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4: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作者简介:杨冰(196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庄森(198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02-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1]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2]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3]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4]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既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家庭、社会所追求和企盼的共同的理想境界。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基本特征应是具有“真”的精神本色、“善”的人文特色和“美”的自然景色。
一、用“真”的精神本色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学校教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在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培养祖国的接班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学生德育的本质表现,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真人”,使青少年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人”,就是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要培养学做“真人”的品格。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充满爱心、耐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成长育人并施,始终贯彻“平等、尊重、真诚、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多举措培养学生的品格。二要营造学做“真人”的氛围。引导学生做人必须诚信友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必须以诚相待,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宽容、信任,提倡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构通,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样才能凝聚人心,促进师生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相处。不论是至今未破案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还是已经执行死刑的马加爵杀人案,还有不久前复旦研究生被室友投毒杀害等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血的案例,无不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用“善”的人文特色来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学校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为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指明了路径和方法。人文关怀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在培养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中显得更为重要。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校园的本色,也是学生行为目的的归宿。当今社会要求体现教育对人发展的终极关怀,更加需要求真务实、人本、温馨的人文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具有以善为特色的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发展和繁荣人文环境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于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善为本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包括丰富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包括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价值趋向。师生的角色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创造者又是享受者。在这里,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生活。凸现和谐校园的人文本色,首先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化。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师生之间只有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有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才能真正成为和谐校园。其次要重视道德教化。德为人之首,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和谐的校园环境能为培养有道德的新人提供最佳的外部条件和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激励广大学生在思想上追求奉献、追求平等,业务上追求杰出、追求完善,精神上追求超脱,情感上追求愉悦的文化环境。最后是要关注人文感化。校园是读书之净地、育人之圣地,书香墨香萦绕、琴声歌声悠扬。但作为现代学生,除了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不断追求科学知识外,更应该去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人类、关注未来和发展,它让师生的思维在自由中伸展,智慧在惬意中放飞,把每一天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最灿烂一页。
三、用“美”的自然景色来构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党号召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这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提供了动力和源泉。美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和谐校园的标志;生态校园重在突出“地理环境美、生活环境乐、人际环境和、育人环境优、心理环境健”的文化氛围。美既是青少年成长的动力,又是青少年发展的源泉。校园环境是社会的一角,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色是和谐校园的外部条件,是人文环境的基础,这是人们可以主观感知的。当孩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和接触到的一切美好东西,心情会非常愉悦,思绪也会翱翔。景色优美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说到幽美的校园环境,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镜头:满目苍翠、绿色整齐的草坪、鲜花盛开,清新自然、幽静典雅、悦目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阳光沐浴,这是以秀丽的景色来直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美丽。要教育广大师生爱护自己的校园,爱护自然环境,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校园,编织科学与自然的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要以人为本,体现意境美。俗话说,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非常重要。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它的景观元素一定要能表达孩子们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精神,使他们的灵感受到启迪,从而激发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校园景色体现以人为本,就能达到视觉效果与环境效果的和谐融合,凸现出人性化的空间,体现出对人的感染力、亲和力。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层面,要树立“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的意识,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举意识顺应自然。要以情为重,体现艺术美。校园景色应该是具体的、动态的、发展的,要充分体现一个“情”字。境的和谐、人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构建生态校园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通过生态环境及课程的建设,让学生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学会感恩自然,感动于自然。培养学生从小爱护校园、爱护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人创造美好环境和保护美好环境的责任心。培养学生从小编织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梦想,从小学会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幼小的心灵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应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角度来全面把握,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充满活力主要是经济建设的范畴(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安定有序是社会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把社会事业的发达(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子系统的和谐)称之为社会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称之为生态文明的话,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可以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来。
基于上述认识,如果把和谐社会看成一个总目标系统,其下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即物质文明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子系统。物质文明子系统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居民生活质量等七个子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分为民主、法律法规、公平正义三个子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分为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文明典型四个子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分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等两个子子系统。生态文明子系统分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三个子子系统。
2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整体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综合指标优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在各个子系统、子子系统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指标,从而建立了具有1个总目标系统、5个子目标系统、由15个子子系统、4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四层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列入表1。
3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评价
对和谐社会理解和认识上的观点,决定了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基于“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即标准值(当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具体指标而言可以有阶段性的目标),因而在评价方法上尤其是标准值的确定上要区别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等所惯用的方法。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中,笔者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对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科学确定出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用Ci表示),可采用层次分析法;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计算各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量化值”,可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量化值加权函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线性加权和函数,另一种是几何加权函数。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更为简便直观。一个区域的和谐社会构建程度可用“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和“各个子目标指数”即“物质文明指数”、“政治文明指数”、“精神文明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文明指数”来表示。“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它的基本涵义是指某区域中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实际水平与各个指标均处于所有被评价的区域中“最先进”状态所应达到的“理想”水平相比较所定义的指数(各个子目标指数的涵义同上)。通过计算由各个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量化值”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即可得到上述“总目标指数”及其相应的“子目标指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排列序号,“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F总=∑40i=1f(xi)×Ci同理可分别计算各个子目标指数。
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形成阶段,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阶段。这两阶段都属于经济效益型管理会计。而以重视生态环境适应、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生态型管理会计阶段,则更加重视企业同社会的协调发展,重视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1)将边际贡献的计算引入生态环境成本。生态型管理会计强调生态环境成本的准确量化,要求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追求生态环境保护和业绩提升的共同进步,但是生态环境成本的计量需要相应的标准规范做指引。在生态型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企业对所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加以确认,实现外部环境成本的量化。从成本形态的角度来讲,生态环境成本应该被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环境成本,边际贡献计算公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期间成本-变动生态环境成本
这样计算的优势在于,外部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出现在企业的管理报告中,迫使企业必须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成本加以考虑,体现了生态型管理会计的特点和优势。
(2)将本量利分析引入生态补偿成本。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在进行本量利分析的过程中难以对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加以考虑,而生态环境成本不同于以往的产品成本,也正因此其计算和衡量难以体现准确性和科学性。生态型管理会计应该在产品本量利分析中引入全新概念——生态补偿成本,即企业发展过程中将后期的生态环境还原到产品生产之初应该支付的费用。综上,盈亏临界点在计算时应按照以下公式:
某一产品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3)在业务预算方面增加生态成本预算内容。传统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缺乏对于生态成本的考量,而在生态型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在全面预算中单独分设生态环境预算的相关内容,在企业制定预算和生产经营计划之初实现生态型预算的监管和控制,对于企业的生态型建设至关重要。比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业务预算方面增加生态环境成本预算内容,预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应该增加生态环境成本的量化,进而影响企业业绩评估。
(4)在战略管理中突出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生态型战略管理将突出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地加以反映,使得生产成本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的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相关的期间费用等方面,对于产品成本的计算能够与生态环境加以联系,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生态型战略管理将生态保护提升到战略层面,加大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在每一道生产工序上对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加以监督,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加以修正,努力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它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来进行动态反映,将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同企业发展成本有机结合。
现代林业不仅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水平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现代生产经营特征,由于林业自身的特点,现代林业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效性
以现代林业思想指导,用现代工业文明装备,有较高的劳动生产力和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系统性
现代林业强调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林业,认为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既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和经济、社会的其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影响;现代林业要求用系统的理念管理、利用林业资源,强调系统控制、综合利用;以系统的标准衡量林业建设成效,追求系统结构合理、开放,系统功能稳定、高效。
3、生态性
建设目的强调共众的生态需求,现代林业在谋求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的同时,强调生态效益的基础地位;建设内容上强调以生态建设为主,把公共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生产方式上强调生态模式,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节约、高效和循环;建设的标准强调生态安全、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
要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2、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措施
乡风文明属农村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创建生态文明,还能通过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增加与外界交流等提高农民自身文明,实现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推进乡风文明。
3、发展现代林业是要抓好农村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全面提升林业方针政策的执行力。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的学习,搞好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不断深化和统一全体务林人对现代林业的认识,并努力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构建完善的执行计划、良好的组织保障、明晰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廉洁从政水平,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重要保障。林业技术推广是发展现代林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而林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原则。我市正在实施的林业利用外资项目实行群众参与式管理和由下而上的规划,体现了尊重林农意愿和民主管理的精神。
5、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6、大力发展现代林业,要突出抓好林业改革,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全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的关键一年,要在抓好主体改革扫尾的基础上,抓好集体林权配套改革;要切实抓好林业投入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收受益”的造林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造林大户参与林业建设;要强力推进全市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特别是抓好重点县市的综合执法改革。
7、着力解决“三林”问题
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应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是大学应尽的责任。大学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生态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协同进化。
三、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途径
建设生态大学就是要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认识大学的全部活动,最优化地处理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大学内部的关系。通过协调大学系统内外关系,谋求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中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系统内外其他关系的定位,其焦点是如何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在法制社会,没有政府的认可,大学就不可能生存。政府认可既是大学行为合法性的来源,也是大学内部管理权威性的依据,但在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以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管理大学为宜。事实证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间接方式比直接方式更容易激发大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推动大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中行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仍然过强,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还比较细。建设生态大学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理顺大学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提升大学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确立大学的自主法人地位,并通过建章(大学章程)立制规范学校内外各种权责及其关系,建立起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大学的办学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自始至终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语。这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结构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建设生态大学必然要求大学办学治校者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状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意愿,认真研究区域大学和兄弟大学的发展态势及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类型、层次、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重点,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建设生态校园文化
生态校园文化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使师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地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建设生态大学应加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一是塑造高雅文明的校园物质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二是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与学校使命与责任相配套的且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权力,既保证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又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形成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倡导“和而不同”,秉承学术自由理念,强调学术的多元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持严谨治学,讲究学术诚信,力戒急功近利。
4.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正确处理好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保障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大学的必然要求。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会计生态文明的特征
会计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对其人格化的形象比喻。就如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适应的生态环境一样。会计作为一个能够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同样需要一个适合它的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它的目标,完成它的基本职能。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演化成为今天的复式记账,通过编制会计信息,无不体现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同时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因此,本文认为会计生态文明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会计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首先,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记录劳动成果的方式就采用简单的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式,体现了当时人类社会的思想和做法。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反映不仅仅是被动的,还引进了主动的成分,那就是进行监督。同时又不断发展完善,产生了复式记账法,通过设置账户、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完成一整套的会计处理,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会计与一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也印证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的准则和制度,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的。因此,会计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它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二者存在耦合机制。
(二)会计生态文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会计在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事项,行使自己的职能过程中,无不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一致。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是随之向前发展的,就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组织,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经济事项的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展,跨国集团非常普遍,也就要求的发展水平能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促使会计制度更加完善,各国可以遵守国际惯例,按照公认的会计原则进行经济事项的处理,能够达成共识,而不是各自为政,每个国家只能遵守自己国家制定的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也因此才能达到世界的大同。这是一条基本规律,是任何人无法打破和改变的。
(三)会计生态文明有其特殊性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无不看出,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求会计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会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这犹如人的成长一样,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得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会计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环境变化与调整适应中不断发展起来,不会受到束缚,体现了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赋予会计以特殊的精神,因此才出现了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研究与探索。
二、会计生态文明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通常,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所以可以说,会计的发展源于会计生态文明的存在与推动,二者关系密切。
(一)会计生态文明支撑着会计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纵观会计理论发展史,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有会计生态文明的支撑,会计理论才得到不断演进和发展完善,会计演进的历史贯穿于会计生态文明中。从我国西周时出现“会计”一词,到宋朝的“四柱清册法”,再到谢霖成为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会计的发展已历经了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人类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据以形成了会计发展理论,能够做到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事项,对外对信息使用者提高相关信息。所有这些体现着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这正是由于会计生态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会计历史不断发展演进的重要力量。
(二)会计生态文明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得到完善
会计理论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会计理论的完善对会计生态文明有着必然的依赖性。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会计所处的生态环境,这种自身发展与外在环境之间很好的配合,产生了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发挥着积极作用,会计理论自身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会计生态文明也在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会计生态文明发展进步的成果。
(三)会计生态文明推进会计制度的变迁
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的产生源于会计生态文明的整体要求。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制度是必备的不可缺少的对于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的尺度。会计制度也不例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对会计制度的制定要求及内容也不一样。会计制度通过各种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控制交易成本,调和会计生态系统内外秩序,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生态文明能够强化会计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会计舞弊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负面新闻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会计领域生态出现问题,其文明变成了不文明,环境处于失衡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会计意识不断提高,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严重依赖,同时也在呼唤和谐的良性的会计生态环境,因此,也是在逐步强化人们的会计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在不断构筑良好的会计生态环境下,进行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使会计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绿色”和“阳光”,同时不断强化会计生态意识使整个会计生态不断地走向文明。
一、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要用民主法治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公平正义
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贫富,也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公平观,而是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鼓励竞争、提倡先富和共富一致的原则,是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由弱变强的原则,这才是我们真正提倡的公平正义。
三、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标杆。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四、充满活力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保证,离开了社会活力一切便会变得僵化,构造和谐社会便失去支撑。那么社会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制度保障,来自于体制创新。我们就是要运用制度,运用体制,给全社会,给每个人创造活力,保持我们国家的勃勃生机。
五,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只有安定有序,和谐社会才能指日可待。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一、新林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一)生态环境概述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林业发展是基本的组成内容,且对整个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反而对经济利益给予了过渡的重视,这就使得生态环境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也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国民经济等,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森林系统的作用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系统能够为新林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同时也能为其提供所依赖的各种物质,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自我循环作用,即森林资源种类多样、结构复杂以及数量庞大等,因而能够完全满足生态建设提出的各种需求。
(三)综合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切,且林业发展是其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益可以相互分离,而林业发展的效益则只能与其仅仅的联系在一起,且不能单独对其利益进行衡量,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三者的发展和利益。
二、生态建设下的新林业发展思路构建
(一)生态建设中林业地位的定位
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新林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认为林业即为木材,这种狭隘的定义使得生态系统中的林业资源被不断采撷,这既使得大量自然资源被浪费,同时还严重的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并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例如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再加上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林业的发展。因此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以生态环境作为林业发展的核心,ι态建设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这样才能对生态建设下的新林业发展进行重新的定位和发展。
(二)新林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设下的新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新时代特征,即新林业发展需要结合有关的政策规范,将现代林业、环境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新经济时代的特征等充分的体现出来,并通过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作为新林业发展的思路,这样才能促使新林业发展能有效的实现。同时在生态建设下的新林业发展,需要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其整体的发展思路,并且要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体系,这样才能促使新林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新林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在新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最基本的目标,而当今的社会逐渐朝着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而新林业的发展也必须符合新时展的特征和要求。在新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其需要满足的社会需求包括两点:一是社会对森林系统的实际产物需求,二是社会对森林系统提出的服务需求。如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逐渐提升,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因此新林业发展思路的构建也必须对社会需求予以重视。
(四)新林业发展体制的完善
通过对新林业发展的基本目标的确立,同时结合新林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需求等,对于所经营的林业也需进行相应的分类,这样才能有效的减轻森林管理的负担。通常情况下,森林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商品林和公益林等,而在此前提条件下,林业也包括商品林业和公益林业两种。按照这两种森林的特点以及规律,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建设体制,这样才能促使新林业具备明确的发展思路。另外在制定建设体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实施和建设森林工程,这样才能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下的新林业发展思路构建,要以生态环境为主体,并制定出全新的发展战略和体系,同时采取全新的模式来促进新林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确保新林业的发展思路具备一定的正确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邱国权.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思路构建[J].南方农业,2014,(18).
[2]杨自强,阳学林.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和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