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10:17: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2]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3]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4]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5]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6]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乱”作为响亮的座右铭郑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渐”的养生观。《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7]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加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8]张氏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9]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危”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10],《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长不干。”山]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三、《周易》“潜龙勿用”与中医“不妄作劳”
“潜龙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题。《乾卦》初九日:“潜龙,勿用。”龙是指龙星。《说文》“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潜龙”是指潜渊之龙,隐而不见。爻辞提醒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便应静而不动,以伺时机。《艮卦·彖传》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卦义为静止,与“潜龙勿用”一脉相承。两则爻辞在于表明凡事必须等待时机,谨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为,失去理智;否则便大难当
头,灾不可免。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
《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2]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3]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
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l4]其次,要注意节制。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必须有节。若恣情,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命同朝露。”《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15]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健康。《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第四,注意劳逸适度。《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16],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7],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18]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将寿蔽天地成为现实。
四、《周易》“反身修德”与中医“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周易》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周易》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中医养生承袭了《周易》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内经》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9]故“大德者必得其寿。”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遥过百春”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20]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养德养性无二术”。纵观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21]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孙两氏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
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
综上所述,《周易》哲学是《内经》医学的活水源头,《内经》充分汲取了《周易》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及其思维模式,并将其创造性地和养生学紧密结合,从而创立了中医养生独特的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深研《易》理,尽启其秘,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新。
注释:
[1]《四库提要·易类小序》。
[2][9][明]张景岳《医易义》。
[3][5][6][7]《素问·四气调神论》。
[4]《灵枢·本神》。
[8][明]张景岳《类经·摄生类·不治已病治未病》。
[10][宋]窦材《扁鹊心书》。
[11][宋]张杲《医说》。
[12][13][15][19]《素问·上古天真论》。
[14]《庄子·在宥》。
[16]《素问,举痛论》。
[17]《灵枢·九针论》。
[18][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20]徐以经《中华医易荟萃》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398页。
[21][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传统道教与中医养生
作为民间道教太平道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就存有大量的养生和医药内容。《太平经》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及精气神学说,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并将此学说贯穿于养生与治疗之中。在养生方面,《太平经》注重内养功,认为:“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这种内养功强调守“神”,提出:“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就预先给五脏各画一副神像,炼功开始时,按季节、日、时挂出相应的画像,以此作为信号和提示,卧下人静后使意念集中到那一脏器上。通过这种意守脏器的练意功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理论和炼养方术之集大成之作。葛洪认为,万物皆源于“道”或“一”,谁能得道守一,谁就可长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道健身的理论和方法。如《极言》篇说:“是以善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堰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矣。”其中就包括了静养、导引、吐纳、食养、服丹等修炼方法。葛洪特别强调内保精气。他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至理》)他把行气的方法归纳为吐纳、导引、胎息三种。吐纳是用呼吸行气,导引是用形体行气,而胎息是用呼吸和意气相结合而行气。并具体介绍了其炼养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炼养方法大都被后人吸收,并在气功中发展,沿用至今。转贴于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道教徒们创造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法,在历代道家的著作中,留下了诸如存思、守一、外丹、内丹、导引、呼吸、服饵、咽津、服气、符篆、房中等养生修炼的大量资料。
“存思”“守一”属于精神修炼。外丹是指炼服长生不老的金丹,内丹则是熔心、息锻炼于一炉的综合修炼方法,相当于气功。早期金丹派以炼外丹为主,宋金以后的金丹派则修炼内丹,称为晚期金丹派。内丹理论以黄老“道法自然”、“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为理论基础,认为人身即为一个炼丹的“鼎炉”,人身内的精、气、神则是炼丹的原料,通过一定的修炼,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结丹长生。从道教的初建到兴盛,留下了大量关于内丹修炼的著作。随着内丹派的兴起,内丹理论和功法得到逐步深化和完善,北宋中期以后,传统的内丹又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道禅相融合,形成了精深的系统理论和稳妥有效的功法。虽然不能成仙,但能帮助人们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这对中医养生学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道教形体方面的修炼主要包括导引、按摩及武术等内容。导引通过肢体的屈伸俯仰,达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历来为道家所重,修道者无不从导引做起。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资料中就有一幅彩绘的《导引图》。葛洪《抱朴子》中有龙导、龟咽、燕飞、蛇屈、兔惊等各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方法。隋唐之后逐渐由导引衍化出诸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有效的运动方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导引和华佗的医家导引是这些方法的前身。
食饵方面的修炼主要有服食金丹(矿物类)、五芝(菌类植物)、咽津、服气等。如前所述,道教认为服食用矿物药炼制的金丹和仙药五芝,可以成仙,显然是荒诞的,但其中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则不可埋没。咽津法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一系列动作,这是道教徒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关于咽津,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介绍了叩齿之法,称此为“坚齿之道”。此法在唐宋时极为盛行,在方法上也有发展。明代高镰所撰的《遵生八笺》曾详细记载此法。事实证明,这种口腔保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服气,又称辟谷食气。修炼时主要以饮水食气为主,同时服用一些辅助食品,如山药、黄精、花生、大枣、核桃等中草药。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却谷、食气的记载。晋至唐时期曾盛行此法,宋元以后就少见了。
符篆咒禁,即为祝由。唐代太医署首次设立咒禁科,还设有“祝禁博士”职,正是当时道、佛两家咒禁盛行背景下的产物。唐、宋、元、明各代均有此科,统称祝由科。可见其影响之深。对于祝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移精变气”,就是调整病人的精神活动,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从而形成精神内守状态,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这实际是一种宗教式的原始心理治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当今的精神疗法、暗示疗法的先导。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确实能起到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的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的宗教氛围之中,对那些虔诚的教徒更为灵验。这就是“心诚则灵”。但是它以祈祷、咒语、符篆、神水等手段为主,毕竟是迷信的东西。这是人类处于生产和认识水平低下的蒙昧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医学不发达时期的共同现象。
至于房中术,其中的性卫生知识可资借鉴,但对其糟粕必须剔除。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
中医认为,气血经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源,尤其是癌症,整个气脉不断打结,越结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大疙瘩――肿瘤。
可以这样形容,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临床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位66岁的老太太,到医院检查时是肺癌晚期。仔细询问情绪方面可知,半年前因家里面的矛盾心里窝了一口气,没有倾诉,整天愁眉苦脸、失眠睡不好。另外一个是某退休干部,患了退休综合征,闷闷不乐,总钻牛角尖,总觉得他跟谁都过不去,一年后被检查出患了食道癌。
生气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生气的次数和气的大小。比如在生气之前算一笔生气的花费,可以发现生气真的是赔本的买卖:
生气时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赔时间;气出病来自己还要掏钱医治――赔钱;给别人造成伤害很难弥补――赔人缘;生气心情不好,生活质量降低――赔心情。
喜悦是世间最好的药
七情之中,只有“喜则气缓”,使气脉缓和,平时我们之所以感觉身上紧紧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不轻松,胸口也感觉闷闷的,为什么?心结太多,直接影响气脉,使之紧张不放松,身体感觉沉重。喜就是喜悦、祥和,古人造“”字,上面草字头,底下一个“乐”,就是认为喜乐可以愈病,是世间最好的药。喜乐的来源是什么?古人说:“助人最乐”,帮助他人所得到的喜悦是最为珍贵的,这种从心里面爆发的喜悦是所有情绪里面最良性的信息。它所构成的气脉波动是最为有益的,这在防癌中可算是功臣之一。
笑,免费的防癌抗癌方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公园内,听见一阵朗朗笑声,只见十几个身穿白衬衣的中年男子,在草坪上围坐一圈而仰天大笑。原来,这些人是“笑一笑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每天清晨5时半到这里聚会,用笑声开始新的一天。每当东方破晓之时,他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伸展双臂,把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开始微笑;稍后,则从微笑转为“咯咯”的笑;5分钟之后,双手放下,自然垂立身体两侧,手指微曲,开始低声暗笑;几分钟过后,又仰天放声大笑。整个过程约为一个小时。
据说,“笑一笑俱乐部”风靡印度全国,感染了全世界。印度有句谚语:“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你整天哭丧着脸,生活也对你哭丧着脸。”故而印度人大多爱笑。而“笑一笑俱乐部”的创始人、印度医生卡特利亚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只要是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经常对学员说,你只要笑,不要问为什么笑。笑过之后,你就会身心健康,活力四射。据闻,近几年全球有5000多家“笑一笑俱乐部”相继成立。
西方也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科学证明,笑能使人的肺部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并清除了呼吸道的废物;笑能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道的活动增强,促进食欲;笑还能使思想放松,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笑能促进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勃特博士和查尔斯博士曾对“笑”作出如下的定义: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一种美妙状态的客观实在。真心地微笑,无论是对于笑者还是对于他人都会收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人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可从紧张状态下解放出来,人在这种状态下是最幸福甜美的。当然,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才能有利于健康,如果强颜欢笑而内心苦楚,依旧没有效果。
无独有偶,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理班斯坦的医学博士也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工作效率,驱除劳动的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激素――内啡肽,而内啡肽可使人产生愉悦感,还有镇痛作用。根据笑的生理效应,这位亨利博士发出忠告说:“为了你的健康,不应当放弃任何开怀大笑。”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消渴发病机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而逐渐丰富。《黄帝内经》论述本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以及情志不遂有关外,特别提出与五脏柔弱,"脾脆""肾脆" 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变》中所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曰:"肾脆善病消瘅易伤"。《灵枢・本藏》篇曰"脾脆则善病消瘅",强调了五脏虚赢、脾肾不足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人体正气虚弱,肾虚胃热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机。如《金T要略・消渴篇》中所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说明了虚劳、荣卫气血俱虚是产生本病的内在因素;《金T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说明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摄水是消渴之根源,肾气丸温肾以化气,故而能愈消止渴,成为温阳治消之代表方。"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说明了胃中燥火亢盛亦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隋唐时期强调"燥热"和"肾虚"在消渴病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隋・《诸病源候论》消渴诸论中指出:"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使人下焦虚热"而致消渴,认为燥热伤肾,虚热上炎是消渴的病理机制。又云:"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强调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多由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腻之品,久而酝酿化热;或由服石不当,及至年老时下焦亏虚而石热独盛所致;"虚热"又多由房劳过度,或服石伤肾,肾阴亏损,终成虚热耗津之热。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立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大法,创玉泉丸、黄连丸,建立了清热滋阴治疗消渴的基本法则。唐・《外台秘要》云:"消渴者,原其发病,此责肾虚所致……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也。"指出消渴病病机在于腰肾虚冷。
时至宋代,"三消"理论逐渐形成。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张子和等发展了三消理论,刘河间《三消论》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察受于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润养之。然消渴之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故也。……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以养乎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多饮水入肠胃之内,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而不止而小便多。"刘氏认为糖尿病之病机在于燥热伤中,消烁津液,伤及肾脏所致。张子和不仅完整保存了刘河间的《三消论》,而且提出"三消当从火断"的学术思想,明确提出了并发症,关注消渴发病与体质的关系,强调消渴的康复须经药物治疗、食疗护理、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结合。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消渴》说:"人惟欲态情,酒面无节,酷嗜炙乖闫桑咸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属,……于是炎火上薰,腑脏生热,燥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其热气
上腾,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躁,舌赤唇红,此渴引饮常多,小便数少,病属上焦,谓之消渴。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此渴亦不甚烦,但欲饮冷小便数而甜,病属中焦,谓之消中。热伏于下,肾虚受之,骨节i疼,精走髓空,饮水自救,此渴水饮不多,随即溺下,小便多而浊,病属下焦,谓之消肾。"朱氏以滋阴立论,对糖尿病病机认识重在饮食不节,积热伤中,热伏于下,导致肾阴不足,消渴乃成。
明清时期医家对消渴的认识和治疗,既吸取前人的精华亦有所创获。明・张景岳对阳虚火亏致消有独到认识,创用温补肾阳治消之法,为后世开创益气温阳法治疗消渴之先法;唐容川《血证论・发渴》论述:"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水与血交会转运,皆在胞中,胞中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但去下焦之瘀,则水津上布而渴自止。"开近代活血化瘀治消渴病(糖尿病)之先河。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黄坤载认为消渴之病责之于肝,成为本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费伯雄对消渴的治疗补充发展了化痰利湿之法,《医醇腾义・三消》曰"上消者……当于大队清润中,佐以渗湿化痰之品。盖火盛则痰燥,其消烁之力,皆痰为之助虐也,逢原饮主之;中消者……痰入胃中与火相乘,为力更猛,食入即腐,易于消烁,……宜清阳明之热,润燥化痰,祛烦养胃汤主之。"
2现代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随着对DN研究的深入,现代中医专家对DN病机又有多种学说提出。彬,吕仁和[2]认为,DN的病机特点为:病变初期,阴虚为本,涉及肝肾,以肝肾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为主;病变中期,阴气损耗及阳,伤及脾肾,以脾肾阴阳两虚、络脉瘀阻为主;病变晚期,气血阴阳俱虚,五脏功能受损,浊毒内停,水湿储留,变证峰起。曹和欣等[3]认为DN的病机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病变早期阴虚为本,日久耗气,致气阴两虚,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气虚运血无力,阳虚血行涩滞,久病入络皆可形成血瘀,瘀血既是DN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贯穿于DN始终。冯建春,时振声[4]认为,DN的基础是阴虚,病机的演变为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标实有风寒、风热、湿热、水湿、气滞、瘀血、浊毒等。邵启慧[5]则提出DM各种并发症皆为阴虚血瘀。邹丽华等[6]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观察,总结DN病机特点以脾肾(或肝)气阴两虚夹血瘀为主,早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中、晚期则以
脾肾气阴两虚多见,瘀血是在脾肾(或肝肾)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阴虚、气虚是血瘀形成的重要基础。张永华[7]认为消渴为病,肺脾肾三脏俱损,关键在肾,气虚血行无力必致瘀血内生,故肾虚血瘀为DN的主要病理基础。刘洪陆[8]认为DN始终贯穿"虚"、"瘀"、"水"三大病理基础。周则卫[9]认为本病的
病机为气虚血瘀、肾阳亏损。
张家庆[10]等则认为经脉枯涩、瘀血阻滞是其主要病机,同时浊毒内停,阻遏气机升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周玉兰[11]提出"湿热"、"燥热"、"瘀热"内滞,津液难以输布,同时,阴虚津不化气,进而气阴两虚。张宗礼等[12]认为病机为虚、瘀、湿、逆,肾虚血瘀贯穿了DN始终。宋述菊等[13]则认为脾虚是关键,肾虚是易感因素。郑弼芳等[14]提出脾肾气阴俱虚,瘀血阻滞为病机,因此在补肾活血方药中重用活血化瘀药。张泽生等[15]认为病因病机主要是脾不升清,肾不藏精,瘀血阻络,浊毒内停,并指出脾肾两虚为DN病理基础,瘀浊内停为病理产物,主要的病理关键在于本虚标实。张福生[16]认为,瘀血是本病的发病根源,同时由于湿浊溺毒内停,阻遏气机升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而成恶性循环。
关于DN的分型论治,现许多学者参照Mogensen分期方法的进行辩证分型论治,张瑞彬[17]将其分为三型:①气阴两虚,损及肝肾,为糖尿病肾病早期。②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期。③阴阳俱虚,浊阴上逆症,本型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张琪教授[18]将糖尿病肾病分了三主型、三兼证。三个主型是:①气阴两虚型,多见糖尿病肾病早期②脾肾两虚型,多见糖尿病肾病临床期及平素体质极度虚弱者,③脾肾虚衰型,多见糖尿病肾病晚期,肾功能损伤明显,血清肌酐、尿素氮持续不降;并针对三个兼证瘀血、湿浊、湿浊(毒)瘀血壅结加减用药论还认为糖尿病肾病发病与肝郁(证)相关。
李大钧[19]等认为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有四型,而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多见的证候类型,以脾气虚兼肝肾阴虚为多见,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方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总之许多学者[20-23]认为气阴两虚应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症候。乔玉秋[24]等认为痰浊是主要致病机制,主张从痰分型论治。痰浊中阻,治宜燥湿祛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痰热内蕴,治宜清热化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气虚痰阻经络,治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方选参芪温胆汤加减。
综上所述,现代学者多认为本病是以虚为主,又兼夹有水湿、痰浊、瘀血等的本虚标实之证,虚、湿、痰、瘀是消渴病病机的四大关键。而其治疗也应首先确立补虚的治则,在此基础上再衡量湿、痰、瘀的轻重缓急而用药。始于阴虚燥热,肺阴虚,虚热灼津,津不得布则多饮;胃阴虚,虚火消食,则多食易饥;肾阴虚,热迫膀胱,则尿多频数。然大多消渴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持续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继之则以神疲乏力、倦怠懒言为主要见症,是因为热耗阴伤,使化气不足,加之虚火灼气,则气耗更多,导致病机逐渐向气虚转化,进入气阴两虚阶段,而随着气虚由微至甚,渐损及阳,最后将进入阴阳俱虚阶段。
参考文献
[1]吕仁和,时振声.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J].北京中医,1989,8(2):8-10.
[2]高彦彬,吕仁和,王秀琴,等.糖肾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7,38(2):96.
[3]曹和欣,何立群.糖肾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高过滤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5):19-21.
[4]冯建春.时振声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学术思想和经验.第二届糖尿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03.
[5]邵启慧.滋肾活血法在治疗消渴兼证中的运用.辽宁中医杂志,1986,10(5): 19-21.
[6]邹丽华,易晓颖,郡红,等.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1,16(9):59-62.
[7]张永华,裴林.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桃红四物汤的治疗作用.浙江中医杂志. 1995,30(2):88-89.
[8]刘洪陆,郭惠芳.从痰瘀论治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国医论坛,1999,14(3):22-23.
[9]周则卫.2型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抵抗机理的中医探讨.天津中医,2002,19(4):39.
[10]张家庆,郭赛珊,何国芬,等.关于糖尿病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3.
[11]周玉兰.消渴病(糖尿病)湿热中阻型治疗研究.北京中医,2002,21(2):4-6.
[12]张宗礼,司福全.中药配合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2例[J]月.四川中医,2001,19(12):33-34.
[13]宋述菊,牟宗透.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及辨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4):147-148.
[14]郑弼芳,张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21例[J].山西中医,2001,17(1) : 33.
[15]张泽生,袁遵守,杨新军,等.益肾扶脾化癖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1,33(11):36-37.
[16]张福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不全29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2):21.
[17]张瑞彬,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体会.河南中医,2003年,23(9):66-67.
[18]王晓光,王亚丽,张琪.张琪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陕西中医,2004,25(12):116-1118.
[19]李大钧,范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河北中医,2001,23(9):682.
[20]刘喜明,智文.糖尿病肾病的诊治与分型方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7):41-44.
[21]王立新.杨霓芝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拾萃.中医药研究,2000,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