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篇1

一.闲暇及闲暇教育概念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闲暇指的是除去学生吃饭、睡觉、学校有计划规定的学习和必须的生活事务之外的时间。闲暇教育即是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获得某种变化如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而受到的教育。对于学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健身运动、参观游览及人际交往。闲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从行为上来看,闲暇应该是个体能完全自主的行为活动。从状态方面看,闲暇则是人们自由的心理及其生理活动状态。闲暇习惯是指个体的经常性的闲暇而使之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闲暇习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一个人发展,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而“业余时间”则体现了个人的闲暇习惯。闲暇教育(1eisure―time Education)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1]“根据闲暇的意义,又可把闲暇分为型、空耗型、娱乐型、发展型、奉献型”。[2]对于学生的闲暇,主要是培养其发展型闲暇,这样与教育的目的就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闲暇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闲暇教育时间非常多。然而,对于大学生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等现状,闲暇时间的利用以及闲暇教育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却并未受到积极的重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让大学生知晓闲暇教育对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非常必要和紧迫。

1.闲暇教育是着眼于自我开发的终身教育。

闲暇时间对人成长非常重要,在其《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一文中劝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中不堕落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二是要有业余的,非职业的兴趣,三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要有信心。他提出:“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会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3]

2.闲暇教育决定了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的培育

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培植人的生命力和生活力的任务被淡化甚至被漠视了。人是活的人,活人的特征在于其生命力、生活力。教育是活的教育,活的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命力和生活力。教育要培植人的生命力,使人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是身生命与心生命的协调发展。生活力,就是生命具有生生不息,不断向上的能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4]大学生都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人,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距确实是个体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决定的。在大学里,有的学生用业余时间来打牌,就学会了赌博和好逸恶劳,有的学生用I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专业,他就学会了认真等。因此,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很大部分指的是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在闲暇时间里,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养成什么样的素养,最终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3.闲暇教育对健康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他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由于缺乏闲暇教育,不少青少年闲暇观念错误,闲暇知识和技能匮乏,在闲暇时间内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严重者的行为导致了自身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不健全人格导致的严重结果。所谓和谐的人格或者说健康的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和谐人格的培育就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释放。和谐人格包括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时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个体的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上。闲暇不仅是对人的生生命的培育,它也彰显在人的心生命的培育中。因此,所谓心生命,很大意义上等同于健康和谐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求层次出发,认为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而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佛洛伊德提出人格包含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本我欲望,最大程度达到超我状态。不管是人本主义理论,还是精神分析理论,其最根本的目的均在于追求个体健康和谐的人格。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来自于后天的培育和努力。青少年均在正规的教育系统里接受教育,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机构学习,然而,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学生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有的人格较为完善,有的却存在巨大的缺陷甚至是扭曲的人格,最后导致了悲剧事件的发生。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格的健康与否主要与个体闲暇时间的利用相关。也就是个体收到的闲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教育对个体健康和谐的人陪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相对高中阶段来说,大学生闲暇时间非常多,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大学生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甚至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睡觉这一方面,为什么会这么晚睡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所事事,既没有职业兴趣,也没有非职业兴趣从而引起网络成瘾,看电子小说,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人生目标不明确而无法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养成了闲暇习惯,这种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当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副业甚至根本就不学,导致学生把学习时间当成了闲暇时间,在学习和闲暇时间里均做消极的事情。因此,老舍在他的《幽默大全》里早就对北京大学学生上课睡觉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表述:他们上课睡觉,什么也不学习,就想得到毕业证书,对养活自己的技能毫不在乎。然而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学生除了睡觉,更多的时间都在玩手机、电脑。上课的时间如此,闲暇时间可想而知。由于闲暇时间的不正确利用,导致了高校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格扭曲产生的悲剧:从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杀害室友的事件可以看出,健全人格培育的背后与个人闲暇时间的利用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大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是一个亟待高校解决的问题。

四.利用闲暇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途径

1.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个体必须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闲暇生活中“自我”的过程,因此,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识是先导,它指引个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于闲暇教育,我们不是倡导放弃和摆脱学习,而是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人生的设计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在校生必须高度重视计划时间的学习,同时正确认识闲暇时间对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

2.具有强烈的意志力

闲暇教育为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满足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闲暇生活是自由的,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好好上课,其他时间可以玩电脑、可以睡觉是自己的事情。然而,面对未来的生活的质量,人生的宽度,作为闲暇生活主体的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意志力抵抗诱惑,负责任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闲暇生活。闲暇不是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各种能力与闲暇和闲暇活动联系起来,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可能只看到了闲暇的自由一面而忽略了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虚耗光阴后无所进步。因此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和积极的发展,必须具有强烈抵抗诱惑的意志力,坚决把闲暇教育与个体积极健康成长结合起来。

3.重视闲暇时间的行为

行为是意识和意志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闲暇教育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避免在物欲澎涨的时代教育失掉了人的维度而变得日益功利化,从而造成丧失人生意义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单面人”。在闲暇时间里,个体表现出的行为决定了闲暇教育的质量。在大学闲暇的会见里,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身心的和谐,成为不断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徐培成.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2.12.

[2]罗明东.论闲暇、闲暇素质与闲暇教育[J].W术探索 2002.12

篇2

作者简介:曾院珍(1986-),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尹江霞(1979-),女,湖南衡阳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与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LSZ05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3RSLX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15-02

近年来,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自杀案例成倍增加,凶杀事件不时见报: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室友血刃事件,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这些伤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桩桩轻视、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也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许多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淡化才是大学生各类伤害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鉴于此,本研究以全新的生命视角,审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试图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不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为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意义治疗创始人V.E.Frankl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始动机,生命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从表现形式来看,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更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1]黄希庭(2004)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完美人格三个层次,其中,完美人格属于高层次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2]从这个层次上看,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李旭、卢勤(2010)指出,学生对生命越热情,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未来期待”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3]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是预测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赵晴(2008)在对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的调查中得出,生命意义感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5]王丽敏(2005)等人在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中得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6]由此可见,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命意义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地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但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过多地关注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视角透析,教育的初衷是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注重生命质量,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关注的是每个人,应通过积极的一面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此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工作重心的偏差――重心理问题解决,轻生命潜能发掘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据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各类机构在考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时也总会以心理问题的多少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更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却忽视了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获得专业指导,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学生活质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容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消极、不良的一面,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另外,根据V.E.Frankl的观点,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7]是一种存在性的心理病症。[8]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在涉及危机干预问题时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对大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相对较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治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激发积极潜能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教育内容的偏重――重矫正,轻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虽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大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是相关概念的内涵、特点、不良问题的表现及调节方式,在教授过程中也更偏重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寻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能量的激发,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人际关系、情感、生涯等日常生活事件,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如何顺利度过、不受困扰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问题,但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方式的偏失――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偏重于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体验,使得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起到指导行为的教育作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心理课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但由于教师的缺乏,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多数采取大班(100人甚至以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知识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无情地削弱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应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的方法,但没有改变的行为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动力。究其原因在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最后的体验。在课堂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还能获得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影响,这对行为的改变和巩固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生命意义视域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反思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在成长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高生命质量。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不应该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应该始终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专业课等各种教育和课堂内外。从生命视角看,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强调生命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9]

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回归到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终极教育目标。

2.正视死亡教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生命是一种矛盾性的存在,生与死伴随着所有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对死亡的回避也使得中国的死亡教育长期缺失。实际上,英、美、日等国家的实践证明,死亡教育可以让人们科学地看待死亡,辩证地理解生与死的关系,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在人生道路上,总难免遇到挫折,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更应该重视死亡教育这一问题,应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加强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3.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拓宽教学方式

传统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由于没有体验,就很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近十年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也提出并实践了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但知识的传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未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知、情、行合一,就必须将体验式教学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情境,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分享,并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李虹.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9(3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

[4]彭霞,王鑫强,郭成.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9).

[5]赵晴.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王丽敏,张亮,王小雪,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14).

篇3

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大多从德育教育的理论方面加以灌输和传授,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从心理的层面的关怀和教育,随着多元文化和渗透和融入,高校大学生面临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显现出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要正视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层面,实施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更好地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念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它应当涵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观念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培育学生的科学心理健康意识为前提,这也是评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它表现为一种对心理的认知和对健康的认知,还表现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的具体行为之中。

2、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常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明晰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包括: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程度判定等。

3、科学合理地调适不健康心理状态

现代社会形势复杂化,大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自我不健康情绪的调适,可以采用有效的策略或手段,消除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从而实现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恢复。

4、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排解,使大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良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达到健全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在关注对大学生的政治性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入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关注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辅导。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1、提升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过分注重德育理论的传输,而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大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心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辅助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在融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舒缓大学生的厌烦情绪,减少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空洞f教的认知,从而大大地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还可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实现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育心”、“育德”、“育人”三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1)对大学生的“育心”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较好地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较好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潜能开发也有较大的促动作用。(2)对大学生的“育德”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内容的内化,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认知体系。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生成更高层次的需要,为德育教育创设心理基础。(3)对大学生的“育人”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健康,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一)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大力推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

要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困惑和疑虑,要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而不能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去心理咨询,要通过高校广播、网络、校园文化栏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开设高校心理指导课程,用科学的、系统的心理指导课程,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排遣和疏导大学生内心的困惑和不解,更好地拓宽高校德育教育领域,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

2、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使之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

要在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评估,在这个评估过程中也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的思想和心理进行自我审视,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的认识学生,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疏导和排解,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从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注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道德认知要与道德情感相融合,才能生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针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现象,进行如下内容的培育:

(1)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意识。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德育理论教育,获得理性的认知,然而这种理性的德育理论认知还无法转化为学生具体和行动,而学生产生具体的行动必须要以对理性认知的情感认同为前提,只有在大学生将理性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同之后,才能真正达到导之以行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感环境和氛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需要培育大学生深层次的道德感,在培育大学生这种深层次的道德感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道德情感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情感环境对大学生的浸染和影响作用,更好地实施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3)实现情感的物化效果。在高校德育赤行为在对中,要基于学生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例如:“绿色通道”、“特困生超市”等服务措施,可以较好地实现情感的物化作用。

(二)全面推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1、个人心理辅导

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之中,要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体系,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实现对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辅导,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朋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给予个人疏导和排遣。

2、团队心理辅导

这主要是在团体的场景之下,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助和指导,充分利用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引导大学生在交互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调整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团队的影响之下得到自觉的内化。

3、朋辈心理辅导

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基于朋辈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在这个方式之下,学生成为了心理咨询的主体,由受过训练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也称为“准心理咨询”、“非专业心理咨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足的现状,有利于生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这主要是大学生在遭遇心理问题时,会首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为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其前提在于要对朋辈辅导人员加以合理的培训、选拔、督导,从而有效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水平

在大学生之中的心理治疗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等手段,对大学生的病理加以引导和调整,以缓解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症状。为此,需要加强高校的心理治疗队伍建设,增加专职心理治疗人员,并且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手段,引入其他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或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坐诊,以成为有力的补充力量。

(四)增强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

要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合力,寻求有效的家校合作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进行联合性的干预,在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之下,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且,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顺序性、阶段性、差异化的抗挫折教育,充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还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开办创新学术讲座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并融合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磨砺大学生的意志,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间,针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状况,提出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建议,更好地开拓大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格圆满、素质全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基于学生的心理学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从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障碍,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排解,实现对大学生的育心、育德、育人的德育教育,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卫平. 心理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J]. 教学与管理. 2013(12)

[2] 柏丽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4)

[3] 凌总成.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篇4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4-02

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集体就餐、住宿,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学习、日常生活接触的群体,如今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为90后,他们是彰显个性的一代,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求异心理作祟使得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另外学校的条件有限,再加上新入学学习负担重,对环境气候不适应很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一旦有传染病源进入,就很有可能在学生中发生传播流行。国内外报道,肺结核近年来在学生中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该方面的基本知识,预防观念淡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本课题以广西某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了解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认知和态度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更好的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为疾病防制奠定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在广西某高校就读的1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表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8份,回收率95.2%,其中男生610名,女生818名,文科学生822份,理工科学生606份。

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伴以问询的方法。问卷根据传染病学[1]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病原体、传播途经、防控措施、对曾患病者就业和学习的态度以及作为异的态度和选择,以及国家应对肺结核的政策认识,获得肺结核咨询的途经)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由专业人员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3.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x2检验统计数据间的相关性。

二、结果

1.对所调查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肺结核有一定了解,对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达到了75%以上,比2005年樊霞[2]报道的医学类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晓率为53%有了很大上升,但是对于病原体的回答,理科生的答对率极显著高于文科生。见表1。

2.对肺结核的预防途径,通过问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不近距离接触患者即可,对于注射疫苗的答对率文理科学生分别为12.77%和13.7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预防注射疫苗的知晓率偏低。见表1。

3.在认知态度的调查中,文理科学生认为患肺结核对学习有影响的比率分别为97.44%,97.85%,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对就业有影响的比率分别89.42%,84.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文理科学生在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比率分别为:48.66%,82.6%,理科学生的接受程度极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见表1。

4.在所调查的男女学生中,女生对问卷问题的回答都极显著的差别于男生。见表2。

三、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结核病重在预防,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认知还不够高,还不能满足学生主动、有效地防御疾病的要求。在对肺结核病原体的调查中,理科学生的认知比例要高于文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获知能力较强,知晓率高;而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问题中,理科生的接受程度要显著高于文科生,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肺结核为痨病,在上世纪70年代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如今国家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技术,结核病在发病初期的治愈率几乎达到了100%,而结核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只要免疫力好,不一定会发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理科生要远高于文科生。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相当低。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对结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接种具有年龄特点,BCG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相当的效果,但对成人的保护有限,不足以预防感染和发病。

肺结核病患者症状一般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失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在调查中,文、理科学生普遍认为会对学习、就业有影响,说明对患肺结核病的疾病症状以及对身体影响,大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了解。

在调查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肺结核疾病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情况都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男生对基本知识类回答的正确性极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对知识的获取上比男生更为精准;在态度上,如是否对学习、就业有影响上,女生接受意向的程度极显著高于男生,说明了女生更容易受来自于自身或外部环境的影响;男生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问题的回答肯定率极显著高于女生。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学校的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查大学生获知肺结核知识的途径中,发现大学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很大,他们更希望通过学校的重视而获知更多的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整体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篇5

纵观现代家庭,三口之家逐渐增多,独生子女成了主流,孩子成了家中宝贝、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学习等都行得很重,尤其是在身体健康和学习上,更是无微不至。为了孩子长身体,加营养,促锻炼;为了孩子学习,请家教,配电脑……只要是孩子所需的,家长是听之任之,说一不二。孩子的健康有了保障,成绩也上去了,而孩子的脾气――孤僻、倔强的性格也逐渐形成。面对这一批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学校教育的重任――良好品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教青势在必行。

为了与索质数育的要求相一致,与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一新理念相吻合,一味的夸奖式的教育给了当今学生甜头 低年级学生只喜欢听好话,希望每时每刻能听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老师稍微说个不字,脸上少带些笑容,孩子心灵就蒙上了阴影,表现出不痛快,说一些“老师不喜欢我”之类的话。冈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正确开导他们,要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错就指出,该批评时就要批评,使他能知错就改,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及时矫正学生逆反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逆反心娌加重。在家不听家长的话,事事与家长反着做。住校呢?表面是怕老师。实际呢?是背地与老师对着干。如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人小鬼大,有的孩子可以说是家庭管得挺严,父母动辄棍棒相加。结果孩子打皮了,根本不吃这一套,在学校里处处与同学为敌,因为他在家得到的是父亲动不动抬手就打,所以他对班级同学动手就是打,造成班内学生频频向老师告状。此时,如果教师再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逆反倾向。于是,班主任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找机会和他谈心,并运送《少年犯》影片中的事例,让他回忆、讲青少年儿童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其不偏不倚地守家规、遵校纪。通过一番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消除了,有了积极、奋发向上的表现。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3 运用班队活动,调节学生心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6

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群体。艺术院校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者,是艺术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结构,但艺术院校辅导员自身所面临的如工作压力大、学生个体心理差异较大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发挥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范畴如音乐、美术、戏剧等都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长期在这些艺术情景的熏陶下,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普遍性基础上又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等独特的发展特点。(一)过于追求个性,缺乏集体心理体验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一般热情开朗,情绪体验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看待问题偏于直接感性;“对于所有表演者来说,得到社会赞赏以及功名有所成就也许是他们心中占绝对优势的需要”[1]。因此他们对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喜好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张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品位;他们的学习模式一般是师生一对一单独授课或小班上课,个人有较多时间独立进行专业练习。以上因素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一般以个体为中心,往往特立独行,追求与众不同,对个体的内在感受非常重视,“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却不能理解和宽容他人”[2]。(二)理性分析能力不足,感性认知占主导艺术类专业学习一般要求他们情感丰富、气质热烈,在舞台表演或创作中有爆发力。这使他们感性认知明显,看待问题趋于简单直接,想问题做事情富于幻想且思维跳跃性大,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乏理性分析和认知,凭个人直觉和主观感受去判断,容易产生偏执、敏感、冲动等行为倾向。(三)个性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突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学习和创作中有着坚强的意志力,但在文化课学习及生活上则自制力较差。一般社会上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有一种“不爱学习”的误解,事实上基于对艺术的热爱,对未来自身发展的期待,都使得他们在艺术专业学习上不懈追求,勤学苦练,不畏寒暑,体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他们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投身艺术学习,大部分精力用在专业练习上,其他事情则由父母包办,这就使得他们文化课程基础薄弱,理论课程接受能力弱;在处理具体生活事件中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经不起打击,容易产生冲动、逃避、自制力下降等心理状况。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压力大,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时间和精力艺术类院校一般招生规模较小,教职工人数也相对较少,甚至有的学校辅导员身兼多职。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工作,还包含了教学管理、艺术实践等其他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大,在努力完成“硬性”工作后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再开展需要细致观察、冷静思考,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二)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待提升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一对一、小班教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他们之间接触时间最长,学习成长背景相近;而辅导员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所学专业与艺术相隔甚远,即便是毕业于同类院校且专业背景相同的辅导员其专业造诣、艺术实践水平也不能与专职教师相比。因此学生往往因对专业教师的艺术造诣敬仰而延伸至学习生活各个层面,对专业教师的话“言听计从”,却可能对辅导员的话“入耳不入心”。(三)辅导员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当前艺术院校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重视度有所提升,一般都参加了相应的短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但知识的系统性还不够,尤其是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易产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的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对学生易发的冲动、偏执、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心理疏导、情绪调节方式运用不够熟练。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辅导员及院校相关部门应从主客观方面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性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院以教育教学为主,向教学倾斜[3]。这使得投身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相对处于教师系统的较低层次,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导师对其的教育引导。因此首先要关注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为他们切实提供良好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进而提升他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与学生专业导师紧密配合,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基于学生与其专业导师之间的亲密关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及个体生活情况;尤其对于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可以请专业导师参与配合,以其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起到较好的疏导和引导作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逐步增加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并合理规划出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系统学习不仅有助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对于缓解和调节他们因经常处理突发事件,面对各类学生事件心理压力陡增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大有裨益。同时要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理性分析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要求辅导员参加相关心理调节方法的学习与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鉴别学生中的偏执、焦虑等多发心理问题,积极有效地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调适的简单方法。并能够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今后工作实际,在高年级大学生中开展发展性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服务。

(四)灵活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增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集体心理体验艺术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偏于感性,对于偏于理性的理论学习或者讨论有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佳。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参与性强、主题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则能够较好地切合艺术院校大学生情感丰富、善于表演等个性特征,利用自编自导心理剧、开展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深化情绪体验,了解他人所思所想,提高人际沟通,克服演出焦虑、理性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促使他们在自我意识领域不断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动力和支持。

(五)在日常工作中贯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大学生管理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增强其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艺术院校大学生虽个性独立、不拘小节,但其实他们同样具备组织策划、协调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关键是辅导员要采取有效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以社会实践、参观展览、学术讲座等为载体,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热情参与,在具体实践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理性成熟,能够较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者:刘晓艳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0-02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先全.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102-103.

[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5期,32-36.

[3]张宏远.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100-101.

篇8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教育的一股全新的、重要的力量,首先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主要利用比较先进、有效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的发展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就研究的范畴看,主要是研究人的主观幸福感,人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氛围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一心理问题分析一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已经从一定程度改善了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各类因心理状况引发的恶劣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后知后觉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敢让人苟同,他们往往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无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健康工作并没有着力于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因此如何深刻的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有效的应用于心理教育工作,让积极心理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主要探索的问题。

篇9

一、90后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表征

(一)利己主义倾向

利己主义(egoism),一译“自我主义”,指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的价值定向系统,也即在观念和行为上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让人利益的倾向或人格特质。其思想核心是自私自利,最初表现为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漠不关心,进而把他人当作达到自己个人目的的对象和手段,最后形成个人自我中心主义。[1]90后大学生虽然价值观念主流积极向上,社会责任感强,积极投身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抗震救灾中。但是90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却很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先要考虑到是否对自己有利,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回报,做任何事都是以利己主义为前提。

(二)依赖取向

依赖取向亦称“依赖性格”,其特征:凡事依赖他人,生活靠别人供给,听凭他人支配,被动、屈从、怯懦、贪婪、轻信。具此性格者的人生信条是“一切依赖外界”,当其“供应来源”受到威胁时,便感到焦虑不安。[2]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上依赖父母,精神、学习上依赖网络。父母是90后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凡各种费用皆由父母来承担,所以在生活上遇到问题与困难时也倾向于首先向父母寻求帮助。

(三)自卑心理

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评价偏低,总觉得自己不如人、轻视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通常有两种表现:正向表现,反向表现。正向表现是指该心理特点的适切的表现,如自我封闭,不喜欢与人交往和沟通,不喜欢发言,羞于表现,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等。这一正向表现往往会引发空虚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反向表现是指与自卑心理反向适切的表现,是一种反向补偿心理,如爱炫耀,过度张扬,经济不富裕却喜欢挥霍,攀比嫉妒,标新立异,这种反常举止暴露出他们心理上的自卑,害怕失败受挫,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反向表现的同学一经师长或同学“教导”便容易引发其叛逆情绪。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二、90后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一)价值观多元化

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过分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使社会浮躁之风悄然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风格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几乎成了必然结果。90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很强,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他们生长环境比较优越,没有经历过祖辈父辈的生死与贫苦,加之西方各种思潮及实用效益思想的传播,使他们更加追求经济物质的获益和精神享受,重实用、求实惠,强调个人利益,形成相对错位的价值观人生观,利己主义倾向明显。

(二)家庭因素

90后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家长的过度保护90后大学生的父母经历过经济波动和艰苦奋斗,知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不愿子女再受到委屈和挫折,且90后家庭一般都是“四加二加一”模式,隔代的祖父母对独子更是宠爱有加,把他们当成整个家庭的中心,几乎有求必应,从幼儿园到高中都给予最优越的生活及教育条件,一切事务一手包办。现代社会家长的双职工现象普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时间与子女交流,形成对子女的情感忽略。而富有家庭学生衣食住行上表现出来的优越感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望尘莫及,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出现。

(三)自身因素

90后大学生求知欲强,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对于自我发展的期望也普遍比较高,但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比较浅,各种能力积淀不足,在面对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挂科、班干部竞选失败、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形势严峻等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时,压力增大,无助感、失望情绪滋生,自卑焦虑等不健康心理随之产生。90后大学生从小成长于家长的过度保护下,自己的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满足,经受挫折和失败的机会少,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心理相对脆弱,不能积极面对问题,主动的解决问题,长期积聚,导致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出现。

三、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应对之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消除师生间主客体地位关系,变师为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将直接辅导和间接辅导相结合。直接辅导主要以面对面的谈心为主,谈心是一种可以深入到主体个人特殊问题的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过有效的交流,辅导员能够更加的了解学生,从而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间接辅导是非面对面的接触,借助于一定人或媒介的辅导。间接的辅导方式可以减少学生面对面交谈时的紧张感,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同时给学生更多理性思考空间。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究其原因是未形成正确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只关注当下的感受和一时得失,未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未能充分理解现在的经历之于人生长河中的作用和意义。面对西方各种思潮以及效益思想在我国的渗透,辅导员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注重进行信念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集体主义的信念,以及爱国的信念等。

(三)加强信心教育,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挑战自我的成功。因而自信心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自卑现象,辅导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实践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培养起与人交往的能力,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摆脱不健康心理。对于贫困学生,要注意培养其积极的压力认知和心理品质,宣讲逆境成才事例,引导其正确看待贫困与逆境,同时要做好扶贫助困工作,通过明确国家奖、助学金对象,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给予特困补助、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扶助。只有经济上的压力得到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才能更快解体。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88-02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还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心理承爱能力不强,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能从容面对,所以就表现出迷茫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不安心理、怨恨或逆反等心理情绪。这样势必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心理健康状况差,出现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等;其次,大多数学生有情绪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另外,心理障碍使得退学、休学的比例升高。

高职生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外,因为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不适应。高中时的学习主要是在外部压力的严格控制下,为考重点大学而学习,他们如今来到大学,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学习不适应,缺乏把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的能力。他们刚刚摆脱了高考的烦恼,又陷入了目标迷失带来的心理困惑。在学习方式上,高职院校讲究自觉性和灵活性,对那些已经适应了高中老师强加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较难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不知从哪学起,甚至产生了“混”文凭的想法。

2.对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适应。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快,希望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然而他们的社会成熟度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得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导致对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常常为此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3.就业需要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要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就是为了能顺利就业。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的相对激烈,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未稳定,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无兴趣;有部分学生对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简单地认为自己以后出去工作就是做一名工人,只要混个及格混个文凭就行了;还有部分同学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内容认识不深刻,认定自己以后就那么回事,一个专科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不想去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因素,有些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对自我价值没有定好位。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在紧张和不安、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高职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灵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和接受,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2.实效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另外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其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和具体特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个别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谈心聊天,单独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

1.开设专门的心理培训课

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心理培训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临课堂。心理老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感情细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都可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校内专业的心理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随时讲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高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和跟踪档案

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除用现有的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室服务外,必须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登记的内容要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性格、情绪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奖励等资料,辅导员、家长、同学对其的了解及对其简要的客观分析和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人电脑己十分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与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中,便于学生把自己的苦闷、压抑和困惑倾诉出来,也方便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4.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名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担当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有错时,老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老师的希望,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把教与学这个过程上升到十分和谐美好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坚持成功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自我肯定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坚持正确的学生教育观,少点名批评和指责,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再一个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发展兴趣、发展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也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任何其他学习动机只有伴随以兴趣才能持久。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上多下工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