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茶文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4 16:14: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博物馆里的茶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

篇1

在她9岁的时候,她的邻居开了家贸易店,她很喜欢这家老店的家具味道和茶叶味道。于是9岁的她就有了个梦想:将来要办一个茶博物馆。

9岁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过“收藏”的癖好。卷笔刀,橡皮,铅笔盒,芭比娃娃,小木偶……吉塞拉也是,她从9岁起就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她的第一件收藏品就是邻居家的一只茶杯。邻居搬家时清理家具,把她向往已久的美丽茶杯给了她。从那一天起,那只茶杯就一直留在她的生命里。

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收藏能有多认真?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梦想可以有多执著?

吉塞拉没有读过大学,父母都是平民阶层。办一个博物馆这样的梦想于她似乎遥不可及,但她从来没有觉得办博物馆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策略。

吉塞拉开始在一家瓷器贸易公司工作,在那儿完成了三件事情:了解关于瓷器茶具的知识,珍贵茶具的收藏,和茶叶公司联络。

为了实现梦想,每一步吉塞拉都考虑:要去哪里?必须要做什么?谁是自己想进行沟通的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和这些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不需要太大的经济负担?她总是先建立一个小小的人际网络,再在其中拓展新人脉。

吉塞拉为此进入过茶叶贸易圈,在全球旅行采购茶叶和熟悉茶叶贸易各环节的同时,搜罗未来的展品。此后,她开了一个成功的贸易公司,后来又卖掉了这个公司,开始做财务和贸易咨询。她长袖善舞,热心参与地方商会的工作,从地方商会代表渐渐成为一个州商会代表,并得以进入高层商会,那是“商业大佬们的活动空间”,有她想接触和沟通的人们。

在一次商界首脑的会议上,吉塞拉遇到了德国产业贸易集团的老总。吉塞拉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对方批评了一顿。她说现在人人都喝茶,可没有人关心这后面的文化。东弗丽斯兰的茶文化这样下去会渐渐凋零,作为一家从这里起家的商业集团老总,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这个德国北部最大的商业集团的老总震惊了,马上问她有什么好的想法,并提到他们集团当年卖茶的铺子那里还有几间空闲的老房子。

“我立刻对他说,办一个茶博物馆吧。” 吉塞拉微笑着说。——为了这个历史性的会面,她从9岁开始,准备了将近40年。

吉塞拉在桌上画了两个点,说:“这是我,这是目标,如果直线不能抵达,就只能曲线。虽然可能有几个点你不喜欢,但为了下一步,必须这么做。就像画圣诞树一样,只能一步步曲折地向上前进。我如果在20年前突然跑去跟那个集团的老总说,我要建个博物馆,谁会听我说呢。他们只会嘲笑我。”她选择了最恰当的时候,和最合适的人,谈了最恰当的事。

为了抵达圣诞树的顶端,她准备了近40年。这是梦想的力量。

梦想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事情。吉塞拉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准备。吉塞拉在印度做茶叶生意时,看见对方的仓库里堆放着打算扔掉的杂物,立即说:“如果你们不要那些东西,我很乐意接收。” 所以如今博物馆的展品中甚至拥有当年东印度公司的票据和账本。她甚至搜罗到了19世纪印度街头的巨大水龙头,这些在一个激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失去实用性而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却在茶博物馆里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宝贝。“我不买首饰,也没有什么奢侈品,钱都用在买各种各样的茶具上了。” 吉塞拉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对历史的毫不顾惜不单单在谋求极速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即使在后工业化的德国,人们也渐渐遗忘了过去的文化。吉塞拉的茶博物馆就是为了呼唤那份渐渐消失的记忆。其中一个展厅,完全按照19世纪末的欧洲茶室来布置,有壁炉的房间里,茶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瓷器茶具。另一个展厅也充满了怀旧情怀,完全按照20世纪初的欧洲家庭茶室来布置,木制的家具,铜制的烛台,让人恍惚置身另外一个时空。

这种精心制造的氛围是吉塞拉的刻意设计。在这个属于茶的梦幻时空里,她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做讲座,表演茶文化礼仪,教授茶的配方。

吉塞拉用德国西部的传统茶礼仪接待了我。她点亮了蜡烛,摆出茶具,泡茶,然后在茶杯里加一颗巨大的冰糖,缓缓地倒入茶,再用特制的小勺子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地加入奶油。重点在于整个过程不用搅拌,最美的环节在于等待和看到奶油在茶杯里如浮云一般升腾而起,那一瞬妙不可言。平常的喝法是轻轻吮吸,因为这茶里有三层味道,奶油一层,茶一层,糖慢慢融化之后成为了沉在茶底的另外一层味道。

宛如梦想,要有耐心,才可能品尝之后到来的甘美。

篇2

成都,历史之久,人文之厚,古迹之多,几乎每一举步都会踏着古代的遗迹,每一举目都会发现古人的留影。八仙桌、靠背椅,都是很古朴的木桌、木椅,一排排,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放得密密麻麻。每桌配六张椅子,一边空着,另三边各两张。桌上子摆着三件一套的茶具:茶盖。茶碗,碗船子。全是青花细瓷,虽然不是什么名器,但光洁如新,透出清雅之气。室内装修是仿民居格式,四周是回廊,房檐底下、厢房门前,都挂着精美的红灯笼,柔柔红晕泛着梦幻似的色采,幽幽古意,蒙蒙情调,呼之欲出……这是地道的成都顺兴老茶馆!

座落在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三楼的顺兴老茶馆。是一座集明清建筑、壁雕、窗饰、木刻、家具、茶具、服饰和茶艺于一体的茶文化历史博物馆;是参照成都历代著名茶馆、茶楼风范,聘请资深茶文化专家,古建筑学家和著名的民间艺人精心策划营造,乃天府茶人传承巴蜀茶文化的经典杰作。嵌于馆内古巷青壁上的九幅3×9米的浮雕,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朱成先生历时半年倾心创意设计,精辟地再现了临江古镇景观。

坐于顺兴老茶馆,只须仰视一眼,便见整个茶厅屋顶,仿佛被历久的灶烟熏暗似的,显得格外深邃而幽远,全然不见眼下都市茶馆流行的那般廉价的靓丽与时尚。再看那条曲折逶迤的长廊高墙上,呈出一抹泛青夹带着泛黄的色调,俨然一条苍老的古巷。而嵌于古巷两侧墙上的乃是九方大型壁雕:或浮雕,或影雕,或透雕,参差期间,形态百出。由此而呈出川西地域的水景水乡。濒江古镇的民俗民风,诸如岷江的纤夫、川西的茶马古道、临江的市景院落、枕河的吊脚楼茶楼。简直就像是一幅西蜀的《清明上河图》!

据闻,这里所铺的一砖一石,并非用钢筋水泥打造出来的砖石仿制品,而是不惜代价特地从蜀都城乡的千家万户处搜集来的,纯乎是历经沧桑的古砖古石。其商号之所以用上一个“老”字,那只是一种象征,即作为象征蜀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悠久之传统。的确,蜀都历代的著名茶馆茶楼有的是,诸如瓯香茶楼、临江亭茶馆、香泉居茶馆、广香阁茶楼,皆乃佼佼者。虽说它们已成了历史,然而它们那些极富蜀都茶道文化的优良传统特色,优良经营风范,则在今日顺兴老茶馆里里外外,或显或隐地折射出了它们的影子。这才是顺兴老茶馆商号中“老”的本之所在吧!

除了凸现当地的茶饮文化,顺兴老茶馆还努力在“吃”字上做文章,经营着各种风味川菜、江湖菜、名特小吃、各类河鲜,提供上百种各具风味的美味佳肴。独特的餐饮文化和周到的服务氛围为游客、茶客、食客提供了誉满华夏的巴蜀风味小吃、公馆小品,特色川菜宴席,承接独具川西特色的古朴民俗婚宴,寿宴及各种大中型活动。积极挖掘民间菜品和新派川菜,并用现代的烹饪理念对“吃”作出了最新的诠释,推出了群众喜爱,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传统佳肴和知名食品,以赖汤圆、钟水饺、夫妻肺片、天府豆花为代表的各种传统名小吃达100多种,集四川名特小吃之总汇,在成都餐饮业独树一帜,备受青睐。

篇3

西湖畔龙井村,千年茶事,灵隐香,缠绻着那些悠扬的故事以及绵绵的茶韵,使人们在这片温柔的故乡,不知道身在何处,清醒抑或是沉醉?

用上人间天堂最好的水,用上龙井村落最香的茶,细细浸润,是人间四月暖暖的春光。

独语西子湖

在杭城住得久了,茶喝得久了,便举手投足皆是湖光山色,呼吸之间亦是茶气茶烟。何处是饮茶胜境,私以为茶人每见湖山佳处,每见人心极纯美处,皆如佳茗,身心皆畅,神气清明。若心地无私,无有忧虑烦缚,则心堪作明月;若见一草一木,一湖一山,一风一吟,皆心领神会,得见其尽善处,则天地之间,无一不是佳茗。

如此,这杭城里的四季,展朝暮时,阴雨霞色,竟只如不同香味、不同回甘的好茶了。

古人论龙井最胜处,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弥漫齿颊之间,而君子贤士处世,时时胸中有太和之气,若孟子日,吾善养浩然之气。若此太和之气丰和完满,则与天地精神俱会一处,处处身安,时时心泰,此种心境,比之龙井何如?

所以,请你以柔和、温雅的心,来走一遭这杭城的山光水色。

杭之春

初春的西子湖是极可爱的。柳条拖曳着柔嫩的浅黄丝线,半拢清风,半披烟色。千万柳丝在微风里初斜的样子是最堪入画的,这情绪很容易感染你,在堤岸的长椅上安身小坐,有了几分闲淡气息,容许将这湖面与四周青山细细端看。

湖水生起无尽的波毂,那是不能久看的,因为我们的心就是一面湖水。你看,茶与湖多么相合啊。你记得那一句“吹嘘对鼎訇万”么?莫道天下无知己,回首笑对饮茶人。

苏堤是用来赏桃花的,因为柳阴相隔相衬,便愈加华美喜人。千百年还是最爱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需衬着阳光明媚处,灿然有加;若有月色,看月光洗净湖水,映着这一抹霞色,南国的佳人许是这般颜色。

然后呢?去登山罢。满山的新绿是最亲切幽远的余味。

杭城有山有地的地方多种茶树,你所知道的狮峰、虎跑、三天竺、梅家坞、龙井、翁家山等等。而我所熟悉的不过虎跑、三天竺、龙井几个地方。在虎跑听泉水的清音,赏泉的清冽,与溪水蜿蜒的潺潺不绝。带着泉水与听泉的心境,坐在龙井寺的凉亭里喝一杯新制的龙井。此水之美,其甘如露,而其轻柔易化、触之成空,则太像极净的雾了。

杭之夏

等桃红李白,海棠杏花,万千颜色都摇落,织了满城的地毯。听几夜沥沥的雨声,春天就只在梦里了。这一盏茶的清隽可回味处,都渐次成了回音。

选一个清朗的时日去看荷花吧,不要太早,不宜太迟,等蝉声鸣透了窗纱,在曲院风荷的茶室里坐一盏清茶的光阴。如果茶桌上要选一支鲜花作缀,请剪一支含苞的莲;如果要选一曲乐音伴这茶香依依,请用丝竹将这拂荷的风儿学了,一弦一音都透着清凉的香气;如果要吟一首词句,还是那首百年不厌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将这朵莲花放在心上吧,喝茶的时候才能有别样的回味;将身心看作这一朵莲华吧,生于水而不着水,即一切而离一切,才能看透繁华。将茶的面目看清。

在荷池边的茶座上坐一个下午,坐完一个黄昏,细细地将荷花看遍,你才不辜负这一场华美的盛宴。含苞,微启,盛放,宁静,轻曳,微语,华光。而茶呢?茶就是这样的一番心意呵,一种身心里的际遇。是谁说非得用茶叶与水才能沏出茶来呢?这上苍恩赐给我们的无味至味、无形至美的好茶,你怎么能忽略了呢?

杭之秋

秋天,还有什么比西溪湿地漫天的芦苇更让人心动呢?坐上摇橹船,在水面上静静地走一段漂泊的心事。水既无垠,水天相连,这叶叶芦苇浮在半中,你看,这分明是一杯新沏的茶汤呵。这茶汤初味既淡,回味绵长。一饮再三,将眉间心上的思绪都说尽了。这样的茶得与知心的友人相对,不用说什么,静默相伴而坐。能说的都能说完,那么,不能说的呢?不能说的不可解,难可意味,在这芦苇曳曳的声音里都渐次忘却了吧。心空了下来,才是天地之间你我最初最后的模样。

秋天的杭州最美的不仅如此,怎么可以不去赏桂呢?植物园。满觉陇。一开就是满街满城满湖满山。从九溪十八涧一路驱车往市区,两旁的树阴并不出奇,却是流淌进车窗里的涟漪般的桂花甜香。迷醉了一路。曾有人对我说,昨日我坐在一棵古老的桂花树下喝茶。不知怎的,这画面在我的心里并不觉得怎样美好,怎样诗意。这样赏桂真是大碗饮茶了。

杭之冬

清幽到极处就当是雪中的腊梅了。杭城的雪大都不甚隆重,难得落一场。白雪一飞,杭城就成了张岱的散文、姜夔的词――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有人惦记着收梅花上的雪水,我听了内心一惊,这样的痴茶人世间少有。腊梅的冷香是美的,可惜收不进白瓷瓶里去。若当着这样的院落,确实该用红泥小炉煨一壶泉水沏茶。不该沏龙井,也许该是上好的普洱罢。或者,只将雪水、泉水煮了,放一两朵恰美的腊梅上去,不饮也醉了。

阮浩耕:龙井与西湖是并蒂莲

喜欢中国茶文化的茶客们,一定不会对“阮浩耕”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主编过的《茶博览》杂志,曾经以朴实的茶人文风、翔实的文化资料,成为爱茶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首选,2007年,卸下主编职务的阮先生在本刊开设专栏,用他在茶界数十年的浸,将古今中外的茶文化史为我们娓娓道来。

每每阅读阮老师寄来的文字,我都像与他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那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让我在脑海中一遍遍地猜想着这会是怎样一位老人。所以此次杭州之行,我选择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阮浩耕老师。

西湖边上的俭静雅居

杭州著名南山路,一边是美不胜收的西湖南线美景,另一边则依旧矗立着许多旧韵犹存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这里是杭州特色的休闲艺术街区,阮老师的家就在这附近,西湖边上,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敲开沿街的铁门,眼前是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楼房,土黄色的外墙略显斑驳,院子里有好几棵我说不出名字的绿树。身后的铁门“砰”地关上,立马将这不大的院子与外面喧闹的街区隔绝开来。

拾级而上,阮老师已经在家门口笑脸相迎。照片上曾见过阮老师,但眼前这位老人还是比我想象得更加健硕一些。阮老师的房子不大,最大的一问就是他的书房。和我遇到过的很多学者专家一样,书房里除了书还是书,几个大书柜占据了书房里整整一面墙的位置,各种和历史、和茶有关的书籍堆放得有些杂乱,但交谈中,阮老师却总能很快地从书堆里找到他想要的那本给我们看。我们在一张不大的老式办公桌前落坐,阮老师就端来了今年的新龙井,屋内立刻溢满了浓郁的熟豆香,透过玻璃杯,翠绿的龙井宛如跃动的精灵,饮一口,鲜爽的口感把我们进门前的暑意驱赶得无影无踪。

伴着这满室的清香,我们从杭州的历史聊起,度过了一个清凉愉快的下午。

龙井与西湖是并蒂莲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和阮老师交换名片,他递来自己的名片。让我大吃一惊。名片上除了“阮浩耕”三个字和几种联系方式,其余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头衔和职务。看我有些惊讶和疑惑的表情,阮老师笑着说:“外界在介绍我的时候,常说我是茶文化专家,其实我不是科班出身,根本谈不上专家,只是好这一口茶。只要真诚地喜欢茶,不需要太多的头衔和职务,反而会轻松一点。”这样朴实的话语和一张接近空白的名片,让我不禁对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位茶文化研究者,阮老师对杭州和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杭州从唐朝至今,经历了从“茶禅”、 “茶贡”、“茶隐”、 “茶馆”四个不同的阶段。唐代的《茶经》中提到: “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是谓“茶禅”;两宋时,龙井成为贡茶,是谓“茶贡”;明清两代,龙井茶开始受到文人隐士的青睐,对于龙井茶的赞誉诗词数不胜数,是谓“茶隐”;清代至民国时期,从南宋时期兴起的杭州茶馆得到长足的发展,是谓“茶馆”。

而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杭州茶客,阮老师自小在西子湖畔与龙井名茶相伴,他说过去的杭州城每条街巷里都有茶馆,还有不少艺人会在茶馆里说书,许多农民为了听书,就把要卖的东西搬到茶馆里,一边听书,一边做买卖。“我小时候就经常去茶馆里买菜,也常常为了多听会儿书,而耽误了母亲的家务事。”

今天的西湖和龙井在阮老师眼里已经是相互依存的“并蒂莲”,不可分割。到杭州不去西湖,不去品尝一下龙井茶就不算到过杭州。西湖景区周围可以喝茶的各式茶馆不下一百处。西湖已经成为喝龙井最好的地方,喝茶的地方同时也是观西湖美景的好地方。“常有外地朋友和我说。在西湖边上喝龙井怎么和在家里喝感觉就是不一样呢?这可能就是西湖与龙井这对并蒂莲的魅力所在吧!”

倪闻:杭州茶馆的先行者

第一次听说“倪闻”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门耳”茶坊,这个特别的名字很容易就在众多的杭州茶馆中勾起你对它的所有好奇。

再次听说倪闻,是因为他开始在以“吃”为主的杭州茶馆界倡导一种清茶的理念,并开始经营一个名叫“门耳茶叙”的名茶展卖馆,卖自己的茶叶,这再次成为杭州茶馆界的焦点。

在一些人看来,出身文人的倪闻已经拥有了商人的精明,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从商的倪闻却依旧保持着文人的风雅。和倪闻的见面没有事先预约,但在轻悠茶香迷漫的门耳茶坊吉祥坊。我们依旧从他的侃侃而谈中,看到了一个文人倪闻和一个商人倪闻。

文人倪闻

话题自然从我最好奇的“门耳”两个字开始,字面上看,是倪闻名字的分解,深层的含义在倪闻看来,是一种心与心沟通的桥梁。“门耳就是大门的门环,扣响门耳时,门内和门外的两个世界便被连接起来,我希望我的茶馆也能像门环一样,把不喝茶的人,或者还不了解茶的人吸引到中国茶的世界里,体会中国茶的精彩魅力。”

这样颇具文人风雅的寓意寄托的是倪闻对茶馆定位的坚持――书香门第式的“文人茶馆”。这种文人特色体现在茶坊的每个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是倪闻自己的用心之作,倪闻说: “中国茶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体现在茶馆的品茗环境中?我做的是减法,而不是一味地叠加,坚持处处留意,处处擦痕。”于是,在门耳茶坊,我们看到坊内的野树、山竹、溪石、冬草、藤蔓、水池、盆景、红鱼……静态与动态的相互结合,每一处都让人赏心悦目,今天的“门耳”已经成了杭州茶客眼中“生态环保型的文人茶坊”。

和很多只钟情绿茶的杭州茶人相比,倪闻对普洱茶、乌龙茶都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但针对到每一种茶,他那股文人式的执著又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坚持自己亲自收茶,反对拼配,坚持一口真味;他坚持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挑战品饮的习惯;他说有人讲究乌龙茶早上做和晚上做的差别,其实是个例被放大……虽然经营的是茶馆,但对做茶,倪闻一点也不陌生,每到茶季,他都亲自奔波于中国各大茶区,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绿茶……他都虚心向当地茶农和专家请教,并亲自尝试做茶。“门耳”的老茶客也时常能从他那里要到不少好茶,他对茶叶品质的高标准也得到了许多茶客的认可。

于是,关于“门耳茶叙”的构想开始在倪闻的脑子里形成。

商人倪闻

2006年秋天, “门耳”老字号茶馆在杭州环城西路上如意坊隔壁开出“门耳茶叙”,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实际上是一家集茶叶和茶具于一体的茶业公司,这标志着倪闻在商业上的重大转变,他要开始做茶了。

“上世纪90年代出现并延续至今的杭州茶馆是以‘吃’为特色,但随着这些年杭城人休闲方式和品位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讲究纯粹品茗环境的清茶馆已经越来越受到茶客的喜欢。”倪闻以商人的精明和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指明了门耳的未来发展道路, “未来的门耳不再仅仅是一个茶馆的名字,它一定要成为富含中国文化的茶品牌。”

现在的“门耳”一方面延续着杭州特色的自助茶馆,另一方面则以“茶叙”为名,在紧邻湖滨路的地方开出了一问名茶展卖馆,透过婆娑的树枝缝隙,花园式的馆内名茶如云,倪闻说展卖馆主要突出一个“展”字,先通过举办各类茶事活动,比如中日茶艺交流会、两岸的普洱茶会、铁观音春茶品鉴会等,向普通消费者展示出中国茶的魅力。

当我们惊叹于倪闻作为商人的创意和胆量时,他却并不满足。在他规划的蓝图中,未来的门耳茶坊会转变为纯粹的清茶馆;茶叙里的名茶精制坊是开放式的。茶客可以亲眼目睹每一罐“门耳”茶的制作过程;有兴趣的茶客还可以在店堂里亲自体验做茶的乐趣……作为商人,倪闻说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门耳”给人的印象是精致而不失内敛、平常却卓尔不群,就像眼前的倪闻,看似一副散淡的模样,却能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他文人般的执著与激情和商人般的精明与远见。

宋大俊:茶地道人厚道

杭州的茶馆业是全国最发达的,但大部分茶馆以“无限量自助茶点”为最大卖点,热闹如自助餐厅,领略过这番热闹之后,想找一个安安静静喝口好茶的茶馆还真不容易。朋友很神秘地介绍了一个清净之地,于是决定前去瞧瞧。

朋友领我们来到一家装修得很简洁的茶馆,沙发宽大,灯光明亮,空气流通,叮叮咚咚的钢琴曲萦绕耳边,更可喜的是茶具极精巧别致。我一向对茶楼主流的中式装修颇不以为然,一进门就是卫生香的味道,全新的木雕花窗,灯光昏暗,一屋子不辨真假的古董,而配乐一定是幽怨的古筝曲。谁说茶楼就一定要中式装修呢?似落伍的好莱坞电影,说起中国人,男人一定是病怏怏拖根长辫子,女人则一定是扁平脸细长凤眼斜飞八鬓。而这个茶馆整洁如咖啡馆,倒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正对茶馆的装修啧啧称赞,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急急走进来,笑容满面,一边说“来晚了,来晚了”,一边与我们挨个握手,大手温暖有力。他就是这家茶馆的主人――宋大俊。

他亲自给我们泡茶,这时,服务员送上茶点。他笑道: “我这里是喝茶的地方,不是吃茶点的地 方,所以只有水果和干果,要吃无限量自助茶点的,对不起,恕不招待。”原来,宋大俊经营的是一家清茶馆,爱茶如命的他过去常和茶友去茶馆喝茶,但茶馆不是太吵就是茶叶太差、水太差。于是他就想自己开个安静的茶馆,让单纯喜欢喝茶的朋友有个去处。

喝着他递过来的一杯杯好茶,我心中暗想,这个爱好的成本可真有点高。

我们边喝茶边聊茶,聊到了乌龙茶的拖补酸工艺,聊到了铁观音的轻发酵趋势,聊到了西湖龙井茶树品种的不同而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聊到了普洱茶的变化……宋大俊很认真地一再强调: “现在的市场花腔太大!今天炒这个概念,明天炒那个概念。我们要做的是把外面的伪装一层层地剥掉!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来泡茶!”

可是,在这样一个故事越说越玄、噱头越摆越大、人人想捞一把就走的社会风气下,货真价实有用吗?人人都想58元在茶馆泡一天、吃三顿饭的心理下,清茶馆会有人光顾吗?

宋大俊很坦然地承认:“茶馆不挣钱,亏到现在。”

我越发惊讶:“那你还继续开?”

宋大俊嘬一口茶,笑得云淡风轻: “杭州有一批和我一样真正喜欢茶的人,我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喝到地道的茶的场所。亏钱不算什么,还有什么比内心的丰盛、心灵的喜乐和平静更为重要的呢?人的内心里面装着什么,外面就会洋溢出什么。”

我看着他率真一如孩童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是那么不满意杭州自助茶馆的吵闹和没有好茶。可是当一个真正的清茶馆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又为它的前途担忧起来。在茶馆成本日益高涨、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我不知道他可以坚持多久,但我想我会一直记得他的话: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来泡茶!

边玩边喝茶

曾经有媒体做过一份关于城市幸福感的全国性调查,杭州名列第一,不仅是杭州人,不少外地游客都把杭州列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对于不同的人,这样的幸福感可能会体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可以在如诗如画的西湖胜景里,碰一杯龙井清茶,看柳浪,听莺啼,从日出到日落,应该是茶客们能感受到的最幸福的事。

小编是第一次来杭州,除了游览美景,自然也不能少了茶的相伴。于是,在当地朋友的帮忙和介绍下,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决定只用一天时间,凭借着一张地图,以边玩边喝茶的心态,开始一段天堂的寻茶之旅。

第一站:早晨

杭州的平民茶客

在和阮浩耕老师闲聊时,他就一再推荐我们一定要去杭州的平民茶座看看, “每天早上,吴山公园、花港观鱼等西湖周围都有很多平民茶座,一块钱可以从早喝到晚,那就是最真实的杭州茶客生活。”

平民茶座的客人大都是老杭州人,他们习惯每天一大早到西湖边锻炼身体、喝喝早茶。去年7月钱江晚报《一块钱早茶要没了花港茶室的“老茶客”急了》一文引起老杭州人的关注,在大家的呼吁和共同努力下,如今,杭州还有8处“1元早茶”可以满足老杭州人的需要。这一看似普通的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平民茶座在杭州人心目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半,就陆续有杭州人来虎跑茶室喝“市民早茶”,每人每月60元,平时零买则是每杯3元,茶室统一提供茶杯、茶叶,谢绝自带暖水瓶、茶叶。另外,还有翠雨厅茶室、太子湾天缘台茶室、逍遥轩茶室、植物园茶室、凤凰山茶室、六和塔茶室,这些大都要自备茶杯、茶叶,价格1元。如果选择在吴山公园喝茶,则可以从天蒙蒙亮喝到太阳西下,自备茶叶和杯子的,只要5角钱。

习惯在衡山路或新天地泡吧的上海小资们,或许对这种略显简陋的茶室不会有太大兴趣。大概只有同样生于天府的成都人能够理解杭州人,一壶龙井,一袋瓜子,一天的时间,老杭州人的生活简单、纯粹却丝毫不失情调,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骨子里还流淌着南宋贵族遗风的城市。

第二站:上午

中国茶叶博物馆

位于杭州城内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茶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一条以茶为主的旅游线路上自然不能少了它,而且有朋友也极力和我推荐,只要是真心喜欢茶的人,就一定要去那看看。于是,喝过平民早茶,我们决定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就坐落于茶乡腹地,倚山而筑,背倚吉庆山,面对五老峰,东毗新西湖,四周茶园簇拥,举目四望,粉墙、黛瓦、绿树与逶迤连绵、碧绿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中国茶叶博物馆”几个大字几乎被郁郁的爬藤植物完全遮盖了。

走进陈列大楼的序厅,顿时被淙淙水声吸引,只见一面水幕从十米高处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润着偌大一个绿色的“茶”字,显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盐景郁郁葱葱。这动静结合的设计,象征着中华茶文化之源远流长,诠释了茶与水、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突出了展览的主题。博物馆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组成,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营造出富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

怀着一种好奇而惊喜的心理,我们开始了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整个博物馆分为茶史厅、茶萃厅、茶事厅、茶具厅、茶俗厅、茶缘厅六个部分,主要通过图片、实物、文物和电子讲解的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出中国茶文化的无穷魅力。现场还有一个由四个木制揉捻桶组成的大型揉捻设备,游客们可以亲自尝试一下摇动揉捻机的感觉,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毕竟这样近距离感受做茶的机会太难得了。

第三站:中午

喝新茶,享农家乐

从茶博物馆参观出来,已快临近中午,周围的茶馆和饭庄已经人满为患,于是我们决定继续步行上山,到不远处的龙井村去,体验一下被杭州人津津乐道的农家乐。

正值中午最热的时候,但西湖景区的植被保护得非常好,一路绿树成阴,习习的山风迎面吹来,满眼的绿色一扫步行的暑热和疲劳,如此闲情的散步在城市里是很难享受得到的。当你看到路两边的茶树渐渐多了起来,龙井村标志性的大门就渐渐出现在眼前了。

让我惊讶的是,从龙井村口一直向内绵延几百米,错落的江南特色民居也已经满是吃饭、喝茶、打牌、休憩的人。听朋友说,无论平日里多么忙碌,每到周末杭州人都要到郊外度假,即使车再堵,人再多,他们也乐此不疲,而每年三四月间,春茶的上市更给他们多了一个出行的理由。到农家乐喝新茶,吃农家菜,看茶农现场炒茶,享受一下农家朴实的生活,临走时再带点龙井回家,杭州人早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家的后花园。

我们没法像杭州人那样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享受农家乐,只是简单地吃过午饭,就开始去看茶农炒茶。

村里的茶农就在家门口炒茶,一口锃亮的铁锅,一畚翠绿的芽头倒下,“辍鄙四起,一双皮厚肉粗的大手起起落落,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干净利索的手法让不少游人啧啧称赞。不过现在这种现场炒茶已经变成了单纯的秀秀手艺,龙井村茶农手上真正的 西湖龙井早已经被固定的客人订走了。很多客人都是在今年直接预订好明年的茶,到了第二年明前茶期间上门拿货,而若客人无法到现场,茶农也会负责将货邮递到手。

作为原产地,龙井村、梅家坞、翁家山一带已经随着“西湖龙井”的美名逐渐被很多爱茶人所熟知,而作为西湖景区的一部分,他们同时也成为杭州人不可缺少的休闲胜地。尽管我们常听到在龙井村已经买不到真正西湖龙井的抱怨,但退一步想,能在这样满目青翠的幽幽院落问,欣赏茶农舞蹈般的炒茶技艺,用一杯清茶,浪费掉一天的时间,对于天性悠闲的杭州人来说,茶好茶坏又何妨。

第四站:下午

问茶梅家坞

梅家坞位于西子湖畔的西面,比龙井村离城区更远一些。一路上峰峦起伏,凭窗远眺,一畦畦的茶树呈阶梯状分布,从山脚蜿蜒伸向山坡。阳光透过薄雾撇在茶树上,绿色葱茏,生机盎然。在穿过一个隧道之后,车子停在梅家坞龙井研究所(浙江省军区茶厂)。

数辆观光旅游车有秩序地往返着,访茶品茶之人络绎不绝。随着人流,我们踏进北面一个大厅,一把古色古香一人多高的茶壶矗立在大厅中间,壶把和壶嘴似苍松虬枝,不过是暗红色的,正面一个巨大的“福”字,背面是一首名人的诗,字体流畅,如行云流水,不知怎样烧上去的。旁边有说明,摸上它会降福,游人争相触摸。

我们在一间十分典雅的茶厅内一一落座,对门的墙上挂着当年总理品杭州龙井茶的照片。主持茶艺的是位姑娘,她给每人浅斟一杯茶水,让大家细细品茗。我端着茶杯,仔细观看,杯中之茶,粗而松弛;茶汤入口,细细品味,却清爽、微苦而又甘甜。我们之中有人便问:“这茶叶是最好的吗?”

茶姑没有马上答话,随即又拿出了三种茶轻轻地放在茶几上。说道:“龙井都是手工炒制,外观呈扁平片状,色为绿中带黄。”每年的清明节到来之时,便是极品龙井茶的采摘季节,俗称“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属于中品,谷雨后采摘的叫“雨后茶”属于下品了。明前茶太少,一般人是喝不到的。我们喝的是雨前茶。

喝着“龙井”,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在梅家坞茶乡,凡下车的地方会有很多茶舍,每个茶舍都写着“龙井问茶”。何为问茶?姑娘滔滔不绝地讲着:“江南人,喝茶不说喝,品茶不言饮,讲究一个‘问’字,这里蕴含的是茶的文化,体现的是人的品位。江南问茶,讲究一闻二品三回味。”姑娘回答着,几位茶姑又将一杯杯沏好的茶,递到我们的跟前,顿时感到一阵浓浓的茶香。姑娘接着说道:“闻,闻之茶香。茶的种类不一,经沸水冲泡,茶针均匀地如花蕾初绽,飘逸出屡屡幽香。这幽香传达给你的是山野一样的清新,历史一样的悠远,诗词一般的浪漫,哲理一般的深沉。品,品之茶性。茶虽属草木,却有人之灵性,与那些心浮气躁、狂妄自大、矫揉造作、斤斤计较、追逐名利之徒不适,又以附庸风雅,炫耀身价者为忌。对善待它的人,它送给你温馨与甘醇;对亵渎它的人,它报之于你的是冷漠和苦涩。三回味,便是体会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每种茶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那些关于茶的诗文,能使人提高乐趣,增加品位,得到美与哲理的启迪,油然而生无限感慨。达到一种精神的极致。问茶至此便会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其情、其心、其识、其艺便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了。”

这一番“问茶”虽然不能立刻把我改造得高雅脱俗,但也长了不少知识,相当于听了一堂龙井专题讲座。于是便有人兴致勃勃地想买梅家坞茶了。茶姑们端上来四种茶叶,分别是180元、120元、100元、80元一小筒,一小筒也就二两左右,心里不由得惊叹,龙井真的是不便宜呢。

离开梅家坞,我不由得感叹梅家坞人的商业头脑,他们将茶文化作为发展旅游的内在推动力,以茶旅游推动茶文化的传播,在茶村的问茶、品茶和参观中,我们已亲身感受到浓浓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不仅炒热了茶叶的商机,也带动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这才是梅家坞龙井茶真正的味道。

第五站:晚上

杭州“吃”茶馆

第一次体会到杭州的吃茶文化是在南宋古街清河坊的太极茶道茶馆里,古朴的店堂加上伙计们响亮的吆喝,让人不由得要走进去饮一杯茶。杭州人喝茶时不会单纯喝茶而已,店堂一边琳琅满目的小点任你选择,上一点休闲坚果,嘬一口清茶,才能体会到杭州人的“吃茶”乐趣。

杭州的茶馆,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偏安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定都临安(今杭州),统治阶级追求的安逸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随即兴旺起来,马上发展成“处处有茶坊”的壮观景象。今天,杭州坊巷间拥有近千家茶馆,密集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从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杭州城里的茶馆就可看出杭州人对茶馆的依赖与钟情。就像法国巴黎街边的咖啡店,德国慕尼黑路边的啤酒屋一样,杭州的茶馆也成了所有游人不能错过的体验。门耳、青藤、湖畔居……都是杭州本土很有名的茶馆,在阮老师的推荐下,我们选择了青藤茶馆。

到了青藤茶馆的门口,抬头一看招牌,我还以为是一家时尚咖啡西餐厅。茶馆的装饰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一色古色古香的木圈椅,搭着方大红缎面的棉椅垫,围廊上挂着几盆吊兰,墙上装饰着几个古朴的瓷器,窗上挂着细竹帘,竹灯笼轻轻晃着,柜台边有棵缠满青藤的树似乎寓意着茶馆名字的由来。这边,两个女孩在中心舞台上弹古筝,小桥、流水、假山,灯光幽幽。另一处,一位民间艺人在安安静静地做陶,周围的人也安安静静地看着,用心感受着陶土的神奇。

篇4

(一)有助于大悟传统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茶文化和承载其文化景观是大悟的宝贵财富,通过传承和“生产性”保护这些文化景观对大悟历史文化发展以及茶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本地居民的自我认同意识。外来文化的扩散渗透会使地域文化发生重构和变迁。而自我认同意识的增强会提高当地居民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保护大悟生态自然景观大悟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植被物种丰富。本课题将系统评估部分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规划景区环境容量,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城镇,逐步形成绿色旅游概念,增强当地社区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大悟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大悟地处大别山,由于受缺乏茶叶专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茶业向省外市场开拓潜力的发挥。研究认为,通过挖掘城镇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亮点,能够进一步开拓茶叶潜在的消费领域,从而带动整个茶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并通过旅游业大幅提高大悟城镇化的水平。

二、大悟茶园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研究

大悟茶园营建研究应该注重茶文化历史积淀,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氛围营建,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融合,用新的设计手法展现传统文化,使传统茶园空间焕发生命力、吸引力。主要从文艺、禅茶文化、制茶工艺科普、茶俗特色与景观营建等方面开展研究。

(一)自然景观大悟县三里镇“柏园生态茶叶园”,位于大别山西端,东依擂鼓台,南邻马鞍山,北连豫南信阳和罗山,柏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温夏暖,秋爽冬寒,干湿得宜,植被茂盛,云雾密集;土地肥沃,山水秀美。茶农们从20世纪60年代起,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开山垦地建茶园,基地8500亩,年产茶叶1.6万千克。政府以柏园为中心,以黄龙寺、擂鼓台、马鞍山、孤山寨、响水潭为放射圈的生态茶叶公园为战略目标,经过六年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如今,大悟茶叶远销国内外,不仅茶叶贸易往来频繁,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沿途时而是荆棘丛生的悬崖,时而是云雾缭绕的山脊,被称为“大别山的天路”。

(二)人文景观主要对大悟地区的民俗文化、茶叶贸易景观、茶园文化景观、茶歌文化景观、禅茶文化景观等开展系统性的调查、整理和发掘。资料表明茶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据《大悟民俗文化》记载:宋朝时,杨八姐率三千将士,消灭叛军,两军交战时宋军被冲散,被困在九里关西边山上,众将士因吃野菜充饥而患病,杨八姐采摘柏园茶叶冲泡后给将士饮用,将士顿时神清气爽。擂鼓台:杨八姐率将士征战,让山羊脚踏战鼓猛击,发出“咚咚”响声为将士助威,一举消灭叛军为民除害。此后该山被命名为“擂鼓台”,史称“杨八姐大战擂鼓台”。黄龙寺:大悟茶农采摘茶叶进贡皇上。皇帝喝后,顿觉口齿醇香,心旷神怡,于是下拨官银,在茶园的猴石山下建一座寺庙,赐名“黄龙寺”。柏园: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九里关,听民间传说杨八姐的故事后,来到黄龙寺品茶,龙颜大悦,将黄龙寺茶叶钦定为贡茶,黄龙寺茶从此名扬天下。黄龙寺山清水秀,翠柏森森,赐名“柏园”。

三、基于茶文化视域的大悟茶园景观营建

(一)传统造园手法与茶园景观营建借用国画中山水写意的手法,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水墨画卷,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鹭栖湖区水面宽阔,渔舟唱晚,茶园内古树参天,植被茂盛,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龙头岭山顶龙头阁,达到传统造园手法中“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的最高境界。

(二)禅茶文化与茶园景观营建黄龙寺朝觐、祈福依托区域内的佛教文化元素,在硬件物质载体与软性文化载体上显现佛教的观光功能,并结合禅茶显现养生功能。按照庙旧址,重修黄龙寺,按照建筑中轴线向东西延伸,修建山门、十八罗汉殿和天王殿形成寺庙规模气势;既有水塘位置修建放生池及停车场,并在黄龙寺左侧山坳处修建素芳斋,依托柏园茶场,加载禅茶文化内涵,打造禅茶园和竹林精舍,使区域改造环境成为佛文化朝觐、祈福、修心养性之所。

(三)制茶工艺科普与茶园景观营建营建赋有文化内涵的茶园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能起到茶工艺的科普作用,让国内外游客、大中小学生们在游览茶园的同时,还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烦琐精细的制作技艺,通过现代营建方法展示设计方法来弘扬湖北茶文化,如还原历史场景的雕塑故事广场结合茶博物馆的图片、文字、声光电子多媒体材料等。博物馆里的“历史空间”,还原旧时茶作坊,并且布置原始制茶工具,蜡像制成的茶农人物形象,描绘出人们正在进行茶叶炒制、熟练包装等故事场景。茶工艺大道主要户外展区,用来展示茶的培植方法、制作技术、茶艺、茶道、茶俗等发展历程,以时间顺序设计雕塑故事广场,采用雕塑和石壁、浮雕的形式表现新鲜的茶叶如何变成成品茶的整个制作过程。例如其中一组“少女采茶”就生动地塑造妙龄少女纤纤细指采茶忙的场景。“放歌茶园”塑造了茶农一边唱茶歌一边往筐里放茶叶欢声笑语的劳作景象。雕塑故事广场不仅讲求人物形象生动,布局也做到疏密有致。按历史沿革规划叙事性参观游览流线,让游人在每个具有故事情节的空间中转换,感受到茶文化历史内涵的博大精深。

(四)茶俗特色与茶园景观营建多元化茶俗是指在人们长期的茶事生活中,年长越久积累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茶俗的特点和内容不同,仅湖北地区就有很多种。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现大悟不为人知的传统茶文化历史,通过田间调查法发掘大量古老民间传说、神话,经过对民族艺术的精心挑选和编排,创作具有现代性更为大众所能接受的茶艺、茶歌、茶舞、茶诗,使之成为原生态的代名词,茶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将会推动茶园景观营建的多元化,使之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场所。茶园景观的营建应当重视茶俗特色并重构茶俗文化景观,有助于增强大悟茶文化的认同意识和当地居民的自我认同意识。湖北荆楚文化历史悠久,茶俗茶事活动异彩纷呈。在茶园营建是可以引借湖北其他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的茶俗文化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如宜昌土家族的油茶汤是茶叶拌炒米、核桃仁、芝麻、花生米、黄豆芽,加上姜、葱、蒜等佐料,用菜油或猪油炒焦而成,提神解渴,味道鲜美;土家族的吊锅子茶,正如神农架民谣所唱:“抓把老母叶,丢在吊锅子中,冷水煮三煮,热水冲三冲,姐三盅,郎三盅,粗茶味也浓。”此外,还可以融入大悟地区其他民俗风情在设计中,如口彩风俗、饮食风俗、劝酒风俗、农事风俗等都可以给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茶园在回归传统同时也在多元化、与时俱进。

篇5

“茶馆不仅是休闲的场所,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因此茶馆首先要与客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努力营造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是“你我茶燕”主人倪晓英开茶馆的初衷,也是她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

当倪晓英聊起“你我茶燕”的时候,特别强调人与茶、人与茶馆之间的和谐关系。她认为茶馆应该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给客人提供清新、简洁的环境,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热爱茶文化。

倪晓英过去那段与茶至深的缘分,让她至今还铭记不忘。倪晓英从原来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后,1982年被分配到诸暨茶厂工作三年后调到杭州茶厂从事出口茶叶的品质鉴定工作,一干就是七个年头。1992年她到浙江第一出口茶厂担任销售科长,在这人生最宝贵的十几年里,她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茶叶制作到后来的负责茶叶销售,再到最后自己创办“你我茶燕”,倪晓英把茶看作是自己的终身“朋友”。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凭着对茶文化执著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她“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开座茶馆,既能给茶客提供一处清静休闲的场所,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弘扬茶文化作点贡献。于是,一家不到200平方米的小小“你我茶吧”1997年在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湖滨路口开张了。由于经营管理有方,服务诚恳热情,深得客人厚爱和同行肯定。1999年,在杭州市首届茶文化节上“你我茶吧”被评为“杭州十佳温馨茶楼”,其颇有创意的茶艺表演“幽兰出谷”连续两届夺得“金冠奖”、“银冠奖”,同时还被中国茶叶博物馆吸收为向中外客人介绍和献演的特色茶艺。

今日湖滨路多了一些豪华型的商店的特色店家,昔日的“你我茶吧”不见了,这让一些钟情于它的茶客惋惜和惆怅。如今,继承了中西合璧的“你我茶吧”风格又高于“你我茶吧”,别有风情的“你我茶燕”终于和茶人及广大的茶客见面了!“你我茶燕”是倪晓英花了一年的时间,经过细心酝酿和精心装修于今年春节亮相的。它圆了钟情于“你我茶吧”老茶客的梦,使人们那份若有所失的温情重又找到了寄托,并有了更深入的延续。

“你我茶燕”沿袭了“你我茶吧”典雅精致、舒适温馨的风格,在经营面积近500平方米的茶馆里,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酒吧文化融于一体,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独具匠心的休闲风格。当我们推开虚掩的门,仿佛走进了一家高星级的宾馆,茶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透露出欧式格调,让人不禁惊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还可以与洋气十足的外国文化如此巧妙的结合。地面上铺着的淡蓝色地毯是请专业师傅用纯羊毛手工编织的,墙上的外国抽象画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精心创作的。大厅中央展台上陈列展出十余套精美茶具,在橘黄色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那是用来喝功夫茶的,这些茶具大多数是日本、韩国著名的茶艺专家、香气专家赠送给“你我茶燕”的。这里装修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茶馆主人的文化修养。倪晓英把自己多年的珍藏也都在这里展示出来,希望以此与有共同爱好的广大茶友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同时也把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展示给每一位来“你我茶燕”的尊贵客人。

“你我茶燕”拥有近百个座位,茶馆内大到包厢的装潢、布置,小到一套茶具的摆放,倪晓英都是自己亲历亲为,对每个细小的地方都丝毫不敢粗心。她经常这样告诫自己,也时常提醒自己的员工:“你我茶燕”就是要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使来这里的客人像回家一样。茶馆内有七八个各具特色的包厢,大的可以坐三五好友聚会聊天,小的只可容纳情侣窃窃私语,每个包厢不但有各自不同的设计和布置,而且还有颇具韵味的名字,如“丹桂临风”、“幽兰出谷”、“红梅傲雪”、“玫瑰钟情”、“百合情缘”等。透明晶莹的桌上摆放着洁净整齐的茶具,在紫色的灯光下耀眼夺目,几张对称摆放着的柔软沙发和顶篷紫色的纸制手扎灯笼给整个包厢增添了几许亲切和舒适,加上角落的那一盆盆生机勃勃的翠竹,把四周点缀得更加绿意盎然。无论是第一次来的客人,还是对“你我茶燕”有着深厚感情的老茶客,每来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茶馆的玻璃门设计同样十分考究,上面雕刻了数十个用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不同字体书写的“茶”字,旁边的玻璃窗用古代的仕女图巧妙地装饰起来,既显得美观大方,又保留了包厢客人的私密空间。入夜时分,休闲桌上点起盏盏烛灯,在淡淡的烛光里,桌上的鲜花、烛光与灯光相映成趣,加之耳边悠扬的萨克斯音乐,不经意中一股浪漫的温情便在“你我”之间缓缓地荡漾开来……

“你我茶燕”名茶荟萃。它汇集了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保健茶等类50余种纯正地道的茶叶,有属于贡品级的“极品龙井”、“大红袍”,有采自高山的“羊岩兰花”,还有“碧螺春”、“武夷肉桂”、“铁观音”以及“苦丁茶”、“普洱茶”等各类保健茶。此外,茶馆还引进了韩国的饼茶、日本的樱花煎茶、德国的花果茶、夏威夷的冰茶、斯里兰卡的红茶等。你有雅兴,还可以一边品茗啜饮,一边欣赏精湛的茶艺表演。

“你我茶燕”与众不同的是,它把茶文化与饮食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茶馆特聘了广东点心师,每天推出五款不同类型的港式点心和甜品,茶点都是每天当场现做,确保了茶点的新鲜可口。一道道现做的点心,热气腾腾,清清爽爽地送到桌边,体现着人文的关怀以及对每一位客人的尊重,让人倍感亲切。这种以茶会友的方式招徕生意,很有人情味,颇有亲和力。“你我茶燕”近靠黄龙体育中心,离浙江大学不远,人们在观看精彩赛事和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余,到这里来喝茶聊天,无车马之喧,闹中取静,让人一洗风尘,因此虽然开张不久,却生意红红火火,以一枝独秀于杭州茶馆之林。

Her Ambition is a Cup of Tea

By Xiao Yin, Ying Hao

Ni Xiaoying has been in the tea business for a long time. A tea major from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i was assigned in 1982 to work in a tea processing factory for three years before she came to work as a quality inspector for Hangzhou Tea Factory. There she supervised tea products for overseas market for seven years. In 1992 she was promoted to a sales manager position at Zhejiang First Export Tea Factory. In probably the best ten years and more in her life, she was deeply immersed in tea and became quite familiar with the quality, aroma, and taste of various teas. In those years she delved into tea and tried hard to find ways to best promote tea as a culture and a way of life.

All these naturally led to the teahouse she set up in 1997. It was located on the Lakeside Road, presumably the best place for a cup of tea in the downtown Hangzhou. The 200-square-meter teahouse, calledou and I Teahouse? became popular with customers and peers in the city’s teahouse industry. Excellent service won the hearts. In 1999, the teahouse was award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teahouses in Hangzhou at the 1st Tea Culture Festival. Her teahouse’s tea performance entitled ragrant Orchids out of Valley?won two top awards at the two consecutive festivals. The China Tea Museum took it into its repertoire for domestic and overseas tea aficionados.

Unfortunately, the teahouse was later dismantled for making room for a large-scale downtown refurbishment program.

Today, one year after her first teahouse, she has set up another teahouse to embody her best expertise of tea business. Though it is located in a place away from the downtown Hangzhou, it is better decorated and much larger. The nearly 500-square-meter teahouse inherits the elegance, comfort, sweetness, and sophistication seen in her first teahouse. Patrons often wonder how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is so amazingly fused with a luxurious western atmosphere at her teahouse. The light blue wool carpet was custom-made for the teahouse. Abstract paintings were created by professors at China Fine Arts Academy. On the central display table are a dozen of exquisite tea sets, --gifts mostly from Japanese and Korean tea experts.

And the new teahouse has a new name: ou and I, Tea and Swallow? something that reminds one of Ni’s prosperous beginning in the business. Her DIY attention to all the details has remained unchanged. Private rooms of different sizes cater to different needs. And each gets a poetic name. All the glass doors are engraved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茶 (Tea) in various calligraphic styles.

Of course, a cup of tea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fering in a teahouse. Ni’s tea-list has 50-plus tea drinks in eight categories. These tea beverages are not merely homemade ones. Some are from overseas.

篇6

前世的繁华底色

上海漕宝路188号,桂林公馆。

黑瓦白墙,花木扶疏,叠山立峰,亭榭参差??未入桂林公馆,眼前已是一派自然好风光。

论借景,桂林公馆的主人可谓高手:公馆尽占桂林公园的精华之域,建筑附丽“福、禄、寿、喜、仙”五大寓意,雕琢出江南私家园林之经典样本;论借史,新主人更是心思缜密:公馆的“前世”便是上海滩一代传奇大亨――黄金荣的私家花园别墅。仅黄金荣的大名,就足以令人探究与咂摸良久,心存来此叩问历史的好奇。

纵观整个正园布局,处处蕴有中国风水的玄机。“福”为观音阁,是当年黄金荣的家庙,如今其地窖用来存放普洱茶和葡萄酒;“禄”为禄亭,因亭顶立以祥鹿谐音而得;“寿”指从太湖运来的两块巨型太湖石,形若长寿的一对公婆;“喜”则为长廊里雕刻的喜字图案,串起一路欢喜;“仙”指的是一幅八仙过海图,各显其能。

1929年,黄金荣年届六旬时开始建造黄家花园,两年后完成,据说是用来供黄家老小消夏的地界。园内不仅有百年黄杨、罗汉松、黄荆树、龙柏,更遍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23个品种共千余株桂花树。一年四季,园内植物次第吐芳,景致旖旎。

园子里,黄家当年开辟了一块区域,时尚地引进了高尔夫迷你练习场。岁月更迭,如今只能在桂林公馆的“寿”字区的碎石小路中辨认出当年练习场的依稀旧痕;而在园中“四教厅”右边的六角亭上,特意为黄金荣手书的“文行忠信”四个大字却清晰如新。

园子里氤氲过太多的繁华旧梦,历史风云。独特的历史底蕴,冥冥中牵引着主人与这座老宅结缘。

4年前的一天,当会所主人偶然来到桂林公园的茶楼喝茶时,站在如今的桂林公馆的二楼回廊中,眺望着一园葱茏,龙墙逶迤,闭上眼睛:当年园子里家眷们穿梭在喜廊里,八仙台上一出出佳剧袅袅上演,柔婉的唱腔似乎还飘荡在空气里??

几乎就在一刹那间,他做了决定,续写黄家花园的新史。让那些曾见证过当年黄家张灯结彩、大宴宾朋的花草树木,再笑看一回现代人走进整修一新的桂林公馆、重温优雅精致的生活。

这想法,有意思也有意义。2007年秋天,主人的脑子里的想法“站”成了一座静谧华贵的桂林公馆。

茶禅之天然连理

轩敞俊朗的四教厅、精致典雅的鸳鸯楼(会馆主楼)、三面环水的石舫般若舫、中西合璧的水中厅颐亭、祥瑞方正的观音阁,桂林公馆的几大“硬件”区域占尽地利,十分养眼。而主人在心中亦早已为之配套了两大可人的“内容”服务::“妙不可言”的茶与“回味无穷”的餐。

提及茶,主人是足够有发言权的。主人是国内有名的“茶人”――浙江国际茶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桂林公馆亦拥有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背景。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创办的专业茶品牌――西湖国际茶人村,拥有五千亩生态优质茶园,拥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开化龙顶、千岛银针等十几个优质茶叶品种。

西湖茶人村的丰厚茶资源,涓涓流入豪华老宅,成为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一种灵魂。

在桂林公馆里闲走,到处可感受到“妙不可言”的品茗氛围。步入四教厅,仿佛走进一座茶文化博物馆,上等的号级、印级普洱茶、“砖”、江城砖、福禄园茶依次而列,多种高档茶叶在此展藏,里面不乏珍品、孤品,此外,还藏有顶级的百年普洱;木头橱柜中,主人收藏的各式珍品紫砂壶与贵族曾使用过的茶器,每一件物什都有厚重的背景。

桂林公馆,随处都是品茗佳处:在般若舫里喝龙井、在颐亭中喝乌龙、在四教厅泡上一壶陈年普洱,耳畔尽是丝竹绕梁,席间花香三两枝妙,端的是妙不可言!

茶与禅,总有天然连理。记得,佛学家赵朴初有首著名禅诗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纵有万千心事,不如吃茶去。

在桂林公馆,有好景,更有好茶。对你而言,需要思忖的是,以怎样的心面对你手心里的这杯茶。

中国画留白之美

会所走得多,有时惑于主人的“多情”:将认为好的东西铺满一屋。

太满了,反而令人感觉到一种“空”。

而在桂林公馆里,无论是色彩统摄、家具摆设、细节处理,都让人体悟到中国画里留白之美。

如同,公馆里精心摆设的虞公窑艺术佛像作品,欢喜佛、卧佛、地藏王、千手观音,尊尊线条曼妙。与之配套的基座与家具,原料均来自东南亚的柚木,是上百年退役海船的船木,经过艺术家的再次加工,朴拙喜人。

如同,一楼私密的茶室101。人坐屋中,面对的是一个独立的庭院。落地的透明玻璃窗分成数隔,可以随心打开。于是,风就裹挟着青草的香拂在你的脸上,香樟树的芬芳浮在空气中。庭院里,黑瓦白墙,淡褐色玻璃灯罩的宫灯,青石小径,褒茂林之幽趣割杂草之芳情。一位素服淡妆的高级茶艺师在旁为你斟上一壶上好的普洱,赏看红浓剔透的汤色,闻着沉稳馥郁的酽香,不知不觉,心静了。

如同,二楼最奢华的紫桂厅。偌大的包房里,除了精致的檀木圆桌外,主人突出了由黄家老宅留下的明清花梨木镶嵌着大理石的烟榻。一进门,便给人惊艳感。而房中其他的摆设都处理得非常弱化,只在墙边的红木小桌上,立一古董花瓶,里面总有时令鲜花。我去的那次,一束粉紫色的牡丹正妩媚含羞。花梨木烟榻、秋香色丝绒窗帘、黑皮沙发、紫牡丹、老式水晶灯、红木茶案、散落的线装书??富贵缱绻,尽在不言。

如同,会员专属区里一处空地,地板上是彩色瓷砖铺就的桂林公馆LOGO,墙边一张顶天立地的老橱柜,镶嵌着一面巨大的镜子;柜前一张木榻上横陈一叶宽宽的如荷花般飘逸的细白瓷盘。这方供会员们盥洗后净手与整理衣襟之所,布置得亦如一岫静物图。

好地界的名声总是不胫而走。2008年6月,国际巨星成龙竟在一周内“三顾桂林公馆”,那几日雨落纷纷,花香弄畔,雅致频生,席间宾主尽欢颜。成龙不仅对公馆收藏的虞公窑艺术品产生极大兴趣,更对其“妙不可言”的茶和“回味无穷”的餐给予了高度评价。

篇7

那么杭城的茶馆为何如此受百姓们的欢迎,其究竟有何特色呢?杭州历来是一个典型的休闲城市,生活节奏缓慢,城市人悠闲的气息较浓,造就了茶馆生根土壤的良机。另外,茶馆还在于它具有一份文化上的理想性。据观察,杭城不少开茶馆的主人多为一些婉约清妙的女子,她们开茶馆并不想昭告什么伟大的理想,而只是在经营一个自己小小的空间,以寄托她们的情感,展示她们的生活,并且以毫不招摇却反而在灯红酒绿之中更显突出的清雅方式,默默地邀请行人驻足,这种理想情调给人以一种温柔与美感。

的确,让我们回顾体察一下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便会发现新的觉悟已使人们的文化理念逐渐回归于自然,回归于生活,回归于自我。20世纪代表人类文明生机的呼声是环保、素食,是女性启蒙,是所有人不分种族的平等相待彼此接纳。我们由此明白为什么富于女性情调与人文精神的茶馆会引动这一时代的人心了。

几张桌椅,一杯浓茶,三五人围坐一桌海阔天空神聊,可以说是杭城最原始的茶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时至今日,除了在西湖各风景点里的几家茶室之外,杭城茶馆大都基本朝着一种既能茗茶赏景,又能饮食的茶艺馆模式方向发展。茶艺馆里除了提供各种高质量的茶以外,它还非常注重在环境布置、装饰装修上着力,力图挖掘和体现茶文化的各种内涵,去营造一个文化气息相当浓郁的饮茶环境。现在,杭城具有代表性的茶艺馆有湖畔居茶楼、青藤茶馆、紫艺阁、门耳茶坊、明清园茶馆、太极茶道、蓝宝茶馆和横河茶楼等。茶艺馆是传统茶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产物,也是茶馆为迎合现代人需求而自觉发展的产物。

杭州茶艺馆的经营水平,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的发展也是在近十年里。早在七、八年前,一些喝茶爱好者就开始经营茶馆,如紫艺阁茶馆。那时候经营者出于自身的体会,已经开始在环境上做文章。随后的两年间,茶馆的数量急剧增加,如杭城现在较有名的青藤茶馆、门耳茶坊、湖畔居茶楼、黄龙茶艺馆都是在那几年开出的。另一方面,以紫艺阁为代表的老一代茶馆开始探索自助式的喝茶形式,即花几十元点一杯茶水和一些茶点自助。自1999年开始,大量新茶馆纷纷涌现,老茶馆易址重开,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布置更为讲究,自助式的经营模式在继承上有所新的调整,服务也更上一层楼。由此,杭州人的喝茶热潮开始兴起。如今,各种定位的茶馆遍布杭城各地,处于主流地位的茶艺馆队伍日益壮大,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茶艺馆基本成型。

另外,就现在杭城茶艺馆的风格定位而言,处在主流地位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门耳茶坊、茶馆,以及新建的姗娜娜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茶艺馆,它们在环境布置上讲究将古典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所以,在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董艺术品、木门、窗棂及明清家具的收藏,同时又可以看到西式射灯、玻璃豪华吊顶等现代元素的精致细节。另一种是以紫艺阁、青藤茶馆、横河茶楼为代表的东南园林式的自然、休闲的风格。推门进入茶馆,我们可以看到一片茶香鸟语、小桥流水的景象,使人倍感亲切和自然。

篇8

在茶馆里备着主人精心挑选的好茶,很优雅的环境,清茶馆,喝完茶由你自己定价;如果你觉得茶不好,甚至可以不付款,收银台前只有一个“良心箱”,特地不设服务员。有的时候,在客人准备付帐的时候,服务员会刻意离开客人视线能及的范围,或者躲起来。

这个茶馆的主人,就是范增平。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他在台北经营了10年。

茶馆是他的实践,也是一个理想的缩影。为了这个理想,他付出了300万台币和10年心血;而另外一个更大意义上的理想,到今天还在行走与实践当中。

许多茶馆或者爱茶之人都曾经受益于他浩如烟海的茶艺教程与茶文化的撰著当中。

如果只是远远地去看他的那些作品,只会以为他是一个学者,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等到近了,才发现,这是多么丰富的一个人物。

邂逅范增平

在广州芳村喝茶,从早上直到中午。在茶庄正在谈论茶庄主所收藏的1000片北川老藏茶,说是有20年的历史。这是一堆永远也找不到重复的茶,北川茶厂在地震中成为过往,茶却还在。茶汤并不见得艳红,仍有些许涩味。对黑茶研究不多,只是觉得似乎保存的地方不适合它的转化;或者并不见得有20年的历史。

正探讨间,门外来了一些客人,刘庄主说,看起来像台湾的范增平,留着大胡子呢。遂快步上前,相邀进店。

这是我与范增平老师相识的开始。

与范老师像老友一般,一起品鉴黑茶间,相谈融洽。马上约到广东财经学校,这是他开办的茶艺班,也是在大陆多年的实践基地。

范增平是许多人所崇拜的茶艺大师,没有想到现在越来越接近他。越接触到他,就觉得他更像一个老朋友,然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欢忧郁的人,有理想主义有纯真内质的人。

经验常会告诉我,应该理性地去了解某个人物。

因为你常常会因为对方的引导而进入另一个思维的圈套,盛赞的可能是一个堕落的人物。

与范增平老师接触,才发现并不需要这样。有的人看起来就像清溪,有的人虽然浅却是阴沟。

而他,是一个清澈的人。

即使他带有些严厉,那也像是造作的。我喜欢他显现弱者样子的时候,在那些往事的追忆中与对现在境地的感慨,使得他更像一个真正可亲的人。

范增平的茶艺推广

驱车前往佛山大沥镇上的广东省财经学校,这是一所百年老校,这里就是范增平在大陆的茶艺推广与实践的基地。

就在这里,范增平一直住了多年,学校条件简陋,多是睡在一间放着四张上下铺铁床的“招待所”里。

这一次要准备举办全国高级茶艺师的认证资格考试。“茶艺师”这个概念,是早期范增平等人提议并最后确定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前来培训和考试,他们大多是茶馆的经营者,在宝贵的时间里抽出一周多的时间前来,也是源于范增平的影响力。

学员当中另有来自台湾的圆诚法师,大丈夫相,一说话却发现是女众,学习茶艺更为投入与安静。

当晚我们就在学校的茶艺教室品饮。百年的老校,校区有两千多名学生。学茶的学生经层层筛选,可谓百里挑一,每一届只有20多名学生能进入茶艺班。他们清秀,清雅,气质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

虽然茶艺只是课堂之外的兴趣课,却极受推崇与青睐,潮汕一带历来喝茶浓苦,爱茶之人比比皆是。

晚饭之后,才是我与范老的正式访谈时间。

茶道理念

范增平首创“三段十八步”来表达茶艺,以标准化来推广,这是他的理念,他认为唯有先标准,才能谈后面的个性;产业也是如此,先求规范并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然后才能有个性与变化。这是渐进式的前进路子,也是次弟而系统的工业发展方案,我以为适合中国茶产业的实际。

他认为,茶文化是中国的根本,与5000年的文化息息相关;道是什么?他说,道是规矩,是道路,是方向,没有规矩怎么谈茶道?

就像红绿灯的信号,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用他的标准,用他的方式,那么就可能成为“胡说八道”了。所以他坚持茶艺的三段十八步的程序。用标准来规范茶艺的操作。

20年前,他曾经提出“构建有茶有道的社会”的理念,直到今天还在努力。

对于爱茶人来说,大多会特别崇尚手工的茶,用竹炭火来焙的茶,但范增平认为,这些东西是属于赏玩的;真的产业发展,需要有科技与标准的先行,这是一个理性而务实的茶人必须要明白的。

而在这些标准之上,才有可能谈道的精神。

如果要去追问这些精神,也一样可以在方寸之间去体味。比如茶桌的黄金分隔比例,九宫分隔法,闻香杯与品茗杯的阴阳组合,太极与八卦的意义,可以在茶桌上得到充分的融合。

所谓三段,范增平认为,即《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演绎。此即准备、开始、结束三个阶段。

我看过他的茶艺表演,每一步都从容有序,稳健沉静,他的理念,他的理想,还有他的实践,都有很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范增平茶语:

“要个性化,先要产业化。可以用试管来培养茶苗,制茶发酵可以量化,产业质量是设计来的,就连香度和滋味也可以设计,”

“茶文化是第四产业,所谓的第四产业,就是文化与创意的产业。”

“大道无形,能表现的是艺,艺是美感,过程,作品。茶艺表演是艺术品,如同乐章。”

茶禅与修行

范增平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对“吃茶去”的公案感兴趣,此后不停地参悟,研究茶禅之义。

他是懂得禅的,在柏林寺的一次讲话中,他开玩笑地说,赵州和尚对远方不曾来的客人和近处常来的客人都说吃茶去,近处来的喝得很好,远处来的就被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太饿茶又喝得太多了!大家可以参参其中的意思。

没有意义的吃茶并不使人开悟,茶只是一个工具。

他相信,“茶是生活的禅,简单的禅”。他说:“所有的宗教教义,都可以归纳在茶里面,茶是最不是宗教的宗教。因为茶教会了人们思考,茶的本质就是最富有鼓动性与向心力的。”

他的茶文化理想最初的飞翔,始于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8年6月18日。那一天,他随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前来祖国大陆,随后与许四海等茶界名家交流表演茶艺,人们很惊讶于他的茶艺表演。

从此之后,每年他都要奔走大陆各地,两岸的交流由此越来越深厚。人民日报盛赞他是台湾茶艺的特使。

19年前,在福建省博物馆,他策划经营茶艺居,与福州的茶艺界吴雅真老师一同打理。他们是很好的朋友,谈到吴雅真,范增平很感动。因为时隔多年之后,范增平再到福州,都是吴雅真给他订最好的酒店,吴的学生――经营福州当地最大一家素菜馆的崔榕夫妇,亲自开车为他奔走各地。

而这种茶人之间的情谊,我们常常会在很多地方见 到,他们清澈,不带私利。

范增平老师在学校住的学生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陋。他曾问我,怕不怕太简单了。我心想,范老师都住了几年的地方,我们有什么住不下的。

他习惯于素菜,当天晚上,一份炒豆干,一盆炒得有点黄的青菜,还有一碗丝瓜汤,就是他的晚餐了。我颇为这样一个到处奔波的老人而担心。

台湾有许多的茶艺流派,这是一个经济繁荣之后的果实;而争论也时有存在,但范增平一直想独立于这些之外。

他无意去攀附某个集团,但我想,此间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使然吧。

他的茶道中有纯真的理念,这是他为这个理念必须付出的代价。

10多年前,大陆投资热,一个宁波的商人让他挂个名办个合资公司,一年给他20万,什么都不要做;在当年这类的事情很多,商人可以从避税中得到更高的收益。范增平坦言曾有些心动,却始终没有答应。

也许,遵循着这种3000年来不息的儒家文化传承,让他有这种纯真,这出于茶艺或茶道的力量,也是一种儒学实践者的得失观与立场。

堂・吉诃德的理想

再次谈到良心茶馆,他回答,所谓的良心茶艺馆,并不仅仅指卖的好茶、诚信。他说有两个方面的表达:一是喝茶你随便付钱,你觉得茶好,你付100元也可以;你觉得茶不好,付10元也可以。另外一个良心的意义,他解释,一个人,在喝茶的当下,一定会静下心来。哪怕是一瞬间的安静,也就回光返照了自己的本心,这就是良心的另一种意思。

有一个一直支持他的朋友说,你这个是艺术,但饿死都没有人同情你。

还有的朋友说,干脆塑一个菩萨像在那好了。

还有人说,开黑心茶艺馆才能赚钱嘛。

他都笑笑。每年亏二三十万,10年下来,把他300万的积蓄正好花光了。

当时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开洋车,不住洋房,让人知道,不会从这茶馆里面来赚钱;他告诉他的学生,不要学我。

他说,那个时候想的就是,饿死了也活该,那也是一种成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而在于死。死得其所。

他说值得,为了唤醒人们的良心吧。

我问:如果今天再有300万,还想再做一个良心茶馆吗?

他沉思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会了。

“那会用来做什么呢?”

他认为,他会把它投入到他正在推广的大众茶艺教育当中。

几年前,他就把台北的两套房子卖了,来大陆推广茶文化。他来大陆的所有机票都是自己在出,扣除各种开销,往往入不敷出。

有时候,就会特别尴尬。而对茶带着完美主义的投入,使他更像堂・吉诃德一样成为一个与风车斗争的悲剧式英雄。

他坦陈,自己也许就是那个充满悲剧的英雄。

他说,“过去的不能改变,能改变的是未来。”

生活之中

他住的房间经常不会锁门,然后很随意处置生活中的东西:因此,他的太太经常会说,你啊,可能就只会写这些卖不好钱的文章吧。他就只能笑笑。

每一年,他都会来到大陆,走很多的地方,所谈的,只有茶。

他说,茶艺之中的美,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意境之美,而这种意境之美,常常会体现在一些空寂之处,一些凄凉之处……

“有时候是写意、朦胧、凄迷的,带着淡淡哀愁的感伤。”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被当权的丰臣秀吉所排挤,随时有断头之危,弄权者意欲让他出丑,让他用金属盆与梅花这极不相衬的两者来表演茶道。他思索片刻,折断了花枝,让凌落的花瓣飘在铁盆水面之上……这即是一种凄凉之美。

我想戴望舒那篇《雨巷》,也许也同样有着特别的凄美,一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长长的雨巷。

篇9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13

0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如果开发不当,旅游发展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既促进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大众旅游时代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是白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的早期就受到广泛关注,并且知名度较高。但与此同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遭遇瓶颈。文章通过研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同时,旅游化生存也被视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种良好选择。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1.1 丰富旅游地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丰富了旅游地资源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经历的。将非遗开发成旅游项目,有利于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也会充分挖掘其美感、艺术感,提升了资源的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吸引力。

1.1.2 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发展

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身份证明,一张私有名片,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定。对其进行挖掘,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融合、整合,容易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

1.1.3 增加旅游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旅游的发展,浅层次的观光、购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到了旅游地已不再简单追求买点旅游产品证明“自己到过”这样的简单需要,而是渴望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产品。文化价值具有增值性,文化的融入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不同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商品中,将凸显旅游商品的独特性,促进旅游收入。

1.1.4 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是对过去生活情景的再现。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在旅游过程中,随着环境、氛围、讲解等外部因素的不同,旅游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1.2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作用

1.2.1 激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意识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各核心利益相关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获得利益回报。为了获得更多长期利益,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会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无形中加强了大家的保护意识,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聚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的形成。同时,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1.2.2 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丰富其内涵

配合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仅仅是博物馆里、资料里、传承人手里所掌握的文化记忆,它会更加融入人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人们将会不断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丰富其内涵。

1.2.3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构更为合理,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足够重视,会促使部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关注,从而进行科学思考、规划,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并将分工不断细化。

1.3 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促进。旅游的发展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旅游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不合理、不恰当的旅游发展,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也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样,甚至逐渐消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唯一的,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不好的部分,不仅违背了所追求的主流文化,也会阻碍旅游发展,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应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规避风险,寻找中间点,以旅游促进保护,以保护带动旅游发展。

2 白族三道茶的介绍

2.1 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

三道茶由烤茶开展而来的,白族人称其为“绍道兆”。起先白族仅仅用来作为学艺、肄业、经商、婚嫁时老一辈对后辈的一种祝愿,后逐步演化成了款待贵宾的一种方法。

三道茶的形成源远流长,许多古籍都曾提到过。《蛮书》卷七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而饮之”这样的记载。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禅宗在大理的发展,喝茶之风盛行。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民间的茶道文化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三道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烙印。在这条文化的长廊中独具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三道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明内在。2013年,云南省政府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大理州白族三道茶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 白族三道茶的茶礼茶俗

三道就是头道苦,二道甜、三道是回味。第一道叫苦茶,名雷响茶,又叫“百抖茶”。在烘热的茶罐里放入茶叶,在炭火上边烘边烤,直到茶叶发泡变黄,散发浓香,就散入微量沸水,茶罐中顿时发出隆隆响声。这时将少许茶倒入茶盅,再加入沸水,至半盅左右,即可敬献给客人品尝。第二道,甜茶。将本地特产漾濞核桃仁削成薄片,把烤过的乳扇切成细丝,再加红糖,冲上滚烫的茶水调制而成。第三道茶,回味茶。加上取自当地的蜂蜜、花椒、生姜片、桂皮末等佐料,冲上茶水调制而成。

在白族人民心中,白族三道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族小孩出生后满一个月,家里要请“满月客”,主人家要用甜茶招待前来道喜的宾客,以表主人的答谢之意。大理民间的白族男女订婚时要下聘礼,俗称“四色水礼”,在大理的任何区域,茶叶始终是聘礼之一。在建房方面,茶也至关重要,寓意建房的人家,能够像茶树一样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白族人家办丧事期间会设置专门的茶房,制作“回灵茶”,给送葬回来的人饮用。每到白族传统的节日以及进行本主供奉有关的活动时,茶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三道茶涉及到白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白族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3 白族三道茶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白族人民将生活感悟融入了三道茶中,形成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感悟,赋予了三道茶较深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义。第一道,清苦之茶,寓意清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在世,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才能体味出生活的滋味。第二道,甜茶,寓意苦尽甘来。经过生活的磨练,学会放下,学会珍惜。第三道,回味茶,代表人生的淡境,人的一生有苦有甜。看尽人生百态,历经人世沧桑,宠辱不惊。对生活的思考,因人而异,正所谓,人生百味,尽在茶中。

3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发展

3.1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白族三道茶的旅游开发历史并不长,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4年8月,白族三道茶在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表演,受到各国专家赞扬而一炮打响。2001年4月5日,大理苍山感通旅游有限公司茶艺表演队在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上进行三道茶表演,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03年11月11日,在中国武夷山首届茶艺节上,大理白族三道茶夺魁折桂,捧回金杯。2010年11月6日,充满异域风情的“七彩云南,神秘大理”民俗风情展在美国纽约进行展出,其间进行了白族三道茶的歌舞表演,引起巨大反响。当前,白族三道茶在大理旅游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体验白族三道茶,是了解白族生活,体验白族风俗的必然选择。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大理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也是大理重要的旅游创收产品,促进了大理经济的发展。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大理旅游的文化品位。大理白族三道茶的原料多采用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白族三道茶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优势。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形式,其中融入的情感、文化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游客来说,白族三道茶中包含着白族诸多的民俗,是白族文化的剪影,是很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对于大理来说,三道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对提升白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3.2 白族三道茶的发展现状

最初,白族三道茶在居民生活中不常出现,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例如,婚嫁、丧葬等,才会一起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最常喝的是第一道苦茶。白族人民认为第二道甜茶可以驱寒、驱邪,第三道回味茶可以调理肠胃,益于身体健康,一般生病的时候喝,因此,平时生活中不会三道茶连在一起喝,是根据时间、节庆来喝白族三道茶的。进行旅游开发后,为了让游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好体验白族文化,三道茶才被设置为连在一起喝。同时,将白族歌舞融入其中,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融入生活哲理。

在大理旅游发展中,白族三道茶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大理旅游线路中的一个单项产品。旅游发展前期对白族三道茶的开发很成功,但随着旅游的发展,白族三道茶的发展遭遇瓶颈,不仅停止不前,还有衰退的趋势。为了解白族三道茶,笔者对大理白族三道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网络搜索的结果显示,在大理市范围内,大大小小的茶馆有170多家。仅大理古城,就有32家左右,由此可见,茶在大理旅游、大理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虽然喝茶的地方很多,但能喝到白族三道茶的地方并不多,一般人们熟知的是张家花园、洱海游轮、喜洲大院,除了上述三个比较有名气的地方,桃源码头、周城的茶马人家、周城朝株的白族三道茶示范点也可以喝到白族三道茶。

4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在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白族三道茶已经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随着发展,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4.1 政府部门问题

4.1.1 对三道茶的关注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翻看近一年的大理日报,进入大理旅游局官网,查阅近三年的旅游咨询,基本找不到有关白族三道茶的任何报道。只有涉及特色饮食的时候会提到白族三道茶,但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中国知网上所搜到的与白族三道茶有关的期刊,多是前几年的,近期的基本没有,这说明对三月街的关注较少。对三道茶的宣传也不到位。2013年三道茶就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大理的当地居民都不清楚,这说明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

4.1.2 制度失效,与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其中,当地政府属于重要的一环。大理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部门,但很多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绩效。例如,在政府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开馆,目前设有5个主题馆。白族三道茶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截至2015年11月,在博物馆里并没有三道茶的陈列。在州图书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室,但基本不开门,想获得关于三道茶的资料很困难。周城设立了文化馆,对外公布的项目里虽含有三道茶内容,但实际上基本看不到。政府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4.1.3 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基本上是靠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力量。大理目前对白族三道茶的传承人保护尚不完善。例如大理周城,虽然能在三道茶的示范点欣赏品味到三道茶,但其属于消费项目,且没有明确的传承人,在很多资料的查阅中,也基本了解不到关于白族三道茶传承人的情况。大理当前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有一定奖励,但并没有涉及三道茶传承人。

4.2 经营管理问题

4.2.1 运作方式存在问题

现在的白族三道茶基本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所能看到的白族三道茶都伴以歌舞表演,大多都是在《霸王鞭》、《小心肝》、《弦子弹到你门前》、《白族打歌》、白族婚俗《掐新娘》这些具有白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结束后,直接端出三道茶来让游客喝。三道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已走样。在整个过程中只作简单的介绍,很多游客看了,不懂背后的含义。

4.2.2 三道茶的制作质量退步

现在喝的三道茶都是直接端出的,看不到具体的制作过程。表演场次之间间隔较短,用具是否经过高温消毒,让游客的心里存在疑虑,且对水温、配料的加工处理太过马虎。例如有的地方用的茶叶是包装好的袋装茶,必然会影响三道茶的口感。目前各景区的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层次较低,对大理白族三道茶的理解停留在较低层次,难以将较深层次的内涵传递给旅游者,而且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利益,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不利于白族文化的传递、交流。

4.3 社区居民问题

旅游发展,受影响最大的是当地居民。但现在白族三道茶的发展有完全与社区居民脱节的趋势,只有到专门的地点才能体验白族三道茶,这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本地人只停留在知道“三道茶”这回事,更深的内容就不了解了。一部分从事茶艺类工作的居民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从事旅游工作的居民还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白族三道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社区参与环节存在缺陷,社区居民对白族三道茶保护和发展观念意识淡薄,对三道茶的认识参差不齐。

5 旅游发展背景下白族三道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白族三道茶在大理传统民俗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白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1 加强保护管理

5.1.1 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截止2014年底,中央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共计35.14亿元。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当地政府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只管申报,申报成功后就放任不管。三道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益性,应对其进行规范。其产业营运经费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全交给景区景点管理,应该通过政府财政再分配获得,所得收入将用于三道茶的发展。

5.1.2 规范制度体系,严格执行

从2003年至今,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大理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整理学习,在国家大方针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并严格执行,规范大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详细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适合三道茶的规章制度、保护体系,依据这些体系建立由上至下的保护制度,保证三道茶的保护有法可依。

5.2 重视人才的保护和培养

首先是对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甄别和保护工作。要尽快寻找和甄别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对年轻的传承人应进一步培养。同时有效提高三道茶工作人员、表演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升文化素养。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上岗,从严要求,提升三道茶的文化品位。

5.3 做好宣传保护工作

针对游客,宣传工作、相关书籍、期刊、门户网站都应该融入更多关于三道茶的信息,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浅层次介绍。除旅游化生存外,生活化生存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在当地居民心目中扎根,容易提升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更好传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年轻居民当中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年轻民众对白族三道茶的模糊认识,提升他们对三道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把握。

5.4 重视民间力量

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接触最多的是当地居民,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影响大于经营者和政府。应该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了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提升居民的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旅游带来的各方面的改变,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当地居民,对民族的事物,本就有较深的认识和认同感,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培训,能促进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居民所能传达给游客的,也将更为全面,利于游客对三道茶、对白族民俗的了解,增强游客的体验性,促进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将促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事物更为珍视。

5.5 利用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三道茶进行采集、整理、处理、存储,把信息汇聚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丰富其形式,让其形象生动,例如,视频、动画等,更好地吸引各界人士都能通过非遗数据库较为全面、直观地了解到三道茶,使三道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平台,丰富网络信息,对居民进行定点宣传培训,更好地保证基层人们的参与。

5.6 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应该使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长远活下来,使之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三道茶的生存之道。

三道茶在开发早期,充分考虑烤、调、烹三大特点,采用南昭洞经音乐,把白族人民拜天、拜地、拜本主以及崇尚大自然的历史情结贯穿其中,文化内涵深厚。这样的创意对民俗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现有的三道茶产品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比如,可开展以三道茶为主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如将三道茶与茶马古道、马帮相结合,举行马帮巡演、骑马、赛马大会、走茶马古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举办品茶评茶会、学习茶艺等互动项目。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理拥有众多茶园。可以让游客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乐趣。可结合下关沱茶,专门开放一两个制茶部门,让游客体验制茶过程、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等,让游客对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6 结束语

随着各国文化意识的觉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发展中,取得不小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既是大理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挑战。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使用价值,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良好方式。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护,也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不能墨守成规,最终只能使非遗走进博物馆,慢慢被大部分人遗忘。

参考文献

[1]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67.

[2]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1):140.

[3]赵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7118.

[4]苏云慧.大理5项目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大理日报(汉),20131220(A01).

[5]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写.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M].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出版社,6869.

[6]罗乃.下关沱茶与滇西茶文化文选[M].昆明:云南名族出版社,2007:65.

[7]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J].科技视界,2012,(6):3334.

篇10

几百块茶砖被堆砌起来,以不完整的圆环围住一张古色古香的茶桌;

一块悬空的白布呈梯形铺开,中间放上一只小巧的茶杯:

用一张斑驳的老船板做成的茶桌,颇有些老北京的味道:

淡淡的青花被描绘到了中式家具上,传统的样式有了时尚的味道;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哲学意味的话语,加之独特空间给予的宁静氛围,吸引了无数茶客流连其中。这场跨界艺术对话巡展活动由广州市恒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结根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茶叶博物馆共同主办,旨在从不同视角和艺术领域解读中国茶文化,表现中国未来茶道的境界和精神,引领中国茶业未来走向和茶道境界。

中国茶道的未来方向在哪?中国茶道的境界与精神究竟是什么?或许每一个人在看过这场特殊的展览,并借展览与大师们进行了短暂对话之后,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徐结根在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不可一日无茶,喜怒哀乐一杯茶,人生只为一杯茶,一辈子,一杯茶。”

因茶结缘 无尽缘生

徐结根说,今天他会把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都源于与茶的一种宿命式的缘分。他从小随父亲在家乡林场种茶、制茶、卖茶。父亲是个农民,制茶纯属自学、摸索。徐结根说父亲为了把炭焙的工序做好,自己设计并特地请当地匠人制作了一套专门的焙茶器具。这套器具最巧妙的地方是在翻转茶的时候,能够把炭火和装茶的器具分开,不然茶末掉到炭火里就会形成焦味影响茶的品质。

父亲设计的焙火器具是在洗净锅后把锅加热,一次性放入1斤左右经过炭焙的茶,再经过半小时左右的焙火,焙的过程中要用手不停地进行旋转式的运作,这样的旋转可以让每片茶得到均匀焙制。当焙火后茶还剩6两~7两左右时,就大功告成了。“当时,很多邻里乡亲会不约而同地聚到我家里,在灶边等着喝一壶好茶,父亲却耐心地告诉大家,一定要等到自然退火后才能冲泡,否则喝起来会有一股焦香味。”

或许就是父亲这份对茶叶认真又淡然的心态,深深影响了徐结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他认为世间万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都离不开缘分的巧妙布局。自他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他的基因里似乎就已经传承了祖辈对茶的追求,因茶结缘,无尽缘生。

跨界对话 艺术家眼中的中国茶

2010年的寒冬,一群爱茶人在清华美院问茶,徐结根向李当岐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举办一次跨界的大师级艺术家问茶活动。李院长欣然同意,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创举在徐结根和12位艺术家的精心策划下,从陶瓷、音乐、雕塑、服装、绘画、空间设计等不同视角,通过独树一帜的艺术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未来茶世界”。

问及这个大胆的想法源自哪里?徐结根说:目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文化的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推广手段。但如何运用好文化这枚旗子,很多政府和企业都在探索和尝试。“中国茶叶的历史很悠久,但真正用文化的手段来推广茶产业,把茶当作艺术来看待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茶叶原本只是农业,本身缺乏文化艺术的氛围,所以我就想能不能从其他艺术领域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茶文化,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方面是共通的。”

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清华美院的李当岐教授、李泓教授、服装设计大师张肇达的认可和相应,渐渐地,这场跨界艺术对话汇集起了12位来自陶瓷、音乐、雕塑、绘画等不同艺术领域的大师级艺术家,并最终确定了张肇达大师提出的“无尽缘起”的主题。徐结根解释说:“无尽缘起”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教义之一,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随缘而生,自在无穷,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包含,互不妨碍。而中国的茶文化向来吸收了不少佛学真谛,无尽缘起,恰恰契合中国茶道“闲适、乐生、中和、虚静”的核心精神。

相对于传统茶文化,12位艺术大师们突破常规,摆脱了单一的茶道设计理念,他们把从茶艺、茶具,到茶服、品饮方式,再到品饮空间等一系列中国茶道的诸多元素结合起来,从各自擅长的艺术视角,设计诠释出他们对未来中国茶文化的品读。徐结根带着我们在展馆里逐一参观了每位大师的作品,艺术家们的设计都有独立的展示空间,配有大幅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伫立在这看似虚无的展示空间里,单纯地用眼用耳已经不足以欣赏这里的每件展品,你必须用心去慢慢体验。

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陈列作品旁边的一台视频展示机上,每一段视频都记录着艺术家们从构思创新到最后设计成品的全过程,用徐结根的话说。

“这场跨界的艺术对话碰撞出的已经不是单一的某件作品,而是从空间、氛围甚至精神层面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眼中的中国茶文化。”

乐在其中绿功夫

作为一家茶具企业的创始人,徐结根大胆的创新意识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茶具设计上。2008年他就带领企业研发团队成功恢复了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推出的东道汝窑系列产品,得到了马未都先生的高度称赞,马未都还亲自主笔设计了一套限量版茶具――《玄》。2010年,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绿功夫”讲座,打破了绿茶的传统品饮方式,并大胆提出了“赏、品、玩”的创新理念,倡导茶水分离的健康品饮方式。

“今天功夫茶已经成为乌龙茶冲泡法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六大茶类中历史最悠久的绿茶,许多人都只是简单地投茶入杯,注入开水,就可以品饮一整天了。”徐结根说:中国产量最大、产区最广、消费人群最多的都是绿茶,但传统的品饮方式却很难把绿茶的色、香、味、形最好地发挥出来。“相比较为完整的乌龙茶功夫茶具,适合冲泡绿茶的器具在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们针对绿茶的特性,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专门用于冲泡绿茶的功夫茶具,分别采用玻璃、陶瓷、紫砂等不同材质,采用茶水分离的核心理念,用茶具把绿茶色绿、形美、汤鲜及新茶香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绿功夫”系列茶具同时推出的还有徐结根倡导的一种“赏、品、玩”的绿茶生活理念。“赏”即在用“绿功夫”茶具冲泡绿茶时,细细观察绿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变幻的过程;“品”即品味绿茶清新的香气、鲜爽的茶汤和精美实用、个性品位的绿茶茶具;“玩”即玩味茶的滋味变化、玩味人与物之间的对话,玩味茶具的乐趣。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用绿茶专用功夫茶具――“绿功夫”来静心地泡一杯功夫绿茶,是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审美且具有艺术性的行为,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崇尚淡薄宁静生活的徐结根也是以这样一种态度实践着自己毕生与茶的宿命。

后记

冲茶的过程,仿若人生的旅程,或充满希望,或浸透苦涩,或冲动激情,或淡泊宁静……

但茶一入口,心情就释然开来:一辈子,就如同一杯茶,可体会百味,但是最后都合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