入学人数减少造成。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于2013年6月公布的人文学科发展的系列报告中的第一份报告《描绘未来》中指出,自1966年以来,全美范围内人文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占总学位授予的比例从14%降至7%。学生及其家长更倾向于实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不是非功利性的人文学科[2]。

人文学科教师所面临的不仅是研究经费的不足和学科专业的削弱,西方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更是给以教学为主的人文学科教师特别是通识文科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20世纪下半叶,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降级到次要地位,以教学为主的通识教育成为了“灾难的区域”[3]。归属于各系的通识科目教师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严重影响其尊严和教学情绪。

中世纪巴黎大学文学院教师为大学“代言人”的辉煌消失殆尽,现今的人文学科教师在大学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大学教师自身的诉求越来越微弱,以至于人们已经忘却大学教师与大学自身的天然联系”[4]。失去职业安全感和职业尊严的文科教师,不得不把原本治学的精力分散到在市场上兜售自己的“产品”上,不得不在从事研究过程中时刻追问自己研究成果“是否能出售”[5]这类问题。在这些“不得不”的过程中,人文学者们逐渐忘却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注。布鲁姆准确的将现今大学的人文学者比作是“被埋没的雅典人”[6]。

2 人文学科衰微和人文学者职业危机的根源

人文学科教师地位衰落的原因及职业困境出现的根源主要有理论观念的冲击,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学科的专业化趋势。

首先,产生于19世纪末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变更了传统的大学不受外界干扰的“象牙塔”角色,强调大学的服务职能、科研的实际产出和学生的就业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如此大环境下,大学人文学者依然选择青灯黄卷、皓首穷经,研读着与经邦济世毫无关联的知识,为世人所不解甚至不屑。

其次,市场机制的主导是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文学科从20世纪至今全面衰退的最根本的原因。本文援引王保星教授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定义:基于对经济、效率与效能的目标追求,在大学管理事务及运转中逐步引入市场逻辑,最大限度发挥竞争与价格机制在引导高等教育服务并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的作用[7]。王保星教授认为“市场化”在大学事务中的表现主要有:减少国家(政府)对大学的资助,加大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强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等[7]。此外,大学在与工商界联系中获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工商业发展,大学不得不压缩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不得不打破科研和教学的平衡,不得不将研究商业化。至此,市场的洪流冲垮了大学自中世纪以来为教师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搭建的堤防,大学教师最本质的学术自由权利受到被剥夺的威胁,大学教师完全暴露于自由市场中,被迫自设摊头,贩卖学科知识和科研成果。

在这过程中,以“象征性知识”[8]为主的人文学科在市场上也被强加上了交易价值。作为客户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简单的一两门人文学科课程就具备思辨、审美和驾驭未来职业的能力。这类交易价值又因毕业生从业表现良莠不齐而显得波动不定。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招生、人才培养都由市场决定。而人文学科的非功利性、非实用性特征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从业前景迷茫,从而对中学毕业生及其家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人文学科的“客户满意度”低于其它学科。交易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客户满意度”相对较低使得人文学科在高等院校市场上全面贬值。

除市场机制操控外,学科专业化也是人文学科教师被边缘化的重要成因。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学科专业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由于专业化是教师工作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教师获取外部经费支持的主要方式,为此,人文学者们力图使本学科专业化。但人文学者们逐渐发现自己仿效自然科学专业学者将人文学科专业化的过程中将自己带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布鲁姆指出有些学者将人文学科视为刻板的专业学科,在解读经典时态度漠然或急切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用其它学科的时髦词汇支撑门面[7]。在人文学科专业化的历程中,有些学者东施效颦般欲将人类生存和生命的意义用几条规律和法则解释清楚。

在外界学者看来,“文科教员太缺乏在跨学科主题和综合性课题上的合作,而是可以理解地沉溺于对每个主修课的专业主义之中”[8]。过度的专业化使人文学者们成了井底之蛙,远离学生、疏离社会。

3 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学者的职业担当

人文学科及其学者在大学中的地位由巅峰走向边缘的痛苦经历,使人们纷纷反思人文学科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学者的职业角色。

自19世纪以降,科学的成果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人们欲望的膨胀、道德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科研结果因缺乏自我约束功能对人类生存造成和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正因为科学无法解决本身所带来和引发的问题,而人文学科所包含的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关怀精神,对科技意义价值的反思、规范和指导,赋予了个人以尊严、物质世界以意义,使科学和技术更富有人性化,更有利于科技在推动世界的公平和公正上发挥正能量。

正因为人文学科所彰显的社会价值,使其成为知识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们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面对现实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困惑,呼唤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人文学者们承担起了“这种时代精神胚芽的孕育和生长环境的营造”[9],使大学培养出带有批判精神的技术驾驭者而不是技术工具。因此,只有赋予人文学者职业尊严、职业安全感以及学科的自豪感才能使人文学者真正回归“社会知识大厦的建设者和社会良知的体现者”[10]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易红郡.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A committee of scholars from within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FAS).The Teaching of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at Harvard College:Mapping the Future [DB/OL].http://artsandhumanities.fas.harvard.edu/files/humanities/files/mapping_the_future_31_may_2013.pdf,2013-5-31.

[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保星.西方教育十二讲[M].重庆出版社,2008.

[5]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析[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Bloom,A.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J].Simon&Schuster,

1987.

[7]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市场化视角[J].师资队伍建设,2006,(6):45,46.

[8]埃里克・古尔德著,吕博,张鹿译.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