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8 16:27: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9-02

关于数学教育从上个世纪就在不停的改革、进步,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相当牢固,新课改也在慢慢地走进数学课堂。社会不断地发展,数学教学也要不断地进步,教育者们也在积极努力的工作,使教育体制更完善。下文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提供解决办法。

1.改革中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 对新课标改革理念理解不透彻。新的教学理念出来后,老师们对其缺乏认识,缺乏对数学这一学科的理解。上课过程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把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讲一遍,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接受知识。下课后,老师将会留给学生很多作业,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再次掌握,熟练。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把数学学好,只有真正领会到数学课程的深层含义,才能学好数学,像那种死记硬背通过做题记忆只能应付考试。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公式是如何来的,函数是运用到哪方面及怎样建立合理的函数关系,要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抽象的事物以及想象空间几何体,这样学生才能牢记于心。

1.2 新课改下数学课程无法实施

1.2.1 社会方面。从开始上学时我们就在学习数学,直到大学甚至以后,数学好像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好像没有被利用,我们不会用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解决问题也不会利用函数解答应用题。因此,不管高中数学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

1.2.2 学校和教师方面。学校是最好的学习地方,所以对于数学改革的实施有很大帮助。学校中,老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也是顺利实行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人物。但是,学校只是把实施新课标改革当作一个形式主义,应付一下检查,并没有对新课改的实施予以重视。学校不重视,老师也无法实施,新课改得不到实施。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更不愿把时间用到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上,上课不积极,考试也只是临时抱佛脚,这也导致了新课改无法实施。

1.2.3 缺乏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改中提到对学生情感教学改革,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让他们学习到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情感教学的教育。人都是感性动物,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重视也将推动学习的进步。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催促他们学习的没有情感的冷血的人,合理的把学习和情感结合,将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就目前的教学方式,老师更愿意花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给他们讲解疑难题型,对发现学生的潜力、特长的事情就抛之脑后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但是老师因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对一些差生缺乏指导,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渐渐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解决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2.1 改变教育理念

2.1.1 增加教育心理学。某著名教授曾讲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要求老师学习和掌握部分数学心理学理论,让教育改革随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不能老是依据以往教学经验,要与教学心理学融合,发展新的教学形式,走出模式框架。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激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心理学。像学习立体几何时,老师可以把身边的实物拿出来举例子,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进行教学。

2.1.2 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高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但是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然而新课标改革后,对函数的内容、难度和要求也有所改变,本来学生学习函数难度就大,改革后更加大了难度。学生学习数学失去了耐心,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加大难度。此外,新课标中提出对计算机能力的考察,所以,不仅学生而且老师要与时俱进,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最后,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老师需要带领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重视,开拓广泛的数学应用领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支持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建模,挖掘学生的特长,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培养方式,重塑良好的师生关系。

2.2 加强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视。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改变数学教学方式。初中学习数学简单易懂,老师采用重复讲解和多做习题的练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才生了依赖性。然而,高中数学复杂难懂,如果还是采用初中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行,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不利于教学。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生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准备,改变教学方式,探索新方法。第二,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习惯。高中课程多,而且高中数学又和初中数学不同,它内容多,难度大且不易掌握。所以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制力,督促自己主动学习,老师只是指路明灯,学习还是需要自己去做。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新课标改革实施难度大且存在问题,但是,只要拥有良好的社会条件支持,再结合学校和老师的配合,相信新课标改革会顺利的进行。新课标的改革对于学校有利无害,而学校的积极配合又能促进新课改的实施,总之,新课标改革和教育和学校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刘见乐.罗敏娜.用函数思想指导高中数学解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10)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09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高考的成败。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有效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首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进而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引起重视。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忽视了通过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基础知识。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关键,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更加复杂、也更加抽象,同时数学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学生不能有效的学习基础知识,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基础知识点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也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课堂教学魅力不足。

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教师进行数学学科教学却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教师能够通过一定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却相对较差,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课堂教学是否有魅力,是否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数学课堂教学魅力不足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将注意力关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从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角度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不能有效开展分层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十分重要。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很大的内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具有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的需要。而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虽然对于很多数学教师而言,在理论上对其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却没有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使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实现齐头并进。

4.没有对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引起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教学不仅肩负着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任务。然而目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以高考为指向标,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并且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主,学生沦为做数学题目的“机器”。数学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学科,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却没有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解决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引起注意,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

为了使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更好的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进而达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的目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对学生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讲解,直到学生能够有效把握知识点,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相应的分配给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更多时间,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也要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引起重视,认真听讲,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并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学生高效进行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2.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产生更大的魅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努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同时又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势必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教师应该将一些高中学生感兴趣的元素穿插到教学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喜欢的足球运动、篮球运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在听到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时,自然大脑会变得更加兴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将学生喜欢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也达到了缓解学生大脑疲劳的目的。

3.将分层教学法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数学成绩存在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进而达到促进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篇3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们通过多种途径需求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然而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高中数学对学生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变得举步维艰,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没有对课堂导学引起重视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前奏,这个前奏能否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在导学阶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巧妙的设下悬念,那么就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然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对导学阶段引起重视,很多课堂教学都人为的省略了课堂导学,上课之始教师就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地讲解,使得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得到有效调动。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

目前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数学学科的性质来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十分重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困难,因此有趣的课堂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地讲解,但是却忽视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时间有限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十分重要,很多知识点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才能真正得到答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很多思维障碍,也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加以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产生疑问的关键时期,教师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然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被教师的讲解所占据,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也是目前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中数学不仅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很多知识点单纯依靠教师地讲解难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教师只有借助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知识点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二、解决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引起重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提高数学课堂导学的有效性

课堂导学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导学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导学阶段的有效性。在正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之始开展导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是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课堂导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将知识有效融入课堂导学之中。在提高课堂导学吸引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学生的数学学习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导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为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针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不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如果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无疑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现代教学要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4

一、实施师生互动教学,解决高中生“重自学轻合作”缺陷

教育实践学明确指出,学生是班集体的“一分子”,必须始终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讨论,才能认清自己,取长补短,前进发展。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改变以往“自说自话”的单向实践活动,实施互动双向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谈话式、讨论式以及合作式等活动形式,组织高中生开展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高中生合作的积极性、交流的主动性,推进高中生数学学习进程。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中,教师为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合作意识,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其过程如下:

师: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等比数列,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呢?

师:引导学生,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写出首项为a1,公比是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在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用过哪些方法?

生:可以用不完全归纳法证明通项公式的方法,类比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设等比数列{an}首项为a1,公比为q,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展示其推导的过程。

师:展示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n∈N+,q≠0),设计相关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相关联系,进行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予以指导。

二、展示内涵讲解过程,解决高中生“重结果轻过程”缺陷

高中阶段,虽然有三年时光,但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大容量的学习内容、快节奏的学习速度,时间变得短暂。高中数学教师讲解数学学科内容时,往往为节省时间,忽视探析过程,直接告知结果。久而久之,导致高中生数学学习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缺陷,致使高中生对掌握内容一知半解、认识不深,面对变化以后的同一类型数学问题时,手足无措,无从下手。要解决高中生存在的这一缺陷,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为什么”这一过程的讲解,延长和拉伸数学知识内涵或问题解答过程,让高中生进入其中,细细体味,弄明白该类型数学问题“为什么”采用此种解题方法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层次理解和掌握,逐步积累起高中生有效解答问题的技能和素养。

问题:已知函数f(x)=lnx-■ax+a-2(a∈R),(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当a

在此问题讲解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开门见山”的直接告知解题方法的教学模式,而是对解题结果的获取过程进行放大和延伸。先组织高中生初步研析题意,掌握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该问题设计的意图:“考查对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和函数零点个数与单调性的关系”。接着引导高中生结合解题要求,根据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探究分析活动,高中生合作探析指出:“(1)求出导函数,根据a的取值范围讨论导函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2)求出g(x),利用导数判断g(x)的单调性,根据g(x)的值域判断g(x)的零点个数”。此时教师与他们一起对探析得出的思路予以归纳提炼,获得其解题方法为:“采用函数思想,运用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让高中生获得亲身实践锻炼的时机,同时还对解题方法“知其所以然”。

三、开展评价教学活动,解决高中生“重技能轻情操”缺陷

笔者发现,由于有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和高中生受社会“唯升学论”的影响,将全部关注点和注意力都聚焦在“学习成绩”上,面对高中生人格或品质的缺失,不以为然,熟视无睹。而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做人成才”,应将优良情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和根本职责。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切实防止高中生“重技能轻情操”现象的蔓延,强化教学评价手段的运用,对任何高中生学习个体出现的人格和情操缺陷,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评判,不能因为“成绩佳”而听之任之,应给予及时的评判和正确的引导,让高中生意识到情操和技能两者缺一不可,推动高中生全面成长和进步。

以上是本人围绕高中生在数学课堂存在的三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简单论述的,在此期望其他教学同仁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为有效课堂教学深入推进提供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

篇5

1.教学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出现了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

许多教师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罗列,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能心中有数。须知目标是行动的纲领,设计时不曾考虑到、意识到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的。而在自己“突显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教学活动不但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甚至使活动无用,白白的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教学时间。比如课堂上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流于形式。活动中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明确的目标达成度的要求。学生装模作样,教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2.教学提问有效性把握不准,出现了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

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许多无效提问,甚至干扰课堂教学的提问。比如:某教师在教学一次函数时,在学生列出了一次函数关系式:y=0.3x+13.5,y=20―4x后,问:这是什么函数?这样的问题为问而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没实际意义。

3.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出现了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

在“突显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情况不存在了,代之的是表面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问题设置没有开放性,学生只是钻了教师设好的圈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

4.教学中普遍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出现了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现实的教学中,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设计。在示范课中多是装模作样的交流,关注的是结果,基本不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得验,不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活动情况,基本是“表演”完全部流程作为教学的目标,往往是有效率而无效果。

二、对农村初中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1.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在备课时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是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上课时,要想出一定的办法,引起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语调、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教学动画、投影仪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师生双方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反馈、调节教学活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法宝。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在数学课教学中,灵活把握提问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最佳时机进行提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于导入新课时提问,于教材重难点处提问,于知识的衔接处提问,于学生兴趣点处提问,于学生易错处提问,于学生疑难处提问,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处提问,于新课结束时提问。

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增减性,“当k>0时,每支上y随x增大而减小”,教师不妨这样问:“为什么‘每支上’呢?如果没有‘每支上’这三颗字行吗?”教师的反问,使学生产生了疑点,举例验证:A(-2, y1)、B(1, y2)在k>0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比较y1、y2大小,必定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真正理解了根据反比例函数增减性比较函数值,解决了一个知识模糊点。此外,我还在教学中采取了“纠错”训练。希望借助于“错”来激思,在疑问中启悟;从错误中反思。如:用代数式表示“a与b和的平方”,学生出现了错误回答“a2+b2”,教师追问“a与b两数的平方的和怎样表示呢?”学生通过比较辨别便很快明白了结果。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高效数学课堂的重点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辨是非、评优劣,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提倡学生多思多问, 发展不同看法或见解,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通过辨异、对比手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变式教学广泛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学生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学生通过剪纸拼图,将三个内角拼结到A点、B点、C点、三角形的一边上,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很容易得出三个内角和为180°的结论。教学图形变换时,学生通过折纸、三角形纸板的平移和旋转容易得出全等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可见,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涌起创新的灵感。 4.实施情感教育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提高教学效率不但要保证教师教的效率,更要保证学生学的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肯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努力钻研数学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去适应学生的学习,积极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多角度的去评价学生。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显得轻松,才会有效率,有效果,逐步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化。

参考文献

篇6

近三年,在宝鸡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引导和强势推动下,我市许多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师变教为导,淡出讲台;学生自信大方,精彩展示. 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实验良性发展.

问题一:实验老师信心不足,不敢放手

学校要实验,家长要成绩,老师该怎么办?实验初期,不少老师对实验与质量提高的关系认识不清,心存疑虑,缺乏信心;细学韩立福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理论及《有效教学指导手册》,参加市上组织的实验培训后,对其严格的教学程序和复杂的管理程序心生敬畏,不敢放手. 部分老师虽然实施了“高效课堂”,但一节课还是滔滔不绝,占满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敢把课堂开放,不敢活跃课堂,他们往往与学校的检查小组打游击,搞形式. 检查人员一来,就叫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做做样子;检查人员一走,他们马上变脸,继续“填鸭”,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策: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实验的前提条件

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老师来说,实验就是挑战. 需要老师拿出勇气,摒弃延续多年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和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重新学习、自我转变,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上下工夫,以适应实验的要求.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强调“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把黑板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任务和责任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的肩上.

问题二:导学案照抄照搬,脱离学情

高效课堂以导学案为基础,编写导学案是实验非常关键的一环. 但编写有难度,费时间,很麻烦,于是有的老师直接拿别人的导学案使用,有的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或不做修改就给“本土学生”使用,结果导致导学案“水土不服”,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策:集体分工协作,开发导学案

学期初,由年级备课组统一进度,落实分工,按以下流程编制导学案:

(1)一人主备,制定初稿. 主备人要仔细研究课标、教参、教材、教辅,提前一周编写,实现二度开发,将教案、学案、练习案“三案”合一,做成电子稿.

(2)集体讨论,修改定稿. 主备人将初稿发给各位老师,在集体备课会上,将自己的编制思路、编制内容、可能生成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逐一进行说明. 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大家共同讨论,形成共识. 编制人做好记录,修改定稿.

(3)审批印刷,存档备案. 主备人将修改后的正式导学案,交由备课组长审批、签字,确定没问题后印刷,并把电子稿存于学校邮箱中,实现资源共享.

(4)课后再改. 上完课后,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主备人再次修改,并且做好教后反思记录,以便今后再次使用.

问题三:结构化预习不到位,有名无实

结构化预习是学生高效学习的第一道“门槛”. 许多数学老师发现:有的学生的预习看似认真、扎实,预习内容填得满满的,实则抄袭参考书或同学的现成答案,根本就没有看书、做题;有的学生预习浅显,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思考. 课前预习走了过场,成了空架子,没什么实质. 学生的结构化预习不到位,对学习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小组合作就没办法搞.

对策:强力抓好学生结构化预习

首先,明确结构化预习的内容——就是预习什么.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预习什么?概念性问题包括: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定理等;思想方法性问题包括:解题思路步骤、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习题性问题就是课后练习、习题.

其次,重视结构化预习的方法指导——就是怎样预习.

结构化预习要求学生按照“五字诀”:读、划、记、练、思. 读:读足遍数,熟悉文本内容;划:勾画批注,明确重难点;记:记下疑点,生成问题;练:完成导单,检验预习效果;思:思着问题读.

我的做法是“先扶后放”,先示范性带领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待到学生轻车熟路,再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三,勤检查,常评比——保证预习落实到位.

可采用多种方式:教师检查式、小组汇报式(课前有小组长汇报)、组内互查,等等. 对预习的情况要进行统计,对预习好的同学要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对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到位的同学要提出再预习的措施,或者结对子帮助其完成预习.

通过结构化预习,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50%~70% ,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题四:小组构建不合理,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在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中,我常常发现:有些小组活动被某些“活跃分子”垄断,其他成员陪坐,人云亦云,盲目随从,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些小组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有些小组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学习水平、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分组不合理.

对策:异质分组,合理分工

把全班同学按成绩、性格、性别、口才、能力等合理搭配,六至八人编成一个小组,对桌而坐,每个组员按角色分工,如轮流担任汇报员、展示员、记录员、联络员等,各司其职. 两位汇报员负责本组回答和提出问题等回答任务,展示员负责投影或板书等展示任务,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内同学完成学习的情况等任务,联络员负责与其他小组协调或与老师联系等联络任务.

问题五: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指导缺失或不规范

实验初期,出现两种极端:有些教师闲转圈,或靠边站,把黑板、讲台全都交给了学生,整节课都让学生活动,“生进师退”,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必需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评价;而有些教师却反应过度, 学生一说错就喊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

对策:适度把握,适时点拨、引导、评价

其实,对“生进师退”要辩证看待. 没有永远的生进,也没有永远的师退. 高效课堂,虽然主张以学生活动为主,但并不等于老师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老师必须导演和控制,什么时候介入,要把握火候,恰到好处. 对某一问题,学生无法讨论清楚、争论不休时,要马上介入,跟进指导;一名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难置可否,教师要及时评价,等等.

问题六:重于过程,疏于检测

有的老师把课堂测评移到课下,当堂检测成了一纸空谈;有的测评习题设计没有梯度,难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对策:重视检测,分层设计测评题

(1)调控好整堂课,预留15%的时间用于检测.

(2)分层设计测评题. 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训练,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部分为拓展训练,针对学优生.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是我们在课改中遇到的新鲜事物,摸着石头过河,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我相信这项教改实验最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高继堂.“高效课堂”实验初期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1年1月7日在麟游会议上的培训稿.

[2]王亚娟.“问诊”高效课堂[J].陈仓教育,2013(2).

篇7

教师在分组时只是依照座位的情况就近分组,没有考虑到组里同学的学习水平:因此,在学生学习合作的环节出现了有的组很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有的组却拖拖拉拉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措施:

1.对分组人数的控制

两人为一个小组,4~6人为一个大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每一位学生自学以后首先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再讨论,如果没有问题大组就不讨论了,这样让交流更有实效性。

2.注意组内人员各方面水平的协调

每个组都由性别、个性,学习水平、学习成绩等有差异的同学组成,让每一个组的同学都能各具特色,大家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更有利于分工协作。另外,也为小组之间的评比奠定比较公平的基础,使小组评比具有可比性。

例如:计算能力强与弱同学的搭配,考虑问题周全与简单同学的搭配,表达能力强与弱同学的搭配,思维速度快与慢同学的搭配等等。

问题二:组内成员的分工不清楚

这个问题产生于大组的活动中,由于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组内学习能力稍强的同学比较活跃,而一些内向、学习水平差的同学仍然默默无闻,这种现象违背了高效课堂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的宗旨。

措施:

1.每个组内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职务”

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因此,让每位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明确的分工很重要。我所任教的班里由2人的小组组合成了7个大组,每个大组多则六个人,少的5个人,设有两位代言人,负责本组回答和提出问题等任务,展示员负责投影或板书展示等任务,记录员负责记录本节课组内同学学习的情况等任务,统筹员负责与其他小组协调或与老师联系等任务,组长负责协调组里的全面工作,这样组内的成员分工明确了,可以共同完成组里的学习任务。

2.“职务”轮流做

如果组里的职务长久地固定,同样会出现小组里一两个学生“唱主角”的现象。因此,每节课组里的职务都要轮换,让每位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都得到不同的感受和进步。我所任教的班级每个组都有代言人、展示员、记录员、统筹员的胸卡,每节课学生都要结合自己本节课的分工带上胸卡,明确分工,也便于小组之间的监督和检查。

问题三:小组合作的质量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笔者最初对小组活动评价的方法是:每节课后统计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并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小组的得分,一周做一次评比。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提出意见,反映课堂上发言的时间和机会都有限,很多时候想说却没有机会,这样的记分不公平。笔者也发现学生只关注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出现了不重视动笔练习的现象,作业的水准也降低了。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往往把评价或称赞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而忽略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小组活动的评价方式不能如此的单一,应该多元化,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

措施:

1.变换提问的形式

每节课可以安排一些必答题和抢答题,以来解决学生提出的评分不够不公平的现象。

2.小组的评价中增加个体表现的评价

教师可以任意提问组里的一名同学,由这名同学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还可以把每一位同学当堂测验的成绩证人组内成绩,当堂测验的成绩可以在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词定。如此这样,组里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意识到要认真地学习。这利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拱人,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3.小组内的自评

小组活动要想变得更加有效,小组内必须一周或两周对组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找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合作是小组自评的目的。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自评较好的小组要把经验总结出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另外,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或小组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组内成员要献计献策,共同制订本组下一步的合作方案。

问题四:教师提出的研究任务并不具有探究性

笔者有时会发现自己提出问题后,学生并没有很高的探究积极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教师没有认真地研究教材,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只有有效地对学生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合作交流,诱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

措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例如:新人教版九年级《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笔者在处理教学难点“两圆位置关系及判定”时,先与学生一起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设问:“平面内的两个圆作相对运动,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笔者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时同学们就会结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展开探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很好。

问题五: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够

在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到各个小组中去看一看,会发现有的学生偷懒。因此,笔者认识到教师仅仅去小组中看一看是不行的。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中,不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

措施:

教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去,让学生感到老师随时在身边。这样教师既能及时帮助能力稍差的小组,又能关注那些偷懒的同学。

例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一共有7个大组,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有的组长组织能力差一些,或整个小组的水平稍逊色一些,难免会在某个问题的讨论上没有突破,从而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时笔者就会来到这一小组,作为一名小组成员的身份给他们一个提示,当然尽量不让学生觉察出是因本组水平低而得到了教师的帮助。

总之,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学习手段是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呢?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途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探究,努力研究,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为完善,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论创造巨教学模式,外国教育研究,2001.

[2]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一)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本身的枯燥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数学有兴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也会主动钻研探索,从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都是老师追着赶着让他们学习,事倍功半,学习效果不佳。从这点中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而且问题比较严重。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课一般会安排在早上第一二节,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比较清醒,注意力比较集中,适合学习数学这门思维性比较强的课程。虽然外界环境安排的比较好,但是数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听不懂、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式不新颖,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整改,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三)对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也是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大学生的数量突飞猛进的增长,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提高,高考的升学率成为高中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所以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填充,如多媒体的安装、校园无线网的安装,等等。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并不能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仍然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数学课堂的效率。所以,在今后高中数学课堂中需要注意应该对教学资源充分地利用,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二、探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上文已经分析了目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对高中数学课堂改进的启发。比如,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努力师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老师备好课,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功课,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把握好课堂中知识的侧重点,同时还可以创建数学学习小组,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等等,接下来对这些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师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老师备好课,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将课堂效率提高。如果老师准备充分,在课堂中将知识点全部讲解清楚,而学生很多地方听不懂需要老师重新进行讲解的时候,或者是学生提前预习,对不懂的问题也提前标注好,但是老师上课的时候因为课堂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课堂的效率不高。所以说,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要从老师和学生共同入手,作为老师在上课前首先应该对课堂中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准备,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的地方进行重点标记,重复讲解的;而学生在上课前应该将这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标注自己出现疑问的地方,在课堂上重点听讲,如果还是不会的话就在课下向老师提问。总之,师生应该共同努力,将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把握好课堂中知识的侧重点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目标,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制定一个教学目标,在新学期的开始先将课程的进度安排出来,然后制定本周及下周详细的授课计划并且预估课程效果,如果与预期的课程效果相差比较远的话,教师应该及时地调整课程,具体的调整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小测验,发现学生欠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课程,对症下药,进而提升学生课堂的整体效率。

(三)创建数学学习小组,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教师把相应的工作做好之后,学生也应该在完全配合老师的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应该做好课后作业和下一节课的预习工作,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挑选合适的同学组成一个数学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进行课后的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解决掉一部分存在的问题,对于还有困难的问题,可以集中找老师进行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应该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分开,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从而实现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和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探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表面来说就是提升数学的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的课堂,如原来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在高效课堂中可能只用两节课就能够完成,高效课堂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仅是高中数学课堂,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课堂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二)有助于学生整体发展

高效课堂不是说盲目的高效,而是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率,所以高效课堂的建立,有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9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虽然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已经习惯了那种以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教学结果,课堂教学以教师机械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只是习惯于那种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灌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率相对来说并不算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只是局限于功利化的目标,在学习中只要取得相对高一点的成绩就行,至于这种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并不太关心。在现实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受到传统的应试教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思考,有的甚至死记硬背,把数学题的过程与答案硬背下来,这样数学课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高中数学问题的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高中数学的问题,不能够主动思考,也就不能够在思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数学能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出现有教学方式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与学生自身的认识有关。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问题,其突出的表现在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是将这些先进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停留在浅表层次的运用上,没有深入落实新的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其教学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另外,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且在主观上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些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完善策略分析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机械讲解,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具有权威性的,很难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也自然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状况的不断持续,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沉闷而缺乏生气。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太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感到数学与现实的生活联系不大,时间长了也就会认为数学的学习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而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应用是极其重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篇10

所谓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提高能力。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能力是否得到锻炼为标准。随着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的提出,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复杂而枯燥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呢?根据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现作以下阐述,与同行商榷。[1]

一、遵循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数学课程特点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设计的内容必须科学,而且应当符合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目的性把握时,应当准确地掌握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及难点和重点。

2.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要掌握练习的难易程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来说,重视层次性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从简单到困难,从基本到复杂的层次性过渡,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一步步地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3.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从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这两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中,尤其应当杜绝“只求练习的难度和数量”这一现象。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该积极从课本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出发,设计课堂练习的重点和难点。

4.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注意练习方法和题型的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练习中,多样性练习尤其重要。高中阶段属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在练习方法上可以通过口述、书面练习、动手操作、单项练习、综合练习等方式进行设计,在题型设计上可以考虑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2]

5.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还应当遵循时效性的原则。时效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既保证学生有足够题目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注重练习的质量,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二、把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课堂教学练习具有巩固功能、发展功能和反馈功能,其中,巩固功能指的是在新课程结束以后,通过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功能指的是通过课堂练习,能够从语言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学生思维的概括化和条理化;反馈功能指的是通过进行课堂练习,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掌握能力,从而指导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助学生进行改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高度重视课堂练习的功能,以把握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1.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编排课本练习题的意图,用好课本。一般来说,课本中设计的练习题都是针对课本内容的,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能够从练习题的角度,反映出课本中的多个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练习题的意图,配套用好教材。

2.对于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当强化对比性的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相似的题目,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很容易出差错,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对于学生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进行对比性练习。

3.对于准备性练习与新课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准备性练习指的是在刚上课的三分钟内,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训练。实践证明,通过准备性练习不但能够有效缩短学生接受新、旧知识的距离,完成知识迁移,而且还能够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练习方法及其在学案中的体现

课堂练习的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中非常重要,合理的练习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课堂练习的方法主要有分层练习、变式练习和开放式练习等。

分层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考虑到练习的层次性和难度,把课堂练习划分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巩固练习。

变式练习指的是教师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题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进行变式练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触类旁通的变式练习,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开放式练习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些解法不受限制、结论不是很确定、条件不太完整的开放性题目。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答案不同的题目,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方法上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应当时刻从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以此来不断地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