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篇1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网络聊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聊中使用一些英语词汇和句子来表达意义和情感,从而使很多英语词汇和句子得到广泛的传播。网聊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英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也引导了西方文化传播

笔者通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了高职学生在网络聊天中经常使用的英语,总结了其语言特征,并且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1 英文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的英语语言简洁鲜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简写和谐音的表达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1)缩略式,包括首字母缩略式和同音借用缩略式,例如: btw(by the way),omg(oh my god),CU(see you),IC(I see);(2)英汉混搭式,例如:你好Q(cute 的谐音缩略)啊!,我不care;(3)借用数字缩略法,例如:G2G(got to go),b4(before);(4)借用相同的汉字发音表示英文单词, 例如:茶包(trouble), 哈妮(honey),爱老虎油(I love you);(5)使用完整的英文句子,例如: Hurry up,Take it easy。以上网络英语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时尚简洁,方便输入; 幽默诙谐,风趣搞笑;想象奇特,韵味丰富。

2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及其文字是传播的重要手段,而文化是传播的实质。语言、文化和传播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三要素。按照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跨文化传播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流,满足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2.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人文社科知识有限,对于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礼仪等缺乏了解。随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以及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的英语词汇和句子在高职学生网络交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学生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正确理解,造成一些词汇和句子使用不当,出现很多语言运用方面的错误和笑话。

2.2 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把它当作文化传播的载体,过于强调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词汇教学中,相对于英语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历史背景等,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领会单词的读音、拼写和常用中文含义。在阅读教学中,相对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例如,不同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的导入,教师更偏重于学生对课文翻译能力的训练,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需要。因此,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扩展到跨文化的传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网络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3.1.1 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各种各样的英语网络流行语通过互联网跨越了时空和文化的限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行为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1.2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高职学生虽然热衷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英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语言文化氛围和指导,这必然会导致学习者套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进行交际, 所以经常会出现使用的是英文单词,写出来的却是英文词汇堆砌的中文句型。例如,不同颜色的单词red, blue等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就会造成表达的误解和错误。网络聊天中中式英语的出现和频繁使用会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语言规范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3.1.3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由于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英语与其他语言一样,存在着一些交际中应避免使用的字眼或话题,以免引起对方反感或不悦。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隐私的概念不同,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年龄和婚姻状况都是个人隐私,与之相关的问题一般都应避免直接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情感表达特点等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差异的意识,把文化知识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网络交际中,提醒学生注意语言和行为的得体性,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3.2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播首先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一些英语教师虽然语言教学能力很强,但是对西方文化缺乏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又欠缺中国文化的素养,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将跨文化意识融入教学实践,甚至是忽略文化知识教学。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4 结语

网络流行英语丰富了学生的交际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学生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促进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英语教师在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规范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同时,更要注重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颖炜.网络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篇2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篇3

1.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郭沫若先生曾用这样的诗句赞美千年瓷都景德镇。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自中国有对外交流以来,陶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历史上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陶瓷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影响却逐渐弱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大降低,无论在文化影响还是经济方面都大不如前。许多外国友人,只知中国功夫、中国戏曲、中国美食,却不知中国陶瓷。历史上,在西方贵族家庭最受欢迎的中国陶瓷,如今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远远落后于意大利、日本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大环境下,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与交流活动日益活跃起来。譬如国际陶艺教育大会、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大会及景德镇市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等。虽然景德镇现拥有这些对外交流交流传播的文化平台,但其外宣的力度尤显不足,无法让西方世界全面深入地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无法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髓。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作为文化交流传播桥梁的语言有极大的关系。

2.陶瓷英语与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交流的主要媒介。在对外交流中,英语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门外语,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用于表述陶瓷专门用语的陶瓷英语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传播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一系列的陶瓷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中,陶瓷英语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工具,显得尤为重要,而陶瓷英语研究更是重中之重,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基于景德镇陶瓷文化背景下的陶瓷英语研究,能够帮助保障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传播更有效地进行。

3.陶瓷英语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由国务院首批列入中国24座历史名城,有着上千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其制瓷技艺多样、陶瓷种类繁多、器型风格独特、图纹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陶瓷品质卓越,拥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那么,如何让世界了解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精湛的制瓷技艺、精美的陶瓷产品呢?这就需要作为专门用途的陶瓷英语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宣传。以下将从陶瓷英语与景德镇四大名瓷、陶瓷英语与景德镇对外交流发展两个方面加以叙述。

3.1陶瓷英语与景德镇四大名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这首歌曲――《青花瓷》,其歌词描述的正是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在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中,青花瓷俨然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代表。其始创于元代,属釉下装饰品种,在釉层下面装饰有青色的图纹,蓝白交映、典雅素净。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的青花瓷,无疑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瑰宝。那么如何让国际友人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呢?这就需要译者掌握相应的陶瓷英语,准确地将其特色表述出来。如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青花釉里红blue and white with copper red colors;青花斗彩blue and white with overglaze colors;青花缠枝花卉纹碗blue-and-white bowl with design of interlocking branches and flower;青花山水人物盘blue-and-white dish with landscape and portraiture design等不同器型、不同图纹的青花瓷的表述。通过这些陶瓷英语词条,外国友人将对这些瓷器的器型、图纹、颜色等有全面直观的了解。

始创于宋朝的颜色釉瓷,采用多种氧化物、配置不同色料、施于瓷胎或者泥坯的表层,经高温或低温熔烧而成,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颜色最为多样、色彩最为璀璨缤纷的一种。对于颜色釉瓷,主要向国际友人介绍的是其多种的颜色釉。如:美人醉釉beauty’s flush glaze;火焰红釉fiery red glaze;霁蓝釉deep blue glaze;粉青釉pale;虎斑釉tiger skin glaze;象牙黄釉uvory yellow glaze;金星绿golden star green等。

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的另一佳品。因其瓷器之上既有青花图纹,又嵌有米粒状的透明的“玲珑”,被称为“米通瓷”,外籍友人称其为“嵌玻璃的瓷器”。在陶瓷英语中,我们根据其制作特征,将其译为:青花玲珑blue and white with pierced decoration;玲珑碗lace bowl;嵌晶结构poikilitic texture;米通rice grain pattern等。

始创于清康熙晚期的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属于釉上彩的一种,其粉彩画面线条纤细秀丽、色彩粉润柔和,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被称之为“玫瑰族瓷器”。制作粉彩瓷时,先在白瓷釉上勾勒图纹,然后填上一层“玻璃白”,再用彩料描绘洗染,最后入彩炉烘烤而成。如果要让外国友人理解其制作的过程及工艺、不同的图纹样式,则必须理解以下陶瓷英语:粉釉powder;粉彩powder enamel;彩绘decoration;玻璃白glass white;彩炉decoration furnace;烘烤baking;单面彩式single painted decoration;双面彩式twin painted decoration等。

3.2陶瓷英语与景德镇对外交流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景德镇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前来访问、考察、学习的外国友人日渐增多。景德镇先后派出大批人员前往国外访问、考察、学习及洽谈业务等。全国唯一的陶瓷类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每年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前来学习交流的学子。景德镇的三宝、明清园等多年来,一直有外国艺术家不断前来交流访问。景德镇一年一度的世界陶瓷博览会、在国外举办的景德镇陶瓷展览活动、与英国剑桥大学等高等学府联合举办陶瓷艺术展暨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一系列的交流活动都是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传播、扩大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平台,是活跃景德镇市对外贸易的渠道。在这些对外交流活动中,陶瓷英语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是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对外招商引资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之一。

景德镇因其独特的陶瓷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之名的瑶里、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古窑瓷厂、明清民间建筑、陶瓷历史博物馆等都是外国游客的必到旅游点。要让外国友人感悟到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对这些旅游景点特有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译者们必须了解如下的陶瓷英语:古瓷ancient porcelain;官窑governmental kilns;窑kiln;葫芦窑double-gourd kiln;马蹄窑horse hoof kiln;遗址site;高岭土kaolin china clay;手工作坊workshop;考古学archaeology;琉璃瓦glazed tile,等等。为了让外国友人了解景德镇传统手工成型的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包括揉泥、拉坯、印坯、制坯和补水,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掌握以下陶瓷英语:揉泥kneading;烧成过程fire process;捏坯throw;收缩contraction;捏泥tempering;拍打thwacking;利坯fine trimming;修坯repaired biscuit;补水body wetting before glazing等。

4.结语

要更好地对外宣传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制瓷技艺、种类繁多的陶瓷产品,扩大景德镇陶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必须使用好陶瓷英语这一语言工具。陶瓷英语是陶瓷技术人员对外交流学术技术、陶瓷贸易人员对外商贸洽谈、导游及译者宣传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必备的工具,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篇5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篇6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缩减了地球的尺寸,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地球上的所有正在发生的事。哪怕现实空间相隔万里,但是只要一上网,通过网络提供的一个虚拟社区,人们之间就可以联系交流。正如上世纪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那样,全世界的人仿佛就是生活在一个村子中,彼此之间并没有实际那么遥远的距离。如今,新媒体平台下,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便利,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就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接受与传播。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全球依存性,已经成了当今生活的常态。全球化社会的来临,不仅改变了人类社区传统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一、“社区”与“虚拟社区”

“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含义众多,但主要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一定的地域、 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虚拟社区则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虚拟社区得以形成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可以高速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已不再满足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个人想表达自己、想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得到自信、信任的欲望,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满足,只能在虚拟社区中求取,促成了虚拟社区的诞生。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虚拟社区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我国的虚拟社区以BBS为主,与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为表现形式。

如之前所说,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中的社区在虚拟空间的“投影”,因此,虚拟空间的许多功能与现实社区相类似,但是又有所区别,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虚拟空间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通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

(2)聊天服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

(3)张贴讨论功能。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

(4)投票功能。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二、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1.大众文化传播现状

从大众文化传播角度出发,人类的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原始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随着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发展,将人际传播的人际范围在地域空间中不断扩大,在时间上不断的延续。大众文化传播的进步又提高了交流的质量。而新的传播技术可以将一种文化从它原有的地域上脱离开来,从而改变文化群体的组织与结构。在当前社会,文化区域已经打破了原始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虚拟社区,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谓是导致”文化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虚拟社区中影响力、关注度都较高的天涯社区为例。天涯社区,是一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

天涯社区开办了股票论坛、天涯杂谈,新闻众评、体育聚焦、天涯互助等栏目。通过社区内通信、聊天、张贴讨论、投票的机制天涯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文化的交流。

使天涯社区名声大噪的是1999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1999年9月11日,“9・11”事件引发天涯论坛内的大论战,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了此次论战,这不仅使天涯社区得影响力提升,而且这次论战还引起了法新社等国外媒体的关注。从此次事件中的天涯社区对国际事件的关注以及社区内的居民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不难看出在虚拟社区中,正在进行着无形的文化交流。

三、虚拟化社区中显现的“文化全球化”

在虚拟社区中,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国家法律的制约,可以随意的进行评论和表达,进行无形的文化交流,而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学习和内化,逐渐的,这种文化的交流就会演变成文化的全球化。

也就是说,信息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媒体,在受众收发信息的过程中,又通过网络这样广阔的平台,以飞快的速度进行传播。人们借助虚拟社区的平台发表各种新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这是虚拟社区为文化全球化提供的一个平台,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关系通过虚拟社区的信息传递过程,就可见一斑。当我们在虚拟社区中发表言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受众是谁、我们的信息传播对谁产生了影响,但只要有了这种在宽阔媒体上的信息传递,都会相对应的认同或反对的回应,这就是“文化全球化”的缩影。

四、结论

虚拟化社区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体的一种新形势,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上不单单是单向的硬性传播,在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往是有反馈的,信息的接受与反馈就形成了信息的交流。网络是一个连接着世界各地每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文化底蕴不同,思想就不同。不同文化底蕴的人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文化交流也就成为“文化全球化”提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特斯《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篇7

从现有的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形象展示来看,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文化交流,一个是文化产品的渗透力。前者涉及的范围较狭窄,而且难以具有持续性。后者更具有大众基础和影响力,也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大众文化市场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传播途径。

面向大众,通过讲故事施与文化影响

国内许多人经常谈论以我国文化资源为基础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作品《花木兰》,想当然地以为我国有那么多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也容易创作出像该作品那样很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因而流行甚广的作品来。但是,那些人忽略了我们自己同样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其它动画作品很轻易成了恶搞猪八戒之类的无聊之作,不仅难以走出国门,即使在国内也备受贬斥。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制作和传递文化信息时常常忽略了大众,忽略了那些不懂中文和对中国历史、猪八戒不熟悉的亿万国外大众。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针对大众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帮助巨大。特别是那些励志类的影视、音乐,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通俗小说和创新的故事,乃至餐饮文化等等,都具有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日本政府的要员甚至提出了“动漫外交”的口号,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的国家形象。这种鼓励大众文化发展和国际化的做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持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来说,如果仅仅有几个汉学家或者中国学研究者对中国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有几个古代戏曲的表演团体在国外晃几圈,那也是不够的。

反向思考: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

一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在中国之外的全球收视人次,相当于过去30年中国在国外进行影视作品播出和文化艺术交流表演的收看观众总人次。由此可知,我们不应当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哪些形态的文化艺术和娱乐的作品和产品,从而针对国际上人们对于文化接受的具体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创作内容,制作产品,开展文化传播。

有些人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从保存、发展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文化的国际竞争角度来说,只有越是普适的、符合普遍市场需求的,才“越是国际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既要保持民族特色,也要适合全球的消费者。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也不能仅仅把推销自己作为唯一的文化活动内容,而是要在交流中推广自己。

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因此,需要针对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来制作产品,特别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思考如何推动在国内销售的文化产品同时如何在其它国家也能够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

内容选择与品牌化战略

在思考哪些文化内容走出去时,应当对主题和内容有所选择,而不是只要能够走出去就是好的。不好的文化内容出口会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

应当重视我国核心价值以及整体形象的传播。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选择方面,应当兼顾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文化内容产品的推广和交流。我们需要严肃思考对外传播与产品出口方面的质和量的问题,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而不是防御性的态度,介绍中国在民生问题、自由与平等、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以及和平外交文化方面的成就,关注当代文化成就的传播和相关产品的出口。应当合理借鉴国外塑造优秀文化虚拟形象的手段和意识,针对“中国龙”的形象打造像《狮子王》那样塑造美好形象而又让少儿通俗易懂的动漫故事或者影视节目。

体育也是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应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向国外输送更多像姚明这样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形象大使来推动亲和性文化的传播。

我们需要注重塑造与推广大型文化品牌和品牌项目。要关注和重视优秀内容的品牌项目的开发,特别是结合已在境外有知名度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图书等,策划系列品牌包括演艺品牌的项目。孔子学院是个品牌,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国功夫或者少林功夫、杂技等是品牌,也要开发市场化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项目品牌如风筝节、啤酒节和国际当代艺术节等。在内容品牌的规划上可以借助国外观众熟悉的一些概念来作为内容选择的载体。要注重采取产业链形态的品牌塑造方法,不仅塑造品牌,而且打造出产业链。

改进传播与推广策略

以交流促进传播,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现有的各种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国内举办的大型项目交流,提升交流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我们可以把中外文化年办得更加卓有成效,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等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把孔子学院做得“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是组织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实现具有竞争力(非补贴性)的文化产品出口。应当把文化作品或者产品的翻译介绍、包括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规模提升到文化推广战略的高度,让各国人士通过他们的母语来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篇8

一、引言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翻译的文化转向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生产、接受和运作;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身份建构以及翻译文本背后的政治利益。”(许钧、穆雷,2009:100)因此,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形式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Bassnet & Lefevere, 1998)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不少专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作者较赞同了克罗孔和凯利给出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Kluckhohn &Kelly :1945)。这个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它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2.文化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结构。3.文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三、文化传播与翻译

正如前文分析,文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换言之,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一方面,文化是传播着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传播又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便失去了根本。所以,文化与传播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因此,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翻译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

四、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则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都可归为两大类,归化和异化。

1. 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由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两种翻译策略是以译者选择的立场来加以区分的。归化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文化特色尽量转化到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异化翻译则主张在翻译中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将译文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让读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其独特的魅力。

2、翻译策略历时分析。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在文化交流早期,由于政治、宗教、地理、习俗等因素的限制,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很明显。两种文化相遇,排斥一般都会强于认同,归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够得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异化翻译的使用准备了条件。再者,文化本身的流变性和兼容性使得不同的语言文化在相互渗透中彼此适应,并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以前很多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例如,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完全相反,以前“望子成龙”多翻作“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随着文化传播和融合的深入,中国“龙”的含义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已经不构成理解障碍了,所以现在这个成语可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保留了源文化的特色,又为目标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渗透融合中不断发展的。

综上,作者认为,适度的异化策略在现今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五、文化传播的倾向性

传播,就一定具有方向性。韦努蒂在《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中提出:“英美输入的翻译著作大大低于其他国家,每年只有2%~3%,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翻译上处于不平等地位。”(Venuti, 1992:6)。这里的强弱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等。

公元十二世纪,由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其数学、医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所以欧洲开始大量翻译阿拉伯学者的著作。这就是文化上的强、弱势地位对翻译影响的典型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来自异族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来说,“欧美化”尤其明显。欧美强国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量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文化等等被介绍到中国,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与之相反地,中国却没有多少真正受到欧美国家广泛关注的作品。

六、结语

翻译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语言本身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不仅仅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从异族文化的宝库中吸取营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和友谊,这才是翻译在文化传播与融合方面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Clevendon, Philadelphia. Toronto, Sydney and Johannesburg: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2]Kluckhohn, C. and Kelly, W. 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Linton, R.: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 1945.

篇9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①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2.透视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是尊重本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传播媒介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

篇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传统媒体涉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自2000年起,广西日报社就与越南的一些报社建立了合作关系。2004年1月《广西日报》重点推出了《对接东盟》专版,主要报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把广西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等内容传播到东盟国家;另一方面向国内受众介绍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和经济发展情况,以文化交流带动中国—东盟的互相进步、共同发展。在广西日报的系列报道后,东盟国家对广西及中国的礼仪、民俗甚至餐饮休闲文化传播到了东盟各个国家。成功的双向沟通使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二)电视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4年起,广西电视台确立了“把广西电视台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区域性媒体”[2]的目标,准确定位对东盟十国的国际传播战略,效果显著。2010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通过长城卫星向东盟国家播出,国际频道这一平台给广西对东盟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广西电视台一直致力在东盟国家传播中国、传播广西好形象和优秀文化,广西电视台掌握了要以传统文化塑造国家美好形象这一要旨,以此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注意力,在提升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广西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三)广播电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5年9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东盟国家对外宣传的合作交流,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电台、传媒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广西对外广播电合,建立了北部湾之声——采用英语、泰语、越南语、普通话和广东话5种语言播出,北部湾之声调频覆盖中国广西北海、钦州等地,还有东兴、水口等口岸,短波SW5050、9820可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泰国东南部地区,覆盖人口超过1亿。[3]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对东盟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东盟国家受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最便捷的媒体来感受广西及中国文化魅力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大餐。广西的传统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可以说,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为广西与东盟进一步合作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及和谐的文化环境。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微信

2013年在广西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输出信息和文化,效果显著。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开通了命名为“CAEXPO”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具有很多丰富、实用的服务功能。例如,博览会资讯、博览会微博、客服热线、导航位置及附近美食等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及时全面了解博览会的权威新闻信息提供最便捷的渠道。受众可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官方微信,及时了解博览会举办活动的情况,也能通过“关键词回复”这一功能获取自助查询服务信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方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了与受众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众的参与博览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北部湾在线”新媒体

“北部湾在线”新媒体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点新闻网站,该网站通过整合广西当地的广播与电视的多媒体资源,制作出丰富的、面向东盟的多媒体节目,实现在广播、互联网和手机跨平台多媒体信息,开创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终端的立体化传播业务,构建境外宣传的新格局,全面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需要。虽然广西新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并提升了其跨文化传播能力。但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东盟每个国家与中国的具体文化差异及认同;广西东盟国家小语种新闻人才的流失,不能更好地融合东盟各国的民俗、语言风格,有效地进行沟通等。

三、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广西新媒体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开展对东盟国家信息传播的工作。

(一)加深东盟各国受众定位及心理研究

东盟国家的受众喜欢看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他们的阅读有什么样的习惯?了解和分析这些需求、习惯,是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基点。[4]针对东盟国家庞大和复杂的受众群体、各国民俗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实际现状,广西新媒体应该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受众的定位分析和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设定传播目标和议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广西各类跨文化传播平台

广西有很多和东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优秀的、成熟的平台,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等文化交流会议或演出。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例,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可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5]

(三)创新适用于东盟国家受众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尽管在文化上广西与东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上却是相通的,所有受众都喜爱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可以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使用扫一扫、摇一摇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在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手机Flas、PPT展示等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使东盟各国受众轻松、深刻记忆他们感兴趣的跨文化传播信息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