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6: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发展前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对于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徐州与外省的教育竞争实力,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1是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的需要
2008年11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苏发[2008]19号),《意见》明确指出,徐州要建成“三大基地”,加快发展“四大产业”。“三大基地”是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四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意见》要求徐州要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特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发挥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层次和规格,培养一大批农业管理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建设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2]。目前,徐州市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共有镇农技站114个,全市农技推广在岗人员2400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占21.4%,中专学历占46.8%,高中学历以下的占32%。乡级技术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7%。农业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也偏低,分管农业的书记、乡(镇)长中,专科只占44.5%,与苏南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农牧业生产受地域性因素影响明显,江苏省地域呈南北走向,跨越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南北差异突出,除大宗的粮食作物外,淮北与沿江、江南的农作物、畜产品生产种类迥异。农业类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内容、生产实习项目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南方所学,到北方难用、无用的现象。此外,苏南、苏中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苏北工作,高级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当地农业高校和中职校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且适销对路的人才。
2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需要
省委领导多次指出:“实现苏北大发展,徐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全省发展,徐州要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富民强省,徐州要尽快赶上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规划到2012年,徐州市在切实达到省定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但是徐州是一个拥有940万人口的大市,其中农业人口达614万,占65.3%,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离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标准差距很大。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必须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主要瓶颈。此外,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整体素质继续提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增强农民职业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3是增强徐州教育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需要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和3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徐州的教育实力与大城市、大都市的要求还有距离,和苏南苏中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全省81.5%的高校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苏北高校明显不足,而农业类高校(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100%都在苏南、苏中。在全省的80所职业技术学院中,苏北12所,徐州仅3所。徐州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是周围20个城市、17万km2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所覆盖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目前只有1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徐州能利用现有的城市地位、办学条件等优势加大对农牧业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力度,必将使徐州市在这个区域参与教育竞争增强相当的实力,赢得主动。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政策引导
(1)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构建层次分明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2)政府搭台,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徐州市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与农业教育相结合,能够产生双赢的效益。其基本路子是大搞联合办学,即由农业部门提供实习基地,保证部分经费供应,由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教学,既能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子,又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自身吸引力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
创意农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
在我国,“创意农业”一词最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两会上第一次提出,“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厉无畏对自己提出概念的阐释。而我国第一家创意农业机构――洛可可创意农业也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宏大愿景下应运而生。
二、国外先进的创意农业模式
1.法国模式。法国创意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创意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创意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各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创意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2.德国模式。德国创意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性的创意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郊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3.荷兰模式。荷兰创意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创意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荷兰创意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
4.日本模式。日本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创意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创意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三、国内创意农业的成功示例
1.北京观光南瓜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2008年7月开园。南瓜公园占地500亩,种植南瓜、西瓜、蛇瓜等各类瓜果1000多个品种,游客在游览、休闲、采摘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园有的南瓜宴,是全国首家以单一蔬菜――南瓜命名的综合性生态观光园。在12000平方米的南瓜品种展示大棚里,游客可以看到280多个南瓜品种,形态各异的南瓜有:小金桔、南瓜佛手、飞碟瓜、鹤首、甜蜜一号、迷你话筒、牛腿瓜等等,其中最大的南瓜重达360斤,而最小的只有鸡蛋大小。南瓜园600米的绿色长廊蜿蜒回绕,围篱上满是瓜藤枝叶,绿意盎然;黄、白、红、绿、青、蓝、紫的多彩南瓜悬在空中;大型南瓜雕塑“五子送福”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影。据了解,农业生态观光南瓜园的建立,为当地提供了200个非农就业岗位,同时还带动附近几个村的农民种植露地南瓜,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农民们组织成立了北京东升富民南瓜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生态观光南瓜园的渠道销售产品,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
2.上海奉贤庄行农业创意园。农业创意园位于庄行镇庄良路、A30高速交叉处的农业核心区内。园内建有50只现代设施大棚,这里就是那些高新珍奇果蔬的出生地。创意园拥有世界顶级创新果蔬种源500多种,种植的葫芦、南瓜,既可食用,又可观赏,做艺术装饰可保存多年。可以直接入口和榨汁的水果果蔬有水果玉米、水果黄瓜、水果西红柿、水果地瓜、水果洋葱等,糖度在8度以上,爽甜可口,基本无生腥味。还有五色茄子、五色番茄、五色胡罗卜,色彩斑斓,好吃又好看,拓展和延伸了水果和蔬菜的单一功能。创意园首创艺术农业、味觉农业,倡导的高新、高质、高附加值农业,已经成为庄行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亮点”。
3.浙江海岛县玉环农业观光园。玉环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绿色窗口,集现代与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光休闲于一体,坐落在玉环的北大门――清港镇西郊,处玉环与温岭城关的近中心地带,西濒乐清湾,与雁荡山隔海相望园区已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2005年底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区分为入口服务接待区、观光果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休闲娱乐区、度假农庄区等五个功能小区。除入口服务接待区和度假农庄区在建需要完善外,目前已建成神农广场、演艺区、精品果园、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百鸟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垂钓园、烧烤城、拓展训练区等十一处参观游乐景点。每个景点各有特色,农业项目与自然景观互相衬映。
四、创意农业发展的途径
1.产业高度融合化是创意农业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创意农业是综合性产业,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文化元素,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作物品种改良,采取园艺、园林手法对农场、农庄、牧场进行创意设计,将农业产业与当地的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组合,从而实现场景公园式、休闲娱乐式的目标。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培育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
2.创意农业开发的关键在于构筑产业链。当有价值的创意与实际的产业真正实现融合时,才能真正使创意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当新形成的这些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整合、相渗透,并延伸拓展,进行深度开发,就能产生乘数效应,充分获取创意农业产业的效益。通过发展第一产业,大大带动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接待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的联动和融合,带动了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满足了游客购物的需求,进而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目标。
3.注重创意品牌的打造和建设,以品牌延伸价值空间。一些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打造品牌,将优良的环境、优质的产品、优势的产业整合起来,形成消费者竞相追逐的不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努力打造“有影响、有潜力、有创新”和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较高、能够覆盖当地主导产业的乡村农业品牌。这些品牌应涵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乡村旅游业等;这些品牌既有区域品牌,也有企业品牌,更多的是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1 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效益
现代农业园区的高效益表现在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益,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效益,农民通过这一模式得到了非常高的收益。园区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壮大及农业经营环境改善。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化经营使农民职业化以及农业工厂化,使农民了解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1.2 现代农业园区区位的选择
耕地资源的好坏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期的选择以耕地资源、资金丰富的区域为优。如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虽然上海人均土地有限,但其融资能力十分突出,从建设至今,各项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善,有十多家国内国外的企业以独资或投资的方式加入园区项目,融资超过5千万元。越来越多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证明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在融资或土地利用率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生产示范、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新功能。
1.3 现代农业园区得到了政府和科研院所的支持
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于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现代农业园区来说政府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更是重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加强同各级的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使科学技术切实转换成生产力,积极贯彻执行“科技兴农”的政策。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我国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便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与科研院联合建立起来的,9400hm2的占地,推动了农业科教和农村经济建设。该农业园区随后又组建了一些试验基地和科学园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1 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
因现代农业园区的界定还未明确,农业园区被一些企业用来做房地产,违背土地利用的规划进行非农建设,造成土地管理的混乱,对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应明确相关的标准,使现代农业园区得到明确的界定。
为建设农业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需要使用到建设用地。因建设用地指标、基本农田保有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因素受限,用地审批难度比较大。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为只建不办理手续或办理不能得到批准。若要确保园区规划建设质量,应实现集权管理,严格审批权限,令园区的建设能够达到土地政策的相关要求,同时促进园区发展。
我国的现代农业园尚在初级阶段,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份额较小,而政府的份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建设及发展,使园区建立不起市场竞争机制。投资单一,使园区的发展与建设不协调,影响投资效益和园区效益。
2.2 解决与发展途径
政府需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投资机制,使其多层次、多形式以及多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才能为园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这便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并鼓励个人和国内国外的企业参与园区的建设。当前,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有赖于政府政策的制定,以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园区的稳定发展、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27-01
一、前言
香格里拉县,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当然这里也是一个高寒山区,属于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县,这些年随着农机化在我国的广泛推广,本县的农业科技人员为了贯彻党的惠家政策,快速推进本县农机化的进程。
进行了各种研究,在本县进行农机推广,对各种大型,中型以及小型机械的装备水平,也在逐渐地提高,一些新农机在本县的推广,新技术的推广措施也越来越多,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农业整体水平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这个农业组织的逐渐完善,各种培训以及宣传,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让本县的农业农机化水平,以及本县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二、农机化在本县发展现状
香格里拉县的购机补贴措施,是从二零零六年正式在本县开始实施的,在这种措施下,全县开始出现在大量的购机农户。全县大型的拖拉机由原来的六百多台,到二零一三年底,已经增加到了近二千台,小型的拖拉机也是由原来的四千多台,增加到了现在的五千多台,联合收割机也增加了四十台。
而其他各类的机具配置,更是不计其数,各种现代化农机设备在香格里拉县的推广,也使得本县的农业生产,不管是在农业生产,还是在粮食脱粒以及一些农副产品加工,都基本达到了机械化的程度。农机化的使用,在本县已经从产前到前后的所有环节,都涵盖其中,农机化使用的综合收入,也占到了本县农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
农机化的优点:农机化在本县的推广,具备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就是生产效率提高了,原来人畜无无法承担的大规模的劳动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农机的推广,都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加速了本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以及产业化的进程;
其次,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机在本县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原来农民无法承担的农机费有,因为有了补贴的存在,就使得购置农机成为了可能,农机的补贴政策,使得农机大量出现在本县,也使得农机化水平在本县得到显著提升;
再则,农机化在本县的推广,使得农村劳动力产生了转移,使得农民可以增收,农村可以增加生产效率。首先就是农民增收,因为农机化的推广,就使得本县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的劳动力,他们可以加入到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进城务工,从而让自己收入明显增加。其次就是农机化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得到改善,而且减少了劳动的强度,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了增长。
三、农机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1.机型落后:首先就是农机装备比较落后,设备也相对陈旧,使得它与现代化农业产生的发展不相符,各种拖拉机,农机等配套比例在本县,也出现严重失调现象,陈旧的设备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或者更新速度过慢,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本县农机化发展进程。
2.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在香格里拉各乡镇以及村之间,缺少着健全的农机服务组织,没有明显的农机耕作示范区,没有使用农机的大户,大多都是采取分散经济的模式,这样的生产模式,按时间效率来换算,都容易产生非常大的浪费,也很难起到事实推广以及示范的作用,对农机化在我县的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3.农机结构不合理:在本县,大多的农田普遍存在着田块较小,土地也相对零星,所以大型机械在本县的使用率明显比较少;而动力机械则相对多一点,其他的农业机械,配套机械就相对地薄弱。
比如稻麦机械化在我县明显有重大的突破,但是像生产其他作物的机械,在本县明显比较地落后,甚至只处于起步阶段。粮食经济作物在本县机械化水平偏高,而其他的经济作物,渔业等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机械,就明显比较地缺乏,有等进一步提高。
其次,就是受购机政策的影响,在我县,很多农户在购机时,觉得小型机因为政策的原因,得不到补贴,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而一些农业机械,也容易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使得农业机械在我县的使用率明显偏低,这也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农机化发展的新思路
1.加快发展:首先,各大城乡机械,要把发展本县农业机械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推进本县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准确的定位。及时地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水平以及农机的需求进行调查,并且进行制定比较科学的农业发展措施,使农机化工作能够与本县的市场经济实现一个完美的契合。
2.以人为本:对于本县农业的发展,最主要还是依靠农民,所以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只要解决了他们的所需,才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核心,要科学地为农民选择最合适的农机,而且农机的质量,价格方面,都比较地合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的优惠政策。
其次,就是对于农机的使用,因为是一个现代化操作范畴,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农机的操作,也要对农民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农民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机手,提高他们的农机化操作技能。
再次,对于农机化操作,必须要进行有组织的生产,这样对于农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农村的经济效益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当然还可以将农机服务打造成一个本县品牌,实现农机的跨区作业,从而提高本县整体经济效益。
五、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农机化生产,是香格里拉县农业腾飞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在进行农机化推广的时候,一定要大力地宣传科技兴农,以及兴农富民的思想,让本县农民感受到新农机生产带来的强力经济效益,提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解决农民农机生产中需要的各种技术问题,让农机化生产,在本县可以进行实现全面化,使本县农民可以逐渐地实现小康化。
参考文献
[1] 姚向明 罗应贤 和金良.促进香格里拉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途径[J]《云南农业》 2011年第08期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传统的分散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土地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最大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研究,农业机械化耕作的效率是人工的30倍,农业机械化不但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耕种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四化’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低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逐步集中到有能力并掌握着市场信息的种养大户和工商业主手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与资本和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二、农业机械在土地流转中的主要作用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机化使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机化在土地流转中也显示出重要的支撑作用。
1、农机化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土地流转提供技术装备。
2、通过土地流转,使得农业机械得到了充分利用,农机装备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通过土地流转,农机大户承包了土地,机械化的操作耕种,大大提高了效益。同时还可根据种植的需要不断更新机具,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3、农机化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为土地流转出效益打好基础。
(1)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规模生产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5-10%。
(2)增加经济效益。采取深耕法、机械化插秧可提高每亩单产,机械化收割可减少谷物损失5%左右,全程机械化作业可节约工时,还可以增强水稻抗病抗灾能力。机械化作业使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4、农机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土地流转。地流转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种粮大户提供了规模经营的平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民工合理转移形成良性互动,加速了土地流转,也有效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5、促进了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农机手们,都是高素质的人才,是农村中的能人。承包流转土地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他们擅于采用多种新式农机具和先进的新技术,使一些高新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三、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土地流转中促进作用
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当前最有成效的涉农补贴政策之一,必须坚持不懈。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同时,国家还应该安排专项的农机技术培训、燃油补贴、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增幅比例每年以5%-8%的速度增加投入,用于推广农机具的购置补贴配套资金,逐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管理、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机科技示范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
2、通过农机集约化经营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它既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循序渐进。我们要根据本地实际,在土地流转活动中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机械化规模服务。可以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形式,使用农民流转的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实行代耕、代收制,打破户与户的界限,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也可以通过签订作业订单和作业合同,开展“几统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总结和培养各种先进典型,努力推进农业机械的集约化经营,扮演好在土地流转中应该承担的主要角色,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序健康发展。
3、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1)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向农机大户倾斜。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设施农业是集人工设施、先进栽培技术与经营管理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它可以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束缚,达到农产品速生、高产、优质、高效、节水、避灾等目的,还可以使光热、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突破干旱等因素的制约,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 宁夏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条件
宁夏发展设施农业具有4方面的基础条件: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适宜,中卫市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梅雨台风,不潮湿,作物病虫害少,土壤、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好,工业污染少,可以发展成为我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和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良好的前期基础条件,宁夏设施农业的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hm2;农业科技研究领域广泛,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设施农业主导品种突出,茬口安排灵活多样。
2 宁夏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内容
宁夏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地位和规模已经形成,要在继续抓好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铃薯、瓜菜5大战略性主导产品和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6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设施园艺、蔬菜、花卉、养殖等多样化发展,不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构建起符合市场需求、特色优势鲜明、规模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宁夏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宁夏十年九旱,这是区情,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地理条件复杂,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先点后面、先易后难,逐步协调发展。设施农业要依水而建,选择栽培耐旱的农作物、节水型的农作物,对有水源保障的地方,在固海扬黄灌区、红寺堡等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资源,集中连片,日光温室和大小拱棚结合,建设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节水效率高、生产效益好、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旱作农业区要集中打井建窖,挖掘地下水、蓄积天上水,建设以大小拱棚设施栽培为主的设施生产基地。
3 建立设施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1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
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大力支持和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在资本投入方面,宁夏的设施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发展投入高、成本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规模发展的能力不强,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投入为补充的设施农业发展投入新机制。农民投入;政府要不断增加对设施农业专项投入,以项目带动发展;实行以农招商,要用工业化理念来发展农业,创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设施农业园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依法有偿转移。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界人士来宁进行设施农业投资,集中连片租赁土地,进行规模发展。
3.2 重视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随着设施农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它除了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外,更主要的还要依赖于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业增长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组织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包村、入户,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能力;建立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各种设施农业新技术应用,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效应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3.3 搞好市场营销,提高产品商品率
设施农业是具有高度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产业。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在产业布局上要扩大优势农产品种植栽培规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优取胜”。充分发挥地区产品比较优势,把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开拓重点市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优质农产品贸易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宁夏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村或乡为单位成立销售服务中心,对同类产品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相关部门要开通设施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促进设施农产品的销售工作,保护农民利益;在产业大县和主销地,要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农民提供方便的农产品销售场所,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50-01
在新形势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但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日益减少。此种情况下,要想良好的发展农业经济,就应当积极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所暴露的问题,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源态势不佳等。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向国际化发展之路迈进[1]。那么如何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呢?本文笔者将在下文对此部分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讨论。
1 目前发展农业经济的现状
新形势对农业经济的冲击较大,使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显现较多问题,导致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不佳。具体表现为:
1.1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是导致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不佳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设施需要及时更新,良好进行农业生产,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良好发展。但实际情况则不然,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依旧采用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设施,其性能不佳、作业效率慢、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知识生产设施应用效果不佳,导致农业经济难以提升。另外某些生产设施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加之年久失修,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不仅不能为农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还有可能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2]。
1.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多地农业生产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停留在较为原始的加工食品方面,极大的削弱了农业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在讲究规模化生产的今天,多地农业生产方式依旧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将其运用到农业方面,自然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2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此,笔者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农业经济问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1 科技创新,迎合市场需要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落后,影响农业生产,进而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能够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 并且在农业科研的过程中, 科学创新是科学规划的重要基础。为了创新科技,优化农业生产,使之迎合市场需要,首先要明确新形势特点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而优化调整农业管理机制,以便维护好农业方面,构建良好的农业经济环境,为良好的发展农业经济奠定基础。其次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以此来增强农业生产实力,以便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工艺等,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强化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如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农业技术培训、素质教育等,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3]。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的落实,必然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现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 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使各地区农业生产多元化发展,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良好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种植主要以粮食为主, 因此在对其改革的过程中, 要对传统产业的种类进行丰富, 改变单一的产业格局。因为不同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资源等方面不同,所以各地政府应当明确当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及缺点,进而引进适合的农作物,扩大农作物种类,通过种植不同农作物,进行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经济,间接促进我国农业良好发展。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也是促进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手段。
2.3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不佳,与农村劳动者素质较低有很大关系。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依旧存在“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观念,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采用传统的生产设施,致使农业生产未能跟上时展步伐。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各地区政府应当注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如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让农村劳动者认识到农业生产设施更新的重要性;定期的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活动,使农村劳动者能够掌握更多的农业知识,可以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农业种植;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农业专家讲座活动,以便系统的讲解农作物种植技术、病虫害治疗方法等,如此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强等[4]。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或培训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语
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较多问题,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源态势不佳等,致使其向际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建议通过科技创新, 迎合市场需要、优化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等途径来改变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那么农村经济将在新形势下良好发展,逐渐向国际化迈进。所以,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799-801.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7
施肥结构与耕地的土壤的营养成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农业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关系,是保证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基础,而测土配方施肥是比普通的施肥方法更具有科学性的施肥方法,它是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施肥的方案,这样既节约了施肥的成本,还可保证农业的安全生产,节约了资源,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测土配方施肥的概述
1.1 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的说,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1.2 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进行作物的耕种之前,就要对耕种的土地进行土壤取样检测,对土壤中的肥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土壤中缺失的肥力,在根基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及成长的规律,对土壤进行相应的营养的补充,就是在土壤、肥料与作物之间建立1个关系,以科学技术为指导,以肥料为基础,土壤为媒介,来实现作物的最理想的成长,以此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测土配方施肥的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操作是1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以一定的科学与技术理论为依托,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对应的施肥理论转化成为具体的操作程序之后才能完全地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的工作流程:由农业部门对土壤进行采集与分析,结合试验、示范数据,提出相应的施肥配方;肥料生产方根据具体的配方进行肥料生产,并提供给农户;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作物的播种和施肥。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使得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发挥最大功效,它不但能使农户增产增收,同时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4 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
目前,盘县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过多年的耕种,土壤里的有效成分在不同程度上流失,再加上施肥不合理,更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可以说,如果再不针对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那么,将对盘县农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另外,同一作物,但是由于品种上的差异,在不同的生长周期所需肥料也不同,这就要在进行作物耕种之前对耕种的土壤的肥力现状有所了解,再结合作物的生长规律来对作物进行肥料的供给,而这一切工作的进行都是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作物的产量,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
2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降低投入,提高经济收益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肥料的投入是最大的,生产的成本普遍偏高,而大多数的土壤对肥料中的有些成分不能得到很好地吸收,发生挥发、淋溶或被土壤固定等状况,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还破坏了土壤的平衡,因此,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节省农业生产的成本的投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2.2 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按需分配的施肥方法,可以协调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促进了农产品营养品质的形成,使得农作物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减少农作物的病虫灾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可以说,保证了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没有被破坏,为农业农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安全保障,进而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论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广泛被运用到各个行业,在农业上的可以体现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这种施肥技术是一种按需分配的制度,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提高了农业经济作物的产量上,还表现在它大大地节省了对农业肥料资本的投入,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农村商业银行
一、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以中间人或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并收取服务费的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并列为银行的3大业务。由于具有独特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点,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最初的代收、代付业务展到涵盖结算、信托、租赁、融通、咨询、银行卡等全方位业务领域,品种多达260多个,产品级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中间业务产品的成功营销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已2007年报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已达15.7%和15.4%,工行、交行和民生也分别达13.53%、11.53%和11.53%。同时,2007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极其惊人,超过50%的银行实现了翻番的增长。无资金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竞相追逐的“奶酪”。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尽管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对其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基本限于结算业务、保险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二是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
三、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上滞后,从最早的,到农业银行,再到人民银行,直到现在试点省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等,几经变动,数次反复,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缺乏长期性的行业指导和统一规划。
二是电子化水平落后。发展中间业务需要电子网络系统支撑,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普及率极低,即使有的信用社已实现了区域的计算机联网,但由于设备和软件层次低、更新慢、功能不全,不适应中间业务的开发需要,从根本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是设施投入不足。高投入、高效益,开展中间业务需更新现有设施,而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着家底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间业务开展的预期效益估计不足,导致中间业务裹足不前。
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较商业银行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开拓能力不强,业务全面、理财知识强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缺少。
四、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在品种、规模、水平、层次等方面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加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在近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抢占市场份额、稳定优质客户群,摆脱农村商业银行此项业务边缘化的可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商业银行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是经济社会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调查、研发产品。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拓展中间业务不仅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贴切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要本着“循序渐近、安全效益”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农村商业银行要对现有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可以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
(三)改进设施、培养人才。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平台。
教育能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则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局限,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师资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哈经雄、滕星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时提到民族教育应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并相互促进。因此,能否找到与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能否有效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民族区域和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激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特征,民族地区的教师无论民族是否相同,都应突破民族区域和民族限制,正确看待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当地所在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加强不同民族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限制,构建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倡导终生学习理念;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发展。
要让专业发展成为农村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这在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民族地区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规划和设计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成长的步伐;同时,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主体反思,以期达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和反思型教育,通过反思,教师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要完善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在现实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却用传统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教学,用旧的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好比“拴着马的腿, 却又要让马快点跑”一样,试想这样的情形下“马”又怎么能跑得动呢?教师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发展性,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体现民主客观,公平公正。在管理方面,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能引发教师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能激发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能引导教师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普遍比较恶劣,要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首先要从优化民族地区的学校环境入手。农村学校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校舍、食堂、校园环境建设等,软环境主要是领导的人文关怀、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学风等。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不懈地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民族地区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上级的支持;同时,制定各种政策、实施相应的监督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司、企业参与到农村学校的工作条件改善中来或让部分大学和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扶助一定数量的农村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善学校工作条件和环境;此外,政府也可以号召农村当地的农民为改善当地学校工作条件出资、出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民族地区教师积极正确的看待身处的社会环境,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良好的合作性的工作环境,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要加强学校民族文化氛围,对民族地区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民汉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三、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教育中,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首先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学校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搭建信息技术平台,除了利用教师业务时间集中对教师进行分项培训外,要分层次对教师进行网络平台操作系统、资源利用技术、问题解决方法等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其次,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相对农村教师外出参加高质量培训的机会较少,借助网络培训教师在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农村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培训机制与各个高校、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自己获得的教学一线的信息,在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指导的同时,也在相互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培训开支、减轻培训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学矛盾,减轻工作压力。
四、发展教师教育体系,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对于农村而言,执行中央政策的最大障碍便是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切实保障教师教育成效,首先,政府和国家要加强教师教育经费投入,这也是确保政策得以贯彻的物质前提;同时农村地区要大力加强县、乡两级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以县级为重点的农村 教师教育体系。其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培训队伍,这样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获取最实用的教育实践和经验,开阔视野,激发内心需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其三,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文化特点,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认同、各个民族间的沟通和了解,进一步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在培训的课程和教材设置上要合理有效的融入有关当地风俗、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课程,这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构建合理的培训目标层次体系。
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比较切合农村教师地域分布广、交通不便、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到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际,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以校为单位发展校本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反思、师徒结对、个人自修、行动研究、听课评课等模式,能够有效的克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在职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对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也在研究和反思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趋向完善, 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立足农村实践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找出适合农村教师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能力。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星华,何芹.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初探[J].中国民族教育,2006,(1).
[3]李玉田.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科研水平的基本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