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思考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交互设计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交互设计思考

篇1

1 概述

交互设计是涉及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数字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交互设计学科旨在对事物的行为方式进行合理地分析描述与架构规划,而后再设计出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1]交互设计要解决的是“人―机―环境―社会”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综合的考虑其间的关系,并做到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2 人机交互

(1)用户体验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当今的产品设计特别强调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这便意味着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对用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所提供的服务也是更加细腻和全面。造成这个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由于大的设计环境正开始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其次是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服务类产品的要求就变得更高了。再次是各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才能获得产品和企业的成功。[2]

然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也并不是绝对的。2005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交互设计理论家之一的唐纳德・诺曼博士就曾以《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有害的》为标题发表文章公开质疑交互设计中过分强调人的因素的误区。诺曼认为不假思索地加以采用此方法可能是有误导性、错误的、甚至有害的。屈从于用户的要求会导致过于复杂的设计,同时忽略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如今交互设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以用户为中心”或者“以活动为中心”所能解决的。例如,校内网的“开心农场”,自2008年12月推出以来每天活跃用户超过300万。与此同时,无数人患上了“开心网综合症”,更有甚者偷菜成瘾患上神经衰弱。2009年开心网名列“中国十大被屏蔽网站”首位,有离开者痛斥开心网的“三大弊病”:浪费时间,泄露隐私,身价过亿却没有现实满足感。

值得注意的是,开心网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在国际上鼎鼎大名的MySpace、Facebook和YouTube等网站在美国也位居被家庭、学校和企业封杀的前三名。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断的反思。

人性本身的缺陷,如感性与理性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取与享乐的冲突,封闭与开放的冲突,追求时尚与从众的冲突[3]等会导致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而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消费者正常的生活和健康,此时产品的优势已经转化为劣势。

(2)以人为本应当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可持续性发展”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可持续性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可。[4]而人作为参与交互的主体,首先要确保其在交互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并能够进行健康、有序、长期的交互。

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改变和影响人行为的能力,使得它必然承担起引导人们合理使用产品,并向人们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鼓励人们追求积极的自身价值,寻求和谐的使用环境的职责。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内心的共同诉求。[5]好的交互设计应当是能够对人的生产生活,情感交流起到促进作用的设计。

3 人人交互

(1)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

“网络时代与以往各个时代不同的突出特征就是双重的社会存在论,即一个客观实在的社会和一个用计算机终端及网络连接成的虚拟社会。如何面对一个领土意义的社会存在和一个超领土超实体的社会存在,是网络时代的第一个社会特征”。[6]

虚拟社区给人带来安全感,经由媒介来表达自己,往往会自动过滤掉自己不好的信息,着重突出自身优点,而且通过虚拟社区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群。再者,人都有多面性,通过网络可以释放自己内心潜藏的人格,扮演多个角色。同时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发表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例如,较热门的网络游戏《模拟人生》就满足了以上条件。该游戏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成功地将市民的生活与朋友、邻居间的互动关系紧紧结合。借由《模拟人生》所创造的人生国度,让你有机会创造一个“够创意”的生活,换个角度思考,与你的真实生活相互印证,也许会有更多的领悟。但这些交互产品往往只能解决远距离,虚拟社区人群间的交流,却无法促进近距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我校的江南听雨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在校师生之间、学院之间、行政机构之间的沟通互动,却无法促进寝室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而Facebook和人人网所采用的实名注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网络社区的虚拟化和不可信任度。Facebook由于它的真实性而备受好评,大多数Facebook的用户都只和自己相识的人交流,虚拟网络的世界也终于与现实世界有了交集。

(2)如何通过网络促进现实社区的交流。

交互设计横跨真实与虚拟的两端,通过设计数字信息产品和服务来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最为重要的是与现实生活中、存在于同一物理空间的人建立持久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社区具有传播准确及时,受众集中,影响力大的特点。如果加以利用,采用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现实社区人们的交流沟通。

4 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的关系

交互设计所关心的不仅是人与电脑的交互,也不完全是人与机器的交互,交互设计的对象实质上是通过设计或改进交互媒体产品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7]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虽然是交互设计的两个出发点,但设计人与机器交互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通过机器能够更便捷、有效地实现人与人的交互。我们无法忽略人的社会属性,脱离了社会,人将不再是社会的人。感谢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便捷,只要我们能够因势利导,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Coper,A.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Why High Tech Products Drive Us Crazy and How to Restore the Sanity[M].2006.

[2] 王晓龙.论个人即时通信产品交互设计中的矛盾性[M].2009.

[3] 郑碧强,张叶云.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3).

[4] 方兴,杨雪松,蔡新元,桂宇晖.数字化设计艺术[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08-01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主体,一直以来就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平台,实施互动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高中英语教学实施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失败为成功之母,但是在教学中兴趣才是成功之母。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习成为一件趣事,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创建一种机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学中努力。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够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其实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语言教学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以设想案例将学生带入情景,在互动教学基础上,与学生积极沟通,通过组织语言,去分析解决情景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2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机制建设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互动教学支持策略、互动教学技术策略和互动教学合作学习三方面来考虑互动机制建设问题。

2.1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支持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支持策略是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创设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包括物理和心理两种背景创设策略。

第一,物理背景创设策略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对班级大小、座次安排和教室格局等方面的布置安排。为了让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接触了解,增加交流互动机会,就班级大小而言,小班制教学要比大班制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座次安排方面,互动教学则倾向于缩短教学主体之间的距离,不仅有利于学生融入进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信任教师,增加教学互动的随意性;教室格局的布置同样影响互动教学的效果,科学的教室格局布置有利于缩短教学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互动教学的开展,如采光好的教室位置、明快色调的室内布局、室内书架和绿色植物的配置等。

第二,心理背景创设策略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小班学习氛围和教师期望等方面因素。构建教学过程中,各教学主体之间和谐、合作的关系,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特定的方式渲染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小班学习氛围也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基础,构建平等、互助、尊重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主体之间相互激励,共同学习进步提高;积极的教师期望也是教学主体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期望,进而实施并实现对学生的期望目标。

2.2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技术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技术策略是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主体结合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利用教学交流技术形成的互动教学技术策略,包括非内容限制性策略、提问启发教学策略和有效讨论策略。

第一,非内容限制性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学互动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包括结合高中英语课程制定的教学规则、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提问技巧的应用、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安排布置。

第二,提问启发教学策略是指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学和提问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提问启发教学策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通有无,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在提问启发教学策略中,应用的提问技巧主要包括转向、追问、启发和等待四种。

第三,有效讨论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组织,让学生分析解决,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有效讨论策略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施: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依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依据教学内容合理掌控讨论时间、对讨论结果进行预见和汇总,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果。

2.3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小班制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的一种组织化方法,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呈现、小组学生讨论、学生学习评价以及小组合作认可四部分,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小组划分可以按照小组成绩划分,也可以按照小组游戏形式划分;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主要采取花锯式策略,即从小组中选派一名学生,由各小组组建的学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实行学习意见交换,最后再由选派学生对各小组进行教学讨论讲解。在小组讨论完毕后,由教学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奖励。合作学习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讨论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首先,把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尽可能地精简,并重新整合,不求全面,只求到位,但必须理出一条较清晰的主线。然后,把一节课分为若干个核心内容的活动,每个活动3~10分钟。最后,争取每个活动都能有1~2个兴奋点。

二、活动分类,采取策略

(一)感官流:看、听、闻、操作等。激发兴奋点的措施有:

1.演示实验:特殊的现象

2.操作实验

3.实验视频:3D动画,拟人化

4.口诀

5.笑话

(二)反馈流: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反映出来。激发兴奋点的措施有:

1.描写:画仪器、装置图

2.默写

3.概念图:可用概念图软件等

4.抓关键词

5.示错法

(三)内涵流:通过暗示,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自己寻求答案。激发兴奋点的措施有:

1.例如:在实验中,抓住理论数据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差距,或者常识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

2.在学案上做“广告”,体现一些人文气质,希望学生通过课后的思考,对课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三、案例

课例一:溶液(第一课时)

1.内容:溶液,溶解过程,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乳化作用

经过取舍,乳化作用就不讲了。把“部分溶液的导电性”加入。

2.分成若干个活动

(1)以繁体字“”,来引入溶液。

(2)心目中的“溶液”的特点,准备了11个试管,装满各种液体。

(3)用“选秀”的形式,让学生在11个试管中找“溶液”。

选出后在黑板上把心目中“溶液”的特点,以关键字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4)给出溶液“均一、稳定、混合物”的特点。让学生对11个试管选项进行修正。对关键词进行点评。当然还有待定的。

(5)3D短片揭示氯化钠和蔗糖在水中分散的过程。进行辨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分散的不同。

(6)取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各5g,同时放入约三分之一试管的水。通过接力,使每个学生都感受3个试管的温度,引出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7)回到待定区。

①告诉学生:蒸馏水、酒精溶液、氯化钠溶液。②用了一个自制的装置来判断导电性。③给出部分溶液导电性强的原因。④解释:水、酒精溶液导电性很弱的原因。

(8)老师也带了饮料,而且是草莓味的饮料!

给它一个别名,叫“食用色素、食用香精、酸味剂、甜味剂的混合溶液”,现配,现喝!

(9)用“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南京精神,来代替“引入”“新授课”“应用”“课外作业”。

课例二:镁与盐酸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

1.想法: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感受理论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偏差,让学生能分析出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

2.内容:(1)理论上计算一定质量的镁条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2)实验测定一定质量的镁条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用排水集气法和差量法。

3.实验:两种镁条样品(光亮、被氧化)

(1)光亮镁条用排空气法收集并换算成质量。(2)被氧化的镁条用排空气法收集并换算成质量。(3)光亮的镁条用差量法测的氢气的质量。

4.从量的偏差中找原因:(1)为什么差量法测氢气的质量是最不准确的?(2)为什么被氧化的镁条测的值会最接近理论值?(3)为什么光亮的镁条产生的氢气会比实际值大很多?

5.学生的结论:(1)差量法的偏差,产生很多白雾,有水蒸气大量溢出。(差量法比测体积法偏差大得多)(2)50ml的盐酸体积要去除。(3)反应放热,使氢气的密度发生偏差。(4)镁条的纯度。

6.这节课留给我的思考:(1)怎样让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更加接近,更加有说服力。(2)走进实验室,多做实验,做简单的定量实验。(3)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实验数据。

四、反思

课堂互动的发展,更注重体验与思考的结合,更注重兼顾科学性,更注重互联网的应用,更注重回到生活中。

篇4

一、前言

互通立体交叉作为一种交通设施,是道路交叉的一种常见形式,可以实现不同方向车辆的合理有序的转换。建成后在整条公路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设计的合理与否整个城市的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互通立交的形式

1.半定向半苜蓿叶形立交

半定向半苜蓿叶形立交的布置形式:立交中1个左转匝道或者2个左转匝道选择环形匝道,其他左转匝道选择定向匝道,立交平面呈现半苜蓿叶形态。这一立交左转环形匝道不是在任何一个象限内都可以进行任意布置,而需根据转向交通量来定;半定向半苜蓿叶形立交的通行功能非常强大,在转向交通中具有主流方向的节点中非常适用,外形美观、对称,但是需要花费的资金成本较高。

2.全苜蓿叶形立交

全苜蓿叶形立交的布置形式:立交4个左转匝道中,每一个左转匝道均采取环形匝道,4个右转匝道与相交路连接在一起,立交平面呈现苜蓿叶形态。全苜蓿叶形立交的造价比较低,外形对称、美观,景观效果比较好,但是需要占据较大的面积,适合在没有任何用地限制、施工面积大的立交工程项目中应用。

3.Y形立交

Y形立交的布置形式:2个左转匝道中,每一个左转匝道全部选用定向匝道,然后分别进出主线,立交平面呈现Y形。Y形立交适合在高等级道路向交通流量非常大的T性路口转向中应用,若是碰到十字节点,则可以选用双Y形立交。

4.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的布置形式:立交左转匝道,主要选取环形匝道进出主线,立交平面呈现喇叭形态。喇叭形立交主要适用于一般互通立交且各转向交通量都相对较少的情况。喇叭形互通立交主要有两种形式,即A形式与B形式。在选取A形喇叭与B形喇叭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地形、交通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确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A形喇叭。相比B喇叭,A喇叭的优点是利用大半径匝道驶离主线,利用环形匝道进入主线,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在十字节点中,可以选取双喇叭形立交。

三、互通立交选型的基本原则

1.两条干线或功能类似的高速公路相交时,应采用设计速度较高的能使转弯车流保持良好自由流的各种直连式匝道;非干线公路间的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用直连式。当左转弯交通量较小时,可采用含设计速度较低的直连式(或半直连式)匝道,或部分环形匝道的涡轮形(或混合式)。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相交或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时,可采用混合式立交。当转弯交通量不大时,允许在较次要公路的一方设置相邻象限的环形匝道。

3.高速公路与交通量小的二级公路相交时,宜采用在被交公路上设置平面交叉的旁置式单喇叭形、半苜蓿叶形立交。匝道上不设收费时,宜采用菱形立交。

四、互通立体交叉设计分析

1.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立体交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时交通的干扰,从而保证道路交叉处的交通安全与快速通行。

2.互通式立交设计车速。我国对设计车速的定义是:在天气良好,交通量小,路面干净的条件下,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受限制部分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车速实际是个理论的车速,而车辆的运行车速是实际的85%车速。

3.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匝道设计按一个固定车速来控制整个匝道的设计指标,是不符合汽车行驶特性的,导致匝道不能提供顺适、安全、经济和通畅的要求。匝道的设计车速与公路主线的设计车速的应用在设计中是不一样的。公路主线按设计车速来控制整个路线指标,来提供全线的安全、舒适的行驶。而匝道是提供车辆转弯的连接道,匝道的设计车速除了满足匝道本身设计的安全、经济外,还要考虑到与连接道路的顺畅连接,这也是匝道的设计车速不能用一个速度来控制的原因。

4.互通式立交的变速车道设计。变速车道的横断面由左侧路缘带(与主线车道共用)、车道、右路肩(含右侧路缘带)组成。变速车道分为直接式和平行式,路线规范规定:变速车道为单车道时,减速车道宜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变速车道为双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应采用直接式。

五、设计要点

1.平面设计

(一)匝道半径

匝道是构成立交的基本元素,是实现相交道路的交通转换,也就是转弯车道。所以匝道的设计离不开圆曲线。圆曲线半径的选取应与匝道类型等级相适应,考虑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重要程度,地形、地质、地物、用地条件及交叉角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适应匝道上行驶车辆的速度变化,保证车辆能够连续安全的运行。

(二)分合流端

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尽量选择单出入口,多出入口应尽量合并,即匝道为一带二的出口和入口,所以设计中匝道的合分流是必不可少的。分合流段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相邻出入口间距,规范上对各种出入口间距都给了相应的距离规定。

(三)主线上的分流点

互通式立交分流点是分流车辆驶离主线驶入匝道的地方,也是减速车道的终点、匝道的起点,驶离主线的车辆,一般来说驾驶员还没有完全摆脱在主线上高速行驶的速度感觉,在分流点处车速并不能完全减至匝道设计车速,有时甚至高出匝道设计车速的一倍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四)环形匝道设计

环形匝道作为唯一不设桥梁的左转弯匝道,在互通式立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常规立交型式喇叭型立交、半苜蓿叶及全苜蓿叶立交喇叭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环匝道可在任一象限布设,但车流的行驶效果各不相同。不少设计中都以交通流量作为确定内环匝道布设的依据,即流量小的方向通过内环,流量大的通过外环S型的匝道,这样做到了和交通流匹配。其实另外一个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在设计时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出口匝道线形指标要求高于入口匝道,一般也应将出口匝道设置成S型曲线,而将环形曲线作为入口匝道。

2.超高设计

超高及其过渡由于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平曲线指标比较低,所以超高不可避免,但超高的取值及过渡需要深入研究。匝道超高设计要充分考虑车辆在匝道上行驶速度经常变化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超高值。收费站附近的超高值应小于匝道计算行车速度所对应的值;接近分流、合流处匝道超高值就应大一些。

3.确定立交匝道纵断面

纵坡设计应尽量平缓,最好一次起伏,避免多次变坡。出口处竖曲线半径应尽可能大一些,便于误行或其他原因要倒车时,不致造成危险或引起阻塞。入口附近的纵断面线形必须有同正线一致的平行区段,以看清正线上交通,安全驶入。

4.变速车道设计

变速车道是主线与匝道的连接部,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现主线与匝道车辆进出的过渡以及速度的过渡,是在整个互通式立交交通系统中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变速车道从功能上可分为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变速车道设计的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到互通立交的使用效果和安全程度。

六、结束语

对于一座互通立交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互通立交总体设计是否合理,一方面影响着立交工程建设施工的成败,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的美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根据互通立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保证互通立交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84-05

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我国鄂尔多斯盆地腹地,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的榆林市等13个盟市,是沟通华北和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1],是我国北方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2年,《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批准实施,明确指出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建成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转型资源型的地区经济、开放内陆型经济。该经济区的建设为新一轮西部深化战略合作带来了新机遇,给经济区内13个盟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呼包银榆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大量优质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电力等能源资源,产业特色鲜明,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煤炭生产示范基地。

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将协同发展、一体推进,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必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区职业教育的合作[3],推进该经济地区的文化交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开展整个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特征与内涵

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制定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合作行为、重新分配资源、互惠合作、互相促进、相互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合作机制建立的前提是控制合作行为结果,并且在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制定一定的行为规则和程序机制[4]。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正是以此为依据,在西北大发展这一特定背景及特殊的地域中产生并且发展起来的。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主体、内容、范围和形式多种多样,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是一种合作网络,即利用各地区的不同的特征,如生源、师资、科研水平、硬件设备等方面相互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资源的重新调配,使各个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发展,最终优化调整、合理分配。合作共赢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特点,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网络。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特征如下。

第一,合作成员的多元性。合作成员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还包括金融行业等各类行业组织。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合作主体,主要表现为政府各相关部门、相关的行业企业、职业技术院校等单位。

第二,合作模式的多样性。职业教育的合作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合作;以市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合作;以人脉关系形成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因为其合作目的明确,并且政府在其中大力推动与协调,所以一般合作持续的时间较长。以市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合作,因受市场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它会随着市场资源及市场控制等因素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而以人脉关系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合作,其特征是稳定性不确定,这取决于人脉关系的变动与否。

第三,合作内容的丰富性。合作内容包括生源、师资等相关资源的互换;教学设备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协调共享;数字化教学信息等网络资源的交互使用;课程建设、科研创新、学科及专业建设等教科研资源的合作共享等方式。目前,在合作内容上,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招生方面的合作较多,而在师资、管理、教科研及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涉及较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5]。

第四,合作目的的双赢性。合作成员通过重新整合资源要素,合作效益在合作后合作的各方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大效益,共同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无论是哪一种合作途径,合作的目的就是合作后其成本降低,也就是其收益减去成本后,纯收效大于不合作或不竞争的效益,得到的纯效益,由此产生合作剩余价值。这就是积极推进区域合作的目的所在,即总体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共赢。

第五,合作本质的优化配置性。职业教育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紧密,其经济性与教育性特征明显,根据地方区域社会发展的地域性资源优势、办学水平的高低、师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属性。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充分发挥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在人力、物力、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使经济区13个盟市之间通过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本质所在。

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作用

建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就是在呼包银榆经济区13个盟市,发挥其资源、交通和文化交流的优势,优化整合经济区13个盟市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将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训有机地衔接,建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模式。通过多样双赢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楹舭?银榆经济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提供资源优势互补信息的作用

呼包银榆经济区的13个盟市的资源、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入需要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源。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意义主要是为区域13个盟市提供各方需要资源优势互补信息的功能性作用[6]。其二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交流,为成员单位提供所需要信息。其三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将进一步创新参与成员的合作模式,推进参与合作主体间的信息互通,更有效的降低合作成本。其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将充分发挥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推进作用,即通过提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为区域合作主体提供科学合理的合作交流的相互认知,从而影响区域合作主体职业教育合作战略的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机制可以提供信息共享使得合作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促进教育合作的发展。

(二)具有驱动和协调不同利益的作用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运行原理是参与合作相互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基本功能就是进一步推动参与主体的共同作为,以实现促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共同深入推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有助于合作多方的共同发展,合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各参与成员间利益格局的形成,其互为利益性决定了参与成员间利益的实现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相互发展影响过程。这样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就具有驱动或协调不同利益的作用,并影响参与成员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模式选择,进一步激活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持续高效有序运行。

(三)实现合作主体间互惠互利的作用

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是区域参与成员间相互利益关系的反映,标志着区域参与成员间相互利益关系的存在,其本质是对区域合作成员间相互利益均衡及相互利益增长的确定。机制决定合作效益的大小,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同样也是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发展的关键。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与参与合作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反映了科学高效合作机制在区域参与合作成员间发挥重要作用,表明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有效手段,这就充分说明,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即可以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实现,并且还可以推动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成员间创新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促进职业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呼包银榆经济区的13个盟市通过参与交流合作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

三、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的合作模式

区域职业教育优势资源重置,有助于实现区域合作成员的优势互补、补偿区域合作成员的劣势、形成了各职业教育合作方相互影响的局面。从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推动方式的不同,将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划分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合作模式和以自由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合作模式

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合作模式中,合作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共享。政府为合作各方提供经费、地方政策如减免税、行业支持等方面的保障,院校、行业、企业等执行者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在这一模式中起的作用比较重要,其主导地位比较明显。在合作过程中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政府教育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教育综合竞争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合作模式主要用于涉及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宏观层面的区域间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用于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区域或跨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6]。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并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主体之间积极协调开展合作交流。

(二)以自由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

在以自由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中,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参与主体为了寻求区域内的协调发展,自发或自觉开展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由此实现优势互补、双赢互利的目的。以自由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主要用于具体的区域职业教育项目。对于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正是如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参与主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作交流对象,开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如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与规模企业、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与其他教育合作参与主体之间开展的联合培养职业人才、合作办学、技术开发、科研联发、成果转让等[7]。在以自由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中,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来协调和影响职业教育合作参与主体的合作交流行为。

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实现过程和机制保障

(一)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实现过程

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是由多环节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实现过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

1.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准备阶段。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参与主体具有通过合作谋求更大更好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存在劣势,全面了解参与合作其他主体的教育资源、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及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等情况,切实做到知己知彼,为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奠定基础。在准备阶段重点要在合作范围内选择出适合的区域合作交流对象,对于院校而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前景,各合作方的资源、科技力量、地方区域特点、文化氛围等诸多条件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确定阶段。区域合作参与主体通过相互协商等方式,参与合作主体间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各自的参与合作意向有了更准确的认知。确保区域合作方交流合作内容清晰、目标明确、有原则性,且具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合作的可靠性与持续性。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参与主体间要坦诚相待和。签订合作交流协议要具体明确合作交流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合作交流预期效益分配方案等,进而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在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合作?热荨⒃て谛б娣峙浼昂献鞯谋U洗胧┑确矫娲锍晒彩兜幕?础上,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3.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执行阶段。区域合作参与主体要严格按照合作协议履行义务和职责,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合作协议落到实处。合作交流中,各区域合作方需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制定改进措施,积极协商、信息共享、反馈落实、确保合作交流的成功。逐步构建区域合作的组织机构,为合作交流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8]。如果合作交流协议得不到具体落实,就会影响合作双方的信任,就好导致合作交流的失败。所以,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确保交流协议落实情况,并对此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和决策机构,保障项目的完成。

4.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化阶段。区域合作参与双方在建立比较稳定的相互信任和互利互惠关系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寻找开展新的合作交流项目。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各阶段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合作过程逐步深化发展。但是,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实际工作中,其中的一个阶段可能与其他几个阶段同时发生,相互影响,也可能是每个阶段单独发生,有序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相关组织机构有可能在合作之初建立, 也有可能直到合作交流结束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

(二)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机制保障

当前,在地方政府和政策制度的推动下,在合作成员的积极参与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进行了相互信息交流与探究,也有部分合作参与成员进行了职业教育专题和职业教育师资、生源及教学资源的合作交流。但总体来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合作交流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要实现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度发展,必须要建立有效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机制保障。

1.建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责任机制。在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参与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院校或行业企业,不同的参与主体通过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决定对合作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向和数量,决定合作交流所取得的效益[9]。在此过程中,政府将发挥积极驱动作用,院校或企业将发挥基于市场的主动调节作用。政府的主体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要制定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目标,在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安排部署和督查落实。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教育调控政策制度,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三是政府要搭建区域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健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规则和政策制度。而院校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院校和企业基于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充分利用区域优质资源进行区域之间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服务地方等教育教学的合作交流。二是院校和企业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实现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规模效应。三是院校和企业在自利性和利他性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共享、积极发展,形成合作的资源规模化、品牌规模化,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升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打造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职教联盟,资源共享、转化成果,促进就业、师资、生源、教学信息化的深化合作,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链。

2.建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沟通协调是合作的基础,而原则和规范是合作长期进行的保障,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也是如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三个规范性原则:一是区域合作双方遵循互利共赢原则。这是区域合作发展存在的根本。二是区域合作双方遵循政府与市场分工原则。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发挥政策制度的保障作用,以及在区域经济、人文环境等领域提供规划、营运组织及管理等服务职能。三是区域合作双方遵循法制化原则。区域合作规划的加强,计划执行力的增加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其进一步的实现则需落实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法规,即要实现行政、立法、司法体系相互间的制度性协调。

篇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48-01

该课程是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前采用由朱真才主编的《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本科教材。该教材理论知识偏多,内容缺乏实践操作性,在教学中使用率较低。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我院于2008年成立了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联合组成的教材开发小组,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该教材于2009年1月出版。经过近3年的试用,从多方面反馈的意见来看,效果良好,深受师生的好评。

一、课程定位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定位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本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矿采、掘生产一线主要生产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技能应用型技术的专门课程。

根据各岗位工作职责范围,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能说”:如施工措施贯彻、职工技能培训等;其次是“会做”:如采掘设备运行操作、故障处理、安装调试等;第三是“善写”:如施工措施的编制、生产情况汇报等。按照以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

1.完善课程名称。把原先的《采掘机械》更名为《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更名后的课程名称体现出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

2.精心编排课程理论知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煤矿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特点,围绕以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做到了理论知识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

3.实践知识编排做到可用、可行。可用就是实用,在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大量收集企业生产中现行的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成熟的经验,充实到教材中,体现出教材的行业特色。可行就是在教学中具有可执行性,选取主要的技术点作为学生技能训练课题。

二、教材结构形式应与教学方法相适应

根据目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做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1.项目是二级任务指标,也是教学的单元。项目内容是相对独立和统一的整体。从教学环境来说,是相对在一个工作区域完成的,便于教学的组织和考核。根据以上要求,该课程划分为七个项目,覆盖了课程的全部内容。

2.工作任务是三级任务指标,也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组织上都是相对独立性整体,同时在具体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遵照教学规律加入了必要的学习型任务,体现了工作任务的目的性与实践性。

三、教材内容是教学的资源和学习的向导

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向导。按照工学结合教学的组织大致可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按照教学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环节:

1.任务描述。指工作任务的安排和说明。其目的使学生明确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2.相关知识。指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生获得专业理论知识主体部分。在教材开发中注重以下原则:

(1)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顺序,以够用为度选取内容。

(2)调整教材落后于生产的局面,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理论知识的前瞻性,还要讲究区域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3.任务实施。它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从中获取专业技能的资源。实践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作任务循环实施,每个任务安排相应的方法、步骤和要求。根据课程所服务的岗位职责范围,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的操作型工作任务。如采煤机使用操作、液压支架基本操作等。

(2)以提高学生专业表达能力为主的手指口述型工作任务。如采煤机解体操作,要求学生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眼看、心想、手指、口述等方式,表述采煤机解体工作的全过程。

4.任务考核。任务考核是对工作任务的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考核的内容、方法、标准,便于学生的自评和课程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态度: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和表现。主要包括:工作纪律、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行为习惯等。

(2)理论知识:学生对工作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操作知识,设备类型、性能、结构知识,工艺知识等。

(3)操作技能: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熟练程度及工作质量。主要包括:操作姿势,如工作位置、体态姿势、肢体配合等;工艺过程,如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序、方法和熟练程度等。

5.复习与思考。为完成工作任务和巩固学习成果,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指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知识复习: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范围和要点。避免过去抄袭教材的形式,在教材之外建立理论知识习题集,便于学习与考核。

(2)应用写作练习: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设备介绍、岗位描述文稿、应用文件的编制、常用图表的绘制等。

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充实、不断创新,才能使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日益完善,真正成为高质量、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材。

篇7

以往的数学教学,就数学知识论数学,使学科变得相对独立. 这种创设在于把生活的常识或体验融会贯通于数学的学习当中. 增加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的同时,又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这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很好地将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便捷的整合.

如在《感受概率》一章,重点在“感受”. 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试验游戏,体会概率与过去所学的很多确定性科学的不同,认识概率的思维方式和随机观念. 研究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时,目的使学生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事先能够确定的,是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而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件的发生我们事先不能够确定,是随机事件. 教材中给出的如抛掷骰子、摸球等试验和练习,数学性比较强,而这些实验就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拖动、神奇墨水等功能现场演示. 增添神秘感、趣味性的同时,将生活常识与体验融入了数学课.

二、循循善诱式的问题创设

这种创设是根据所需要的教学内容,适当创设合理情景. 为使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设立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把问题逐步推向. 从而使学生递进式的掌握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收获一步步成功的喜悦.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性的特点,可以“重预设”同时“重生成”,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形成新的问题.

如在讲《数轴》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

学校门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米和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米和4.5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1. 如何将马路、汽车站、柳树、杨树、槐树和电线杆确切的表示出来?

2. 在画这些物体时是否有先后顺序?

3. 你认为应该先画哪一物体?

4. 如何将其余物体适当的表示?

以上这些问题的创设,不仅解决了如何画数轴的问题,还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轴的好处,可以触类旁通的解决类似的各种问题. 而在实际授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不一定按着教师预设的四个问题讲授,我们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灵活性,随时根据学生生成的资源来开展以上四个问题的教学.

如此循循善诱,便步步为营,不仅得到了数轴的画法,也为确定数轴的“三要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视频欣赏式的问题创设

这种创设是基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和体会,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研究数学. 不仅解决了数学本身的知识性问题,又解决了生活当中的技能性问题,充分体现出数学的生活化和应用价值.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资源库,和其窗口的便捷灵活的设计,可以无障碍的同时切换网络、视频和课件.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其他干扰而给学生学习数学本身带来的障碍.

例如在学习 《圆》时,可创设“1.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轮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2. 能将车轮改成其他形状吗?如车轮为正方形、三角形或者椭圆形等,会发生怎样的状况?”

虽然生活中都是以圆形的轮胎感受的,但是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积累过如果用其他形状的轮胎出行的感受. 因此,做一个用三角型、正方形、椭圆形轮胎的动画,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学生就更易理解和把握. 从而很容易的得出圆的集合定义,即“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也为接下来深入探索圆的相关性质埋下伏笔.

四、组织活动式的问题创设

以往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的角色,学生只能随着老师的思路听、看着老师演示,少有质疑. 是否真的能达到解惑的效果呢?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越性组织活动式的问题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使他们通过合作,亲自动手、动脑的研究问题,得出新知.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旋转》时可以创设动手操作的活动:

每四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活动期间负责动手操作,一人活动结束负责记录结果,另外两人主要分析发现和探索交流. 每组的白纸上画有边长为4厘米的等边ABC,在等边ABC外标一点O. 在白纸上覆一张透明纸,用图钉穿过O点且穿透透明纸.

1. 在透明纸上描出等边ABC,标好点A、点B、点C.

2. 将透明纸绕点O旋转一定的角度,再次描出白纸上的等边ABC,并对应标好点A′、点B′、点C′.

3. 取下透明纸,连接AO、A′O、BO、B′O、CO、C′O.

4. 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并说出其中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

5. 旋转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发生改变?

6. 用直尺量出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7. 用量角器量出∠AO A′、∠BO B′、∠CO C′,你有什么发现?

篇8

一、湖南农业大学MBA教育项目迎评建设的基本目标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的简称,即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部已批准九批共计236所高校举办MBA教育,其中农业高校有8所。湖南省有9所高校获批MBA办学资格,分别是: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我校是2010年获批的第九批共计52所试办MBA的高校之一,是湖南省当年唯一获批的高校,也是迄今湖南省最年轻的MBA教育举办院校。

教育部对MBA教育实施严格的试办及教学评估制度管理。给予获得MBA办学资格的高校试办期三年。有首届毕业生后即由教育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教学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办学。否则,取消MBA教育办学资格。

今年,我校MBA教育项目已进入三年试办期的第二年,将于2014年迎来国家的教学合格评估。只有通过了国家评估,我校MBA教育才能有资格继续办下去。

因此,确保我校MBA试办期培养质量、按时迎接并圆满通过国家评估是我校MBA教育项目迎评建设工作务必实现的基本目标。

二、湖南农业大学MBA教育项目迎评建设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对MBA教育的指导文件和评估政策。

教育部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了一系列指导MBA办学的规范性文件,与评估联系密切的主要有: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中国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

这些文件对MBA试办高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办学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

其中,《评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评估项目和评估指标:设8个项目,25个指标。罗列如下:

(1)项目设计,4个指标:培养目标;目标体现;基本要求;素质教育。

(2)制度建设,3个指标:管理体制与政策、质量保证体系、规定执行情况。

(3)过程管理,3个指标:文件管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

(4)教学支持,3个指标:教师支持与激励、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学生管理与服务。

(5)师资力量,3个指标:师资配备、教师资质、教师投入。

(6)教学条件,3个指标:教学设施、多媒体及实验教学、图书资料与网络。

(7)教育效果,4个指标:教学效果、论文水平、毕业生表现、社会认可。

(8)办学特色,2个指标:教育创新、项目特色。

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单项指标满分为4分,总分100分,按优良程度不同分A、B、C、D四个等级。

A级:4分;B级:3分;C级:2分;D级:1分。

合格标准:总分≥75分,且B级(含B级)以上的单项指标个数≥18个。

《基本要求》和《评估方案》即为我校MBA教育迎评建设的最基本的依据和标尺。必须深入学习《基本要求》和《评估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和指导,抓紧时间,合理安排,切实做好我校MBA教育的各项迎评建设工作。

(二)我校MBA三年试办期的学生招录规模。

2011年我校MBA已招1个班(24人)。2012年预计招录100人(2个班,含预读生)。2013年预计招录180人(3个班,含预读生)。2014年及以后年份,力争使我校MBA年招录规模能达到并稳定在具有明显办学效益的200人左右。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递增,2012年秋季学期及2013年春季学期将形成两个年级(即2011级、2012级)3个班预计124人同期上课局面,2013年秋季学期及2014年春季学期将形成5个班预计280人(2012级2个班100人、2013级3个班180人)同期上课局面。2014年春季学期将有首届毕业生(2011级),届时迎来国家对我校MBA评估验收。

我校已有及力争实现的未来MBA学生招录规模也是我校MBA教育迎评建设需联系起来考虑的重要依据。招生工作、教学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水平均需与此相适应。

三、湖南农业大学MBA教育项目迎评建设的主要内容

现按照《评估方案》要求的8大评估项目、25个评估指标,将我校MBA教育项目迎评建设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分述如下。

(一)项目设计。

(1)培养目标。

我校MBA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立足潇湘,面向全国,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培养具有前瞻全球视野、创新创业精神、科学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

培养目标表述简洁、清晰、具体,体现涉农特色的明确市场定位,适合我校作为农业高校的情况。关键在于要努力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2)目标体现。

应把握我校MBA招生标准,继续加强招生宣传,积极拓展生源市场,选拔优质生源。

篇9

1 引言

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研究者有专业知识为依据可认为多个因素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交互作用)或根据研究目的不需要考察多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受试验条件及样本量等的限制无法考察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时,往往需要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试验设计类型。当试验涉及到3个或4个因素,而由于前述各项原因无法或不必要考察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时,可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因素等选用拉丁方设计、交叉设计、三因素或四因素嵌套设计。本文着重论述这几种试验设计的特点、区别、适用场合及如何根据资料的类型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以期能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提高处理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或四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统计学水平。

2 3种试验设计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2.1 拉丁方设计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拉丁方设计可用来考察一个试验因素和多个区组因素(重要非试验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影响,要求这些因素水平数相同且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试验涉及的区组因素的个数,可将拉丁方设计分为三因素拉丁方设计或四因素拉丁方设计。前者即通常所说的拉丁方设计(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后面所讨论的拉丁方设计指三因素拉丁方设计),后者称希腊拉丁方设计或正交拉丁方设计。

2.1.1 拉丁方设计 拉丁方设计可安排一个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视为随机区组设计的扩展,因为它比随机区组设计多考察一个区组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拉丁方设计要求3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要求3个因素水平数相同(以试验因素水平数为基准)。

2.1.2 希腊拉丁方设计 希腊拉丁方设计可安排一个试验因素和3个区组因素,要求4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要求4个因素水平数相同(以试验因素水平数为基准)。

2.1.3 适用场合 根据观测指标的获取与受试对象间的关系,拉丁方设计(含三因素拉丁方设计和四因素拉丁方设计)可分为2种情况:一是每个区组中的k个数据重复测自同一个受试对象,二是每个区组中的k个数据测自条件相近的k个受试对象。前者可大大减少所需受试对象个数,但由于“携带效应”(前一种处理对观测指标造成的影响在受试对象接受下一个处理时仍然存在)的存在,使其一般不适用于干预性试验研究,除非能保证试验因素各水平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是短暂可逆的,即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前一种处理对观测指标的影响会消除,所以在处理对受试对象的影响易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观察性研究中应用拉丁方设计效果较好。后者由于某种原因不宜在同一受试对象上观察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而选用条件相近的k个受试对象,这样做就不存在“携带效应”的影响了,但也是以“较大样本含量”为代价的。请注意,这2种情况下的拉丁方设计都要求试验涉及的3个或4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且各因素的水平数相同。

请读者思考并比较下面3种情况下应用拉丁方设计,其结论可信度的高低:一是用4台秤分别测量4个人的体质量,每台秤测量每个受试者1次,从而比较4台秤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二是用4台血压计分别测量4个人的血压,每台血压计测量每个受试者1次,从而比较4台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三是比较4种降压药的疗效是否一致,选择4个受试对象,每个受试对象以不同的顺序服用这4种降压药,在同一受试对象服用不同的降压药中间隔一段时间以减少或排除前次服用的降压药对观测指标的影响。可以看出,上述3种情况下均采用了4×4拉丁方设计,但根据这3种设计所获得的定量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后,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却不尽相同。第一种情况,人的体质量在短时间内是基本不变的,而不同的秤测量人的体质量也不会对体质量造成什么影响,此时采用拉丁方设计效果极好;第二种情况,虽然不同的血压计对受试者的血压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由于血压本身易受人的情绪、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拉丁方设计的效果较第一种情况稍差;第三种情况,不同的降压药对人的血压会造成短时无法彻底清除的效应影响,即受试对象在服用下一种降压药时,其前一次服用的降压药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此时采用拉丁方设计效果很不好。

2.2 交叉设计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与拉丁方设计相似,交叉设计也是用来考察一个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对观测指标的影响,要求3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涉及到的试验因素水平数和试验段数,可将交叉设计分为3类:二阶段交叉设计、三阶段交叉设计及3×3交叉设计。

2.2.1 二阶段交叉设计 当试验涉及的试验因素只有2个水平,且根据专业知识的需要,希望该试验因素的2个水平先后作用于同一个受试对象,此试验设计称为二阶段交叉设计或2×2交叉设计。根据观测指标的获取与受试对象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2类:配对二阶段交叉设计和成组二阶段交叉设计。前者是选择条件相近的受试者匹配成对,随机决定每个配对组中的一个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的先后顺序,另一个受试对象接受处理的顺序相反,此设计是在配对设计的基础上多考虑了试验顺序可能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后者是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成2组,随机决定一组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的先后顺序,另一组受试对象接受处理的顺序相反,此设计是在成组设计的基础上多考虑了试验顺序可能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2.2 三阶段交叉设计 当试验中涉及一个具有两水平的试验因素,根据专业知识的需要,希望该因素的2个水平要在3个阶段作用于同一受试对象,此试验设计称为三阶段交叉设计。同样,此设计可分为配对三阶段交叉设计和成组三阶段交叉设计。

2.2.3 3×3交叉设计 将3种处理分3个阶段先后施加给同一个受试对象,观察受试者接受每种处理后的反应,这样的设计称为3×3交叉设计。此设计用来考察一个具有三水平的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2.4 适用场合 交叉设计适用于考察一个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个体差异和测量阶段)对观测指标的影响,要求3个因素间无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要求试验因素各水平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是短暂可逆的且多个阶段之间必须有一定长度的时间间隔(洗脱期,使受试对象在接受下一个处理前,前一种处理对其观测指标的影响已经消除),从而消除“携带效应”。对于三阶段交叉设计,由于每一个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的次数不等导致这种设计的均衡性不是很好,且对每一个受试对象而言,都有2个“洗脱期”,“携带效应”更加突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2.3 三因素或四因素嵌套设计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试验中涉及3个试验因素,且依据专业知识可认为3个试验因素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有主次之分,主要因素各水平下嵌套着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各水平下又嵌套着更次要的因素,这样的实验设计称为三因素嵌套设计。

此设计可用于3个试验因素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有主次之分的试验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3个试验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要有专业依据,不能随意想象或规定,且讨论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无实际意义。

四因素嵌套设计与三因素嵌套设计相似,只是多了一重嵌套关系,可用于考察专业上认为有主次之分且考虑交互作用无实际意义的4个试验因素对观测指标的影响。

3 3种试验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3.1 联系 拉丁方设计(不含希腊拉丁方设计)与交叉设计均涉及一个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且2种试验设计的标准型很相近,均可用表1表示。配对二阶段交叉设计的结构可视为多个2×2拉丁方设计纵向排列的结果。

表1 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不含三因素嵌套设计)(略)

试验因素C及其下标仅为示意试验设计而列出,不代表实际问题就可按此顺序分配处理。

若i=j=k,则试验因素C的各水平在表内各行或各列中均出现一次,此表即为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若i>2且j=k=2,则试验因素C的各水平在表内各行中均出现一次,此表即为二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若i>3且j=k=3,则试验因素C的各水平在表内各行中均出现一次,此表即为3×3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若i>2且j=3,k=2,则试验因素C的各水平在表内各行中可能出现一次或2次,此表即为三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所以,读者在鉴别拉丁方设计与交叉设计资料时,应注意观测各因素的水平数。

希腊拉丁方设计是在三因素拉丁方设计的基础上再多考察一个区组因素对观察指标的影响,其定量资料的标准型及三因素或四因素嵌套设计定量资料的标准型较为复杂,在此不再给出,读者可参阅文献[1]。另外,拉丁方设计、交叉设计和嵌套设计均要求因素间无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

3.2 区别 3种试验设计涉及的因素个数、因素水平数及因素性质不尽相同。拉丁方设计涉及一个k水平的试验因素和2个k水平的区组因素;希腊拉丁方设计涉及一个k水平的试验因素和3个k水平的区组因素;交叉设计涉及一个试验因素和2个区组因素,但不要求3个因素的水平数必须相等;三因素嵌套设计和四因素嵌套设计分别涉及3个或4个专业上认为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有主次之分的试验因素,且对各级因素的水平数没有严格限制。

拉丁方设计、希腊拉丁方设计及交叉设计在全部因素组合而成的每一个试验条件下,若试验结果的变异度很小,则可以不做独立重复试验(各试验条件下有一个样本即可),但嵌套设计在全部因素组合而成的每一个试验条件下必须做独立重复试验(各试验条件下至少要有2个样本)。

4 正确分析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或四因素设计定量资料

4.1 正确识别定量资料对应的试验设计类型并检查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例1 某科研人员欲对3种短节段的内固定器械的抗旋转能力进行对比研究,选用3例新鲜成年男尸,平均年龄31岁(18~36岁),取T12~L4节段脊柱标本,摄X线片提示骨性结构良好。将3例标本均制成伴有三柱损伤的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分别于L1和L3椎弓根处打孔,置入骨针,X线检查证实定位准确,每个骨折模型分别以不同顺序接受AF钉、Dick钉及ARRIF钉的固定(3种钉的制造材料、螺纹和螺距均相同)且扭力矩保持一致,然后上机进行测试。每次试验均重复一次,数据取平均值。测试前,标本在实验机上预调2~3次。根据力矩角度变化曲线,换算力矩变化条件下的角度变化值。部分试验结果见表2[2]。已知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请判断表2资料的设计类型,并说明应选用什么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此资料较为合适?

表2 伴有三柱损伤椎体压缩骨折在腰椎旋转2°负荷下的角度变化(略)

A:AF钉固定;B:Dick钉固定;C:ARRIF钉固定。

分析与解答 资料中说明每次试验均重复一次,数据取其平均值,可知此“重复”为重复观测,而非独立重复试验,因此样本数仍为3个。试验中涉及一个试验因素,即“固定器械种类”,它有3个水平;同时还涉及到2个区组因素:“受试者号”和“测定顺序”,均有3个水平,且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因此该资料应为3×3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

先检查资料是否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若满足,则可采用3×3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若不满足,则可采用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转换后的资料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转换后的资料采用3×3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即可,也可直接采用3×3拉丁方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例2 某研究者欲比较A、B两种闪烁液测定血浆中3HcGMP含量的结果是否相同,选取10名受试者分别接受2种闪烁液的检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名受试者等分成2组,随机决定每组受试对象接受2种闪烁液检测的顺序,其中第Ⅰ阶段1、3、4、7、9号用A测定,2、5、6、8、10号用B测定;第Ⅱ阶段1、3、4、7、9号用B测定,2、5、6、8、10号用A测定。测量结果见表3[3]。请判断资料的设计类型,并说明如何进行统计分析?

表3 两种闪烁液测定血浆中3HcGMP含量的试验结果(略)

分析与解答 本资料中有一个试验因素“闪烁液种类”,它有2个水平(A闪烁液和B闪烁液);同时还涉及到2个区组因素:“受试者编号”和“试验阶段”;观测指标为“血浆中3HcGMP含量”。由于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名受试者随机等分成2组,再用随机的方法决定一组受试对象接受2种闪烁液测定的顺序,另一组按相反顺序测定血浆中3HcGMP含量,故为成组二阶段交叉设计。若先按照某些条件将10名受试者配成5对,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决定每对中的一个受试对象接受2种闪烁液测定的顺序,另一个按相反顺序测定血浆中3HcGMP含量。此时,就是配对二阶段交叉设计了。

先检查资料是否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若满足此条件则可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若不满足此条件则可采用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转换后的资料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转换后的资料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即可,也可直接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此外,配对二阶段交叉设计和成组二阶段交叉设计只是在分配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顺序的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前者先按照某些条件将2n名受试者配成n对,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决定每对中的一个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的顺序,另一个受试对象按相反顺序接受2种处理;后者先将所有的受试对象等分成2组,再随机决定2组受试对象接受2种处理的顺序。最终的结果都以受试对象为结果记录的标志,将每个受试对象接受2次处理的结果记录在一起,因此其统计分析方法相同。

例3 假定某研究者要研究A、B两种治疗高血压方案的疗效之间的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拟通过小规模的预实验来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者从很多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2名,再用随机的方法让其中的6名患者在3个时期内按先A后B再A的顺序接受治疗,记为ABA;另外6名患者在3个时期内按先B后A再B的顺序接受治疗,记为BAB。观测的指标是血压下降值(kPa),结果见表4[1]。请问:它是什么试验设计类型?应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

表4 高血压患者在3个时期接受A、B两种方案治疗的血压下降值(略)

分析与解答 本资料涉及一个2水平的试验因素(治疗方案),其2个水平分别为A方案与B方案;2个区组因素分别为时期因素和患者号。2种治疗方案在3个时期内交叉作用于2组受试者,因此这是成组三阶段交叉设计。若按照病情、性别和年龄等非实验因素将12名高血压患者配成6对,再用随机的方法让每对中的一名患者在3个时期内按先A后B再A的顺序接受治疗,另一名患者在3个时期内按先B后A再B的顺序接受治疗,则这2种治疗顺序在条件相近的同一对受试者中交叉实施,其设计类型为配对三阶段交叉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假定2种治疗方案对血压值的影响是暂时的且血压值可很快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否则,这样设计试验所得结论的可信度不高。

根据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决定是选用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还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变换或直接采用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例4 氯雷他定是新一代的非镇静性抗组胺药,最早由国外公司开发,目前已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由于该药物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一推出后即广受患者欢迎。国内某制药公司研制了氯雷他定片剂和胶囊剂,欲作为4类新药报批,进行了2种剂型与参比品对照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以评价2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上是否存在生物等效性,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由于3种制剂共组合有6种给药方案,故选用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等分成6组,并随机决定每组受试者接受3种制剂的顺序。部分试验结果见表5[4]。请鉴别本资料的类型并给出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表5 18名受试者使用不同制剂的血药峰值浓度结果(略)

A:氯雷他定片剂;B:氯雷他定胶囊剂;R:氯雷他定参比制剂。

分析与解答 本试验涉及一个3水平的试验因素(制剂种类),其3个水平分别为氯雷他定片剂、氯雷他定胶囊剂和氯雷他定参比制剂;同时涉及2个区组因素:受试者号和时期因素。根据受试对象的分组方法和试验因素的水平数可知,此资料应为“3×3交叉设计定量资料”。

先检查资料是否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若满足此条件则可采用三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若不满足此条件则可采用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本资料可采用对数变换)使转换后的资料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转换后的资料采用三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即可,也可直接采用三阶段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例5 在某城市调查某种疾病的患病率,调查时在地区因素A上分为3个水平:A1(工厂区)、A2(文化区)、A3(市区);在年龄因素B上分为2个水平:B1(儿童)、B2(成人);性别因素C上有2个水平:C1(男性)、C2(女性)。三因素各水平下都重复2次调查,每次都调查足够数量的人。假定由专业知识得知,地区对该疾病的影响作用最大,年龄次之,性别最小,调查结果见表6[5]。请判断此资料所取自的试验设计类型,并对资料做相应的统计分析。

表6 地区、年龄、性别对某种疾病患病率的影响(略)

分析与解答 本试验涉及3个试验因素:年龄、性别和地区。观察指标为患病率,由于受试对象为特定地区、特定年龄段及特定性别定义下的人群,对每一个特定人群(本例中的观察单位)均可观测到一个患病率,因此该资料(以特定人群为观察单位)为定量资料。由专业知识得知,3个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存在主次之分,所以此资料应为三因素嵌套设计定量资料。

若资料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可采用三因素嵌套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反之,可进行适当的变量变换或采用三因素嵌套设计定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4.2 切勿随意“切割”原始资料,进行两两比较 对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或四因素设计定量资料,虽然其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但也不能随意“切割”而进行多次两两比较。因为这会割裂试验设计的整体性,导致信息利用度的降低,而且未经校正的多次两两比较会导致犯假阳性错误概率的增加。如对某试验设计资料进行假设检验,将其可能会犯的假阳性错误发生率控制在α=0.05水平之下,但若以6次两两比较取代对原试验资料的整体分析,则可能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就会变成[1-(1-0.05)6],达到了0.265的程度。所以,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应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资料所对应的试验设计类型等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可随意以多次单因素分析取代多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 Hu LP. Application of tripletype theory of statistics in experimental design. Beijing: 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 2006: 7784. Chinese.

胡良平. 统计学三型理论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7784.

2 Tan YJ, Pan XM, Quan Y, et al. Application of latin square experimental designing principle in spinal biomechanical contract study. Zhongguo Lin Chuang Kang Fu. 2003; 7(26): 3572357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谭映军, 潘显明, 权毅, 等. 拉丁方设计在脊柱生物力学对比试验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26): 35723573.

3 Li QH, Xia JL. MI and MIANALYZE for 2×2 crossover design with missing data. Zhongguo Wei Sheng Tong Ji. 2005; 22(5): 29029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清华, 夏结来. 有缺失数据的2×2交叉设计的多重填补与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2005; 22(5): 290292.

4 Liu YX, Yao C, Chen F, et al. Equivalence analysis for multiple crossover design of bioavailability trials. Zhongguo Lin Chuang Yao Li Xue Za Zhi. 2002; 18(3): 21922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篇10

瑞士联邦是一个只有4.1万平方公里土地、750万人口的欧洲内陆国家,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却依靠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国家竞争力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笔者有机会参加江苏省第三期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班赴瑞士考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地感受瑞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举措,获得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和深刻启示。

1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瑞士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8世纪末,如1773年苏黎世和1979年伯尔尼等城市出现了专门培养专业技术劳动者的学校,到19世纪2O年代,瑞士许多地方都已开办了职业学校。在19世纪下半叶瑞士工业化全面推进过程中,职业教育发展更为突出。目前,瑞士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职业教育主要分高中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进行,并同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学徒培训(双元制)和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导的两种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培训之后实施的大学之外的第三级教育。在此阶段,通过拓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岗位。在瑞士,一般有2/3的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会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这充分表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程度和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面对一些新兴行业对高级职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瑞士联邦政府于1993年决定引入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制度。通过考试,取得职业会考证书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专业学校学习,获得高等学校专科毕业文凭。1995年,根据联邦政府的《高等职业学院法》,同时本着与大学“同等水平,不同模式”的原则,瑞士组建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并将原有的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改组为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徒教育的学生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在3~4年学制中,不仅讲授学士课程,另外还不断增加硕士课程,而学生毕业时则可获得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1997年10月,瑞士又分地区组建了7所联邦应用科学大学,并在次年3月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见图1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体系。

综观这些高等专业学校,可以发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按照大学的水平进行教学,学习期限至少3 年;二是其文凭受保护,各州相互承认;三是肩负三种使命,即教学、研究与开发和社会服务。高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会考制度的创设,为接受学徒培训的青年开辟了进入高等教育的途径,受到瑞士青年的普遍欢迎。瑞士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双证书,即通过高级专业考试获得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和获得联邦政府认定的大学毕业文凭。

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j等职业教育多样化模式和类型基础之上的,当前其发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同龄中几乎70%学生接受各类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众多人数,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紧密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从而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

2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国家高度重视。受联邦制的影响,瑞士没有国家一级的联邦教育部,由各州设有自己的州级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各州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州立大学。但职业教育却是例外,它由联邦政府统一负责,公共经济部职业教育司就是联邦政府主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部门。不难看出,联邦政府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而这种重视又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即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精英,还要培养职业精英即各行各业的精英。

2)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社会高度认同。在瑞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已形成一种共识,即孩子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任何选择都会受到尊重,人们不会因为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而感觉低人一等。这种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对瑞士人的择业观起着重要影响,保证了各个职业院校充足的生源和质量的保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工商企业甚至个体劳动者都非常重视本行业人才的发展,都愿意投资教育培训,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他们不仅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学徒培训场所、设施和岗位,配备专门负责培训学徒的师傅,而且还提供实习培训费并向学徒支付一定的薪金。

3)职业教育发展保障:高质量教学水平。发达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由300多种专业组成,遍布工业、商业、手工业、银行保险业、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由于专业设置灵活多样,不仅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利益和劳动市场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青年学生的多元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以及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企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并获得联邦职业资格证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高质量的教学为瑞士发展提供了许多优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士有75%的老板毕业于高等职业院校,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也曾是学徒出身。

3瑞士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建立尚不到l0年时间,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聘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上,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广泛借鉴瑞士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