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植物学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3 09:16: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086-03

Anatomical Studies on Leav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CHEN Dan-sheng,MA Rui-jun,ZHUANG Zhe-huang,HONG Sheng-xiao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free-hand section, leaf anatomical stuctur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s could't be used as the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but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basic studies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ves.

Key words: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3-03-2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304012);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CXZD1131);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

专业建设项目(TS12367);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2011B090400061)

作者简介:陈丹生(1969-),女,广东潮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13828322863(电子信箱)。

凤凰单枞茶(Camellia sinensis)是山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 L.)植物,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单枞茶各个单株在形态和品味上各具特点,并自成品(株)系,从这些单株上单独采收、单独制作的茶称为单枞茶,如黄枝香、玉兰香、芝兰香、桂花香等[1]。目前,国内外对凤凰单枞茶树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品质化学特性、质量安全等方面[1,2],但对茶树的内部结构,特别是以潮州凤凰单枞品种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从解剖学角度对凤凰单枞茶叶片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探讨其结构特点与其生理生态的相互联系,以期为凤凰单枞叶片的基础理论研究积累资料,并为其合理开发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凤凰单枞15个品种的茶叶为试验材料,采集材料时挑选长势较好的叶片,洗净拭干备用。

1.2 方法

选取叶尖以下1 cm的中脉进行徒手切片,番红染色,压片,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数码照片经Adobe Photoshop CS图像处理系统制版。

2 凤凰单枞茶叶观察结果

凤凰单枞茶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为典型的异面叶。叶对生,倒卵圆状,革质,无托叶,边缘疏生锯齿或细圆锯齿。长3.0~8.0 cm,宽2.5~3.5 cm,网状脉,成熟叶上、下面均为深绿色(图1)。根据试验结果重点介绍其中两个品种。

2.1 芝兰香

2.1.1 表皮 表皮横切面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一层、细胞较大,多为近方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一层、细胞较小,多为圆形和卵圆形,气孔平置或微凹(图2)。

2.1.2 叶肉 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2~3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构成,含丰富的叶绿体;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也含丰富的叶绿体(图3)。在叶肉部分发现少量不规则形状的晶体1~2个,在主、侧脉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组织(图4、图5)。

2.1.3 叶脉 主脉发达,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现,整体近椭圆形。中心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排列为椭圆形。木质部发达,有发达的木纤维,导管链状排列,10列以上。韧皮部有少量的韧皮纤维(图4)。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在表皮与中脉维管束之间填充薄壁细胞,其间一些薄壁细胞含簇晶,数量较少,1~2个(图4、图5)。在上表皮与主脉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丰富,而在中脉维管束与下表皮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石细胞,呈H型、星型、一字型,以及很多不规则的形状(图4、图5)。

2.2 宋种

2.2.1 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细胞较大,多为近方形,一层,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多为圆形和卵圆形,大小不同,对着主脉中间下表皮的细胞较大,向两边渐小,一层(图6)。

2.2.2 叶肉 叶肉组织发达,含丰富的叶绿体,栅栏组织由2~3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构成,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图7)。叶肉部分发现有不规则形状的石细胞6~10个,在主、侧脉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组织(图7、图8)。

2.2.3 叶脉 主脉非常发达,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现,整体近圆球形。中心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排列为椭圆形。木质部发达,有发达的木纤维,导管链状排列,22~25列。韧皮部有少量的韧皮纤维(图9)。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在表皮与中脉维管束之间填充薄壁细胞(图7、图8、图9)。在上表皮与主脉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丰富,而在中脉维管束与下表皮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石细胞,呈星型或不规则的形状(图7、图8)。

3 小结与讨论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体营养器官中对环境最为敏感的器官,其形态结构特征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环境因子的影响或对环境的适应。环境不仅能影响到叶的外部形态,同时也能影响到叶的内部结构[3]。凤凰单枞产于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 ℃左右,年降水量1 800 mm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4]。

凤凰单枞叶为典型的背腹型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加厚并角质化,可有效防止水分的过度蒸腾[5],角质层的厚壁是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根据之一[3]。也可以与维管束鞘共同起到防止高温下叶内水分过度散失的作用,以维持叶的正常生理需要;另一方面,还可防止热带亚热带地区强烈的日光照射对叶片内部细胞的灼伤,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这与凤凰单枞喜高温又耐旱的习性是相适应的[6-9]。

叶肉组织发达,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都含丰富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效率高,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形成了贮气组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起到有利的影响。叶肉细胞中有少量不规则形状的晶体,一般认为是新陈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便避免了对细胞的毒害[10];有学者认为可以改变细胞的渗透势,使叶片的渗透势减小,从而提高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提高吸水和保水的能力[11],同时也是减少有害物质浓度的积极适应方式[5]。

凤凰单枞叶片中脉维管束中具发达的木纤维和少量的韧皮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持叶片的作用,另外,成束排列的纤维包围着木质部,具有防止输导组织中水分蒸发和遮光的作用[12]。这与凤凰单枞喜高温喜光耐干旱的生活习性一致。通过对凤凰单枞叶的解剖学观察,凤凰单枞的结构基本与喜光喜高温耐旱的生活习性相符,并表现出中生特征,充分说明了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一致性和适应性[13,14]。

在以凤凰单枞不同品种的茶叶为试验材料的解剖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不同的茶叶之间没有明显区别,所以很难从其外形和叶的解剖结构特征来鉴别凤凰单枞中不同的品种(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两种),这与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有着密切的关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植物在形态解剖结构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与在植物分类学上按照分类学特征将植物划分为同一种植物相一致;所以,植物解剖结构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也为确定植物的分类学地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5-18]。

参考文献:

[1] 戴素贤,谢赤军,李启念,等.凤凰单枞5个名枞乌龙茶香气组分分析[J].茶叶科学,1998,18(1):39-46.

[2] 苏新国,蒋跃明,汪晓红,等.凤凰单枞乌龙茶抗氧化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3):55-59.

[3] 周兴文.银杏(Ginkgo biloba)叶的形态发育与演化[J]. 沈阳大学学报,2006,18(4):83-86.

[4] 李张伟.粤东凤凰茶区茶叶和土壤氟含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通报,2010,45(5):1222-1225.

[5] 周智彬,李培军.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2,19(1):36-38.

[6] 唐为萍,陈树思.沉香叶解剖结构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5, 25(3):229-232.

[7] 马瑞君,黄爱仑,孙 坤,等.当归茎、叶发育解剖学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1):73-75.

[8] 邹冬生,王凤翱.龙须草叶片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3):484-488.

[9]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植物学通报,2005,22(增刊):118-127.

[10]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学[M].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1] 李正理.植物制片技术[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2] 魏学智,毕润成.旱生植物酸枣的叶结构[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1(3):44-47.

[13] 蔡 霞,胡正海.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叶结构及其油细胞的比较解剖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0,38(3):218-230.

[14] 李爱民,陈泽濂,孙谷畴,等.墨兰组织培养植株的叶结构和生理特性[J].生命科学研究,2002,6(1):68-73.

[15] 吴丽芝,刘果厚,马秀珍.蒺藜科四种旱生植物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20(4):20-25.

篇2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 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三、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着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着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四、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五、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篇3

1 辣木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特征

辣木是热带幼质根植物,属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乔木树木,是有独特高经济价值的树,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毫米的地区,均可种植,适应在沙土、粘壤土和沙姜黑土及PH值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辣木喜光照,适宜生长温度25℃-35℃,在有遮阴的条件下能忍受48℃的高温,但在中纬度地区也能种植,较耐低温。气温15度均正常生长。

2 即墨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2.1 地理位置。即墨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临黄海,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属于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

2.2 无霜期、温度、降水量、日照。无霜期196―234d;年平均气温12℃,年极端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8.6℃;最热月在7月,月平均气温25.5℃,≥10℃积温4091℃―4113℃,积温保证率80%,;最冷月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3℃―-3.5℃;气温日较差一般为7℃―10℃,气温年较差为2.6℃―2.9℃;降水量年平均750.4mm(或称750mm―800mm);日照时数,年平均2726.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

3 试种结果

3.1 试验地与产量。试验地土质砂姜黑土,土层较深,种在围墙南面,距墙50cm,种一行,地长20cm,宽1m,南边有别的矮化树木,留苗210株,面积20m2,总计采制干纯辣木茶6.95kg,折合232.5kg/667m2。

3.2 播前准备。单开沟深35cm,宽35cm,施磷酸二铵25kg/667m2,埋入地下,整平畦面,随后放水润畦;种子处理:4月10号40℃温水浸种2昼夜,然后将种子包扎于湿毛巾中放在平底盘子上,开始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用35℃温水冲洗2遍至12天后见种子破肚40%时播种。

3.3 播种。4月26日在浇过水的畦面,每10cm点播1-2粒种子,每 隔2粒,改点一粒种子,然后覆盖过筛的土1.5cm,之后覆盖上地膜,出苗后,逐次开孔把苗放出。不用间苗。

3.4 田间管理与修剪采叶。①追肥冲施肥“高钾冲力丰”,浓度0.8%,结合浇水共进行三次,均在采叶后追施。②浇水,在全生育期中,遇见地面有干现象浇水,作到地皮见湿不见干。③修剪采枝叶,是当株高140cm时上部平茬、打心,留20cm树干和枝,剪下的嫩枝和树叶加工茶叶,往后三次只采叶,7月23号为第一次,8月26日第二次,10月10号第三次,10月30日第四次,最后这次加摘心,在第四次采叶后,第二天10月31日下霜。

4 营养价值与用途

4.1 营养价值。辣木是目前发现最好的植物蛋白,还含VA、叶酸、泛酸、钙、铁、硒多种矿物质,以及20多种氨基酸、46种抗氧化素、36种自然防炎体等。如所含的白氨酸有助于降脂减肥。据测定每25克辣木叶干粉含42%的蛋白质,125%的钙,61%的镁,41%的钾,71%的铁,272%的VA。VC含量是柑橘的7倍,铁是菠菜的3倍,VA是胡萝卜的4倍,钾是香蕉的3倍,钙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酸奶的2倍,辣木种子含76%的不饱和脂肪酸。

4.2 用途与功能。辣木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消化器官肿瘤、肥胖症、皮肤病、乳痈等近20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作用。新鲜嫩叶可作优质的菜肴,幼质根,加猪肉炒食,味道鲜美,树木和枝干加工成粉,作佐料、用开水冲服或加面粉混合也可做面食。

5 商榷

5.1 地膜覆盖与种植密度。地膜覆盖既能增加积温,延长生育期、保肥, 保水,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势,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势,对高产优质利好。N植密度。因辣木整齐度的差异,采用行距60cm,株距12cm,经催芽的种子单粒点播,防止大苗欺小苗现象,而利于高产。

5.2 修剪与采叶制茶。自7月23日始采叶(第一次修剪,留树干1.4m)至10月30日结束(下霜前)实产辣木茶产量分布:7月23日56.7kg/667m2;8月26日46.65kg/667m2;10月10日108.65kg/667m2;10月30日20kg/667m2;在即墨自8月26日(已是处暑后3天),始昼夜温差加大,利于光合积累,此时在8月20日始,应加强肥水管理,有利高产。

5.3 种植方式。辣木既可浸种催芽直播,也可营养钵育苗栽种。我们认为,以浸种催芽直播好,播种时间应在终霜日前10日。防霜冻,有利全苗,便于管理,省工省成本。

5.4 扦插繁殖,辣木生长中期,在7月中下旬,可裁剪15cm左右扦插繁殖,扦插后7天左右应遮阴。

5.5 幼根越冬。在即墨经2015年少量试验,证实辣木不能安全越冬,可在立冬前刨出幼根储藏越冬。(地上树干经平茬)在室内沙土储藏温度不低于零上15℃。湿度保持60%-70%保证安全越冬。以备来年春栽种。

篇4

中图分类号:S571.1+1(573ZZ)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2-311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2.028

Abstract: Using 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 as control, the adaptability of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from Yunnan province in Zhangzhou of Fujian tea distric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ea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was normal. While the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C. 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 grew well in Zhangzhou tea area; and their bud leaf traits,resistance and chemical quality were better or the same to that of the control,thus 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in Zhangzhou tea area.

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ultivars; adaptability; Zhangzhou city

福建省是中国的产茶大省,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品种和加工茶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目前生产的加工茶有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及花茶等类型。闽南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乌龙茶的重要产销区之一,近些年来加大了红茶和其他茶类的生产。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在2008年从云南省引入了10余个茶树优良品种,开展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及新产品开发研究。在引进的良种中,紫娟(C. 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南大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特异茶树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050031[1,2];紫娟茶树幼嫩新梢的芽、叶以及嫩茎均为紫色,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叶片颜色从幼嫩时的紫色逐渐转变为成熟时的深绿色[3,4],加工出来的茶因黄酮类含量较高、并内含超常量的花青素而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抗氧化特性,使得近年来有关紫娟的研究报告持续发表[5-11]。云抗10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和云抗14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3~1985年从勐海县南糯山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品种,1987年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分别为GS13050-1987、GS13051-1987,在云南省已有大面积栽培,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自治区)也有引种[12-14]。佛香3号(C.sinensis cv. Foxiang No.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0年以福鼎大白茶(C. sinensis cv. Fuding Dabaicha)为母本,与父本长叶白毫(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Changye Baihao)人工杂交后,从F1代中单株选育出的无性系新品种,2003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云南省茶树新品种[15]。云茶1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南省元江县细叶糯茶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05年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050030[16]。雪芽100(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是由云南省普洱市茶树良种场于1985-2000年从引种的景东有性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培育出的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景谷大白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是原产于云南省景谷县的地方良种,适于制普洱茶和滇绿茶,也适宜制红茶。试验对云南茶树良种在闽南茶区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开发茶叶新产品和建设观光茶园等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茶树品种有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佛香3号、云茶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设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品种。定植时间都在2008年3月,地点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树品种园。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3.5 m2,小区长9 m,大行距1.5 m,小行距及丛距0.33 m,双行每丛植茶1株。试验地管理按照《国家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实施细则》及《品种区域试验茶树栽培管理与鉴定内容》的规定实施。

1.3 方法

1.3.1 茶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调查 ①成活率调查。分别对8个品种定植后的株成活率进行田间调查,株成活率=(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100%。②新梢物候期观察。2012~2014年连续3 a观察各品种春梢1芽2叶、1芽3叶初展情况,每隔2 d观察1次。观察期间如发生损伤或误采,立即调换相同生长状态的芽。③芽叶性状调查。观察参试品种的芽叶色泽、肥壮度、茸毛多少、1芽3叶的百芽重等。④发芽密度调查。定植后连续3 a在春季观察各品种的发芽密度,在1芽2叶期,每个品种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每点(33 cm×33 cm)10 cm叶幕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取平均值。⑤抗性调查。在2012~2014年,于自然状态下观察各品种茶树冻害、旱害、虫害等的发生情况。

1.3.2 茶鲜叶生化成分分析 各品种都采摘1芽2叶,采用蒸青固样法制成茶叶样品检测鲜叶的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17]、茶多酚[18]、氨基酸[19]、咖啡碱[20];花青素的含量测定参照文献[21]进行。

1.4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处理、制表、作图,数据分析采用DPS V12.01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2.1.1 茶树移栽成活率 在移栽成活后,对移栽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参试的7个引进品种成活率均低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96.20%),其中紫娟的成活率最高,为93.63%,云茶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85.27%。除紫娟外,其他6个品种的成活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

2.1.2 新梢物候期观察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进行物候期观察,结果参试品种在闽南茶区的春茶1芽2叶期、1芽3叶期的物候情况见表2。从表2分析可知,参试7个引进品种的1芽2叶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叶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迟于对照。其中云抗10号、佛香3号、云茶1号的物候期比较接近,1芽2叶期在3月20日左右,1芽3叶期在3月26日左右;紫娟、云抗14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的物候期比较接近,1芽2叶期在3月25日左右,1芽3叶期在4月5日左右。

2.1.3 芽叶性状 鲜叶原料的芽叶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加工茶成品的外形,所以试验对参试品种的芽叶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不同品种在叶形、叶色、芽叶茸毛多少、芽叶肥壮度、1芽3叶百芽重等芽叶性状上都存在差异。在叶形上,除紫娟外,其他品种的叶形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叶色方面,紫娟的叶色呈紫红带绿,紫色减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绿,这与原产地生长的紫娟叶色紫黑或紫红有所差异[1,2],可能是生长环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种以黄绿、绿、深绿为主。在芽叶茸毛方面,紫娟和云茶1号的茸毛多,其余品种的茸毛均特多。所有参试品种的芽叶均肥壮,并且肥壮度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而1芽3叶百芽重引进品种均大大超过对照(66.67 g),都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

2.1.4 发芽密度 茶树单位面积上的发芽密度决定了茶叶产量,单位面积内芽数愈多产量愈高。2012~2014年连续3年对参试的8个品种的发芽密度(芽/33 cm×33 cm)进行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可知,参试品种的发芽密度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差异显著(P

2.1.5 抗性调查 茶树抗性是指茶树在自然环境里抵御寒冷、干旱、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是茶树品种对环境表现出的适应能力;一个优良的品种不仅要优质、高产,还要有较强的抗逆性,否则优质、高产也就没有保障。参试茶树品种采用自然鉴定法进行抗性调查结果显示,自定植以来,在闽南茶区温度、湿度适宜的气候环境下,未表现出寒害或旱害。根据近3年来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观测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虫害主要以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为主,病害以茶饼病、茶炭疽病、茶芽枯病等为主。但均发生较轻,说明参试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2.2 茶鲜叶生化成分分析

2.2.1 常规生化成分比较 采用蒸青固样法制成茶叶样品,对8个品种1芽2叶固定样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从表5分析可见,参试的7个引进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43.23%),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到47.63%;其次是云抗10号(47.36%)、云抗14号(46.89%)、雪芽100(45.85%)、佛香3号(45.82%)、云茶1号(45.47%),景谷大白茶(44.31%),7个品种都与对照差异显著(P

2.2.2 花青素含量比较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试验比较了8个品种1芽2叶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1芽2叶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以紫娟最高,达2.2%,其他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均低于1%,其中以云抗10、云抗14和佛香3号的花青素含量较低,云茶1号、雪芽100、景谷大白茶和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含量接近,不过试验检测出的紫娟花青素含量低于其他研究的测定值(2.7%~3.6%)[10],可能与紫娟种植在闽南茶区后环境改变有关。

3 小结与讨论

3.1 适应性

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连续3年对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佛香3号、云茶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这7个从云南省引进的茶树良种在闽南茶区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7个引进品种在成活率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紫娟、云抗10号、景谷大白茶、佛香3号在闽南茶区生长良好,而云茶1号、云抗14号和雪芽100的适应性一般,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行现象。在新梢物候期方面,1芽2叶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叶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迟于对照。在芽叶性状方面,除紫娟为柳叶形外,其余品种的叶形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紫娟的叶色呈紫红带绿,紫色减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绿色,这与原产地生长的紫娟叶色紫黑或紫红有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环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种以黄绿、绿、深绿为主。发芽密度方面,7个引进品种均低于对照,但相对而言,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的发芽密度较高,景谷大白茶、佛香3号和雪芽100居中,云茶1号的发芽密度较低;品种间的发芽密度存在差异。总的来看,紫娟、云抗10号、佛香3号、景谷大白茶在闽南茶区生长情况良好,云抗14号、云茶1号、雪芽100生长情况一般;芽叶性状、抗性等方面7个品种均超过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之相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3.2 生化成分

参试的7个茶树引进品种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7.63%、39.38%;氨基酸含量以云茶1号的含量最高,为3.14%;7个引进品种的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云抗14号的咖啡碱含量高达3.95%,紫娟为3.94%;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和佛香3号的酚氨比均超过了对照;花青素含量以紫娟最高,达2.2%,远高于对照,其他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均低于1%;品种间的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近年来,区域间茶树种植及加工的发展,由以生产为目的发展为生产结合观光旅游的模式,所以观光茶园的发展受到了重视,这是茶树在园林中的有效应用,是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有机结合;而特异资源紫娟赋予了茶树更丰富的观赏价值,为茶树园林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与其他研究比较,试验检测到紫娟的花青素含量为2.2%,低于其他研究结果(2.7%~3.6%),可能是由于紫娟种植在闽南茶区后气候的改变引起的,并且其外观新梢芽叶色泽由原产地的紫红色转变为紫绿色,个中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在紫娟茶的引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紫娟芽叶色泽表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包云秀,夏丽飞,李友勇,等. 茶树新品种“紫娟”[J]. 园艺学报,2008,35(6):934.

[2] 杨兴荣,包云秀,黄 玫. 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J]. 茶叶,2009,35(1):17-18.

[3] 杨兴荣,田易萍,黄 玫,等.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茶树的选育与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3.

[4] 陈林波,夏丽飞,孙云南,等.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叶色转变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 茶叶科学,2012,32(1):59-65.

[5] 蔡 丽,梁名志,夏丽飞,等. “紫娟”茶外观表象差异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00-703.

[6] 张艳梅,包云秀,杨兴荣,等. 国家植物保护新品种“紫娟”茶树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 茶叶,2010,36(2):81-83.

[7] 张维成. 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J]. 中国茶叶,2013(1):25.

[8] 李光涛,粱名志,汪云刚,等. 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3(9):10-12.

[9] 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等.特色茶树品种紫娟的生化特点及遗传关系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1,26(S):43-47.

[10] 吕海鹏,杨 停,梁名志,等. “紫娟”茶中的EGCG3"Me成分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4,30(9):286-290.

[11] LV H P,DAI,W D,TAN J F,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hocyanins from the purple leaf coloured tea cultivar Zijuan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15(17):449-458.

[12] 田易萍,徐丕忠,朱兴正. 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 号在云南省的应用及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18-119.

[13] 陈 保,姜东华,吕 生,等. 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不同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J]. 茶叶通讯,2013,40(1):7-9.

[14] 杨亚军,梁月荣. 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0.

[15] 包云秀,杨兴荣,陈继伟,等. 茶树新品种“佛香3号”[J]. 园艺学报,2009,36(4):622.

[16] 王 深. 云茶1号主要特点与栽培管理[J]. 农村实用技术,2013(2):19.

[17] 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S].

[18] 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66-02

一、概论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其涵盖了动物学和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理特征以及其多样性等,为学生对以后《普通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课程的研究打下牢固和全面的基础。《普通生物学》的涉猎范围广,使得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会对重难点的内容设定有所顾虑,同时,课程中对于生物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描述非常抽象,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思维参与其中,而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针对此难题,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此方法能够让《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客观和有章可循。

二、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趋势

1.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可以更紧密的联系。《普通生物学》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其中有细胞生化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资源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和生物学现象与本质。这些跟实际的应用,在教学中没有太大的关联。一些学生会问他们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很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向学生展示学习《普通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学术动态。在《普通生物学》中,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的,例如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本质内容等。而在人们进入21世纪之后,各个行业都有着快速的发展,《普通生物学》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生物学教材中涵盖了新的观点、方法、理论以及现象和本质,这些内容都应该通过现代的动态实际案例来具体表现和说明,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来非常快地了解生物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学术动态,以此宽泛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把生物的进化当作主线,贯穿到生物的内容中来介绍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基本结构,以此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和形态;让学生懂得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辩证和发展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生命科学的各个专业的内容都是《普通生物学》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所以《普通生物学》课程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来进行教学。《普通生物学》涵盖了非常宽泛的教学内容,其必须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生物技术专业的相关内容必须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大势所趋。

三、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普通生物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把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案例,以此更详细地展示出《普通生物学》的应用和研究动态等。实例可以使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的实际使用意义,以此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学科的内容,这就使得很多的案例可以在《普通生物学》中得以运用,例如蝴蝶效应、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以及湘江的治理工程以及纳米材料与《普通生物学》等。以下对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以及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在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的案例教学中,可以详细地介绍铁皮石斛分类上的地位、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调查、铁皮石斛的主要功效、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措施以及铁皮石斛的组培养产商与市场发展动态等理论知识。后组织和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铁皮石斛的实物或者图片,比如江西铜皮石斛、海南石斛、广西石斛、云南鼓槌石斛以及邵阳~山石斛等,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植物资源拿到一起对比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物或者图片的展示来了解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特性,以此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面前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的案例教学中,应该先介绍嗜虫线虫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纯化与保存以及嗜虫线虫在灭杀害虫上的应用办法等理论知识。后在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中,通过展示和分析嗜虫线虫的外形特点、培养和保存方式以及其生活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嗜虫线虫可以结合动物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因为蜜蜂在饲养过程中的害虫是巢虫,所以在动物学中对于巢虫和线虫有更多详细的解释和展现。这个案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把动物学中的线虫和昆虫的分类联系起来,分析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B环境的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宽泛了学生的知识面,联系实际的联想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在案例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中,可以先介绍茶叶中含有熊果酸、齐敦果酸以及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后详细分析这些活性物质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比如熊果酸对抗菌、抗癌、抗炎、降温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茶多酚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可以增强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帮助解毒和分解致癌物等;在具体的活性成分提取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体设计,并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后在做完实验以后,总结部分可以介绍一下活性物质的生产现状和相关企业的研究动态等,以此让学生对此领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对于茶叶中的活性成分的讲解和介绍,结合其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理论知识,后结合实际情况来介绍这些活性成分的应用现状,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内容,在加深学生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也宽泛了他们对于此相关行业的认知范畴。在《普通生物学》的生物大分子的篇章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活性作用,所以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案例可以安排在生物大分子的章节中进行讲解和实验。

文中只列e了三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与《普通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细致地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到《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本质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把《普通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生物技术工程的实践中,以此发现和解决更多的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把《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四、小结

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的讲解内容来具体地引入合适的案例,在引入案例之前应该详细具体地把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之前讲过的理论知识,以此证明实践可以有效地检验和证实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分析来掌握案例相关的教学内容。大量的学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岚,曾军,章远志.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01).

[2]孙全,舒坤贤.《普通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2).

篇6

影片《植物学家的女儿》是旅法导演戴思杰的作品,讲述了一对女同性恋者李明和陈安安的爱情悲剧。正如影片开头那幅缓缓打开的美丽卷轴一般,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东方的、甚至神秘的爱情故事。影片风格细腻唯美,充满了氤氲神秘的氛围。浓密欲滴的绿、古旧昏黄的色调,东方女性的身体及无处不在的湿润水气,构筑了影片画面的唯美风格。但拂去这层美丽的薄纱后便会发现,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似乎有些“失真”,在“失真”的背后,是作者自身对故国的记忆发生了偏差,还是其站在了另一种立场上以一种别样的视角来看待东方。通过对影片环境造型以及人物的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

一、关于影片的环境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中国南方一个虚构的城市――昆林。在昆林的这个植物园,永远都是水气氤氲、昏暗幽静,湿润与古旧的气息蕴荡其问,仿佛世外桃源同时又像孤岛一般,充满了幽闭与隔绝。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空间。如植物园中的暖房、安安离家后躲避的寺庙、二人去采药的山上等,无一不是古旧或充满东方情调的。衬托环境的音乐也选用中国传统乐器,幽静平缓。充满古典气息。此外,影片中的道具则具有更深的东方意味,如茶叶与雨水、人参与红绳、和尚与庙宇、墙壁上跃然而出的锦鲤、绿芭蕉与红灯笼、暖房内的卧榻与药浴等等。如果说这是在刻意表现古老东方的话,那么反复出现的红色收音机、黄色军挎包、会说“万岁”的鹦鹉和旦旦出场时作为背景的革命音乐,仿佛又在提示我们回到了时期。事实上,我们从李明的旁白中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应是90年代中期。很难想象90年代中期在中国某城市中,公共汽车像是70、8D年代的、推着自行车的行人身穿灰白两色。

影片的色彩除大篇幅的浓密绿色之外。很多地方用了红色。如四人划船游玩时,岸边挂着的红灯笼和水面上的爆竹纸屑。还有李明与旦旦婚礼上所用的红米、红糕、红灯笼、红对联、红床铺,甚至是红色的墙壁。在影片的色彩方面,导演大胆充沛选用了中国红,描画出~幅色彩艳丽的中国画。同时,造型元素与民俗也加入到叙事当中,不同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意味深长的捶脚动作,这里是用少女的双脚来反复踩踏松香,制作药材。以及到寺庙放飞鸽子许愿,叫多子妇人到婚床上又唱又跳,挖到人参要用红线拴住等等,这些民俗叠加在一起。便呈现出一个梦幻的、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一如西方冒险日志、传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是遥远的、神秘的、蛮荒的“他者”国度。

影片中关于现代中国的表述仅限于报刊亭、结尾时出现的法官与法庭。在整部影片中,作者的目光似乎有选择性地停留在了特定的时段和表现对象,以致故事的环境与实际时间发生了明显的错位。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中国,无一丝现代元素。只有古旧与的气息。影片的“前工业”色彩,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选择性表现。

二、关于影片中的人物

男性与男权:影片中的两个男性人物,父亲和哥哥。父亲是植物学教授。却更像个刻板的老中医,他嗜好“鸭掌”和“雨水泡的茶”,专断不近情理,因为李明拿错草药而暴怒不已、歇斯底里:哥哥是驻守的,一出场即展示了其强健的的二头肌,他孔武蛮横。发现新婚妻子不是处女竞吊起来毒打。这对父子,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与成疆军人,便以此形象出现在影片当中,加之影片中幽闭隔绝的空间环境,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将要使人窒息的“铁屋子”、大宅院、大宅院中的男权与父权,以及那些被压制践踏的女性。通过对人物身份加以符号化的处理,影片进一步对整个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加以意味深长的暗喻。

女性与性的意味:比之两个男性的冷酷与无情,片中女性则美丽柔弱,情感细腻。一个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另一个虽然有哥哥和父亲,却不掩孤独地说自己也是半个孤儿院的,她默默无言地为专制的父亲“修脚”、“泡茶”、“采人参”。而影片中对于二人性格与感情的描述,多停留在身体之上,女性的身体展现成为造型元素之一。如安安双脚踩踏松香,暖房内裸身蒸药浴、二人在山上流水洗浴、以及暖房内多次身体纠缠。这里,女性的身体一再地成为被“窥视”、“凝视”的对象,甚至是“欲望”的对象。另外,对女性双脚的特写成为一种符号,它既指向古老的东方。也指向性的意味。二人在暖房内的场景仿佛两个古代女子躺在卧榻上吸食鸦片一般,烟雾缭绕、神秘至幻。东方女性的性感与神秘被一再展示,对于女性的“凝视”与“物化”使得两个女性缺乏真正的主体精神和情感特征,也使得爱情故事多少显得牵强与平淡。

篇7

广义上来说,武夷山人把武夷茶生长的山场分为两个区域:一、武夷山风景区;二、武夷山高山生态区。这种划分方法是对武夷岩茶产区的地形、地貌、生态、气候,以及各地的茶叶品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在这两个区域内,武夷山主要的峰峦、坑涧、田地和村落星罗棋布。

武夷山风景区茶区自古以来就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区内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主要范围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

主要产地包括:三姑石――悟源涧――马头岩――三花峰――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杜辖寨――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慧苑坑――竹窠――章堂涧――鬼洞――丹霞嶂――燕子峰――北斗峰――曼陀岩――水帘洞――桂林――瑞泉岩――莲花峰――三仰峰――双乳峰――天游峰――桃源洞――北廊岩――大王峰――九曲溪――虎啸岩――一线天――狮子峰――马枕峰。

生态茶区位于武夷山景区西北边的高山地区。

主要地点包括:山口――长滩――吴三地――程墩――岚上――曹墩――黄村――星村镇。这些产区形成一条非常绿色的茶叶生态壁垒,为人类提供着天然的生态饮品。

浑然天成

地形――铸就天然温室

武夷山脉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白垩纪初,那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燕山构造运动,武夷山脉主要是通过这次地壳运动形成的。由于太平洋板块从东南方向与亚欧板块相碰撞,构造运动力来自东南方向,并遭到亚欧板块抵抗,因而形成了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格局。燕山构造运动结果,使武夷山脉上升,两侧产生不少断陷盆地,今日的武夷山市区及风景名胜区当时就是个内陆湖盆,而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湖泊。湖盆周围山地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水流带到湖盆里一层一层地沉积,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坚硬的沉积岩。今天我们从武夷山市区到度假区一马平川的情形就是那时地质构造的结果。

武夷山最有代表特色的山峰是那种向西倾斜的单斜山,是武夷山景区内最主要的山峰构造类型。究其地质原因,早在第三纪末武夷湖盆回访上升时,岩层受到近东西向的挤压力,导致岩层东侧产生翘升,向西倾斜,因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今天,我们在武夷山天心寺的公路旁依然还可以看到许多的单斜断块山。在武夷山景区里,为了便于记录,人们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山石归纳为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岩大部分都是昂首向东,远观其景,仿如千军万马向东奔流,异常雄伟壮观。

从植物学上考究,这种地形特征对武夷山的茶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屏障。每年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武夷山时,因受到山脉的阻挡不能直接南下东进。等冷空气积蓄能量越过武夷山脉,或者经福建东北部绕道到达时,冷空气已被暖化。武夷山因地形屏障而上升了热量气候带级别,丰富的热量带,为茶树铸就天然的温室。因此,武夷山的冬天比同纬度内陆的省份气温高了许多。

地貌――碧水丹山

对于武夷山的地貌,梦笔生花的江淹曾一言以蔽之“碧水丹山”。

所谓的“碧水”首先得益于武夷山每年高达2000毫米的降水量,加上原始森林能保持较多的水份,大量防止水土流失。还有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以及被誉为武夷山母亲河的崇阳溪萦绕其间。因而崇山眉黛,碧水长流。

“丹山”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上的白垩纪和第三纪。那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武夷一带气候相当干热,沉积物质中的铁,主要是赤铁矿,在干热气候环境下,经氧化后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这些碎屑岩人们通常称为“红层”。武夷山景区内的山就是由“红层”构成的,因而称为“丹山”。由于当时气候干热,有利于可溶性盐类积聚,故红层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钙,还有少量的石膏沉积。

在海拔分布上,武夷山景区境内的茶园山场海拔大多在200~450米,海拔最高的三仰峰也只达729.2米。武夷岩茶的著名产区常常提到“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就在景区内,平均海拔大致350余米。这些山峰整体高度落差大,高低错落,地形起伏,峰峦叠障,地貌上山地多平地少,加上这一带溪流河畔的砂土地,很大程度上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家园。

光照――散淡而从容

万物生长靠太阳,茶树的生物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适当强度的光照非常必要。但是,因为茶树特殊的生物品质,光照过强,其生长反而受到抑制。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喜光怕晒的特性,它们更适合在云雾多、漫射光多的茶园生长。武夷山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云雾天气,从卫星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经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把强烈的阳光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即降低光照的强度又增加了茶树益生的漫射光,对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效果显著。另外,在武夷山景区多沟谷坑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而在沟谷坑涧里的茶园每天的光照都比较少,狭窄的地方每日光照不足五六个小时,光照也刚好适度。

空气――远离尘嚣

茶树是天地至清之物,远离喧嚣,气乃生命之本。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原始植被,武夷山俨然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据统计,这儿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比城市地区高出几十上百倍。另外,长年的云雾缭绕,使得武夷山既温暖湿润,又凉爽安静,如果在炎热的夏日畅游其中,立刻三伏全消。武夷山的茶树涵养其中,逍遥自在,品质自然清高。

土壤――乐土

武夷山景区内土壤大约在8000万年以前形成,当时发生火山喷发,再加上后来的地壳变动和地表侵蚀,使市区、武夷、星村一带形成一个东北方向的短轴盆地,而盆地四周由火山岩组成,在其中间形成湖泊。火山岩风化成含有铁质岩石的碎片,随流水搬运沉积湖底。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景区土壤的基础。这种紫红色岩层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而质地较粗粘,适合茶树的生长。另外,这种土壤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OM值仅为28g/Kg,但是含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再加上这些地方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多砾质的“茶土”。例如,竹窠茶园的磷钾高而氮低,赤石茶园氮高而磷钾低。另外,红色硅铝质土层分布在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

茶树有喜酸怕碱的特性,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的PH在4.5~6.0之间。武夷山森林的土壤和茶树分布较多地区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6.5之间,因而,从这一点来看,武夷山也是茶树生长的天然乐土。这些地方,除生长茶树外,到处可发现都有马尾松、杜鹃、蕨类植物等酸性土的指示植物生长,所以在规划开辟新茶园时,可以观察该地有否这些指示植物,这是一个很简便有效的方法。

从地形上看,武夷山土壤中的有机物沉积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大。原因有多种:

其一,随着海拔升高,山体主要植物由木本过渡为草本。这两类植物凋零之后,主要成分大不相同,木本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枯枝落叶,集中于土壤的表层,下层很少,造成有机质由表层向下急剧减少;草本提供的则主要为死亡的根系,地表以灌木为主的枯枝落叶不多,故有机质积累深厚,减少不太明显。

其二,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湿度加大,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有机质分解减慢,遂有更多的有机质得以累积。

其三,不同海拔处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差异也是成因之一。海拔高,人类活动受限大,干扰较少,故能够进入土壤的天然的有机质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更大。

综上所述,武夷山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关系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

武夷山高山茶区的典型代表是吴三地。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土壤有机物积累深厚,保留完好的原始植被,使得土壤中的腐质层深厚,乃是武夷岩茶茶树的一片乐土。

水分――恣意充沛和暗流涌动

茶是喜湿植物。武夷山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另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南处为迎风坡,每年东南季风来临时,冷暖流在此频繁交汇,降水充沛。武夷山地区的年均降水量1600~22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间。由于山区地势高差悬殊,所以区内气候的垂直变化颇为显著,大致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递增37.0~54.14毫米。在武夷山湿润的条件下,茶树细胞的原生质保持较高水分、芽叶嫩度高、品质好,同时,因为水分充沛,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含量。

喜湿怕涝是茶树的一大特性,若低洼地长期积水,排水不畅,茶树根系的发育受阻,也不利于茶树生长。武夷山岩谷峡隙涧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不会存在洪涝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山岩的岩壁上长年湿润,在其表层下有暗流涌动,沟谷坑涧里,溪流叮咚,这些都是茶园天然的排水工程,既写意,又灵动。

“岩岩有茶”、“生态茶园”及其他

武夷山景区内岩石表面多,土壤与泥地相对偏少,茶园主要是以砌石而栽、依坡而种、就坑而植,造就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茶园形态。例如,母树大红袍就是生长在九龙窠的岩壁上。在武夷山景区边缘极其的茶地坡度较为平缓,为种植茶树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和阳光。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有幸见到成片整齐的茶园,绿意黯然,暗香浮动。当然,武夷山生态茶区的茶园可谓是养在深闺中,在原始植被的保护下,零星错落在丛林深处。这些茶园,是大自然怀抱里的宠儿。

由于先天环境的山场差异,在茶园管理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景区内土壤矿物质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施肥,除了新丛茶树在育苗的时候略施点肥料,帮助其生根发芽,往后就不在需要施肥。在茶园的种植上,一般采取深耕法、深耕吊土法、代替施肥的客土法等,有利于灭草除虫、土壤熟化,对岩茶品质的形成大有益处。

武夷山生态茶区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保持有机茶的生态标准,是生态茶区的不懈追求。有机质的层层积累使得这里成为奢侈的茶树乐园,除了新丛茶树在育苗时略施绿肥或有机肥之外,往后尽量不施或少施肥料。另外,生态茶区海拔高,相对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生态区生物链完整,昆虫天敌诸多,也间接地减少了茶园的病虫害。因此,在茶树的生长期,这里的茶园不需用药。早在清朝时期,主产于今日生态茶区的“吴记茶叶”便赢得在下梅、赤石码头“免检上船”的美誉,可见其生态有机质的含量。

武夷茶历来以质量安全闻名茶界。从2001年到2008年,在连续八年的国家质检部门抽捡中,武夷茶的农残、重金属指标都几乎为零。

基因王国

由于武夷山景区和生态茶区土壤中的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品质差异。加上茶树品种特征特性和茶农的喜好,以及市场的需求不同,也造成武夷山景区、生态茶区的主要茶树品种存在一定的区别。

武夷山景区内种茶历史悠久,主要茶树品种以水仙(中小叶灌木形态)、肉桂、大红袍以及茶树中的传统品种如矮脚乌龙、雀舌、北斗、铁罗汉等为主。这里的茶树树龄虽然较高,但是产量稳定,茶青品质优异,每亩产精茶量可以达30-35公斤。

武夷山的当家品种水仙、肉桂在景区内分布甚广,景区边缘及的茶区也普遍种植。这里的茶园在每年的春茶后,除了一些老丛或高丛的水仙茶园保持不修剪外,像肉桂、黄旦等品种为了稳定产量,便于采摘,要进行一定的修剪。在坡地上的茶园,亩产精茶可达40-45公斤,平地上的茶园亩产值更高,可达50-55公斤。

生态茶区为了保持良好的原始环境,以水仙(小乔木大中叶种类)为主。外加一些早生种如白鸡冠、金观音、丹桂、黄观音等。小乔木型的水仙一般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成型的茶园上生态条件好,芽叶肥壮,在茶园亩产量上,由于种植密度低,比较稳定的亩产值可以保持在40-45公斤。那些老丛或高丛水仙的产量以棵计,小棵点的可采得茶青5公斤左右,茶树年龄较大的,可采得茶青10公斤左右。

武夷岩茶的魅力在于它本身沁人心脾的香气和百转千回的滋味上,吸收阳光、空气、土壤、水分,孕育出独特的天地精华。武夷山景区是武夷岩茶最古老的产茶地,长年云雾缭绕,阳光漫射,极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土壤中丰富的矿物质被茶叶所吸收,空气中高密度的负氧离子也造就了独特品质的茶,所出产的茶在香气、滋味、耐泡度上都是无可挑剔的。沟壑纵横的地形使得阳光在这个茶区里分布得很融洽。山冈上和阳坡里成了肉桂的领地。马头岩和牛栏坑的肉桂,显得香气特别好,滋味厚重,霸气十足,令许多茶客啧啧称赞。对水仙而言,以坑涧谷地生长者为上品,原因就在于水仙的叶片大于一般茶树品种,这种宽大的叶片决定了它能吸纳空气中的水份,谷涧中的水份持有率往往是比较高的,水仙宽大的叶片使得它的光合作用效果比其他品种强,更有亲水性和喜阴性。尽管深谷中阴翳蔽日,对水仙而言,这点阳光已经足够了。另外比较有名的山场是竹窠,其出产的水仙滋味醇厚,有的老丛水仙青苔味特别浓厚,是众多茶客所追求的茶品。

景区边缘以及其周边地带不管是阳光还是水分排场都很大,武夷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而河流呈西北―东南走向。不同走向的山川河流恰好交织在这一带,河滩广布,土壤深厚,土质以适宜茶树生长的红黄壤为主,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这一带里的马枕峰就是肉桂的原产地,其中不乏一些茶树良种。

生态茶区的茶叶品质和口味在武夷岩茶中独树一帜,更以其独特的生态有机管理渐受茶客们的青睐。高山紫外线较强,有利于芳香物质形成。云雾天气每年将近三分之一,多漫射光,这里的水仙茶种植历史悠久,房前屋后,山涧溪边,棵棵老茶树根连根,枝连枝,叶簇叶,一幅和谐的茶村美景图。吴三地老丛水仙带有特别青苔味,汤水厚实润稠,味醇温和滑爽,高山地域的滋味特征明显,尤其与竹林相邻共生的水仙,更有一份如兰似竹的清幽,正如武夷山的一对名联所述“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一些高香品种在这里也得到深厚的滋养,如金观音、黄观音、奇兰、丹桂……其成茶皆有一股特有的高山生态气息,保健效果极佳。总结为:生态园,山场味;本木香,高山韵。

山场上的种种条件,也深刻影响茶叶化学成分,造成各种山场茶叶的营养成分不同。从茶叶的生化角度来看,茶叶的品质不但与各生化成分总量有关,也与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有关。在茶树生物化学含量方面,以当家品种水仙为例,水仙品质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各个山场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儿茶素总量差异不大,水浸出物差异显著(茶汤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的轻重)差异极显著;在香气方面,岩茶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之说,茶青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不同品种茶青主要香气物质(品种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气总量上,不同品种香气总量相差较大,肉桂香气总量是水仙的两倍左右,种类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气(工艺香)更加馥郁幽长;不同产地茶青中香气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质,也有独有的香气物质,且同一香气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土壤香。这也是判定武夷岩茶山场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山场的因素外,武夷岩茶的发酵程度相对其他乌龙茶区会偏高,其咖啡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乌龙茶区,再加上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和独特的焙火工艺,凭其丰富的内质,“七泡有余香,十泡有余味”自然不在话下,种种优势造就武夷岩茶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创了中国乌龙茶绚丽的篇章。

参考书目:

《武夷山水》雍万里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叶启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邹新球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山场:慧苑坑

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

海拔高度:26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铁罗汉

提起慧苑坑出的好茶,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铁罗汉”。相传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慧苑寺,它座落在幽静的慧苑坑里,寺院香火旺盛。慧苑寺里有一位僧人叫积慧,专长茶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喝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棵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讲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从此,铁罗汉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铁罗汉是武夷山最早的名枞,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载:“铁罗汉为武夷树名,叶长……老君眉,叶和味郁,然多伪为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一株,年产少许。”其特征是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叶色鲜绿光,叶面平展,叶尖钝弯曲略下垂,叶肉隆起略皱,脉粗显露,锯齿钝略显露。干茶色泽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匀整,乍看似水仙;香气浓郁幽长;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滋味顺滑、浓厚甘鲜并且持久,岩韵特强、具有鲜爽回甘的特性;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铁罗汉之上品,兼具花果香。

早期武夷岩茶中以铁罗汉最为名贵。由于所用原料为武夷岩茶陈茶(即存放多年的茶叶),有治疗热病的功效。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对当时在广东惠安流行的瘟疫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成为沿海渔民居家外出必备之物,极受推崇。

慧苑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是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之一。它的优良土质,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着独特的品质,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山场:牛栏坑

地理位置:天心寺东北边,北斗峰与曼陀峰的南麓

海拔高度:238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肉桂、水金龟

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北东方向有一条小径,狭窄的山谷中一条溪涧常年不断地流淌着,这条溪谷就是牛栏坑。牛栏坑名虽土,在武夷岩茶界却是无人不知,所出产的肉桂被笑称为“牛肉”。坑内多处崖壁下,皆有茶数丛,崖下有一丛名茶,当是“水金龟”。这里茶山条件非常优越茶山都在半山悬崖上,一层层用石头垒成,不惜工夫,足见这些名丛之珍贵。如今崖壁、砌石之上早已布满青苔、藓草,岩石表面黝色苍苍,茶丛生长其间,此地所产之茶,香气饱满,齿颊生津。牛栏坑总体环境,幽谷森然,涧水常流,柔风常抚,大风不往,朝阳夕晖,烈日不至,是武夷岩茶的理想家园。

传说故事:水金龟之名传闻于明末清初,名声初起于清末,民国初年因争茶树引讼,耗资千金而出名。其茶树母株现植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为兰谷岩所有。该树原产在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属天心寺庙产,一日大雨倾盆,峰顶茶园边岸崩塌,此茶树冲至牛栏坑之半岩石凹处停住,后山流成沟,经树侧而下。当时兰谷岩主遂于此树外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共三株丛生一处。因系水中来故以“水金龟”命名。1919―1920年间,兰谷岩主与天心岩寺僧为此树引讼,耗资数千,茶之名声亦随之而显,施棱曾慨叹并题字“不可思议”,石刻于山崖之侧以记之。自此水金龟之名大著,被列为四大名丛之一。

山场:流香涧

地理位置: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邻慧苑坑

海拔高度:280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流香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随着山涧往北一折,即为清凉峡。该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听。茶树生长在这里,不仅有“岩骨花香”,更有流香之韵,亦留香,令饮者过齿难忘。

山场:大坑口

地理位置:天心寺的东南边

海拔高度:243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肉桂、名丛

大坑口为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横贯东西,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坑涧两边茶园广布,又为东西朝向,光照充足,地势较低区较宜种植水仙,半山腰或山冈上适合种植肉桂。两侧的茶地,静卧在树林山嶂掩映处,吸纳天地精华。大坑口为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一带的溪水干流,水量丰富,溪流也带来上游的肥沃土壤,土壤深厚,养料充足,所种植茶树无需施以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茶品极佳。

山场:竹窠

地理位置:流香涧西侧

海拔高度:351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竹窠是一个天然的山间谷地。比起三坑两涧那些狭长的山涧,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被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低洼的地势,凝聚了许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风排水,青苔滋生。水仙品种宽大的叶片决定了它光合作用能力比其他品种强,在竹窠里,每日短暂的光照对它来说是足够了。

山场:马枕峰

地理位置:狮子峰的西南边

海拔高度:361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肉桂

马枕峰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揽石峰南,其形绝似骏马,周遭20余里,穿云矗汉,与三仰峰遥相对峙。此峰在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最南缘。从宏观上,全峰好似一扇硕大的屏风逶迤地遮挡在全山的南端,也好似武夷山风景区的一个骏马形的巨枕,故称为马枕峰,也即堪舆家所谓的“案山”。武夷山当家品种主要是水仙、肉桂。水仙为舶来品种,而肉桂确是武夷山的土著品种,它的原产地就在马枕峰一带。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品质特殊,逐渐为人们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峰、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并大力繁育推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屡获国家级名茶殊荣,现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当家品种。马枕峰作为肉桂的发源地,环境适宜肉桂生长,周围山峰很多,茶树多生长在半山腰,光照时间充足,做出来的茶香气奇特高锐,此“马肉”一点都不逊色于马头岩的“马肉”。

山场:鬼洞

地理位置:天心寺与慧苑寺之间

海拔高度:284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铁罗汉、水金龟

鬼洞并非洞也,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比武夷山“一线天”略见些青天。两边岩壁耸立,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潮湿、阴翳,人迹罕至,土质肥沃。这里小地域气候丰富,因此孕育了许多武夷山的名丛,遍地皆是茶树,为武夷山名丛的另一个重要的发源地。

山场:吴三地

地理位置:武夷山景区的西北边高山地区

海拔高度:807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奇兰、丹桂

吴三地是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的一个自然村,在武夷山的西北部,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最高海拔有1300多米,茶叶高山气息特浓。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山顶上植被丰富,山脚下溪流多,水网密集,山腰上植被众多,竹林茂密。很符合武夷山当地人对茶态茶园“上有戴,下有带,中间有腰带。”的要求。终年云雾缭绕,武夷山地区的年平均湿度为80%,但在吴三地的年平均湿度可达85%。云雾缭绕,多茶叶生长时需要的漫射光,从卫星云图上看,时常披着层薄纱。茶叶养在深闺,品质自然优异,另外,吴三地当地盛产毛竹,茶叶的花香加上吸收的竹子的清香,使得茶叶中有明显的粽叶香,在武夷水仙中独树一帜,颇受老茶客们的青睐。而像奇兰、丹桂这些高香品种,在高山生态环境下,芽叶肥厚,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颇受武夷岩茶新茶客们的喜爱。

山场名称:悟源涧

地理位置:武夷山风景区内马头岩南麓

海拔高度:34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马头岩南麓,有一座窄小幽谧的峡谷静静坐落。峡谷内,一条清澈、笔直的涧水汩汩流过。涧水淙淙,幽兰芬香。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了涧的源头。涧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脚兰汤村的池塘沟渠,最后汇入了九曲溪。

涧旁的石径,静谧安祥,一条条横石铺就的石阶蜿蜒向前方,禁不住令人悟“道”思“源”。峡谷的左侧山壁上,“悟源涧”三个石刻字古朴而醒目,这正是清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手抚此题刻,任指间在朱红的笔画上游走,仿佛如此便可顿悟天道,寻找到武夷岩茶的本源。

石径两旁,峭峰林立,深壑陡崖,使得谷内迷雾沛雨,夏日阴凉而冬少寒风。独特的丹霞地貌,风化的沙砾岩,岩中丰富的矿物质,还有那汪清澈甘甜的山泉,养育了闻名天下的名茶。

山谷中,凉风习习,丛丛老茶在谷旁的岩缝中蓬勃着,淡淡的山野香气从茶树间徐徐飘起,直灌入每一个到访者的领口、衣袖,使他们听着山涧叮咚的水声,感受风拂过茶叶轻轻地哗哗声,在幽静的沉酣中洗去喧嚣的铅华,感受着宁静与恬淡。

与悟源涧的相遇,或许是每一个爱茶之人在人生旅途中祈求之事。

山场:九龙窠

地理位置:大红袍景区内

海拔高度:326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大红袍

九龙窠为茶叶名丛“大红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

篇8

约瑟芬,1763年出生于法国西印度群岛的属地马提尼克。她的第一任丈夫博阿尔内子爵,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1796年,27岁的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与33岁的约瑟芬结婚。拿破仑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为了排遣寂寞,约瑟芬买下了马尔梅松。

这一年的11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雾月”,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约瑟芬成为皇后。

虽然在巴黎的生活奢侈得令人咋舌,约瑟芬却有一份从小在热带种植园中培养起来的园林情怀。她请来当时最好的设计师,加盖了房屋,又不断增加园内的植物品种,最终建成了一座魅力无穷的乡间园林。马尔梅松的室内布置富丽优雅而不失温馨;花园里,装点着来自南美的奇花异草,养殖着包括非洲瞪羚在内的各种珍奇鸟兽;温室里,栽种着远从约瑟芬家乡运来的热带植物。在拿破仑执政的早期,他们夫妻的很多个周末都在这里度过。拿破仑的一位私人助理曾回忆说:“除了在胜利的战场上,从未见过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园里时这样开心。”

这个能使拿破仑放松身心的玫瑰园,在世界园艺史上也特别有名,因为在这里,发生了玫瑰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话。

欧洲玫瑰:热爱与缺憾

在今天,玫瑰几乎是爱情的同义语,其实这一传统在欧洲文化中形成得很早。

希腊神话中,司爱与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海中诞生的时候,她身上的泡沫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白玫瑰。而当阿弗洛狄忒得知自己所爱的美少年阿多尼斯被野猪所伤、失魂落魄赶去的途中,被玫瑰花刺伤了双脚,血溅在花上,白玫瑰就被染成了红玫瑰。

象征着炽烈爱情的玫瑰,频繁地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故事、诗歌与绘画中。十三世纪骑士文学的代表作《玫瑰传奇》,曾将骑士所爱恋的少女比作娇艳的玫瑰花蕾。

在欧洲,玫瑰甚至成为战争的名字。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六世》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代表分别在花园中采下一支红玫瑰和一支白玫瑰,以表示观点的对立,双方从此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夺位之战,这场战争就被称为“玫瑰战争”。战争最终以两个家族的和解、联姻结束,后来,新王朝以玫瑰为国花,以红白两色的玫瑰为徽章。

与玫瑰在文化史上被反复吟咏相对应,欧洲人栽培玫瑰的时间也很早。一般认为,最初的西方玫瑰有法国玫瑰、腓尼基玫瑰 、麝香玫瑰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反复杂交,到约瑟芬生活的时代,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育成了不少玫瑰名品,而且功能区分也比较明确,既有用于园林观赏的,也有用于提炼精油、制作果酱的。但是,对狂热的玫瑰迷们来说,这些品种,尤其是观赏型玫瑰,还存在一些让他们难以释怀的缺憾,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欧洲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之前,人们用法国玫瑰和麝香玫瑰杂交,曾经培育出一种“四季开玫瑰”,不过这个名字只是一种修辞,这个品种其实一年开两次花,在炎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都会停止生长。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欧洲玫瑰还都比较单调,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约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从在马尔梅松建起了玫瑰园,她就想方设法地搜集玫瑰品种。拿破仑第一帝国在全盛时期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为了讨好约瑟芬皇后,产自欧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马尔梅松。约瑟芬请来最好的“花匠”照顾她的玫瑰,并且努力培育新品种。当时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园中新培育出的玫瑰为荣。据说到1814年约瑟芬去世时,马尔梅松城堡的玫瑰园约有250个品种、3万株玫瑰。更加幸运的是,因为一位特殊人物的参与,我们今天能够非常直观地去感受约瑟芬玫瑰园的盛况。

在买下马尔梅松的前一年,约瑟芬开始与当时以手绘花卉见长、有“花之拉斐尔”美誉的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后的将近20年里,这位画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马尔梅松画玫瑰,最终集成了一套图谱,里面绘制了马尔梅松169种玫瑰的芳姿。雷杜德既是一位画艺高超的艺术家,又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在马尔梅松,他又得到机会与玫瑰育种家们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笔下的玫瑰,既纯净娇美又朴素写实,堪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后世称之为《玫瑰圣经》。

翻开《玫瑰圣经》,几乎可以发现在欧洲文化史中出现过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现时间很早、样貌接近野花的“法国玫瑰”“麝香玫瑰”,用于药疗的深红色“药剂师玫瑰”,红色花瓣镶着白边、象征“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合体的“约克与兰开斯特”玫瑰等。所有这些玫瑰,因为约瑟芬皇后的分外关注,都盛开在二百多年前的马尔梅松。这真是一场玫瑰的盛大聚会,集中了当时欧洲玫瑰的精华;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玫瑰基因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场聚会还迎来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客人――中国月季。

神秘的中国“玫瑰”

欧洲人概念中的玫瑰,其实是和蔷薇混淆在一起的。野生玫瑰本来就起源于某一种犬蔷薇(据说“犬蔷薇”是因为它的茎秆上有呈犬牙状的硬刺而得名),而在玫瑰的培育过程中,蔷薇又经常被作为砧木使用,二者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欧洲人并不把它们区别开来,而统称为“rose”。

而同一类型的花,在古代中国却被明确地区分为三种――玫瑰、月季、蔷薇。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红玫瑰》诗,就指出了三种花的不同:“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结业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杨万里的《红玫瑰》诗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人对于玫瑰这种植物最看重的一个特征――香气。《太平广记》中说玫瑰“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因为香味浓郁,中国古人开发出了玫瑰的各种用途,清代植物学专著《花镜》中说:“此花之用最广,因其香美;或作壁扇香囊,或作糖同乌梅捣烂,名为玫瑰酱。”在其它记载中,玫瑰还能制成有美白效果的玫瑰膏、浓缩饮料玫瑰露等等。

实用价值如此广泛的玫瑰花,在文人墨客那里却不那么走运。中国古代赞美花的诗歌浩如烟海,提到玫瑰的却少而又少。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的名花资源太过丰富,富贵者喜欢牡丹、丹桂的富丽,隐逸者喜爱梅花、兰花的清雅,遁世者欣赏莲花的一尘不染……而中国原生种的玫瑰,花型不大,比现在的一元钱硬币大不了多少,花色也比较单调,以紫红色为主,少量有粉色、白色的,跻身于群芳之中,实在不引人注目;更致命的是它的刺,玫瑰有个别名叫“刺客”,枝上细刺密布,令人望而生畏,不好接近。因为以上因素,玫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不受重视的。

蔷薇,花色比玫瑰丰富得多一些,也比玫瑰更常见,但是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玫瑰也差不多,它茂密的叶与繁盛的花,做园林中的树篱很合适,但也只适合做背景。

月季的情况好于上面两种花。目前最早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是明末王象晋的二如堂《群芳谱》(1621年):“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而“长春花”这个名字,又来自于它的一个特点――四季常开。在古人眼中,月季有玫瑰的香韵,有蔷薇的丰富色彩,花朵大、观赏性强,又能四时常开,在三种花中算是优点最多的了,不过其审美价值仍然不能与牡丹、兰花、梅花、山茶等等并列。真正改变中国月季命运的,是它的西方之行。

远来的“茶香”

18世纪末。中国。广州。

这里是之前中国唯一允许“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广州的西南郊有一个叫“花地”(又称花棣)的地方,有着悠久的花卉种植和交易历史,也是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园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实,花地在当时的世界园艺界也相当有名气。

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实现环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人对东方的好奇心,从单纯地关注丝绸、茶叶、香料、黄金等经济价值高昂的商品,逐渐生发出了对东方物种、特别是植物物种的兴趣。到18世纪末,来到广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军人、传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国搜罗奇花异草的热情。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从珠江口开往欧洲的“洋船”,在运载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同时,还带着从中国搜罗到的珍贵植物。这些植物之中,有几种特殊的月季,值得大书特书。

第一种,斯氏中国朱红,是目前记录中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深红色月季,1789年由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长带到欧洲。

第二种,柏氏中国粉,1752年到达瑞士。1759年传入英国。1798年传入法国。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这两种月季,最初到达的都不是法国。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搜集中国的植物物种最积极、影响也最大的是英国人。因为当时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如日中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园等大型园林的主人等,都有着搜集中国花卉的极大兴趣,很多中国传统的名花,比如牡丹、、山茶等等,都在这个时期被引入英国,中国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国的园林中落户的。因为月季和玫瑰、蔷薇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英国也叫它们“玫瑰”。

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称帝,英国多次组织欧洲其他国家结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间更是战火不断。不过,战火挡不住约瑟芬想获得东方“玫瑰”的热情。传说,因为约瑟芬皇后的魅力,从英国为她运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双方暂时停战,等船通过之后再继续开战。此说法无从考证,不过在拿破仑给约瑟芬的信中,的确提到过为她运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锁线的事,“从英格兰为你运来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园艺师”。在英国种植的中国月季,应该也是通过类似渠道到达马尔梅松的。

也有一种中国月季是由法国人直接从中国得到的,这就是中国绯红茶香月季,1809年法国人从广州花地苗圃获得,立即被送往马尔梅松。关于“茶香”还有一些有趣的传闻。据说为了方便运输、减少路途中的损耗,这些月季都被装在装茶叶的容器中,海运时间漫长,当到达法国的时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经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种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称为“茶香月季”。

这些来自东方的“玫瑰”,在马尔梅松与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们是玫瑰园最需要的珍贵的“外血”。玫瑰园中的育种家们,通过多种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种,据说还首次应用了人工授粉技术。

在雷杜德的《玫瑰圣经》里,有十几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们就是来自中国的月季,或者月季与欧洲玫瑰杂交的后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译名,因为欧洲人从中国获得的植物品种,往往会先运到他们在亚洲的中转站――印度种植一段时间,再由印度运往欧洲,所以这些品种一开始被误认为产自印度。

谢幕与开启

茶香月季被送到马尔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约瑟芬皇后在杜伊勒里宫宣读了自己的离婚书,离婚的理由是自己无法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拿破仑另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为他生下了继承人。拿破仑对约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将他们曾经的爱巢――马尔梅松送给她居住,每年给她300万法郎的巨额生活费,还经常出其不意地造访马尔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尔巴岛后不久,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城堡与世长辞,年仅51岁。1815年,拿破仑复辟失败,在被流放之前,他在马尔梅松住了一段时间。

篇9

世界范围内有多种茶祖说,就国外而言,日本荣西禅师被认为是茶祖,因为其从中国将茶带回日本,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使得茶及茶文化在日本普及;在中国,有神农说、陆羽说、孔明说、帕哎冷说、召糯腊等。《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陆羽因其著有名著《茶经》,该书对茶的研究史无前例,是茶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宝作;孔明因行军至西南,有传说是白发老人托梦,告知茶的可食性,从此茶便在滇西南普及开来;帕哎冷、召糯腊分别被尊为布朗族和傣族的茶祖,他们都分别是该族的首领,对整个部落、民族有着卓越的贡献,尤其在有关茶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有了这两位伟大的茶祖,才有了两个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永恒财富。对于茶祖的认定,各方说辞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茶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象征、一种崇拜。在普洱市的边三县,祭祀茶祖――帕哎冷的传统至今仍十分盛行,作为一种鲜活的、原始的茶祖祭祀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为茶祖历史文化定格在普洱市边三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普洱茶祖历史文化载体

普洱地区种植茶树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茶树发展史上的五个重要阶段(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形成的“五世茶祖”序列,物证均在普洱市辖区之内。

普洱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种植和使用茶的民族。各族人民崇拜茶,认为茶与祖先的生命源流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等多种因素,产生了各种超自然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形成了丰富独特而神秘的茶文化。

(一)物质文化形式

包含了古茶林、森林、民族古村寨及各民族展现茶叶文明景观的全部要素。以茶叶化石、古茶树、古茶园以及由古茶树与其它物种和环境形成的古茶园和野生茶树群落为代表的文化是人类茶叶历史上珍贵的遗产。少数民族特有的林下古茶树栽培形式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现代茶园种植形成的台地景观及茶叶加工、茶叶生物产业,是现代茶产业文化的核心物质载体。民族古村落集中了民族建筑文化、民族茶文化、民族风俗、民族生活、生产等多种民族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形式

各少数民族对茶的敬畏与信仰而生成的独有的茶耕作文化及祭祀仪式孕育出的独特文化。各少数民族关于民间文学、民间舞蹈、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礼仪与节庆等方面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少数民族在植茶、采茶、制茶与护茶中演化出的诗歌、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这些都是普洱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内涵

涵盖澜沧、孟连、西盟的边三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三县均与缅甸交界,形成一个面向缅甸境内凸出的三角形,三县至今仍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又称普洱“绿三角”。

(一)边三县有五世茶祖

边三县茶树茶源中的茶祖文化――茶树起源史上的意义:边三县区域拥有中华木兰化石和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澜沧勐滨中华木兰化石,距今2500万年,为茶树发育和传播提供了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澜沧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孟连腊福黑山及西盟县佛殿山存活有古茶树群落;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的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过渡型古茶树,确定了中国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的地位;澜沧惠民景迈芒景现存世界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因此,边三县拥有普洱市作为茶叶发源地的重要文化载体,是普洱“五世茶祖”文化资源的集中区域。

(二)边三县自然生态观中的茶祖文化――茶叶种植史上的意义

普洱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表现为敬畏与崇拜自然,亲合与保护自然,他们将自然界和自然物神化,产生了对天、地、水、山、树、石等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生态智慧:自然的力量是神圣而庄严的,主宰人类的全部生产和生活,人们必须敬畏它、尊敬它。自古以来普洱的少数民族以茶为生,自发现茶、认识茶、种植茶、食用茶,一直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崇拜、继承和发展。

生活在边三县的少数民族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祭茶祖习俗,都拥有自己的茶祖文化: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佤族司岗里的传说中与茶叶重要的关系,佤族祭茶祖与敬佤山天池水、献牛头,行木鼓舞礼相结合,拉祜族山寨在春茶采摘前也进行祭古茶活动,傣族祭茶祖与赕白象等宗教活动融合。边三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茶祖,并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表现出其独特性。

(三)边三县民族茶俗中的茶祖文化――人与茶的关系史

唐代朝廷命官樊绰《蜚书.管内物产卷七》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边三县各寨人家火塘边的各种烤茶便是这种“烹”法遗存和演变。“普茶”一词首见诸文字于明朝谢肇涮所著《滇略・卷三》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茶“蒸而成团”的传统工艺在这里比比可见,而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边三县世居民族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茶和茶的习俗,特别是布郎族、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种茶、制茶、用(饮)茶历史悠久,在千百年茶的栽种、加工、储存和药用、食用及饮用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创造了自己民族的茶加工食用方法,并发展成自己特有的茶艺、茶礼和茶俗。同时,各民族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把茶当成一种高洁典雅的物品,认为茶是上通天神,中达祖宗,下连亲友的媒介和信物,各民族在共同的生活与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民族茶文化的融合。

(四)边三县土司文化中的贡茶文化及茶马古道――“以茶为媒”的整治、经济发展史

清道光《普洱府志》记载:“普洱茶名震天下,每年纳茶六七千驮,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是当时辉煌历史的再现。

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国等八个小国家讨伐纣王,南方各国以“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现存的茶马古道遗迹、孟连宣抚司的贡史,可直观地让人体味到历史上边疆人民对中央王朝崇敬和拥护。

孟连是云南建立土司制度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元代起就成为滇西南澜沧江以西至萨尔温江以东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昔日在孟连傣族土司统治下,西盟县、澜沧县等区域茶山的茶叶大部分卖到孟连市场,因此孟连也成为茶叶的重要集散地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有“九勐出,十勐进”的说法。昔日芒景布朗族在孟连土司的统治下,年年向土司贡茶,并经过土司将茶叶贡到京城。

孟连在唐南诏时就是傣族居住的地方,“孔雀巢人家树上,土俗养象以耕田”是当时傣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孟连的地名出现在宋朝的史籍中,在傣族聚居区颇负盛名。元代以前,孟连曾一度因瘟疫而衰败,佤族成为澜沧江以西的主要民族。当又一支傣族远道迁徙而来,“寻找”到孟连这个地方时,第一位傣王娶了佤族头人的公主为妻,建立了“以傣族为父,佤族为母”的政权。“以茶为媒”的纳贡文化结合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确立了孟连傣族土司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共融,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

(五)边三县茶祖文化的特质总结

天人合一性:天,即自然;人,即人类,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中,人们对茶树、茶祖的崇敬其实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保护。人类爱护自然,自然回报人类,这种爱护、回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共生。神秘神圣性:边三县茶祖文化中人们对茶祖的自然崇拜、景仰,及其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形成了对茶树、种茶祖先的崇拜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这种神秘、神圣深藏于人们的心灵深处、灵魂深处。这有别于世界上其他茶种植区形成的茶艺茶道文化。

多元包容性:在边三县中,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与茶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但是形成的茶文化却各不相同,如基诺族吃凉拌茶、佤族饮烧茶、布朗族饮青竹茶、拉枯族饮烤茶、傣族饮竹筒茶等,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理念中,和睦相处,彼此交流、相安无事,因而以茶为媒的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

时代鲜活性:由古至今边三县地区茶祖文化在自然生态观的庇护中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其文化不是风干的历史,是鲜活的青枝绿叶,在今天边三县地区的山水自然、古茶林中触手可及。就茶的应用而言,随着历史的辗转,经历着从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同时应时代的需要,而演生出各种不同的时代产品。

四、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的多重价值的开发方向

茶树“茶祖”生物科学价值与旅游开发边。三县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产业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等,可开展茶科学考察、茶文化展览展示、茶文化交流、茶园观光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茶祖”精神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普洱民族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形成了茶树、茶林、茶山、茶园、种茶人等精神信仰体系。依托现有的民族村寨、古茶山、现代、将形成就有极强文化吸引力的多元产品。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价值与旅游开发:

人类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文字记述《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茶叶因具有消食散寒解毒的功效最初作为药用,这种保健价值直到现在在普洱茶中仍能找到重要的研究证明。普洱各民族也因其茶叶具有治疗疾病的价值,最初当做神药来崇拜。随着时代的变迁,茶叶逐渐经历了作为一种作料来使用、当成贡品来使用,作为商品交换物来使用等过程。普洱茶的保健价值及其发展历程是开展茶养生、茶餐饮、茶俗、茶商业的旅游产品文化载体。普洱茶文化的商业品牌价值与旅游开发:具有神秘性和独特性的“茶祖”文化及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茶文化作为市场推广的品牌代表,具备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的潜力。以茶祖为独特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茶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将推动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和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因此以茶及茶祖为媒介的茶休闲商业及茶产业相关项目也将是开发的重要旅游产品。

五、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开发意义

(一)对弘扬中华茶文化的意义

茶被誉为“国饮”,渗透到不同民族、区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茶俗、茶艺、茶礼、茶道等茶文化。茶祖历史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构建在传统文化底蕴上的茶文化,与其母体有着本质取向,茶找到中国文化获得了强大的普及与提升空间,中国文化找到了茶,得到了辽阔浩远的开发空间。因而传承、发展、升华茶祖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在弘扬中华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

(二)对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意义

云南省旅游发展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不断推出结合地方文化的全新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并呈现出逆时针渗透式发展规律,如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云南先后成功地推出了昆明石林、大理苍山洱海、丽江古城雪山、迪庆香格里拉和腾冲热海等形象各异的知名旅游目的地。遵循这一规律,滇西南的古茶茶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将会迎来一次好的发展机遇,这既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也是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茶祖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性,打造宣传茶祖文化对最多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三)对普洱市旅游发展的意义

普洱市打造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普洱市旅游业处以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需要一个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推出,引爆和带动整个绿三角、普洱市旅游业发展。景迈芒景景区所具有的茶祖文化旅游的独特性、垄断性和世界唯一性,有吸引全世界、全国和全省旅游者的能力。景迈山茶祖文化旅游产品的成功推出,将强有力的吸引远方的客人,并源源不断地向边三县、普洱市输送游客,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快速发展。

篇10

1.2现场勘验与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定组现场可见:(1)原告承包的茶园地势平整,园内沟渠配套,排灌分开,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工厂和人口密集生活区影响。(2)茶园外部有林带保护。茶园内部采用带状种植,大小行种植,平均种植密度7400株/667m2左右。(3)茶园主要排水沟渠与G204相邻,勘验日仍可见水系破坏和阻塞。(4)茶园中茶树已全部死亡。(5)经检测,原告承包土地与公路的交界沟渠长度为455m,茶园与公路界的毗邻长度为383.6m(不含林带、苗圃等)。茶树种植面积为2.245hm2。(6)被施工土方堆压死亡茶树所占的土地面积为0.0967hm2。经实验室对茶树植物学检查检测,田间种植茶树为灌木型品种,平均株高0.75m。树姿半开张,生长势中等,枝条无“之”字型,叶片着生姿态向外,叶片形态窄椭圆形,叶片横切面内折,叶缘波折中,叶基形状楔型。茶树已死亡,根系尚未腐烂。

1.3司法鉴定调查听证会调查结果(1)原被告对工程施工损坏茶园排水水系,并有部分土方覆盖到茶树上的事实无异议。(2)原被告双方对实际损失数量认识不一。

2分析与说明工程施工造成相邻农田水利设施

损毁是常见的工程事故,这类工程事故引发的经济纠纷是常见的民事案件。这类纠纷往往涉案人数多,影响范围大,延续时间长,“一因多效”、“多因一效”的情况突出,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发性事件。无论是行政机关调解还是司法机关审理这类案件,都要求准确鉴定农民的经济损失与工程事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评估经济损失的大小。农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开展司法鉴定,其鉴定意见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本案是人为因素、气象因素、茶树品种的抗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典型案件。

2.1茶园排水水系受损是造成原告茶园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茶树是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部丛林中。性喜温暖湿润,耐阴性强,不耐寒。秋季气温低到10~13℃,茶树就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时,才重新萌发。越冬期间,若遇-15~-5℃低温时,一些茶树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根据研究[1],我国以年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10℃作为茶树经济栽培的北限。因此,茶树主要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在我国暖温带季风区中连云港市、山东省日照市近沿海5县等地,也有零星种植,但常遭冻害。茶树是喜酸性土壤作物,凡是在土壤pH4.0~6.5之间均适宜茶树生长,其中又以pH4.0~5.5最好。茶树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湿润、表土保水力强,排水好,地下水位低,最好在1m以下。若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过多处在饱和状态,则茶根容易遭受根腐病危害或生长受到抑制。在洪涝灾害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后果。涉案茶园地处苏鲁交界地区,土壤属偏碱性土壤,地下水位较高,栽植茶树的适宜性较差。2010年7月2日原告所在地降水量129mm,达大暴雨标准,茶园较长时间积水不可避免地对茶树造成了严重损害,造成经济损失。其中茶园2号田因茶树更新植株新发枝条高度偏低,耐涝性较差,其损失大于其他田块。被告工程施工损毁原告茶园水系导致田间较长时间积水与茶树经济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2.2原告茶园中茶树于2011年春全部死亡与2010年夏茶园田间积水无因果关系鉴定组2011年4月26日现场见到茶园中的茶树已全部死亡,茶树叶片枯黄,基本不脱落,茎干韧皮部无绿色,根系枯黄色,符合急性干枯死亡的特征(图7~图8)。原告现场要求我所对全部死亡茶树的经济损失进行鉴定。鉴定组审查全部鉴定资料和现场勘验后认为,原告茶园中茶树的全部死亡与2010年11月1日县公证处公证书附录的原告茶树植株为绿色的录像记录明显不符(图5~图6),在半年之间相差如此之大,必有它因。鉴定组查阅当地气象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资料得知,2010年秋冬至2011年春天,当地降水量持续偏少,小麦基本能正常生长。茶树根系深于小麦,虽干旱少雨有抑制其正常生长的可能,但不会发生茶树旱死的情况。据江苏省气象局《2010~2011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报道,“2010~2011年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低,为1986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尤其是2011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创近30年来最低记录”。《江苏省2011年1月农业气象月报》记载,“2011年1月10日赣榆县出现极端低温-10.5℃”。农业气象资料观测规范中“极端低温是离地面1.5m高度的百叶箱中测得的流动空气的最低温度”。原告茶园与G204相邻,国道的“通道效应”使空气流动速度比气象台站百叶箱中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地面实际温度低于气象台(站)报告的极端低温观测值。《中国农业气象学》“茶树与气象”中记载,“灌木型茶树在-10~-13℃的低温下,将被冻伤。在-15℃以下时,将严重受冻减产,甚至地上部分全部冻枯”。植物冻害常是细胞间结冰和细胞内结冰,如遇干冷大风更加剧了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造成干枯死亡。鉴定组认为原告茶园中茶树全部死亡是2010~2011年冬季干旱、冻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被告工程施工毁坏水系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

3原告茶园经济损失的估算本案对因土方堆压

造成茶树死亡的损失和2号田枯死茶树的经济损失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除2号田以外的茶园经济损失估算采用生产统计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

3.1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经济损失(L1)的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计算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的经济损失。茶园幼龄期(当地一般5年左右)没有收益,主要培育茶树的树体。5年以后的茶园进入成园期可以正常采收茶叶。本案采用重置期限5年。据调查测算,5年重置成本费用(含人工、种苗、生产资料、土地租金等)19.35万元/hm2左右。被土方覆盖茶园(图2)面积0.0967hm2的重置成本为18711元。被土方覆盖的茶园当年无产量产出,也无农本投入,应补偿一个生长季的可得利益(纯收益)。据调查,纯收益一般在3.75万元/hm2左右,0.0967hm2的可得利益为3626元。则被土方覆盖的茶树经济损失为:L1=18711+3626=22347(元)。

3.2茶园2号田茶树经济损失(L2)的估算2010年11月1日县公证处录像资料清晰地反映茶园2号田块(面积0.13hm2)为当年新修剪田块,从茶树根基部抽出约20cm左右的新枝条叶片为绿色。鉴定组对公证处录像截屏图片用比例分析法估算出田间枯死植株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对原告提供的2010年春茶园生产情况的录像进行截屏图片分析,估算出其中约有10%为往年死亡植株,因此,鉴定组认为原告2010年夏茶园淹水死亡的茶树种植面积为0.13×(50%-10%)=0.052hm2。按照重置成本法估算,其经济损失为10062元。因原告茶园2号田春剪后无夏秋茶可采,故无夏秋茶经济损失。L2=10062元。

3.3原告茶园(除2号田外)受灾经济损失(L3)的估算据测算,茶园(除2号田)受损面积为2.115hm2。根据《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公布的全省各县(区)2007~2009年茶园面积与总产量的数据,原告所在县前3年茶叶单产平均为295.05kg/hm2。据调查,当地春茶、夏秋茶产量的比例约为2∶3,原告春茶不受淹水影响,夏秋茶叶因淹水造成的损失量为295.05kg/hm2×(3/5)×2.115hm2=374.42kg。据调查,江苏省的绿毛茶2010年下半年夏秋茶(新茶)市场均价约为220元/kg,受损茶园的经济损失总产值=374.42kg×220元/kg=82372.4元。原告无夏秋茶采茶用工成本投入(其他减少投入的生产农本与田间排水等增加的农本基本持平),据调查测算,原告茶园后期未投入采茶用工成本11530元。原告茶园受淹导致夏秋茶经济损失为:L3=82372.4-11530=70842.4(元)。

3.4原告总的经济损失(L)估算总的经济损失(L)等于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经济损失(L1)、茶园2号田茶树经济损失(L2)、原告茶园(除2号田)茶树受灾经济损失(L3)之和。L=L1+L2+L3=103251.4(元)。

4司法鉴定意见质证采信情况

法院收到司法鉴定意见书后,依法向当事人送达(庭前开示)、组织庭审质证,原被告双方对鉴定结论未提出任何实质性意见。法院采信鉴定意见组织原被告双方调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履行协议后顺利结案。

5讨论

5.1司法鉴定人必须查明导致茶园经济损失的真实原因

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季节性、连续性、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司法鉴定有着自身的特点[3-4]。一是鉴定内容的综合性。“多因一效”、“一因多效”的情况突出。农业生产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受到土壤、气候、作物、种植人员(农民)技术能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繁杂的因素中鉴定出引起损失的原因和准确估算出实际损失,这是农业司法鉴定的技术难点和关键。二是农业司法鉴定的时效性突出。过了季节事故现场就不复存在。三是案件当事人无案件的系统资料。司法鉴定人必须到田头、滩涂、养殖场、林场、茶园等现场调查,寻找物证,取得样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理化分析。四是农业事故的突发性、群发性特点突出。这些特点要求农业司法鉴定人必须以中立者的身份,用近代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分清各种因素对经济损失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的大小,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结论。本案例鉴定内容至少包含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致害因素(工程施工破坏了农田水利设施)对茶树被淹损害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二是致害因素对茶树受水淹损害(死亡、黄化落叶等)程度和农产品损失量(如农产品茶叶产量、品质的降低)的认定;三是对茶树受损量经济价值的估算。经济损失是鉴定对象(茶树)损害程度货币化的衡量指标。只有致害因素与鉴定对象受损害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进行损害程度和经济损失的鉴定才有实际意义。司法鉴定人必须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生态环境、茶树栽培管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程度、暴雨与田间积水程度和极端低温冻害与茶树对冻害耐受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明茶树死亡、受损的真实原因、程度及对经济损失的影响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