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1 16:49: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茶叶企业经营管理

篇1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虽然,目前全县发展各类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企业28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余户,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示范带动能力较弱,辐射影响仍然不大,综合实力不强,没有形成规模,除了午子绿茶公司以外,还没有产值过亿元的茶叶加工企业。茶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资源缺乏,综合实力不强,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2.2茶叶原料基地基础薄弱,产量低。目前,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总面积的32%,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机械化采摘条件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茶叶采摘人力不足,劳力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茶树鲜叶不能及时按标准全部采收而浪费,影响了产量和收益,成为制约茶叶企业在生产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3茶叶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制约茶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县内的30余家龙头企业,除部分已参与和通过ISO9001、14000国际质量、环境体系及绿色食品、有机茶等系列茶叶标准化认证工作,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茶叶标准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强,难以形成一套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从目前全县茶叶企业标准化工作整体开展情况来看,企业标准化工作步伐较为缓慢,有待加强提高。同时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茶叶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2.4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茶叶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0余个,陕西省著名商标10个,仅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茶叶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市场开拓与促销不够,大多数茶企业由于缺少专业营销管理人员,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宣传投入少,推介力度不大,形式单一,品牌虽多但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少,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2.5茶叶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足、延伸产品较少。仅限于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条较短,茶叶深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茶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茶叶产品形态较为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2.6品牌保护与开发亟待加强。“午子仙毫”是该县的“金字招牌”,历经数年打造。2007年,汉中市政府将全市名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但目前市场上一些经销企业不惜牺牲西乡茶叶质量信誉,用外地茶假冒“午子仙毫”、“汉中仙毫”茶进行销售,极大地损害了西乡名茶品牌的声誉,对西乡茶产业发展极为不利。西乡茶叶品牌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篇2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58-02

1 引 言

中石油于1996年进入苏丹,与苏丹能矿部主要开展油气投资和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拥有四个上游油田投资项目,并投资建成了包括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在内的三个下游炼油化工项目。双方合作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被称为中苏友谊合作的典范。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98%的苏方员工都信奉伊斯兰教,具有苏丹文化的代表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合资企业在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和管理程序上大同小异,但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霍夫斯坦特(Gerte Hofstede)曾指出,管理者必须具有“文化敏感性”。文化差异必然会引起文化冲突,这是基于不同形态文化间在相互认知、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人力资本的浪费。

2 中苏合资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

苏丹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丹人民热情好客,注重礼节,其文化与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教体系是紧密相连的。在中苏合资企业中,文化差异体现在潜在的组织冲突中,除、饮食习惯及语言国别等差异外,主要还包括不同文化背景下双方员工对彼此间价值观、人文环境、管理模式和工作理念等认知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2.1 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体系的核心构造不同,尤其是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不同。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强调集体主义,人际相互间有较强的依附性。而苏丹伊斯兰文化强调自主性和个人主义思想。中方员工强调论资排辈、长幼有序,而苏方员工在工作上各司其职,注重彰显个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没有论资排辈的习惯。中方员工在工作上多采取理性分析、衡量个人利弊的态度,而苏方员工上下等级关系不明显,员工对上司的依赖程度小。

2.2 人文环境的差异

中方员工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情感含蓄,表达委婉,善于以理说服对方解决问题,常常伴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习惯于循规蹈矩,办事讲“面子”,求稳妥,遇事习惯于按领导的意见办。而苏丹人容易情绪化,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2.3 管理模式的差异

中苏双方员工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对管理制度认知上的不同。在管理理念方面,中国人更习惯于接受权力主义或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中国有效但在苏丹会适得其反。中苏双方决策思维与模式不同也影响着在管理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中国文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环境变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因时制宜,但在管理制度建设和实施上处于薄弱环节,致使双方管理者往往因为忽视文化差异而产生分歧,只有通过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才能认同彼此间的管理模式。

2.4 工作理念的差异

中苏双方员工对工作的理念认知不同。中方管理者通常认为给下属派发一项新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认为虽然不应该由被派发的人去做,但以个人的交情和关系对方也会完成这项工作的。苏方员工则认为,如果这项工作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可以拒绝执行,或是给他额外的补偿和奖励,善于用法律和制度来办事。

3 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3.1 语言和沟通障碍对员工交流的影响

虽然英语和阿拉伯语同时作为苏丹国的官方语言,但苏方员工的英语发音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再加中方员工尤其是操作服务人员英语基础差,致使在语言交流和沟通时很容易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甚至产生非理性反应,导致组织关系紧张,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作为中苏双方的管理者,在二元组织文化的框架下如果只是一味地“管”而不去“理”外籍员工,很容易造成管理者和员工关系的疏远,也会影响到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

3.2 文化差异对思维和工作方式的影响

中苏两国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传统,在合作交往中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差异也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战略。由于中苏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体现在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之中。尤其是在涉及公司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时,双方的决策风格和态度可能截然不同,如果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未达成共识,会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其后果不堪设想。

3.3 文化冲突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文化差异作用于组织行为,会影响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关系,使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发生转变,如不妥善有效处理,会降低组织行为的效率。在内部经营上,必将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加大企业目标整合与实施的难度,提高了企业管理运行的成本;在外部经营上,由于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文化差异使得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从而加大市场经营的难度。

3.4 信仰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

由于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98%的苏方员工信仰伊斯兰教,每天做五次礼拜,其中至少三次需要在工作期间完成,而在高危的炼化企业中脱岗是绝对不允许的,如何处理好信仰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是中苏合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3.5 文化差异对企业激励内容的影响

企业激励的内容要符合当地的本土文化。与中方员工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不同,苏方员工强调实用主义,另加当地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匮乏的物资环境,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中苏双方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即对苏方员工采取以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重点的激励方式,对中方员工主要采取以集体荣誉和实现自我价值与尊重需求等内容的激励方式。

4 对策与建议

4.1 识别文化差异

中苏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合资企业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成了事实上的两套工作理念和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所以公司的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对文化差异的方面和程度要心中有数,充分掌握双方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优点和缺点,吸收对方的精髓。其次,高层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引导,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灵活地处理员工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各种摩擦和冲突。另外,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起表率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工作中营造和谐的气氛和环境。

4.2 包容文化差异

对于中苏文化差异在管理中产生的文化冲突,双方一般采取折中与融合的方式进行妥协与退让,,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把不同的价值观融合成一种符合企业需要的价值观。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形成一种全新的组织文化,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创造良好的经营绩效。要求中方员工主动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主动分享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把自己融入苏丹的工作环境,换位思考,以苏方员工的思维情感解决问题,并用中国特有的“关系”文化对苏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在文化包容中携手共进。

4.3 缩小文化差异

篇3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自从小微企业被提出并确定下来以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相当重视,无论是金融方面还是政策方面,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与无限的契机。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一定就能快速、健康的发展,还需要企业一系列的经营管理,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而获得市场机会。当然一个企业能否具有市场竞争力,除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还需要自身内在环境的“修为”,企业经营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管理。不同的企业经营有着不一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这些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企业经营者之间不同的个人文化差异,也势必对自身企业管理形成影响。以下我们将对这种影响展开探讨。

一、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人文化差异现状分析

1.权利欲

我们每一个人对权利的渴望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处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当然就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人们不同的教育背景,会让人对于权利的认知和理解千差万别。在这些小微企业经营业主生活成长的那个时代而言,信息闭塞,资源缺乏,生活水平相对较差,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父母也缺乏相应的文化水平。所以在当时特定的艰苦生活环境下,为了生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非常突出,私心、疑心也变得很重,之后在长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中,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及引导。因此这些就形成了他们之后经营企业的固有的思维方式,而且一但形成很难再改变。

2.个人英雄主义

我们每个男性同胞心目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种“英雄情结”,这跟我们从小看了很多“英雄式人物”电影和小学中学课本中英雄人物传记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我们这一代里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知道楚霸王项羽。我们梦想自己能够变成英雄,变成侠客,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和信心。我们既是如此,对于那个缺乏太多媒介又讲究政治觉悟的年代而成长起来的那些小微企业经营者来说就更加如此了。由于那个年代经济底子比较薄弱,人民生活水平又普遍较低,想改变生活现状的思想就比较强烈了。因此成千上万的人走出家门,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拼。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企业。当然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

3.大男子主义

中国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普遍生活方式,造就了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形成,男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主体,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上,上帝赋予男人的力量是社会前进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妻子无奈之下,必须遵从丈夫就是所谓的“三从四德”,但也不能把大男子主义说的一无是处,它也包含了男人刚毅和责任的一面,但如果是用这种思想来影响企业的管理,未免有些欠妥。

二、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人文化差异对自身企业管理的影响

1.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人文化差异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突出在权力欲上。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主都经历过,等历史变迁,经受过生存及饥饿的威胁,因此受成长生活环境的影响,内心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害怕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同时也由于他们在刚刚出来打拼之初处于社会底层阶段,社会负面信息势必将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影响,私心、疑心变得很重。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是他们企业的首要明显特征,高度集权的管理结构必然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瓶颈。特别是小微企业主,他们大多是由于家庭十分贫困艰苦,不得已出来打工创业,在通过长时间的积攒和奋斗才拥有的今天。同时,从小也没有经历系统的学习,之后的自我学习观念也相对淡薄。

2.对企业领导方式的影响

篇4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44-01

一、 创建好经营工作内外部环境

(一) 创建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

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 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 以人才和组织作保证;以先进的技术做支撑; 以经营工作为策应, 创新管理流程, 形成协调统一的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设定。企业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 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由主要面向铁路的铁道勘察设计院转为面向全国的跨行业的综合性设计院, 经营目标调整为:以市场经营为“ 龙头”,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 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营战略调整为“:立足铁路,面向全国, 做强市场, 扬长补短”的十六字战略, 不断在铁路、交通、市政、建筑等领域拓展市场。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面向市场而制定的基本制度, 是用来调动企业全员参与经营管理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核心是组织创新、人才、管理流程创新、先进技术、分配和激励。组织创新主要是以生产调度为中心的生产指挥系统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系统, 设置专门机构, 负责信息收集、加工, 项目跟踪、牵头投标管理、负责合同管理、负责客户管理和跟踪服务。人才是做好市场营销的关键, 要配备高素质、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管理流程创新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 流程要有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市场竞争机制。先进技术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给经营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营理念。市场经营的好坏, 不仅需要经营人员对市场的综合、全面分析, 明确发展目标, 努力开拓经营,更需要院内各部门、各单位及全员的密切配合。哪一方面没有做好, 没有做到位, 再好的市场也谈不上持续发展。因此, 市场经营既要做好今天的经营, 更要做好市场的长期培育, 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经营。既有经营的投入, 也有技术的投入。

经营要不断创新, 企业的生命在于它的创造力。永无止境的创新是勘察设计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要诀。因为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提高其应变能力, 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才能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其内在潜力, 创造出一流的技术、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设计出一流的成果。

(二)创建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环境

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重点处理好与政府、竞争对手、客户三方面的关系。要利用媒体宣传和客户满意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勘察设计企业不能仅以价格取胜, 既要追求经济效益, 更应承担社会责任。

二、加强市场研究, 创新组织和管理流程, 重点做好与客户的沟通, 开发市场, 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一)建立以市场研究和扑捉目标项目为重点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核心内容, 市场经济中, 信息是致胜的法宝, 谁掌握了准确的信息, 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信息管理给经营工作提供了巨大丰富的信息资源,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提高了经营的工作效率。为此, 企业要组建信息管理中心, 负责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递等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企业信息网络及信息数据库。对有价值的信息要做到快速传递, 并给出评估意见,定期编写信息报告。

(二)多渠道信息来源

要利用网络、传媒等多种手段, 做好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同行业企业信息收集; 同时要拓宽信息渠道, 鼓励企业员工主动收集信息, 奖励为企业承揽项目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员;设置专业人员对市场做针对性的专题调研, 向专家学者咨询。

(三)信息管理流程和制度

为了使信息能快速有效地传递和使用, 企业要制定快速高效的信息管理流程, 制定信息管理制度。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企业经营信息属于企业商业秘密, 要做好保密工作。

(四)快速反应的决策系统

提供决策的信息要完整, 包括: 项目名称、地点、规模、投资估算、投资方、建设单位、项目进展情况、业主要求、工期、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提出供决策的项目建议报告, 要对项目的可靠性、时效性、竞争性、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制定决策程序, 尽可能缩短决策周期。针对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同, 制定一些简化的决策程序或授权管理。

三、 项目投标和项目实施阶段是勘察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

(一) 项目投标阶段的重点

按项目管理的原则组建项目团队, 配备资源。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要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和复杂程度来配备人员和各种资源, 其中经营人员和技术支撑是关键因素。项目团队成员既要有懂经营管理的, 也要配备懂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团队内部要达成统一的目标和共识,改变松散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被动局面。投标项目组对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技术、商务条款等均要认真研究, 并根据标书要求由项目总体同经营人员制订投标具体工作计划下发投标项目团队执行。

项目团队要把对业主的访问、评标人沟通、专家咨询等公关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尊重业内专家, 向他们咨询和请教, 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掌握业主对项目的要求, 对业主要求和方案的特点做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为项目实施实提供情报和资料支持。项目团队要认真研究竞争对手, 尽可能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 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项目团队要制定整体竞争策划方案, 制定目标策略和推进计划。做到分工明确有的放矢。加强技术管理者的前期指导, 推出的方案要在技术上有优势、有创新、有亮点。高质量投标文件。投标文件质量代表企业形象, 要完整齐全,认真复合, 建立招标文件责任制度。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重点

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勘察设计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所在。因此,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勘察设计保量, 信守合同, 切实履行各项合同条款, 按期交付所有项目的勘察设计文件并做好售后服务, 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赢得业主、实现预期的效益。所以, 只有技术、质量、工期、服务统一, 才能在经营中赢得主动, 赢得更多的商机和取胜的把握。因此, 在具体的经营工作中必须以技术为支持, 以经营为策应, 通过技术、经营的相互支持, 工作才能扎实有效, 经营要为勘察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技术要通过提高质量的勘察设计成果, 良好的售后服务为经营创造条件。

营销人员要做好与客户和专业设计人员的双向沟通。经营工作中营销人员的角色是营造氛围, 设计人员的角色是产品的制造者, 二者都是营销工作的参与者。因此, 以经营为策应, 以技术为支持, 通过技术和经营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营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经营人员既要做好与客户的沟通, 又要做好与设计人员的交流。

篇5

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的难点上、资产运作的焦点上、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上、群众反映的热点上选题立项,开展效能监察,注意建章立制,收集反馈意见,提出监察建议,促进问题的整改,制定和修订各项监督制约制度,早规范,早预防,积极发挥监督管理制约的作用,就可有效地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在物资采购方面,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采购限价措施、货比三家措施,对购进的设备、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健全机制,就能规范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在基建工程方面,施工队伍的资质能力,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在施工队伍的选定上,监察部、审计部要全过程现场监督,严把施工队伍资质关。对工程采取招标的办法,可节约大量投资。对重点工程要把住资金使用关。

二、改善经营环境,促进资本优化

通过对重点环节、薄弱环节、重点工程、热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并根据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把效能监察同厂务公开相结合,将效能监察中发现的问题纳入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组织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监督。针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广泛发动群众,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献计献策,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造一个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合法的环境,不仅能极大地改善原有的经营环境,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堵塞管理漏洞,促进资本优化。

三、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篇6

1999年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勘察设计单位现有的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2001年左右,国内地质勘察企业纷纷由事业单位转型成为全民所有制科技型企业。改制成企业后,地质勘察单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主经营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多种经营面广、事杂,管理非常困难,也非常重要。

一、地质勘查单位多种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

1.应对市场经济的灵活性不强

财务管理上应对市场经济灵活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质勘察企业改制前属于事业单位,靠上级拨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依赖。转型后确成了自给自足,自负盈亏,难免会有不适应,在财务管理上力不从心。第二,由于转型后一些官僚思想的存在,单位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客观,对其重要性不够重视,往往以官僚的眼光来看待财务管理,对财务的不理解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不高。第三,转型后的地质勘察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不能较好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局限于过去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验之中。

2.财务管理资金不够充足

一方面转型前的地质勘察企业有上级拨款,无需自谋出路筹发展,属于事业单位,不盈利,没有资金积累。另一方面转型后自主经营,就需要自筹资金上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没有足够的资金,致使发展缓慢。

二、地质勘查单位多种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点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

既然已转变为企业,就要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深刻理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给自足的含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抛弃过去官僚思想、依靠思想。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善于从其它地质勘察单位中吸取财务管理的经验教训。因为一方面企业本身无较多财务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地质勘察行业的多种经营财务管理又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地质勘察单位转型前采用的是事业单位会计,转型后采用的是企业会计。会计核算方法大不相同,特别是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要求非上市企业在2008年年底之前采用新准则,如今,新准则实行在即,更需要提高财会计人员的素质,以保证能够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在配备财会人员时,要注重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坚持原则的人员充实到财会队伍中来,所谓以德为先。其次要增强会计人员专业学习氛围,可以采取讲座、培训、互帮互学等形式,促使所有在岗会计人员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和其它有关财经法规。要鼓励财会人员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和信息优势,灵活的广泛的参与到财务管理的探索之中,鼓励他们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献计献策,提出建议的方式、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是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就可以采纳实行。

3.创新生产工艺,做好成本管理

做好成本管理的意义是要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消耗。

在采购原料时可以先确定目标采购成本,再以目标成本额为参照进行采购。具体操作是按原材料同类企业商品最低销售价,扣掉合理的费用和利润,作为采购目标成本,凡是高于目标成本的商品,不首先考虑,这样抓成本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可以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采购方式提倡批量采购和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可以获得较大的优惠空间,可以减少中间渠道和费用,做到进货价格最低,从而降低进货成本。

降低成本不能是一味的降低设备或原料的消耗,不要总是用老的办法,在生产过程中卡死材料费用消耗。不是说不要实行定额消耗,而是定额消耗只能是指标不治本的办法,杜绝生产过程中的“漏”、“滴”、“冒”,增加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对浪费现象严重处罚,等等,这些措施在实行之处确实有效,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发展下去反而会激起工人的逆反,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定额降低到正常消耗标准以下后就不能在降低了。什么标准才是正常的呢,这就需要综合目标产量、目标成本、工人积极性、同类企业综合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虑。

要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对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创新上。改进生产工艺,或优化减少生产步骤、或提高单位原材料产量、或减少单位成本消耗、或采用低廉的新原料等等,都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也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收益,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也是成本费用管理的一个方面。这里主要是指在成本费用报销中,严格报销程序,原始凭证首先必须是符合要求的可以报销的凭证,对于不真实、不完整的不予受理。其次是相关责任人必须要签字,关于签字这一点要强调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就是说改签的字一定要在报销入账之前签完,而不是等到入账之后再补办签字手续,使签字沦为一种形式。

4.充分进行增值税抵扣、节约税金

多种经营采购过程中会产生可抵扣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节约税金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一定要重视增值税发票的取得。采购原材料必须要取得增值税发票,在签订采购合同前,要明确对方单能否及时出具增值税发票,原材料购买后采购人员要及时带回增值税发票,交给会计人员核算入账,月末报税时,会计人员要正确核算当月应纳税额,与税务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完成增值税抵扣。

在产品的销售使用要认真做好记录,财务部门要正确计算出本期销售额,统计好视同销售的数量,包括宣传消耗产品、馈赠消耗产品等等。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增值税金额。笔者反对偷税漏税的行为,但主张正确计算应缴税额,在计算时充分考虑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等情况,用正确的销售金额来计算增值税额。

5.加强资金的管理

加强资金的管理是要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流通速度,要加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审批管理和跟踪管理,尤其是强调跟踪管理。企业资金应设定相应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按级规定明确的审批额度,审批金额在该级权限之内即可批准使用,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必不可少。跟踪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到哪里手续责任跟到哪里”。要明确资金的流向,更要明确资金所在环节时相关责任人应负担的责任,抓主要责任人,抓主要责任,确保资金及时顺利达到预定使用环节。

参考文献:

篇7

2010年是电网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念头,电网公司针对我国的供电服务行业提出了“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这样的高要求,硬性要求各级供电企业必须做好供电营销服务工作,自此,电网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体来说包括用电需求,如今的供电营销服务仍然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不能够及时的辨别市场导向,要增强以市场为营销方向的服务意识。

1 供电营销概况及前景分析

供电营销指的是供电机构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营销机制,集体包括从受理用电申请,批复,装表,接电到正常用电的整个一条龙流程。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对供电企业提出了供电营销的新要求,以此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产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供电所需要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的改革不断的深化升级,电力企业的改革也正在实现着自身的华丽转身。各区域各级的电力企业都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从国有的计划经济到各类经济体制普遍发展,新的电力企业面临着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如果做不好以市场为主导,极速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来调整发展政策的话就会被市场所淘汰。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也不再是以前的安全生产就万事大吉了,对电力企业内部的综合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电力企业要通过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这个措施提高企业的含金量,建立健全适合现代经济发展脚步的企业制度,通过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促进整个公司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把营销部门的业务水平放在重点提升的环节,通过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要建立起营销业务管理层的决策软件,来辅助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电力企业要完善数据库的建设,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实现客服系统,决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各部门可以迅速知道市场的变化,以及管理部门的决策。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制定营销策略,市场定位和分析市场的走势,以及依据国家政策的变化等方法,为电力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目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已经有了大约10年的营销信息数据,是电力企业很重要的材料,这有利于电力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服做出贴心的一对一的服务方案,也有助于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的下一步行动做出更好的计划,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量,把资金运用到研发系统方面,改变目前系统独立工作的性能,实现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管理当中各系统的兼容性,同时做好宣传,以服务于人民为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想客户之所想,需客户之所需,建立起电力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为电力企业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完成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供电营销服务中存在的风险

2.1 供电企业内部分工不明造成的服务风险

(1)供电网络没有完全覆盖用户区域,对于各站点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不够合理。尤其是针对大批的城市用电客户,站点设置不合理增加了客户装电的成本,这不符合电网公司提出的供电营销要求,没有做到满足用电客户经济节能的用电要求。

(2)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停电信息通知方式单一化,用户无法及时得知,覆盖范围面窄,在检修线路时,相关部门的工作分工不合理,造成重复停电现象,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无形之中对供电企业的信誉减了分。

(3)供电企业对于电路发生异常情况时的抢修不够快速,甚至在抢修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推诿扯皮或者协作较差的情形,降低了客户对供电营销服务的满意程度。

2.2 服务员工技能差距造成的风险

在供电营销服务这个新的口号提出来之后,在原有的供电企业内部有一些老员工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潮流。有些员工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较低,在抄表,装表,电费收取等各个环节屡错不改,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供电企业投入到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较少,对员工的要求不高,造成恶性循环,企业的营销服务质量得不到提升。

2.3 员工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服务风险

在一些供电企业没有推行“首问责任制”,造成了在客户问题回复环节出差错的时候难以找到负责人,各部门员工争相推卸责任。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忧患意识,缺乏责任心,工作的热情和服务水平都有所欠缺,无法到达用户的满意,这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供电营销服务中的服务风险。

3 防范与预警管理

3.1 风险防范对策

3.1.1 获取政府协助

供电企业需要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做好汇报工作,正确政府对企业催缴电费的理解和支持。企业的稽查部门要和政府的破产清算小组建立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机,了解当地企业破产动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供电企业供电营销服务方面的风险,减轻电费风险额度。

3.1.2 强化服务理念

作为服务行业,必须要强化更新服务理念,供电企业要做好对员工正确服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使其明白真情服务对于员工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供电企业要完善自身管理,增加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营造良好的企业服务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营销稽查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公司的员工开展营销服务知识竞赛活动,考察员工对供电企业的服务理念是否了解到位,并且付诸实践行动。

3.1.3 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稽查部门着力于建设供电企业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电客户进行分层考虑。把客户的用电缴费情况,缴费能力和经营效益等相关信息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客户信用评价等级体系有助于供电企业资金的回流和周转,方便了企业收缴电费,有效规避了供电企业的收电费风险,把资金投资到更加有效益的地方中去。

3.2 预警管理措施

3.2.1 制定风险预案

在电力营销管理中,除了保证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还要做好对风险的应急反映措施。强化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定期进行部门讨论,找出出错的地方,并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

类似情况的发生。建立最佳风险预案,同时开展风险演习工作,供电企业应强化对各部门的营销管理,找出营销服务中发生过各类风险与失误,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归纳,通过讨论分析后,总结出应对各类风险的最佳处理方案,建立一个系统化的风险应对预案。然后,企业可以不定期举行风险应对演习,不断考察各部门员工对于风险的应变能力。

3.2.2 加强电力营销稽查

营销工作与稽查工作,密不可分,营销是稽查的前提,稽查是营销的拓展。电力营销稽查分为两个方面,内稽和外查。它主要是为了促进行业内的公平竞争,避免恶性的竞争环境,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供电企业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强自身管理机制和内部信息反馈机制,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分析整理数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全程跟踪检查营销过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对不合格的地方下发稽查工作传票限期整改。

4 结语

在激烈的供电企业竞争环境中,供电企业要坚持科学的服务管理理念,做好稽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供电营销服务防范风险预防机制,降低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风险,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8

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叶产业完善度,还是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为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不仅是茶叶企业经营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当前整个时代环境下,实现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网络工程在茶企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价值极为必要。

1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从当前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目前多数茶叶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因此其不仅未能对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系统化应用,更在于其并未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开展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茶叶企业的建设进程。当然对于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来说,其中的问题不仅是缺乏对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作用认知,更重要的是这与当前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相融合,无论是具体的茶叶生产过程,还是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都需要信息技术的系统化应用。当然,将信息技术系统化应用其中,不仅是一种创新与完善,同时更是茶叶企业与现代企业机制相对接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客观上需要茶叶企业,自主创新自身经营理念,应用时代要求和科技元素,而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实际上就是将科技信息应用到企业自身经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企业生产、企业管理等各个过程。从当前整个茶叶市场的长期化管理建设过程看,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多数茶叶企业并未能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最后,茶叶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开展过程中,未能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高效互动模式,实际上,茶叶企业其信息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高效互动,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客观上看,当前多数部门之间,存在功能作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其互动效果较差,也未能形成必要的信息化系统。

2当前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具体需要

当前是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开展的关键时期,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建设结果,就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茶叶企业将自身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整个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新项目相融合,通过与整个茶叶产业一起转型发展,并制定良好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注入必要的、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建设所能接受的理想效果,其次,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将当前时展的各项科技元素,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茶叶企业能够应用最先进、最合理的经营信息技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提高认知度,从而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最后,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待为企业转型发展带来竞争力的同时,实际上因为茶叶企业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具体规范,尤其是如何才能确保茶叶企业的经营安全,就极为必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当前该技术应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可以说,不管是技术的成熟度,还是其应用的完善性,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对应用环境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要求,当前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自身最大经营利益,就必须充分注重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应用日益成熟,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信息化技术应用是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化管理也是茶叶企业现代化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融入信息化管理机制,从而为茶叶企业转型发展奠定相关基础和内涵。

3网络工程的具体发展状况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应用的今天,网络工程技术有着广泛应用的价值。在该技术成熟应用过程中,不仅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其应用程序较为简单,同时使用的设备也有着较高速率。而在这一设备具体应用过程中,其通过应用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网络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其有着一系列成熟优势。在互联网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升。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系统化应用,不仅充分满足了时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与整个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在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需要不断提升的今天,特别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应用进一步成熟,通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具体应用形式和内容元素也实现了系统化革新和完善发展。这就为茶叶企业发展应用网络工程技术,提升自身信息化元素提供了相应空间和途径。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应用网络工程技术,不仅是茶叶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运行结合时代形势的客观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日益成熟,如今茶叶企业在现代化经营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化建设元素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理念,从而为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随着网络工程机制建设日益成熟,当前无论是具体的网络工程资源,还是其应用成熟度都实现了实质性提升。在当前茶叶企业经营建设过程中,想要实现自身经营目的,就需要将这一系列资源要素融入其中,网络工程机制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推行自身信息化管理建设不仅是完善企业经营资源,同时也是丰富企业经营内容的客观要求。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在构建其信息化管理机制时,其需要充分做到:首先,要将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要素融入到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经营理念,通过充分注重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具体价值,通过认知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价值作用,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要充分注重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各个细节过程当中,尤其是要注重将茶叶生产、品质鉴定、茶叶企业管理等一系列内容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

4网络工程在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无论是互联网+模式,还是大数据模式的成熟应用,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简单技术应用上,信息化技术已经为整个企业经营发展应用提供了实质性影响。尤其是在茶叶企业转型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就为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工程资源成熟应用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其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网络资源与经营优势之间的融合转化。同时,在信息资源采集、获取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计算机处理系统,从而将技术应用与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系统化结合,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不仅如此,在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其还包括了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息内容进行储存和分析的具体能力。应用这一技术实质上也有效解决了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局限性。当然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的各项要素来丰富和优化自身生活。对于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功活动来说,应用网络工程资源的价值作用不仅在于丰富整个企业经营元素,同时也在于提升茶叶企业的互联网经营程度。比如将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直接有效的对相关信息技术内容进行有效应用。此外,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成熟,也使得茶叶企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经营状况等各种信息资源系统化应用。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当前也逐步实现了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细节的系统化融入,特别是随着当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不断成熟和系统化创新,如今在茶叶企业经营发展应用过程中,通过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资源,其也能够更为便捷的实现自身经营发展,从而构建适合当前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思路。客观的讲,信息技术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据传输技术,其以数据传输为基础,想要实现最佳应用,就需要将各项资源融入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体系化,通过创新实现理想的经营目标。

5结语

传统茶文化是经过长期系统化的应用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内涵,而茶叶企业就是当前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成熟,茶叶企业想要满足市场经营的具体需要,就需要将这一技术与企业自身经营系统化融合。不仅如此,对于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来说,当前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机遇期,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就必须充分结合当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柴文慧.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81-183.

[2]陈振宇.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80-282.

[3]杨肖康.基于SSH2的网络信息化茶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3-75.

篇9

对于整个茶叶企业的经营创新来说,转型发展是其主要特点,不管是具体的经营元素,乃至整个管理体系,都需要我们在立足具体管理机制的情况下,通过丰富融入多样化元素内容,从而创新管理思维。不仅如此,对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的习惯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而立足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价值基础,构建合理完善的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机制全面且必要。

1当前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背景及环境特点认知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建设日益丰富,在当前整个茶叶企业发展时,既需要注重完善各项元素及内容的充分利用,同时也需要在完善探究茶叶企业运行特点和具体诉求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茶叶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结合市场需要,通过融入必要的企业经营理念,进而助力现代化茶叶企业建设。目前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全新时期,结合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当前正处于时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茶叶企业经营体系中的各项元素内容,还是茶叶企业所处的时代特点等等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全面变化,尤其是在目前社会大众都热衷饮茶的大背景下,整个茶叶企业所处的空间更大,前景更为明显,因此,茶叶企业想要有效发展,就要把握市场诉求,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确保茶叶企业处在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就茶叶企业而言,企业员工对其经营发展,乃至具体经营收益的影响超出社会大众的想象,尤其是茶叶企业员工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更为突出。当员工具备扎实的工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时,其就更能发挥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元素的综合应用,进而便于茶叶企业的全面、成熟发展。

2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机制构建的价值分析

结合信息技术应用来看,其正是茶叶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可被我们应用的信息内容实际上是极其多样的,比如在茶叶企业营销活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营销大数据,进而帮助茶叶企业的经营者具体全面的了解整个茶叶产业的营销诉求,或者在茶叶企业财务管理、流程把控等多个方面,都可以使用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对于茶叶企业的经营创新,元素内容多样教学至关重要。特别是从茶叶产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上看,想要满足其具体的市场化经营需求,就必须充分注重完善构建多样化的元素内容,尤其是具体的时代化创新与完善,从而确保茶叶企业的转型。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只有融入了必要的茶叶企业特点,才能更好实现其管理目标。而对于茶叶企业的具体运行来说,信息机制的融入和应用,其带来的实际变化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将与茶叶产业发展的具体特征与其整体融入,从而使其能够更好满足时代需要。而在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其需要充分注重构建完善的应用机制,我们认为整个信息管理机制所覆盖的具体面或者内涵应该是全面而突出的。比如在整个茶叶企业的具体运行发展过程中,其信息管理体系包含对茶叶产品的种类、价格等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筛选和整理,以及茶叶产品营销市场的客户信息状况的收集与整理反馈,以及整个茶叶企业财务管理等涉及现代管理活动的各个细节。

3信息收集、数据整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价值理解

对于信息系统的管理运行与发展来说,其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说,是当前整个时代经营活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及内涵,如果我们对茶叶企业自身所存在的元素内容进行理解,不难看出,正是因为目前很多茶叶企业发展层次不够,从而使得很多茶叶企业都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下,无论是对茶叶产品信息的收集、整理,还是茶叶原材料的基础生产过程等等,都未能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特别是信息资源应用度不够,进而影响了茶叶企业管理与茶叶产业发展之间的必要关联。在信息化建设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关于茶叶产品和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更加完善,这从客观上看,也为茶叶企业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基础可能。不仅如此,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其想要实现当前这一时代形势,也需要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融入应用,从而打造符合茶叶产业特点和茶叶企业发展趋势的企业信息管理机制。很多企业正面临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时代化经营理念转变的新氛围之中,因此,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实际上,研判目前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社会大众的客观诉求,茶叶企业内涵元素的融合发展与全面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整个时展的趋势和特点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点,尤其是各个产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其已经打破了产业元素融入的客观单一思维,尤其是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经营机制也实现了成熟而全面的融合统一。在当前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任何项目的运行发展和产品的市场推广,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入及诠释表达,可以说创意、文化等等实际上都是当前整个时展的核心所在。当然,我们在项目运营及营销活动的开展等诸多能力及经验也实现了全面提升。因此,对于当前茶叶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来说,如果我们能将现代化的理念和思维出发,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最佳运行和价值最大化。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技术是当前整个时展时,任何产业和企业,都必须充分重视和具体应用的重要内容。如果脱离了信息知识的有效应用,那么企业所作出的具体方案,以及其具体的经营收益可能都会深受影响。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我们在进行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从茶叶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利用和融入当前整个时展过程中,可被具体应用的元素内容,通过整体融合、创新,从而实现最佳应用。

4基于信息系统应用的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机制构建思路

在具体做好茶叶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时,我们所需要具体做到的,不仅仅是经营理念上的优化与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与时展相匹配的信息管理机制和元素内容之间充分结合,深度融入当前信息时展运行中,所具体需要的内容,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我国茶叶企业目前仍然更多情况下是停留在传统经营状态之下的,尤其是很多茶叶企业并没有理解企业发展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发展和应用日益成熟的大背景和整体需求看,如今,我国多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实施方面,虽然已经实现了初步提升,但是整体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企业内信息机制构建的完善性,还是其中所应该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思维等等,都存在较多不足。做好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活动建设,其离不开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精准认知和有效调动,同时也需要更好、更主动去拥抱当前发展的这个时代,尤其是通过发挥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成熟度,从而带动员工在整个茶叶企业的发展运行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在立足茶叶企业发展的诉求和特点看,综合应用各项技术元素,也是当前茶叶企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所完全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力量。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应用好信息系统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系统化融入和应用结合,就必须对现阶段茶叶企业发展的环境状况和所需内容进行深化探究,从而分析具体的信息系统应用,进而满足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效果。结合电商经济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看,各个茶叶企业都陆续适应这一时代特点,搭建了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电商渠道和途径,尤其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职能终端,从而实现对茶叶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的全过程的管理与了解。但是,对于茶叶企业信息管理活动的具体管理与实施来说,我们要注重在茶叶企业自身基础的前提之下进行建设,其规模与投入不能脱离茶叶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不能盲目进行投入。同时整个信息建设的管理与建设应用过程,要注重与茶叶企业的基础特点相结合,确保信息管理机制服务与企业运行全面融合,尤其是从茶叶产业的发展进程看,其使用信息系统推进自身信息管理机制建设,并不是盲从当前信息时代建设的背景和氛围,而应该是真正利用好通过信息管理机制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并且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合理应用,从而服务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价值特点。

5结语

在大数据信息成熟应用的今天,我们说,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应用,而是应该在对整个市场发展状况,尤其是与茶叶产品相关的元素内容进行深度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信息筛选和数据整理,从而为茶叶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合理、恰当的参考机制,尤其是对于茶叶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信息管理机制建设将从本质上助力现代茶叶企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杨肖康.基于SSH2的网络信息化茶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273-275.

[2]谭朝贵.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及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4):127-131.

篇10

1 概述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更多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认识的增强,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勘察设计企业,迫切地需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与IT服务、项目管理系统、设计集成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数据共享和应用系统集成。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利用集成化和智能化技术,完善提升已建立的信息系统并深化应用,构建协同工作平台,促进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单位承建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示范工程“基于SOA的设计院协同设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顺利通过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的验收。示范工程涵盖了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经营管理等系统。本文以经营管理系统为例,通过在申报过程中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旨在探索便利有效的实现模式,促进信息采集的及时性、有效性,满足企业对经营管理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任务承接,全面提高了企业市场部门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支持企业高层领导、经营主管决策的有效性。

2 ECA-SOA架构

近年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成为IT届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此架构下,所有的应用可以相互连接,企业应用亦可被分解成小的应用模块,每一个模块又是一个服务,企业可以按照需求对服务进行组合。ECA-SOA业务架构与系统集成平台(E-Business Collaboration Architecture,ECA)是一个基于SOA的勘察设计企业业务架构与信息集成的先进平台。平台提供可视化的建模工具,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构建高质量、灵活的企业级应用软件,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和技术体系,使用新一代实现技术,解决了传统开发模式和应用模式下众多系统在构建、开发、实施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系统性缺陷,改善整体的系统开发和应用现状。从集成性方面将内外部环境和各种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管理,通过开放性保证了多方系统在纵向和横向协同的顺利进行,最后通过扩展性来适应业务和管理的快速变化,并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改变了传统软件开发从源代码开始的实现模式,使设计院信息化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整理业务需求和优化实现模式。

2.1 系统架构(图1)

系统架构分为操作系统层、数据库层、基础服务层、访问层、ECR、ECA-Runtime Integration Service、应用层。ECA采用SOA架构为企业提供健壮的业务基础平台和系统运行支撑运行平台。它支持32位和64位机,兼容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是进行企业级系统构建和集成的优秀平台,特别是采用技术无关性平台设计,使得业务系统不再依赖特定应用环境,保证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满足信息化长期性的需要。ECA平台采用了技术无关性设计,无论你是采用服务器、客户机、数据库、操作系统,ECA的模型均采用无关性设计,并以各种软硬件平台均支持的XML方式进行存储,保证设计上可以满足各种技术升级换代的需要。在实现上采用运行时未解析模型生成系统,如果系统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客户机等发生变换,只要更新ECA平台的运行时就可以支撑新应用环境,从而通过不断升级运行时来提高系统的寿命并极大提高适应性。

2.2 可视化建模工具

可视化建模采用企业工程理论,开发了整套可视化建模技术,具有强大的系统定制能力,可以按需构建信息系统,ECA支持从数据库设计、输入界面设计、数据操作逻辑、输出报表、业务模型、系统权限、组织机构、门户配置、统计分析等全套可视化开发工具,采用ECA平台,系统实现方式从源代码开发方式转变为工程式开发,这种开发方式的转变使系统开发不再受制于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编码开发能力,而是更关注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又避免因为程序员水平差异导致系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保证了软件质量。同时由于工程式建设所有的建设内容均可以掌握在建设者(包括用户)并且以可视化的方法进行建设和维护,在后期维护中可以避免因开发人员流失、代码难以维护等导致维护的困境,系统地维护放在业务上而不是技术上。

2.3 免安装客户端

随着跨区域项目的增加,对项目管理的便捷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简便易部署成了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对依赖于Internet的数据共享传输速度、数据存储模型,决定了系统的可操作性。而ECA-SOA客户端软件的通过拷贝就可直接使用,极大的方便设计人员的使用。

3 应用模式

由于早期的经营管理模块只注重数据采集,未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系统结构不清晰,未发挥数据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有效作用。随着应用的深入,需求的进一步复杂,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需求分析和整合。通过需求调研会,封闭式专题讨论形式,确保了需求的完整性。同时,公司领导亲自参与,明确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三个层面的应用需求,促进经营管理、合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3.1 目的

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对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联系人信息等内容全面分类管理,使市场人员能够以条理、清晰和完备的方式掌握客户的信息。市场信息和关联的客户信息可以及时地提供给决策部门,使决策层实时了解到最新的市场情况,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工程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建立工程编号与合同编号一一对应的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是为院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提供项目信息、合同和收费信息,做好合同的管理以及掌握收费情况,同时能掌握合同中包含分包合同的执行和付款情况,能随时查询某工程的合同基本信息、业主信息、到款情况、分包合同基本信息、付款情况等。实现以工程为中心的合同管理,实现以合同管理为中心的收、付款管理,实现以工程为核心的成本与合同关联管理,实现以工程为核心的产值管理。实现经营管理数据的统计报表,提升企业决策的有效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2 管理的要素:(图2)

经营室登记客户信息,以工程编号为核心登记,工程编号是指各所室一旦开展工作的项目,就应到经营室立项,相关经办人员下达《设计任务通知单》。相关经办人员签订了合同后,经营室以工程编号为核心登记《经营合同信息单》。相关经办人员登记开票记录,财务室登记相关的收费记录。以工程编号为系统中唯一码,一一对应合同编号。以工程编号为系统中唯一码,登记对应发生的成本。以工程编号为系统中唯一码,登记对应产值。生成经营管理统计报表。

3.3 编号编码方式

3.3.1 工程编号:年份+工程分类-工程流水号(如表1)。

3.3.2 合同编码(如表2):

主合同:实际签订的合同。

年份+合同类别-流水号,例:2012JYSF-001

虚拟合同:包含在主合同中,没有独立合同。

主合同编号-子码,例:2012JYSF-001-A01

变更合同:主合同发生变更的合同。

主合同-变更码,例:2012JYSF-001-B01

虚拟合同发生变更的合同。

虚拟合同-变更码,例:2012JYSF-001-A01-B01

补充合同:主合同补充的合同

3.4 经营业务流程及要素

3.4.1 客户登记

项目立项前首先在“经营管理\客户登记”登记《客户信息单》,包括客户名称,客户分类,客户地区,客户地址等基本信息,从表单包括《客户联系人》(图3)。

3.4.2 项目立项

工程编号是指各设计所室一旦开展工作的项目,就应到经营室立项,相关经办人员在“我的事务”下达《设计任务通知单》;

按工程分类,下达《设计任务通知单》,系统自动生成工程编号。(图4)

3.4.3 经营合同登记(图5)

合同信息登记:相关经办人员签订了合同后,经营室以工程编号为核心登记《经营合同信息单》。以工程编号为系统中唯一码,一一对应合同编号。

开票、收费信息登记:经办人员登记开票记录,财务室出纳登记相关的收费记录;按权限管理。

3.4.3.1 开票登记

基于工程编号登记开票记录。在开票记录里自动提取工程编号、合同编号。

一个工程编号可以对应多个开票记录,一个开票记录不能对应多个工程编号。(图6)

3.4.3.2 收费登记

基于开票记录登记收费记录,一个开票记录可以对应多个收费记录。

3.4.4 产值登记

基于工程编号登记产值信息,对应产值信息登记产值结算记录。经营室经办人员登记产值结算信息,经办人员仅能查看个人登记的相关信息。可统计年度产值结算表。

3.4.5 经营报表

客户端查询经营报表,可以查看按照按年份统计,按照季度统计,按照月份统计等不同的报表。报表信息,如图所示:(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