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6:56: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生天性活泼,禀赋各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去教,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忘却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音乐课堂需要开放
(一)教学现状要求音乐课堂开放
谈音乐教学,首先得从我国目前整个教学现状谈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打闹。可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比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小学生从此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深渊。这样教学目的看似达到,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感到快乐与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年龄大的孩子,教师能做的仅仅是成为他们的小伙伴。音乐课堂正恰恰提供了这种氛围和契机,轻放的音乐正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放松。
(二)实践中的开放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能量
本人通过教学发现,音乐教学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友谊基础之上。把音乐课堂当成一次游戏,一次开放的游戏,效果会比普通课堂更好。
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尝试与学生沟通,问他们喜欢何种音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往往会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学生会轻松地说他知道贝多芬的故事,还说贝多芬就是专门创作音乐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他们的这种内心想法是自主迸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学习音乐的要求,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默然的;假如我说是做游戏,他们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还问是不是“我爱记歌词”的环节,我就顺势用力地点头以示肯定。之后的音乐课,除了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我总会留出大部分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我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歌名,还让他们说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教他们学会倾听和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学生的课外畅谈中,笔者终于听到了“音乐课”三个字;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也终于看到了学生们真诚的笑容。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只是让他们爱上音乐即可。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自我、陶冶自我,真正寻找自身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自我激励,不断前行。
二、音乐课堂需要培养细腻、大气的情感
(一)音乐课堂应培养学生的性情
音乐课堂上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我反复对他说:“大声唱出来,一次就好了,迈开第一步,你就能适应了,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一脚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听那种振奋人心的音乐,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音乐的梦想,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把梦想唱给台下所有的人听。舞台上闪光灯亮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端。
(二)音乐课堂应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性情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性情、成绩、作为等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我会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渗透细腻的情感培养方法。比如对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学生,以及一些过度自信、张狂的学生,我会着力去培养他们细腻的感情。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这种情感因素的熏陶、锤炼。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渗透;在播放音乐教学时,我也会有所侧重。同样,本人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男生,则会侧重培养他们大气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弥补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从而使其更加健全地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当一个羞怯的学生终于学会了开口,哪怕是随时随地的小声哼唱,教师也要觉得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其心里生根发芽。我曾遇到过很多不幸的小孩,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封闭,于是我推荐他们听那种有抚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乐课时也经常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表扬,说他们具有别人没有的音乐灵感,能听出更特别的东西,并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班集体中来。其实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他们在品析音乐的时候可能有更加独特的想法与发现,但是需要借助音乐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才能使他打开心扉。那种比较叛逆的学生对父母有着较强的抵触情趣,对于这类学生,单单让他们听几首歌是不够的。我会隔三岔五让他们看一段有关音乐的小视频,在看和听的同时,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歌词的意味深长,他们会慢慢懂事,开始懂得他们年少无知。小学生是活蹦乱跳的,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需要一种轻松恬淡的氛围。我们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三、音乐课堂需要和谐的师生互学
春风化雨,就是对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最好肯定。其实教师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融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相互补充、相互弥补,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读。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带着最大的热情去体验他们的世界,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向他们学习。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接受你,接受你讲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亲近学生,不仅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和学生们谈心聊天,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认为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十分重要。互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会给学生一种亲近的体验,使之更加乐意接受音乐的感化,更加富有音乐创造力。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因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更体现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师凡事要能起到带头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成就他们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来。
四、小结
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拥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变化点。教师对音乐教学做出的评价只是交流教学心得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学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老师是教学过程中最了解学生的人,在小学音乐评价中最具权威。在评价中,教师应本着客观及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本人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直接给予铜星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们进步很快,敢于演唱、演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上课时,学生们为了得到铜星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注意力特别集中,同时又踊跃表现,认真投入地听、唱、动。课堂有张有驰,学习音乐的气氛浓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了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其乐融融。另外,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情况,结合期末考查给出评价。做好低年级小学生音乐评价,关键是构建好评价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三星评价。“三星”是指以学校的校徽作为图案,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以标示三种不同级别的荣誉奖章。当学生获取了十颗铜星即可晋升一颗银星,十星银星晋升一颗金星。金星指校徽图案镀金,底色为红,象征成熟、光明,是学校最高的奖章,由校长颁发;银星指校徽图案镀银,底色为天蓝,象征广阔深邃,由教导处颁发;铜星则校徽图案镀铜,底色为绿,象征健康、活力,由班科任老师颁发。通过三星评价,努力增强低年级小学生的荣誉感,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 发挥好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作用
2.1 发挥好小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是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种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能够促进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发展和成长能力。学会自评虽然有利于小学生提高认识,但是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要及时跟进,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做好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评价能力,找出在音乐学习上仍然存在的不足,从而培养小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2.2 发挥好小学生的互评
小学低年级的互评主要是通过在一起的互评,形成集体舆论。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例如,教一年级学生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当学生在分别展示自己的演唱时,我让学生也当回小老师,像老师一样来对同学演唱进行指导,并加以评价。开始学生的评价语言有些过于模糊,往往用 “真是不错”“不太好”“有些跑调了”等进行评价,作为老师本人对同学们提出建议:“大家说得具体点好吗?比如从音色、音量等方面。”经过我的一番指导,学生的语言变得丰富而且有内涵来了。一旁的学生就评价道:“李晓琳唱得真是好听呀,她的声音洪亮”“张响唱得很有感情”逐渐地,学生的评价会由找缺点逐步转向较为客观地评价,甚至会学会不断地向有优点的同学学习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评价语言要适当,要符合小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准,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同学之间的友谊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会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 发挥好家长在小学生评价中的协助作用
在家庭作业中,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是低年级小学音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新课改中,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了要求,要求每学年小学生都背唱几首歌曲,学会一定的乐曲知识。当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一首歌曲后,这时音乐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家唱给他们的家长听,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演唱。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让家长欣赏自己孩子的精彩演唱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下家庭的艺术气氛。当低年级小学生在学校参加一些音乐活动时,学校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和学生一块表演一些好节目,并组成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联合评委会,对演唱结果实施评价。
例如,二年级二班有一名同学平时唱歌和回答问题声音很小,她的音乐素质不错,但心理素质不好,有时还有点口吃,但她居然在期末班级音乐会上自己唱了两首歌,还编排了舞蹈动作。我询问她其中的原因,她大方地说是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通过爸妈的评价指导练的。
4 小学低年级的评价应把握好个体差异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当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更需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教学评价原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的原则:1、注重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任何评价,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同学的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应当将学生和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对教学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2、注重学科特点的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二、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自我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和缺陷,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提出补救的措施。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疑难和困惑,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自身评价,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评价就足够了。例如:在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后,教师请学生评价自己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我觉得自己唱得还可以,我会继续努力”。学生虽然没有说明自己唱得怎么好,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是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师生互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班级音乐会”、“小小演唱会”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评,能够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愉悦的评价氛围。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音乐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在进一步提高。新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深入地推动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期待在实践中、在探索研究中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更加趋于完善……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的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了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二、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
(1)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
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能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能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唱游课的指导思想:
“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3)唱游课的相关策略:
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境;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f.即兴创作。
(4)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略)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学的过程,这一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以引伸到中年级。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小学音乐课程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深知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音乐课堂中树榜样典型,立评价标准
学生之间的同辈相处是小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明显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多多运用学生这种同辈互相影响的作用,让表现较好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全面进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对表现较好同学的评价,用一种比较好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情绪去表扬学生,这样就会让其他同学对表现较好的同学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模范效应,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在音乐课堂上更加积极努力,最终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进步,也会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音乐课堂教学容情于理,“情”字牵引评价体系
音乐是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评价更应体现人文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以教学为例,当请学生起立单独唱一段曲谱或请他说说听赏后的感觉时,我会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他纠偏补漏。这些做法就比批评委婉得多,学生也容易认同合作。
其次,教师要善于用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加以“渲染”,使课堂上真情涌动,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获得理解的深入、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升华。这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工作方法,它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我尝试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待学习稍有起色的学生,我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对有创意的学生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表演得太精彩了。”……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健康地成长。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寻找闪光点,正确公正地激励评价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会存在差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新课堂倡导我们要关心每一孩子的成长,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将注重自己的“成功感”转向全体学生的“成功感”,把教师着眼于培养尖子生的观念转向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感”经历,都能对所学有兴趣,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美的熏陶和启迪。 例如,在课堂上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曲之后,我没有立即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而是问了演唱的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位演唱的同学说她觉得自己很紧张,唱歌的连贯性不太好,有一句歌词还唱错了。在这位同学唱完之后,我便邀请全班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很多同学都踊跃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积极鼓励评价有助于课堂正能量的升华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存在一些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时,表现不佳的孩子容易被嘲笑、奚落等。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应对,以积极鼓励的态度令孩子感受正能量。在教学时,我常常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表演、说故事等环节,鼓励孩子参与,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我们需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及自尊心。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实用性强,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中的正能量。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精彩的音乐课堂评价,会唤醒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音乐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主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音乐课堂富有生命力,努力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既能欣赏别人又会欣赏自己,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芹《小学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5。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13-02[作者简介]张有丽(1975―),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市济阳县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一、前言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教育评价也逐渐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各种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涌现出来。传统的教育评价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认知上;新的评价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育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2)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程度;(3)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程度;(4)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5)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获得。而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础上的教育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更注重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评价。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必定颠覆传统的教育评价。纵观各种评价方式,我们发现,新的评价从一元走向多元、从鉴定走向发展。
回到音乐教学评价上,音乐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掌握大量可靠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可行的评价标准对音乐教学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学评价也呈现不同的方式,而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利用新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现代音乐教学评价方式不仅应该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与程度等方面。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帮其找到不足,完善自身。
二、传统音乐评价方式及其弊端
走进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我们发现,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两种学业评价方式:一锤定音的评价、笔试与演唱结合的评价。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两种方式具有致命的缺陷。
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学生因为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而产生紧张的心理,最后在演唱中发挥失常,要么跑调,要么忘词。这样不但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自信,伤害其自尊心。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少数演唱家,而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快乐,掌握基本的音乐方式。有些学校的音乐教学还采用笔试和演唱结合的方式,这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讲更是荒谬,这种注重乐理知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也不符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
通过对这两种音乐学习评价方式的考察,我们发现传统音乐教学评价的缺点十分明显:(1)教师过多偏向考查学生的乐理知识和技能,过于依赖音乐课本,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2)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完全控制评价结果,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3)教师更看重评价结果,强调终结评价,忽视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4)教师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样传统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加上音乐教材的不完善,以及音乐学科在小学中的弱势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丧失。这样的评价方式急需改变。
三、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的具体要求
(一)合理使用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为使自己的教学计划顺利实施,而提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对评价对象目前的状况或者存在的问题做出鉴定。其实,诊断性评价的目的非常明显,即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教育理论是反对诊断性评价的,因为诊断性评价会造成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提前的判断,这并不利于教师后面的教学,容易造成偏心。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十分必要。因为,小学生的音乐水平普遍不高,学生需要从基础的练习开始,所以提前了解他们的基础很重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发现哪些学生具有音乐天赋,哪些学生适合学习哪种乐器,等等。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是,教师在使用诊断性评价后,要保证对学生的公正对待,不能因此就偏向于哪一类学生。
(二)形成性评价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知道,小学音乐不属于必考科目,而是一门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可以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查,并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音乐学科有其特殊性,仅仅通过一次考核就判定学生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教师应该结合平时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情况来定。形成性评价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堂好的一个标志就是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利用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将自己喜欢的歌曲、擅长的节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将这些展示作为一种评价记录下来。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学习优点,有利于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多使用。
(三)终结性评价形式多样
不管是什么课程,到课程结束时总会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是无法避免的。小学音乐课堂有特殊性,但是也应该有终结性评价,只是评价应该凸显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小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还是比较粗浅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固定学生演奏的内容和形式。考试方式应该形式多样,如学生可以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选择平时练习多的乐器进行演奏,谈自己对某些歌曲的欣赏,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这不仅能够更好地达到评价效果,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处于评价的核心地位
尽管在课堂上学生才是根本,但是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上应该处于核心地位。首先,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确定整个课程的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小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其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因为小学音乐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这需要教师多方面调动。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评价作用,并将结果引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去。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者相结合也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公正。
作为一名基层音乐教师,笔者感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更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作为教学评价者,教师更应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热爱音乐,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最杰出的艺术木身就是想象”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乐教学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听了《军队进行曲》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是跑步的镜头,还是游泳的场面?是走路的动作,还是跳舞的身影?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从自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坚持“器乐进课堂”实验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乐器演奏那些动听的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器乐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谐的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开展音乐活动课,拓展学生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要善于实现新的教学模式
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和变化。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门艺术,现在,音乐的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和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以往的音乐课上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就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了音乐,只回唱自己永远都会唱的歌曲。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啊,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实现新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堂有实际意义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七、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接受现代最新的音乐歌曲和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清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校园歌声,2008,(07) .
[2]蔡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怎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J].音乐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三个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13).
[4]华兴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5).
“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评价,更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和规范教学评价。
音乐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需要投入细致入微的评价挖掘音乐学科丰富的情感内涵、厚重的文化内涵、愉悦的审美内涵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目的: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精神,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音乐课中的知识技能,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要评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自信和学习的快乐;评出学习热情、动力、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各方面素质。
作用:1.有助于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2.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得失,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得到有关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3.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扫学习中的障碍,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和方法。4.有助于学生诊断学习结果,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5.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在《田野在召唤》一课中,教师示范如何吹奏好一段乐曲,特别是“连音、断音”的方法时,忽然有位学生说:“老师,你说的方法我都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没有你吹奏的好听?”教师问“能否讲讲什么是‘好听’?”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把自己对“好听”的意见进行陈述。随后教师转为对他评价:“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陈述意见。”继而又让全班学生对吹奏“好听”的方式方法各抒己见,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要吹奏所谓“好听”,必须做到:气息要稳、按孔要松紧适度,姿势正确,在准确演奏乐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处理等特点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如何演奏得“好听”的全过程,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顺利完成了知识技能的互动教学。
二、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一味迎合学生口味,过度赞扬学生,注意评价的正确导向,鼓励和激励学生进步,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
案例:在《亚齐娜》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歌曲前8小节编配具有锡伯族节奏特点的简单旋律作为引子,在歌曲熟练掌握后,用竖笛为其配上二声部旋律,用唱奏结合的形式来表现音乐活动。在学生进行唱奏表现时,出现了“唱快奏慢”的现象,教师及时评价指出了多声部配合不严谨,使学生很快掌握多声部的协调合作,这种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合奏合唱的浓厚兴趣,提高了他们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二)科学性原则:教师应注意自我完善,注意提高专业修养和综合修养,评价语言要细化,针对学生表现做出有效评价。
案例: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中,学生在演唱时比较难准确把握旋律音程。这种情况下,教师提出:“谁的歌声与老师的琴声和上了?”第二遍演唱时,学生都注意了音高与旋律音程的走向。教师评价道:“同学们的旋律演唱得很准确,二声部的旋律和节奏已经完全统一了。”这种评价突出了准确性和指向性。
(三)整体性原则:包括发展的、多元的、过程性的评价,提倡全面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
(四)可操作性原则:好的评价应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将评价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为教学内容服务,采用师评、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课堂的反思评价
评价策略是我们在音乐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部分,好的评价策略可以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教学中的评价策略可以多种多样,不拘泥于形式。如,在课后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评价。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全面,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需要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充分体现艺术特点。
2.教材是否能有质量地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是否采用合理的构建方式,容量是否恰当,主次是否分明,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是否得当。
(二)教学实施
1.要面向全体,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体现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科教学实践为依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结构、程序、方法和手段。
2.创设适合教学的情境,是否能够设计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探索、尝试、想象、思考的机会。
3.教学是否有条理、有层次,衔接自然、紧密,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参与、体验、理解和表现。
2.是否利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解决音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语言是否生动、简练,板书合理规范,教师弹唱自如,符合音乐风格,肢体语言有效,表现力强。
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应建构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受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评价时,要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课堂评价要无处不在,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进行分辨,识读乐谱等,都可以作为定量测评的方式。课堂评价要处处发挥得巧妙、自然;要融入知识、技能等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评价在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唱学校校歌的时候,在同一个年级中,有的班级学起来就很吃力,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大部队,我个人的看法是,教师不用太注重整个班级学生要整齐划一,这几乎没有可能做到,因为总有那么个别学生对音乐不太敏感的,反应也迟钝的,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对乐曲的旋律不敏感,有的天生就五音不全,会出现跑调的现象,也有些学生节奏感不强,总是出现拖拍抢拍的现象,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不必强求要整个班级都达到你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不切合实际,但是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达到要求,而那些音乐感觉稍微差点的学生怎么办呢?我是尽量让他们乐在其中,对音乐感兴趣就可以了,让他们在班级有存在感。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心理状态较为脆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评价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致使评价效果不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多元评价模式进行有效应用,合理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效果。
一、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音乐教育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种,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综合性评价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评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情绪以及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提高评价质量至关重要。合理的音乐评价要求教师注重分析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强调因材施教,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保障评价的有效性,而且能够较好地维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偏重于终结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效果不理想;而多元评价则是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对多元评价进行有效应用,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并有效激发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有机结合
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动力,能够自我努力,让自身更加优秀,以期取得成就感。因此,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和自我对比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情况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用适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如果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较优秀,教师则可采用他人对比评价法,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止其过于骄傲自满。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自尊心较强,教师则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法,让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音乐天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起点处就存在差异,所以评价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难以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多元评价注重因人而异,要求教师在适宜的地方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以及自我对比评价,所以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现状评价与预期评价有机结合
现状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学习动机等内容进行评价,预期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现状对学生的预期发展进行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对学生的唱歌时的音准、节奏等专业层次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现状评价法,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对学生的音乐情感、联想、实践等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则可采用预期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努力动机,从而达到评价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口哨与小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音准等音乐技术问题进行现状评价,对学生唱歌时的音乐情感以及相应的联想进行预期评价,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较差,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度不足,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过度批评和辱骂,将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严重时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损害。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全面性着手,合理应用多元性评价,对小学生的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等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多对学生进行鼓励,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更好地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