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4: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大学自主性强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缺乏约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失落和焦虑情绪油然而生;抑或感觉眼前大学与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学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产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极端心理。
2.不善交际导致自闭倾向
研究发现,因不善交际、缺乏与人有效沟通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多独生子女,一般个占主导地位本不善于与人沟通,再加上初级教育片面追求成绩而追求的封闭半封闭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更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及时矫治容易酿成极端行为。
3.自卑与攀比
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认识,自卑的同学往往没有自信,总以自己的不足来对比别人的长处,导致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自卑情绪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虚荣心驱使下,与人盲目攀比,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有的为了赚钱耽误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网络
部分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又渴望与人交际,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慰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泡在网上,也逐渐和现实生活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定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
5.个人感情和性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异性的友情和爱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性知识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上升。
6.就业焦虑症
随着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大四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因对前途的担忧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学生竞争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产生心里不平衡。许多学生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无法完成知识和经验积淀,毕业前漫无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诱因。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渊源,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院应努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家讲座,面向不同层次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阶段进行指导和教育,以期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2.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基层学院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心理健康测验和调查,掌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于襁褓之中。
3.培养科学的恋爱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业和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情侣间与团结其他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其次,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反对,严厉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极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两性观念。
4.开展实践,砥砺意志
我们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砥砺意志,磨炼身心,树立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锻炼学生在面临苦难时积极向上,沉着应对摆脱困境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调节焦躁的情绪,遇事冷静,豁达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备,增强对挫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建立心理测试档案、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
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
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降低自我价值感。
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备感压力剧增,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但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太大,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处处忍让,一味迁就别人,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二是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四是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五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六是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七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作者简介]安益强(1982- ),男,河南开封人,徐州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004)昌莉丽(1982- ),女,河南信阳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江苏 徐州 22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校际‘学生1+1希望工程’协作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FDY067,项目主持人:安益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01-02
药学行业曾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但近十几年来,各高校大力兴办药学及相关专业,扩大招生,使得药学类人才的就业形势逐渐不容乐观。2007年后,药学大学生的就业层次降低、收入减少、职位升迁越来越慢,农村药学大学生也从此步入了“大学生农民工”的群体。就业压力大成为农村药学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进行了解析,并提出解决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此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借鉴。
一、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1.心理落差大。首先,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药学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支付了比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高的费用,毕业后必然期望得到相对优厚的回报。其次,我国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都要经历“十年寒窗”,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在各种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不只是单纯地要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是要找到一份回报高、环境好的工作以回馈自己多年的苦读。再次,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村家庭如果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学费相对较高的药学大学生,最后几乎都是负债累累,家人殷切地希望他们的就业能迅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来自家庭的压力必然促使农村药学大学生希望得到高收入的工作。最后,近年来一路飙升的城市住房价格也导致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综上所述,农村药学大学生满怀希望地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走出了校门却进不了城市,父母的期望难以实现,家庭的责任也无法承担,难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
2.自负与自卑心理并存。一方面,农村药学大学生都曾是农村老家的“天之骄子”,他们“成绩优异”“高人一等”,临毕业时,也往往会踌躇满志,想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他们在找工作时,由于对自身评价过高,对工作岗位也期望过高,这就形成了自负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出身农村,总是以为别人会看不起贫穷的自己,总是觉得己不如人,虽然成绩优异却由于自卑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不愿意与陌生人沟通,总是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小圈子里,拘谨、优柔寡断、自怨自艾,白白丧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3.盲目从众。学成就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担负起家庭责任,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是每一个农村药学大学生的美好愿望。但是,有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缺少自我抉择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并且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正确建议,最终导致他们在观点和行为上不自主地趋向于多数人,盲目“随大流”。近几年来,国际医药巨头,如美国辉瑞、英国阿斯利康等企业在国内扩大了市场,外企的工作岗位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短期内获得高收入职员的案例后,很多农村药学大学生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放弃个人爱好、兴趣和特长,选择了去外企做业务员,将自己置身于狭窄的求职道路上,从而错失了很多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岗位。
4.焦虑退缩心理。农村药学大学生刚开始满怀激情地参与就业,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不断受挫,导致学生悲观失望,焦虑难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适当的焦虑可以激发求职者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就业成功率,但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农村药学学生逐渐开始退缩,产生抵制情绪,形成焦虑退缩心理。焦虑退缩心理使很多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会产生退学、以后不再从事药学行业的想法,这无疑对国家的医药教育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的双重身份。农村药学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具有城镇非农业户口,生活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出生于农村,在农村接受的基础教育,在言行举止方面,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农村教育的特征。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第一,农村药学大学生在重点高校就读的比例低。农村药学大学生因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多就读于非重点高校和中西部高校,而重点高校和经济发达省份高校中农村药学大学生的比例较低。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由于教育理念、教师素养、科研水平差别,培养出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有较大差别。第二,农村药学大学生家庭环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遇低。医疗机构、药品检验机构、药品生产销售科研单位等多在城市,城市是药学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地区。但是,城市中几乎每一名药学大学生背后都有亲友团关系网,他们获得较好工作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农村药学大学生。第三,农村药学大学生城市生活压力大。由于近年来城市房价、物价不断上涨,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药学大学生刚工作时可以和自己家人吃住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很多支出;而农村药学大学生吃住都得靠自己,其生活成本要远高于城市药学大学生,很多农村药学大学生都是“月光族”,某种意义上讲,“蚁族”“蜗居族”等名称是他们最贴切的称谓。农村药学大学生受到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
2.药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公平就业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药学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矛盾突出,公平就业的体系还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随着高等药学教育机构的不断扩招,近年来,药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环境差距较大,多数药学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意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再次,药学大学生大都希望去条件较好的“三甲”医院,虽然我国就业制度已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逢招必考”的政策,但由于就业制度还不完善,加上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在招考笔试、面试等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一些招录单位不根据“岗职匹配”的原则招录,依然存在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人为设置招聘门槛,如要求“211”“985”高校毕业生,要求男生,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这对多就读于非重点高校的农村药学大学生而言更是巨大的打击。
3.医药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医药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逐渐和国际接轨,他们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药学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农村药学大学生所受的基础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基础教育,在其人格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不如城市药学大学生,使得他们的就业难度加大,从而形成各种心理问题。
三、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相对于城市药学大学生,农村药学大学生自身有很多优点,他们更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好高骛远等;另外,他们从小经历了农村生活,更加理解农村的艰苦,从而更愿意去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就业。高校一方面要及早地让在校农村药学大学生了解学长、学姐的事业成长历程,提前让他们明白毕业后的“农民工”生活是人生历练的一个过程,从而减小农村药学大学生对于梦想和现实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农村药学大学生对药学专业的态度,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农村药学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调整好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容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2.实施药学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农村药学大学生相关能力培训。通过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农村药学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理想,形成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理念;指导农村药学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放眼长远,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择业依据;举办“药学之路”创业创意职业规划大赛,提高药学农村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不同药学岗位,了解各职位工作中需要的辅助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Office办公软件培训、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培训、实验技能培训、销售技巧培训、沟通交往能力培训等,以提高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增强农村药学大学生的就业实力。
3.健全“实习―就业”体系,努力做到“人职匹配”。高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要和农村药学大学生充分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条件、职业理想和就业愿望等,再结合实习单位提供的实际岗位的内容性质来安排学生实习,尽量实现“人职匹配”的目的。
4.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培养模式。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尤其是药学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根据药学类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徐州医学院药学院在探索农村药学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形成了“班级导师+个人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关注农村药学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此外,徐州医学院药学院从2012年起,以2009级药学学生为样本开展了“校企联合定向培养药学人才”模式,按照双向选择的办法定向开展了首期“医药销售”方向工作岗位班。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该班农村药学大学生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又及早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岗位,企业也获得了稳定的药学专业人才,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2]罗建远.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及价值转变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3]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4]宋荣绪.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23).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等等,因而,大学阶段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人际交往中已成为障碍,现今大学生由于性格比较敏感,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问题中不能正确的处理,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导致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感觉学历低,对未来不抱希望;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差异,使有的学生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学校的活动场地太少,很多学生感觉没有去处,时间无法消磨;对出现的情感困惑不知所措;在现实中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紧张;生活条件差(特别是伙食质量、宿舍的管理等);面临就业的压力,感觉前途渺茫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直接的工作,对解决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新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减少无不得益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或选修课,是保证其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最好办法。根据大学生中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应设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指导。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通过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有助于先是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如针对新生可开设《怎样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如何学会学习》等讲座。针对某些高职院校女同学较多的特点,可开设《珍爱女性健康明天》、《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人》,等系列讲座。
(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成功与收获带来的激情与喜悦,也有生活的磕磕碰碰导致的挑战与压力。当你身心疲惫、失落、孤独而无人倾诉时;当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力选择时,心理咨询陪你健康成长,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 24 小时心理帮助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这种方式容易被学生们认可和接受。
(四)、利用广播、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进而丰富其内心世界。首先,可以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赏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发放宣传单、广播等;再次,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职业生涯规划;最后,组织心里社团,吸收广泛的心理爱好者参与,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得到阻碍学生中传播和普及。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专业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发挥社团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指导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调查、心理影片展播等活动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了宣传的力度,丰富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同时有利于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交流可进一步克服教师和学生在年龄和经验等方面差异带来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建设专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一边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重视心理康教育学术研究,培养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展院校间或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及学术交流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逐步建立一只适应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师资配备合理的、自己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交流经验,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提供保障。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建立心理咨询互补体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问题的学生比例也会增加,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应该建立由学院――院系部(书记、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构成的四级预警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全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同学中建立心理咨询互助体系,通过心理健康协会,网络咨询,朋辈咨询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助人自助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预防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学院还应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成立危机干预小组,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加强对失恋学生、特困生、毕业生和心理异常学生重点人群的情感关怀好心理疏导。定期组织行为医学专家或心理医生对全体学生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建立异常情况报告和应急处理快速通道。
心理普查是指对某一群体的每一对象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测查,以便了解每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供参照信息。
1 心理普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心理健康普查后,都会筛查出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因难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焦虑,有的因难于一下从中学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而迷惘,有的因感到与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差距大而失落,有的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抑郁,有的因新同学个个优秀而自卑,有的因恋爱问题而烦恼……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愉快生活,更有甚者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个别因心理问题而自杀。通过普查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同时完善性格,开发自我潜能。
2 大学生心理普查项目研究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应对策略是通过心理健康测量量表、问卷对本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量和评估,并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案。此项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 数据分析
3年来我院新入校的学生一共有5500名,通过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析、统计,数据如下表格。
2011―2013年度入学新生主要心理症状项目构成比例(%)
以上表格是根据学院11、12、13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情况统计,根据心海软件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超过正常值视为心理异常人群(即轻度以上心理不适因子(T≥2))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11级普查总人数为1200人,异常人数为145人,占总人数的12.0%,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5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5.5%,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5%;12级普查总人数为2200人,异常人数为260人,占总人数的11.8%,其中抑郁因子占占异常人数的6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2.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78.8%;13级普查总人数为2100人,异常人数为163人,占总人数的7.8%,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63.8%,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4.0%。并且11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5;12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9;13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7。
普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数据得知,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抑郁症状是指对事物的缺乏兴趣,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从平常的活动中感觉不到乐趣,自己感觉情绪低沉,苦恼忧伤,郁郁寡欢,自我评价降低及精力不集中等等。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开始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模式,开放的空间,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同学间的相处,部分学生易出现不适应。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抑郁的原因。譬如,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和舍友,同学的关系僵硬,不知道如果与他们沟通,交流,对自己考上的学校,专业不满等等。
而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过分担心,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或者是对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烦恼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等,焦虑与抑郁常常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譬如,担心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如果不是,以后的就业之路会是如何的曲折,于是开始出现恐慌,忐忑不安,紧张性头痛等,或者担心自己的考试不如人愿,开始出现考试前的焦虑,如 心慌,出汗,无法放松等。现随着时代的改变,对于大学生的苛求越来越高,导致新生刚进入大学受到严苛获取毕业证规章制度的影响,社会的压力,家长的高要求,使得刚刚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新生,开始出现了焦虑的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也在新生人群中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并由抑郁或者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退缩,紧张,以及伴有一些感知觉的障碍。长时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90后大学新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舆论成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程度的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改变,如果症状严重,则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只要找到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就会避免情况的恶化。
4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4.1 通过心海软件,我们把心理异常的学生分为较轻和严重两类,较轻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来进行心理疏导。严重的就由我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进行访谈,以便让我们同学所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40-00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和标准
由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一样,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迄今为止都没有统一的意见。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了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郁景祖,199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安文理学院的李建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适应能力差。2.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3.意志力脆弱。
李金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危机应对模式探索》中总结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情势。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环境的突变,一下子从他律环境进入到没有监督的需要自律的环境,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概括有四种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生活没有目标,缺乏动力,恋爱缺乏责任感,性意识淡薄和就业困惑。
调查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范围从以前的专科生和冷门专业,扩展到现在的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中。几年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成绩差,精神萎靡不振,坐立不安,现在已发展到纵情发泄,违法乱纪,甚至出现轻生或杀人的恶性事件。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互联网因素等客观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是引起大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因素。
1.所有研究者都认为社会环境因素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陈杰峰认为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2.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齐平等人认为中国父母包办式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缺乏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一旦进入到大学这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他们就感到困惑、迷茫。李志国认为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 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欠缺。
3.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有着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齐平等人指出,我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再加上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4.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新途径。官捷认为, 当代部分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 整天沉湎于虚拟世界,丧失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严重的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5.大学生自身是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宋志英认为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会导致需要爱和理解爱、需求与满足之间的偏差和矛盾,一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
四、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研究者们提出以下一些观点:中国石油大学的王薇提出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第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还要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程。第二,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高等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去,全面渗透、全方位的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孙晓莉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分析》中更强调大学生自我调适。1.常常鼓励自己。2.情绪发泄。例如,和亲友、朋友诉说。或者大哭、唱歌、做体力劳动,在狂野上大叫等等都能发泄自己的情绪,排解忧郁的沉积。3.发展兴趣。通过唱歌、绘画、跳舞、体育运动,都可以培养一种乐观的品质,敢于面对的精神,对心理健康大有好处。4.学会处事技巧。5.学会放松自己。
李建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之外,还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对策。他强调学生的自助与互助,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针对新办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在新设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应当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向并及时疏导,突出对新专业新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杨江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0):35-39
[2]黄艳娥.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2):17-20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势特点在治愈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1 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实施意义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国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人类潜在的积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学思潮,上述心理学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与善端,或是潜在建设意识,运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发潜在积极力量,或是优秀品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实现了新的突破,帮助人类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从而促使人类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发掘其潜在建设力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有效应对挫折,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以及对策。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压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护其心理健康系统,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是挫折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灵活应对压力,甚至是消除压力,确保大学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 积极心理学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具体策略
2.1 培养乐观的人格
所谓积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而乐观个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一旦具备乐观特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将因素归结为外因,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阻他们都能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乐观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而且还能使他们在面挫折时有效应对,从某种程度而言,乐观属于有利的资源,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2 明确生活方向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内在上。积极心理学指引学生明确目标,自己掌控未来,对于未来的职业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并且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样他们在某一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大学心理教学中,必须开设相应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或是课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制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即使在遇到困难或是阻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积极战胜各种困难。
2.3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积极心理学的应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属于一种资源,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上述资源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了辅助功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缓解压力,降低由此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可以使其应用更多的积极方式应对不良心理,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适应由变化而产生的困扰,这是现阶段他们急需克服的问题。其他社会资源团体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支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时刻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心理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学生理解社会支持的意义及使用的重要性。
3 应对策略培养模式
3.1 培养压力认知
基于积极学角度分析,需要对个体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策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认知评估,这也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改变认知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认知评估属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应激源合理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属于压力的调节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通常都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这种认知习惯及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他们经常会存在我不行、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些因素长期累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使其具备认知以及应对压力,这有利于形成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3.2 增进积极经验
积极心理学生主要是增进学生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体现在回忆过去上,更体现幸福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官愉悦,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中,积极情绪以及体验是非常关键。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来说,大学生自身具备相对离散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个人资源,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及策略面对,通过积极经验累积提高自我肯定体验。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积极情绪及因素的培养,比如创造性、胜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增进更多的积极经验,形成内在动机。
3.3 锻炼问题处理模式
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业以及心理压力,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统一,通常情况下是以积极心理调节为主,而消极自我防御出现较少,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是困难时,也会采取消极应对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于幻想、极端行为等等。上述消极应对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借助情境训练,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调节克服,运用积极的压力应对,由此解决实际心理阻碍。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而当前面对交往压力时,可以运用沟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压力强度;当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建设力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应对状态,形成积极的处理模式,继而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
4 结语
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应对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是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情绪,从而促使大学生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
[2]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1(04).
[3] 李义安,李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95-02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1.适应性问题
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情绪低靡,甚至厌学等。
2.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3.情绪问题
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4.就业压力大
就业压力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作为高职大学生,在毕业时处于劣势,又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高职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二、引起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人等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许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自己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害羞感,因此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遭到他人的歧视和拒绝。这种交际困难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第二,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或者来自城市,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导致他们在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较差。
第三,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和学习上的压力,过于忧虑自己的学习成绩,过于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同,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有差别,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第五,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够重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而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感以弥补心灵空虚的情况。
第六,多数大学生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其次,要通过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要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就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合力,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首先,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制度,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咨询与考核工作。其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职能机构,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必需的物质条件。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最后,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协作机制。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
3.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予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学生社团可以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团还可以起到一种在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设桥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学生中正在出现的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4.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而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当个别大学生发生心理疾病和危机时,我们不能单纯依赖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而应遵循国家推广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模式,积极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由五大环节的工作组成:①发现环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定期排查);②监控环节(辅导员、学生骨干等进行随时观察);③心理咨询治疗与干预控制;④转介环节(由学校转到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⑤回归保健环节(对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的学生,仍要关注,避免复发)。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结束语
每个人这一生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承受的压力也很多,并不只是在大学阶段。评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的,也不是某个时间段可以体现的,即使是不健康,也不是看几次心理医生和上辅导课就能完全解决的,做这份调查报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告诉自己一个答案:面对问题和压力,不要选择逃避,只有承担,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能够举重若轻。重视自己的心灵,温暖自己的心灵,心理健康离我们并不遥远。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据研究分析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自控力差、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自卑、焦虑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障碍。除了上述心理特征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
1.不认同高职引发的悲观心理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加之,人们对高职院校了解的太少,不少家长和学生将选择高职视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有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不好,不成器,上高职混几年,打发时光”的想法。这种由于认识上的偏见而导致的悲观心理,尤其在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中较为普遍。当前,还有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部分人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否定读书的价值,这些偏激的观念和思潮极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产生更加负面的消极心理。
2.不熟悉专业导致的迷惘心理
受年龄、阅历所限,大多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都很盲目。基于肤浅的认识或所谓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看似很慎重,可到校后真正了解专业后又觉得不是自己的理想,由此心里感到很迷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一直受传统学科知识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高职新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心理调适的周期。
3.目标不明确产生的惰性心理
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早,可以“喘口气”“歇一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宏观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实施?正处年龄转型的高职大学生往往缺少理想和追求,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惰性心理。
4.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
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参见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较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而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这是一个既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5.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只要老师稍放松管理和引导,就容易沉迷于玩游戏、玩手机、谈恋爱等各种玩乐中,甚至于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无心思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学生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6.盲目乐观造成的受挫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在校时竞争干部却屡战屡败,不免“很受伤”。更大的打击,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时,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招聘一场接一场,却连连吃闭门羹。由此一蹶不振,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以上所分析的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及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8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体制到机制、从课程到活动、从方法到技术、从教育到疏导,构建了一套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的体系,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各阶段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建立心理普查档案和跟踪档案
每年为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查一般选用的是UPI问卷与“核心技能自评”。以2013级新生为例,参加此次普查的学生共3098人,施测率97.98%。有效问卷共3098份,有效率为100%。普查结果总体情况:
第一类:想轻生者(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
学院通过这项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和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对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个案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并建立起跟踪档案。
2.注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初普遍存在的悲观、迷惘心理,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早介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系部、专业不同的需求,推出十几个主题的入学教育菜单(心理篇)供学生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的军训期间分别组织书签、“阳光彩页”进宿舍、进军营,以及手语、话剧表演等慰问活动,将健康的心理知识、阳光的大学心情传递给每一位新入校的大学生,通过举办自信心训练和专业教育,尽快让新生增强对高职的认同以及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厌学等问题,心理、思政、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 有力地扭转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从而也有促于解决学风不优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从容应对求职中遇到的心理落差。此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让每一名学子都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阳光雨露。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重心从个体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逐步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还开设有相关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自信训练与情绪管理、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等选修课程,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交互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
4.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构建了“宿舍—班级—系—心理健康辅导员—院”五级心理预防预警工作体系。借助校园网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心雨桥,利用留言板、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特别注重对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引导,通过“自强之星”评选表彰、组织观看励志电影、高年级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5.创造设施先进、师资充足的教学和咨询条件
教学工作场所面积达120多平米,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沙盘室以及宣泄室; 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心理测量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购买了30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专兼职50余人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10余人专兼职国家级咨询师常年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为心情不好的学生提供发泄室、聊天室等场所,有效舒展情绪。
6.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相互统一,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课程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实施,努力用心理学中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与目标,消除同学们迷茫受挫的心理。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从业者们必须始终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用爱心去融化学子心灵,用策略去应对心理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张 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