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程管理经验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3 09:16: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管理经验,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管理经验

篇1

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改进这些不足之处,优化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

一 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

1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一些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为了个人的利益,进行违规操作,使得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施工之前签订合同之时,一些施工人员人为地漏掉一些条款,使得他们可以在工程造价上造假,抬高工程的造价,使得工程造价大大高出合同预算的造价,这其中的一部分利益就被这些施工人员瓜分。还有,在进行工程决算的时候,一些施工人员故意扩大定额的工程量,提高各大小项目的造价,从而从中捞取利益。最后,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时候,一些施工人员购买的产品价格高昂,质量却十分低下,这样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的造价,而且也给工程以后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2 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不科学

在企业签订合同之时,由于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不注重合同的各项细节,对一些条款的签订不尽合理,给一些人员留下可乘之机,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后,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管理人才,所以造成获得信息的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类不合理,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反馈有效信息,使得信息和获取和市场的需求不能够有效地接轨,从而使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抬高、工程量增加。

3 工程设计不科学

工程的设计包括对设备和材料的选用、施工图的制定等等。工程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最大的因素,设计不合理,往往会给工程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花费;合理的设计,能够减少一些不合理的花费,减低工程的造价。比如,在选择设备和材料时,一些施工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了谋取个人私利,选择到一些没有质量保证、无品牌的厂家购买设备和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设备和材料的成本,而且还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难度,给日后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因此,工程设计的不科学,会大大地提高工程的造价,给工程的施工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 加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都是由人在进行的,人为的原因是影响机电安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加强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在机电安装过程中,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在合同签订之时做手脚、钻空子,使合同的签订尽量详细化、规范化,减少人为地损害合同的行为;其次,在工程设计阶段,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施工人员不能为了自己和朋友的利益,购买一些无质量保证的产品,规范产品的进货渠道,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总之,施工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和造价,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 加强施工前期的合同管理

合同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向导,做好合同的每一项细节工作,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花费。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合同中签订的工程实物量进行核实,并且合理地预测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对成本的支出、劳动力的调配、机械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购、工期的预定等进行详细地规定。其次,对于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图,对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各项定额补贴的费用纳入施工图预算的范围内。在合同签订之后,要严格按照合同上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且结合客户的需求和实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

3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是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的施工影响重大,因此,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管理。首先要做好材料的进货渠道管理,在选购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要检测材料是否有质量合格标准,并且要看材料的生产日期,确保材料质量过关。在购进材料时,要选择用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保护好材料,减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在材料储存和管理阶段,一定要注意管理方法的得当,避免材料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损伤。此外,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做到有规划和计划,并做好材料出入的登记管理工作,有哪些人拿了材料,拿了多少和什么时候拿的,都要做好相应的登记,防止施工人员乱用材料,或者将材料做他用。减少材料的不必要的消耗,降低材料的成本。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的技术也是影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和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技术要随着施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制定好具体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方案、检测手段和组织设计手段等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事先制定好的图纸进行操作,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选择使用合理的施工工具,加强施工的组织管理,发挥施工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效用。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要做好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就要做好机电安装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将机电安装工程分解成各个层次,对各个层次的质量问题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小地方,要特别关注和重视。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好技术的复核工作,对隐蔽的工程进行验收和自检、抽检,确保施工质量过关。

6 加强施工后验收管理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之后,还要加强验收管理。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总承包合同、设备的说明书、材料的说明书等等进行验收,办理好移交的手续。对于工程的验收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执行,对于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工程一定要进行严格查处。

总结: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一定要做好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现阶段,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同问题、工程技术问题、施工人员素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也进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必须提出一些加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措施,加强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后的验收管理工作,并且要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发挥施工人员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过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意斌.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J].魅力中国, 2009(24).

[2] 杨万易. 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4).

篇2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为社会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还为人民群众保障了基本的建筑设施的使用。伴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大批人涌入到建筑行业中来,使得建筑行业市场出现的短暂的不稳定,即表现在项目的质量、效益与安全上。而建筑工程管理就是从建筑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角度对工程项目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对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来说,建筑工程管理能否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将资源进行合理化的使用与配置,提升材料使用率,能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保障按时完工,优化施工流程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而有针对性的依据本人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优化措施,以为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多个方面,具有环节多,人员多,所利用资源多的特点。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盲目压缩工期,毫不顾及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信息化与科技化迅猛发展的当今,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都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安排,有的工程以分包的形式分包给小型的施工单位,其在分包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导致该工程项目不能顺利完工,或出现质量及安全上的事故等。管理过程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还体现在很多项目内部人员混乱,档案混乱,有的人身兼数职,找不到专业的人员来负责管理或行政工作,缺乏有秩性。

2、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经验不足。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解决了大批量的剩余劳动力,但这也引出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经验不足,不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有的建筑企业招聘门槛过低,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有的建筑企业聘用不具备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工作,有的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实战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根本无法解决,从而出现质量或安全事故。还有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偏低,常出现、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经验不足,而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可能性。同时也威胁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技术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到位。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人都垂涎于这一产业,期望以最低的投入尽快获得最大的回报。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先进的技术水平对建筑施工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往往建设单位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购置新设备,聘请过多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增加的工程施工的自动化低,安全与质量隐患增加,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4、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居多,利用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任何一项工程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得以完成的。现阶段,由于管理上缺乏严格性,一方面由于多数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毫无概念,造成施工材料的闲置、浪费,没有科学而合理的配置资源;另一方面,人员安排不合理,相应的专业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从而使其产生一些消极的心态,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

二、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

1、重视管理,将经济与责任挂钩

管理意识与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条件。只有从观念上转变了,才能真正起到真正的重视作用。因此,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管理的地位,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强化工程管理,这样做能够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从而带动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时刻将管理意识放入头脑之中。除此之外,实行经济与责任挂钩制度,这是有效避免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攻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的最好方法。建筑企业应该完善领导与个人的责任制度,明确其应该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责任,并在施工前签署一定的责任保证书,以督促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2、科学化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调配与管理,对于建设单位管理工程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管理体系的不明确,管理结构复杂、难于管理,人员配备上的缺陷等都是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困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技术方面。为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改革,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第二,人员方面,制定合理化的激励制度,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目的,加大对他们的奖励机制,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3、全面提升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

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受整体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影响,各建设单位应逐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全面提升相关施工工作人员及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体的措施可以是,提高企业门槛,招聘一批具备专业知识以及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这些人无论从专业上还是经验上都超出其他人许多,从而在工作的完成能力上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这些人更容易沟通与交流,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候更容易迅速做出反映,以优秀的素质来应对。其次,对已有员工加大培训力度,不光是专业知识上的培训,还包括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以促使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队伍的养成。第三,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并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用以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努力工作,这也是提高员工对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的有效途径。

4、精简管理结构,从管理环节上加强质量、安全与成本控制。有些企业管理上混乱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结构复杂臃肿,浪费资源的同时给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精简管理结构,将横向管理变为竖向管理,去除不必要的环节,使人力、物力和财政资源得到最大化、最有效的利用,真正做到从管理环节上实施质量、安全与成本控制,将质量、安全与成本的概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脑海中,共同推进建设单位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建筑行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之下所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筑项目的增加,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切忌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它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必须引起相关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压缩成本,以最优质化的管理方法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投产与使用,才能共同推进国家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取得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先奕,《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建筑工程,2011(10)

[2] 刘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技风,2013(06)

篇3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部件制造行业也在迅速发展进步,各类和汽车部件有关的建设项目纷纷立项上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方投资建设的。这类项目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部分国外的相关理念,工程本身构造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并且要求很精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外方专家的合作和指导并且会提出较高的建造和管理要求,这些都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并且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笔者所在的公司为某法国知名汽车部件制造企业,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法方于2011年4月开始于南京市投资建设新型汽车传动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为行业内重点项目,共有建筑面积30000m2,含有生产厂房,办公用房,研发中心,物流用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目前已经建成竣工,处于试生产状态。该项目所生产的新型汽车传动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欧洲和北美、日本企业能生产此类产品,生产工艺相当先进精密,对配套的基建设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和施工都有较大的难度。笔者作为业主方代表全程管理了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工程建设管理,我深深感觉到此类工程同时具有工业制造工程项目和外资投资工程项目各自的典型特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工业工程,由于该项目本身是为生产精密汽车部件而建,所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A:由于相关生产设备复杂,为了便于安装放置完整的生产线,厂房需设计成36M X 27M 的大跨度结构,因此厂房结构的柱子和桁架尺寸都很大,仅长度为36M的整体桁架就有10榀,为保证质量采用整体运输和安装,运输和现场吊装都有相当的难度,工程施工复杂,有一定危险性;

B:厂房内管路繁多,除了一般厂房中所具有的空调,照明,喷淋系统外,还具有和生产工艺相关的6种特殊气体管道及压缩空气管道和2种冷却循环水回路,且具有不同的防腐,防爆,保温要求,厂房内管道密布如蛛网,给设计和施工管理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C:厂房内具有多个造价昂贵设施精密的生产设备,仅造价接近一亿的大型进口冲压机床就有3台,对相关的土建配套设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对于相关的设备基础、设备预埋件的定位和高度、平整度要求很高,均以毫米为单位验收,对预设控制通讯线路和预设动力回路则要求分毫不差,否则就可能被设备自身所遮挡而导致无法安装,所以对施工的精确程度要求很高;

同时,由于工程为外方投资建设,所以也具有很多外资工程的典型特点:

A: 概念设计阶段由法方设计完成,南京本地某工业设计院加以进一步深化并出施工图。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对于建筑设计理念,建筑细节做法和建筑材料选择等建筑设计方面考虑不一致的状况,如法方在最初的概念设计中,因为在办公区设置了独立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所以在办公区南立面就只设计了一排完整的玻璃幕墙而没有任何窗户,外方认为有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就已经足够,自然通风不是必需的。而国内设计单位则根据南京当地气候条件和往常设计经验提出要设外开窗以便于员工能自然通风。经过和法方的交流以及咨询将来使用部门的意见,最终说服了法方接受国内设计院的设计。

B: 工程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内规范设计施工外,还要求达到某些国际标准,这往往会导致国内规范和国际标准的差异甚至冲突。比如该项目由于需在FM全球保险公司投保,因此是按照FM 国际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而FM全球保险公司由于专门从事财产保护,因此对于消防系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目前国内相关消防规范要求并不一致,尤其FM公司对于喷淋系统的安装方式比如喷淋喷头是上喷还是下喷,喷头和附近梁、桁架等障碍物的距离,喷头彼此的间距等相关条件都有着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甚至于对每一排喷淋喷头都根据其距离障碍物的不同情况给出了不同的要求,这让习惯了常规做法的国内设计院和总包公司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最后由业主协调FM保险公司的资深专家和设计方,总包方多次碰面,相互解释各自的想法和理念后才达成了一致,并顺利通过消防部门验收。

C: HSE要求即所谓“ 健康,安全,环保”要求,是外资工程中非常看重的,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点。如本项目中有个生产环节会排出含低含量乙二醇的废水,本地设计院仅根据一般工业项目的经验设计了混凝土外敷瓷砖面层形式的排水沟和蓄水池,没有考虑到防渗漏的要求,而外方专家在现场指导中发现了这一点后,根据他们的使用经验提出了在混凝土基层上加装玻璃树脂防渗层的建议,这个做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含乙二醇的废水渗入地下及污染地下水,经试用效果很好且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称赞。

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给工程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笔者经过2年的工程实践,认为对于具有同样特点的工程,以下做法和经验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能够大大提高业主方的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1、该类工程适合由业主选择有相关工业项目设计经验的设计院和有丰富外资工程施工经验的总包公司联合起来采用EPC模式进行建设,即“设计--采购—建设”的建设模式。因为该类项目所采用的生产设备大部分是由数个不同国家进口,采购周期长,相关配套图纸到位不及时,同时由于相关产品市场的变化,决定了某些生产设备也要进行调整,这就决定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甚至于局部推到原设计重来的情况,因此EPC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从设计到施工环节中的时间并为业主节约资金,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

篇4

蒙城县农业人口中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占三分之一,为32.06万人,饮水水质不达标主要存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局部严重缺水四种类型。高氟水问题最为突出,范围广、人数多,其中,高含氟区为26.47万人,饮用苦咸水的为1.66万人,饮用水严重污染的为3.5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0.37万人。

二、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情况

1、20__-20__年度已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情况。自20__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以来,我县财政配套资金235.6万元,采用中、深井集中向单个和几个自然庄供水的供水模式,已建成农饮工程37处,共解决不安全饮水3.67万人,占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1.4%。其中20__年度建供水点11处,已解决不安全饮水0.48万人;20__年度建供水点4处,已解决不安全饮水0.4万人;20__年度建供水点22处,与改IV项目整合管网延伸5处,已解决不安全饮水2.79万人。

2、20__-20__年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情况。20__-20__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964万元,其中中央国债投资715万元,省级配套500万元,市级配套75万元,县财政配套479万元,群众投资投劳折合资金195万元。采用中、深井集中向多个自然庄供水的供水模式,计划建设农饮工程14处(含水厂两处),计划解决不安全饮水5.0万人,占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5.6%。其中20__年度已经建设完成供水点8处,解决不安全饮水2.0万人;20__年度已经建设完成供水点6处,解决不安全饮水3.0万人。计划在20__年前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三、工程建设及管理经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既要建设好,确保工程质量;也要管理好,以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归结起来就是要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期受益。

(一)、工程建设经验

1、在建设工程中严格按照“六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

2、加大工程规模。一是农民群众用水的目的,除了希望安全,就是减少支出。只有相对的增加工程规模,按规模建水厂,按需要扩管网,尽可能扩大供水规模,增加受益人口,才能降低供水成本,才能使每一个农户受益;二是做到供水工程建设一处,使计划内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要全部受益,不留遗漏人口,不搞重复建设。

3、选派义务监督员监督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主要是加强领导,协调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环境问题及群众筹资筹劳工作。每处工程选派不少于5名义务监督员全过程参与农饮工程建设,特别是对管网工程开挖、埋设与回填等关键工序的监督,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施工质量。

(二)、工程管理经验。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广大农民的新期待,饮水安全工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大批饮水安全工程建成、交付及使用,工程运营管理问题就凸显出来。目前,工程运营管理问题关键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健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要明晰工程产权归属,落实管理主体,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民主管理,让农民参与。饮水安全工程最终是受益农户使用,必须让用水户全程参与管理。工程建设前,要充分征求用水户意见。工程建设时,由受益农户选举代表进行跟班监督。工程建成后,对小型供水工程,由用水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实行自主管理。对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篇5

工作是做好档案管理重要前提某空管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之时,负责建设的领导就意识到档案管理重要性,从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入手,选好配齐档案管理人员,制订具体制度。一是在指挥下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指挥部领导分管,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负责领导工程档案质量审核、竣工验收工作。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部门确定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档案员,参建单位必须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确定一名专(兼)职档案员,建立集中统一的工程档案管理网络。二是制订具体措施。根据空管工程进度表,制订出的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计划,规定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工作程序,在措施当中,规定出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人员构成,各阶段的档案收集标准,有收集档案的表单,以及监督责任。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二)下发分局基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做到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根据单位工程建设任务重,档案管理工作复杂,及时下发(分局基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章四十四条,系统规范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改建、扩建和维修等方面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档案管理的职责和操作规则,为新机场空管工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也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基本材料。

(三)及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应急培训

在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指挥部对专兼人同进行摸底,发现很多兼职人员档案理论基础薄弱,经验不够。马上组织力量进行专题培训。请档案专职人员讲课,请上级和地方工程管理档案专家讲解,对专兼职人员外派培训,组织档案人员到工程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交流学习,通过系统培训,指挥部专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明显增强,在后来工作中,对出现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对工程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循环

空管安全工作有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中,一线人员普遍熟悉PDCA管理循环原理和作用。加上档案管理人员都来自一线,指挥部领导把现代PDCA管理循环引入到档案管理中。一是做好档案管理计划。明确此次空管工程建设项目多,大小系统多,涉及面广东,规定档案收集范围,收集时间,及达到的质量标准。在实施阶段,根据各个项目的阶段性计划,分步骤量化指标。在检查阶段,对计划完成情况及时检查。在指挥部档案管理小组自查基础上,再请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统一检查。在针检查出来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阶段性档案管理完成好的项目组,进行经验总结,好的做法,在指挥部内进行推广。对没有达到阶段目标的项目组,下发通报,并下达整改通知,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自动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引入PDCA循环后,档案管理呈现出目标清晰、操作规范、标准提高等良好局面。

(五)全过程监督管理是做好空管建设档案管理重要经验

以某新机场建设为例,空管工程建设项目,从2005年预可研开始,到2012年建设投入运行,历时七年,在这漫长过程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全过程参与。一是预可研、规划、设计阶段,档案管理提前介入,体现一个“早”。在空管工程建设指挥成立前,当时档案管理部门就提出具体意见,明确规定分两步走,有关涉及空管建设前期的档案管理工作,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临时抽调人员负责,指挥部成立后,由指挥部成立相应小组负责,过程的衔接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单位档案人员对前期的档案管理采取个别辅导,过程跟踪,及时收集整理整理,成熟一批,整理一批。二是有了专门档案管理小组。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专职人员介入时,体现一个“实”。档案管理人员和指挥部专职人员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及时的指导,加强与各项目组档案兼职人员沟通交流,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对已竣工的档案资料,完成一项,复查一项。三是对存在问题的整改体现一个“严”字,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坚持原则,严格要求,提出具体整改通知,规定完成整改的时间及质量要求。四是在项目档案基本完成后,及时组织全面审核检查,体现一个“全”字。在空管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后,单位档案人员和指挥档案小组人员,组成联合检查,主要为局方组织竣工检查打基础。这次检查,涉及项目多,检查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新机场空管工程建设档案共有:综合类:25卷,招投标类129卷,基础类17卷,设计类46卷,施工类194卷,监理类,20卷,校飞试运行2卷,共计:433卷。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新机场空管建设工程档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受到单位的表扬。

(六)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经验总结

供后面建设参考新机场空管工程建设完成后,档案管理部门对此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一是要求各专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写出档案管理工作报告,对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系统总结建设过程中档案管好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后续空管建设的档案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二、小结

1.建设单位领导重视是做好空管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前提。

2.有明确法规规范是做好空管工程档案管理的基本依据。

3.有一支专业档案管理队伍是做好空管工程档案管理的基础。

篇6

1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难点

1.1 工程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要求高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工程施工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与养护工程、小型土建工程、水景工程、铺装工程、装饰工程、照明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等多个方面。因此,其施工的准备和开展需要多个专业的人才,如施工勘察测量专业、土建与装饰专业、电气照明专业、市政建设与管理专业和园林绿化专业等等,这种多内容多专业的工程施工需要管理人员既是通才又是专才,对各项子工程的施工人员专业性要求也颇高。

1.2 各子工程设计缺乏衔接与配套,整体性差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往往是在统一规划之后分给不同的设计部门进行子工程项目的设计,而这些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设计的工程规划衔接不够、相互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

1..3 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

现代综合型园林景观在设计上不同于其他普通建筑工程,它讲求“移步换景”、“以小见大”的设计特点; 而且随着人们文化审美素养的提升,园林设计更讲求文化内涵的深邃和文化价值的增加,这体现在施工上,就是使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呈现内容繁多、施工工艺复杂的特点。受国外新设计理念的冲击,综合性园林的施工往往采用许多新的施工工艺、材料、技术及新植物品种,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难度。

2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策略

2.1 施工前准备

2 1.1 施工人员准备

( 1) 聘请具有丰富园林景观工程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并招聘覆盖各子工程项目的熟练专业技术工人,包括预算决算、测量、土建、水电、装饰和绿化等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 2) 合理分工、明确个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加强岗位能力培训和施工安全、文明教育。( 3)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适时调配人员,避免窝工浪费现象的发生。

2. 1. 2 施工物资准备

( 1) 建设材料准备。建设材料包括土建材料( 钢筋、水泥、混凝土板材等) 、安装材料( 管线、型材、铺装、水管等) 和绿化材料( 苗木、草皮等) 等。建设材料准备必须确保质量上合格,严禁使用伪劣建筑材料。

( 2) 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是指搅拌机、挖掘机、土方车、割草机、割灌机、汽油泵、电焊机等园林绿化综合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施工前,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可用、耐用。

2 .1.3 施工场地准备

( 1) 熟悉并平整场地。施工前,需熟悉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及地下管网分布,并对施工场地内的废弃物、杂物进行清理,使之平整便于施工。( 2) 临时设施的建设。临时设施主要是指临时工棚的建设,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指定的地点搭建临时多个临时工棚。( 3) 路、水、电和通信设施准备。工棚到现场的道路、用水、用电及通信设施都需在施工现场准备好,为工人提供方便。

2.1. 4 施工技术准备

( 1) 熟悉并审查施工图纸。根据新了解的施工现场情况,对建设图纸进行熟悉并审查其施工的可行性。( 2) 编制预算。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调查分析原有资料,编制施工预算,并落实承包责任制合同。( 3) 编制组织施工计划,根据施工图表,制定施工规范、安全措施与技术责任制度。

2.2 施工现场管理

2. 2. 1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园林土建工程的施工主要是计算土方工程量并展开施工的过程。就拿园林中凉亭的建设施工来说,首先按照图纸上所设的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区域; 然后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土建控制桩,并根据控制桩通过画方格网的方式确定施工的作业面; 再用水准仪引测高程。这样,根据所测量的土方工程的长、宽、高就可以计算出此凉亭项目的工程量了,根据工程量,配置人员及材料设备展开施工。

2. 2. 2 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主要是根据图纸上园林绿化的空间分布和地形状况,选择不同的植物景观来覆盖空间的施工过程管理。这一过程的现场施工需要种植工人对植物的充分熟悉和专业培育技术,还需要对绿化的空间进行及时检查和验收,绿化工程项目要做到观

赏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绿化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还需体现出经济合理性。

2.2. 3 水景工程的施工管理

综合性园林景观中水景工程的施工需要管理与施工人员把握水景工程施工的难点区域如: 水池边缘、驳岸和水渠等,从管道和水泵选择上、灯光照明及电气设施、水位控制、水源与水质控制几个方面着手施工,并搭配庭院、家具、手工艺和其他装饰性元素,建设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景,充分发挥水景的基地作用、系带作用和焦点作用。

2.3 施工后的竣工验收

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各子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这次验收是园林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施工管理的最后阶段。在验收之后,还需做好工程保修、景观维护和植物养护管理等各项工作。

3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4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俗话说: “三分栽,七分管”,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 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 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 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化工程建设项目,其施工管理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克服施工的难点,全方位监测与管理施工过程,从而建造出经济、实用且美丽的综合性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伟东.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2012 年 02 期.

篇7

中图分类号 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90-03

1 概述

岭澳二期工程移交是一个历时相当长的分阶段、分设备、分系统、分厂房逐步验收移交过程,包括设备、土建、安装、调试的验收移交,直至实现核电厂由总承包方向业主生产方的移交。系统、厂房、机组能否按时移交,直接决定岭澳二期各项里程碑能否按时完成并投入商业运行,故移交在电站建设中后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澳二期是我国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四个自主化的CPR1000示范项目之一,也是中广核集团实现电站建设和运营专业化的首个项目。在岭澳一期的基础上,岭澳二期采取15项重大技术改进,如DCS、半速机等;全厂国产化比例从岭澳一期的30%提高到64%;施工方面首次实现自主化由国内五大承包商实施;机组调试也从岭澳一期管理自主化,转变为管理、技术全面自主化。岭澳二期四个自主化的创新与实践,有力支撑了后续项目建设和CPR1000品牌推广,但在项目推进中遇到比岭澳一期更多的挑战:设计滞后、供货延迟、遗留项多达13万项,清理时间有限等问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依托岭澳二期项目建设,不断攻坚克难,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新了一整套的移交管理模式,为岭澳二期1号机组提前30天商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 岭澳二期工程移交特色

岭澳二期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是分厂房、系统进行,厂房以及构筑物工作完成、所有系统移交中广核运营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或生产方)运行部门临时运行后,中广核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或工程方)最终向运营公司移交,并签署初步验收证书(PAC)和最终验收证书(FAC)。

1.1.1 厂房构筑物移交

厂房构筑物的验收移交在管理上分为CHOC、HOBC、BHO,并最终PAC:前三阶段由工程公司管理。

第一阶段是施工过程中的验收移交阶段,局部房间或区域工作完成或达到交付给设备安装的条件后,土建承包商向工程公司提交移交验收申请。土建移交证书(CHOC,Civil Work Hand Over Certificate)的签字表示验收移交工作完成,经过验收的房间或区域转移给安装承包商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第二阶段是施工过程中的返移交阶段,当安装承包商完成厂房内的设备安装等工作后(该区域系统调试工作基本完成),安装承包商向工程公司提出交回场地申请。场地交回证书(HOBC、Hand - Over Back Certificate)的签字表明场地返回土建承包商管理。

第三阶段是厂房最终移交阶段,当土建承包商完成所有工作时,厂房内的系统已全部TOTO签字,工程公司向运营公司提交厂房验收移交申请,厂房移交证书(BHO,Building Hand Over)的签字表示场地归属运营公司管理。

1.1.2 工艺系统移交

岭澳二期核电站系统/设备一般要经过安装竣工状态报告(EESR,End of Erection Status Report)移交、隔离移交(TOB,Take Over for Blocking)、维修移交(TOM,Take Over for Maintenance)、临时运行移交(TOTO,Take Over for Temporary Operation)4个阶段,以完成从安装经调试到试运行的过程,避免相互间的干扰,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1.3 机组整体移交

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前,业主与工程公司需共同签署初步验收证书(PAC,Provisional Acceptance Certificate),PAC的签署标志着机组的管理责任从工程公司转移至运营公司,同时机组进入为期一年的质保期,质保期间工程公司仍需对工程公司责任范围内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处理。一年质保期之后,将正式签署机组的最终验收证书(FAC,Final Acceptance Certificate)。

在岭澳二期1号机组的整个移交工作中,共完成了613个系统的EESR移交,551个系统的TOB、TOM、TOTO移交,76个厂房BHO移交,期间清除126291项遗留项,并于2010年9月15日成功商运,9月18日签署PAC证书,这一系列成绩为提前30天投入商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移交接产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较岭澳一期,岭澳二期自主化设计和设备国产化,同时运营公司成立了专项移交接产组织机构,遗留项数量是一期的数倍等因素导致遗留项管理存在如下特点:

1)移交接产重视

运营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了移交接产组织生产运行准备部,专门从事系统、厂房的接产工作,这是相比较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的一大改进,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工程生产双方对于遗留项的管理涉及的接口增多。生产方派出大量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人员参加联检,检查非常细致,提出问题精益求精,严格把关了岭澳二期机组质量,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大亚湾与岭澳一期的改进项、经验反馈到岭澳二期,由于3T检查提出,错过了最佳施工期,且工程生产管理机组状态不一致,生产以在役机组的状态进行管理,给遗留项清理增加了难度。

2)设计经验欠缺

由于国内设计院经验不足,导致出图顺序及进度与现场需求不匹配。

技术和管理能力欠缺:国内设计院自主化设计后,由于设计不完善,给现场带来大量变更,造成遗留项数量多(见下表岭澳一期、二期CR-FCR对比)。变更处理周期长,以岭澳一期核岛安装处FCR7天处理周期为例,岭澳二期核岛变更处理平均周期达23天,是一期的3.3倍,答复慢给遗留项清除带来了压力,

岭澳一期数量 岭澳二期数量 倍数

CR 10691 26025 2.43

FCR 9380 36756 3.92

表1 岭澳一期、二期CR/FCR对比

接口管理能力不足:如辅助系统管道预制和安装(EM4)/公用电气电缆设备的安装(EM8)/跨岛电缆/DCS等专业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仍大幅出现。

3)供货质量不足

岭澳二期采用分部件采购,设备供货质量、进度及售后服务与岭澳一期整岛总包采购存在较大差距,设备类遗留项显著增加,给调试及移交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即使国外进口设备,质量问题也较为严重:如2号机组核安全相关重要转动设备共23台,解体检修达20台次,涉及RRA\SEC\RCV\RCP\EAS\ASG\RIS系统; 2号机核岛核安全相关重要阀门解体检修共200多台次。下以岭澳二期和一期的不符合项(NCR)为例,岭澳二期供货不符合项占86.1%,远超出岭澳一期。

岭澳一期 岭澳二期

NCR 4639 7618

供货类NCR 2226 6557

占比 47.9% 86.1%

表2岭澳一期、二期不符合项对比

4)清理时间短

岭澳二期较一期工期压缩两个月;又因设计延误、供货拖期导致施工周期后移,前面窝工,后期现场大面积赶工;进入调试阶段后,2号机组赶工和1号机组的移交接产高峰叠加,给遗留项的按期清除带来很大压力;由于遗留项清除影响系统移交,为保证各里程碑的按时完成,留给遗留项清除的进度压力很大。相对于岭澳一期,岭澳二期核岛主系统主设备(EM2)赶工: 1号机组压缩了4.5个月,2号机组压缩了1个月; 核岛辅助系统管道预制和安装(EM4)赶工:1号机组压缩了1.5个月,2号机组压缩0.5个月。工程后期遗留项集中产生,如1号装料准备阶段遗留项平均每月产生5822项,清除3000项/月,均是前期的5倍。

4)遗留项数量大

岭澳二期的遗留项数庞大,约岭澳一期的4倍,下图是按照冷试、热试等工程里程碑进行统计的一期、二期遗留项对比图。 遗留项数量增多、清除时限问题也给处理、协调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图1 岭澳一期-二期各里程碑遗留项对比图

3 岭澳二期工程移交接产管理模式

3.1 移交接产组织机构

1)工程公司移交接产组织机构

相比岭澳一期,岭澳二期工程公司在原有的调试“技术管理队”(STK)外,新增了“岭澳二期现场设计采购队”(EPE)、“施工控制组”(KAD)和“项目管理办公室”(PKO),三个机构的设置其作用分别如下:

EPE的建立基于多项目运作新形式下,保障设计、采购在岭澳二期的人力投入、工作推进;同时也解决项目层面设计-供货接口协调问题,在遗留项清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KAD的设立,一方面满足生产直接对口施工协调机构的要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专业队的协调工作量,可以更快、更好地协调现场遗留项处理问题。另一方面,KAD在施工板块内部、外部协调,规范移交工作,在跟踪指导专业队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KO代表项目总增强对内部各板块和生产的协调力度:项目内缓解板块间大量协调问题直接提交项目总的情况;同时代表项目层面与生产沟通协调,解决问题;在岭澳二期的移交接产和后续的机组临时移交证书(PAC)签署准备中发挥了总协调的作用。

2)运营公司移交接产组织

岭澳二期运营公司成立了专项移交接产组织:生产准备部(DPR)专职负责岭澳二期移交接产工作,并协调动员运营公司各部门参与到此项工作。

经理层:部门副经理负责移交接产工作,与工程线负责生产移交的项目副总接口;

处级:各专业设置生产移交对口人,对口工程线处级协调;

工作层:生产根据系统和专业责任到人,工作层负责人分别与工程线相应责任人协调。

3)工程生产高层协调:

工程公司项目副总对口生产准备副经理专职负责移交接产工作,大大提高了整个项目在移交接产中的推进和协调力度。在前期的工作原则制定和后期调试里程碑节点的遗留项清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确保了各里程碑节点的顺利实现。

工程公司项目总对口运营公司总助,为双方合作导向、基本原则制定和重大问题决策起到关键领导作用。

3.2 专项小组

针对现场联检产生的大量共性问题,工程生产双方安排专业人员成立专项小组协商、处理问题,取得卓越成效。专项小组分为两类:一类是关键里程碑的专项工作,如3号机87%Pn平台消缺专项、3号机小修专项、PAC专项、4号机装料消缺专项等;另一类是日常协调专项工作,如PECFUSE专项、EOMM专项、标牌专项等。

各里程碑的专项工作主要特点是工期短,任务重,需各方通力合作,高质量完成消缺任务。此类专项小组建立了各方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高效快速的清除遗留项,按期完成工程里程碑。下面以PAC专项小组举例进行介绍。

PAC专项小组:为保证3号机PAC签字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PAC工程-生产联合办公小组。在工程E、P、C、S各板块和生产方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PAC签字遗留项的确认,对每一条遗留项的方案、材料等信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组织了工程生产双方就分歧项进行讨论,在两周内完成PAC遗留项清单的最终确定,保障3#机组PAC签字的顺利进行。PAC签字后,3#机组进入质保期,PAC小组成立,采用周例会制度,负责推动跟踪PAC遗留项及质保期内新增问题的处理进展,协调解决接口等方面的问题。

3.3开发信息系统工具

篇8

随着国家发展,精装修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装修施工单位,都普遍缺乏管理经验,但精装修又是对房地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绝对有利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则主要针对装修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可以说现场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做到事无大小,认真对待,随时做好防备工作,不管什么方面都要考虑到,有所准备,工作人员还要同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1 精装修的含义

精装修是指由一精装修项目管理公司来统一承包管理,设计以及对内部进行研发,工业化的生产组织,现场施工安装,建立精装修住宅统一体系,它的本质上是一种家庭的室内设计,但它不是单一的以户为单位进行设计装修,而是以栋或者整个楼盘为单位来进行的,在施工之前其室内设计就会和建筑各设计方进行足够的沟通,最终得以跟据精装修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修改,在整个精装修施工中不管事故前期的设计,成本估算,质量检测,施工进度控制,成本控制,都需要再施工过程中有一个良好,完善的现场管理,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一体化的住宅家居产品。精装修工程管理和装饰施工单位的现场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是有些相似的地方的,他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清晰的认知了解施工现场的各道工序,对于装修设计的图纸和一些建筑相关图纸都可以看懂并有一些了解,还要熟悉与装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但是他们两者还又有些不同,在精装修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和专门的装修施工单位对接负责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巡视,从而保证自身的利益。

2 现场管理,一定要重视人的管理

众所周知,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以人为本的,所以首先一定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管理。作为企业一定要有重视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也要重视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认识到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平和质量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人员有必要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之前督促施工经理向操作人员交代施工任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逐渐建立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自控意识,自觉提高施工操作质量。还要对技术管理人员,工人进行新工艺,技术的培训,并做好技术交底等各项工作,保证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确保做好每一道工序,每个工艺,现场管理人员还要定期的进行专项检查或者是对重要的环节进行抽查,遇到质量问题,商量解决的办法及预防措施,通过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最终提高精装修工程质量。

3 严格进行材料控制

企业进行对精装修工程的现场管理,无非就是要达到一个质量保证,按时按量的做完做好工程,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进场,材料一定要按时到场,在主要材料进场前一定要对前段工序进行确认,只有具备了条件的材料才可以进场。对于进场了的材料,也要按照严格的规矩,让甲方或者是相关的监理 对所有进场的材料确认之后才可以进行施做,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段提交相应材料的质检合格证明,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可以进场,如果在作业期间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拆除清场。这都是现场管理对于材料应该做到的。

4 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对于精装修必备的材料问题解决以后,还有就是现场管理者需要了解装修工程设计的具体情况,施工机械和劳动力计划,结合实际的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当中,切合实际的应用,将其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照里面所设计的求去做,及时将装修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做对比,及时纠正改善,确保分期工程完成。

5 严格按照装修的分步程序施工

施工组织计划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不能随意的进行更改施工顺序,当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部分工程可以交叉的或者提前进行。这就要求做到准备工作要扎实明确,细致精准,这样在进入施工阶段的时候就会大大的减少内外环节,降低了配合时间和综合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加强各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了项目的实施进度。于此同时还要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又计划的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并得到质量监督机构认可,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定期专人抽检,对关键工程的部位和隐蔽工程进行报验。在基础合格后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加强管理隐蔽工程和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工序,及时报告,并要求现场监理验收,对于使用的质检仪器和工具要定期进行核查,更新和鉴定,预防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还有在精装修施工现场,一定要保证文明施工环境,进场的各种材料要分门别类,按照要求进行堆放,并要时刻注意场所的卫生环境,还有就是 办公环境,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施工单位对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

6 竣工资料管理及归档

本身精装修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各种新型材料和环保材料相互交错,所以对于现场管理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严格要求对装修工程的记录和资料规范整理,这也会对竣工以后的维保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装修完成后验收和变更结算。一定要清晰明了的收集归类存档竣工资料,比如测量记录,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竣工图以及各种技术参数验收单,工程签证等等,这个一旦遗漏,将会对工程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7 结语

精装修工程是一整个体系,涉及面非常广,需要拥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优秀技术的工人。现场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和监督环节的常规化,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科学的施工方法是工程质量的保证。所以现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记录和资料管理是现场管理中重要环节,是竣工后移交的重点,是变更和结算的依据,也是该装修项目使用后维修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49-02

1前言

近年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它的迅猛发展已使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产业的发展史来看,我国的房地产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仍然处于以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房地产生产和供应机制取代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转轨期。房地产的工程管理工作正逐步走向完善化、成熟化。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开发运营周期之中,其主要内容按过程顺序可分为规划设计管理、开发管理、施工管理和物业管理四个部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做好工程全过程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是楼盘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分析房地产工程管理之间的协调平衡衔接问题。

2开发管理

开发管理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开发而对公司内部的人事、财务、工程、销售及后勤部门进行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企业为成功实现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及物业管理所采取的经营模式。

工程部门代表开发商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物料的采购及库存、施工企业的确定与协调、施工质量及进度的控制、相关合同的管理、必要的细部结构设计的变更、报建等。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资金管理,并提供能够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定期报表,其主要内容有三块:建立工程项目的融资(财务)计划、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的发放以及开发企业自身营业费用的处理。

销售部门就是要把企业开发的产品――楼房卖出去,其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促销方式的选择、销售价格的制定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企业人事部门的管理工作是:对项目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分配、对人员的资料进行管理、绩效考核及激励体系的建立等。而后勤部门就是对项目建设提供生活上的保障。

开发管理其目标及原则就是要整合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运作流程,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为依托,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深受顾客喜爱的住宅或商用房。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企业内部的经营,核心在于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而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及市场创新是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3规划管理的重要涵义

规划管理就是对规划设计过程的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建筑楼盘的规划设计委托给相应设计单位来完成就必然要对规划设计的成本、进度及目标进行控制和管理。房地产企业可建立或采用规划管理系统来对规划设计进行管理。即规划管理应用软件与规划设计软件是相对独立的“两套”专业化软件,前者面向的是“管理”,后者面向的是“设计”。

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关系非常密切,规划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规划设计成果审查和管理水平。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与规划设计关系的核心是:保证规划设计成果满足工程项目规划的要求,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各种审查工具,提高规划设计管理的水平。要做的具体工作包含以下几点:

3.1开发商对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原则进行确定,作为管理系统中输入要件,在规划完成后要对规划方案进行检验与评估,适当地采取反馈及修正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整,并最终选择设计方案。

3.2规划管理应尽量减少对规划设计工作习惯的改变。为了可以在计算机中自动计算、查询、分析各种规划指标,需要将以前面向制图的规划图,改成面向GIS空间分析的数字化规划图。但是,应该尽量减少对规划设计人员原有工作习惯的改变,可以只对需要计算的要素提出标准要求,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在制作这些图层时,按照一定的图层分层和编码进行设计,其他要素包括一些修饰性的图素可以放宽要求。

3.3提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分层编码标准。由于目前许多规划设计单位都使用AutoCAD进行规划设计,因此需要根据上述原则,在已有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图AutoCAD分层标准》,向有关的规划设计单位发放。同时,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及规划管理部门可以使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3.4通过计算机进行规划设计成果审查。如果规划设计单位报送上来的设计方案符合系统规定的一定的格式标准,规划管理系统可以将规划图导入系统,与地形图、管线图等图层进行叠加显示,同时可以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指标计算、比较,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

3.5将规划设计成果转成基础资料。审批通过的规划图(如控制性详规等),可以成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参考资料,为审批、方案研究及后续分析等工作服务工程流程可由图1表示:

4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施工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进行管理。房地产开发公司一般由工程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施工管理,而工程整体的管理模式及承发包模式由公司高层根据项目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有:平行承发包模式(分别发包)、施工总承包模式(GC)、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MC)、(设计加施工)承包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承发包模式等。在我国,房地产的施工建设一般采用前两种形式来进行,即要么对工程的施工完全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完成,要么对不同建筑项目(建筑结构、绿化、建筑设备、市政管线等)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完成。对大型的工程项目、或者高档的楼盘,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考虑采用MC模式或CM承发包模式来进行施工管理。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MC)是指业主(开发商)和某个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单位或联合体签订施工总承包管理协议,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一般该MC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而再进行分包的招标和分包。MC模式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其费用一般按照建筑安装费的某一比例提取。CM承包模式是由开发企业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采取Fast Track(快速路径)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直接指挥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活动,一般它和开发商订立“cost plus”方式的合同。其特点是设计与施工充分搭接,且工程项目的保证最大费用使CM企业承担相应风险。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施工管理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是目的却是相同的:在合理的成本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开发企业必然在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成本控制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即通过施工资质验证、招投标、现场施工检查(包括材料质量、施工技术及程序、精确与安全等)、监理单位的督察、工程款的有序发放等等措施,开发商能够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及成本进行掌控。当然施工管理也包括与供货商关系的协调。

5建筑工程开发管理、规划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促进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工程管理包括上述的规划管理、开发管理、施工管理和物业管理,显然,如果要完成一项成功的工程项目就必须在这四个方面都做得出色才能够实现。因此,协调这四个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促进和合作是开发企业的重要内容(部分地体现在开发管理工作中)。

房地产开发中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分离有利于各自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设计者不了解施工工艺,从而使设计方案施工困难,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本和进度;或者施工单位经验不足,不太懂建筑设计,未能“按图施工”。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工程管理中的可施工性分析成为一种最近常用实用的管理方法。可施工性(Constructability)是指“将施工知识和经验最佳地应用到项目的策划、设计、采购和现场操作中,以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房地产开发中,也即建筑师、工程师根据开发商的要求规划设计出满足计划目标的、最经济、最容易施工的方案;项目的开发管理人员依据该方案,考虑各种人力、材料、施工设备的调度和使用时间,提出最佳的进度计划;施工管理人员或承包商根据自身的施工(管理)经验对该方案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工法,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建筑师、工程师提出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方案,从而避免浪费及施工上的困难。可施工性强调工程建设施工的可行性和容易性,比如场地大小、施工设备、时间气候以及劳动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在设计中未能加以考虑,可施工性研究就是对有关的设计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和改进。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或开发商的工程管理部门未能和设计单位沟通达成理解和协调,不少建筑竣工后和规划设计不一致。因此,可施工性研究的实施以及设计的正确施工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5.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强力支持。作为投资者,开发商应该把可施工性研究及设计的研究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即在规划设计之初、规划设计完成以及施工完成的时候召集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相关专家以及本企业的组织者、协调人员定期召开研究会议。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和讨论,集成化、系统化、专业化地完成工程项目的目标。

5.2尽早实施。在项目的早期,项目决策的成本很少,但这些决策却能够对项目的整体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可施工性研究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物业管理阶段成明显的递减趋势,产生的效益也是如此。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一旦提交要更改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应该尽早参与到规划设计的可施工性研究中去,而其中开发商更加要做好前期的项目决策。

5.3持续开展研究。一方面,可施工性研究强调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系统的研究,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即可施工性研究和设计研究成为项目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实习“知识管理”,即通过计划和总结,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纪录和升华,将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之成为“可利用再生资源”,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

6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都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房产商以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基础、以不断创新的施工技术为依托、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为核心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中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即在规划设计、开发运营、施工建设及物业管理阶段以控制成本、进度、质量为原则持续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并不断提供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核算重形式,起不到过程控制的作用

在建筑行业成本管理中,有很多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管理成本的,最重要的是没有将成本的预算和成本的核算结合起来。建筑核算特点是没有阶段性成本分析,也就导致没有对应的成本分析。因此,核算成本只是重于形式,对实际工作的意义不是很大。

1.2成本管理不正规,费用不能对口收支

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目前都很混乱,在建筑施工进程中60%都是建筑工程材料设备的费用,是工程成本支出的核心费用。在此方面,一些工程管理人员乱摊成本,工程在完成预期目标的条件下,成本开销有大量结余,就会用其他发票以假乱真,冲抵材料费,从而使得材料费被转作其他费用。

1.3 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现阶段的各建筑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其成本管理还是按照以前的传统方法,主要工作是由财务部负责,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加上制度腐朽,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的好处,能够及时的收集、处理并及时的传递相应数据,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随时掌握工程的变化情况,有效防止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1.4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模糊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对成本控制重视度不够,认为成本控制没有必要,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

1.5 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不够专业

有的成本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有的成本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积极充实成本管理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比如不能掌握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

2、确立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

项目的成本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开支。对成本进行控制,就是在施工进行中,要控制并指导、监督工程计划高效的进行,保证工程能够进展顺利。确保各项费用都在预期成本控制控制范围内,保证工程正常完成预期目标,从而获得更高利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每个项目初始条件有所不同,但是首先都要建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行的成本控制体系,为此,应该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一个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是成本控制的主人,直接影响到整体成本的控制,因此要降低成本,要树立员工的自觉行为。

3、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3.1 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3.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3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前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尤其要加强事中控制。

3.4 目标管理原则

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3.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 成本控制相关措施

4.1 创建专门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

创建成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思想,是让所有的员工都意识到成本管理与每个员工自身都有密切的关系,应该由员工们共同承担、共同实现。那么主要实施的做法需要有关部门在进行详细预算之后,以确保企业获得正常利润为前提,将成本进行细化处理,落实到具置。主要目的是形成一个巨大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每个部门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成本目标,从自身位置考虑,然后进行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大大降减低成本,最大优点是便于管理。

4.2 落实动态成本管理,实行差异跟踪分析

在实际成本管理中,建筑企业中标之后先将其目标成本严格计算出来,但是,一旦施工的进程不同,便会导致工程项目成本无法准确推进。因此,动态成本管理制度是一个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机制,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改进。项目的动态成本基于目标的成本之上,进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前提是不影响正常企业利润。随着工程方案的不断开展研究,方案要不断深入,目标成本也要不断细化,最后敲定。动态成本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将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详细的比对,分析其中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得出最终结论。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采取对应的策率。

4.3 从施工管理控制成本

4.3.1 劳动力的管理

现在的主要的生产力量还是来自人力,那么对工人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经过培训的工人在同等条件下生产率远远高于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人,可以减少工期,从而减少工资发放,同时还可以避免工人不熟悉工作环境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4.3.2材料管理

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占比重超过60%,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部分。在工程开工前,把工程材料的种类、价格分析比较、材料运输等相关花费的地方做详细价值比,可以大大降低运输的成本。对材料的选购要实行多人监督的制度,防止有人使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

4.3.3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为了缩短工期,机械设备往往是超负荷运作,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机械要保持良好的运作,保养是关键的部分,要找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并监督,保障设备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