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范围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3 09:16: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审计范围,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审计范围

篇1

财务审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希望了解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支出等情况的需求,政府部门等单位为了便于人们审查和发表意见,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对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加以详细记录,让审计部门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然而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作用的不断扩大,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涉及巨大的财政资金开支问题的发展任务也是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政府资金的来源是普通民众,即国家纳税人,在建设过程中,若是资金去向不明确,不但会加重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同时让民众对政府部门产生不信任,要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性,财务审计已经显得很乏力,在这种形势下,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目的是为了改变政府职能部门在财务上的浪费现象,保障政府部门的经济性,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资金的效益。

2.审计要素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的要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包括审查目的、审查对象、审查范围、审计所用的方法等方面,在审查目的上,财务审计的目的是审查财务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而绩效审计针对的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性;在审查对象上,绩效审计的对象主体是人所在的单位(政府部门及其附属部门和事业单位),而财务审计的主体是财务收支活动;从审计范围上来看,绩效审计范围比财务审计范围广很多,财务审计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而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具有很广的辐射性和不可见的间接的社会效益;从审计所用的方法来看,财务审计方法程序模式已经定型,而绩效审计没有特定的准则可供参考,审计方法上更加复杂。

3.审计内容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财务审计检查的是政府部门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注重的是检查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详细,审计是财务中是否存在做假账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入点和侧重点是财务活动本身的真实性,而绩效审计注重的是经济活动是否发挥其本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切入点是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审查的是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监督失效、执行不力等情况。

4.对审计人员职能的要求差异

财务审计针对的是既定事实的财务收支情况,对审计人员来说,主要发挥的是监督职能,评价和检查是的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合法性,编写相关报告,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证据和便利。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更高,绩效审计人员一般要求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对我国政府工作环境相当了解。在职能也更加复杂,绩效审计人员不仅要评价单位绩效,还要为如何提高绩效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未来经济效益,绩效审计主要发挥的是建设职能。

二、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联系紧密,彼此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审计方式还是财务审计为主,绩效审计为辅。在审计过程中,两者要结合使用,才能使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至最大:第一、在审计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特点选择审计方式。对于公共投资项目,其投入的资金往往不属于个人财产或者集团,在资金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财务审计可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不被私人违法占有,而绩效审计可以提高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资金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审计过程中要提前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我国绩效审计发展并不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因此,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对工程分不同时期制定明确详细的审计计划,按计划开展审计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三、设计合理完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财务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前提,财务审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审计信息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依赖于财务审计提供的数据,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审计程序,确保相关的采访等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保障审计工作的开展;第四、选择正确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人去完成,对审计人员的选择上要考虑得当,财务审计对人员要求相对更低,知识面要求更窄,但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思想一定要正,道德修养要高。而绩效审计对人员要求更高,在选择上应当选择经济财会知识专业、了解我国政府工作环境、道德修养高的人,以便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2

1.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2.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

2.1调查了解有关情况,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如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年度档案资料,走访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等,以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内部审计人员应注重日常对被审单位基础资料的收集。

2.2对报表进行分析测试、评估固有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审计人员根据报表各项目之间客观合理的内在联系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分析各项目的的比率、趋势来调查导常变动和差异。利用初步调查及永久性档案提供的资料和自身经验,评估固有风险。将通过分析性测试出现异常变动和差异的报表项目,或固有风险评估较高的报表项目列入审计范围,作为审计重点,并编入审计计划。

2.3对审计范围内的会计报表项目分别进行控制风险评估。首先,调查了解有关项目的内部控制结构,分析控制环境,相应的控制程序及会计制度,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控制风险。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难以进行测试,或按成本效益原则不拟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应将控制风险证估为高水平。

2.4确定检查风险及重要性水平,并据以编制审计方案。

2.4.1根据以上步骤评估得出的量化的审计风险及审计范围内各项目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确定检查风险。通过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可以计算出审计范围内报表项目的检查风险。

2.4.2确定审计范围内报表项目余额的重要性水平。一般实务中,对会计报表总体重要性水平的量化可参考下列指标:①税前净利润的5%———10%;②总资产的0.5%———1%;③所有者权益的1%;④总收入的0.5%———1%。

2.4.3根据已确定的检查风险,确定所需审计数量,编制审计方案。检查风险与证据量成反比,所确定的检查风险越低,限制审计风险以达到期望水平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反之,检查风险越高,所需审计证据就越少。

2.5实质性审查。在风险导向审计中,通过风险评估,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测试,将查检风险控制在根据已确定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有控制风险计算出的水平上,以确保审计风险固定在预期水平上。

2.6根据实质性审查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将实质性审查检查出的有错报漏报项目错漏金额同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比较,若前者比后者大,则应确认为项目有重要错报、漏报。但同时应注意错漏的性质,若为故意舞弊,涉及合同义务的履行或影响收益变动趋势的,尽管其错漏金额可能未达到重要性水平,也应将其视为重要的错报漏报,在审计报告中加以反映。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会计报表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起点和归宿。财务审计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所展示的经济业务进行审查。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要求,在财务审计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程序,对被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

篇3

(一)监督职能的实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企业的监督。首先,应对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在进行审计过程中,要监督其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于企业的方针、政策及工作程序进行必要的监督,进而保证经济运行的通畅;其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实行必要的监督。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应考察其财务收支统计是否真实,进而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再次,对经济活动有效性进行监督;最后,监督企业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

(二)评价职能的实施首先,应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控制其他要素。为实现内部的有效控制,应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内部控制。其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公正的评价。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生产经济活动的审计,对企业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对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基本特征。我国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由企业内部设立,因此,受本企业、本部门的直接领导,缺少有力的监督。独立性不强,阻碍了企业财务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审计范围受限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财务审计的实施也是从财务这方面开始的,无论是财务审计的隶属还是归属都经财务部门领导。虽然企业也进行财务与审计的分离,但在公正性方面就受到很大的质疑,因而不能有效地施展开来。而且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往往只针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审计,涉及面不广。虽然我国对财务审计机构进行了改制,但财务审计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上。

(三)财务审计执行力度不够我国企业在财务审计方面往往有马后炮的现象,通常在问题出现后再进行查错补漏工作,缺乏有效的事前预警机制。企业只有提前做好预测,才能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虽然在财务审计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在执行上却缺乏相应的落实,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四)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审计手段落后部分企业审计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难以适应发展趋势,进而不利于财务审计的高效实施;企业管理人员也缺乏对审计人员的重视,使其业务能力难以提高;随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断运用,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已成为一种趋势,部分企业审计手段落后,影响了财务审计的效果。

三、财务审计改进措施

(一)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要充分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职能,有效监督企业资本运营,确保财务审计的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应建立相应的产权机制,使内审机构置身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下,提高其权威性和独立性,改变内审无力的局面。依据我国企业现状,确立以董事会、监事会为主导的内审机构,有利于实现其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拓宽审计范围要实现有效的财务审计管理,就必须拓展审计领域,不能只局限于财务会计这一方面。首先,应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方面拓展,展开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并评价其有效性。还要开展专项业务的审计,并监督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实现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这种审计方法还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财务审计工作逐渐实现由分散式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行业进行管理,有效监督审计工作的实施。

(三)健全财务审计机构,加大执行力度首先,应逐渐完善财务内部审计制度。内审制度有利于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监督审计人员,保证审计工作的真实准确性,真正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实际功效;其次,加强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内审人员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有效地进行审计。

(四)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在财务审计中,应逐渐转变传统的审计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通过控制会计的信息系统,查阅相关的会计信息,实现多元化的审计程序,能够高效、及时的发现财务会计中的相关问题,但是在使用网络技术进行审计时应做好数据加密工作,还应注意防范计算机随时出现的状况,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伴随现代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各种需求,这需要专业技能高、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审计人员。还应加强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使其专业水平始终处于最前列。

篇4

1.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根据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了解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收支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账实、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判断企业会计核算的合理性,检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有关问题。

2.任职期间资产质量的审计。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因此必须划分清楚前后任资产质量状况,查实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实际质量状况。重点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资产质量变动情况,特别是任职期间新产生的不良资产情况,审计确认任职期初到任职期末各年的不良资产总额及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情况,分析企业任期内资产质量变动的原因和任期内不良资产责任划分。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未披露的损失(除政策性原因允许企业暂不处理的损失外),一般视同为清产核资后企业负责人任期不良资产损失。

3.任职期间经营成果审计。经营成果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经营成果不实在国有企业中非常普遍。因此,要在财务收支审计与资产质量审计的基础上,审计企业任期内的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审核确认企业负责人任期初至任期末各年的利润总额、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等财务定量评价指标。如果企业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问题,应当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并做出调整后新的会计报表,确认任期企业实际业绩利润,企业任期实际业绩利润=经过审计调整核实后的任期利润总额+任期消化以前潜亏-任期新增不良资产(扣除因客观因素新增不良资产)。

4.任职期间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审计。应重点关注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过程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等。这是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强调的重点之一,注重对企业的绩效审计。

5.任职期间企业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主要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有关经营、管理等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有无公款私存,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资金账外循环;是否存在违规越权炒作股票、期货等高风险金融品种;违规对外拆借、出借账户;违规对外出借资金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三个正式报告,即中介机构(企业)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评价工作组出具的绩效评价报告和审计工作组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阶段性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为最终结论性审计报告。

1.财务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审计任务的说明,即执行审计的依据、被审计企业名称、被审计企业负责人姓名、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采用的主要审计方法,延伸或追溯审要事项,以及对被审计企业及负责人配合与协助情况的评价等。

(2)被审计负责人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及经营规模、财务隶属关系或资产监管关系、核算管理体制、财务收支状况等;被审计企业负责人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等基本内容。

(3)被审计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审计前后企业基本财务数据的变化及原因,任期内各年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质量、收入效益、成本费用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等。

(4)企业负责人的主要业绩。企业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在发展战略规划、改革改组改制、生产经营成果、内部控制机制,以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等成绩。

(5)截至任期末,审计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的问题和负责人的问题两方面。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要进行分类整理,并明确发现问题的事实,产生问题的原因,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等。

(6)审计建议。对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审计组应当在职权范围内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

(7)需要在审财务计报告中反映的其他情况。

2.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组结合前期了解掌握的企业有关情况,利用财务审计组审定的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实施绩效评价后形成的关于企业财务绩效状况的阶段性工作报告。绩效评价报告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内部的分析报告,依据《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企业绩效评价操作实施细则》和财政部的当年行业标准值、优秀值,重点明确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在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财务指标和评价得分的变化情况,并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得出企业在该任期的财务评价结论。此外,还需要聘请社会专家,专门召开专家民主评议会,对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机制、内部风险控制、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分析评议,并形成专家咨询评议报告。

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在财务审计报告、绩效评价报告的基础上,撰写最终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基本情况。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2)财务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审计后企业基本财务数据的变化及原因、企业在任期内的基本财务状况等。

(3)企业负责人的主要业绩,如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及发展方向方面、改革改制方面、基础管理方面、市场开拓方面、保值增值方面等所做的工作。

(4)任期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审计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按照问题的重要性,分问题排列。

(5)审计结论。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业绩,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被审计负责人任职期间的业绩与责任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并明确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应在财务审计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中有证据支撑,需观点明确、内容清晰,业绩要讲透,问题要讲准,责任要讲清。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财务审计的区别

经济责任审计相对于以会计报表为对象的常规财务审计而言,可以归为专项审计范畴,与常规财务审计相比,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目标不同。常规财务审计是对会计报表编制的公允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关注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经济责任审计则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强调关注事件的成因、效果和责任问题。

2.内容不同。常规财务审计内容为会计报表及与其有关的资料,是一种数据公允性的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更广泛,包括财务基础审计、企业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评价,其中每一项都规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仅要出具财务审计报告,企业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评价也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完成。

3.审计范围不同。在审计主体范围上,常规财务审计一般将被审计单位全部纳入审计范围,根据重要性可以采取审计或审阅方式。而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审计范围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并充分考虑审计风险,一般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资产量应不低于被审计企业资产总额的70%,纳入审计范围的子企业户数应不低于企业总户数的50%。同时又有特殊规定,对资产或效益占有重要位置的子企业、由企业负责人兼职的子企业、任期内发生合并、分立、重组、改制等产权变动的子企业、任期内未经审计或财务负责人更换频繁的子企业务类金融子企业及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等,均要求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而且在时间范围上,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会是若干年,长于常规财务审计。

4.审计程序不同。常规财务审计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经济责任审计除常规程序外,委托人还规定了专门程序,如审计进点见面会规定了参加的人员及见面会内容,企业前后任负责人必须到场,这在常规审计中是没有的程序。又如审前调查,时间长、要求高,此外审计过程中的问卷调查、访谈等程序,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5.审计方法不同。常规财务审计主要围绕复核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而采取检查、函证、盘点、分析性复核等方法。经济责任审计则需要账内审计与账外审计相结合,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审计报告、企业内部审计资料、上级及外部检查结果等,避免重复审计,强调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理清问题、取得证据。审计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审计方法,如设立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向有关单位、个人调查,充分听取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纪检监察、工会和职工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对于实施访谈工作,《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访谈工作规范》也明确了访谈范围、内容、方式等。

6.重点不同。常规财务审训是一种对会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则需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环节、重点事项、重点问题进行充分关注。如因对外担保而承担连带责任事项,若账务处理上已经将损失计入了营业外支出或预计负债,审计结果可以不需要对此发表保留意见,但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查明深层次原因,是否经过了一定的程序、责任的归属、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等。

7.工作结果不同。常规财务审计报告是一种标准、简式审计报告,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调整事项进行了调整,则在审计报告中不需再反映。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一种长式、详式审计报告,对前任负责人在任期内的工作情况需要在审计报告中体现,并根据任期内的工作情况对负责人进行评价。在会计报表编制上,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涉及到多期,尤其是执行新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财务报表编制相当复杂,如清产核资损失如何还原、报表编制基础、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等问题,《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解答》(国资委评价函[2005]209号)对经济责任审计会计报表编制进行了规范。

8.要求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财务审计相比,由于要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全面的评价,涉及的审计工作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对参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三、中介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些问题

国资委对中介机构的执业资质作出了相应规定,要求中介机构资质条件应与企业规模相适应、具备较完善的审计执业质量控制制度、拥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三年内未承担同一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近三年未有违法违规不良记录等。从目前中介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看,下列方面容易出现偏差:

1.服务对象存在偏差。经济责任审计经常会遇到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中介机构在处理冲突时往往按以前常规审计一样,站在企业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实际上,由于中介机构是受国资委委托,所以应站在国资委的立场开展审计工作。

2.审计目标不明确。有的中介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财务审计的区别,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范围不明确,导致审计难度较大,工作缺乏条理性。

3.审计重点存在偏差。在审计过程中,有的中介机构在财务核算和会计差错的纠正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这仅仅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内容,对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并非很重要。因为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工作远不仅仅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差最多说明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工作不重视而已。又如,委托理财从会计处理上检查核算正确,但审计时更要深层次挖掘对该类高风险投资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为何要进行投资等,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负责人任期内重大经营活动及决策问题,需要在审计时进行关注并收集证据。

4.审计方法上存在问题。部分中介机构完全采取常规审计的方法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没有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如需要更多的调查、访谈等特殊方法。

5.审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发现问题是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目的,而发现问题需要具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但有的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尚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6.没有与国资委进行充分地汇报沟通,使工作结果与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有的中介机构工作重点存在偏差,其工作结果必然和委托方的要求有差距。在进行实施阶段审计时,由于把大量时间花在了会计报表的核对上,审计工作基本结束时向企业、国资委报送征求意见材料时,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上的事情,发现不符合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但这时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

7.不注意工作程序及取证。在审计过程中,有的企业存在提供资料不及时、不全面,中介机构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予以确认,不符合审计工作要求。对重要事项,必须获取充分的证据,还需要向委托方进行专门汇报。

篇5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到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面对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题,很多工作还需要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源头入手,切实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于改善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难题和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不容小视。本文首先总结了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具体意义,而后总结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便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有利于提高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农村集体资金最大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有效落实,让百姓放心;对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1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便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尽管国家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借助工作职权便利谋取私利和侵害他人利益的现象加大了整治力度,但是违法乱纪的现象没有彻底消失。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加大审计力度,规范审计流程,很多违法乱纪和的现象都会得到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题。

1.2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可以提高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最大效益有效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及时的让财务管理相关部门真实的了解到农村当前的财务情况,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难题,有效的保证农村经济的科学合理使用,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1.3切实开展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有效落实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审计的推行可以将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向村民公开,利于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且公正,进而大大减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现象,并建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有效落实。

1.4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对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越严格,越细致,对于提升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越有益,同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过程当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其职业素养,培养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2进一步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不应忽视:积极改善农村财务审计环境,严肃农村财务审计纪律;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力度,拓展农村财务审计范围;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体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2.1积极改善农村财务审计环境,严肃农村财务审计纪律农村财务管理部门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身作则,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农村建设部门积极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环境并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纪律性十分关键,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不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及工作能力,其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需要充分树立财务审计的权威性并制定严格的农村财务审计纪律,以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肃对待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的提升。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帮助农村相关部门随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增加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与特点,将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既促进了财务管理部门公正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又巩固了财务审计的成果。

2.2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力度,拓展农村财务审计范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构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以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准确的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此外农村的财务审计内容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逐步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力度。

2.3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体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农村财务审计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及财务审计工作能力,此外财务审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需要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财务审计体系制度。

篇6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极不乐观,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农村财务审计的意义,并探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措施十分重要。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借助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出现大量的无头账目,此外一些公职人员还会借助工作的权利侵占农村公有财产等,这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能够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这些不良现象,此外,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审计的推行与加强能够定期审核农村财务状况,此外将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向农村居民公开还有利于农村居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且公正,进而大大减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

1.3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财务审计工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审计制度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记账和报账工作,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1.4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财务审计工作能够让财务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农村相关部门更好地对农村的共有财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使得农村的各项财产情况都公开清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相关部门进行共有财产使用与分配时有据可依,群众也会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农村财务的分配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公有财产高效、合理地使用。

2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2.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建设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开展,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来完成。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财务审计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其综合实力。要经常开展培训,增进沟通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积极改善审计环境,严肃审计纪律

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让农业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环境并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不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及工作能力,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需要充分树立财务审计的权威性并制定严格的农村财务审计纪律,以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肃对待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的提升。

2.3加大审计力度,拓展审计范围

审计工作同样要因地制宜,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再开展审计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构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以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此外农村的财务审计内容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逐步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力度。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当加大审计力度很有必要,审计范围的扩大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拓展。

2.4突出重点,把握环节,审监结合,巩固审计成果

财务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不能小视,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帮助农村相关部门随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增加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与特点,将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既促进了财务管理部门公正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又巩固了财务审计的成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主要要求农村财务要与财务账目记录相吻合,财务的收支状况符合农村财务支出的规定,农村的债务及债权需要确切落实。因此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及农村财务管理规定执行,明确按照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要求进行财务的审计工作,把握审计的每个环节,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3结语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单靠以上的对策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王书峰 孟曙光 单位:大安市大赉乡三资服务中心 大安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篇7

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农村的财务管理问题,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和政策,使农村财务管理有了较大改观。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对进一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杜绝或避免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集体的财产属于集体成员共有,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1.2、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财务公开不及时,或是公开的内容和帐目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离任审计工作,对村财务一届来的情况实施审核、检查,并把审核、检查的审计情况向村民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财务一届来的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1.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仅限于“理理帐”、“报报帐”,对财务处理随意,没有认真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促使其按照《农村财务新会计制度》要求,完善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报账程序、公开程序,确保帐目规范、合法、合规、合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按照新会计制度报帐、建帐和记帐,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规范性[1,2]。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1、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目标,逐步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覆盖面。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其审计范围由原来的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拓展到村干部离任审计。各种审计范围是日常业务重点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定期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随时审、班子调整离职审。

2.2、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共分为6个方面:一审财务收支帐目。查收入是否入账,是否开具统一收据,查是否漏收、少收,开票人是谁,支付是否合理;查凭据的时效性、审批手续、用途说明、经手人;查大额开支是否经集体研究。二审货币资金。查现金、存款情况。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四审债权债务。查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等。五审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预决算情况。如是集资项目,还必须查项目集资或收费是否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执行,是否有乱收费、乱集资行为,项目款是否专款专用。六审财务管理制度与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情况。查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讯费、干部报酬、招待费等具体规定。财务公开方面,查公开资料是否齐全,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干部误工及招待费是否逐笔公开。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审计和检查。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3.1、审计程序。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被审计的村,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要组织好村里的相关财务人员,迎接审计人员的审计。二是实施阶段。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拟订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可采取主地审计或报送审计,重点审查财务收支帐目和经济活动及其他有关事项,实行内查外核。三是终结阶段。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村的财务帐目情况撰写审计报告,并由农村财务审计组作出审计处理结论或决定。

3.2、审计方法。着重抓住3个重点,把牢4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存款和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二是把牢各项费用,尤其是招待费开支的票据,是否有虚假;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审计一开始,就立即盘点现金,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

4、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农村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财务审计工作,做到亲自参与审计工作。

4.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行调查取证和笔录时应有2名以上审计人员在场,所有证明材料必须有提供者的签名、盖章或有第三方见证。

4.3、坚持审计原则,抓好兑现处理。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作出的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执行;涉及有关单位的,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审计结论书送达之后,被审计村应做好兑现处理,争取做到审计质量好、兑现效果好、群众反映好。

5、结语

强化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监督的机制,加大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体系,营造了公开透明的环境,对提高村干部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和廉政意识,减少干群矛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8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财务审计运作模式,这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财务审计运行模式不仅可以保证财务审计职责的执行效率,还可以增强领导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进而当审计部门提出意见时,领导的重视下,采纳意见并积极地解决问题。对于企业内部传统的审计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随着企业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变革,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也得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企业财务审计运行模式的工作现状

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在财务审计运行方面,由于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所建立的审计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恶性循环,组织地位不被重视,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导致审计工作的困难。

1、财务审计范围的局限性

我国大多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多是指财会工作,而关于其余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内部预算控制制度并不算在财务审计的范围内,这并不利于财务审计的工作,为其增加了很多的工作困难。因此,即使大多的企业内部制定了相应的部分审计财务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范围上来讲,还是比较缺乏的,大大地影响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运作。

2、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不被重视

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在财务审计的建设上往往是不重视的。迫于要求,建立了一些财务审计的规章制度,但并未按照其实行。在财务审计工作上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大多企业认为,财务审计工作就是自找麻烦,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上可有可无,而且占用了人力物力,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很大的价值和直接利益。有的企业甚至审计人员也是兼职的,审计工作长期是消极怠工,造成审计机构的不稳定,不被重视。

3、财务审计地位不明确,权威性受限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并没有明确企业财务审计机构隶属什么样的部门,在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些人员组成;因此,各个企业道德财务审计机构设置都是各有各的特色。有的企业的财务审计机构直接由行政部门负责,有的由财务会计负责,直接汇报总干事或者副总干事,又或者直接由企业组织架构中的董事会、总经理等全权掌控,自我监督,自我运作。很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使得财务审计地位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形同虚设。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长期以往必定对于企业是恶性循环,丧失其存在的功能性。

二、财务审计基础工作创新分析

1、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

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财务审计工作方面还是其他工作方面,都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同样要做的是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制度。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准则是保障企业运作的前提。创新财务审计工作机制,制定财务审计工作者工作守则,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工作机制。制作财务审计工作执行标准,明确其职权,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执行,使得财务审计功能有效发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考核监督,更加有效地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2、建立专业专门的审计工作管理机构

由于我国各个财务审计工作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因此、消极怠工的审计工作时有发生,不仅不能发挥财务审计功能,同时降低了企业内部财务运作的效率。缺乏一定的管理和监督,造假现象也成为了常态。建立专业的专门的审计工作管理部门,从对审计工作者进行时时的培训、抽查、考核外,加强财务、出纳等管理人员的财务审计的概念以及工作机制的认知。从而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执行、有效监督,而且最重要的是完善企业的财务审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财务审计提供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运作。

3、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创新

一个企业内部具备良好的审计工作机制,适合的财务审计运行模式,一定是具备优秀的财务审计人员。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要加强财务审计的管理创新工作,审计人员的管理必须跟得上企业的创新要求。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创新是企业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交流,提高专业素质,保证不断提升预算执行绩效,发挥最高的效益。创新工作思维、使用新科技,结合互联网思维,加强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的创新,为企业的高效率高收益运作保驾护航。

4、重视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地位。

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审计人员的地位是不被重视的,并且审计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实权。因此企业要转变思想,重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财务重要的举措,提高审计工作者的地位,挖掘其潜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可以增强财务审计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明确财务审计工作的定位,科学管理。只有提升、重视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地位,财务审计部门才会真正发挥其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完善创新企业财务审计的方式

一个企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先进科技的发展,一个不与时代共进退的企业始终是会别淘汰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组成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是不断改进与创新的。想要提升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各项工作,保证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企业财务审计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必行之路。因此转变陈旧的落后的财务审计模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范围,将财务审计工作全面细化,整合优化资源,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企业财务审计执行程序创新分析

1、财务基础审计创新

在审计的基础工作上,从对审计工作者思想工作做起,让其重视审计工作,理解、接受财务审计思想。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按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做好对工作内容及文件的记录,并对基本的工作任务进行审查。确保基础的工作记录是正确的、可信的。

2、财务流程审计创新

在企业内部运行财务审计模式一段时间后,分析财务审计工作在流程操作方面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影响,此时审计工作已经被审计工作者接受,审计工作趋于稳定。审计流程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提供导向,提供一定的指导性。

3、财务流程绩效审计创新

此阶段是企业内部成员基本熟悉审计系统多要求的流程,重点向逐渐转向分析、改善环节,以审计相关的各项制度为基础,对企业财政审计工作进行缺点分析,并确定改进措施。例如判定审计过程中执行环节出现问题,则只需要加强遵循审计即可;财务流程过程中的审计工作,更有利于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

4、财务目标审计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感觉到了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目标化,将目标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分析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财务审计要求,只有将目标明确细化,在审计工作上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将目标一步步实现。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小部门发展,审计部门亦是如此。创新财务目标审计工作,将财务审计工作发展为企业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1、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运行模式,首先选用优秀的审计工作者,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特点,选用计算机、工程、管理和法律等专业人才,结合审计人员的比例结构,建立一个专业的优秀的审计团队,提升审计组织的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2、重塑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采用“董事会负责制”,就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部等,一级对一级负责。不同的审计管理模式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将管理模式实现最优化,为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只有严谨的良好的管理运作模式的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地外才具有权威性、才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明确审计管理职责及业务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要求企业的财务审计管理工作分工明确、业务清晰,并且保持联系,做好衔接工作。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财务审计数据信息、才可以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并对后期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明确审计管理职责,可以促进审计的监管工作。审计监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传统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束缚了企业的发展。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自身发展企业财务审计模式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最主要的是创新企业财务设计模式,可以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合理预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贪污行为的出现,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篇9

(1)有利于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杜绝或避免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集体的财产属于集体成员共有,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2)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财务公开不及时,或是公开的内容和帐目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离任审计工作,对村财务一届来的情况实施审核、检查,并把审核、检查的审计情况向村民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财务一届来的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仅限于“理理帐”、“报报帐”,对财务处理随意,没有认真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促使其按照《农村财务新会计制度》要求,完善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报账程序、公开程序,确保帐目规范、合法、合规、合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按照新会计制度报帐、建帐和记帐,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规范性[1,2]。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1)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目标,逐步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覆盖面。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其审计范围由原来的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拓展到村干部离任审计。各种审计范围是日常业务重点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定期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随时审、班子调整离职审。

(2)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共分为6个方面:一审财务收支帐目。查收入是否入账,是否开具统一收据,查是否漏收、少收,开票人是谁,支付是否合理;查凭据的时效性、审批手续、用途说明、经手人;查大额开支是否经集体研究。二审货币资金。查现金、存款情况。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四审债权债务。查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等。五审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预决算情况。如是集资项目,还必须查项目集资或收费是否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执行,是否有乱收费、乱集资行为,项目款是否专款专用。六审财务管理制度与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情况。查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讯费、干部报酬、招待费等具体规定。财务公开方面,查公开资料是否齐全,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干部误工及招待费是否逐笔公开。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审计和检查。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审计程序。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被审计的村,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要组织好村里的相关财务人员,迎接审计人员的审计。二是实施阶段。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拟订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可采取主地审计或报送审计,重点审查财务收支帐目和经济活动及其他有关事项,实行内查外核。三是终结阶段。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村的财务帐目情况撰写审计报告,并由农村财务审计组作出审计处理结论或决定。

(2)审计方法。着重抓住3个重点,把牢4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存款和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二是把牢各项费用,尤其是招待费开支的票据,是否有虚假;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审计一开始,就立即盘点现金,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3]。

4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10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管理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能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干部在农村工作中往往利用职权对集体资产进行侵占,存在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另外农村的一些财务管理存在账目混乱、报结不及时、缺少记录、乱收乱支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进行审计,这些问题往往就被掩盖而不能发现,长期积累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通过审计工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这些问题,促进干部依法、守法进行基层工作。

1.2能有效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农村的财务公开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正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能让村民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的真实情况,了解村集体的发展程度,对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建立都十分有利,能够促进农村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但实际管理中,很多农村的财务都没有公开,有的虽然公开,也只是小部分公开或者公开一套账,而实际还有另一套账。通过审计工作,能定期对农村财务进行核查,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让农村财务管理真正公开透明。

1.3促进有效使用农村集体资金多年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地方都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随意性较大,由于村干部往往借职权之便,对农村集体资金完全凭个人意愿进行支配,缺乏规划,非常性支出过大;另一方面,乱挪、乱占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资金难以发挥作用。通过审计工作,能更好地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使集体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在整体上进行规划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作用。

1.4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我国的农村财务人员总体上素质不高,而且年龄较大,专业能力不强,有许多地方的财会人员都没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工作,导致账目处理混乱,账务的处理也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而通过对农村财务的审计,能有效促进农村财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专业程度。

2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2.1完善审计制度,加强考核制度的落实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完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县级、乡(镇)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健康开展。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和监督工作,因为对于审计工作来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及政策水平,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2.2努力克服困难,改善审计工作环境农村的财务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地位较低、财务相对困难的状态,这种局面十分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而且审计工作也不是单单一个部门的努力就能达到效果的,需要监察、纪检等权威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起作用。过去在执行审计结果时,由于多方面的阻力,审计部门往往对于一些热点难点,虽然有结果,但却无力进行纠正,不了了之的情况时有发生,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所以要通过多方努力,争取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改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环境,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2.3严格审计纪律,树立审计权威审计的质量决定着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效果,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这样才能打开审计局面,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树立审计的权威性,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审计效果,在具体的问题处理时,审计人员要按章办事,不循私情,对账簿审计要全面细致,对于是否的定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偏听偏信,核查手续要严密,不留漏洞,这样才能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要广泛联合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为审计工作树立权威性。

2.4加强审计力度,不断拓宽审计范围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另外要大力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