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6: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的变化与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的特征[1]。在三农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着建设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这样新型农民的建设就需要充分的将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生活,努力寻找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之路,下面从变迁和发展趋势的两个角度分析,以供参考。
1.农村文化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农村文化内涵的可分为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农村文化所指的是农村人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其主要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2]。从狭义上的角度来说,农村文化就是指农村人们在精神文明中的一种活动行为,是农民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农村文化不仅是农民在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反应,同时也是农村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的一种标志象征。在我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成了以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文化生活,在农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意义
2.1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
在历史记载中,乡村中的农民在农闲时节其主要的活动都表现在晒太阳、蹲墙根、搓麻将、唠嗑之中,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文化生活可言,同时存在着看书难、看戏难和看电影难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农村文化生活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广播站、宣传栏、体育健身设施、图书阅览室等,并在农民的耕地中组织农民科学种田。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同时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在农村中实现了组组通、农家书屋建设在村中实现了全覆盖、文化电影下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使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与此同时,农民群众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创新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了农村在文化生活方式中的新突破。
2.2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意义
2.2.1巩固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在农村之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种程度上有效的加强了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和工作的结合,政府的号召力和办事成效了得到了提高,很多涉及到群众利益点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同时,以农村文化生活为载体的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对农村思想建设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早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农村文化工作就已实施,同时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在当时,其主要的活动集中表现在送文化、送电影和送图书方面。而在新世纪,科普宣传、农机讲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加入,使文化活动成为了引导农村致富的一种有力手段[3]。在农村之中,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引导农民向科技知识层面的发展,使农民科学种养,增加了产量和收益。
2.2.3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文化生活使农村中的很多群众都以此为载体聚集在了一起,在这个环境下,大家纷纷自发或有组织的展示个表演舞台,并且的相互交流,人际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使大家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这个环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村风和民风的好转,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
2.2.4有效的展示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中,其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对形成与凝结的。在这些说唱歌谣中,不仅反映了民间的生活风情,同时也是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真实反映。而在农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些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内涵都有效的展示了出来。
3.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内容上不断的更新
虽然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的。从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其变化的内容将会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4]。现如今,随着经济文化普及度的不断加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农村中的很多群众在知识层面的结构也不断丰富。从目前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可以看出,在贯穿着历史文化演变中传承着一些好的内容,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优先文化,而且融合到现代文明之中。从我国的舞龙文化来说,其流传的时间从古至今,虽然在舞动的形式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历史上,舞龙具有一种迷信色彩,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的一中仪式。现在,其所表示的内涵却是对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表达。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是向着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方向进行发展。
3.2活动的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同样以舞蹈为例,在农村文化中舞蹈文化的实施是为了庆祝丰收而形成的,农民群众也是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拍打起舞发展到编排精细和声势浩大的场面的。以往这种带有封建色彩而又低俗的活动,在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一种高尚文化品质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在见识面、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学会之中,而是要学的融会贯通。农民群众的这一变化是由单一性和低层次向多样化和高层次方向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这种变化还将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前途是一片光明。
3.3文化活动队伍将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农村之中,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为了丰富文化活动,会专门花一些钱来请专职教师来组织一些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这种现象在农村之中随处可见。同时,这种行为都是农村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只是单纯的为了丰富文化活动,娱乐身心,没有任何营利性质。
【参考文献】
[1]钟文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6.
一、引言
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变化中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如果我国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变化存在不协调情况,就会是农村在经济变化与发展方向上存在较大问题。不仅会影响社会人们的基本利益,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说,要实现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就要实现农村金融在发展中体现的积极因素。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的资本积累
发展农村经济中,最主要的因素就要加大农村的资金投入。因为农村金融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部分,在支持三农形式上,农村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金融在发展中优先发展了工业产业,农村金融在发展被剥夺了相关政策,很多资金已经流到城市建设中。虽然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三农问题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较大改变,但新农村在建设期间,相关的金融资金不仅没有在农村得到有效利用,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现象。
(二)农村的技术创新
传统农业在现代化形式转变过程中,实现的金融方向主要在知识、技术以及资本方向上实现的。但我国农村资金明显外流,农民融资比较困难,降低了农村金融的实现。特别是农村科技与人才培养等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实现农村金融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的产业升级
要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增长,就要实现高效的产业升级模式。但农业在发展中还处于落后状态,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虽然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已经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但乡镇企业在融资方向上产生较大依赖性,降低了三农在产业化升级趋势的变化,不仅金融机构没有得到相关体制的实施,农村的产业机构也没有得到改善。
三、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关系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资本积累
要促进农村经济在资本形式上的积累行为,首先就要建立新型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建立的金融合作组织不仅要在三农、社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上进行转型,还要将传统农户、个体农户实现良好的金融服务方式。农民在自己的金融银行,还要不断吸入当地的民营企业,形成集体资产形式,从而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民营化的新型金融机构。其次,还要加强县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行为,首先,在人民银行在地区下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形成新的金融知识和活动,增加农民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期间信息成本的较低性和消费期间的方便性,以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在投资期间的风险行为,并未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后实现良好的便民服务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基层政策组织下建立的,不仅能够解决农民在取款形式上的面对的路程,也提高了相关的取款方式。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技术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式上,首先,提高实现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的生产效率。要扩大农村的贷款期限,使农村土地实现真正的金融发展形势。还可以实现土地流转形式,使一些农副产品能实现系统化产业形式,并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而且,还要增加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实现农村金融在信用以及风险形式上的能力,从而保障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还要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竞争力,因为农村合作社能优化农村的金融机构,利用新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在风险以及控制形式上的创新发展。
(三)加快农村经济的产业升级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2-0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方向定位问题
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农民自身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多数农民都感觉农村文化无关自己。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文化农村就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
(二)农村文化资源匮乏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体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部分文艺作品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反映当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三)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实现文化农村、提升文化“软实力”往往不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忽视文化建设,也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建设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可以学习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农村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运用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既是文化农村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更是文化农村的受益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二)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交流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交流,有助于建立农民所需要的现代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三)挖掘培育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农村建设
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认识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不同地区、不同人口逐渐城市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过度的过程。目前,我们所涉及到城镇概念,不仅仅指的是建设市镇中心,也包括一些周边的城郊地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中心城市城郊的建设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在这些城郊地区,与中心城市相比,差别并不明显,因此正在进入一个半城市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人口的比重和密度都在不断增加,各种生活设施配备齐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当高,因此也逐渐开始形成半城市化的现象。但是,我国的半城市化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半城市化的界定
中国的半城市化与西方传统的城市化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的半城市化带有明显的农村特色,同时也兼附城市特点。所以,如果仅仅用农村和城市来区分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合理的。半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过度,因此,对城市化的界定也是对半城市化界定的基础。一般城市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人口的比重和密度逐渐增加。(2)经济,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比重上升,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3)社会,城市道德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
其中,人口变化与经济变化是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指标,而社会变化是衡量城市化的关键。半城市化也应该按照上面三个标准作为衡量标准。
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城市化的定义也不相同,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所以,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城市化做出界定。如果依照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去衡量半城市化,就有一些城市化地区与乡镇地区会重合在一起。所谓的半城市化主要指从农村向城市的一个过度阶段。所以,一些半城市化地区虽然已经具有了一些城市的特点和功能,但是没有被划入城市的范围以内,在我国半城市化的表现异常突起的是一些村镇、城乡结合部、非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我国的半城市化地区和一般郊区又有不同。郊区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人们从城市的中心迁往郊区居住。而半城市化的大部分属于非农产业,各种企业在城郊或是乡镇进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半城市化与郊区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城郊半城市化
城郊半城市化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与中心城市临近。因此,和城市临近的地区很容易受到城市的辐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潜能。在我国,这一类型的地区通常被成为“城乡结合部”,受到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实质上,这一地区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的过度,采用城郊半城市化的概念来描述最准确不过。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扩散性城郊半城市化,另一种是集聚型城郊半城市化。
扩散性城郊半城市化,主要是因为受到城市扩散效应的影响,周围相邻地区逐渐变为半城市化地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工业园区,另一种是把和城市相近的农村变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的空间有限,同时也引起严重环境污染,因此,很多城市在郊区新建工业区,吸引外资。在临近城市的一些乡镇各种手工业、批发零售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以农村人口为主,因此,这些地区也属于城郊的半城市化地区。
集聚型城郊半城市化,主要由于受到城市聚集效益的影响,把临近城市的郊区变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与农村相比,就业机会多、经济利益好。所以,城市能够吸引大批的农村人口。但是,由于某些城市具有很高的门槛,很难进入,而这些外来人口就聚集到城郊地区。由于语言、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外来人员就以相同的家乡或是相同的民族聚集。外来人员中,大部分是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建筑、零售等产业,但是不属于城市人口,他们在郊区聚集,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城郊的半城市化的现象。
三、农村半城市化
一些农村乡镇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加上资金的积累,各种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过经济制度的改革,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和资金都呈现出剩余状态。由于我国在一定时间内实行的是农村与城市对立的体制,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和资金都不能进入城镇,而乡镇企业却得到极大发展。以此同时,我国的国内市场具有很大的需求,制造业发展迅速,农村的乡镇企业借鉴城市的技术和广阔的劳动力,使非农产业稳步发展。一些东南沿海的乡镇地区尤其明显。广东的东莞地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东莞地区从传统的农业地区逐步发展成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地区。
四、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半城市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依然具有很大的制造业发展市场,这是帮助我国半城市化发展的有力条件。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和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目的,还是尽快实现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政策实行以后,我国西部的农村和城镇市场都得到拓展,进一步推动了我过半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有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良好,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与大城市临近,极有可能被归纳到城市的队列,从而加快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经济管理方式也得到相应的转变,因此,这些地区面临了一个很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的半城市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在一些半城市化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环境问题,还缺少相应的公共服务部门和金融资本。如果半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也会影响到相邻城市的发展。第二,半城市化地区矛盾不断加剧,城乡居民虽然不断融合,但是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会给当地治安带来极大的困难。第三,在半城市化地区,没有对土地进行规划,一些土地的使用情况混乱,加上非农产业实行粗放的经营方式,从而导致很多地区都出现城镇中心不断衰败的现象,各种违章经营情况层出不穷。
一、“文化下乡”现象与影响
1.“文化下乡”及存在的问题
“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一个组织项目,推行者为中央政府,执行者为各级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推行此项目的目的在于达到“惠民”即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
“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包括电影电视下乡、戏剧艺术下乡、图书报刊下乡等。各级政府都会组织艺术团、戏剧团在地方农村巡回演出,电影巡回播放、以及在农村设立图书室等。这些做法看起来都是很好的,实施过程中的花费也是很多的,然而收效如何,就不能仅从表面上来看了。就拿剧团下乡演出来说,一般情况下,省政府组织省剧团、到某一个县演出,名曰“送戏剧下乡”。出发的排场都会很大,名号很响。到达目的地后,周围乡镇很多人都会聚集到这个地方观看节目,轰动几天,人群爆满,座无虚席,场周边也会有很多人聚集观看,人们的兴致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好,互动故障很卖力。当节目表演完后,剧团就出发到另一个地方或回去了。当剧团走后,村民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茶余饭后,将看到的演出或演出的人员作为一种谈资闲聊。这种“送”的文化并不会在农村得到更持久的存在。
2.“文化下乡”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
从前面所述之中可以看到,“文化下乡”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城乡差距是事实。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很大,这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之中的一个,是无可避免的,人们必须去面对。城乡差距,在医疗、卫生、教育、保障等等诸方面都有表现。在文化方面,“文化下乡”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因为农村文化水平不高,这是由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欣赏水平有限。当雅文化与俗文化相撞时,表面上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这是“送”的文化与农民“要”文化之间的冲突。客观的说,农村的文化环境与城市是不同的,当文化从作为“文明中心”的城市扩散到作为“文化边缘”的城市时,它所传达的价值不同于农村原有的价值。农村的原有生活结构不会因为一次两次文艺演出而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所谓的文化也不会真正的被人们接受,那些并不适用于农村生活。
再次,农村的本土文化与城市的大众文化有差别。农村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形式和文化体系,称之为俗文化也好,民间文化也罢。相较于城市外显的文化形式,它的存在大多是隐性的,并且需要发掘的。农村的思想观念仍较多的保存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成分,较为保守。当一种外来文化侵入时,大多选择排斥。“文化下乡”所送的更多的是带有城市的价值观念,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了。
3.影响
“文化下乡”活动由政府组织,其影响自然是巨大的。该活动的范围波及全国各个地市,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各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各地的文化活动还是比较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的。如,河南地区主要以豫剧团下乡演出为主。然而具体到地方以后,这种文化的波及程度就大大降低,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文化下乡带给农村的除了新鲜之外,也是城乡差距的真实体现。人们可以亲眼看见其中的不同所在。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文明普及的方式,它能够将城市中的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笔者认为,如今农村向城镇移民趋势的加剧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文化下乡并不能在农村将文化持久的传播下去,它是具有暂时性的和间歇性的,没有可以根植文化的机制。
二、农村城镇化与文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进步,如前所述,“文化下乡”和活动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单纯的文化下乡活动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城镇规划过程中,综合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变动频繁,文化设施和物资被随意挪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较大,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居民参加文化生活的方式单一,可供农村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十分有限、形式也很单调,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文化下乡”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当下的文化需求。文化下乡活动在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状况,然而国家政策还在提倡这种做法。虽然文化下乡的作用不能完全抹灭,但是,以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前途是十分渺茫的。近两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由“文化下乡”到“文化进城”,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这是文化推广的一种新的思路。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发展效果来看,还是很有前景的。
文化的认同问题是一种身份形象的生产,在原本的“文化下乡”的模式中,文化被标以“城市”的标签,它融入农村群体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农村发掘和发展当地文化体系,塑造出当地的文化形象,才能将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通过这种内生机制,村民能够很好的接纳这一文化体系,并且融入其中,发明再创造。这样,在有意无意间,现代社会的元素就会被融入其中,被人们接受。当一个地方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之后,人们的观念自然就可以提升,能够更好的接受外来的文化价值。此外,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需要得到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地方教育部门和文化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渠道,多形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和文化参与模式。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同时也可以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建立群众文化场所以及对文化志愿者的奖励机制,成立文化志愿者的服务队伍,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拓宽公共服务的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邢红梅,谢士法,于彩辉.城市化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09(7).
[2] 张志坚.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5).
几年来,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从供应城乡工业品增长的比重上,从物资的调拨和摆布上,从对农村需要的某些另星工业品货源的组织上,基本上都贯彻了这一政策。例如,棉布从一九五四年度开始计划供应以来,一九五五年度的供应定量,城市人民增畏的幅度就比农村增长的幅度小。如天津、北京、上海三大城市的供应定量比一九五四年度平均只增长了百分之七点二,而县城和农村的供应量如湖北省平均增长了百分之三二点五,安徽省平均增长了百分之二六。又如食糖,一九五五年总的供应量比一九五四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而通过合作社商业供应农村的则增畏了百分之三十二;江苏省去年第四季度糖的供应量为一九五四年同期的百分之二四五,增长的部分主要的是供应了丰收后农村的需要。不仅在数量上优先增加了农村的供应,而且在花色品种上也尽可能优先满足农村需要的。\如对红糖,商业部门就适当地压缩了城市的供应,支援了农村的大量需要。今后,城乡都需要的工业品每年生产增长部分,商业部门将根据国家的规定,以绝大部分增加农村供应。在物资调拨上,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类为了努力做好农村供应,经常地、特别是每年农村麦收、秋收以前,即集中一切力量,结合各有关方面繁忙地进行调拨运输工作,以保证农民在田间收获结束以后,农村旺季市场的供应需要。随着农村购买力的不断增长,农村私商改造和商业网的调整,国营商案和合作社商业现在已逐步扩大了农村需要的小百货商品货源的组织与供应,如中国百货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经营的另星小百货,去年第三季度已扩大到估全部商品经营比重的百分之二六点五。农村需要的针、线、发卡、头油等多种多样的另星工业品,是能充足供应的。
有些人认为,我们今天只注意改善出名城市的物置文化生活条件,不照顾小城市和农村。这种看法是没有充分根据的,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商业部门在城市对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的销售,采取了分期付款的办法(按手表并未实行分期付款),是对城市工作人员的照顾,而对小县城和农村都没有这种照顾,从而引起某些在农村工作人员的不满和有意见。分期付款的销售办法(赊销),在这一两年中,国营商业曾对一部分牌号的自行车、收音机采取了这一办法。但是采用这种销售办法,现在还是刚刚开始试办,既缺乏经验,也缺少办法。我们初步感到,这种办法如果在一些商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1-0108-05
一、问题的提出
1878~1911年间,在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华北区域先后筑成九条铁路,其中三条与豫北地区密切相关,一是纵贯豫北的平汉(始称京汉)路,1906年全线通车,货物北至北京后东可转运天津、西达包头,南则以湖北汉口为中转码头集散;二是从道口(今河南滑县县城)至清化(今河南博爱县县城)的道清路,1907年全线通行,该路横卧豫北境内,与平汉路交汇于新乡,并在道口和卫河相连,货物经卫河-南运河可达天津;三是开封至洛阳的汴洛路(今陇海路前身),1909年通车,在郑县(今河南郑州市)和平汉路交汇。1915年陇海路向东展筑至徐州,与津浦路相接;1923年陇海路又东延至海州大埔(今属江苏连云港市)后,所载客货既可经海路北上青岛,也可南下运抵上海。上述铁路和其他交通路线一起,共同构成了豫北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框架。
铁路未兴之前,华北内陆的对外经贸交流主要是靠驿运和水运进行的。由于落后的传统交通方式的制约,造成华北内陆的区际经贸规模不大,且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因此铁路的通行,根本意义在于以较低廉的价格,使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在短期内进行长距离的交流。作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铁路的影响,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近代华北经济史研究这一领域,虽说以往学者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因各人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关注点不同,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仍有考察空间与探讨余地。有鉴于此,本文将以近代铁路与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分化与重组为切入点,通过对1906-1937年间豫北农村经济变化的具体考察,试揭示近代铁路与华北内陆农村经济变迁间关系的主要特征及一般规律。
本文考察时段划定于1906~1937年,是由于1906年贯穿豫北的京汉路全线通车,成为影响豫北传统经济发展的起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豫北的经济发展脱离了正常轨道。之所以选取豫北为考察个案,是由于京汉和道清路在此交汇,其既为周边数省往来通衢之地,又是华北内陆的经济中心,可直观而系统地反映铁路在华北农村经济变迁中的作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涉及农业、手工业、养殖业三个方面。
二、铁路促进了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分化
19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天津于1860年开埠通商之后,华北农村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清末民初,伴随着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体系的初成,华北的“广大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铁路在华北地区的通行,不仅大大缩短了华北内陆到达沿海各通商口岸的时间,也使两地间经常性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商品经济入侵、地方经济市场形成、价值观念转变等因素的推动,华北内陆的农村经济再也无法孤立于自给自足的小农天地之内,尤其是铁路沿线地区的农村经济已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变。
铁路通行对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重要影响之一,是推动了铁路沿线地区的农户分化和土地集中。据有关资料统计,1920年代豫北地区的地权分配有以下特征:首先,地权相对集中,农民失地现象严重,占农户总数12.47%的地主和富农占有48.10%的土地,贫民所有土地仅占17.83%;其次,土地占有者以中小地主占大多数(以占有土地100~499亩的为小地主、500~999亩的为中型地主、1000亩以上的为大地主划分),中小地主比例高达99.32%,大地主仅占0.68%;最后,富农成分比河南其他地区更为显著,辉县、新乡、滑县一带的富农经济,由于水陆交通运输便捷、商品经济较发达而比河南中部、南部地区发展更快。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华北内陆不少农户在经营自有土地的同时,还租佃大量土地并雇佣劳动力进行经营。以1933年的豫北为例,当时辉县35户富农所有的耕地仅为1,702亩,使用耕地却高达3.751亩(即租人2.049亩,租地占使用耕地总面积的54.63%),每户平均使用耕地面积达107.17亩;107户中农所有耕地的面积为2803.5亩,使用耕地的面积为3528亩,租人耕地的面积为725亩,租人耕地占使用耕地总面积的20.5%,每户平均使用耕地面积近33亩(参见表一)。铁路通行之后,华北内陆铁路沿线农村各类农户的基本构成和使用耕地的具体数量可见一斑。
1930年代前后,由于经济危机、自然灾害、苛捐杂税等影响,华北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进程被迫放缓或陷入停滞。受此影响,华北内陆农村许多农业生产部门日趋无利可图。据有关资料记载,豫北地区武陟县土地每年亩产量,1930年之前是上等土地192斤、中等土地96斤、下等土地60斤;而1930年代初的每年亩产量,已是上等土地144斤、中等土地72斤、下等土地36斤。同时,铁路的通行使华北内陆地区的广大农民对外界的情况更为熟悉和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或消除了他们对移居外地的恐惧心理,且当时华北移民搭乘平汉、陇海、北宁等铁路均为免费。在此情势下,华北内陆交通便捷之地的农村出现了大量移民的现象。
1930年代,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频繁及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化,华北内陆农村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村民放弃或让渡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不再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受此影响,华北内陆很多农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抛荒现象。据1937年的调查统计,豫北的淇县共有荒地120,000亩,民荒地亩占六分之四,官荒地亩占六分之二;无人纳税之荒地35,000亩,有人纳税而不耕之地85,000亩;豫北孟县共有荒地约100方里,官荒地约30方里占全荒地十分之三,民荒地约70方里占全荒地十分之七。铁路通行之后,由此可见华北内陆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变动及耕种状况。
按华北内陆农户的生产能力和耕作方式,每家农产需要耕种30亩以上的土地方可不浪费劳动力。但到了每年的农忙季节,这类农产仍需要雇佣短工帮助自己经营农场。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豫北地区六户完全丧失土地的佃农租种了427.1亩土地,平均每户租种71.2亩。这一社会现象说明,当时华北内陆农村不论是半自耕农还是佃农,他们每年的农忙
时节都必须雇佣帮工经营生产。由此可见,当时华北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华北内陆农村的富农和部分中农已按资本主义经营方式①经营农业(参见表二)。
由上表可知,1933年的情况与1928年相比,豫北地区的农产构成和地权状况均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地主与雇农的户数各减少了0.37%和0.27%,所有田亩却分别增长了0.30%和0.19%;中农与贫农的户数各增加了0.86%和0.28%,所有田亩则分别增长了0.05%和0.99%;富农的户数增长了0.07%,而其所有的田亩数却减少了1.95%。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之所以在华北内陆广大农村发生,虽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在此具体转变过程中应居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三、铁路带动了华北农村手工业的专业化
铁路通行之后,不仅大大密切了华北内陆与沿海通商口岸的经贸联系,也使华北内陆农村的手工业日渐兴盛。作为一个传统的棉花种植区域,华北地区很多农村的手工棉纺织业都比较发达。据1935年对全国十九省的调查统计,全国各省纺纱织布的农户占全体农产的比重平均约为24%,而华北的山西为10%~20%,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则均在30%以上。另据资料记载,1930年代豫北新乡县的南乡和西南乡的纺织手工业发达,当地的乡间女子无论老幼都从事纺织业,其中用于销售的产品约占70%;又如新乡县的小冀镇有布庄五六家,专为收买四乡农民的棉布而设,收买后的棉布大都运往山西销售。
由于位于晋、冀、鲁、豫四省的交界处,豫北地区不仅为周边数省往来通衢之地,且是华北内陆的经济中心之一,特别是编织、纺织、锡器等行业具有悠久历史。例如,豫北的编织业种类繁多,有竹编、草编、荆编、柳编等。但从事编织业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少数村庄,且仅限于有技术的村民。铁路未兴之前,由于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的制约,豫北沁阳县一带大批未经加工的原竹,主要经卫河――南运河筏运至天津、山东一带销售。铁路通行之后,受惠于商品运销路线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豫北沁阳一带筏运卖原竹的逐渐减少,大都在当地加工之后以成品销往外地。1935年,仅博爱县(1926年从沁阳县析出)从事竹编的就有十二个村,参加人员达3,500人,产品经道清、平河铁路远销至国内的十几个省市。
铁路的通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华北内陆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据资料记载,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经济的兴盛及市场范围的扩大,豫北各地从事手工业者日趋增多,各县人数平均在l,000人以上,人数多者可达1O,000人。据1936年的调查统计,豫北辉县有木工2,500人,泥水工3,000人,油漆画裱工l,200人,铁工800人,席工500人,竹工200人,铜锡工80人,其他行业的手工业工人约800~10,000人;延津县有手工业工人13,000人。铁路通行之后,华北内陆农村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及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1930年代,铁路的通行使华北内陆的交通较前更为便捷,西方商品遂借此占据了铁路沿线的广阔农村市场,对当地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产生了冲击;加之天灾人祸时有发生,华北内陆的传统手工业随之出现了衰退。据1936年的调查统计,河南各地手工业的衰退主要表现在数量和规模的大大减小上。如豫北沁阳县的手工业“近年来因机器业之排挤,日渐衰落,几至停顿,与1926年前相比,现在所有设备仅得其半”。这说明铁路通行之后,华北内陆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已日渐被现代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从华北内陆手工业的发展来看,各地农村手工业的分布很不均衡,而铁路沿线地区的手工业一般都比较发达。据有关资料记载,山西东南部的铁货、粮食及豫北的沁阳、济源、温县、孟县等地的土特产品,一般要经过道清铁路的清华站装车外运;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百货、布匹、食盐和煤油等日用品,一般也要通过安阳、新乡、清华等火车站分发各地。豫北作为华北内陆的一个典型经济区域,它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华北内陆农村手工业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930年代,豫北孟县仿效河北高阳铁机织布办法组织成立了光裕织布厂,受此影响,该县乡下使用铁机的户数也大为增加。至1935年,全县已有铁机2,300余张,年产土布约4万匹(每匹长16米)。这些土布除少量为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由山西客商收购后外运销往相关市场。博爱县的竹器由私营竹商贩运,并通过铁路把大批竹器售至天津、山东、河北等省市的相关市场,产品有竹帘、竹床、竹笼等十余种。
20世纪前半期,在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的带动下,华北内陆农村的传统手工工厂或作坊日渐向现代工业过渡。之所以发生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经济日益卷入了世界经济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地民族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当时华北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极大地刺激了传统手工业向现代转变,甚至部分行业还引进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据1930年代的调查,豫北武陟县有钜兴纱厂、平民工厂两处工厂。钜兴纱厂的产品为洋纱,系用新式机器制造;平民工厂产品为洋布毛巾,系用手工操作的机器制造。可见,在市场范围扩大和新式工业兴起的推动下,华北内陆得以形成较快发展的手工业,主要是一些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并与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
四、铁路推动了华北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20世纪前半期,为了靠近水源、原料产地及运输方便,华北内陆的现代工厂大多选择建在铁路沿线的城郊或农村,特别是一些原材料加工业选择了农村,使农村的某些养殖业成为城镇加工业的重要环节。而铁路则以其独具的全天候、长距离、低费用等优势,充分发挥其所承担的桥梁和纽带功能,成为各工业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间的中介,辅助实现了华北内陆的农副产品由生产环节至消费环节的畅通。
铁路通行后,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兴起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国内外市场对家禽和家畜产品产量的需要有所增长。因此,华北铁路沿线农村的家畜饲养和家禽饲养业逐渐扩大,有的地方的饲养业还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景象。一般来说,家畜和家禽饲养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综合利用率高等优势和特点。以马、牛、驴、骡等大家畜而言,它们不仅是村民的生产资料,而且还是他们重要的生活资料。小家禽则主要指鸡、鸭、鹅等,饲养所需成本较小,除肉食以外,还能产蛋获得利润,其养殖几乎遍及每家每户。
由于铁路带来的交通便捷,华北内陆的鸡蛋和鸡
上表中的数据,可大致勾勒出1930年代豫北畜牧业发展的一般情形:猪、羊、鸡等传统家畜饲养业已经相当普遍,几乎每个县都有大规模的发展,分别约占豫北总产量的84%、60%、44%;若通过从业人数分析,分别为184,355人、28,985人、153,002人;若从产品总量
来看,则分别达311,940、151,830、951,013头(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铁路通行、市场需求扩大、新式工业兴起等因素的推动下,华北内陆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家畜、家禽养殖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并明显呈现出渐趋向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的图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资料所反映的仅是当地饲养业真实发展状况的一个片段,而绝非当时华北内蛋制品的销路日广,当地的鸡蛋价格随之上浮,一家养鸡十数只或数十只者乃普遍现象。在此情况下,“此(养鸡)业亦盛,而中下之家皆视为重要之生产。以鸡蛋为煤油、火柴、蔬菜等之交易品,其使用与货币等矣。”无独有偶,这一时期豫北各县的养猪、养羊等家畜饲养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参见表三)。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关统计资料的缺乏,暂时还不能对华北内陆农村的家畜饲养情况做精确的分析。但作为华北内陆一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豫北铁路沿线地区各县家畜饲养的发展情形,在近代华北内陆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意义。陆农村养殖业发展的全貌。据有关资料记载,1930年代豫北孟县有(永庆)蛋厂一处,每年开工四五个月,每年生产鸡蛋l,400箱,每箱重200磅(约90公斤),原料鸡蛋在本地民间购买,每年盈利25,000元。豫北地区道清铁路沿线的道口、汲县、新乡、获嘉、修武、清化等地都有大量的鸡蛋出产,并发展成为豫北的鸡蛋集中市场。不过,华北内陆农村养殖业的繁盛情形应远不止前文所述。
五、结语
20世纪前半期,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使华北内陆交通便捷之地的农村生产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型,原先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逐渐向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市场经济转变,铁路沿线地区的村民也开始有意识的为市场进行生产。这一变革不仅使区域化的单一农业生产成为可能,也使当地农副业向现代转变并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此背景下,华北内陆农村中的种植业、手工业、养殖业等均呈现出明显的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景象。
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二).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
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内部经济的发展,还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环境收益、生态收益,以环境为代价的农村建设是短暂的,是不科学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农村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方面农村房屋逐渐增加,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村落景观出现倒退。土地资源浪费,树木没有规划的大批砍伐,无计划的开垦和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一味追求跟城市接轨导致农村的传统景观遭受破坏,很多地方别具特色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遭受冲击。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自然气候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总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农村景观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景观规划的缺失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之间差距缩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开始逐步修建较高品质的房屋,修筑水泥路,部分区域增加了公共娱乐场所,置办了娱乐设施,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发不科学,导致某些地方旅游开发过度,生态失衡。许多农村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注重用地方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乱搭乱建、破坏生态的行为。(见图1、图2)
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不适应当地发展
到现在为止,很多农村的发展没有科学依据,住房大多由本地农民自己设计,基本上没有娱乐设施;有一些村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但原理非常简单,因为没有和县市的区域规划相互结合,不能够满足长期的发展目标。要想设计出更好的村庄,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还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
2.2 建筑形式无特色
新农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一些致富的农民放弃了对家乡的认可以及崇敬,而是盲目效仿城市,不断地城市化改革村庄,所以现代农村变得凌乱,各种各样的设计要素都混合在一起。由于现代材料地不断使用、建筑染料地不断涂抹以及建筑形式的漏洞,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景观的发展。
2.3 农村景观设计城市化
农村是现今发展更新的主要目标,为了建设新农村,给农村居民带来城镇生活享受就开始了建设农村,但建设的方法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建设的失误。现代农村的建设不但要改造硬件设施,还要改造环境,保留其原有使用价值,这样的改变才更具实用性和完美。
2.4 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的景观以观赏为辅以实用为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但是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错误元素,把农村改造与城市建造相混淆,误认为把城市花园别墅小区的模式搬入农村变为农民新居就是实现城市化,家庭庭院的缺失使得农村家畜无处饲养,种菜地被改建为花园,只有观赏能力不具实用性,粮食丰收也无处储藏。只注重建设而没结合农村实际应用,这实际上不是对农村的改建而是更改,它使农村失去存在价值,对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造成影响。
3 结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把握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互动态势,形成良性的互动设计机制;探讨地域性历史文化及革命传统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新农村景观与当地众多文化因素的结合方式;通过不断研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的变化与发展,制定出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农村规划蓝图。使当地的农村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