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6: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毕业生的档案存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民办院校就业档案服务程序
1.开具证明。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并且档案还存放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毕业生可以享受一下服务:凭就业报到证开具存放档案证明、开具未就业证明其他与档案相关的证明。
2.档案提取。择业期(2年)内就业手续办理完的毕业生,可以凭就业报到证、加盖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各级人社局进行档案提取。择业期内没有就业毕业生不能进行档案的提取。
3.对于自谋职业、出国留学、择业期未满的毕业生档案和派遣期内自谋职业或自费出国留学以及择业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各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档案保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主要区别
民办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录取的学生档案,它以文字资料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当中,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学籍档案也就正式成为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它需要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取得报到证后才能得以实现。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人事管理权,他们可以直接接收毕业生档案。二是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与民营机构他们没有档案管理权。毕业生毕业后一定将档案交由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方便又安全。三是毕业生在档案的转递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不能完全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人事管理权之前,不能把档案转入该用人单位,应将档案转交给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2.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违规接收档案,导致档案丢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毕业生应首先询问用人单位的性质,在确定对方是否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后再决定将档案投向哪里。
3.档案的归属是有相关规程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要制定好档案调离时间,不要将档案来回调离,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4.毕业生毕业后在异地找到工作单位,户口不落回本地的毕业生、考研的毕业生以及无法确定是否在用人单位长期就职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将自己档案交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托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现状及其利弊
报到证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源于统包统分就业体制下的“派遣”,走向“双向选择”就业体制下的“报到”,因而兼具服务性、政治性和管理性。
1.1报到证的社会作用
面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想顺利离校走向社会,除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外,还需要用心管理好自己的报到证、档案、户口,而这个报到证就是管理自己档案、户口的重要依据,否则即使毕业了,也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或不利于今后发展。很多毕业生毕业时忙于论文答辩、找工作等,根本没有认识到报到证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只是一张无用的“介绍信”而已,殊不知,报到证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很多重要作用都已经随着历史渐渐淡化,但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发挥着一定的社会作用:一是记载毕业生初次参加工作的时间,二是用人单位、人才机构接收毕业生的有效文字证明,三是便于毕业生主管部门准确掌握各地学生的就业情况,更好地制定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四是为毕业生落实自己的档案和户口提供依据,五是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报到证的弊端
报到证的前身“派遣证”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干部身份证明、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学生、计算工龄、转正定级、规定时间报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的深入,这些作用基本不复存在,报到证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问题,其弊端日益明显。一是我国并无相关报到证的法律依据,其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干部身份无法证明,除非是考入编制的学生才能享有;三是国家统招的全日制毕业生这个作用其实在毕业证上已经充分证明,并且全国联网有据可查,报到证这个作用显得多余;四是报到证期限现在并没有严格规定,很多毕业生毕业后一两年都没有去报到;五是绝大部分回原籍的报到证与工作单位不是同一个地方,报到地也根本不看毕业生的报到证,很多学生的工作单位也不知道报到证是什么,因而履行报到手续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六是改派报到证手续繁琐,携带材料多且不易找齐,因为报到证白联在档案袋里面,解约证明在原用人单位,加上新签约单位证明、学校介绍信、毕业证等原件材料很难一次找齐,如果是外地工作学生为了一次改派至少得耗费2个工作日,并且改派还要收取150元的费用,加上路途费用等,无疑又是一笔经济和精力负担。
2 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2.1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其本质上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它必须遵循国家档案办法,依照集中统一、便于利用、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原则,按规定执行管理。毕业生档案主要包括高考录取材料,党团材料、毕业生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奖惩材料、就业通知书、年度鉴定表、实习材料等。主要记载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实践等内容,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补办相关毕业或学历证明等的重要证明材料,同时也在职称晋级、购买医保社保、落户、升学、出国、移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方法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对档案一无所知,甚至不闻不问、随意处置,毕业后根本不清楚自己档案在哪里,直到需要时才恍然记起,然后四处寻找补办,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现阶段对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主要有如下方法:
一是落实了工作单位且用人单位有人事管理权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将档案从学校寄送至工作单位。其优势是日后办理保险、职称转正定级等十分便捷,劣势是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扣留n案问题,束缚人员自由流动。
二是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可以将档案留校2年,两年后若学生未对档案作任何处理,学校会直接将档案寄回生源地。其优势是学校保管毕业生档案安全可靠、不收费用,劣势是存在学校的档案永远是学籍档案,不是人事档案,涉及工作工龄等人事证明就没办法出具。
三是毕业时无论就业还是未就业都可以将档案转回生源地,优势是办理手续简便,适合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劣势是如果以后不在生源地就业的话就需要重新转递档案,重新改办报到证。
四是把档案存放在人才机构,其优势是便于随时调取档案,适合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学生,劣势是毕业生与人才机构交流少,信息不畅。自从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出台后,档案存放在人才机构不再收费,导致很多人才机构拒绝收外地生源毕业生档案。
3 毕业生报到证与档案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275.9;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60-01
离校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根据报到意向,绝大多数被存放至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在对其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中发现,各地高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材料并不齐备,且个别摆放顺序也存在杂乱无章的现象。高校档案作为我国档案的一个重要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具体情况。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
一、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高校与学生都存在针对档案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以下三种情况:首先,留校“缓档”。这类情况,要么是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档案“被留校”,要么是自愿要求存放档案于学校,用于近期读研。其实这是最没有实际效果的存放方式,一旦办理“缓档”,多数都意味着没有报到证。如果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干部身份有要求的部门,报到证就是一道门槛。错过了报到日期,就意味着要办理报到证或改派报到证。报到日期的延后,直接与转正定级密切相关,也即随之顺延。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在其毕业后应及时存放到人才服务机构托管。
其次,档案存放到高考生源地。这类情况,属于校方与学生本人已经沟通过要存放到生源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省内毕业的学生档案存放问题。个别高校将档案邮寄到当地教育局,而教育局又不得不将档案转递到人才服务机构,造成档案的二次投递,在费时费力的同时也影响了报到时间。第二,省外毕业的学生存档问题。针对省外毕业生的档案派遣方面多数高校都是将档案直接邮寄到所在省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许多高校未尽到告知义务,致使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知道档案邮寄到省会,而以为档案已经邮寄到生源地。一旦学生想到要用档案的时候,发现档案不在生源地,不得不从学校问询档案去向,不仅造成档案二次派遣,而且给学生在人力、物力、时间等多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及学生要及时了解档案的去向,做到有备无患。
再次,档案存放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这一方式,在目前看来是对高校毕业生最为有利的投档方式。它将档案从高校转递至人才服务机构,做到了从学生档案到人事档案的有序衔接,为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人事档案是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某人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材料。
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一些教师对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应为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对有关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既不了解,也不重视,在具体工作中敷衍了事。
其次,毕业生由于对成绩、就业等方面关注度较高,对其自身档案认识不清,甚至个别学生将之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再次,入学教育缺失。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入学教育,但在对新生档案管理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入学教育,致使学生对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学习动力及动机没有足够认识。
第四,离校教育缺失。绝大多数高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档案流向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是轻描淡写,致使学生在急于就业的形势下忽视了档案,在想起用档案的时候又不知道它身处何方。
三、提高档案管理综合水平
(一)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
(二)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强化五个一切思想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应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强化五个一切思想。即树立学生的诉求是工作的动力,学生的满意是工作的业绩,学生的认可是快乐和幸福的标尺。要坚持学生利益高于一切,实事求是贯穿一切,公平正义压倒一切,表率作用统率一切,快乐自己奉献一切的思想。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个人证据,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轨迹,和社会劳动保障、薪酬待遇、组织关系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记录高校毕业生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还是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分析
1.意识不强,档案存放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市场不断变化,企业在用人的分配和接受上都发生了转变,又加上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人事档案认识上还不足,使得组织和档案人员对档案的重视力度下降,对档案的存放也就不那么关心,造成了档案的存放出现了很多的情况,如有的人档案在就业单位,有的在教育部门,有的在人才市场,有的在家,甚至有的已经遗失了。
2.档案后续材料充实不足
由于目前的一些企业不重视人事档案,仅关注的是人员的学历和能力,加上一些高校的毕业生不重视人事档案,虽然有了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但都没有进入到档案中,档案中也就没有这几年或十几年的人生经历,造成了档案人员人生经历缺失。
3.弃档和死档逐渐增多
由于目前的社会中很多企业不看重人事档案,仅注重的是人员的能力和身份,对员工的约束也仅依赖合同或协议,出现了重文凭轻档案的现象,很多的人才服务机构中的档案长期无人问津,死档和弃档日益增多。
二、强化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方案
1.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意识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直接的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规范程度,这也能体现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所以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质量对毕业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进一步的加强学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就特别的重要,他们应该进一步的学习《档案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来说,要提高管理水平,那么就应该要保证管理科学合理化、稳定化和最优化。学校还应该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发展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开展业务培训或学生交流活动,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让档案管理人员充分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认识档案管理不仅服务学生还服务社会。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高职院校中,每一个职能部门应该有部门间的规章制度,对于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收集整理、保管保密、检查核对、转递送交等规章制度,部门领导做好监督的工作,务必将每项规章制度落实,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
4.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在对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要使档案的价值体现出来,这需要档案人员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加强档案知识的宣传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到档案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性,让学生及时的反馈各项信息用以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从最初的建档、整理、归档、保存到转递,中间的步骤多,经历的时间长,转手的部门多,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认真负责,在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下做到真正的档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金光明.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及流向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2
[2]赵连喜.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J].中国信息化,2013(6)
[3]樊丽君,韩艳平.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11)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53-01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人事政策在全国的推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当前,各档案管理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档案托管人员的利益和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长远发展。在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已形成强大维权武器的信息时代,各管档部门更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紧跟时代步伐,借用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促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一、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不够
保管人事档案是一项重要的职责,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遵从保密原则,保管住档案,更要保管好档案,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各机构改革力度大大加强,尤其是引进竞争机制的用人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时代,为各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类人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人才流动性大大加强,人动更加频繁,这就要求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积极、主动地为托管人员提供跟踪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也要改变。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就档案管档案”的层面是不够的,管档人员还应具备“就人才管档案”的认识,以人才为焦点,确保人才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档案管理创新的步伐就无法迈开,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二、档案管理配套设施不完善
档案库房设施简陋,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六防”设备不配套的现象大大存在,有些部门连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都极度缺乏,这些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直接影响了档案的美观整洁和完整性,也大大降低了管理的效率,更增加了管档风险。因此,管档配套设施应紧跟科技的步伐,以确保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管理档案。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和新兴软件技术登记管理信息势在必行,系统化甚至网络化管理措施的推行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助推剂,是与人力资源公共信息市场化接轨的有力装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赖于配套设施的完善。
三、管理措施及收集工作力度不强
档案管理人员在调阅档案时都是采取手工方式,反复的手工接触使档案遭到磨损,人工的操作也容易导致档案放置排列失误,因此,借用先进技术手段,充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和档案管理部门发展的必然方向。此外,收集、归档工作不到位、执行不严格也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材料收集的全面性、完整性、及时性是充实档案和提高档案质量的前提。管档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各单位密切配合,做到随时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结合,尽可能充实丰富文件资料,避免归档遗漏,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齐全、准确、可靠地档案信息资源,使得滞留的死材料变为有效的活信息。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人事档案至关重要,管档人员也应是素质较高且有专业管理知识及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人员。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管档人员都未进行严格选用,这就影响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要拥有一支专业的管档队伍,各部门就必须严把选人关,例如,实行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目标责任制等多种细则。优化自身队伍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要求,也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原动力。
五、对人事档案转移渠道的宣传解释不到位
人事档案属保密材料,不得经由个人保管,必须专人专取专管。但是,社会上也有大部分高校将档案交由毕业生个人自带,这是对毕业生极不负责的行为,而且由于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私自将个人档案拆封,甚至将其中的材料随意处置,这就严重损害了毕业生的终身利益。目前,毕业生毕业后,人事档案转移渠道较多,有的直接滞留在高校,有的暂寄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的转给用人单位,有的转入人才机构。多种管理渠道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事档案的流动性。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同,选择人事档案存放的渠道也应不同,例如,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把档案存放在正规的人才机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有利于以后的档案工资调整、工龄计算、户口迁移、办理养老保险等,而继续留在高校深造的学生将人事档案存放在高校较妥,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存放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较好。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高校和各档案管理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渠道的宣传解释力度不够,变相地提高了档案流失率。
【关键词】
大学生档案;重要性;管理工作;建议
引言
很多大学毕业生将学生档案寄回原籍后搁置不理,等到若干年后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考取的国家公务员岗位需要工龄限制,而存放档案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国企干部职员需要用人事档案申报职称、转正定级,但是档案所在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毕业后选择以考研或留学的方式出国深造需要用到学生档案。另外,诸如养老保险的办理、人事调动、社会福利的确定等公共福利也都与大学生档案息息相关。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档案的价值,做出“弃档”或“自行保管”等行为,最终使个人档案变为“死档”,最终使各项社会公共福利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生档案的不正确存放和保管,既是学生对档案重视意识的缺失,也是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的缺失。
1.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所有奖惩、荣誉等综合信息的真实记录,是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大学生档案包括了学生从小学至大学的学籍卡;学生的大学毕业生登记表;学生各个时期的国家级、省级、院校级奖惩证明;学生各个时期的体检卡;学生的初、高考以及大学每学年及综合成绩单;学生党、团身份的全部证明材料等。目前,除了国企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没有提供学生档案的存放和管理系统,学校也只能暂时存放两年的时间,那些没有接受单位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会被派送回原档案存放单位,即大一时将档案寄至大学的原籍单位,大部分原籍单位与学生户籍所在地一致,为户籍所在的市区级人才市场。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涯中一切经历的翔实记录,也是企业人事部门考核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不经过个人,是在学生毕业之际由学校代为转出,学生档案转出后如果没有具有资格的单位接收,大学生档案就会面临着丢失、“死档”等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单位人才的考核、选拔任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国家人事单位及公务员考核十分注重大学生档案。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容马虎。但是现今大学生档案的管理与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不相适应。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2.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某些高校没有专门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
目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档案分配到学生所在的各个学院自行保管,没有统一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从而给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带来很多隐患。由于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大学生档案随便存储,学生随意翻看,使得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和严重性缺失,也不利于学生档案的完整存储,容易发生档案丢失、档案确实材料、档案受潮破损等管理失责问题。
2.2档案室的大学生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面对高校每年上千万的注册新生,档案室的档案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高校教务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新生档案的归档、档案查询、档案的调离。档案的归类采取传统的编号、索引、查询。档案的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纸质材料的大学生档案,每次调档、查看档案等行为要重复打开档案再密封存档,对档案袋及档案内容的破坏不可避免。
2.3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学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一般由学校代为转发,由于邮寄存在着受潮、丢失、破损等风险,另外部分高校将已经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就业单位接收档案的学生个人档案直接交由学生代转,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9-02
0 引言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高等教育正实现着跨越式大发展。新疆高校也在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而有效提升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已逐渐成为提高高校管理质量的重要增长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切实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稳定。本文立足于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实际状况,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详实而全面的调研,阐析了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
1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价值分析
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群中的一个分支,也是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在学生队伍的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校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抓好学生队伍建设,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而学生管理又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密切相联。高校学生档案真实地记载了一个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整个学习期间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情况,反映了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优劣、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既方便又实用,不论在质方面还是量方面都有较强的可比性,为学生入党、毕业就业等方面都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依据,避免了凭印象、听反映、靠关系等日常管理中的弊端。高校学生档案的建立,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以丰硕的成果来书写自己的历史,充实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档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透视
2.1 学生档案的基本特点
2.1.1 过渡性 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反映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品德表现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如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因身体健康状况的休学、复学等,这些变化都是今后形成完整档案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学生的毕业就业,最终其学生档案将移交就业单位等部门。因此,学生档案具有过渡性。
2.1.2 周期性 高校学生档案随学生毕业就业而去,在学校仅存放3或4年,最长不超过6年。学制越长,学生在校时间也越长,学生档案流动的周期就长,相反,学制越短,学生在校时间就越短,学生档案就流动得较快,周期就短。可见,学制决定了学生档案的周期性。
2.1.3 私密性 每份档案都记载了学生的很多个人情况,如家庭情况、成绩记载、奖惩情况等,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保密。所以,学生档案具有私密性。
2.1.4 频繁性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档案的使用非常频繁,学生报考研究生、参加就业、出国留学、参军入警、报考公务员等,均需利用在校期间的档案。因而,学生档案的运用非常频繁,使用率较高。
2.1.5 多样性 就生源而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类学生:即普通高校招生、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招生、单招、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学生的来源丰富,同时生源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学生档案的多样性。
2.2 档案管理的基本模式 新疆各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机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①校院两级共同管理模式。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由学生处宏观管理和调控,负责学生各类归档材料的最终审核工作,各学院(系部)对学生档案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责任化。石河子大学自2008年起开始采取这种管理模式。②职能部门联合管理模式。学生档案由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处共同管理。其中,在校生档案的材料归档工作主要由学生处负责管理,毕业生档案的发送及留存毕业生档案的调取和服务工作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管理。新疆农业大学就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③学管部门集中管理模式。由学生处负责在校生和毕业生档案的全程管理工作,学生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整理、调阅等工作都由学生处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如: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昌吉学院的管理模式都属于此类。
2.3 毕业档案的发送保存 新疆各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发送和保存方式各不相同。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原则上是按照就业方案发送,在此基础上,对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和存留方式不尽相同,主要为:
随着毕业生的增加,存放于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档案逐年增加。毕业生档案是记载个人学生时代学习经历、学习成绩、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及个人特长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因此,要高度重视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
档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毕业后没有好好地管理自己的档案将可能会丢失自己的干部身份,在校的时候,我们的档案是属于学籍档案,如果在超过规定的时间没有转走学校内的档案,那么我们的档案将会打回户籍所在的劳动局,一旦档案打回户籍所在的劳动局,那么我们将丢失了自己的干部身份,也就是说我们以后只能是工人身份,在社保各个方面,工人的待遇是比干部身份的差的。所以,为了避免我们丢失干部身份,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中心,从而确保自己的干部身份。
人才交流中心应适合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对档案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向毕业生们宣传档案收集、转递、管理等档案知识。让毕业生们充分识到档案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今后就业、养老保险转移、职称评定、户口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重视人才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法规配套,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体系。要强化信息交流服务功能,发挥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开拓就业信息渠道,扩大信息量和规模,努力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满足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要积极推进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固定渠道,增进三方了解,加强彼此合作,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要建立电子信息管理档案,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电子信息管理档案,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一是通过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招聘会,人才交流中心通过自己所掌握到的招聘信息,邀请一些企业来高校开展招聘会;二是通过召开人才交流洽谈会形式促进就业。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了解市场需求,实现网上求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前培训
人事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日前,记者从人事部获悉,人事部下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定期毕业生供求信息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加大服务力度对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志愿者提供免费的人事档案管理。
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重视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应在人才市场中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服务窗口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对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引进储备办法。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系设立一批毕业生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或自主创业创造条件。
同时,要注意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情况对父母双方均失业、家庭生活标准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长期未就业的毕业生,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服务力度,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开设为毕业生服务的信息平台,定期毕业生供求信息。切实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到西部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志愿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凡毕业离校时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内,愿意将户口转回原籍的,各级人事部门应负责为其办理相关手续。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其提供人事档案、户口管理。非应届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后,各级人事部门要及时为其出具非应届毕业生工作介绍信,协助其办理报到、户口迁转等手续。到西部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将人事档案转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免费的人事档案管理。对服务期满后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为其出具工龄证明,协助其办理人事档案接转等手续。
通知还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将人事关系存放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为其办理人事关系接转、人事档案管理、转正定级、党团关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社会保险金缴纳等服务实行全方位的人事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
( 二) 管理效率低下,手段落后。当前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学生档案的管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还是原始手工操作管理模式,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流动数量加快,就业方式多元化,档案投递单位复杂化等,导致原来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数据库,导致学生档案的核实、转递、查询等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
( 三) 档案管理不能联系实际。学生档案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学生档案是推荐就业的重要凭证,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状况,决定录用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尤其是对一些报考国家公务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来说,档案政审更是笔试、面试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现行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严重脱离学生学习生活与就业。有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不知道档案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利用和发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多年还不知道档案的去向。同时,学生档案是在校期间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入学前以及在校期间思想政治、学生生活、知识技能、行为和规范、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息,是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考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对学生档案工作进行创新,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使学生档案管理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为学生、为管理学生工作服务。
二、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
( 一) 强化学生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学生档案管理的“三化”。即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规范化就是以统一的办法和标准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 精细化就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精益求精和创新,完善档案管理; 动态化就是对学生档案进行及时更新,随时能够体现学生现实的表现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设置专门存放学生档案的档案室。建立学生档案柜标签,按年级、专业、班级顺序存放学生档案,便于识别及统一管理。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台帐。按照档案袋的目录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学号为顺序制作每一个班级的档案台帐。台帐最初是在新生入学时同新生档案一起建立。档案袋中含有的所有材料,在台帐中显示备注出来并标注分数。建立学生档案借阅登记表,在校期间若需查阅、复印、摘抄和拍摄学生档案,必须履行登记手续和批准手续。未经系部负责人签字批准不得私自查阅、借阅档案。学生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因用人单位政审、应征入伍等情况必须借出使用时,应在 “档案借阅登记表”上说明理由,并经借阅单位负责人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后借出,并按期归还 ( 借阅期限不超过一周) 。借阅期间不得私自转借他人或由他人归还,不得擅自处理档案材料,如有丢失由借阅单位负责。建立毕业生档案转递交接表,使档案保管责任人明确,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