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科学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却存在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会教、历史成绩不尽人意的现象。曾经有一个初中毕业生说是被炸死的,让人啼笑皆非。造成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很多学校都因为历史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少,因此对历史教学不重视,将精力用在语文、数学、外语上面,即使上历史课也是走过场,将教材读完就了事,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接受,是否形成了历史的概念,像张飞杀岳飞的事屡屡发生。原因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尚存,教师、家长都希望学生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以便读重点高中,忽视了历史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作用。
(二)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不是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对于历史教学没有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学校的历史教师甚至是数学、物理老师兼任。其实,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更要有深厚的文学知识,能够在教学中引经据典,联系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历史名人来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印象。如果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然后让学生记住重点,学生就不会产生兴趣。
(三)学生学习历史课情绪不高
如果学校不重视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又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情绪入会受到影响。他们不知道历史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成长的影响有多大,只知道反正以后考试不考它,不学也不要紧。抱着这种态度,很多学生上历史课要么看杂书,要么写作业,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
我国古代的历史一直和语文捆绑着学习,像学生启蒙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这其中就包括了《春秋》、《左传》这样的历史名篇,其中叙述历史事件都是散文体,比现在的教材有趣得多,因此古代学子只要读完儒家经典,基本对古代史有详细了解。
二、初中历史知识缺失的危险性
初中历史如果没有认真学习,不仅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概况一无所知,还可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更谈不上爱国、爱人,做一个真正有情感的人。如果初中历史没有掌握,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就会感到吃力,尤其是对于那些专门学习文科的学生,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基础没打好学起来就吃力,而那些理科生或许从此后就没有机会学习历史知识了。
我国的古典文学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文学流派,如果历史知识不够,在语文学习中也会吃力,而语文是提高人文素质、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初中历史知识的缺失不仅影响人的人文素质,还影响人的审美能力提高。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学只要提高了学习的学习兴趣,用不着死记硬背,我认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校要重视历史教学
学习历史主要是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一代人连自己的祖先都不清楚,怎么指望他们爱国家?只有熟悉历史,知识我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苦难,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决不能因为考试分值小就放弃学习,而是要将历史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二)要配备专业的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像纪连海那样善于诱导,把历史课当作故事书来开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经验、教训和时间来反映历史。有个教师在教学“文成公主入吐蕃”时,不是直接按照教科书,而是通过唐太宗考察求婚使者的传说故事,联系名画《步辇图》来上的,这就是备课下了功夫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上历史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一些优秀的历史剧片段播放给学生看;也可以将一些具有明显穿帮的影视剧拿来让学生挑毛病,特别要让学生谈学习的感想,体现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
(三)改进历史教法
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法比较单调,而初中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让他们学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和他们的心理发育不相符。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整合教材,要抓紧学生心理,通过故事来反映一段历史,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曹操、袁绍、董卓这样的历史人物就有深刻印象;读过《水浒》的人对于宋徽宗、高俅、蔡京这类历史人物也印象深刻。如果通过李煜的词来学习宋太祖建立宋朝,通过陶渊明的诗来学习东晋历史,就比直接学习更加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70-01
一、初中生需要创新
在实验课堂里,传统的教学过程已经不再适用,不需要古板的依旧按照教材中的说辞去学习物理,而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操作、活跃的思维来学习。在目前的实验课上,大多数内容都是按照书本写的过程来进行,老师首先写出实验目的,学生看着老师进行一遍实验,然后学生自己进行一遍实验,最后采集数据写报告上交。这样的实验课非常扼制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起辅导的作用,应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去探索、去实验。怎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探究的过程去获得知识。而在我们课本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有很多小实验,这些我们都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去做,做好了以后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果。老师还需要及时发现有创新思维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些课外书籍,开阔他们的视野,学习更多的科学观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充分利用初中课堂的实验探究,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把抽象的物理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与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提高初中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学生需要有观察目的
在每一节实验课上,都有它既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这需要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有目的有针对的去做。实验虽然开放创新,但也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去做实验,那样只能是浪费了宝贵的实验时间。在每一节实验课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2、教师要及时揭示实验原理
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因此实验课同样注重实验原理的解释。
3、实验过程要简便
实验仪器和操作需要尽量的简洁明了,实验越容易,越有效果,得出的结论和推论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在研究压力效果的决定因素这一实验中,就可以选择非常简单的实验仪器,双手和铅笔。铅笔一头尖一头平,用手按住上下端,可以明显感受到尖头带来的压强更大,所以能快速准确的得出结论:压力确定时,受力面积小的,压力作用越显著,压强越大。
4、显著的实验现象非常有效
实验现象需要非常明显,有些实验课是在教室里上,老师在讲台演示实验的时候,由于座位的远近,后排同学有可能看不清实验现象,这就导致课堂实验效果不够好。比如水的沸腾实验当中,需要观察气泡的大小,水是无色液体,不容易观察,同时气泡上升速度很快,也难以发现气泡的变化。对此,可以把水的颜色进行调整,加入紫色试剂,把烧杯改成长筒试管。这样水的颜色和试管颜色能进行区分,长筒的试管能够延长气泡的上升时间,提高了观察效果,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可以结合投影仪,让远一点的同学通过投影看清实验现象,也能加强实验现象的明显效果。
5、注意力是关键
从心理学讲,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实验本身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有新奇的实验现象,所以实验的设计最好与生活现象“相反”,在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做两组对照,第一组大小两个空试管,小试管放入大试管,把大试管调转,小试管在其中下落。得出小试管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向下落。第二组实验,大试管中放满水,在进行第一组的过程,发现小试管往上升,这时学生感觉非常意外,急切的需要知道原因,老师就可以在这个时候给出解释,指出大气压的存在,效果会比较好。又比如奥斯特的小磁针实验,在通电导体旁边放置小磁针,小磁针发生偏转,初中学生对这种“凭空”产生的力会非常感兴趣,也会让他们的思维开放,这样强烈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记住与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
6、分成小组效率高
班上学生人数比较多,一个班往往有50人左右,我们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一个小组45人,分工合作,但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完成实验非常的快速,处理数据也非常的好,有的同学可能要稍微逊色一点,这需要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分组要分得恰当,能取长补短,通过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互帮互助,达到快速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效果。
初中生依旧有着发现生活科学的天赋,经过有趣实用的实验探究,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好实验探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90-01
物理学科难学,是大部分中学生的共识。除了物理学科注重逻辑性思维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不少教师认为,在掌握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通过习题强化训练,是提高物理成绩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极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遨游在题海中,也不一定能真正提高物理成绩。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因为实验通过演绎,使得一些物理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可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以下: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
2.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二、上好边学边实验课,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1.备教案。边学边实验课,不仅双边活动多,而且情况多(如损坏仪器,实验无效果等),时间不容易掌握。因此必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认真准备教案。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可能,一般从下列三方面考虑边学边实验课。
1.1将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演示实验,经过适当改制,可由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可改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开)和一只玻璃茶杯。实验时,先让学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水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浮。
1.2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再如学习“功率”时,可将教材安排的“登楼”测功率的小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己登楼时的功率是多少马力,加深对功率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功率的单位也有了一些具体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功率”这一教学上的难点。
1.3课本上的学生分组实验,虽然验证性的居多,但有的也可以改为探索性的学生边学边实验。有些基本仪器和操作方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三第十章第六节“电磁继电器”,我们就采用边学边实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电磁继电器的原理,而且还让学生熟悉和操作电磁继电器、这样,到第七节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增加了设计安装温度自动报警器等实验内容。再如初二的第一章第六节“质量的测量”及第七节学生分组实验“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也采取同样的边学边实验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备仪器。边学边实验是一种上课形式的学生实验,一般要求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例如:没有平底试管,我们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代替;没有弹簧秤,我们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没有溢水杯,我们用玻璃杯套上二根橡皮筋代替,等等。
3.备学生。在备教案时,还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准备。例如,初二采用书上第 105 页练作为边学边实验。学生会产生“塑料袋扎孔后液体不封闭”的想法,从而影响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好学习阶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帕斯卡球上的每一个小孔上都扎有橡皮膜,当用活塞挤压筒里的水时,可以看到扎在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并启发学生思考帕斯卡球的小孔上不扎橡皮膜行不行?从而知道在塑料袋上扎孔是为了能看到“液体传递压强”的现象。我们通过试验,把结构体系作了如下调整:
(1)22 个学生分组实验中的 10 个改为边学边实验;
(2)145 个演示实验中的 41 个改为边学边实验;
一、回归“方法本质”,显化科学方法内在逻辑
科学方法具有把不同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的功能,它是理解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探寻方法的内涵,理解方法的本质。以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密度、功等为切入点,分别显化比值定义法和乘积定义法的内在逻辑,从而给初中物理科学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1.密度――比值定义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利用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来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的教学设计采取测量出几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值,然后分别计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最后分析数据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的结论,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但是这样的设计,忽视了比值定义法运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相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一种处理的缺陷在于并没有揭示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实际上,比值定义法本质是比较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早有体现,所以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比值定义法的实质。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妈妈买了8斤苹果,花了17.6元钱;爸爸花了22.5元买了9斤香蕉,小明想知道是苹果还是香蕉贵?你会怎么办?”学生会直接想到计算出每斤的售价,即价钱与重量的比。而进一步思考,就是在相同的标准下再做比较。受到这样的启示,对于解决“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问题就要选取相同的标准,自然想到要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后发现:不同物质,比值不等,相同物质比值相等。为描述物质的这种属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2.功――乘积定义法
乘积定义法是用几个物理量的乘积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其中相乘的几个物理量均为被定义物理量的决定因素,这种方法所定义的物理量与其他各物理量都有关系,并会随着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
功是乘积法定义的一个典型例子。多数教学往往从一些生活情景中找出具有共性的决定因素,发现如果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功;而对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物理量,相加或相减显然量纲上不允许,相除与效果矛盾,所以就将力与距离的乘积定义为功。但对于为什么相乘,却欲言又止,说不清楚。
究其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强调乘积定义法的内涵。追溯其本质,还要起源于数学上的乘法运算,相同的数据累加起来的和可以用这个数乘以出现的次数,乘积体现的是一种累积的思想,所以,乘积定义法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这种积累可以是任何物理量的积累,可以是其对时间的积累或是在空间上的积累,具体到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这种积累效应,如果用数学来衡量,不只简单表现于宏观上看似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物理量上的直线变化,也不是坐标图上某一点的累计,而是它带动的整个平面面积的扩大。
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从物理学的角度认识,是人们在认识能量的历史过程中,建立了“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这种积累,也是能量的一种蓄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过程。
二、关注“知识生成”,显化知识获得路径
科学方法不仅是理解物理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而且它还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根据科学方法中心的知能结构图,物理知识的获得途径为:实验事实科学方法物理知识(概念、定律等)。显然,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物理知识上升为理论形态。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更能揭示科学方法的本质与科学方法的操作过程。显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基于科学方法中介的认识路径。
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绎推理法
所谓演绎推理法就是指人们以已知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推知未知规律的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比如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就是运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导得到的物理规律。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当液柱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得到,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与液柱所受的重力G的大小相等,即F=G(大前提),又压力F=pS,重力G=ρgSh(小前提),得到p=ρgh,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显化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理想液柱 二力平衡(F=G)演绎推理法(F=PS,G=ρgSh,等量代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p=ρgh。
另外,教学方式要同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恰当配合,才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少年,能够借助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但还不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景,所以现阶段的演绎推理是在教师具体抽象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本例中的“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
2.阿基米德原理――猜想验证法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设计实验实施科学验证,再经分析最终得到科学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猜想验证法,有些重点规律都是由猜想引起,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是测定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的基本原理。下面以“阿基米德原理”为例,来谈学习猜想验证法的显化途径。
教师首先创造问题情景,并提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猜想:根据生活中游泳的经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猜想到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石头和木块一同落入水中时,常常见到石头沉底而木块漂浮,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又可以继续猜想到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
多个因素都可能对浮力大小有影响,就必须设法把其他的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保持不变,只改变剩下的一个因素,从而知道浮力是否与所改变的因素有关,也就是所谓的“控制变量法”。经过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进一步猜想到浮力的大小是否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设计实验,收集物体排开的液体,经测量可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教师继续揭示,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注重“迁移应用”,显化科学方法教育功能
一个方法对应于很多知识的获得,那么,就可以应用已学习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那些尚未研究过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迁移,即运用科学方法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新知识,彰显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既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科学方法的逻辑力量,也加强他们发展知识的能力,为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比值定义法:在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的建立中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应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依据其意义的不同,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两物理量的比值是个常数,如电阻、密度等,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性质,与两个物理量都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如压强、速度、功率、电流等,比值反映的是效果,受两个物理量的影响。但无论哪一类,其本质都是取相同的标准进行比较。
乘积定义法:力在空间的积累被定义为功,在时间上的积累就是冲量;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采取的都是乘积定义法,是电流在时间积累的不同效应。但以上不同物理量的共同特点,都是过程量,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
演绎推理法:如在推导连通器原理时,取容器底部一理想液片,根据平衡分析左右两端压力相等F左=F右,利用F=pS,导出压强相等(P左=P右),再依据P=ρgh,得到“装有同种液体时液面总相平”的结论;再如,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以并联为例,用如下的演绎过程更能显化演绎推理法的逻辑力量:
猜想验证法使用的频率更高一些,在探究影响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杠杆平衡条件;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都有体现。提出合理的猜想后,在验证过程中,常常体现出多种科学方法的交叉应用,如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利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等等。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把握科学方法这条主线。不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规律教学,都要牢牢抓住科学方法,以重点知识的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并在其他新知识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实现科学方法的有效迁移,将科学方法的掌握植根于每一个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方法教育的真实性和实在性,这样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把握,又能落实科学方法教育。
参考文献
[1]邢,陈清梅.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陈清梅,邢,李正福.论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方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9,8
[3]胡卫平,孙枝莲,刘建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4-01
近年来“学科教学知识”话题热度逐渐增高,这与教育部面向应届生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直接相关。因为专业学位的导向为专业实践,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应用与实践,重点突出职业性与专业性之间的结合。因为教育硕士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对后续的教学管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一、物理教学中相关理论研究
一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教学内容存在决定性的作用。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增长物理知识,发展物理技能,并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此外,其目标还在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冒险的科学态度。三是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特点,自然界的物质和这些物质之间存在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中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科学概念,形成了一定的物理技能,为物理学习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涵义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指教师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并通过演示、举例等途径将学科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一理论首先由舒尔曼提出,这一观点提出之后西方研究者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其展开分析,对舒尔曼的观点进行修正,强调学生个体在了解知识的过程需要扮演主动的角色。总之,学科教学知识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将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以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特征
学科知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虽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与学科内容不同,但是都是指向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与传授,与主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二是反思的实践性。教师的反思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同时连接假设、实践以及修正,使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得到不断发展。三是情境性。教学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将教学现场的特点充分反映出来,情境性非常明显。
三、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
1.研究方法
调查资料由3所学校组成,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4所学校中担任物理教学任务的教师,统一填写问卷调查表。围绕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通过问卷法、交流访谈法获得资料,并将研究问题绘制成表格。
2.调查工具
文献研究法是主要的调查工具,笔者在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之后与自己教学经验相结合对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进行编制;excel是主要的处理工具,通过excel软件对本研究进行处理与分析。
3.调查实施
问卷共有16个问题,第一部分是对象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不同纬度下教师物理知识、教学知识等的调查,以下是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细目表。
样本确定之后,调查问卷通过电子档的形式发送给每位物理教师,一周之后回收,问卷回复率非常高,同时说明了结果的可靠性。
4.数据统计处理
从问卷中得到的数据资料首先由物理教师本人进行阅读和检查,从检查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回答与施测标准相符合,同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调查结论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体系不完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物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会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一些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很容易会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由此来看,教师应该注重物理教学各方面知识之间的融合与转化,逐步完善学科教学体系。
其次,教师学科知识的发展受到教师教龄的制约。教师随着教龄的不断增加,知识结构的转化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因为教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将教学策略等方面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这个转化过程对于教龄很高的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三,培训开展力度不足。一些教师对培训并不认可,接受培训的人数并不多,这就说明在职培训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进而使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教学中教师的反思意识有待加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反思的环节,教学是一个积累、转化、融合的过程,如果教师满足于已经形成的认识,就很容易会使其发展停滞下来。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自主反思意识进行进一步加强。
四、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发展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具备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信念。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初中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涵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针对初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展开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玉峰,刘岚.新疆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物理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物理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学习、理解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针对少数优生教学,也不能只针对中等生或差生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教学集体和教学个体之间的关系,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在实际的新课教学中,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情,采用分类教学法。在课堂提问中,有意识让优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最容易答的问题。作业布置也不搞“一刀切”,对于优生,在完成教材要求完成的作业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能够完成教材要求做的作业;对于差生,应适当减少作业的数量和降低难度。这样就能保证优生不致“饿死”,差生不致“消化不良”,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差生在新课教学中的知识缺陷,在课后通过复习予以解决,从而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学生都得以发展。
二 精讲、精练,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并能实际应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目标。精讲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它使学生具有了发挥主体作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练习以学生为主体,它是训练学生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手段。
精讲,不是少讲。精讲是讲教材中的基础概念和规律。即对物理公式应讲清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对例题应讲懂思路,多讲分析过程,少讲演算过程;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讲明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和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样的精讲突出主题,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是多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如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物理童话故事,不知不觉就成了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而让教师坐到他们中间去聆听,去欣赏他们的奇思妙想,精妙绝伦的展示。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类型的练习能够训练学生的不同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可在课堂上设置说理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可设计实验题;安排一些多条件和有隐含条件的习题,可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猜想能力,可安排一些设计型习题。在课堂上安排不同类型的练习,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 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实验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陈述、置疑、制造悬念、讲故事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应用”,飞行员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引入“机械运动”,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大气压强”,这些例子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也可有目的地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便会主动地观察、测量、分类、假设、推理,寻找结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从旁启示、引导、指点,发挥主导作用。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做好每一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条件下,将有些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来做,在实验中让每一位同学都动手动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除此之外,应不定期地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观察有关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136-02
1 前言
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一个说法:“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成功的,至少算不上是完美的课程教学活动。”可见,在物理课程活动体系中,实验教学具有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就初中物理而言,各类实验具体而又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感官材料认识,有利于他们在配合并参与教学实验中培养实践能力,逐步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锻炼他们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习精神和良好的习惯品质,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基[1]。那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呢?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体现
实验教学就是以实验为根本途径的一种教学活动。物理实验则是指借助物体的具体形态来认识物理概念,并利用有条件控制的物质运动变化来认知、总结与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性活动。简单说来,物理实验就是借“物”认“理”、以“物”探“理”的活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就是实验教学,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和事物观察等。这些对于初学者而言,既非常必要又十分重要[2]。
1)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需要。新课程教学着重体现“探究过程”,强调把“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把“教材中心”让位于“过程中心”。在致力培养能力品质的同时,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实验教学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精神,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2)学习基础知识的需要。纵观初中物理教材,基本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上的相关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避开实验,学生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些结论也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3)应对中考升学的需要。各地中考物理越发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例如:实验题占比在逐步增大;新增了实验技能操作题型;等等。既有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实验,还有教材上的“自测步行速度”“纸锅烧水”“蜡烛跷跷板”“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等小实验内容。如果缺乏切身体验,学生又怎能去应对中考呢?
4)培养学习兴趣的需要。初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缺乏对实教学的感性认知,变相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多做实验、勤做实验,既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态,又能赢得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5)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如观察与思考、实践与创造、手脑联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用结合能力,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等。这将让他们终身受益[3]。
3 对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
物理实验既是初中物理课程的基础内容,又是物理教学的精髓元素。只要教师善于抓住这一关键和根本,就不会有纸上谈兵之虞,也才会在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中努力赢得令人期待的事半功倍效果。
对教师演示实验教学的强化与研究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程活动体系的有效支撑,更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集中地体现在:它不仅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理解与掌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而且是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分析与探究能力以及良好学习方法的有效载体,更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性,准备要充分;其次,要努力注意并掌握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这是取得成功效果的根本;最后,要更加讲求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是赢得最佳化实验效果的有效保证。
比如在关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课堂实验中,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演示实验程序,而是进行演示实验:取出早已准备的一捆下端散开的塑料扎绳,用手自上而下地捋了几次,结果发现扎绳出乎人的意料之外,非但没有合拢起来,反而更加分散开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再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演示实验,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对于“用满水杯倒置测大气压”的实验,教师可向学生借一本书来辅助进行,并且事先面向全班做出“如果潮湿,赔偿新书”的保证,以有效刺激学生愤启悱发的学习心态,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渲染并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4]。
对学生自主实验教学的强化与研究 培养包含实际操作在内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元素,也是素质教育强调的关键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不仅是迎合他们普遍存在“求新、求趣、求异”的活泼心态,其重要性更在于它是培养学生手脑联动能力、创造性思维、探究学习能力的良好平台和“第二课堂”。学生实验尽管以自主操作为主,却始终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帮助。所谓“适当帮助”,并非是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而是指让学生通过预习活动,从整体上把握实验的思路和模式,教师在学生动手前通过“精讲”来明确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主要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障碍因素或重难点环节等给予适当性引导,以有效确保学生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本文以教材中“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比热容)”实验为例,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提醒他们并引发思想上的注意力。比如:1)这种实验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酒精灯?2)为什么在实验时要用酒精灯为水和砂石同时加热,而且加热时间必须相同呢?3)在实验过程中是应该观察水和砂石的温度,还是它们变化的温度呢?不仅充分显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教学关系,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用于实验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对学生课外小实验教学的强化与研究 什么是“课外小实验”?就是指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提示和要求,学生用生活中一些简易可取的器材或自行制作的简单装置,在课外以个体或合作等形式开展的自主性实验活动。它具有取材简单、易于操作、时间灵活、空间广阔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既不同于演示实验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不同于分组实验的整齐划一。就初中物理而言,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有利于在教学延伸中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科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学用结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小实验”教学应遵循如下原则。
1)合适性原则,就是要针对某一知识点或单一物理原理而做实验。比如“橡皮筋测力”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橡皮筋伸长与受力成比例关系”。
2)器材自制原则。教师在布置“小实验”人物时,要尽量考虑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现有素材做器材,不要花钱去买,只有这样,既随手可做又易于常态化。
3)“一对多”原则,就是一种器材可做多种实验。比如极其普通的鸡蛋可做“生熟鉴别(惯性)”“水中沉浮(浮沉条件)”“吸入广口瓶(大气压)”等多类小实验,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对学生事物观察教学的强化与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由于^察思考而有重大发现的不乏其例,例如:伽利略在观察与研究吊灯摆动中发现了
“单摆振动规律”;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细心观察中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等。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实际能力,观察活动对于物理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物理研究同样十分重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战略战术”的指导思想,注重教会并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观察学习方法,主要包括:1)对于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关系方面的观察;2)对于物理现象与物体内部关系方面的观察;3)对与物理现象与物体动态关系方面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逐步把握事物特征及其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于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系统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归纳观察法”“验证观察法”“综合观察法”等几种类型。值得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与能力并非短期速成之功,而是要历经一个厚积薄发的较长时期,因此要做到持之以恒。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事物观察”等方面,善于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鼓舞”,智慧之花终将绽放在实验教学的枝头。
参考文献
[1]刘慎田.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8):52.
[2]吴文彪.浅议“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9-50.
中图分类号:G71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美国杜威曾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这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培养与社会直接接轨的技术型、应用型、管理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因为我们知道,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就是既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同时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程技术能力。所以,要想适应社会话的要求、达到中职学校培养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应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的作用和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教师思考、应有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中职学校教师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和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有效地组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的界限,从学生的感兴认知入手,能够直观地、真实地将学科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从中体味收获,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2.把抽象、枯燥的学科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操作,能够将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极地提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3.把实践操作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今社会的发展形势,符合中职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中职学校培养“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才”的要求。同时,某种程度上,对于促进教师的课程发展,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等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主导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那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只能流于形式,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耽误学生的学习。所以,应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1.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 是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设计好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学情,设计好教学过程;结合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等。2.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够不断地突飞猛进。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首先要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其次看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重要的是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物流产业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现今社会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了巨大变革需求,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流管理课程知识,又要学生学会物流规划的实践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最新的物流课程技术进行最优化运作的本领。
(一)把握教学模式,研究课程内容。理实一体化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中职学校应该更以训练学生的技能为中心,教学中可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演示与讲解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同时,结合物流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可推广案例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物流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市场导向。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更新课程,紧跟市场需求。
(二)充分利用资源,建设课程队伍。中职物流主要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理实一体化很明显地增加了实践性的课程,此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已有或者可以有的资源,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模拟实验室,或者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应配置一个大型的物流实训基地,内部设施设备应与一般物流企业基本一致,包括货架、叉车、传送带、POS机、打包机等,同时还应配备一个电脑实训中心,为运输仓储中的单证制作及传输提供技术保障。这样完全实际景象的基地,是实现理实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有了场地,必须要有课程的教师队伍,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对于建设“双师型”教师,可以将原课程理论教师、实习教师合理配置,使其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做好课堂评价,做到课堂高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评价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是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评价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基本技能的获得。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过程中,衡量的标准是“会”还是“不会”,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学生能否获得初步的、准确的操作技能,而不是以技能是否“纯熟”作为衡量的标准。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理实一体化淡化理论教学,并不等于是抛弃了基本知识的要求。也就是说理实一体化教学不能替代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习,否则会造成教学知道思想的偏颇,使整个教学环节出现漏洞。
总的来说,中职物流管理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给此课程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理实一体化更多时候,需要教师做到的很多。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课程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这就使得每位老师要去钻研业务、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自己的课程水平。
关键词:前置导学;策略研究;学习任务
一、什么是前置导学
前置导学是指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导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积极实施前置导学是教师思想观念得以切实转变的标志,也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落实“生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前置导学―一课双测”模式的操作程序
该模式主要包括五大模块:
1.前置导学。在上一节课的导学案上,要设计下一节课的前置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可以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内。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低入简洁、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并在过程中有提升的空间,要重视对课堂内容的引Ш退伎迹并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成果。
2.课前检测。在新课进行之前,对上节布置的前置学习任务进行简单的检测,以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以学生的前置学习成效作为课堂设计的基本参照,以此为基点调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简化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3.合作探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4.课堂测评。该环节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又一次检测。它是学生又一次巩固运用知识的机会。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拓展能力。我们应该更重视这一环节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互补和拓展,重视习题的检查和讲评工作,尽量使课后训练起到巩固、检测和提高的作用。
5.成果展示。将学生完成后的作业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自己讲解,对于有异议或其他方法的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模式实施的有效策略
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是前置性学习的完成情况,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在布置前置学习任务时,要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编制相应的问题,问题的针对性要强,难度要循序渐进,既要有明确的中心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又能为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具体的方式,能独立则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就合作完成。
2.简洁性原则。布置的前置学习任务要简洁,要能充分发挥其导读、导思、导学的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觉质疑,做到语言简洁流畅,表达清楚到位,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3.保障性原则。前置学习可以在课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内进行,但要保障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相应地就得适当减少学生的巩固性作业,否则会使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长期下去,学生疲于应付,学习效率越来越低。
4.层次性原则。对课前检测和课堂测评要有一定的层次。课前检测应以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主,课堂测评要以基本技能和拓展延伸为主。另外,两次测评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差异。
5.多样化原则。教师对前置学习要有一个检查评价手段,可以从完成态度、质量上给予评价;也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有积极表现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尤其对学困生,要留意捕捉闪光点,及时鼓励,以提高其积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搭建自我展示平台。
四、模式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的前置学习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
2.合作探究的主动性不强。在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他们的探究只是流于形式,坐享其成,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这就影响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3.教学时间不够用。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感到分身乏术。由于受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探究时间较长,常感教学时间不够用。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得出“前置导学―一课双测”模式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模式。它真正实现了从被动、机械、封闭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发现、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对于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有多种多样,如何最早最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课本中有很多他们熟悉的物理现象,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开始的那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可能会暂时消失,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其中女生占多数。所以进人课程教学后,能否长时间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顺利迈入物理大门的关键。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第一章教学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前三节课。如:第一节课演示“磁场生电”、“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音叉共振”、“覆杯实验”、“光电池”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人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第三节课通过向相应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能量,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简单、快速地理解概念,增强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中学生理解力还有差距,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大多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感到有兴趣,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二章第二节最后的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估计值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最好的方法是简化些,就讲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对照物理学测量值要求写出结果就可以了。另有物质世界的能量一切,旧课本中只分散再一些章节的最后,新教材则是贯穿始终内容,并在第一章第三节集中的进行了解,按理说这是个难点,但由于新教材处理得比较好,简洁明了易懂,加以课件的帮助,在学生头脑中一般能初步形成一个总体概念,在这里教师尽量不要再拓宽加深,把拓宽加深放到相应章节中去。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会帮助学生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