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4 16:14: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我国地矿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质勘探的需求在近十年是极其旺盛的,这也被称之为地质勘探的“黄金十年”。尽管从整体上来说,尽管仍处于“黄金十年”中后期的高位,但是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3年便有所转变,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对能源以及矿产资源的需求导向已发生明显变化,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地址勘探行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包括“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在这种宏观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地矿经济也步入了一个多重叠加的发展期,即矿产勘查的转型期、勘探格局的消化期以及地勘单位改革的适应期。

(一)主要地矿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

笔者通过收集新闻报道以及相关数据,对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四个主要地矿省份的地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具体情况如下:

贵州:贵州省在2015年1-6月完成省内外与地矿研究有关的项目合计185项,所投入的地勘经费达到4.7亿元,其中最主要的投入是矿产勘查,1-6月累计投入3.55亿元,占总比的70%以上。

河南: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投入资金2.27亿元,同比减少45.66%;全省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19.0248万米,坑探0.6403万米,槽探4.52万立方米。

新疆:2015年,在新疆部署实施的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出资的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共477个,共安排资金33.98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共部署项目41个,资金6.9247亿元;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共部署项目44个,资金2.7068亿元;中央返还两权价款共部署项目392个,安排资金24.35亿元。

四川:截至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十二五”地质勘查累计投入达804193.91万元。比“十一五”增长133%。从5年投入强度分析,具体特点为: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占比逐年增长;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入显著增长,但受政府财务影响,波动较大;地质科技投入占比逐年增长;矿产勘查投入逐年下降;分矿种投资有冷有热。

(二)我国地矿经济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在地矿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中,也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需要值得地矿界引起重点关注。这些特点包括:国家对公益类、战略类以及基础类的地质调查工作给予了较高的扶持力度,国家财政资金也主要向这些项目倾斜,具体表现为对商业性质的矿产勘探投入进行减产或限制,而与民生有关的地质勘探工作则加大了财政的投入力度;矿产探勘的重点也主要由一次性的消费能源转变到清洁能源方面等等。可以说,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当前,我国地矿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向更广、更深地方向延伸,切实加强地矿开采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地质服务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建设。

二、当前我国地矿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地矿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地质队伍计划经济色彩较浓,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意识淡薄、产业结构单一,找矿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特别是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捕捉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有所欠缺。可以说,整体地矿经济发展情况不甚理想,这种困境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地矿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1.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发展滞后

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亟待系统整理,深部矿、隐伏矿、浅覆盖层与盆地地区的找矿理论、技术方法、勘探装备亟待更新,地质勘查工作系统化、数字化程度亟待提高,面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亟待加强;地勘单位装备落后,勘查技术停滞不前;不少单位技术力量与承担的任务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质勘查效率的提升和找矿成果的获得。

2.找矿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受政策调整及市场萎缩的双重影响,加之缺少地勘项目收益分配机制和奖励政策,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不高。

3.勘查工作质量下滑情况日趋严重

一些勘查单位超能力承担项目,造成勘查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成果失真,地质勘查资质借用、冒用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

(二)地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地质勘探市场总体疲软,地勘投入持续下降,这给我国地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仍将延续下行。受全球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政策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矿业形势回暖、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调整到位之前,社会资金的投资意愿难以大幅提高,地质勘查工作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围绕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的开展,矿业权投放难度加大,对“绿色勘查”要求也会更高。

第三,地质勘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调整。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将推动油气、页岩气、煤层气、铀、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勘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也将推动三稀矿产的勘查开发。

三、关于加快地矿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促进矿产资源的市场化

地矿单位应从长远发展考虑,按照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划拨、出让等机制的透明度,加强矿产勘探风险的防范和把控力度。地矿经济应遵循“市场积极引导为主,政府扶植为辅,企业主体投资”的三级发展模式,并在中央、地方和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促进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勘探分工,大力发展绿色循环、良性循环的新型地矿经济。

(二)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地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地矿经济应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数量增长、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应向数量与效益兼顾的发展模式转变。在地矿资源市场如火如荼开展的前期,一些地矿单位盲目追求项目的数量,承接了不少项目但却忽视了项目的质量,这样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项目结果无疑是不尽如人意的,项目的力量无法保证且质量也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地矿单位的骨干技术人员往往是保持着较重的工作负荷运转,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人员只能先保证工作完成才能讲求质量,因此这也导致了整个地矿行业的口碑持续下降。在新的环境和经济形势下,地矿经济要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就必须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地矿主管部门应积极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建立矿业权人的信息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管的力度。同时,在建立信息公示制度的时,还可以一并建立黑名单制度,以推动地矿行业的诚信建设。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地矿单位应打破过去集中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以及施工的局限,大力推动新兴矿产勘探工作,并聚焦战略性的新兴地矿产业。这类新兴产业能够引领社会经济发展,这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可以说,地矿单位在新材料、环保能源以及空间资源等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发展潜力。总之,地矿单位应准确把握新经济形势下地质工作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布局,大力推进重点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落实新型战略发展的创新,加大地矿勘探软硬件的提升和更新,全面提高地矿勘察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推动地矿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三)建立地矿经济发展监督体系

由于产业的特殊性,地矿经济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因此必须对矿产资源加强监管。在对地矿经济发展的监督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发挥牵头的总负责作用,通过调整地矿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实施地矿经济的战略性变革,促进地矿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对矿产资源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以及金融货币政策等进行深入衔接,加强宏观方面的把控,在矿产资源的供给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牢牢把控地矿经济的发展。最后,应该要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的统一监管,建议由一个主导部门对矿产资源进行监管调控,在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下进行管理,能够切实保障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以及有序稳定。

参考文献:

[1]左勇,隋志清.打造高效财务团队,服务地矿经济发展[J].经营者,2015(3).

[2]朱燕.如何促进地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J].商业,2015(5):347-348.

篇2

一、我国目前公路发展的主要现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显得过时。特别是在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公路的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全速发展的新时期,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普通的公路,建设的数量都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就算有着如此惊人的发展,我国公路发展由于起点低、限制因素多等方面的原因,总体的发展现状仍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有着诸多可以进步和上升的空间。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布范围很广,公路的建设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很多海拔较高的区域,公路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当地居民对于公路的实际需求。

二、公路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主要关系

1、公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公路经济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更是无与伦比的。换言之,公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与社会的繁荣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要想市场经济能够得以高速发展,公路经济也必须走上正规,与市场经济在相辅相成的氛围中协同发展。

2、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现如今,物流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想要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而在物流领域中,运输业又是关键因素所在。繁盛的公路运输业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建设能够让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让各地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尽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地域居民的需求。同时,与其他运输模式相比,公路运输门槛低,费用合理,是我们目前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公路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健全公路运输业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所在

现如今,我国对于公路经济的需求和渴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公路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愈加明显。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城市、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而只有在可持续发展公路经济战略的指导下,相应的经济目标才能得以逐步实施完成。

四、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策略

1、建立健全科学规划的公路管理体系。首先,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中,应该始终维持公路发展的正面形象,避免在管理中存在的乱收费、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了保持公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整套与实际相贴切的公路管理体系。通过体系制度的约束,让公路经济的发展之路变得更加顺风顺水;其次,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公路经济中各个人员的行为规范。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约束,部分的公路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端正,使得公路经济的发展十分不顺畅。为了扭转这一窘境,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进行及时的管理,并对照相应的规章制度重新树立公路经济管理人员的形象,并通过有效的财政制度避免工作中出现乱收费和公款私用的现象;最后,建立健全公路管理体系,只有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让公路建设的理论寿命和使用寿命之间的差距降至最低。换言之,科学规范的公路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公路建设与公路管理的意义十分重要,也是提升我国市场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之一。

2、通过具体的措施提升公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相关公路部门必须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于各级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过硬且到位的思想培训,让员工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增强。同时,工作责任心也不断提升;其次,除了针对与普通员工的教育之外,对于公路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与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领导是每个部门的领头羊,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连领导的思想和工作思路都存在偏差的话,其带给员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应该经常对单位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工作,让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成为普通职工的榜样,并让普通职工争相学习学习和效仿,进而在单位内部逐渐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再次,公路经济要想始终保持长远的发展,对于懂技术、懂科学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始终不能停歇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相关公路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的人才需求,不断招贤纳士,让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自己的队伍中,助力公路经济的发展;最后,公路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培训模式,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组织在岗职工参加一系列的岗位培训,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培训让职工时时掌握最前沿的行业资讯,有效的提升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3、强化物流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强化物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在政策上重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于区域货物资源分拨中心的建设,加大对于当地物流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第二,要想让市场经济下的公路经济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创新建设物流发展新模式也是一条可以逐渐摸索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认真思考,严格探索,构建和谐健康的物流发展新模式,进而助力公路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物流业的良性带动,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着科学严谨的依据作为最终方针政策。

结束语: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保障。在当前公路建设不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等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公路经济与公路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科学规范的公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公路经济的整体效益。

篇3

2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3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4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指以人口稀疏分散并且比较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大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对应特征的城镇经济的变化过程。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因此,一是要增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识。农村城镇化是消除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力度。要加强县城及村镇规划工作,这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通过规划可以使城镇建设科学、布局合理、发展协调。规划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协调性、特色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必须增强规划实施力度。全面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建设不求规模,而要在“精”上下功夫。特别要加大对核心城镇(县城)以下一般集镇(中心集镇)及社区的建设,因为一般集镇在村镇网络体系中是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层次,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结合部。

5 坚持改革稳定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政策和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抓紧向上衔接做好扩权强县落实工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探索财政建设资金的资本化运作模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切实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各类用工岗位,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引导鼓励城乡居民转变观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民工就业工作。其次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完善城镇职工、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制度。

篇4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城市发展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为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就是城市建设。因此,对于加快城市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把握城市发展主线,加紧生态城市建设

在现有的社会形势下,要转变城市发展,就要做到生产力标准、价值标准和生态标准的统一。从某种角度上讲,生产力标准是发展的根本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针对当下我国生产力落后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要以城市的发展为基础,针对其中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

其次,要人与自然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尤其是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快迅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加强生态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深入研究和探讨,做好改进工作。

第三,要保持经济发展、生态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三个标准的有效结合,维护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正确理解和运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正确处理好价值标准与生态标准的相互关系,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促进共同富裕,与此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城市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另外,认真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且要加以重视,并且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需要对清醒地认为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中,做好相关的责任落实,进而促进城市发展的科学建设,实现城市的和谐管理和发展。

二、加强市场与信息化的结合,实现城市发展的信息化、工业化的结合统一

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人们主要是以唯工业论的理论来看待城市的发展,显然这已经完全不能适当当下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正面临着三大环境,即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以及机动车污染等等。因此,我们不仅要解决以上三大问题,还要解决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如能源问题,气候变化等等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仍旧沿用传统的发展理念,这必然会影响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充分解决这些众多问题,必须要加强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尤其是当前知识信息化的时代,要以信息化发展带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工业的信息化发展,探索一条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而且效益好的新型发展之路。这也是当前城市发展极需解决的问题。

国家要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要在城市发展中,以社会主义市场为主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对历史问题和新问题的综合分析,做到统筹兼顾,区分重点和非重点,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企业发展信息化。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和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高效运营,并且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使得生产成本有效降低,这样,既可以增加收益,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有效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社会、市场与政府的高度协调与配合,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首先,加强城市结构和农村结构的分析,针对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得我国的职业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新生活,这也是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我国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社会公共服务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大,如疾病照顾、单亲抚养、养老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分析,针对其中存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缓解社会压力。

其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变化,流动人口的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因此,在我国城乡结合的同时,找到管理的盲区,尤其是对于社会的些特殊人群,做好妥善管理,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再者,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我国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有效引导,特别是随着当前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一定加强政府的指导,将社会、市场和政府三者有效结合,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城市管理结构的转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要对社会负责,并且要勇于承担社会风险,发挥其双重作用和功能,创造全民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格局。

四、坚持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发展原则,推进城市发展

在计划经济的市场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从战略角度讲,这是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这本身就存在着着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其以外部需求为发展的条件下,使国的劳动力更加廉价。二、其以资源为基础,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资源问题,很显然,在现有的社会形势下,这种发展战略已经完全不能适当当下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为此,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高增长型企业的开发,立足于高技术产品以及投资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以民族的长远发展为战略目标,改善依赖进口发展的发展局势,将城市发展的被动局面,转化了主动局面,刺激居民消费。

其次,要创新城市发展,不再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加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者,采取有效的方式,抑制外资源的过分扩张,加强对一些城市和民族企业的保护,推进我国企业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城市产业的升级。

此外,缩小产业、资金的差距,资金优化我国经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对现有市场的调整,在推进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内需自主型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应用公共开支,健全我国教育、医疗、安居和社会保障等机构建设,刺激内需,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新兴战略产业的开发、搞好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总结:

总而言之,在城市发展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最终提升我国城市发展的竞争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海鹰,王芳,栗亮. 煤矿城市的空间健康性拓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2]李志,钟永艳. 城市生态交通浅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12)

篇5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33-1

0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经济。本文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就如何有效加快其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1 重庆市荣昌县概况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千米。2002年末,总人口81.03万人,农业人口65.9万人,乡村劳动力36.80万人,耕地面积52.0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79亩。畜牧业在该县农业经济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经济的比重继续改善,分别由上年的54.6%、36.2%调整为45.7%、44.2%。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市级龙头企业已有2家。

2 荣昌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乡镇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机制约束。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接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要求。

3 如何有效加快重庆市荣昌县农村经济发展

3.1 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点,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要继续按照“抓试点,办实事,上产业,增收入”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建好试点,稳步推进,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一是巩固提升“三清”工作。二是搞好“五改以建”。三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四是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同时,把激发农民生产投入热情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上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一是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二是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研究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好方法,切实防止新增加农民债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和农村大局稳定。

3.2 明确思路,抓住产业发展重点,增加经济总量

在第一产业方面,一是继续抓好粮经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抓好优良品种的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抓好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农产品种植效益,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二是在养殖业上,除继续抓好生猪生产外,应大力鼓励扶持家禽及其他动物的饲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什么赚钱就养什么。在土地经营上,鼓励支持土地有偿转让,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走集约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围绕强化诚信服务,在以商招商上求突破。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围绕打造农字号品牌,在特色招商上求突破;通过特色招商,实现资本和产业的集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3.3 改变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居民待遇

我们以荣昌县盘龙镇为例,该镇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进行同等管理,所有在籍人员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等权利、履行同等的社会义务,消除原城乡居民在国家政策限制下实行的二元化待遇。凡在盘龙镇街驻地范围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在就学方面,本镇驻地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就近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农民户籍可以在本镇内实现没有附带条件的自由迁移。凡是本镇农村居民,可以在本镇确定的集中居住点建房买房、迁移户口,在全镇进行跨村组流动。全镇的村级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全镇任何一个村工作。对于符合土地流转需要的,本镇村民在镇政府的指导、审核下可以自由的与本镇村民进行土地置换。最后实现一元户籍管理,全镇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等管理,享受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3.4 推行“名誉村官”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名誉村官”工作机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能人治村”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让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名气、参政上有水平、发展上有点子的热心人士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反哺家乡、回报社会的平台,施展各自的远大抱负,以满腔热忱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协助村支“两委”抓好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助推村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实现“选进一个人、联系一方客、带动一方业、富裕一方民”的目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安富街道为例,该街道选聘的“名誉村官”政治素质过硬、热心农村工作,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他们上任后,结合本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为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资金6.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村级阵地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450余人,月薪800-2000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发展壮大茶叶、花椒、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12000亩;支持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5.8公里、水渠1.6公里、人行便道3.2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文.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性[J].农业经济,2003,(02).

[2]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J].上海农村经济,2000,(12).

篇6

一、引言

乡镇政府是上接国家,下连乡村的纽带与桥梁,它的地位没有其它机关能够替代。乡镇财政管理体现了乡镇政府在其职能方面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乡镇政府当局对社会整体的管理从强制性到人性化的转变,另一方面体现了乡镇政府当局对经济发展的管理逐渐实现和谐化。乡镇财政收入、支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乡镇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乡镇政局的稳定性,决定着乡镇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性。

对于乡镇财政管理与乡镇经济的研究,孝感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吴宏强、胡扬在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关于孝感市乡镇财政建设情况的调查》一文中提出:孝感市的乡镇财政部门对财政建设做出了贡献,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其七种建设乡镇财政的基本作法的指导下,财政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江西省委党校学者舒立峰在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乡镇财政管理与乡镇经济管理二者之间不能以牺牲一方为代价去增加另一方,而是应当二者互相促进,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青海省财政厅厅长贾国民在其《加速乡镇财政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乡镇财政是基层部门的财政,建设乡镇财政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促进农村牧区乡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国内学者均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乡镇财政与乡镇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仅可供相同或类似状况的地区所采纳。本文意从宏观角度剖析乡镇财政管理与乡镇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优化财政管理、促进经济建设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乡镇财政现状

中央政府近年提出,在“十二五”时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即反哺农业。在中央红头文件和“白皮书”的指引下,坚决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全方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乡镇财政管理要强化收支管理,搞清楚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来龙去脉,切实保证将资金落实到有利于“三农”的政策上来,杜绝资金浪费、资金闲置等得不到资金最大价值的现象,更要将腐败贪污的思想遏制在摇篮里。另外,“以人为本”,心系百姓,扎扎实实为人民谋福利,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是乡镇政府的首要职责和头等任务。

近年来,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职能逐渐转型成为服务型政府,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财政收入方面(如图1所示)

第一,乡镇财政收入随着财政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2003年,财政总收入为21715.3亿元,在其后的几年间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至2006年的38760.2亿元基本实现翻番;10年后的2012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7253.3亿元,是2003年财政总收入的5.4倍,财政总收入突飞猛进的速度影响着乡镇财政收入的增加;2003年,乡镇财政收入只有9850.0亿元,历经10年的时间,迅速上涨到2012年的61078.3亿元,增幅高达520%。虽然乡镇财政收入在近十年间拥有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是乡镇财政收入的增长略缓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作为基层财政收入部门,应当为财政总收入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逐渐增大。2003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5.36%;随着十一五时期的到来,使得乡镇财政收入比重有所提高,2006年作为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7.22%,比2003年的比重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2011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0.59%,超过半数;2012年又增加1.5个百分点,上升到52.09%。同时,这个比重相对于2003年来说,增长了14.84%。虽然乡镇财政收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是在十年间的数据并不稳定,乡镇财政收入应该有更多在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2、财政支出方面(如图2所示)

第一,乡镇财政支出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而增加。2003年财政总支出为24650.0亿元,在此后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增幅;时隔五年的时间,财政总支出实现翻番,并在2007年一跃达到49781.4亿元。财政总支出呈现逐年递增的稳定趋势,历经十年的时间,在2012年财政总支出达到2003年的5倍有余,实现125712.3亿元。与此同时,2003年乡镇财政支出为17229.9亿元,此后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80000亿元左右。自2005年起,乡镇财政支出增长的环比比率均在20%以上,2012年此比率降低到15.59%。乡镇财政支出与财政总支出基本态势相同,增幅相似。

第二,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渐增大。2003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9.9%;在今后的十年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始终没有低于该比值,并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自2004年起至2008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在70%以上;2009年起,此比值达到80.01%,比照2003年的比值超过了10个百分点。2012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顶峰85.26%,是2003年所占比重的1.22倍。虽然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所增大并呈上升趋势,但是,乡镇财政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乡镇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

3、财政收支对比分析(如图3、图4所示)

从2003年至2012年十年的数据来看,除个别年份财政总收入略大于财政总支出外,财政总收入基本是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差额在9000亿元以内。这并不表明政府在财政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而是基本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表现,同时这又体现了政府“赤字财政”的财政手段。

但是,这个赤字在乡镇财政收支中显得有些庞大。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的乡镇财政赤字呈现上升趋势,平均赤字水平达到22163.54亿元。尤其是2012年,乡镇财政赤字达到46110.0亿元,是同期财政收支差额的5.45倍。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转变乡镇政府财政职能

按照当下乡镇农民、乡镇经济对财政的需求,财政服务是相当不充分的。即使在很多乡镇中,财政部门已经树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但是大多数人还难免存在“金饭碗”不怕丢的想法。如果要使得财政职能符合当地需求,就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政府人员观念。一方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可以引导政府行为不偏离“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将贪污的丑陋行为控制在萌芽中,或将腐败的嘴脸撕下使其真面目在媒体中曝光,同时受到广大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使政府更好的为“三农”进行服务,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展现处在新时期的我国新农村的全新面貌。

2、与一、二、三产业对接,合理预算乡镇财政收支

合理预算并不等于充分估计,而是应当与乡镇经济状况相吻合。以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第一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收相对较少;第二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在资金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但发展潜力有限;第三产业是新兴产业,相关利益者没有认清其发展前景与发展道路,盲目发展只能带来资源浪费。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国来讲,二、三产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一定收益后,应当反哺农业,才能使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一个丰厚的物质基础,最终换来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乡镇财政管理是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乡镇财政收入是财政总收入的细胞,乡镇财政收支只有按照《预算法》《税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掌控、灵活使用,才能使财政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3、平衡乡镇财政收支,采用适宜的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如果过大,可能会给财政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财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其强制性受限;另一方面,乡镇财政低于县级财政,所管辖的税种数量少、税源范围狭隘,都会造成财政管理困境。赤字财政作为财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实行的,对乡镇经济的投入加大但期初没有投资回报,一但渡过这段重点在于基建的时期,就要转换新的财政政策。如果乡镇听从党的号召、按照党指明的路线,在乡镇实施适宜的财政政策,如同产品适销对路一样,乡镇经济也在财政政策带来的效益中获利。

四、小结

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成为强壮乡镇的重大议题和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打破制约乡镇财政管理和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才能使得乡镇财政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得乡镇经济发展为财政管理奠定殷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据调查,我区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1990~1995年,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9.9%;1996~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至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仅6.5%。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48.7元,较上年增长12.3%。农民收入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城乡差别由一度缩小到逐渐扩大,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所缩小。1990年全区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比例为1∶2.33,1993年达到1∶2.53,此后几年,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加上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减弱,农民难以从二、二产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致使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2009年达到1∶3.33。到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所缩小,为1∶3.23,2011年再次下降到1∶3.13,2012年下降到1∶3。

2.农业人口多且素质低。

龙安区马投涧镇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约占龙安区面积1/2,人口5.1万,耕地面积5002.5万平方米。我国有10亿多农民,耕地却只有12006亿平方米,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供世界18%的人耕种,这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过多地投入只能造成生产率的降低,进而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同时农民素质低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留守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这既不利于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科技的推广。

3.事实制度的不良影响。

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但却一直减不下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制度造成的后果。地方性收费,很大一部分是在政府规定的5%(占农民纯收入)之外收取的。目前农民负担重,主要是因为收费已成制度化。首先,认为山高皇帝远,中央政府要管的大事还很多,无暇顾及他们的不良行为;其次,征收的费用,可以在一些政府官员之间分;再次,农民素质低,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二、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促进农民素质提高。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杜绝农村中小学校中腐败现象的存在,使穷人孩子有学上,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对一些非法的、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就可以用知识、法律进行斗争,从而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不良的事实制度的取缔。教育还可以使农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使其摈弃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少生、优生的目标就会在农村得到实现,从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人地矛盾”。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选准投资方向和项目,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在这方面的投资可以说是一石数鸟。其一,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重要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的资金量大,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其二,这些基础设施和大的基础设施相比,规模小,启动快,雇佣的劳动和国内的投入要素多,对国内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率较大。其三,短缺经济在我国已经结束,市场普遍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状态,扩大总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人把高档消费品推向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效果却十分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太落后,缺乏形成有效市场需求的基本条件。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但供应不足,而且质次价高,限制了农民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较高的价格也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其四,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3.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以降低成本、增产增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超生的问题。利用科技使农民产生自愿少生优生的想法,其积极作用是用行政方法无法取代的。

4.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专、规、产”战略。

篇8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政公用经济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即涉及到对城镇居民的水暖供应、有涉及到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污水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保证城镇居民工作、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政府的管理下实现运营操作的,因此也就使得公用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责任不明确、价格倒挂、工作效率低、政府投入大、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为扭转这一状况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公用经济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2我国市政公用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与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市政公用经济是为整个社会的居民服务的,因此它应当将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其终极目标。但是,由于市政单位往往需要从市场上购进其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类能源及设备等,因此它也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另外,由于市政单位的管理决策一般是由政府部门制定和下达的,也就导致了市政单位在在政府的控制管理下实现其运营的,因此,使其与当前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显而易见的矛盾。所以就产生了价格倒挂、亏损严重等各类问题。

2.2政府管理步伐落后于市政公用经济的发展

由于市政公用经济关系着社会大众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其在经济建设上的发展速到要全面、高效,而因受到政府部门在财力、物力等投入缓慢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公用经济建设远远落后于国民的需求以及经济的发展。如果市政单位凭借自身力量进行筹资来推进公用经济的建设又会导致单位债台高筑、经营困难的局面产生。从实质上讲,导致这一窘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政府未能将市政公用经济提升到一个足够的重视层面上,投入上的严重不足致使其远远不能跟上实际经济发展的步伐,这进而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制约。

2.3难以适应城市发展步伐

由于水、车等相关企业因为并不具有完整的价格定位权利使得剪刀差在不断加大,这类企业因为盈利水平低下而难以进行自我积累与层长,加之政府的财政补贴又迟迟不能到位,而企业又出入工期等的强大压力下,施工单位不得不相仿设法筹集资金,负债累累难以偿还,致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中难以自拔。此外,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市政单位在公用设施的养护上也难以保质保量,公用设施破损、老化等现象随处可见。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政府难以转变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在管理体制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市政公用经济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规划决策陈旧,管理模式落后,城镇市政公用经济建设发展水平受到严重的制约。

3促进我国市政公用经济发展的措施

要想扭转当前市政公用经济的窘境我们就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创新,抛弃陈旧的思想,进行彻底的体制改革,健全相关的制度法规,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下面对促进我国市政公用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3.1转变观念

一直以来,陈旧的思想观念都是束缚我国市政公用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科学、开放、先进的观念是保证一个国家、集团、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现状来制定一套符合市政公用经济改革的具体策略,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市政单位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其的任务。积极提倡市政单位及政府部门的人员解放思想挂念,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当及时进行职能的调整,真正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3.2积极创新,和时代同步发展

创新是实现市政公用经济改革的基础,是其得到发展的必经途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创新,深化公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追求在管理模式上、科技手段上、制度制定上的创新,使管理水平、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拜托制约市政公用经济发展的因素。应当大力支持大型集团的建设,倡导股份体制的变革,引进优秀的合资企业或集团,吸引外商投资,积极进行资产的充足,扩展投资主体的范围从而使单位内部的体制矛盾得到消解。推进产业结构的改革步伐,支持当地的热门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水平,积极落实环保政策,使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积极推进人士制度的调整,努力建设出一个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队伍,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创新,是市政公用经济的发展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2.3加强对辅业的建设

在努力加大主业的发展力度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辅业的发展。努力扩展水、车等行业的发展空间,积极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以及现金流,将市政公用经济建设带入到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下,积极进行资源的整合,当地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抓住各类市场机遇,在发展主业的同时也注重辅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他们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为我国的市政公用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白素记.浅谈非公有制经济介入市政公用行业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前景[J].河南建材.2009,(4) .

[2]朱华,刘应元.银行代收公用事业缴费模式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武汉金融.2010,(3).

[3]刘正儒.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和管制的经济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9,(1).

篇9

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的因素

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的因素,从农场层面看,一是农场与地方政府财力保障相比存在一定弱势:地方政府有国家财政和地方税收作为财力保障,而农场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利费和有限的国家财政拨款,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二是农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缓慢,缺少新的收入增长点;三是金融机构提高放贷门槛,极大地制约了农场的融资能力。从职工家庭农场层面看,由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同样制约了职工家庭农场自身进一步发展。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才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二、做好财力保障的具体措施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遵守制定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并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地监督,参与和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二是构建事权明确、结构优化的财务支出管理体制。坚持“事权可以分散,财权必须集中”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以“集中存、集中管、集中用”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运行模式,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明确资金支出顺序,对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从紧安排、预算,对着力解决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项应积极地优先安排。三是从加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入手,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断改进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四是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加强大额资金支出管理。凡发生大额资金支出管理行为,应履行审核、审批手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导致资金浪费。五是建立跟踪资金使用效益机制,确保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搞好跟踪问效。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保障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六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做好增收挖潜工作,尤其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财政拨款。要在增收渠道上下工夫,大力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非国有经济;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延伸加工链条,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七是要加强银行贷款管理,规范融资行为。坚持贷款必须遵循促进企业发展、成本效益、规模适度、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四项原则,在贷款审批使用上坚持完善手续,规范操作,动态监督,促使农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并确保农场及时还贷。八是对接好金融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农场筹集资金,支持垦区国有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银行授信额度,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保证农场资金需求;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充分利用政策争取最大限度核减历史贷款,重点做好农行不良贷款核定,降低财务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 推助经济发展建设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农场应依托农垦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资金、引进企业,从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带动农场经济发展,扩大职工就业渠道,实现职工增收、农场增效,进而促进农场发展的产业化升级,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二是最大限度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引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加强重点区域的土地平整、土肥改造、水利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方面的建设,抓好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发展方式,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职工增收。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立足农场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配置,突出大豆、玉米、水稻等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提高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创造农垦经济在市场上更大的占有额。

篇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市场机制具有促进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市场机制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条件。客观的市场条件迫使企业必须有这样的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条件越充分,企业这―观念也就越强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体制:

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必须在投资体制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对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的限制,使提高消费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都能够得到体制上保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体制上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必须从体制上扭转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途径的这种观念和做法,使企业逐步提高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额成为劳动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质上是实现经济发展源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源的不同,反映的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在体制上保证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