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4: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记账实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当前会计报账制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
1.完全集中型。资金及财务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资金专户存储,各现场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不论承建的建设内容及其规模大小,都向项目法人统一报账,由项目法人统一资金拨付、统一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类似于各市、县建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模式下的优点:一是严格按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方式操作,资金封闭运行,拨付程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采用会计电算化,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三是加强了会计监督,便于监管。
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减少了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保证了资金的安全。缺点是:一是增加了工作量。不但项目法人要进行会计核算,报账单位还要建立辅助账或备查账。特别是项目法人财务负责同志审核工作繁重,经常面对若干个报账单位,像简单再生产一样不断地重复同样内容的审核工作;二是不利于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水平。取消建设单位会计和出纳之后,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杂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随意任命,对报账员的地位不予肯定,报账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报账员变成“邮递员”,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这种管理上的低要求必然造成报账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利于项目法人加强财务管理;三是报账不及时,影响价款结算进度。项目法人根据工程进度报账,再拨付资金,有的建设单位因项目实施后手续不完善,迟迟不予报账,形成工程进展和财务支出进度脱节,会计信息不真实;四是部分资产管理账实分离。项目法人只管固定资产及物资账,财产物资由现场管理机构使用管理。
这种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如果不加以解决,既违背了集中核算的初衷,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是财政核算型。指向财政部门报账,会计核算在会计核算中心。项目单位根据批复的投资计划和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效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拨款和报账,等同于预算单位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的模式。比如安全饮用水、小流域治理、小水库除险加固及水库移民项目等。采用此种模式进行会计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及财政有关部门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查,规范了支出手续。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完全集中核算的优点,还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监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缺点是:1、单位的财权与事权管理脱节。由于项目资金纳入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财务管理的权限形式上发生了转移,使单位在管理上的积极性逐步丧失,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力度弱化,然而单位仍需对本单位的事权负责;2、核算和管理存在盲区,放松了审核把关。收支业务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为“单位批中心”,即“单位用钱,财政管理”。报账制推行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才能报销。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审批权没了,自己说了不算数,产生抵触情绪,放松了财务管理。由于会计责任主体不清,报账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放松了对支出的审核;3、项目资金在财政部门,未专户管理,容易与其他资金混户,造成资金挤占现象,甚至有被平衡预算的可能;4、会计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影响决策。资金支付有时不能及时到位,给施工单位带来影响;5、很难按《会计法》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报账员”的设立,使原来分别由会计、出纳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变为一人负责,“报账员”等同于“传递员”。
此外,会计核算中心一般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国有建设会计制度衔接存在一定问题;6、存在票据内容不真实现象。为了套取资金和填补招待费以及跑项目支出等,有些项目单位不惜编造假单据、假名单、假签字,从会计凭证上很难发现问题,而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到现场了解和查勘,仅仅履行资金的报批程序、简单的形式审核就办理手续,存在风险;7、资产缺乏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账物分离,资产有流失可能,一些基建收入有的甚至体外运作;8、工程成本核算不完整,影响竣工决算的完整性。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基本采取收付实现制,对项目的预留费用及未完工程认定与基建制度衔接还有一些问题,影响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及决算的完整性。
三是主体平移型。项目法人一般不承担项目建设的具体任务。工程建设由各现场管理机构照承建的内容负责,如安徽省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项目法人为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管处,但实际上由工程所在地的市(县)实施,即“大法人”、“小法人”之说。实践中一般是资金由“大法人”拨付到“小法人”。项目法人一般只核算本级发生建管费、勘测设计等独立费用,各个现场管理机构设立会计机构,开设基建专户,按照承建的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工程主体支出等大部分会计工作在现场管理机构,日常只以表格形式向“大法人”反映财务情况。项目竣工后,现场管理机构编制单项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最终由项目法人编制汇总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实行此种模式优点是:1、有利于调动现场管理机构的积极性,也便于明确责任;2、资产管理账实、权责一致;3、有利于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水平;
4、减轻了项目法人工作量。缺点是:
1、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全面,不利于项目法人及时掌握完整的财务信息;
2、多头开户,资金有风险;
3、各现场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费用标准执行不统一;
4、不利于项目法人控制。由于项目法人对各现场管理机构的建管情况不完全掌握,对其往来款项和基建收入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实质上是报表制,只所以在本文中提出,因为项目法人只要加强监管,完备制度,此种模式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建管方式。
二、几点建议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项目法人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核算方式,不搞“一刀切”。对第三种模式建议在多个跨行政区域的现场管理机构采用,第二种方式在小型项目及非生产性项目中采用。当前,推行会计报账制是规范财政资金运作的重要措施。2010年11月,水利部以财建[2010]414号文件对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也作了明确规定。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统一标准,明确责任。报账单位的费用控制和管理,是报账制核算中的关键环节,项目法人对各项费用支出、工资发放等要统一控制标准。报账单位要建立辅助账,对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实行向财政部门报账的项目,财政部门要设立台账,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规范预付款、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不得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不但要明确资金使用单位责任,也要明确财政部门的监督责任。
二是严格把关,规范程序。报账员受理支出票据时,对报账凭证应严格把关,审核检查经办人、审批人的签字是否完备,报账时提供承包合同、工程决算和税务发票、竣工验收资料等是否真实完整。健全手续,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当好守门员。三是加强监督,提高效益。
核算单位要强化财务监督,不能以为“一统就灵”。
查询法在查账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使用到。查询法按照其面询对象数量的不同,可划分为集体查询、小范围查询和个别查询;按照查询对象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当事人查询和知情人查询;按照其查询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审查式、座谈式、交流式和征求式。各类查询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一.前 言
焦炭热性能(CRI、CSR)是评价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做好焦炭热性能检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检测焦炭热性能都是使用QUJO—1块焦反应装置,其原理是将直径为φ23~25mm的块状焦样(180℃烘干2小时)200g装入反应器中,升温至400℃时通保护N2气,1100℃±5℃时通CO2气体与其反应2h后,通冷却N2气30分钟,称重,反应后损失的焦炭质量占反应前焦样总质量(200g)的百分数作为焦炭反应性(CRI);转鼓 600r(20r/min)后,筛分大于10mm粒级的焦样质量占反应后残余焦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反应后强度(CSR),结果计算:CRI(%)=(m—m1)/m×100,CSR(%)=m2/m1×100,式中m——焦炭试样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m2——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g)。该方法在掌控得比较好的前提下,具有试验结果重现性好,劳动强度低等优点,缺点是试验时间长(一般从制样到试验结束需8小时左右),涉及到的仪器较多,气体经历的路程长,影响因素多,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试验失败。现根据多年从事该试验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二.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
1.输出讯号不稳,电流电压忽大忽小,焦样中心温度波动大。
此现象为涡流电场感应所至。检查反应器是否离外丝管太近或碰着外丝管,调整反应器位置,使其处于外丝管中央,四周离外丝管的距离均匀。若讯号输出仍不稳定,为保证试验正常进行,可用导线把反应器和加热炉的外壳连接起来,形成接地,输出讯号就稳定了。试验结束后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好,避免下次试验再出现类似情况。
2. 外丝管使用寿命短。
(1) 使用新外丝管时,把输出限幅参数调节到85%~90%,太小升温速度慢,太大外丝管易熔断。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升高,电流变小,升温过慢,甚至温度达不到1100℃±5℃,说明外丝管的电阻丝已老化,此时可将输出限幅参数调节到100%,在试验结束,炉温降至室温后,更换新的外丝管,否则下次试验中途外丝管电阻丝可能熔断,使试验失败,造成浪费。
(2) 外丝管是垂直放置的,凹槽中缠绕着加热用的电阻丝,通电后膨胀,弹出凹槽,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与下层的电阻丝碰在一起,改变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碰接点的发热值大大高于其他部位,炉膛恒温区发生变化,“焦样中心处于恒温区”的要求得不到保证,造成试验结果偏高或偏低,并且碰接点处的电阻丝易熔断。为防止试验失败和延长外丝管的使用寿命,可在外丝管的敷一层耐火泥,凉干后再缠一层高温石棉布,这样电阻丝就不容易弹出凹槽,外丝管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并且使热量集中向炉膛内辐射,易于提高升温速度,省时省电。
3.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不稳。
(1).减少CO2气体泄露点。CO2气体流量对反应具有很大影响。CO2气体流量不足时,反应性偏低,强度偏高,CO2气体过量则相反。有些厂家安装气路时,把CO2转子流量计安装在缓冲瓶的前面, CO2气体经转子流量计、缓冲瓶、洗气瓶、干燥塔之后再进入反应器。流程如下:
这样安装,泄漏点多,假使漏气,实际进入反应器中的CO2量就会小于流量计的读数流量,造成CO2流量稳定的假象。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可把转子流量计改装在干燥塔之后,CO2气体经转子流量计之后直接进入反应器,流程如下:
这样安装更合理,计量更准确。
(2).把转子流量计的外壳拆开,转子和刻度管的垂直方向保持不变,将其外壳旋转180度并装好,使转子流量计开关处于进气端,这样,CO2流量就由减压表开关和流量计开关双相控制,确保计量准确。改装后的流量计必须进行校验。
(3).CO2气体由干冰(固体的CO2)升华而得雾状气体。经过加热得常温下气体。雾状气体密度大,分子个数大于常温下同体积的分子个数。因此,测量CO2流量时,应先加热CO2气体30min后进行,这样才能使CO2气体状态与反应时的气体状态一致。
(4).经实践证明;当焦样温度达800℃时,开红外线灯加热CO2钢瓶口,可避免CO2流量波动,减轻工作量。建议用氧气压力表作CO2总量控制表,转子流量计敞开,调节氧气压力表使转子流量计的转子处于所需刻度上,避免CO2满瓶与非满瓶因压力不同而造成的流量差异。
(5).CO2洗气瓶中的浓硫酸和N2气洗气瓶中的焦性没食子酸溶液要经常更换。
干燥塔中的无水氯化钙时间长了会变细堵塞出口,并经乳胶管进入流量计,影响计量的准确性,可在干燥塔的出入口各垫上一层脱脂棉并经常更换无水氯化钙、脱脂棉和乳胶管(乳胶管易老化、被腐蚀,特别是热天)。
(6).试验结束后一定要把缓冲瓶前面的弹簧夹(止水夹)松开,使气路系统与大气相通,避免系统产生负压,使洗气瓶中的浓硫酸倒吸到干燥塔及气路的乳胶管中,一旦发生这种现象, 乳胶管及干燥塔中的无水氯化钙必须及时更换,否则下次试验结果误差太大.
(7).当CO2钢瓶的压力大于10公斤,但转子流量计却往下掉,CO2流量变小时的处理:用肥皂水检查气路上的各个接口,看是否有泄漏点并接好,如果没有泄漏点,则需要把CO2钢瓶口的总闸阀关死,稍微停几秒钟后再完全打开,问题就解决了。
(8).当CO2钢瓶的压力小于10公斤时,必须换满瓶的CO2, 否则下次试验到中途CO2气压不够,试验不能进行下去。CO2钢瓶的压力小于10公斤,也不符合钢瓶的使用要求。
4.有关反应器的问题
反应器是试验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出现问题的情况也比较多。
硅胶管老化破裂:
(1).因长期受高温影响,与反应器进气管相连的硅胶管易老化破裂,产生气体泄露,要经常在试验前进行检查和更换。
(2).另一个办法就是将反应器的进气管用同样大小的不锈钢管加高100~150mm,让硅胶管避开高温区,使其经久耐用。
反应器筒体及其盖板上的热电偶套管:
(3).反应器筒体及其盖板上的热电偶套管,因受高温及CO的影响,易被氧化脱落甚至穿底,在称反应后焦炭重量时,要用磁铁吸去脱落在焦样中的氧化铁皮,确保称量物是焦炭反应后的产物,否则CRI和CSR都会偏低。
(4).反应器筒体的使用寿命是热电偶套管的三倍左右,(反应器筒体和热电偶套管只整体卖,一套4000元以上)当热电偶套管被氧化击穿时,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为降低试验成本,可以割去旧热电偶套管,用同样大小的不锈钢管一端封底,另一端焊接在旧热电偶套管的原位置,注意一定要清理焊渣并保证长度与旧热电偶套管一样长(350mm),使热电偶的底端处于焦样中心位置,以确保测温的准确性,否则必须重焊。
(5)反应器筒体被腐蚀击穿或有裂缝,CO2发生泄露,须换新反应器并经常检查。
5.温度
(1) 焦炭反应时的温度是试验成败的关键。有些热电偶的铂铹丝不在热电偶的底端,测定的温度不是反应的实际温度,使试验结果偏差特别大。经常校正热电偶,确保实际温度在国标1100℃±5℃范围内。
(2) 炉膛使用一段时间后,恒温区会有所变化,经常查看炉膛恒温区并根据其变化情况调整高铝球的高度,确保焦样处于恒温区的中心位置。
6.焦样
(1) 焦样一定要在180℃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焦样水分未烘干,一是试样的实际重量小于200克,二是试样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产生水煤气,C灼热+H2O=CO+H2, 烧损试样,二者都使结果偏低。
(2) 严格按GB1997规定的取样、制样方法,并力求试样成球形,粒度均匀,平行样,力争每份试样的粒数大致相同,有利于试验结果的重现性。
“应该说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与先行指标PMI表现比较吻合,验证中国经济弱复苏的判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称,“不好也不是太坏,毕竟是在没有采取大的刺激政策下,依靠经济自身的动力发展。”
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事实从数据看也符合此前的预期,相信市场会慢慢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从政策面看并没有调整放松的迹象。
经济持续“横着走”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4月工业同比增长9.3%,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6%,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终值9.5%和2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和路透调查结果相符。
安信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尤宏业指出,目前看政府对通胀的担心不是很多,主要是房价,所以货币政策的空间有限,财政政策也不太好刺激,原因是基建地产不算差,主要是私人部门的投资力度太弱。
“既然已经下定结构改革的决心,那这个药效肯定要慢一些,经济‘横着走’也在所难免,”他说,“而且房地产的恢复还是很真实的,这也保证经济低也低不到哪去。”
受制于“内忧外患”,中国本轮经济复苏道路并不平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季度增速意外跌至7.7%。
安信证券尤宏业担心二季度经济可能比一季度还差,“4月开始已经有去库存的迹象,但是力度比去年弱,整体会是经济‘横着走’,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在7.7%-7.8%附近。”
调结构和全面改革
去年一季度经济意外疲弱,国家发改委随后在4月和5月集中批项目,希望稳住投资为经济提供缓冲。眼下又到了这样的时刻,但种种讯息显示新一届中国领导层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已经大有提升,频频释放的改革强音也凸显决策者决心。
而且,中国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处于偏宽松立场。数据显示,中国4月M2同比增速意外创下16.1%的两年新高,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也高达1.75万亿元人民币,就是信贷环境偏宽松的表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或提高生产效率,引起产品数量的增加、产值的增长、劳务总量的增加等。其衡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NI)等。但经济发展不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提高的内涵型转变。但无论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要求经济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仅包括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重要的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二、从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资源问题瓶颈凸显,能源消耗过度。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是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年增长速度为8%~9%,而能源消耗增长为14%~15%,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能源消耗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可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与此同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50%左右,铁矿石、氧化铝、精铜矿石等40%甚至50%以上依靠进口。而且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贮藏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根据资料,2006年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仅为1.282亿公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可见再过几年,我国就没有可以用来开发的耕地了。同时,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此外,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2.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造成粉煤灰、废水、废渣、废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据资料,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约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位居世界第一;化学需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危险废弃物每年约1100万吨,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几十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已经很难看到蓝天白云了。
与此同时,全国有18个省、471个县、近4亿人口、耕地和家园也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尤其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已成为草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如今草原退化和碱化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在以每年200公顷的速度增加。
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还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在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
2.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由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产业的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关键的是促使经济发展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的方向转变。首先应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振兴制造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和完善涉农补贴政策,保证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加快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在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战略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一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使我们更加明确经济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不能单纯以量为标准,而是应将其扩展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各方面。因此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激励,把学习兴趣调动得最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知识产生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强好胜的心理年龄特点,若能正确引导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如教学第七册思想品德《做家长的小帮手》一课,我开展了“巧手大比拼”家务劳动模拟表演赛,让学生比赛整理桌面、叠衣服、钉扣子等。比一比谁干得快、干得巧,最后评出“星级家务小能手”,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每个学生内心都渴望向他人展示自己,课堂上多提供让孩子表现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表演,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激励少批评学生,尽可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
二、赏识,把道德行为根植于心灵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赏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应欣赏他、拥抱他,用赏识调动他的自信心,捍卫学生心灵的彩虹。学生会在教师的赏识中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
如学习第九册思想品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让几位学生戴上各种头饰表演司机、交通信号指示灯、交通警察,再让几位学生代表行人,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对交通信号灯、交通规则有了更生动的了解,并付诸现实行动中去。活动过程中,不要觉得谁表演得不逼真,其实,学生已经在表演过程中获得了教育,赏识学生的表演,就尊重了学生对社会道德意识的理解;赏识学生的理解,就等于把道德行为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
思想品德课中的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机会,把握相应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时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优点和缺点,有了素材依托,那么就要准确、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如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及时赏识所产生的影响会大得多。显而易见,赏识教育要把握教育时机,突出适时渗透,巧妙结合,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才能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实效。
思想品德教学活动鼓励儿童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赏识学生的创造性,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达到把道德行为根植于儿童心灵的目的。
三、信任,把课堂的灵动还给学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张: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相信学生,才能激活学生,激活学生是激活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会让学生觉得轻松,没有压抑感。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信学生就能激活课堂。激活课堂就要求教师备好课,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学生能产生兴奋和亲切感。
一、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报账的模式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三种报账模式。第一,完全集中的报账模式,是由项目法人统一管理,统一拨付资金,并统一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加大资金的统筹力度,但是弱化了财务管理的作用,导致会计报账的效率较低。第二,财政核算模式,是指由财政管理部门为主导,水利工程项目单位根据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资金申请,这样虽然能够保证资金的流向和用途,但是造成项目法人的事权与财权想分割,不利于提高项目单位的积极性。第三,主体平移模式,由建设单位独立负责其会计报账工作,只以报表的形式想法人提交,法人只对于总体的一些管理费用进行核算,这种模式将责任进行了细化,但是也不能够统筹协调整体的资金使用进度。
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报账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与会计报账不衔接。目前在水利工程单位很多相关财务人员对于水利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于资金运用方面的内容不够了解,其在报账过程中职能根据相关部门报给的数据,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从而造成监管的缺失,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第二,报账会计受其单位制约,无法独立。报账会计是链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桥梁,对于相关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由于其工资薪金是由水利企业发放,因此其自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其发挥监督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财务支出与会计报账的标准不统一。目前很多水利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其标准与会计报账的标准很难对应,造成企业会计在报账时遇到很多困难,也影响了报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会计人员的业务不强,意识不够。很多企业会计没有收到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对于稍有复杂的情况便不知所措。同时,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够,热情不高,常常不能及时的完成企业的报账任务。
第五,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在监管部门内部同时也存在着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标准也没有高度统一,同时,对于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也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企业运用资金不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损害了会计报账应发挥的作用。
三、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报账制的完善建议
(一)进一步明报账确标准和责任划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行业的各个单位和法人,应该统一制定会计报账的标准,避免标准不一产生的不便,树立报账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定准确严格的标准。同时各个单位和法人也应具备相应的辅助账目备份,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财政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账户,对企业和法人的该项报账进行审核,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检验其真实性。财政部门应充分的发挥其监督检查作用,督促水利工程行业的单位和法人高效守法的运用项目资金。
(二)进一步完善关于报账操作的法律规范
科学健全的项目会计报账操作规范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有力保障。对于水利监管部门,应该规范报账工作的细节,包括统计方法,计算标准等工作各项具体的流程,对于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决,单位组织探讨,加大资源共享,各司其责,共同做好报账审计工作。同时,对于每一笔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明确的规范,完善各个流程的手续,包括每个环节应具有和提交的凭证以及文件,以确保资金使用流向的真实性,做到项目专人负责,共同监督。
(三)完善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一支业务基础扎实的人员队伍是开展报账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报账真实可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和相关法人的财务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由行业协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组织,高频率的普及业务知识,对于在实践中的难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分享,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实行监管部门和水利项目法人在操作上的有效对接。强化人员队伍的守法意识,严肃报账工作的法律性和权威性,避免相关违法事件的发生。
(四)大力加强监督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国计民生,其财政资金的正当利用,和资产的安全直接关系的公众的利益。因此,对财政资金和资产安全的监管,迫在眉睫。在监管部门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两方面的报账工作进行督察,首先是对其部门内部的控制,对于相关审计人员不当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纠正,甚至予以处罚。其次,对于相关行业法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法人的报账信息进行核实,对于违法行为及时的通报并予以处罚。另外,对于水利资产需加强管理,建立资产登记注册表,严格相关资产利用的审批制度,严格准入的门槛。同时,对于资产管理的程序要做进一步的规范,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强监管,对于问题要做到及时追究,保持对资产监管的高压态势。
参考文献:
[1]熊莉萍.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与管理[J].会计师,2009(12)
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超过4.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将超过“十一五”。20世纪60年代,现代高速公路体系推动美国向现代化的纵深转型。针对中国现代综合运输交通体系的大规模持续投资,不仅将化解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深层矛盾,也必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记者:如此大规模的城乡路网建设,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李盛霖: 要修路,资金是关键。“十一五”这5年,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达1978亿元,年均递增30%。中央投资还极大地带动了地方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5年间全社会共计完成投资9500亿元。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村公路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今年起,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主要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这有利于地方更加自主地根据需求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剩余通乡油路,重点保证通村油路建设;东中部地区重点安排剩余建制村通油路、县乡道改造等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比重将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补助标准也会提高。但国家资金只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中的一部分,按照“十一五”期间的资金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其余部分仍要靠各级政府组织筹措。各地要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搭建好融资平台,争取更多的地方债券和社会资金,保持农村公路发展的良好态势。
记者:将进行哪些制度建设来保障?
李盛霖:为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两个不减”,做到“三个不动摇”。
“两个不减”即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坚持资金支持力度不减。从今年起,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投资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这有利于地方更加自主地根据需求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这一块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绝不允许挪作他用。
“三个不动摇”是指: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动摇。近些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坚持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要继续坚持好这个原则,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客运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公路作为政府行为的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建立完善建管养运体制机制,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各地要把加强管理养护工作作为“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实行奖罚措施,以县为单位严格考核管理养护责任、机构和资金落实情况,考核结果要与项目安排、资金安排挂钩。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不动摇。做好区域发展、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三个方面的统筹,探索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新模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记者: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部完成了4.7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投资规模预期会有比较快的增长。投资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李盛霖: “十二五”刚刚开局就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国家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最典型的是控制货币的投放量,信贷收紧的问题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开始显现,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了。
“十二五”期间,我们预计公路、水路投资总规模比“十一五”增长一些,但大部分资金都将投向公路,中央支持地方发展的资金没有问题,是有保障的。地方自筹的资金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是留有余地的,与“十一五”快速发展的速度相比,“十二五”规划实际上遵循了稳步推进的原则。我觉得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
当然,从目前来看,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各地都在开源节流。我们财务司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想进一步与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对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做到有序控制,特别是对新开工项目做到有序控制,确保在建项目。
总的来看,融资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但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从长远来看,从“十二五”整个计划执行来看应该能够完成“十二五”的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坚持资金支持力度不减的同时,国家将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补助标准也会提高。资金投放优先考虑西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同时要加强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建设,支持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乡镇和建制村的农村公路建设、县乡道改造、连通工程、乡镇客运站建设等。
秉承兼顾公平与效益的新思路
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做到97%的公路是不收费的,这就是我们的思路。从长远来看,我们整个公路是两个体系,一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另一个是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不收费的公路体系。你要走路但是不想交费,仍有路可以走,这样体现了公平;如果追求舒适便捷,就要交费,体现效益原则。
记者:以目前我国交通领域各项资本的投资状况,社会资本该如何介入? 有哪些机会?
李盛霖:交通设施是公益性的,从根本上讲,公共设施包括公路,它应该是国家投资。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路,是根据我国的财政能力以及现状,为了在短期内解决交通瓶颈问题,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利用市场手段来建设的方式。
在这几年的投资格局当中,以高速公路为例,中央拿的钱,不到20%。加上地方财政,大体20%。再加上一些专项资金,大概10%。还有50%~60%是银行贷款。现在大概有20%~30%的公路是用社会资金建设的。我们愿意社会资金占的比重扩大,但是必须清楚的一点是,这些公共设施最终是属于国家管理的,资产是国家的,给社会投资者管理的时间是有限制的。
随着交通运输业从传统产业变成服务行业,它将创造更多的市场空间,对服务领域拓宽的程度更是无法衡量。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也能创造很多的效益,它是可以循环的,这种循环构成了各种社会资金的利用渠道。
记者: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比较关注二级公路取消收费问题,您如何看待?
李盛霖:中国建设收费公路主要是因为国家的财力问题,它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世界各国都通行的。二级公路占我们整个收费总里程的80%左右,把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取消的话,我国收费公路总里程就减少了73%。
针对前一段时间公路收费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6月20日,交通部、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实施,依法清理,标本兼治,全面规范”的原则,在省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纠正各种违规收费的行为。对违法设置或到期仍然违规收费的收费公路项目及收费站点,要求立即停止收费并撤销站点,对有违规行为的收费公路及收费站点,要立即纠正并停止违规行为。 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强收费公路管理、降低收费标准、促进收费公路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确保公路交通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专项清理期间,一要从严审批新的一级及以下普通公路收费项目;二暂停审批收费公路资产上市融资和境外企业收购国有收费公路资产;三是对一级及以下普通公路改扩建的,不得延长收费期限;四是禁止新增经营性普通公路;五是国家确定的西部地区省份要按照逐步有序的原则,加快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工作进度。
从长远来看,我们整个公路是两个体系,一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另一个是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不收费的公路体系。如果按照我国高速公路的总规划是8万到9万公里,再加上少部分的一级公路,未来我国收费公路最多就1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左右。
但是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做到97%的公路是不收费的。你要走路但是不想交费,仍有路可以走,这样体现了公平;如果追求舒适便捷,就要交费,体现效益原则。这就是我们的思路。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构建390万公里农村路网
“十二五”规划中着重提出,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要基本实现路网对建制村镇的全面覆盖。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记者:有分析说,“十二五”期间交通领域投资是一个激进目标。交通部实际上是怎样规划的,路网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李盛霖: “十一五”基础设施规模增长特别快,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大概4.7万亿,是“十五”时期的2.5倍,“十一五”末我国公路网达到398万公里,“十二五”我们提出的是有序、稳固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这跟“十一五”有很大的区别。
根据国民经济的预测和各省提出的需求和所建设的道路,我们的规模和资金做了平衡,提出了公路建设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是: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这个目标不是一个激进目标,是一个稳步推进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根据我们的发展需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安排的建设。“十二五”预计投资总规模,比“十一五”略有增长,实际上增长幅度是大幅度的下降。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五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第六条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第七条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九条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所列期限执行。
各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可以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条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四)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十一条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第十二条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第十三条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移交档案馆代管,各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承接单位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五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在办理竣工决算后移交给建设项目的接受单位,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
事业单位没有实现基建并账之前,单位的基建数据存在长期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弊端,单位的基建业务通常采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方式开展会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基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情况只能够通过基建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直接导致单位基建项目中形成的应归属于事业单位的资产和权益等相关数据被忽略,严重影响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实现基建并账能够充分实现各类相关信息的整合,直接提升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二)提升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实现基建并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定期并账将基建数据纳入新财务核算体系,使得一些基建项目运营情况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全面动态地反映。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发现单位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意见,为单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未来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三)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事业单位运营与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资金问题,一旦事业单位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就会对单位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都是银行贷款,基建独立核算所反映出的信息存在着片面性。实现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之后,单位能够全面监控自身资金流动情况,有效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如何进行基建并账会计处理
(一)科学合理设置并账会计新科目
事业单位要想顺利推进基建并账工作必须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并账会计新科目。首先,单位应当充分结合新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创建部分新会计科目。考虑到基建工程的性质,单位可以在资产类账目中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在负债类账目中增加“长期借款”科目,这样做能够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单位基建项目情况,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其次,单位还应当对一些原有的会计科目进行合并。在实现并账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冗余情况,有必要将单位原来基建账中的部分诸如“现金”、“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直接并入财务账中进行核算;再次,单位还应当做好优化和处理并入财务账中的一些会计科目。以往一些单位在开展基建项目核算过程中,不得不设置使用一些会计科目,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诸如“待核销基建支出”、“转出投资”等会计科目并不适合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此,单位可以将这部分科目进行处理后并入“待处理资产损益”中进行统一核算;最后,由于事业单位的一部分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单位的会计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后再开展并账工作。举个例子,新会计制度要求单位要对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来源进行分析,单位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开展并账过程中将此科目下的内容合理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专用基金”以及“其他收入”等不同会计科目中去。
(二)对于初次并账处理要进行程序化处置
首先,单位应当根据新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合理转并以往基建账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预付工程款”以及“待摊投资”等会计科目余额,具体转并到财务账中的“在建工程-基建工程”中去;其次,对于以往单位基建账中的“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单位可以直接将其转并到“固定资产”科目中去;再次,单位应当将“基建投资借款”科目转并到财务账中的“长期借款”中去;之后,对于单位基建账中的“交付使用资产”余额,单位应当将其转并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中去;最后,单位还应当科学、合理分析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会计科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转并到相应科目,在整体转并完毕后进行借贷双方核算,要确保借贷关系的平衡。
(三)充分结合新制度内容进行新账目处理
在初次实现并账之后,单位应当充分结合新制度内容在月末进行新账并账处理。首先,单位可以采取定期汇总的方式,先用基建项目原始凭证来登记基建账相关科目,然后再进行定期汇总后转并登记;其次,单位还可以采取同时登记并账的方式,在登记基建账的同时,根据实际原始凭证对财务大账进行登记。这两种账目处理方式可以适用于基建项目业务量不同的单位,其中第一种并账处理方式适用于基建项目较多,业务较为复杂的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保证信息数据质量,顺利推进后续财务工作顺利开展。而第二种并账处理方式则是适用于基建项目较少的单位,这种方式能够不大幅增加并账处理工作量,促进单位并账处理效率的提升。
(四)对于基建账并账拨付资金时的会计处理
在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大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当对拨付资金会计业务处理作出调整。单位应根据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对于授权支付的业务要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同时在基建账中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于直接支付的情况,单位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在大账中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在基建账中借记相关投资性科目,贷记“基建拨款”。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此类业务时基建账套是根据事业账套的相关记录进行处理的,这部分基建账无需并账;对于自筹基建资金,考虑到这部分资金分段支付的特点,不能够直接在事业账上直接运用“事业支出”,虽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没有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但是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专用基金-基建基金”科目进行反映,提取时,事业账中可以借记“事业基金”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记“专用基金-基建基金”。待到拨付资金时,可以在事业账中借记“专用基金-基建基金”,贷记“银行存款”。而在基建账中可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拨款”,最后进行并账。
(五)对于竣工基建项目并账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