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市场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艺术品投资市场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艺术品投资市场分析

篇1

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首先“拍假”现象比较严重,赝品横行。其次存在很多“假拍”,虚假成交;其三,买家迟付拒付。虽然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但近年来艺术品发展有其内在逻辑: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为艺术品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中国贫富差距大。其三,中国居民投资渠道缺乏,实际利率较低,艺术品成为新的投资渠道。上述三个因素驱动着艺术品市场走向繁荣。

2.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市场的资产门类主要包括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瓷器杂项、古籍碑帖,邮品钱币及其他门类艺术品。从成交额上看,中国书画占绝对优势,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波动性不大。其次是瓷玉杂项,占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占有的份额有下降的趋势。从成交件数来看,中国书画占比50%左右,依然遥遥领先。其次是瓷玉杂项,占比也超过20%。其余门类占比都比较小。

二、艺术品投资的特点

1.艺术品定价难。首先,艺术品创作是一种独特复杂的高智能劳动,其价值中“虚”的内容较多,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产品,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具有垄断性与稀缺性的特征。其二,影响艺术品价格变动因素较为复杂。艺术品的价格随市场环境和自身属性的变化而变化。而市场环境变幻莫测,每件艺术品属性差异大,艺术品价格难以预测。

2.存在信息不对称。艺术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卖方比较熟悉艺术品的信息,而买方获取艺术品真伪信息的成本很高,风险较大。买卖双方处在信息不对等的地位。此外,艺术品市场不规范、缺乏第三方的公正鉴定、导致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

3.交易成本高,投资周期较长,流动性较差。艺术品交易通常要经过鉴定、估价、保险、拍卖等多个中间环节,需要支付给中间环节的佣金,达到20%左右。此外,虽然自2012年起,中国内地部分艺术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行1年)。但艺术品交易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对进口艺术品的实际征税额度达到了23%。所以艺术品交易成本较高,流动性较差,适宜中长期投资。

4.艺术品投资专业性较强。艺术品资产的复合度高、涉及环节复杂,是一项门槛较高的投资领域,不仅需要掌握艺术品投资的经济规律,而且要有艺术品鉴赏能力。个人或机构,投资艺术品市场都需要对艺术品有着较深的了解。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点

1.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机会与风险并存。201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才会有大规模的公众对艺术品收藏感兴趣,从而促进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现阶段,我国艺术品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较大。

2.中国艺术品市场高端化明显。根据《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高价位比例最高的为油画及当代艺术,次之为中国书画和瓷玉杂项。从成交件数和成交额来看,2011年中国书画1000万以上的成交作品共有414件,414件作品共成交100.66亿元,占该年度市场总额的18.19%。2012年中国书画1000万以上的成交作品共有134件。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高端艺术品成交件数占比少,但其成交额占比较大。中国艺术品市场高端化较为明显。

3.艺术品投资的渠道多元化,结构不合理

(1)我国艺术品一级市场发展滞后。目前中国的画廊现状是“散、乱、小”,基础薄弱。首先,拍卖市场与私下交易挤占了画廊的生产空间。二级市场直接跳过一级市场,作品直接从画家的工作室出去,画廊业难以竞争到优质的艺术资源,盈利状况很差。其次,画廊业的税收较高,17%的增值税让画廊不堪重负。其三,画廊业专业化水平低,许多画廊经营者并不具备深厚的艺术及鉴赏专业知识,在鉴定、保真、评估等支撑体系尚不完善。

(2)艺术品二级市场发展迅猛,亟待规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达到355家。此外,艺术品网络交易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新趋势,文化部文化市场司《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网上交易额达到12亿元。

虽然艺术品二级市场发展迅速,但问题较多,亟待规范。艺术品二级市场中“拍假”,“假拍”,“虚假成交”等现象严重,需要国家加强监管及行业自律。

(3)艺术品金融化面临考验。近几年,艺术品被迅速“金融化”。在艺术品信托基金方面,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度发行的中国艺术品信托产品为45款,发行总额为55.01亿元。2012年度发行的中国艺术品信托产品为34款,发行总额为33.46亿元。

银行艺术品理财产品,艺术品信托基金也有下列共同特征:投资门槛较高,并且需要通过相对较长时期的收藏才会溢价升值,短期化的艺术品金融化的理财产品风险较大。

四、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政策建议

篇2

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马学东介绍:“AMRC的优势,基于它强大的研究能力。依托中央美术学院的学术背景和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心在艺术品价格评估、级别认证等方面具有权威能力。”目前国内对艺术品评估机构并没有资质的要求,雅昌艺术网在拍卖市场的数据记录和分析方面占有优势,上海泓盛拍卖联手的源泰评级在邮票、钱币收藏上具有权威地位,而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是专业面向艺术品价格评估与艺术品市场大数据分析的专业机构。

篇3

“资本时代”会使得原来“收藏时代”的市场操作模式很有可能被彻底颠覆,而类似金融市场中的“指数”概念,也就是基于各类数据数值基础上的分析、预测、评价的模式,会随着资本大潮涌入而慢慢在艺术市场上弥漫开来。而资本运作下的愈加底气十足的艺术市场,会穿上更加高贵的外衣,却撇掉“收藏时代”时的温情面纱,每一场艺术市场的资本较力也会如同中世纪的骑士决斗,气氛高雅却剑尖嗜血。所以投资者在“回报率真理”的生存法则下,不会满足于后知后觉各类拍场总结、评述和所谓的实力排名,而在意的是先知先觉的市场预测、陷阱剖析、锐点揭示等,这样才会提前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而至于收藏兴趣和爱好,那是投资者们最末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量资本介入会使得艺术市场运作越加趋向较为纯粹的商业运作,所以一旦艺术市场被纳入了资本运作的体系,原来的市场经验将很快失去相应的效力。因为投资者们关心资金量的控制、风险的系数,长、中、短期的投资分配要远远大于艺术品自身,而艺术家的艺术造诣,艺术品的艺术水准、历史地位与价值等都成为了投资者在此基础上再来判定艺术品经济价值的参考因素而要求艺术市场参与者与经营者率先要了解的,不再是过多的艺术品本身的相关知识(这成为了专业人士的专职工作,而职业分工更细也是资本时代带来的变革之一),而是什么样的艺术品在什么时间内的什么状态下,有着短线爆发力、长线的升值力、保值能效和风险系数等等,也就是说,在原本市场内因为能去伪存真而可以呼风唤雨的火眼金睛者,很可能不再是市场的主宰者,而那些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特别是具备敏锐的艺术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的慧眼者,将走上掌舵者的神坛。

一旦市场前瞻和预测会成为市场分析的主流,那么评判市场分析师、评论家甚至是策展人优劣的标准将不再是艺术理论的权威、混迹市场的年月和市场出镜率,而是市场信息的掌控程度与预测的准确程度,所谓的“名气说话”会被更为实际的“数据说话”所取代。而广大市场参与者、经营者、分析师将要面对和处理的,不再仅仅是真伪、人脉、资源、市场价格变化等传统的经营元素,更多的是要而对类似于股票分析的海量的数字和表格,甚至是各类各式的线性数据分析,其重要性会慢慢高于前列诸者,随着资本运作的市场主导性确立,这种“看指数”的能力将成为艺术市场人十首要具备的能力。而评论家们一贯舞文弄墨、堆砌各类艺术理论与感想的“感性评论”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地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更加感兴趣的兼备理论与数据分析的“理性评论”。其次,一线市场激流暗涌,上演“光荣革命”。

在一线市场,资本时代的真正影响或许要在3到5年才能在激流暗涌中逐渐潜移默化地完成,首当其冲的是长久以来以二线拍卖市场成交价为主要价格参考的格局会因为拍卖市场变得瞬息万变而被率先打破。紧接着一线市场会因为“含量”优势而逐步扳回在整体市场内被二线拍卖市场拉下太多的市场份额。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实质上不是“资本溢出”的结果,而是延续了长久以来的“一线市场作为二线市场补充”的机制,只不过在艺术品“质”和“量”上要求的翻倍而造成的。

尽管人们对于“质”和“量”的翻倍,更直观的感受是价格上的翻番 2009年一线市场的价格涨幅让很多市场人士人跌眼镜,而到了2010年,愈加“疯狂”的市场价格更是让人差点连眼珠都要跌出来。加上临近岁未,一线市场进入旺季,一位市场亲和力强的画家往往在一天之内的画价都会发生变化――“上午问还是5000元一平方尺,下午去接的时候就是5500元了,这哪里是画价。简直是股票了”。但事实上,在北京琉璃厂等一线市场聚集区,“好真不动,动的不真”的问题让很多画家作品陷入了要么“有画无价无真市”,要么“有价有市无真画”的怪圈,而一线市场的购买力大增,特别是资本的大批介入,直接导致的影响就是一线市场的画家作品“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所以一线市场经营者需要审时度势,把重点放在“货源”占用上,而不是在火热的市场态势下将精力放在业务与规模的扩大上,否则后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因为一线市场主要的“中间商”性质决定了艺术品价格的上升速率与市场竞争者的饱和度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价格疯长不等于摊位可以疯长,也就是说即便是从臊子肉提升到了里脊肉,狼多了,肉该少还是要少的。

随着资本积累在一线市场的逐步释放,一些传统交易习惯甚至运营模式会在未来几年内悄然变化譬如,以“平方尺”为单位的书画买卖形式可能将画上句号。这个几乎在近代开始就被沿用的书画市场的基本标准,很可能在资本大潮中销声匿迹。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投资资本在介入一线书画市场时,其在风险态度上的坚决。原来一线市场中的“假(赝品)、次(真迹中水平或者品相较差的作品)、真(真迹中水平一般的作品)。精(真迹中水平较高的作品)、特殊(精品代表作或者极特殊的作品)、出版物(在之前所有的标准上,有出版物的作品价格再提高一个档次)”的档次划分将进一步被具体细化,取代平方尺的基本交易基准,且久而久之各个档次的价格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价格波动也会更加频繁,这也是一种以投资回报和风险系数为基础的划分结构,作品“水准至上、波动频繁”原则的实质其实就是投资因素复杂化的结果,所以一味单纯地按照平方尺的基数作为书画交易的标准,显然满足不了未来投资资本在一线市场的活动。

由于资本的集中性,目前一线市场上的“家庭式”“独立式”的经营模式将会被打破,趋向“集中式”“加盟式”的方向发展。

而在一线市场大格局上,北京、上海、西安甚至景德镇等传统一线市场发达的地域将呈现“引领式”“集中式”“公司式”等愈加集中而商业化的趋势,成为国内一线市场金字塔的顶端,而这些地区的古玩市场也好,画家艺术区也罢,将逐渐成为一个有行业条序、规范、联盟的文化行业甚至是产业,集中的更集中,零散的消失殆尽,商业气息更加浓厚,更加有市场约束力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同时也面临着艺术作品更加程式化的危机。而偏远地区的一线市场将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市场的联系,并最终成为上述地区中心市场的附属市场,但是地域化特点将进一步彰显,形成自己的小中心。

篇4

2007年是全球艺术市场的丰获之年,拍场上高价位艺术品叠出、一级市场买气强劲、投机性成为市场力量、早期收藏者高位换手藏品等等都出现在世界经济已经走向低迷的预警之下。而在中国,国人的艺术理财意识在2007年前所未有的觉醒,艺术品投资迅速进入资本的视野,加之海外资本对中国艺术的追捧,使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价格标度由07年年初的1000万人民币,陡升到年底的近1000万美元。

篇5

投资热无疑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显著的变化,而2003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动力亦在于此。事实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快速增长的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却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引擎的过程中日益提升了自身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2009年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胀预期更推导了流动性资金加速流入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投资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分享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但是随着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艺术投资的投机性也愈见显明。一个明显的实例,就是2008年以来当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受到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出现向下波动的时候,大量的投资性资金迅疾转向了更传统的中国书画和中国古董的市场类型。

资金机构化推升天价

2010年由于中国政府在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艺术品市场资金的净流入更趋明显,如201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资金增量就达到了380亿元人民币。除了增量资金在市场中的表现之外,资金的机构化也成为了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机构的资金入场,主要是指除政府采购之外的企业等法人机构的购买行为,其行业背景更趋广泛,如金融、房地产、制造、能源和建筑等,其地域分布更趋分散,如在沿海开放城市之外,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成为了新的增长点;第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资金入场,包括私募和公募的不同类型,一些目前在国内比较活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已经达到亿元的募集额度。

资金的机构化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首先反映在资金规模化的明显优势,而动辄千万级的竞拍出价已经将个人性购买行为如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家们迅速地“边缘化”;其次是在操作目标和操作手段上的变化,由于机构收藏往往是以收藏的系列化为目标,投资基金则以抗风险且增值快的艺术品为投资标的,因此两者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些具有明确文化值和社会共识的稀缺性艺术资源,这势必造成“名家”尤其是“名作”的价格飙升,并最终导致在2010年有多达22件中国经典艺术品拍卖纪录超过人民币亿元大关,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已经来临。”

私人收藏发展迅猛

由于公共美术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购买主体中缺失,加之国内的企业收藏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私人收藏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领域。Artprice《2010艺术市场趋势报告》认同这样的结论,并指出亚洲新涌现出的亿万富翁的购买力,以及他们天性中的爱国心和赌博性的出价,是造成了中国艺术家能够有如此强势市场表现的真正原因。更深层的解释是,中国正处于个人财富加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群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带动了向艺术品收藏的转向,然而中国的私人收藏由于缺乏家族传承的渠道,通过市场进行购买就变成了主要途径,因此中国的购买力就很容易在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中得到充分彰显而引人注目。

正因为中国的私人收藏家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参与度较高,因此他们受到市场影响的几率也愈高,所要承受的所谓市场对买家的“反作用力”亦愈大,而大多数情况是“如果你自己没有明确的收藏目标和收藏标准,那么你就只能沦为市场标准的附和者和追随者”,但是恰恰这正是目前中国比比皆是的现实。很多在拍卖现场一掷千金的中国买家,85%以上的行业背景都集中于近年来资本积累最快的领域如房地产、金融、能源、交通与基础建设、高科技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通常又和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整紧密相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经济波动、国内经济周期影响也迅速通过私人资本传导并影响艺术市场。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与社会整体经济之间的“正相关性”日益增强,其波动性也变得风险剧烈和无法预估,最终必将导致市场行情的无序震荡或者过度反应。

篇6

“以前中国艺术品能够出现千万元的价格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今天能够出现这样的价格,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增加带来的文化艺术品的繁荣,让人感到振奋。”保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迎春对外表示,以前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非常低,这次拍卖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发展后,中国艺术品的价值也开始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据悉,此次北京保利春拍中,除书画外,古董珍玩也创下了佳绩,以5.8亿元人民币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其中,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元夺下全场古董类桂冠;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观及紫檀盖盒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在香港比春拍上,最为轰动的是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成交价高达9586万港币,刷新御制玉玺世界拍卖最高纪录,同时刷新白玉拍卖世界纪录。

在2008年的拍卖中,千万元级的拍品是重头戏,而在2009年秋拍中,就涌现出过僻过亿的拍品。中国艺术品市场瞬间进入“亿元时代”。亿元拍品的多次出现,大大拓宽了市场空间,这种刺激作用巨大。

2010年的春拍毫无司地承接了2009年的市场激情,不论是书画板块还是瓷杂板块,都有着巨量放大,并且数量有增无减。尤其是书画板块,从分项数据来看,2009年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的上拍量为19264件,成交量为14450件。成交率为75.01%,成交额38.34亿元人民币,占书画市场35.39%的份额。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市场的上拍量为53576件,成交量为40503件,成交率为75.60%,成交总额为54.07亿元人民币,占书画市场的份额为54.53%。可见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市场行情的这种“双管齐下”的配合是拍卖市场复苏的核心“能源”。

雅昌艺术指数显示,截至2009年秋拍,各板块指数都几乎在创历史最高,国画400指数、近现代名家指数、当代中国画指数、海派书画指数、京津画派指数都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点。专家表示,如果期待着未来中国艺术品指数继续保持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恐怕不太现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平均增长率的速度上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0年来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指数平均每年增幅是28%左右。

事实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2003年井喷至2005年达到高峰状况后,2006年、2007年2008年进入调整期,尤其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更是陷入深度调整期。2009年秋拍行情突然放晴,增幅明显加大。

专家预测,2010年和2011年指数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会继续保持向上增长的态势。原因首先是中国艺术品价值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其次艺术品的时间价值决定了艺术品价格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是真正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福建省拍卖协会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桂华表示,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其实空间巨大,最贵的作品五年前就已经超过2亿多元人民币,与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国外艺术品单件价格相比,中国艺术品价格空间巨大,市场的潜力不可估测。黄桂华认为,艺术品的时间价值属性决定了其价格会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从艺术品属性来说,时间价值越明显,价格越会不断增值。

经济刺激中国艺术品价值

诚然,艺术品价值的释放也跟经济的活跃程度有密切关系。据悉,20世纪80年代初,朵云轩标价四尺开的一幅齐白石作品在5000元以内。2009年秋拍,其作品每平方尺价格分是41.79万元,增幅成几何级放大。

而最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也风起云涌,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快速演变成除纽约、伦敦之外的热点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市场格局。艺术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广泛联动性,中国艺术品市场毋庸置疑地还是要受制于整体经济的大背景。

篇7

18世纪的中国装饰艺术品:清代艺术品价格在2010年屡创新高,预计2011年会继续受到各路藏家的热捧,陶瓷工艺品和御用器物更是如此。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最新一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0年秋季29件高价成交的瓷杂中,除了4件宋代高古器物外,其余均为明清制品,其中16件为清乾隆制品。明清瓷器杂项,尤其是宫廷御制品,不仅存世量和流通量相对较多,而且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繁复考究,前途无量。

针对这一领域,林先生表示,“中国买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很有感情,这个市场至今都还处在成长初期。进入这个领域的藏家将会越来越多,需求也会持续上升。”

现代中国大师作品: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油画和水墨画卖得非常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张大干(1899-1983)和傅抱石(1904-1965)等大师的作品。在2010年秋季,雅昌艺术网监测的36名艺术家作品价格指数处于上升通道,其中近现代书画家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齐白石等作品价格指数呈大幅上涨趋势,仅有潘天寿、石鲁等6位艺术家作品价格指数呈下滑态势。傅抱石作品价格以176.95万元/平方尺位居近现代名家首位,徐悲鸿的价格指数则比上季度提高了45%。

当代中国顶尖艺术家的早期作品:2010年被称为“艺术金融的创世纪元年”。市场分析认为,2010年流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明显受到流动性过剩及房地产及股票市场资金挤出效应的影响。当代中国艺术,由于投资、鉴赏的门槛相对较低,一度被认为是新买家扎堆的地方。

林先生说,“大家似乎都在关注张晓刚(生于1958年)和岳敏君(生于1962年)之类的画家,想要找到一些出处可靠的早期作品。”这些艺术家至今也没有停止创作,藏家们想要的却是他们的早期作品,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早期的作品。林先生说,“后期的作品唾手可得,早一些的作品却带有他们的标志性风格。”

据悉,开春之后,苏富比香港计划于4月3日举行一场重要的当代中国艺术私人收藏拍卖会。拍卖会将提供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106件早期作品,预估值为1亿到1.3亿港币。

次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事实上,一些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除了一线大师之外,各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也非常值得关注,因为每个地区都有一批买家在追捧本地区画家的作品。

篇8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学术界对艺术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不全面,即便有研究也非常薄弱,现有研究成果和结论不足有效地指导我国艺术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发展。

艺术品消费行为偏重两个角度:(1)从经济学角度。这类研究倾向艺术品消费的需求研究,如翟晶、孙中伟的《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调查分析》;《艺术市场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分析》对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简单分析,如社会发展、文化熏陶、心理差异、理性与感性等,但依然缺乏消费群体的分类;赵娟的《艺术市场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分析》;(2)从营销学角度。这类研究偏向市场细分和对消费者的偏好研究。呼吁艺术品消费市场应该让艺术与公众的结合点更具多样化,如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赵力在《艺术品“消费”开始升温》的观点;另有《研究国内画廊生态》偏重阐述生态环境对画廊运营的影响;《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侧重艺术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研究。

本研究认为,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缺乏深度思考。模式是什么?是套路,好比一套拳法,或购买艺术品和服务时的公式。普通的研究范畴从装饰艺术品消费、艺术拍卖、艺术收藏、艺术博览会、艺术品电子消费、高端艺术品复制、艺术基金等。但上述均为公式的前提条件,类比公式的前提条件无价值。如《艺术品个人消费需求快速上场但买得起的艺术品在哪里》讨论艺术品消费与艺术品收藏的分界;每年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拍卖成交数额,大部分集中在成交量上;艺术品消费出现新模式,比如《HIHEY线上拍卖,让艺术品消费走近大众》涉及的线上拍卖,文章过多涉及营销模式的叙述,没收集消费者的具体数据和定量分析;对艺术品消费与金融结合的模式缺乏数据收集和分析,只感性地推导结论,比如《如何配置艺术品资产》。

国内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缺乏专论的艺术品消费研究。目前有章利国的《艺术市场学》、夏叶子的《艺术品投资学》、李万康的《艺术市场学概论》。这类研究很重要,但只有导论型研究远远不够。追本溯源该现状与国内的文化消费理论起步晚和研究方法单一有关。始于1985 年左右的国内文化消费研究,多数是具体、定量的分析和调查,缺乏文化消费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的艺术品消费行为研究建立在文化消费理论上,与文化产业批判有关。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到凡伯伦、齐美尔、布尔迪厄对文化消费理论的初步构建,再到丹尼尔·米勒和安东尼欧·葛兰西的再深化。其研究脉络清晰,底蕴深厚,但当前艺术品消费理论的构建努力远远不及文化消费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让“大众”短视近利,马尔库塞认为文化工业消解文化产品特有的人文价值。从文化产业批判到文化消费理论的构建。凡伯伦和齐美尔认为文化消费具有双重特性:(1)提供了生存所需;(2)界定社会关系。他们的贡献在于,视文化消费为一个沟通模式,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制造与维系社会关系。在此,文化消费是一种仪式,渠道和创新。在此方向上,布尔迪厄继续深化,他区分三种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与财富等形式的经济资本,可以买到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接触管道。他的总结是文化消费(从高尚艺术到餐桌上的食物) 构成社会区分的独特模式。在此,西方学者的文化消费理论构建初步完成。丹尼尔·米勒和安东尼欧·葛兰西继续将上述理论发展下去。即前者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后者的核心观点是文化主导权,这些都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消费观点。

可惜,国外艺术品消费理论的成就远远不如文化消费理论显著。现有专著大概分三个类型:(1)介于文化消费和艺术品领域的研究,比如Omar Lizardo and Sara Skiles:Cultural consumption in the fine and popular arts realms;(2)针对局部艺术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比如以流行艺术消费为对象的专著Pop art and consumer culture:American super market;(3)从界定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强调身份认同感与艺术消费之间的研究,比如Mohammadali Zolfagharian, Ann T. Jordan:Multiracial Identity and Art Consumption,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一)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维度:(1)北京和上海的艺术品消费行为调查;(2)根据调查的数据将对消费模式进行初探。就第一维度的调查,将以四个类别开展工作:艺术消费品类、艺术体验类、艺术收藏品类、艺术投资类。

详见下表:

艺术消费类型 第一维度:调研内容 第二维度:艺术消费模式关键词

1 艺术消费品 艺术衍生品、艺术礼品、设计师品牌的家居用品、网上艺术销售 艺术消费指数∣CPI消费指数、财政政策、定价机制、发改委

2 艺术体验 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展、高端艺术品复制

3 艺术收藏 艺术拍卖、艺术博览会、画廊、网络拍卖 CPI指数、通货膨胀率、货币保值

4 艺术投资 艺术基金、文交所 ROI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管理、政府财政政策

以四个部分开始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研究的选题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运用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对国内外文献简单陈述,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艺术品消费和艺术品消费行为的概述。包括艺术品的概念、形式和特征以及艺术品消费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的必然性和分类等内容。它将铺垫全文的基础理论;

第三部分是国内艺术消费品的特征与消费行为研究。首先根据四种艺术消费类型调研数据,然后分析原因;接着分析四大类型消费价格,对比消费人群收入;最后观察艺术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出吸引艺术消费者的策略建议;

第四部分是国内艺术品消费的效应分析及政策引导。在分析北京和上海两所城市的四大类艺术消费后,明晰当前艺术品消费现状,预测未来的艺术消费发展趋势,为艺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效数据和产业策略调整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跨学科式研究。包括如下基本方法: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参与观察、数据采样、问卷调查等。

重点为对北京和上海两所城市的艺术消费四大类进行田野式调查;而难点在于操作层面和基础理论:(1)研究时间长、人手不足、采集样本多;(2)因涉及的数据采集点多,所以研究经费高;(3)国内缺乏文化消费理论基础,更没有艺术品消费理论框架。

(三)本研究有三个主要观点

1. 需对比艺术消费行为与CPI数据,而非从经济学和营销学角度研究;

2. 建立对艺术消费行为的深度思考。模式是套路,是购买艺术品和艺术服务的公式;

3. 研究需要建立在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用数据告诉消费者购买艺术藏品可以抵消货币贬值;用数据告诉投资客如何平衡艺术高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

(四)本研究的创新有两点

1. 样本采集到的数据与国内CPI进行比照,分析艺术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不再是感性认识而是严肃的方法;

2. 对国内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进行初探,基于上述创新点。因为在该领域,可以说具有开创性贡献。

参考文献

[1]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西沐.西沐谈中国画市场[M].中国书店,2008年.

[3]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年.

[4] 西沐.湖南美术投资行为研究: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年.

篇9

2012年是中国艺术市场持续调整的一年,也是《艺术市场》杂志创刊十周年。作为文化部主管、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是目前业内唯一纵贯整个艺术市场行业,并囊括相关产业,包括艺术产业投资与经营、艺术市场动态与分析、艺术新闻与评论、艺术品收藏与鉴定等内容的大型综合类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杂志。杂志拥有国家级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作为专业学术指导,是现今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之一。

十周年之际,《艺术市场》汇聚多方优势资源,于2012年底建造落成目前国内唯一大型专业艺术产业链集群,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市场》杂志社艺术家俱乐部、中国收藏家俱乐部、《艺术市场》美术馆、《艺术市场》艺术品仓储中心、视觉中国·国际青年原创艺术基地、《艺术市场》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艺术市场》网络门户与电子商务平台等组成。

刘承萱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市场》杂志社艺术家俱乐部、《艺术市场》美术馆正式落成后,将成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重要基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将以此为依托,为文化界、艺术界、收藏界等领域的单位、机构、人士提供艺术交流的平台,展览收藏的场地,文化休闲的场所,全力打造一个专业的艺术之家。

产业链集群各司其职

据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致力于国内外高端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策划,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也为国内外艺术机构、企业、个人提供相关服务;《艺术市场》杂志社艺术家俱乐部兼具文化交流、资源拓展、信息传播、展览馆藏、精品收藏、藏品仓储、专业咨询、投资指向、媒体宣传、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艺术市场》美术馆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成立的首个美术馆,将依托《艺术市场》杂志长期积累的艺术家、收藏家资源,策划组织书画、雕塑、瓷器、古董、设计品等各类艺术展览。“视觉中国”·国际青年原创艺术基地设在《艺术市场》美术馆内,是该馆最重要的国际品牌之一。而落户于此的中国收藏家俱乐部,则集热爱艺术之有识之士,是国家文化项目“第三方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课题的研究实施机构,与收藏家、企业家、艺术家、艺术品金融机构以及国外学术机构、文化艺术机构、高端文化艺术品商业机构均有紧密合作。

“名尚风华·10年之展”同期开幕,是《艺术市场》与十年兼程的艺术家一起,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奉上的一场视觉盛宴。展览展出了崔如琢、龙瑞、范扬、史国良、田黎明等多位艺术大师的精品力作,尽显丹青华彩,将当下中国水墨艺术主流名尚之风,呈现在中国艺术市场的聚光灯下。

回望四次“视觉中国”行

《艺术市场》杂志社在出版杂志的同时,还多次举办在业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展览、论坛、沙龙等活动。

篇10

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创下青花瓷拍卖纪录的元青花罐“鬼谷下山”,1568.8万英镑,合2.45亿人民币(图2)。

2009年在苏富比春拍中创下单色瓷纪录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镂空长颈胆套瓶,4770万港币(图3)。

在收益至上的资本市场,艺术品投资的研究是否值得耗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关于这项研究背后的意义过于阳春白雪,导致我埋头在一堆分析数据中的时候,深刻感觉到自己在亵渎某些美好的东西,用收益这一最原始也最直接的目的,掩盖了艺术品投资的无价效用――拥有人类智慧和审美精华所带来的幸福感。

但无论如何,希望这篇其实没有什么量化色彩的文章,带来一些投资领域的新角度、新空气,哪怕只是带来一点点提醒:在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投资还有这样一种形式。

不能免俗地讲一点点实务意义:民生银行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一定不是未来投资者能选择的唯一的产品,既然需求增长如此之快,艺术品投资基金必将进入某些投资者的组合,成为抗通胀资产中或不可缺的一部分,艺术品投资本身门槛较高,但是打包成金融产品之后,就具备了零售的可能,我们相信,在理财产品领域,这也是一个可以关注的方向。

艺术品投资

艺术品投资,是目前大类资产投资中透明度最低、定价最困难的一个领域,然而一百多年的艺术品投资历史,却与资本市场一样,伴随着各种定价理论、资产配置理论的发展和争论。在梵高、毕加索、齐白石这样的大师身后讨论所谓的定价和收益率,似有焚琴煮鹤之嫌,但是,让我们从投资获取的“效用”角度来思考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是容纳货币流动性的一种大类资产,它不但带有资本品的特点――抗争通胀、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同时,这个投资的过程充满艺术欣赏带来的各种其它效用:思想乃至灵魂的认可和升华、拥有美和永恒的满足、让某种表达或感觉永久传世的梦想。

目前艺术品投资领域被广为引用的“梅-摩”指数创始人之一、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梅建平有一段被频繁引用的话:“100年以前,道琼斯指数有33家只蓝筹股公司,如今,33家蓝筹股公司只留下一家,就是通用电气。就像这次金融危机,158年的雷曼兄弟倒闭了,很多百年老店也难逃倒闭的危险。而1900年100个印象派和古典派大家,如今还有95个人的画作活跃在各大顶级拍卖会上。所以可以说,艺术品最能经历时间的考验,是最好的投资。”

艺术品投资也有不同的板块,目前学术界、包括国内现有的少数进行艺术品投资研究和分析的机构或学者,大多把书画类艺术品当做研究的主要标的,因为这一类别是迄今为止历史最长、存世数量最多、拍卖纪录最多、拍卖纪录最高的艺术品门类。但是在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亚洲区,艺术品投资的“板块”还包括:瓷器、雕塑、玉器、古籍善本、珠宝、家具和其他杂项,其中瓷器是中国艺术品中独有的大类。

艺术品定价

关于艺术品定价,学术界有两种长期争论的观点。观点一认为,艺术品是没有基本价值的,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收藏者或者市场分析者能够评估市场价格处于高位还是低位,也没有所谓的“均衡”价格。需求的波动很大,受到收藏者的爱好、潮流影响,导致艺术品价格是不可预测的。观点二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决定的,而不是这个艺术品产生时的“天然成本”,这些价值观是有社会群体所固有的文化理念和消费习惯所决定的,因此可以预测、具有均衡价格、与其他资产价格可比。(见图1)

艺术品的交易价格标杆通常是在拍卖会上产生的,拍卖会上的公开交易记录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当时的艺术品市场,而且拍卖纪录通常会在某一个阶段内频频刷新。1987年3月,梵高的《向日葵》在拍卖会上以3990万美元成交,11月,他的另一幅名作《鸢尾花》就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5390万美元刷新了梵高作品的价格纪录。

艺术品投资收益率分析

艺术品投资的交易环节与股票、债券投资有较大的区别,交易并非连续竞价,通过拍卖形式成交,交易场所分散,交易的每一个品种几乎都是唯一的,由此导致艺术品投资收益率的分析需要应用一些特殊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对研究者获取数据的能力有极大的考验。在现有文献中,大部分(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是基于美国或欧洲市场上的油画拍卖数据来进行的,由于存世量较大,有成熟的流派和时代划分标准,这个种类几乎垄断了学术文献中的艺术品投资指数构成。此外就是不得不提到艺术品拍卖的龙头公司: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家公司超长的历史和完整的交易数据,以及在拍卖界无可比拟的行业地位,使他们的拍卖结果被反复引用和分析,大多数顶级艺术品的拍卖都是通过这两家公司举行的。

结论一:艺术品投资的收益率与股票和债券相当,在部分阶段甚至超过这两个传统投资品种。

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艺术品投资与股票、债券市场的长期收益率相关性极弱,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品作为投资的一种类别,它可以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

结论二:艺术品投资的收益率从长期来看和资本市场、固定资产投资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在短期内有很强的相关性,甚至在全球领域内可以通过艺术品的文化内涵指示未来较短时间内(半年到两年)的区域经济热点。

作为社会主流文化(或者是社会优势群体的主流文化)和心态的折射,艺术品投资的交易品种和价格变化,在短期内对资本市场的方向和对经济的发展倾向,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在1-3年间集中出现的天价拍品,往往体现了当时社会特别崇尚的某种思潮、文化或价值观。

艺术品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崛起

2009年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布,从拍卖市场来看(相应的是零售市场),美国仍然是老大,27.9%,英国次之,21.3% 。十年时间里,美国一直持续占据着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但是优势逐年缩小。到了2009年,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4%。中国市场份额的上升有两个原因,一是艺术品投资理念的迅速推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艺术品本身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在上升,在大中华区的拍卖市场中,中国文化代表作显然是主流品种。

艺术品投资品种――油画是绝对主流

2009年国际艺术品按照具体品种的分类来看,油画仍是绝对主流,占据了艺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他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种主要集中在素描和雕塑等西方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中,在中国市场占据主流的瓷器、玉器并不在其中。这其中可以看到文化艺术传承形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西方人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的是内容和风格的创新;而东方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由于工具、工艺的传承本身出现了很大的断代,表现形式本身就面临一个没有主流价值观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西方社会可能诞生新生代的毕加索,但是东方不会再有官窑,不会再有竹林七贤。

拍卖经纪商格局――佳士得、苏富比垄断拍卖市场

根据统计,2009年全球艺术品拍卖的全部成交中,半数以上来自佳士得和苏富比的贡献。我们不排除这其中有统计因素――两家百年老店几乎是艺术品投资研究者须臾不可离的核心研究内容,他们的数据历史长、透明可查。但是这两家公司、他们的拥趸和反对者们都非常欣喜地承认,或被迫承认,艺术品拍卖市场没有其他外部力量可以撼动他们的核心地位。从市场份额到顶级艺术品的拍卖场所选择,从佣金比例的制定到艺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处处都有他们的巨大影响力。

2009年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接近艺术品拍卖市场的60%,在覆盖了全球主要的艺术品市场之后,两大巨头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

艺术品投资常用指数

海外艺术品指数

海外艺术品投资指数的发展时间比较长,中介机构和学者们为此做了长期的探讨和应用,由于交易形式特别,又具有一定的私密要求,数据收集是艺术品指数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

苏富比公司根据自己的拍卖纪录构建了艺术品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例如印象派指数、现代派指数等等),由于这个指数的算法过多地考虑了苏富比公司对艺术品本身的估值和选择,因此学术界对苏富比的态度是:既无法离开苏富比的参考价值,又认为这个指数不够客观。学术界通常采取的修正方法是:在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纪录基础上,结合其他拍卖公司或经纪人的公开数据,考虑可比拍卖的反复出现(这点非常重要),重新编制学术界认为较为客观的艺术品指数。

但是,遗憾的是,学者们并不花费时间去维护这些指数,他们只是应用某十几二十年的数据提出对指数如何进行更合理的编制和修正。我们只能在文献中查到这些未商用的指数,作为对过去某个阶段艺术品投资市场走势的参考。

梅/摩艺术品指数

梅/摩艺术品指数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目前在艺术品投资指数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指数的创始人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梅建平和他的朋友Mose创建的。该指数已经建立了一个大概拥有全球15000对重复拍卖交易的信息,并且每年还将增加1000对拍卖信息。指数应用的是和编制标准普尔住宅房地产指数相类似的方法和数据收集原理。

梅/摩艺术品投资指数把全球艺术品市场分解成古代艺术和19世纪艺术、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战后艺术和当代艺术、1950年前的美国艺术、拉美艺术5大收藏门类。从梅/摩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对比来看,1958-2008的50年中,二者的收益率各有胜负,长期累积效果相差无几。(见图2)

梅/摩从2002年起艺术品投资年度报告,年报中,除了指数的当年和历史表现之外,还有这一年全球主流拍卖市场的交易情况、不同国家、不同门类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情况、当年顶级艺术品和顶级艺术家当年及去年作品的拍卖情况。目前这一指数体系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品,并从2009年起开始在国内它的年报。

本土艺术品投资指数

雅昌油画100成分指数和国画400指数

雅昌油画100成分指数和国画400指数是由国内的艺术品投资门户网省略的,目前在国内相对最为专业和稳定的艺术品指数,可惜的是,标的仍然集中在画作上,没有覆盖国人关注的收藏大类中更具中国特色的瓷器、玉器和皇权艺术品(包括官窑、宣德炉、珠宝等)。

国画拍卖指数的样本公司中除了之前我们提到的佳士得和苏富比之外,还包含了国内的13家大型拍卖公司,包括著名的保利、瀚海、朵云轩和西泠。油画拍卖的样本公司则达到了77家。(见图3、图4)

两个指数的历史都不是很长,不过区区10年,但是从这10年的情况来看,国内艺术品投资确实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股票市场。

直观地对比雅昌的两个指数和上证综指,我们不能直观得到什么结论,毕竟艺术品指数在前面五年的时间内由于样本和成交量都太少,不具备说服力。可以看到2007年,两个市场有一个重叠的顶峰,2009年艺术品市场创出历史新高,但股票市场指数显然要逊色得多。我们认为艺术品投资在国内所扮演的角色更类似于高端房地产――是处于财富金字塔和投资者修养顶端的人群抗通胀、吸收多余流动性的重要选择,这些投资品对流动性的要求很低,收藏(或叫购买、投资)的人并不太多考虑短期内利用这些投资品回收流动性或获取差价的可能。

艺术品投资实务

艺术品投资组合构建

已经有众多学术研究公认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种的一类,完全可以与固定资产、债券、股票等传统投资品一起,形成一个风险分散的投资组合,艺术品本身,通过组合的构建,也可以形成一个风险分散的投资组合。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艺术品市场大跌期间,当代艺术、19世纪欧洲艺术、古欧洲艺术和20世纪英国油画所构成的组合,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投资组合。

但是,相信这些学者从未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过大规模的艺术品投资,与一切投资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样: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非常清楚一个最好的组合是什么样的,但是面对未来进行决策,即便我们相信各种方法和工具的力量,投资的智慧始终不可或缺,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有无数,成功者却寥寥。对于艺术品来说,这个任务就显得更为困难,因为即便我们做出了无比正确的组合建议,也未必能在市场上以预期的价格在预期的时间买到相应的标的,交易的过程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去推动,或是更多的时间去等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众多文献中我们无法看到学者们的建议,未来我们用什么方式去投资艺术品?

我们尝试比较了一下面对全球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股票市场主动投资和艺术品投资所需要考虑的因素。(见表)

在艺术品投资中,投资品种的差异远远大于其他资本品,如果把艺术品投资当做一个组合管理的过程,组合的构建不仅要考虑艺术家的差异,还要考虑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作品质量和风格的差异。

中国艺术家作品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在2009年个人作品成交量全球排名前50的艺术家中,第三名是中国的齐白石,2008年他的排名还在全球的第59。同样在这一年中排名大幅上涨进入前50的国画艺术家还有:张大千(2009年No.11,2008年No.51),徐悲鸿(2009年No.19,2008年No.100),傅抱石(2009年No.21,2008年No.82)。

2010年春季苏富比在伦敦的总部升起了中国国旗,并且将中国国旗挂在了中央位置,其余四面国旗代表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士,也是苏富比机构进驻的重要艺术品市场。我们相信苏富比在艺术品投资领域接近200年经营史中所积累的市场判断能力,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

机构投资者与艺术品投资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British Rail Pensions Fund)是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的管理人,也是最先尝试进行艺术投资基金的机构,至今为止仍然是苏富比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19世纪70年代中期,为分散所管理资产组合的风险,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将基金会每年可支配的总流动资金的5%(相当于500万英磅)投资在艺术品上。

在苏富比的帮助下,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还是开始了极其谨慎的尝试:从1974年底开始,他们先后购进了2400多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种类覆盖面较广:从古代的珍贵印刷品到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从中国瓷器到唐三彩,总投资额在4000万英镑(约合1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