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4 16:14: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育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教育史

篇1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6-03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所承载的知识,研究其理论成果,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现对其进行综述。本文主要采取类比研究法,即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进行比较分析,更深刻地挖掘出《简编》的个性特征、体现语文科特点等优秀成果。《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之后相继出现了众多本学科同类书目。《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则是其一。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找出本学科的特点,寻找进步方向,更有利于本学科的今后发展。从《史纲》至《简编》经历了十几年之久,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语文科自身特点”的结论。本文对“个性化语言”、“独特的历史分期”以及“实践性强”三大成果进行论述,并试分析个性成果形成的原因。

一、例举研究成果

(一)语言的个性化

《简编》语言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叙述上简洁明了、详略得当;“语文味“的语言频繁出现两方面。

1.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简编》的语言上的简洁,各部分内容的“点到为止”是很容易发现的。尤其是与《史纲》对比分析后,这一特点体现的更加明显。相对于《史纲》的“面面俱到”,《简编》的各部分内容是“缩减版”。犹如《名著导读》。用简洁的话语高度概括各部分内容。例如:同样是介绍《墨子》里的教育思想,《史纲》用了1000多字,而《简编》就用了300多字。对待众所周知的内容一笔带过,对待重点问题则比较详细。如《简编》对黑山北关小学语文教改经验的介绍中,对整个事件发展的介绍几乎没有,而对总结出的经验则介绍的详细。比较而言《史纲》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各阶段、出现背景细致的叙述,对总结的经验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掺杂在各阶段的叙述里。《简编》的叙述更有针对性,将最有营养的“精华”陈列读者面前。

2.语言的“语文味”。《简编》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文味”颇浓。更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如其中每一章下的脉络“轨迹”、“基本内容”、“基本经验”。在《史纲》中则“思想”、“内容”、“方法”。其他书目比较泛滥的时期定名:古代、近代、现代,《简编》在其下标注自身理解即:“前语文”、“始语文”和“今语文”。又如三大历史分期下,还有更多的个性名称,如:言文教育为“潜”语文,古文教育为“准语文”此外还有“初语文”、“续语文”、“新语文”、“泛语文”和“大语文”等个性命名。这些生动的贴切的语言,和《史纲》中严谨的学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科学的历史分期

如果说体例如本书框架骨骼,那么“历史分期”这一部分就是本书“心脏”。什么样的心脏决定全身如何运行循环。同样,本书的“分期”的个性决定了本书整体的个性。这一问题集中在本书的《导论》部分,起到了总领的作用。

1.四个原则。本书博采众长,在“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和“远粗近细”(又名:便利教学)四个原则下进行分期。“自身规律“原则是核心原则,其根本要求是符合本学科自身特点,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史纲》等书目的分期只有古代、近代、现代。这并不十分符合我们语文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教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但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史。因此分期时以语文独立社科为分水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自身个性。也是“注重特征”原则的前提。“社会关联“原则要求分期时,在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中找寻自身特殊性。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特征“原则要求抓住各时期的相对独立性。找到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真正特性。“社会关联”原则是强调共性问题,“自身规律”和“注重特征”原则则是强调本学科的个性问题。“远粗近细“原则是史学里的通用原则。有利于避免产生烦琐哲学倾向,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期的体现。

2.分期比较图。《简编》采取列图表的方式将类似文献综述的广阔内容,简洁清楚地呈现给作者。《简编》对叶苍岑、陈必祥、陈学法、顾黄初、张隆华、曹洪顺、冯守仲几位教育专家分期意见经行综述并且形成比较图。最终分期方法,大方向上仍是以“古代、近代、现代“为线索,在其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独特分期,创意十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其根本方法。这一部分为本书最精彩部分。将语文本学科的“本”体现的淋漓极致。《附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比较》图,以时间为横轴,以本书分期、历史时期、各位教育家的代表书目为纵轴。直观地表达本书的分期理论依据。

无论是分期的原则还是分期的具体方法都是《简编》科学性的体现。

(三)实践性较强

篇2

翻开中国的教育史,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孟子等书,自汉代起就构成一套完整的儒学教材,一直沿用至清末,始终占据着教材的主导地位。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简单地归之于“崇古”或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在我看来,根本原因是这套教材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源要素,是中华文化的命脉。试想,如果没有它,没有借以施教的传统语文教学,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如积极入世的精神、强烈的道德色彩、崇尚正义的气节、主张自强不息,强调适中和谐等等,能够传递到今天吗?“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缺少辩证法,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轻率地更易了教材,这就堵塞了传统文化传递的通道。众所周知,并不一概地否定传统,它总是以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去分析传统,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本身就是在“吸收和改造了两千余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后产生出来的。对于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教材,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它着力传播思想道德文化的人文主义立场是十分可取的,对其中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加以扬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果不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难道还能植根于别的什么地方?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不由语文学科来承担,又由什么学科来承担?

对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也应积极吸收,从古希腊罗马等到近现代文化,都有非常宝贵的东西。例如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强调个人的作用与价值,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崇尚博爱平等,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在一个日益“变小”的地球上,多种文化的交流、互补,已愈益显得必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正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语文教学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语文教育必须关注人,认识“人”的价值,明确人生的意义。“人生主义”从哲学层次讲,是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通俗地讲,它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回答。这一重大问题,对于世界观尚未全完形成,而又处在市场经济年代中的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中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是探索这一问题的极好范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的事迹不正是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吗?同样,现代作品中,也有不少表现“追求真理、献身事业、活得真实而坚强”的人,他们都是做人的光辉榜样。

篇3

是出于个人得失的功利目的研究,还是为探索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研究,这是研究者首先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也是研究者教育学术道德的分水岭。张志公先生之所以执着于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主要是由于在他看来这一研究有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等多方面功能。

张志公先生在《我和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等文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研究这一问题的动因。首先,是由于语文学科所独具的民族传统文化之特征。任何一种语言既是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最主要载体,又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之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在其语言中有着充分的表达、传承与沉淀,这些表达、传承与沉淀就使得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传承性。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及心理的影响。”[2]语文课程要提高科学性,就不能不考虑民族文化特征,就不能不考虑其内含的文化特性。正因如此,张志公先生才十分关注传统语文教育,并试图从民族文化传承、心理特征与语言文字特点等诸多方面探求语文教育的独有规律与方法,为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服务。其次,是由于语文课程一些基本构成要素所存在着的必然历史传承。我们知道,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体系、学科设置、教材编写等基本要素始于20世纪初叶,即从1904年“癸卯学制”后才逐步出现。语文学科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而无法从国外引入,只能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设立。正是出于对我国教育历史变革的认识,张志公先生在考查了我国中小学各科教育历史流变后指出,在废科举、兴学堂之初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像博物、物理、化学、算学这些课程,都可以直接照搬外国的教材,甚至连历史、地理也可以部分搬用。只有一科没法照搬,连部分搬用都不可能,这就是语文,当时称‘国文’。”[3]显然,无法从国外引进的语文课程只能从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育中继承经验、总结规律、提炼方法、促进发展。最后,是由于传统语文课程中包含着许多可供今天借鉴的经验。为推动社会变革、文化革命、科技普及,众多仁人志士在“打倒孔家店”的历史潮流中,对包括传统文化与教育在内的古代意识形态采取了一概否定态度,客观存在着把“孩子和污水一起倒掉”的倾向。因此,在基本完成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后,对有识之士来说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辩证对待、理性选择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如何正确对待源远流长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指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在许多方面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当然不可能都是精华,然而也绝不可能都是糟粕。如果都是糟粕,何来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亦然。”[4]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为正本清源、积极汲取古代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与成功经验,以披沙拣金的执着精神对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传统蒙学蒙书进行系统具体研究,从中提取了一些值得今天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探求传统语文教育中可供今天学习的宝贵经验而研究,是张志公先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真正动因。这一着眼于推动语文课程发展提高而不是为显示学识,或只为谋求名利的研究动机,决定了他能如实、辩证、持久地进行研究,也确保了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二、铢积寸累的研究积淀,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基础

张志公先生认为,研究传统语文教育“资料是一个困难问题”,因为“研究性的资料有一点,不多;而历代藏书者和书商对蒙书都不重视,所以保存下来的很少,并且很难搜求”[5]。虽所存资料不多、搜寻不易,但从《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众多的对古代语文教育文献的系列陈述、大量引用及该书所附“参考引用书目”与“蒙学书目稿”等来看,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史料搜集整理中不是花费了一些气力,而是下了很大气力,才拥有了众多的一手资料。譬如对我国流传时间最久且一直流传下来的识字教材《急就篇》及以此为借鉴而编出的历代蒙书,他就从最早《汉书・艺文志》所载史游之《急就章》查证到《隋书・经籍志》所载崔浩之《急就章二卷》,再从《急就章二卷》考证到《旧唐书》所载颜之推之《急就章注一卷》,又进而考证到欧阳修之《州名急就章》、王应麟之《姓氏急就篇》等,其搜集之不易、收录之完备、考证之详备,可谓世不多见。再如他对蒙书《千字文》及其种种续编、改编本的搜集与考证,也是极为周详备至的――不仅有历朝历代用汉字编写出的《千字文》,且有汉字(语)与梵语、与蒙语对照编写出的《梵语千字文》《蒙汉千字文》等。因此,无论从以上两例简单列举中,还是从他对《百家姓》《兔园册》《咏史诗》等诸多蒙书的详尽考证中,都可看出他对这些极为难得的语文史料的苦苦搜集与不懈整理。这一铢积寸累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确实是万难完成的。

三、诚实严谨的研究态度,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

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之中。由于《初探》资料翔实、论述深刻、阐述科学而受到广泛好评,并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再版。虽《初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获得了良好学术声誉,但他并不自满,而是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地继续对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持久深入研究,并在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探》修订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把《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在研究经过、研究资料、内容观点与方法论述加以对比,我们就可发现张志公先生诚实的人品、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态度。

一是持续深化研究,不断创新。每个人在研究中,根据对研究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所获取资料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然就会有新发现、新结论,张志公先生也是这样。他在对古代语文课程的长期研究中,随着资料的增多、认识的深化,自然会有新发现与新结论。因此在从《初探》到《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力求“适当增多点‘论’,使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明朗一些”;而且在“‘论’之中,把作者个人现在认为以前的说法不妥当的地方改一改,没说到的地方补充补充,――其中也包括吸取别人的意见”。[6]具体对比两书的内容,我们可看出他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初探》所做的“改一改”“补充补充”,绝不只是对原书中部分词句、衔接过渡等细枝末节方面的小修小补,而是涉及重要观点的转变、主要内容的提升和对语文课程的深刻启迪等多方面。这既显示出张志公先生对所研究对象的执着,也显示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深化。

二是对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如实叙述、客观交代。他在叙述那些“很难搜求”到的古代语文教育史料之来源时说:“恰巧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便利。有一段时间我曾有志于研究汉语史。为此,需要搜罗几个方面的资料。蒙书是其中之一,因为历代蒙书的编法很能反映汉语的某些特点。这样我曾在十来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搜罗到一批过去的童蒙读本,这给我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7]这一说明,就表明难以搜集到的蒙书不是自己去刻意搜寻的,而是在研究汉语史时“顺手”搜集积累的。这一诚实说明,使我们看到了他诚实的人品与高尚的学术品格。再如,由于古代语文教育史料常散见于众多古籍典章之中,再加之数量众多,搜集时就难免有所遗漏。对此而造成的瑕疵,他既不讳言更不饰过,而是只要发现有所遗漏就及时加以考证和及时补充。如在1978年版的《初探》“重版题记”中,他说道:“《初探》在资料方面有遗漏。比较重要的一项是,《文渊阁书目》里列有六七十种蒙书,而《蒙学书目稿》全部漏载了。”对此较大遗漏,他筹划在“等全书修订的时候再认真考察一番,补进《蒙学书目稿》里去”[8]。同时,他在《初探》基础上修正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新发现的蒙书(如“对相四言”等)及遗漏掉的《碎金》等蒙书都一一予以及时说明。

张志公先生严谨的研究态度与诚实的学术品德,无疑对进行教育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对传统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从研究动机、态度、过程到结果,时时处处体现出他忠于真理、探求真知、服务现实的良好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庄文中.博采兼中外精研析古今――张志公先生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2(9).

篇4

语文课是中学课程中难教课程之一,因为语文包罗万象,社会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几乎以人类的整个文化为背景,与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很大的联系。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将长期以来的“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使用各种新教材。这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知识结构等各方面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的专业化知识和外在的专业化操作技能等为基本内容的综合专业素质。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是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方面素质的总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和教师专业化的趋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自觉的爱岗敬业精神

教学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是以复杂多变的人为特殊劳动对象,教师本身的劳动能够对劳动对象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心中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来比喻教师,就说明了教师劳动的伟大和复杂。无疑,赞美的背后是老师无私、无限的付出和努力,源于教师最基本的职责――爱岗敬业。“我和语文也许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学生时代就深深的爱上了它,有时竟达到了废寝忘食入了迷的地步。后来当了语文教师,与它朝夕相处,钻研它、理解它,感情就更深了。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事业,我为此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

每一位老师都应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百折不饶的毅力积极主动的心情去工作,只有爱岗敬业,才会爱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爱岗敬业,才会不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但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只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身负怎样的重任,才会具有要成为优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性,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奉献一生。

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主要包含自身心理健康、自我调控能力强、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等内容。

自身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而不是把“教师”当成一个谋生“饭碗”,甚至利用职业之便,作出伤害学生的事。如果一个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那他绝对不能胜任人民教师这一光荣职业。相反,如一个老师心理健康而阳光,能自愿地从事教师工作,对教师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对学生施以正面的教育。

语文教学是受教材、学生制约的情感交流过程,语文教师应善于根据情绪活动规律,正确看待各种情绪,学会自己做情绪的主人,掌握有效调节、控制情绪的办法,以保持和发展积极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情绪。

语文教师还必需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因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语文课堂提问等。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过硬的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过硬是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根本前提。新形势下,专业知识既要全面,又要开放。语文难教,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误以为汉语是母语,谁都能教语文。事实上,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学多才,博闻强记,也只有这样,才能上好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同时,新时代是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各种知识蜂拥而至,呈爆炸状态,这要求老师要时时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创新自己的观念,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呈开放状态,不断包容新内容。

四、先进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理念的定位并不确定明晰,曾认为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也曾认为要加强工具性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没有很准确地把握语文教育应有的内涵。真正的语文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有其工具性、知识性,也是一门审美艺术,是一项充满美的认识和享受的人文精神活动。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必须从认识高度上纠正以前的语文教育理念,掌握真正科学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并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结构,把美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纳入日常知识结构。曾经语文教育的中心是教师知识传授,学生死记硬背,显然这既不符合语文教育的正确内涵,也不符合时代的变化和语文新课改的目标。我们都应当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以教材为基本参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容器变成主动的学习吸收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

五、一定的教研能力

篇5

一、概念界定

“使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如医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警察的使命就是维护正义,儿女的使命就是孝顺父母,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文化使命”是一种特定场合中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主要落实在教师的身上,在中小学教育中,这个沉重的担子又重点放在语文教师的肩膀上。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任务,为何会有这样的责任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

二、社会因素

(一)语文教师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似血肉同构……为人类构造精神家园——陶养人性与情操、心智与灵魂,唤醒生命与智慧、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促进生命成长与个体发展,提升人生境界,培养人生能力。”[1]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包括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应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教师在工作之前就应该养成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等知识的习惯,为保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种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和平时的言行举止传授给学生,或者是通过个人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二)语文教师分析和传播异质文化精华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通过研究和比较,选出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学习。当今的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社会,由于信息科技发达,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受社会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所影响,也有可能受异国不良文化所影响。语文教师面对此种现象,不应杜绝或屏蔽,或阻止学生关注,而应为学生介绍异国文化,为学生分析它们的利弊之处,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和批评,指导学生抱着批判的态度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阻止不了不良风气的传播,但是,我们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分辨事物的利与弊。

(三)语文教师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文化精神是一种多元复合的结构系统,具有多种复杂的内质特性。今天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国门敞开着,异国文化纷纷涌入国内,我们的思维不断受到影响,我们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改变。并且,语文教育是综合了本国和异国的风俗民情,体现了不同国度的文化风貌。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此情此景,不是抱着排斥的态度,而是大大方方地为学生介绍本国和他国的不同现象,如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中国的节日和外国的节日,中国人的性格和外国人的性格等。语文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宽容和尊重,这种开放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宽容和尊重的意识。

(四)语文教师创生新的时代文化

“语文教育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2]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语文教师不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同步,还应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然而,语文教师在传授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在平时坚持不断学习的情况下又创生了新的时代文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

三、学生因素

(一)语文教师养成并提升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3]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听、说、读、写,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4]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时通过与文化的交流、感悟和体验,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养成文化主体性意识。

(二)语文教师构建并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体系

“语文是文化厚重的积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民族智慧的凝结。”[5]语文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丰富的精神文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得语文知识,还学得生命知识、情感知识、审美知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语文智慧,还学得做人的道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中国历史,还学得外国历史;不仅在课堂中吸收了本国文化,也吸收了外国文化。

(三)语文教师奠基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层位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是一个鱼目混杂的时代,各种混合着杂质的流行元素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到学生的面前。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判断事物是否健康的时候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很容易走上歧途。语文教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鉴赏风景,如何批判新生事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素养,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四)语文教师培养并巩固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靠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不是靠单一的言传讲授,还要靠教师的身教。教师本身做好榜样,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然后使学生产生模仿之心。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要及时地批评指正,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改正。在引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心理,采用民主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行为习惯。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设立的,因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人文素质较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教书,又要懂得如何育人。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把学生教养成有知识的人,还要把学生教养成有文化的技术型人才。

注释:

[1][2][3][5]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第23页,第32页,第34页。

[4]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7-0022-02[作者简介]叶徐婷(199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1级在读本科生。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从教授历史转行投入教授语文,成为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教坛上的一颗新星,更是21世纪语文教坛上不朽的明星!就正如她自己所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1]从教近60年,于漪对语文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教育是她的生命,学生是她的全部。在教坛上她被公认为“教书育人”的代名词,而她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于漪的教学理念和语文教育思想。于漪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包括语文的性质观、语文的教学观,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说等,都启发着当代语文教师去培养和要求自己。

从她的语文教育理念中,笔者认识到,正如语文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样,语文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有对应的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教育性与德育性、情感性与艺术性)。

一、语文的性质观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和人文性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于漪在探索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人文说”。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她明确提出,语文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对于今天的语文学科定位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如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正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

正是这样的性质观,亦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性质。语文教师应该是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的教育应是语言知识的教育,更应是思想素质的教育。专业性决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语文教师,他必须有扎实的文字、文学、文化功底。人文性决定了死读书的人亦不能成为语文教师。真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有独特和开放的思维,应该具有从单纯的知识中抽离出来的能力,应能带给学生更多人文性的思考。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要增强和提高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所以,作为在校师范生的我们,在培养学生之前,自身必须做到专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仅要积累和建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自我人文素养。除了所学的中文专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及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之外,作为语文学科的师范生,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一种语文情怀和素养。

二、语文的教学观与语文教师的教育性和德育性

于漪的语文教学观是“教文育人”,即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观。于漪“教文育人”的观点就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教文育人”的大目标又是建立在“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之上,建立在时代的要求和使命意识之上,建立在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之上的。

这样的教学观决定了教学过程绝对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于漪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曾经提到过:“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1]这样的教学观更决定了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性和德育性相结合的。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道德素养,懂得从文本出发,教会学生为人处事,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上的升华。所以,当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既要学知识更要学习做人。知识指导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更告诉我们如何在道德层面上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道德修养,当我们走向教师岗位的时候,我们才懂得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去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育的全面化。

三、语文教学的兴趣说与语文教师的情感性和艺术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于漪强调的兴趣观是一种“情趣观”,强调情感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而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更是教师用情感去美化文本、感化学生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才能有所获,才能产生兴趣。

这便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4]把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让语文绽放美丽;把艺术融入语文教学,才能让语文彰显魅力。有了情感性,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精华所在;有了艺术性,才能有效地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从何而来?艺术又从何而来?于漪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5]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真正解读了文本,咀嚼其内在意味,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情感性与艺术。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施加的影响,而语文教育是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全面而最根本的影响。语文课程改革有几大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实现语文教育改革的立体化、全面化。伴随着教育改革,未来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是一个值得每一位师范生思考的问题。

于漪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给予我们思考和启示的是语文教师培养目标应有这样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德育性与灵活性、情感性与艺术性。这也正对应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最终目的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性质和素养。所以,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从语文教育改革的精神出发,从语文教学目标出发,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发展和培养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滢,于漪:育无止境爱满天下[N].中国教育报,2010-10-15(3).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J].语文学习,199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科举考试确有其不好的一面。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所“扬弃”,我们对科举“弃之久矣”,冷静地加以思考,从中借鉴一点对现实的考试制度和语文教育有用的东西,正当其时。

如果把现在的语文教育比喻成一棵大树,那科举考试就是它的根,不管它的根如何扭曲,如何畸形,如何被人们践踏,都不能否认其作为根的事实。或者说,中国的语文教育这棵大树,是从科举走过来的,是从科举考试这个土壤里长出来的。外国的所谓的先进理论再好,都只能是这棵大树的营养,不可能成为它的根,而且这种营养能被吸收,能对大树的生长起到好的作用,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不论在别人的土地上那棵树如何茁壮,花儿开得如何美丽,像“天花”一样纷纷坠落到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只有其表,没有其里的,机械地照搬是没有意义的。

科举考试可以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有所借鉴,如人才选拔功能,作文训练形式。

以往我们提到科举考试,常常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是,如果是一种没有任何好处的事物,怎么会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1300多年间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现在重新去对科举进行审视,有利于我们对古代的考试中的优点加以借鉴,让我们今天的考试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辩证法上讲,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没有完全有利的事物,也不会有完全无用的东西,虽然有时某一方面可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下,对事物的发展会更有好处。在历史上,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所以在中受到了当时文化界多数人的严厉批判,甚至完全否定。这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人们要一个东西的时候,总是要盯住它的不足和缺点,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加以放大,以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由于政治原因,科举考试长期被加以否定和批判。在《反对党八股》中说:“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对科举考试的否定,人们还常常引用顾炎武的例子。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中愤而指出:“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从成为秀才以后,科举制度把顾炎武足足桎梏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当中,社会危机又空前地加剧了。十三年的亲身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危害性。他后来在题为《生员论》的文章中指出,科举制度、八股时文,使读书人“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这是“败坏天下之人材”,所以,只有“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顾炎武通过对沉痛教训的总结,意识到不能再在这条死胡同中走下去了。严峻的社会现实,更促使他作出了同科举制度决裂的抉择。

像顾炎武这类情况在封建时代是较为普遍的,我们还可以举出蒲松龄、归有光等等人物。毕竟科举考试不可能有非常完善的选拔功能,一般每三年考一次全国性的考试(会试和殿试),录取的名额不可能像今天的高考一样多。有一个说法:只要是人才,不论何种考试方式,都可以脱颖而出。对此我是部分赞同的,每种考试都可以选拔人才;但同时,人才又是多方面的,不可能用一个标准选拔出所有的人才。更何况用今天的说法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一定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就可以称之为人才。

在清代,鄂尔泰就较为辩证地对顾炎武的说法加以评说:“此类策问岂顾炎武一言可抹杀。科举之弊诚者,然变之未有良法也。今日官吏有几人懂此道理,远不逮旧时代进士。”

在上海嘉定孔庙、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看到有关科举的展览,在扬州何园见到一份何声灏的“朱卷”,能说明科举考试的一些问题,知道它在中国的人才选拔方面长期发挥的作用。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如果废除科举,还回到之前所采用的人才选拔制度,不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魏晋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不是有更强的主观性?会不会再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任人唯亲、只看出身和门第的局面?那不就会有更多的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

在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时,听到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如果没有高考,我还是一个农民。”不少人对此深有感触,三十年前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如果没有高考为他们的子女提供的这个平台,按照中国“子承父业”的传统,则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个农民。高考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平台,尽管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没有这个平台会更加可怕。试想一下,有几人愿意回到“”时所谓的“推荐上大学”的时代?

冷静想一想,科举考试承担了过多的罪责。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形式,没有这种形式,还会有其他的形式。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实际上“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较之其前的多种形式,科举考试是一种进步,它毕竟提供了一种机会――一种平民的进仕之阶。用今天的话说,这也是一种平等――分数(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载体,八股文对语文教育关系影响深远。四书五经作为学校主要课程,所有学校概莫能外。作文训练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重视,教师也被要求钻研作文教学法。制义文章成为学生模仿对象。教师须反复研究、反复讲解,学生须反复训练。“子弟读书有成有废,乃关系门户盛衰,一家之福”。故“八股文”影响语文教育极大。

八股文的主要弊端应该是在内容上,是局限性特强的内容影响了这种形式的表达。既然千余年来长期不衰,说明它还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价值所在的。从资料来看,科举考试分不同的场,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并不像长期认为的那样只考死记硬背的内容。

八股文影响写作训练方式:拟题、揣磨试题、捉刀成风、只读程墨房稿、应试作弊,因而助长不良学风。每一种作文文体都有其较为特殊的训练方式,八股文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基本固定了下来。这里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如,为什么固定下来?为什么固定为这种形式?今天的作文训练中,人们也在不断地探讨作文的方法,虽然“文无定法”,但文章毕竟有法,如果能较快地总结出一套训练的方法,对于写作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初学写作的,掌握一定的格式,明晰一定的方法,可以较快地学会作文。作文训练应该是一个“无定法――有方法――无定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我们成为《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的时候再讲“无定法”吧,对于中学生,应该是早一点教给定法的时候,先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剑术”,才有可能悟出“无定法”的“剑术”。一开始就用无定法来指导学生的写作训练,是事倍功半,要走很多弯路的。八股文的这些发展规律或许对探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有所启发。

陈东原说:“拟题固是一处投机取巧的办法,但若实际尚能读书,也不为大害。乃因重视八股文之故:少年从事举业,往往连经史也不读,所读的只是八股文的刻本。”(《中国教育史》P343)

篇8

一、前言

语文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互相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汉语及汉文工具。语文不仅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同时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实用工具,更是用来开拓及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学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以文学素质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时代的迅速进步及发展迫切的要求各个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世界,语文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必将为高中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语文课程资源得以丰富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大方面,即课外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其他图书、工具书、报刊、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电视、电影、网络等等,并且国内外重大事件、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均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宽泛的资源范围,这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对其他学科为语文课程所创设及提供的资源加以高度重视,其中,历史知识内容便将有效的资源提供给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得以极大的丰富。

2、语文课程性质得以体现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还与中华民族血脉延续及文明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过程当中,历史知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忘却过去就相当于背叛,只有对历史深刻的加以学习,才有助于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文化环境冲击,并且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充分的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性质。

3、语文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加以制订,并于2003年4月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课程标准体颁布实施,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开始。实施新课程需要对课程标准切当运用及正确解读,而两个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历史”,明确要求以现代观念与历史眼光对古代作品、古代诗文的思想倾向及内容进行学习、审视,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历史人物知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要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应用

1、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就孟子的观点来看,对作者书画诗词的品读,就必须充分了解作者本人,而要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则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涵及思想加以准确把握。因此,孟子的“知人论世”便逐渐成为古代文论的观点,并且流传至今。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孟子的“知人论世”提起重视,将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成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均需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解读,而对历史背景不了解,均无法正确的理解文章主旨。比如,李商隐的《马嵬》,便需要对唐玄宗后期的政治状况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在马嵬之地杨玉环被绞事件,以此深刻体会历史氛围与历史背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文章加以理解,这样不但有助于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而且对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大有裨益。

2、在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约定俗成的定型的短句或词组,相当一部分均是由古代逐步沿用下来的,往往在用词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代表着某个典故或者某个故事。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大量的成语,有些学生便是由于不理解某些成语的意义,进而对整篇文章的认识带来直接影响。我们如果知道成语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便可以理解成语背后隐含的意思,那么就能够更好的解读课文。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我们理解了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明确了用“将相和”形容廉颇与蔺相如二者的关系,这篇文章有着相对较长的自然段,整篇文章的理解较为困难,而如果事先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事件,了解有关和氏璧的历史信息,那么就能够更加简单的解读整篇文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鉴于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的密切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有机加以结合,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力东.运用历史知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中学教学参考,2010(8).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师;阅读经典;阅读原著

中国语文从它存在起就是华夏民族文明的精神象征。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语文的文学性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课程。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远比“语文”更宽阔的人文视野。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面对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更是浩瀚无边、广袤无垠的文学殿堂。我们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因为我们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我们的阅读和语文教学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我始终认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阅读者。一位教育家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可见,没有书籍的滋润,难以得来深厚的学识和素养。

从教几年来,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成了我的习惯。很强的“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曾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在《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一文中说:“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教学中连自己的源头都无从谈起,又怎么能期待在学生身上看到源源不尽的活水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说过:“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语文教师的阅读范围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上,而应该以课本为依托,广泛阅读。譬如:读历史可以增加生命的长度,读哲学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读文学可以增添生命的色彩,读科普可以增添生命的理性。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工具”式的教师能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而应该做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传承者。在教育实践中,一些书籍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大有益处,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哲学》、《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民主主义与教育》、《多元智能》、《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而你获得的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言语传授给你的学生时,往往会使学生得到无尽的启发。

很多教师不愿意像原来在象牙塔内那般“埋头苦读”而是通过网络快捷得选取所需要的资料,通过杂志短篇来消磨时光,通过影视媒体来娱乐生活,又有多少教师能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抽出身来,静下心去思考一本书的价值呢?教师在阅读有文化底蕴的书籍时,不仅是在阅读文字,感受意境,更是透过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达到灵魂与灵魂的对接。

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语)经典的博大精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教师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教师自身的发展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所谓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只能在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中进行。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你不停地思考。阅读经典,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你的学生。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一文中指出读各种快餐书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读经典就要读原著,并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涵。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开放性,更给人们接触经典提供了新的方便与可能。

篇10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在目前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应该跟随这一潮流不断地向前迈进。早在古时,先人对此就有着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授道传业解惑也”。在那个时期,这种思想显然是具有越时代性的,以至于在今天仍备受推崇。然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落实方面却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师,想要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力难免会变得严肃起来,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距离感,使他们不敢接近教师,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问题时不是及时地向教师反映,而是盲目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又不具备很好的处理事情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作为学生,尤其是不够成熟的孩子,考虑事情时往往容易情绪化,并且对待教师的态度也不够正确。由此看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何等的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安全感、自信心,使他们敢于提出疑问,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二)语文教育侧重的偏差

应试制度下,教师往往一味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自我国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就产生了笔试这一筛选人才的方法,并沿袭至今。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在学生成才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她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简单的文学常识,还要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纵深发展,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成才前学会做人。

(三)作文被忽视

作文是一门艺术,不是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提高的,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这些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作文虽然也是必考的,但是学生之间的写作水平相差不多,提高的空间不大,所以就容易受到语文教师的冷漠对待。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分析以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其一,教师方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该过度的摆架子,要有耐心,给学生以自信心,对学生多加鼓励。罗森塔尔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容易获得高成就。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帮他们发掘出来,使得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先贤孔子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即便放在现在也同样适用。教师可以找学生单独谈心,以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同时肯定他的优点。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给教师提意见打分的方式,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这一行为也有利于新型、和谐、平等、公平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保障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平等的课堂关系不是只听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要让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比如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再提出指导性意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改变学生和教师传统的关系。

其二,教学方式方面。固定的教学模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学生教育,教师应敢于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此看来,学生应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放眼观察社会,多进行练习。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在这点上,可以通过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课,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修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了解社会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课本上的东西早已不能满足学生承载信息的胃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选取一些社会、科技、文学方面的新闻,结合新闻和报道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各个科目上都有所拓展,也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此外,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支持、鼓励、引导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

其三,教学目标方面。教学目标的明确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让学生学习起来十分盲目。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花木兰》这一课时,初级目标为能够对原文进行翻译;深度目标为除了能够翻译文章,还能够理解课文内部隐含的深层意思。初级目标是为学习成绩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制定的,深度目标是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制定的,这样的目标制定使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三、总结

不少学生会有这种感受,年龄越大,学习的压力就越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越少,然而教师的压力并不比学生的压力小。在每一个教师的心里都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自古以来父母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教师同样有这样的心态。新时期教师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要想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变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也是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所应该做的。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以及简单的解决措施,以供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月琴.中国古代识字教材的比较——杂字与“三百千”的不同之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

2.张静.中华吟诵的前生今世——兼论吟诵在语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