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6: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各地的传统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 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文庙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孔庙、至圣庙或宣圣庙等称法。历史上首个文庙出现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改孔子的旧宅为庙堂,将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进行陈列,并加以奉祀(见《史记・孔子世家》),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子死后的两千多年间,伴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逐步增强并被历朝历代奉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孔子的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是各地以祭祀孔子为主要功能的文庙不断涌现。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文庙数量超过了1500多座,并遍布各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及代表性的建筑群体。
在中国历史上,文庙的性质最初较为单一,只是用以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文庙的功能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始于“庙学合一”的制度。该制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发展至唐代形成定制。伴随这一趋势,文庙承担作为官方学校教育功能的性质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伴随着文庙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很多被上层统治者加以褒扬的名儒先贤也不断地被请进文庙进行祀奉。因而文庙的内涵得以不断扩大,从一种单纯的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逐渐成为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一种物化体现,集中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发展,可以认为,凡是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突出价值的人类文化遗存,都可将其归入文化遗产的范畴。将文庙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进行考察可以得知,文庙是一种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在当代,如果一种文化遗产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并与之产生互动,就无法使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得到体现。就目前现状来看,各地都对文庙采取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如将文庙列为各级文保单位进行保护和修复利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庙面临困境,甚至难以维持自身生存。如何使文庙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得到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文庙的利用原则应坚持公益性质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
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对于自身所属的文化都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很强公益性质的社会资源,政府应该作为主体承担起对其进行保护和支持的责任,公众则应主要作为受益者出现。将文庙纳入文化遗产范畴进行考察可知,文庙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公益性质很强的公共社会资源,对其经济效益的追求在利用过程中不应占主导地位。但从客观来讲,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这往往使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一定困境。因而文庙可以适当寻求其文化遗产价值与现代社会需求在市场开发领域中的结合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除了可以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质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公益性质应为主而市场化运作应为辅,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将严重背离文庙本身所应具有的公益性质。
目前,各地文庙在修复和日常维护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而通过开放文庙进行参观收取门票等方式所获取的收益也往往无法维持文庙的正常修复和维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文化遗产工作中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因而应积极探索多种资金投入的渠道,发动全社会力量关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公益事业,才是解决当代社会文庙所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
文庙的利用应以传统功能的延续和拓展为主要方式
纵观中国文庙的发展史可知,文庙传统上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祭祀孔子及历代名儒先贤,二是作为官方认可的学校行使教育功能。文庙作为官学的文教功能伴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止渐渐不复存在,其传统的祭祀功能也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意义。尽管文庙的两大传统功能渐渐式微,但其影响依然存在,一个重要的表现即为,进入民国时期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逐渐丧失了原有功能的文庙都曾经相当普遍地被用做各地中小学校的驻地。
如前文所述,文庙因其具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使得它成为一种中华文化传承的集中载体,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社会,对于文庙的保护和利用,则不能忽视对传统功能的延续和传承。这既符合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以求能找到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从而能与时代进行和谐互动的必然要求。
传统祭祀功能的挖掘、延续和拓展。祭祀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民众中的深厚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将文庙作为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上的先圣先贤进行祭祀的场所,主要体现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尊崇之情,其意义已经与传统上作为宣扬封建纲常礼教手段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以保证文庙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为基础来恢复其传统的祭祀功能,既不背离历史,又能够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
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挖掘、延续和拓展。文庙在历史上作为官方学校,曾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播乃至科举取才都有过深远的影响,但在当代社会,这种功能早已不复存在。但其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承载中华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价值的教育功能则不能被忽视。对于公众而言,文庙这种珍贵文化遗产能够起到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修养,提升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作用。因而必须重视文庙传统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延续,使文庙最终能够成为进行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地点。
各地方文庙应以自身的资源特点为基础,积极探索多种利用方式
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事业,将文庙作为各地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各地已有很多相关实践,主要是利用文庙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是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以期实现文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并最终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展旅游事业应将文庙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中的一环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对相关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联合及整合,提高文庙作为旅游资源的关注度和利用度。同时,还应注意文庙的周边环境应与文庙本身建筑风格及文化氛围相适应,并保持文庙这种传统文化场所的严肃性,不能无原则地进行旅游业开发,以降低消极因素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
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竞赛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设置,内容涵盖孔子与儒家文化、汉字艺术、书法篆刻、茶文化、京剧、传统建筑、中医中药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型。同时,为凸显本土文化特色,云南传统文化将占此次竞赛内容的10%
竞赛方式分为网上竞赛和现场竞赛。网上竞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活动官方网站()答题页面进行答题;现场竞赛决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由各州市选拔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
当天上午在竞赛启动仪式后,来自全省的3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师集训班学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集训学习中,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围绕“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等主题,与参训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以期通过集训学习提升参训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全国290余家网吧因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被停业整顿
《人民日报》消息 为规范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改善上网服务场所环境,进一步推进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暑期文化市场管理,依法严格查处上网服务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
据统计,仅7月份,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针对上网服务场所经营活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5万余人次,检查上网服务场所15万余家,责令整改2 520家,受理举报1 132件,立案调查2 411件,警告1 879家。自暑期开始以来,全国共查办上网服务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2 540起,其中河南省周口市乐乐电脑网吧、湖北省武汉市鑫体验网吧等290余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开心点击网吧等9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日常巡查,坚决打击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面深入开展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动县城、乡镇和城乡接合部上网服务场所守法经营、转型升级,鼓励上网服务场所改善环境、优化服务,使之成为敞亮、开放、整洁的公众文化场所。
河南:从今年9月起将戏曲列入大中小学课程计划
通过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近年来对山东省内各地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的在校学生,聊城市区内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民间文化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等群体进行谈话、走访、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传承及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具体原因如下:第一,民间美术传承断档现象严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繁荣,外来思想及工业化生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离开了民俗作品生存的土壤,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使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年轻人不屑于继承祖辈传下来的手工技艺,能够掌握优秀民间美术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大多数传承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加上传统手艺的创新程度不高,很难适应当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不少民间绝技已经失传,各地民间美术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弱,地域差异越来越小。第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认知、喜爱程度不高。特别是来自于城市的学生,由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对于乡土气息浓郁的手工民间美术作品认识不足,更喜欢接纳新潮、时尚的工业产品,单纯的学校教育难以使其深入挖掘、整理、传播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第三,幼儿教师及部分家长对于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关注度、认知和理解不足。现代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幼儿及家长发现、接触、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途径较少。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民间美术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播者,使各地学前教育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更多的幼儿从中受益,这是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幼儿园、幼教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应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的途径,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实践,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择适合幼儿园的传统及创新型民间美术形式
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之中,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和群众基础。创新型民间美术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尊重优秀文化和传统技艺,而且在创作观念、内容、制作材料与工艺等环节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一,深入挖掘、整理各地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选择适合当代幼儿学习、活动等身心发展需要、参与度较高、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美术形式;分类收集、整理当地民间美术的类型、艺术特点、操作材料、制作工艺及流程、发展与应用的现状,采用音频、视频及影像记录等现代化数字信息手段,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影像、文字等相关材料进行归类保存;合理研究、开发优秀民间美术形式传播、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方法,尝试以微课、慕课等形式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及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第二,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认真选择开设易于被当代青年接受,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美术的形式与内容。在创作观念、制作材料和工艺、作品呈现形式等方面凝练传统民间美术的精华,以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形态,合理借鉴姊妹艺术的优秀成果,创新研究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化元素;赋予传统文化当今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使之能够弘扬地方人文精神,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艺术教育的发展。如各地的民间泥塑、泥玩具制作工艺,既有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等大师“手捏戏文”的精细作品,也有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挥创意想象、类似于“惠山大阿福”的泥模翻印作品。因此,在幼儿可以随性把玩的泥工创意活动中,可以运用各地易得的自然材料,尊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的大胆创意表现,设计适合当地幼儿的艺术教学活动。
(二)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民间美术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堂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将创新型民间美术大范围地应用于幼儿日常生活、表演、游戏及主题教育活动中,并由幼儿园园内教育环境创设拓展到家庭、社区教育环境之中。传统的民间美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绘画、手工及综合材料运用、美术活动及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中,常以幼儿教师或幼儿创意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近年来,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连续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淑女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等方面的探索,从传统文化思想意识、个人基本素质、艺术专业技能等层面提高在校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应用能力,并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展示、幼儿园教学活动及环境创设实践中,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山东聊城幼儿师范学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优秀民间美术传统技艺;聘请当地民俗专家、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术大师为特聘教师,进校园、办讲座、上课堂,对美术专业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美术技艺的培训,从传统观念、地方特色、传统技艺、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有效地整合社会及学校优质资源,使传统优秀文化深入人心;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展示活动,推出一批优秀的师生进行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第一,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及周末时间开展田野调查,筛选、甄别、挖掘、整理、继承与创新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专业技能课及幼儿园实习过程中学习、思考幼儿园教育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环境的创意设计,并根据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实践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合作,共同完成主题式、模块化的教学任务,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这些实践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的多样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的形成。第二,利用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与人文资源丰富幼儿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民间文化元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例如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与专业教学及校园环境创设实践活动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风俗习惯、美术表现形式、制作技艺流程、创新表现材料及特征;探索当代幼儿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新型民间美术形式,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民俗游戏及环境布置,创造幼儿积极参与的物质与精神环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得到有效促进,能够较快地适应现代幼儿园教学工作。
一、国内现状总结
1.春节地域多样性,城乡差异性
春节具有地域多样性。春节多样的地域性构成了整个春节系统,是在广泛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的春节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民众们对于春节的重视。
同时,春节具有城乡差异性。在山东农村地域依然存在的传统拜年方式、春节祭祀、传统春节装饰等正在城市里逐年消失。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参与热情度逐年递减的同时,农村居民仍对春节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参与度。
2.春节年味儿变淡,春节申遗呼声渐长
在针对春节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得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 6.0889,而且有99.8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期间节日氛围不够浓郁。 我们发现在国内不论城市农村,较之以前,传统节日的褪色已经不是特殊现象。
3.春节效应依然存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春节带来了高度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但是同时,高度的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背后,隐藏着高度的浪费和高碳的姿态。各地域普遍存在的高春节消费和高春节应酬更是刺激了恐归族的产生。这一切都来源于春节期间莫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而引发的部分民众的“春节恐怖心理”。
4.国内保护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保护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的总领之下,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审核、实践、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由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到位的推进工作,在财政部的资金支持下,将各种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节日的措施首先就是确定法定节假日,确定“文化遗产日”和“非遗节”等。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结合力度不够,如今对于大型的群众性汇演,依然缺乏政策引导。
二、与韩国现状对比而得出的借鉴措施
虽然城市文化比较发达的韩国,传统节日受损程度也严重于中国,但是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却强于中国,也已经采取了些许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中韩两国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可以为我国所用的几项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引导,在节日期间开展传统体验活动
传统节日期间缺少节日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活动的贫乏。韩国经常性的组织规模性汇演,开展多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在韩国,即使在城市文明发达的首尔,传统色彩依然依稀可见。在各处传统宫殿里,每逢佳节,更是热闹非凡。皇家散步、守卫兵交接班仪式等传统汇演,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这里还能体验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投壶、制作传统面具、荡秋千等等,吸引了各方的游客,这样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们可以花费最少的经费,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据了解,在中国个别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活动。比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上演绣楼招亲等活动,吸引了数千民众前来观看,又比如重庆清明文化节上汉式公祭,山西介休清明文化节的祭祀大典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个别地方举行的活动,不足以调动起各地民众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在加强各省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各地区开展简单而有传统氛围的传统体验活动,比如,四大美人汇演、传统服装照相馆、包公巡街等,以渲染传统节日氛围。
2.鼓励民间团体,建立相关基金支持
各种传统再现活动的举办,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为后盾。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财团就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产业,缩短传统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们参与传统活动的机会。如今中国民众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仍有一定的热衷度,而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就使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资金支持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3.无形遗产有形化,保护和传承浓郁传统文化元素
如同韩国韩服于韩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传承无形遗产的氛围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数不尽数,中国结、汉服、龙图腾、玉佩、扇子等等,都可以保护和发扬,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暗喻其中,进行有形的传承。比如说,可以鼓励传统婚礼形式,并以减免费用的方式将婚礼公开化,或者以减免门票的形式鼓励传统服饰,在商品中采用传统图案,化传统为时尚等等措施,都可以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无形遗产有形化。
4.借助传统建筑,营造节日氛围
建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传载媒体。而古风淳朴的传统建筑,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置明清的陶醉感。韩国的各项传统再现活动,之所以都选择在古代宫殿建筑或者传统韩屋里举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在我国,明清古街、宋代遗址、皇家花园、古风庭院等并不难寻。在不对各种文化遗产有破坏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如减免门票、免费开放、在传统建筑区内进行传统汇演等,更能营造节日氛围。
5.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是大势的今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可以充分的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韩国正是将传统文化发展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发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内需。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体验灿烂的华夏文化,选择在春节期间留在中国过春节。再此机遇之际,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再现活动,发展各种专门的旅游观光地,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让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旅游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国民精神文明素养的提升成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国富民强的强国之本。在这种社会文化高度需求的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则更为迫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重要文件,用行政手段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政府部门已将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而从中发现民族文化的博大,可使民众增强对民族传统的认知;通过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而不断发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可使民众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敬仰。这正是提升民族凝聚力,使民族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其关键核心在于这个民族面对时代节奏,最根本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它源发自中国西北,种类繁多,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各地对这一民俗文化都在尽力整理保护,努力探寻继承与发段的手段及途径。一方面有专家团队对各地社火基本的表现形式、地域的传承特点、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做积极的探索,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以基层为单位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表演,通过在一定节日的表演形式,将其保留传承。但是由于缺乏宏观布局与思维,各地社火文化的发展极不均衡。大多地区是靠民间集资及社火艺人的群体自觉意识在维持,流传千百年的传世绝技濒临断代与失传,只有少数经济发达且政府足够重视的地区发展状态较好。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之下,保护与传承发展这些民俗文化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西安,一座世界名城,兼具现代感及历史感,其最深厚之处在于历史的渊源和文化的底蕴。在当前城市发展阶段,正努力以其传统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促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不断弘扬,使历史文化古都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新兴代表城市。发展西安民间艺术、民俗文化,通过传承与发扬,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素养乃至带动全国文化发展,是构建西安国际化文化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包括陕西的民间社火。西安地区民间社火历史久远、项目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保存也相对完整。直至今日每逢年节都会红红火火闹起来,其内容健康向上,反映的传统文化历史年代长,文化价值高。国家在批复西安市2008年~202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整合历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保护与恢复人文遗存”。发展社火文化不仅具有继承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发展意识,具有打造文化中心、创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积极作用。
1 西安地区社火的传承脉络考察与研究的必要性
西安地区面积为9983平方公里,包括9区4县,各地至今都保留着丰富的社火文化活动。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社火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例如,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二十种形式。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长安社火艺术有芯子、平抬、亭子、马社火、走社火等数十种形式,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秉承周秦汉唐文化的遗风。其中灵沼乡冯村的社火芯子,以高、悬、奇、巧著称,在长安区首屈一指;细柳街办大吉村、大羊村的社火,以彩亭著称,造型美观,玲珑剔透,饰以粘接磁碟,可谓一绝;流传在王曲街办一带的马社火,即骑在马背上耍社火,多以装扮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主,表现人们对英雄豪杰的敬慕,或借助英雄的威力祛除邪恶,求得吉祥。未央区大白杨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三公里处,是汉代的“长乐宫”遗址,在这里,唐代建有“弘义宫”,明皇李隆基建有“梨园”,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发祥地。大白杨社火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源于东周,兴于盛唐。其中芯子表演是大白杨社火的主体内容,沿袭至今的表演风格,完全是唐代“分朋赛乐”的形式,模拟性表演《秦王破阵》,其久演不衰与唐代梨园艺术积淀分不开。
西安各地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发展史中重要时代的痕印,认识历史,了解民族发展形成,掌握传统文化脉络,不仅需要对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研究,更需要对民众庆祝、娱乐、祭拜、崇尚等进行研究,这些在社火表演的历史和内容中都有充分地体现,考察与研究西安地区社火,从理论高度总结其地域划分及传承脉络具有必要性。
2 探寻西安地区社火文化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本质的必要性
西安地区民间社火虽然与祭祀等其他民俗事项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其核心本质为娱乐,俗称“耍社火”。“耍社火”是广大民众愉悦、抒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当他们全身心投入社火表演,将“耍社火”作为生命过程的重要内容时,民间社火的艺术魅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耍社火”的核心价值为自乐和乐人。自乐是借助活动平台,尽情释放表演者的内心情怀,实现自我身心愉悦;乐人是观者在欣赏过程中被热闹场景感染的同时,自然接受了其内容中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接受了人物故事中表现的英勇、善良等正能量;社火,或夸张或诙谐或高亢或柔美,通过民间自然形成的方式,表演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可以说是表演者和观赏者情绪非常容易达到共鸣,相互间通过进行情感交流,使表演者、观众在过程中都达到精神满足,并受到一定教育。这种利用民间艺术载体的自乐和乐人活动,是最简洁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方式,是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升华生活的人文和谐的良好境界。因此,社火又不仅是人们娱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讴歌生活,讴歌正义,教育后人的一种手段。社火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考察,民间社火具有原始艺术的特征,是我们考察和研究传统民族和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探寻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 继承传统社火文化使其发展再生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社火活动的形式、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时,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少了一些封建社会不良生活习惯的再现,对祖先的祭祀在将繁冗专制的内容删除过程中保留了尊老爱幼、积极乐观等健康题材;新的时代赋予了社火更多团结协作精神、爱情婚姻自由、生活健康文明等新的内容,新的时代特征,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这为社火的继承和再生从客观上、社会需要上提供了条件和理论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民间社火的载体农村与农业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直接表现在人口变化、经济转型、空间重建等“硬件”上,也强烈地渗透在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生产等“软实力”方面,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未央区大白杨社火艺术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社火中宫廷焰火的制作和燃放技术在大白杨村己消迹,芯子艺术的表演队伍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民间传统艺术参与兴趣不浓,大白杨社火艺术品种同样也因缺乏更新,而临严重的失传局面。组织社火活动需要的大量资金无力筹措,高台芯子没有活动空间等等,都严重损伤了民众活动的积极性。发掘并进一步丰富西安地区社火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吸纳新的社火内容和表现形式,政府牵头,搭建平台;社团组织,吸引投资;以演促传,不断推动;通过让更多的群众看社火、耍社火,使群众参与后回味无穷,进一步推动西安地区社火文化的综合开发,使社火活动不仅成为文化的盛宴,也要以此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感受醇厚的西安文化从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经济促文化,文化带经济,继承传统社火文化并使其发展再生十分必要。
4 突破发展难题实现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濒临被淘汰的边缘。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艺、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民间社火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亦不可避免地在城市化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中逐渐衰微。如何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和艺术,利用新的社区文化形式,通过有效的组织,生动的展现原有的文化生态,并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参与,使之得到保护和发展,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因方面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等问题需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研究。
民间艺术深深植根于传统民俗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的深处,如果只从外在的形式方面保护民间艺术.那只会使众多的民间艺术变为一个个“活标本”,而失去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应该是一个相关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过程,是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相互推动、共同提高的过程。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而是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因此,民间社火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传承其不息的生命力。
传承西安历史文明、发展西安先进文化、建设西安文化强市,对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城市凝聚力、维护安定团结,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实现西安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种对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划必须要有整体的布局和阶段的部署,既不能因为经济效益的问题逐末忘本,也不能将其变成高高在上的脱离民间的珍稀物种,一定是要合理的由政府支持,将其通过在民间的传承进行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立播.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3] 张建忠.陕西民俗采风(关中)[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2-02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是根植于民间,由各地方的地域文化和各地区的风土人情滋养而成长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各地方的民间美术形式往往都代表着本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本地区的民间审美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中所体现的正是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学传统元素。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经过新课标修订以后,越来越符合当代美育教育的要求,尤其是手工课、美术欣赏课的比重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新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一些侧重介绍民间美术,但也仅仅限于简要介绍,而没有把民间美术形式具体地引入课堂中。尤其是对于各地方的极具地域特征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讲授的仍然不够,如果能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引入一定比重的民间美术课程,一定会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推广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民间美术形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在中小学适当引入民间美术课程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如果能引入中小学课堂一定会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一种流传下来的民间美术形式都包含着外在的艺术样式和内在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推广和引入民间美术的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着相关的民间传统文化。比如天津的泥人张等泥塑,从艺术形式上看,泥人张只是一种民间的雕塑形式,或者说是一门普通的民间手艺,而其实这一种美术形式下却包含了很多其他的文化内容,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背后所附带的几乎都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地方史。如果能在中小学阶段适当地引入课堂,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人物背景故事的历史沿革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对本地区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二、民间美术引进中小学课堂,对于拯救、保护民间美术资源,使民间美术能够良性发展和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逐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各地方保护和申请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资源,有很多都是亟待挖掘和保护的。也有很多是整理和研究后极有可能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比如陕西驴皮影的制作、山东的花馍、吉林的满族剪纸和窗花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走到今天,大部分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各地方政府都在花大力气发掘、整理、保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后继无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现在大部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都采用的是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传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对于没有确立为非遗继承人的民间手艺人来说,则会极大地削弱对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的热情,使得推广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将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课堂,让中小学生都来了解、学习当地的民间美术,甚至是参与动手制作,那么一定会使这些民间美术的传播得到推广,也会使之传承得更好。也许这些孩子中间就会有人喜欢上这些民间美术,日后会从事它,这就会使民间美术真正地扎根于民间,使之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三、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课堂,符合美术新课标的要求,贴近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总体要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趋向于趣味性、手工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动手与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正在向大视野、重美育、提高兴趣、强动手能力等这样的方向上发展。而适当地在中小学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形式,则是对这种发展方向的更好补充。很多优秀的民间美术样式是适合作为美术课程内容的。例如上海金山农民画、吉林的松花湖浪木根雕、山东潍坊的木板年画,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在地区内传统深厚,群众欣赏基础好,且就地取材,极容易进行推广教育。比如说吉林地区的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浪木是吉林地区的根雕材料,原材料在松花湖流域非常丰富。而在对浪木整理、雕琢的过程中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认知、欣赏和体会,也会训练同学对于手工打磨、雕刻、塑造等方面的美术技能。同时也会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这种效果是其他美术教材课程所不能提供的,可见地方的民间美术形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效果的。由于当地的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普及程度高,所以开展起来容易铺开。学生学习起来,动手性强,趣味性强,作业在课堂上和课下都容易和老师、同学们甚至是家长进行交流,所以一定会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
四、民间美术资源引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高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日益凸显,在国际的交往当中也有了更高的话语权,令国外的许多国家所向往。近几十年间,特别是在我国在国际奥运会上,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吸引了国外的留学生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学国的璀璨文化知识和涵养品德。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教育更是受到了留学生们的青睐。中国传统的体育是指中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传承发展下来,益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体育锻炼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个时期、不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文化传统知识。传统的体育文化教育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蕴含着古代文人义士的思想精华,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和领会。
一、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的教学课程当中,留学生的课程教育是国家教学课程当中的重要一部分,是传播国家的文化传统、人文素养、扩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尽快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上扩大认知和认同。因此,在大力倡导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对留学生进行体育传统教育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我国具有5000年的传承文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包含着人生的哲理。例如太极拳,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运动。易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但是,太极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刚柔相济,相互融合。从其动作的要领、姿势和展示的形态以及其打法和发挥的威力,都是值得去学习和反思。更值得留学生去认真的思考和体会。从中能够体会到我国体育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起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的将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其都认同中国。令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更好的发扬出去,传播出去。
2.提升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留学生教育是项国际化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民族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知识层面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教育。留学生在各高校的学习过程当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当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本质习惯,能够增进对当地国家的认同感和接受其传统的文化内涵,从而将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将国家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机遇,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当今,是大力倡导和发展留学的时代,是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我国要把握时展的旋律,奏响时代的凯歌,利用这一机遇扩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3.推动国际化教学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国际化的发展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留学生教育将是推动时代融合重要桥梁。留学生既能够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了解国外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这也将是我国进入国际化轨道的重要纽带,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留学生教育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准,适应国际化潮流的方向,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提高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世纪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融合发展,高校的教育也呈现出融合之势,留学生的队伍不断壮大,对留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声誉。我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特色的体育精神,例如中国的功夫,在国际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深受外国友人的推崇。但是,他们都是在膜拜功夫的暴力,对暴力的崇拜或是种可以宣泄的工具,不能够理解其内涵。因此,要通过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转变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误解,转变思维,充分诠释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树立体育大国形象,提升国家的体育文化声誉。
2.便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随着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社会上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是国家文化交流、传承的重要媒介。例如中国的武术这类项目,学校要对留学生专门开设武术课程,提升他们对武术的内在认可。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在各地得以推广,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国家地位的提升。3.促进对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讲究身心和谐统一的关系。对留学生的教育要从本质上进行教育,让其深受文化的熏陶,思想随着学习发生转变,摒弃本国的思维束缚,对国家传统的体育文化形成认同感。
三、结语
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来中国的留学生数量只增不减,留学生队伍必将随之不断地壮大,对留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的方法,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提升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推动国际化教学发展的步伐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留学生教育的目的。
作者:余丽华 吴京彦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