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服务商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向客户提供证券、银行、保险、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电脑互联网进行所有的金融活动的总称。由此看来,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一个新兴的领域。互联网金融是在金融服务提供者主机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工具,同时借助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进而将操作界面定位用户终端的新型金融运行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货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例如:QQ币、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泽塔币等等,然而只有比特币和QQ币是当今互联网行业承认的虚拟货币,这些货币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虚拟货币在网上进行一些交易。然而,根据目前的形式来看,虚拟货币不能够兑换真实货币,所以互联网货币不能够代替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各类公司

1.电子商务类公司

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特定的金融平台来实行电子商务交易。我国目前已经有腾讯、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而这些电商企业正在积极申请民营银行牌照,从而体现了互联网的金融化。另外,我国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公司出现了第三方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模式,而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之前的第三方基金销售的基础上,添加了贷款产品销售等多种形式的金融销售。目前,我国具备这种销售模式的平台有: 好贷网、融道网、天天基金网、全球网等。

2.电子技术类公司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类公司主要分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和软件开发技术公司两类。其中,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各个银行的支付端口与其接入,从而为用户提供结算服务。由于互联网金融支付是基础,所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门槛并不是太高,而据统计目前已大约有250多家支付公司了。而所谓的软件开发技术公司,就是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网站开发以及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而这类公司主要是为各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的。

3.金融管理工具类公司

互联网金融管理工具类公司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理财工具或者信用卡管理工具等具有个性特点便利的管理工具,从而实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自动管理、匹配、投资等功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出现不仅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还能极大的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采取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和管理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很多漏洞,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经营的风险。所以现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制还不够全面、彻底和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不够成熟

我国的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我国进行经济发展时始终坚持标准化,在互联网金融中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要加快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发展,就要坚持统一的标准。然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系统缺乏完善、具体、精准的,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技术标准,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研究并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了有效的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提升互联网金融a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金融用户的需求。另外,在研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还要把互联网金融用户作为主体,尽量保持与合伙人长期稳定的合作,有效提高互联网金融用户的购买率。与此同时,还要有条理的整合资源和分配资源,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制定完善的问题处理方案,从而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

(二)创建并完善互联网的安全保护系统

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想要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交易安全,就要做好网络安全措施,例如:设置防火墙、数字认证、口令交易等等。另外,还可以鼓励客户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互联网金融技能与服务之间的统一性,积极研发新技术,创建并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数据库,全面实现互联网金融数据资源的共享。

(三)制定并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使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序而稳定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个互联网金融企业去积极探讨并制定出一套统一、完善的行业准则,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严格遵守行业准则,监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促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互联网线上支付逐渐代替线下支付

自从余额宝上市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线下支付迅速发展,而第三方支付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与线下支付的融合发展,由此看来,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强线上线下支付工具的融合。我们现在常用的第三方支付软件就有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多、快、好、省”为目标,帮助各大企业实现资金的“搬运”。另外,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会选择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其次才会选择物流、旅游等行业。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不断的完善

纵观古今,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如果想要健康并稳定的发展,首先就要具有本行业的信用意识。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信用体系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中信用体系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我们可以通过P2P阳光透明的借贷平台,积极推动P2P行业健康蓬勃发展,从而对抵制高利贷以及扶持创业起到促进作用。只有不断的改进并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才能使整个行业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网上银行不断兴起

随着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出现,互联网银行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互联网银行就是通过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手段。而目前互联网银行具有两种发展模式,其中一种模式就是像美国第一互联银行一样,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没有实体分支机构的虚拟银行,而另一种则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银行所采取的,即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将银行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完成的发展模式。据了解,当今的每个实体银行都有自己的网上银行,由此看来,未来的互联网银行将会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四)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向移动化、电商化以及自金融化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将不断的趋近于移动化、电商化以及自金融化。其中移动化是指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而电商化则是像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逐渐替代真实生活中的商业形式的模式,自金融化就是根据互联网用户的特征,为用户提供投、融资服务,进而改变以往通过借助机构途径来达到借贷和融资的情况。自金融化本着自主、平等、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从“差价”到“服务”的转变。

(五)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建设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了创新性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聚集的形势,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银行、中介机构、保险企业、担保公司、各个事务所、贷款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都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而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看,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和成熟,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客户需要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将所有的相关业务融为一体。所以,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一定会建造出一个完整、全面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互联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从而不断的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造出一个具有全面的服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型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还会对人类文明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只有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中,制定科学正确的行业准则,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并改进互联网金融技术,严格遵守行业规则,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舜.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03).

[2]张先成.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4(26).

篇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创新依靠互联网,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金融业进入门槛低,金融成本低,金融效率高,金融参与度高,金融服务面广的特征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社会服务,在另一方面也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早在1995年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招商银行率先引领了网上银行的浪潮,目前我们拥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网银银行有企业网银,个人客户网银等多种形式,企业网上银行功能丰富,除简单转账支付,也有质押贷款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企业为平台的商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投融资服务,这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金融的创新,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如阿里金融,具有电商的平台,为它提供信贷服务创造的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阿里贷款平台正是依靠于互联网的发展,在贷款条件中有一条就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流动性资金需求的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金融的发展就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支持,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更好地为金融消费者服务,作为金融消费者而言,可以利用金融创新改变支付贷款方式,为生活提供便利。网上银行之后我们又有了手机银行,更好的进行移动支付。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互联网金融依然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金融政策等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更好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稳定发展。

三、中小微企业金融发展现状

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不过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2008年金融危机,给中小微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资金链的短缺从根本上制约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目前的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寿命为2.5年,其中资金问题是占重要部分。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足够高价值的固定资产作抵押,导致银行信贷面临较大的风险,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程序比较复杂。银行角度而言,对于中小微企业缺乏相应的真实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影响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的解决。

四、中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解决融资问题

互联网融资是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新型借贷活动。借款人通过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借助第三方平台或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再经金融机构审核批准后发放贷款,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型融资方式。网络融资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中小微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提供企业真实信息更好的解决融资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注重互联网金融中企业信用

互联网金融时代,更加体现出金融信用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可以突破互联网融资的地域限制,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真实信息得到隐藏,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建立征信体系建设,企业征信体系的建立更好地为互联网融资提供较为真实的企业现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财务数据失真,财务经营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二)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特征

目前较大的金融融资平台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金融,为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性的小额贷款,金融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中小微企业在注重企业信用的前提下,可以多方面利用互联网融资速度快,融资快捷等特点,更好地吸收贷款,促进企业资金链的完整性发展。

(三)中小微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提高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与社会服务,从这方面而言,中小微型企业更加需要利用互联金融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标准,更好的巩固企业的发展。

五、小结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互网络支持,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互联网发挥促进作用。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的服务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以及便捷之处,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微型企业更需要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银行;1999年,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美林宣布完全为投资者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在短短五年内,互联网银行业务获得迅猛发展。在我国,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速度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阶段,互联网银行正在以不可抵挡的态势,以超常规的速度吸引着世界的金融业,冲击着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目前,我国的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先后加大网上银行的投资发展。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业务绝大多数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开展互联网银行业务存在许多困难,发展网上银行需要适用的法律环境,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金融体系,成本得到解决合理的网络管理模式,熟悉银行相关业务并且还要掌握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满创新机制且公平统一的中央银行监管制度,等等。尽管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许多困难,但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一、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在银行领域的结合。互联网金融具有“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传统金融业务被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所渗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有互联网金融形式的金融业务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从广义金融上讲,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网上理财金融产品、信用评估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从狭义金融的角度来讲,与货币信用循环有关,也就是在互联网上实现融资的方式和方法。

在传统金融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成了银行业务新的形态――互联网金融[3]。“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现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来说,互联网金融更加快速、便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从一般意义上讲,包括但不仅仅局限在第三方支付、网上理财、信用评估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从狭义金融的角度来讲,与货币信用循环有关,也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融资的方式和方法实现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开始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信贷业务,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将传统的信贷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大,由此很多的小企业,以前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金融中实现融资。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的快速、便捷,资金支持的及时、迅速等等优势,扩大了资金池规模,更大程度上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例如,浙江阿里小贷和重庆阿里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共为16亿元,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32万家电商阿里企业从小微金融平台上获得了企业的贷款申请或则个人的贷款申请,累计贷款总额超过一千亿。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不但没有止步的趋势,而是发展势头越来越大,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企业,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2013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由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阿里小微信贷合作推出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这说明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大地推动者信贷企业的资金流动,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实现了融资的来源。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情况分析与对比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的业务和资金支撑深度越来越大,随着它越来越大的发展,必定会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产生冲击。

在我国的银行业务中,信贷业务是最重要的业务,银行利润的来源就是通过贷款收回本金和利息之后才能获得的那部分利润。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一定的冲击,因为传统银行的贷款流程较慢,条件约束比较多,将很多的企业拒之门外。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互联网金融。

1.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或者个人贷款的难度是非常打得,不仅申请贷款的成本高,费率也是非常的高,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有获得贷款的资格,因此,当互联网小额信贷出现的时候,小微企业开始转向这一业务领域,并带动一大批企业开始使用该领域,因为互联网小额信贷的操作简单、更及时、迅速地获得贷款。

2.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网络金融的特点就是更加开放,资源具有共享性,因此信贷业务也就实现了更高地参与度,实现了更高地透明度,在这样的现代金融的冲击下,原来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主导地位逐步隐退或缺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改革的建议

1.开拓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

共享商户资源与客户信息。互联网银行可以让各个小微企业之间构建起资源共享的平台,两者进行优势互补。

2.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

商业银行要想抵住网络银行业务的冲击,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获取利润结构的形式,不能只靠放出贷款获得利润,而是要提升中间业务的多元化,并创新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如加强银行的个性化服务;实施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加强自身竞争优势,发挥综合性机构的有利地位等等。

3.加快技术改革

我国的商业银行实施先进的技术,实施数据安全技术,加强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技术风险,保障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

4.扩展网络银行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业务实施网络化经营,又称为网络银行业务,即INTERNET BANKING或E-BANKING,或网上银行业务、在线银行业务。网络银行服务主要是各大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本银行的计算机为终端,实现“三位一体”的银行服务网,实现在互联网上的办理业务,这是一种新型银行业务。这种全新的银行业务近年来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因为他解除了在银行排队等候的方式,并且不受上网方式的局限,可以在PC,PDA、手机、电脑等终端上面,快速地完成汇款、转账、缴费等业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里,甚至是公共场所,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完成各种交易,这种便捷和安全,以及实时管理账户的功能是任何银行服务所不能取代的。例如,我国的招商银行的“一网通”,还有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等,都极大地实现了银行业务经营的网络化。

四、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银行要建立健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体系,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性质、设立条件、服务范围和监管部门等,为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提供依据。在促进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开展竞争与合作,促进金融服务的深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由曦,宋玮,刘琦琳,袁满,董欲晓.交战互联网金融[J].时代金融,2013,(01)

[2] 施青华.三网融合下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1,11

[3] 俞艳波.第三方支付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05)

[4] 王祥,樊晓华,李玮.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个人金融业务竞争实力比较[J].统计与管理,2014,01

[5]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6]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7]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篇4

一、前言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狭义上,可把网络金融看作是交易主体以电子空间为平台进行的各种金融活动,较以往不同的是,网络金融更偏向于虚拟化和网络化;从广义上看,网络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金融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现阶段,网络金融包含的主要业务有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信托等。

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已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并且影响有加深趋势。商业银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紧盯同业之外,还必须加强对网络金融的认识,深入了解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取得竞争优势。下面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接着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二、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金融的信息化

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网络金融的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更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和便捷。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部分都以信息的形式存在。

(二)网络金融的虚拟化

网络金融同样具有虚拟化特点。首先表现为经营地点的虚拟化,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没有具体和实在的交易地点;其次是经营业务的虚拟化,所有的业务都是理念中的业务;最后是经营过程的虚拟化,交易过程均以电子数据为基础。

(三)网络金融的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促进了金融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其次,网路技术特有的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速度,针对某一客户专门开发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第三,虚拟化的网络平台降低了市场的运营成本,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透明,这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

网络金融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网络金融不仅涉及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拥有传统银行所不具有的新业务,新的业务以更新颖的形式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受到客户的青睐。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金融技术,积极进行新业务开发,为客户提供网上支付、转账、查询等各种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银行出现的契机,不断推出多元化业务,使得银行业务收入呈现多样化。

(二)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尤其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网银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整个金融市场融合成一体,国内外银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海外的银行不断渗透中国市场,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各个银行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增加竞争能力。

(三)网银业务模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的网银业务是从传统业务模式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还处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这使我国的网络金融体系具备一定的风险。

(四)网银业务过于狭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都推出了网银业务,主要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信息的查询、转账等服务。但从本质上看,这些网银业务还是基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对于国外的网银业务,我国的网银业务水平还比较低,可提供业务的种类也相对较少。

四、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

1、加强网络技术创新

网银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商业银行得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为开发多元化的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商业银行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将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到银行业务中,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服务水平,以多元化的业务和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不断拓展电子支付业务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商业银行追求高效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客户效率,满足客户需要提供了可能。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电子支付业务,如,适当增加电子银行网点的数量、细化服务类型等。同时,为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非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支付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模式。

3、加强信息管理技术

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网络金融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幅增加,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网络金融中的应用,将信息管理技术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由单纯的业务操作向信息管理、决策转变,对各类数据的处理要做到分层次、细致化,同时,要确保网络金融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4、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金融以网络环境为平台,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金融交易提供了便捷性,但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网络诈骗事件常有发生。同时,信息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交易信息的丢失、被盗等,因此,在进行各种网络金融业务时,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注意对网络进行升级和维护,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利用法律武器保障网络金融的安全性。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建立真实的信息平台,确保交易双方相关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做到责任到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二)改进营销手段

1、革新营销理念

在网络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式下,商业银行要注意经营理念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网络金融的营销上,不断推出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要加深对自身业务的分析,查找优势和不足,不断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建立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体系。

2、树立网络品牌形象

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商业银行不断追求的目标,良好的网络金融品牌对商业银行推广业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损害品牌形象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注意保护网络品牌形象,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

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拓展时,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相应的金融业务,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利用手中的数据,尤其是网络金融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发现金融市场新的增长点,推出新颖的业务以吸引新的客户。

4、加强行业之间的联合

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的新的金融业务成为新的突破点。非金融行业通过网络平台不断推出金融交易业务,而商业用户为交易双方提供资金的保障。行业之间的合作对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都是有益的。

(三)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1、加强网络服务的管理

网络金融业务的交易都是依托网络平台,商业银行通过网络建立的客户信息,形成了商业银行专业的数据库,银行应加强数据库的管理,形成一套网络服务的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数据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服务。

2、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由于网络金融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进行,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概率,商业银行在大限度地应用网络便捷推广业务时,应充分考虑网络金融风险,实时关注信息技术革新也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做到风险可控。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例如,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网银业务模式滞后、网银业务过于狭窄等,最后提出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如,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改进营销手段等。

参考文献:

[1]齐靓靓.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1)

[2]曲林英.如何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市场研究,2012(10)

篇5

中图分类号: F8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48-2

0 引言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这无疑在有形或无形中对农信社传统业务产生很大的冲击。

1 农信社网络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信社这个“传统的银行”来说,给其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农信社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以及提供诸如手机充值,火车票购买等其他便民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快捷办理银行及相关业务;并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平台合作,让农信社客户在网上进行购物等消费交易。同时,增加了网上贷款申请服务,并由专人对网上申贷的客户进行及时处理回复,让有信贷需求的客户更为方便地申请贷款,但是,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全流程网上信贷操作还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农信社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支付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2 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的影响

2.1 削弱核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到千家万户,农村客户对网络的使用度日益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除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新选择,这会直接影响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地位。从信贷角度讲,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质,受到了广大较低收入客户的普遍欢迎,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金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间业务讲,互联网金融推出的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等具有交易方便灵活,起点低等特点,深得投资者的偏爱。从支付手段方面来讲,第三方支付已与农信社支付渠道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已在农信社所开展的业务的各个方面与农信社展开竞争,将直接影响农信社的市场地位。

2.2 冲击收入来源

农信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寻求信贷资源,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成本较低,较之农信社有更为明显的利率优势,这会对农信社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小额信贷投放产生明显的弱化。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已在逐步替代银行的支付渠道,也会减少农信社的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

2.3 增大吸储难度

存款是农信社的立社之本,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货币基金等产品会分流农信社的存款。以余额宝为例,由于其具有活期存款的方便灵活性,又有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深受年轻客户群体的认可。此类产品的推出,大大增加了农信社的吸储难度。

2.4 分流客户群体

新时代金融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客户数的竞争,只有有了稳定数量的客户群体,才能取得理想的经营收益和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会分流农信社的小微信贷客户群体、支付结算客户群体、活期存款客户群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将会在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攫取农信社的客户群体。

3 应对建议

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信社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积极应对。应加快转型发展融入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农信社营业网点多,资金力量雄厚,金融服务经验丰富,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客户资源丰富,决策灵活等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农信社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快转型发展融入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农信社既存在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合作的可能,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农信社可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共同开发更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农信社可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资源与客户信息,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农信社长期以来与各行各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及金融领域的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3.2 搭建智能化移动金融平台

目前,农信社需要逐渐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争取云平台技术应用上的主动权,不再局限于常规路径,重视开发移动营销平台、VTM、智能厅堂、社银平台、银银平台、云支付平台等新兴信息化平台。加强网点智能化设备建设,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以打造“智能网点”应对金融生态环境巨变,建设实体网点与虚拟服务相结合的体验、营销和服务平台,主动引入互联网、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智慧化手段重新审视客户需求,把信息集中、整合、共享和挖掘作为信息化农信社发展的基础,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3.3 创新服务方式

农信社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拓展服务渠道,从以往前后台分离、集约化管理模式中跳脱出来,逐步转向一体化运营,将客户营销、产品定制、风险管控、财务处理等集中到IT层面统一设计。同时也应认识到,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信社实体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等优势,利用已建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与互联网银行相结合,从而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积极尝试推进以金融便利店、村头服务点为方向的渠道建设,立足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络,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设立金融便利店,确保广大客户享受到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3.4 强化电子银行业务营销

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一是抓好多行业“一卡通”共享平台推广工作,快速拓展公交、出租车、医院、校园、公积金、企业、工会等行业系统客户。二是加强与社保、卫计部门的沟通、合作,全力营销金融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业务,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金融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的活卡率,以服务巩固和拓展份额。三是抓好便民点业务质量提升工作,加快推出多版本的农信网上商城,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便民点“升级版”,巩固客户和应对同业、电商的竞争。四是大力拓展公务卡和信用卡市场。在做好不良率管控和未使用授信额度及时、准确纳入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等工作的基础上,选准优质客户,配合加大个贷业务工作重点,积极推动信用卡和公务卡发卡工作。五是充分运用新产品,促进业务发展。如运用企业网银支付通知功能为国开行、农发行项目资金的申请、审核、支付提供优质的服务;运用企业网银集团管理、大笔批量功能为财政、社保、新农合、公积金、烟草、供电、盐业等部门(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管理工具;运用银企互联、查询版企业网银、网银特殊限额和手续费减免功能营销优质的企业客户;运用自助渠道拓展代收城乡社保、移动、联通话费,电费、广电收视费、相关学校学费等市场;运用汽车客运站自助售票系统抓好汽车客运企业营销等等。六是开展专项营销活动,进一步打造商户联盟,促进收单业务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强化电子银行业务责任营销和客户维护,加强跟踪检查落实,为农信社存款、中间业务有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篇6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94 -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都已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促使传统金融行业与电子商务、通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断融合发展,构建出以互联网为交易渠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国际金融发展的新业态,并在传统金融领域内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交易市场,既区别于以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又区别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者形成的海量数据,通过社交网络,形成了对交易者资产信息状况的充分反映,且这些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在方式上,由于互联网络提供了低廉、方便的交易平台,交易者可直接根据对方资信状况而无需通过金融媒介进行交易。从金融实践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电子支付手段、P2P借贷平台、大数据金融。

(一)电子支付手段

电子支付的基本产业链模式是由金融机构-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构成。而从商业模式推动方角度来看,可以将电子支付手段划分为传统商业银行推动的电子银行服务、非金融机构推动的第三方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超级网银”。

传统商业银行推动的电子银行服务,如银行卡在线转账又称“网上银行”,即指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对客户方提供金融服务及一些互联网服务,是互联网对传统银行服务的一种替代。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信誉保障和实力的非银行机构,借助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与银行签约,在客户与银行之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该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支付,而是线上线下全覆盖,其应用领域更为丰富。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超级网银”打破了各大银行之间的壁垒,实现跨行转账和账户查询、在线签约等传统网银不可比拟的优势,并对国内的电子支付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二)P2P借贷平台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网络小额信贷模式,指借贷双方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资金借与贷,借贷人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出借方,贷款人通过与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风险,并在所有信息中选择低利率借款。它是民间小额借贷与互联网相结合,资金持有者通过网络信贷平台将资金贷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一种借贷方式。目前,在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科技的推动下,这种金融模式逐渐发展成未来金融交易的主要形态之一。P2P借贷平台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纯线上交易模式,该模式无需线下审核,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完成,不承诺保障本金,以拍拍贷为代表,借贷双方通过平台竞拍交易,若发生违约风险,平台不垫付本金。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然后平台通过所在区域的商,采取线下调查的方式来审核借款人信用,如翼龙贷。第三种是线下交易模式,线上网站平台仅提供交易信息,具体的交易手续由P2P借贷机构和客户在线下完成,以宜信为代表。

(三)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阿里小额信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大数据金融是指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筛选提炼,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和价值信息,并自动筛选出最需要资金的小风险客户,主动向其定向营销。这种营销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在对客户评估时,还可以加强客户的资信准确度。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主要是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商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往往与云计算相结合。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网络银行方面,招商银行在1998年推出的“一网通”是国内首款网上银行支付平台,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向客户提供转账等支付服务。随后,中行、建行、工行相继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2014年,我国网上银行个人客户数达到9.09亿户,新增1.5亿户,同比增加19.71%;交易笔数达608.46亿笔,同比增加21.59%;交易总额达1248.93万亿元,同比增加17.05%。截止目前,个人网银、企业网银和手机银行在电子银行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70%。采用网银支付手段的交易正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在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领域,我国证券营业部于1996年开始试行网上证券委托业务。2000年,证监会颁布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以规范网上证券委托业务。目前,我国证券业的经纪业务已经通过网上交易和手机证券,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网络保险方面,1997年,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正式开通,我国开始出现网络保险,之后,平安、太平洋、泰康人寿等保险公司也陆续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总体上,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已拥有了自己的网站。自2011年到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从28家增长到60家,保费规模快速扩大,从 32 亿元增长到 291 亿元,3年间增幅总体达到 810%,投保客户数从 816 万人增长到 5437 万人,增幅达 566%。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共有83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业务。

第三方支付涉及领域已涵盖企业支付、网购、费用代缴、基金、保险等银行传统领地,包括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将银行个人和企业客户服务作为其重要战略业务。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 391%,约为2011年交易额的80倍。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在2013年、2014年两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8万亿元。

P2P网贷领域,国内根据借款主体的不同,P2P网贷可划分为P2P(个人对个人,如拍拍贷)、P2B(个人对企业,如爱投资)、P2N(个人对多个机构,如有利网)、P2G(个人对政府项目,如投促金融)等。2007年,“拍拍贷”成为我国第一家P2P平台。近些年来,随着P2P借贷模式逐渐被接受,大量小贷公司开展了线上业务,同时传统民间借贷也向线上进行转移,P2P网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相关统计数据,2012-2014年期间,P2P行业发展迅猛,成交量从212亿元增长至252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69%。截止2014年底,全国运营平台1575家,P2P网贷领域整体处于快速发展中。根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网贷领域总运行平台数量与成交额逐年增加,在2015年10月实现了该行业的第一个万亿元。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和成效,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总体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尚小,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认识不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意见不统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一)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信息安全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在给客户带来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信息和资金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6.49亿,手机网民5.57亿。其中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3.04亿,手机支付用户达到2.17亿。这一庞大的互联网金融规模,使得网络信息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其金融信息的风险和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互联网黑客侵袭、病毒木马攻击、系统漏洞、用户信息泄露、安全意识淡薄,虚假金融信息传播、移动金融威胁逐渐显露等七个方面。同时,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金融新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安全管理水平总体上较低。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多的为民间金融性质,在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方面投入有限,应用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问题突出,导致支付出现中断、客户信息流失及信息泄密等问题。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多基于大数据,而数据使用范围和隐私保护尚不明确,从立法角度来看尚无数据安全边界的明确规定。为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避免由于信息安全问题导致互联网交易风险的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理应得到重视,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监管问题也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门监管制度和法律规范尚不存在。目前,我国分行业进行监管的体制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交叉融合趋势,同时,基于传统金融业务制定的法规体系有效性降低。对于电子货币监管领域来说,我国对电子货币监管采样统一和标准化等原则,虽然具有提高运行效率及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的优点,但其监管的单一化势必会抑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发展往往领先于法律法规的监管,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尚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而造成对互联网金融新行态的规范不健全的现象。目前,对于网络融资平台来说,在资金监管、信用管理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一些新型余额增值服务如余额宝、理财通等,其监管问题也有待解决。此外,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度,这些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不利的。如何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三)互联网金融技术有待完善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业务与互联网产生了密切联系,尤其是网络金融服务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业务,依靠以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支持。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互联网金融应用支撑技术较为落后,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撑体系的发展速度与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营的发展速度相比不协调,导致互联网金融技术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金融业务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安全技术的运用方面,相关对互联网金融具有支撑作用的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目前,尚没有专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缺乏外部监管,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体系亟待完善。其中,以互联网信贷的监管缺失问题最为突出,目前互联网信贷实质处在法律的边缘地带,我国尚未对此业务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因此,需要尽快明确监管责任,从法律法规层面上来规范和约束互联网金融,从而实现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发展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主动防御体系

互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必须适应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的要求。目前,网络攻击呈现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多样化的趋势,而如何应对纷繁多变的网络攻击需要互联网企业加快主动防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构建互联网信用网络技术,形成互联网金融的可信网络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主动创新,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保证互联网金融网络体系的健康运行。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

由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积累较为欠缺,构成相对单一,总体上,具备互联网编程、金融、网络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的相对缺乏可能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限制因素。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对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网络技术、保险、证券、基金等)进行复合培养,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弥补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缺口。加快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成果的转化,以适应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昌发,李京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探讨[J].保山学院学报,2014,(04):78-83.

[2]Alexander Bachmann, Alexander Becker, Daniel Buerckner et al.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A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 2011, 16(2): 1-18.

[3]杨国明.网络支付产业链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4]向思遇.互联网金融业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篇7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互联网站点和web主页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网上银行定义为:网上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服务的银行。它以现有的银行、Ik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适时的金融服务,是一种以银行的计算机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为入网操作中端的“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已经达到1.5亿户.网上银行企业客户达到400多万户。并将有进一步发展.我国网银交易金额在2007年为225万亿,去年达到317万亿,2009年高达440至450万亿。

可见,我国网络银行近年来发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迅速的,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一)安全性问题

安全性问题是国内外网络银行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也在日益成为社会焦点,盗窃事故接连不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商业银行都曾遭遇假冒网站的袭击,然而这仅仅是银行网络平台的问题,更为复杂的网上支付,电子转账等网上银行服务项目的安全漏洞,在电子商务浪潮下也显得尤为突出。

(二)法律问题

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性,它传递信息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界限。使业务和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所以客户可能会承担由于法律滞后而造成的风险。在中国网络的法律问题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使消费者还不能很放心的使用网上交易,从而影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另外,对于国外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号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提出了挑战。

(三)信用机制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所带来的风险。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难以确认,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有较大的障碍。金融也是具有虚拟性的服务特点,因此,相比传统金融而言,基于网络而产生的金融业务更容易发生信用风险。

(四)监管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要发展,相关的监管问题无法回避。网络银行的监管不是网络监管和银行监管的简单叠加,而有其自身新的内容,如对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品种、价格的监管等问题。这类监管有行业级与企业级两个层次。行业级监管主要解决网络银行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问题,企业级监管主要解决商业银行网络服务的行为规范问题。更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还在于对跨国、跨境的金融数据流的监管。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网络银行的安全性

发展与风险控制是传统银行经营的两大主题,网上银行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要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首先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主要是要通过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不断完善安全机制以加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检测各种网络入侵,审核安全记录,发现对网上银行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及时作出处理。还要大力提高应用软件的科技含量,提高系统安全管理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二)加强央行对网络银行的监管

网上银行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大量资金突发性的转移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会使波动迅速蔓延。而网上银行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可以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过程更加不透明。这无疑加大了监测与管制的难度。央行如何监管网上银行的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央行是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它对网上银行监管必然涉及到电子货币发行管理、金融认证管理、电子货币工具管理、安全电子交易管理、电子货币运行监管管理等,尤其是它要参与并主导全国性金融CA体系,对所有的认证中心进行分级别的严格管理,诸多环节、诸多因素都需央行去规范、去监管。

(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网上银行除了要提供传统服务以外,还应与高校、科技产业公司携手,设计出寿命长、符合客户需求的新的金融产品,并同步开发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观察和分析客户交易行为,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四)增加国人对网络银行的信心,增加网络用户

我国的金融业和计算机起步较晚,很多人对电子交易系统并不是很了解,从而导致网络银行用户只占全国交易的很小一部分,这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相关人员要积极宣传相关的知识,增强人们对网络银行的了解,从而增加网络银行的使用数量,加强网络银行的发展。

(五)加强网民的安全意识

我国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大部分消费者的安全理念比鞍薄弱,对银行的依赖性过高,自身保密意识低,常常导致网银资金被盗。同时,部分网上银行客户往往在公用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也可能使其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到目前为止,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已过数千亿元。为了防止用户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银行方面对每一个客户提供电子证书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网银客户应该严格按照银行的要求进行操作。

(六)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需要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根据网络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严惩利用计算机在网络银行系统中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以完善对网络银行发展在法律制度上的安全保护。网络银行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四、结论

我国网络银行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积极加强网络银行的相关建设,借鉴国外网络银行发展中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网络银行。

参考文献:

[1]谢贵勇.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思考[J].经济论坛,2010.

[2]张坤.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3):262-263.

[3]王薇,宋威.议我国网上银行的金融监管[J].财经与法,2009(1): 108.

[4]王小芳.浅析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2):57-61.

[5]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然选择一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J].集团经济研究,2009(2).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科技网络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日渐成熟,人们开始步入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12年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其业务的发展的确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这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冲击,也可能对其业务发展产生一种“鲶鱼效应”,即刺激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邱峰(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渐将银行中介功能边缘化,银行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具有的特殊地位,目前商业银行还无法被互联网金融取代。商业银行需要和互联网金融加强合作,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冯娟娟(2013)认为伴随着互联网科技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迅猛发展。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经营管理模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强调商业银行应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重视客户体验、发掘与培养人才、提升科技水平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不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将来还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都应该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可简单表述为,互联网企业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起初,互联网企业是为应付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通过与各家银行合作,提供网关接口。但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日积月累了诸多的用户数据,熟悉并掌握这些客户的各种需求和偏好,还包括各种对金融服务有用的讯息。

互联网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提供支付这单一的金融服务,继而开展转账汇款、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开始趋于一致。至今形成四种基本模式,具体如下:

(一)互联网仅扮演渠道的模式,是指传统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转账、信贷、支付等金融服务。人们在网上购物中使用的网银就是此类型的代表,这是一种的虚拟银行柜台,在使用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过网上银行享受各种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发挥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势以取得信用支持的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工具,得到各种有用的大数据资料,并借此得到信用支持。这类似于阿里金融,依靠自身拥有的电商平台,创造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

(三)P2P模式,即互联网担当中介的角色,两端分别连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至今已经衍生出很多模式,主要包括四类: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债权合同转让模式、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和以交易参数为基点,结合O2O的综合交易模式。

(四)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结合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推动原有的“产品主义”转变为“客户中心主义”。两者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此类模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形成的模式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专业P2P模式、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交叉销售模式。

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越发迅猛,银行监管部门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开闸发放支付结算、金融产品代销等金融牌照更夯实了此类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互联网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大量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通过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见互联网企业正借助自有的强大的数据力量,逐渐侵占传统银行业领域,这对传统银行业产生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发展势头固然迅猛,但商业银行仍旧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互联网企业目前无法超越的。

1.资产实力更加雄厚。依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1.2%。从银监会的数据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末的总资产规模为1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而互联网企业在交易规模和总资产规模等各项指标方面还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2.客户资源更为丰富。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客户资源已相当丰富,尤其是在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后,客户数量更是不断增加。在2012年上市银行公布的中报数据中,一共提供了7 家银行的企业网银和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的相关数据。经统计,该7家银行的企业网银用户总量达到532万,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用户总量接近 3亿,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3.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囊括了多个重要环节,而风险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管理的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风险管控的问题,并在长期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健全有效的风险控制规章制度,管理控制各类风险。

(二)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劣势

1.操作欠缺灵活性。商业银行由于操作严谨,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流程,而互联网企业刚好与之相反,操作流程快捷又简便。以贷款为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首先需要借款人进行贷款申请,然后商业银行再进行贷前调查、风险评价、逐级审批、合同签订和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整个程序较复杂。而网络借贷将繁杂的流程简化,使贷款审批流程更简单、放款速度更快,大大缩短了借款人取得贷款的周期。

2.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较高。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在融资、贷款过程中遇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很多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解决此类问题。而互联网企业能借助金融搜索的强大功能,如融资贷款搜索平台360等,能有效解决融资、贷款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信贷服务中耗费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势与劣势,从自身角度和整体角度,制定一系列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整合网上业务和传统业务,建立客户开放交互式网络平台

互联网企业迅速突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拥有开放的金融平台、有效的营销手段、良好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便捷的操作流程,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导致商业银行流失了相当数量的客户资源。面对这种威胁,商业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优化业务流程,从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一是了解清楚客户的实际需求,将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相关信息充分整合,结合银行自身优势,帮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增加与客户之间接触的机会,可通过充分运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各种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进行营销,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将原来的贷款申请到发放的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合作,开发网络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并非是纯粹的竞争,彼此是能够互相合作的。互联网企业来势汹汹,商业银行不能忽视其发展的迅猛态势,逃避竞争,也不能像对抗普通竞争对手一般,排挤打压,而应与其建立起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开发出更好的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一是整合商户与客户资源,共享资源。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与各种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业务上相互帮助,具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掌握大量客户资源。因此双方可以通过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二是双方联合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一方面,挖掘新客户群;另一方面,通过中小企业信贷获取更高的利差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双赢。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的双重属性——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提高了商业银行对人才的要求。通常商业银行的员工不是出身于纯经济金融专业就是纯计算机专业,因此十分缺乏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管理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注重招聘复合型人才,让他们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贡献。二是重视对员工的科技知识与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工具运用的综合素养,让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时,熟练地将互联网工具运用到网络营销中,使其业务蓬勃发展。

(四)提升网络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商业银行愈发需要科技信息技术为银行数据处理、业务操作和管理决策制定等提供动力,科研能力等决定着业务经营成果的优劣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低。而互联网企业的先天优势源于科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推进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二要增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保密机制与信息安全处理机制,提升银行信息安全保障功能,从最大限度减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技术风险,保障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

五、小结

互联网金融的突起已逐渐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提醒商业银行不可轻视互联网的力量。商业银行不得不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吸收更多的客户资源;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永葆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竞争优势。争取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吉林金融研究,2013(8):44—49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现代金融,2013(4):14—16

篇9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力十足,但是面临不少问题。互联网支付业务已经成为传统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补充。截至2014年7月,269方三获得牌照支付机构,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拥有。P2P网贷,众筹融资等新兴金融方法变得越来越发展多见,势头良好。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个人、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的网上银行更灵活的融资机会,同时也更加有效的改善了传统金融市场的渠道来补充,然而由于立法和监管滞后的原因,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较大,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监管法律不够明确。一方面,基本的法律不规范,未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信息网络和金融隐私保护的安全性提供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没有规定民事赔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规定显然太轻,显然是不利于网络银行的监督。

(二)监管机构不够明确。一是实行难以全面有效地监管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二是容易使执法产生严重偏差,这也是监管机构不明确的弊端。

(三)违法犯罪风险易发生。一是非法集资很容易发生。由于P2P和众筹的缺乏规则和监督的运作模式,极易成为非法集资的工具,不仅会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极易被利用,从而成为网络犯罪和洗钱的工具。

三、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制度国际经验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1,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美国加强对网上银行的立法。通过“创业公司促进法案(该法案),承认所有的筹码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为市民提高监管平台,采取立法和记录模式,所有募集资金管理主要是从的角度风险防范,在规定的业务风险投资者的保护。2、体制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例如欧盟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依法取得的“单一执照”。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建议

(一)统一的功能性法规的实施。要做好在互联网银行监管和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三化”分业监管体系,进一步巩固金融监管协调跨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做好通信监管和协调;从长远来看,目前的学术界很多研究建议,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金融监管委员会)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和监管资源的统一传输协调,统一监管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二)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

(1)明确的监管机构

首先,它是从线三条将实施调节清楚。应建立一个一行三人将成为主要的监管部门,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部实行网上银行的监管监管。二是理清各种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按照现有的分业监管的框架系统中的业务属性,并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

(2)明确的监管内容

一是确定的业务范围。应明确界定,为互联网企业没有财务资格,只能作为信息中介双方的投资和融资。二是加强非现场监管,实时监控风险的发展。三是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互联网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属性信息等个人隐私泄露。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的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系统的要求是稳定和可靠,以确保在交易信息的安全性的完整性,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五是要建立一个大的数据监管模式。需要我们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动态分析,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和程序来对其运行进行评估,从而明确监管内容。

(3)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篇10

我主要讲的是“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将从两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局势做出阐述。

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网购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标志着互联网技术成功地运用到了商业领域,而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其实也是金融服务技术和手段的创新――把营业网点放在互联网上,开展网上营业,从而形成了新的业态“网上金融”。

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这拉开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序幕;2013年11月1日,17家基金公司在淘宝网开店,销售基金,这证明了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可行性。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态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客户必须面对面发生金融行为的情况,这宣告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

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和深化,已经进入金融牌照的发放阶段;以阿里小贷、P2P贷款平台为代表的网络融资等互联网公司加速成长,使传统金融机构脱媒化、去中介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就目前几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利弊与大家做一些分析。

首先探讨的是第三方支付。小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做信贷业务,未来还可以利用沉淀资金做理财业务。由于存在大量支付的交易数据,未来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就是利用交易信息,做用户的信用分析、企业营销分析等大数据分析,这个业务最有可能颠覆传统金融的突破口。

此外,互联网金融征信,这些年也是国家一直在抓紧做的事情。通过推出征信业评级,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评估,使得企业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市场占有率较高,排名比较靠前的公司在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做大做强;而一些小公司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应该会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收购,成为传统公司谋求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枚棋子。

接下来谈谈信贷,P2P信贷是非常火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P2P信贷平台为借贷双方信息提供了渠道,双方在平台上既可以看到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息――目前主要是借款人的信息。通过平台,双方可以自行完成借贷操作,减去第三方中介的成本,增加了信贷信息的流通速度。

虽然P2P信贷的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它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目前这个业务还处于三无阶段,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由于中国信用机制非常不完善,所以P2P信贷公司无法简单地获取到借款方的详细数据,只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信用评估,增加成本投入。

有一个利好的消息,国家刚刚批准了第一批八个互联网征信机构,使得未来线上全方位的信用评估成为可能,P2P业务可能会因此更加繁荣。

第三是网络众筹融资。网络众筹融资的本身就是众筹融资,只是融资的渠道是网络。在网络众筹融资平台上,项目融资人募集资金,将项目实施的收益返回给出资人,平台为用户提供发起筹资项目的出资人信息,项目实施结果,同时平台与投资人进行利益分成。

在以前,项目实施人需要找专门的投资人来进行投资,成本高昂。没有投资人资源的公司或者个人还要通过中介去找投资人,进一步加大了成本。那么互联网众筹使融资渠道大为拓宽,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在网上的融资信息,只要有意向者都可以对融资项目进行投资。

对于投资用户来讲,投资人可以在网络众筹融资平台上查看融资项目――这里有大量的项目可以供挑选,投资人自行判断哪些项目可以投资;同时投资门槛低,只需要少量资金可以完成一笔投资。对融资者来讲,投资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成功的机会较高。

目前这个业务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还存在冲突――在中国,公募项目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不能向非特定人群募资;而私募基金至少要求投资人要有100万以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众筹平台现阶段只能产品广告或者新产品试用,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解决了法律冲突的问题,用户在此业务上的活跃度必将大大增加。

第四是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计算机系统产出的一种虚拟货币。目前有两种类别的虚拟货币,一个是通过现实中的货币购买或者网络上的积分兑换虚拟货币,这种货币只能在公司内部网站或者指定的渠道上进行消费,而不能够反向进行作业。作为网络虚拟货币,代表产品有大家熟知的Q币或者各个银行的积分。

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制定一套计算机系统的规则来创造虚拟货币,这个货币类似于实体的货币,定位为与世界各国货币地位相等的货币。例如大家熟知的比特币,它与实体货币的属性相同,唯一的区别只存在网络而已。但是现阶段比特币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没有承认它的地位,只有大多数国家承认比特币的地位之后,它才有可能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虚拟货币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越加广泛,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也将更加频繁,实体虚拟货币大胆的设想改变了金融的思维。待未来时机成熟,将会对未来的货币体系带来重大的颠覆。

第五是网络理财平台。这是一个B2C的平台,B是在平台上理财产品的公司,C是投资理财的个人用户,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将互联网各个理财产品集中再一个平台上来展现,打造一个统一的理财入口,用户只要进入到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查看多个公司的理财产品。因此,网络理财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的用户从而提高交易量,通过交易佣金的方式获取收益,这需要其和各大理财公司合作,但无需进行线下的评估,用户的成本也是较低的。

这种模式相对于P2P的信贷模式来讲,不经过网络理财平台,风险也比较小。简单来讲,它可以理解为一个菜市场,而理财公司可以被认为是菜市场里面的小贩。用户进入菜市场与小贩直接进行交易,菜市场收取小贩的入场费,虽然这些风险较小,但是它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个业务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原来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做的事情还停留在互联网那一套,很多金融产品无法标准化的,未来客户的需求可能并不会是一个很明确的产品,而是客户的一个想法,这时候网络理财产品就要能够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它才是真正满足人民需求的好平台。

第六是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银行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全方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于客户而言,除了监管要求必须现场办理业务之外,其他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而对于银行来讲,除了监管要求必须人工线下处理业务,其他的业务和管理工作全部线上完成。

互联网银行的优点就是体验好、成本低、效率高,是未来银行重要的模式。由腾讯牵头组建微众银行,是中国第一个民营互联网银行,在座各位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们,大家可以尝试做互联网银行,这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一个方向。

接下来,我对于互联网金融未来发表几点看法。

在互联网时代,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优化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脱媒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方式,传统商业银行将经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得益于平台化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信息支持,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地进行各种交易,低成本、高效率、快捷地满足个性的需求。

同时金融业的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不再是寡头垄断市场,金融服务的时间、地点、方式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宽,给客户带来更大的方便和享受。银行逐渐从资金渠道中的控制方,转化为单纯的第三方中介,仅仅提供平台,供借贷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在这个金融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互联网金融服将趋向全方位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金融的全方位发展与一站式便利服务。由于中国金融行业中存在分业经营要求,不同职能金融公司之间业务不能交叉,这种状况几乎不能够满足现阶段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要求――由于互联网的便利、透明,用户要求在互联网上享受综合金融服务。因此不同金融业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将不同领域金融服务融于一身的服务网站模式已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

第二,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金融领域进入门槛大大降低,金融行业竞争者大量涌现,开设一家网上银行的成本比建立传统银行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无需雇佣更多的客户经理为客户办理业务,在即有的互联网系统的基础上新增加一笔业务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便利的互联网信息比较,客户可以随时轻易地选择一家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这将会加大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第三,互联网金融产品趋于个性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对目标客户实现了更加广泛的覆盖和更为精准的定位,传统金融服务的网络化是最基本的金融服务方式,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最直接用户的方式就是将线下的用户转移到线上,或者直接开拓线上用户。开设线上金融交易市场,将传统的金融业务搬上互联网平台,这只是互联网金融的职责之一。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将更广泛的多渠道的、个性化的业务提供给用户,这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方向。

第四,移动支付的潜力巨大。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支付是个重要的场景,每个人每天至少有5次支付的动作,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以前通过现金、信用卡或者是电脑网上支付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人们需要更顺畅的支付渠道和支付工具,移动终端在2010年的快速发展,移动的支付业务也跟随着快速发展,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国内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将达到7124亿元人民币,而随着银行业、电信业等传统行业的加固,未来移动支付抢占更多的支付市场。

第五,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将常态化。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而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年。可以想见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携款跑路等各种欺诈行为的出现,使得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力度在逐渐加大。因此我认为监管将趋于常态化――为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金融,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金融业务,行业的管理规范必须尽快制定并完善。

目前国内互联网监管的方向仍然没有确定,尚未出台明确的监管细则。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在灰色地带迅速壮大,未来随着监管的加速,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红利将逐渐减少,各种业务能否持续壮大仍然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