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7: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种子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种子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并不大。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产品的研发,一般依靠企业创业者的初始投入资金即可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量。有些高科技项目如风电等项目可能需要的研发资金会比较多,此时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资金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或者争取政府补助。由于该阶段,企业还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所以现阶段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结构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该阶段企业也可以积极寻求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天使投资是企业科技积极考虑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
(二)初创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初创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创业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发展所需,此阶段企业必须寻求外部的帮助。然而此阶段企业的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又比较大,而收益相对比较少,且不确定性很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并不乐意贷款给高科技企业,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不足有关。那么现阶段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主要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政府补助以及风险投资。此阶段企业的特征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者,企业在选择相应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不可来者不拒,而应该有所选择。在选择风险投资人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引入风险投资人资金的同时,更要考虑引入的投资者能否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否有利于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另外,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企业集合债。企业集合债是一种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可以在此阶段积极参与集合债的发行。
二、完善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种子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一、风险投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网络资源、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网络资源、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四、结论
在高技术企业每一成长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这些潜在风险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风险损失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应当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持手段。
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这与风险企业的成长目标一致。要实现风险企业的高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所投入的资源应与高科技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相匹配。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机会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基础,选择资源与其相符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应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建立起这种独特的战略同盟关系,把高科技企业的各种资源与能力有效整台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克文.高技术风险投资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
[3]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7.
[4]王莉.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资本与中小企业创新结合模式比较.经济管理,2002,(21):73-76.
[5]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任学峰,孙绍瑞.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过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迈克尔•波特创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受经济发展及投资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国际来看,美国发达的经济取决于高科技的发达,高科技的发达取决于硅谷等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从国内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领先,因此浙江省的竞争力和人民富裕程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国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一)美国拥有比较完整的研究与开发体系
美国硅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潮流。在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历程中,美国硅谷形成了以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其高技术产业集群以小企业为主。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各企业虽同在一个行业,但类型多样、发展重点不同,企业在相互竞争和学习中寻求发展。据统计,在目前全球100家最大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是在硅谷创业成功的;美国100家大科技公司有1/3总部设在硅谷。
从研究与发展(R&D)的投资来看,尽管美国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但研究经费却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开支,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60%,工业部门用于基础研究的投资增加了70%。1989年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达1292亿美元,比英、德、法、日、加的总额还要多。由于在高科技制高点竞争地位的变化,使得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在美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上,美国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对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再加上政府的有效扶持,成就了美国世界科技强国的现状。
(二)欧洲被称之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摇篮”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都发源于欧洲,因此欧洲被称之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摇篮”。借助这两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欧洲一度在世界高科技产业中独占鳌头。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给欧洲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此前20年的经济繁荣景象犹如昙花一现,欧洲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滞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为了尽快摆脱石油危机给欧洲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普遍重视并加快了在高科技政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建立和协调欧洲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政策,力争改变欧洲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不利局面。欧洲国家将高新技术视为一个动态概念,不作硬性的统一定义,一般而言,它通常是指那些集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和科技产品。
欧盟先后了七个科技框架计划。这一系列科技框架计划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科研与开发计划之一,具有投资规模大、研发领域宽、参与机构和人员多等特点,是近20年来欧盟实施其科技战略和行动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作为欧盟科研活动的主体,科技框架计划已经发展为欧盟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随着科技框架计划的发展,欧盟的研发投入规模显著增加,由最初的32.7亿欧元上升到第六框架计划的175亿欧元,翻了近6倍。金融危机后孕育的“欧盟2020战略”,将在未来10年为欧盟国家实现在科技上赶超美国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政策基础。在欧盟看来,如何在全球高能源价格时代保持欧洲国家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迅速从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结构转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高新、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帮助欧盟国家迅速摆脱经济衰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巩固欧洲国家高新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利用低碳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来实现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这些思路应为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日本更重视“技术立国”战略
日本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筑波科学城就是一个典范。筑波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世人关注,并在1980年名噪全球。科技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60%。20世纪90年代,日本推出新的“科技政策大纲”,其发展重点都是放在高科技产业上。为了实现提出的目标,政府通过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扶植高技术可获低息贷款,若开发成功,按低息还本付息,若开发失败,则免付利息。政府还规定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实行优惠税制与折旧制,对企业的高技术研究开发给予补助。由上不难看出,日本高科技产业集群属于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研究日本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我国最好能借鉴的是其兼并收购方式。这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我国高技术产业前期研发风险。
(四)大德科技园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及韩国的经济增长动力
大德科技园是韩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被称为韩国科技摇篮和二十一世纪韩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为发展高科技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起一批集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园区。韩国大德科技园规划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现已成为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相媲美的科学城。大德科技园从一开始就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当首批院所迁入后,特别强调为科研人员提供优厚待遇和配套服务。此外,在引进人才方面,他们也注重从旅外本民族科技人员中吸引人才的引进战略,这些成功的措施可为我国科技园的发展提供借鉴。除此之外,大德科技园紧密配合韩国骨干产业的发展,从重化工的技术开发,逐渐转向电子通信等高技术工业,带有较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在园区规模和产学研联系方面,也是先由小区起步,然后根据需要向周围地区扩展,逐渐发展成为目前规模的科学城。而且大德科技园为使产品更快的进入海外市场,还努力加强与国外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联系和协作,开设科技市场,进行科技成果的展示和营销。在研究新兴市场国家—韩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启发下,我国最好借鉴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建立科技园区应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内而外的规模化发展,继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基地。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深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逐渐从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从低技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的集聚发展到高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崭露头角,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蔓延滋长。目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规定我国未来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一)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代表当属北京中关村
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依托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以及以创新型企业、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关村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转变。中关村拥有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各类孵化器50余家,大学科技园14家;以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中介机构上千家;企业自发设立、自主管理、职业化运作的新型协会组织超过30家。
近年来,中关村出现了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一批企业与大学院所成立联合实验室;3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提供研发检测服务,并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由企业牵头、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2个;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10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和产业基地。
(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享誉世界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国际同行称为“TheSiliconandMedicineValleyinChina”而享誉世界。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目前的张江正向着世界级高科技园区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2010年园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总收入增速达15%左右,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龙头区域。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透露,“十二五”期间,张江物联网产业将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基金,成长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上海浦东软件园承办的“2010年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中国软件园区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本次由上海浦东软件园承办的“2010年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中国软件园区高峰论坛”,是首次将全国知名软件园区管理者聚集起来,共同探讨关于我国软件园区如何建设、经营、发展的大型论坛。各软件园区代表在论坛上沟通运营经验,并就“园区发展形势、软件产业特点、品牌向外输出、集成服务体系以及园区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从而探寻软件园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北京、上海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都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体现在都把挖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潜力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都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都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培养及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开展科技风险投资服务。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使京沪同时被公认是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二大板块。上海提出在2020年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着眼于这样一个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上海市作出了加快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进程,发挥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这一重大战略抉择。
结论
综述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可以发现高科技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核心在于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力。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在我国,我国应以国情为出发点,以企业为本创新出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既要学习借鉴又不完全照搬才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一、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步伐,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坚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国内学者也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文仅探讨苏南模式和中关村模式。
(一)苏南模式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苏南乡镇企业模式是最早形成的民营经济模式。由于苏南地区紧邻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和苏州等发达工业化城市,处于经济、技术辐射范围内,在1953-1957年间,苏南农村工业积累了一定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抓住改革红利,进一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模式。
苏南模式的良性发展体现了以下优势:利用政府信用,发挥政府的权力优势,把苏南闲置的生产要素最大化的组织起来,发挥集体优势;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发展三大产业,促使大部分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积累了高质量的政府信用,掌握了积累的支配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社区的繁荣。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苏南的乡镇企业模式显露了一些弊端,比如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集体经济不利于激励个人积极性,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问责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包办意识,使得当地村民自主能力不够竞争意识不强,投资需求不足,抗风险能力较低。
当地政府看到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便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革,如进行股份制改革、全资拍卖、租卖结合、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革方式。改制后,也意味着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走向了终结。
(二)中关村模式
中关村模式的前身是电子一条街,是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由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带领科技人员组建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之后四通公司、联想公司等科技公司相继成立,中关村逐步形成我国高科技民营企业群体。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标志着“以中关村模式”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中关村里的大部分企业都于国家或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企业内部产权不清,制约其发展。在科技园区中还设有管委会,且管委会中行政部门林立,使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趋向于准行政区域式的管理,这种状况的存在,会使科技园里的企业发展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缺乏自利,不利于长远发展。但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基本上是自发的,在经营机制上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很大的干预。产权问题最终成了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难长大”和“难死亡”的根本性原因。
目前国内关于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定问题的剖析,如对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民营科技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创造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民营企业也从弱到强,逐步成为区内经济的中坚力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1月份,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2.11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带动社会就业1238.26万人,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完成总产出59904.26亿元,对全省GDP贡献达到71%;实现营业收入58443.54亿元;实交税金1515.27亿元,税收贡献占全省的60.5%;实现资产总额29029.06亿元。已成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促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生力军。
尽管河南省民营经济在近几年里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从整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民营企业产权安排效率较低。河南省许多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大部分企业财产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企业主家庭或家庭在企业产权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二,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多数民营企业满足于小型化、分散化发展,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贯彻落实不到位。河南省尽管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措施,但是还没做到像江浙地区那样,及时在不同阶段制定出具体较强针对性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系统配套措施。
三、中原经济区民营经济发展对策
为促使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家应借鉴苏南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区内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首先,加快相关民营企业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植措施。其次,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使产业科技化,创造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第三,加快股份制改革,促使产权明晰,提高劳动效率和资本运用率,提高民营企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的比较[J].改革,2001,(4).
高科技园区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我国自成立高科技园区的这些年,科技园不仅促进了所在地区科技成果到经济效益的迅速转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助推器。
一、 我国高科技园区的概况
目前我国经济基础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市场体制并不算完善,特别需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形成局部优化的环境,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组建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来,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为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有许多高科技园,他们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方面构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近些年来我国高科技园区专业特点明确,功能专一,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突出比较优势,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使高科技园区富有个性特色。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扎扎实实地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项目。
(1)高科技企业
这类企业是高科技园区孕育、生长的基本细胞,是指那些敢冒获利与损失不确定性之风险,以开发和生产经营高科技产品为市场导向,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企业,但是保护这些中小企业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企业有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方向、技术人员集中;
2)产业环保,生产、销售科技含量高;
3)高风险行业集中,投入较大;
4)以社会资本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以社会资本为 主,进行市场化运作。
(2)金融机构
高科技产业需要高投入才能取得高效益,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园离不开大的资金投入,由此可见资金是影响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3)高校和科研院所
大学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技术人员丰富,也是企业人才的诞生地,新思想、新技术都在大学应运而生。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进行基础性的工程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为企业开展工程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同时,他们还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在原始性重大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大学在高科技园区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培养人才和输送技术的双重责任。
二、高科技园区发展中的困难
我国高科技园区建立时间较短,只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建设才能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走上正轨。
(1)降低交易费用
高科技产业技术分工比较细致,各产业链都是独立存在的生产组织,同时这些生产组织之间又存在大量的交易关系。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
(2)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高科技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比重大的企业。资金投入风险性极高,并且起始资金需求也很高;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需经高等教育及培训,工作内容专业性很强。
(3)资源整合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单种资源的充裕供给,各种资源必须快速流动和结合才是高科技企业的灵魂。在目前市场紧缩的情况下,只有各种资源要素的快速组织,才能使高科技成为有效益的投资。这包括资金与技术的结合,供应商与制造商、用户的快速结合,从产品构思到产品最终使用之间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的讲求效率。
(4)增强创新能力
要积极借助外力,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动力、拓展空间。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和集成,要强化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5)参与孵化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由于缺少融资渠道,往往陷入资金短缺、创业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等问题,不少企业还没有长大就已经夭折在创业初期,存活率普遍较低。在这方面需要高科技园区内部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为企业生存与成长提供所需的服务机构与有利环境,帮助企业成长。
(6)跨国公司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
跨国公司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一点在我国经济市场体现十分明显,跨国公司为抢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品等市场,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同时,国内企业应当迎难而上,把困难当作机遇,向国外企业学习其先进理念,不断壮大自身力量。
三、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的措施
政府充分认识,在举办科技工业园区的同时,采取降低地价扶持传统产业发展。并由政府出资,对提升传统产业搬迁提供服务和人员技术培训,把传统产业在调整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1)定位要准确
政府在风险投资方面应当起到引导作用,在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应当树立一下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科技含量、制定相关风险投资启动的政策,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氛围。
(2)完善法律法规
世界各国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制定法律来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一部分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不规范,应尽快制订《风险投资法》和与之配套的《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要加快科技园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为其良好运转提供法律保障,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制定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和监管法规。
(3)产业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要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实验室成果――中间放大试验――工业化或产业化,而三个阶段中投入资金的比例大致为1:10:100。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产出的特点,由此决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与一般产业投资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是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而一般产业投资的往往是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常见的产品;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成功率不高,风险较大且前期融资较难,资金链容易断;
3、一般产业的投资,是以平均利润率作为机会成本来衡量其回报率的投资,而风险投资虽然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大约有1/3的风险投资项目都是血本无归的,其失败率在68-80%左右),但在排除风险之后一旦获得成功,就可以取得极高的投资收益,它所追求的是同其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率(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回报);
4、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筹集其创业资本,而在高新技术推向工业化或产业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由于考虑到它的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显然不会给它提供贷款,而起始阶段的政府投资或个人投资又极为有限,因此只有发展风险投资机制,才能实现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4)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不象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强,如果监管不严,将给股票市场甚至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它是以长期股权形式进行投资,随着所投资企业的成长取得巨额回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会产生泡沫成份。所以政府应给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优惠政策,实行减免所得税办法,对高科技企业实现利润后二年免税,从第三年起实行15%的低档所得税税率;政府应在增值税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与适当优惠,允许将纳税期内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全部进行扣除,作为过渡措施可允许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新产品试制费等可比照免税农产品按10%计算进项税进行抵扣,对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转让,按其实际所含的营业税予以扣除。此外,还可在信用担保和产品销售方面给予必要的保护。
(5)选择科技力量优势集中的城市进行试点,尽快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
高新技术产业成功率不高。没有相应的风险规避政策,高新技术产业难以成长壮大。从国际上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规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仅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2-3%,而欧美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基本政策,国家应把发展风险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给予风险投资基金优于其它基金的优惠税收政策,向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尽快设立风险投资公司,以帮助拥有技术成果的技术专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他们筹集创业基金,特色管理专家,树立企业形象,占领产品市场,目前可先将一些准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改组成有限责任和有限合伙等形式,并通过“官民”合办的模式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即国家注入适量资金作为启动和担保资金,采用股份制或发行债券,广泛吸收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方面投资,形成国家统一规模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风险投资经营公司。
四、总结
2010年,在全球高技术产业出现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率。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基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正如同志的精辟论断所指出的:“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2]张国安.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园区发展研究.科研管理,2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高科技含量、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的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美国硅谷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强烈兴趣。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经济转换时期特有的问题,我国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
风险投资的产生既弥补了传统融资的巨大缺口,又为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开辟了新的方式。如果说,高技术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机,那么,风险投资就是动力机的重要能源。
一、风险投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 ,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 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 ,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 、网络资源 、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
四、结论
在高技术企业每一成长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这些潜在风险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风险损失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应当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持手段。
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这与风险企业的成长目标一致。要实现风险企业的高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所投入的资源应与高科技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相匹配。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机会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基础,选择资源与其相符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应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建立起这种独特的战略同盟关系,把高科技企业的各种资源与能力有效整台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克文.高技术风险投资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
[3]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7.
[4]王莉.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资本与中小企业创新结合模式比较.经济管理,2002,(21):73-76.
[5]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2004—2011年期间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园发展十分迅速。园区内的企业数量从38 565个增加到了57 033个,平均每个园区的企业数量约为543家。在高科技产业园内从业的人员数也超过了1 000万人。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在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各种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随着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对于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而言,融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金融服务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的研究将从金融服务这一视角,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中国高科技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园的更快发展。
二、国外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这里以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的先进经验。
1.美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美国高科技产业园的典型代表就是硅谷。硅谷以孕育了微软、苹果、GOOGLE等世界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而闻名于世。硅谷之所以能够出现如此众多的成功企业,除了其本身的地理优势、技术环境优势之外,其独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也功不可没。实际上,在美国的高科技园中,金融服务的体系就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推手,商业银行仅仅作为辅助。在硅谷,由于风险投资资金的大力扶持,其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可以实现每个星期新诞生十余家企业。而这些企业未来就可能是纳斯达克市场的风云企业。
表1说明了在2000—2011年期间,美国全国和硅谷地区风险投资资金的流向和比重。从中不难看出,硅谷所获得的风险投资资金在2000年互联网科技泡沫期间曾经达到一个最高值,随后回落,但是近几年来仍然稳步上升,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仍然不改变其上升趋势。与此对应的是,硅谷这一地所获得的风险投资基金占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比重始终是逐年稳步上升,到2011年这一比重已经超过40%。我们认为,这也是直到今天,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神话仍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所在。
除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活跃以外,美国还为高科技产业园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市场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Q)。NASDAQ市场成立于1971年,其宗旨就是为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一个上市融资平台。因此,该交易市场对于那些具有高风险、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并没有提供过多的约束,从而为高科技园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便利、丰富的融资渠道。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园的快速发展。
除此以外,在美国丰富的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中,“垃圾债券”作为一种创新品种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类债券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主要发行对象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园中的小型企业,由于其处于事业发展阶段,不确定性程度高,其企业债券风险高,因而只能够获得较低的风险评级,被称之为“垃圾债券”。
2.日本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特征
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东京地区高科技产业园;第二种是筑波科学城高技术产业,这个产业园与美国硅谷地区高科技产业园特征非常类似,对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大;第三种则是地区性的高科技产业园。筑波科学城从1963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日本的科技研发中心,它是日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研发、培训、生产的基地。
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带有非常明显的银行主导金融财阀的痕迹,这也使得日本的科技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地主要依靠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因此,在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的特征上与美国呈现完全不相同的轨迹,风险投资基金在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并没有扮演完全主导的角色。而且现有的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都隶属于各类银行,使得其高科技产业园的融资渠道最终仍然是商业银行。
日本也效仿美国引进了创业板交易市场,即JASDAQ。但是其制定了较NASDAQ更为严格的上市门槛制度,因此对于那些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而言通过IPO上市融资存在较大的困难。
从美日两国的高科技产业园融资服务特征看,融资服务环境有赖于各个国家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国情特色。美国融资服务中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导,而日本却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当然日本的商业银行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务。
三、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
1.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与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类似,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主体就是商业银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内源融资(主要是如配股、送股);其二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可以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也可以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借贷。从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现状看,起主导作用的融资渠道仍然是商业银行借贷。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对于高科技产业园区企业而言,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渠道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般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审核流程。这里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不高,另外一方面则是相比中小企业而言,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更高,更愿意为后者进行融资。这就造成了现在高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悖论,一方面商业银行有富余资金想提供贷款,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又局限于商业银行单一通道却苦苦难以融资。
2.金融服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已经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资本市场体系。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对于高科技产业园的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权益类融资还是债权类融资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从权益类融资方式看,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多层次市场。但是由于股票发行仍然采用核准制,且设置了较高的上市门槛,导致一些未来可能存在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即使在2010年已经开始运行的创业板市场,尽管其交易机制和对象都是模仿美国NASDAQ市场,但是与后者相比存在更多的障碍。从债权融资方式看,目前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且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同时对于可发行企业债的企业设定了很高的门槛,实际上对于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中小企业而言并不适合。
3.风险投资领域尚不规范
尽管2010开始运行的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但是由于该资本市场仍然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因而对于风险投资基金而言退出渠道并不如美国那么顺畅。另外,相关的制度和规范缺失也制约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
四、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现状出发,笔者认为应该从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业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时期内,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收益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种子期,主要面临技术风险。而到了创业期,同时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四个时期中,种子期和创业期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果企业能够逐渐成长起来获得投资回报收益也是最高的。企业到了发展期和成熟期之后,将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越是到了后期企业越来越成熟,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也就最低,此时介入企业融资需求,尽管风险很低,但是投资回报收益相比之前将会低很多。
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笔者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
在图2中,将我国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划分为多个层次:分别来自政府部门、信托机构、商业银行、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资本)和PE(Private Equity,即私人权益资本)的金融服务。
在这一个体系中将风险资本按照其投资目的和特征不同划分为两类,即VC和PE。对于VC而言,其风险承受能力更高,具有更强的逐利特性,因而愿意在高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的种子期和创业期这样的高风险时期进行投资。对于PE而言,其风险承受能力不高,要求投资回报期较短,因而一般在中小企业发展期和成熟期进行投资。
政府部门应该在高科技产业园金融服务体系中扮演引路人和保姆的角色。相比园区企业成熟期而言,种子期和创业期由于风险太高,一般的融资渠道都不顺畅,即使VC介入也有一定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上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补位,比如设立高技术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大力支持产业孵化器的建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平台等工作,为高科技产业园的企业提供更为细致的金融服务。
信托和商业银行仍然是高科技产业园不可获缺的金融服务主体。首先,可以通过高科技产业园为园区内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征信评价体系。这样为企业通过信托机构融资就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要大力引进商业担保公司进入园区为中小企业服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要改变对中小企业在贷款需求上的不平等地位,放宽对高科技园区企业信贷的限制条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企业财务管理、融资需求和并购等各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尹玲.我国高新科技园区产业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梁少群.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关键词】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融资
一、上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融资难的现实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对上海市资金融通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在生产经营上融资“较困难”、“很困难”和“不存在困难”的企业比例分别是68%、14%、18%。在有项目投资的企业中,37%的企业依靠自有资金,29%的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调查样本的平均银行长期借款额是49万,平均短期借款额是554万,两者之比是11:1。可见贷款在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作用不大。《新闻报》1998年4月9日的资料显示,63%的中小企业近期内没有投资打算,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难以落实,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大企业。
2.创业板市场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创业板市场又被称作二板市场、小盘股市场、自动报价系统及可供选择的投资市场等等。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主板市场门槛太高、无法满足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而产生;是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形态。
低门槛的创业板市场的到来,无疑是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一场及时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营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则可通过发行新股或后续配股进行直接融资,从证券市场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其次,以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为契机,进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由于创业板市场其严格的上市条件和监管措施,特别是财务监管措施,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企业寻求上市的努力本身就促使企业在各方面提高水平。另外能上市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标志,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信誉。
二、创业板市场应当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敞开大门
目前,全球各主要创业板市场大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NASDAQ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他们大都定位于支持高科技企业。2000年3月,以美国NASDAQ为代表的创业板市场进入调整期以后,各主要创业板市场纷纷转向支持更多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了挤掉高科技“泡沫”,不少创业板对高科技公司进行了清理。不少国家与地区甚至通过重新筹建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来替代原有的市场。
这体现在:
第一,从准入条件上看:在国际上现有的创业板市场中,并没有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准入条件,以美国NASDAQ小盘股市场的上市标准为例,它所包括的九个指标为:净有形资产、股票市值(总资产、总收入)、税前收入、公众持股数量、公司创立时间、公众持股市值、最低投标价格、股东数量和做市商数。而即使是以发展地区科技产业、推动创新为本的香港创业市场也没有关于科技含量的硬性规定。香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区别在于:相对较低的上市要求、“买者自负”的原则、资料披露为主的原则和严格的保荐人制度。在其市场制度特点中并不存在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专门要求。所以,无论是否属于高新科技行业,中小企业只要达到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申请进入公开上市。
第二,从市场发展现状上看:创业板市场是高新科技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场所,但是它绝对不是一个仅仅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美国的NASDAQ市场是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市场,它们的市值增长幅度惊人,但是尽管如此,NASDAQ市场并不是一个只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有数据表明,1998年底,NASDAQ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构成为:制造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5%,金融保险业占20%,零售与批发占11.2%,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处理占10.6%,服务行业占10.5%,交通和通讯占7%。可以认为:在当前各国和地区存在的创业板市场都是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开放的。高科技类公司占据的显赫地位是市场自身选择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立制度约束的结果。
在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中,很大的部分属于传统的加工和服务性行业企业。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为市场发达程度来,这些企业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建立、经营和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可以为那些优秀的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它们的发展。
三、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战略定位和拟上市的策略
创业板市场上的风险投资者们看中高科技企业的是其高成长性,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投资对象中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暴利增长来获得巨额的回报。但是对于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期望着一夜暴富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传统产业的特点就是缓慢但是稳步的增长。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近期内学是以制造业为主,从政策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上考虑对传统产业都较为有利。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非科技类中小企业在强化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谋求发壮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完成技术升级换代。这样的过程虽然成长较慢,但风险也相对低的多,可以吸引到一部分风险弱的投资者。
1.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最终取向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没有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企业,其发展必然遭遇种种。投资者愿意把钱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应把企业上市筹资的目的同发展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就从巨人集团、沈阳飞龙、三株集团等企业中吸取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教训。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对拟上市企业的要求就是企业产权清晰,企业建立科学的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四个层次的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3.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企业必须相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相适应,并使企业融入国际竞争体系中,按国际惯例建立人事、资产、负债等一系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使企业拥有强大综合的竞争能力。
4.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目标与企业的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统一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有效结合,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享有成本、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绝对优势,由此增大企业的资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
拟上市中小企业,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后,应针对企业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拟上市企业在进行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创业板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动作。
2.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拟上市的企业,无论是准备上市前还是上市成功后都有着严格的披露要求。因此,拟上市企业可通过聘请财务顾问公司协助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聘任一名全职的合格的会计师,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应成立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审核委员会,监督审查企业年度、半年度和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申报及内部监控程序。
3.运用资产重组措施,扩大企业资产规模。拟上市企业,一方面,可采用兼并手段将专业相同、规模较小的,但行业发展前景和产品市场前景具有吸引力的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另一方面,可以参股的方式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技术和价值规律。
4.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入策略投资,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引入策略投资者能够为企业带来两方面的策略价值:行业和领域价值;金融和财务价值。前者指策略投资者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处地域对企业的支持;后者指策略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风险资本注入企业。拟上市企业若能够从著名的策略投资者那里获得风险投资,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解决上市前的最低规模要求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上市的可能性,有利于企业上市价格的制定和上市后市场价格的稳定。
5.认真委任保荐人,为上市创造有利条件。拟上市企业应全面了解保荐人的职责和作用,聘请保荐人的意义远超出协助企业上市,一个好的保荐人对于企业构建一个运作顺畅的管理机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真正实现其成长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全面地了解创业板市场,在企业调整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本运作经验。拟上市企业对创业板市场,对资本运作的了解和熟悉,关系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上市中介机构、上市审批机构之间的沟通,对企业策略投资者的引入、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企业股票发行价位的制定、上市后企业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思考,王琦、章启宇,商业研究2000年第四期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63-02
在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主要指具有国内或国外领先水平,从事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及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的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
一、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
高科技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也会同生物一样,会经历一个由生至死不断发展的生命过程。从出生到死亡盛衰之间,企业会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周期。研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能够发现不同时期的资金来源与融资风险。
(一)种子期
在该阶段时,高科技中小企业已初具雏形,但不具有公司或企业的组织形式,创业者仅拥有几项能够达到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技术,这项技术可能是几个创意或发明、新型专利技术、新开发的软件或著作登记权。这项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科学技术是否可以转化为大众所接受的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仍然是个未知数,此时创业者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到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中。此时,高科技中小企业讨论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新技术及创新转化为有市场并被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或服务。以上特点都决定了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风险与融资难度是巨大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对处于此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其面临的风险也是最多的,所以此时企业的融资更多不是来自于大型的金融机构,以天使基金、风险投Y和自由投资为主。
(二)初创期
在该阶段时,高科技中小企业已经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居多。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规范的制度和企业营运方案,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人员和市场销售队伍,具有较高科技技术含量的产品或服务也已经被开发出来和被投入生产,一步步向市场投放,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但企业成立的时间还较短不够成熟,综合实力与其他企业比仍然较弱,须缩短与客户和供应商的磨合时间,拉近距离建立和谐关系,还要注意提防同行业大公司的并购,此时高科技中小企业需要加大对自己核心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和经营风险上。
(三)发展期
当企业处于发展期时,高科技中小企业已拥有了高技术含量的科研开发团队、完整的组织结构、具备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与营销团队。通过实体、新闻、广告、网络等媒介等,使用各种营销方式或渠道,使企业的技术、产品、以及服务已经大体上得到了公众和市场的认可,市场占有率大小、以及在产品消费人群中的客户满意程度和知名度更上一层楼。此时的企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大大提高,这时的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更多更新的技术和生产工艺,积极地投入到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准备好产品升级、更新换代,企业面临的主要是管理风险以及融资和财务方面问题,此时企业也已具备到IPO上融资的资格,融资渠道更宽融资能力也更强。
(四)成熟期
企业进入成熟期时,服务或产品已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与知名度,在整个行业中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和影响力。此阶段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开始慢慢下滑,生产力也大致饱和,产品的开拓空间已达到最大值,不再需要继续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应侧重于维护产品和品牌形象,在维持老客户的同时,积极投入开发新的市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均不大,企业考虑的侧重点应是如何成功从这个时期过渡和下一步如何转型。
二、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通过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路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一)高创新性和高投入性
高科技中小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具有高科技含量,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技术优势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根本条件,技术优势的丧失也就意味着企业市场优势的丧失。因此,为了稳住和拓宽在市场中的份额,企业需要在研发上不断投入资金,领先于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
在初创期和成长期,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营理念上的优势,使得它们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和收益潜力,但高成长性、高收益性往往是与高风险性相伴随的。同时,企业面对的往往是新的产品市场,再加上管理及经营制度上的缺陷,往往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高的产品、技术、经营及市场风险。
(三)外部融资需求大,自有资金少
高科技中小企业为维持其高成长性,就必须加大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的资金投入,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但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盈利能力相对虚弱,内部融资能力差,这就使得它们的资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获得。此外,高科技中小企业模糊的产权关系、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和不科学的组织结构等也会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的困难。
三、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
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全面地了解判断企业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因此而无法正确快速地做出放贷的决策。此外,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以及高科技企业融资特点的影响,与大规模的企业比较,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与成本不对称的问题突出,并且交易的成本也过高。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中涵盖了信息分析成本、项目审核成本、抵押品评估成本、贷款后监督成本等内容,并且这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固定的成本,无法降低或削减。
(二)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
担保行业在我国起步于1992年。20多年来,担保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直接专门从事担保行业的从业者与人才明显无法满足担保行业的发展需要,担保行业大批量的从业者缺少工作的经验或是缺少足够的专业素养,某种角度上看,这会导致我国担保机构的担保信誉较低、并且担保风险较大。
(三)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的限制
在我国,企业通过主板市场进行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但国内公司和证券法律法规中对企业上市进行交易或者发行企业债券的行为等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很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大都无法达到要求,只能另谋出路。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整体的制度体系。我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缺乏强烈的信用意识的同时信誉还相对较差,无法在约定时间偿还贷款或利息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其发行企业债券的难度;《公司法》中规定,公司进行上市融资的条件之一就是发行企业的债券。在注册资金的要求上,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净资产不能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的有限公司其净资产不能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但是,能达到上述硬性要求与规定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简直屈指可数,无形中企业进行融资的困难程度增大了。众所周知,我国的风投行业已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但仍未形成成熟并有效的风投机制。所以风投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亦未起到其应该起到的作用。例如,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资本无法经过公开的上市方法安全退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狭窄,致使潜在的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同时,由于风险投资本身专业性强,而我国的风投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在投资者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必须花费较多的成本去聘请业内专业的中介来提供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但我国目前从事该类型工作的个人或中介机构、还有专业性的人才,都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
四、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
(一)企业自身
当企业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自我发展需要的资金时,面对融资困境,如何抓住契机、自我提升,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融资助力企业发展,是企业家们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自身方面来看,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积极自觉地提升自我的管理经营能力,通过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完善企业制度,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重并不断加强,一个企业只有通过财务数据才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实力来,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客观的评价,杜绝企业财务作假,保证财务信息的通畅、准确,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透明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处获得贷款。
2.培养良好诚信意识。在我国,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一旦银行不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对企业债券的偿还和企业自我经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评价,那银行就不会轻易放贷。当前,我国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信用状况的评价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起始水平。这时若企业无法做到良好自律,不去树立起自己本身良好的信用评价,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国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科学公正的信用评价机制,成立权威的信用评价机构,把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纳入体系中来。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申请贷款资金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自觉而主动地去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证,响应好政府关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号召,并自觉地遵守我国现在已建立的各项法律法规。
(二)外部支持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外部资金获取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企业一般很难从内部获得足额发展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支持变得非常重要。
1.开发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我国金融机构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提供的贷款方面的品种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难以满足其需求。在国际上为高科技中小企业量身订制的信贷产品种类多样,贷款承诺和透支是借贷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长期约定中的一种,金融机构与企业会约定,在一段时期内若企业贷款数额达到了双方事先约定的条件,在信用等级没有改变的前提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随时随地将资金借给需要的企业,这种承诺的贷款以及契约在节约金融机构的费用支出的同时还能够让高科技中小企业及时地融到资金。我们还可开发一种类似于供应链的融资方式,金融机构从产业的供应链视角出发,得出一个行业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含了该行业的供应链情况和基本信息。供应链模式是通过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催生的,它主要是以资产产生的可以确定的未来现金流量作为目前的还款直接来源,通过使用丰富的金融产品,来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并借助中介企业的渠道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必要资金,在提高了供应链的协同效应的同时,又降低了融资运作成本。
2.增多抵押品类别。如何扩张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范围呢?站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角度看,其难以给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抵押品,因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知识产权。因此,金融机构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一些固定资产,适当地扩大贷款抵押品的范围,例如对于企业的一些人力资本、知识产权可以估值抵押,企业应收账款也可以作为抵押等。
3.加强与中小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与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一方面可降低信贷风险,打消银行方面顾虑,满足高科技中小企业对于信贷资金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有了担保机构在高科技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桥梁作用,就能够很好地促进信用体系下企业顺利拿到担保信贷。
(三)资本市场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所必备的要素。该体系主要包括风险资本市场、二板市场、区域性的小额资本市场三个层面。它们所面向的群体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首先,二板市场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接近成熟期阶段解决融资问题,风险市场主要针对创业之初的那些高科技中小企业,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主要针对那些尚未达到二板市场准入要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完善的资本市场还可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和帮助。
2.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我国信用体系需建立与完善,尤其对我国当前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来说,它不仅很好地约束了企业的行为,帮助化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事前和事后开支,帮助高科技中小企业更好地获得信贷资金。这个体系的建立涉及了许多的部门,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还涉及到其他部门,例如水电、交通等部门,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可让银行降低贷款风险和管理成本,让各个企业能够遵守市场经济中的规则制度以及条款。金融机构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放贷给高科技中小企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来联合完成。
参考文献:
[1] 杨安华,赵昌文,白广斌,基于信贷配给模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2,09(7)
[2] 赵忠贵,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3] 易博松,李灿,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科学之友,2013(8)
[4] 王欣兰,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